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红经济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红经济行业报告

篇1

【关键词】会计全球化;XBRL技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会计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可以说,会计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在某种侧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在会计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会计民族化和世界化这一矛盾,这种本土的与国际的之间的冲突,在各行各业均有发生,如果要从真正的意义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借助外力。众所周知,国际化也就是世界化,它要求要求会计实现全球性的统一,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各个过年的会计环境各不相同,每个国家自身的会计环境又有着自身的民族性特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各国的语言本身就差别很大,那么各个国家的会计术语也是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的。当然,众口难调,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一种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开始被运用,特别是在其网络财务报告当中,有着有效的运用,这一矛盾就已经不再是矛盾了。因为XBRL技术本身就是在遵循国际标准的,而另一方面,XBRL技术又能够根据各个国家甚至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标记。也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XBRL技术的基本特点

XBRL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

(一)XBRL技术是遵循标准的XML技术的一个基本的框架,也就是说,XBRL实质上就是XML关于企业报告的子系统,甚至说,仅仅是指的XML的一个分支。我们所说的XML,其实是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的一种标记语言,而且是其下一代的系统范畴内的。可以说,它是一种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描述的,同时也是一种可扩展的、科学的、标准的、合理的数据交换方式。

XML是一种创新,它解决了许多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的创新点在于:XML解决了传统的HTML不能够充分的表达数据的基本内容的各个问题,它能够真实的告知浏览器,需要怎样的程序、怎样的形式来显示所需要的文件,同时,也能够不断地促使数据之间呈现一种有着严密的结构性的关系。当然,我们也看到,事实上,数据的显示方式已经十分明显了,特别是已经从数据中剥离出来,放在了不同的样式单当中,也正是因为这些样式单的各不相同,最终形成了同一份数据可能表现成不同的方式的形式。此外,XBRL也是具有可扩展性的,并且能够支持多种语言,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转换。

(二)XBRL的优点

XBRL的优点是因为其创新点而形成的,最为首要的就是它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赋予了我们所使用的数据以精确的元数据(Metadata)。这种优点在实际案例中是十分明显的,例如,2013年,在ABC公司的财政年度的净利润是300亿,那么,信息有用性和有效性就明显的提高了。时间、地点、单位通过什么形式为ABC公司净挣利润多少,这些都是元数据的具体的实例。其次就是能够快速、精确地搜索信息,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网络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情况下。另外,其优点也在于XBRL实际上是不需要进行重复的键入数据的,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人员知道,数据的录入次数和错误、误差几率是成正相关的。最后,XBRL也具有向下挖掘功能,可以进行良好的动态分析,当然,与此同时,其优点也在于可扩展标记,这些优点都有利于其为我们的会计行业服务。

二、如何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XBRL的分类体系

(一)数字化格式中的国际财务报告的基本准则

能够制定一套高质量、能够轻易理解的,同时具有着可实施的全球性的会计准则,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目标和基本任务,它不断的鼓励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认定机构,能够向着全球化的会计准则发展并且逐渐趋同。当今时代,网络财务报告已经因为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逐渐取代了纸质报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化格式中的国际财务报告的基本准则的趋同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XBRL技术的利用与再利用的功能

计算机之间进行有效的存储、查询、检索、分析、提取、共享、利用与再利用信息的前提就是唯一性,那么,也就证明减少模糊性能够构建一种具有完整的、健全的定义与唯一的XBRL的基本要素,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这也是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个投资者和政府机构等一些利益相关方所共同需求的。在对于财务报告的概念中的要素进行识别的时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必须要运用IFRS XBRL分类体系,来实现一种财务报告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需要掌握XBRL的技术的利用与再利用。

(三)XBRL链接库(Linkbases)的使用

事实上,XBRL是运用XML的规格书,并且被我们称之为Xlink。这个链接库主要是用来创建一种完善的分类体系的,目前来说,链接库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标签、基准、列报、定义与计算机,这五部分缺一不可。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的深入,我国的会计的本土化(民族性)与国际化(世界性)也是一对十分明显的矛盾,而这是会计这一行业在逐步适应全球化的各个环节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撰写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希望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红,宫睿.XBRL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1,(08)

[2]高锦萍,彭晓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架构趋同与扩展――基于IFRS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1,(12)

篇2

「摘要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膨胀,使会计不堪重负,会计系统相对市场毫无效率可言。会计应适当回归,提供原始信息和核心的会计程序,而将剩余的功能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如会计服务、按需财务报告和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去执行。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将使会计与技术、政治经济及环境的依赖减弱。各国会计间的差异缩小,更利于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将呈现小范围统一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关键词会计膨胀会计回归会计外部化会计国际化

盖地教授(2001)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大同小异,可见我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打上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深刻烙印。近年中国会计制度大变革,面对何去何从,有过会计的中国特色(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讨论;如今,我国正式加入WTO,关于会计协调与国际化的话题再次升温。尽管视角千差万别,仍就会计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协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形成共识。既然从成因及进展等各个方面都认定会计必然国际化,那么探索如何实现会计国际化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文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视为实现会计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认为会计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特别是在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牵引下日趋膨胀已不堪重负,应返朴归真回复会计的原始职能,并将强加于会计的诸多角色外部化,由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或通过会计按需财务报告模式(MC)(肖泽忠,2000)或使用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冯淑萍,2001)去实现。这样会计就可绕开技术、经济与政治后果及其它环境影响,在会计信息加工最初的某个合理阶段实现国际化。

一、会计回归

会计的国际化必须超越四座大山:技术、产生的经济后果、带来的政治影响及社会文化、法律等会计环境。可以说,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越强,实现会计国际化的难度越大,为此须降低会计的复杂程度;会计信息产生的资源配置、资源分配后果和政治效用越大,世界范围内各国各企业各团体间的博弈就越难趋于均衡;会计与会计环境互动关系越密切,会计标准的大一统就越难形成。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层次越低,上述四个要素对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就越少,因此应尽量促成会计的回归。

1.从会计的发展历程看会计功能的膨胀:会计究竟是什么?

从会计雏形原始社会未期的结绳记事到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以盛唐时期的“公司会计司”、南宋的“审计院”以及“四柱结算法”为标志的中式会计,是古代会计的象征,此时会计告诉人们:收入多少、用了多少、还剩多少。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意大利复式簿记历时700年左右的演进,促使了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最终在20世纪初期完成(郭道扬,2001),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使近代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又能发挥监督的功能。20世纪40年代至今,人们步入了市场经济与知识信息经济时代,会计随之向现代会计过渡,期间会计除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外,日益成为经济管理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面虽只是对会计发展历程的简述,但足以说明会计功能的膨胀过程。

会计功能的膨胀还可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侧面窥见一斑。过去20年间的会计理论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王光远、吴联生,2001):①会计是什么,会计学是什么等基本问题(24%);②经济效益会计(60%);③物价变动会计(1%);④股票市场会计(15%)。关于会计是什么,会计界有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会计管理工具论等观点。关于会计能干什么,会计界也有一职能乃至六职能之争,除最基本的反映职能外,还包括核算、监督、控制、参与预测、决策等职能。这些年来,会计界对会计基本论问题的讨论虽然越来越少,却从未达成共识。而且不可否认会计相关人员具有扩大会计功能的潜在动机,会计中心论或大会计的论调正是这一动机的极端表现。如此之趋势使我们不禁担忧: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能承受起重担吗?

2.会计信息在量和质上的膨胀: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奴隶

近年来,以顾客为中心的顾客需求思想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会计与审计也不例外。作为会计的顾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无疑产生了对会计的需求并推动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如果说过去的会计是被动地追逐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现在的会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把握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会计走向成熟的表现,但笔者以为会计界把握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心态唯恐过之或不及。“不及”,即会计期望差距,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预期高于会计本身所能达到的水平引起的差异,它由四部分组成(胡春之,1998):①使用者的不合理期望,受自身技术和经济的制约会计不可能提供的服务;②使用者的合理期望,由于技术上的缺陷会计可以但未能提供的服务;③实际业绩缺乏,由于执行不力造成的会计设计意图的偏离;④感觉但实际不存在的业绩缺乏,使用者对会计的不正确认知所引起的差异。不及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状态,正是它促使会计不断向信息使用者的预期靠拢,成为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只不过要把握“不及”的度。“过之”,则指会计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大量无效的服务,这绝非耸人听闻,会计界在饱尝信息披露不足的指责后开始有了对信息披露过量的担忧。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在多种传播媒介的推动下呈“爆炸”趋势,现代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集中体现在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两个方面。信息数量的膨胀表现为: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历史信息向以公允价值为主的未来信息的转变;表内信息扩张及向表外的延伸,据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增长达7.5%(张美红,1998),如今很多公司财务报告表外信息远远超过了表内信息含量;非财务信息的扩充;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的提供等。信息质量的膨胀表现为:对会计信息质量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前,人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AAA)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和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确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性,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此时为了保证信息的有用性甚至可以牺牲信息的可靠度;而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ritt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中进一步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增加了“透明度”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复杂的特性。

以上论述了会计职能及会计信息的膨胀过程,这种膨胀既有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膨胀,也有会计界基于行业利益的一种自我拔高。前者是会计生存发展之根本,后者将使会计步入困境。

