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篇1

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学艺术作品的模糊性语言影响了作品翻译的效果,同时也对广大读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和交际障碍,使文学作品的意识能量和传播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价值认同。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模糊语言在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既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叙事能力的地域化转移,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引导读者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觉地完成阅读。从实践来看,文学作品的外译受到模糊性语言的语法体系边缘控制,难以在翻译作品中还原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但也更加增强了模糊性语言的不可取代性。

从文学作品来看待语言模糊性的翻译,其实是要从语言的本质上去美化语言的艺术能力,在叙事过程中注重语言的张力,凸显作者对言语的驾驭能力,更为主要的是模糊性语言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对语言叙述的歧义给予规范和控制,促进外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精神、心理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全接受。以下,笔者就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翻译策略提出一些必要的思考。

一、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地位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过程,更是语言艺术在叙事过程中的生活化状态,生态型的语言叙事脱离不开模糊性语言,生活化的语言彰显了语言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应用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完善了在文学写作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深度融汇,所以,我们在观察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翻译时,必然要以传统的文本能力泛化到翻译的策略上来,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衔接,另外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模糊性语言来体现文学作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兼容了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能力的再造。通过观察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我们首先来审视一下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应用、地位和现状。

(一)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范畴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比较早,起初在古典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为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的年代,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应用就形成了一定的派性,而且随着语言叙事能力的演进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识在各国文化生活中的渗透,英语、法语和德语在近代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随着欧盟文化、美洲文化以及各个区域性的文化体系的建设,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不仅彰显了区域文化对文学作品语言上的功能再造,同时也通过区域语言的叙事能力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语言能力体系。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学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脱离了文学作品的鼻祖——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范畴,形成了区域性的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支撑一方面是区域性的官方语言,另外一方面是以区域性的平民用语为主。相对我国的文学作品创作来看,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从语言的类别来看,以修辞和形容居多。特别是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模糊性语言既能反映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能通过语言的艺术魅力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识、生活意识、生命意识和强烈的主体意识;还有就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我国的诗歌语言的朦胧性和修辞性内化了文学创作的艺术内涵,在更大程度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文学语言的修为能力。

(二)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功能释放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一方面模糊性语言具有乡土性,在文学的叙事模式中,模糊性语言对于弘扬文学的主题起到了内化和提升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模糊性语言的独特文化能力和区域性结构展现出了文学语言的多元互动。特别强调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模糊性语言的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真实地展现了生活场景,让更多的作者丰富的抒放生活情结,让更多的读者在阅读行为中进行情感体验;其次,模糊性语言“有别于精确语言的作用和特点,它给人们带来感受和认识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它是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模糊性和精确性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属性的范畴,当某个符号和符号使用者所指的对象有不确定的关系时,语言就会表现出模糊性。如“高”、“低”等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就不容易给人清晰的印象,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说“刘翔很高”,也可以说“东方明珠电视塔很高”,但“刘翔”相对于“东方明珠电视塔”却是非常渺小的。第三,模糊性语言的量性标准,比如说“多少”和“长短(时间)”相对于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说,模糊性语言的表达就比量化的词汇更加幽默或者更加生活化一些;第四,模糊性语言是对客观事物评价的外延,通常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形容“美丑”、“高矮”、“胖瘦”的时候,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或者是贴近生活化的模糊语言,那么其释放出来的功能则有助于读者对事物本质的根本认知;第五,模糊性语言的约定成俗性,我们常说到的“估摸”、“大约”、“月头”和“黄昏”它是大众口中的俗语,那么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就能反映出作家的乡土气息和区域意识,更有助于文学作品在本土的认知和接受。

(三)文学艺术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多元化状态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是多元化的,它所呈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多方面的。“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把文本中的不确定性空白视为一种‘召唤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能创造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这是模糊性语言多元结构的一个侧面;其次是模糊性语言的边缘性,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它的边缘性一方面证实了作家的创作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针对事物的本质描写中辅助创作艺术结构的形成,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软化”的作用;再有,模糊性语言的文化承载能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化意识的自觉载体,显然,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生活的印象,对于生活的感悟本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淡化了文学语言的刚性,在忽略了语言的正统性的同时,文学创作也就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诸如眼下流行的网络文学,其中的网络用语则更加深层次刻画了模糊语言的应用状态。

