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形态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意识形态

篇1

关键词:疏勒河项目区;移民;满意度;层次分析法(AHP);模糊DEA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15

1 引言

生态移民工程是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特别对西北生态恶化的民族地区而言,实施生态移民是一件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大事,然而生态移民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在迁移过程中对其原有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产生极大冲击,如若不处理好少数民族群众生态移民与整个社会的适应融合,就会使少数民移民问题转化为民族冲突问题,并影响“中国梦”在我国各个民族群众之中的实现。本文以疏勒河流域小金湾乡东乡族移民点为例,试图找到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适应性特征,并提供有效建议和对策。

2 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生态移民的历史沿革

2.1 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探索阶段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有组织的生态移民开发,针对甘肃、宁夏地区成片的地区干旱多灾,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受到严重生存威胁的情况下,确立了“三西”农业建设项目。在梳理甘肃沿黄河一带的荒地后,国家强调利用依沿河带,开发可利用荒地实施移民,对严重干旱,并无水源可寻的地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措施。

根据中央的指导思想,甘肃省各级政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了利用河西中部引黄灌溉区对无水资源和土地贫瘠的山区和旱区实施生态移民,并制定了相关的移民措施和方案。

2.2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移民安置的实施阶段

原住区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典型生态弱化地区,到处是犬牙交错的高原沟壑,这里生活的东乡族人民生活困苦,交通闭塞,思想落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基于以上现状,1990年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批准正式成立少数民族移民聚集点,并于1991年开始对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进行移民安置试点。

1996年甘肃省充分利用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发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项目机会,实施了疏勒河流域生态移民战略。先后在玉门市、古浪县和秦王川建立移民点,并对重点移民对象区域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进行了大量动员,特别在玉门成立的四个东乡族乡,主要代表典型小金湾东乡族乡集中了相当一部分东乡族移民迁徙聚居。

1998年金湾东乡族乡正式归属玉门市管辖,截至2012年全乡下辖四个村共1382户人口5585人,全乡所有东乡族移民均为原临夏州东乡县人。

基于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生态移民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为西北地区典型生态移民缩影,东乡族人民对移民后的生产生活是否满意,是否实现了安居乐业,就需要从生活环境适应、经济环境适应、文化环境适应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3 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后的适应性分析

3.1 生活环境适应性分析

生活环境适应是指移民过程中移民对陌生的生活环境磨合调整过程。东乡族移民从临夏回族自治州沟壑贫瘠山区生态移民到玉门市小金湾乡这一宽阔平原地带,地理环境的变化显然对其生存环境影响巨大,并影响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东乡族移民必须在生活上适应新的环境。在实地调查100户人家中,50%以上的人认为移民搬迁后初期,主要面临的是资金问题,特别反映在不动产的修建,开辟新的生产性土地,由此诱发对新的生活环境的极大无力感,并对故土的眷恋会比较强烈,但有不到10%的东乡移民表示他们有效借鉴了之前移民的经验,并充分利用政府在税收和补贴优惠,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另外东乡族移民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上升。在入户调查中,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各种家电、手机、摩托等,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东乡族移民家庭还购买了现代家居,生活质量与玉门市普通家庭相差无几。

总体上,自2005年玉门市疏勒河流域项目东乡族县移民安置区建立以来,仅十年时间,大部分东乡族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开垦出土地29800亩,渠道、道路、供水、供电,住宅等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这使得目前东乡族移民对目前生活还是较为满意,毕竟比起山峦起伏、用水不便的原住地而言,疏勒河流域平原地带不仅平坦开阔而且交通十分便利,也利于东乡族民众较好开展其它各类活动。

3.2 经济环境适应性分析

移民的经济环境适应是指在新的经济环境中,面对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的变化,移民在新环境中的心里调适过程。

在临夏原住地东乡自治县,东乡族民众仅仅只能种几亩薄田,依靠散养牲畜过着贫困的生活。以移民到玉门市疏勒河流域项目区小金湾乡为例,2008年经济作物棉花种植达到7850亩,其它立体经济作物达到5766亩。总体占耕地面积的85%,加上其它收入,基本人均收入从不足100元达到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另外,政府鼓励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使得东乡族移民的牧畜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但由于养殖产业前期投入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在缺乏金融扶持的情况下,经济效益难以有很大提升,但比移民之前,东乡族移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总体上,移民后东乡族移民生产方式有了较大变化,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大力向汉族农民学习,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科学种植方式,东乡族移民在种植上更偏向于经济作物的选择,因为经济作物的收入比粮食作物的要高。可见,科技致富的思想极大的改变了东乡族移民的传统思维。

3.3 文化的适应性分析

东乡族移民宗教文化偏向伊斯兰化,在全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必然容易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适应新的文化体验,并与这些文化和平相处,需要一个调试过程。

通过调查,移民之初,大部分搬迁者都是年富力强并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放弃原有的凑合生活进行艰苦的重新创业,心情显然非常失落,同时远离故土也缺乏亲戚朋友的救济与情感共鸣。

宽松文化环境上的支持是东乡族移民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政府在政策上非常关注东乡族的宗教自由问题,在小金湾移民之初,已建设好了宗教场所并有效解决了移民的信仰归宿问题,良好的宗教场所建设和秩序的规范,消弭了对移民的生活秩序和整体社会秩序造成冲击。二是小金湾集中在远离汉族社区周边区域,在利益上没有与汉族人民产生冲突,因而当地汉民没有产生排斥态度,也较为积极的帮助东乡族移民进行生产指导与帮助,加之很快东乡移民的收入水平远超移民之前,使得东乡族移民较快将文化移植到新地方,并适应了当地生活。

