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团建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团建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团建的建议

篇1

高校社团对比启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已成为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面对高校招生迅速扩张的今天,如何通过社团建设来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通过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社团建设的对比,分析我国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作为高校教育,与高中教育最基本的区别在于高校授予学生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好基础工作,锻炼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社团是每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更是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各种能力的平台,它是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建立的,更是以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的深入补充,中国各大高校的社团种类大致相同,但也会因各大高校教育学生的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中外的社团因文化的差异,在社团管理、社团种类、社团在学校的地位权利以及社团的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首先,从社团管理来看,中国高校社团虽说种类较多,但大多管理松散,缺少规范性,加入的方式也较为简单,参与社团的学生也大多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针对的是大一新生,对高校来说,社团种类繁多,很多社团为了吸引学生加入,为设团而设团,在大一新生入学之际争先广告宣传,在学生还不是很了解社团的详细信息时就匆忙加入,对于社团内部的管理者来说并没有指定严格的选拔程序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基本只要报名即可加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因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加入某个社团,只是一时的冲动,在招新选拔的过程中社团没有科学的选拔依据,没能平等对待各面试会员,凭主观原则选拔,有时优秀的会员没有得到优秀的待遇,实力不佳的会员反而受到社团干部的喜好,权利与义务的天平在这里就开始倾斜,而在加入社团后,很多社团内部的活动并不是坚持不断,社团内部组织几次会议或者几次活动就中断了,主要原因还是社团内部的人力资源部不完善、社团接班人员素质差、社团人员出现无人参与干部换届竞选、等情况十分常见。分析这种结果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是由于社团的干部培养体系不完善所致,干部培养内容以经验基为主,干部选拔培养方式碎片化,干部的传承原则和理念不是紧靠社团理念原则和宗旨,而全部依靠以个人主义和能力主义,重才轻德现象突出。而在日本,他们比较重视高校社团建设,不只是高校有社团,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加入社团,并且日本的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较为清楚,一切可能都是为了以后就业做准备,为了就业,可以专心致志的细心的去做对于以后就业有利的每一件事情,为了毕业以后的发展而有目的去参加某个社团,虽然学生参加的社团不多,但是每个社团都管理到位,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配备相对较齐全;我国的社团多是由各大高校设立的,学生依据自身需要而申请的较少,而美国的社团多是要经过学生向院长办公室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批后,出具较为严格的制度,社团的有关规定也要遵循学校的制度,经过严格程序形成的社团学生也会加倍珍惜,参加社团的学生也必须是老师认可的较为优秀的学生,每做一项社团活动都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其次,从社团的权利和地位来看,日本和韩国的社团较为受各高校的重视,日本高校的社团分为文化类社团和体育类社团,其中体育类社团尤其被重视,对于较为自由的体育类社团之外的社团,日本高校可能任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并没有提供较为高的经费支持,但是作为体育类社团,尤其是一些棒球、羽毛球类……这类社团多是较为被重视,并且在选择时较为严格,多选择一些从小就有此类特长的学生加入,在此基础上,进入大学后学校安排专业的教师指导,经过日常的练习,在遇到适当的机会时学生又会去参加一些比赛,如果能在大赛中获奖,高校也会得到国家的经费支持,学校就会更重视对该社团的建设,其中更重要的是高校会得到国家赋予相应的荣誉,这将有利于学校的招生,所以高校会在体育类社团中提供较为大的精力,从学生以后自身就业来说,企业认为一个人如果连兴趣爱好、梦想追求都没有,怎么可能热爱生活、好好工作呢?所以在日本学生也较为愿意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在高校,社团活动几乎是和学习课业同等地位的学生时期重点经营项目。从学校到家长都是全力支持的,就像日本人的工作态度一样,学生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参加社团,认真的把他们喜欢的事情做好,尤其是男生,都会参加一个或者两个社团,并为此全力以赴;从韩国高校的社团来看,学生自己申请社团,学校审批后也是会指定较为系统的制度,学校也会比较重视学生社团的意见,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比如:当社团内部申请修建校园的一条小路,学校经过审核后会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当然也有一部分资金还是学生出去拉的赞助经费,在中国,这样大修的工程学生是没有权利要求修建的,即便经费是学生拉来的赞助,也要经过学校批准才可以。

再次,从社团种类来看,日本的社团几乎没有以专业或系为单位的社团,基本就只分为文化类和体育类,都是以整个学校为单位,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与社团活动无关,前面提到过体育类社团受日本高校的重视,但是文化类的社团并不是以专业为单位,而是包含日本文化,比如茶道、插花等传统文化类,而中国高校社团虽说种类繁多,但多是以专业或系为单位的,而包含传统文化的社团,包括戏剧社团等所谓国粹很少在高校社团中呈现,并且很多社团因参与人数不足而社团活动较少或者周期较短的现象,似乎社团的存在只是个形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社团种类繁多这个优势加强社团间的平等合作,强调社团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社团主义外交行为。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大一新生入校时至少参加两个社团,但学生真正认真去参与组织的活动的社团并不多,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参加的有些社团因不积极去参加活动和遵守相应的规定,到大二的时候或许只剩下一个社团或者全部退出了,每个社团都应有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应求目标之同、存价值之异,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综合国内外高校比较,我个人认为我国高校社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一是在管理制度上应该有成文的规定,比如:美国的社团实行依法控团,美国的高校没有辅导员一职,全部学生教育管理全靠法律、学分和自我约束,美国的社团也一样,主要依靠法治约束,中国的社团在管理上也应该严格化,应依据不同的社团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一个社团建设的好不好不在于有多少学生加入,而在于学生加入社团后收获如何,绩效的基础是参加社团不能时间太短,锻炼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大一加入了,大二就退了,而应该善始善终,看最终的成绩,所以每个社团管理上都要有一定的考核标准;二是高校应该重视社团建设,特别是应该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学生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成熟、能力的加强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愈来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在主观上是大力支持的,但是在客观上却不能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以扶持社团发展,由于没有足够资金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直接导致品牌社团活动、星级社团难以建立,也就无力与社会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吸引资金扩大社团,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三是各类社团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社团建设不精,为什么社团越来越大同小异,从组织活动、到建设步伐,不同特色的社团步调几乎都一致?每个社团都应有不同的独特的文化和价值所在,每个社团要有独立性和创新性,适合不同的学生,并且社团内部要设立专业的老师指导,让学生感觉到加入社团确实受益匪浅,能在其中能够锻炼不同的能力。

虽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国家的高校有不同的社团,但对于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每个国家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在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基础上,锻炼不同的能力,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添上重要的一笔,从而有利于现代高校的发展,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皮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河南大学,2010.

