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59-02
一、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概述
1.偏差行为与网络偏差行为的概述。偏差行为的定义是指在规范的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行为现象,它违背了社会的规范行为甚至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行为。偏差行为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的不良风气或是社会教育不当造成的。网络偏差行为有了条件的限制,它偏离了社会的规范行为,通过网络的环境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虚幻性和人们的心理变化容易产生网络偏差行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易常见。
2.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表现。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心理素质并不是非常的高,他们容易依赖网络产生强大的网络偏差行为,他们的偏差行为主要分为一般偏差行为和严重偏差行为。一般网络偏差行为是大学生违反了社会的行为规范,他们可能是通过网络来传播不良的信息,违反了社会的道德性,或者将网络视为生活的场所放弃自己的学业,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种的偏差行为就是严重偏差行为,它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严重触犯法律约束的底线,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交易或者是成为黑客盗取国家性质的机密,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的限制构成犯罪行为。综合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的表现,我们必须针对这一现象找出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帮助大学生们走上正常的社会道路,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心理需求关系的分析
现在有许多的大学生将大学学习的时间放在了玩乐上,特别是网络上,因为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的时间,他们会过度地依赖网络,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里得到更多的满足。大学生产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就和他们的心理需求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1.大学生的好奇心理。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拥有好的生活条件就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想探索世界中的许多未知。但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空间是有限制的,感觉每天都会过着重复的生活,大学生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就会将学习的热情投入到网络中。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将世界连接在一起,而且网络的更新时间总是超前的,网络给大学生寻求未知提供帮助,网络的魅力使得学生充满能量并且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这样学生就会过度依赖网络甚至无法自拔。
2.大学生的自我心理。现在有许多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好胜心理,当遇到不舒心的事情时就会容易发脾气,想要寻求一个渠道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网络就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绽放自己的光彩。网络上有许多的游戏就会使得大学生们沉沦,有的学生在游戏中战胜所有的网友时,自己就会变得更加高傲,网络正是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不断地升级游戏,使得学生们不断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挑战证明自己强大。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容易陷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甚至是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违的行为规范。
3.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的人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如别人,自己缺乏信心就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敢和他人交流,因此网络给这些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自卑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安慰,可以找到自己所谓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可以任意地说话都不会有人来嘲笑自己,这样他们就会躲避现实的世界活在虚拟的网络里,久而久之就会在虚幻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再也走不出网络的世界。
综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会引发学生怀疑周围的一切不相信任何人。因为有的学生长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一旦他受到欺骗就会把这种心理带到现实生活中,在遇到困难时即使是好朋友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也会感觉他是不怀好意地不相信朋友,最终导致身边的朋友离自己而去。另一方面就是严重扭曲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引领自己走上社会的不归路。网络的最大优点就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网络中自己发表言论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再加上学生的思维理智能力有限制,他们会在网络中肆意妄为传播言论,同时自己的思想也会被洗脑接受歪曲的思想,最终做出违规范与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破坏国家的和谐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出现的网络偏差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内心做出详细科学的措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三、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任何的事物都是双面的,网络也不除外,因此我们就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最大的努力发掘网络的优势资源为广大大学生提供资源,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抵制网络的诱惑,引导他们健康正常利用网络。
1.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督。由于网络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社会的许多发展都得益于网络,我们不能限制大学生使用网络阻碍他们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加强管理,建立起监督体制宣扬正确使用网络。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起监督检查大队,只要是学生在网络上做出违背社会的规范道德行为,就要做出警告和处罚的措施,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可以在校园中做网络的宣传活动,传播网络成瘾和网络偏差行为给自身带来的危害,倡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等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2.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重视。网络不仅会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既要注重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心理的教育。学校方面可以开展网络教育的课程,教授老师们在课堂上正确形象讲解网络的双面性,教导学生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开展心理教育,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时,自己解决的渠道就是沉浸在网络上,因为网络的虚拟会给他带来满足和刺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带领他们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教育,采取适当科学的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复杂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经历的事情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阻碍我们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各种的烦恼,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适当调节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克服困扰。学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这样学生就会在网络上合理利用资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网络带来的影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对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自身、学校、社会甚至是国家都要注重网络行为的教育。作为合格的大学生要以身作则,学会如何健康规范使用网络,在网络上不散播不良的信息规范用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对于学校要大力弘扬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提升网络使用的安全性;社会是光彩陆离的,要加强社会的执法力度,面对损害社会和谐的行为要予以惩罚提升人们的规范水平;国家层面要加大法律监督,对于损害国家的行为要严惩,同时还要大力宣扬法律知识使得大学生们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加强法律建设等都会提升规范的认知度。总之,面对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要予以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他们的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雳.李冬梅.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2008,(4):1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cn/focus/cnnic20/2007.7.
篇2
一、卖家担心:网店实名制将增加收费
应该说,工商总局早就开始研究规范网络销售市场的事了,起码也有两三年时间了。期间有相关管理办法的讨论、各方意见征求,各地工商部门也通过了类似的管理办法,并进行了不同的试点。
此次工商总局7月1日起实施《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引起了网络销售市场中各方的关注,有广大网络消费者,有网店店主,有网络销售平台提供方(如淘宝等),当然还有工商部门自己。
但是,我觉得心里最没底的是网店店主,他们在网上甚至贴出了“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验收就是喝醉,检查就是宴会;研究就是扯皮,政绩就是神吹;汇报就是掺水,涨价就是接轨。”之类的评论。这实际上就是他们担心的具体表现。
要说许多网店店主也的确不容易,要花许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级别,获得网络消费者的青睐。毋庸置疑,一般网店店主最害怕多收费、乱收费。而且许多网店都是小本生意,不仅自己解决了一些生计问题,而且还减轻了社会负担,如果因为收费问题“毁”了他们的生意,自然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二、工商总局:只提规范管理未提收费