(四)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模糊性语言策略局限性

文学作品的外译是语言、文学使命、文学主题宣扬的主要途径。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由于受到模糊语言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收到了很大的局限:首先,汉语与外语的语法布置的不协调,会造成模糊性语言的词性不准确,定语、宾语和主语的所处位置不同会造成翻译过程中的颠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学作品良好的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其次,模糊性语言是汉语创作中的生活化用语,而在翻译过程中,生活化用语不仅没有准确的翻译词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同语法的修辞和结构安排都可能形成翻译过程中的“死角”;再有,模糊性语言没有量化的标准,随意性强,而翻译过程中外语对翻译基础语言的精确性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我们说的“一会儿”和英语的“for a while ”就存在着量化不协调的关系;再比如“黄昏”和“the evening”,根据语法的定义来看,两词之间的互译就存在明显的歧义。

二、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中的多元化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所变现出来的多元化是具有一定原则的,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服从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以下,笔者就模糊性语言的多元化原则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意识升华

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准确地传达文学作品的信息,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意识宣扬,而翻译过程中出现对语言的理解不力的现象则可能造成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意识升华的削弱。“文学语言是一种模糊语言,其模糊性特征表现为:用词的模糊,句意的模糊,主旨的模糊。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语言艺术处理的结果 ,其手法是对生活话语的陌生化,它是创造主体的一种深层无意识积淀的升华与再现。”[1]鉴于此,在翻译中,外译者是无法通过语言的本身去理解汉语对外语的影响和能力控制的,只能通过更加异化的模糊效果去美化语言的叙事,而不可能达到还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言艺术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贡献,也在更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学作品的主体意识。

(二)沟通障碍

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化沟通、人际沟通的重要体现。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分别属于两个语种的范畴,那么在语种的体系下,又分别属于语言能力的差异化属性,因此在翻译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模糊。语言哲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无足轻重、制造交际障碍的因素,相反,它保证了交际的有效进行。”[2]既然如此,进行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针对性地翻译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和互译,还要在多个范围内去构建语言体系的相互调整和控制。

(三)美学接受

文学服务于生活,文学的功能是宣扬美、传播美,成就美对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即使是悲剧的文学作品它所宣泄的主题思想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肯定和认同。语言的模糊性不是为了淡化这一主题,而是为了更加丰富这一主题。恰恰是人们对美的感悟不同和认识的差异,成就了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在刺激人们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模糊性语言以独特的方式传播美的价值体系也是文学作品外译的思想精髓。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描写运用模糊性语言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叙述目标感知能力渐弱的情况下,对于文学作品的意识宣传要从不同读者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顾虑到读者的知识层面、读者的心理感受能力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不仅要构建语言的选择范围体系,还要关注读者可能产生的心理感受并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促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传达美的感受,同时宣扬文学作品本身的主题。

(四)信息传达

定语、宾语、量词在翻译中的精确性不能满足读者在阅读外文作品过程中的阅读需求,继而也就不可能满足文学作品的信息传达。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就是要立足这个层面去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机械地运用来增强沟通的难度。语言概念在信息传达的概念中要把丢弃的东西重新补全,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语言把模糊性变成清晰性,所以理解语言要模糊性理解,才能还原模糊性的真实。传统的理解和文学作品外译中语言是被大概那样指定的东西,而不是一丝不苟的东西,语言在人类对意识保持固定时,仅是模糊的刻痕,而不要理解为清晰的刻痕。在信息传达的范畴语言是一种指令的东西,是模糊性的指令,而不是清晰性的指令,更不能偏执语言本身。就像语言是为了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为了看夜空里的星星。这样的信息传达也就比较明确而且有指向,从而更加突出了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识。

三、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外译的翻译策略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3]但是反过来看,模糊性语言是加深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必需元素,因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讲究策略,更要注重语言与叙事之间的逻辑关系。顾名思义,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的信息传达手段,面对两种不同的语种,译者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对两种语言能进行成功沟通的信息传达能力和知识储备,其次需要译者遵循两个语种之间语言叙事的规律和逻辑,如何实现文本的信息转换和信息传达不单单是照搬,而是需要在语言的修为能力上有所提升,最终促进文学作品有目标的交流和弘扬。因此,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中可以采用三种策略,即:以精确对模糊,以模糊对模糊和以模糊对精确。

