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标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卫生标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2002年开始实施,期间卫生部对卫生用品的卫生许可作了多次改革,GB15979―2002已然转变为卫生用品卫生管理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为评价该标准的适用性,2009年我们对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使用GB15979-2002的情况进行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本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包括市卫生监督机构1家,区、县卫生监督机构19家(调查时浦东新区尚未与南汇区合并);在本市171家取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发证日期截止至2009年3月)中随机抽取44家,占总体的25.74%。44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卫生巾、卫生护垫、卫生栓、纸尿裤、尿布、尿垫、湿巾、卫生湿巾、抗(抑)菌制剂、纸巾、手(指)套、卫生棉(棒、签、球)化妆棉(纸)、纸质餐饮具等。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管中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在产品卫生质量控制中运用GB15979―2002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指标、卫生要求、采样和检测方法的使用情况等。共发放64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搜集的数据从2003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调查对象凡使用GB15979―2002一项或多项卫生指标或卫生要求的为“使用”,计算“使用率”。调查对象对产品和生产环境的抽检结果采用GB15979―2002的卫生指标要求进行评价,符合的为“合格”,计算“合格率”。
数据使用Excel 2003软件录入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0家卫生监督机构自2002年GB15979―2002颁布实施起均已使用,到目前为止使用了7年多。44家企业中有40家将GB15979―2002的要求体现在质量管理文件中或产品企业标准中,占90.91%,平均使用时间为(4.55±2.46)年,最长的使用了7年多,最短的使用了1年。另有4家企业因未投入正式生产,尚未开始使用GB15979―2002。对GB15979―2002在卫生用品卫生监督管理上所起的作用进行整体评价,从表1来看,大多数单位持认可的态度,选择“非常大”、“较大”的卫生监督机构11家,占55.00%,卫生用品生产企业38家,占86.36%。
2.2卫生指标使用情况
2.2.1产品卫生指标衡量卫生用品产品卫生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微生物(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毒性、杀/抑菌性能和稳定性,各项指标的使用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微生物指标使用较普遍,杀/抑菌性能、毒性、稳定性指标使用较少。卫生监督机构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卫生指标,对卫生用品开展监督抽检,采用GB15979―2002的产品卫生指标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指标使用结果为:2003―2008年,全市20家卫生监督机构共抽检卫生用品1638件,符合GB15979―2002的卫生用品1550件,合格率为94.63%,历年监督抽检情况见表3,每年均有检出不合格卫生用品。40家使用GB15979―2002评价成品卫生质量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中,有3家曾检出不合格,合格率为92.50%,此情况基本与卫生监督部门历年来的监督抽检结果基本相符。
2.2.2生产环境卫生指标GB15979―2002对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卫生提出了卫生指标,包括车间空气、工作台表面、工人手的细菌菌落总数,以及工人手的致病菌,各项生产环境卫生指标的使用情况见表4。从表4可见,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均以使用车间空气、工作台表面、工人手的细菌菌落总数为主,较少使用工人手致病菌指标。2003―2008年,除辖区内无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2个区外,全市其余18个卫生监督机构共对726家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了抽检,采用GB15979―2002的生产环境卫生指标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指标使用结果为:车间空气、工作台表面、工人手的合格率分别为97.52%、97.80%、86.91%,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历年生产环境卫生监督抽检情况见表5,每年均有企业被检出生产环境不合格。
40家使用GB15979―2002评价生产环境卫生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中,曾有4家检出生产环境卫生不合格的情况,合格率为90.00%,其中,4家均出现过工人手不合格,有1家还同时出现过工作台表面不合格,此情况也基本与卫生监督部门历年来的监督抽检结果相符。
2.3卫生要求使用情况
GB15979―2002除了规定卫生用品的产品卫生质量、生产环境卫生外,还对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和产品标识提出了要求,表6为各项卫生要求的使用情况和使用频繁程度的排序。从表6可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最多的是产品标识要求,最少的是原材料卫生要求,而企业的情况恰好相反。
第五
2.4采样和检测方法使用情况
GB15979―2002附录中规定了与产品卫生和生产环境卫生指标相对应的采样和检测方法。
20家卫生监督机构中有5家对采样和送检提出了意见,占25.00%,40家将GB15979―2002作为企业内控标准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中有5家对采样和检测方法提出了意见,占12.50%。问题主要集中在简化采样和检测方法上,以更加适应工作效率提高的需要,如在监督抽检所需的独立包装样品数量过多、按规定时间送样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细菌菌落总数和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的平行样品过多等,其他的问题还包括生产环境采样方法中未规定在消毒后多长时间内采样、纸质餐饮具应如何适用产品卫生指标、被测物的称取重量范围过宽等。
3讨论
GB15979―2002是一部规范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和生产环境卫生标准、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和相应检验方法,以及原材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要求和产品标识要求[1]的技术法规,是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卫生监督、企业控制产品卫生质量的基本依据和准则。目前,全市所有卫生监督机构都将GB15979―2002作为卫生用品的监督监测依据,90%以上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将GB15979―2002作为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纳入企业卫生质量控制体系或企业标准。有超过半数的卫生监督机构和80%以上的企业对标准所发挥的作用表示认同。2003到2008年的产品检测和环境卫生抽检数据显示,大部分被检对象能达到GB15979―2002的要求,同时每年也有个别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因此,GB15979―2002既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也适用于本市卫生用品卫生管理的实际情况。
GB15979―2002是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是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监测依据,也是生产企业在开展生产时必须执行的卫生标准。然而,由于GB15979―2002中规定的卫生指标为产品全性能的指标,在调查中发现,实际监管和生产中,卫生监督机构和生产企业在指标的使用上有一定的选择性。
卫生监督机构在开展监督抽检时,使用最多的是产品卫生指标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和真菌菌落总数,以及生产环境卫生指标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其余项目则较少开展,尤其是产品的毒性、稳定性指标。主要原因:一是卫生监督机构从监督的目的、效率和执法成本出发,结合产品特性,有重点地选择在卫生学上有代表性的、检测时间较短、费用不太昂贵的关键指标进行抽检;二是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受到区检测机构检验能力的限制,无法开展诸如杀/抑菌性能、毒性、稳定性等项目的检测,因此这几项指标在卫生监督机构中的适用性大打折扣。
作为产品的制造者,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负有重要责任,这与卫生监督机构选择指标抽查的工作模式有本质区别。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同样也更多关注微生物指标,而忽略了杀/抑菌性能、毒性、稳定性等指标,抽查的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中仅有1/4使用了产品的关键指标杀/抑菌性能;毒性、稳定性指标也仅有约15%的生产企业使用。由于目前法律法规并未规定企业必须对产品进行全项目的检测,因此造成了卫生用品质量控制上的一个“盲点”。
GB15979―2002的第8章到第12章为生产企业在原材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和产品标识等方面的卫生要求。调查结果显示,产品标识要求在卫生监督机构中得到了普遍使用且使用频率最高,原材料卫生要求使用最少且频率最低,这一情况恰恰与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相反。探究原因后发现不少卫生监督机构是以可否处罚作为卫生要求使用的前提,排在首位的产品标识要求有可适用的处罚条款,因此使用最多。但是,其他的卫生要求生产企业即使违反了也不能处罚,对企业的制约效果不佳,因此不愿使用,这可能是导致30%的卫生监督机构认为GB15979―2002仅起到“一般”作用的原因之一。不过,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这些卫生要求均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原料又是生产的第一个环节,所以出现了企业将原料使用要求排在首位的情况。随着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于2010年起的实施,生产企业执行卫生标准的情况已作为延续卫生许可证的条件之一后,卫生要求的落实情况将会有所改善。
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对GB15979―2002的采样和检测方法提出了操作简便的要求。例如,产品检测所需的样品量过多,仅开展微生物指标检测就需要12个同批号的独立包装,这无形中增加了卫生监督机构对卫生用品市场监督抽检的难度,也增加了企业产品自检的工作量。因此,在确保检验方法科学、有效的基础上做出适当修改,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不仅让卫生监督机构更加顺利地开展监督抽检,也使企业更为主动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 参考文献
[1]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S].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监督科研项目(2008015)
篇2
【关键词】 口腔科; 医院感染; 护理质控
2005年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开展之前,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薄弱存在普遍性[1],其大量工作由护理人员执行,而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因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工作护理质控起着重要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及《河南省医院管理评价标准》为依据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口腔科门诊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认识不足,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流于形式,消毒隔离与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规章制度不健全,无独立的洗消间,器械洗消流程及包装欠规范,特别是口腔专用手机数量不能满足一人一用一灭菌,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手卫生消毒重视程度不够,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同一患者复诊时复用),台帐记录不完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处理欠规范等。
2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科内护理质量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2.1 充分开发决策层的作用 优化房屋布局结构,增加必备硬件设施,调整人员结构,人员外出培训,医师的配合程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均取决于院决策层的支持,因此护理部会同科主任、院感控科,抓住关键点与领导沟通,最大限度的争取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继之,彻底改造口腔诊疗室、口腔科洗消间,使其区域划分、人物流向符合院感管理要求,增添超声清洗器、热水器等相应的硬件,增加手机等器械数量,配置感应水龙头、抗菌皂液、快速手消毒剂等。
2.2 规范消毒隔离工作
2.2.1 健全制度强化培训 制定《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规范及各项制度、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岗位质量标准等,拟定考核标准并落实,同时观看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所造成的危害,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增加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自觉性。
2.2.2 加强口腔科器械消毒及管理 督促协助掌握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及原则,采取参观学习外院先进经验,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较规范洗消流程:可复用器械使用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2%戊二醛浸泡1 h(原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由于其对器械腐蚀性大,易锈蚀,之后改用2%戊二醛浸泡1 h,手机除外)-多酶超声清洗-蒸馏水清洗-干燥包装-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灭菌效果并记录等程序进行;检查器械采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不耐热器械采取2%戊二醛浸泡10 h-用前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更换、记录。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口腔组织的各类器械(包括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手术刀、牙铤、填充器、洁牙器等),必须灭菌合格;凡接触患者完整黏膜可能暴露在体液或唾液中的器械(印模、口钳、吸唾管等)及可能被污染的手,必须达到消毒合格;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腔探针、口镜、弯盘等),采用一次性无菌口腔治疗包,有效期内使用。
2.2.3 加强工作人员预防标准措施落实,确保双向防护:治疗时操作者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患者血液、体液飞溅时,带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一人一用一弃,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规范。
2.2.4 环境卫生管理 落实保洁制度,物表、地面消毒液湿式清洁消毒;熟记环境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要求;无菌储藏间按Ⅱ类环境卫生标准管理,器械灭菌间、诊疗室等按Ⅲ类环境卫生标准管理,保持各室内空气质量和降低物表菌落数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2.2.5 医疗废物管理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2.6 强化质量控制,实施院科二级质控体系,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月接受全院质量大检查一次,院感控科每周、护士长每天检查、督导。前期,包保口腔科质控小组的成员,组织贯彻岗位质量标准,督促示范协助整改,建立较规范的工作模式;之后,采取日查、周查、随机抽查及月查等方式进行跟踪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同时将医院感染管理的新动态新要求及时纳入工作改进之中,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3 讨论
自2005年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以来,经过多循环的整改与规范,从院领导至门诊口腔科医护人员,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人力、设备得到补充,布局得到相应优化,完善了各项制度,规范了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增强了防护意识和自律性。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确保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到位,各项监测指标均合格,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篇3
