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3:0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文化缺省;关联理论;京剧;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4-0110-03
中国京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当今多元的世界里多元文化并存,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植根于原语文化中的文本。翻译是文化模式的转化,因此翻译不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阐释也极为重要。翻译时既要看字面意义,更应该考虑受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支配而产生的表达方法和习惯的差异,从而选择恰当的词句形成译文。京剧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将中国的历史地理、伦理道德介绍给世界。为了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同时也为了把京剧介绍给世界, 京剧剧本的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 京剧的起源及其特点
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和表演风格各有其长,再加上他们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也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由此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1883年~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京剧艺术,包括文学创作、舞台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方面,具有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表演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
京剧的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性格和命运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五颜六色的脸谱、不同含义的色彩、不同图案轮廓,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京剧里的乐器分打击乐和管弦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等,称为“文场”。
京剧的服装也有它独特的特点:如皇家和大臣的服装多用龙纹图案,象征着封建权威和尊严;武将的开氅多用虎豹图案,表示武将的勇猛;文生的褶子多用梅、兰、竹、菊,体现他们文雅的性格气质;而谋士的戏装用太极图、八卦,象征智慧和道术。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内涵丰富,各个时期的京剧大师们用他们的努力不断完善和发展京剧艺术。京剧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已经成为世界艺术瑰宝。我们有责任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京剧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朵奇葩。
二、 文化缺省及关联理论
京剧剧本翻译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艰巨工作,翻译京剧剧本既要对京剧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也要掌握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1] 而文化因素是京剧剧本翻译中很重要的内容。
(一)文化缺省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在交流过程中,交流的双方要想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就需要有共同的背景知识,在共同知识和语用的前提下,双方在交流时可以省去一些不言而喻的内容。这种存在于双方记忆中,在交流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加以省略的内容叫做缺省,如果被省略的内容是语言本身之外的文化信息,就是文化缺省( Cultural Default)。[2] 文化缺省这一概念,意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被省略的成分是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可提高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效率。[2] 实际上,文化缺省是在一种文化内部被过滤掉的常规信息,研究其意义,是为了提高交际效率,但文化缺省有时却造成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成员在理解上产生困难。研究文化缺省可以帮助跨文化交际双方建立能达到足够语境效果的跨文化语境,使语篇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逻辑关系的整体,更便于交际双方理解。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结合了认知与语用研究, 基于认知交际学、语言哲学及认知心理学, 界定了语言交际。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的认知-推理过程就是语言交际的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3] 也就是说,交际双方所说的话都应该与对方话语或是整个交流话题相关联,听话人根据说话人表达的明确意图进行推理和分析,寻找与听话人意图相关联的认知语境信息。交流双方用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性,使交流者达到配合默契、相互理解话语的含义。
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的翻译重构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 一是译者必须识别原语语篇中的文化缺省,推断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并以明确的方式传递给译入语接受者;二是译者要对译入语接受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推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 为译入语接受者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4]
三、京剧剧本翻译效果实验
京剧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剧本翻译的作用极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探讨和研究剧本翻译在目的语(英语)接受者中的准确性,研究组成员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以京剧剧本《霸王别姬》的翻译为基础,探讨文化缺省及其应对策略。
(一)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为:采用关联理论处理文化缺省的京剧剧本翻译演出效果如何?母语非汉语的观众观看京剧时是否会产生理解上的误差?