另外,东乡族移民教育观念也逐步在改变。调查发现移民前的东乡族民众认为读书不如念经,而移民后教育、交通、经济的发达,许多东乡族民族认为接受义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小孩课余时间还是送到经堂进行宗教学习。

总体来看,国家“两免一补”的策略方针是有效的,它通过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改变了东乡族移民的落后思想,促使他们接受现代文明观念的熏陶,整体东乡移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 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适应效果模糊评判

目前对生态移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后的绩效评判的文献还相对较少。纵观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层次分析法(AHP)能够充分利用专家专业意见,但缺点是过分依赖主观判断;模糊综合评判法充分利用了移民个人的主观意见,但缺点同样受移民个体的主观判断,受人为因素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组合方法”确定权重,因为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决策单元中各输入输出的实际数据自身求得最优权重,克服了决策者偏好的主观性;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反映了决策者的偏好,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结合,能有效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主观性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客观性,方便更好的反映决策者的意志。

目前以金湾东乡族乡四村781户作为调查问卷对象,占东乡族移民户的56%,调查范围符合样本设计要求。

4.1 建立指标体系

依据疏勒河项目区移民现状社会经济调查小组收集的数据资料和东乡县移民工程的实际社会经济影响,分别从收入满意度、生活质量满度和社会关系满意度3大方面及10个细化指标进行评价,其自愿移民满意度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采用一致矩阵法,使用同等、明显、绝对重要三个度量层,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表2即是判断矩阵元素标度表。

根据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宕昌县、积石山县和陇西县回收的问卷700份有效问卷调查,综合平均得出二级指标体系之间两两相互比较的重要程度。以便通过下列判断矩阵加以证明。

通过专家打分,然后将专家意见统计,列成判断矩阵及指标权重,这里C1=收入满意;C2=生活质量;C3=邻里关系,两两比较结果如表3。

通过计算收入满意的权重为0.483737;生活质量满意的权重为0.352979;邻里关系的权重为0.163284其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3.08764;并进行一致性进行检验CI=0.0453,CR=CI/RI=0.0453/0.58=0.0781。由于CR

4.3 模糊DEA评价

模糊评价能有效量化移民对迁移后的看法,DEA法从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出发求得最优权重,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首先确定因素集,自愿移民满意度因素集可设计为X={A1,A2,…,A10}={收入满意,生活质量满意,家庭邻里关系满意…邻里关系};其次确定评价集,自愿移民满意度的评语集合设计为Y={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由于DEA方法的要求,每个决策单元都有输入和输出,选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作为系统的输入,满意、非常满意为系统的输出,运用DEA2.1软件对表4的数据进行求解,受篇幅与所达预期目标,这里只列出相应的最优目标函数值。

可见A2、A3、A10家庭经济情况、工作劳动收入、邻里关系是移民相对最满意,A4、A9、A1、A5教育条件、家庭关系、政府搬迁补贴、交通状况是移民相对满意;A7、A6、A8依次是购物方便程度、文化娱乐条件、就医条件移民满意一般,其中医条件满意度最差。

4.4 AHP与DEA重合权重

利用线性加权的方法来确定权重,利用公式ψi=λαi+(1-λ)βi,为了综合两种方法,特取λ=0.5。据次分别求出:

收入满意度=(0.483737+0.821*1*1)/2=0.6523

生活质量满意度=(0.352979+0.926*0.805*0.692*0.755*0.623)/2=0.297

社会关系满意度=(0.163284+0.881*1)/2=0.5221

从上可以看出,总体上看东乡族移民群众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收入满意度认可较高;其次移民群众对社会关系满意度基本认可,这说明移民后,民族关系没有受地域迁移而产生文化上的过多冲突;生活质量总体上移民群众满意度低,说明在改善生活条件上,应多增加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满足东乡族移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改善。

5 疏勒河流域少数民族移民扶贫开发的建议

5.1 重视非政府组织(NGO)在扶贫方面的参与

从政府搬迁补贴的满意度排在10个指标的第6名可以看出,政府投入并不能完全解决移民资金问题,省政府和世界银行进行疏勒河农业开发项目,大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而移民安置资金占总资金不足20%,分发到移民建房上一户只有三千块钱,移民群众建房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发挥市场参与建设有助于弥补政府资金先天不足,同时也避免产生利益寻租行为等各种弊病。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非政府组织本身对扶贫有很高的积极性,尽管非政府组织有不规范的一面,但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上,完全可以利用它们在市场和社会筹集和动员资源等方面特有的优势等,从而为扶贫做出更大的贡献。

5.2 加强移民地区的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从购物方便程度、文化娱乐条件、就医条件排名可以看出移民满意度最低,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以工代赈或是PPP(公私合营模式)基建模式吸引市场资金参与基础建设。

有效改善就医条件,由于疏勒河流域项目区交通交件不便,医疗机构设施简陋,移民区的移民群众看大病难。因此,要加大医疗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一般大病能就近治疗的原则,其次,整合省会优秀的医师资源,设立定期轮流挂职工作的机制,提升移民区医疗诊治的水平。

5.3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

从教育条件的在10个指标的总体排名当中,可知移民教育条件较移民前有了较大改善,但移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收入的提高呈现非强线性相关的现象,因此针对移民地区的教育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得少数民族群众既懂得理论又懂的技术,培养大批的实践创新人才;最后,加大汉语课程的学习,因为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语言的障碍。建议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能否从小学起就开设汉语课,这有助于少数民族更好的吸纳先进社会经验。

参考文献

[1]张俊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特征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

[2]陈涛.基于AHP与DEA的组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23).