篇2

每组数据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6个月,3490个基站,工程量达全省三分之一。这便是4G建设启动之初长沙移动所面临的紧迫形势。通俗地讲,就是用半年时间完成相当于过去2年的建设总量!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长沙移动网络建设团队连续半年都在“无双休日、无节假日、无准点下班”的“三无”状态下,夜以继日地赶工期。建设高峰期,累计有1000支施工队伍、50支设备厂家队伍、100支监理单位队伍奔波在建设路途上。全程参与4G建设的“退伍老兵”长沙移动计划部经理刘思平打趣地说:“这就是和平年代打仗的感觉”。

由于是第一次建设4G网络,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开站初期就面临异厂之间无线、传输设备接口不兼容,基站无法正常开通的情况。在挫折面前,他们彻夜组织华为、中兴等厂家分析数据,反复试验,并邀请专家前来指导,终于突破瓶颈,打开局面,每天保持开通80个基站数量,相当于将过去的日开站能力翻了3倍。

2014年春节前,长沙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但在如此严寒恶劣天气下,4G工程建设仍然如火如荼开展,各类塔基开挖和铁塔安装、设备安装均在室外进行。“为保证网络及时覆盖,我们都是不分节假日建设,夜间也要施工。那段时间我们都变成了‘夜猫子’。”回忆起那段攻坚的日子,长沙移动业务网建设主管贺云松感慨万千。为了不影响客户的正常通信,很多基站建设是在晚上甚至凌晨进行,他们中有的人因为夜间施工双脚被冻得短暂性失去知觉,也有的建设者忙至清晨5点直接回到办公室,靠着椅子小睡一会又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与建2G、3G的基站相比,4G网络的高速度、宽频谱和大承载,决定了建4G基站需要更紧密的建设布局,更多的设备和物料,以及更复杂的安装工艺。即便是配合默契的施工小组,要想完成一个4G基站设备安装至少也要3个小时。在建设雨花区和顺苑站点过程中,因为当时雨夹雪,加上夜晚视线不好,安装不顺利而延时,待开通基站,建设人员已在冰天雪地里熬了差不多六个小时,他们后来开玩笑说“当时已经严重面瘫”。网优中心还有一个叫彭文的女同志,为了更好地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接了放学的孩子后便让她在办公室做作业,深夜工作结束后,再叫醒已趴在桌上睡着的孩子回家。普通人在享受天伦之乐、休闲娱乐之时,长沙移动网络人仍然在共同努力攻坚克难。正是依靠这种团结协作、高效执行的精神,他们确保了2014年3.15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实现长沙地区4G商用,同时实现了一年多时间在全市布站5800个的目标。

每个基站背后,都有一串温暖的名字

也许你知道,手机屏幕上角的信号小标识由3G变成4G,只需要更换一张SIM卡。可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小小数字的转变要用多少4G基站来积淀,有多少4G网络建设者呕心沥血。

建设移动4G基站是一件相当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规划、选址、建设、调试到传输等,任何一个环节“卡壳”都会影响用户的4G体验。因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需要长沙移动网络人倾注全身心力。

沈益锋,一名普通的网络建设人员,“非洲黑”的皮肤、高瘦高瘦的个头,被同事们称为“浏阳传输活地图”。从4G一期工程开始,他就坚守传输建设与维护岗位,几乎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足迹遍布浏阳的每一个基站。由于送货与安装队伍对浏阳基站位置不熟悉,经常打电话给沈益峰问路。“你往太平桥的方向过去200米就可以看到站点”、“你过一座桥再右转100米就能达到站点了”……每天沈益锋的手机、座机轮流响着,智能手机的电量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一天,而他的手机半天就出现电量低告警。因为忙碌的施工监管、密切的沟通协调,手机拨打频繁,电池损耗殆尽,短短三个月,他就更换了两台手机、三块电池。更可贵的是,当他得知我们是进行“移动4G先锋”采访时,他带着浏阳人特有的腼腆与羞涩说:“不要找我,不要拍我,比我做得好的大有人在。”

每个细节背后,都有一面飘扬的旗帜

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常常能衡量出专业的高度。对移动人而言,对信号质量的把控便是细节所在。长沙移动4G网络优化团队正是一个“细节为王”的团队。

谢胜彬是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网络优化维护基层工作者。他负责4G网络优化周报的汇总,对于每一段周报的内容,他都会仔细修改。他常说,“我们做技术的人,就讲究严谨二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为了完成4G网络优化流程的梳理和制度的确定,长达几十页的PPT文件和密密麻麻的流程规范,他会用整晚的时间浏览、研究。他就像个严肃的语文老师,不仅对每一条流程都精雕细琢,就连字词语法的运用也不放过。

流程制定与梳理只是网络优化人对细节把控的一个方面。而更多时候,网络优化人在艰苦的室外践行着自己对细节的追求。今年5 月,长沙地铁2 号线开始运营,网络优化团队成员默默耕耘在城市底下数十米的深处,在孤寂陪伴中穿过20余公里的地铁隧道。因地铁运行限制,有的地铁区间内施工和排障只能在晚上进行,大家要爬上高梯对馈线一节节进行确认,由于空间十分狭小,队员只能弓着身子趴在馈线槽上,艰难地用双手理线,一轮下来,双手被磕得又红又肿。三根手指粗的馈线,拧个接头都能冒出一身汗,再加上潮湿的环境,一冷一热,长时间的工作强度,很多人都嗓子发哑。有时候,地铁信号测试要在没通车的情况下进行,而且必须是步行,每人都得单手托着2-3 公斤的测试工具走4、5 千米,一路走一路测,时而停驻,时而低头观察测量数值。一趟下来,很多队员的手在发抖,脚也磨出了血泡。负责地铁网络优化的技术骨干谢胜彬说,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为了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现在每每听到客户在地铁称赞4G网络又好又快,他都打从心底感到欣慰。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 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224-0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生产”具有知识与能力附加值的人才“产品”[1],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基本标准,就是其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因此,教学工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学生的成就决定着我们教学工作的成败。

