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心理健康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心理健康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395. 6文献标识码:B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迅速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类社会普遍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都逐渐衰退,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他们努力适应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积极采取有益他们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促进其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
1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包括:社会支持研究,主观幸福感研究,生活质量研究,老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方式等。
1.1社会支持、生活事件评价与老年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是各年龄阶段人群中的一特殊群体,要经历各种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是一般老年人所不可避免的,如离退休、子女离 家、丧偶、经济来源改变及各种躯体疾病的增多等,如周建初等[1]调查的15项社会人口、社会心理和躯体因素中,影响老年人幸福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对子女满意度、自评躯体状况、经济水平、睡眠、家庭气氛、经济来源和听视力;项曼君等的研究[2] 发现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有17个,居于前五位的是健康自评、家庭和睦、经济够用程度、心境和受教育水平。然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这些相对客观的指标本身的独立作用不明显,主要是通过影响主观的感受而产生间接作用[3]。生活事件评价因素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事件评价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初步预测老年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认为老年人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主要是主观的社会支持感,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密切相关。从改变个体的认知评价出发,提高和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1.2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SWB; happiness)是老年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4]
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认识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 主观幸福感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认知评价,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感; ②正性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③负性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主观感受间接甚至直接反映着社会卫生服务质量和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满意度。主观支持即个人对在社会中受尊重和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及满意程度[5]。老年人退休后心理上会有一种失落感,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的信心[6]。研究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性特点、自尊心、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心理成熟度等,客观因素有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各种生活事件[7]。Ardelt认为智慧综合体现了人格特征和生活经历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对生活满意感有着深刻的影响[8]。
1.3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是指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精神心理及社会交往诸方面满意程度的主客观总结和评价[9] ,Lawton[10]指出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概念,并强调生活质量在结构上应包括评估、个人标准、社会规范、人与环境、时空等五个方面,而在内容上应包括行为能力、感知、环境、心理4 个方面。
个人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个人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1]。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发展技术、国家政策等) 、社区(如社区服务项目发展状况等) 、家庭和个人几个层次,干预研究就是在各个层次上对这些因素进行调节,降低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的作用。在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生活方式对死亡的影响占40%[12] ,因此个体层面的干预也受到大家关注。在老年期,那些具有上进心,参加健身锻炼,饮食平衡,良好心态的老年人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且这些老年人只要坚持这种良好行为,其躯体功能也是可以改善的。
代际交换关系是指按年龄不同划分的老年,成年人,未成年人三代之间所进行物质方面的交换关系。我国家庭的代际交换关系与西方现代社会的家庭比较,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西方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属于接力型,用图表示为F1一F2一F3……Fn,即父代对子代的抚育呈一代一代接力模式。在这种关系中,只有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养义务,没有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责任,就是说只要父母把子女抚养成人后,双方就无法律上的责任关系了。子女成家后,其责任是把自己的子女抚养成人,代代相传,犹如接力赛跑。我国家庭代际交换关系属于双向型或称反哺型,在这种代际交换模式中,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承担抚养的责任,子女相应地对父母承担赡养的义务,即一种双向型关系。几千年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使我国家庭代际交换关系形成双向型的平衡模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趋势是父辈对子孙代的抚养责任与提供帮助在强化,而子孙代对父辈赡养义务在弱化,这一正一负的变化说明我国城市家庭代际交换关系正在从双向型的平衡模式向双向型的不平衡模式转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养儿防老的传统中国文化,也对老年人产生冲击,使他们体验到心理不平衡或心理失调。对于这种心理失调必须从两个不同角度切入,一方面要加强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使他们与中青年人同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老年心理研究,了解不同年龄老年群体心理需要与困惑,进行有效的辅导与心理疏导,这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使老年人健康、快乐的安度晚年[13]。
1.4老年期面对的主要问题[14]
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变化:离、退休意味着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社会地位的变化,标志着从中年到老年的重大转折。首先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易于患上离退休综合征。
空巢的孤独感:在职时因为身边有着繁忙的工作以及各种不同性格的同事而不感到寂寞,转眼间回到家中,只有老伴或老伴仍在上班只剩下自己,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老年人便会感到孤独、忧郁,没有倾述的对象,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
衰老引发的问题有睡眠障碍,抑郁,高血压,压力过大,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障碍。心理衰老主要表现为感知觉衰退:①感觉――视、听、嗅、味、触;②知觉: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如看到汽车时,它的颜色、大小、长短等;③注意衰退;④记忆衰退;⑤想象衰退:对新生事物缺乏好奇心,创造的信心和劲头往往不足;⑥言语衰退;⑦思维衰退;⑧意志减退;⑨兴趣范围缩小;⑩性格发生某些变异。
老年期保持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 ①做好离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社会责任应由一代一代年轻人担当。②老年人积极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年人必须克制自己依赖心理,要积极地学会自我照顾和自寻解决的途径,这些应该在退休之前安排或准备好。③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和安全,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定期体检和心理的咨询,多与人交往,解除空巢带给老人孤独感。儿女们常回家看看是爱,家庭和睦是爱,孙子孙女绕膝是爱,此时的人际交流中家庭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外界。④为了让老年人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了解自己的价值,要鼓励他们去老年学校或为老年人开办的学习班,换一种生活方式,体现自我价值。
1.5其他老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对敬老院和社会闲散老人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敬老院的老年人在躯体方面得到了关心和照护,使某些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然而在抑郁、恐怖等情绪方面与社会闲散老年人区别不大。提示我们敬老院应该进一步重视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15]。
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6],女性比男性有较多的心理症状和抑郁表征,且对生活有较大的不满,男性老人的心理健康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但与教育水平没有显著的关系,另一方面,丧偶的男性比较缺乏生活的满足感;相对的,女性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年龄没有显著关系,但与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显著相关。
2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工具
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采用的工具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17]、康耐尔医学量表、社会支持量表[18],36条目表(SF236)、欧洲生活质量量表[19]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个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主编的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卷[20]。症状自评量表共包括90个问题,分别属于9个临床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用于评价近期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计10题。SF236 主要用来评估总体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功能、社会交往和情感;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是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以及他们的目标、期望和所关心的问题对自己生活中的地位的感受,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6 大方面进行评估;个人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是有应答者说出对生活质量中几个重要方面所做的自我评价。心理健康问卷包括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5个方面,共计50题。吴振云主编的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卷:根据心理健康内涵包括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五个方面的理论构想,通过因素分析编制出50道题组成的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问卷,该问卷经验证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老年医疗保健人员,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转型期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老年人加强心理调节,消除或减缓社会发展变化所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抵触情绪,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周建初、王素珍、金初林,等.老年精神卫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5):228-229.
