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篇1

(一)教育目标定位不高

各个高职高专学校的各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主要是采取指令性方式,以招生为主,并没有考虑学校是否有这个教学资源,也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没有考虑整个社会的需求;当今各大高校过于追求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但是对内涵提升,培养学生的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忽视。现在的学生高考后读个大学就可以了,特别是大学毕业后也比较难有读研究生深造的机会,或者难再次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所以如果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不高的话,对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因为它抑制了人才结构多样性和个性发展多样化的社会要求。

(二)高职高专的师资队伍结构问题比较明显

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职教师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

2、高职高专各专业的师生比率不协调,师资明显短缺、专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科研或科研意识不够强。

3、具有“双师型”的教师比较少,该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4、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三)专业设置过窄、过细、教学方式陈旧

当今由于生源有限,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抢得更多的生源或者有的学校为了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和开办新专业,从而影响了专业的发展水平,继而影响该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最终影响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有些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师资队伍不是那么完善,在某些学科上就照搬一些大学的模式,仅是在课时和课程上进行了修改,没有真正的培养目标,在做教学计划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联系起来。因此造成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视野不宽、动力不足、功力不深、个性不强、品位不高等各项缺点,这样的人才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二、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对策

(一)认清目标准确定位

高职高专院校在招生与就业方面要相互衔接好,必须加紧建设结构合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明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质量,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是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能仅局限于“大而全、高精尖”的普遍追求,而应该向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方向协调发展,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多种人才。

(二)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

针对高职高专师资队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解决的方法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我认为各高校应适当为现有的专职教师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并应当积极鼓励和给予适当的支持。对即将要招聘进来的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关于师生比的问题,在学校增设新专业和调整专业是应适当的考虑师资力量是否够,不能一味的招学生进来发现没有专业教师。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呢?一是学校所具备相应专业任教资格和能力的教师。这些老师的工作主要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是他们的工作重心。二是从行业、企业招聘的具有教师任职资格的外聘教师。这类老师的人事关系大多不在学校,学校只指导管理和评估其教学工作。这两种老师应当是“双师型”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三)完善各科专业设置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和培养方式应该参考当今社会的就业导向。具体的做法做好是能设立一个专业的职业评估系统,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度和职业倾向评估,在大一初期时应提供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双证沟通高职高专经济信息管理

1、引言

在我国,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本科层次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模式,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它的发展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因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很不完善。目前的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情况。从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市场大量需要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企业岗位的要求。究其原因,学校传统的培养模式重视知识的原理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是职业岗位强调知识的够用、能用。基于双证沟通的培养模式正好能填平职业岗位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的鸿沟。如何提高对“双证沟通”的认识,并以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2、基于双证沟通培养模式的意义

基于双证沟通的培养模式是指高等教育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行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并重同时又考虑了工作岗位的现实性的培养方式,即通常所说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这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积极改革,它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基于双证沟通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要想在未来的教育领域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积极改革。近年来,国内外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采用这种模式。如韩国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全面互认政策,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和培训内容一体化[1]。目前,我国也有90%以上的高职院校已在部分专业或全部专业实行“双证书”教育[2]。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专业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其特点加以研究。由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时间较短等各种原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建设效果不明显,目前只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没有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和大面积的应用。怎样抓住机会、完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共同的课题。

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双证沟通”的培养体系的构建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利用经济信息及相应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和决策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从该培养目标出发,构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双证沟通”的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课程设置

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主要依据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该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确定课程结构。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与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学完之后学生能轻松考证。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应为:经济学、信息技术、管理学。其主干课程应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学、项目管理、会计实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学原理、ERP原理与应用。所设置课程的知识点覆盖了“ERP上岗资格证”、“企业助理信息管理师”[3]、“会计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点范围,学生在修完这些课程之后可以顺利通过考试获得这些职业资格证书。

3.2 教学内容和手段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采取理论和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职业资格鉴定的主要要求,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引导主要体现在实践观念的培育、实际操作技巧、实习鉴定与指导、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与指导等方面。对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立足于基本方法的掌握,采取理论教学和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完成一定的理论教学后或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时,就进入应用辅导环节,用具体的应用实例,采用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训练,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应用性过程掌握理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立足于基本技能的掌握,采取案例教学模式或者直接安排在机房上。实验教学环节分3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教学;二是课程设计;三是模拟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建立以基础实验教学为基础,课程设计、实习为补充,毕业设计为重点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一毕业就具有上岗能力[4]。

3.3 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业或行业人员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或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企业或行业人员的工作实践经历、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对学生来说都是最新鲜、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强调校内教师的一专多能,倡导专业教师在具有教师资格的同时,还应获取计算机类或经济管理类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具有职业指导师素质的“双师”型或“三师”型教师。“一专多能”型教师是“双证沟通、岗位集群”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教育、引进人才两种方式来增加“一专多能”型教师的数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思路下,高职教师会有危机感和紧迫感,通过积极地学习等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同时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的实践。

3.4 考核方法

在考核方法上除笔试外,还应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为了避免重复考试,可以采用弹性学分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提高学生的考证兴趣。

3.5 实验室建设

完善完备实验环境,围绕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设置与之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学的操作以后能直接用在工作岗位上,以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训或者校内仿真实训等实践性活动,加大实际演练和操作的比重,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生产和实际工作领域,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

4、结语

基于双证沟通是通过两类证书及其教育培训的相互对应、相互承认,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体系与职业培训体系的接轨。因此,这种培养模式必须有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的管理体制来保证。我国目前职业资格制度、标准及其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故本文研究中某些方面是立足在现有基础上的。随着职业资格制度及其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还将继续深入,不断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育锋.构建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沟通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46-47.