对于这个新的管理办法,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工商总局只能提规范管理而不可能提收不收费的问题,他们提出,管理办法的推出是因为认识到“必须抓住机遇,努力为网络市场主体的发展创造、提供良好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
工商总局的答读者问中还提到:“健康发展是网络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保障。必须通过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查处网络欺诈行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
如果阅读通往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也没有看到如何收费的问题。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是一个管理办法,其中只能提原则性的条款,及相关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不可能对在这些管理规范过程中的如何收费、具体收费多少进行描述。
但是,也许接下去,在新的管理办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无法绕过去“如何收费、具体收费多少”这道门。这道门可能还是两扇:一扇门是网络销售提供平台(如淘宝)如何收费、收费多少;另一扇门是工商管理部门如何收费、收费多少。
三、新规核心:后实前虚实现分层管理
当然,所有上述讨论,主要是从网店店主角度看新的管理办法,其焦点必然是网店“实名制”对网店店主带来的影响,该影响的重点就落实到如何收费与收费多少的问题上了。
但是,如何从更全面的角度看,陈永东认为,新的管理办法的核心应该是两个方面:后台实名前台虚拟,以及网店的分层管理。
第一,后台实名、前台虚拟应该是今后网店的基本运营模式。我认为,目前的“实名制”实际上是后台实名制,前台仍然可以用虚拟的名称(或昵称)。工商总局在答记者问时提到,“网络商品交易是在交易双方事先不了解、其间不见面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条件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虚拟主体’还原为真实的主体。为此,办法在网络商品交易主体身份识别管理上,建立了一整套规则体系。”这其中,虚拟主体还原为真实主体的意思就是后实前虚。
第二,即将实施的网店“实名制”实际上是一种分层次管理。这一点是重点,其实许多外界对些理解还不够。新的管理办法中,“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既可以是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并规定“对暂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申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自然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和登记。”这实际上,就明确了网店“实名制”的分层管理核心,即分两种:已经工商登记的、不够工商登记条件的。对于第二种,只是要向网络销售平台登记“实名”,问题主要是具体某个网店到底够不够工商注册条件,其依据有时经常比较模糊。
理解上面这些核心很重要,对于对收不收费、如何收费的问题理解有着重要联系。
对于第一种情况(已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实名制”对他们几乎没有影响。
篇3
[关键词]:超链接、当事人、分析、规范
一、关于超链接技术
1、超链接
超链接使万维网上的信息天衣无缝地结合为一体,让用户跳跃访问储存在不同服务器中的信息,网人形象地用冲浪来形容各种信息之间自由切换的快乐。超文本链接已经成为万维网的灵魂,网络的优势就来源于链接网上的任何文件,不论其地位或物理位置如何。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查找和传播,有人认为,链接是互联网的根本特征之一。没有了链接,互联网就失去了生命力。然而超文本链接也惹恼了不少被链网页的网主,他们觉得设链者窃取了自已的劳动果实,因此网上生命之链也成为多起侵权纠纷的焦点。①
所谓超链接是建立在超文本的技术基础上的,在网络页面上,一些文本或图形内容作为主题供用户选择,用户只需要用 标点击这些主题就可以得到这些主题所链接的内容,有时,这些主题也直接链接到其他页面,由此就方便了用户对网络的访问②
超文本链接的基础一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指在远程服务器与用户计算机之间传输导引信息的协议;二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指在以图形或以文字为基础的文件中埋置导引信息的文件格式;三是通用资源定位符(URL),用于分辨远程服务器或服务器上的文档的位置(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这些成份可以随不同情况和困特网传输协议的不同面改变其组合,其基本顺序(1)所使用的传输协议,如HTTP;(2)万维网服务器的域名;(3)文件的路径)。
超文本的完成是设链者找到其所准备链接的网站或网站中的某个特定网页或网页中的某个特定组成部分的URL,只要能找到URL,链接就可以完成。
当用户的浏览器在链接的导引下访问链接对象时,链接对象被用户的计算机载入内存,从而形成了对被链接对象的复制件。而设链者的计算机里并没有复制件,只是存有被链部分的URL.
2、超链接的分类
(1)超链接三种基本形式 一 超文本链接,是通过主题文字直接链接到相关站点的地址上。二 图象链接,是利用超链接方式将前往他人网站获取的图案插入自已的网页,三 视框链接,是以视框将网页分隔成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可同进呈现不同的资料,网站设计人可利用此技术将其他网站的资料显现在自已网页的某一视框,而网站本身的其他内容仍然存在。③
有学者认为:超链接只是引导用户进入另一网站,而并未将其内容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复制,故原则上并不构成著作权侵害,只是在所谓的图像链接情形,用户通过设链者预先设计之程式指令使用户获得未经被链者事先授权的图像而构成侵权。在视框链接中,由于设链者的链接内容使用户在观看时依然局限在原有的画面视框内,有构成侵权之可能,在台湾的著作权法中视框链接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其判断标准在于著作者人格权中的对著作名目和形式同一性的保持权是否受到侵害。④
其实无论是文本链接,图像链接或是视框链接虽然采取的技术原理是一样的,但却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用法律对这种行为的使用加以规范时也应区别对待。
(2)正常链和埋置链:正常链指用户可以看见这种链接的存在,也能够看到这种链接所导引的文件转换;而埋置链则是用户以通常方式看不见,当其访问设链者的网页时,该图片就象是设链者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
埋置链是很容易产生版权纠纷的,设链者通常的目的是让通过链接将被链网站上的资料悄悄地借用过来,就如现实中的抄袭一样。
(3)纵深链与浅层链接:纵深链指设链者跳过被链者的主页而直接链接其所需的具体内容;浅层链接则是直接进入被链网站的主页。
纵深链较易产生著作权纠纷,如果设链者通过纵深链方式链接了其它网站上的有关部分,用户访问时,用户计算器上的地址栏没有显示被链者的URL,这就可以认为设链者至少没有尽到注明出处的义务,如果由于设链者的“断章取义”行为破坏了被链网站的整体性,则又可能是一侵权行为。
二、链接中的相关当事人
1、设链者
设链者有链接的权利:网络的丰富正是由于链接技术的存在,如果没有链接技术,很难以想像网络是否还会这样便捷,链接从本质上讲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一个标记,是一项应运而生的技术,只要网络存在了,这项技术迟早就会出现,或者将有一天会被代替,正如核之用于武器上,我们无法说核是一样坏的发现,因此我们也不能说链接不好,如果仅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问题。事实上为了网络的交互式,便捷性,还必需要充分地运用链接这一项技术,所以设链者有链接的权利,问题在于如何规范地行使这一权利。
2、被链网页的所有者(简称被链者)
被链者的权利:被链者对自己被他人链接的网站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如整个网站的设计,网页的内容、整体架构等。任何在网络上所共享的资源都是凝聚了被链者的智慧的成果,这些被链者或是为了免费为他人提供此资源而达成彼目的,或是为直接收取报酬(即收费网站或就网站中的某些网页的点击收费,至于如何收费则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与之相应,这些资源或者体现了被链者的精神权利或者物质权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设链者仅有一个被链者的URL就可以将被链者的资源随意拿来为我所有,这显然对被链者是不公平的。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以此种方法(不需要付出对应劳动)来充实自己网站的内容,到最后我们看到的网站就会趋同于一个模样,那我们上网就不再有冲浪的乐趣了,因为我们随处见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
3、用户
用户作为整个网络中很微小的一员,或处于网络可通达的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他可以自由地在网上进行浏览,就如同现实社会中购买一项使用了专利技术的产品一样,他无需知道出卖者是否是原合法技术所用人、或是否与原所有人有使用技术的约定,每一个网络用户也而无需关心链接的问题(实际上如果是通过埋置链建立起来的链接要求一个用户来进行考查,也是不可行的)。
三、对超链接行为进行的法律上的分析
首先明确一个对超链接进行法律上分析的范围,这里对超链接的分析排除对整个网站设置超链接的情形(笔者认为对整个网站的链接即浅层链接才是天然合法地实现了链接技术存在的价值,其它类型的链接都应接受法律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在自己网站内部建立链接的情形,因为对整个网站的链接没有破坏被链网站的整体性,只是多给了网络用户进入被链网站的机会,这也符合被链者的目的。
(一)法律分析的前提
超链接作为一种应用技术,其本身是无所谓合法与不合法、侵权与不侵权之分的。
作一个很形象的比较,它就如传统著作权中的发行、复制一样,我们从来就不讨论发行、复制是否合法、是否侵权,只是对它们的应用问题进行关注,如果是发行自己的作品,我们能说发行不合法吗?超链接也如此,它作为一种技术,既可以在自己内部网站之间设置超链接也可以将网站外的资源通过超链接技术拿来为我网站所用。只是在这个时候(在利益失衡的时候)进行法律上的界定。
目前对超链接所进行的讨论总限定于一开始就要给超链接一个定性,非要说超链接是不合法的,是会产生侵权的,而这样一论到最后就会自己不说服不了自己,作为万维网的灵魂技术一旦不合法,至少从法律的角度讲是应该被取消的。而如果说其合法、不侵权,由于超链接技术的出现,网络资源的无限链接却又会引起利益失衡。
所以,看清楚上面的问题,我们就会更容易把握超链接问题。超链接是一个技术问题,本身并无侵权与否之虞,并不存在定性问题,法律要规范的是其使用问题。只有从法律的层面上看,我们才可以说在何种情况下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在何种情况下超链接技术的运用是合法的。
(二)对超链接行为特征的认识
法律条文的有限性,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永远存在的,所以现实永远有问题提供给理论界。从网络出现到网络得到快速发展,我们知识产权界就没有寂寞过,如网络作品应否受著作权保护到如何保护及其中的许多技术细节在法律上如何规范,现实中如何认定,司法上如何操作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其实,网络技术给著作权造成的最大冲击在于彻底改变了作品的流通途径,
在网络这个虚里的空间里将作品向公从传输。超链接技术正是网络传输的一种手段,它同传统意义上对作品的使用的如复制、传播、发行等均不同。
(1)超链接行为是网络服务商之间的行为
(2)超链接是设链者将原网络服务商(被链者)的网上以被链者自己设计的方式和根据被链者自己的需要传输作品的权利通过超链接技术使该作品在属于设链者的虚拟空间中按设链者的需要出现。
(3)超链接的对象可能是一个权利的综合体
网络服务商享有网上传输该作品的权利,该作品的著作权享有传统意义上的关于该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4)超链接技术的使设链者无需对作品进行复制,也无需转移作品的复制件就可以完成对作品的传输。复制件的完成往往是在用户处完成的。所以虽然超链接技术没有产生复制件,但却导致了复制件数量的绝对增加。
(三)有关对超链接问题的争论
我们把握了以上的问题,再来看有关对超链接构成侵权与否的分析就更清楚困扰我们的问题何在了。
1、认为超链接为侵权行为
其主要理由有:从行为上说,链接实际上是通过链接起到了复制的效果;从行为对象上来说其链接的是享有版权的作品;从行为结果来说超链接行为可能对原有网页所有者的权利构成了实际损害;从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来看,超链接行为也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原因;从行为的主观心态上看,尽管知识产权领域不一定要求以故意为要件,但超链接行为的作出却肯定是故意的,增加了其不正当性。⑤
以上各学说显然都具有局限性,不足以让人信服。
2、认为超链接不是侵权行为,其主要理由有:
A、超链接是应万维网而生的,没有超链接,整个万维网将不再生机勃勃,所以就不应界定超链接为侵权行为,只要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就认为是合理使用。那么超链接能不能因为网络的必要而置因此种技术的存在侵害他人权利的现象于不顾?网络上的超链接是不是完全就适用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的存在是合理使用的社会背景,一旦我们承认超链接是合理使用就是法律在网络的发展与权利人利益两者之间做出了选择。在法律没有明确做出选择前对网络作品的超链接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问题还存在着较大争论。(1)、很显然设链者通过超链接技术将他人的作品链接到自己的网站上不会是仅为了私人的目的,因为设链者明知任何用户只要进入他的网站就可以看到该被链作品。 (2)传统意义上的合理使用是为了学习、研究等目的,将他人的作品链接到自己的网站上来也不符合此目的。当然超链接也可适用合理使用:如超链接只链接了网络作品的一小部分,链接的部分不构成被链网络作品的实质部分等。
B、设链者通过超链接仅是向用户提供了一条通向的路径,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内容,如同传统著作权中的索引。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设链者虽然向用户提供的仅是被链接网络作品的URL,但他明知他的目的是通过提供URL而达到向用户提供网络作品的目的。其行为也的确是将用户导入了核心部分,而非目录。
3、认为对超链接这一新行为无法进行界定
因为其与传统著作权中的侵权行为特点均不吻合,不能对应,无法对超链接行为进行定性。在薛虹 《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保护》一文中讨论了: 链接是否侵犯了版权人的复制权?但因为设链者计算机中不存在复制件,所以链接没有侵犯复制权;链接是否侵犯了版权人的发行权?因为没有复制件,当然也不存在发行复制件;链接是否侵犯了版权人的改编权呢?就使用链接这一技术而言,链接并非是对设链网站进行了版权意义上的改编,作者的答案是否定的;链接是否侵犯了版权人的公开传播权?作者经过分析后,其回答也是否定的。⑥
(三)对超链接行为的法律规范
我们认为未经被链者允许而使用超链接技术对他人网络资源进行链接的行为,应该被认为是一种侵权行为,其侵害是网络作品的网络传输权及著作权人的有关权利。
1、如何认定网络环境下的未经被链者同意
因为网络世界的特殊性,网络作为一个极为开放的过程和载体,设链者要想取得远在千里之外的被链者的同意,对设链者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有人提出了默示同意制度,任何网络服务商将自己取得网络传输权的作品上载,传输,应当认为其对网络的特性是明知的并据此推知其对链接行为是默示许可的。被链者如果不想让其他人任意链接上他的网络资源或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可以作出不得链接的标示,否则视为同意设链者设链。设链者设链应当尽可能地使用浅层链接,如果使用深层链接或加框技术的应当注明出处。
2、网络传输权
网络服务商完成对网络作品的传输需经过三个程序:a、将作品数字化;b、将数字化的作品复制到服务器的内存;c、用户访问网页,下载作品。⑦蒋志培认为网络传输方式应与其它的对作品的使用方式一样,是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并且认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在列举了种种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后以“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作结尾,表示使用作品的方式及权利并未穷尽。与此对应,该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定中,也采用了“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等方式使用作品的”的表述方法来界定侵权行为,这也就是说除了列举的使用行为及侵权行为外,我国著作权法也承认了未在列举之范围内的行为也可存在。蒋志培还认为 “以超文本链接方式向公众传输被链接的作品的,应认定为网络传输行为。”⑧虽然超链接没有第一道程序。笔者认为将超文本链接行为纳入网络传输权保护范畴是可行的, 虽然超链接没有将作品数字化这一道程序。但实质上超链接行为是网络上作品传输的一种方式。
结语:
因特网超级链接的科技细节,是一个仍在争论不休的法律问题,现有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是否也适用于因特网这一虚无的空间?从科技与法律两方面来说,目前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使用链接技术的行为进行合理的法律分析并据此对其进行规范,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更好地引导这一技术上互联网世界的运用。
注释:
① 薛虹 《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保护》载郑成思主编 知识产权文丛(一)。
② 《计算机与法律》孙铁成著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P239。
③ 《国际网络上利用超链接引发的法律问题》台湾资策会科技法律中心 stlc.iii.org.tw 常天荣。
④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吴汉东 胡开忠等著。
⑤ 杨迅 李风华《超链接的法律问题探析》 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3。
⑥ 薛虹 《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保护》载郑成思主编 知识产权文丛(一)。
篇4
关键词:自我伦理;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41;B82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舆情成因的伦理审视
网络舆情,又称“网上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是网民发表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集中体现了一部分受众对象——网民的思想、情绪、意志、认知和行为。究其根源,其发生和发展都全过程渗透着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并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
一是道德主体自我异化。大多数的网络主体身处于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没有充分意识到有些信息的危害性和腐蚀性,有害信息非但不能有助于自我的提高和自我发展,反而会让自己思想错乱,道德困惑甚至于沉湎于其中不能自拔,逐渐迷失自我。人性道德的“该不该”被网络技术的“能不能”所取代。
二是道德主体难以约束。网络传播的载体比较多,但绝大多数对用户开放注册的网络载体尚未实行实名制,也没有经过认证。即便是校园BBS论坛,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没有要求网民实名注册,学生游弋其中,身穿多个“马甲”,较为自由、随便;另外,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网络信息员、管理员队伍,也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约束道德主体的行为,客观上放任了道德主体行为的随意实施。
三是道德主体欠缺自律。网络道德寻求规范的最终目的不是向人们去昭示其某些标准,而是引导网民更好地投身于道德实践,以网民内心的信念和自知来约束自己以合乎网络的伦理,从而最终促成以自律来促成他律。尽管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大学生们普遍追求诚信、公平、正直,但从网络行为失范表征的情况来看,其并没有进行有效地自我约束和自我节制。
四是道德主体认识偏差。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便是对于可知的网络世界总也有暂时未知的部分。加之,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多元而广泛,增加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极易在客观上加深作为实施道德主体行为的大学生们认识网络和甄别信息进而进行自我研判的难度,造成道德上的困惑。
五是道德主体行为失范。网络与生俱来的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使得极具张扬个性,宣扬自我,追崇自由的大学生们在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同时充分放任个性,淡化责任意识,凸显自我中心。主观意识的变化直接造就了网络主体行为的变化,结果则导致了网络用语失范,引发虚假泛滥等一系列伦理问题,直接促成了网络伦理的失范,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六是道德客体他律滞后。在网络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设定,创造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形成道德客体。然而,在道德客体对象化重塑道德主体的双向互动中,却缺乏必要的道德规范。作为高校网络主体的大学生又是一个个体思维非常独立的群体,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人习惯去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他律的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和提升,从而也间接导致了主体行为的失范。
二、网络自我伦理建构的现实逻辑
任何社会的存在对个人都有一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既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寻求精神依附的需要1209。倘若这种约束力移嫁到人的思想精神领域,那便演化成了伦理。从这个角度讲,人是离不开伦理而单独存在的,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同样地,即便是置身于网络世界亦不能例外,因为其主体是人。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的自然法则。其涵义是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2。与其概念相对应,自我伦理的重心在于自我关系。它指的是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是开放的自我观下的自我约束。
(一)网络自我伦理构建的逻辑前提
从伦理内在的本质剖析,“自我与自我伦理的调节,实际上是主体对自身意识和行为进行的积极主动的调节和控制,是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所必需的道德支撑”3。在其中,“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劳动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4。因此,其建构的基点如下。
1.人有自我救赎的主观需要。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自我负责的人,是自我把握命运的人。即便是在开放的网络社会中,同样蕴含着对自我的内在安宁与满足的追求。正如荷尔德林的诗句描述的那样,“哪里有危险,哪里就生长着拯救者”。“我们”是自己的拯救者。所以,克尔凯郭尔指出:“伦理只与个体相关联,以至于每一个个体只能本质地在自身之内理解伦理。”5285关于这一点,康德在他的墓志铭上诗意地作了回答:“璀璨星空在我头顶,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它告诫我们,建立自我伦理是人应该无条件践履的一项绝对命令。
篇5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信息伦理产生与演进的历史逻辑。信息技术产生之前,亦即前信息技术时代,学界一般从新闻传播学维度对信息及信息伦理学进行理解和界定。新闻传播学把信息与新闻连用,认为“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并认为新闻传播方法与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传递而实现的有目的、运动的信息方法并无二致。所以,从新闻传播学维度看,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及其形成规律的学科,它是介于新闻传播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技术诞生,人类步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亦即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伦理学也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门应用伦理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学界、情报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等开始注意到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信息伦理学的第一阶段即计算机伦理学。学界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看作是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戴博拉•约翰逊在《计算机伦理学》中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旨在帮助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业,作出更恰当的道德选择,总之,是能使他们采取更恰当的职业态度。”他还强调计算机伦理学讨论的问题应当与道德规范相联系,以便指导实践。