(二)《霸王别姬》京剧剧本翻译分析
经与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探讨,研究组成员选取了京剧经典剧目《霸王别姬》演出录像,同时对台词、唱词进行翻译,对剧情及主要人物项羽、虞姬的介绍也做了翻译,翻译中注重用关联理论处理文化缺省问题。
例1.剧中有这样一句唱词,“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译文为“ I killed several generals of the enemy with my spear...”。这句中的“汉营中”,译为“of the enemy”,省去了“汉营”这一背景。从文化缺省的角度,原语接受者和译入语接受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对于剧情讲述的背景,原语接受者和译入语接受者都知道项羽是与刘邦的汉军作战,在这一前提下,翻译时省去了“汉营”的翻译。而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作战的双方互为“enemy”,故用“of the enemy”进行补偿,这样译文不仅表达得更加明确,而且也准确地营造出文化语境,信息传递更加明了。
例2.“……把生灵涂炭……”译为 “( the Emperor ) plunged common people into an abyss of misery...”。唱词“生灵涂炭”,即“涂炭生灵”。汉语中,“涂”是“泥沼”的意思;“炭”指“炭火”;“生灵”指“百姓”;“涂炭生灵”即“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译文为“plunged common people into an abyss of misery”。因为就译入语接受者来说,对说话人省去的文化信息,他会利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图式填补话语中因缺省造成的意义空缺,使语义连贯,从而达到理解话语的目的。但是,当原语接受者与译入语接受者之间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知环境有差别时,二者记忆中缺乏相关的图式,这时会出现意义空缺,这就要求翻译时从关联的角度,将语篇内的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语义,因此,译文采用的是该成语的寓意进行翻译。
例3.对项羽服装介绍时,有这样一句“项羽身穿黑团龙蟒……”,译为 “Xiang Yu the Conqueror wears the Emperor’s gown...”。之所以这样翻译,首先是因为译入语接受者在观看演出录像时,可以清晰地看到“黑团龙蟒”,对“黑团龙蟒”有很直观的视觉感知(项羽身穿黑团龙蟒,黑色平金绣,显著特点是靠肚下端缀有黄“网子穗”蟒袍常用的图案。此图案以平金绣为主,稍加彩绣为装饰色,配合腾云飞舞的散龙图案及大面积金海水为下摆)。在中国,“龙”是帝王的象征,虽然西方把“龙”当作邪恶的化身,不过随着文化的全球化,西方观众也渐渐了解了中国龙的寓意,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龙”也有了正面的形象,成为了正义慈悲的化身。基于原语与译入语共有的文化认知,“黑团龙蟒”直接译成“the Emperor’s gown”,省略掉“黑色的,团龙”等文化信息,从关联角度,译成“the Emperor’s gown...”。
(三)实验设计
受试者是21名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给受试者放映京剧《霸王别姬》的演出录像,演出语言为汉语。受试者观看录像的放映室,安装了两块儿大屏幕,一块儿屏幕用于播放京剧演出,另一块儿屏幕上显示京剧台词和唱词的英文译文。
译者在翻译台词和唱词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采用关联理论,另外,由于京剧舞台表演的台词、唱词、舞台道具的特点,剧本的翻译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对文化缺省的处理。
观看演出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了开放式访谈。访谈进行时,每位受试者手里都有一份英文版本的剧本,结合演出录像回放,受试者逐一讲解对每个场景的理解,研究者用录音笔录下每位受试者的谈话内容。访谈结束后,研究人员归纳整理分析访谈内容,从而了解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处理对京剧演出效果的影响。
(四)访谈结果
21位受试者中,对剧本理解的正确率平均达到85%;理解误差率为15%。16人能够正确地说出主题,占受试者的76%。15%的理解误差,主要是因为语言和文化、历史背景、京剧表演、舞台道具因素造成的,而采用关联理论处理文化缺省的剧本翻译没有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即演出效果没有受到影响。
结 论
访谈结果表明,采用关联理论翻译文化缺省的京剧剧本,对非汉语母语者在欣赏京剧演出时,没有障碍,演出效果良好。非汉语母语的观众,对剧本理解的正确率平均达到85%。
翻译在翻译京剧剧本时,要以与译入语接受者具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为假设前提,翻译时, 可省去那些与译入语接受者共有的文化信息。这些省略的文化信息有赖于译入语读者根据已有的记忆图式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激活,自觉的填充文化缺省时留下的空位,从而完成原语接受者与译入语接受者之间的交际过程。[4] 京剧剧本的翻译要寻求语际间的最佳关联,使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 [J].外国语,1997,(6).