第一条为了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容环境卫生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镇地区,是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新城、建制镇。
第三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市容环境卫生事业与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依法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管理。
第五条本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区县为主、分级管理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六条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公民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和公共场所的广告应当安排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
第七条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整洁优美市容环境的权利,同时负有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设施的义务;对损害、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有权劝阻和举报。
第八条本市提倡和鼓励居(村)民委员会组织居(村)民制定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公约,动员居(村)民积极参加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环境。
第九条本市对在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按照授权的范围,依法对本条例规定的市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政,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实行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监察。
第十二条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对于单位和个人举报或者投诉的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不得,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第十四条本市按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确定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专业作业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
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应当逐步实现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专业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第十五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专业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和设置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本市的环境建设规划、容貌景观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市容环境卫生有特殊要求的道路和地区,区、县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本市规定的容貌景观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并公布实施。
第十七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市容环境卫生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推广、应用,改善市容环境卫生劳动作业条件,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
第十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措施,推动环境卫生产业的发展。
第十九条本市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应当以政府投资为基础,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并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市容环境卫生责任
第二十条市和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二)制定环境卫生专业作业标准和规范;
(三)组织落实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四)组织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一条本市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是指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及其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第二十二条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的确定原则是: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场所由所有权人负责;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之间约定管理责任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
下列区域的责任人按照如下规定确定:
(一)城市道路及其人行过街桥、人行地下过街通道等附属设施由道路维修养护单位和清扫专业作业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其中新建、改建、扩建施工中的和未经验收边施工边通车的道路,由建设单位负责。
(二)居住地区,包括胡同、街巷、住宅小区等,由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居民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保洁费用。
(三)集贸市场、展览展销等场所,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四)公路、铁路及其管理范围,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五)河湖及其管理范围,由河湖管理单位负责。
(六)建设工地的施工现场由施工单位负责;尚未施工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七)城市绿地由管理养护单位负责。
(八)风景名胜区由管理单位负责。
(九)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周边区域,由本单位负责。
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不明确的,由所在的区、县人民政府确定;跨区、县的,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具体范围,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划定。
第二十三条城镇地区内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责任标准是:
(一)保持市容整洁,无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等行为;
(二)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按照规定扫雪铲冰;
(三)保持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洁、完好。
农村地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责任标准由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会同市农村工作等有关行政部门制定。
责任人对在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内发生的损害、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并要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查处。
第二十四条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具体范围和责任要求,由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书面告知责任人。
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履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责任。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的考评制度,并组织检查。
第四章城市容貌
第一节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六条建筑物、构筑物的容貌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物、构筑物的体量、造型、色调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二)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原设计风格、色调。
(三)不得擅自在临街的建筑物上插挂彩旗、加装灯饰以及其他装饰物。
(四)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应当保持整洁和完好,并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定期粉刷、修饰。
(五)建筑物顶部、外走廊等应当保持整洁、无堆物堆料;主要街道两侧和重点地区的建筑物的顶部、阳台外和窗外不得设置不符合容貌景观标准的设施,不得吊挂、晾晒和摆放物品,平台、阳台内堆放的物品不得超出护栏的高度,并保持整洁。主要街道和重点地区的范围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六)新建、改建建筑物,应当按照设计标准统一设置阳台和窗户的护栏、空调设备托架、公用电视接收系统等设施;现有建筑物设置的护栏、空调设备托架、公用电视接收系统等设施没有达到要求的,应当逐步改装或者拆除。
违反前款第(三)项、第(五)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或者清除,并可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违反前款第(四)项规定的,由区、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委托专业企业按照规定代为粉刷、修饰,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对不支付费用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十七条对未经批准建设的影响市容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并可对建筑物按照建筑面积处每平方米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可对构筑物、其他设施处工程造价1倍的罚款。
对未经批准正在建设的影响市容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可以查封、暂扣其施工工具和设备,并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理。
未经批准建设的影响市容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无法确定其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在公共媒体以及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所在地公告,督促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改正违法行为。公告期间不得少于15日。公告期间届满,未改正违法行为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
对未经批准建设的影响市容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企业不得提供服务;从事经营活动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证照。对参与建设的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八条在主要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建筑小品、雕塑等建筑景观的,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并按照规定定期维护。出现破旧、污损的,应当及时粉刷、修饰。
第二十九条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前,应当按照本市容貌景观标准的要求,选用透景、半透景的围墙、栅栏或者绿篱、花坛(池)、草坪等作为分界并保持整洁、美观。
第二节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第三十条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容貌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持道路路面和人行步道平整,保持道缘石、无障碍设施完好;出现破损、短缺的,应当及时修复。
(二)保持立交桥、人行过街桥、人行地下过街通道整洁、完好。
(三)保持道路和桥梁上设置的隔离墩、防护栏、防护墙、隔音板和照明、排水等设施整洁、完好、有效;出现破旧、污损的,应当及时清洗、修复、更换。
第三十一条在道路上设置的井盖、雨箅,应当保持完好。出现损坏、丢失、移位的,所有权人或者维护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采取设置警示标志、护栏等临时防护措施并及时维修、更换。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公路范围内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实施。
第三十二条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各类设施,应当协调美观。
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公安交通、路政、园林绿化、电信、邮政等有关部门,制定公共场所各类设施的设置规划和设置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三条需要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邮政、电信、信息、环境卫生等设施的,应当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设置。设施的目录,由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
现有设施不符合规划的,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改造方案,逐步达到规定标准。
违反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要求在公共场所设置各类设施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报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
第三十四条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交通、电信、邮政、电力、环境卫生等各类设施,应当保持完好和整洁美观。出现破旧、污损或者丢失的,所有权人或者维护单位应当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人行过街桥、人行地下过街通道及其他公共场所堆物堆料、摆摊设点,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文化、商业等活动的,应当保持公共场所整洁,举办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设置环境卫生设施,及时清除产生的垃圾等废弃物;举办活动结束,应当及时清除设置的设施。
临街的商业、饮食业等行业的经营者不得超出门、窗进行店外经营。
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停放。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在城市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的影响市容的物品无法确认其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在公共媒体以及物品所在地公告,督促物品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履行责任。公告期间不得少于7日。公告期间届满无人认领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可以对违法堆放的物品予以清除。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三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未经批准不得在城市道路上空或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架设管线设施。
禁止在城市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护栏、电线杆、树木、绿篱等处晾晒衣物或者吊挂物品。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公路范围内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实施。
第三十七条禁止擅自挖掘道路。
经批准挖掘道路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延长工期,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第三节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
第三十八条本市对户外广告设施实行统一规划。户外广告应当按照设置专业规划的规定进行设置,并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施安全技术标准。