[2]赵爱梅,马绪耘.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的主要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6,(4):32.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信息管理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篇3

关键词:珠三角;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国际化人才

基金项目:广东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8JT008);中山市教育规划课题《中山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全球化赋予珠三角高职高专物流人才需求国际化内在属性

外向型经济发达是珠三角这一区域经济体的重要特征。自201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性增长,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外资投资的主要动力。伴随外商投资的增长而来的必然是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等物流运输服务的需求增长,因而对能够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国际化物流人才的需要也不断增长。

从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来看,很多院校定位为“立足地方经济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对于外向型珠三角区域经济而言,物流人才的培养要具备国际视野,从国际化要求来培养高职高专物流人才,才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率先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大型国际性物流企业多,外向型经济发达,是培养符合国际需要的高职高专物流人才的优势条件所在。因此,珠三角如何充分利用珠三角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企业资源,按照国际化物流人才要求标准实施高职高专教育,成功培养符合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国际化物流人才,既是满足珠三角当前高职高专物流人才需求特征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六章中关于扩大教育开放和国际化重要内容的落实。

二、珠三角高职高专国际化物流人才应有的国际素养与就业能力

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国际性物流企业对珠三角区域适应国际化的物流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珠三角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这种需求谋求发展,以培养具有国际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物流人才为目标。

(一)国际职业素养

1、跨文化管理素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是高素质技术应用性的国际化人才,既适应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熟悉国情,了解外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具有很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审美意识、和谐个性和高尚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不管是顺应外资物流企业本土化需要,还是满足跨国型物流企业全球人才配置需要,物流人才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背景,才能胜任其工作岗位当中的各项要求。因为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项生产,环节多,手续复杂,与人有效沟通和业务往来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当前物流人才的教育体系中应该融入跨国文化内容的教育,比如跨文化管理教育,跨文化沟通技巧,世界各国的民俗特点和心理特征,等等。

2、行业的国际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标准素养。国际化物流人才需要对国际上通行的物流行业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对物流业务往来各国的物流行业的有关管理细则及规定基本认知。这样,才能在全球物流服务业务操作过程中得心应手。因此,高职高专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介绍国际通行物流惯例和各国物流管理方法。例如,各国的海关制度介绍、各国海关保税、完税和货物通关的规定介绍。还有,各国针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认证要求和检验检疫规定,这些都需要在高职高专教育内容中得到体现,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国际化业务能力素质的物流人才。

3、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背景和跨国物流企业运营模式与理念素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必须树立为全球服务的理念,构建全球开放的思维,系统介绍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明确差距,找出不足,然后将国际物流企业的先进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融入物流专业教育。例如,全球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零库存管理等。

(二)国际就业能力。国际化物流人才应有国际化就业力,目前主要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1、突破国际就业门槛的钥匙――国际技能证书。中国“入世”后,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压力剧增,职业转移加快,整个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国际界限越来越模糊,要得到好的工作岗位,必须要有在全世界范围寻找市场和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意识,要有一张在国际企业中能得到承认的、优秀的就业资格证书。

我国的高职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教育水平得不到认可,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质量标准,构建国际化的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和管理制度及认证机构,逐步实行评估标准国际化,促进国际社会认同我国的教育水平、质量和层次,承认我国的职业资格和学历,促使我们的高职高专物流学生适应国际人才质量认证制度,并获得更好的就业资格而走向国际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与国外一些教育机构或大型跨国企业合作,按照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所应达到的要求,联合开发适应专业需要的岗位技能证书。在这方面,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UT)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NUT与微软、SUN等IT巨头合作,对其课程推行国际通行的技术证书认证管理,确保所培养的软件人才能够在国际上通用。印度的软件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令世人瞩目,而其成功的奥秘恰恰在于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培养人才。因此,高职高专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也可以借鉴这种途径,与FedEX、DHL等国际物流企业联合开发国际通行的技能证书认证和教育。

2、练就过硬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常见的现代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操作和应用知识,具备扎实的物流运输组织与调度的技能,拥有仓储与配送方面的较高管理水平,能够进行初步的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能对特种货物运输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上述方面都构成国际化物流人才的重要岗位能力和技能支撑,只有在这些方面有过硬的能力,才能胜任国际化物流管理的岗位需要。

三、珠三角高职高专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实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化。我们不少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连一些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工具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过,这是课程设置缺陷的重要表现。为了让他们适应未来的“国际化”环境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施必须做到“国际化”。

1、核心课程的国际化。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组织与调度、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核心课程的国际化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第一,直接使用国外经典的物流管理教材,难点就在于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这类教材的中文版,学生和老师都不容易读懂;第二,使用参考大量国外经典教材的本土教材,目前这类教材也很少;第三,使用国内经典教材,辅以外国经典教材作为补充资料,由老师吸收后向学生传授有关内容,这条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

2、支撑课程的国际化。支撑课程的国际化主要是指物流管理专业的支撑课程内容必须面向国际物流运输与服务运营需要,即针对与国际化物流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开设课程,且能够足够满足开展国际物流业务需要。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支撑课程主要有物流专业英语、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地理、国际商法、国际私法等。上述课程都是开展国际物流服务重要的知识支撑。很多高职院校对这类课程要么没有开设,要么零星开设,不能满足国际化人才知识结构构建的需要。开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物流专业英语、报关实务可以开设为必修课,而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地理、国际商法、国际私法等可以考虑开设为选修课。

(二)实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通常来看,教师是其所教学生的“天花板”,教师的理念高度、技能水平和视野广度都相应决定学生在一定阶段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因此,为了让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适应“国际化”需要,可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如下工作:

1、教师队伍构成的国际化。一是师资来源的多元化,在世界范围内试行师资和研究人员的国际外聘,增加外籍教师的比例,把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学校、不同体系的人员汇集在一起,既可避免知识的同化、僵化,又可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专业思想和科技研究上新的增长点,产生新的优势,形成教学、科研和开发的良性循环;二是本国教员要有国际教育背景,高职教育应加强教师外语交际培训,增加教师出国交流机会,有计划地选派、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进行合作研究或工作,学习和吸取大量新知识,了解和接触当代最新学术动态和先进设备,从而获取国际经验,提高国际素养;三是聘请外国专家参与高职教育管理,可以聘请几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管理上有一定经验的外籍专家担任的院长或副院长,参与教学管理,把外国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引进来,将直接促进高职高专物流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2、本土教师教学理念的国际化。要使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满足国际化物流运营需要,本土教师的教学理念国际化要先行。促进本土教师教学理念国际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质性的国际合作教学,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定期互访,交换资料;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或搞合作研究;进行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请外国专家、教师到中国来讲学,参加学术讨论,吸取国际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方法,使本土教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职高专教育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中,实现教学理念的国际化。

(三)实行校企合作的国际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鼓励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高专区别一般本科院校的显著特征。然而,要使培养出来的高职高专物流人才符合国际化需要,还需要广泛开展国际化校企合作。通常有如下几种途径:

1、选择本地的国际性跨国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过程中纷纷采取业务本土化战略,这些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都代表了世界水平,因此通过与这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先进的国际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会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在物流方面,众多国际性大型物流企业如FEDEX、DHL、UPS都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在中国开拓市场,为珠三角培养国际性物流人才提供良好的校企合作资源。

2、与国内外跨国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与运营,完善的物流供应与管理体系是其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重要保障。因此,这些企业需要大量技能娴熟、业务能力强的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另外,中国很多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如海尔集团、TCL集团、格力集团等,在国际化问题上表现出很高的策略水平,他们进行全球资源配置也需要大量的国际化物流人才,同时也是国际化物流人才的重要训练基地。因此,与这类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实现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在实训平台上的国际化。

3、通过开展与国外合作办学,利用国外校企合作资源。国外很多高专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资源和经验都非常丰富,如果能够与这些院校进行合作办学,那么他们的企业资源,也就容易变成合作院校双方的共享资源。

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①共同教育,颁发双文凭。目前,实践中较多采用这种形式,具体操作中有2+1或3+1模式等,即在国内学习2年或3年,完成语言和基础课程,国外学习1年,完成全部课程和实习,取得学位和证书;②委托招生,单方全程教育。采取中外合作,进行跨境职业技术教育。比如,国外某高职院校委托国内高职院校招生,学生到国外进行全程教育,并获得毕业证书。西方有些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我国高职教育借鉴。在选择合作伙伴过程中要进行全面考察,选择高质量、信誉好的院校,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体系、英国的“三明治”等模式均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些国家的优秀院校可以成为合作对象;③互换学生。这种合作形式,一般是国内外院校在具有合作意向后进行的试探性合作。通过互换学生,合作双方对各自办学的理念、模式和条件等诸多方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对双方进行深度合作的互补性空间进行有效评估。

四、总结

在经济全球背景下,作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在高职高专国际化物流人才方面,既面临着巨大的需求机遇,拥有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资源,又存在对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进行改革突破的必要。进行国际职业素养教育,拓展国际就业证书认证渠道,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建设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推进国际化校企合作不仅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落实,还将构成珠三角高职高专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路径。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春燕.论中国高职教育对国际型技术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规模已经占据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因为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迅速扩大规模招生,扩招后带来的人才质量问题也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偏差与冲突

(一)传统师范人才培养观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的冲突

高职高专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许多都由原来的中等师范教育转变形成,如我国最早设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运城幼儿师范学校;高职院校中如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前身为金华师范学校和义乌师范学校等。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这种发展状况是由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成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下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仍然固留着传统教育的“三重三轻”观念,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共性,轻个性。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工作,无论是在课程与教学工作的设置、管理、执行、评价环节,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定位、支持人才培养的师资素质提升要求等方面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2014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等。这些意见集中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传统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恰恰是针锋相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前身中师体制的影响下,传统与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冲突仍将存在,也将继续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观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观的混淆

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保障看似只是多“体系”少“体系”二字的差异,但实质上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体系”在《辞海》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显然,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当作体系来建设,则是从一个整体或者系统的角度来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工作。但是如果只是就人才质量保障来进行工作,一则可能存在着朴素的、自然的保障体系管理工作,但保障中各工作h节可能缺乏统一的、整体的协调性;二则学校各个部门只按自己在人才培养质量中承担的任务进行工作,缺乏上下、平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无论是前者的可能,还是后者的可能,不按“体系”来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工作都是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前,在办学历史较为长久的高职高专院校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观念已深入管理观念。但是在新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中,仍存在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工作等同于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将教学质量检查督导工作等同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工作等问题。如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报告中,专家指出部分院校的教学质量控制仍然存在学校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的机制和保障措施;以及各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对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由上到下逐层削弱的现象等。专家评估的意见中反馈的正是院校缺乏质量保障体系观念所导致的教学质量管理问题。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统一性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冲突

国家教育部在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情和特点,开始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工作,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本科教学评估”)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对照,除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学风”指标外,其余六项一级评估指标全部一致。在具体的二级与三级指标详细分解中,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中在产学研结合、师资结构中关于双师与兼职教师的规定、实践教学条件、职业能力训练中的实践训练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以及素质教育五大方面是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而具体规定的新内容之外,其余各项指标与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相差无几,只是在程度上、水平上差异。

