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学前儿童 舞蹈教育 特殊性

舞蹈作为一门古老而常新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因而也有着“艺术之母”的美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更是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形式,受到了狂热追捧,各种舞蹈培训班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壮大起来。然而,由于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与一般舞蹈教育虽有相同点,却更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一、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概念厘定

广义的学前儿童泛指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正式教育之前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包括婴儿、幼儿。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3~6、7岁的儿童,也正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幼儿。虽然婴儿律动也符合舞蹈的部分特征,但一般所讲的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指以狭义的学前儿童即幼儿为对象进行的舞蹈教育。从理论上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探寻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问,属于舞蹈教育学的分支。从实践性看,它更是一个教学双方互动相长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以3~6、7岁儿童为主体、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和其它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普及舞蹈教育和专业舞蹈教育。

二、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目标

学前时期儿童的学习都是为进入学龄期进行正式学习做准备的。对学前儿童的教育目标不在于向其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其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舞蹈艺术家,而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舞蹈的各种功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具体目标是:(1)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活动;(2)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舞蹈训练方法,促进形体塑造和体格发育,增强儿童体质;(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力、对自我的控制力和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力;(4)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舞美设计与搭配,参与舞蹈创编,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5)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高尚的品德,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舞蹈以幼儿为主体,舞蹈内容是对幼儿生活、游戏、学习、思想的总结和反映,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贴近幼儿的特点,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表达方式。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处于艺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增强体质,促进生理发育

就促进身体健康方面,舞蹈与体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舞蹈的功能则更为甚之。学前儿童爱动、爱跳、爱模仿,尤其受语言发展水平限制,喜欢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我。舞蹈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有童趣,幼儿经常接受规范的舞蹈教育,符合其年龄特征,因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机体组织的发展,从而增强幼儿体质和抵抗力,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同时,科学的舞蹈教育还能够提高学前儿童动作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不仅如此,作为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舞蹈还可以帮助幼儿矫正端肩抠背、小腿不直等不良习惯和不良体态,塑造挺拔向上的身形。

(二)提升智力,促进心理发展

舞蹈要求跳舞的人在音乐的起落中完成各种身形的转换,和着音乐的节拍呈现灵动的舞姿,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领悟力、模仿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舞蹈教育,可以通过多次的学习、排练和表演等活动,锻炼学前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等,培养专注的品质,同时,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编排舞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儿童通过提取生活素材,进行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形成画面,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转换为立体形象,最后加入时间的维度,编排成为伴着音乐的舞蹈曲目。不论幼儿完成的情况怎样,这样的锻炼都有助于开发学前儿童的右脑,启迪幼儿进行丰富的联想,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升学前儿童的智力。并且,学前儿童舞蹈多是群舞形式。这就要求学前儿童在舞蹈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要能体谅和宽容他人,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三)美育功能

作为最为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学前儿童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具有美育功能。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认识美、感受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优美的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服饰道具的配搭培养幼儿的色彩形状等审美鉴赏力;丰富的主题使幼儿体验生活多彩之美;集体舞的形式则使幼儿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之美。学前儿童在接受舞蹈教育的同时,也是其生命美本身的展开。他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取材生活,创编舞蹈,通过音乐的映衬下肢体的语言来表达这无尽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

(四)独特的本体价值

舞蹈对学前儿童而言,除了上面述及的各种作用,更重要的一点则体现于舞蹈独特的本体价值。舞蹈特别强调本体感觉,也即“依赖于肌肉运动、身置、肢体平衡和肌肤触摸等所获得的身体感觉, 它是人类最本原的一种智慧, 是人们用身体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方式。”①这种方式恰恰符合学前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即主要通过感知去把握世界。学前儿童通过肌体的感受理解世界,通过肢体的言说表达理解。相较于其它艺术门类,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更为突出本体感觉,更有利于幼儿探索和认识世界。

(五)其它作用

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舞蹈传统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舞为学前儿童学习舞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幼儿学习舞蹈,一方面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肢体这个共通的语言与其它文化进行交流。此外,由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学前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还能享受到音乐本身带来的价值。

四、学习和从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除了与其它年龄阶段舞蹈教育的共性,还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学习和从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对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目前,在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舞蹈教育并没有作为专门的课程纳入日常教育计划,而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在进行。这说明,在很多人眼里,舞蹈对学前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孩子被送到舞蹈训练班是因为“别人的孩子学了舞蹈”;有的是因为家长认为“总得学点啥”;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学习舞蹈能够获得考试加分或者为参加艺靠打下基础;少数家长认为送孩子学习舞蹈可以锻炼身体塑造形体;而鲜有人能全面地认识到舞蹈对于学前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所起到的多方位的作用。所以修正家长们对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有失偏颇的认知,把舞蹈视为与其它课程同等重要,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尊重学前儿童在舞蹈教育中的主体性