[2] 项曼君、吴晓光、刘向红.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 1995,27(4):395-399.
[3] 孟琛、项曼君.从两年的纵向观察分析影响老年人心境的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11(5):273-275.
[4]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91-194
[5] 张磊、黄久仪、李良寿,等.影响老年人生活信心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23(2):90
[6] 王建英、崔冬梅、邢华燕、常青.郑州城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5)17-19
[7]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概述[J]. 心理学动态, 1996, 4(1) : 46- 51
[8] Ardelt M. Wisdom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 age[J].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1997, 52 (1) : 15- 27
[9] Hornist JO. Quality of life : Concept and assessment [J ] . J social Med ,1989 ,18 :69
[10] LawtonM P. , A multidimensional View of quality of life in f rail elders. In Birren ,J . E.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Frial Elderly [M] . 1991 , Academic Press. Inc. San Diego, CA.
[11] 赵玉萍、唐济生.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23-125。
[12] McGinnis , J . M. ,Williams,Russo P and Knickman J . R .The case for more active policy attention to health promotion[J] . Health Affaires ,2002 ,21 (2) :78-93
[13] 吴谅谅、孙艳平.家庭代际交换模式变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2):803-804
[14] 梁琳琳.老年期的心理健康[J].中国社区医师;2005,21(15):44-45
[15] 蒋玉琴、杨小剪、顾云芬、杨建英. 敬老院内与社会正常老年人心理健康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43-344
[16] 梅锦荣,老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1995,3(4):193-194
[17] 吴文潭、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J] 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二卷(精神科评定量表专辑) 68-70
[18]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 (增刊):42
[19 ] Brooks R. , Euro QOL group . Euro QOL : The current state of play[J ] . Health Policy , 1996 ,37:53-72
[20] 吴振云、许淑莲、李娟。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l0(1):1-3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评估 消极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为心理卫生或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人比尔斯(Clifford Beers,1908)所写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比尔斯倡导心理卫生,号召人们增加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和改善治疗方法,他的这一建议受到当时世界著名专家们的关注。精神病学家迈耶尔(Adolf Meyer)建议将这本自传书籍的问世作为心理卫生运动开始的里程碑。自此以后,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内范围广泛开展。
心理健康是个体整体健康的具体体现,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干预,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的在心理健康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人们对心理健康内涵的认识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从心理健康内涵的角度来探讨心理健康的评估显得非常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统一、公认的界定。许多学者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定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虽然情绪和心理良好,但不代表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我国学者王茜认为,根据不同时期人们心理健康认识中发展出的占主导地位的新观念,心理健康内涵的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症状论、适应论、潜能论。黄希庭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行为,另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行为--也就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刘华山认为,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所达到的理想状态。“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者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本质上决不仅仅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追求的“平衡”与“适应”。“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消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顺从,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不仅追求内部的平衡,还坚持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学会有效学习,发展建设性、合理性的人际关系,渴望生活的挑战,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提升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健康认为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因此,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花相同精力或时间去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并强调心理健康不是简单没有症状,它分为不同层次的,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综合评价。外部的适应和内部的协调,是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形式,在自我内部和谐、对外界环境良好适应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目标,达到内外高度协调、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大价值的完满境界。心理健康有狭义与广义、消极与积极之分,狭义和消极的心理健康概念指没有精神症状或疾病,而广义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狭义和广义的概念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两个目标,一是对心理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二是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现状
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上,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为主导性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在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强调个体要具备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功能,生活满意度、如积极情感、自主、自我接受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健全人格的向往,更体现了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大多数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的对象是心理问题的患者,这类量表依据痛苦症状或心理病理的有无及严重程度编制而成,主要用来评价心理病理单一或者多个症状群出现的强度频度,主要包括有强迫量表、抑郁量表、恐怖量表、焦虑量表、人格障碍量表和心理病理综合评定量表等。这些量表对精神医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临床实践十分帮助,既可以评定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作为判断干预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但这些量表仅仅判断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在评价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与快乐感等心理幸福等方面显得不足,所以这类量表应用于大众或普通人群不太合适,在普通人群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评估过程中带来许多不便和困难。
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个体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感受,具有和整体性、稳定性及主观性的特点,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等三个不同的方面构成。通常使用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两个专业术语表示,主要评估积极心理健康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快乐感等,强调了正性心理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反之,如果一个心理测评工具仅仅重视了对积极心理健康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如心理问题和症状等消极心理健康的测量,那么,此类心理测评工具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评价则缺少代表性。
实际上,不管是消极心理健康还是积极心理健康,也无论它们是心理健康连续体之中的各自独立还是两极的因素,它们均是心理健康整体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侧重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的内容
心理健康的测量和量表的开发要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信息,即疾病的有关症状和健康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量表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普通人群,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当包括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正性方面即积极性的心理健康如幸福、快乐、安全感等;而心理健康的负性方面即消极性心理健康指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如疑病、精神病、焦虑、抑郁等。根据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考虑,心理健康测评应包含的内容,积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快乐、自信、信任、友好、安宁、健康感、自我控制,消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自卑、猜疑、敌对、抑郁、焦虑、疑病等。这两个方面基本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笔者认为,无论是心理健康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评,应当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四、心理健康评估的应用