截止2016年5月30日,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879所高校(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486所,专业设置覆盖全部19个高职专业大类 。在办学数量如此众多,办学类型如此多样,专业设置如此丰富的高等教育格局下,一则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评估标准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标准实质差异不明显;二则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所有专业全都采用唯一评估方案;三则方案中高专层次师范类专业的“师范”特殊性不见。评估方案基本以高职类的行业标准表述为核心,如关于“双师”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一是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以学前教育专业任教的教师为例对照双师的规定来进行一下自评,就会发现问题。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要符合“双师”要求,除了职称为高校讲师及以上外,要么具有小教一级职称或者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要么近五年在幼教机构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可累计),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至今为止,教育部还尚未组织过有关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符合第一条,高校专任教师拥有幼儿园教师的中级职称现实性不大,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这是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就读师范专业的时候就已经取得的资格证。按照此逻辑,“双师”的规定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符合第二条,高校专任教师到幼教机构一线去带班要两年以上,有了幼儿园工作的实际经验,对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作用和价值有多少,可能对指导学生实践实训确实起到较大的作用,但是时间上的至少两年,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常理,还是从逻辑意义来讲,这个关于“双师”的规定至少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具体情况是不合适的,其实对于所有的师范类专业这个“双师”的规定都过牵强。师范专科虽然统属高职高专类,但是师范的特殊性仍需要考虑。而当前评估标准的唯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之间的矛盾,也势必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学前教育专业扩招背景下的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冲突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开始步入黄金发展的时期。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有了政策的支持,不仅在部分本科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的规模开始有所扩大,同时一批幼儿师范学校在原有良好的办学基础上升格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生高中起点的专科生。至2016年当前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已有31所,其中有5所是2010年之前批准建立的,其余26所全部建立于2011年及之后。特别是2016年,在新设立的37所专科高等教育学校中,有6所高等专科学校,其中5所都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剩下一所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建校基础中也包含长春幼儿师范学校。这里统计的只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不包括高职院校中新建的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高专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量在近几年呈现翻倍的趋势,以三所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2011年以来的招生计划为例(如表1和图1所示 )。

三所学校在2013年之后的招生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特别是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2015年之后招生规模达到千人以上,相比较于2011年招生的600人,几乎翻了一倍。招生规模的扩大,由此而带来的师生比的问题,教学资源与设备设施生均占有率问题,实训场所、实践基地建设问题,教学班级规模问题以及学生管理问题等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虽然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如果规模的扩大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或者随之规模扩大相应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套支持,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可以协调发展。但是就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扩招的程度及速度,在学校师资配备、实践基地建设、生源|量、学生管理等系列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到位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上,二者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冲突在未来的几年内将继续困扰着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主体的错位

人才质量的保障主体应当是人才培养过程和使用过程的主体,即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但在目前的保障体系中,一方面因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存在,我国政府仍然在高校办学中充当着一个“家长”的角色,插手高校的办学和管理。虽然在高职高专院校层次,国家政府已经给与了更多的放权和自治机会,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整体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依旧“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还担教练员”。政府既审批高校专业设置与办学,又通过行政手段间接管理高校专业办学,加上我国当前在高等教育保障上尚还缺乏专业化的评估机构,政府还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的评价方。这也就难怪,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依然认为只有监测方、评价方是主体,甚至有是唯一主体的误解。高等教育发展中事实也如此,各高校依据当前的生存法则只能趋向依赖政府,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人才培养越来越相似,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升格”风,即中等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要升格成为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要升格成为本科,本科教育进一步再申办学前教育的硕士培养点。当然不同层次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升格也是为了适应国家为提高幼教师资素质的需求,但是“升格”后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否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也进而“升格”?这在迅速发展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并不能保证所有。

另外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实践发展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无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整个体制中教师和学生处于被管理、被教、被学的状态。另外用人单位作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又一重要的保障主体,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并无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参与面不大,参与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总之,各保障主体,除了政府、高校管理者外,其他主体在整个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并未充分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惠芬.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汪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3]杨应崧.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三明治式学工交替 职业教育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我校特色的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造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意识培养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1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与方向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业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与本科大体相当,已经成为“半壁江山”;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本科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目前世界流行的三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德国为代表在北欧流行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标志是学生一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

二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

CBE(Compepency 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MES人才培养模式。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意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等。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70 年代初研究出来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纺织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几年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值得我们借鉴。但总观这些改革,总体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定,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合作仅限于实训、实习阶段,没有融入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之中。为此,结合江西纺织工业发展的实际,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拟对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三年学制实行“1.5+0.5+0.5+0.5”“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构建“三明治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前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对实践重视不够,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2.5+0.5”模式是原先在执行的,我们和企业都感觉半年(即0.5)的企业实习实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还不够充分,而实行“1.5+0.5+0.5+0.5” “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想模式。在学时安排上进行学工交替,具体是:第一个1.5,即第一至第三学期,校内安排职业素质课程和部分职业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个0.5,即第四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安排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个0.5,即第五学期,安排部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穿插在其中进行;第四个0.5,即第六学期,安排企业生产实习、岗位综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通过校内校外教学与实践的交替进行,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将由基本生产岗位技能工作岗位综合工作岗位逐渐递进,不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在企业进行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熟悉和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强化实践过程,并选取适宜的课题来做毕业设计。同时要学习企业文化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逐渐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实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还具有导向功能。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使学院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如何培养出符合纺织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2.2 构建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

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将重要体现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模块与综合素质等,同时加重这些项目的课时。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理论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交替融合,《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织造技术》等专业课与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以《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织造技术》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带动其他课程教改。

2.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

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习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轻纺工程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不仅满足强化学生技能的需要,而且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大学生文化活动、竞赛活动、社会比赛等形式,为学生搭建技能展示平台。

2.4 完善专业课基础课与主要专业课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制作与视频演示

完善《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设计》及《现代织造技术》等课程与实训课的多媒体课件,对于难教的工艺部分与设备部分制作直观的flas,实现现代织造技术的视频演示,以达到直观易懂的教学效果。完成专业课基础课与主要专业课的网上题库。并为学生提供企业技工读本参考书及相应网站供学生查阅。