在学前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学前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却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便是:着急着塞给幼儿各种知识,使学前教育变成了“前小学”教育。学习似乎只为了成绩,教师成为“填鸭教育”的主体,削弱甚至剥夺了本属于幼儿的主体地位。正如前所述,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在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及其它教育中,都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才能达成教育目标,使幼儿成长为具有自由精神的、自主心灵的、有创造力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

(三)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舞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良性作用是建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的。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要在适宜弹跳的地面进行舞蹈训练。不能忽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关节灵活、肌肉弹性和伸展性提高,便于机体快速进入灵活的舞蹈运动状态;也不能忽视训练后的收整活动,以使机体从兴奋到安静有个缓冲过程,避免儿童发生软组织挛缩,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连续性、不均衡性等特点,秉承整体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着眼于整个有机体,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避免单纯侧重某一方面的训练或者超出幼儿身体承受力和理解力的训练,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此外,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还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舞蹈训练要尽可能顾及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态。

(四)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前儿童

领略舞蹈魅力、享受艺术教育是每一位学前儿童的权利。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将每个幼儿都培养成为舞蹈艺术家。那么所有的学前儿童,不论性别,不论其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论其生在城市或者山村,不论其是否有舞蹈天赋,不论残疾或健康,都应该享有接受舞蹈教育的平等机会。所以只要是学前儿童,都可以学习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表现自己的精神风貌。作为教师,进行舞蹈教育时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五)避免成人化、功利化

学前儿童舞蹈内容应该反映幼儿的游戏、学习、生活和成长,舞蹈素材要贴近幼儿,符合幼儿的理解力,舞美设计也要以幼儿喜闻乐见为标准,而不应该把幼儿舞蹈看成成人舞蹈的缩小版,盲目追求技巧难度,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幼儿舞蹈的主题、音乐或动作。道具选材也要因地制宜,让幼儿学会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不应该盲目购买进行奢华攀比。此外,一定要确保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目的的纯粹性,不应该把舞蹈教育当成考级加分的阶梯或者比赛拿奖的工具。

言不如歌,歌不如舞。学前儿童接受舞蹈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陶冶幼儿情操、全面提升幼儿素质均有重要作用。由于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在引导学前儿童领略舞蹈魅力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主要目标,尊重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注释:

①易晓明:《论本体感觉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22页

参考文献

[1] 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范素芬,陈维素.舞蹈教学应注意儿童心理品质培养[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4

[4]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 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王雯晶.舞蹈心理治疗的跨文化研究述略[J].文学界,2010,(5):284-285

[7] 王小金.论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9,(11):171

[8] 吴雪蕾.浅谈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与少儿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0,(16):257

[9] 徐文霞,孙娟.舞蹈基础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37-01

学前教育行业是近几年的热门行业,伴随着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也越来越被社会、学校和家长们重视,接踵而来的是一些少儿美术兴趣班、少儿画室的开办,足以可见人们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性。这也赋予了学前儿童美术教师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又要细心地把握儿童的特点及成长规律,以科学的教育手段贯穿学前教育的全过程,真正让学前儿童在艺术创作中激发艺术潜能和天赋,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学前美术课堂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每位教师对儿童艺术创作的指导以及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提高审美意识

学前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有独特的想象力,我们要客观了解他们的这些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无拘无束和大胆创新中创意造型,将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丰富奇特的生活世界转化为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美术世界,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抓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前儿童的美术课程无外乎简笔画课、手工制作课、美术欣赏课等,上好这些课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搞好课堂教学过程。

首先,在上简笔画课时,针对学前儿童思维的不连贯性,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告诉他们一些简单道理和自然规律,反复引导他们认识绘画中线的重要性。让他们通过大量练习,在想象中加深印象。在简笔画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听儿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它创作成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思索,丰富了想象的内容,把头脑中想象的画面表现在作品中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创作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这将为他们今后学习美术学科及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在上手工制作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多动脑,多动手,这样手脑并用,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泥塑课上捏小兔子时,教师引导儿童分析小兔子的结构组成部分,并讲解和演示制作步骤,再让儿童自己动手制作。学生制作出来的小兔子各种各样,教师再次让学生观察,找出自己制作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在掌握了制作要领后,教师再启发他们进行创意设计,经过儿童的积极思考后,各种各样的小兔子便相继诞生,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这样的手工课上,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儿童的思维,使儿童的作品体现其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所以对于儿童的作品,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保持原创性,切不可随意改动。

再次,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画册图片、影像、电子照片这样的现代教育手段来刺激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这种生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辅助讲解这些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使学生从欣赏中开发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当然,教师在这几种教学活动中,还应遵循“寓教育乐”原则,毕竟,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必须体现这一原则。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生命重在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地想象创造,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以及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可见,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讨和完善,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儿童的引路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人才的辈出,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金波.婴儿与幼儿――两个大世界[J].大众健康,2011(6).

