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比较式的启发性提问
初中物理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模块也比较清晰,在学习同一模块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进行比较式提问,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解决综合性题目.通过比较式的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开拓起来,也能使学生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对于“弹力”和“摩擦力”,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产生的原理也不同.在学习这两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两种力有什么相同处?让学生对这两种力进行比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关注这两种力的不同点,而对于这两种力的相同点则会忽略.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进行思考,就会了解“在表示这两种力的时候都要注重大小和方向的表示”.这是每一种力在表示的时候都需要注意的点.因此,在后面学习“重力”时,学生在分析力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表示.这样学生再看到力的时候,就会像条件反射一般首先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进行分析.这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素养.
二、发散式的启发性提问
新课标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禁锢的数学知识中释放出来,促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在看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能够主动思考.目前初中学生这种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比较欠缺的,教师需要对发散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学生在解决发散性问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动力,从而能够独立高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声的传播”时,有这样的知识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以及固体中进行传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深切的体会,提出发散性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就觉得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声音当然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但是需要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学生就会感到很为难,此时教师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设计实验.最后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来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有的学生通过“将闹钟封闭在纸箱中,在箱外依旧可以听到闹铃证明这个结论”,有的学生通过“墙壁两侧的传声证明该结论”.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
篇2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词汇 重要性 呈现方法 语境教学 “输入”与“输出”
由于中学英语考试直接以词汇形式进行的很少或者没有,造成词汇不重要的假象,也因此造成学生与教师往往对词汇的教与学不够重视的现象,这对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很不利的。对此有必要提高中学英语词汇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提高中学英语词汇重要性的认识
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词汇是语言的血肉,就像盖房子的钢筋和水泥。没有钢筋和水泥,何来高楼大厦?同样,没有词汇,谈何学好英语?朗文词典注释所用核心词汇也就2000来个,而中学所学的英语词汇基本上都属于这些最常用的词汇,对这些常见词汇的牢牢掌握是将来继续深造的不绝源泉。
但是目前很多中学生认为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许没有必要在词汇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也持这一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为应付考试而忽视英语词汇教学的做法实际上是对词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表现,明智的做法是提高对词汇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词汇教学,以词汇作为一个突破口来提高中学英语教学实效。人教社刘道义教授说过:“外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主,要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
二、加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英语词汇教学面临的问题
1.词汇选择的问题
英语词汇内容不仅包括单词,还包括一些习语、短语、固定句型等。具体到某个单词,又要从读音、拼写、意思、搭配、运用等方面考虑。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单词都做这样的处理。在有限的课堂内,教师选择哪些词讲、讲哪些方面都是需要动脑筋的。
2.词汇理解的问题
词汇选择好以后,接下来就应对所选择词汇进行理解消化。在理解过程中,词汇的词义是理解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影响理解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词汇的多义性,所以单词只有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才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怎么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要找到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合适语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此外,不少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单单理解词汇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增加了词汇理解的难度。
3.词汇记忆的问题
理解了词汇,若不进行记忆,也无法将词汇在实际中进行运用。然而,孤立地记忆单词不易记住,即使记住些单词也很难在言语中使用;若仅仅强调以句子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完全忽视词汇的掌握,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在言语的使用过程中,对词的运用往往是不假思索地进行的,因此,词的熟记对掌握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更有效地记忆词汇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做法
1.注意呈现词汇的方法和技巧。
英国语言学家Bahrick认为,人们对某一事物记忆的好坏取决于对该事物认知层次的深浅。他主张,教师应力求使学生记牢第一次出现的词汇。因此应重视词汇呈现的方法、技巧,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词汇呈现:(1)运用形象的直观手段,根据具体内容呈现相应的直观物象或图像,帮助学生在英语词汇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2)揭示词汇的音、形、义特征:归纳、比较同音词和谐音词,帮助知觉语音、识记词汇;分析词形,揭示词汇的结构特征;运用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或上下文关系呈现词汇,帮助掌握词汇的意义;运用词源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词汇教学形象化。(3)创设形象的情景。如果使用实物或图画不能把词义解释清楚时,可以借助于表演、表情、动作或手势来揭示词义。
2.重视核心词汇,通过语境教学。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语境教学就是重视上下文的关系,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核心词汇意义较多,搭配能力较强,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作整体认识才能真正掌握,而语境教学的根本原则就是注重整体与情景。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采用语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可以将所给定的部分单词融入故事中,可以讲自己的故事,也可以以接话题的形式。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也是语境教学的内容之一。此外,固定短语、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的理解放在语境中教学也能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例如:The exam was very easy, but Jim failed. He was in blue mood.通过上下文能更好地记住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是表示沮丧的、忧郁的。当然,通过语境教学词汇需要教师在材料选择与取舍上花费较大心思,课前要做充分准备。
3.多听,多阅读,重视“输入”并通过“输出”持续改进。
在英语教学中,主要体现的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多听、多阅读加强有效“输入”。听主要注意语音语调,重视词语在语句中发生变音的情况,听的内容最好有原文,以便能够通过“看”弄清听力难点。读的时候主要重视关键词的搭配及其功能,影响词语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理解。在“输入”的同时,要做好“输出”工作,并通过“输出”持续改进。词汇教学要充分重视造句练习。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教师应加强对造句的辅导,通过造句帮助学生提高对单词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应把“说”当作词汇教学的重要一环,这主要可以通过生动活泼地开展会话教学与有趣的课外活动进行。