2.5 探索适合纺织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

积极探索适合纺织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

3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3.1 推行“三明治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订单”培养

校企联合育人,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了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且有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不仅可以做到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心中有数,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院从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为抓手,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逐步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机制,使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现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已达到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专业群带头人1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9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100%。建成名师工作室2个。

3.2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

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实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3.3 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赢

不仅提高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现实劳动力,充实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校及企业“多赢”局面。

3.4 学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学校、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采用工学交替,勤工俭学和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和岗位见习等多元并存的工学结合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一次性就业率大幅降低的大环境下,近三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供求比为1:10,一次性就业率达99%,就业形势非常好。

学生在近三年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纺织面料实务设计技能大赛”和“全国高职高专纺织品检测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近三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得到了国内许多纺织知名企业的好评,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等企业。

3.5 编写出版系列专业课程文字及多媒体教材

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课程体系重组及课程内容改革,近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正式出版了6部专业教材,校内使用自编教材4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自行制作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材6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同时是学院重点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教师省级科研教改课题10余项,教学科研论著、论文20余篇。

近三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纺织面料实务设计技能大赛”和“全国高职高专纺织品检测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3.6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2008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学院重点改革试点专业之一。2011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中央财政及学院投入专业建设专项资金630万,两年验收,用于购买纺织实训实验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等。

4 小结

总之,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使我们清醒认识到,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理论,创建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市场和企业真正需求的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Z].2006.

[2].领会精髓,夯实基础,强化内涵,彰显特色[J].纺织教育,2008;(2):8-10.

[3]赵彦玲.浅谈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1(36).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作者简介:杨明亮(1963-),男,山西临汾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63-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各行各业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追求目标。它作为教改的产物,已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构建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和难题。如何针对现存问题,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路径,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回避、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

区域经济在未来宏观经济格局中将占据更突出的地位,与区域经济息息相关的高职教育,正面临着怎样更好的适应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严峻问题。当前,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开设院系专业,但是不少高职学院受传统行政办学旧思维的影响,导致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显得格格不入,严重背离经济发展规律,换言之,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难适应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另外,加之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表现出了盲目跟风、随意性大的特点,有的学校因经费不足,无视社会需求固执的开设一些办学经费偏少的专业,造成大量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就业问题;而对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又无法培养出来。

(二)高职教学倚重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许多相关调查中不难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很好的理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大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严重脱节,最终导致学生会理论不会操作,会操作找不准理论根据。此外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单一专业教学,更多时候表现为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灌输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如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规划、意志品格、心理意志等方面的塑造和引导,由此造成专门人才只是储备狭窄、专业理论不身后、进取意愿不强烈、技术功底不坚实、后劲缺乏、个性模糊、品位不高的问题,这与当前国家及屈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标准相去深远。

(三)校企、产学分离格局亟待改变

首先,合作方之间的激励性问题没有彻底根治。在具体实施和推动产学结合的学校、企业、政府三方中,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压力而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工作,而对政府和企业两方,尤其是对企业来说,在劳动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更加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去推动产学研工作,学校与企业之间、生产与研究之间不但没有实现紧密结合,反而正呈现日趋分离的趋势。其次,没有构建起整体的产学结合的运转体系,各方之间的责任权利模糊没有明确。对产学体系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体系。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最后,大多数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只停留在简单的教学实习层面上,企业和学校双方没有相互深度介入,没有形成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

(四)教学方法和理念落后时展

许多高职院校对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还仅停留在观念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机械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就有教育方法和模式没有被根本革除和突破,突出学生个性化、重视素质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没有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学理念和方式带来了的巨大冲击,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许多职业学院、成人高校、中专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后由于缺乏充分的硬件投入,仍然存在为求生存而超过分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在教学基本设施如实验设备、产学研基地、校园实验设施条件等方面还亟待改善。

(五)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多个问题困扰:一是队伍整体知识水平不高,他们当中拥有博士、硕士学历者比例明显偏低;二是教师结构严重失衡,有关资料显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充实理论教学的教师占绝大多数,从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的教师分别达到32.59%和53.44%以上,负责实践教学教师仅占13.97%;三是教师来源渠道单一,直接从院校毕业后就开始任教的教师比例高达75%,从企业转行的教师仅占24.6%;四是高技术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六)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我国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方面还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当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一般都是通过同行互评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来实现,评价结果主观性成分很多,有失公正客观。另外由于没有社会其它行业、部门人员的参与,评价结果过于片面。在这样的评估体系的引导下,一方面,高职教育很难突破一些传统旧有的观念和看法,容易扼杀人才培养中创新意识,造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产业界人士的参与,学校很难及时掌握当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的改进迅速给予反应,直接带来了人才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从而造成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二、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几点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把握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脉搏,在实施中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并以学校内涵发展为主,才能在变化中求得发展。

(一)按市场定位的方式确立培养目标

1.认清形势,以就业为人才的培养方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业。近年来,我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城市“人才荒”现象不断涌现,经常有企业急需某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向社会公开招聘,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无满意人选的情况。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方向必须以企业现有行为、社会发展、学生个人就业行为为主,把学生就业的前期素质、职业能力的储备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如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第三产业能够吸纳较多的人数,其就业份额逐年递增。高职教育可在服务专业上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加强各类专业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一门熟练职业技能加上英语、计算机两“通行证”去应对就业的挑战。

2.按产品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产品即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其性质、质量也必须首先根据学生的情况、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教育产业的竞争现状来设计和保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人才素质研究会”指出,21世纪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三个通行证: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由此高职教育的产品要拥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设备更新而不断超越自我的从业基本技能;有独立思维判断能力;有社会功德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有终身学习意愿;有生存、发展能力的社会成员。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品才是复合性产品,才具有“畅销”的前提,同时也才符合当今就业跨行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也才能让学生面对自己将来的整个职业生涯。

