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

篇1

【关键词】流动儿童 现状 成因 对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 人,占总人数的31.9 %。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 %;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 %;九年级学生共 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 %,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赌博、打架、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2

尽管外来职工子女家庭教育呈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也受现居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养方式上、亲子关系上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多数家长有主动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意愿和行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党政部门应站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关切这些问题,重视他们的诉求,在各个层面帮助指导外来职工家庭教育步向健康发展。

一、制度设计上要求均等化。充分认识外来家庭的出现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涌入城市的外来职工是当地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廉价劳动力,而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却生存在城市的边缘。他们付出了种种代价,寄希望于子女能够实现家庭的“代际向上流动”。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困境,以彰显社会补偿、社会关照、社会保护原则等社会价值。当务之急要改革外来职工户籍迁移、申报制度。在购房随迁政策外还应增加以务工年限、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年限为标准的户籍迁移条件,不再让户籍成为其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最大障碍。同时确保均等享有当地的公共服务产品。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外来职工子女不得不面临去向的两难选择,要么在流入地读高中、回户籍地高考,要么回户籍地读高中,但许多外来职工在户籍地已经没房、没地、没人,势必带来一系列困难。应该改革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学籍也流动起来,然后再实施凭学籍参考高考。

二、生存环境需要大力改善。提高外来人口的生存质量,为外来人口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建立合理合法的劳动制度,尊重外来人口的劳动权益,使他们能享受到法定的劳动时间和合理的劳动报酬,要承认和保障外来人口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并且使他们真正得到本地居民的真诚接纳和帮助。因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外来人口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将始终成为困扰社会、学校、家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家庭教育宣传指导上需加强化。越来越多的外来职工子女将会在当地成长、生活、工作。要想方设法帮助破解外来职工家庭教育的困境,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提高子女的素质。学校、企业、社区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指导。学校可以组织“父母学堂”讲座、召开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等方式,启发外来职工开展家庭教育的热情。加强对外来职工家庭的教师家访活动,了解相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社区在举行暑期活动及“青春健康”讲座时,要邀请外来职工子女参加,增强第“二代”外来职工对第二故乡的心理归属感。企业要加强与劳动保障部的联系,安排一定时间对外来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和学历培训,并在各类培训中加入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工种和工时安排上,尽量人性化,让外来职工与孩子有一致的作息时间,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和机会。

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需联合化。外来职工中的第二代在现居住地出生成长,他们头脑中对家乡的概念要比父母淡漠得多,今后长住当地的趋势明显。他们会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真正的生力军。与第一代相比,他们的文化会更高、民主意识会更强,对于现实的不公平感受会更强烈,可能会趋于激进,与主流社会产生冲突;也可能会趋向认同,成功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所以社会各界应形成共识,尽量避免第一种可能,共同引导第二种可能。一是在公众媒体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对新生代外来职工的现状进行系列的追踪报道,呼吁社会消除歧视,共伸援助之手。二是人口管理部门要加强外来职工生育管理,指导外来职工减少生育数量,提高出生子女素质。制订合理的家庭发展计划,把家长有限的精力投放到少量的子女身上,增加教育效益性。三是学校要促进外来职工子女学校教育的成功,使外来家庭拥有一个向上的有效途径。同时使外来职工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得以成功施行的基础要件,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学校教育效果就会降低。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49-01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观念的更新,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笔者对本县22所山村小学1-6年级进行初步调查,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24.62%,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的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调查还显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成绩普遍较差。在今年的初考中,本县留守儿童的成绩优秀率仅占0.042%。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健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对社会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和歧视,容易走极端,要么出现过强的攻击,要么退缩任人摆布,表现出性格脆弱、任性、叛逆等人格障碍,这些性格上的缺陷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据国家统计局在湖南的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校调查,在学校不守纪律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吸烟、喝酒、赌博、偷摸。因此,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

