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范文

时间:2023-10-20 17:3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72-03

一、引言

自我认知及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愿意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地接纳,能确认其客观存在和正面的价值,[1]不因自己的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正如塞万提斯所言:“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2]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准,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当前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约占30%,[3]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具体指导。

自我认知是个体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也是自我客观评价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不确定的自我认知、自我概念看作是引起个体严重心理问题的决定性原因,认为个体只有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才会减少甚至改变引起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4]自我的概念总体说来是个人对自身的特质、与他人的互动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审视与理解,其可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对自身特质的全面感知;第二,对与自身相关的人与环境的感知;第三,对感知到的经验与实际相关价值感的理解;第四,对于自身正向亦或负向的目标与理想。明确的自我的认知及接纳可以有效地提升自我的心理幸福感。一个自我不接纳者,会感到痛苦和烦恼,无法以充足的热情、创造力和精力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也阻碍了人心理潜能的释放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建构起一个自己可接受的、趋于理想状态的自我是很重要的。这需要三个阶段: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而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则是自我改变的前提与基础。Erikson的发展理论也认为,青春期要完成的主要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若未能发展此认同,则为自我混乱。[5]其中是否对自我有充分地认同是个人心理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否平稳度过青春期对成年以后的幸福程度会产生直接影响。除上述外自我概念也具备如下三点功能。第一,可以有效地使自身保持心理平衡状态。通过维持自身的平衡,自我概念起着引导自身的思维、情感、行为平衡的作用。第二,对自身的生活经验解释起到决定作用。自我概念影响着自身对事件的归因,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负向的,那么每一起事件所得到的经验都会与负向的自我判断联系在一起,相反,每一起事件所得到的经验都会与正向的自我判断相联系。第三,对自身的自我感觉反馈产生影响。自身的自我反馈建立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之上,并与自我概念相统一,因而自身指向自我感觉反馈结果的行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也决定于自我概念的性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健时期――青年期,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作为自我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自我认知及自我接纳,对自身的个体成长、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如果有自我接纳的态度,他必然会更加客观、真实地去认识自我,无条件地正视和接纳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将这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自我不断趋于完善。

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对于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有影响。如果一个人可以完整地认知并接纳自己,对自身往往是自信的,不会揪住自身的局限性过于埋怨与苛责,而是思考并调整局限性产生的原因并最大程度上予以纠正,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地被负向情绪所控制,可以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克服遇到的阻力。一个人可以完整地认知并接纳自己的人,往往也能够很轻松的认识并接纳他人,不会过于苛求他人,可以包容他人的缺点,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周围和谐相处。因此,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对个体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状况等有密切的影响,并已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

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况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或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6]

二、自我认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自我认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客观积极的自我认识在个体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健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各部分和谐一致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Pajares、Vispoel、Bandalos等研究都发现,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指标。青少年较高水平的自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等反应。所以,自我认识失调的确是会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自我认知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选拔考上大学,发现周围都是与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甚至高于自己的人,发现自己不如以前出类拔萃,以及远离熟悉环境开始独立生活等。如若不适时正确调整自身心态,就会有产生自卑、嫉妒甚至敌对等心理的可能,进而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活动,对他人漠不关心,认为自己对别人来说可有可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阻碍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自我认知团体模拟实际环境为实际问题解决提供范例

在自我认知团体活动中可以生动模拟还原实际情况中出现的问题,并为案主提供了更为综合的模拟社会现实环境,易于将辅导中收获的效果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在辅导中使案主接受到多方面刺激,来思考、学习、面对自身的现实问题。团体中沟通交流与现实中的相似使得辅导效果更容易巩固与应用。团体辅导中指导与学习正确解决方式的过程也促进了案主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也为案主建构了适合其自身的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对自我认知进行团体辅导的成员大多因为社会支持薄弱对自身现状感到无助、无力与悲观。而在自我认知团体中因各个成员的相像性以及建立的平等和团体中的归属感、被认可的社会场境以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环境,事实上又建构成或改善了成员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自我认知团体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成员在团体中找到了共同体归属感。在团体中因成员有着相同的经历或相同的愿望,所以成员间有着平等的感觉,有着强烈的被接纳感受,自己不再被边缘化,感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团体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