(一)以精确对模糊

模糊性是各种自然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就决定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词在一种语言中是精确的,那么在这种条件反射下,另外一种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词则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就能采用以精确对应模糊。例如“they locked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was stolen.” 把这句话翻译就要灵活,不是“马被盗走后锁起马棚”,而是可以借用“亡羊补牢”。换言之,对事物的整体概括而进行翻译的首要条件就要把握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要切实联系到作家的写作意图和信息传达的驱动因素,而不能单纯去从语法上去进行提炼和概括。在这样的翻译文本中,译者必须要应用以精确应对模糊,有意识地运用与之关联的模糊思维形式去翻译。

(二)以模糊应对模糊

在翻译模糊性语言时,在另一种语言中会存在相对应的模糊词。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以模糊对模糊的翻译策略来应对。以下选自王佐良所译《思考与试笔》 中的一句:

“complaint is the largest tribute heaven receives, and the sincerest part of our devotion.”

“怨言是上天得自我们的最大贡物,也是我们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将文中的模糊词“largest”和“sincerest” 译作 “最大”and “最真诚”恐怕是再适切也不过的了。根据惯例来讲,模糊语言的翻译中,以模糊对模糊的策略最常用、最省力。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模糊词与其邻词缺乏清晰的边缘,导致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用目标语中的另一种表达来翻译源语言中的模糊词。

两者的模糊性首先是加深了文学作品在两种语言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其次是两种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再角色互换的层面诱导读者的阅读兴趣,加快阅读的速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以模糊应对精确

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需要用外语的模糊性语言来应对汉语的精确语言。因为两种语言的精确性所表达的效果都不尽相同,为了使信息传达更加生动,而且相互形成对等,那么模糊应对精确则需要在理解了作家的创作语境和创作心理下进行互译。

本文指出文学翻译应当恰当地再现原文的模糊性,一方面要注重模糊性语言的审美观念和语言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模糊性语言决定了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如何,针对模糊性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重作家的创作环境、创作感受以及作家的乡土语言和对目标语言的认知体系构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的差异观念和思想价值的对等也是翻译作品所必须注意的原则。

篇2

[关键词]幼儿;文学欣赏;误区

文学欣赏教育是通过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品评,从中来陶冶情操、塑造人性的教育活动。在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从中能够得到思想的启迪,让智力得到了开发,从而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同时道德思想也得到了升华。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主要集中在对文学作品的知识教育、文学欣赏的技能教育、文学欣赏的思想教育等方面,但当前的幼儿园在文学欣赏教育工作上仍比较薄弱。在幼儿园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的文学欣赏教育可以随时随处地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将文学作品的欣赏教育纳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幼儿的文学知识和欣赏技能的传授,通常就是让幼儿通过朗诵和背诵来学习文学作品。例如:对古诗的欣赏,教师先是教会孩子们正确地识字发音,然后带领孩子们反复朗诵古诗,直到幼儿能够完整地背诵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古诗内容的鉴赏,所以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只会背诵,而不解其意。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便会导致孩子们很少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感。

一、在文学欣赏教育中,幼儿缺失了主体地位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意识到文学欣赏对幼儿主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文学欣赏技能,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在文学欣赏教育中应该将幼儿视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作为被教育者。比如:在一些幼儿园里,很多教师认为幼儿的年龄偏小,什么都不懂,缺乏主体意识,于是,很容易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被动式的接受地位。要知道幼儿正处在对一切事物的懵懂时期,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张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白纸。作为幼儿园老师,你可以在这张白纸上任意地图画。只要你用心地去构造,那呈现出来的作品就一定是最美的。正如幼儿的思想,教师给孩子们传授了某种知识、某种思想、某种技能等等,孩子们就会接受这些,因为白纸画上去是什么,就是什么。 可见,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如果教师选择的是将幼儿置于被动的地位,让幼儿被动感知、理解、记忆文学作品, 最终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地记忆这些文学作品。那么,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忽略了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二、对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审美感知是人们对某种事物进行体验、想象、理解后所产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当孩子们在看图画时,孩子们会对图画的色彩感知,会对图画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情节而感知。文学欣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美的审视能力,让孩子们有着审美的眼睛和心灵。但幼儿园的教师对孩子们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误区,例如:教师在对孩子们实施文学欣赏教育时,多是以道德训诫为主,告诉孩子们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却没有教会孩子们真正的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感受文学欣赏的魅力。而且有时候,教师对文学作品会过分地注重科学性的分析,但忽略了其实际的文学艺术性,从而导致孩子们对文学作品艺术性的理解比较的生疏,即教师对幼儿的文学教育易忽视孩子们的知、情、意的心理情绪。因此,教师应该从孩子们的情绪上进行培养教育, 激发他们对文学欣赏的艺术情感,重视实用性的情感培养,诸如亲情、友情等,让孩子们在文学欣赏中受到熏陶。