在农村地区,学校是家长和孩子心目中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扩展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其父母的打工地方、联系方式,留守儿童代养人的住址、联系电话、具体情况等登记备案。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学校应经常主动与其父母、代养人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农村学校教师多以校为家,因此,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班一”活动,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多和留守儿童谈谈心,帮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就在身边。

(2)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还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宜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少先队活动、文体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同时,班主任应该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构建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共同体;班主任还应加强和学校、留守儿童代养人、父母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短期培训班或见面会,让家长或监护人了解照顾孩子的知识,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要求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多注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的发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定期把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和道德监控机制缺失而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道德教育工作。

(4)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留守儿童“手拉手互动小组”,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并且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担任指导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在“互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和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困惑和疑虑。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

(5)开办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农村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这些心理问题的淤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形成,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对错行为和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农村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让其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已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或者合理地渲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为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6)教师要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要努力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不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也无论其学习成绩是好是差,要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学生,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

(7)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由农村基层学区、村委会、妇联、派出所等联合构建农村中小学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村(社)干部在抓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同时,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随时和监护人沟通,交流,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在农村社区工作中,积极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社区功能,配合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而且还能起到对农村社会教育进行有力推进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创设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篇4

据对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深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59%,平均每班10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其中由隔代监护的占近79%,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儿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队伍,他们的发展与问题是值得社会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小觑的。

一、教育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教育不够

根据调查显示,苏北农村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成绩优秀者甚少。据老师反映,留守儿童无论是在平时考试中,还是最后的期末考试,平均分总体上比非留守儿童低。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作业质量比非留守儿童的质量低。总之,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表现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仅压力大,而且无心向学,学习动力不明显,甚至处于消极颓废状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学习上接受的教育不如非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体现的教育效果不佳。

2.道德教育不行

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缺乏约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在行为上出现偏差。在生活习惯上表现为穿着比较邋遢,不注意个人卫生;在道德品行上表现为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突出了留守儿童在道德教育上存在的缺失。

3.安全教育不足

留守儿童本身缺乏防范意识,自身防护能力比较弱,监护人对其安全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经常遭到同学、邻居的欺负。有些不法分子将留守儿童作为目标,对其造成伤害。

4.心理教育缺失

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孤僻、敏感、胆小怕事,遇到问题或困难,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心智不成熟和缺少心理教育,不敢及时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5.情感教育欠佳

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很少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加之留守儿童自身比较腼腆内向,所以不喜言谈,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根据留守儿童周围同学反映,他们平时喜欢自己一人,不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玩。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情感交流方面总体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愿与他人交流,更喜欢独处。

二、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道德、安全、心理、情感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究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大多数苏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大多数青壮年对工资的要求,所以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开始渐渐涌向城市,追求更高的工资。苏北是劳动力输出较大的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农村里,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自身家庭的经济收入,不仅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支持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了城镇化,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不仅破坏了家庭结构的平衡,而且使得家庭里的儿童成为留守者,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家庭原因

为了给孩子更扎实的经济基础,为了提高家庭的经济水平,更多的父母不得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然而大多数父母不得不选择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舍弃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农村相比城市无论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农村的父母大多数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农村父母教育意识薄弱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出现问题。

3.学校原因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道德上、安全上、心理上、情感上存在的问题与学校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农村学校里的教育理念相对于农村比较落后,教学理念停滞在“升学率”上,不能及时跟进社会发展潮流;不能及时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存在;不能细致考虑到留守儿童除学习教育之外,仍然需要道德、安全、心理、情感上的教育;没有相应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学校配备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4.留守儿童自身原因

由于留守儿童自身长年缺乏父母的爱,缺少老师与同学的关爱,因此慢慢封闭自己的心,渐渐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内向。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显得更敏感,一旦他人言语有稍微不适当之处便开始抵触攻击他人。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较强,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不愿与他人交流,不愿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选择压抑在心里。由于自身身心不够成熟,对周围人持怀疑态度,总是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三、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应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重视,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地接受义务教育。其次,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2.家庭方面