[3]冯雪红,聂君.宁夏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调查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张灵俐,刘俊浩.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经济学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篇2

【关键词】四川地区彝族;民居;构造技术;自然生态

1 选址

彝族村寨一般选址于山地向阳斜坡地的“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背山”,建筑后的高山树木葱郁能阻挡冬季的寒风,降低夏季的室外温度;“面水”,水陆风有利于建筑的通风散热,在夏季闷热的重庆,凉爽的水陆风尤为重要;“向阳”,建筑朝南能享有充足的阳光,使人身心舒坦。

2 形式及构造

2.1 平面形式

彝族民居一般是单层建筑,除建筑的外墙之外,内部一般不再有承重墙分隔,室内空间的分隔是采用灵活的室内隔断来完成的。通风透气适应潮湿气候。

2.2 底部架空。彝族民居吊脚楼自古有之,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是四川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因其长长的“吊脚”而得名,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吊脚楼底层架空不仅避免了地面潮湿空气侵入室内,同时与天井的结合布置又有利于建筑的组织通风。

2.3 材料与防潮。

四川地区多山,盛产竹、木、土、石等地方材料。建筑中对地方材料的选用,不仅是因地制宜的考虑,同时也有适应气候的需要。四川地区湿度大,为避免结构受潮,结构柱多置于石基和条石上。民居多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房屋的勒脚防潮,室内地面铺设大阶砖,天井、院落地面铺设青石板等。

2.4 墙体

2.4.1 墙体良好的通气性。

彝族民居采用穿斗木结构体系,木构架与墙体类似于框架结构体系中的结构柱与填充墙。传统木结构,以当地产的木材、竹子为建筑材料,围护结构多采用竹编夹壁墙,中间是竹子,外边敷上泥巴,双面或单面抹灰,也有的民居用竹编墙或木板墙,很少使用砖石墙体;楼板多为木板。以现代气候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围护结构适宜重庆高温、高湿、风缓的气候特点,既能满足遮阳、避雨的要求,又可通风透气。

2.4.2 墙体构造

常见的彝族民居外墙有土墙和木板两种。土墙一般见于高寒地区,墙厚45cm左右。房屋较低矮,檐高约1. 8~2. 5m 。海拔较低处及一些彝汉杂居区,由于木材的减少,彝族民居也由习惯的木板墙逐渐采用了土墙,不过檐部稍高一些,达到3m以上,有些甚至还设有较为正规的楼层。土墙的施工均就地取土,在木夹板内用木桩大力夯实而成,板与板的结头及转角处,常在墙内埋入一些当地可取的竹片、漆树枝及一些耐腐的树皮,以增加墙体的整体。

木板外墙多见于气候温和、木材较丰富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其做法是把木板镶嵌于木柱问的木框架内,木板常用杉木板,厚度约12~ 15mm,在木板的上部常开有装饰花窗的传统做法,以前多为富裕的土层人员采用。目前这种全木板墙的房屋已不多。较多的做法是在正面中部的几个开间采用木板外墙。其余部分均用土桩外墙。这样花费的木材较少,而在正面花窗及挑檐等处的处理又保持了彝族民居的特色(如图1)。

图1四川省彝族民居的墙体

2.5 窗户采光通风设计

彝族民居的墙面一般不开窗。仅在两山墙上部开一个矩形或三角形小孔以解决室内通风,而室内采光则靠大门,所以室内光线较差。高山彝族民居的这种形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山高、风大寒冷.以利保暖;另外,在历史上彝族家族之间常发生械斗,出于安全所以开窗很少。尽管这已成为过去,然而建筑形式都保留下来了。民居开窗多为直棂窗、格子窗等,以利于室内外通风换气。在屋顶往往设置“老虎窗”,利用上下热压差强化通风效果。由于传统建筑进深大,室内采光不好,建筑屋顶每隔一定距离便有透明的玻璃瓦片(俗称“亮瓦”)用于透光,在没有玻璃以前,通常采取撑高瓦片的做法。

2.6 屋面及排水

彝族民居的屋面材料尽管有木、瓦、草、石的不同,承重方式为檩椽构造,但其屋面形式均为悬山,以适应多雨天气

木板屋面是彝族建筑传统的屋面形式。木板又称瓦板,木板相互搭盖而成。为防大风吹动,在上有间隔的横放木条,其上再用小石块作压物以保持稳定,不用铁钉之类固定而用压物均是为了拆御方便,因为在以前彝族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时常搬迁住房,为了方便就产生了这种特有的作法。瓦板在加工中是选用径大匀直的杉木,然后用大刀竖直劈成。用劈不用锯,就使成品瓦板均为顺木纹,这样就保证了在使用中不致漏雨,此乃瓦板加工的独特之处。

小青瓦屋面也是彝族建筑中常见的屋面形式,常见于彝汉杂居区及交通方便地带,其构造做法与汉区做法相同。采用当地原材料,用简易经济的方法料解决了屋面的防水与隔热。(如图2)。

图2四川省彝族民居的屋顶

彝族民居经历几千年演变和发展,形成自己“外封闭、内开敞、多向阳,”的特色。是根据四川多雨、潮湿、日照少的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共同特征,它既适合自然气候条件,又以最经济、最简便的构造方法满足了主要的适用要求。 “外封闭”是为了安全、避风,特别阻挡北边来的冷风,同时也为创造一个私秘性较好的居住环境。“内开敞”是为了在潮湿、闷热、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下尽可能的排湿通风,多吸收阳光日照,院内设盆景,扩展视野,延展生活空间。

3 结语

四川地区彝族民居真实的反映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等因素,传统建筑寻求建筑与客观环境的协调,同时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在重视建筑节能与地域性的今天,对传统地域建筑适应气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建筑创作中,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建筑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有效的古为今用,使现代建筑具备地域特色和生态节能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嘉华.彝族文化习俗影响下的传统彝居风貌[J].四川建筑.1998(3):32-36.