心理健康评估在人才选拔、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司法鉴定、心理教育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才选拔和安置。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和工种,对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不相同。心理健康量评估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种的的要求,协助招生、聘用、晋升、入伍以及一些特殊工种等所需人才的选拔。心理健康评估已成为人才甄选、分类和安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诊断、预测和评价。在心理咨询诊所、医院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等领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对心理问题作出甄别,评定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可作为评价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干预效果的重要依据。心理健康评估不是只限于临床使用,还可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帮助寻找学生适应困难、学习不良的原因,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评估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程序和步骤。选用适当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有助于发现心理问题、情绪困扰问题,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干预方案。司法鉴定的工作中,有些时候需要使用心理量表对当事人的受审能力、诉讼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服刑能力等作出鉴定。这时心理健康评估是作出司法人员作出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结束语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症状,而且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消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健康均是心理健康整体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侧重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这两个方面考虑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积极性心理健康和消极性心理健康两个层面的内容;心理健康评估在人才选拔、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司法鉴定、心理教育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希付.心理变态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晓边.健康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王茜.心理健康内涵的发展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
[4]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
[5]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1).
篇3
1.1 有助于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缓解其职业倦怠。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关注教师心理问题,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避免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实现缓冲教师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平衡,促进个人成长目标。
1.2 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健全合格人才。
1.3 有助于学校科学管理。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弥补高校教师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和身体健康检查档案三方面内容的缺憾,有助于管理者最大限度挖掘教师的潜能,帮助教师确立科学、健康的工作理念,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实现目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赢。
2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原则
2.1 客观性原则。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应符合事实,准确可靠,客观记录。一是全面综合测评,除心理测验外还要包括自我与他人的观察评价。二是选择适合的心理测量工具。三是方法适当,使用正确,严格遵守相应规则。
2.2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一是以目标为导向,规范有序地收集资料;二是资料应尽可能完整;三是要及时补充和更新心理档案资料,准确反映教师心理的变化;四是使用的测评工具尽可能前后一致,便于结果分析。
2.3 全面性原则。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所收集的资料应包含师德修养、教育机智、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及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评价,同时包含教师的个性心理差异,家庭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师的综合影响等。
2.4 发展性原则。教师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反映了教师心理活动及个性特征的完善发展。教师从岗前培训到熟练教学,其心理活动伴随着专业活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要加强跟踪研究,以便预测并及时发现问题,为其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5 保密性原则。档案管理须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专人负责管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妥善保管其个人信息及测试结果等资料,非专业人员包括行政领导等不得随意翻阅、泄露教师的心理健康档案内容。不得公开教师个人真实信息,避免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及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引用咨询案例时,须征得教师本人同意,对资料进行适当处理。
3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内容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体咨询及团体咨询等方式,综合记录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3.1 高校教师基本资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专业背景、学历、职称、健康状况等。家庭情况包括:家庭居住地、父母健康状况、家中排行、近亲有无精神方面病史等。对高校工作的看法包括: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等。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包括: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近期有无烦恼,应对烦恼与挫折的方法有哪些,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等。
3.2 经过标准化信效度检验的心理测评量表。主要是: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健康问卷(GH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个性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16PF)和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EPQ)。
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评定问卷:家庭环境量表(FES)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测查:总体幸福量表(GWB)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
其他心理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弹性量表等。
3.3 个体咨询辅导记录。咨询员对每次咨询做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咨询时间、地点、咨询师、来访者、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咨询建议、评价效果、反馈信息和转介情况等。
篇4
本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程,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同时给出了评价,对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工程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区
1.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时代主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保持着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所有的潜能都尽大地激发出来,行为和身心发展更加和谐。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与评价
2.1不断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尤其是对心理健康融入学校的考核,这样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于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都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以“生命教育周”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评估为突破口,每一年都开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强调生活与生命、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心理健康合格学校评估,对评估工作要合理部署,目的明确,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普级化,做到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可以通过汇报、答辩和台帐呈现等环节来展示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学校除了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的心理咨询、心理社团等活动,更要培养相关的心理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培训,将心理健康渗透到各个层面,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更要走进社区,注重学校和家长的联系,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2不断创新家庭心理教育模式。
家庭心理教育模式应该从提高家长素质入手,全面推进家庭心理教育,可以以妇联为主要工作主体,形成一个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家庭心理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一批批主要的家庭心理教育工作阵地,可以是社区中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可以是学校建立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可以开展心理教育巡回演讲、宣讲团,走进社区,去普及心理教育。
2.3不断创新社会心理培育模式。
社会教育指的是除去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活动,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政府的力量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心理咨询网站,开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平台等。借助社会上知名的心理学家、学者,开展公益性质的心理咨询活动和讲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尽量为每一位同学建立心理档案,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健康成长,通过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的搜集、反馈,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参与性和实践性。
3.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工程的思考
要实现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教育目标,关键一步就是首先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基础上,合理、充分的利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将教育由单一的学校渠道变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多渠道教育体系,三个资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是操作性很强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推进要明确三者的不同职责,要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题,社区主动融合”的教育框架,以网络为依托,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优势资源,三者各司其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做强。