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要定期打电话与孩子联系沟通,定期回家看看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除了强调学习教育外,还要从孩子身心发展考虑,关注孩子在安全、心理、情感、道德上的教育,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要正确处理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从孩子长远发展着想;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协助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及时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3.学校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天地,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优化育人的教育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当地学校可以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以留守儿童德全面发展为基础;可以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定期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安全教育和道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篇5

【关键词】残疾儿童教育资金师资水平交流

现在,我国各类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取得了有效地发展,同时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政策,可是,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怎样更好的解决残疾儿童现在的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资金的投入,教学方法,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缺乏沟通交流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地区差异明显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残疾儿童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2012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这是中国自1993年提出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后首次实现了这一承诺。然而,在众多教育类型中,虽然近年来残疾人教育的投入总量有所提高,但相关数据表明,残疾人教育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0.38%,而普通小学在该项目上的比例高达33%,是残疾人教育学校的10倍之多。在我国的人口中,大约有57%的人居住在农村;而在500万残疾儿童中,80%的残疾儿童都生活在农村。由于我国教育政策长期偏重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事业,导致城乡区域差别较大,农村的教育在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另外,据统计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仅有1705所左右,而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都应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按照要求,我国初步预估特殊教育学校至少应有近万所。但目前,全国大多数县市没有相应的学校,甚至很多县没有一个残教班,这也在无形中导致不少残疾儿童因为无法就近上学,也没有办法像健全人一样选择受教育的地区、类别等,最终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校考评制度严重影响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残疾儿童教学方式与普通学校相类似,大多数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讲授课。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的教育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氛围也比较死板,缺乏激情,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教师教得无生气,学生学得无兴趣。

另外,在中国现行的教育评价办法中,各级各类的考试成绩作为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评价的标准,这种以学业成绩高低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给残疾儿童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困难。由于残疾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身体和智力的差异,一味地以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以学业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来对待残疾学生的话,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课堂参与还是学业成绩都相对较弱,部分残疾学生跟不上普通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他们越来越受到普通学生和家长的歧视与排斥,教师对待残疾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消极,最终使得他们更加自闭,他们无法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力量支撑他们继续完成学业,辍学率也就随之上升。

三、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队伍无法满足特殊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具备专业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从业人员人数较少。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数量大约只有4万多人,其中专任教师数量大概只有3万人,且每年增长的速度也比较缓慢。这些教师仅承担着不到40万的特殊儿童的教学,还有将近200万的残疾儿童要么在普通学校以随班就读的方式进行学习,要么因为其他原因没有接受教育,如果算上他们对师资的要求,我国残疾儿童教师队伍的缺口更加庞大。目前,全国137所师范院校中只有13.9%的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相关课程,并且大部分课程设置都为选修课,因此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偏低,特别是在学历和职称等方面不容乐观,并且专业成长空间有限,无法适应特殊教育的基本需求。在我国,具有高等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大多特殊教师的学历和职称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四、家庭、学校、社区缺乏沟通交流平台

残疾儿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在残疾儿童教育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作为残疾儿童的家庭,很多时候都会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农村的残疾家庭,家庭条件差,为了给孩子治病经济压力就很大,因此不少家长选择放弃送孩子到学校去读书。在平时的生活中,由于家长在心理上存在着消极的观念,因此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与社区和学校的沟通更是少之又少,孩子在学校的事情一般很少过问。作为学校,由于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较低,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待残疾儿童的态度上也比较消极,在相关管理方式的制定上缺乏有效地针对性,因此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情况,学校都很少与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及时地交流和沟通。社区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形成社区教育体系,社区在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连接作用,虽然部分社区有开展相关的助残活动,但规模较小,影响范围小,在社会上未能起到显著的宣传作用,没有帮助残疾儿童家庭建立起坚定的信心。由于家庭、学校、社区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导致残疾儿童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帮助。

总之,受教育权作为残疾儿童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从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抓起,才能更好地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春燕.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4,18:105.