可以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成员通过诚实地回应其他成员的成长,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肯定。这种接纳和肯定使成员彼此之间愿意和乐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四、自我认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中。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而随着生活环境变化与社会活动变化,自我在生活环境中找到的共鸣就越来越少,从而产生对自我的怀疑、否认等负面态度。较敏感的大学生因为以上心理性压力源而焦虑,对自身莫名自卑起来。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感到不自在,封闭自己,超常地需要他人同情地尊重。希望同学们尊敬他,真情地爱护他,自己焦虑的对待考试,对于一切竞争的活动都不敢参加。自卑的焦虑,使其与人的关系上发生了各种障碍。会强颜欢笑地去向人表示友好的态度,因为做作与小心更容易使他人怀疑虚伪,又因为自己时时在做作与虚伪中,导致不敢相信他人对自己的夸奖。他人善意的批评会激怒他。不能听到和他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是看不起他的明显的表示;但又不放心别人会真心地采纳自己的意见。多疑、焦虑、敏感、封闭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过重。总觉得与他人缺少话题,难以交流。使人际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使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而恰恰又因为得不到满足有与人恰当沟通的强烈愿望。

经调查发现因为自卑而造成沟通障碍问题的群体大都因为对自我意识存在偏颇的理解。理想我与现实我,主体我与客体我难以统一。如成就期望与现实失望间的冲突,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追求上进与消沉的冲突等。无法正常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言语沟通能力与情绪表达方式存在障碍,知、情、意、行、人格未协调,无法适应环境。

为了减轻此群体的不安情绪,增强其适应能力,开发其潜在能力,建议此群体组成自助团体,在团体中深入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针对自身自卑而产生的沟通障碍的共性问题,建议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彼此提供建议、彼此之间加强沟通、协作、进行相互鼓励及情感支持。如对大多遭受过的共同经历,团体成员一起分享当时的情绪感受,并讨论出较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起能够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在可以安全的自我暴露的环境下进行自我认知与探索,从而克服自身的不足,达到接纳自我、正常沟通的目的。

大学生群体是成长中的人,是变化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动态的。模式体系要讲究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也要注意周期性与变动性。大学生本身就处于渴望交流,希望被理解的心理发展阶段,自我认知团体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实际的意义,是大学生们心理健康发展、保持个性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中的问题群体通过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改变了现有问题,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我成长。通过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无条件的正视和接纳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能够将这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自我不断趋向完善。摆脱了现存困境。重新愉悦的融入到具有青春朝气的大学生群体中。

参考文献:

[1]李彦牛.河北师范大学学生自我接纳状况及其相关 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6).

[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

[3]王.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 危机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12,(6A).

[4]李淑臻.暴力攻击型未成年犯自我认识的团体训练 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篇2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学校环境的相对闭塞性造成了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打击。这时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冲突,自我激励、肯定和自我否定、放弃在他们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比较偏激的思想,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向危害社会的不归路。所以,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篇3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 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趋向

从获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实证和应用发展。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和测评更科学,如在概念上,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区分开;在测评工具上,对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检验、将测评心理素质的问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区分开,采用多样有效的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心理素质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

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心理素质的研究扩展到了操作层面,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具有应用意义。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26]。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27]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专门设计的心理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际关系[28-2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选取课程形式来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些论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质概念是宽泛的,没有依据某一心理素质理论取向,甚至将心理素质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这些研究通过跆拳道课程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0]、全面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降低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31]、团体辅导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33]、健美操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情绪控制力上有显著增强[34]。这些课程都是对心理素质的实践,从应用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作补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断修正心理素质维度和结构

对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也已成型,国外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西南大学张大均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清华大学樊富珉编制的“跨世纪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调查问卷”、郑希符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等;第三种是对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界定,自行编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的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种类型上,但同时表现出在理论依据基础上编制出的心理素质量表后,通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对提出的测量问卷在测量维度、测量时间缺乏不断修正。