韦克特和爱德尼在《计算机与信息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人们面对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的特定场所和情境,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道德选择,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规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学界还指出计算机伦理学应注重研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引起的现实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服务和应用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也就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等融合的时代。信息伦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网络伦理学阶段。学界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又进入新的阶段。李伦认为,网络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伦理学是以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为己任;广义网络伦理学则不仅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也研究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网络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另有学者认为,“网络伦理学就是研究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活动的道德引导以及调节网络工作者相互之间、网络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科。”史云峰认为,“网络伦理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进入21世纪后,信息伦理学“扬弃”了计算机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而达到全新阶段。吕耀怀认为,“信息伦理学是研究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的学科。”沙忠勇认为,“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信息活动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原则、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总和的学科。”谢先江和王华英认为,“研究规范人类信息行为的信息伦理观的学科被称为信息伦理学。”学者们对信息伦理学的初步界定为信息伦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信息伦理学的发展。但从上述信息伦理学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学者们多强调信息规范和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虽然有与信息伦理学相契合的地方,但并没有完整把握信息伦理学的内涵。首先,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显然有失偏颇,以职业伦理的一个狭小层面来解读伦理学本身,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把信息伦理学界定为“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同样没有揭示出信息伦理学的真正内涵。信息伦理学不只是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有更多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以这种方式解读应用伦理学容易公式化,并因此而消解应用伦理学本身,如传媒伦理学就是研究传媒活动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再次,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者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原则的学问”也有失偏颇,就信息伦理学的本质而言,它更多的是指对一种高远价值的追求,信息活动的伦理或道德规范只不过是对这种价值追求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2信息伦理学界定的理论进路
要恰当地对信息伦理学进行界定,必须对伦理的特性及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有深入了解。首先,伦理的特性。西方的“伦理”(ethics)源于希腊文“ethos”原意指居留地、住所,后来意义演绎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品性、气质。西方伦理文化认为,伦理学以研究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与目的,而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既以外在的风俗、习惯为依据,又受个人的品性、气质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主观表现是内在的品性、气质,客观表现是外在的风俗、习惯。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伦,从人,仑声,辈也”,意指“人伦”;“理”本义为“治玉”,意指“事物内部物理、秩序”。伦理二字合用,原指事物之伦类条理,用于人则指为人之理,意含“为人之道,教人致善”。所以,从辞源上看,中西方的“伦理”都有人伦规范和人之品性等方面内容。传统的德性论认为,伦理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如何依据至善要求而规范行为。也就是说,伦理学的任务在于规定人生至善以及达于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包尔生就认为伦理学具有双重职能,一是决定人生目的或至善,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或手段,并且前者比后者要来得重要些。近代伦理学的终极至善观念逐渐消退,行为的原则性和规范性得以突出,规范伦理学得以发展。现代社会里,由于价值多元化以及人们对这种价值多元化的道德认同,伦理学已经逐渐被解读为促进社会成员理性地自我指导或决定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也就是说,现代伦理学不再把至善的终极关怀作为重点,而更多的是关注达到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即行为的原则和规范。这就使伦理学作为一种价值学的整体内涵被割裂,而成为单纯研究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学说。当代伦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人们试图找回曾经存在的,为人们一致认同并共同执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终极善,克服现代伦理学的单面性而重返古典美德伦理传统。麦金太尔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所以,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不能仅局限于信息活动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还必须基于对一种普遍的、终极的善的认同,探讨人类信息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的善和价值。其次,信息伦理学理解和界定的理论进路。
理解和界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一般可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进行探究。元伦理学的“元”就是基础的、原初的意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的意思。元伦理学首先研究的是关于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或概念的道德语言分析,确证其基本意义。如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正义与非正义等。其次,是关于道德判断的确证。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亦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也就是人们对“道德的价值”或“应该”的认识。元伦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价值”或“应该”的来源及其确证,即“价值”或“应该”与“事实”或“是”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对象和目的是解决“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探究而达成对“应该”或“道德”的确证。弗兰克纳认为元伦理学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伦理学术语。如“正当”、“不正当”、“善”、“恶”等的意义或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使用了以上或类似术语的那些判断的本性、意义或功能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术语和判断的规则是什么?二是此类术语的道德用法与非道德用法以及道德判断与其他规范的区别如何?与“非道德”相对照的“道德”的意义是什么?三是有关术语或概念如“行为”“、良心”“、自由意志”“、意图”“、许诺”、“动机”、“责任”等的分析或意义是什么?四是伦理的和价值的判断能够被证明、合理化或显示其正确性吗?如果能够,那究竟是怎样的和在什么意义上的?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元素,缺少对信息活动中“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等元伦理探讨,这需要以普遍的伦理价值体系为指向来建构信息伦理学的价值体系。
规范伦理学不再回答“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定义及推理标准,而是提出论证“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实质性标准。也就是说,规范伦理学以道德、规范、行为为研究中心,研究制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道德行为的普遍原则和规范要与人们普遍追求的终极善或价值相一致。规范伦理学要在信息社会或信息活动领域中,根据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或终极善,分析信息活动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并论证其道德价值的合理性或合法性。从规范伦理学维度看,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存在一个预设的前提,即人们的信息活动应该是道德的,但这一预设前提及其合理性人们却很少去探究。所以,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大多学者集中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定,而忽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合法性及现实合理性的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的成分。应用伦理学是元伦理学理论和规范伦理学体系在实际道德生活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实践探究,伦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元”价值的探究和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确证之上,还必须探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实现问题即现实性问题。彼彻姆认为,应用伦理学就是用规范方法,即站在一定的道德立场上对道德信仰或道德哲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应用伦理学是一般规范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具体领域的道德问题中的应用。彼得•辛格也指出,应用伦理学就是把规范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道德问题。当前信息伦理学的应用研究代表首推美国经验实证主义。这种实证主义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从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等出发考察信息活动领域中的道德问题。这种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信息伦理学的这种实证研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许多研究者在进行实证调查与研究时,首先有意无意地预设现在的信息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公正的、合理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进行下去,确保信息活动有序进行,而没有对这种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身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提出质疑。事实上信息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恰恰就在于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进行探究,寻求解决信息中的道德问题的出路。