首先,家长要明确正确的家庭心理教育目的,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要善于观察孩子在为人处事上所表现的性格特点,注重提升孩子的生活品位,不断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同时,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更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其次,作为主导作用的学校,更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第二,要让学生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上要多实践,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采取预防和干涉;第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课题,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第四,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作用,做好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桥梁,尽量做好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和配合,也要利用社区的优势资源,将学校教育扩展到校外,发挥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促进社区的发展,进而来促进学校教育。
第三,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创造出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地方宣传部、文明办、团委这些职能部门更要采取多种形式、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去关注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弱势群体,营造出一个干干净净、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四,改革和创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和创新领导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上来抓,放到制度层面去抓去管;改革和创新投入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比例,设立相关专项资金;改革和创新奖惩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做出奖励,对没有达要求的单位应该做出相应的惩戒。
作者:赵亮 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孙雪娜,杨夕秋.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06):48-50.
篇5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强化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指出基于帕金森定律,应建立专业心理服务团队;基于破窗效应,要加强办公资源的配比;基于皮格马列翁效应,应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从而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心理学效应;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在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后,社会形势和国际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时期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点课题。教育部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从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09年的杨元元事件以及2010年3月18日,上海市教委《2009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等都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近几年,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譬如,机构设置不规范、队伍建设不完善、服务定位不明确等,其中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设置不规范,工作职责不明确
就从南京仙林大学城了解的情况来看,有的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隶属学校学生工作处、学校团委等部门,还有的挂靠在心理学院、教育学院等院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还比较混乱。有部分高校组建了校、院(系)、班级工作网络,规定了工作职责和范围,明确教育、咨询和科研三位一体。但是更多的高校,工作制度还不健全,部门负责老师身兼数职,职责分工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弱化,科研工作几乎没有,只强调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场所等硬件设施都得不到保障,过于形式化,覆盖面窄、针对性差等。这些问题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救火作用突出,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这项功能弱化,远远不能达到高校德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2、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兼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高校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由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兼职辅导员、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学工作者四类人员组成。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资源配备不足,有的院校只有一两名专职教师,多数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为兼职的,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领导都是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员,而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是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再加上培训和交流力度不够,多数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仅凭自己的经验开展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强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般被认定为行政人员,没有独立的岗位资格制度,评聘职称也是走思政系列或者教育管理系列,这种评聘体系使得他们的工作在学校内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和认可。再加上高校普遍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经费人员配比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较少得到正常的升迁、评聘机会,以致他们不能安心工作而另寻高就,使得有限的师资严重流失。有些兼职教师更是精力不济,力不从心,他们既要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又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心理咨询群体。同时,学生中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全天候都处于工作状态,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很多老师不愿意承担这项工作,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是新教师轮流担任,人员变动非常快,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强化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
1、基于帕金森定律,应建立专业心理服务团队
英国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找寻出行政机构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平庸的人当助手来分担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通过帕金森定律我们了解这样一个道理:一旦任用不称职的人员担任领导,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事便不可避免。
在欧美国家,如果需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要求必须是获得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有些高校甚至要求有医学和心理学双重专业背景的人才,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深入人心,疗效显著。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在人员的任用上也不能降低要求。对于专职人员,要求必须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和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证书两个条件。对于兼职人员,其专业上尽量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专业,但必须要求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证书。同时,学校还需要在上岗前组织心理咨询、心理团辅等培训,对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了解,按照工作岗位合理分配。只有在人员准入制度上提高标准,才能水涨船高,使得机构精炼,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打造出强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2、基于破窗效应,要加强办公资源的配比
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的一个理论,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破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从破窗效应看出一个微小的破坏能引发,一个细节的修复同样也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的强化先从改善办公环境入手,安排专门工作场地、办公设备和专业仪器。高校应尽力提供必备的工作场地,除日常工作办公室、个别心理咨询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置心理测量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图书资料室、音乐放松训练室、沙盘治疗室、宣泄室等。条件允许的学校,也应该购置充足的办公设备和专业软件与仪器,一些信息收发、呈现与存储的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投影仪、录像机、扫描仪、碎纸机等,专业软件与仪器如心理测量专业软件、生物反馈仪、配备音乐按摩床、橡胶人、跑步机、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系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系统、沙盘治疗 (箱庭工具)系统等。这样的环境能提醒、督促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3、基于皮格马列翁效应,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工作比较难,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没有为此建立独立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细则,学校往往会因为发生学生重大恶性心理事件而全盘否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成绩。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得不到认可,对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改变心理健康教育重结果的错误惯性思维方式,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考核机制,应强化管理激励与考核评估制度。首先,学校内部要建立针对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教师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部门要明确各个岗位及负责教师的职责权限和考评制度,各负责教师要在年初做好工作计划并稳定有序地开展工作,管理者要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按照既定制度开展评估工作,而决不是用 “针对学校所有员工的年终考核表”来评定各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其次,各项评估指标的制定要遵循具体和可量化的原则,使评估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第三,学校要多关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职级提升、工资待遇等,在这些方面制定一些专门的政策。只有全面理顺考核体系,制定合理的政策,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成效,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晓红.分化与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
[2]鲍振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3]俞海侠. 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策略分析[J]. 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8).