[2]候宝石.凉山彝族民居建筑及其建筑文化现象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04

[3] 宋海静 浅析与气候结合的干热地区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26):37-38.

篇3

课题负责人:臧 宏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院  130024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公民教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明确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积累对其共性的认识,为当代中国公民教育路径的选择及其中国特色的突出提供理论确证,为把中国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代公民教育的本土资源提供理论尝试。

基于以上思考,该课题以民族性为基本视角,深入探讨公民教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取向、内容及其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国别式样、方法及其社会化途径,初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理论分析语境和框架。

二、研究内容

1.前提确证:公民教育的社会起源。市民社会的演进与现代公民的诞生;民主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自然转向;公民教育是民族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工具;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步而生。

2.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培养有效公民是公民教育的取向;满足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公民教育的动力之源;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表现。

3.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内涵。当代公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力;当代公民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社会化管理的基础资源;当代公民教育的自然属性――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载体。

4.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国别借鉴。法国保守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公民人权教育的彰显;美国民主社会中自治政府的公民教育;日本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公民教育;新加坡民主的民族化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5.本土资源:公民教育民族性的中国特质。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核心: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重点:弘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和凸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方式:协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公民教育的关系。

三、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上,以民族性为基本视界和维度探讨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拟提出:

篇4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发展,唯有开放国门,跟其他国家相互依靠、相互依赖、相互竞争,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立足。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国家关于国家的论调不断的传入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然把全球化当作一个推行西方意识形态的途径,试图借这一时机淡化国家意识、弱化民族意识,从而使国人失去传统的民族认同感。一些学者更是提出了,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已经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西方的意识形态伴随着商业化流入到中国,在与西方世界比处于弱势位置的中国,很难不受其影响。一方面,它使我国人民更加注重全球化,使其有了更广阔的眼光,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这个社会,去关注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西方所传授的全球无国界、全球民族论的观点,动摇着民族意识在人们心中的权威。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制止,我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

二、全球化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直接道德教育与间接道德教育相结合

道德本身具有阶级性,我国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国家,一直都公开的宣称我国是为无产阶级服务。所以,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是可以的。但是直接的道德教育也要有一个限度,应该仅仅限定在向学生传递我国的道德立场、道德意图和道德目标,而不是传递道德的方方面面,过多的道德说教,只会增加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怀疑。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充斥在我们生活周围,尤其是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很容易因为对于中国道德的传统说教的反感和排斥,造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求。而间接道德教育就是指一种渗透式的道德教育,将中国的道德间接的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学生不关注、不理解中国道德的前提下,强制性的向其灌输有关中国道德的知识,是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反而会造成反感和排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体性意识越发的强烈,这种非理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中国道德教育。因为这种非理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忽视了其真实感受,很难把中国道德内化于受教者的心中。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将直接道德教育与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道德,使其对中国道德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另一方面,将中国道德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完成对中国道德的认知,使学生从身心上深刻感受到中国道德,并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二)道德理想教育与普适教育相结合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中,我们习惯了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的教育,在学生中间宣传一种道德理想化,而脱离了道德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道德理想”并非“道德”的全部。过于理想化的道德教育,使得我们忽视了道德也是具有具体化和历史化特质的。因此,我们应该将道德理想教育与普适教育相结合。在“全球化”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所具有的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忽视这些现存的实际和变化,一味的向学生灌输道德理想,其教育效果也是不明显的。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变化,要求我们要进行普适的道德教育。一方面,尽管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人民所处于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在这些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它们都会有某种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道德精神,这些基本道德精神成为各国人民相互交往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向学生进行普适的道德教育,对于他们将来与其他国家人民进行友好往来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为不同国家学生进行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而且也会避免一些不利于相互向往的冲突。

(三)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和现代道德教育方式相结合

篇5

纪录片是一种文化产品,投入市场本身就具有商品与非商品的双重属性。作为影视文化产业需要以文化特性为宗旨,走产业化运作的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协调发展模式。一方面,纪录片作为诗意化的审美文化,具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另一方面,纪录片产品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是现代文化经济利润的增长点,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综合的联动效应。因此研究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动因不仅要从经济的角度诠释,还要以文化的视角对其文化商品进行审视。

意识形态动因

影视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的意识形态性。影视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的消费,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文化倾向,体现传播的主体意识,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意义。“文化成为一种产业之后,其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便会相互交织重叠。所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不仅能够拓展经济市场,更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可以得到大范围的传播。”①