1.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越高越好吗?信息成本

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应以信息使用者需求来判断,过低将导致会计行业的衰落乃至消亡,过高将使企业不堪重负陷入尴尬。上文已指出了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呈膨胀的趋势,其直接的影响是增大了信息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因提供过量信息负担大量的无效成本,会计信息使用者过滤鉴别信息的使用成本也将增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满足他们需求的信息存在于信息过量的会计报告中,而过量的信息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干扰甚至误导他们的决策,更甚之他们根本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上的膨胀,不符合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和有效披露原则,于会计信息供求双方都不利,因此应适当减低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越多越好吗?会计责任

长期以来会计学者一直无意识地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拔苗助长,仿佛会计的作用越多,会计地位就越高。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会计的孪生兄弟审计责任的演变中找到答案。20世纪60年代,良好的经济形势促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由于审计失误导致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公司的诉讼爆炸,引起了社会性的强烈不满。经过反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了著名的科恩报告,划时代地将对公众期望的满足变为行业最高行动纲领,从此审计负担起了满足公众期望并维护公众利益的重任。但社会公众并不因此减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责,法律判例进一步将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范围扩大到客户和狭义的已知受益人之外,社会日益赞同受害方向有能力赔偿的一方提出诉讼而不问错在何方,即“深钱袋”责任。社会公众的判断依据是:既然你这样宣称自己,无论你实际有无能力都应承担后果;既然你收入高,就要成为赔偿对象。尽管不合常理,在美国确有其事。

会计与审计略有不同,但面对责任都是一样的。会计是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没有机会直接与社会公众亲密接触,也不象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外有统一的形象,但并不能成为会计偏安于一隅的借口。现在我们宣扬了会计的崇高地位及光辉形象,有一天信息使用者因使用你的信息遭受损失而要求赔偿,就象使用企业的产品受害而要求赔偿一样,会计又将如何面对。敢于承担满足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作为一项职业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观念,推卸责任意味着会计存在基础的丧失。会计回归并非推卸责任,而是避免承担自己力不能及的责任及因此而引起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举步维艰正是此理。目前已有经济学者认为会计操作不当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使会计成了金融危机的替罪羊。历史表明,保持承诺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是人类诚信之根本,也是会计持久发展之根本。笔者认为,当前阶段会计的承诺明显高于其实际能力,应适当界定会计职能,以避免因未守承诺受到惩罚,并最终酿成行业危机。

3.会计的范围越大越好吗?交易费用

企业经营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1994)。说明当企业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内部化,而当市场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外部化,这实际上界定了企业的形成和规模。企业范围的扩张,既有诸如协同效应、规模经济等优势也有缺乏灵活性等缺陷,两者的均衡界定了企业的范围。推及会计,笔者认为会计覆盖的范围并非越大越好。会计在技术上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中花费的加工成本日趋增大,因信息复杂程序和技术性的增强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成本也呈上涨趋势,直至会计信息收益不能弥补会计信息成本的程度,此时会计系统不经济,应转向会计外部寻求解决方法。

二、会计外部化

会计职能的扩张及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膨胀,使会计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相对于市场不经济,因此应合理界定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质与量即会计回归;而将那些人为拨高的职能以及会计回归后旁落的功能交由市场操办,此为会计外部化。重新回归后会计无论是技术性还是政治经济后果及对环境的依赖大大降低,更利于会计统一,而那些与上述因素密切相连的会计部分通过外部化予以回避。会计系统从输入最原始的信息到输出成品信息,会计表层信息越少而内涵信息越丰富,会计信息的技术性与繁杂性越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成本和加工成本越高,会计信息的差异性也越大,会计对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深。笔者认为,无论各国如何千差万别,同一经济业务所传递的原始信息是相同的,在随后的加工传输过程才产生差异,并且这一过程越深入会计信息的差异也就越明显。因而想当然的认为,存在这样一个合理的临界点,临界点以内的信息更有效益,而且信息的差异性低,利于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回归导致会计功能的收缩,被精减的功能将以会计外部化的形式在会计以外实现。会计外部化套用内部控制外部化和交易外部化概念,追求更高的经济效果是它们共同的特点。理论上外部化既包括参与者的外部化,也包括程序与方法的外部化,而会计外部化取后者之意。笔者认为,会计外部化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会计服务模式

现今,会计公司提供的会计服务囊括了现代会计的方方面面。据联合国“主要产品分类”第862项的分类,会计服务包括(刘明辉,2000):会计与审计服务,包括财务报告审计服务、会计帐目审阅服务、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他会计服务;簿记服务。既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分析与处理服务,也能为会计信息供给者提供信息的加工服务。会计信息供求两方以较小的会计公司的劳务成本为代价,换取信息成本的更大幅度降低,因而更有效率。

另外,会计公司的会计人员更集中,对会计的监控机制更完善,比企业更有能力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个性化的会计服务。而且会计服务的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成为各符其实的商品,可以杜绝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计代价地漫天要价随意膨胀自己的预期,而当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时,信息使用者可以“搭便车”的方式无代价的获取。

近年伴随会计市场的开放,会计服务国际化日趋明朗。世界五大会计公司总收入以年均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与五大会计公司相比,我国会计公司的规模与经验差距甚大,仍需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下的两份文件《会计服务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和《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规章方面的守则》的指导下,公平地参加国际会计服务的竞争,这必将促成会计服务的国际化,会计服务国际化既是实现会计外部化的一种手段,也是促使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2.大规模按需生产(MassCustomisation,MC)模式

大规模按需生产模式(MC)与通用报告模式(generalpurposereporting,GPR)相对应。GPR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Massproduction,MP)既大量生产某标准产品,大部分现代会计信息就以这种方式提供。使用者、学者和监管者均对GPR的有用性提出了质疑(肖泽忠,2000):使用者发现财务信息更像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学术界认为GPR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如不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公司的社会表现,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需求;监督者也担心GPR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MC模式可大规模地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组织生产,可使公司运用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信息多样化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的需求。MC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肖泽忠,2000):①数据库:用以保存会计原始信息,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便使用者按需索取生成不同的数据。数据库有选择地让信息使用者介入,以保证企业对数据库的控制;②模块化的会计程序及报告生成器:企业可按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并有偿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在购得程序软件后只需与企业的数据库相连,就可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③交互式、按需报告:这是MC的信息交流方式,与GPR相比,利于会计信息供求方面的快速沟通及双向交流,可随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会计信息。维护、会计程序与报告生成器软件的设计与维护。

在MC模式中,回归后的会计专司两项职责:会计原始信息数据库的其它的工作,都交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这与合约式集团公司相类似,集团公司专司产品开发与集团运作的协调,而将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以合约的方式包给相关营运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正是从中受到启发。

3.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模式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与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与共享成为可能。美国在这方面就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按XBRL的最初设想,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从互联网上获取原始信息按需加工及处理信息,还可将差异性的报告信息转变为统一标准的信息或者转变成自己想要的另一种信息(冯淑萍,2001)。

综上,三种模式都共一些特点:①回归的会计只负责会计原始信息的收集和核心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②旁落的会计职能交由企业外部单位;③会计信息使用者按需“量体裁衣”地加工与处理信息。④需要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技术使会计外部化成为可能;⑤会计信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及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

三、关于会计国际化的思索

刘峰教授在《会计准则研究》一书中将会计的国际化归纳为: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全球会计的统一化。笔者认为,由于会计涉及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且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实现会计的大一统,会计国际化应取第一层意思。而会计回归削弱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易于在国际的范围寻求大同小异。对于会计国际化,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1.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并非迫在眉睫

一般认为,资本市场和经济的一体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会计国际化的成因(曲晓辉,2001)。也就是说是上市公司特别是跨国上市公司产生了对国际化会计的需求,目的是减少会计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资本市场的运行成本的增加。笔者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占所有经营组织的多大比例?又能覆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多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上只占10%而对经济的贡献约为80%左右,更不用说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发展中国家了。会计的国际化意味着广大的非跨国上市公司将承受不必要的改革成本,就算上市公司需跨国筹资,也并非只有一种选择,还有如借壳上市、并购当地上市公司并通过其筹资等。

2.会计国际化呈现小范围一统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会计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将是相当漫长的过程,会计可能率先在小范围统一但全球范围仍将大同小异。大家习惯用WTO和欧盟将在2005年前统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冯淑萍,2001)作为会计国际化趋势的一个例证,殊不知欧盟过去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欧盟会计的统一源自经济的统一,包括货币的统

一、法律的一致甚至统一国防等,欧盟今天呈现的小范围一统的局面来自欧盟战略意图的一步步实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欧盟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似性,如同属大陆法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等。将中国、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日本的会计统一要容易,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文化底蕴;同样将中国与印度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美国的会计统一更容易,因为他们的经济基本位处同一层次。因此,可以在同质的范围统一会计标准,而会计的全球统一只能是一种目标。当然,当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彻底消亡时,会计范围的统一也将成为现实。

篇3

10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正式《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严禁违反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在人口密集区建设高风险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核安全是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事故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重创,非任何其他行业的安全事故可比。核电站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厂址选择尤须慎之又慎、切实贯彻国务院安委会的《意见》。而按照《意见》要求重新审视环绕京津冀的渤海湾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可行性,不难发现,这不仅是位于“人口超密集区”的高风险项目,而且还是严重危及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源”。主要原因有两点:

1.目前无论二代还是三代核电技术都无法确保绝对不发生核事故,且“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未经实际运行验证。目前全世界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都未建成投产,法国核能政策独立顾问Mycle Schneider撰写的《2015世界核能产业报告》特别指出“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9年后,所谓的‘第三代’反应堆都没有投入使用,16个采用第三代设计的反应堆都因为设计问题、质量控制问题和设备成熟性等导致工期严重延误和超概算”,再次说明第三代核电技术所谓的“更安全”仅仅是“理论计算结果”。“实践”才是判定核电安全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正如国际核电界早已形成的共识:“核电技术创新风险很大,技术先进并不代表更可靠和更安全,必须从若干实验试点开始,经过若干年实践证明后才能推广”。鉴于全世界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都还未经实践验证,我国核电建设要做到“遵循规律、科学谋划”,首先要确保“新的三代核电技术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实际运行检验,并把经验反馈到设计修改”之后再考虑开工新的核电项目。

2.渤海湾是完全不同于日本福岛的“封闭内海”,一旦发生核泄漏,将致命打击中国政治中心的安全和京津冀经济带发展。渤海湾地区是中国政治中心所在地,而基本是“封闭内海”的特殊地理使渤海湾与我国内陆地区极为相似:一旦有放射性泄漏污染,无法像日本福岛那样将源源不断的核污水排向太平洋,所有放射性污染物只能长期积聚在渤海湾内。目前除大连红沿河核电站外,渤海湾的核心地带――如紧邻秦皇岛的葫芦岛和北京南部的沧州,均已规划了核电项目(即辽宁徐大堡核电站和河北沧州海兴核电站)。在如此敏感的渤海湾地区建设核电站,无异于安放了多个“可致命打击中国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巨大隐患:一是当前任何核电站都不能抵御中子弹(属于国际上并未禁止的“战术核武器”)的攻击,而且,更隐蔽的网络攻击核电站已成为的新手段。2016年 10月 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首次向世界发出警告:“核电站正在成为网络黑客攻击的目标,已造成很多‘破坏性后果’……这不是臆想出来的威胁,大家对此事必须重视起来。IAEA发现的这些偶然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也许正在谋划更大的阴谋。”二是即使没有恐怖袭击和战争威胁,目前的核电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无法保证绝对安全。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污染源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

结论:渤海湾地区的敏感程度、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华民族的战略腹地――长江流域。因此,沿海地区的核电部署也要有、有红线,也应像贯彻对长江生态保护做出的重要指示那样,“对于那些不能干的事情,要列出负面清单”。应首先将“高放射性污染风险”列入渤海湾地区重大投资项目的“负面清单”。何况,无论是解决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雾霾污染,还是从促进京津冀经济带转型升级来说,都有着比“渤海湾建核电站”更安全、更清洁、更能全方位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项目选择和能源替代方案,完全没有必要冒“核电事故后果不可收拾、环境污染无法逆转”之巨大风险。

篇4

轨道交通行业是广东省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按照规划,到2020年高速铁路建成1866公里,广东省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69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93公里。随着上述规划的实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各种技术装备的发展,所有这些新型技术装备的维护自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另外装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装备的装配、调试也需要大量熟悉机电业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各种机电设备尽管形态千差万别,但是基本技术原理具有相同性。“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检测传感技术、伺服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等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它代表着机电工程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强大的创新应用潜力。而如何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服务轨道交通行业,针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车站相关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及车辆检修基地等技术岗位,着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工科类职业学院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通过对相关院校的调研,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大体上可归纳为:培养以机械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技术的,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局部设计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以及产品管理、推广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尽管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但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了32门专业课程,其中带有航空或飞行器字样的课程就有9门,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紧紧依靠啤酒、食品包装等轻工行业,培养在自动生产线及相关自动化机械工作岗位从事安装与调试、维护与管理、技改与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其校企合作基础扎实,人才培养质量稳定,社会声誉较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向兄弟院校学习的基础上,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及创一流高职院校中针对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一)专业定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宽广,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也可以说是一个专业平台。[3]我们对接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机电专业相关的企业、行业、企业联盟调研,分析与预测专业对应的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提炼出轨道交通行业特定工作岗位(岗位群)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职业技能与素质要求,其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以及轨道交通行业的机电产品研发制造企业、设备运行等就业单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有:自动化设备检修、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机电产品开发、设计等。据此,我们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以“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管理等工作岗位,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坚持一条主线、强化能力的原则。即从专业技术应用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运用倒推法,从职业能力结构,演绎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直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其“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以外,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精心设置了“机械+电气”双支撑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设置了“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六门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核心课”和“综合能力课”,专业核心课开设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生产线组装与调试”“机器人技术应用”;综合能力课开设了机加工实训、钳工实训、机电设备拆装实训、电气控制综合实训、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毕业顶岗实习。专业核心课中还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车站电梯维护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中还设置了铁道概论、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与维修、车站空调与通风系统维护课程,以对接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对车站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需求。为了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开设了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以及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或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可以免修该课程。

(三)教学方法改革

深入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广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通过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使教师利用课程平台,自主搭建课程、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利用该开放的平台,通过动画变换视角、直观形象地学习抽象的概念,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自然思维习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用虚拟仿真替代危险性高或难以安排的现场实习,或展示现实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以外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构建选课平台,借助网络学习,真正实现弹性教学模式[4]。

三、专业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一)进行订单班培养模式探索

紧密对接广东省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依托学院的传统和专业集群优势,牵手轨道交通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适应企业特殊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与广州地铁、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东莞地铁、深圳地铁、香港地铁等轨道行业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逐渐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开设“2+1”模式订单班。校企双方形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师傅教师互派共培、资源共享的机制。同时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库,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与校内教师共同讲授课程,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技能进行授课。在跟岗、顶岗过程中采用企业教师一对多、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学生独立操作。通过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现顶岗实习与工作岗位对接。

(二)建成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

近年来先后实施了3+证书、三二分段、中职自主招生等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培养模式、实训条件建设及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做好衔接和沟通,探索构建中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项目建设中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并制订了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三)利用工学结合园中的“校中厂”和校内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以校内专业岗位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单一到综合的逻辑进行安排。校内生产性实训注重单项能力的强化训练及简单功能系统的设计、装调、维修等。为此我们通过“引企入园”的方式,引进了广州市鸿辉电工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冠通机械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景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以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主业的实体企业,校企共建“校中厂”。在“校中厂”内安排对应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达到综合锻炼毕业生解决问题、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培养目标。如在“校中厂”进行可编程控制设计、机电设备拆装实训、单片机产品控制系统设计、生产线的安装与运行调试、数控机床的电气线路连接及系统调试等。

(四)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可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麦可斯MICOS对毕业生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达100%,高于全国94%的水平。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746元,高于其他国家骨干校相第2期邹伟全,张晓东,张杨: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关专业3478元的水平。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100%,优良率大于70%。毕业生就业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其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知识面宽,上手快,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报考、报到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从广东省自主招生分专业报名情况来看,机电一体化专业报考率2015年达604.44%,2016年达513.24%;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2015年报考率达147.37%,2016年达153.22%。从报到率来看,2015年为92.39%,2016年为93.12%,以上数据说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轨道交通行业的传统和集群优势,定位于轨道交通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特色专业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特色更加鲜明,现已成为面向轨道交通车站培养特色专门人才的基地。

作者:邹伟全 张晓东 张杨 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Z].教职成[2015]9号.

[2]朱敏红,闫红蕾.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体系的研究[J].职教通讯,2012(3):20.

篇5

[关键词]垄断指数;寡头;1996年电信法;放松管制;技术革命;宏观经济;多样性经济

Abstract:Concentrationtrendhasdominatedthepictureofmediaownershipsince1990’s.Concentrationwithinandacross9sectorsoftheindustryhasincreasedwhichcanbeseenandmeasuredbytheCR4ratioandCR8ratio.Thetheoryofidentifyingdifferenttypeofmarketsisintroducedalongwiththedatathatshowthatthemarketstructuresof7sectorsarecharacterizedbyoligopolywhiletheindustryasawholewasmovingfasttowardoligopolymarket.Thedriving-forcesbehindthepicturecanbetracedto4sourcesat2levels.Attheexternallevel,3factorscontributetothetrend:thederegulationofmediaownership,thefastchangingtechnologyandthemacro-economicandcapitalmarketenvironment.Attheinternallevel,theforcecomesfromtheneedtogaintheadvantageoftheeconomiesofmultiformityandstrategicstatusincompetitionamonggiantconglomerates.

Keywords:MonopolyRatio,Oligopoly,1996TelecommunicationActDeregulation,TechnologicalRevolution,EconomiesofMulitformity,

20世纪90年代,全国传媒业的主战场——美国进入了第五次兼并浪潮,几乎所有的大传媒公司都卷入其中:维亚康姆收购派拉蒙,迪斯尼190亿买下CapitalCity/ABC,西屋电器并购CBS。至90年中后期,股市上网络泡沫膨胀,资本市场热炒传媒概念,尤其1996年电信法出台后,购并潮达到了最高峰,巨额交易此起彼伏,AT&T斥资540亿收购Mediaone,维亚康姆380亿购并CBS,美国在线1620亿美元购并时代华纳。这场持续了10余年的购并浪潮的直接后果都是传媒业所有权结构的变化,传媒业内各部门以及整个行业的所有权集中趋势都日益明显。对于这一令人瞩目的现象,本文试从以下问题入手对问题进行分析:

1.传媒业的集中程度如何?

2.传媒业的市场结构如何?

3.导致传媒业集中的原因是什么?