篇3

摘 要:中职文学欣赏课是语文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中职学校开设文学欣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阔学生眼界,为中职学生毕业踏入社会的继续教育或自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文学欣赏;教学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包含了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及其作品的统称,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它既是语言又是艺术,它同音乐、戏剧、绘画等并称“美的艺术”。文学欣赏是文化传承、感受的方式,下面谈谈在中职学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感想。

一、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现状

1.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2.部分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3.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4.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学知识功底差,对文字或句子都没能把握准确。很多的中职生对于文字性的学习颇为厌烦,加之语文知识功底不强,对词语、句子的一些读音或理解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渐渐形成对文学欣赏课程的厌烦。

二、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的思考

(一)提高中职学生文学欣赏的途径

1.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职学校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学校层面或者专业层面上,由学校或系部统筹计划安排,挑选典型、经典诗歌、散文等作为晨读必须掌握作品。通过班级、系部层面一一要求每个学生能分析欣p几篇代表文学代表作品,主要持之以恒,中职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开展文学作品朗诵比赛,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在中职学校开学文学作品晨读,在期末或期中定期以班级、系部、学校举办文学作品朗诵、赏析,在晨读的后期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总结文学作品晨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语文课程中应把词汇、语句理解列入重点内容。基于大部分中职生对常用词汇、语句理解存在较大的问题,加之文学欣赏课程其实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那么基于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应当放置于语文课程教育的重点。在语文课程中把基础性的认字、词句理解等基础性问题解决后,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学可以把更多的文学欣赏进行一一分析,慢慢赏析,细致品读。

(二)教师文学欣赏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中职生学习文学欣赏中,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学欣赏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单一方式改革多样化的文学欣赏教学。文学欣赏课程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文学欣赏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文学欣赏应把文学审美教育作为实现根本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塑造形象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上,拿《孔乙己》来说,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文章精彩部分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诸如此类有语言对话类的文学作品,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找几组学生角色扮演,在活跃的氛围中对比、思考、赏析主人公的语言和文学欣赏的妙处。

文学语言的艺术,其次表现在它传达情感的强烈性、浓厚性方面。描述表达物类的文学,采用视频播放、图片等形式形象展示,如《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诸如此类写物的文学,往往是以物喻人,精神的提升,采用视频、图片,从图形、声音展示,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吸收文学精髓。

语言的艺术,最后表现在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方面。对于此类的文学作品,很多已经被人们深深喜爱,改编为歌曲,此类作品可以通过它的音乐或歌曲欣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篇4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89-02

“共鸣”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发音体所发出的声音,引起了另一个发音体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的现象。后来文学理论借用这个概念,用来指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一方面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另一方面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再者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

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提到了“共鸣”这个概念,并强调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要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著名学者黄展人教授在《文学理论》中指出:“共鸣使读者被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深深感动,激起了与作品中的人物相同或类似的感情,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喜人物之所喜,忧人物之所忧。”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强调:“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所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感染力,引着读者的思想感情“共振”。在这种“共振”中,作品完成了她感染教育读者的作用。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阶段的重要标志”。

读者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一般都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是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大凡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一般来说在艺术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准,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能够找到维系读者的情感纽带,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所营构的境界、氛围和情调,为作品的情感力量所打动、所征服、所支配。例如《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超出了一般历史著作的范畴而以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文学杰作,往往以强大的情感力量使读者为之神往、为之动容,产生强烈的共鸣。