纪录片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化,区别于其他影视文化产业的特征是它的纪实性,“由于记录影像本身的纪实特征,这个拟态环境比真实环境更加令人信服。因此,纪录影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②国家推动纪录片产业化,把生产、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实现纪录片产业的扩张性发展,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宣传政治观念,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从早期大型历史题材的主流纪录片的繁荣到近几年类似题材的热拍,官方主导话语的政治宣传需要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其中。《故宫》《再说长江》《大国崛起》这类题材纪录片从宏观的视角传播主流的国家意识形态,担负着国家文化传播、民族情感传承、社会价值导向的责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地表达了影视纪录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的社会文化功能。

对于国际市场来说,意识形态性明确我国纪录片在国际政治文化宣传上的立场。“西方国家与中国的竞争方式在今后将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而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电视文化”。③由于国际政治形象宣传的需要,促进中国纪录片市场流通,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中国的政治表达,需要开创中国纪录片流通新局面,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民族文化传播动因

民族文化传播不仅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而且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性与民族感情。民族文化作为一种静态资源,必然需要通过市场创造其动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产业化的推动,历史文化要走出静态资源的局面,成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融的产业资源,就面临商品化、产业化的要求。”④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首先需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必然要担负起一定的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的任务。纪录片在主题创作、表现形式和流通发行中都需要有效地运行机制,完善的产业结构链。

我国是多民族大国,民族题材纪录片资源多,空间大,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具备现实意义。从国内来说,纪录片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沟通与交融,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纪录片是真实的、记录客观的、无复制性的艺术,具有不同民族特征的影像,对不同状态下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客观陈述,为各民族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或他人的生存状态提供了一个真实性高、近距离的交流平台,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与东方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避免误会,互相尊重,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理解、融合、传承,从而更好地反思现实,谋求民族进步。

从国际市场来说,纪录片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记录语言,传达的是“民族意识”,力图达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传播效果。近年来西方强势纪录片媒体进军中国市场,西方国家借助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先进手段,抢占国际文化流通上的强势地位。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时就处于十分不平等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民族文化纪录片的生产与流通。因此,我国纪录片在面对外来挑战时要注意把握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借助于先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冲破民族文化国内流通的局限,在国际传播中拓宽自己的文化空间。在跨文化传播中大力发展自我的文化产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产品发展模式,多出精品,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争取优越的国际文化地位,避免西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曲解,形成规范的纪录片产业链,保证影视纪录片产业链从上游投融资环节到下游的衍生品传播环节都能够有效运转。

经济动因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历史和事实印证了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文化产业以其凸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和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在转变经济结构、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纪录片是精神文化产品,也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进入流通渠道的消费品,需要通过盈利收回成本扩大再生产,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是在发行播放之后,在观众接受的过程中才有机会实现。我国纪录片走向商业化是纪录片发展的出路,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动物世界》《纪录片之旅》等具有商业性质的纪录片节目形态出现后,我国纪录片开始与商业接轨。纪录片走向市场,具有经济价值,不管是体制内纪录片还是体制外纪录片都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收益。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故宫》被翻译成6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发行超过15万套,创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新高。再如公益组织CNEX投资运作的《音乐人生》在香港上映8个月,创下近年香港纪录片的票房纪录。

事实证明,纪录片产业作为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断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而纪录片产业相较于电视剧产业、电影产业、动画产业创造的利益而言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经济环境以受众市场为导向,纪录片生产、制作、发行走向商业化、市场化,但是另一个方面,关注纪录片的人数却在减少。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的收视率不高,融资方式单一,制作脱离市场,营销渠道不畅,衍生产品开发不协调等问题依然阻碍产业化的进程。诚然,建立纪录片完整的融资、制作、营销商业链条,走产业化的运作之路,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是影视纪录片产业化的又一发展动因。

公民社会的动因

现代社会,对于公民社会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阐释。笔者在此这样理解,公民社会是指享有独立人格和平等权利的个人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进行的集体行为,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联系,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民主领域。公民通过自己的力量和相关的国家制度来约束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使,发挥监督和参政的作用,避免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失衡。由此而生的公民文化是指以公民社会为基础,崇尚民主、自主、平等、法制的开放式文化。公民文化是保证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既要满足公民成员在私人生活领域内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又能通过协调机制化解各种内部矛盾,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有力保证。面对时代提出的这种诉求,中国社会需要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则是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的一条有效途径。

纪录片产业既然从属于文化产业,它应该具有文化产业所共有的公共责任。它生产出的具有纪实特征的精神文化产品,促使纪录片天生就担负着社会传播的职责。任何一种影视文化产品本身都具有社会功能,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价值理念,纪录片也不例外,它传承社会主流文化和传播社会道德文明,这一点本质上与市场经济的运作不构成对立的关系。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艺术,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的镜子,需要考虑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对社会问题的真实表达是符合公民文化需求的。纪录片是通过大众传媒表现思想的艺术,需要有明确的受众意识,促使其传播效果的实现,产生它的社会影响。首先,无论是电视台生产播放的体制内纪录片,还是作为独立制片人制作的体制外纪录片,都应该为受众意识考虑,真实地反映生活, 客观地呈现理念,帮助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的提高。其次,纪录片可以理性地记录这个时代的变化、社会的现状,记录老百姓在时展中角色的转变和地位的变化。第三,影视文化产业最终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进步,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条件下,公民社会对于民主的开放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大众传媒凭借着其权威性成为制衡社会民主进步的有力武器。纪录片不再是单一的宣传官方意识形态的工具,它承载着的理性价值得以凸现。在公民社会,纪录片应该背负着社会的沉重感,直面市场,关照人类社会的处境,探求人性的发展与价值,真正实现产品的社会功能。“作为时代精神的守望者,纪录影像工作者应当始终不忘记自己的职责――唤起人们对社会伦理的关注与反思。”⑤纪录片的镜头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人的思考、自然的思考、社会的思考成为纪录片工作者的职责,通过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纪录片的视角从多层面反映出对社会伦理的关注与反思。然而,在市场经济因素的不断渗透下,单纯地追求最大价值的经济利润,抢占市场先机渐渐成为纪录片投资和策划的目的,从而导致纪录片节目质量滑坡、拒绝深度、缺少人文关怀等现实问题。