传媒业集中度测量及市场结构分析

研究方法:集中度是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衡量通常借助垄断指数。经济学上有三种主要的垄断指数:第一种为4企业集中比率——CR4指数,即某一市场前4家最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第二种8企业集中比率——CR8,其含义与CR4相似。第三种为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指某一行业市场中每个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之和。该指数不仅能反映某一市场中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且能反映大企业之外的市场结构,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程度。虽然相对于CR4,CR8,HHI指数在衡量行业集中度时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但由于数据所限,本文仍采用CR4和CR8来描述市场集中度。一般认为,CR4指数超过50%,CR8指数超过75%,该行业被视为高度集中的行业。由于传媒业涵盖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有线电视、图书、电影、音乐等多个部门,为了更准确而细致地描述整个传媒市场的集中程度,本文不仅关注行业内各主要部门市场集中程度,同时关注跨部门,即整个传媒市场的集中程度。

关于市场结构,经济学上共分四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Competition)、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寡头(Oligopoly)和垄断(Monopoly)。其特征分别是: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各个厂商提供同质商品;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但各个厂商提供的商品为非同质产品;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是由几个厂商所控制的市场上某一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其产品没有相类似的替代品。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自美国VSS公司的传媒行业报告。该公司为美国一家主要的从事传媒购并业务的投资银行及顾问公司,自1982年以来,该公司收集并分析传媒业的市场数据,并每年一次传媒业报告,该报告是行业内投资者、研究人员、金融分析人士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说明的是,该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仅限于上市公司,鉴于传媒业的规模较大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上市公司,只有少数小传媒公司为非上市公司,所以其数据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表1:传媒业9部门1990-1999年CR4指数部门CR4(1990)CR4(1995)CR4(1999)变化

(1990-1999)或者(1995-1999)

电视网0.850.870.84-0.01

电视台0.570.320.31-0.01

广播电台0.590.770.18

有线运营商0.540.700.610.07

电影0.710.850.780.07

录制音乐0.860.980.980.14

报纸0.390.490.480.09

图书/0.850.77-0.08

杂志/0.830.77-0.06

表2:传媒业9部门1990-1999年CR8指数部门CR8(1990)CR8(1995)CR8(1999)变化

(1990-1999)或者(1995-1999)

电视网0.900.980.980.08

电视台0.870.510.510

广播电台0.810.880.07

有线运营商0.590.920.870.28

电影0.941.001.000.06

录制音乐0.991.001.000.01

报纸0.460.690.690.23

图书/0.960.94-0.02

杂志/0.950.91-0.04

(数据说明:由于1996年电信法对电视台和电台的管理有不同的规定,所以从1996年开始,VS&A公司报告将电台和电视台分为两个部门。此外,由于传媒业新的部门(如卫星电视、因特网等)的出现以及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的交叉,VSS公司的报告在不断调整对传媒行业的分类,图书和杂志部门由于部门分类的调整,1992年数据与1999年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没有列出。)

对于传媒业整体集中程度的衡量,本文采用CR4和CR8指数,数据来自VSS公司1995年、2000年、2002年传媒市场报告,其方法是先列出最大8家公司的年收入和传媒业的总收入再分别计算CR4指数和CR8指数。

表3:传媒业1994、1999、2001年收入排8位的公司名称及收入(单位:亿美元)公司1994年收入公司1999年收入公司2001年收入

时代华纳161.88时代华纳284.41时代华纳402.58

贝塔斯曼84.99迪斯尼172.96维亚康姆188.14

索尼76.65贝塔斯曼112.46迪斯尼156.75

CapitalCity/ABC63.79索尼108.37索尼92.98

维亚康姆63.32维亚康姆87.24贝塔斯曼77.65

MATSUSHITA56.96福克斯娱乐79.28汤姆森70.27

新闻集团54.02汤姆森65.15甘尼特63.44

宝丽金49.42通用电器57.90休斯电器63.04

行业总收入1525.2841615.8581684.04

表4:传媒业1994、1999、2001年CR4、CR8指数CR4CR8

1994年0.250.40

1999年0.420.59

2001年0.490.66

变化幅度0.240.26

从传媒业内各部门的集中度(见表1、表2)——我们称为“纵向集中度”来看,以上数据说明:本文所选择的传媒业9个主要部门中除电视台和报纸行业外,其它7个行业的CR4指数和CR8指数分别超过了50%和75%,说明这些部门为高度集中行业。

从整个传媒业的集中程度(见表4)——我们称为“横向集中度”来看,以上数据说明,虽然直至2001年CR4指数为0.49,CR8指数为0.66,并未达到0.5和0.75的高度集中标准,但数据所传达的信息仍值得我们关注:传媒业在90年代中后期的近10年期间,集中度急剧增加,CR4指数飙升了24个百分点,至0.49,CR8指数上扬了26个百分点,达到0.66,均已非常接近高度集中的标准。对于这一时期的“横向集中度”急剧增加的原因,本文在后面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从纵向的市场结构来看,除电视台和报业的CR4和CR8指数相对较低外,其它7个主要传媒行业都呈现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特征,尤其是录制音乐以及电影业,CR8指数均已经达到了1。目前,这两个市场已经分别由华纳、EMI等几大唱片公司和华纳兄弟、派拉蒙等6大电影公司的垄断[1]。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因此,其新的厂商要进入寡头垄断市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购并,这也是90年代购并浪潮背后的原因之一。

从横向的市场结构来看,虽然在2001年CR4和CR8指数还未达到高度集中,但已非常接近,市场已经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特征。

传媒业集中的原因分析

传媒业自90年代以来加速集中趋势的背后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推动力量?本文将从传媒业外部环境和内部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一、传媒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90年代后,尤其是1995年以后,传媒业的横向和纵向集中都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整个传媒业的CR4和CR8指数在1994至1999年6年期间分别增加了17和19个百分点,传媒业的外部环境的激剧变化是直接推动这种加速度集中的主要力量:

1.政策环境:传媒所有权的管制放松,以1996年电信法为代表

全球第二大传媒公司维亚康姆的经历生动了说明了美国的电信立法对传媒所有权由紧到松的转变。1999年,维亚康姆以380亿美元兼并CBS,许多人并不知道,CBS在28年前曾是维亚康姆的母公司。1970年,美国电信委员会(FCC)推出了对广播电视业影响深远的财政和辛迪加法规(Fin-SynRule),该法规出台的背景是美国三大电视网当时几乎垄断了的电视节目播放和制作,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因此三大电视网电视节目雷同,缺乏创新,该法规意在鼓励节目的多样化并限制三大电视网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垄断。1971年,CBS为了遵守这一规则,将节目辛迪加分离出来,创立了维亚康姆公司。1986年,雷石东买下维亚康姆,继而将派拉蒙影业、Blockbuster并入旗下,1999年,维亚康姆转而收购了当年的母公司——CBS。70年代,为了避免垄断而被分拆,而1999年,涉足多行业的巨型公司可以进行大规模并购,维亚康姆的故事为美国20年来传媒所有权政策剧烈变动写下了生动注脚。

美国的传媒所有权政策为何在90年代后由紧变松?其原因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美国企业界的游说努力密切相关。为了避免由于兼并可能导致市场的垄断和寡头,1890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第一部反垄断的法律——谢尔曼法,并在后来相继制定几部反垄断法律来限制过度的企业兼并行为[2]。然而,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急剧的和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这使得公司只有不断壮大,取得战略优势,才能获得更高利润。于是,美国各行业都斥巨资游说国会。在强大游说压力之下,美国立法机构顺应舆论,采取放松管制措施。作为美国电信业管理机构的FCC在价值取向上也随之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从过去的管制走向开放。此前,FCC对传媒业的管理,尤其是所有权管理较为保守,其重要政策依据是电磁波为公共财产,广播机构是受委托来使用电波,所以必须保证公众有平等的机会通过广播机构来表达自己的声音,所有权须多样化,避免某一群体的垄断。80年代以来,FCC内部的主张经济自由的力量也占了上峰,加之广播业4000万美元的游说努力[3],终于,制约传媒公司进行规模扩张的“政策锁链”一个个被打碎,1996年电信法案将FCC的政策方向转变,鼓励市场竞争,用市场手段进行管理电信业的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该法案完全取消了广播电台业所有权的数量限制,在全国市场、地方市场以及跨媒体市场层面的限制政策都大大放宽(具体见表5)。

[page_break]

1996年电信法向已经不断升温的媒体市场浇了一把油,并购的烈火随之熊熊燃起。1997一年,电信业的并购交易就达到1540亿美元,其中电话业900亿,电台业83亿,电视台业93亿,娱乐与电视业220亿[4]。1995年时,全美共有75家经营广播电台业务的公司,在经历了近乎狂热的购并后,2000年整个行业只余3家大型公司[5]。其中,清晰频道(ClearChannel)公司在1996年只拥有62家电台,在经过5年的并购活动后,该公司旗下已有1200家电台[6]。从表1,表2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变化,1995年至1999年期间,广播电台业的CR4和CR8指数增长显著,分别达18个和7个百分点。

1996年电信法案的一个条款还呼吁对某些传媒所有权的一些限制应重新予以审议,1999年,FCC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政策松绑”,对于地方市场上一家公司所有权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如果一个地方市场上有8家电视台,一家公司可以拥有其中的2家(其中一家不能是市场份额前4位的电视台);如果一家地方市场上有至少20家媒体(包括有线电视、报纸以及其它广播机构),一家公司可以拥有其中的2家电视台和6家广播电台[7]。

表5:1996年电信法前后的所有权规则比较:过去的规则新规则

全国电视市场

单一公司:

可以全国范围内拥有12家电视台,在全国电视市场份额不能超过25%对单一公司拥有的电视台没有数量限制,一家公司所能达到的全国电视家庭(TVHH)数量不能超过35%。(2003年,这一限制扩大到45%)