以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为例可以看到大学心理素质差异。在区域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有:对北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全国大学生[35],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观和职业观上表现较为合理,在行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36];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但一部分比例学生心理素质欠佳[37];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依赖性、抗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亟需关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39]。在上述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而且采用的理论依据和测评工具都不尽相同。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尽快形成一套被认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体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否则很难形成完整体系。

(三)在区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质,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逐渐增长,但迄今为之,没有形成共识[40]。查阅一些文献,看到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质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标来测查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指标测查心理健康。这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41]。系统分析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澄清二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42]

四、研究启示

(一)在实证研究中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的实证研究中,不断验证心理素质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心理训练等方式验证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有研究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43]。笔者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心理素质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将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层次来讲,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是心理素质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构建心理素质的本土化理论模型

心理素质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将促进中国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本土化趋势。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3×3+1的网状培养模式,以推动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44],但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研究滞后,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转述、验证或照搬,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45]。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发展现状、国民心态,构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集体主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心理测评研究时,要兼顾民族、区域、群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通过CNKI数字图书馆昆明理工大学镜像分站的文献检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特点,分别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广东少数民族、大理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做研究[46-48],并且这里的少数民族只是区域化中的少数民族总称,不是特指某一少数民族,对某一少数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如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9]。这就是跨文化的差异,差异的背后是研究者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的起点。

(四)加大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心理素质因素研究,传统是从客观和主观因素上进行探讨,但随着内涵、理论构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理论为例,他将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从社会认知理论、动力学理论、行为理论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响这三个维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样学习、压力管理等。这些影响因素其实可作为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构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质理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刘金平.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15-117.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

[6]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3,1(2):143-146.

[9]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33-37.

[11]肖汉仕.心理素质机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8.

[12]刘晓陵,金瑜,林云祖.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14]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5]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6]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马慧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3-44.

[22]张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3-45.

[23]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2-25.

[24]刘亚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D].天津:天津大学,2009:23-26.

[25]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滨. 互动式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6(1):61-65.

[28]孙利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关静红.拓展训练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23):311-312.

[30]边文红,张建春.跆拳道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31]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33]胡义秋,詹林,朱翠英.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赵湘.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3-107.

[37]赵国祥,申淑丽.河南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76-277.

[38]李晴,边贵.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红宇.安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4.

[4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42]张海钟,糟艳丽,陈小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46.

[43]吴沙,李振山,杨迎潮,易远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强, 张大均.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7):59-63.

[47]新疆财经学院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73-76.

篇4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化密切相关,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年龄一般在16~28岁之间,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思想丰富、思维活跃、情感波动、反应强烈、体验深刻,加之由于生理和性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性冲动增强、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及经济就业等压力增大,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极为不利。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1〕,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25 %以上,最高时期竟达34 %。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大学生发生暴力犯罪、自杀事件或出现休学、退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2〕: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态度、情绪、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因此每一个大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理因素:性冲动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生理因素之一。有些大学生常常出现性幻象、性梦、等现象,并伴随自责和自卑感,造成精神紧张和痛苦;另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等自身生理缺陷,也会引起大学生自卑、沮丧、不满等心理问题。②认知: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不良认知和认知歪曲是产生愤怒、焦虑、抑郁、自责、沮丧等不良情绪的原因,他将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和无”的思维五种形式。③情绪:不良情绪很多,主要有大喜大悲、紧张焦虑、寂寞烦躁、自卑自责、抑郁沮丧、自私霸道等,它们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容。④挫折:失败和挫折会打击青年人的信心,使他们遭受悲哀、沮丧、烦恼、厌倦、抑郁、痛苦、灰心等不良情绪体验。⑤习惯和不良行为:有很多大学生存在不良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睡懒觉、不吃早餐、挑食、贪食、懒惰等,这些不良习惯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行为。⑥人格障碍:人格障碍者内心体验与正常人生活情感相背离,其外在行为明显违反社会准则,常给别人造成损失和伤害,并给自己带来痛苦。⑦经济和社会环境: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进入了高等学府,同时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心学习。⑧能力和社会适应:独生子女的问题和大学生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已经使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校期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毕业后又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求,出现很多社会和心理问题。

