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流行病学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病流行病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因此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情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正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对济南市老年人的患病情况及患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9年9~10月在本院查体的济南市老年人共2086人,年龄65~99岁,平均(76.42±3.85)岁。其中男1605人,占76.94%,女481人,占23.06%。

1.2 病史和体检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体检者进行询问调查,用统一体检表详细记录病史并进行内科体检,并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身高、体重的测量为空腹状态下轻便着衣并脱鞋,血压的测量采用经过校正的水银柱血压计,受检者取坐位,测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1 min,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1.3 实验室检查空腹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沉等相关项目检查。除已明确糖尿病患者外,其余体检者于空腹采血后进食由营养科专人称量的100 g民天面粉满头一个,2 h后测餐后血糖。

1.4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采用WHO制定的标准诊断[1]。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标准[2]:符合以下4组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①超重或肥胖,BMI≥25.0 kg/m2;②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③空腹血糖≥6.1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三酰甘油(TG)≥1.70 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1 济南市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 济南市老年人冠心病的患病率为52.88%,高血压病为49.04%,糖尿病(DM)为22.05%,高胆固醇血症(CH)为22.91%,高TG血症为24.35%,脑卒中为13.33%,慢性支气管炎为10.07%,代谢综合征(MS)为20.76%,男性前列腺肥大为69.28%,脂肪肝为35.38%。见表1、2。

2.2 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将慢性病与有关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腰围、年龄、CH、TG越高则慢性病患病率越高;而文化水平越高慢性病患病率越低。见表3。

3 讨论

慢性病一般病程长、难治愈,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济南市老年人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99.62%,患2种以上疾病者占97.22%,与胡先进报道的2006年上海市养老机构的患病率相似[3]。其中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9.04%,男为47.79%,女为53.01%,明显高于1997年上海调查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32.8%(男)、34.3%(女)[4],而低于2002~2003年北京部分城区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61.6%(男)、58.3%(女)[5];冠心病的患病率为52.88%,其中男为50.97%,女为59.2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0.22,P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8.

[3] 胡先进,何彬,陆萍,等.上海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疾病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942.

[4] 黄茂盛,洪震,曾军,等.上海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4):288.

[5]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6] 孙晓春,王琼,黄芬,等.军队离退休干部慢性疾病患病调查.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2):108.

[7] 于普林.老年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03.

[8] 张青.天津市离退休老年人血脂倾向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84.

[9] 贾伟平,项坤三,陈蕾,等.两种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在上海地区人群中的比较.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534538.

篇2

【关键词】慢性 肝炎 丙型 输血 流行病学 B超

丙型肝炎(HCV)呈市世界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例。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市丙型肝炎的高发区,抗HCV阳性率为3.2%[2],今年来有上升趋势。HCV感染具有较高的慢性化比例,其中75%-85%的急性感染者将转为慢性[3]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病较隐匿,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开展和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2006年1月-2010年1月就治于我院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资料作一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就诊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12例,18-79岁,平均(45.8±14.1)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54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4]。

1.2 实验室检测

ALT水平检测,采用日本olrmpus《AU400》全自动生化仪。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检测,参考范围为0-40 u/l。HCV抗体诊断试剂盒,采用上海科华公司,其方法为酶联免疫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用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男58例,年龄18-79岁,平均(45.1±14.6)岁;女54例,年龄平均19-70岁,平均(46.2±13.1)岁。 转贴于

2.2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

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10例ALT高于正常值六倍,占8.92%,26例表现为轻度ALT升高,占23.21%。其余76例肝功能正常,占67.85%临床表现中有明显乏力、纳差、腹胀、尿黄、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肝炎症状和体征者9例,占8.03%。无明显肝炎症状和体征者103例,占91.96%。B超声像肝实质回声增强者105例,占93.75%。此外病原学检测还提示合并HBV感染者4例,占3.57%。

2.3 感染途径

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明确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史者48例,占42.85%。有手术等有创操作史者23例,占20.53%。其中各种外科手术6例,占5.35%。内镜检查3例,占2.68%。牙科治疗5例,占4.46%。针灸7例,占6.25%。医务人员被注射针头或手术刀剪刺伤感染者2例,占1.78%;有血液透析史者5例,占4.47%。有静脉注射史者8例,占7.14%,其他不明原因患者28例,占25%。