地方电视市场

单一公司在一个地方市场上只能拥有一家电视台1996电信法呼吁对地方市场所有权重新1999年,FCC宣布在一定条件下,一家公司在地方市场上可以拥有多家电视台

全国广播电台市场

单一公司可以拥有20家AM和20家FM电台没有任何数量限制

地方广播电台市场

单一公司:

不能在一个地方市场同时拥有2家AM和2家FM电台

拥有市场份额不能超过25%

依据具体的市场情况而定:

如果某一市场上有超过45家电台,一家公司拥有电台数量不能超过8家(其中最多5家AM或FM)

如果33-44家电台,则不超过7家(其中最多5AM或5FM)

15-29家电台的市场,不超过6家(其中最多3家AM或FM)

少于14家电台的市场,不超过5家(其中最多3家AM或FM)

如果FCC裁定某一市场的电台数据增加,以上的数量限制可以免除

(资料来源:FCC网站fcc.gov)

2003年6月,FCC对1996年电信法案作了公布之后对传媒所有权法规作了最深入的一次重新审议,对地方电视市场的跨媒体所有权、地方电台市场等条款作了进一步修订,其中将单一公司可达到的全国电视家庭(TVHH)限制提高到45%[8]。修订后的一些条款进一步放宽了所有权的限制,由于一些利益群体对此修订已向美国上诉法院提出上诉,所以仍未正式实施。除1996年电信法案外,原有的一些对传媒业的限制法规也逐渐淡化,1993年,美国地区法院裁定:电视网可以免于履行Fin-Syn法规中的许多条款。1995年,该规则停止执行[9]。

2.传媒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20世纪90年以来,传媒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革命袭卷整个行业,这种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不仅仅意味着传媒技术设备、运作方式的改变,更是资源格局的改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稀缺问题。近20年来,有线电视技术的普及与进步,卫星技术、因特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极大地丰富了传媒资源,并为传媒业近20年来大规模的并购和集中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技术的变革促使竞争升级,大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进一步实施扩张及并购战略,从而推动了传媒业的进一步集中。

正如前文所述,长期以来,美国对传媒业的管理一直基于这样的理论:电子媒体所使用的频率是稀缺资源,传媒技术的进步使这一理论变得过时。70年代以来,有线电视由模拟发展到数字技术,原来传输一个频道需要6兆赫,而使用数字技术后,一个频道所用带宽仅为0.5兆赫,有线网络容量容量由原来的30-40个频道激增至几百个个频道[10]。除原有的三大电视网的附属台外,新的有线电视网和有线电视频道应运而生,如1979创立的ESPN,1982出现的CNN,以及随后出现的时装、新闻、财经、音乐等数以百计的有线频道。新的竞争者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以NBC为例,1978年,其收视率和观众市场份额(Rating/share)分别为17.1/27.0,至2004年这两个指标分别降低为7.7/13,CBS的这两个指标则由1978年18.6/30降至16.0/27.2[11]。资源的丰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份额的压力推动了传媒并购扩张,如时代华纳不但自己创办了HBO,而且还将CNN并入旗下,迪斯尼1983年创办了自己的有线频道——迪斯尼频道,还收购了CBS电视网并将最有价值的体育类有线电视ESPN整合到自己的旗下。

除有线技术外,卫星技术的贡献也不可小觑,它不但使印刷媒体以及电子媒体的远程传输以及远程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也为传媒业催生了一种新的分支行业:卫星电视,自然,这也意味着资源的进一步丰富。与有线技术一样,卫星技术也成为推动传媒业进一步整合的力量。2001年,新闻集团为抢占卫星电视市场的制高点,斥资60亿美元从通用汽车(GM)手中收购了全美最大的卫星电视公司DirectTV。

如果说有线技术和卫星技术为传媒业的版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因特网技术则可谓引发了整个传媒业的一场革命。与传统媒体相比,因特网具有实时、互动、多媒体兼容、资源近乎无限等诸多优势,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传媒行业甚至整个社会运行方式将要发生变革。面对这种革命性的技术,传媒公司纷纷审视并规划自己的战略对策,一场由因特网引发的扩张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由于90年代中期美国股市对于网络概念的追捧,创造了许多网络公司短期内股价上涨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神话”。为了将自己在资本市场的“概念”优势转化更为实际的现实优势,网络公司开始收购传统媒体,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合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第二,大传媒公司纷纷收购具有发展潜质的网络公司。同样是为了抢占战略制高点,传媒公司纷纷收购在运作和商务方面有创意有发展潜力的网络公司。1999年上半年的6个月中就发生了650起涉及到因特网的并购,总价值达到370亿美元,比1998年同期的交易量猛增了3倍[12]。第三,大传媒公司纷纷创办自己的网络业务,如新闻集团与纽约时报合作的,1999年该公司开始一项投资3亿美元的E-Planer计划,同年,贝塔斯曼推出了大规模的传媒商务网站,迪斯尼2001年成立了致力于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的迪斯尼互动公司。

3.良好的宏观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环境的支持

企业兼并活动的冷热曲线是与经济运行的起伏走势相吻合的,在传媒业大规模集中的趋势的背后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一枝独秀,1991年4月,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之后,开始长达12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美国经济在各方面均有可观增长,仅以实际GDP而言,从平均年增长率2.8%升至3.7%[13]。连续数年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公司的经营状况也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明显改善,利润逐步回升,企业积蓄了大量资本,这就为企业开展新一轮扩张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资本条件。根据美国证券数据公司(SecuritiesDataCorp.)的统计,进入20世纪最后10年后,美国企业并购掀起了一个新的。90年代,美国国内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到了6.5万亿美元,超过前十年(20世纪80年代)并购交易总额的4倍,1998年发生在美国的企业并购案件共12280件,涉及交易总额1.62万亿美元;1999年美国发生并购案件共9808件,涉及并购交易额近2万亿美元[14]。从并购交易在各行业的分布来看,交易额最高的就是电信行业。

由于美国国内经济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人们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以股市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空前繁荣。美国资本流入和流出额分别占全球总额的1/3和1/5。从1992年到1997年间,美国吸收了全球净资本输出的35%,2000年这一比例为64%,到2001年更高达71%。据估计,1990年至今,平均每年约有2500亿美元流入美国[15]。除了繁荣的资本市场外,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为巨型的购并交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8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创新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16],各种新的期货、期权等新的金融工具相继进入金融市场,其中私募、桥式融资、对冲基金等金融工具成为80年代以来大规模购并的金融“助推器”。

二、传媒业的内部因素:取得“多样性经济”优势是驱动传媒产业集中的最重要内因

对于传媒业中不同的行业而言,其基本的产业链条都包括生产(Production)以及分销(Distribution)两个环节。与一般的制造业不同的是,传媒行业的产品成本结构中,内容制作是成本结构中最大的一项成本之一,其物质生产的变动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如唱片行业,最大的成本仍来自于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支付演员、制作人员以及节目内容制作以及营销的费用,一旦前期工作完成,生产、销售1张唱片、10万张、100万张的成本差别仅是非常廉价的CD复制费用。除了这种行业内的规模经济外,传媒业又存在着“多样性经济(EconomiesOfMultiformity)”[17]。简而言之,多样性经济就是同一内容产品通过传媒业的不同行业分销渠道进行销售,以迅速递减的变动成本在多个市场使产品收入最大化,如迪斯尼的动画片制作完成后,除了在电影院放映取得票房收入外,也可以在电视中播出赚取广告收入,制成VCD、DVD赢得销售收入,其音乐可以制成唱片在唱片市场上销售,其故事情节可以出版图书,其主题人物可以成为迪斯尼乐园的新游戏项目。多样性经济类似于规模经济,其不同之处在于,多样性经济不能在一个行业内实现,它必须通过一个公司在多个行业的运作中实现。多样性经济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传媒公司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以索尼公司为例,其旗下的哥伦比亚公司制作的《蜘蛛侠》成本为1.3亿美元[18],在北美取得了4.03亿美元的票房,全球总票房达到8.21亿美元[19]。除了在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外,索尼公司还该片制成DVD,在内容成本已经支付的前提下,每张DVD制作成本不到1美元,其售价却在15美元左右。该DVD产品仅在沃尔玛超市就卖掉了1900万张,其销售额达3亿多美元[20],通过此例我们可以看出多样性经济产生的巨大效益。

90年代以来,“多样性经济”对传媒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重要。由于传媒产业内多个行业(除报业和电视业)在80年代末的市场格局多数呈寡头垄断格局,寡头公司已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彼此之间的过度竞争不但成本费用过高,而且容易彼此大伤元气,此外,鉴于美国的反垄断法规的,某一公司想垄断某一行业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在传媒业的多个部门,寡头市场格局已相对稳定,大传媒公司认识到:传媒业的战略竞争重点已由“规模经济”转为“多样性经济”,谁更好地实现“多样性经济”,谁就可以在竞争中胜出。如何实现“多样性经济”?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传媒公司同时在多个传媒行业市场的协同运作,也就是实现“横向发展”。鉴于市场格局及法规所限,进入另外一个行业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购并。这正是我们看到90年代以来,巨型传媒公司纷纷展开横向购并,从而导致1994年至2001年横向集中指数的增长远远高于纵向指数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1]BenBagdikian,TheMediaMonopoly,5thedition,Boston:beacon,1997,Pxxix