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笔者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同时担任班主任。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家访、个别谈话等形式经常跟学生交流,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有较多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1)学习成绩较差。在班上所有学生当中,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较差。班上总共50人,留守儿童18人,学习成绩优秀的2人,学习成绩中等的6人,有10人成绩较差,成绩差的占全班学生的20%,占留守儿童人数的56%。

(2)上课不专心,不按时完成作业。普遍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爱搞小动作,讲小话,教师警告只能暂时起作用。作业欠交,卷面乱涂乱画,敷衍了事。

(3)学习主动性差。由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不住校,回去后缺乏有效监管,加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表现出厌学情绪,旷课、逃学现象经常发生。

2.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1)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有的留守儿童刚一两岁就交给爷爷奶奶带,从小缺少跟父母的交流,跟老人又无法沟通,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喜欢独处的性格,对人对事也比较冷漠。

(2)胆子小,缩手缩脚。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总感觉没有依靠和保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他们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怕惹事,做事唯唯诺诺,不大气,这种情况女生表现得比较突出。

(3)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有些留守儿童比较容易接受批评,也表示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但过不了几天,老毛病又犯了。高兴的时候会主动学习,为班上做些事情,不高兴的时候谁的话也不听,做事很情绪化。

3.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1)生活习惯差。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作息等情况。

(2)生活方式异常。放学经常不回家,有时直接在外留宿,喜欢上网打游戏,跟社会上一些待业青年混在一起,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4.思想道德上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的偏移。父母长期不在家里,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愧疚心理,而弥补这一心理的唯一途径就是给孩子多寄钱,无形当中让留守儿童养成了对钱的依赖。这种价值观引起了一系列的道德行为问题,如抢劫、偷盗等。

(2)道德行为的偏离。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常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二、对策建议

1.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做好亲情补位

一是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情感补位中的主导作用。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班主任都比较容易觉察到,班主任要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用一颗爱心去温暖他们。二是任课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留守儿童更要多一点爱。通过精心照顾,让留守儿童在校感觉像在家一样,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健康成长。

2.心理为主,行为为辅,做好情感沟通

一是农村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辅导的作用。在农村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通过心理辅导,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帮助他们度过留守期间的心理危机,为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二是在学校广泛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平时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充分发挥青年团、少先队等组织的带头引领作用,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设计团队活动,纠正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偏差。

3.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建立共同教育机制

一是建立学校与临时监护人双向沟通的长效机制,建立与委托监护人的联系网络,经常询问留守儿童的情况,做到信息畅通;二是建立学校与第一监护人(孩子父母)的双向联系机制。主要是各班班主任,不仅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而且要随时把情况告诉远在外地的父母,让他们及时了争孩子的情况。

4.改善办学条件,为留守儿童创造好的教育环境

一是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资力度,根据学校规模兴建新的校舍、学生宿舍,改造食堂,增加工勤人员,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根据区域人口布局,合理规划寄宿制学校的布点,该撤并的撤并,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尝试制订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必须寄宿的规定,保证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坚.农村留守儿童看护问题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1(6):92-94.

篇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03

课题项目:江苏省成人协会“十三五”社会教育立项课题“多方联合、立体设计,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再‘留守’”(135098)。

作者简介:钱林辉(1979―),男,江苏丹阳人,江苏省丹阳市麦溪初级中学教师,一级教师;

张锁云(1963―),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社区教育中心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实践。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最终还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按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4000万的总数进行估算,处于留守状态的学生总数达到230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农村中小学群体中,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留守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缺少有效的监护,如生活抚育、亲情缺失、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困扰着广大的留守儿童。

(1)留守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但其身高、体重状况明显较差。祖辈或亲友缺乏对孩子科学养育的知识,使留守儿童没能得到合理的日常饮食,营养摄入不均衡。据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