[2]蒋勋.艺术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7).

[3]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吴丽芳.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集美大学学报,2009(4).

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1.教育目标方面,强调“技能”学习的儿童美术教育仍然占主流地位

过分强调绘画技能的教学,缺乏对儿童情感的关注。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家长和社会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够完善,很多家长就以儿童作品的好坏来评价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成败。这就迫使幼儿园不得不教授更多的技能技巧,以此来获得好的作品,呈现所谓的“优秀作品”来吸引家长的眼球。但是,那些看似优秀的作品却失去了孩子本身的童趣。学前儿童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享受其中的喜悦,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儿童的很多心理活动或者心理问题都可以从绘画中反映出来。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儿童内心真正的想法。

2.教育内容方面,绘画内容过于刻板,强调模仿和再现

教师的选材常常不能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点,很多都是让儿童按照教师画的或者是画册上的样本来临摹。经常都是教师做一个示范,然后所有儿童画的画基本上都和教师的大同小异。这样做以后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在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班集体里,甚至是在同一个画展里,从各式各样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很多模式化的形象。这样做不仅束缚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使儿童的思维僵化,导致他们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阻碍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虽然现在的美术教育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大多时候,教师还是会给出几个示范,然后教儿童自由按照这个主题画画,结果常常是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基本上都是教师给的几个范例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的简单组合,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换句话来说,这样的教育也只是教师多给了儿童选择的空间而已,还是没有真正达到让儿童自由表现自我的目标。

3.教育过程方面,儿童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足够尊重

在美术教育的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纪律,强调统一,限制了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总是怕课堂纪律不好,总要求孩子们要统一行动,同时开始画画,同时停止画画,没有考虑到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性,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如:有的儿童刚刚有新想法正动笔要画的时候,教师一声令下马上要他们停止动笔,把手放桌上。这个时候要是他坚持画自己的东西,大多会招来教师的批评,说他不听话,不是好孩子。如果要做好孩子,他就必须放弃他的想法。在很多美术作品制作的过程中,缺乏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即使分享也只是因为教具不够才相互分享教具,儿童很少能和同伴分享想法,因为教师要求大家要保持安静,自己画自己的,自己做自己的。

4.教育评价方面,成人对于儿童艺术活动的重视往往源于某种短效的功利性

家长的功利心表现为,培养孩子的一门特长,方便以后找工作;参加中、高考加分,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所以他们不顾孩子审美经验的获得和审美素质的培养,而让孩子早出作品,快出作品,出好作品。家长常常只以是否出现好作品为标准来评价美术教育的成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视了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而且在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常常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常常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在画中所表现出的创意和感情。

二、相应的对策

1.重新认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处理好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儿童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是培养学前儿童的健全人格和审美素质。同时,由于学前儿童主要是发展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能力没有发展成熟,受身体发展的限制,对其的美术教育应该重点放在打基础上,重点在于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让儿童喜欢并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儿童愿意、乐意参加某项活动,才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最好的发展。我们主张审美先行,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定会带来表现技法上的进步,待孩子的身体条件发展充分以后,再对其进行更多更系统的技能教育,这样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学会等待,不要急于就成。追求快出作品,以作品来评价美术教育的好坏,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儿童的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把正确的美术教育理念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作用和规律,积极配合教师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

2.以人为本,重视兴趣

教师在选材方面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准,选择大多数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同时,选题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按照低控制原则(低控制原则是指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地体验和表达),教师应该给学前儿童充分的选择机会,使他们能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命题,使他们对美术充满好感。最好把命题画和自由画相结合,既关照学前儿童生活中大的主题,又关注学前儿童个人生活中的小愿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艺术活动本来就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儿童只有在精神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才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如果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干预,过多地强调整齐和统一,过多地对儿童不一致的行为进行责难和训斥,把教学秩序看得至高无上。这样会使得儿童处于纪律的“高压”之下,一举一动都小心谨慎,又怎么能获得好的发展呢?

4.注意对作品的评价方式

首先,教师应该改变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方式,不要只以作品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儿童能力的高低,要积极维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护好他们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作品应该多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尊重他们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性,鼓励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语言表述,让他们多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其次,教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传统评价方式改正过来,使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教师趋于一致。只有正确地认识美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赵俊婷.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和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篇4