[2]吕薇:《反垄断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onlineat

[3]“AFlawedCommunicationsBill”,纽约时报,A14版,1996年6月20日

[4]PatriciaAufdereide,CommunicationsPolicyandthePublicinterest,NewYork:GuilfordPress,1999,P89

[5]AlanBAlbarranandBozenaIMierzejewska,MediaConcentrationintheU.S.andEuropeUnion:AComparativeAnalysis,Paperpresentedatthe6thWorldMediaEconomicsConference,2004

[6]GloriaTristani,"Public,Educational,andGovernmentalAccessChannels:LocalismandDiversityInAction"SpeechBeforetheAllianceforCommunityMedia,2001年7月13日

[7]BillCarter,“FCCWillPermitOwningStationsInBigmarket”,纽约时报A1,1999年8月6日

[8]FCC网站,onlineat

[9]FCC网站,onlineat

[10]GloriaTristani,"Public,Educational,andGovernmentalAccessChannels:LocalismandDiversityInAction"

[11]PatrickJ.MullenTheEvolutionOfMediaAndTheNewDigitalWorld2004QuelloLecture

[12]NoelleKnox,“InternetMergersUpSharply,”RichmondTimesDispatchC1,July17,1999MaryannJonesThompson,“gotamillionbucks?getawebsite,”theIndustryStandard,Onlineat

[13]在创造美国经济神话?凤凰网onlineat

[14]陈文晖:《美国企业并购:演进、变迁和启示》,《经济管理杂志》,2001年21期

[15]高海红:《哪里是国际资本的“安全港”》,人民网onlineat;黄卫平、朱文晖:《美国九十年代国际金融地位的探讨》,《美国研究》1992年第一期??

[16]SociocultureEvolutionInTheCommunicationIndustry,CommunicationResearch1986,13573-508

[17]AlanB.Albarran,JohnDimmickConcentrationandEconomiesofMulitiformityintheCommunicationIndustry,JournalofMediaEconomics,!996

[18]LaurieHibberd,JaneClayson''''Spider-Man''''DoesItAgainCBSNews,2002年5月13日

[20]严敏:《美国电影借力整合营销做大市场打造第四产业》,《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09月11日

[参考文献]

[1]BallardCharles,RealEconomicsForRealPeople,2ndEditionPrenticeHall2001

篇6

关键词:XBRL 会计信息化人才 培养方案

XBRL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最早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霍夫曼于1984年提出,是 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是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基本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料共享,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效、更强大的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增强了会计信息在未来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它的出现将给企业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一场效率的革命。

一、XBRL纳入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XBRL在我国的实务发展需要

1.我国已成为XBRL国际会计组织的正式会员。2006年2月,证监会信息中心、保监会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中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发起成立“XBRL中国地区组织促进会”。通过促进会不断的努力,2007年12月3日,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会议上,XBRL国际组织对全世界宣布: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10年5月6日,XBRL国际组织批准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为正式地区组织成员。

2.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较早就开始了XBRL的应用进程。2005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自主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XBRL国际认证的分类标准。200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首次、也是唯一一家以直接会员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的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l月了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新版1.0”;2005年2月深交所“XBRL应用示范”,实现了在网站上展示“深证成份股指数” 样本公司的年报实例文件。

3.我国一直在探索推动XBRL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2009年4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公告《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1部分:基础》、《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2部分:维度》、《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3部分:公式》和《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4部分:版本》;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两套标准的,标志着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会计信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国进入了XBRL的推广应用阶段。

(二)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模式和手段必然要被XBRL技术替代。当XBRL成为财务报告呈送的必要手段时,XBRL必然要为大多数会计人员所掌握,如果不能做到对XBRL的基本理解,就不可能正确恰当的运用。应用XBRL以后,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控制将会是会计人员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而这些控制程序内容的设计和执行,责无旁贷地落在公司会计人员身上。由此可见,当XBRL实践时,会计人员必须掌握XBRL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分类标准,以及基于XBRL的信息报告系统的操作技能。

(三)我国高校实施XBRL教育的客观环境已基本形成

一是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颁布,为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也为XBRL标准的制定确定了明确的框架和依据,为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目标和依据。二是XBRL在我国的应用环境日趋成熟,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中XBRL格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也可为教学演示提供素材,XBRL教学实验数据容易获得,为高校开展XBRL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三是目前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用友、金蝶等的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提供厂商及微软等均支持XML技术,可以在Microsoft Office下生成XBRL数据文件,包括如何导入分类标准、生成实例文档等,为会计专业学生掌握XBRL技术提供了方便。四是随着XBRL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制定XBRL相关标准的客观条件已初步具备,无论是从网络技术平台还是开发工具、实例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为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二、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

基于XBRL技术下,财务报告的内容将大为扩展,并实现实时披露,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将从传统的对数据进行组合、分类、报告转变为评估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并及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因此XBRL的出现给会计职业界和会计人才需求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会计信息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都受到影响,使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发生变化,同时也对人才需求带来深刻的变革,从XBRL技术应用实践来看,可以将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层会计操作人才;二是中层财务管理人才;三是高层系统维护和开发人才。

(二)基于人才需求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上述XBRL人才需求的三个层次,介于目前我国还是处于XBRL应用的初级阶段,对XBRL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和广泛,为了满足社会对于XBRL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应用和推广这一新技术,我们认为,应该把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即基层会计操作人才和中层会计管理人才上。

1.立足于对XBRL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知识体系的设置应该与现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结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从学生先修课基础和专业背景出发,将XBRL技术作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让学生熟练掌握XBRL技术,培养既精通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2.基于XBRL技术应用和财务管理视角,培养财务分析人才。首先,了解XBRL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基于XBRL的软件工具从证券交易所或相关的网站提取XBRL格式的实例文档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提高财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熟悉XBRL的分类标准、技术规范、实例文档的格式、存储、传递和信息输出的方式,以及信息处理的流程和控制环节,掌握基于XBRL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能够对XBRL信息报告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内容

我国高校有关XBRL的课程开设与实务发展相比已相对滞后,应加强对XBRL教育的研究,在高校本科中增设XBRL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设置XBRL课程

XBRL课程主要是围绕XBRL的基础概念、基本技术原理来展开,可分为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初级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XBRL基本原理、技术规范和信息生成。内容包括:XBRL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语言特征、数据字典、实例文档、信息生成流程、XBRL Taxonomy和XBRL Instance解析、XBRL基础模式文件解析、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等。初级课程重点在于认识XBRL在信息供应链中的角色,XBRL应用软件的操作和XBRL会计报告如何生成,验证确认以及应用XBRL解决商业问题。高级课程包括:XBRL分类标准、XBRL信息系统结构和原理、XBRL信息检索与分析、XBRL系统维护与开发,以及XBRL相关内容,如XML和HTML等。这类课程一般需要有XBRL初级课程的基础,也需要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财务知识背景。

(二)开展XBRL实践教学

在XBRL实践教学中,可以专门设计用于实践教学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公司案例。一是使用网上公布的以XBRL形式提供的公司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二是到使用XBRL技术的企业调研采集实际案例。通过适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上机的方式,浏览和编辑XBRL分类标准,阅览和生成XBRL实例文件,通过真实、精确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分析,使学生理解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内涵,认识XBRL标准化格式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不但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编制符合XBRL分类标准的财务报告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与会计课程衔接和整合

首先,没有开设XBRL课程的高校可以给学生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开设XBRL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讲座,如XBRL概念框架、XBRL技术标准与分类标准等,让学生对XBRL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次,把XBRL与会计课程衔接起来。XBRL与高校会计课程的整合,应当随着学生掌握会计概念的广度、深度而慢慢增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当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侧重点来讲解XBRL知识,在引言性课程中应包括对XBRL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而在更高级的专业课程中XBRL知识应当以细节为导向,让学生全面掌握如何对明细分类账或经济交易事项的数据进行规范和制定标准,用XBRL数据标签表示财务数据,培养学生对XBRL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和维护的综合能力。通过在会计学专业结合传统财会必修课程及计算机课程开设XBRL课程,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XBRL技术框架、分类标准及基本技术原理,培养其应用和维护基于XBRL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

四、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法

(一)强化师资力量

XBRL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了解XBRL技术的复合型师资。目前我国最缺乏的就是权威的XBRL技术的专家和师资,所以,构建复合型师资知识结构是在会计信息化中推进XBRL教育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事XBRL教育培训的教师,需要对XBRL标准国际发展和应用状况、国外其他地区组织XBRL的实施案例的情况进行追踪,密切关注世界各国对XBRL研究的动向和成果等。有必要对高校师资进行XBRL相关内容的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会计教师,让教师真正把XBRL应用到每个相关课程中去,一方面要求他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到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会计企业进修学习,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会计实践活动,增强会计实践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式

1.大力推广网络辅助教学。依托学校校园网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设计XBRL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系统主要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本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学习、上交作业、在线测试、提问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完成教材内容的、布置作业、试卷设置和答疑、公告管理等教学活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XBRL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对于更多高级应用问题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是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例如对于XBRL成熟度的分析、不同分类标准的比较和评价、不同行业的扩展分类标准问题、特定应用模式的评价等。针对特定问题或开放式的设计案例及真实案例是最好的方式。