3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自我调节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高等院校必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和高科技的要求。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3.1  提高认识水平,重建认知结构

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先进的思维方式建造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认识水平,从而克服错误的认知和盲目的行为。

3.2  树立科学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发展顺序及高低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这种划分,大学生正处在对爱和家庭的需要最为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青年人渴望亲密的友伴,不甘孤独或被人疏离,容易沉溺于形影不离的两人世界。大学生应当自信、自强,不要被一时的情感和生理需要所左右,而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大学生的理想和目标还应当实际可行,具有价值的吸引力,否则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了科学的目标,再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大学生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的喜悦会促使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3.3  丰富业余生活,注重人际交往

单调而枯燥的学习,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厌倦、烦躁、抑郁及痛苦的学习情绪,长期孤独、封闭式的学习,还可以导致大学生出现自闭的性格和人际交往障碍,对他们的人格发展极为不利。丰富业余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4  保持乐观情绪,积极自我调节

青年人应当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在求学期间甘于清贫和寂寞,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积极开展自我调节,克服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常见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主要有:①自我激励法。②自我暗示、催眠法。③自我宣泄法:宣泄时应当注意以不伤害他人及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为前题,主要有体育运动、找人倾诉、大声喊叫、写作或写信、向替代物发泄等。④自我训练法:通过严格的定时训练,建立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以戒除不良情绪和习惯。⑤自我放松法。⑥想象厌恶法。⑦移情转移法:通过移情或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痛苦。⑧顺其自然法:不要过分关注自己。⑨生物反馈法等。

3.5  强化个人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它与知识、技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能力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并不能必然地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转化还有待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磨炼。所以,大学生不但要认真地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当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科研能力,对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环境、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4G网络环境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65-0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期4G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与速度不断更新,网络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影响,这给心理健康相对特殊的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 4G网络的基本特性

4G即第四代移动电话系统,现有标准主要有HSPA+、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LTE Advanced三种,其主要优势有: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好、高质量通信、频率使用效率更高、通信费用更便宜。在4G环境下,大量的应用软件从PC端移动到手机和Ipad等终端,通过大量APP的开发,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强。4G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娱乐工具、社交工具、网络游戏、在线视频以及门户网页等。

二 4G网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

为探究4G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笔者所在团队对湖南2所骨干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发放涉及艺术、轻工、环境、旅游、信息等12大类专业,调查问卷共发出500份,两所学校各250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400份。

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第一,丰富内涵、完善自我。调查中71.7%的男生和73.3%的女生赞同通过网络可以释放压力,71.9%的男生和74.6%的女生赞同通过网络可以愉悦身心。移动3G、4G网络结合微博、微信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认知他人的平台。

第二,提供释放压力的空间。青年学生情感的表达非常必要,但时刻刷屏、网络的私密性导致很多学生现实交往障碍,而期望通过网络寻找理解、关心或认可自己之人,在网络上寻找情感寄托。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具有内容的多元化、交互化、自主化、复杂化、虚拟化等特点。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了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内容,找准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个别辅导,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在课程教学和毕业实习环节,增加抗压抗挫训练,有效缓解求职和将来工作因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2.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第一,认知行为盲目化。调查中79.2%的男生,75%的女生认为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认知盲目,计划性偏弱。而认知错误可能让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陷入自身的不良情绪中,长此以往,最终形成心理疾病。

第二,价值取向功利化。92.5%的男生和71.3%的女生认为网络让大学生价值观更加功利化,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使得很多大学生迷失了前进的目标和航向,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缺失。

第三,情感迷失。86.1%的男生和73.4%的女生认为网络让大学生感情淡化,通过网络寻求慰藉本身并没有错,但传递负面信息就可能迷失自己,久而久之会带来自身情感的匮乏,出现情感迷失。

三 4G时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策

1.高职大学生自我对策建议

第一,注重选择信息渠道,传播社会正能量。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微博、微信等,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在转发微博、微信等消息时,注意考虑消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不盲目跟风,提升自己对相关事件的理性分析能力。