篇2
【关键词】企校联合;研究生教育;企业发展;核心价值
为了吸引国内外重点院校优秀学生参与企业研发工作,增进企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企业通过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的方式,既加强了企业科研力量,提高了科研能力,又节省了成本。
校企联合,三方共赢
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是企业吸纳研究生进站,可以缓解人员短缺、科研任务繁重的矛盾。企业由于受指标限制,每年接收的大学毕业生满足不了科研生产的需要,许多科研人员要承担一、二个课题,有的甚至达到三、四个课题,任务的繁重加上人员配备的不足,往往影响了任务的完成质量和进度。研究生到企业后,可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并充当主要参与人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科研人员分担了工作压力;
二是进入工作站的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思路灵活,再加上工作站良好的科研条件,加快了科研步伐;
三是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密切合作,对进站后表现优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考察,接收为本单位的正式员工,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2、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校学生接触得大多是理论知识,研究课题的方向比较注重理论研究,进入工作站后,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理论研究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这就要求进站研究生要根据现场生产实际的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是提升了综合能力,拓宽了视野与知识面,企业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实验设备先进齐全,资料查询方便,并且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做指导,因此,在企业完成论文,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而且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与知识面,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研发能力。同时,校企双方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方式,也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是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学生进入工作站后,在一段时间里,不仅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进入角色,缩短了工作适应期。
3、拓展了高校办学空间。
一是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了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来自生产一线的信息丰富了教学资源;
二是充分利用了外部优质资源,拓展了办学空间;
三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制度,规范管理
一是企业根据研究方向,与各院校研究生部联系协商,选择专业对口的优秀学生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二是采取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即由企方指导老师和校方导师共同指导进站研究生。企方指导老师负责进站研究生课题的选择、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的初审工作等;校方导师根据企业提出的科研需求,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科研活动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的审阅工作;
三是研究生进入工作站后,根据企业的安排,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并完成其学位论文。企业要制定培养方案和工作进度计划,要选择技术性强的课题,保证研究生论文的质量;
四是研究生进站后完成的科研论文,须经企业科研管理部门同意,方可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署名单位为学校和企业双方;
五是对进站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做如下规定:研究生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归企业所有;研究生参加校企双方联合承担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归双方所有。
结语:
企校联合,企业把企业文化提前传递给学生,为培养目标人才提前做了准备;高校解决了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和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不相匹配的矛盾,使培养的人才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适应社会竞争,对研究生以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企业和高校各自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中得以充分发挥。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春雨. 密切校企合作实现三方共赢,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10(9)4
[2] 韦福雷, 杨茂兴,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东方联合设备租赁有限公司[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7)
[3]肖鹏 ,刘莉,杜鹏程. 校企联合研发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商学院,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29(13)
篇3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义务或有条件给予公民的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有些需要强制性实施。换言之,它是指国家以倡导或干预方式提供的各种收入支持和服务帮助,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内容。就社会保障的英文“SocialSecurity”一词而言,直译即为“社会安全”的意思,内涵自然包括维持社会稳定与公平、支持社会和谐发展与经济增长等福利增进与改善的政策措施,社会保障是国家履行的一种对内安全职能。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是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合理运行与发展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公共计划,建立这种制度是为了保护个人及其家庭不因失业、年老、疾病或家庭成员死亡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公共服务(如医疗等)以及为家庭生活提供经济补助以增进其福利。从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可以知道,社会的弱者及潜在的弱者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对象。社会保障的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收入,而且把社会管理职能延伸到营养、住房、健康和教育等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就成为紧密协调提高福利水平和促进人力的民族国家政策。[1]”这里研究的社会保障是广义的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能够从国家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侯文若先生的定义比较完整、全面,“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对暂时和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并使之享有基本生活,以及对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福利增进,而实行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乃至公民都有生活安全感的一种机制”[2]
二、少数民族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化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客观规律.历史地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是在尼罗河流域,然后是在两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形态.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工业化加快,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成为创造文明和聚集财富最主要的地域[3]。 城市化一词来自英语(Urbanization),也译作“都市化”、“城镇化”。对于城市化的概念,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城市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或者说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3]“城市化通常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4]“城市化进程,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进步,社会制度变迁以及观念形态变革的持续发展过程[5]。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在现代条件下,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其中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的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逐步城市化;二是城市区域的扩大和城镇数量逐步增加,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市化一定意义上就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化农民为市民,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由从事较低效率的农业劳动转变为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活动,由传统的、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开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共同构成城市化的丰富内涵。适应农村人口城市化要求,必须从社会保障制度入手。