关键词: 学前美术教育 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随着学前美术的普及,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学前美术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认识学前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潜能,如何催生和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美术教育研究者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对学前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学前儿童主要指尚未入学的0―6岁的儿童,即幼儿。对幼儿实施的美术教育即为学前美术教育。首先,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即人在幼儿期由创作行为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体现出的美术行为特征和作品特征。它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尚未入学的幼儿。如果主体不是幼儿,是儿童甚至是成人,即使他们的美术行为和创作具有幼儿美术的特征,也不能作为学前美术。在其他学科中,似乎难以根据年龄来分类,只有在人文学科中有儿童文学、儿童舞蹈、儿童歌曲之类的说法。但这些往往指的是成年人以儿童为行为主体和接受客体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即儿童文学、儿童舞蹈、儿童歌曲等都有成年人参与的成分。而学前美术、儿童美术的接受主体和创作主体都是幼儿、儿童本身。这是学前美术与成人美术之间最大的区别。学前美术的形象生成与组织主要取决于其身心发展水平,同样也能反映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学前美术是幼儿表达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情感,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形成的时候更是如此,而且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很明显,学前美术带有一种鲜明的自发性的特征。加登纳在《儿童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提到幼儿艺术知觉的两个阶段:一是0―2岁的幼儿知觉期。此时的儿童能够认识他人和一些几何形的物体,即发展最初的知觉力。但这时期的幼儿对有组织的形式表现出偏爱。二是3―7岁的符号认知期。此时的幼儿开始在一定文化背景上掌握图像、手势、声音、数字、形式和语言等多种符号的意义。但此阶段因知识经验不足,还不能知觉艺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悦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所以成人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二、对幼儿主要实施美术欣赏教育

因处于0―6岁的学前幼儿的年龄太小,教育者应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骨骼、力量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让其信手涂鸦,尊重他们的感受。但这时,更直接、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来欣赏和安排美术欣赏教育。首先,选择抽象性的美术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马蒂斯的《忧愁的国王》,康定斯基的《即兴35号》,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等作品。这些形式层面的作品最容易为幼儿接受、理解和欣赏。经研究发现,比起其他风格的艺术作品,儿童更喜欢和抽象作品展开对话。因为欣赏这些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这恰恰与幼儿尚完好地保存着人类的本能和直觉相一致。其次,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幼儿应选择具象性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应是在儿童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能理解和接受的。幼儿在欣赏了抽象美术作品后,对美术的基本要素及情感的表现性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写实作品上来。经研究发现,徐悲鸿的马,陈之佛的花,齐白石的虾等作品,幼儿是很有兴趣的。这些作品直接描绘了儿童较为熟悉的事物,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幼儿会对美的事物更感兴趣,情感体验也更丰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作品的选择不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三、关于儿童美术考级

针对儿童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它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儿童享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然而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是孩子画一幅漂亮、逼真的图画。于是,就把孩子送到校外的美术培训班、少年宫学美术。一些校外美术老师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抓住家长的心理,让孩子快速地临摹一些写实性作品,选出一些好的美术作品拿去参展、考级,一些毫不知情的家长以为孩子进步很大。于是决定把孩子培养成画家。其实过早地定位人生目标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更何况儿童美术和成人美术完全是两码事。事实证明,很多人在儿童时期获得大奖,甚至国际大奖的,长大后碌碌无为,甚至根本就没有从事美术工作。由此看来,儿童美术考级是有违素质教育的精神。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性特征的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儿童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和感知,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其实,儿童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也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是用美术特有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表现学生的生活,打动学生的心灵。而校外美术培训班和少年宫的多数老师只注重技术训练,单调乏味,或者要求苛刻,批评甚多,严重地挫伤了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家长应理智地看待儿童美术考级,社会也应坚决叫停儿童美术考级。

四、正确的评价幼儿美术作品

绘画是儿童大都有的潜能,是儿童不启自发的一种自然表现。绘画给儿童带来很大程度的不是作品的本身,而是儿童在信手涂鸦中于纸上留下的痕迹和此过程带来的快乐。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不能以“画得像”、“画得好”、“××的画是班上最好的”等来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应关心孩子是怎么画出来的,用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没有立体、透视、线条等的概念,且他们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差,秩序紊乱,对复杂的空间感知能力弱,画出的作品没有透视、空间,可能过于大胆,造型夸张、构思奇异、和原始绘画有着惊人的相似,天真幼稚的突出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面上。这时教育者不可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儿童,而应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赞美他们,积极地引导孩子充满生机和活力、主动地作画,用手中的笔将真情实感融入画中。

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要兼顾儿童自身的身心阶段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教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用亲情的语言,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力。注重不同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让幼儿的画面呈现符合幼儿心灵的美。

五、对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识

不了解学前儿童绘画时的心理特点,就不能很好地辅导儿童,也就不能很好地评价幼儿美术作品。学前儿童年龄小,心理没有发育完全,对外界接触不多,缺乏知识经验,所以他们的思维认识、行为动作都是幼稚的。他们在画画时的意识、造型等也都是幼稚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涂鸦期”,这时他们的手、眼、脑配合得并不默契。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当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幼儿很乐于在绘画中展现自我,比如他们的自己的作品,一定会拿给家长或老师看,希望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所以这时的家长和教师一定要丰富其想象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尊重儿童的心理,让他们在儿童绘画王国尽情飞翔。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美术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它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我们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通过幼儿的自我表现去构建健全的人格内涵,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在学画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欢愉和乐趣,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关于儿童美术的几个问题[J].美术,2007,6.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篇5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幼儿;全面发展;价值