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并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无法确定其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在公共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的所在地公告,督促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改正违法行为。公告期间不得少于15日。公告期间届满,未改正违法行为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予以。
第三十九条设置户外广告,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保持安全牢固、完好整洁,无空置,无破损、污迹和严重褪色等;
(二)保持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牌)、灯箱等载体形式的户外广告显示完整,不断亮、不残损。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灯箱等断亮、残损的,在修复前应当停止使用。
第四十条机关、团体、部队、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的名称、字号、标志等牌匾标识,应当按照本市牌匾标识设置规范规定的位置、体量、数量等要求进行设置,与周围景观相协调。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牌匾标识的设置应当牢固安全、整洁美观,照明和显亮设施功能完好,不断亮、不残损。牌匾标识画面污损、字体残缺、灯光显示不完整等影响市容的,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违反规定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修复,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节标语和宣传品
第四十一条在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宣传品的,应当按照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批准的范围、地点、数量、规格、内容和期限设置。
禁止在重要地区利用交通、照明、电力、通信、邮政等公用设施设置标语、宣传品,但在国家政治、外交和举办重大活动期间需要设置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重要地区的范围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胡同、街巷和住宅小区等处选择适当地点组织设置公共信息栏,为信息者提供方便,并负责管理和保洁。
第四十三条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公共场所散发、悬挂、张贴宣传品、广告,不得在建筑物、构筑物等处刻画、涂写、喷涂标语及宣传品、广告。违反规定的,责令清除,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利用或者组织张贴、涂写、刻画、喷涂、散发标语、宣传品和广告进行宣传的,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在违法张挂、张贴、涂写、刻画、喷涂、散发的标语、宣传品和广告中标明其通信工具号码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通知违法行为人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并通知电信部门暂停该通信工具号码的使用,有关电信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予以暂停使用。违法行为人接受处理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有关电信部门予以恢复使用。暂停及重新开通号码等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标语、宣传品和广告的内容违反公安、工商行政、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应当及时移送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公安、工商行政、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标语、宣传品和广告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当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节夜景照明
第四十四条本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由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区、县夜景照明规划应当根据本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制定,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五条本市夜景照明规划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地等,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夜景照明设施。
夜景照明建设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经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本市对夜景照明设施实行供用电优惠政策,鼓励夜景照明设施的建设和开启。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夜景照明设施、夜景照明建设方案未经行政许可或者夜景照明设施未按照许可要求进行设置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夜景照明和路灯照明的设置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加强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做到整洁美观、使用安全,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夜景照明和路灯照明设施损坏、断亮的,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夜景照明和路灯照明的设置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开闭夜景照明和路灯照明设施。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章环境卫生
第一节清扫保洁
第四十七条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专业清扫保洁责任单位应当按照作业规范和环境卫生标准要求,定时清扫,及时保洁。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城镇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围挡、临时厕所和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工程施工或者拆除作业期间,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流溢;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日产日清;对需要回填的土方,应当进行苫盖。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清除弃物弃料和围挡、临时厕所、垃圾收集设施及其他临时建筑设施。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维修、清疏排水管道、沟渠,维修、更换路灯、电线杆及其他公共设施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清除,不得乱堆乱放。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清理,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城市绿地管理养护单位应当保持绿地整洁。在道路两侧栽培、修剪树木或者花卉等作业所产生的枝叶、泥土,作业单位应当及时清除,不得乱堆乱放。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保持车身整洁和外观良好。
车身不整洁或者破损的,应当及时清洗、维修。
第五十二条不得占用道路、绿地等公共场所从事车辆清洗、维修等业务。
进行车辆清洗、维修的,应当保持场所整洁,采取措施防止污水流溢、废弃物向外散落。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收购废旧物品的经营者应当保持收购场所整洁,不得乱堆乱放、焚烧废旧物品。废旧物品存储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收购废旧物品采取围挡、遮盖等措施,不得污染周围环境。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在公共场所禁止下列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
(二)乱丢瓜果皮核、烟头、纸屑、口香糖、塑料袋、包装物等废弃物;
(三)乱倒污水、垃圾,焚烧树叶、垃圾;
(四)其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禁止在城镇地区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违反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按照每只(头)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房的顶部、阳台外和窗外搭建鸽舍。饲养鸽子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和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可以责令拆除鸽舍。
第二节垃圾等废弃物的收集、清运和处理
第五十六条本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产生,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提高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水平。
按照垃圾产生者负有垃圾处理义务的原则,由垃圾产生者按照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本市对农村地区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办理。
第五十七条本市应当对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第五十八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配置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垃圾。
城镇地区内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倾倒生活垃圾。
城镇地区内生活垃圾应当做到日产日清、密闭运输,并清运到指定的垃圾消纳场所,不得乱堆乱倒。
城镇地区内因施工或者其他作业影响垃圾清运的,施工单位或者作业单位应当事先告知所在区、县的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并在采取妥善解决措施后,方可施工或者作业。
违反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对单位随意倾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因建设施工、拆除建筑物和房屋修缮、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等废弃物应当单独堆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
产生建筑垃圾、渣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到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
产生建筑垃圾、渣土的单位、个人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应当按照许可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将建筑垃圾、渣土清运到指定的处置场所。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其中对单位随意倾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渣土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运输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流体、散装货物的车辆应当符合本市环保要求,具有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核发的准运证件。
城镇地区内流体、散装货物应当实行密闭运输。运输车辆的密闭装置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并保持牢固、无破损、无渗漏。运输车辆不得车轮带泥行驶,不得沿途泄漏、遗撒。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使用无准运证件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从事运输的,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运输车辆泄漏、遗撒的,责令清除,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城市道路上的泄漏、遗撒物,当事人拒不清除或者没有条件清除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可以代为委托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清除,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对不支付费用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十一条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的,应当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经营。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对工业垃圾、医疗卫生垃圾及其他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妥善处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收集站和垃圾消纳场。违反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六十三条对厕所的粪便应当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或者贮(化)粪池。
城镇地区内负有清掏粪便责任的单位应当及时清掏,对清掏的粪便密闭运输,并倾倒在指定的消纳场所。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其中违反第二款规定,随意倾倒粪便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四条餐厨垃圾不得排入雨水、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不得与其他垃圾混倒。
城镇地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和机关、部队、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设置餐厨垃圾的收集、贮存设施。
餐厨垃圾产生者可以自行清运或者委托专业清运单位对餐厨垃圾进行清运;清运单位应当将餐厨垃圾运输到规定的地点处理。产生者自行处理餐厨垃圾的,其处理设施应当符合相应标准。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其中对单位随意倾倒或者运输车辆泄漏、遗撒餐厨垃圾的,责令清除,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
第六十五条本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由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按照规划统一组织实施。
建设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处理设施,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第六十六条设置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所的,应当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许可后,方可设置。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新建、改建住宅区,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密闭式垃圾收集站和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以及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建筑和场所,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公共厕所。
城乡接壤地区的公共厕所、密闭式垃圾收集站和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建设。
第六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厕所,应当符合本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的规定和公共厕所建设标准。现有公共厕所不符合公共厕所建设标准的,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改造方案,逐步达到规定标准。
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标准对公共厕所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公共厕所正常使用。违反规定,不能保证公共厕所正常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本市鼓励商场、饭店、旅馆、体育场(馆)、停车场等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的附属式公共厕所对外开放。