3.广泛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目前获取XBRL教学资源最便捷的途径就是网络,如,XBRL国际联合会的网站(http://)、Bryant大学的XBRL教育资源中心(http://web.Bryant2. edu/xbr)等网站上就提供了丰富的XBRL教学资源,包括:XBRL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XBRL和XML案例研究、XBRL财务报告示范演示,这种演示向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实例,说明商业报告供应链如何从互联网、XBRL和其他相关工具转换而来并以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向投资者提供现时的报告信息、XBRL的研究成果、XBRL最新进展等等。除此之外,国外还出版了一些有关XBRL的专业书籍,有关XBRL的文献也在日趋增多。最后,还可通过系统地组织学生应用XBRL技术模拟实际企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让学生通过XBRL的实例来掌握如何标记财务信息,使学生具有能建立和维护XBRL信息报告系统的能力。

(三)加强非学历辅助教育

加强非学历辅助教育,强化会计职业培训、会计从业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为尽快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应强化职业培训工作,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现有会计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会计职业团体或组织应定期举办XBRL的短期培训,以便让从业人员尽快掌握XBRL基础知识和技术,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会计学会的做法,它的短期培训课程是针对继续职业教育展开的。这类培训一般定期开展,在网上公布开课信息。

五、结语

从XBRL应用的国际环境上看,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均已加入了XBRL标准化组织。我国台湾地区也制定了台湾XBRL技术标准推动计划,并积极申请加入XBRL标准化国际组织。同时,随着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银行、保险企业的进入,XBRL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尽快制定XBRL人才培养计划,将XBRL理论及技术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培养要求纳入到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将XBRL相关技术纳入到会计常规教育内容中,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系统培养与训练,使会计人才充分认识到XBRL的重要作用,主动运用XBRL技术进行报告制作、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为XBRL的实务发展提供社会需求人才,以争取在该领域的主导权。Z

参考文献:

1.张敏,朱小平.会计信息化下的XBRL与会计课程整合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9).

2.杨周南,吴沁红,续葱汉.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6,(8).

3.季秀杰.推广应用XBRL――我国企业与会计教育的应对[J].商业经济,2011,(8).

篇7

为最先踏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服饰行业,顺应这时代的进步,与此同时,面临着在网络经济大趋势下如何进行品牌策略的变革。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新媒体加速向全产业渗透。而社会化媒体是这个浪潮中的代表之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一场从线上和掌心开启的变革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生活和生产力的方方面面,这当中,社会化媒体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生态粘合力,而其对于新领域的探索也一直未有停歇。

社交网络

一个完整的社交网站应是以社会性应用软件为基础,以建立和维护个人社会关系为目的,具备软件平台属性的在线社会化媒体平台(董志辉,2009) 。王慧贤表示,社交网络的参与方一般包括:平台运营商(社交网络服务提供方)、应用软件开发商、网站用户和广告商四类。

社交网络是一个典型,社交网络很大,比如说中国的网络节点数量也极多。大家不断地在社交网络里发表意见,把照片或者视频分享上去,这样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数据,而且有各种不同形态的信息,如文本、图像、链接、社区等。我们知道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是非常多的,凑在一起是规模巨大而价值稀疏的,怎么从中获取价值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社交网络平台中服装营销策略分析

1.HANLOON云定制

中国服装定制古已有之,北京的“鑫昌祥”、“隆庆祥”、“协昌”和上海的“荣昌祥”、“亨生”都是享誉百年的品牌,但近些年,这些百年老店被逐步边缘化,丧失了原有的时尚话语权与市场地位。恒龙传承了“红帮”定制的手艺,红帮裁缝制作一套西服需要130多套工序,其中绝大多数的缝制需要手工进行。

恒龙云定制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信息共享、客户共享、服务共享和管理共享建立起品牌联盟。这样的平台搭建,有助于聚合各高级定制品牌,实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资源共享;更让消费者一想到定制衣服,就会到“云平台”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和设计师,避免了品牌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恒龙“云定制”服务平台背后是,3D数据平台、三维试衣设计平台、互联网第三方服务平台,以及高端的专家团队和十几年的高定经验做强力支撑。恒龙“云定制”服务平台的搭建让恒龙从高级定制品牌商向服务商转变。

2.海报网、VOGUE、Monki等微信公众号

根据凯度的《2015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社交媒体用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日趋主流。社交媒体用户在城市居民中的百分比已经从2013年的28.6%上升到2014年的34%。社交媒体用户年龄结构呈现多元化:90后成为最大人群,70、60、50后份额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社交媒体用户地域分布呈现多元化:一线城市比例下降,二三四线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社交媒体用户互动减少,单纯浏览信息的比例继续提升。社交用户的目的性在减弱,获取新闻资讯、分享心情以及获取实用信息依然是大家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诉求。

而像海报网,VOGUE等时尚杂志,线下便拥有大量群体的粉丝,在这个每个人几乎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这类公众号当之无愧的成为人们的宠儿。VOGUE每天的推送的内容大致包括每年的时装周内容的推送,美容美体、名流人物、时装秀场、潮流服饰、杂志订阅等栏目,热点文章的推送接近人们日常生活,例如:长波波头最时髦;连衣裙早春怎么穿;九分牛仔裤搭配什么鞋等等,这些都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话题。则海报网以犀利的时尚视角和海量的精美大图而著称,这里既有一线国际时尚牌的潮流风向,也有冷酷潮牌的最新动态;既有深度介绍设计师、艺术家背景经历并解析其风格形成的专业报道,也有最新最及时的欧美明星潮流动态速递。海报网以不贴标签、不盲目崇拜、尊重个性、热情分享的态度。而这一些分享,恰好直击人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如图2-1所示,在微信图文关注因素方面,67.9%的用户认为微信图文“内容情节丰富”更能吸引其点击阅读;而“话题有社会影响力”以及作者/机构本身的知名度是微信公众号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那么对于服装品牌来说,利用好微信公众号进行品牌推广就非常有必要了,纵观当下的传统服装品牌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推广模式不难发现,推广内容大多只是商品信息,而比较不错的有Monki、H&M、Zara等快时尚品牌都是在最醒目的地方则会凸显价格信息,同时结合话题讨论推荐相关的服饰搭配,并且同时有新店开张、附近的门店地址等推广,传递美妆小技巧、当下时尚流行趋势等,能够左右有效的信息联合,日均阅读量达到9万人次,有效利用品牌线下影响力转移至线上,再通过原创性强,具有吸引力的线上营销推广,增加品牌受众面,同时正面宣传品牌文化和理念。

3.蘑菇街、新浪微博等社区类平台

蘑菇街在导购领域有很高的用户粘度和购买转化率。对于蘑菇街的百万用户来说,蘑菇街是她们内心映射到现实的真实写照。每一天,她们都上蘑菇街分享美与时尚。调查创造,蘑菇街的目标用户群中,iPhone尤其是iPhone4的持有率高得惊人。所以,蘑菇街首先将视线投向了苹果的App Store。在已经上线的蘑菇街iPhone应用程序里,用户可以浏览网页上的所有内容,还可以通过应用内置的拍照功能分享自己的物品和装扮。比分享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分享汇聚成一个资源库,更多的用户从蘑菇街上创造这些宝贝,再反向链接到售卖物品的网站,一个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社区就此形成。蘑菇街的检索和物品的排序也是围绕“快时尚”的概念展开的。

“蘑菇街”的社区关系与微博一样,都是以“关注”为形式建立起来的。但蘑菇街还添加了一些诸如相册、宝贝和收藏等与物相关联的元素。在这个社区里,受欢迎程度不是以粉丝数量而是以“被收藏和被喜欢次数”作为标准,这代表了用户意见的威信程度。

社交网络平台中服装品牌策略建议

1.增强第三方应用开发

从恒龙的例子我们看到,服装虽然是一个传统行业,特别是在服装高级定制,一直以来的以其工艺见长,而恰恰是恒龙看到了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追求高效,而在服装高级定制方面有所突破。正是利用了云技术可以高效处理海量数据,打破传统单机或服务器的限制,拥有处理速度款,伸缩性高的特点,与传统进行完美的结合,同时给予消费者自己参与设计,自主选择喜欢的面料和款式,体验其中乐趣,在加快定制服装时间的同时,构筑了体验营销的环境,形成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建立自己的第三方系统,比如某些数据分析平台或是第三方操作运营系统,收集消费者信息,解读消费者真实的心声,从消费者的浏览习惯等分析其够毛利,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等,数据集中化合理利用起来。

2.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的运营管理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如下如3-1所示,有70.8%的微信用户曾经取消关注微信公众号。其中, “广告、软文、虚假信息较多”、“原创作品太少,较多抄袭”、“推送频率过高”是当前微信公众号用户取消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原因。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当前微信公众号在运营上越趋同质化,运营者应该更加重视自身推送内容的选择和编辑,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从海报网与VOGUE等这类公众号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现在很消费者喜欢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浏览、搜索关于服装的流行趋、搭配信息等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且经常根据其他用户或者是品牌官方公众号等的信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同时自己也愿意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周围的人,例如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等。这种分享不是单方面的或告知,而是运用某些社会化软件或工具与别人进行联系、讨论,这从另一方面丰富了社交网站平台的服装相关信息。

对于服装品牌来说,在推广商品的同时,加入一定的与其群体相关生活方式的内容推广,可加入纯粹的有价值的内容分享而减少商业目的,丰富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增强内容原创,同时与官网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同步信息,形成统一和谐的服装品牌形象,加强服装品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3.增强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性