学前音乐教育,指在教育的前提下将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儿童理解与接受的前提下,向学前儿童传授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音乐教育,在学习和掌握听、唱、跳、奏等音乐技能的同时,智力、听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学前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开发幼儿智力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人的左右脑在智力活动中有不同的分工: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概念、分析性思维活动;大脑右半球则是负责音乐、空间视觉、距离分析等综合性思维活动。在人进行智力活动时,左右脑并不是在独立活动,而是协同工作的,协同作用是由联络左右两半球的骈胝体(位于大脑两半球的底部)来完成的。处在发育初期阶段的幼儿,如能接触音乐并能进行适当的音乐训练,其空间数理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音乐在刺激右脑功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大脑两半球的联络功能,左脑的功能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因此,儿童的智力活动水平就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增强。“欣赏乐曲或演奏乐曲,能强化人的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们的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并能加强情绪体验。”①长期的音乐教育,在加强儿童的记忆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与准确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音乐学习中要求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来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因此,长期的音乐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协调发展

音乐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经常欣赏欢快、抒情、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有利于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还能促进听觉器官的发展,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他们捕捉声音细微变化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高;经常练习唱歌能锻炼儿童的呼吸器官,提高他们的肺活量;在歌唱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正确的运用呼吸和发声技巧,保持正确的姿势,这样能够帮助儿童调整呼吸节奏;在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弹奏歌曲时鼓励儿童跟随音乐舞蹈,不仅能够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还能使他们心情愉悦,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学前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健康的人格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深厚的的情感内涵,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四、学前音乐教育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艺术才能

学前音乐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幼儿的音乐审美基本上是处于音乐审美感知阶段,他们从声音的感性材料中直接获得美的感受,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生动有趣的歌词会让他们初步感受到音乐之美,而音乐教育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从而获得更多的美感。幼儿的音乐审美想象主要是音乐再造想象,他们通过音乐形象性的表现,联想到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如听到鸟的鸣叫,就能想象鸟的形象,听到火车开动和行进的节奏就能联想到火车的形象。适合儿童的具有审美趣味的音乐作品可以给儿童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音乐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教育目标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实现审美教育,进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情趣。如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是一首非常优美而又富有意境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在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后,让儿童动手画出歌中各种事物,如红太阳、小鸟、小花、小鸟等;也可以让儿童选择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演唱的同时随着音乐自由舞蹈;也可以让幼儿欣赏关于春天大自然美景的视频。

五、学前音乐教育能拓展幼儿的认知领域,激发学习兴趣

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通俗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融入了一些关于自然、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一些音乐作品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起学前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在歌曲《飞呀飞》中就有这样的提问:“小鸟怎样飞?飞机怎样飞?飞船怎样飞?”这些问题儿童可以引起幼儿的好奇与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并让他们进行模仿,以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游戏和模仿中愉快地接受这些自然知识。

优秀的的音乐作品也以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社会。如《狼和小兔》,这首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中有一段描写大灰狼与小兔对话的歌词“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充满趣味的学习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幼儿认识社会负面现象,在遇到危险时有效地保护自己。

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领域,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常识。

六、结语

学前音乐教育一般是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记忆以及感知等情不自禁地用外在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舒展自己的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教育,幼儿的心理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积极、乐观、活泼、开朗。开展高学前音乐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已经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学前音乐教育正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学前音乐教育主要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从而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并且要进一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意志、行为、情感以及情绪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学前音乐教育的突出作用。(作者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注释:

①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吴巍莹.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学任务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2.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王任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河北大学,2004(12).

[5]梁晓爽;武军.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4(08).

篇6

关键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一、前言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社会的开拓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的教育,而且还要关注教育的内容,一定要将儿童培养为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新型的有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如我们在“八五”期间针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其目的在于研究审美艺术教育该如何更好的入手,促进儿童在素质方面全面的发展,为儿童以后审美方面的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也在快速的提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也证实了国家对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意见》中提出: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儿童学前教育是能有效的开发儿童的潜能、塑造儿童提供的心理、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处的。艺术教育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旨在提高儿童艺术的修养,同时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自我的表现能力、看问题的创新能力。使孩子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总体构思

如何才能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如何才能促进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地方是提高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整体认识。我们可以用儿童喜欢玩耍和广泛化这一显著的特点就行实验,在理性与感性、直觉与意识中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达到儿童学前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1、理论假设

1)如果达到儿童学前教育的目标,必须重视儿童审美观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儿童艺术教育也要重视其整体素质的培养,全面的发展了,当然要先从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开始,逐渐的与自己内在、外界相协调,同步的发展。

2)如果达到儿童学前教育的目标,必须重视综合性艺术智慧的培养,如音乐、美术、文学三种不同的学科但又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通过某种联系相互的影响。