第六十九条按照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和设置标准配套建设的环境卫生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所需资金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七十条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应当严格按照规划批准的内容进行,保证工程质量。规划管理行政部门审批时,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竣工后,其配套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由市政管理行政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违反第二款规定,环境卫生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一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损毁环境卫生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停用环境卫生设施和改变环境卫生设施用途。因市政工程、房屋拆迁等确需拆除、迁移或者停用环境卫生设施的,应当提前报告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并按照规定重建或者补建。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章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
第七十二条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兴办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
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应当具备规定的专业技术条件。
第七十三条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服务项目的承揽单位,可以由有关管理部门或者单位采取招标、委托等方式确定。
招标单位或者委托单位可以提出高于本市城市容貌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的作业服务标准。
中标或者接受委托的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要求,完成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废弃物的工作。
中标或者接受委托的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不得将服务项目转让或者再委托给他人。
第七十四条市容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应当遵守专业作业规范,达到城市容貌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按照方便、周到的原则,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篇4
关键词 食用菌;质量安全;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 TS2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41-03
食用菌是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中的重要一环。食用菌生产能使大量的农业下脚料、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转化出食用菌高档食品,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消减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意识到,生态农产品并不都是安全食品,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投入品、人为等因素的潜在不良影响,会导致食用菌的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和污染环境的各类污染事件发生,反之又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该文对食用菌清洁生产进行深入探讨,意在加速推广和实施食用菌清洁生产,转变食用菌发展方式,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菇业可持续发展。
1 食用菌质量安全的潜在问题
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主要为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准,现对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的潜在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1 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途径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产地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水和空气都将显著加强食用菌的重金属富集作用,导致子实体重金属含量超标。Michelot et al分析巴黎地区92种食用菌1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或水体。Kirchner et al研究表明,食用菌中的铅(Pb)主要来自土壤,大气污染占很小一部分。雷敬傅研究亦发现凤尾菇对土壤可给态镉(Cd)的浓缩倍数达到17倍;但在土壤无污染的情况下,用新收稻草栽培的凤尾菇则不会出现铜(Cu)、锌(Zn)、铅(Pb)、镉(Cd)超标情况;然而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带,大气浮土和交通污染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比较显著。Melgar et al研究表明生长在树木上的刺芹侧耳和肝色牛舌菌中所含的汞(Hg),主要源于大气中的汞(Hg)污染。Garcia et al发现,交通污染程度与草腐菌鸡腿菇中的铅(Pb)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最高含量可达6.51~10.43 mg/kg。
1.2 食用菌的农药残留之源
食用菌的农药残留之源头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污染的产地环境所致,被农药严重污染的产地环境(土壤、水)和栽培基质原料,通过食用菌菌丝的吸收与富集作用,而后转移到子实体中;二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人为所致,在食用菌生产、加工和贮运等过程中,由于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或不恰当使用农药所造成。例如,一些菇农在双孢蘑菇产菇期使用多菌灵农药预防病害,现场采菇检测结果表明多菌灵农药超标4倍(多菌灵限值≤0.5 mg/kg)。一般鲜菇在1~2 d内就可由产地到达市场进入餐桌,鲜菇期货期很短,因而在食用菌产菇期绝对不能使用任何农药[1]。在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中,存在“用何种药剂、什么时候用药、剂量浓度是多少”等安全用药问题,若处理不好,会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导致子实体农药残留。至今为止,我国尚未研究制订出“农药在食用菌上的使用准则”,现主要参照蔬菜用药规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仍是一个相当困惑的难题。
2 食用菌清洁生产的技术依据
在食用菌生产中仍存在质量安全的潜在威胁,只有开展食用菌清洁生产,转变食用菌生产方式,方可主动预防,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
2.1 清洁生产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一章第二条指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依据上述清洁生产定义,该文提出食用菌清洁生产内涵: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内,引入清洁生产理念,引用ISO9000、HACCP等国际通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及标准化原理,将食用菌置于清洁的产地环境中,使用清洁的能源和栽培原料,采用先进的设施装备与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改善管理,综合循环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2]。
2.2 食用菌清洁生产的技术依据
2.2.1 食用菌标准化。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中,应查询和引用相关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级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食用菌全程范围内尚未制订标准的,应该制订标准和申报备案,建立健全食用菌标准体系,作为食用菌清洁生产的主导技术依据。
食用菌标准体系是以实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为目标的相关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是由食用菌技术标准、食用菌管理标准、食用菌工作标准3个子系统组成。其中,食用菌技术标准是对食用菌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食用菌技术标准是一大类,包括“产地、投入品、菌种、栽培、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内容的国家或行业、地方、企业所制订的相关标准;食用菌管理标准是对食用菌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质量管理事项制定的标准,是对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等所作的规定,是在总结已有的科学管理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原则和方法制定的[3]。食用菌工作标准是对食用菌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制定的标准,食用菌工作事项主要为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考核办法等,一般包括工作目的和范围、工作构成和程序、工作责任和权利、工作质量要求和效果、工作检查和考评、与相关工作的协作和配合等,可由行业组织或企业运用标准化原则和方法制订。
2.2.2 产品、产地相关认证。针对食用菌产品目标,即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类产品开展产品与产地认证。产地认证有助于从源头进行控制,产品认证有助于质量检验和追溯,及时发现问题和纠偏。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及其产地必须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及程序要求进行认证认定。
无公害食用菌农产品及产地认证:必须遵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要求进行申报和认证认定。
绿色食品及产地认证: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申报程序”和相关规定向省级绿色食品办公室进行申报,然后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办、质检部门分工开展认证认定工作。
有机食品及产地认证:必须按照“有机食品认证程序”,由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3 食用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笔者针对食用菌生产实际情况,从清洁源头、清洁过程、清洁产品3个方面,对食用菌清洁生产即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3.1 清洁的源头
从食用菌的产地、投入品、菌种等源头加以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这是食用菌清洁生产的重要保障。
3.1.1 清洁的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土壤、水、空气)的优劣对食用菌质量安全影响很大,选择良好的产地环境至关重要。应该做好2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首先要选择良好的食用菌产地环境。食用菌产地指基地、园区、场所、厂区,其环境技术条件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采纳的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2000)》。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认定必须遵照有关法规条例,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和审定。食用菌生产基地(园区)应远离污染源,地势较高,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好。另一方面更要做好食用菌环境保护工作。产地环境保护是食用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全局性核心工作。根据食用菌生产环境实际情况,必须时刻保持产地环境卫生,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应该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密切注视周边环境因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潜在污染威胁,对已经污染的环境应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生态修复,难以整治的环境应该中止生产或自移地搬迁。
3.1.2 清洁的投入品。食用菌生产投入品包含原料、水、化肥、药剂等,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099—2002)》《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392—2000)》《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规则(NY/T 393—2000)》《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00)》等相关标准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生产加工所用原料、水进行送检,自觉地执行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不得非法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3.1.3 清洁的菌种。为种出好菇,在菌种使用方面应严格执行《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和国家农业部颁发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一级菌种(试管母种)应从具有菌种供应资质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和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防止种源混杂。自育菌种在生产试验后,并经权威部门专家论证后才予以应用。同时采用菌种保藏、选育、纯化、复壮和繁育等科学制种技术(不包括转基因技术),保持菌种优良特性,防止菌种污染和退化[4]。
3.2 清洁的过程
食用菌栽培、加工、销售全过程必须做到清洁无污染,这是食用菌清洁生产的关键措施。
3.2.1 食用菌清洁栽培过程。食用菌有多种栽培模式,应采用先进节能的设施装备和生态循环的高效栽培技术,遵守GAP良好农业规范。保持良好的食用菌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对食用菌栽培所产生的废弃物应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5]。对杂菌污染应采用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法,不得使用国家禁用药品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采取正确的鲜菇采摘方法,鲜菇处理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不得非法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3.2.2 食用菌清洁加工过程。在食用菌加工中,必须加强全程质量控制,严格操作规范。产前措施:实施标准化栽培,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坚持收购标准,保持原料新鲜,抑制褐变。产中措施:要保持环境卫生,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上岗者必须体检,并定期进行复查;严格工艺技术和操作规范,清洁生产;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使用有毒有害物质[6]。产后措施:在加工产品的贮藏、运输、销售及整个流通环节上,严格管理规范,执行有关标准,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为主,严格按要求办事。
3.2.3 食用菌清洁购销过程。主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为采用正确的方法及时采收,重视采收卫生工作,按质量分级分类存放;鲜菇收购规范操作,按质论价;漂洗应符合标准要求;做好环境和收购人员的卫生工作,定时对容器和工具等进行消毒;预包装应符合标准要求,符合卫生规定;贮存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同产品的贮存条件是不一样的,应因菇制宜;运输时应防止机械损伤,轻装轻卸,不能与其他物品混放,防止有毒物质污染。
3.3 清洁的产品
食用菌产品不仅要通过源头和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还须强化食用菌产品营销过程的质量管理,方可保证产品清洁,这是食用菌清洁生产的最终目标。
食用菌鲜菇或加工产品应符合《食用菌卫生标准(GB 7096—1996)》《绿色食品 食用菌(NY/T 749—2003)》等相关标准规定,包装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2002)》等相关标准规定,以及贮存、保鲜、标志、运输等各环节都要做好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工作[7]。同时,要开展品牌建设,实现品牌化销售;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及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问题产品招回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格对责任人追究经济或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食用菌清洁生产是确保食用菌产业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大力推广食用菌清洁生产、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势在必行。
4 参考文献
[1] 张洪海,袁留照.无公害高温蘑菇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5(3):36-38.