另一方面,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欣赏对象达成某种感应和认同,也是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白居易《琵琶行》写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固然是琵琶女跌宕顿挫的演奏和凄苦悲酸的身世使然,也与作者仕途失意、屡遭贬谪的境遇有关:“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可见导致作者对演奏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础在于其“期待视野”与琵琶女的遭遇达成了感应和认同。所以最后才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悲叹。

正因为文学所揭示的真理和所表达的情绪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她才具有时空的穿透力而流传下来。并且这些真理和情绪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有些已融进我们的骨髓里、血液中,已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民族的心理。假如海明威文学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就是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当前西方的文学教育理论无论是接受美学还是“衍生结构”都强调文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达到个体的发展。所以我个人以为,寻求学生和文学作品的共鸣是文学鉴赏中的画龙点睛。在课堂上,有必要采取无固定的探究形式,注重学生对作品的关联体验,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交流共鸣,指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得到自我发展。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可谓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是世间百态的记录,这些作品,无不是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和表达,由此看来,共鸣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它也是文学作品最终意义的体现,可以说没有了读者读后的共鸣,也就无所谓作者创作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重点,如能否展开想像和联想,能否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文学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文学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关联体验,实施“寻求共鸣”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共鸣能力是很有必要。

实践证明文学共鸣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它会大大地提高文学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如果不引导学生和文学作品“寻求共鸣”,学生读完文学作品后,文学还是文学,“我”还是“我”。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审美和教化等方面的作用大大地打了折扣,甚至可以说它失去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精髓。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作品,也同样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不朽作品《离骚》已经历了好几个历史时代,他在作品中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悲愤情绪,都一直激荡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阶级的读者的心。生活在不同时代阶级的诗人,同样能以平凡的文字来表达及激起大家共同的爱国情。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 》不仅仅影响着英国人的情绪。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家辛辛苦苦地创作文学作品,总是要给广大读者看的,他总是希望用饱含着自己深厚感情的艺术形象,去吸引读者,去打动读者的情感。因此,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文学作品艺术上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也是它能否发挥巨大社会影响的关键所在。

篇6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文化体系,给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条件支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来源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当读者在品味文学作品时,也是在感悟创作者的艺术审美。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对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忽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文学教学忽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一、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以及多层次化的优势特点,继承和弘扬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人才,给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学文学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大学生开展文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等,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学教学,压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从本质上影响着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激发,影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同时有些大学教师有着错误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用理论知识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影响学生兴趣的同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

二、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大学文学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感染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环节,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够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大学文学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文学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质。同时在大学文学教学环节,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优化大学生的智力,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展开

(一)挖掘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大学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体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这就使得大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均衡愉快与严肃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文学素材进行深加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大学教师要从固化的理论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传统文学教学集中对写作手法、环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论教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以及情感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艺术鉴赏学习,让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从发现美的环节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够感知到该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美。这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学生对多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的时刻,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灵美。在实际的大学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地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逐步地将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形象美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感产生一种向往之情,使得大学生注重自身心灵美的塑造。比如教师在讲述某文学作品时,可以先将文学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素养进行提炼,从而引导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帮助大学生走入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最后教师设计作品模拟情境,让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与人物对话,帮助大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艺术。(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兴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烈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显著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阅读的兴趣,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艺术美,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形成较为强烈的阅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文学教学中,对大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使得大学生塑造心灵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倩.浅谈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亚太教育,2016(15):79.

篇7

关键词:情感 好奇心 艺术性语言 创设情境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教师思想观念守旧,且过于关注知识和讲课进度,因此使得本来可以声情并茂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等醒了,老师还在讲同一个问题,一堂课,既无效率,又无生机,更谈不上乐趣和感动,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需用情感润泽初中语文教学,使之焕发生机。具体做法如下:

一、因情造势,因势利导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在一定的情景下产生的。“语文教学是在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中学语文教材共有文章上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等占较大的比例。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来就蕴含着或深沉或激昂、或婉约的情感,可是,若教师只关注里面的知识,或机械地割裂文章、机械的分析文章,就使得原先经典美文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也味如嚼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情境,把学生带入文本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虚拟情境和亲身体验的结合,产生对审美对象或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调动好奇心,激发语文学习的欲望之情