“实际上,电视和电影在提升公民意识方面所具有的社会重要性经常被列为政府干预的非经济的理由。”⑥然而当前纪录片尤其是体制内纪录片常常规避敏感话题,许多涉及敏感话题的体制外纪录片缺少良好的发行渠道。公民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纪录片,一个开放顺畅的纪录片产业链,一个包容开放的产业政策有益于实现纪录片的繁荣与公民的关注,从而满足公民文化理念。[本文系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影视纪录片产业链及产业政策研究》(GD09019)的阶段性成果]

篇6

【关键字】语文教学;文化精神;多质结构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文化性。语文教学“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就是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感受过程让汉文特有的文化精神润化为学生生命的成长。文化精神作为语文课程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构成,对于其复合性多质结构的全面理解和教学纳入,是对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关注。

一、文化精神的界定

从来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正如最普遍的定义“人类创造或打上人类痕迹的所有形态都称作文化”一样,文化定义的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并在这过程中发展。而从文化与人的这种“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现象,要从文化的方面关注人的问题” [1]文化即人化的定义来说,精神便有了存在的依托。文化与人化的交互存在也就是文化精神概念陈说的范畴限定。

文化精神即指一种文化中基本的、整合的、历史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范式系统,它是在主体历史文化实践中形成的,内在于其整体精神心灵结构的价值观念、情操品质、行为范式的整合。无论是价值观念行为范式系统还是精神品质,其实质可以视为对文化透露出意识形态层面的认识,文化所承载的观念及这种观念通过影响识得主体的行为认知展现出来的意识依凭。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的重要方式,母语又是在民族文化范畴中所指的,所以就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或思想基础,是民族文化灵魂和精髓,聚合着各种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语文教育中文化精神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意识背景,在民族文化的接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民族特性相应的认识体系、价值观念、行为范式、文化精神是受教育者成长为怎样个体的决定因素。

二、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文化精神的建构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的。”[2]人类个体只在历史的阶段中存在,个体生活在人类历史的系统中,他的成长过程受文化精神或其外在的具体形态的深刻影响,文化精神延及人类活动的任何角落。而语文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活动、文化生产活动,其基本只能在于对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即文化精神的建构。从根本上讲,就是语文教育作为系统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渗透着语言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文化精神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凝结。同时,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因受到整体的精神影响下结合自身的个体性而形成了自己的主体观念,即可称之为个体性的成长。因而文化精神的建构与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培养崭新的文化心理结构与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文化精神素质与人的自主性和个性人格的生成,是语文教育活动最本质的功能属性之一。

三、文化精神复合性使其具有多质结构

语文教育文化精神构成的深层结构是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精神。它往往是隐藏于整个民族文化背景之中,并超越于特定时代与个体心理而存在的超历史意识是一种先验性的、普遍性、深层的精神存在状态。语文教育精神构成的中层结构是个体文化意识包含着文化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状态等基本要素,是多要素交织融合的统一。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最高凝聚,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除思维方式外,个体文化意识还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是“对人的存在和意义的观点,是关于人的存在的本体性的祈想、确认和见解。”[3]文化价值观念是教学主体对整个文化世界、文化历史和文化传统范式的能动把握和批判反思的产物,是教学主体对客体世界的理性肯定和抽象概括。文化心理是个体文化构成精神气质的内在呈现与样本,是个体心灵的情绪状态,是个体情感、情绪、情操的心灵呈现图式。语文教育文化精神构成的表层结构是教学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是指“特定时代文化中的悖理性的感性色彩较为强烈的某种意向、时尚或趣味的层面,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人的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4]正是这些表层结构的构成要素成为了语文教育影响个体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教育施为作用于个体文化精神的深层内化。

四、文化精神的多质性结构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如前文所述,文化精神的多质性结构包含深层结构、中层结构、表层结构,这也是语文教育文化精神构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体现为三种基本素质:一是个体潜在的文化体验,包含着鲜明的个体文化情感;二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群体文化意识透射着时代文化精神,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情绪、历史文化意识息息相关;三是积淀着民族共有的文化意识,能够充分体现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充溢着民族文化情感,跳动着民族文化灵魂。在这三种不同的层次结构相互制约、渗透、交叉、融合为影响个体成长的精神背景,对其中的层次分类的有效把握在语文教育中给予相应观照更有利语文教育促进文化精神个体成长。

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意识作为一种出于沉寂绵延状态的价值法则与行为范式,它是教学主体宇宙观、人生观、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潜在根基和强大吸引力量。它既可以成为语文教育建构文化精神的依托和功利机制,又往往是语文教学价值思维中各种非理性、非智力因素产生的根源。在语文教学中从识字与写字到阅读与写作接触到任何一个文化信息都是隐透着深厚民族意识的。因而语文教学都是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需要具有文化厚重感和对文化信息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有意识地探寻和感受,为学习者营造富有民族文化氛围的课堂环境,在文化意识和精神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刁培萼. 教育文化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篇7