三、少数民族城市化对农村社会保障的需求
少数民族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工业化或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困难,这都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有一定关系。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小农生产作业模式,农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劳动者素质低,这与城市化、工业化兴起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相矛盾。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者应该注意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不仅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安定团结的作用,即它的社会功能,同时应该重视,社会保障超常的经济效率,即它的经济功能。通过向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提供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一方面会激发出农民潜在消费需求,调动农民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农民得到社会保障后,农村经济将会快速发展,尤其表现为农村工业化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因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后,农村医疗保健工作的加强,生活服务设施的改善,使农民平均寿命和劳动年限得以延长,从而相对增加了社会劳动投入总量。同时,农民患病、养老、失业、生活有了保证,没有后顾之忧,劳动力的再生产能顺利进行,劳动力的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转移得到支持与鼓励,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看作是国家的恩赐与负担,实际上它更是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2002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全国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土地总面积613.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3.87 %。在这里,笔者选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与甘肃城市社会保障,与其它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进行比较分析来揭示甘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1.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目前,甘肃农村社会保障所涉及范围之内的项目,都己经开始试点推进。2003年甘肃省在山月、灵台、安西、阜兰和庆城五个县开始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速度正在加快,2006年,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县已经达到3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县覆盖率达到44%,参合农民达到近800万人,2006年全省农村以县为单位的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从2004年的5.75%增加到43.7%,增幅和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基本持平,可以看出,即使达到2006年的水平,覆盖率仍然比全国平均覆盖率50.7%低了7个百分点,但是这种差距正在呈现缩小的趋势。截至2006年6月30日,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覆盖农业人口98728万人,实际参合853.04万人,参合率为86.41%,高于我国中西部平均79.43%近7个百分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200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经覆盖特困农民30多万人,以农民自己交费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险在甘肃省贫困人口的集中地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2002年甘肃省开展养老保险的只有一个地级市,9个县,194个乡的1345个村,总计参保人数9.8万人,且在2002年没有新参保人数,在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机构的建设上,至2002年末还没省级机构,只有2个地级机构,16个县级机构,145个乡镇机构。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进度。[7]
2.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比较
目前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与本省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距。.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在国家和单位的保障下,不断发展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只能是居民个人承担。甘肃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与城市的差距,本文主要从甘肃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社会保障项目等方面来说明。
甘肃省各地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情况。2003年全省总城市低保人数与低保费用为569710人、373452万元,农村低保人数42526人、低保费用3423万元。其中每个市分别为:兰州市城镇低保人数109344人、低保费用9314.1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2835人、低保费用80.3万元;嘉峪关市城镇低保人数1941、低保费用1614万元,农村低保在2003年嘉峪关市还没有建立起来;金昌市城镇低保人数11171人、低保费用599.9,农村低保人数2085人、低保费用12.4万元;白银市城镇低保人数65395人、低保费用355.80,农村低保人数3406人、低保费用20.3万元;天水市城镇低保人数71405、低保费用592.76万元,在2003年农村低保也没有建立起来;武威市城镇低保人数33991人、低保费用183.02;张掖市城镇低保人数39036人、低保费用230.22万元,农村低保人数3688人、低保费用5.6万元;平凉市城镇低保人数39380人、低保费用227.86万元,农村低保人数6369人、低保费用33.6万元;酒泉市城镇低保人数29221人、低保费用176.44万元,农村低保人数4296人、低保费用47.6万元;定西市城镇低保人数50044人、低保费用267.07万元,庆阳市城镇低保人数34931人、低保费217.90万元,农村低保人数2696人、低保费用12.0万元;陇南市城镇低保人数36315人、低保费用221.52万元,农村低保人数7151人、低保费用30.5万元;临夏市城镇低保人数24124人、低保费用320.8万元,甘南州低保人数22871人、低保费用136.6万元,农村低保在2003年两市都还没有建立。[8]
甘肃省城乡社会保障项目对比。城市: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都已普遍实行,在农村医疗保险有34个县实行,其他的没有涉及;社会福利:城市职工福利,办公福利如社区服务、福利院、敬老院、干休所等普遍覆盖,教育福利即九年制教育;农村办公福利如五保户供养、养老院、农村社区服务覆盖率低,教育福利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扶贫,农村救济、救灾和扶贫,2006年10月1日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抚安置:城市与农村都有优待、抚恤、安置项目。自愿辅助保障:城市企业保障、商业保障,农村少量商业保障。[9]
3.其它民族地区保障情况
全国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同甘肃一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开展的工作大同小异。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有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内容[8]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仍然是各民族地区主要的保障方式;农村社会救济是民族地区农村困难群众的主要救济措施,但以临时救济为主,标准偏低;各地普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但多数地区处于停滞状态;广西、内蒙、青海等地已开始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仅在少数县进行试点。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普遍存在政策不完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下面是对青海省平安、大通、海晏三个县的6个乡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10]。
平安县:巴藏沟乡:13个村、960户、汉族50%、回族50%、人口总数4382人、五保户15人、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980元现金、贫困户670户,每户每年发放粮食100斤、60岁以上人口每年900元,其他除五保户外,均由子女供养,大病保障无措施;石灰窑乡:14个村、1710户、汉族56%、回族44%、人口总数7890、无集体经济、五保户16户、通过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981元现金,贫困户1200户、每户每年发放粮食101斤,60岁以上人口每年2300元、其他除五保户外,均由子女供养,大病保障无措施;