4.指导学生勤学加巧学,多记,找规律记。
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不劳而获”、轻轻松松就能掌握大量词汇的思想,接着是鼓励学生勤学、巧学,多记、找规律记。词汇的学习要以变应变,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方法。最初不可能排除“死记硬背”,想一想你是如何记住pig和dog的?从原理上来说,英语词汇的学习离开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外语的学习要点在于记忆,死记硬背好比打基础,离开了它,成不了大气候。联想在学习词汇的时候是很有必要的,但词根词缀法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才有可能与必要。多记是勤学的表现,找规律记是巧学的表现。记忆英语词汇除找到它们的音形、结构、意义、用法的联系外,还应该遵循“遗忘曲线”规律。
参考文献:
[1]魏风霞.词汇教学中应注意中西文化差异.甘肃教育,2007,4(B).
[2]李继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7:5-6.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有效教学
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学生传统道德的修养缺乏,加上社会上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冲击,使得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混乱。法律知识缺乏,守法意识淡薄,成为很多中职生的普遍现象。因此,加强中职生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意识,营造和谐守法的社会环境,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至关重要。
一、中职法制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法制教育进课堂,切合学生学习认知心理,是提高学生思想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法制教育要取得成效,学生肯学、愿学是关键,而且还要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记在心里,实践在行动上。中职学校的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上;并且,学生还存在一个普遍的学习认知心理,就是只重视课堂上开设的课程,重视期末考试。因此,将法制教育引进课堂,把它作为正课内容开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同等地位(甚至可以摆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也促进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记忆背诵、实践练习等学习热情,真真正正掌握到要学习的法律知识。只有学生心中有法律知识,脑海中有法律意识,自然在自控能力、知法守法上自觉落实到行动。
(二)法制教育进课堂,对加强学生自觉学习,遵纪守法,营造和谐校园,有重要作用。正如前面所言,通过法制教育进课堂,学生才能学法知法,知法才能守法。学生掌握了充实的法律知识,形成了知法守法的自觉意识,在校园才能守纪,在社会才能守法。就中职学校来说,学生的自控力较差,道德素质不高,男生之间更是容易产生摩擦,进而引发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学生通过有效的法律知识学习,充分认识到恶劣行为的严重后果,就自觉地加强了自控能力,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此外,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学生知法守法,学校才能对学生进行道德层面的深一层的有效道德陶冶和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加强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校园才能和谐文明,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才是知法守法的有用人才。
二、多措并举推进中职学校课堂教育效果的有效落实
在坚持课堂教育为主的核心地位基础上,要推进中职学校课堂教育效果的落实,还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广泛的校园宣传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扩大法制教育的效果。
(一)丰富课堂法律教育的内容,完善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法制教育进课堂,让法律知识成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制度上下工夫,形成长效机制。首先,要丰富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作为一门课程,学校不可能像大学法律专业系一样把所有的法律教材都齐备地用来教学。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合适的教材,关键是国家的“宪法”“民法”“刑法”等内容必不可少,同时要配套有相应的、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练习。其次,要完善教学制度,保证充足教学时间。由于需要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较多,这就需要学校形成固定的教学制度,安排充足的法律课程时间,要将法律课程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每周至少开两节课时,并且中职三年每学期坚持开设,形成课程教学的顺承关系;同时,也可增设每周至少一个早读时间朗诵法律内容,确保学生能在三年里学习到充分的法律知识。此外,要完善法律课程的考核制度。就中职学生而言,有考试的课程才会重视,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一定要将法律课程的科目考核设置为考试的方式,并完善平时学习考核以及期末考试的考核制度,增加学生对该科目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发挥移动电信和网络平台,加强法律知识的渗透。人的认知心理存在一个特点,要是每天都重复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印象深刻。因此,学校可以利用校讯通等移动电信渠道,每天编辑至少一条法律知识信息,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生每天增强对法律的深刻认知;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QQ或微信等平台,编辑信息发送到学生的专门帐号上,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此次还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在QQ群或微信群内定期研讨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知法守法的意识。
(三)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围。校园普法宣传可以营造浓郁的法制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影响,并且形成人人有意识,个个齐参与的良好局面。学校可以发挥团委的作用,在校园广播、宣传栏、教室墙报等加强宣传;同时,定期策划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专题文艺汇演等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法律的气氛,增强守法的意识;此外,坚持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还要发挥班会课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扩大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关键词】启思性 教学重要性 教学实施 教学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8-01
一、什么是“启思性”教学
“启思性”教学是启发性教学的延伸,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用公式表示为:启发+思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启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启发性教学源于古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华罗庚、苏步青都采用启发性来指导教学。可见,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重在理解,想清道理。如果只是教师讲解,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理清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学习能力也不可能得到锻炼。所以,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具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不善于独立思考,各方面具体能力的培养将受到极大影响,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遇到的新的、难的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独立地去分析、解决问题。
三、“启思性”教学的实施
1.创设物理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情景设置法
初中生还处于一种形象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对于才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无原则地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往往会适得其反,时间花了,最后什么也没学到。记得听过这样一节课,《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然后就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课下来,能得到其中一条规律的学生寥寥无几。在物理教学别是在物理的实验探究中,启发性教学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上例中,如果教师创设一些情境,如在PPT上设置一些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讨论,教学效果要好多。所以启发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也不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就算,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即由实际中抽取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说,经过实验或实践检验,证明或否定假说,修改猜想或假说,再到实际中检验。这些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没有情境的探究显得苍白无力。