(2)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情感依赖程度具有一致性,在心理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焦虑、孤独者很多。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打工,他们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今后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形成,导致一部分儿童会偏离健康的生活轨迹和道德准则,由此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3)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督促学习,事实上,祖父母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及时监管,从而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之后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态度变得散漫,出现了不交作业、迟到,甚至逃课等不良行为。

(4)留守儿童交通安全隐患多,溺水造成的悲剧也较多。一方面是孩子生性顽劣、交通意识淡薄,无视交通规则,肆意地在公路上骑车或嬉戏;另一方面农村多塘坝、沟渠,孩子喜欢偷偷去游泳,结果导致交通事故及溺水事故的死亡悲剧多发生在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身上。以上的所有案例都说明了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教育,再加上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如今,其安全问题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对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科学判断,有助于社会各界理性面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该重点群体,着眼关键方面,明确责任主体,扎实而有效地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政府、学校和社会应积极采取对策,减少孩子与父母的分离,以使更多的孩子在父母的陪护下健康快乐成?L。

1.协同主体,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家庭、学校、社区是儿童成长的三大场所。家庭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第一,要认识到亲情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要和孩子加强情感上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只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第二,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第三,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夫妻双方如果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托在比较有文化且有一定责任感的亲朋好友处,并且多和监护人联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人们对学校和社会给予了更高与更多的期望,希望学校来担负一部分“留守家庭”无法胜任的责任。这既需要学校和社区认同这种责任担负的合理性,又需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为此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宣传号召、组织协调、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等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在“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下,政府引导并支持学校和社区两大阵地的行动,形成合力,聚焦目标,以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综合有效经验

(1)政府关注留守儿童现象。政府要做好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统计与配备工作,保证每一位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期间都有监护人,避免儿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

(2)学校关心留守儿童成长,建设好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动态监测;进一步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出资建立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搭建亲情电话、网络视频等与家长沟通的平台。教师兼任家长,监管学习,照顾生活,沟通心理,交流思想,深化情感;同时开展系列成长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儿童的归属感,促进其形成健康人格。

(3)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发展,建立家长学校,以使留守儿童尽量得到全面、有效的监护,降低留守儿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4)我们要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等,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2017年2月“蒲公英”留守儿童之家新活动中心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社区教育中心揭牌成立,由镇派出所、妇联、学校等部门,依托社区教育中心,逐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级联动关爱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蒲公英”留守儿童之家已在社会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蒲公英”留守儿童之家已成为江苏省丹阳市传播“大爱”的重要载体。

(5)我们要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指导低龄留守儿童监护人科学地引导孩子行为和品德的发展。学校和监护人需格外关注他们,多加交流,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篇8

论文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受教育现状 管理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紧迫性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社会进程的带动下,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却仍旧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现今国情的局限性所规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生活节奏也紧随之而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也愈来愈多,这其中有许多是农民工所组成的团体,这固然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推助力,却也使得我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了。农民工在进城为城市建设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的时候,往往却忽略了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和管理问题:有的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农村,却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义务,整日忙于工作线上,对子女的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有的农民工把子女带进城里后,面对着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愈来愈大的生活压力,也没有顾及到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对其的管理也仅仅是停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子女的内心动态,使得农民工子女往往在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同时,也养成了许多的陋习。之所以会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农民工自身教育意识不高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农民工的保障体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空间,致使农民工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子女进行教育投入的同时,也缺乏对子女进行管理的时间。

我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以实质性的措施鼓励农民工让子女入学。从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出发,承担起对农民工子女入城后的教育工作,督促农民工对子女的管理。这就意味着在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予以农民工一定的空间与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让农民工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进程。

二、以贵阳市为例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其管理问题

以贵阳市为例,我们对贵阳市某小学去年九月份入学的36个农民工子女以及其他在校的农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去年九月份入学的36个农民工子女是主要的调查对象。从这里,我们从入学年限入手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分类,让调查更具代表性。