3)如果达到儿童学前教育的目标,必须不间断的进行教学,原因在于儿童的艺术心理就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综合而长期的艺术教育能很好的强化艺术心理与艺术情感。整体性的调高儿童艺术的创作水平。

2、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的编

儿童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儿童的艺术审美与情感是相关联的,并且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灵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不受任何的约束,它能够自由驰骋,把时间和空间、现在和未来、有限和无限、正面和反面、理想和现实、物质和精神很好的协调,更能够很好的交流沟通。外界有任何的变化,人能够及时、准确的、全面的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对于审美艺术来说是完善人的人格的基础训练。同时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在儿童学前教育中运用艺术与人的德、智、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将社会性、实用性、审美性很好的结合起来,那么儿童的学习不但很有实用性,还能很好的提高审美能力。为儿童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思想自由驰骋能力,是以人内在为主导的、还融知识于其中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目标方面,艺术教育则是要运用最具人性的一面,充分发挥儿童感性的一面,达到全面个性的自我实现;在教学方法方面,艺术教育主张在愉悦、高兴的气氛中实现教学,在活动中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材结构方面,主张学科的综合性以及整体性。

三、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分析提取同构的要素

首先,每一件艺术品在情感的表现方面都是有一定相似性的。不管是什么作品,基本的情感基调如果是一样的,那么人在观赏的时候,其情感体会能产生相类似的效果。虽然在音乐、文学及美术上,是不同的三种学科,其在艺术作品中用于表现情感的地方时各不相同的,但情感基调是相似的。在音乐上,主要是靠节奏而表现;在文学上,主要靠文字而表现;在美术上,主要靠线条与颜色而表现。其次,艺术的结构能使与人进行精神的交流。在美术方面,色彩的表现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绿色给人以生机、希望的感觉,黑色给人以神秘、压抑的感觉;而线条的表现同样如此,如竖直线给人以积极、挺拔的感觉,曲线给人以委婉、柔和的感觉。在音乐方面,节奏的快慢高低不同会给人不同的情感,如快给人以紧张、焦急的感觉;慢则给人以舒缓的感觉;高给人以兴奋的感觉;低则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在文学方面,文字的选用,给人的情感更加的丰富,能在人脑中形成画面,给人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体会。形式美法的使用更加的广泛,如重复和变化。

2、制订分层次的同构活动的目标

我们将课程中的同构能力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上下相互联系着,高一层次的发展是以低一层次为基础的,而高一层次的能力又整合了低一层次的能力。而这课程中部分大小班,也不用完全从最低的开始学习,每个儿童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在艺术的能力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学习的速度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课程则以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划分,适合低层次的则在低层次学习,适合高层次的则在高层次学习。

3、确定同构活动的内容

1)同形同构。

艺术品的欣赏主要以直觉为基础的是同形同构,这其中有线条、色彩、结构节奏等基本要素,夸张、形象等组成的情景,这些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有的,但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各不相同的,如文学的表现则是隐晦而吸引人的,美术与音乐则以画面和音律表现的很明显,给人以非常鲜明的感觉。

2)异质同构。

指各种情景使得欣赏着得到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之间的交流性。情感是用来表达的,任何的作品都需要有情感的注入,这才能称之为艺术品。同形同构与同形同构是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一起进行。

4、建构同构活动的过程

首先,依据同构的目标而进行教材的选用,教材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高低,而不同的教材在教学的侧重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形式同构基本上都是选用美术及音乐作为主要的教材进行教学,而内容情感则基本上都是选用文学及美术作为主要的教材进行教学。第二,梳理核心教材中的同构要素。将教材中的相同相似的地方加以诠释,并进行相应的搭配讲解,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情感的梳理。第三,根据同构目标选择不同切入口。如可以从美术上进行欣赏,发现文学和音乐中相类似的情感及特征。从而进行迁移的能力的提升,使之创造出新的形象,训练艺术的创作能力。然后,同构目标和切入口都确定好了以后,那么就要显现出艺术品的同构点了,其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感受层次,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含义,给之以不同的情感和体验,同时要全面的去感受同构点,如讲述、活动、引导、绘画、音乐等表现出来的审美的一些要素,进而使得儿童获得体验,引起儿童相应的感受。其次,就是选择、匹配、理解层次。有选择的进行艺术的审美欣赏,对已知的和未知的进行相应的匹配,达到艺术的升华,将层次逐渐分解开来被之理解达到体验,获得相应的体会,已达到通过活动的目标。

5、同构活动的经验准备和时机

在同构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这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审美,要先从已知的地方或材料开始,给儿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更高的知识,去同化和提高审美信息及知识。因此,这写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