[4]俞雅芳. 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篇6
Abstract Using SCL - 90 symptoms self rating scale,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J class of 2015 freshmen for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the results show: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the normal rang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counted for 62.5%, 37.5%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positive, that is, there are more than mild symptoms; from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depress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xiety and terror factors showed more obvious. At last,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freshmen; 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0 引言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擞肫拦溃?了解其心理健康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探索提升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实验提供数据,为进一步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东J学院2015级新生,共4330位新生参加问卷测试,其中有效问卷4111份,有效率为94.94%;其中男生1953人,女生2158人。
2 施测方法
采用瑞格心理管理系统,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组织新生进行团体施测,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独立作答。
3 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为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以及其他等 10 个有关精神症状的因子,共 90 个项目,被测者按照近来一周的情况,按进行1-5 级评分,其中1表示“无”,5表示“严重”。量表总分或因子分越高,说明精神症状越严重,健康水平越低。
4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6.0 进行统计分析。
5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出情况分析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结果,从总分上来看:有37.5%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呈阳性,即总分≥160;也就是说有62 .5%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处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从表1中的检出情况来看,检出最多的是强迫症状,其次是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等。
5.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状况
表2是高职生SCL-90量表数据分析的总体情况,从表中得知,与全国常模相比较,各因子的P值均小于0.05或者0.01,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5.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男生与女生差异性检验
5.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城乡生源差异性检验
6 结论和原因分析
6.1 结论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态处在正常范围内的高职生占62.5%,有37.5%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态呈阳性,也就是有轻度以上症状;从心理问题的种类分析,在强迫症、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等几个因子上表现比较明显。
6.2 原因分析
本研究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在的学生恰恰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很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这无疑会增加高职生在人际关系上的敏感程度,当高职生身处这种社会环境中,就会增加焦虑、抑郁、强迫的症状。第二,独生子女居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以自我为中心,离开父母家庭到学校环境中自理能力差,遇到问题和矛盾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怖的体验。第三,对于网络的利用和依赖越来越严重,智能手机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流行这方面尤甚。在对网络的时间和心理投入过多,其在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经验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抑郁等增加。第四,从学校角度来看,教育重心出现偏差,教育理念滞后,过于关注学生的“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还会给学生以消极的心理暗示,最终导致大多数没有问题的学生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方面,忽视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7 教育建议
7.1 转变观念,完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构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以发展为导向,有效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7.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学校、 院系、 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完善心理危机三级预警和干预机制,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专业老师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趋势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客观实证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反映了心理学从ill-being取向到well-being取向模式的转换,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运动具有重要影响与启迪,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积极心理学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趋势
“一石激起千重浪”,积极心理学一经引入我国,迅速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反响。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分析与思考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趋势呈以下三种:
(一)转折――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
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测量、积极干预,实现研究视野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的转变,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为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
1、转变价值取向,提高教育功效
曹新美,刘翔平的研究中认为消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教育形式的单调性和教育途径的单向性,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对立。其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心理健康的积极取向,陷入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而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挖掘教育的资源,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2、增强积极取向,拓展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增强了心理辅导的积极取向,强化了心理辅导者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拓展了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的积极价值。积极型心理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心理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打开了心理教育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门,积极型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必定会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
(二)渗透――从理念导入到思想渗透
积极心理学不再只是“改良”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添加物”,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开始从理论上探讨积极(型)心理教育的构建。
1、提出积极(型)心理教育定义
积极心理学为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因此,积极心理因素也就成为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心理依据。进而王希永对积极心理教育做出定义,认为积极心理教育是指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掘积极的心理因素的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高度重视积极心理教育,使之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和重点。崔景贵也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导人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科学信念、目标构成、建构策略来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并提出积极型心理教育的定义:即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
2、探索积极心理教育途径
在积极心理教育思想下,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认为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心态、道德等诸方面。增加积极心理体验是培养积极品质的途径,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自助式教育。包括自助式心理探讨、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激励、自助式心理社团等。
(三)构建――从理论思考到模式探索
除了进行理论思考外,还有学者开始了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孟万金教授便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认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以往诊断性和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和推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操作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开发心理潜能”为主要手段,以“多元智能”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学科渗透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方法上,注重团体自主训练和学生活动体验。在研究方式上。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在评价方式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等其他评价方式为辅。
孟万金教授倡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积极心理学为统领,借鉴和整合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①特点:一切从“积极”出发;②目标: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运用积极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用积极的思想和心理武装自己。根除消极心理滋生的土壤。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③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扬生命为主。从正面点播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用阳光雨露滋润心灵的健康成长;二是分享欢乐、传播幸福为主;三是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主:四是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为主;五是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能优势为主;六是全员参与、突出主体内因为主;④以“提高学习效能”为突出效标。与各科教育紧密结合,学科渗透成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到目前为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国已有三百多所学校(幼儿园)申请参加实验。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可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经从单纯的理论思考发展到理
论建构。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已不言而喻,而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与结合也已势不可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视野。