3 讨论

HCV是一种血源性传播病毒,以隐匿性感染为主[5]通过对本组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途径的分析,发现42.85%的患者有明确的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史。提示我国人群目前感染HCV的主要途径是输血和使用血制品;20.53%手术等有创操作(包括外科、内镜检查、牙科治疗等)所致,HCV感染也不可忽视。此外静脉注射所致HCV感染占7.14%;血液透析者占4.46%。7例(6.25%)通过针灸感染者,均为某中医诊室接受穴位针灸疗法的腰腿、肩颈痛患者。提示我国传统医疗方法针灸亦是引起HCV传播的重要途径。警示我们要对传统中医针灸疗法加强消毒管理。提倡一次性针灸器械,以进一步减少HCV的传播。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91.86%无明显肝炎症状和体征。感染者在急性期及慢性感染早期症状隐匿。常不易引起患者甚至医务人员的重视。所以需进一步提高抗HCV的筛查力度,尤其是高危人群,提高早期的诊断率。

总之通过对HCV感染途径和临床特点的分析,发现除输血外引起HCV感染的其他传播途径(如静脉注射、血液透析、针灸等)明显增加。提示我国丙型肝炎患者的传播途径逐渐发生变化。同时临床特点隐匿。故此应加强健康宣教,以开展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HCV感染。同时要提高抗HCV的筛查力度,尤其是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率,避免慢性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北京地坛医院成军教授《丙肝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及丙肝的诊断》2011.5.12百度快照 wenku.baidu.com/view/eqaca2161479.711cc791766.html.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131-136.

[3]Thomas DL, Seeff LB. Natural history of hepatitis C. Clin Liver Dis,2005,9:383-398.

篇3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a)-000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性气流受限[1-3]。COPD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人口大国而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4-6]。根据相关研究资料[7-8]显示,吸烟以及气道炎症等因素会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或者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7-8]。长期缺氧所致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血管重塑,是这类疾病发生PH的主要原因之一。COPD引起的低氧血症和其气流受限程度密不可分,气道阻塞程度在PH形成和进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仍不明确。我国最新研究资料指出,PH是影响COPD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是COPD最为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9-11]。本文研究COPD相关性P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92例COPD相关性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肺功能检查和肺部CT确诊为COPD者、肺动脉楔压≤15 mmHg;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PH者、30 d内有COPD急性发作病史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严重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组(严重组)与非严重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组(非严重组),每组各46例。严重组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60.1±6.8)岁;平均体质量为(58.3±12.4)kg。非严重组中,男性3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61.2±6.4)岁;平均体质量为(58.6±12.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流动力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按照相关标准方案来进行导管检查,采取体表面积计算心指数方法,心排量测定采用温度稀释法。

1.2.2肺功能检测 采用日本美能公司生产的肺功能检测仪进行相关测定,受试者至少完成≥2次标准呼吸动作。

1.2.3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西门子IU22 Acuson Sequoi系列彩色多普勒仪器,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心动图医师进行相关操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楔压、肺血管阻力、右房压、心指数)和肺功能参数指标(峰流速、最大通气量、残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气道阻力、深呼吸气量)的变化。COPD相关性PH的低氧越严重,血流动力学受损程度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z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严重组低氧血症较为显著,COPD相关性PH的低氧程度越严重,血流动力学受损程度越显著,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肺功能参数指标的比较

两组肺功能参数指标(峰流速、最大的通气量、残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气道阻力、深呼吸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COPD相关性PH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是多种因素病理生理导致的结果[12-15]。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重塑是COPD发生PH的主要原因,COPD所引起的低血氧症和其他气流受限程度有密切关系。现阶段相关研究显示气道阻塞程度在PH形成和进展中扮演的角色尚不完全明确[16-19]。传统观点认为COPD相关性PH单纯是由于低氧而引发的肺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肺血管呈现系统永久性改变。如果简单地将传统观念中的COPD相关性PH机制从理论上来看,COPD阻塞程度越严重,肺血管损伤也就越明显,血流动力学表现也就更为突出。

本文结果显示,COPD相关性PH血流动力学的损害程度不够明显,但是气流受限程度却保持一致,提示气道阻塞程度对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限[20]。气道阻塞程度在低氧程度之间差异显著,低氧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呈密切相关,再次表明除了通气功能障碍外,COPD相关性PH所导致的低氧血症存在肺血管因素,尤其表现在严重COPD相关性PH人群中。特发性PH(IPAH)的低氧血症主要是因为肺通气血流分布不均匀所致,由于肺血管病变存在病变因素,即使肺通气正常,但是进入到肺叶的气体无法与血液进行充分交换,继而产生死腔。严重COPD相关性PH除了严重的呼吸疾病外,还存在着肺血管病变,严重COPD的患者特征与IPAH相似。因此,提示IPAH与COPD存在合并的可能。

综上所述,严重COPD相关性PH患者的低氧血症较为显著,可能与肺血管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王岚,Sapkota R,姜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相关性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810-814.