大通县:良教乡:12个村、3510户、回乡族、人口总数16847人、有一个乡办小煤窑,五保户34人,以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982元现金,贫困户261户,特困户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0元,贫困户没保障,60岁以上人口数913人,除五保户外,均由子女供养,大病保障已按人均一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东峡镇:13个村、3383户、回乡族、人口总数14818人、无集体经济、五保户20户,以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983元现金、贫困户466户、特困户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1元,贫困户没保障、60岁以上老人有3000,除五保户外,均由子女供养,大病保障已按人均两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海晏县:三角城镇:5个村、915户、汉族80%、人口总数3755人、两户镇办企业、五保户2人,以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984元现金、贫困户318户,特困户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2元,贫困户没保障、60岁以上人口有900人,除五保户外,均由子女供养、大病无保障措施。哈勒景乡:3个村、282户、蒙古族85%以上、人口总数1418、无集体经济、无五保户、贫困户73户、特困户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3元,贫困户没保障,60岁以上有82人,除五保户外,均由子女供养、大病医疗无保障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保障却很缺乏。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消除民族之间的差距与不平等,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以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的切入点,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需要解决农牧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问题。
五、建立与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农村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人类生存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1]人是一种高级复杂动物,存在不同的需要(按不 同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经济需要),人的需要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并通过人的自觉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体现。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充分保证成员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12]。这里说明社会应该保证人类的自由和需要,为人类提供福利和全面发展的权利。中国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保障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民获得该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是一种纯公共物品,每个公民都应该平等的获得保障权,社会保障不应该因地域或民族不同而产生排他性。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首先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但同时也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伦理道德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在本文以人道价值思想,以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原则,对怎样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作出了以下构想。
1.建立少数民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特困户救助制度,但这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要求。由于少数民族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该为农民建立最后一道安全网,具体的应从以下入手。
(1)合理界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
政府对农村居民提供生活最低保障,不仅是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也农村居民应该享受的生存权利。只要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都可以主动提出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应该低于或等于国家公布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人群。
(2)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标准
少数民族地区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遵循既要保障贫困居民基本生活,又要克服其居民依赖思想;根据本地区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经济发展、物价和财政能力来确定。
(3)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筹集机制
资金问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大瓶颈问题。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由财政、乡镇、村民委员会共同负担的。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目前少数民族地方财政和乡镇财政困难而无力支付。少数民族政府可以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金,来解决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
(4)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
一是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国家有必要制定《最低生活保法》,把最低保障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确保农民的最基本生存权益;二是对于特困户可以实施减免政策,减免子女教育的学杂费等。
2.建立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和救助制度
(1)实施少数民族新型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在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是一种策略性选择,少数民族农村实施医疗救助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是农村医疗保障最基本的选择。根据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合作医疗补偿水平不可能很高,否则合作医疗基金可能会超支,反而导致农民看不起病。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对于患重大疾病的农民给予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建立少数民族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
我国少数民族农民对大病的应对能力很弱,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多,农民对于农村大病医疗救助非常迫切。大病医疗救助覆盖面应该是少数民族全部农村居民,具体的对象应该是患有重大疾病的农民。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应该按照“个人缴费为主,政府和集体补贴为辅”。建立个人账户,农民和集体分别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按一定比例缴纳,并确定一个标准,超过部分归入统筹基金。支付较小的医疗费,则由统筹基金支付。农村大病救助医疗保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在现有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组建农村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从事农村大病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工作。
(3)逐步建立少数民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实行农村养老保险还不具备经济条件,养老保险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家庭养老、集体帮助、国家补助与个人储蓄养老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程度,达到“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逐步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4)鼓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互助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互助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生活中村民为了解决一时的困难,可以向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求助一定的物质帮助,等其他的朋友、邻居或其他困难户有困难时,给他们一定的物质帮助,这不仅彼此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帮助,而且还加深了交流和沟通,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加强了农村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对于这些突发性、暂时性的小型灾害和困难,还可以弥补国家和集体保障的不足。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Annual Report 1950,转引自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82. 4.