有时,名著安安静静的,它不会弄出声响吸引读者,吸引设施未深的初中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铺垫,设置悬念,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名家名篇的欲望。其实,课本所选的名家名篇,本身就有很大魅力,但不读不知道,所以,教师在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这些文章时,可以先自己绘声绘色的把故事给学生讲个开头,等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突然停住,由学生自己去猜下面的情节,设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等,这样,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再由学生独立的自主阅读文章,这时,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和透彻。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发挥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初中语文教学,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魔力,即艺术感染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教师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用富有感情和文采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润泽曾经一度干渴的语文课堂。初中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阶段,感情丰富,富有爱心和同情心,激情四射,对生活充满幻想。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时,情感容易被调动起来。

教师的情感语言要灵活运用,要根据不同作品调整感情基调,“因情制宜”,以作品的不同感情基调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情感语言。该柔婉柔婉,该激昂激昂,该悲伤悲伤,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浸入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充满感情的朗读,能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情感输入,使他们很快进入文本,体味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文学作品是作者丰富情感的浓缩,开发挖掘这种情感本身就是对作品的解读过程。而有的文学作品因为学生的心理年龄尚小,一时间难以和作品里的情感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如果教师不能恰当的创设情境,借助形象的再现,学生就会被挡在文学作品之外,学生也就失去了进一步解读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学要善于借用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运用音乐设氛围,潜移默化触内心。

音乐是无声的情感语言,是流动的情感之水,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和情感基调,选择恰当的音乐,有助于学生感受文学作品里的独特情感,感受文学作品里的意境美。

篇8

生动丰富国外英语文学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譬如《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墙上的斑点》属于意识流小说,《甲壳虫》属于荒诞派小说,小说取材的广泛性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有所突破,不能拘泥于单一的具有英雄主义特征人物形象的限制,而要以现实社会上形形的人物为范本,加以想象,塑造出符合小说情景的人物形象。

二、注重对文中人物心灵的描写

中国小说往往塑造的正面人物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不仅美丽漂亮,而且富有,身世外貌基本没有一丝让人不满的地方,然而英语文学中对人物描写是全面多层次的,即使是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有缺点,譬如不漂亮。下面我就以夏洛蒂的《简•爱》中的女主角Jane为例来说明英语文学的这一特征。Jane身世可怜,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长的也不美丽,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坎坷,感情路上也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是她却有坚强、勇敢的心,对于人生遇到的种种挫折乐观以对,这种韧性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心灵的美使得女主角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推敲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再现等都是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完成的。英语文学的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展现丰富的内容,向读者反映现实的生活情景,让读者处在一种形象具体的氛围中,给其以感同身受的视觉享受。语言除了要形象表现作者所写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外,还应注重对其情感性的运用,英语文学作品中运用语言、标点等来表达小说当时情景下的情感,让读者在语言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英语文学具有模糊性美感

英语文学中语言和非物质形态的模糊性都促成了英语文学模糊性美感的特点。语义的复杂性、集合性和语义范围的重叠性都导致了文学语言中语义的模糊性。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基调等都属于非表象要素,它们代表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让读者虽然有感觉,但又难以琢磨。这种模糊感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神秘感,能够极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学作品具有模糊性美感。

五、小结

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 儿童文学 特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94-02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被他们所喜爱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以下,笔者结合小学语文课堂中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故事性特点,激发儿童的阅读情趣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较为好奇,他们热衷于听大人讲故事、演故事,形成故事性思维。儿童文学作品是作者与儿童读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方式,儿童在阅读故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的艺术魅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牢牢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儿童情趣,高效发挥出儿童文学教学特色,引进合理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故事情节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作者运用诙谐幽默的笔法,展开对想象故事的描述,充分表现出小动物之间深厚的情谊。又如儿童文学作品《一百条裙子》中,作者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小女孩旺达画裙子的故事,体现了其包容的生活美好品质,能够促使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快乐。小学生热衷于幻想、情感热烈、思维奇特,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联系自身实际生活,感受到快乐,激发阅读情趣,从而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学习,大大提升了课堂语文教学的效果。可见,教师全面挖掘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性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应用蕴含丰富儿童情趣的文学作品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二、关注情境性特点,唤醒儿童的审美启蒙