学校自成立以来一直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学生培养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知识科技含量高,覆盖的知识面广,因此,对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团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课程体系设置中创新实践环节的引入

不能照搬照抄“985”等大学的培养模式,又要与独立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应用型培养方向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应采用创新应用培养模式。学校提出了“建设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为国防科技工业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航空工业发展和江西地方经济建设的调研,依靠教学团队的专兼职核心人才,按照“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相促进、学科知识与创新意识相匹配”的原则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2]。

自通信工程专业开设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二渠道、三层次、四环节、不断线”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航空知识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见图1)。

2 教学团队的培养完善

保障这套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实施的就是我们的教学团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谁在教?”的问题,这是我们实施的核心,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

大家都知道,教学团队的运行、管理应该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强调负责制、校企联盟、青年教师培养[3],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团队当然是依托专业教研室,但教研室成立之初就是从电子、自动化抽调的人员组成,由于地处江西,人才引进的速度一直比较缓慢,所以只能是对现有人员进行培养,但现有的各种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使得大家很难抽身,只有发挥大家的力量,实行负责人制,组成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队伍,同时,负责相关的实践性环节和科技制作;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培训,聘请企业到学校进行培训的互动机制;以现有教师培训为团队管理的核心,着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责任心,支持青年教师的发展,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循环,特别注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即统一大纲、统一考试,但不要求案,也不要求统一进度,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效果最佳的方式进行授课、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学团队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观念,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品德优良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人才;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勇于创新、自由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创新才能得到施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创造者。

3 以学生的收获作为检验标准

自2001年以来,本专业先后5次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构建了具有自己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以专业平台课程为基础,现代通信、航空通信二个专业方向课程成为全方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的去向等自由选择所修的专业课程、以此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2]。

完善的多渠道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启发了学生的专业思维,也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们的团队在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建设中做了这几方面工作:

首先,依托各级政府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各种竞赛机会,结合特色人才培养要求,先后成立“挑战杯”竞赛组、航空航天模型竞赛组、“安利杯”计算机作品竞赛者、“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组和电子设计大赛组,为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研究活动提供基础平台,在大二的时候就让学生学会选择取舍,建立自信。

其次,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与学生科协结合,由实验教师牵头,让科协的学生来维护上课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最后由实验教师验收的形式,既解决了实验设备维护的难题,又将学生的科研活动延伸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抓住国家在航空业高速建设和通信产业发展的契机,先后与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泰亚东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使得学生依托实习基地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任务,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又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企业,为进入企业奠定基础。

而近年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省及地区性比赛的获奖次数逐年提高,同时学生的考研率一直位居学校的前沿,本科生申请专利、的数量也呈现了一个可喜的增长势头。

参考文献

[1] 刘伟.发挥老系优势建设一流学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9-13.

篇4

关键词:社区;文艺团队;建设

一、以人为本,构建社区文艺团队发展的新起点

以人为本是社区文艺团队建设实现跨越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社区文艺团队建设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路。社区文艺团队是居民凭兴趣自主建立与自主维持、发展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应帮助他们进一步确立自主选择的思想,确保其依循选择而自主发展的权利。把满足社区文艺团队的需求作为社区文艺团队开展各方面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真正“以人为中心”。只有加大对社区文艺团队的经济扶持,拓展团队自我供给的道路,通过多种形式解决队员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问题,才能实现团队的良性发展。社区文艺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归根究底是为社区群众发展,团队是队员学习、消遣、提高与展示的载体,也是为其他社区群众带去文化享受的载体。所以要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人的塑造”贯穿社区文艺团队建设的始终,致力于提高队员自身的能力与为其他群众献演的水平,将社区文艺团队的建设发展过程作为一个自我提高、服务群众、培育文化的过程。

二、强化辅导,促进社区文艺团队水平的新提升

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加强社区文艺团队的建设,不断提升团队的水平与活力。

1.加大辅导力度。浙江省湖州市群艺馆有专门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长期或定期地为社区文艺团队进行文化辅导。但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大社区文化辅导员下社区辅导的力度与辅导的质量。首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辅导。即辅导计划应根据团队实际情况而定,辅导方向应根据团队队员需求而定,极力避免 “形式化”“任务化”“肤浅化”。其次,应制定科学的社区文化辅导绩效考评制度。如果仅将辅导的次数作为社区文化辅导员工作的考评依据是不科学的,应由社区文艺团队的队员作为“考评官”,社区文化辅导员作为“考评对象”,对其辅导的数量与质量进行科学的评测。

2.加大精品化力度。笔者所指的“精品化”并非由文化馆站为主体将社区文艺团队的节目打造包装为“精品”,而是通过文化馆站的辅导与发掘,在社区文艺团队中挖掘可进一步加工的活动与节目,通过文化辅导员的辅导,由团队的队员发挥自主能力,将节目进一步加工与提高。文化馆站创造平台、提供机会让社区文艺团队展示自己的“精品”,激发其自主提高的能力与积极性,使社区其他群众进一步认可这些团队,从而吸引更多队员,壮大团队。

三、解放思想,开辟社区文艺团队发展的新路径

1.社区文艺团队要合理地走产业化道路

社区文艺团队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经费的支持与投入,但经调研了解到,只有部分社区的文化团队能够得到社区有限的经费支持,有很多社区的文化团队都面临着“自给自足”的局面。这影响了队员的积极性,使团队难以可持续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社区文艺团队可合理地走产业化道路。许多社区的文化团队水平都较高,已渐渐成为一些商业演出中的重要演出力量,他们可在社区、街道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文艺团队联合会”,到民政部门经过注册成立,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科学地制定规章制度及团队发展计划。由联合会统一承接、协调、分配业务。这样可以避免各团队间恶性竞争,并能够尽量保证团队活动的经费来源。最重要的是团队在走产业化道路的同时,应明确社区文艺团队的根本性质:是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播文化、繁荣文化的功能,所以在参与商演的同时,要确保文化团队正常的排练、活动。