第二,不过分沉迷网络。强迫症属于评判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过分依赖网络会使大学生或多或少地患有强迫症,只要有时间空闲马上拿出手机刷屏等,如果不这样做便会浑身不舒服。

第三,不断强化自我责任意识。从国家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角度加强自身责任意识,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避免自己陷入时刻刷屏和上网、玩游戏中,增加学习和体育锻炼时间。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对策建议

第一,更新教学观念。成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多形式的心理测试和访谈,记录整理入库,及时传递给辅导员,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员应及时开展以网络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引导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教室和心理教育专题网站,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疾病预防的工作。

第二,运用网络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辅导员应利用班级QQ群、班级论坛、微信好友圈、微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第三,充实教育内容。主要是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等,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等。

第四,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积极充实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二是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网络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

参考文献

[1]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

篇6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对大学生来说, 既是新机遇, 也是新挑战。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信心, 消极、抑郁, 甚至自杀, 大学生犯罪也呈上升趋势[1]。高校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高[2]。青年兴则国家强, 在新时代应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健全人格,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需要

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抗挫折、抗压能力不行, 产生自卑、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进而自暴自弃等。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危机干预, 预防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辅导, 帮助他们度过人生难关, 重塑生活的自信。

2. 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积极心理学转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比如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挫折感等。解决大学生健康潜在的疾病确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不应当是全部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 积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强健的体魄应对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学习、积极工作、积极加强实践, 积极争取一番作为。

3. 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加强危机干预, 积极预防大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一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轻则厌世、自卑自暴自弃, 重则可能轻生,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只有加强预防, 加强危机干预, 才能让大学生悬崖勒马, 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心理学测量表测试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测试结果进行心理健康调节。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性, 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现在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纵观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时相当有限, 往往只一个学期, 每个学期只有2课时。有些高校只在少数师范教育类专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只能简要的讲解, 或者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题讲解。大学生只能零星的接受心理健康学习, 不能够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效果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学生无法通过教材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 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通识, 专业性偏强

虽然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心理教育过于专业化, 不够通识, 学生不易理解, 也没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缺乏通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使用的教材多为心理学专业教材, 对于缺乏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来说, 难于理解。同时, 大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信心不足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的, 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以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自我认知, 解决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却不高, 大多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 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 不能够结合大学生, 尤其是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 实际效果不佳, 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没有针对性改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使得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 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传播, 缺少互动, 不能够实际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4.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性不强

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 使得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全新的模式。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和数字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突显出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应顺应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网络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又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 帮助潜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解决问题。但是高校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 并没有建立起交互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也没有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 使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没有发挥。

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改进对策

1. 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 发展慕课教学

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高校需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为切实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的问题, 高校可以探索开展慕课教育, 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心理健康慕课教学要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让学生对通识心理健康知识全面认知, 并能依托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和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进行针对性改进。慕课教学要合理分配课时, 避免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 避免学习疲劳。如利用微课进行10-20分钟心理小知识讲解等。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采用慕课进行专题教学等。

2. 发展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估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发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通识心理健康知识, 学会用心理健康知识来评估自身的心理状态, 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建立科学的认知, 无惧挑战, 无惧挫折, 用积极饱满的心理状态过好每一天。因此, 大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 教育内容应当通俗易懂,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应当精心编制通俗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减少高深理论, 通过小故事, 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看得懂, 看得明白, 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自我分析和评估。

3.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数由思想政治教育兼任, 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不高。考虑到大学生师资队伍构成结构, 高校一方面应当引进具有心理健康资格证的专业人才,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另外一方面, 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优势,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 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创造机会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教学观摩, 让彼此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相互批评, 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 知识灌输教学与生成性教学有机结合。可开展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 增强学生参与, 突出学生主体性, 减少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社会实际的脱节[4]。

4. 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增强教育交互性

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应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依托平台集中进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可以通过网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上传心理健康慕课教育内容。其次, 可以通过网络接口进行心理网络心理健康测试, 引导学生通过机器测试合理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并按照机器测试的建议进行心理健康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交互性, 授课教师和学生应当相互交流。通过交流授课, 教师系统性分析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及时通过进行针对性教学, 改进心理健康测试表, 摈弃不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指标。加强学生健康分析并进行危机干预, 以避免本校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通过交流, 尤其是心理咨询发现自身的心理状态, 避免心理健康危机。高校授课教师要安排专人在网络平台上接受咨询健康咨询, 并进行一定的辅导。专人服务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 对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兰奎.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 .