爱幻想是儿童思维无拘无束的表现,儿童文学作品借助幻想把大家习以为常的人物、事物、现象编织成一幅幅异乎寻常的图景,在读者面前展现一个奇妙的世界。儿童文学丰富的情境特点,能够帮助儿童在故事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超越现实生活的制约。教师善于运用儿童文学中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为学生有效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故事传达的中心思想。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三袋麦子》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假设给每一位学生一袋麦子,让他们思考用麦子去做什么,并说出理由,然后联系课本内容思考文章中的小猪、小猴以及小牛分别用麦子做了什么?这样教学,学生带着疑问去朗读文章,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获得审美启迪。可见,教师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儿童文学的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开启他们的心智,激励他们丰富的情感。

三、关注趣味性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趣味性作为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儿童阅读的心情,能蛉枚童体验故事中的美好人生乐趣,从而不断突破自我。趣味性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在故事中人物鲜明性格、简单通俗的语言、创意情节内容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儿童作品的阅读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文中的内容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阅读文章。例如,教师讲解童话作品《宝葫芦的秘密》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当你们拥有了宝葫芦,你们会利用它去做什么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展开丰富想象力,联系自身生活思考宝葫芦能够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正确学习认识到人不能具有好逸恶劳的懒惰思想,要积极进取,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默读的方法,边思考边阅读,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注意力,加快阅读速度,能在规定时间内大致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涵义。

四、关注情感性特点,实现儿童心灵沟通

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的因材施教。因此,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在课堂外搜集童话故事,并且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教材文章相关思想内容与童话作品艺术手法的了解。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要尊重学生对于儿童文化作品独特的见解和想法,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全体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对话环境,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三个小伙伴》一课,主要讲述了小袋鼠、小野猪以及小象三个伙伴一起去山上种树,由于他们没有随身携带工具,只能通过共同合作努力完成种树任务,小野猪利用它强硬的嘴巴进行挖坑作业,小袋鼠利用身上的皮口袋装卸肥料泥土,小象则利用长长的鼻子进行浇水,最后成功将树栽好了。教师在讲解完文章后,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探讨还有哪些动物能够利用身体特点栽树。这样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的学习,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到《狐狸与乌鸦》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让擅长绘画的学生画出文章中的乌鸦、狐狸以及红烧肉等事物,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自主设计台词和动作,从而有效诱导他们进入到阅读情境中,加深他们对于该文章的理解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符合现代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能够满足他们对事物的美好想象,有利于他们健康学习成长。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宝贵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全面挖掘学生的童真情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盛士辰.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54―155.

[2]朱自强.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娄底师专学报,2013(1):142―145.

篇10

关键词:儿童文学;鉴赏活动;文学素养;幼师

一、儿童文学鉴赏活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儿童在成长阶段都会接触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说,在童年,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必不可少的陪伴。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应重视儿童文学鉴赏活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让儿童多多阅读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主要面对的是儿童读者,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审美及理解能力,是以儿童为主体创造的一种文学形式,一般都会与儿童的生活相关,贴近儿童心理。一些文学作品表达了儿童的愿望,一些表达了儿童的情感,既有童趣,又符合儿童审美,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带给人一种美好想象。现代是一个网络化时代,由于信息开放,儿童成长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儿童文学不仅可以提升儿童的情趣,还可以守护儿童的成长,给予儿童快乐,给儿童带来温暖,让儿童的童年过得更加幸福。金波曾表达过,阅读对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情感,获得真实的成长体验。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历经怎样的变化,儿童文学鉴赏活动对儿童的成长都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对儿童的语言表达、思维判断、艺术鉴赏及想象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成长阶段的影响,不仅网络无法取代,其他媒体也无法取代。儿童文学作品鉴赏活动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儿童的写作水平,而是以儿童文学为介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带给儿童美的享受,让儿童成长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强、文学素养高、人格健全的人才。