3信息伦理学的界定
篇6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对信息处理、应用的能力,而且改变着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和方式。自各种电子信息手段应用于商务,人们开始用一个崭新的词汇“电子商务”来描述新的商务形态。电子商务即以网络为通信方式和商务环境,以数字形式为信息记录、存储方式的商务形式。如果说电子商务在本世纪初还是少数网络企业的事情,那么在今天,电子商务已经应用于所有的行业和企业,是企业的普遍生存形式。如果说在电子商务的初期,电子商务的形态不断变化,引发的法律问题还不明朗,各国政府多采取观望态度,或者采取放任行业探索、鼓励发展政策,那么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怀疑现行法律要不要适用于网络环境,现行政府管制措施是否要适用到网络环境。这是因为网络商务属于商事活动在网络环境的延伸,现行有关商务(商事)的法律、管制措施等均自然地延伸适用到网络环境,不因为商务手段而改变或限缩政府对商务的规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现行法律规制适用到网络环境,如何规制网络商务。我国政府对于网络商务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是:既不因为网络手段新而放任不管,也不因为网络应用于商务后出现了各种新问题而限制电子通信手段的应用;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规制方式和手段建构网络商务的基本秩序,营造公平、有效和安全的网络营业环境,使对网络交易各方利益的保护不低于现实世界的保护水平。在规制政策方面,应当遵循世界各国对于网络商务的法律调整基本原则,即充分肯定现行法律体系仍然适用于网络空间,适用于网络交易。能够用传统或现行法律调整的就不再立新法,只有传统法律调整不了或需要新法调整时才制定新的法律。网络交易是商事活动,应当受商事法律调整,传统商事法律体系整体上仍然可以并应当适用于调整网络交易。例如公司法、企业登记或商事登记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仍然可以适用于网络经营。但这也并不是说现行法律规范和政府规制措施均可以直接搬到网络上去,而是要针对网上交易的基本特点,设计符合网络经济发展的规制模式。因此,网络交易管制必须结合网络的特点,从网络交易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交易规制的基本内容。事实上,网络应用于商务活动也给电子商务或网络交易规制提出了新挑战、新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才是电子商务法要研究的问题,是电子商务规制要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商务对政府规制的挑战
(一)网络多重功能和属性导致政府管理相互重叠、相互冲突
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处理和传输工具,而且还具有向公众信息的媒体功能。这种信息传输和沟通应用于商务,又成为商务活动本身。网络既是通信媒体,又是商务本身,同时还是整个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如果一个企业从事信息、传输、存储、即时沟通等信息网络服务,那么将被纳入我国电信增值服务范畴,受到电信管制和信息服务部门监管;网络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导致它也被视为一种媒体,必然要接受传统的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视部门等监管。网络的信息服务、媒体和商务三大功能往往相互交织和融合在一起,不容易区分清楚。比如,一个企业设立网站,宣传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在线订购和售后服务,是否也是信息服务,该网站是否也可以视为一种媒体呢?清晰区分这样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政府对于网络的管理或管制是根据网站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的行为性质开展的。比如,一个门户网站既有新闻等资讯,也提供在线交易服务,还提供信息网络服务,就可能受到新闻出版、商务、工信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网络商务具有聚集效应,现行各个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均可以延伸并汇集于同一个网络经营行为,这不免导致网络商务管理权的冲突。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不同的管理权,实现网络商务政策和规则的统一,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规范相互冲突、重叠,管制繁杂,就有可能束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可能使许多管制流于形式。
(二)网络交易信息化、网络化给政府监管带来了一定困难
如果说沟通、通信、记录、证明等是任何商务活动的基本要素,那么网络能使各种商务活动单一化为信息、传递、存储、处理等信息活动,一切电子商务可以归结为网络中的信息行为。不仅行为信息化,而且主体也可以异于现实主体。网络交易不仅是远程交易,而且也是非面对面的交易,甚至是虚拟主体之间的交易。法律不承认虚假主体,法律对网络商务规制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保网络经营主体的真实性,如何将网络交易主体还原为真实的现实主体,让特定人承担责任;同时,法律上还要建立起将网络上信息归属于特定人,并防止其否认其网络行为的证据规则。显然,这两个方面我国还缺乏成熟的规则,这将给政府的网络执法带来困难。
(三)网络开放性和无境域性给政府的网络管辖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技术性,人们不仅可以异地设立网站从事经营活动,而且也可以轻易地借助异域网站或交易平台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这样,网络主体(网站经营者或用户)行为地与对应的真实主体的住所地会出现不一致,网络行为地与网络行为结果地也可能不一致。这给以主体或行为地作为法律规制基础的司法和行政执法均提出了挑战,如何对在异域的行为人进行规制或执法是当前电子商务规制面临的难题。因此,虽然我们承认现行法律可以延伸或适用于网络环境,但是,网络环境毕竟不同于传统的现实环境,电子通信手段毕竟是一种技术存在,它给传统法律适用、司法和行政管辖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上述第一个方面的挑战实质上是各个政府部门如何分工协调将传统的管理职责延伸到网络商务的问题;而后两个挑战则使政府规制措施的实施面临一定的困难。也就是说,即使各个政府部门寻找到协调规制网络商务的原则、方法和正确措施,在主体认定、信息归属、证据认定、司法和行政管辖方面还没有成熟规则的情形下,政府推行任何政策、规范、措施或制度的实施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考虑其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文不可能对政府对网络商务的规制作出全面分析,仅结合《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①(下称《办法》),基于笔者长期对电子商务法律的研究,对工商行政管理延伸至网络商务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三、网络商务规制:工商行政管理的政策思考
(一)关于网络商务主体准入
利用电子通信手段从事商务活动本身并不需要获得任何政府部门的许可,这是电子商务规范的基本出发点。在我国,任何人均可以合法地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例如,任何人设立网站或在第三人的网站、交易平台上从事经营活动,只要其遵守现行法律规定,比如进行营业登记、取得某种资质(如广告经营许可证等),服从既有商事行为管制。现行法要求从事金融、保险、证券等特殊行业需要取得许可,这只是现行商事准入制度和管制制度在网络环境的延伸,不是只针对电子交易形式的特殊管制。但是,由于网站(网络)还具有信息服务和媒体功能,有些电子商务活动本身与信息服务和媒体经营重合或联系在一起,而我国在电信(信息服务)、媒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管制,这些管制均可适用于网站的网络行为(网络内容产业或网络文化产业)。这些似乎也构成部分网络商务的准入,但这仍然属于特殊行业的准入制度,而不是电子商务的准入制度。只有从事具有电信基础服务或增值服务内容的企业才需要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利用互联网从事一般电子商务或在线货物销售并不属于经营性信息服务,不需要纳入信息服务的管制范畴。在这方面,办法并没有给从事网络经营设置任何前置条件,表现出鼓励和促进网络在商务中应用和商业创新的政策倾向。
(二)网络经营的工商登记问题
在我国,要取得经营主体或商事主体资格,必须经过工商登记。只有依法履行了工商登记才能取得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合法资质。既然网络经营仍然是经营活动,因而只有登记后才能从事网络经营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②。《办法》也确立了所有从事网络经营行为的主体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的原则。这是网络经营活动与离线经营活动一视同仁的结果。也就是说,对网络经营主体的登记是一种基本法律要求。在法律上,自然人从事营业活动也必须进行登记,获得个体营业执照或独资企业营业执照,才能从事营业。但是,在网络商务现实中,有大量的自然人利用网络从事经营活动,而不进行工商登记。这不仅与营业登记原则相背,而且还存在税收问题。于是对于自然人从事网络商务要不要进行登记曾经有过热烈的讨论③。《办法》对自然人从事网络经营活动,没有强制要求登记,而是采取鼓励登记原则。《办法》第十条并没有规定从事网络经营行为的自然人必须登记,而只是要求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进行实名注册,只有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才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则符合国家对经营活动管理的基本原则,也符合网络商务活动现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零星、临时或短期网络交易的“个体经营者”,也可以不进行工商登记;对于网络经营,我们没有必要设置比现实更严格的标准。④同样在网络交易中,也存在大量的自然人希望尝试网络交易,这种尝试可能发展壮大,也可能半途而废。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国家应当鼓励更多的人尝试这样便利的营业方式,以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因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办法,不仅仅体现了鼓励网络经济的原则,而且也符合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一贯政策。
(三)网络经营实名制
在交易中,向交易相对人披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基本的商业规则。因此,在商事领域不存在匿名制、别名制,而且法律也不允许任何人以异于自己真实名字或名称从事交易。既然网络商务属于商务,当然也应当奉行商事的基本规则,政府也有义务和责任将经营者或商事主体实名制贯彻到网络商务中。在这方面,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营业主体是否允许匿名。在网络商务实践中,公司设立的网站名称时常异于企业名称,在网络交易平台上企业也可以自然人或用户名注册从事网络交易。笔者认为,这样的网络实践不符合商事主体真实原则。《办法》似乎没有完全禁止网络经营者以异于自己的名称设立网站、注册为用户,但规定了网络经营者真实身份公示制度。依据《办法》第十条,凡是利用网络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应当在其网站主页面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这一要求的实质是,就像现实中企业在其经营场所展示或悬挂营业执照一样,网络经营者也应当在主页上公示自己的营业登记信息。当然经营者自己公示的信息是否正确、可靠,主要取决于其是否诚实守信。另一种公示方式是设置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这种标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工商登记资料制作的电子认证标志,具有权威性。交易相对人点击标志即可出现该经营者的电子营业执照,而且还可以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服务监管平台验证该营业执照的真实性,确保了网络经营者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已经实践这种网上电子营业执照验证模式。可以说,这样的方式基本解决了领取营业执照的网络经营者的实名经营问题。