[2]贾佳,程德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J].临床荟萃,2016,31(3):345-348.

[3]郭璐,刘跃建,解郑良,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3):14-19.

[4]蔡茜,吴尚洁,赵雪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Rho激酶水平测定[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5):453-457.

[5]邢爱萍,杜永成,胡晓芸,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3):223-227.

[6]魏龙,李峰,秦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 24(26):90-93.

[7]张和平,王鹏,赵君智,等.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期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43-1544.

[8]赵欣,费广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CAT评分与右心功能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6):1030-1033.

[9]王金艳,洪波,孙珍贵,等.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7):1301-1303.

[10]金丛,黄相增.CRP及D-Dime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4):3949-3951.

[11]林沛茹,赵子文,何桦,等.Hs-CRP、降钙素原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196-199.

[12]李雅敏,刘双,米玉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2):174-178.

[13]吴艳,汪家坤,范晓东,等.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9):5550-5551.

[14]王娜娜,孟自力,陈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血清标志物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51-1055.

[15]杨健,程玉生,陈虎,等.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J].安徽医学,2015,19(2):179-180.

[16]董丽,姚福军,陈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刊,2014,49(2):49-50.

[17]杨小花,苏洁,徐建国.D-二聚体、血细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46-2748.

[18]姚芳,刘锦铭,许齐,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对运动中气体交换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 35(5):348-351.

[19]邱海艳,何海艳,马航,等.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1):819-824.

篇4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肿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dic的患者4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10例,肺癌8例,淋巴瘤6例,肝癌6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胃癌3例,卵巢癌2例,胰腺癌2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5~70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及骨穿涂片证实,dic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

1.2  方法  40例患者在确诊恶性肿瘤合并dic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5 000nl/cl皮下注射,并预处理原发病。并发症根据病情采用输血小板、冷沉淀。用药期间动态观察出血和栓塞情况,每天监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硫酸鱼精蛋白试验(3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低分子肝素应用至临床表现消失,dic实验指标恢复正常3天后停药。

1.3  疗效评定,参照国内dic疗效标准。

2  结果

治愈24例,显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5天出血现象消失,栓塞好转,治疗中无1例出血加重,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见表1。表1  40例恶性肿瘤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

3  讨论

出血是晚期恶性肿瘤最严重的并发症,其重要原因是合并有dic,机制相当复杂,是造成晚期恶性肿瘤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治疗dlc的根本措施是去除原发病及抗凝治疗、抗纤维治疗,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等综合治疗。在抗凝治疗中肝素治疗是关键,本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裂解或分离出的低分子碎片,其抗xa抗凝血酶活性之比例为4∶1,具有既防止凝血而又不加重出血的良好效果。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比较小,而且血管通透性减低[2],且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较长,常规情况下只需要小剂量每日1次皮下给药即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本组有效率为75%,疗效肯定。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凝血及纤维指标改善明显,未见明显的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说明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肿瘤并发dic方便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肺心病芪参胶囊血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004-02

芪参胶囊是由黄芪、丹参、人参、茯苓、三七、水蛭等组成,主要功效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目前临床已较多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我科在2010~2011年间收住院的老年肺心病病人。应用芪参胶囊治疗后从血流变学、血气分析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科在2010~2011年收住的西宁地区老年肺心病(按199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均在海拔2000~2500米地区生活10年以上病人51例,平均年龄69.5岁。经相关检查排除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平均年龄71岁。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68岁。

1.2 方法

两组常规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利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参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常规治疗2周,治疗组继续口服芪参胶囊随访,于治疗后2周、12周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抽取两组患者清晨安静状态下不吸氧状态2小时,前肘静脉血2ml及桡动脉血1ml(分别加入抗凝剂肝素钠20IU/ml),由我院检验科测定检测血流变学及动脉血气分析,并行质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 ±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全血高切还原黏度下降,最大变形指数上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红细胞压积下降,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和低切还原黏度均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全血黏度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氧分压、pH值、氧饱和度均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氧分压持续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氧分压、氧饱和度升高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P<0.05)。