2.设置物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设置法
问题的设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问题引导着学生思维的内容和方向。因此教师对教学中探究的问题可分层次设置,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成功的喜悦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且让学生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分层次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并不复杂难懂、高不可攀,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位学生都可以是一位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验探究中如此,在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的“成就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3.进行物理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实验提升法
通过观察、实践易于激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等过程。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精选试题练习,锻炼学生思维――练习提升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并且要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试题的练习在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精选一些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又稍高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试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加深题目的难度,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讲的给学生做练习,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让学生陷于题海,若是这样也就失去了教师努力寻求先进并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初衷。
四、“启思性”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进行精心准备
“启思性”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凸显的很重要。教师要先要吃透教材,对学生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归纳、构建知识结构、创设探究情境、根据学情设计启发性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充分了解、因材施教等。
2.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很重要,学生的反思同样重要。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处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例题和习题的分析、解决,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结果的得出等等,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和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做到“心服口服”,即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任何不经过思考、辩论、验证的结论都是浮于表面的知道,而非真正的理解,也就无法真正的应用。
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动权交与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思性”教学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偏失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
4.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力。当然,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仅限于课堂,学生课外的时间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教师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和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启思性”教学正体现了这一思想。也正如老话所讲的,是“受之于渔”而非“鱼”,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启思性”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断探索的一项课程。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语言组织 策略 重要性
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高中政治来实现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以及旧教学方式的束缚,很多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刻板、老套和机械,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无法将政治课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语言的组织情况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语言组织策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其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政治教学语言组织策略的重要性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都是依靠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语言的组织情况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善于应用语言的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相应的乐趣,同时还能拉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便于师生间的融洽相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和清楚,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必须要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政治教学语言组织的相关策略
(一)教学语言必须要形象生动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引导,使学生头脑中所反映出的相关概念更为直观和具体。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必须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概念讲的形象生动,将一些深奥的知识内容讲的妙趣横生和浅显易懂,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技能,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第二,根据教育对象各自的学习水平,其教学语言应该“有的放矢”和“难易适当”,既不能太肤浅、稀薄,同时也不要太过于晦涩难懂,应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教学语言要面向全体。第三,其语言必须要规范,通过运用自己的语速和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概念以及原理。
(二)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注意力以及判断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关键在于应该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知识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强烈的艺术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要想一节课语言始终做到扣人心弦,必须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两个阶段的语言,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两个阶段为:第一,导课阶段,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快速地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比如可以从社会现象、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者一些小故事、科学趣闻、寓言以及典故等来导入课题,同时其语言必须要形象、具体、生动以及有趣,这样才能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通俗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第二,授课阶段,授课阶段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其语言不仅要逻辑性强、调理清晰和层次分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使学生能够听懂,便于学生接受。尤其在一些深奥难懂的问题,就越应该发挥其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自身语言组织的训练
要想掌握这种语言技巧,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熟练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第二,博览群书来丰富其语言,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其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海.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对语言艺术的见解[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7):117-118.