3.发扬校本课程特色,保证培养目标实现。职业能力不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它包含了从事某职业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知识、经验、技能、合作、公关、应变、态度、心理承受能力等基本内容。根据校内、校外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完成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校本课程内涵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要求,对改革传统教学,开展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二)发展专业学科,树立品牌概念

1.高等职业教育的本位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宗旨。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面对全球教育变革的冲击,必须回答社会要求和学生的一生要求。众所周知任一专业学科的教学都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建构为出发点的,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各类学科内涵、外延呈不断扩展趋势,正激化着实践技能课时、素质教育课时要增加与学科理论内容广袤这对互难整合的矛盾。只有结合专业、教学、学生发展等情况,以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核心,以能够促成学生在该学科方面的相关能力形成并扩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正确思维,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为标准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而言,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为其本位教育,任何时候都只能强化而不能放松。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处理好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二者的关系,才能促成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按照这一基准搭建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

2.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科的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经过培养,使学生初步具备所学专业的基本实践能力,学生一上岗就能比较专业地开展工作。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目前多数学校及专业学科还没有达到产、学、研结合的理想状态。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教师安排、教材选择编写、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等方面,都要结合社区、学校、学生现状;聘请有学科实践经验、能力的一线专业人员;开展社会调查;实现校办实体与实习基地相结合。另外,学生进校后,可在一年级时安排社会实践课,让学生对社会、职业要求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具备从业的心理准备;让学生把社会现实与自身情况结合起来,在岗位针对性强的专业和服务面广的通用专业上进行选择,能因材施教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接近专业学科教学与学科实践的距离,学科教学中必须增加与专业有联系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内容。

3.建立配合专业大口径的弹性课程体系。一个成熟专业教学通常都要经过几届学生的培养才能脱颖而出,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所带来的专业知识的膨胀速度及经济结构变化所导致的产业岗位的调整速度与成熟专业教学诞生的速度不同步,而具系统性、严谨性的教育决定了专业教学不可能频繁地、随意地变动。为了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除与企业联合培养或为企业定向培养的专业对口性强以外,其它专业在教学方面尽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并在相关课程中留出发展弹性的空间,以根据社会最新变化、来自各方的需要及时对已有的学习过程做出切合实际的、灵活有效地、以学生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有机调整,促成每一个学生能学有所获,找到对应的职业岗位。

(三)注重可持续增长的人才素质的培养

1.建立文理交叉配合的综合课程观。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及教育的发展既受到上述已涉及的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制约还必然受到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个人把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后才能有应对生存的能力。如美国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10%左右,设想没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和生存发展能力,90%的毕业生在非对口领域就业就等于不可思议的怪论。所以只有将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面临未来的就业,同时为社会进步、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职业张力。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除了拥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外,还必须具备时代要求的就业素质:(1)专业扩张能力:能够在专业的横向、纵向方面发展的能力;(2)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主动适应因需而变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3)创新能力:具有“条条道路通罗马”思变能力、自我潜能开发能力,换言之,当学生具备了收集信息、判断价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善于学习、再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就掌握了适应社会千变万化的工具。创新教育的有效运用,会给高等职业教育引入活力。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高等教育是产业及人才市场的定位的如上论述,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必须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保证,才能使教学步入良性循环。当教学的监察、评价标准不再仅是摆设而是围绕教育核心—学校生存、学生生存、共同发展并能为它们保驾护航时,才能对成长中高等职业教育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才能让素质渗入专业技术教育之中,调动起所有行动主体的能动性,结合民主、参与、问责的社会背景,实现对多元化、差异、个性的认可与尊重,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展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机。

三、结语

未来几年,是加快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的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发展中国特色人才战略方针的关键时期。现实背景下,我国迫切要加快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人才战略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参考建议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此总结出科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的具体方法和经验,有力促进和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经济,2003(11).

篇7

关键词:物业管理 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73-02

我国物业管理经过20多年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物业规模和物业种类不断增多,物业管理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物业管理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现代物业管理理念的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这对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合物业管理企业的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做到一下几点。

1 科学定位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涉及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模式,还决定了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

物业种类繁多,有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写字楼和工业物业等,不同类型的物业,其物业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物业管理涉及建筑、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治安、绿化、卫生等综合管理与经营,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既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大多物业管理人员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操作能力差,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适应物业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物业管理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物业管理企业的高度欢迎。

因此,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既懂相关理论知识,又掌握常规管理,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

2 明确物业管理人才素质结构并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应该同时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是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能顺利就业的保障。

要培养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兼备的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及服务意识;(2)学生应掌握现代物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专业能力;(3)学生要有扎实的物业管理知识和相应的管理经验,如:房屋维修管理、物业的保洁、小区内的车辆交通维护、保安岗哨、安全设备设置,以及园林绿化、水暖施工、通气通电等;(4)学生要熟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物业管理法律制度及其原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增强学生的懂法、守法和用法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5)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工程设备管理知识,对机电设备系统有较清晰的概念,懂得高端物业管理中的自动化控制,如:通风、排气、消防、排污、排烟、电梯、中央空调、高低压配电等方面的知识;(6)学生应具有全新的物业管理理念,以服务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目前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培养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师的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强调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授理论的高手,也要是实战的高手,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贯穿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既提高学生的理论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从两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内实行教师培训,对外引进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物业管理人才。一方面可以鼓励专职教师到物业管理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参加物业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及参与物业管理横纵向课题、实地走访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重视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这种引进,可以是从物业管理企业引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也可以是定期请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物业管理企业经理、管理处主任参作为兼职教师,让其参与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把物业管理行业的最新动态、物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的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校企合作的才培养模式是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首先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利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化。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有机会到物业管理企业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尽快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其次,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了解、考核学生,缩短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管理人才的招聘时间和提前完成新员工的岗前培训,达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总之,校企合作的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形成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把学生打造成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

为了培养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途径。物业管理专业可以依托地方物业管理行业,积极主动地与地方的物业管理企业联系,邀请物业管理企业负责人和行业知名人士参与组建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方寻求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围绕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特点,征询物业管理企业的意见。另外还可以根据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需求,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参加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校企合作建立有效的途径。

5 结语

物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明确以上几点,还必须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等配套措施相结合,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才能培养出符合物业管理企业需求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弯红地.高层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物业,2007(12S):80-81.