[2]侯文若.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11.
[3]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版,97.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17页.
[5]吴忠民.《论公正的社会调剂原则》[J]社会学研究,2002年6期.
[6]杨重光 .刘维新:《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版.
[7] 资料来源:根据《关于加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和甘肃省卫生厅统计资料整理转引自李永生2007年硕士研究生论文《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8]《甘肃年鉴》.2004年.
[9]转引自李永生2007年硕士研究生论文《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10]青海省财政厅社保处.《青海省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现状及思考》附表(内部资料)转引自唐新民2007年硕士研究生论文《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26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版.
篇4
1.1信息社会发展带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定位的变化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人们普遍把信息与材料和能源并列,将它们共同视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不再仅仅是消除人们不确定性认识的消息,它更是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成为更多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这时候的中国,社会与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急需人们真正把信息资源化,把信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来进行管理。这一重大需求引发了社会生活的一系列重要变化,为解决这些重要变化带来的诸多重要课题,新兴学科纷纷崛起。主要融合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同时又吸收计算机科学、通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传播学、咨询学、编辑出版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营养而形成新学科群,开始出现在迈向信息社会的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将信息作为国家和机构的战略资源来进行管理,本学科发展进入对信息资源的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将信息资源化,将信息作为资源来进行管理。学科使命主要在于探寻使信息内容对社会和机构发展产生实际价值的规律性,而不再仅仅是使文献中的信息具备可利用性。它所定位的管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根据信息的资源特性,使信息产生创造新财富的更高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职能除了收集、整理、加工、保管、检索、提供利用之外,开始引入一般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规划、协调、控制、监督;管理对象除了信息内容,还包括人、财、物、时间等。处于对信息资源的管理阶段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等二级学科,已经通过学科集成整合为一个具有更加丰富内涵的新的学科集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走向/合0,即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各自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同一个客体)))信息资源。分列二级学科名称曾经在20世纪末被国家有关部门在学科专业目录中命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0,在2011年为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5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6中,进一步变更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0,这一变化正是对/合0的趋向的准确反映。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规律的科学。目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已形成由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等若干具有相同科学使命和共同理论基础的二级学科的集合。
1.2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的拓展
社会实践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职能拓展是大势所趋。这些必将带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我们不仅要研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同时也要研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事业的宏观管理;我们既要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本身,还要关注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规律。当代学科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一方面科学分工越来越细,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各门学科、各种知识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趋突出。这不仅表现为同一学科内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而且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借鉴、相互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图书馆、情报、档案工作的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与技术手段发生急剧变化,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日趋密切,以这三个学科为主体构成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趋势日益明显,三个学科相互依托,通过融合、拓展、变革,融入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广泛整合图情档、经济管理、计算机和通信、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方法特色,将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未来的研究趋势。我们不仅要研究图书馆工作、情报工作、档案工作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各种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社会属性,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研究相应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社会问题0。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科学研究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与其说是本学科范围内的问题,不如说更多的是一些/社会问题0,这些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逐步突破本学科领域,并向跨学科研究发展,不断与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系统论、经济学、法学、大众传播学、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形成跨学科研究优势。从目前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来看,该一级学科近年来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与相邻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诸如信息社会学、知识生态学、信息经济学、信息伦理学、信息法学等。同时,其他学科的一些相应理论、方法及技术被引至该学科,也能相应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自身属性和定位的变化以及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将带来学科研究方法的重新审视和创新发展。
2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传统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
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基本上被定位研究于人文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因此,该学科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经典研究方法。随着学科的转型发展,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有所变化,但这些经典研究方法仍在学科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这些经典研究方法本身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对这些经典方法的应用中也在推动和参与这些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传统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本学科在这些传统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方面的基本作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强调/分解分析0和/综合集成0两个方面的相互推动、整合应用