2.社区文艺团队可以与企业文化“结对”共建

社区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建已经是目前许多社区文化建设所采用的模式,笔者认为社区文艺团队也可以采取与企业“结对”共建的方式,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据了解,社区文艺团队的队员多为中老年人,通过“结对”,可使社区文艺团队队员在与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文艺交流的过程中,拓宽视野,激发活力。而企事业单位在举办新春联欢会、企业庆典等活动中,邀请“结对”文化团队进行表演,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社区文艺团队还可协助“结对”企事业单位建立或完善该单位的文化团队,进一步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四、创新思维,打造社区文艺团队建设的新亮点

1.为社区中青年、青少年居民打造适合他们的文艺团队

许多社区文艺团队中,中青年、青少年队员的比例较小。这其中有中青年居民、青少年居民工作、学习繁忙,工作、学习压力大,空余时间较少等原因,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符合中青年、青少年居民兴趣的文化团队或活动较少。所以,笔者认为应创新思维,成立一些适合中青年居民参加的文化团队,从而调动中青年、青少年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建设社区文化的积极性。比如通过培训、选拔来组建较规范化的管弦乐队、民乐队等青少年文化团队;鼓励社区内青少年自发组建团队,如航模队、戏剧表演队等,并由青少年自主管理,社区帮助联系、邀请专业老师为他们辅导,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艺水平与自理能力;社区可针对中青年的兴趣爱好,可组建DV剧社、读书会、饮食文化交流会等文化团队,吸引中青年居民参加。并通过宣传鼓励的方式,引导中青年自主创建团队。通过为他们“量身定做”文化团队,努力营造社区内人人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社区通过招聘与在各团队中选拔的方式,组建社区文化创作团队

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四位一体;专业团队;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36-02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专业团队建设主要集中在“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团队建设两大类,缺少针对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化专业团队建设。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依据“就业导向谋改革,开放合作创机制,德法能技育人才,服务政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前几年专业建设和“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内在要求,针对专业整体打造“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学管干部、学生”四位一体,专兼结合、教管联动、师生互动、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合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专业团队”。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专业团队建设取得一定实效。本文详细介绍我院安全保卫专业团队建设的原则、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专业团队的建设原则

1.明确团队建设目标,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团队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专业为指向,以学生的全方位的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在教学育人方面的优势,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学生。

2.打破原教学、管理条块化体制,从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构建一体化专业团队。安全保卫专业团队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人格形成特点、具有专业指向性的通用能力与综合素养、专业素质与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多元性规律,以及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优秀学生”组成的多元的、多种学科背景、多种工作背景的专业团队。

3.明确责任、相互协调,形成“整合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分人才培养环节、项目,如: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校政企行”职教联盟等,将团队的成员依据工作岗位、学科特点,工作背景分属于不同环节和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任务,实行项目负责制;当项目之间有交叉融合,项目组间沟通协调,通力合作,使人才培养无死角。

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专业团队运行机制的建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团队的各项制度,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系统。主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机制:①定期联席会制度:团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业带头人,各项目组负责人通报专业各方面新情况新进展,以及各自项目开展中遇到的困难,需要的帮助,大家协商解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②阶段性总结制度:每半学期最多延长到一学期,各项目组要总结归纳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深入思考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③团队成员评价制度: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教师贡献大小,合理拉开分配差距,鼓励和支持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多做贡献。④保障督促制度:为保障专业团队的生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证团队高效、有序、稳定的发展。《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专业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管干部管理规定》、《专业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二、专业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依托“三大体系、一大平台”,合理分工、通力合作,专业团队全面开展工作。①专业教学体系,专业团队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引入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构建专业教学体系。校内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双师”的优势,依据专业教学体系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开展实习实训,打造“教、学、做、训、评”一体化课堂。使基础课、公共课具有专业指向性,在培养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为专业课程服务,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开拓出多个新领域。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人才培养特色,将政法特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融合,借鉴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模式,构建了安全保卫专业职业素养提升体系。学管干部依据本体系的要求,对安保专业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注重学生生活秩序、教学秩序的管理的同时,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全方位提升,从而搭建起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桥梁,缩短学生入职后对工作、对社会的适应时间,使其满足行业企业用人的现实需求。③专业团队培训体系,首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教师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其次,依托系“校政企行”职教联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实地培训,参加行业企业竞赛。第三、架构了国内、国际两个培训平台,三年内专业团队人员国内交流培训人均3次以上。先后选派14人次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并由澳大利亚康普利斯学院为安保专业按照国际安保管理四级标准培训师资,现已有16名教师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职业培训与评估师”(TAE)职业资格证书。④构建了“校政企行”职教联盟,搭建了专业团队活动平台,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与命脉,以学习者为中心,背靠政府、依托行业、融合企业、联合院校,构建了全国首个“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校企共同成立了伟之杰、政博安、华信中安等不同层次的安保培训学院,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建设格局。为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核心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分级制改革、各类课题研究、交流、培训与项目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平台。

2.实施学生培养“四伴随”,全方位发挥专业团队育人育才作用。安全保卫专业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学习期间专业团队全过程“教学伴随、企业伴随、管理伴随、党务伴随”陪伴学生成长成才。①教学伴随,学生两年在校期间,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任选课)、第三课堂(社团活动、技能竞赛、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行业企业顶岗实习一年间,专业团队共同研讨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实习任务,创建“顶岗实习实训项目课程学习包”,并为每名学生指派一名校内教师、一名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依托实训岗位进行实践学习,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伴随学生成长。②企业伴随,从新生入学专业讲座,职业规划指导讲座,到专业实践课堂,大型项目、大型活动实践,顶岗实习阶段,就业指导均有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陪伴,为学生顺利走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③管理伴随,校内两年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军训,课外活动,班队生活,学生心理问题处理,配合专业组织各项活动,均有专业团队的学管干部完成。实习一年间,学管干部会通过Q群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班队要求的传达,就业信息的,就业招聘的安排,就业心理指导,三方协议的签署,学管干部对学生的管理始终伴随。④学生需求反馈伴随,专业团队中的学生主要负责学生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就业、以及就业后的需求调查与反馈,及时反馈对学校、对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与教师、企业、学管队伍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便为专业团队教育教学改革依据提供一手的支撑材料,更好的推动专业发展。