[2]马红霞, 刘晓玲, 高月春等.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 .

篇7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样态;创新路径

随着大学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学科知识、人才队伍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在不断完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探寻创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一、创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性重视,尤其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规模和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学认知教育方面当然应该是培养各种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性结论,也是大量学者坚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定位为辅助教育的基本思维路向。但是在回答后一个问题上则往往表现出简单化的实践指向,其教育实效就只会是程度方面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实践中主要偏重认知方面的知识传授,而较少关注是否真正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

认知层面的科学性与实践层面的效应性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情势中能否得到通约性与统一性的实现,取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存在过度形式化、内容肤浅化和方式简单化倾向三个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情况较为严重,在实践样态上过于追求载体的多样化与案例的集中性主题。现实中高校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相关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较为远离,主要还是认知层面的一般性表达,并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是在相关课件的表现形式上作出与时代科技变化相适应的调整,但是这种形式表面化的倾向与内容的不相协调,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表现出形式化色彩过度的特征。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肤浅化情况较为普遍,在实践样态上过于强调心理健康标准的检测功能。是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原因而使得具体教学实践中无法克服该种教育必然是肤浅化的趋势,这也是大多数教师与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将教学形式的科学化利用与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归责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对其正当性提出异议或者说起码是质疑的态度,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样态上较为令人担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认知层面并不被大学生抵触或者说怀疑,而问题是将这些内容由教师传达给广大大学生时却表现出过分肤浅化的现实形态,这才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方式简单化情况较为常见,在实践样态上过于追求与西方世界发达话语的庸俗化匹配。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确实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深刻把握而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受制于技术手段的准确对应,一味为了现实课程的时代性而简单化,甚至是贬低对待中国大学生教育整体的水平判断。此种现象并不是个别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较为鲜明的普遍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中,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表达形式较为常见。

总而言之,在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进行较为广泛的考察后,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具有多维性与普遍性,新时代的如许变化确实为其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面临的难度较以往可能更为突出,也是困扰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方面。

三、创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样态为我们较为全景式的明晰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由此进行针对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在关注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主体性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人生经历教育,为其探寻较为科学规范的实践路径。

(1)明确科学规范的教育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宗旨。新的时代变迁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只能是进一步加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并积极建立相关长效机制,这是关系中国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在科学性与规范化方面为其探寻有效的实践路径,这才是回答实践样态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2)增强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突出学生主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样态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的空洞与陈旧,千人一面的教材和几乎一个模式的叙述过程,使得当代大学生无法将其与自身的生活世界进行有效关联。中国的巨大变化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鲜活样本,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生活化,突出大学生主体性要求,为随着时代变化的情势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才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脱离大学生实际的有效手段。

(3)创新多元模块的教育形式,强调评价效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较为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是其实践样态上的表面化清晰严重,过度关注教育形式的新颖性,强调大学生熟悉的易于接受方式,确实是可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块,在实践中为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和大学生形成互相评价的教育模式,强调评价效应在具体教学环节方面的权重比例,建立整体教学效果评估的常态化有效机制。

(4)规范学科发展的教育表达,建构达致共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教育者的主动性与智知化水平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实践样态中所表现出的简单化倾向其实也是本真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同时对于广大师生的共识语境也较为简单,并没有上升到科学标准层面进行探讨。积极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语用表述体系,避免简单化运用心理学家语言的尴尬,为达致学术共识的学科建设具体实践路径中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才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真正手段和方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这支教师队伍来说可能是长期期待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国家层面进行有效规划与落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步骤。我们不但要关注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也要重视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努力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探寻更多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获取的主渠道。如何通过此门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任课教师进行教改的出发点。本文拟从体验式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22-02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体验式学习之父David Kolb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即体验式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他认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体验、反省、思考、实践;这种学习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比较吻合。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反思、概括、讨论、评价等活动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强调大学生体验是学习的重要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和现存问题