我们从调查中得知,农民工子女在入城后受教育情况普遍得到改善,但在家庭教育及监护人管理方面,却仍有待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监护人往往疲于奔命,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仍未得到显著改善、教育成本对农民工来说仍是巨大负担的今天,农民工在为子女挣钱上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管理。同时,由于农村的计划生育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农民工由于仍未能够完全摆脱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又往往有“重男轻女”的倾向,一个家庭往往有三四个小孩却只让一两个男孩子去上学。这归根到底,仍旧是对农民工子女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所引发的后果。

同时,通过调查,我们也得知了在农民工子女入学后,往往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下面我们进行举例分析:

例1:

小张是去年九月份入学的三年级学生,他是典型的转学生,在转学过后的半年里,他并不习惯于城里的教育现状,他的同学们往往也不愿意和他玩,在他主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常常带有不屑的语气,这让他深受困扰。而父母常常不在家,即使在家也没有过问过他在学校的事情,一味只看重他的学习成绩,一旦出现下滑的现象,轻则责备,重则打骂,这也给他的童年带来了不小的阴影。但是,他同时也表示城市的教学质量和配套设施确实比农村的好得多,很羡慕城里的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这都是现今农民工受教育的普遍性问题,在现今城市节奏不断加快的现状底下,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诸如上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小张一个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发展教育、感恩农民工对国家贡献、缩短贫富差距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三、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和管理问题的思考

(一)农民工子女上学以流入地公办中小学为主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在评优奖励、人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

(二)农民工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要达到当地水平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负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要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

流入地政府要制定有关行政规章,协调有关方面,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这一工作纳人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指导和督促中小学认真做好接受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公安部门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的有关情况。发展改革部门要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人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保障经费。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数量,合理核定接受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使用童工行为。价格主管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等制定有关收费标准并检查学校收费情况。城市人民政府的社区派出机构负责动员、组织、督促本社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依法送子女接收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进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故事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10-0026-03

[作者简介]张玉(1986-),女,河北巨鹿人,吕梁学院教育系教师,硕士,助教。

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与规划纲要》等政策出台,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多,但从总体上来说男生数量还是很少。男生报考这个大多数人认为是偏女性的专业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呢?许多研究者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性别压力、心理问题等内容行过探究,以期改变男生的被动地位和心理状态。但是一个男生从选择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到继续在这个领域行深造学习,他的心理路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什么样的体会呢?笔者希望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对此问题行梳理,以帮助在这个领域内彷徨的其他男生。

(被访者背景:z同学,男,2004年~2008年就读于某省重点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当时班里共52g学生,其中2名男生;2009年考上教育部直属某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中15名学生,其中2名男生。)

一、现状和感受

(一)选择和抉择

1.大学志愿是自己选择的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很多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都是被调剂过来的,而本文的被访者却是主动选择的,原因有:①由一件具体的事情引起了研究孩子的欲望,亲戚家孩子每次去了玩具店就哭着不走,这次买了下次还要,而且越满足他以后就越要求,这引起了自己对孩子心理探索的欲望。②被访者对生命的发展化一直有高度的好奇心,总在思考什么原因让物种一步步化到了人,对动物化为人的事情保持高度好奇心。对心理学,尤其是对人是怎么由一个孩子一步步长成大人的发展过程很感兴趣,这是选择学习学前教育的一个直接原因。③填报专业的时候受到了关于就业率报道的影响。“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在当时就业率还是很好的,没想别的很多因素,也就选择了学前教育。”④知道这个专业内男士较少,受到了“物以稀为贵”想法的影响,想到以后也许会占一些性别优势。

2.考研继续选择学前教育,也是自己做主

①主要原因还是“对孩子发展的好奇”。觉得本科时学的东西都太浅了,想继续探索,了解更多的知识。②对工作的不满。毕业后了一个中专,周围的环境等让他觉得“从此离开了探索的环境,好像从此对儿童发展的好奇就中断了,所以决定继续读书,这样能让自己懂得更多。”③个人的原因。“觉得读了四年的东西丢掉太可惜了,好像是一种做事的习惯吧,想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我喜欢读书,那就读完大学考研,然后考博,一直读到头。”