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导向意识、把关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其中导向意识是核心要件,把关意识是关键要件,责任意识是基础要件,公平意识是必须要件。期刊编辑的导向意识是编辑尊重客观,反映客观而形成的一种思想理念。导向意识包括正确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把关意识是期刊编辑必须具有的强烈的阵地意识,是要求其所具有的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在编辑工作中及时发现、排除政治“险情”,把好政治方向关的思想意识。编辑把关是期刊编辑工作的最关键职责。其内容包括政治把关,确保政治舆论导向正确;思想把关,确保稿件内容健康;学术水平把关、确保稿件内容的科学性;文字把关,确保语言文字的科学规范;效果把关,确保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是指学报编辑编发稿件时要充分估计到自己所编发稿件的社会影响如何,是否会出现负面作用的意识。责任意识包括:应始终将社会责任意识放在编辑工作的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神圣使命;要培养自己的政治敏感和政治修养,提高政治洞察力;要具有社会忧患意识,以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神圣职责。[2]从本质上说,公平是指每一个公民按宪法规定享有平等的基本权利。期刊编辑的公平意识也指期刊编辑的学术公平意识,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编辑主体为了维护期刊学术的纯洁和公正性,在审稿和选稿等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自身专业经验和直觉为基础,冲破一切束缚,尽可能自由地、完整地表达其对学术对象价值判断的自我意识。

刊物具有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这要求它在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的同时更要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从根本上要求期刊编辑工作者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导向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刊物出版事业的基本要求。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在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期刊编辑必须明确其工作的政治性。只有深刻地理解政治形势,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和政策观念,才能做好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可以说,增强期刊编辑政治意识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3]首先,增强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期刊编辑工作政治性的必然要求。其次,强化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必要要求。再次,增强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最后,期刊编辑主动增强政治意识是保证编辑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增强期刊编辑政治意识才可以更好地处理好期刊编辑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要求期刊编辑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期刊编辑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4]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篇8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9

高中历史教学比小学初中的历史教学在宽度、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教授历史事实,更是教给学生们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影响因素等,告诉学生们不能仅仅从历史的表面看待问题,而应该看到历史的必然性,是一定的社会基础、经济背景、政治因素、文化思想等共同促使了历史的发生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教给了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思考问题,体现了高中历史教育的辩证思想。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在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思想深度上比之前的教育有了很大提高,让学生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在情商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历史课本与读物多介绍历史事实,评论人物功过与得失,这是学习历史的特点,但是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学习历史的目的是知道以后该怎样做。“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此,历史脱离了“故事”的层面,而转向现实。历史并不是冰冷的躺在博物馆与历史书中,而是与现实融为一体,时刻影响着现实的世界,并将影响人类的未来。人类因历史而崇高,正是因为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思想,这是人类进步的桥梁,因此,历史在各个层面都可以对人的思想进行培养,让学生们懂得思想文化的精髓、社会发展的趋势、人类文化的进步理念,将自己融入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中。

二、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意识从属于人类意识,是存在于个体思想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影响着人的行为,让人在行动的时候找到某些规范从而符合这种形态。责任意识包含很多部分,如民族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历史责任等意识。下面我将从以上四个层面剖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民族责任

民族责任是传统思想中责任的最高形态,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都应该拥有的一种责任,在传统思想中,它不仅停留在社会层面,而是已经上升到了了道德层面和善恶的层面。在中华文化思想中,民族利益是最重要的,任何利益都不能与民族利益相提并论,当然在历史上这种思想容易被统治者冠以“国家”的名义利用。民族责任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各个阶段的,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经历了许多的朝代,无论从部落时期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王朝,还是从割据状态到民族统一,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形式变化不断,但是作为华夏民族的传人,中华民族始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因此,历史无论怎样发展,这个民族依旧是这个民族,血液依旧是这个血液,这是不能改变的。培养好学生的民族责任,需要在中国历史的部分加强思想教育。高中历史必须分为三个部分:政治、经济、文化。加强民族责任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文化的部分重点加强教导,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儒学文化各时期的发展等专题上,进行民族思想的教导,有利于学生加强民族共同感,从而加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责任。

(二)社会责任

如果说民族责任是纵向的,那么社会责任就是横向的。民族责任偏于贯穿古今,社会责任更多是关系到当前的社会情况。社会责任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对整个社会应当担负的责任,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在享受社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当为社会创造便利、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应当维护这种秩序,为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要求贡献力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济部分容易在这方面开展责任意识的培养。在高中历史的经济部分中很清楚的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好的时期,人民生活富足,人们就会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中来,由于生产力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层面,人们的思想觉悟便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盛世之时,社会秩序会非常稳定,人们对于责任的意识会非常强。比如文景之治、开元之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等,带来的都是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经济部分,可以对学生的社会意识进行重点的培养。

(三)家庭责任

家庭责任是一种比较具体的责任,因为家庭是社会基础的构成要素。家庭责任局限于家庭的成员,在古代多是男性的特权。随着社会进步,现代社会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一定的家庭责任,但是其内涵不完全相同,主要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同,如长幼、男女等。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思想文化部分,有着较强的对于家庭责任的培养,如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对于儒家文化,其学说中有些部分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秩序和要求,但是其精神内核依然是中华民族思想基础。在儒家经典《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依然可以作为现代社会人们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一个人如果要想对民族、对世界有所贡献,其基础是自己个人修养的完善,而且要表现在家庭上,是谓“齐家”,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家庭责任是培养的中心之一。