1.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笔者以“体验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有上千篇相关文献,其中大部分的文献是在最近几年发表的。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运用广泛。检索的文献不仅包括了理论研究、模式探讨和实证研究,还有了许多的实验研究。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日益规范。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从一开始的摸索阶段进入到实际运用中:内容设置来看,部分章节尝试开展体验式教学,发展到全部教学内容使用体验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经验总结越来越丰富,内容提升越来越完整;教学环节来看,注重环节的相连性和完整性,包含了导入、体验、反思、讨论和评价等基本环节;从教学方法来看,种类繁多,包括案例分析法、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故事分享法等。

2.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现存问题。随着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推广运用,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第一,教学目标完成欠缺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基础性公共必修课,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实际运用中发现,不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师资队伍、场地等方面的重视差别,教学实施中呈现出体验课活动化和游戏化倾向。学生只是对活动部分感兴趣,忽视内心体验和提升,很难达到预设目标。第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可分为三个环节:热身、体验和分享。不管在哪个环节,学生们是否全身心投入可以决定体验式学习的成功程度,有的学生积极参与热身活动,却在体验环节敷衍了事,而分享环节却只推出学生干部或积极的同学发言。出现这种情况,教学者需从多角度提高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课的积极性。第三,师资队伍水平层次不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由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构成,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验式教学培训,缺乏体验式教学实操能力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用老式的教学思维指导新式的体验式教学,如过分地关注教学流程和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冲突,在分享环节中不能有效化解学生在体验中出现的内心矛盾。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体验式教学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在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师生互动中要注重思维和心灵的充分交流。体验式教学模式重在营造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但不能忽视个体同学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体验后能开展自助。

2.以激励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是非学科化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过多的心理学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灵得到成长。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时要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作指导,采取积极的力量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充满信任的良好沟通氛围。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上课反应,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尊重他们的问题和见解,这样才能达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3.以动态反馈为主。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引入―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循环模式,授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课程开设中,教师们要扮演好“引导者”、“协调者”、“观察者”和“点评者”的角色,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表现情况,活动结束后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抓住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在环境适应、人格发展、情绪调节、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的理论观点,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四、深化体验式教学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重点应是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实践提升,提高自助和助人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所以,在体验式实践教学中,教学者仍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原理和知识点,而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空谈内化和实践的训练过程,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获得的能力会微乎其微,那么该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空间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提升:通过目标和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先产生情感共鸣,再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最后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的教学效果。鉴于以上情况,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势在必行。

2.推进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第一,深化理解、转变理念。从本质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合体验式教学,因为体验产生感受,感受形成反思,反思改变认知,认知影响行为,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性。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体验、反思和行动,重点在体验。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转变重理论轻体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理念,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熟练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原理和知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情境,寓教于体会反思中,做好课后总结,提升体验式教学水平,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第二,与时俱进、创新体验课教学体系。目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深入和细化的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等,这些都是有待进行实践和研究的地方。其次,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科学管理是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制度保障,既能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又能保障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最后,体验式教学的评估系统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确定。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取“考查+问题解决能力检验”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弱化了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也就是体验式教学效果的测试。因此,体验式教学体系需要确定教学效果评估的具体标准,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深入和细化,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深化体验、积极塑造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EB/O[L].http://.