[2]邱小荣.非语言形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14):32-32,38.
[3]张行军.高中政治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6):291-291.
篇6
关键词:思考;解题;理解;培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过去教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理解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教师不是仅仅停留在“教知识”上,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会学,成为一名“思考者”,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自己独立地获取知识,学会从不知开始,一步一步地达到问题的核心,直至最终构建和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思考者”呢?
[?] 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怎样思考”
平时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教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 那么怎样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呢?
首先是解决“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他也想到”,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做给学生看”,“让好学生做给差学生看”.
然后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教育效法自然”(卢梭). 教本原的方法,有“技巧”的也要教“技巧”,是怎么想出来的?比如求 1+2+3+……+100,要想高斯怎么会想到“首尾相加”的,而不是仅学习“首尾相加”这一操作.
最后教“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 比如,若3a=0.618,a∈[k, k+1],k∈Z,则k=________.
思考如下:
(1)是什么问题?求什么? 求值问题,求k,区间左端点.
(2)3a=0.618是什么? 幂;当a等于多少时,3a=0.618.
(3)[k,k+1]是什么? k∈Z相邻整数区间.
(4)a∈[k,k+1]是什么? k≤a≤k+1,它能推出什么?
[?] 解题教学――教学生“学解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解题,而是“学”解题. 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重点, 不在于“解”而在于“学解”. “解”作为出发点去关注解题的结果,“学解”作为出发点去关注思路的寻找,学解题的核心是学思路的寻找. 如何教学生学思路的寻找?我们要坚持“以理解题意为核心”的原理进行解题教学.
比如2012年江苏高考第14题:已知正数a,b,c,且 5c-3a≤b≤4c-a,clnb≥a+clnc,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着手解题:它是什么问题? 是由不等关系,求取值范围的问题.
求什么? 求的取值范围.
(2)理解题意:“它”是什么(意思)? 大于什么?小于什么?
“它”怎么表示? 求:_____≤≤_____.
是什么?还能怎么表示?还能写出其他的表达式吗?只能到条件中去找!已知a,b,c是正数,(这极大便利不等式运算),5c-3a≤b≤4c-a,还能怎么表示?
5c-3a≤b,①
b≤4c-a,②
5c-3a≤4c-a. ③
由①②可得,2a≥c④,将④代入②,得b≤8a-a,b≤7a,则≤7.
再求大于等于多少. 要求大于等于多少,还能怎么表示?由clnb≥a+clnc能推出什么?
推得a≤clnb-clnc=cln
,得a≤cln
,ln
≥>0,用它能表示 吗?缺少什么?――b. 将不等式两边同除以,得≤,颠倒分子分母,可得≥,
⑤还能怎样表示?令=x,由⑤得≥(lnx>0).
要求的极值,怎么求?――用函数求导.
令y=,y′=
′=,令=0,解得x=e.
当x0,此时单调递增,所以当x=e时,lnx=1,y取最小值,即y=≥e,得≥y≥e,所以∈[e,7].
[?] “从无到有”地寻找思路
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怎么去想呢?如何着手解题呢?如何“从无到有”地寻找思路,由“所有”去探索“所无”?“理解题意”是解题学习第一环节,解题第一位是理解题意,但它却往往被学习者所忽视. 善于解题的人用一半时间理解问题,只用另一半时间完成解答. 学生不能很好解题的最重要原因,一是没有重视理解题意的意识,二是没有养成理解题意的良好习惯,三是没有掌握如何理解题意的方法. 所以教师要教学生学从着手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理解题意的启发性提示语去寻找思路.
比如2011年江苏高考第13题:设1≤a1≤a2≤…≤a7,其中a1,a3,a5,a7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2,a4,a6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寻找思路:(1)它是一个什么问题?求什么? 数列问题,奇数项成等比数列,偶数项成等差数列,求q的最小值.
(2)1≤a1≤a2≤…≤a7,它表示什么? 数列,是a1=1的递增不减数列.
(3)a1,a3,a5,a7成等比数列,公比q它还能怎么表示? a3=a1q=q,a5=q2,a7=q3.