[2] 罗惠娜.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科学之友,2010(18).

篇8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即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同时,探讨了加强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复合性;创新性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41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95—03

收稿日期:2014—09—05

作者简介:薛金水(1974— ),男,广东兴宁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教学。

刘志芳(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及机电一体化。

一、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2012年6月,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即“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随着产业技术的提升和转型升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要能够较快地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要求,还要能够适应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改革和变化,适应相关岗位的不同工作。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征是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越来越频繁,这也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难关,具有创新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目前存在的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职业变迁适应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

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要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精湛技艺的技师型、高技能人才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性和创新性。

(一)复合性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致使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普遍的发展趋势,对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区别于本科或者研究生类型的人才复合性,高职的复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具体专业岗位需要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医疗电子技术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医疗器械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需要同时掌握电子技能和汽车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需要具有两个以上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比较熟练地在两个以上相关岗位群领域中工作的人才。例如:现代办公设备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办公设备维护和维修的知识及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现代办公设备服务技术人员(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又要掌握现代办公设备门店产品销售和经营管理知识及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现代办公设备门店管理人员(店长)的岗位职责。

(二)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缺乏创造热情和创造行为。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强调开拓性和突破性,其特性主要包括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跨越性和综合性。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进行新的技术改造。正如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所说的:“当今世界,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综合而创造的。”例如:在电子信息技术中,将ZigBee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控制,将嵌入式控制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将新型电力电子系统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新的硬件系统应用于穿戴式智能硬件装备,都是目前新技术手段在新领域的现实应用,都需要掌握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并且将其技术应用于新的发展领域。

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的背景下,以人才的复合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二、高职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现代教学手段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抓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着力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块化、平台化架构。按照不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需求,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例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具体条件开设 “医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家用电子电器维修技术”、“智能家居控制技术”等专业方向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也可以推行辅修专业,或者是实行“主干专业+拓展专业”叠加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复合素质。

2.与企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优势,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中,为了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参考台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定一门“创新创意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方向,根据相关企业的需求,进行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技能水平的提高。

3.全面推行学分制。鼓励学生以电子产品作品、职业资格证书等申请获得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行业)科技开发、新技术应用等获得学分。

4.加强以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整合实训内容,减少原理验证性基础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开展有特色的专业综合实验;要加强产业合作,将企业实际的生产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要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和实践;大力推进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作为学生训练的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综合应用和开发能力。

(二)重构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市场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的需求,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锻炼、人文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融入到具体的项目学习中。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实践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锻炼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为一个具体的生产项目的实施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科目的知识,而是各个科目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例如: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电子信息、机械、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团队的沟通与合作。

培养复合式、创新型人才,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复合性和创新性,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复合性;二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复合互补,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同时,确定通识课程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对应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如书面表达与交际沟通等方面的课程;三是文科课程与理工科课程的复合互补,文科类专业必修一定的理工类课程,理工类专业必修一定的文科类课程;四是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复合互补,例如:可以规定某些专业课程必须完成一定的创新设计与制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学习平台;五是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动态性,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三)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在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精简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讲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师要善于对原有的课程知识进行重构、精简和整合,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根据技术发展和升级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把握关键知识点和典型知识,注重基本思维能力的锻炼,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初始阶段主要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在线答疑、题库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以及一大批省、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将不断提高,从而大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在线仿真等课程资源可以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现代微视频和慕课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一种使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的全新型学习模式。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鉴颠倒课堂理论和慕课理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不断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逐渐增加自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学生,应鼓励其参加国际相关课程以及慕课课程学习,使其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和锻炼。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1.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研究创造,能够与教学活动配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社团活动也有助于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通过成立“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可以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方面的综合实践创造技能。

2.技能竞赛。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大赛,如电子信息类的ITAT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学生通过在选题、申报、实现、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的锻炼,能够系列化、多层次地体现其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教师通过适度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3.教师的教科研。协助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也是提高学有余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逐渐培养其科研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引导优秀学生、特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专业的认识,以学生课题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或者独立完成教师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有所了解和认识,培养其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自觉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技能以及科研的思维和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选拔部分优秀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教师科研工作,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又解决了教师精力不足等问题。

4.讲座及学术交流。开展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学生获得宽口径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方向;通过聘请优秀的毕业生做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因为优秀毕业生的亲身体会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郑玉清.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衍变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12(1).