二、强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趣

儿童文学普遍具有趣味性,阅读儿童文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不断探索,产生幽默、诙谐、机智的艺术趣味。儿童文学主要面对的读者是儿童,因此,比较注重童趣,没有趣味性的文学作品,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因此,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开展文学鉴赏活动时,幼师应区分成人作品及儿童作品的差异,包括想象空间、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关注对象等差异。我们的视野与儿童的视野不同,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事物,在儿童的视野里,却充满了趣味和新奇,且由于逻辑思维差异,儿童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和烂漫。例如,在《我和小雪人》中,诗句表达了儿童对于天气变化的反应,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太阳出来后,小朋友们堆的雪人慢慢融化了,这让他们觉得很好奇,于是去问,太阳公公啊,我的雪人怎么融化了,太阳公公说道:“天气太热了,小雪人跳进河里洗澡了。”这首诗对于天气变化做出了奇幻的描写,生动地向小朋友们解释了自然变化,具有童话色彩。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又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因此,他们常常很好奇,很喜欢问为什么,对于世界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想象。小雪人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童趣在儿童文学中的重要性,儿童文学除了“文”之外,还要具备“趣”,童趣是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培养学生的童趣是开展儿童文学鉴赏活动的重要前提,可以从形象构建、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语言技巧以及审美角度等方面,体现文学之美,让读者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给人带来幽默、滑稽、轻松。

三、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

儿童文学作品除了要注重趣味性,还要注重美感。任大霖说过,语言、意境以及想象均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美感的体现。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优秀的儿童作品对于儿童的成长必不可少,儿童应感受儿童作品的美感,体会快乐和幸福,感受温暖。语言表达代表了人的思维,阅读可以有效提高表达能力,对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儿童在情感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学阅读,来丰富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在《鸟树》这个童话故事中,扬扬和东东两人一起捉住了鸟儿,并给鸟儿喂食,帮它找妈妈,但最后鸟儿还是死了。他们非常伤心,把鸟儿埋在树下,并用葡萄藤做记号。后来,葡萄藤发芽了,成了鸟树。这个故事具有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充分体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以及在儿童阶段的独特情感。幼师在儿童文学鉴赏活动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在儿童文学鉴赏活动中加强文学素养的培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让读者产生共鸣,当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读者的经历或情感相似或相通时,就会打动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感应,形成共鸣。在《岩石上的小蝌蚪》这一童话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得到了两只小蝌蚪,用瓶子装好,但不小心把瓶子弄碎了,于是他就把蝌蚪放入小水坑里,养在岩石中。由于天气炎热,水坑里的水不断蒸发,但小蝌蚪对小男孩非常信任,当小鸭子和小花狗来邀请小蝌蚪下山时,它们拒绝了请求,最后被太阳晒干,依附在岩石上,成为两个黑点。当读者读到这个故事时,如果仅仅了解故事内容,那只能说这是阅读,而不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文学鉴赏指的是读者根据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如小蝌蚪、小男孩、小鸭子及小花狗等,进行积极的联想,使形象更为丰富,让故事更生动,将故事剪辑成电影镜头回放,为小男孩的善良及小蝌蚪的执着感动,为小蝌蚪被暴晒而揪心,为小蝌蚪变成黑点而惋惜,为小男孩的不负责任而愤慨,使故事充满情感色彩。这就是读者对故事的共鸣体现。如果读者因为这个童话故事联想到信守诺言、讲信用等美德,那这个故事便充满了艺术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

五、从不同角度提升幼师与学生的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作品较多,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诗歌、小说、童话等,应根据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类型,从不同角度提升幼师的文学素养,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金银岛》《丛林故事》《快乐王子》《彼得潘》《艾丽丝漫游奇境》等儿童文学类型各不相同,但都表现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展现了儿童爱哭、好奇心强、喜欢逞能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生动。在阅读时,应从不同的类型中获得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例如,《长袜子皮皮》讲述了一个叫皮皮的小女孩,为人仗义,性格豪爽,力气奇大,但被人们认为是“坏孩子”的代表,但作者对于皮皮的天性却大加赞赏,没有将儿童形象复杂化和成人化。在阅读该作品时,应站在儿童的视野去看待世界,了解主人公的内心想法,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从不同层面不断完善文学素养。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儿童文学的鉴赏方法,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总之,幼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儿童文学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挖掘作品中的艺术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洁.要重视提高幼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儿童文学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2).

[2]张莉燕.提高幼师生教学实践后反思能力有效性的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3).

[3]朴晓琳.品味童趣、激发美感、引起共鸣———通过儿童文学鉴赏活动促进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4]周凤丽.叶嘉莹“兴发感动”说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