[2] 张洪海,袁留照,周双庆.高温蘑菇培养料不同配方对比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5(4):59-61.
[3] 郁建强.食用菌产业及其在实现我国农业清洁生产中的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6):380-382.
[4] 宫志远,任鹏飞.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7-8.
[5] 林彩民.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商办工业,1998(10):48
篇5
近日,武汉市官方数据显示,全市仅2014年在建工程超过一万个,工程总投资3500亿元以上,这组数据非常明确的显示了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速度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各个城市大发展的进程,工程建设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加大,这些建设项目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噪音扬尘污染、生态环境卫生、施工安全生产、流动人口管理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民生关注的重点,也是城建管理难题。
因此,建设施工单位如何让建筑工地做到“绿色、节能、人文、经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建筑行业本来受到劳动力人群密集,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所承建工程更具有单体工程规模大,施工场地窄、工程周期长、标准无法统一等特点,这个问题就更显迫切。
作为施工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承接工程不断增多,务工人员需求加大,“劳务荒”日益明显,受制供求关系,出现了工价高,人难管的现象。按照地方文明施工结合企业内部规定,上一定规模的项目在临建规划和搭设上要从绿色环保、安全舒适、人文和谐的角度出度,结合现场情况,配置办公室、宿舍、会议室、医务室、娱乐室、阅览室、食堂、卫生间、澡堂、洗衣房、锅炉房等相关的工作生活娱乐场所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满足员工需求。甚至有些项目处于多方因素考虑来体现自身“特色”,在临建上加以升级,添加了一些如健身区、放映室、网吧、银行、邮局、超市等公益性场所,为员工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来营造温馨氛围,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但是这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如何实现正常高效运转,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许多项目由于未跟上现发展形势,存在后勤管理人员配置不足,业务水平不高,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从头管到脚,管理跟不上的被动局面,在管理不到位的同时来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增加管理人员不是最终解决办法。我认为,后勤管理要突破瓶颈,需要转型来解决,转型方向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工地物业管理”这种托管模式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所谓“工地物业模式”就是根据建筑工地特点,结合行业文明施工要求,借鉴户区物业管理做法,就现场实际情况对卫生保洁、安保消防、人员住宿、食堂餐饮、绿色环保、公益性场所管理、公共设施维护等实行专业系统化管理,通过面向社会招标,让有资质有实力,附合项目条件的物业管理公司加入到建筑工地物业管理行列中,以此提升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从而走上工地物管化轨道,满足项目需求。
我们所需要工地物业管理可与户区物业管理有所借鉴但又具有工地特点。从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大方向入手,围绕施工,保障生产,服务于项目,使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生活设施使用便捷,整个体系运转正常,达到环境良好,和谐人文的目的。对于其体系的构建,我的想法大体如下:
一、清晰的管理框架。组建工地物业管理机构,成立事务接待处,下设保安组、保洁组、炊事组、水电维修组和绿化组、会务服务组等相关的服务部门,职责明确,流程顺畅,人员充足,服务细致,保证场内公共设施正常使用,日常保障及时到位。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形成工作常态化,满足项目所需,同时与项目直管部门综合办公室保持常态对接和良好的沟通。
二、健全的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项目部物业管理实施细则、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保卫日常工作制度、车辆出入登记制度、消防安全保证措施、生活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区域环境维护措施、宿舍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规定、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会务服务接待制度等。将物业管理所涉及到的各个部位与环节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规范,形成一个先定标准,后抓落实,过程监管,制度固化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物业化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运行,形成专业化管理模式。
三、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分工:
1、事务接待处主要是与项目保持对接,接待和处理员工的一些诉求,协调各组之间关系,同时负责务工人员入住,根据项目要求和分包单位需求合理调配宿舍,对入住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办理宿舍物品移交手续,进行入住交底,定期配合项目安全部、器材部、综合办等部门进行综合检查,规范生活区、宿舍管理。最终能够实现拎包入住,半军事化管理。
2、保安组主要是负责现场安保,防火防盗,人员车辆进出,突发事件处理,暂住人口管理,外部安保对接等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让队员熟知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有序,外部衔接畅通,资料收集齐全,监控操作熟练,服务意识到位,形成一个管理规范的工地现场。
3、保洁组负责场内的日常卫生环境,包括公共区域、办公室、宿舍、会议室、卫生间、浴室、盥洗室和娱乐室等合同所约定的卫生区域,做到垃圾及时清理,制定消毒,定期防虫灭鼠,做到定人定区域定时段定标准,进行专人监管,实行签字考核制度,遇到重大活动、检查及时调配人员提供一些相应保洁服务。
4、炊事组负责项目部全体员工的日常就餐及客餐的准备,要求所有炊事员执证上岗,把好食品采购,食品安全关,制订饮食卫生标准,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不断更新变换菜品,满足就餐人员需求,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5、维修组负责现场生活水电的正常使用,及时更换,维修出现故障的设备和电器,保证使用正常化,做好水电统计,保证热水的及时供应,同时不定期加强巡视,消除用电隐患,为项目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6、绿化组主要负责对项目部的绿化区域花草树木的移种、养护,除草、剪枝、施肥及水系的维护与管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心情得到愉悦,营造合谐氛围。
7、会务服务组主要负责会议室环境卫生,物品保管,会务视频音响调试,桌椅、资料、水果的摆放,会场茶水的定时提供,满足开会的各项要求,提供细微周到的服务,为入会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开会场所。
篇6
摘要:
在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中水质评估的重点是保障短时间内不对人体产生急性和亚急性健康损害。从这个角度出发,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环保局等发达国家相关资料,在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基础上筛选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等14项指标作为应急状态下水质评估的主要指标,并选择色度、浑浊度、pH、铁、锰5项指标分别设定了7d和30d内饮水暴露的限值要求,为保障应急状态下的供水需求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突发;饮用水污染;应急;供水;水质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是由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的,大量污染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水体或供水管网,使饮用水水质迅速恶化,导致或可能导致人群健康损害的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日益频发,这类事件往往影响范围广,覆盖人口多,对广大人民健康产生潜在威胁,采取停止供水等措施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我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以下简称GB5749)指标数量多,检测周期长,指标的限值制定是考虑终身饮用(70年)不对健康产生危害[2],在应急条件下需要在短时间内对饮用水水质进行评估,以保障人民群众的供水需求及身体健康,但完全照搬该标准来评价饮用水安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满足政府和群众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饮用水安全性信息的需求,最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的速度和正确性。在应急条件下,水质评估的出发点是短期内饮用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急性或亚急性危害,应适当选择部分重要且敏感的水质指标进行限值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制订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标准研究的目的是在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根据代表性水质指标结果对水质健康风险做出评估分级,对能否供水及供水时限做出科学决策。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制订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生活饮用水评价标准体系,能够为卫生行政部门、供水部门在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的水质评估和应急供水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对应急条件下解决供水需求及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饮用水水质基本卫生要求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饮用水水质基本卫生要求与GB5749的主要区别在于饮水暴露期限不同,内容包括:①短期内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急性和亚急性危害,②任何时候都不得含病原微生物,③感官性状良好,④应经消毒处理。
2标准制定遵循的原则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只适用于应急状态,标准制定遵循的原则包括:(1)依法原则。标准是以保护人群健康和保证其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对饮用水中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以法律形式做出量值的规定。(2)安全原则。标准以GB5749中常规指标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标准和规范,充分考虑突发饮用水污染实际情况,应具有安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应急原则。遭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应当采用应急标准体系开展对饮用水质快速评估。(4)可行性原则。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要求需考虑在突发饮用水污染时达到应急供水水质目标的可能性,并充分考虑我国各级卫生专业技术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