第二,自然人从事网络经营实名问题。对于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自然人,《办法》将实名注册作为所有自然人从事网络经营活动的强制性要求。可以说,这是《办法》对自然人从事网上经营活动确立的新规则、新制度。该制度也曾引起诸多争议,笔者认为,这一规则是合理的、正确的。因为自然人从事在线交易,多以注册用户名(网名)从事销售或提供服务,但在履行合同时或在违约寻求法律救济时,交易一方必须找到相对方的真实身份。这样就需要一种机制确保用户名背后存在真实主体,以使交易者能够找到承担责任方,也就是说用户注册信息的真实程度关系着网络行为的可追溯性或可归责程度。显然,我们不能完全信赖人们的自觉性,必须有一种机制确定网上经营者用户的身份真实性。《办法》所确立的实名注册登记即是确保用户信息真实性、确保交易安全的一种机制。这里的实名注册并不影响人们以用户名(匿名)从事网络行为。实名注册实际上指个人在成为网上经营者用户时,应当提供真实的信息,而不是要求自然人用户得用其真实的姓名从事网上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在实行实名制下,自然人仍然可以使用有别于真实姓名的用户名,仍然可以以用户名名义从事交易,但是,用户名下的注册信息应当是真实的。这也就打消了那些认为实名注册与自然人隐私权冲突的讲法。即使存在冲突,也应当是自然人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放弃的权利或作出的牺牲。⑤笔者认为,《办法》所规定的自然人经营主体在线注册的实名制与隐私权并没有任何冲突,恰恰相反,它在保护隐私权和保证在线交易安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应当承认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实名注册的情形下,如何防止真实注册的个人信息不被平台服务经营者不合理或者非法使用,如何确保存管于网络平台服务经营者的信息安全等,是网络经营行为规制的重要问题。《办法》在推行实名注册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规则(参见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等),但是,如何监督和实施仍然需要衔接性的规范。
(四)工商行政管理与网络商务自治:以交易平台为例
电子商务因其技术性、不断发展性,行业自治和政府规制的“双轨制”成为世界各国规范网络经营行为的基本方式。现在电子商务行业自治最主要表现为网络交易平台上基于用户协议开展的自治管理。例如,用户信用评级、用户协议、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等都属于自治范畴。《办法》明确了工商部门的职责和监管目标(第五条);同时表明工商部门鼓励、支持网络经营者实行行业自治、加强行业自律的态度(第九条),并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经营者自治、自律措施,实现网络平台上交易秩序的规范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范。可以说,《办法》整体上体现了既要求工商机关积极作为,努力规范网络交易秩序,同时又注重发挥行业自律自治,共同营造公平、公正、有序市场环境的基本理念。政府规制,即由政府制定规则(法律、规章等),并由政府监督和执行规则。显然,政府规制是建立在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基础上。相反,行业自治、企业自律,是建立在成员自觉遵守和服从的基础上。当然,行业自治和自律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有效实施:其一,可以吸收为法律规范,上升为法律;其二,对于成熟的商业惯例、自律规范,司法和行政执法机构也可以参照适用或协助自治机构实施。但是,目前我国不仅行业自治不发达,而且政府、司法机构对行业自治规则的支持、适用也缺乏成熟的操作模式,导致我国行业自治步履艰难。为了鼓励和推行网络经营者自治,《办法》给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施加了许多管理义务。例如:要求平台对其注册用户的管理义务,主要体现在注册时的身份审查和验证(第二十条)并核发真实身份标记;要求平台经营者规范使用用户协议,实现双方权利义务的调整(第二十一条);要求交易平台经营者建章立制,如建立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良信息处理等规章制度,并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应当在其网站显示且保证用户完整地阅读(第二十二条);要求平台经营者在平台上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对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第二十三条);要求建立消费者保护机制(第二十六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第二十七条)。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协议、规则都是由网络交易平台自行拟定的,效力仍然基于用户的同意。因此,也可以说是用户自治,平台只是基于用户的同意履行某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权不具有任何行政或司法性质,也不是依据任何司法机构的授权而进行,完全是一种自治权。实际上,平台这种自治性管理能力也是有限的,平台上的自治要得到有效的实施,最终仍依赖司法机构、行政机构的采纳、协助执行。比如,由于没有任何行政管理权力,网络平台对平台上用户的商品和服务信息进行监控,仍然限于自治管理范畴,而不可能超越用户接受的程度,其对是否违法、违章的判断也并非权威,平台经营者的监督作用更多的是向工商部门报告,而不可能替代工商执法。在我国政府管理与行业自治相互配合渠道不畅、不完善的情形下,《办法》中一些规则的实施可能会遇到障碍。
篇7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网络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网络道德是网络行为主体在使用网络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具备的道德素质,以及由于使用网络而形成的伦理关系,是网络空间的社会公德,是调节网络空间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是评价、规范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养成教育遵循养习成德的教育规律,推崇尚行习动的教育模式,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使道德实现内化和升华。亚里士多德说过:“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德性的培育和德行的塑造,在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它是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者,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进行的网络道德和网络素质的教育,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网络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重点在于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和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解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知行分离或者知行背离的情况,做到“知、行、信”的统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规范性。网络道德规范包括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行为的规范,明确网络道德标准;通过对网络行为的规范,不断强化网络道德认知;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行为。二是实践性。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把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作为开端,遵循了个体道德从行为经习惯至品德的规律,使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实践中积累道德品质。三是复杂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强烈的自主意识,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隐蔽性、信息的海量性等特点,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网络行为难以实时性地监督和约束,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增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网络等新媒体空间里,大学生多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缺位、错位或重视不足。有的高校教师本身对网络道德认知缺乏,对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不足;有的高校往往将网络道德教育简单地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有的家庭长期以来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网络言行或置之不理或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存在着“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与道德不沾边”,“网络与道德无关,网络使用是技术问题,无关道德”等错误认识;社会的网络道德体系正在构建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清晰的道德规范,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文化习俗等影响了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实际效果较差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较差,主要表现是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意志不强,知行脱节。一些大学生对某些道德是非认识模糊,如有些学生对于“人肉搜索”持肯定赞扬的态度,有些认为“黑客”的行为“很酷”;有些大学生虽然对网络道德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表现出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知行分离现象;如大学生认为“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些人在受到语言攻击时难以自制,经常以不文明的语言还击。目前有些高校开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但是很多学生仅仅把它作为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者一门课程来看待,没有认识到在网络活动中要践行道德规范,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大学生崇尚自我和个性表达的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但是网络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网络行为同样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折射出的是大学生追求个性表达而欠缺自律精神的不足之处。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不如人意
良莠不齐的社会教育因素制约了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开展,首先,网络环境急需净化,我国网络空间的法律监督不到位,网络行业的自律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可操作性,网络执法效果不明显。其次,家庭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对孩子在网络上的言行教育引导不足,监管不到位。最后,侧重功利教育的学校教育环境影响。西方的品格教育理论就认为校园文化氛围是构成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某些高校对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说教多,考核落实的少,比如对学生日常作业的网络抄袭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由功利主义而衍生出的道德相对论、道德功利论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化