(4)a2,a4,a6成等差数列,公差为1它还能怎么表示? a2,a4=a2+1,a6=a2+2.
(5)1≤a1≤a2≤…≤a7,它还能怎么表示?具体化.
1≤a2≤q≤a2+1≤q2≤a2+2≤q3…①
还缺少什么? 缺少a2和q,
a2有什么性质? 1=a1≤a2≤a3,
q有什么性质? 1≤a2≤q,要q最小,必须a2要最小,则a2=1.
代入①,有q≥1,因为q≠1,所以q>1,有q2≥2,得q≥;有q3≥3,得q≥. 因为
[?] 着手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
(1)它是一个什么问题?它要求(或求证)的是什么?――什么范畴的问题?――“盯着目标”――求(或求证)什么?
(2)现有哪些材料?――题设中的条件.
(3)有哪些工具?――已经学过的相关概念、命题、公式和方法.
(4)还缺少什么材料?能否从现有的材料和工具中找到?
(5)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和工具?
(6)是否还有条件没有利用?如何利用?
这些思考不是文字简单浏览和思想上的一掠而过,而是深究每一个对象的意义、性质,不同对象的关系,特别是能否转换为其他的意义、关系. 这些思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是贯穿在上述所有问题思考之中. 这是用于着手解题的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 理解题意的启发性提示语
如何深究?――对题意深究,如何转换?――将形式转换.
(1)它是什么?如何表示?还能如何表示?(转换)
(2)它有什么性质?如何表示?还能如何表示?
(3)它们有什么关系?如何表示? 还能如何表示?
(4)由题设中的条件能够推出什么?还能推出什么?
(5)中途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怎样利用?
(6)它是否与某个解过的题有联系?能否利用这个联系?
这里的“它”,是每一个句子、名词、概念、关系、表达式、符号、符号的上标下标、图形中的点线面等等. 教学生寻找解题思路,教师就要提供有效的指导思维操作的策略、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等.
比如,已知函数f(x)=+(a>0)是偶函数,求a的值.
教师要教学生问:(1)它是一个什么问题?――函数问题;(2)求什么?――求a. (3)已有什么材料?条件是什么?(4)理解题意――逐一搞清楚:“它”是什么?怎么表示?还能是什么?――含自然对数、分式的比较复杂函数,x∈R. “偶函数”是什么?――f(-x)=f(x). f(-x)是什么?还能怎么表示?
即f(-x)=+ [f(-x)=f(x)][ ]+=+
a-
(ex-e-x)=0 a-=0 a=±1 [a>0][ ]a=1.
[?]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
(1)要求学生解题时先反复读题.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反复叙述问题.
(3)要求达到不看题就能完整叙述问题后,才开始动笔解题.
(4)要求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反复叙述问题.
(5)要求解释题中各个名词的意义(用概念思考),包括每个符号的含义(用符号表示),每句话的含义(换一种说法或表述).
(6)要求尽可能画一张图.
(7)要求尽可能对每个名词,、每个符号、每句话换一种表示.
(8)要求把看不懂的符号或表达式具体化. (抽象符号具体化)
(9)要求解释图中每一个点、线、面的含义,尽可能写出它们的表达形式.
(10)要求发挥想象力,诉说自己对题意的联想或猜想.
[?] 培养学生寻找解题思路
(1)数学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要在“用”上下工夫.
(2)数学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是对波利亚解题表的运用和发展,看上去很普通,但对启发寻找解题思路作用很大. 关键在于坚持用,用好了,用习惯了,用的水平提高了,解题能力就能大大提高,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必须在运用提示语的过程中学习提示语,在“用”中学,只有不断运用,才能提高运用的水平,提高解题能力.