3水质卫生指标的选择
标准指标选择主要以GB5749中常规指标为基础,常规指标能反映饮用水水质基本卫生状况。指标选择原则:①精简,突出应急状况下的特点,能够反映应急条件下水质基本卫生状况;②优先选择对人体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较大的指标;③根据突发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指标;④考虑各级卫生专业技术机构水质检测能力,包括检测仪器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标准将指标分为:感官指标与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消毒剂指标和放射性指标(表1)。将感官指标放在前面,原因:①感官性状直接影响到饮水的质量和消费者生活质量,最易被发现,过去90%的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都曾由于水质感官性状改变而被投诉;②不良的感官性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水已受到污染,虽然这类指标不能反映水污染对人体的直接健康影响,但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来说是最重要的。微生物指标紧随其后,是因为致病微生物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主要病因,不管在日常状况还是应急状况下,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监测与控制,对于控制介水传染病流行、预防疾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第3部分为化学指标。第4部分为消毒剂指标,设置消毒剂指标主要为部分突发事件时供水单位会持续加大消毒剂的投加,进而导致消毒副产物的大量增加,更导致消毒剂与水中污染物结合生成气味更强烈的物质。第5部分为放射性指标,在没有发生核泄漏、爆炸等放射性突发污染事件时,本标准规定不用检测放射性指标,基于:①我国多年城乡饮用水监测基本未发现放射性指标超标现象;②放射性指标检测时间较长,在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
4饮水期限的规定
标准规定了2个饮水期的指标和限值:7d和30d。7d,各项指标的限值是按急性效应和急性暴露所规定,以不发生介水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为目的。30d,不考虑有可逆性的慢性危害,各项指标的限量值是以亚急性毒理实验资料为依据。主要基于如下考虑:①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4版,2011)第6章[3]特殊情况下准则的应用中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执行饮用水水质准则和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应该有灵活性,要从短期和长期的健康危险性和健康效益考虑,而不应从卫生方面对供水做出过分的严格限制,因为这反而会导致疾病传播的总体危险性增加;②美国环保局《突发事件应急供水规划》(PlanningforanEmergencyDrinkingWaterSupply,2011)[4]水质目标中规定,在发生灾难时不必强求完全遵循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某些情况下应更加灵活,对于短期暴露(30、60、90d)更应该强调污染物符合急性暴露的标准;③美国《战时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战剂指南》(GuidelinesforChemicalWarfareAgentsinMilitaryFieldDrinkingWater,1995)[5]中推荐战时饮用水中化学战剂标准短期暴露7d甚至更短时间内参考限值;④我国GJB651—89《军队战时生活饮用水标准》(以下简称GJB651)中将饮水期限划分为7d和90d,7d以内是指应急情况,此时,水质指标项目减少至最低限度,各项指标的限量值以不发生介水传染病和急性中毒,能保持军队战斗力为目标而定[6],90d以内则是不考虑可逆性慢性危害,亦不考虑敏感人群,主要以亚慢性毒理实验为依据;⑤我国标准GB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7]中规定化学物急性毒性试验周期7~14d;GB/T23179—2008《饲料毒理学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8]中规定化学物亚急性毒性试验周期30~90d;⑥通过收集整理到公开发表的155例国内外突发饮水污染事件案例汇总分析得出95%的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在7d内处置结束,恢复日常供水,只有1%的突发饮水污染事件持续时间在30d以内。综合以上内容,本标准将饮水期限划分为7d和30d,分别制定限值标准。
5限值标准的规定
GB5749中指出: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以适当放宽,对于可放宽的限值要求没有具体说明,本标准在表2中选择色度、浑浊度、pH、铁、锰5项指标,在参考发达国家及WHO相关标准及资料基础上制订了7d和30d的限值要求(表2),这5项水质指标限值在规定期限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亚急性健康危害,除表2外的其他水质指标,由于其对健康危害特点及在保障饮水安全的特殊作用,即使在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也不宜放宽,其限值仍参照GB5749的要求[9]。
5.1色度清洁的饮用水应没有可察觉的颜色,水中呈现显著颜色时可能最先指示出有害成分的存在。农村实施GB5749准则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分级要求三级的限值为30度;GB5749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色度限值为20度;GJB651中7d限值无规定,90d为25度;欧盟和英国水质标准中色度都为不超过20度;WHO没有建议饮用水色度基于健康的准则值。色度7d限值参考GJB651中90d限值,为25度;30d限值参考GB5749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为20度。
5.2浑浊度浑浊度是重要的综合性指标。GJB651中浑浊度7d限值可有轻度浑浊度,90d为15NTU。GB5749规定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限值为3NTU,水源与净水条件限值时为5NTU;农村实施GB5749准则中浑浊度二级为10NTU,三级的限值为20NTU。加拿大水质标准浑浊度为5NTU。考虑到浑浊度高的水会促使微生物生长,干扰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影响消毒效果,7d限值定为15NTU,30d限值定为5NTU。
5.3pHWHO没有提出pH基于健康的准则值;GJB651中pH限值为5.0~9.0;英国水质标准pH限值为5.5~9.5;德国水质标准为6.5~9.5;日本为5.2~8.6;我国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10]纯净水pH限值为5.0~7.0。考虑在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时供水单位可能会使用大型反渗透水质处理器临时供水,又考虑到水质pH超过9.0会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pH的7d限值定为5.0~9.0,30d限值定为6.0~8.5。
5.4铁水中含铁量在0.3~0.5mg/L时无任何异味,达到1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在0.5mg/L时可使饮用水的色度达到30度。WHO没有提出铁基于健康的准则值;GB5749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限值为0.5mg/L;农村实施GB5749准则中三级的限值为1mg/L。综上所述,铁的7d和30d限值定为0.5mg/L。
5.5锰锰的毒性较小,由饮用水引起中毒的事例罕见报道,且人体每天从膳食中摄取锰估计为10mg。农村实施GB5749准则中锰三级的限值为0.5mg/L,二级的限值为0.3mg/L;GB5749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锰的限值为0.3mg/L。新西兰饮用水标准中锰的限值为0.4mg/L[11]。考虑到锰含量对色度和气味的影响以及人体短期承受能力,将其7d和30d限值定为0.5和0.3mg/L。
6其他
标准所选择的水质指标仅仅是应急供水的最低卫生要求,很多突发水污染事件污染物不在表1甚至GB5749规定的指标中,这时需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当突发水污染事件检测出的污染物种类超出我国标准之外时,应查询WHO和美国相关的数据库并按照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供参考的数据库包括WHO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出版的专著《环境卫生基准》(EnvironmentalHealthCriteriaMonographs,EHCs)和美国环保局集成风险信息系统数据库(IntegratedRiskInformationSystem,IRIS)等。以往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质标准都没有规定可以使用现场快速水质检测仪器对水质进行检测,本标准考虑到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特点,强调卫生专业技术机构应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水质快速检测仪器设备,是由于水质快速检测仪器的快速发展,检测的种类和精度相较过去都有大幅度提升,应急监测也应与时俱进,吸收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目前由于各类水质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种类众多,质量参差不齐,为规范使用水质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该条款对于现场快速水质检测仪器特别强调了检测原理需同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相一致,同时也规定了现场水质快速检测只作为实验室水质检测辅助判别依据,与现有各类标准内容不矛盾,也能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合法。规定供水部门应该在发生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尽快提供符合GB5749要求的饮用水,在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供水单位恢复供水后,日常供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7讨论
在突发水污染事件中开展水质评估工作,既要避免水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饮水需求,需要在水质安全和供水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秦海宏、尚琪等[12-13]提出要尽快制定应急条件下饮水分级标准,何恩奇等[14]对水质标准进行分级研究,并应用于太湖蓝藻的实际案例中。在2013年四川省雅安4.20地震灾害救援中,江苏卫生救援队筛选了部分水质指标纳入应急评估范围,保障了短期内饮水安全和供水需求,效果较好。由于缺乏短期暴露的毒理学数据和资料,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善的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在发生灾害或者应急事件时,大多是根据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选择和判断。本文中提出水质指标的选择主要为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进行水质快速评估提供参考,部分指标的限值要求仍然缺乏基础的毒理学及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支撑,应急供水水质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丰富和充实相关毒性学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从而为标准制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7-8.
[3]WorldHealthOrganization.Guidelinesfordrinking-waterquality[R].4thed.Geneva:WHO,2011:102-103.
[4]UnitedState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Planningforanemergencydrinkingwatersupply[R].DCWashington:USEPA,2011:7-8.
[5]NationalResearchCouncil.Guidelinesforchemicalwarfareagentsinmilitaryfielddrinkingwater[S].WashiingDC:NationalResearchCouncil,1995:79-80.