综述所述,艺术教育是学前艺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旨在提高儿童艺术的修养,同时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自我的表现能力、看问题的创新能力。使孩子获得长远的发展。本课程的设立,是非常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在运用的过程中,儿童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对于各领域的学科的兴趣提高了,对事物的审美观提高了,情感也丰富了,提高了艺术的创作水平。儿童有很高的积极性,儿童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个课题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在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还应该重视起来,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我们的国家。

作者:魏玥玥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晓红:《幼儿绘画教学中形式美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06期。

[2]郭忠玲:《试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原则》[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3年06期。

[3]张卫民,彭月芳,詹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创新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篇7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

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

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

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

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

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

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

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

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

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

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

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3.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方法

实践证明,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命规律,尤其是学前儿童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学前儿童的特定能力和特定行为对环境特别敏感,这些能力和行为正处于发展的最佳状态,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启蒙教育更要遵循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引导其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学前儿童处于如饥似渴的社会学习阶段,社会模仿是主要学习方法,因此,言传不如身教。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正面教育,学前儿童更能体会对方的满意、高兴,与其告诉他们对错,不如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当然,学前儿童的道德启蒙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反复体验、练习和实践。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学前阶段的儿童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是一项核心、专业的课程,属于必修课的内容,就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掌握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社会综合能力,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社会教育的内容适当地提出有效且可行的教育措施,构建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就这种情况而言,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强调提升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水平渐渐地已经变成了教学改革当中非常重点的内容,适当地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变化、对学生们学习的方式进行调整、督促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乐于去动手探究分析,锻炼学生们搜集并处理信息的实际能力、取得新知识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这都是新课程理念当中的内容,需要实际教学的实践当中进行落实。学习单单学会了书本上的刻板知识,但是却不会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那么即便能够熟练地背诵书上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不但需要将书本上刻板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怎样去学、怎样去用。

二、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完善儿童社会教育课程

(一)创建广阔的案例教学法的发展空间

进行学前儿童方向的社会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走出社会之后可以自行设计面向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并且能够展开适当的社会教育探究,针对本科层次同学们而言,需要将实践和研究融合在一起来看。不过因为以往在教学当中,更多的是需要让同学们了解怎样进行幼儿园当中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严重忽视了对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力度。真正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教育都要建立在实践活动的研究基础之上,所以,有关社会教育所展开的实践性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让学生们在充分掌握并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以及情况,并处理一些在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和调查,设计这种活动也能够促进老师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使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

在我国的俗语当中曾经有“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作为老师,需要让学生们保证充分理解知识基础之上,保证在实践活动当中能够进行有效地利用,并对所学知识展开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理解,进而得到新知识,包括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调查分析的方式。而这也是案例分析法最终的内涵。

将教育寓于活动当中去,从实践活动当中汲取理论,在具体且可感的调查实践活动当中,保证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调查的过程和对应的结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随时抓住身边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升他们的见解。

(二)借助案例教学法指引学生们展开实践性的活动

通常来说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范围都是在校内的,和外界产生的接触并不是非常多,处于这种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学生们对于信息进行接收的能力比较强,拥有的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培养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往往对社会的接触面比较狭窄,而且不能清楚认识社会现象本质,很难独立将知识运用在实际活动当中,要求老师恰当地借助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当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反馈给实践活动。

比方说,老师在指引学生们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白色垃圾”的话题,作为老师,可以适当地举出一些白色垃圾的类型以及常见的处理方式,再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例如“白色垃圾从哪里出来的?”、“白色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做出不同的猜想,再凭借这些猜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获得结论。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但理解了白色垃圾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三)指导学生勇敢质疑、探究

所谓质疑,指的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习方法当中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如果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且能令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中得到适当的解决和处理,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从其中掌握学生们的独立学习习惯,将被动地位转化成主动地位。

老师想要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学习,就必须要引入适当的案例,锻炼学生们大胆地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尤其是在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如果单纯凭借老师进行活动设计,那么即便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不会吸引学前儿童的兴趣。而最受学生们喜欢、且最适合学生们进行的活动还是自己进行设计,他们能够严格尊重自己所制定出的计划。

比方说,在我国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针对学前儿童展开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老师会经常提出一些和学习内容、日常生活有关的案例,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家长对学前儿童的交通守则、社会公德的了解情况等,并从案例当中引出一个课题,保证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们布置社会调查的小组作业,借助这种活动,学生们不但能够了解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所具备的意义以及实际任务,同时也基本了解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关于设计问卷、设计提纲、测试可信度等方面的技巧,同时还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结语:

新世纪科学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案例教学法借助让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形式打破了在学习上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拥有非常直观且形象化的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动机,打造出民主且开放的课堂环境,令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调查活动当中去,提升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教学法优势和学前儿童社会课程相互融合,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覃丽.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07).