网络道德意识通过内化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结构,才能对道德主体形成持之有效的行为指导和精神支撑。首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培养大学生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追求志趣,使学生在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网络道德的理解;通过对网络道德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就特别有助于澄清道德认识,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次,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训练,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多采用主体式、引导式的训练方式,即在一个创设的良好情境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发、自我的行为训练。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网络行为习惯,可以通过惩罚和负强化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使网络行为习惯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如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交互平台包括论坛、专家点评、师生话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要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还可以通过创设网络聊天时发生冲突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学会宽容对待,并且采用适合自己的文明方式解决冲突,避免使用不文明语言。最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水平,大学生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促进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的重要活动。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在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大学生运用“慎独”、“省察克治”等自我修养之道,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水平。
(二)构建大学生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构建科学的家庭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模式,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转变教育理念。父母要正确处理网络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浏览黄色网站而禁止孩子接触网络,而是要注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育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要形成常态化,父母应经常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同分析交流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看法和认识,要主动关注孩子网络行为,当发现网络行为有偏离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应监督孩子纠正,当发现孩子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时要及时制止,指出行为的危害及后果,教育孩子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必要时,在电脑中加装不良网站过滤软件,建立绿色屏障。最后,家长要建立与学校主动沟通交流的新模式。家长要变被动地“被告知”为主动地“去了解”,对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孩子的表现,要及时反馈到学校,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升学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力
首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形式的探索。高校应增设与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开设计算机信息伦理课等,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加相关的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内容。如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引入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德育的传统方法,灵活采用价值澄清法、故事判断启迪法等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认知学习,如对某些热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师生讨论,或展开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教学行为更加有的放矢;采用课堂情景剧模拟网络失范行为,使学生在接近现实的环境中真切感受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困扰和麻烦,培养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规范阶段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可以包括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诚信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注重网络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做出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其次,推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践途径的多元化。要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实践活动要进行统筹规划安排,网上活动和网下活动相结合、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方位进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大学生校园实践活动。高校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辩论赛、演讲、讨论会等活动,开通多个渠道,培养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要注意发挥大学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辅助作用。通过朋辈之间的正面影响和带动,营造良好行为养成环境。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宣传网络道德的相关知识,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又强化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最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专职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的网络人才、网络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所长,互相协调合作,发挥合力效应。
(四)净化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社会网络环境
篇8
关键词:C2C 网络购物 诚信体系
近几年,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正在从原先的以B2C为主流,转变成以C2C为其发展的新势力。而从C2C诞生至今,在有着国外先进模式的先天优秀条件下,一直伴随的诚信建设也取得了相应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其重要性,对信用体系开始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04年12月21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倡导成立的“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易趣、淘宝等业内40多家互联网企业老总悉数聚集,并签下了“诚信宣言”,这显示了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对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决心。
然而网络购物特别是C2C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是多方面的,对它的规范也是多重性的。对于诚信问题凸现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来说,诚信体系建设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管甚至是法律法规的他律,同时也需要网络平台提供者的自律。只有从本心实现自律,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欺诈。
一、宏观上需要法律规范和舆论监督
(一)法律规范
1.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时间很短,国际上对它的立法规范也比较少,现在除了美国有比较多的法律外,其他国家的立法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相关方面的立法经验。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主要偏重于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而对电子交易方面的立法还没有。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特别是电子交易方面的立法,用法律来规范网络营销中的交易行为。
2.加快修改广告法。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十分快,它已经成为继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后的又一新媒体――第五媒体,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国际网络广告局IAB(InternetAdvertisingBureau)的统计预测,到2003年网络广告收入将超过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可是对网络广告的法律规范,传统的广告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它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对广告法进行修改,并用它来规范网络信息中的道德问题。
3.加快完善合同法。随着网上交易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原来的合同法进行完善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电子合同和电子单证的认可、电子证据有效性的认可等问题进行法律规范,都将影响到电子商务交易的正常发展。当然仅仅是把网络营销的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问题还是不够的,因为法律规范的关键不只是制定法律,更重要的是法律的执行问题。
(二)舆论监督
1.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的舆论监督。新闻舆论在当今信息沟通极为发达的情况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一块新的新闻阵地,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新闻。因此,网络营销道德要特别注意利用好网络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
2.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舆论监督。网络时代,网络既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同时又为消费者的舆论监督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BBS公告栏就是很好的发表监督舆论的场所。只有广大消费者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去抵制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整个营销不道德行为才能得以抑制。在利用网络发挥消费者的舆论监督时候,要求消费者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道德水平,不能让网络消费者监督成为不讲道德的人利用的地方。
二、中观上需要行业协会的管理
(一)及时发现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