三、专业团队的建设效果

1.成果丰厚,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是北京市示范专业,安保专业团队成功申办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聘职教专家一名,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保管理职业教育分级制项目》成功申报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安保防卫术》成功申报为国家精品课程,《安全防范技术应用》成功申报为司法部精品课程,四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室一个,建成全国首个安保专业“校政企行”职教联盟。

2.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安全保卫专业从2007年只有几家合作单位,四处为毕业生找就业单位,到现在已有包括故宫、国家会议中心、侨福、中石化华孚物业公司等70余家合作单位,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20余家单位连续三年上门选人才,并不断有新的用人单位到校洽谈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选用事宜,学生就业岗位已从基本的安保岗位,提升到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两名学生在新加坡就业。

3.构建了多种社会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行业企业广泛认可。安保专业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立足政法、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形成了政法系统在职培训、安保在职人员分级制教育、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成人学历教育等多种稳定的社会服务载体,广受行业企业认可。

4.搭建安保专业国际合作平台、引进了国际安保职业标准,推进安保专业国际化建设。几年来,安保专业坚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国际职业教育对接,通过与英国、以色列、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安保公司、院校开展广泛交流,整合来自国际间“行业、企业、院校”三方的资源,搭建了安保专业的国际合作平台。2012年正式将国际安保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证书引入中国安保市场,2013年将实现安全保卫与风险管控双文凭证书国际班和面向国内安保行业的在职人员培训项目的落地实施,使安保专业建设接轨国际,推进了安保专业的职业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 团队协作 广告设计

[作者简介]刘微(1982- ),女,辽宁昌图人,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刘声远(1963- ),男,辽宁鞍山人,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产业、教学管理。(辽宁 鞍山 11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关于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13DB08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73-02

广告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核心课程,是涉及传播学、品牌学、广告创意、数字媒体、文学、音乐等知识领域的跨学科课程,主要为艺术设计行业培养面向“全媒体”时代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传播为知识优势进行创作的专业人才。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在中国高校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成功培养出了一批批广告设计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90后”新生力量的成长,高校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缺乏团队忠诚度而又个性张扬的“90后”。因此,改变传统的广告设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从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针对如何发挥广告设计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艺术类本科广告设计学科实践教学的具体经验,探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这一新型实践教学理念和目标化解决方案。

一、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众所周知,广告设计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是一门服务于主流商业活动的学科。既然是服务行业,就要和人打交道。具体来讲,服务对象是人(广告主),传播对象是人(受众群体),广告创作也需要与相关人员(创意总监、美术指导、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广告文案人员、媒体传播人员)合作。因此,对于广告设计这个行业,与人沟通交流、与人合作是客观需要。但是,目前“90后”的高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这给他们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顺利融入工作环境埋下了隐患。广告设计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思考习惯、思维方式,这对于他们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广告设计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广告设计教学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已经在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引入了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例如,在“广告策划设计”“综合媒体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模拟广告公司运营机制的项目式教学法,由教师结合真实的企业或品牌拟定选题,学生通过真实的市场资料进行模拟实战,对于广告产品的市场调查、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受众行为、AIDA原则、广告媒介组合等,全部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创意与设计;此外,在广告设计教学中还采用国内外知名的广告设计竞赛选题的竞赛式教学法,即组建创新团队、头脑风暴演绎、撰写创意简报、提案答辩与讲解、创意表现与执行、深入创作与效果测评等环节都是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近几年学生对广告设计竞赛的关注度、参赛作品数量、获奖数量等便可窥见竞赛式实践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主流。

二、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创作潜能的激发,实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启发式教学,秉承“给设计最坚实的起步,给学生最个性的启发”的治学格言,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将专业广告实际涉及的创意问题和知识点纳入课堂教学,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从广告创意理论学习到真实操作时,不玩“空手道”。

(一)模拟专业广告创意机构,组建创新团队

在训练过程中导入广告设计团队协作观念并阐述其积极作用,改变学生以往“单打独斗”的习惯。首先是通过快题设计“创新思维导图”评比,选出小组总监、美术指导,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进入哪个小组(每组成员3~5人),模拟专业广告创意机构组建创新团队,然后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最后完成广告设计综合选题。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意识,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力量的强大,进而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达到“1+1>2”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二)开展头脑风暴演绎,激发创意灵感

教学活动主要以提问、讨论、回答的形式开展,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创意孵化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每位学生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想法,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要认真聆听及思考他人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不要对任何想法提出批评,尽量鼓励每位学生都发言。在实施时,鼓励狂热和夸张的想法,允许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另一种构想等,构想越多越好。欢迎自由思考、各抒己见;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甚至是做“白日梦”。在提出许多创意以后,再进行分类筛选,提出有价值的创意。需要强调的是团结协作不是简单的人的叠加,而是心的叠加,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用心沟通,用心交流,用心协作。只有这样,才会让广告形象具有凝聚力,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优秀的创新团队可以使广告整体创意更为严密和全面。

(三)开展竞赛式实践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参与广告竞赛是检验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方式。目前社会上的广告竞赛种类很多,良莠不齐,要根据赛事的影响力、规范程度、广告选题、截稿时间等做好筛选工作,再结合赛事要求开展竞赛式实践教学。将广告设计大赛引入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符合社会实际广告应用情况,可以有效避免虚拟选题缺乏市场目标性、没有针对的目标消费者认知、没有USP/利益点的诉求等弊端。与赛事结合的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挖掘社会热点话题,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光盘行动、网络反腐、H7N9禽流感、医患关系、空巢老人、房价调控、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汉字危机等话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这些社会热点话题凸显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高中羽先生在《五斗柜上的糖果》一文中提到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它最普遍的哲学是“想办法”。 所谓“想办法”的“办”是“解决”的意思。将社会热点话题与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相结合,恰恰符合高中羽先生设计解决问题的观点。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热点话题关注度高,具有实时性,符合社会实际,可以引发学生团队间的热议。学生不再觉得完成作业是种负担,而是觉得做了件对社会公益事业有益的事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可以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创新设计人才。一个合格的设计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文字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等。针对设计市场对创新设计人才的实际需要,高校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建立全新的、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体系,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广告设计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下,审美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而是大众的。这就决定了一个广告人“单枪匹马”的设计往往过于主观,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团队协作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所有的资源和才智,使团队协作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准确挖掘广告核心创意,更好更快地完成广告整体设计。