3讨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常伴有慢性缺氧,长期刺激骨髓,造成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比容增加,导致全血浓度增加[1],导致肺循环血流运动力学障碍,增加肺血流阻力和加重右心负荷, 造成微循环障碍,影响器官、组织营养代谢,造成相关功能障碍。血液呈高凝或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性增高,由于血小板激活后释放一系列递质[2],而引发肺组织的进一步炎症损伤,肺内微血栓形成等多种病理表现[3]。此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而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故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下降,且易聚集成串,加重微循环灌注障碍,脏器缺血,其功能受损而导致病情加剧。芪参胶囊主要由黄芪、人参、三七、丹参、水蛭等组成。方中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丹参益气活血。二者相伍,益气活血,标本兼治。人参健脾益气,助黄芪补气之力,三七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以助丹参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人参、三七、黄芪、丹参都具有调节机体代谢,降低过高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及改善微循环功能等作用。另外,三七还能疏通微循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PA,预防血栓形成,改善缺氧状态。本组所观察的病例为高海拔地区缺氧自然环境下为老年人,改善患者的高黏血症的及改善缺氧尤为重要,口服参芪胶囊副作用少,对血压,呼吸均无明显影响,也无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在老年慢性肺心病人的治疗中有效、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淑慧,毛爱玲.慢性肺心病血流变学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9,9(2):128~130.

篇6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 R5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067-0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常存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度增高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寻求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新的策略之一。本文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动脉高压及增强心脏功能提供有效的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12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6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2岁,平均(52.35±10.36)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45~73岁,平均(53.12±10.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基础上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由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6491)100 ml静滴,2次/d,疗程为14 d。对照组仅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血液流变学测定仪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排血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心排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反映心脏舒张、收缩功能的心脏排血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心排血量均有明显增加,治疗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因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绝大多数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并常易形成肺细小动脉血栓,导致不良预后[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缺氧引起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对Ca2+通透性增高,肌肉兴奋收缩偶联效应增强,使肺血管收缩[2],肺动脉压升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血液具有高黏滞、高凝固和低抗凝等特点,成为肺内广泛微小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仅是单纯的心肺疾病,而且也是一种血栓病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深入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并适时给予干预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观念与策略的更新及其预后改善不无裨益[4],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肺循环及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6]。本文结果显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患者血液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有预防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功效,并能增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可以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改善血液流变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常规治疗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欣然,翁育清,谢灿茂.慢性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80.

[2] 陈文彬.血流动力学异常: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有多大疗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361.

[3] 郑素歌,曹英,张占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5):352-353.

[4] 郭欣然,钟世湖,翁育清.氦氖激光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高黏血症[J].临床医学,2001,21(3):22.

[5] 张艳霞,张敏,沈维.川芎嗪在慢性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10):256-257.

[6] 杨国珍.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8):307-308.

[7] 白琴,徐吉祥,洪岩.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35例[J].西北药学杂志,2000,4(15):125-127.

[8]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9.

篇7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的公共卫生教育中关于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专业课主要包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等。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课程中具体针对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预防的课程较少,缺少系统性的课程,只在某些课程的某些章节中有简要介绍,如在《社会医学》课程中关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医学中,对老年社会医学做了简单介绍,简要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其评价、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会因素以及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社会措施,但是内容不够具体[2]。对于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问题介绍较为系统的院校与专业是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7年制)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方向,其专业课程设置除了包括常见传染性病、中毒、伤害等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与控制外,也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预防与控制,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慢性病的流行规律、预防控制方法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法;具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主干学科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学等。总的来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公共卫生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老年人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教学还有待加强。

2基于“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需要

要重视老年人健康和疾病问题预防与控制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是新发传染病和各种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公共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创新,解决影响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6年7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暨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正式通过了所制定的《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EssentialRequirementsinPublicHealthEducation,ERPHE),并作为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倡导性学术文件。现代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教育日益凸显其博大的人文精神、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多元的文化特征、严格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人与环境的和谐、国际视野和全球合作,以及与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因此,ERPHE的制定从公共卫生实践对专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核心能力的需求出发,参考国际经验,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前瞻性地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涵盖6个领域,共37个条目。其中领域3是关于群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的,第17个条目是“理解妇幼、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以及职业人群的卫生问题及卫生保健需求”。这就要求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必须要重视老年人健康和疾病预防与控制课程的设置。

3老年人健康和疾病课程开展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3.1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其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受到很多社会、人口、经济学因素的影响。如,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会受到居住状态的影响[3-4]。因此,应该通过公共卫生教育,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哪些因素会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要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便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老年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