[2]丁永生,王直杰,郝矿荣,孙培德.“工程驱动”的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

[3]谢一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篇9

1.改变以往片面的教学观念

要充分重视和主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打破以往“重技轻道”“重技能训练,轻知识理论”“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精典作品赏析等课程,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以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形式,集中、系统、概论式地引导讲解,并让学生互动参与,进行讨论、辩论、演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以更浓厚的兴趣、更自觉的意识、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讨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相关的问题,最终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这些文化素养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相互之间的比对、浸染、互促互动,使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全面提升艺术修养,获得综合、完善、充分的创造才能。

2.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互动

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互渗互动。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那些与室内设计类相近、相关的专业学科彼此之间的兼容性、互通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理论上、技法上、审美观念上找出它们之间的异与同,使之与室内设计学科融会贯通,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这门学科的品质。例如,中国画在构图和笔墨技法中经常关注的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各组相关性辩证概念和室内设计中所追求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哲学内涵和审美特征是互感相通的。再比如理论上由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其核心正是以辩证象形思维为特征的天人合一认识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也同样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其指导思想与审美特性仍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而那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中国民间传统图案中的色彩和造型,也是我们今天的室内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们中间那些寓意丰富的祥瑞图案表达无不体现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这种寄寓吉祥的创作观不仅能够给过去的人们以美的欣赏和未来的希望,更能给我们许多发人深省的启迪。我们今天把民间传统图案的知识及其背后丰富的内涵观念纳入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作为设计的传统资源,既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水平和综合人文素养,又能够为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起到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诱导素”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不同的形式、渠道,让学生广泛接触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其多层次、多侧面的深厚内涵,充分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借鉴那些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活力的传统元素,推陈出新,把它转换成现代设计理念,并贯穿到新的设计实践中去,从而体现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教学。

3.搞好学科建设

要增强对弘扬民族文化内容课程的开设。现有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大体上是以《结构素描》《色彩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为公共基础课;以《室内设计原理》《专业制图》《透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陈设》等为专业基础课;以《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为专业课。除了常规的专业课程外,我们理所当然可以开设“传统装饰”“民间美术赏析”“室内民族风格装饰”等课程,训练学生从传统入手。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相关课程中突出中国的民族艺术特色,将中国工艺美术概述或中国设计艺术思想之类的课程指定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应开设一些相关的特色选修课,例如在陶瓷、漆艺、印染、雕刻、建筑装饰等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课中精选若干门,要求学生通过这些专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传统符号表现形式的运用并进而领会我国传统设计的内在精神。这样,既使学生加强了专业动手能力又能够使之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所在,从而恢复并坚定他们对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

4.继承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方法

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注入新的灵魂和血液。因此,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其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首先,传统符号的运用。中国传统符号主要有: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符号,有些是前人在生产劳动、建造居所时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有的则是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体现。在当代,这些符号仍然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室内环境文化的手法。一般的手法有:抽象简约这种传统手法对传统形式的整体和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知韵,使传统的儒、道、佛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之上,得到延续与发展;符号拼贴,在室内设计中拼贴运用,从而新与旧、古与今带着某种联系;移植与嫁接,对儒、道、佛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在设计中,有时还可以借用外来文化中的的某些要素与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与一体。

其次,是色彩与光的处理。色彩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常常影响人的情感,左右人们的精神和行为。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和不美,但是对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非常重要。通常处理色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类似色。即色相环上相邻不远的两色,类似色彼此接近,统一而稍有变化。二是对比色。即两种较远色相配得和谐,也就是常说的“补色原则。”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种形式,光影的存在总是以具体颜色载体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内设计中也是直接或辅助传达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和工具。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和意境。

再次,家具陈设的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提倡人与自然的亲合性,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虽然儒、道以及佛家的传统文化不同,但是在回归自然和效法自然上却有相同主处。然而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渴望与自然亲近的欲望不能实现,因此“移情于家”,力求营造一种自然的气氛作为精神上的补偿,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2]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亮,董万里.室内环境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角度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仅关系到教学过程的实施,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程度。高职高专作为培养建设、服务、管理、生产等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业院校,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其他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注重应用型技能,后者强调学术型研究。高职高专教育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样也应具备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现学制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大概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半年毕业实习。

那么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声乐人才,以适应当今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呢?声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理论对实践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能检验理论的对与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众所周知,声乐人才的培养需较长的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需注意几方面。

一、制定科学实用的声乐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大纲要本着“能用、实用、够用”的原则,强化基础训练,广泛开展实践,重视作品演绎。培养学生歌唱能力、舞台表演能力、活动策划及组织能力等,使学生能唱、能教、能组织、能策划活动。

二、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模式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不一样,以培养演唱人才为目标,最好的办法是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模式。可是,对于高职高专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声乐人才,也就是说,学生不但要具有市场需求的声乐能力,还要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舞台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策划能力等等。这与提高歌唱水平相比,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显然,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无法实现这种综合素质要求的效果,为此,出现了小组课、集体课等上课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将其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三、科学有效的声乐教学

首先,相关教师必须制定与岗位需求相对应的声乐人才培养目标。自身有较好的歌唱能力、艺术修养和灵敏的听觉,能迅速分辨好坏声音,冷静分析解决问题,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歌唱通道的建立标志着歌唱发声技能的基本成熟,建立歌唱通道使歌唱腔体通畅、真假声相融、位置统一、音域宽广、运用自如,为演唱各类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作品演唱,加强艺术指导,提高学生驾驭不同作品的能力。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范畴,主要借助于歌唱性的语言动作与形体动作来创造和展示声乐的艺术形象。语言动作的抒情美与形体动作的造型美。“声”是指生理的表现,而“情”是指心理的情感表现的话,那么没有情的依托与抒发,声也不可能有灵魂和生命,所谓“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来达到“声情并茂”。

按照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战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精神需要,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迅速发展。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全面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每位教师需严格自我要求,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

1.课前精心备课,参加集体备课。利用假期时间备好新学期一半课时的教案,每次上课前都要求教师进行详细备课,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修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每周教研室应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好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2.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因此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学习与观摩音乐会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歌唱水平及教学水平。

3.教师在每次授课结束后都要认真反思,及时总结每堂课教学的经验,制定出下次授课的修改方案。多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也可以通过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或建议,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往往学生的意见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好坏的最灵敏天枰。多邀请其他教师去听课,课后虚心听取教师的评价。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4.举办师生音乐会,提高舞台经验的同时,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进行实践性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也提高了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