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外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治疗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1]。它既面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解决正常学生所面临的生涯规划、个性完善等发展性问题[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包括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咨询体系、预防与危机干预体系和专题研究体系,涉及机制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条件建设等方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形式的教育最终都要经过自我认知的过程,从而把外界信息转化为自我行为,只有这样,教育才有实效,心理健康教育也如此。

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控自我三部分组成,其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能动的教育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大学生积极能动地调控、整合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素质要素为其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理过程,最终通过在动态中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协调;在交互中主动调适自我,实现身心协调;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我,实现环境的协调,在善待中正确把握自己,实现心灵的协调[3]。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独立意识,树立自信心,保持自尊,提高自制力,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与个体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方面。

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意义

(一)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遵循这一客观哲学规律,其中自我教育能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核心,是人心理活拥母呒墩合机制,心理学的理论流派都强调人的主观学习能力,如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当事人的领悟,行为主义重视当事人的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人本主义则认为正常人有自主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趋向[4]。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教育工作,唯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内化自省自正,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是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实现自我潜能,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自我教育为切入点。个体的个性倾向性(能力、兴趣、爱好、人格特征等)是在成长过程中缓慢形成的,心理活动的内在特异性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自我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的认知,并发挥自身的心理调节作用。另外,个体的心理问题既不是被传染的,也不是外伤得来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个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能通过个人的积极调控,包括在专业助人者的协助下进行自我调控,才能走向康复。有些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心理健康不可以教育,只能自我教育。

(三)自我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共通点,两者都属于精神领域的工作,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或重塑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经常混杂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同点在于教育的内容各有侧重,在教育方式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注重对多样化群体特征的研究,也要加强个体层面的教育。如果将教育者比喻成园丁,将学生群体比喻为森林,思想政治教育园丁看整体,只要树叶整体颜色都是绿油油的就行;心理健康教育园丁知道,树叶看起来没问题不一定有承受风雨的能力,具体到哪棵树需要肥料、阳光或者杀虫等,都需要仔细考虑。但从客观条件上看,这样的园丁数量配比太少,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不仅要反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方法,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工作思路,而且要明确自我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培养成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5],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在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最终形成了“自育助力成才”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

(一)完善自我意识,给学生亮一双“识己”的眼

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有各种层次的需要,并会采取行动满足自身需要,而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其对自身价值的自觉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有助于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6],促进其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推动主体意识良性发展。

1、打造三“心”工程,实现繁“心”闪耀。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面向新生群体开展入学适应性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增强在学习、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其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另外,针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心理问题,也有利于学校尽早筛查出重点关注群体,给予及时的关心和专业帮助,为开展危机干预工作打好基础。最后,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朋辈心理辅导》课程,挑选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朋辈咨询、倾听技巧、团队辅导等业务技能,培养具有较强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骨干队伍。

2、培养心理求助意识,提升危机干预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还体现在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上,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咨询师使用一些类似催眠的方法和手段,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实际情况往往是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最终能否解决问题,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有强烈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或问题,改变的决心有多大,是否能为此付出辛劳,承担痛苦。因此,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合理降低学生对心理咨询效果的期望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大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对于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不够,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使其在危机干预四级网络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现自我管理,给学生强一颗“助己”的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一个群体”和“三个组织”,引导学生自助互助,促进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1、培养班级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既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员,也是及时发现问题、疏导不良情绪的预警员,更是提供重要线索、协助事件处理的联络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对心理委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热情服务讲爱心,人际和谐受欢心,善于助长有锦心,探索自我能知心,保守秘密被放心,更应该鼓励心理委员在班级里组织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成长互助小组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2、打造学生组织群体

高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下设立分支机构,即学生组织群体。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成立心理健康部、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报报社等,一方面有助于在W生中营造勤于自助、善于互助、乐于助人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群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知识普及活动,例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报发放等等。

(三)推动自我发展,给学生铸一双“塑己”的翼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将人格锻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其有个性、善思索、高情商、正能量,促进其主体人格良性发展。

1、完善教学体系,辅导学生自我发展。

近年来,高校已经形成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像其他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强调体验式教学,在现实情境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发展[7]。

2、搭建活动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通过团体训练、525心理健康月等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从整体来看,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实践中,大学生会自觉将活动目的、结果与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比较,使之与环境协调[8];另一方面,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检验和建构自我心理素质要素的过程,会促使大学生以轻松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明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王英,吴忠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方式探析[J].2004(1):32-33.

[4]陈晓蕾,肖文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社科纵横,2011(26):296-297.

[5]曹召伦,陶芳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方法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6(8).

[6]栾海清,陈家麟.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