(3)对解题的启发性提示语,教师要首先提高自己运用的水平. 教师教学生学习上述提示语时,关键也在于教师自己要用. 教学上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 教师首先自己一定要坚持用,用给学生看,学生学着用,逐步感悟,潜移默化,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
[?] 理解题意是一种重要的探索活动
篇7
问题导学是“基于问题・主动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它是以问题解决为起点,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主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确立态度、培养能力、习得知识的教育任务。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来的,该模式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理论知识和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学生心理认知结构的变化,使学生获得理论学习和能力提高。经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理论功底雄厚,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强。问题式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中大量的信息量和生动鲜活但缺乏学生心理主动追求相比,形成有效的互补。这一方法已经普遍被国际上各高校作为培养和训练MBA学生的重要手段。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导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导问时存在的问题
1.1导问以教为目的,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为了避免自己的一言堂,于是设计很多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殊不知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此题,其实解决方法很多,但教师在教学中怕学生发生“意外”,思维出现“偏差”,影响教学进度,故步步导问,把学生完全引导到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中,殊不知,如此教学虽然能教会学生如何做,却在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只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
1.2导问起点太高,激不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强调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少讲,学生会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故导致有些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定的起点太高,引导不到位,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热情。
真的是学生启而不发吗?认真分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现其实是教师的导问不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起点太高,导致部分学生感觉做题很盲目,无路可走,思维难以开展,也就失去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1.3导问太频,学生成了忠实的回答者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但问的太多,只能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被动的接受知识。
学生终于解决了问题,可他们是在老师的牵引下完成的,其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发散思维只有通过学习者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形成。
2 “问题式导学”的意义
“问题式导学”,就是学生始终围绕问题经过独自思考、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它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核心是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真实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具备敢问的胆识,形成会问的技巧,逐步培养问题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导学”,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富有启发性的导问更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2.1有效导问要讲究细节――让学生领悟倾听的重要性
真正有效的导问,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在倾听中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掌握新知。
2.2有效导问要讲究启发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
教师在设问时应该根据课时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同时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质问,在学生们都陷入困境时以“问”代启,指点迷径,让学生体验“柳暗花明”的愉悦。
教学中,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点拨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考方向,使学生把新、旧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启发性不仅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因此课堂设问只有做到有启发性,才会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进入问题情境,获取学习体验,激活我们的数学课堂。
2.3有效导问要讲究针对性――还学生主体,让课堂活起来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学生真正达到了知识的内化,真正做到了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做到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4有效导问要讲究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篇8
关键词 教学语言 化学教学 语言规范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依靠化学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来努力实现,其中高质量的教学语言是必要方法之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传递知识等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是一种接近演讲体的交际语言。因为教学语言是交际语言中的一种,所以运用是否得体是需要遵循的最高原则。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教学语言还必须符合教学的要求和化学学科的特点。一般言之,化学教学语言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趣味性、直观性和节奏感等一系列特征。
1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字斟句酌,准确精练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科学性是教学语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包括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和逻辑严密。化学教材内容是由一系列科学的概念、术语、原理及客观事实等为主干构成的知识体系。从教材和学科特点来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对概念、定义的表述,还是对客观事实的引述等,都要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上准确、规范和逻辑严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信口开河、随心所欲,从而出现错误百出、逻辑混乱的教学语言(如表1、表2),必定给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化学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除了要避免错误以外,还要注意把握一些基本概念的整体性,要防止由于过分强调概念的关键点而使学生出现理解偏差。例如,在复习“化合反应”或是“分解反应”这2个概念时,教师常习惯性地强调“化合反应要抓住生成物只有一种,分解反应要抓住反应物只有一种”,这样的教学语言可能使学生产生理解误区,在遇到“2NO2=N2O4”这个反应时,很多学生会一筹莫展,无法准确判断。
2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善于激疑,巧于解惑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处于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才去启发。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为教师所熟知,而启发式教学必须要通过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来体现。因此,教学语言要力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能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学生“愤”和“悱”时高超的提问艺术、巧妙的解惑方法是体现教学语言启发性的突出表现。如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中,学生通过对此课题的学习和以前知识的积累,容易产生一些思维定势。
定势一: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及温度达到着火点。
定势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灭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很多重要场所的灭火。
教师为了破除这种思维定势,在课题小结以后加做了一个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很好,现象比较明显。实验一结束学生就产生疑问了,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和自己的思维定势“矛盾”很大,此时老师巧妙地利用这个“矛盾”进行了3次设问。