3.2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也会受到很多社会、人口、经济学等因素的影响。如,居住状态、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水平、治疗的费用、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就诊程序的复杂程度、就诊的距离长短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应该通过公共卫生教育,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哪些因素会对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产生影响,以及什么样的影响,以便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老年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保障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3.3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篇8

【关键词】 慢性病;患病率;弱势群体慢性病

1 资料及结果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明重症精神疾病是高患病率、高慢性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的精神疾患,但过去常局限于精神病学范畴,习惯强调病人的精神症状。然而,相当一部分重症精神病人就诊的主诉并非情感或精神症状,而是躯体方面的症状,对这样的病人近半数以上将会被医师漏诊。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提出重症精神疾病诊断率较低,假设之一是躯体症状主诉高于精神障碍的主诉,为比较以精神障碍为主诉和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重症精神疾病病人的差异。现我市重症精神疾病人数1482例(住院1454例,门诊2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重症精神疾病发作诊断;住院病人经两个主治医师明确诊断,门诊病人经主治医师二次以上连续门诊明确诊断;排除器质性精神疾病和由躯体疾病导致的身体症状和情感障碍。由作者对不少例病人进行检查和会谈,每例病人会谈30-40分钟。深入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首诊主诉、躯体症状、求医方式、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治疗药物的使用、诊断标签的接受性等。其间发现城乡患病结构的继续变化。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当中,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胀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增加明显。但居民健康档案调查当中发现重症精神病人的慢性病率显示太低。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社区卫生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服务和生活干预,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延年益寿,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特进行此调查,以绘制社区人群慢性病疾病谱。对象与方法选择辖区我市15岁以上人为调查分析对象。目的分析我市2007-2011年慢性病流行状况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适合本地的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2007-2011年慢性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慢性病的流行趋势。结果2007-2010年慢性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93.91/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脑卒中、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5种慢性病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冠心病、脑卒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2010年的慢性病发病率高于2007年。市区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慢性病报告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患病率29.5%,糖尿病患病率6.1%,高血脂异常患病率67.9%。但调查中发现重症精神疾病人慢性病率显示太低,同普通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997 年深圳市第一次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深圳市分为特区内(3 个行政区)和特区外(2 个行政区),在每个行政区中随机抽取1~2 个街道或乡镇;特区内以居委会作为最终抽样单位(LSU),农村以行政村作为最终抽样单位,在抽中的街道(乡镇)中随机抽取1~2 个居委会(村),共抽取了 16 个居委会(村),其中 18~69 岁常住居民(居住 5 年及以上)纳为调查对象,共计 8 267人。2009 年第二次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 8 个行政区 727 家社区中,随机抽取 73 个社区,再在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 120 个居民家庭户,最后采用 Kish Grid 表法随机抽取家庭户中1 名 18~69 岁常住居民(居住 5 年及以上) 为调查对象,共调查8 626人。两次调查在同一人群中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数据具有可比性。

1.2调查方法 两次调查均采用询问调查、体格测量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逐一询问并填写调查结果。其中询问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及患病情况等;体格测量使用统一校正过的测量仪器,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心率等;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1.3诊断标准 高血压:既往有医生诊断为高血压,或收缩压(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血脂异常:采用我国1997血脂异常诊断标准:TC≥5.72 mmol/L、HDL-C≤0. 91 mmol/L、TG≥1.70 mmol/L,具备其中任一项定为血脂异常。体质指数(BMI)[1]:以 BMI≥24 kg/m2和BMI≥28 kg/m2为判断超重和全身性肥胖的界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 EpiData 软件建库,数据录入采用逻辑校对、双重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查。采用 Stata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使用 χ2检验,分层资料检验采用 Mantel-Haenszel 法,危险因素筛选与评价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所致疾病效应采用人 群 归 因 危 险 百 分 比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roportion,PARP)评价。患病率的标化使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构成作为标准人口,采用直接标化法。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 1997 年共调查 18~69 岁常住居民8 267 人,其中男、女性分别为 3 162 人(38.25%)和5 105人(61.75%),性别比 0.62;平均年龄(37.7±12.7)岁,其中男性(37.6±13.0)岁,女性(37.7± 12.6)岁;以 30~35岁人群居多(18.59%)。2009 年共调查 18~69 岁常住居民8 626 人,其中男、女性分别为 3 746 人(43.43%)和4 880 人(56.57%),性别比 0.77;平均年龄(39.9±11.8)岁,其中男性(39.4±11.4)岁,女性(40.3±12.2)岁;以35~40 岁人群居多(19.96%)。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 1。