[6]候悦,蒋兴锦,卓鉴波,等.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J].预防医学杂志,1994,12(2):90-9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饲料毒理学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GB/T23179—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9]WorldHealthOrganization.Rapidassessmentofdrinking-waterquality[R].Geneva:WHO,2012:66-6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1]MinistryofHealth.Drinking-waterstandardsforNewZealand2005(Revised2008)[R].Welington:MinistryofHealth,2008:8-9.
[12]秦海宏,沈慧,袁东,等.对“应急状态下生活饮用水安全性评价标准”制定的思考[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4):419-420.
[13]尚琪.关于广东北江水污染应急处理方法的思考[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9(4):50-52.
篇7
关键词:会计;环卫管理;作用
环境卫生的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合理的环卫管理,为现代城市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城市面貌的发展。城市的环境卫生越好,越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品质。环卫对于城市的整体经济建设而言至关重要,结合环境卫生实际的发展情况,准确的分析环卫的关键内容,明确实际环境卫生标准和城市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城市环卫的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卫管理效果。
一、传统环卫管理的基本情况
计划经济时期,环卫是工艺服务行业,对应的是事业单位管辖,实际有效可支配的资金较少。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扩张,环卫部门逐步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竞争模式快速发展标准,业务范围从原有的单一方式逐步发展为多元项目内容。运作范围也从传统模式逐步实现智能化的飞跃改变。市场的引入,提升整体企业的快速发展水平,工作内容已经不单单是基本的环卫管理,设计到环卫管理自身的经济效益,成本,利润,需要采用合理的会计管理,提升实际环卫管理的实际发展效果。传统环卫的会计核算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环卫管理发展需求,需要充分的利用财务数据,采用合理的生产成本组织核算方法,准确的分析实际经济范围的预算、管理和判断标准,明确实际会计环卫管理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准确的分析环卫行业的管理作用水平,明确实际会计环卫管理的效果。
二、环卫会计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
环卫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经营标准进行组织结构的分析,按照生产经营效益方式,准确的分析和算法方法,确定有效节省成本的科学管理办法,将工作落实到实际收集业务中,对可能涉及的成本费用进行管理,确定实际服务的发展管理质量。按照实际情况发展需求,尽可能的控制管理会计信息量,对实际收集的业务量进行成本划分,确定实际成本核算标准,计算每人、每月实际的成本差值,明确实际定量、定额、定性标准,从实际控制生产过程中确定实际成本,逐步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水平。
三、开展有效的环卫管理,明确实际预测标准范围
按照实际规范的管理标准,合理的分析会计核算的内容。根据不同情况,对财务信息进行横向分析,确定实际管理的相关调查思路,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根据城市垃圾的搜集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运输方式,不断完善实际物品忠烈的差价分析过程,确定实际运输的核算维修过程,确定项目的预算,明确实际可能存在漏洞的问题。采用传统方式,对预期目标和成本进行核算,确定各个时期的实际费用比较标准,对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体城市垃圾的准确搜集、排放、运输和处理,确定实际合理执行操作方式和标准,以正确的管理措施,标准的管理方法,合理的处理方式,逐步提升整体环卫管理的预测发展效果。
四、环卫预算的全面管理,建立良好的内部核算管理体系
按照实际经营业务服务标准,采用合理,全面的方式,准确的分析各个经济活动财务状况,明确各个时期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准确的记录、计量、分析企业的经营水平,确定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财政标准。根据各个部门实际的生产耗能水平,分析实际给你做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耗能管理标准。按照实际工作流程和目标建设过程,明确实际科学的编制工作内容,确定实际工作经费的预算量。以客观的总结发展标准原则,合理的分析实际科学制度规范标准。提高对成本核算的管理水平,依照科学有效的制度标准原则进行规划,确定实际作用有效建立效果。按照会计核算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单位建立的内部监督管理效果,明确实际内部激励制度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明确各个方面资源建设水平,以良好的生产经营过程,确定会计核算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确定跟实际工作的预先测定标准和规范轨迹,准确的分析实际组织目标建设过程,确定实际有效支持的经验标准范围。
五、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按照会计实际环卫管理需求,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考核绩效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作用的规范建设,明确实际会计专业核算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对优秀的会计人才进行选拔,明确实际会计数据的对比分析过程。按照会计核算指标情况,根据实际的可比性,分区性,确定实际的考评标准。尽可能的提升人才的准确评估,确定实际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及时对有效绩效考评的识别人才进行管理,建立合理的选拔和分配制度,尽可能的提升整体人才配置流程,提高人才的分配管理效果,保证实际诊断和鉴定标准的合理性,明确实际绩效考评规范的制度的有效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会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实际单位开源节流的支配标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实际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立良好的人才等级划分标准,明确实际划分作用,确定划分效果,提高划分的合理性,保证实际会计在环卫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价值。
参考文献
[1]浅析管理会计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李克成.冶金财会.2016(08)
篇8
一、考核对象
各星级宾馆、旅行社、景区
二、考核标准
1、旅游企业文明、卫生、健康创建组织网络健全,有明确的分管领导及相应工作人员。发现无分管领导的扣5分,无工作人员的扣3分。
2、各项创建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制层层落实,企业各区域、各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责任不落实的扣3分。
3、有健全的文明、卫生、健康创建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创建检查考核机制。制度不健全的视情扣1-3分。
4、明确企业2013年创建工作重点,工作计划明确,有有效的抓手和载体。达不到要求的视情扣1-3分。
5、认真做好今年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对照《省示范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市2013年度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完成任务每少一项扣0.5-1分。
6、积极开展企业文明环境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布置室内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成效不明显的酌情扣1-3分。
7、开展多形式的企业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企业员工有明显不文明行为,电话礼仪抽查不合格等,每人次扣0.2分。
8、加强行业规范管理,设计活动载体,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有效解决游客投诉,提升群众满意度。凡游客向有关部门投诉确属企业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的,每起扣相关企业1分。
9、认真完成灭“三害”先进城区复查各项任务。重点做好春秋两季灭鼠和夏季灭“三害”工作。对所有经营办公场所包括室内、楼道、储藏室、公厕、下水道、排水沟、绿化带、空闲地,全方位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定期采用化学药物集中消杀,使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同时落实好长效管理机制,抓好日常消杀工作。灭杀任务每少一次扣3分,密度不达标扣1分,完成复查任务每少一项扣0.5-1分。
10、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发现一处达不到要求扣0.2分。
11、强化公共场所卫生。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调高率达100%;各类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发现一处达不到要求的扣0.2分。
12、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落实。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有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帐、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设备、设施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制定食物中要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体系及制度健全。发现一处达不到要求扣0.2分。
13、强化传染病防治。企业做好向顾客提供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材料,宾馆在客房做好安全套放置发放。建立旅游企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落实有关人员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检测管理措施,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发现一处达不到要求扣0.2分。
14、按照《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市2013年度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计划》要求,积极投身健康城市建设活动,大力开展健康宾馆、健康旅行社、健康景区创建活动,并在名项工作中贯彻健康城市理念,工作成效明显。活动未开展的扣5分,成效不明显的扣1-3分。
15、认真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企业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网络,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考核、有总结,员工卫生知晓率达9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公共场所有禁烟标志等,开展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做好员工健康指导和有关文件资料保存,管理规范。旅行社对组团外出的旅游人员要进行预防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行前宣传教育,主动了解和掌握旅行线路中各种影响游客健康的可能因素,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游客健康安全。及时根据政府部门的疫情通报,限制或劝阻游客到疫区旅游。发现一处达不到要求扣0.2分。
16、抓好“文博会”、“义博会”、“森博会”和“旅博会”等重要活动期间创建有关工作,按市里统一要求悬挂宣传标语,花卉布置等工作。不按要求开展工作的扣5分,开展情况不好的视情扣1-2分。
17、企业积极参加各级文明、卫生、健康单位创建工作,凡年内获得各类荣誉的,酌情加分。
18、企业创建工作有创新性、特色性,视情予以加分。
三、考核办法
1、市旅游局每季组织一次对旅游企业的创建检查,检查以明察暗访形式进行,并以一定的形式通报检查结果。
2、对发现的问题,市旅游局将进行跟踪督查,发现未及时整改的或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发《督办通知书》。每发一次扣2分。