设问一:请大家先根据现象推测一下这个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设问二:你们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设问三: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新想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这3次设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了很多新想法,也逐步获得了很多新知识,这个特殊环节中提问的设计成了这堂课中的一个亮点。这样地层层设问就如同是大海中的一盏盏明灯,指引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
3 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切合时宜,恰到好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韩愈的这句名言可以看出“传道”是每个教师的第一责任。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备教育性。
在化学课程目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明确要求“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生动有趣的化学史实与经典的化学家故事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切合时宜、恰到好处地渗透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如在学习“空气”时教师可以介绍普利斯特里、舍勒、拉瓦锡、卡文迪许等化学家对空气组成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从中看到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在学习“纯碱碳酸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介绍我国的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成就“侯氏制碱法”,以使学生感受到他拳拳的爱国之情;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教师可以介绍道尔顿、阿伏伽德罗、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理论逐步完善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化学课程中有很多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自然渗透的教学点,恰到好处地处理可以摆脱语言的平淡和无效的说教,使学生更加信服,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4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寓庄于谐。活跃气氛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那是十分可贵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用名句、故事、诗歌、顺口溜、谜语和歇后语等方式,可以创造语言情趣,激起共鸣,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4.1 引入语的趣味性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新课的引入时,可以努力做到教学语言新颖别致、扣人心弦,使之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教师选择了这样一段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无锡人的骄傲,我们有幸拥有着烟波浩渺的太湖、悠悠流淌的古运河、清澈甘甜的天下第二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无锡人引以为傲的水。”具有家乡特色的这段引入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结束语的趣味性余音不绝
在课堂的结尾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语言能够不落俗套、简洁明快、承上启下,努力做到既能总结本节内容,又能为学习后面内容埋下伏笔,让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如在学完“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后,教师模仿学生喜闻乐见的长篇章回小说的结尾方法来作为结束语:“实践证明人类生活必须依靠能量,当今社会需求的能量又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对燃料的利用和开发是世界各国致力研究的方向。同学们,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3 讲解语的趣味性化解难点
不少化学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的理解会比较困难,这些难点往往又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把抽象的化学知识用充满趣味的讲解语来描述,把内容讲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知识,以期能巧妙地化解难点。
如在讲解氯化钠的形成时,教师用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风度翩翩的钠原子生活了多年一直想找个心仪的女朋友,可惜没有合适的。这一天,他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对面街上款款走来了一个绿衣飘飘的氯原子。目光相视,一见钟情,钠原子深情地把自己最外层多余的一个电子送给了恰好缺少一个电子的氯原子,这样两个原子都恰好成了稳定结构,但是它们也发现自己发生了改变——从一个不带电的原子变成了带电的离子,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它们必须相互扶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教师充满深情的讲解吸引着学生,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4.4 总结语的趣味性加深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初始阶段是最容易遗忘的,为有效地减少遗忘,教师一定要利用总结语的趣味性来帮助学生完成记忆,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融会贯通,而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如“水的组成”这一内容中,学生对电解水正负两极产生什么气体感觉很容易混淆,此时只要抓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子产生氢气”,将其概括成“负氢”=“父亲”即可加深记忆。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7步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收集气体、将导管口离开水面、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可以总结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来理解。实际上,初中化学中的“1到18号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盐的溶解性”等难以记忆的内容,都可以总结相应的口诀来帮助记忆,这些口诀既使学生缩短了记忆的时间,又使学生不容易遗忘,还使学生对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充满了兴趣,真正提高了学习的有序性。
5 教学语言的节奏感: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孔子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句话也可以用于化学教学时对教学语言节奏感的把握。教学时教学语言的音调、轻重、缓急和停顿等有规律的变化,都是教学语言节奏感的体现。如果教学语言随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富有节奏感,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张弛有道,那就很容易保持学生的亢奋情绪,较易完成教学目标,相反,如果教学语言平板单调,重复罗嗦,节奏混乱,则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疲乏感,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比较困难。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评价语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64-01
1 评价语的作用
1.1 激励性作用
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特别期待得到教师的赞美。表扬性评价语的运用,有时往往能帮助小学生建立信心,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1]因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应用表扬评价语去激励学生,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其认真学习,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1.2 指向性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语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指向性作用。教师基于分析和判断学生的课堂回答和行为表现后,同时利用合理的评价语将其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表现状况,进而调整自身学习状态或者思考方向。教师同时应注重评价语的使用对学生的启发性作用,合理利用评价语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语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语缺乏合理性
如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使用评价语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常表现为:选用枯涩难懂的词汇充当评价语,其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导致学生无法顺利的建立对教师评价语的认知和判断。同时,教师评价语的准确度也同样关系到小学生对自身回答及其行为表现的判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因此需借助教师的评价语来对自我进行评判。但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评价语不够准确,或含糊不清,或判断指向不明确,当然,也无法为学生的学习做出指导性建议。
2.2 过度使用批评性评价语