3.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不同时间段有不同抉择

如果现在是高中报考大学,他会选择发展心理学专业。当初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孩子,这是被访者最初的动力。选择发展心理学专业还能让他了解更多有关心理发展方面的东西,也能逃避很多不喜欢的课程,比如舞蹈、手工等。

但是如果考研的话还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这其中必定要考虑一个学科体系的联系问题。心理学专业要你了解很多心理学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学前教育专业所欠缺的,而且补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且跨学科考研也有一定的困难。学前教育虽然不全是涉及心理学的东西,但毕竟也是我很喜欢的学科,所以综合考虑,我还是会选择学前教育的。”

(二)理想和现实

1.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上大学时,“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以前也有所预测,但是没想到比例会失衡到这种地步。真的没想到会失衡到这样的地步。”“要是预测到了,我也不选了,(笑)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一个班里只有我们两个男生,同伴很少,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团体,当一个性别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难受。”男女在思考方式和爱好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老师提问题让男生回答,表扬男生有想法,全班那么多女孩子一起看你,有时候觉得很不自在。现在读研了,虽然男女比例增加了,但还是多少有点这样的感觉,有点别扭,慢慢就会好的。因为不仅仅是女生多,学前专业的老师中也是女的居多,也许以后一辈子就要这样了,毕竟在这个领域女的就是多。”

2.对专业课程的感受

没有想到这个专业会有那么多的技能课,比如形体课、钢琴课、手工课等。对于这些技能课,学习压力很大,传统观念中的男的应该是稳重的,不是蹦蹦跳跳的,这些东西好像都是女的做的,比如“舞蹈课,自己的腿什么的确实没有女生软,跳一些儿童舞蹈确实没有女同学放得开,尤其是有些表情,根本做不出来,有些表情女生做出来是可爱,男生做出来就是恶心。”这和人们心目中的性别认同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很好改变。因为男生少,更加剧了自己的别扭感。但是有一些专业理论课,比如儿童心理学等还让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因为更能了解孩子。平时自己也会看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甚至自己去书店买一些书,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到了研究生阶段,只有专业理论课,没有技能课了,这点很高兴。本科上课时基本都是老师讲,我们听,就是灌输式的,虽然有讨论,但比较少。现在研究生上课主要是讨论式的,知道了更多女生对于某个问题的想法,发现女生和男生想的问题等确实很不一样,而且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好像越读书越发现自己的欠缺。

3.传统观念的困扰

很多人对学前教育专业存在误解:这只是一个哄孩子的专业,没有多大出息。他们对这个专业的轻视有时候使我很郁闷,他们根本不知道塑造一个人,基础是多么的重要。对于男生从事这个专业有些人也是不屑一顾,觉得哄孩子是女人的事情。自己家人对我比较支持的,这一点让我感觉还不错。不过我妹妹是一名幼儿教师,但她并不希望我在幼儿园当老师,更倾向让我去教幼儿教师。

4.继续深造的压力

压力比本科的时候更大了,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让谈谈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一些问题自己认识又不是很清楚,有时候也是应付了事。“书越读越觉得自己懂得少,这也不是谦虚,因为教育问题从来都不简单是教育问题,而是与社会各个系统相联系的。”所以,谈论教育问题的时候你必须对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能力有限,感觉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对于科研,因为有很多基本的知识掌握不是很到家,认识问题的深度有限,未能熟练掌握各种科研方法,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此外,还要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扩招,导致工作岗位严重少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门槛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

5.对学前专业在两个阶段的不同认识和感受

主要的不同是现在更能把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放到一个大环境中去考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它受到风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尤其对儿童教育对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当今中国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想法。比如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儿童就要管,不打不成才,但是现在了解到教育孩子是一件科学的事情,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