/分解分析0实际上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基本主张就是把统一的科学分解为大量不同的门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论的形成应当与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成功应用有密切关联。这种研究方法论对研究方法发展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以讲究科学研究深度和精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发展。当然,这种研究方法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科学研究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复杂系统而言,将被分解为一定基本单元的个体进行简单相加并不能恢复为原来的系统。这实际上是说过度的/分解分析0并不能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于是,新的研究方法论出现了,/综合集成0就是其中一种,其基本主张就是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关联,以集成和综合的方式进行整体性研究。这种研究方法论,促进和带动了一系列具体研究方法的出现和应用。/分解分析0与/综合集成0两种研究方法论都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科研方法的应用产生了影响。但由于这两种研究方法论都存在一定的偏颇,因此,在本学科科学研究中实际上成功采用的方法论指导是介乎这两种方法论之间的另外一种更加科学的方法论,这就是在具体科学研究实践中,强调发挥/分解分析0的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强调综合集成的作用,强调分解分析与综合集成的有机互动。表现在具体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大都复合应用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特点的研究方法,较少采用单一研究方法。
2.2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的结合应用
定量分析方法,也可以称作数量分析方法,是指为了认识对象数量关系而采用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精确化认识,以更加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比较典型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又称/非数量分析法0,是主要依靠人们的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推断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属于典型的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常用的基本方法,在具体科学研究实践中,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偏废,得到比较有效的结合应用。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的一项抽样统计结果表明,管理学科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次是定性研究方法,单纯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这项抽样统计分析的结论反映了客观的整体情况。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对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来说,单纯使用一种分析方法的场合不多,结合应用才有助于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笔者进行的一次统计分析表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多数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既不是单纯应用定性分析方法,也不是单纯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而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2.3将一部分自然科学特别是技术科学成果引入传统研究方法体系中,注入更多的技术因素
其实,所谓传统研究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成不可变的。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对传统研究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就进行了一部分非常有成效的创新尝试。例如,在应用文献调查法的过程中,引入量化统计分析技术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用具体翔实的数据说明状态和发展趋向等,效果不错。目前,在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中,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范式。再如,在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调查法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尝试引入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比较分析方法应用中引入模型构建技术等也都被实践证明是有积极效果的。特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将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3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学科在自己特殊的转型期间,不断进行着学科的分化与整合,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叉学科。学科性质的变化、学科使命的变化,学科在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尝试应用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在应用中进行了具体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3.1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如前所述,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整合发展过程中,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内容被交叉综合到若干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中,其中就包括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非常可喜的是,这种应用确实取得良好的成效,不仅使数学分析、统计分析的应用逐渐形成了本学科特色,而且产生了成体系的信息计量方法技术及相应的学科)))信息计量学。
3.2实验方法的应用
实验方法是获取真理必需的途径,是学习和掌握信息资源管理规律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是典型的应用学科,更应当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应当来源于实验,最终应用于实践。特别是在这个学科领域,出现在实践中的许多管理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相当一部分管理实践中需要为人们所认知的现象必须经过实验才能被人们观察得到,管理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预测性活动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被/验证0,信息资源管理诸多原理也是需要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就应当是实验科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实验科学性质,决定了实验方法在学科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价值。目前,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进程中,实验方法得到高度的重视,在一部分重要科学研究实践中,实验方法得到充分应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构建实际检测验证环境,抽象掉一部分影响因素,进而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状况的方法,应用于一部分管理措施、技术的应用方案的论证和相关原理原则的阐释揭示过程中。这为本学科向实验科学的方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3.3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计算机学科对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越来越大,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数据包分析等与计算机紧密相连的新的研究方法逐渐增多。这些方法也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等不仅在相关科学研究实践中有应用,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例如,在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系统建设过程中,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构建过程中以及在专业教育相关教学活动中,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的应用尝试都是独具特色的,也是有积极成效的。
3.4其他相关学科方法的应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