篇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策略研究结硕果

10月10日至11日,广东省学前儿童家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策略研究成果暨研讨交流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广东省学前儿童家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策略研究”成果――《写给爸爸妈妈的教育故事》丛书,并研讨交流学前儿童家庭贯彻《指南》的有效策略。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省教育厅和省教育研究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开幕式。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福明教授作项目结题报告。全省各级学前教育管理者和教研员、有关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汤贞敏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儿童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认识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保证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国家、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为此,一要加强宣传,认清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继续加大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宣传力度,让《指南》及相关的政策文件精神融入每个学前儿童家庭,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二要深度研究,提供家庭贯彻《指南》策略支持。针对家庭对《指南》理念的实践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状况,学前教育有关学者和幼儿园教师要深入研究,探索开发适合不同家庭的学前儿童教育策略和工具。三要家园合作,营造科学共育和谐环境。家庭和幼儿园加强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形成和谐一统一的学前教育文化,共同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四要专业指导,促进科学理论、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学前教育专家、园长、教师要对家庭进行专业指导,促进科学育儿理念转化为正确的家庭教育行为。汤贞敏寄望《写给爸爸妈妈的教育故事》丛书发挥切实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作用,所有学前教育同行和学前教育儿童家庭齐心协力,加强研究和实践,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为成就无数“中国少年”和一个“少年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丛书主编、区域学前教育管理者、幼儿园园长围绕家庭教育相关策略展开了研讨交流。丛书各分册主编分别从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五个领域,围绕《指南》精神解读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来自佛山、深圳、广州的学前教育管理者和园长分享了区域及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成功经验。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福明教授作项目结题报告,针对项目起源、研究设计、调研结果、研究成果概括作了讲解分析。

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劳汉生在会议总结发言中表示,学前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社会认同及国内、国际研究证实,但还要持续不懈加强宣传和引导,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要加强针对性宣传和指导。幼儿园要强化合作意识,政府、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各司其职,共同承担学前教育责任。要拓宽路径,在政策文件等自上而下推进基础上,根据各地、各类人群特征,研究和探索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措施和路径,加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交流,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篇10

【关键词】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26-02

科学教育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成为进一步发展科学的基础。科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及技术,而且还能应用这些来了解环境、关怀社会、解决问题,不断地自求进步,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阶段。以下就幼儿科学教育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探究。

一、正确看待科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的许多活动,往往抛弃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目标过于宽泛、对知识过于重视、手段过于复杂、活动过于概念化,面对这些误区和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紧紧抓住科学活动的内涵,关注幼儿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树立明确的幼儿科学养成目标,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构成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还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在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与“社会”、“健康”与“艺术”被明确地划分为五大领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获取广泛科学经验,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以下三个目标: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目标、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这三个目标是个完整的整体,不容分割。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既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确定了教育目标,具备了教育内容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观 察

观察的类型主要有:①个别事物观察。幼儿通过有目的地运用感官,与周围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接触,从而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属性、习性等。②长期系统观察。幼儿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发展和变化过程有较系统完整的认识。③比较性观察。在观察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思考,比较精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这能帮助幼儿较快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分类能力发展和概念的形成。④间或性观察。指隔一段时间,带领幼儿对某个物体或现象进行的观察。每次的观察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以加深对观察物的认识。⑤室内观察与室外观察。室内观察,如观察种子、鱼类等。室外观察,如参观城市建筑、参观菜地、捡树叶等。

在观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同时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方法。观察的方法是让儿童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地了解事物的特性,提高幼儿感官综合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2.实 验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者不同,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幼儿操作实验。我们不提倡而且反对教师用演示实验来代替幼儿实验,一般幼儿操作的实验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这有助于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认知。

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要做好预备性实验;②要让每个幼儿看清演示过程;③演示要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3.种植与饲养活动

因为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不同,教师应帮助选择合适的内容,同时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使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了解事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种植与饲养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爱生命的心理。

4.分类活动

分类活动的内容有很多,如动物类、植物类、非生物类等。在指导幼儿运用分类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②帮助幼儿学习不同分类活动类型;③指导幼儿学习运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④帮助幼儿明确分类标准或鼓励幼儿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5.测 量

科学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体长度、高低、粗细、厚薄、宽窄、轻重、温度等。在测量活动中,重在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帮助幼儿学会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此外,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6.信息交流

交流的类型主要有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的有记录、手势、表情等。幼儿通过交流,使感知周围世界的第一印象在脑海中形成的表象,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使师生间得到沟通,使教师既了解幼儿的情况,又使教学及时得到反馈。

7.科学游戏

游戏有很多种,科学教育中的游戏主要有,实物游戏、图片游戏、科技玩具游戏、口头游戏、情景游戏和互动游戏。游戏的编选应注意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和规则性,要让幼儿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儿童克服困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早期科学阅读

阅读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已有科学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科学幻想,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阅读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诗、童话、故事、谜语、科普画册等。教师应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遵循师生共同阅读的原则。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实际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孩子真正主动地“做科学”,在“做中学”中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燕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