网络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网络营销过程中,一些新的道德问题也会不断地出现。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集中的优势,可以及时地发现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并且可以对未来的道德问题做出预测和预警,把它作为行业道德纳入到行业道德标准中去。
(二)制定统一的行业职业道德标准
制定统一的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对市场营销活动加以规范。如美国的市场营销协会(AMA)在制定营销道德规范后,又制定了网络营销道德标准,对网络营销的一系列行为从道德上加以规范。
(三)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行业成员的聚集地,行业协会的道德规范和各种会议都是行业成员很好的学习机会,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其道德教育作用。
三、微观上需要企业自律
首先是树立全员道德意识。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交易中的道德问题已经涉及很多部门和个人,因此企业教育全体员工树立道德意识是解决网络交易道德问题所必须的,如有的公司明确提出“先做人,后做事”,引导广大的员工从思想上树立道德意识。很多企业网站也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如在网站上明确指出隐私保护的办法,在教育职工树立道德意识的同时,也明确告诉消费者D公司在隐私保护上采取的措施,全方位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受侵犯。
其次是建立网络营销道德规章制度。建立道德规章制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把道德纳入到日常的规章制度中。国外的一些公司已经把道德规章制度纳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之中,对于这些公司的员工来说,进行道德自律有了自己的依据。对于已经开展网络营销的公司来说,公司建立网络营销道德方面的规章制度是公司自律的保证措施之一。另一方面是建立预防网络营销道德的保障制度,防范网络消费者的遭遇道德风险,如国内的一些C2C网站,采用评级方法、建立交易损失保障金制度,每次交易后,买卖双方都有一个评价级别,如果网络消费者因为虚假交易产生的一些损失,也可以先由这些保障金进行支付。
篇9
一、当前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
我们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重视起来,要积极引导,规范不良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和价值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网络道德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农村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相对缺失的前提下,我们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任,这个重任不容推卸,必须抓住课堂,有效实施网络道德教育。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优势,抓住有效环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网育人”,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实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
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学的第一课就教育学生明确“五要五不要”的网络道德基本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求学生人人了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及有关规定文件要求,从而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
2.明确要求学生上网要目的明确,在指导中应占领网络阵地
笔者在以往教学中发现,倘若在没有明确上网目的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上网的主要表现为QQ聊天、Flash游戏、购物或者在网络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等。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要求学生要有目的地上网,如查找学科理论知识、图片动画素材等,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比如中考相关信息,进入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中进行学习并参与讨论青少年学生的共同话题,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鼓励学生自己做个人网站、班级网站等。
3.有效提升学生对网络道德负面影响的认识和判断,增强自我防御的能力
网络上的信息非常广博,而不良的网络信息也非常多。当学生面对这些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和阅历尚浅等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左右。那么,如何趋利避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呢?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他们学会合理取舍网络信息,去伪存真、去糟取精的方法。
四、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是网络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网络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上网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教材。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尤其在网络教学演示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身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这对学生的网络道德习惯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切忌“放羊式”上网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加以限制,不明确任务地上网,后果就会非常严重。一定要对学生上网的目的做出严格限制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健康上网,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3.要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
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现已成为一个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在探索网络道德教育的模式上走在前列,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反思小结,多实践创新,积极探索更合理、更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篇10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新的便捷生活方式,人们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体验自我,沟通世界。但不可避免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良性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络伦理的构建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引导。
关键词:网络伦理 伦理挑战 伦理原则 伦理建设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网络成为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主要手段、广泛的运用在金融、教育、娱乐等社会活动中,并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方式,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革。网络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和新的生存方式,使人类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自由的交流信息,沟通世界。网络主要特征是信息的传递快捷、获取方便、其内容丰富、交往全球性,并因此为人们广泛运用。网络时代改变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建立在生活和生存方式基础上的伦理道德观念.
网络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便捷的同时,也使当今现实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了新挑战。因此,如何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就成为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网络伦理道德,是以现实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与拓展,是人们在进行网络活动时要遵循必要的道德规范。它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针对网络虚拟空间生活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且借鉴传统现实社会道德成果与经验,建立起适应网络伦理关系要求的新的伦理观。
一、网络的伦理挑战
随着互联网个人使用数量的急剧增长,全球性的网络社会已形成,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公众的一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网络如同“双刃剑”在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现实社会难以应付的伦理问题。
网络是开放的空间,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模式,使得一些西方的有害的思想充斥其中,甚至出现一些不道德的现象;人们在网络中的安全感和信任度降低,网络交往没有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也没有了直接的监督和约束,更容易使人们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对现有道德规范的冲击。
网络伦理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网络社会没有绝对的监管与准则,造成了管理与控制的困难,也因此从根本上导致了网络社会整体的伦理失范。网络本身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上人们的匿名性,网上行为的隐蔽性,以及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监控模式,这给网络的管理与约束加大了难度性。
当我们以原有的道德准则去要求网络时,会发现原有的伦理观念的无力,因此,网络又给现实的伦理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是对现有伦理关系的冲击与挑战,网络本身的特点打破了人与人交流的地域性,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固有的交往形式,这意味着现有的道德规范无法调节网络社会带来的人与网络、人与非实在的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调节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现有伦理准则面临的巨大难题。面对网络对现有伦理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进行网络伦理的研究和建构,建立起网络伦理的规范体系和建设机制。
二、网络的伦理原则
网络伦理确立的在于要结合网络伦理关系自身的特点,归纳出适应网络社会需要的伦理法则。面对当前网络伦理危机,需要我们建立将网络的特点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网络伦理,而在其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以期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指导人们正确上网,正确行为,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与自律。
- 上一篇: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 下一篇:艺术表演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