(一)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取向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反映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取向的转换。即从消极、变态的心理研究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消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层面,而应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多从关注防治心理障碍与疾病来维护心理健康,忽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种情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意相悖离。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充满生气,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昂扬向上,热情洋溢。自由舒展,把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向高处。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体现在人的心力、人的潜能、人的德性三方面: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包括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健全人三方面;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主要表现为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三方面。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成长发展(包括心理疾患的矫正)的过程应该是不断促进人的心理积极的、良性的发展。指向幸福的追求,终极目标是导引人追求幸福,是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
教育必须保护学生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积极能力。自主地创造美好人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与价值。马斯洛指出:“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完善的人。”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造就与培养具有积极品质、美德以及幸福能力的完善的人。
(二)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技术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量、评估以及相关的原因分析、对策的研究众多。但在心理健康评估中,使用的最多的量表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还有Zung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严格说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而是反映心理负面、病态的倾向,用这些量表来刻画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批评。例如,在以大学生为样本的大多数研究中,大学生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得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如果据此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结论不免有失偏颇。实际上,在国外SCL-90只是作为“幸福感”的负面指标与评价工具来使用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应用正面指标,从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刻画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为现代心理教育的评估、诊断、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其实,我国1997年就已经有人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和Kamman和Flett制定的情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景淑华、张积家。1997,),尝试将幸福感指标引入大学生研究中。
(三)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新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很多困惑。诸如: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操作?积极心理学为现代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内涵。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行动,目标就是培养拥有积极人格,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积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状态,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直接肯定。对美好生活的感觉和衡量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将不断开拓新的教育视野。
三、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作用
(一)理论基础的创新
1、理论的变革
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来源和技术支持。什么样的理论决定什么样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向”模式是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影响下形成的工作方式,究其实质是因其理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是不同于以往心理学的积极理念,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的科学,其理论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积极的血液,从消极走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理论的创新。
2、理论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轰轰烈烈发展二十多年,但是,这二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在没有相对确定的理论基础的情形下倔强地成长着。它就如同一个流浪的小孩。一会敲敲精神分析的门、一会拍拍人本主义的窗,在行为主义家寄宿几天又在认知心理学家短暂做客。心理健康教育游走在各种理论之间,虽说亦可以集各家之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没有统一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家一个做法”,干预手段随实际工作者对各理论的掌握程度或喜好而定的现象。
积极心理学将散落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有关积极内容的研究集合在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因此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创新还表现在理论的整合方面。
(二)教育思路的创新
1、构建积极品质,实现积极预防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美德正是战胜心理疾病的力量,通过发掘并专注于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通过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采取方法增强这些积极品质从而实现积极预防。也就说心理学家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乐观的品质,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来预防抑郁和焦虑,而不是去一味地去修正缺陷。以此类推,如果我们希望处在高危情况下的青少年能都避免出现问题,有效的预防不是简单的去治疗,而是发掘并培养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品质。
2、使用积极指标,评价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家Diener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方
面,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正面情绪、情感的增多,幸福感、生活满意感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有一条是“具有幸福感”。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正面指标,或者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正性维度,或者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内容。程灶火等认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研究是心理学传统目的的补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时也为探讨心理障碍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可见,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幸福感是基于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评价而建立的指标,它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状态、满意程度的测量而获得的,能深刻地反映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是解释和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为全面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开辟了途径。
(三)技术手段的创新
1、多种测量技术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正面指标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而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一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技术支持。
2、积极心理干预
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大多从德育教育的理论方面加以灌输和传授,而较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从心理的层面的关怀和教育,随着多元文化和渗透和融入,高校大学生面临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显现出各种思想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们要正视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层面,实施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更好地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念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它应当涵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观念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培育学生的科学心理健康意识为前提,这也是评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它表现为一种对心理的认知和对健康的认知,还表现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的具体行为之中。
2、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常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明晰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包括: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程度判定等。
3、科学合理地调适不健康心理状态
现代社会形势复杂化,大学生要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自我不健康情绪的调适,可以采用有效的策略或手段,消除内心的疑惑和不解,从而实现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恢复。
4、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排解,使大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良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达到健全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在关注对大学生的政治性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注入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关注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辅导。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1、提升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过分注重德育理论的传输,而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感受,引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大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心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辅助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且在融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舒缓大学生的厌烦情绪,减少大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空洞f教的认知,从而大大地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极大地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还可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3、实现对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育心”、“育德”、“育人”三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1)对大学生的“育心”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较好地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较好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潜能开发也有较大的促动作用。(2)对大学生的“育德”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内容的内化,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认知体系。同时,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生成更高层次的需要,为德育教育创设心理基础。(3)对大学生的“育人”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双重健康,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