(一)感受团队协作,学生们乐在其中

广告设计是一门涉及美学、营销学、传播学、文学的综合性学科,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是客观需要。小组讨论、头脑风暴、集体创作等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这种自主性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与研究知识的潜能。不仅有利于调动小组成员的协作热情和广告创作潜能,对个人能力的激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紧跟教学节奏,使更多学生受益

在授课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各小组在草图、备图、完稿三个阶段的作业进程均采取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模式,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紧跟教学节奏。由于每个阶段均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和小组安排,少了哪个环节或慢了节拍都会影响进度。因此,为了对得起全组付出,同学们不敢怠慢,创作热情逐渐提高。

(三)大赛拉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将广告设计大赛引入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借助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平台,给学生创造一个和兄弟院校学生交流竞争的机会,一是可以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因为广告设计比赛通常是命题设计,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战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广告设计课程中鼓励学生团队参赛,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共同进步的协作机会,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用” 和“传、帮、带”,在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方面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及作用。

广告设计课程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探索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契合了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理念和特色,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广告设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培养广告设计人才,不是只靠艺术院校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社会各方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及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中羽.设计解决[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谭维,华维慧.以“问题”为本的广告设计实践教学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5).

篇7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涵盖学科广、整合难度大、教学组织难的新课程,迫切需要一支高效能的教学团队来规范和创新课程建设,以圆满完成人才培养的最终任务。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乔恩·卡森巴克和道格拉斯·史密斯认为:“一个团队只有具备共同的承诺和目的、统一的绩效目标、技能互补、相互问责等四个要素,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教学团队正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些理论,运用到高校的教研中引申而来。目前,教学团队的内涵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诠释。我们也尝试提出其内涵:教学团队是以人才培养为终极任务,以课程建设为具体目标,由技能优势互补、目的责任统一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

 

二、教学团队创建的必要性

 

1.教学组织的需要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科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全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新兴课程,其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单一的系或教研室无法胜任教学任务。跨多部门、多学科临时组织教师共同授课,又会出现任课教师沟通缺乏、知识衔接较差、教学内容深浅度把握不足、教学环节易脱节、课程考核成本高等问题。组建长效的教师队伍成为该课程教学组织的最好选择。

 

2.课程整合的需要

 

基础医学要在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有限的学时内发挥优势,就必须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为此,我们将10余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进行重组,加强学科间知识连接,避免赘述重复内容,真正做到减学时而不降质量。然而,临时拼凑任课教师,课程整合研究难以深入。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成为推进该课程整合的有力保障。

 

2.教师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门新兴的整合性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学生需求多样化,仅凭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的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教学团队正是这样一个教师共同体,它搭建了一个知识技能互补而任务分工协同的交流平台,让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站在基础医学的全局观上思考问题,实现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交流、衔接、澄清与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策略

 

1.目标建设

 

清晰的、明确的、有吸引力的共同愿景,是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的前提。在本课程整合的教改路上,我们制定了教学团队长远的发展规划,并分阶段树立了建设目标,每个目标都建立在团队任务与个人发展“双赢”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团队的共同愿景具象化,变得操作性更强。

 

2.结构建设

 

教学团队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最终归结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成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成果作用发挥的潜在性,不易量化评估。所以,教学团队更要注重长远性和稳定性的建设。我们优选教学经验丰富的、知识系统娴熟的、教研热情高涨的、教改见解独到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的专业覆盖基础医学的各个学科,在年龄、职称、学缘上保持一定的梯次性,而团队带头人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在选拔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时,严格跟组备课、听课、试讲等培养程序。

 

3.精神建设

 

团队来自各系的骨干教师,均为兼职,难免出现身份定位模糊的阶段。通过设计标志性的课件模板、配备特有教具、创建专属的OA账号、QQ群、飞信群、公用邮箱,多途径建立有身份认同感的心理暗示。通过教研活动常态化、研讨任务课题化、课程整合模块包干化,鼓励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同时感受彼此在思想、态度、风格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互重、互容和互信的心态来沟通协作,使团队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团队成员更有归属感。

 

4.制度建设

 

⑴日常运转机制灵活化。团队成员跨系组成,办公地点分散、行政关系松散、作息步调不一,频繁集中的时间成本太高,需要建立与团队特点匹配的日常运转机制。如我们以“集中会议为主,网络群谈为辅”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即针对一些涉及面不广的教研论题,利用课程网站的教学论坛、飞信群、QQ群等网络环境进行小规模的教学研讨,灵活实现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线上线下交流,与传统的定点集中的会议模式形成互补。

 

⑵评价机制全面化。首先,落实学校的综合评教制度。通过“督导评、同行评、学生评”三方对教师、对课程、对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教师个体及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改进。其次,注重过程的业绩评价制度。围绕团队目标,制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标准,重点体现在课程整合、优质网络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改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工作量。

 

⑶激励机制多元化。为加速实现基础医学概论整合性教学新体系的成熟变革,我们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一是提高课时津贴标准。二是配套新课程建设发展经费。三是搭建国内外高等医科学府的进修培训平台,加大团队成员研修的支持力度。四是工作量纳入各项考核体系。

 

【第一作者】赵敏,女,讲师,1982年8月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育管理。

 

【并列第一作者】徐世莲,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生理学。

篇8

[关键词]健美操 团队协作 合作

一、前言

健美操作为一项具有浓郁团队凝聚力的体育运动,其团队协作意识在运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健美操运动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健美操运动特点及团队协作的形式等。

2.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主要了解健美操如何体现团队意识,细化各要素与主题之间联系。