人的性格类型不同,表现出的性格倾向也必然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外向调皮,有的学生内向安静,但小学生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占主要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性格差异,每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就使用批评语进行教育评价,内向的学生往往难以接受,造成自卑感加深。而外向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受批评语,但因为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也易造成其心理上存在阴影。过度的使用批评语造成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厌烦,降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小学语文学习质量低下。
2.3 评价过于形式化
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评价语的关键性不言而喻,但是部分教师使用教学评价语时过于随意,仅仅将评价语作为应对学生回答和表现的一点反应,丝毫不关注评价语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忽视了评价语的重要性。如:仅仅以复述学生的话语充当评价语,或者对学生的评价语给予:好、很好、不错的话语,完全没有对学生的思考或行为提出建议。长此以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被抹杀。
3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评价语的方式
3.1 加强评价语使用的准确性
注重评价语使用的准确性,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语本身需正确无误的反应出小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学评价语需贴合小学生的实际,如通俗易懂,方便学生接纳教学评价语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使用评价语时,需建立在仔细聆听学生发言,观察学生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特性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建设性和指导性的评价语,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其能够更轻松的去应对学习。
3.2 多用表扬语,少用批评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有机的将鼓励语、表扬语、批评语等结合,综合使用几种评价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学习做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尊心强,教师的批评语往往容易对其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教师应谨慎使用批评语,尽量多用表扬语和鼓励语,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当然,使用批评语也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切记少批评,评价语中应暗含鼓励和激励,而对于调皮外向的学生,适当的可以在鼓励语和表扬语中加入少量的批评语。当然,不管对于哪种类型的小学生,批评语都应尽量少使用,不到万不得已,则不使用。
3.3 加强教学评价语的启发性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使用教W评价语的过程中应注重评价语自身的启发,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避免陷入为了评价而去评价的形式化评价,需对学生的思考和行为习惯等提出建设性对策,帮助学生分析不足和优点,以便学生进行改进,同时提升自我。此外,为了使教学评价语更加富有启发性,教师应注重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等提出更高层次的进一步思考,亦或者是从问题的不同方向进行思考,为学生的思考指明路径。
3.4 加强评价语内容的丰富、有趣
课堂教学评价语切记枯燥乏味,应尽量使用丰富有趣的评价语。在课堂教学中,若需通过评价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评价语必须贴切小学生的实际,并且丰富有趣。心理学上认为,小学生的期待与其学习动机相对应。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做出某种行为后,往往期待教师的及时评价,同时也希望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众不同。因此教师应不断研读书本,发挥想象,在明确评价语指引性的基础上,丰富评价语内容,增进评价语趣味。当然在使用评价语时需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善于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适时进行点拨。
4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评价语对小学生的指导性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使用评价语的准确性、启发性,丰富评价语的内容,增进评价语的趣味。同时尽量多使用表扬语和鼓励语,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篇10
一、巧设悬念
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和求知的欲望。可见,认知的内驱力是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习的根本力量。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新的课文时,应首先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这就需要巧设悬念,启迪思维。“看题目,设悬念”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围绕题目设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窃读记》一课,学生看到题目后问:“窃”是什么意思?谁在窃读?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怎样窃读?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学有方向,而且这些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悬念,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兴趣。抓住课题,巧设悬念,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认识方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趣味
提问的高明,还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就是指所设置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的心理,尽可能地使他们感到有趣,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的提问,能够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悦,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学。比如,在教学生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时,老师就可以先给他们讲这样一个小笑话:鸡妈妈带鸡宝宝们在花园散步,来了一只野猫,鸡宝宝
们吓得乱跑。眼看鸡宝宝们就要被野猫抓住了,鸡妈妈急中生智,学狗“汪―――汪”叫了两声。野猫被吓跑了,鸡宝宝们得救了,鸡妈妈借机给鸡宝宝们上课:“现在,你们都该知道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了!”听完笑话,同学们捧腹大笑,老师因势引导学生:“动物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你们的宠物有什么趣事呢?”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发言。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在问题提出前都讲一个故事或者创设一个情景,但一?l民间谚语、一句顺口溜的提出,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做的是使问题新颖,有趣味性,以免落入俗套。
三、针对重点
首先,要针对教材。即提出问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问到关键之处。重点难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就落实了。设计问题应从教学目的出发,以教学的关键为主线,把问题串在这一主线上,真正起到“牵一问而动全篇”之效。同时,也只有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问,才能使学生踏踏实实地掌握课本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针对学生。也就是说,提问要紧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等。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所能够接受的知识和能力程度、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等方方面面,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反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四、启发引导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语文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打开其联想的闸门,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能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究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平时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特别注意利用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发扬学生的创造潜力。整个问题的设计呈现出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的趋势。教者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语,然后以“撞”这一训练点切入,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体会“撞”与“磕、碰”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撞”中所蕴含的“勇敢”品质。在此基础上,教者设问:“那么,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呢?”针对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围绕各自观点热烈争辩。如此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争辩能力、表达能力。
五、质疑问难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