(一)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大力推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活动
要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困惑和疑虑,要使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而不能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去心理咨询,要通过高校广播、网络、校园文化栏等多种渠道,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开设高校心理指导课程,用科学的、系统的心理指导课程,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排遣和疏导大学生内心的困惑和不解,更好地拓宽高校德育教育领域,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
2、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普查活动,使之具有针对性和持续性
要在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普查活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评估,在这个评估过程中也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的思想和心理进行自我审视,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为全面的认识学生,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疏导和排解,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从而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关注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道德认知要与道德情感相融合,才能生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针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现象,进行如下内容的培育:
(1)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认同意识。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德育理论教育,获得理性的认知,然而这种理性的德育理论认知还无法转化为学生具体和行动,而学生产生具体的行动必须要以对理性认知的情感认同为前提,只有在大学生将理性认知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同之后,才能真正达到导之以行的效果。
(2)营造良好的道德情感环境和氛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还需要培育大学生深层次的道德感,在培育大学生这种深层次的道德感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道德情感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情感环境对大学生的浸染和影响作用,更好地实施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3)实现情感的物化效果。在高校德育赤行为在对中,要基于学生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例如:“绿色通道”、“特困生超市”等服务措施,可以较好地实现情感的物化作用。
(二)全面推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1、个人心理辅导
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之中,要完善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体系,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实现对大学生的个人心理辅导,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朋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给予个人疏导和排遣。
2、团队心理辅导
这主要是在团体的场景之下,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助和指导,充分利用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引导大学生在交互性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观察、学习和体验,从而调整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团队的影响之下得到自觉的内化。
3、朋辈心理辅导
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基于朋辈之间的人际互动过程,在这个方式之下,学生成为了心理咨询的主体,由受过训练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也称为“准心理咨询”、“非专业心理咨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足的现状,有利于生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这主要是大学生在遭遇心理问题时,会首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为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其前提在于要对朋辈辅导人员加以合理的培训、选拔、督导,从而有效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三)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水平
在大学生之中的心理治疗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启发、教育、劝告和暗示等手段,对大学生的病理加以引导和调整,以缓解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症状。为此,需要加强高校的心理治疗队伍建设,增加专职心理治疗人员,并且还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手段,引入其他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或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坐诊,以成为有力的补充力量。
(四)增强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
要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合力,寻求有效的家校合作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进行联合性的干预,在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之下,提升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且,还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顺序性、阶段性、差异化的抗挫折教育,充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还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开办创新学术讲座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并融合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磨砺大学生的意志,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间,针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状况,提出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建议,更好地开拓大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格圆满、素质全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基于学生的心理学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从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障碍,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排解,实现对大学生的育心、育德、育人的德育教育,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卫平. 心理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J]. 教学与管理. 2013(12)
[2] 柏丽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4)
[3] 凌总成.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4] 杨方旭. 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育德”功能的对策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篇9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启示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教育对象不够全面,教育程度不够深入。目前大部分高校是由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和设置心理咨询中心为形式,开展集体教育和个别心理咨询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由于授课形式的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的教育对象和效果都是有限的。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式不够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立足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本位。组织教育内容,但是针对新时期学生普遍面临的新情况,教育内容还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包括:生活和学习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职业生涯问题、学业压力、金钱问题,人生目标和乐趣等。而不同年级学生而对的主要发展问题又有所不同,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同,要培养的技能也不同。要针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育是否会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另外,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心理咨询、针对性心理训练开展情况效果不够明显;大学生心理测评及心理档案仅限于排查层面,对于跟踪和改善效果的评估则开展较少。
教育观念不够科学,教育互动存在脱节。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是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都是家中的宠儿,父母对其过分呵护,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大学后,老师就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来咨询中心求助的学生常常是来这里找“父母亲”的。而我们的压力在于,家长普遍认为,把学生送到大学,大学就应对学生的一切负责任,如果学生在学校生病或遇到困难挫折选择了极端的手段,如自杀等行为时,学校要负全部责任。这种现状导致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是教师负责灌输的比例大,而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积极担当的比例小。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要面向大众,学习也是终身的。该理论强调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这是人类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创举。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探索和研究的内容丰富。他直接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如人的价值、生活意义、自我实现、意识状态转换、超越自我、高峰体验、生死体认、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等。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人本主人心理学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和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即不过多干扰,不揠苗助长或强迫其完成预期设计,不以专制的方式,而是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三、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篇10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落实不力。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比较高。一些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两年内就有十几个学生因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2]。而对于高职学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来说,问题更突出。徐炳谦等对河北某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3]。