3.逻辑分析法:利用逻辑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分别对各种学能力进行细致阐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健美操运动体现的团队协作意识特点

1.目标的一致性

高效的健美操团队对要达到的目标有清楚的理解,并坚信这一目标包含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这种目标的重要性还激励着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在有效的团队中,成员愿意为团队目标做出承诺,清楚地知道希望他们做什么,以及他们怎样共同努力并实现目标。

2.领导的合理性

在训练中,教练员起着传播技能,组织一起学习、训练的任务,其中的队员队长也起着积极带动作用,因为其在训练或学习中处于就受的状态,更能有效的反馈学习、训练的效果和建议,也能很好的转达教练的训练意图。这样,在老师与学生、教练与队员、领导与下属之间就有了很有效的桥梁,更能积极带动训练的积极向上,而且能在营造良好训练气氛中更好的发挥每个人的团队协作意识。

(2)健美操运动的团队协作意识的表现形式

1.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是显现的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团队精神在健美操运动中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学员或者队员都存在着合群倾向,合群可以满足人们在单独情况下无法得到的各种需要,可以消除孤独感,调节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在于完成任务和使命,为此要求组织内成员要同心合力,团结协作,形成凝聚力。

2.团队协作效率

团队协作效率在大众健美操中表现的更突出。集体锻炼健美操的形式一般是由健美操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种健身活动,以老年人及无业人员为主。它不受场地、人数、性别、动作的限制,在音乐的伴奏下,无拘无束地模仿练习,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极大的相互提高了训练效果,彼此之间参照、比较、共同进步。

(3)怎样更好的发挥在健美操运动中的团队协作意识

1.建立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始终要把发展整个健美操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要为团队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而不是停留于“控制”,停留于片面地从竞赛成绩等方面出发;要有“不断超越”的理念,永不满足已有的经验、成绩和做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相互信任与尊重

信任是团队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健美操团队中,相互信任,通过阶段性训练相互产生默契对团队的熔炼起着积极效果。

3.宽容

宽容是培养队员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既是是动作错误或者面临失败,收到队友或者教练的鼓励,都将更好的恢复自信、发挥积极进取的效应。

4.良好的与人为善、与人相处的心态与交流、沟通能力

在团队训练中毫不缺乏交流的存在,在团队建立之初尤为重要。沟通与交流成为建立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健美操运动中经常用到团队的细分,通过细分能更好的把团队资源优化,让优秀帮助较差的队员,这样才能带动整个队伍的提升。

四、结束语

健美操运动在塑造团队精神及团队协作意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满足现在许多管理者对建立团队方法的需求,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团队精神是整个中华体育健儿取胜的保证,这种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美德,集体主义是团结协作精神的基础,我国体育的历史证明,只有在集体主义和集体价值的认同当中,个人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熊文.伦理对竞技体育的规范和激励作用[J].Journal of Sports and Science,2008,(2).

[2]李雯.教练员在培养优秀运动员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8.

[3]乔春洋.团队文化的三种表现形式.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9

[4]闵春晖.话说体育团队精神[J].视点.2005

[5]王姝玥.浅谈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4,3

篇9

大家好!

我们初二物理组由八人组成,由张校长和李主任带头,我们大家都配合的非常默契,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的务实和敬业。以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投入到物理教学之中。两年多来我们学校的物理成绩总是高于兄弟学校。新学年,我们初二物理组的工作目标就是“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再创辉煌”。

1. 发扬团队精神——做一个和谐共赢的教研团队一个教研组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我们每个老师都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大家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相互学习。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在我们这个教研组里,碰到大型的教研活动,大家总是一起来备课、研讨,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建议,做到优势互补。例如:隋老师的课件做的比较好,唐老师的实验做的非常成功,张校长的说课、评课比较精辟,林老师的教材挖掘比较透彻;李老师的课比较扎实,张老师语言比较幽默……。

九一年我刚毕业的时候就和唐老师一块教毕业班,如今唐老师工作三十多年了,可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增无减,尤其是他的备课、作业批改非常的认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说心里话有时候真不好意思让唐老师干,可唐老师总是任劳任怨,一点没有倚老卖老的架子。我们都非常的感动。

李主任担任级部主任、班主任、还有后勤工作,忙的很少在办公室里碰到他,可轮到他备课的时候总是说“好”,可谓雷厉风行。

教研室来学校督导,我们总是先找到年轻的隋老师,她总是不折不扣的答应、保质保量的完成。

还有任劳任怨的李老师、林老师等,使的我们组的工作总是有条不紊。

2. 做一个善于学习的教研团队积极参加教研室、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如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等活动,让学习成为习惯 。珍惜每一次业务学习的机会。以前我不知道怎么进行说课,也没说过。去年暑假期间我们在这里举行了说课大比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记得王爱民、高国圆、孙培森、李树明等十几位老师精彩的说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深受启发,在去年的潍坊市教学能手选拔活动中,就是采用了说课的形式。在此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这次业务学习的机会。

有些毕业多年的学生问我:老师您还用备课吗?我只是微微一笑,工作二十多年了,我从不用现成的备课,课堂检测、作业本等的次数可能少了点,书写可能差一些,但备课、上课从不马虎。每天再忙,我总要拿出点时间研究点教材、教法,发现几个问题。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用来催我自新,教我进取。努力打造每一节精品的备课,这是我不懈的追求。对于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总是反复推敲、仔细研究,和老师们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尽量少走弯路。

3. 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研团队:让反思成为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催化剂。为了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组进行了以下反思。

3.1 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从内心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我心目中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品质第一;态度第二;学习第三。即使学习差一点,只要态度端正了,差也是暂时的。尤其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只是智力的较量;更重要的是毅力、态度、习惯的较量。

为了不使每一个学生落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起学生的自信 心,并且采用了“盯人”战术。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永远是最棒的。让学生觉得“我行,我能行,我要行”。哪怕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

3.2 将知识落实进行到底。

教学不是看你教给学生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我对“会”是这样理解的:知道——理解——会说、会做——会讲——会变。我经常对学生说:学物理就像学英语一样,要学会“翻译”,也就是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规律变成自己的话。