3、围绕我市今年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迎检,灭“三害”先进城区复查及“义博会”等重要活动,市旅游局与市创建部门等组织不定期的检查考核,结果计入全年度考核成绩。
4、在全市性、行业性的创建迎检过程中,如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迎检、省级灭“三害”先进城区复查、义博会等,由于企业不重视造成较大影响的,一次扣5-10分,造成严重影响的,创建工作一票否决。
四、奖惩措施
1、考核结果将作为评比文明卫生单位的依据。创建考核后15名的企业不能评为各级文明卫生单位。
篇9
关键词:食品 企业认证 质量
1、关注是否制定了合理合法的企业标准
合理即适合企业的实际。合法即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食品行业产品种类繁多,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食品是用现代化的大型设备生产的,如牛奶、啤酒、饮料。有的食品是用传统的工艺制造的,如豆腐、南糖、麻花。有的食品覆盖全国,如面粉、食用油。有的食品只是地方特产,如天津大麻花、南京桂花鸭。食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当前现有的国家标准远远不能满足食品生产的需要,企业必须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依据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因此,企业标准是ISO9000审核过程中重要的审核依据之一。审核时经常发现的问题有:1)企业标准制定的不合理,如某个生产其他饮料的企业制定的阿胶饮料企业标准没有阿胶鉴别特性指标,因此不符合认证要求。2) 企业标准不完整或不执行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如粉丝产品标准中没有重金属检验项别要求;有的企业标准中没有规定抽样数量和方法;个别企业有的产品标准没有备案。凡此种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标准备案部门主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产品标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够。审核时要特别关注企业标准是否存在问题,有可能会不同程度影响审核的结论。
2、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
有关食品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也是ISO9000质量体系审核的重要依据。审核时要求企业按食品厂卫生规范配备生产条件,如植物油厂,必须按GB8955《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设置厂房、车间,具有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在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入口处设置消毒池;肉类加工厂要按GB1269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要求各生产车间的设置位置以及工艺流程必须符合卫生要求。采用高温或冷冻处理条件可食肉时,应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达到使寄生虫和有害微生物致死的目的,保证人食无害。食品的卫生指标要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如腌腊肉制品卫生指标要符合GB2730《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任何食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要执行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同时企业产品的标识必须符合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等,在这一方面审核组长及专业审核员要严格把关,对企业没有宽容的余地。
3、是否制定检验规程,把好质量检验关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性之一,是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对食品的生产过程,从原料到产品直至产品的售后服务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ISO9000标准中要求,对所有用于生产的原料的质量,要根据对提供原料的合格供方的控制程度,进行进货检验或验证,并且不允许采取紧急放行措施。审核时发现有的企业在原料进货检验时,只重视主要原料的检验,忽视辅料包括生产用水的检验,认为辅料在生产中所有比例很小,对产品品质影响不大,其实食品中所有的辅料,都起着它应用的作用,对辅料不进行检验的做法,不但不符合要求,而且对企业的危害极大。如有一家生产肉制品企业,按正常的生产工艺生产,在一段时间内却连续出现微生物超标现象,企业发动技术人员把所有想到的工艺原因都找遍了,问题还是没解决,最后查到了是生产用水的问题。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这种由于辅料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在食品企业时有发生。因此,企业是否依据ISO9000的要求,对所有的原辅材料,制定检验规程,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依据、抽样数量等内容,严把原辅材料质量关,是审核的重点之一。
4、是否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企业的卫生管理制度,是ISO9000质量体系专业审核的重点,企业必须对人员、设备、设施、包装、空间、地面等卫生要求做出具体书面的规定,对消毒程序做出详细说明,如消毒液的名称、配制浓度、使用场所、消毒方式、消毒频次等,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程序去做,并做好记录。审核时发现:1) 有的企业没有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企业生产环境卫生无法保证,企业必须进行整改。2)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但提供不出实施记录,这也是不符合ISO9000 质量体系要求的,因为ISO9000注重的是证据和有效性。因此企业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对所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记录,保存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3) 生产人员的健康查体,食品企业对生产车间人员的查体,做的基本比较好,但审核过程中经常发现分管生产、经营的领导提供不出健康证明的情况,导致了不合格的产生。只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0体系的要求,那么,企业的生产条件就完全满足市场准入的条件。政府大力倡导食品企业进行ISO9000认证的目的,与当前国家实行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是一致的。因此,积极推行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当然影响认证质量的因素很多, 诸如: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企业领导的意识;审核组的专业组成、审核员水平、责任心等。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 把握企业认证质量的关键是审核组长。因而,如何提高审核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审核过程及审核结果的控制能力值得重视。
1)文件初审主要由审核组长负责, 组长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专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文审阶段会得到充分体现。
2)审核计划的编制是审核组长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编制审核计划时, 应考虑企业规模、产品类型、生产场所、采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等方面。
3)审核组长一定要开好预备会。开会时审核组长应进一步明确分工, 根据文件审查情况通报该企业的质量体系情况、企业概况、产品结构, 并请专业审核员介绍专业特点及注意事项,为现场审核做好充分准备。
4)首次会议是审核组与审核方管理人员见面和介绍审核过程的第一次会议。审核组长讲话声音应清晰、宏量、有感召力。
5)现场审核是审核员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是整个审核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审核一般采用按部门审核的方式,审核员根据分工, 按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进行审核。通过交谈、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观察标识、操作等寻找符合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客观证据。
6)现场审核结束, 审核组要召开一次内部会议, 确定不符合项, 评价企业质量体系, 指出企业的薄弱环节。不符合报告是受审核方采取纠正措施, 改进质量体系的引导文件, 也是反映审核组整体素质和审核能力的凭证之一。审核员在开不合格报告时,事实描述应简明、清楚、证据充分,对标准确。
篇10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强县为目标,以建设标准化矿山企业为主题,提倡科学管理,由简单的资源开采型向深加工、精细加工转变,大力培养新型建材、新型矿山产业,突出抓好企业技改、技术创新、生态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彻底改变兴隆矿山企业脏、乱、差的现状。
建设目标
各乡镇要制定好本辖区内的矿山企业标准化建设规划,2012年,重点矿业乡镇至少建设标准化矿山企业2家,年处理原矿石30万吨以上的采选一体企业标准化建设达50%以上。全县三年内全部矿山企业标准化建设达标,五年内提升建设标准。
建设基本条件
1、企业证照齐全、合法经营。
2、将标准化矿山建设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每年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标准化建设。
3、依法履行矿山企业的法定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税金、矿产资源补偿费。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按要求实施和落实。
5、企业与劳动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6、不拖欠工人工资,积极落实企业职工工伤等基本保险制度,依法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建设标准
(一)采矿企业建设标准
1、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规定标准,低品位矿得到充分利用。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实施,已闭坑口和矿区得到全面治理恢复。
4、矿区环境优美,采矿废石废料集中堆放,对采矿坑口和露天采场周围进行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70%以上。
5、竖井(塔)和采矿坑口周围整洁规范,采矿洞口用水泥加固,悬挂安全生产标语,标志设置明显,存放车辆场地、交通通道健全。提升设备设计安装合理,无安全隐患。
6、井下生产达到相关部门规定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环境监测体系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监测系统健全。
7、工人宿舍、食堂、厕所和洗浴设施整洁、卫生。
(二)选矿(冶炼)厂车间建设标准
1、设置封闭的生产车间、独立的机修车间和电修车间、单独的备品备件库房,各车间及库房内物品摆放整齐、规范,杜绝采用土炉子进行车间取暖。
2、车间内地面硬化,所有管道、电缆、仪器仪表盘安装排列整齐,地面管线无。
3、车间内环境卫生清洁,无粉尘,地面无污水、泥浆积存。
4、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按照环境影响报告及审批文件要求建设投运,并达到相关标准。
5、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选矿回收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6、按要求完成节能减排工作,节能空间达10%以上的电机全部完成变频改造,生产和生活锅炉均采用节能锅炉,照明使用节能灯具。
(三)办公区、生活区建设标准
1、办公场所及周边道路全部实施硬化和亮化,重点部位必须安装监控设备。
2、对办公区、生活区、选厂周围空闲地进行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70%以上。
3、办公区和生活区建设整齐、规范,设有专门的职工食堂、宿舍、浴室、厕所和垃圾池,达到整洁、干净、卫生标准。有条件的矿山企业要建设职工文体活动场所,配备相应设施。
4、配有专门的统计、档案等资料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统计上报工作,信息反馈及时准确。
5、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全部上墙。
(四)尾矿库建设标准
1、尾矿库建设达到安监和环保部门设计要求。
2、尾矿浆排放按环境影响报告要求执行,干排临时堆放点实施围墙围挡,做到随排随清,无尘土飞扬。
3、尾矿库四周和基础坝以上尾矿干沙部分绿化率达到70%以上。
4、废水循环利用,做到废水不外排。
5、尾矿库专人看管,制定尾矿库排险预案,排险物资、设备和人员齐备。
检查验收
- 上一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
- 下一篇:能源管理市场分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