(四)历史责任

历史责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它从属于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历史,与民族责任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在意识形态上相对模糊。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可以在高中历史的政治部分进行重点培养。高中历史的政治部分包含政权的更迭、朝代的兴衰,这些都构成了历史政治的演进。如宋代建立之后,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减小了地方军事的权力,加大了中央集权,在这个背景之下,文权被过多的放大,军事被过多的压制,导致宋代后期积贫积弱,在与外族的战争中屡屡处于下风,因此辽、西夏、金、蒙古等势力纷纷南下,抢夺宋朝的国土与财富。每每教到这个时候,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因为这种贫弱受人欺凌的历史真真实实发生在中华民族的身上。加强对学生历史责任的培养,可以选取这个角度,告诉学生们强盛是历史,贫弱也是历史,只有加强责任感,将自己融入历史的洪流,才能将自己的力量融进民族的力量,为中华民族担负起必须的责任。

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之所以比小学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更高,是因为它在学习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读懂历史内涵的能力,知道怎样看待历史、怎样看清历史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兴奎,张大均. 责任和责任心的涵义与结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1)

篇10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63-02

大众文化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20世纪后期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播,对社会经济、政治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等产生了广泛影响,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深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与大众文化交叉最为明显,对大众文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学科。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特点,因此,思想政治课要树立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措施。

一、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特点

大众文化在内容形态和传播方式上不可阻挡地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第一,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导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但是,大众文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思潮、理念,传统的社会理想、人生意义、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变得淡化,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复杂的甚至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

第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严肃性式微。大众文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分追求庸俗性、娱乐性和功利性,人们在肤浅俗气的娱乐氛围中,耻言理想,失去目的;嘲弄信仰,失去动力;蔑视道德,失去人伦;拒斥传统,失去依托;不要规则,失去尺度;躲避崇高,失去尊严,大学生玩世不恭,嘲弄一切的态度冲击着思想政治课内容的严肃性。

第三,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指导性减弱。思想政治课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学习具有主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外来文化信息的干扰,特别是有些发达国家通过电影大片、流行音乐、食品、饮料、理论思潮、网络等文化霸权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广大青年传播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其价值判断,日常行为,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

第四,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性减小。大众文化成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主要引导者。大众文化是商品消费的文化,大学生在观看大众文化作品或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时,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无形之中接受了消费主义文化对自身思想、生活的指导,走向浅薄、粗俗,追求享乐和满足感官欲望。

第五,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形式方法单一、苍白无力。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往往是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灌输,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却是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生动直观,魅力无限,使大学生们受到极大的诱导。

第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念教育面临挑战。大众文化强调自我价值、功利性、全球意识,造成大学生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意识弱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盛行,导致大学生人生目的庸俗化、价值目标的狭隘性、价值理论的模糊性、价值取向的自我性、价值标准的随意性等状况。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大众文化的新异性、消解神圣等特点正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代大学生已较少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大众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谱,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过分突出政治导向作用,缺少人文关怀,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无法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无法为大学生提高丰富的理论资源,而大众文化则以自由、民主、个性、时尚等新奇的名词来吸引大学生。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树立的新理念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新理念。

第一,主流性理念。就是要把握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和正面教育,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建设,用积极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强化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要从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两方面入手,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具说服力,更有凝聚力,以避免学生思想信念上的困惑与彷徨。

第二,人文性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大的缺失莫过于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丰富需要通过精英文化来潜移默化地熏陶。精英文化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理想、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中具有教化功能,担负着弘扬正义、确立人生信念、引领大众文化的责任。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经典文化或精英文化是难以想象的。而精英文化对大学生灵魂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民族性理念。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原则,就是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就是要坚持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在追求文化和谐、面向世界的同时,不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要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并不断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审美性理念。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用优秀的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培养其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其审美趣味及审美辨别能力,增强其免疫力,使大学生能理性地对待大众文化。由于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性,覆盖面广泛,接受快捷方便的优势,要利用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为高校美育开拓新的渠道,激发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觉意识奠定基础。

第五,多样性理念。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人类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也体现着人类本身的多样性。要引导大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视野看待世界,养成开放的胸怀和多元的思维,从而能理性地对待各种文化成果,有选择地博采异质思想文化之长,而不是简单地崇拜或拒斥。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采取的新措施

第一,构建大众文化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大众文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和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着重要的转变,大众文化在其商业化运作中所表现出的功利性、多元性、全球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这一格局应当准确体现教育目标,涵盖与社会实际相符的教育内容,用理论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从千人一面、说教为主的模式向因人而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理论的灌输、实践的渗透、环境的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要注重受教育者的参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现状,从而使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第二,必须树立先进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的最新价值走向;融会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显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只有在教学中坚持先进文化为指导,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从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以先进文化批判、规范、指导和重构大众文化。以先进文化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来引导大众文化,以精英文化的审美性、启蒙性来提高、培养大众文化。加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来遏制商业媚俗文化,有利于把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而且能够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推动大众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其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第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大众文化的娱乐方式,摆脱纯粹说教,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进行,在教育的形式上更加灵活,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用大众文化的娱乐方式装进思想政治的内容,以大众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才能与情形各异、复杂多变的学生的思想实际相适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通俗性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五,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因社会结构、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且,生理、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干预手段。通过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获得心理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提高其理性判断的能力;通过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鉴别鉴赏能力,实现审美的雅俗共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文化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