(三)梦想和计划

原来有一个梦,现在想想感觉有点幼稚,因为对人的成长过程比较感兴趣,曾经想过当一名儿童心理学的专家,去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对于毕业后干什么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想清楚,但是更趋向于工作,因为自己觉得好多问题光在学校里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深入实践。考博不是第一位考虑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学前教育的博士点太少了,考博也存在很多困难,自己岁数也大了。但是如果有读博的机会还是会去读的。

毕业后还是尽量不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的工资确实很低,对于一个男生来说以后还要养家,是很难做的。考研多少也有点摆脱幼儿园的意思,但对我来说主要还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好奇,孩子是怎么一步步的长大的等等,是这些东西一直支持我走过来的。

二、帮助和对策

1.改变传统观念,宽容对待

男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社会上一些人不要因为传统观念,觉得男生选择读学前专业而歧视他们。尤其是男生的家人和他所在班级的女同学和教师,要更多地给男生一些关心和支持,宽容他们,悦纳他们。女同学不要总是在自己的小团体中活动,要跟男生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帮助,让男生感觉到自己也是集体中的一分子,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结合实际,改变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在专业课设置上要求学习琴棋书画、说唱弹跳,而这对男生来说的确有一些难度,所以建议一些学校适当改变对男生的要求,根据男生的兴趣和能力,给他们一定的选择空间,拓展男生的专业能力。任课教师也应培养男生特有的对待幼儿的态度,如不娇惯、不宠爱等,要鼓励男生使用自然、直率、温和、精炼的教学用语。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多提供见习和实习机会,让他们在毕业前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内容,避免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自己的未来茫然,不知所措。

3.缓解男生心理压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面对社会传统观念,男生不论是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对未来的就业,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不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教师和同学,都要更多地关注男生,或者开设一些心理讲座,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自信,提高抗挫能力和意志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和定位,增强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4.加强职业教育,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建议与对策

自从“留守儿童”这个名词在我不经意间看到,我便不断的留意相关报道。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提倡和谐社会、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很多媒体包括报纸、电视都对农村的留守儿童有所关注。据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么样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这样一位农村教师正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进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其结果必然出现人口流动。“农民工”在“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时候,绝大部分仍然把其子女留在自己的出生地,让他们继续在当地农村学校上学,从而在教育学领域出现一个新兴的名词――― “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故又称之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留守儿”、“留守学生”等等。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留守儿童存在的情绪问题。出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所迫,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艰难。一方面,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们在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以致同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的开始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承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如“我们为什么那么穷?怎么才能挣到许多钱?”在经历由生活的贫困到父母的离别到生活的改观的一系列过程后,孩子的心理变的比同龄人敏感、早熟。因此经常产生消极情绪。

2.2 留守儿童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 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双方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既使隔代监护或监护,这些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的心事无处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的问题,这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别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的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别人遗忘的角落里。这样交往问题就导致其他心理问题,内向一些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

2.3 留守儿童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比较起来,没有父母的贴身呵护,形单影只。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父母才离家外出,所以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这样也导致极度自卑。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没有求助的对象,不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有父母的指导,而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出现错误和问题后,他们会后悔不已,缺少自信心。

2.4 留守儿童存在的逆反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缺乏自身安全感, 对周围一切充满了怀疑, 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拒人于千里之外,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了不信任感, 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 常表现为“不听话”、 “不礼貌”、“不谦虚”、 “恶作剧”等, 凡事喜欢背道而驰。

3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就我这就年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1.1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人,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1.2 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在所有教师中普及心理知识,以增加他们的倾诉途径,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3.2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正如前面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虽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3.2.1 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如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卡,以制度形式保障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经常性的联系。

3.2.2 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留守孩子。学校可以把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组织起来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力量,启动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开设关注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热线等,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合力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Guy R.Lefrancois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苏燕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J]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 关于新洲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EB/OL].

[5] 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EB/OL].

[6]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谢高桥.社会学[M] .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

[8]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200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