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张敏、蒋希等使用SCL-90量表和自编问卷,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二年级的36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不协调、焦虑、抑郁是困扰高职护生的主要心理问题[4]。陈启山、温忠麟使用SCL-90对广东某高职院校187名毕业生进行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5]:高职大学毕业生有轻度不良健康问题的占21.9%,主要表现为强迫(45.5%)、人际敏感(41.7%)、偏执(33.6%)、敌对(29.9%),较低的为恐怖(15%)、躯体化(10.7%)。有轻度不良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较高,最高高达45.5%。近期,邱开金使用随机抽样法对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的797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大、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弱:进职业院校学习是学生本人意愿的为43.8%,由父母决定的占20.1%;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关键因素是“升学考试成绩不好”者约占50%,认为“进职业院校读书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热爱所学专业者仅占29.8%;26.5%的对完成学业“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这表明,高职学生进职业院校学习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如主体的学习期望与现实矛盾大,使职业认同(或角色认同)度低,影响了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厌学情绪大;读职业院校认为是“无奈选择”,学生“伤痕心理”较重,信心不足,成才期望值低。研究同时还发现,高职学生中心理承受力脆弱,同学间相处不和谐(占47.6%),心理发展存在一定障碍的学生也不是少数。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心理问题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而我们常常错误地估计“有心理问题者毕竟是极少数”,没有特别明显的反常行为便难以被觉察。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实质性地疏导,导致问题积蓄越来越多,这无异于为日后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而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认为它是软任务,只要保证学生别出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干多干少无所谓。
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认识上的误区则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应该把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思想高度,“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7]。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落实环节有诸多问题,成效不明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的途径单一,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活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求各方面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心理和谐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学校、家庭、同学、环境、氛围、教师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
首先,学校可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如开展团体远足踏青、书法比赛、知识竞赛、运动会、文艺联欢、登山采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从活动中感触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愉悦,开阔心胸、培养情趣,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培养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证明,给学生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不仅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在情绪上做到自我疏导。
其次,重视校风、班风建设。幽静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和文明端庄的言行自然会让人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为转变学生思想、调整学生心态和行为创造有利条件。严明的班级纪律,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荣誉感,把班级建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同时,要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或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与一般课的教学不同,它属于活动课程,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而是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如,自信心、情绪控制、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就业心理调适等。重点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上下工夫。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如: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模拟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注重训练一些心理实用技术,如人际交往训练、心理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在课程考核环节,多采用案例分析、自我剖析、心得体会、心理调研等方式,通过手抄报、实践活动和讨论答辩等来进行。
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位教师都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发挥其心理潜能,减轻其心理压力,淡化学生的自卑情绪;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心灵,创设民主、平等的教书育人氛围,这不仅能增加信任,增进沟通,还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三)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重点的专题教育
首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如艾森克个性量表测量、人际关系测量、考试焦虑测量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和心理咨询记录等,把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便于教师更有效掌握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和谐环境中成长,并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微观上防患于未然。
其次,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解决困扰、注重发展为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多途径推进。这不仅可以指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向心理平衡的方向转化,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神经或精神方面有疾病征兆的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不仅仅是针对部分异常心理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向心理健康全体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再次,要进行重点的专题教育。根据大学生活各阶段、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讲座的形式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譬如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帮助他们解决专业思想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对于毕业生,主要是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就业心理准备。针对大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新生的心理调适”、“进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等;对一些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小群体进行团体心理训练,比如为贫困生减压,帮助有社交恐惧的学生走出心灵阴影。
(四)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和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得教师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即时心理辅导成为可能;由于网络的隐蔽、虚拟性,学生处在一个宽松无需戒备的交流环境中,便于把自己的压抑、苦闷、困惑倾诉出来,也便于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如,利用学校已有网络资源,开设资源共享的心理网站,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缓解或调适心理压力的技巧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或实施心理健康调查等等;开通网络咨询热线,运用QQ、BBS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学生不用担心和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暴露在大家面前,能真实地表述自己的问题和期望,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自我教育是学生自我或学生之间的互助教育,它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和群体互相影响的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学院应积极支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自助活动,如:在每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举办“5·25”心理知识宣传周、优秀心理健康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对抗赛、心理摄影比赛、心理漫画展,举办经典系列心理影片展播,开展名著心理、生活心理讨论,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进行心理艺术系列汇演等,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深入学生人心,营造大学校园健康活泼向上的心理气氛。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健全相关制度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常被归属于学生处,有的也归属基础部、党委或者团委管理,但这会导致心理干预的专业性丢失,工作的目标也难以明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独立出来是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在1999年之前还归属于学生处,现在已经独立出来运作了。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工作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和督导,并建立心理咨询室。学校拨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场地、训练设备等硬件和软件建设,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咨询教师值班制度、心理咨询工作管理规定等,建立快速危机干预机制,及时主动解决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督导评估,本着“以查促改、以查促进”的原则,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二)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
目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点是进行理论的探讨,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所以,要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组织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系统调查、全面分析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高职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探索适合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要借鉴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三是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地定期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邀请知名心理学专家教授讲学;也可以通过研讨、座谈、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直接选送人员到师资培训班学习深造,也可以直接选调心理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和咨询师来校工作。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加强兼职人员的培养,壮大师资队伍,比如对辅导员、班主任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也要制订计划,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上一篇: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下一篇:信息资源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