2.2 患病率及变化趋势 1997-2009 年,深圳市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明显,1997年深圳市 18~69 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1.15%,其中男性为 12.75%,女性为10.17%;2009 年深圳市高血压患病率为 14.54%,其中男性为 17.06%,女性为 12.60%。消除年龄构成影响后,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由 13.23%上升至 15.33%,上升 1.16倍(χ2=3.96,P<0.01),其中,男性由 13.90%上升至17.58%,上升 1.26 倍(χ2=4.34,P<0.01);女性由 12.83%上升至 13.56%,上升 1.06 倍(χ2=1.11,P<0.01)。高血压患病年龄渐趋年轻化,相对于 1997 年,人群 45~49 岁、60~69 岁年龄段患病明显升高,特别是男性患病更提前至 40~44 岁(χ2=4.11,P<0.05),而女性仅在 60~64 岁组上升明显。见表 2。

2.3 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1997-2009 年,在消除年龄构成影响后,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及饮酒暴露率分别上升2.16、1.90、1.24、1.24和2.77倍,随时间上升趋势明显(χ2值分别为 10.77、102.28、742.24、815.30、9.34、629.28,P<0.01),人群吸烟率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明显(χ2=3.48,P=0.06)。在消除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影响后,1997 年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45 岁)、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饮酒和吸烟,而 2009 年调查结果显示,除老龄化外,其他危险因素危害程度均上升。见表3。

3 讨论

篇10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 用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 社区药师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是老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老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6%~89%,明显高于中青年(23.7%)[1]。这些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慢性病需要长期或者终身服药,因此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值得社区药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笔者通过对社区内所管理的197位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用药依从性,旨在更好地提供社区用药指导,保证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60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患慢性病均由二级以上医院确诊。其中男81人,女116人;年龄60~92岁,平均72.2岁;年龄分布为60~69岁59人,70~79岁103人,80岁以上35人。文化程度:小学70人,中学及中专106人,大专及以上21人。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在社区内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等),所患慢病种类,服药情况,对所用药物知识的了解,用药依从性,不依从的相关因素等。其中依从性是参照Morisky提出的服药依从性的推荐标准,设计了4个问题来衡量:①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服药次数服药,没有漏服现象;②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服药剂量来服药,没有擅自增加或者减少剂量;③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服药时间来服药,没有错服现象;④自患病以来是否能坚持长期服药,没有擅自停药或者更换药物。

评价标准:遵从医嘱,按时间服用药物,没有擅自增加或减少给药剂量和次数者为用药依从性良好。以上调查内容有1个或以上回答为“否”者,即为用药依从性差。

结 果

慢性病患病状况:本社区老年慢性病发病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其余依次为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患有1种慢性病110人(55.8%);2种慢性病71人(36.1%);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16人(8.1%)。服用1种药物的85人(43.1%);2种药物的69人(35.1%);3种及以上药物的43人(21.8%)。

用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为126人(63.9%)。

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相关因素:⑴老年人记忆力下降:46人(36.5%)。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衰退,记忆力差,加之所服药品较多,故经常漏服、错服药品。

⑵药物不良反应:37人(29.4%)。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如降压药中的卡托普利会引起的顽固性干咳、拜新同引起的外周组织水肿、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造成了依从性不佳。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老年患者在阅读了药品说明书后,不能正确理解说明书所列的不良反应,担心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产生了对药品的不必要的恐惧,进而影响了依从性。

⑶对慢性病危害认识不足:31人(24.6%)。有些老年患者对所患慢性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了解长期、规范0用药的重要性。调查发现有些患者,以自我感觉为标准服药。如高血压患者认为头不晕,血压就不高,不用服药。或者听信他人用药而擅自更换药物。

⑷经济原因:12人(9.5%)。有些老年人因为经济的原因难以坚持长期服药。

讨 论

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容乐观,慢性病管理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研究表明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的手段[2]。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首先要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定期开办慢性病的专题健康教育讲座、利用社区的健教橱窗、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普及慢性病和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加对慢性病治疗方案的认识。

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还需要充分发挥社区药师在慢病随访管理中的作用。社区药师要同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一起加入社区团队,走出院门,进入家庭,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社区药师要定期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情况,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仔细讲解药品的名称、规格、服用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储存保管的方法等,及时解答患者的用药咨询,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尽可能地提高用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