为了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上课的时候眼睛最好盯在学生上,六十多个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对学生不能估计过高。提问问题的时候尽量提问那些中下等的学生,从而为教学很好的“把脉”。狠抓两头,促中间,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的成绩。

3.3 夯实基础,狠抓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

在那些年的毕业班教学中,总是围绕中考的指挥棒,由于受评价机制的影响,我们老师总是围绕班里的尖子生转,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并且差的越差。现在我们彻底转变了。其实班里的尖子生根本不用去管,因此例题、习题的选编主要应该考虑到中下等学生的接受水平。当大多数学生都对基本知识掌握很好的时候再去逐渐的拓宽知识面。但放的不能过宽,尤其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始终围绕课本这条主线,教辅永远代替不了教材;再说做题不在多少,在于“精”。

3.4 善于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

现在的物理中考,实验题占了三十多分,而计算题才二十分左右,因此练习的重点不要只放在计算上,更要深入研究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插图、例题、习题。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在研究中考试题的时候,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考虑一下,这道题目和课本上的哪一个插图、习题、例题、实验类似?是怎样变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中考的最前沿?

3.5 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释疑的习惯和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觉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导学稿中,往往是一些老师预设的问题,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呢?在学生中吃等食的不在少数。以前是老师解答,现在弄不好就是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我提倡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问别人,大多数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大多数学生不会的老师也不讲,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顿悟的时间。

反思我们初二物理组的教学,也存在以下问题:

(1)在在“细化”、“打磨”、“做精”,教学常规上下功夫。我们学校的整体物理教学水平很高,但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创造出我们第一初中的品牌。

(2)如何删除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无效教学环节,打造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上下功夫。

(3)在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上下功夫。尤其在说课方面还没有像讲课那么熟练,没有达到顺口成章、脱稿的程度。

(4)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一提到教研活动好像就是年轻教师的事。其实从两次全市的物理教研活动来看,我们学校的老师水平很高,就是怕麻烦、不愿参加。

篇10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筛选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家属44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团体辅导对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辅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 团体辅导;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78

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是心理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抑郁症给患者及家庭成员带来的痛苦难以用语言形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是相互影响和互相依赖的,患者家属因为长期与患者相处,工作或生活必须做出较大的调整来满足患者的需要,难免会使家属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带来多方面的损失,如经济状况的影响、休闲活动的减少和自由支配时间减少,而产生情绪问题[1]。2012年3月~2013年6月对我院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团体辅导的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主要家属44名。平均年龄(39.64±9.309)岁。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家属与患者共同生活,均知情同意参加的本次研究,44名家属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家属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与患者的关系、城乡、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干预方法,试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干预方法。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测评,考察团体辅导对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

1.2.1团体辅导活的实施方法团体辅导共8个单元,每周1次,每次1单元,每次2 h。活动地点在我院心身科团体辅导室。团体性质为治疗性、教育性和具有固定成员的结构性团体。团体辅导总体方案名称为“同舟共济,共同成长”。主要形式:讲解、材料学习、讨论与分享、角色扮演、作业讨论等活动形式。团体辅导方案:(1)团体初期阶段(第1,2次)。使成员了解团体的运作方式、目标和团体规则;增进成员互相认同感。如热身活动(相见欢)、自我介绍(叠罗汉)、秘密大会串(请成员将目前有关面对抑郁症患者最感困惑的方面写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采用讨论、示范、角色扮演、书面资料提供等逐个解决)等。(2)团体发展阶段(第3~7次)。主要主题有压力释放、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和社会资源利用。帮助成员学会调节紧张情绪,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使用合理信念来管理情绪,学会交往技巧,增进成员间信任和接纳,提高交往能力,挖掘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外界资源。主要的活动有“把压力吹跑”“最近比较烦”“快乐清单”“只有一个橘子”“清理垃圾桶”“我想有个家”“能量聚集”等。(3)团体终结阶段(第8次)。帮助成员处理对分离和结束团体的情绪,评价团体的影响作用,成员要针对自己想要做出的改变和如何实现这些变化,做出选择和计划。主要的活动“笑迎未来”“感恩的心”等。

1.2.2调查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包含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每一个因子反映出被试的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是评定1周以来的时间。它具有容量大、效度好,已较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

1.3评价方法记录辅导前后两组家属SCL-90各因子得分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ɑ=0.05。

2结果(表1)

3讨论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团体辅导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并减轻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病程长、易复发,使家人的负担极为沉重。患者情绪抑郁,必影响家庭生活氛围,家庭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容易产生疲劳感,出现睡眠问题等躯体化障碍。照顾抑郁症的家人是一个压力源,不同程度给抑郁症的家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对整个家庭造成冲击。Ray发现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3]。抑郁症患者家属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抑郁症患者对其家属的影响涉及到心身健康的多个方面,突出表现在自尊、性功能、精神紧张度、睡眠、婚姻家庭、认知功能、正负性情感、躯体不适、娱乐及经济等方面[4]。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可知,要想有效帮助抑郁症家庭,仅依靠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家庭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焦点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上,协助实现“健全”家庭的功能,改善不良家庭关系,减少患者与患者家属之间的负面影响[5]。将心理健康干预教育落到实处,把对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干预作为患者疾病治疗的一部分,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团体辅导提供良性的团体氛围,具有支持性心理治疗作用。在团体辅导干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团体氛围,成员通常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一种“原来我们都一样”的感觉,自己遇到的问题别人也正在面临,从而减少焦虑和不安,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互相尊重的融洽团体气氛,在团体中彼此接纳,获得认同感,增进了互助合作的精神,激发成员的思考力,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对家属实施团体辅导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和谐,可以更经济、更有效地满足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干预的实际需求,是一种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Highet NJ,McNair BG,Davenport TA,et al.How much can we lose:carer and family Perspectives on living with a person with depression[J].Med J Aust,2006,181(Suppl.7):S6-S9.

[2]常会丽,于海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14(4):63-65.

[3]王继堃,赵旭东.抑郁症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1):21-23.

[4]李梅枝,龙浩文.抑郁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1):9-10.

[5]罗锦秀,彭菊意.系统家庭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4,3(1):55-56.

(收稿日期:2014-04-22)

(本文编辑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