蘑菇街、新浪微博等此类网红可以大展身手,给服装品牌带来诸多启发。调研当下服装品牌的官网微博等会发现,推送内容过于陈旧、频率低,未能让消费者通过关注官微而增加购买率、对品牌的喜爱度等。而网红则有效的利用了此类粉丝经济,有效的将粉丝引领到自己的目标店铺中去。例如:VOGUE推送的话题“周末背一只双肩包,轻轻松松的时髦”,文章的最后会附上推荐包款的品牌、价格等信息,但是奢侈品品牌的价格并不是广大消费者都能接受的,因此,她同时会提供低价同款包包购买处,这刚好是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能力和价值观的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可有效促进多类消费者进行购买。那么传统的服装品牌则需要打破官方微博账号仅仅是推送一些品牌活动、历年新品等信息,应当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供有效的信息,这对品牌形象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围绕自己的品牌建立社区。社交网络平台的高参与性更有利于服装企业将产品或品牌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及过程策略性地融入信息传播过程,让用户在一定已建立的关系基础上形成对该产品或品牌的认知。

因此,对于己经在社交网站中提供讨论区的服装企业,在鼓励消费者发表对本企业化服装评价和建议的同时,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励这些消费者服装消费者表露自己的身份。那么公司必须做到三件事来执行这个概念,首先,收集关于用户的数据,找到哪些人有共同的兴趣,(比如喜欢某个篮球队,某个演出,或是兴趣爱好);其次,通过这些数据(通常是以社交图谱的形式)向使用者展示共同的特点,好推动部落的建立,与其他志趣相投的人分享热情;最后,品牌能够创造出让粉丝们能够分享彼此竞争的经验,最好是移动端平台,可以是自己的APP,也可以是有大量跟随者的平台。当然,这些步骤都绝不是小事。多数品牌很难传达好这些体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能力大规模传达及服务行动体验;毕竟他们不是科技公司。在未来,营销人员、厂商必须和产品经理、科技人员合作才行。只要让社区粉丝在某个平台上投入越深,竞争对手就越难将他们拉走。

结语

篇8

一、2020年一季度重点工作

(一)发挥调控功能,保证市场供应。2020年肺炎突如起来,市商务局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为保障全市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对全市大型商超、农贸批发市场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库存量进行了实时监测,建立起日报制度,每天上报数据变化情况,稳定物价,维护市场秩序;积极协调交通管理组,对生活必需品运输货车放行,为生活物资货源入梅开通绿色通道,保证本地生活必需品货源的及时补充。防疫保供期间,累计协调生活或必需品运输车辆500余台次,为全市人民送上一颗“定心丸。通过实时调控成品油供应保障,确保疫情期间成品油市场稳定。疫情期间我市加油站持续营业,保障全市疫情防控车辆燃油供应,为确保成品油供应保障,商务局先后5次对全市加油站进行督导,严把加油站的油品进货渠道关口,严格查看企业进货发票及进货企业营业资质,重点督导检查疫情期间各加油站是否认真执行各种安全制度,保障各站安全平稳运行,维持成品油市场稳定,加强企业疫情期间安全宣传教育,保证居民必需品供应。调度全市重点大米企业库存大米成品数量,密切掌握我市大米企业的大米库存量,随时关注接收我市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物资调拨命令,协调调度相关大米企业供应市场大米物资的保障,为我市2户大米企业及时发出大米外援物资证明文件。组织我市2户大米企业为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献爱心资金1万元和近1万元的医疗物资,大米2万吨。

(二)维护社会稳定,解决民生诉求。一是在市政府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局属53户大集体企业认定工作,3月末前完成了1650名大集体职工身份认定工作,迄今,共接待集体访5件,个体访55件,已经处理解决事项25件。二是梳理劳务人员在外务工情况。我市现存外派在外劳务人员454人,其中:新加坡450人,日本4人。一季度受理劳务纠纷3起,正在积极、妥善解决。

(三)突出重点项目,服务外贸企业。一是梳理“双带”重点项目16个上报省商务厅,做为全省市州绩效评比指标,做好项目跟踪服务,按季度调度项目进展情况。上报“十个围绕”和新基建“761”重点项目两个。二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商务局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3月15日包保项目购物中心二期(扩建)正式复工;跟进投资总额5000万元以上的包保项目3个,确保我市项目建设稳步开展,如期完成预期目标。三是争取外贸专项201万元并发放。2020年向省厅申报新专项资金项目7个,初审申请金额856.3万元。四是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全省跨境电商线上沙龙系列活动。我市企业参加20多户次,组织5户参加“数字外贸出海”活动。

(四)助推品牌建设,保障安全生产。一是实施“中国好粮油”计划,坚定大米品牌推广信心。召开了项目建设座谈会,指导“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4户示范企业按照《“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年实施方案》推进实施。指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项目单位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施办法要求做好复工建设前各项准备工作及竣工验收材料准备工作;指导红梅镇粮库、义民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工作。二是组织全市相关重点大米企业人员及相关水稻产业从业人士近30人,在市电商产业园区,举办了市高端大米水稻科学技术讲座,进一步激发了相关企业和人员对我市推进高端大米产品生产和销售工作积极性,学习到了关于优质米水稻的宝贵知识,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三是深化安全管理监督,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年初以来,我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组织业务科室对网格化所包保的大型商贸场所和二手车、报废车拆解共26户企业进行了“两节”期间安全生产检查、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检查,与全市重点商贸场所、加油站、粮食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进行了逐级分解。四是秋粮收购期间,组织55人次深入重要产粮村屯现场查看农户粮食储存情况,发放《农户庭院安全储粮》知识手册300余份,督促和指导农户做好安全储粮工作,结合冬春安全整治大会战工作、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排查、春季火灾防控工作等活动,一季度共检查企业65户次,派出检查人员83人次,共检查各类隐患25处,一季度未发生安全储粮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春节期间出动检查人员45人次开展食盐市场安全大检查行动,为确保我市居民节日期间食用盐安全做出了保障。进一步完善了《粮、油、盐》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我市粮油监测点及价格监测,采取国有、民营加市场、加农户的价格监测体系,准确反应市场的价格走势,全方位确保粮食安全。

二、2020年一季度亮点工作

(一)社零额名列前茅。2020年第一季度累计完成限上社零额3.21亿元,增速排名位列全省第二位。一季度全口径社零额预计完成17.74亿元,同比增长0.6%。

(二)进出口指标大幅度增涨。第一季度进出口额实现2.35亿元,同比增长148.6%,增长幅度排名第2位,迎来首季开门红。今年进出口任务指标是增长3%,达到6.8亿元,一季度完成全年目标的34.56%。

(三)创新搭建网络招商平台。为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减少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积极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搭建永不落幕的项目对接平台,使合作双方在网上实现一对一在线洽谈,不断提高项目洽谈几率和成功率,推动一批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通过市政府网络平台,对外推介市经济合作重点项目66个。二是与广州产权交易所开展合作,开辟独家招商专栏,宣传介绍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项目等方面信息。三是通过网络视频洽谈会议和电话洽谈等方式,开展招商活动。分别与北京四环制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等企业对接洽谈,推进项目建设。四是通过网络宣传和视频电话洽谈,成功签订了与广东省大健康产业协会和北京天衡医药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整合方便食品行业资源。通过对28家方便食品企业的走访,全面了解我市方便食品行业现状,形成调研报告并指导方便食品行业协会的申报工作,起草了《市方便食品行业协会章程(草案)》,注册成立了市方便食品行业协会,并召开了市方便食品行业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3月18日,景俊海省长莅梅调研时,针对于方便食品企业即将入驻的电商产业园孵化中心项目作出了重要指示。

三、复工复产多措并举,项目建设全面开展

(一)精心部署,实现商贸场所复工复产

1.成立了复工领导小组,确定干部包保企业机制。包保领导和包保人每天深入企业指导复工,联合应急局、卫健局、消防大队成立了验收组,到复工企业帮扶300余人次,逐项验收帮扶,合格一户复工一户,并为复工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消毒液200桶、口罩7000只等防疫物资。

2.根据省商务厅和卫健委联合下发的《零售企业在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等政策及指导性文件,制定《市大型商贸场所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实施方案》,为了使方案通俗易懂,利于商贸场所掌握,特制定了精简的《大型商贸企业复工“五步法”》,指导帮助企业复工。

3.加大宣传力度,时刻保持严谨的防疫态度。已复工企业每天在营业场所里循环播放防疫音频,有电子屏的循环播放防疫短片,悬挂防疫宣传条幅。复工小组采取明察暗访、定期不定期“回头看”,确保复工企业严格执行防疫期间的各项要求。

4.利用现代化通讯设施实时报备。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微信群和钉钉软件每日监管企业报送的测温、消杀等相关防疫工作信息,通过“小帮手”、“吉祥码”等小程序重点关注复工企业人员身体健康情况。随着近期“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疫要求,加强了大型商贸企业进店顾客扫“吉祥码”的力度,26名中级扫码员和95名普通扫码员为进店顾客扫健康码或登记,日均扫码2000余人。

(二)创新思路,迅速恢复商贸活力

1.制定了2020年商贸企业促销方案。抓住全年节庆假日的消费节点,通过促销活动,提振企业复工复产的意向,增强梅城市民对政府恢复经济能力的信心,活跃和繁荣市场同时,也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为我市2020年各项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添加一份助力。

2.开展了及各类促销活动。2月29日、3月1日、3月6日-8日,市政府联合购物中心开展为期5天的“暖春战疫·商贸惠民”促销活动,市政府投投促销专项资金50万元,共向市民发放代金券10000张。5天促销活动完成销售额473.23万元,占复工后累计销售额46.5%;促销期间日均销售额94.6万元,较复工后日均销售额增加44.6万元,增长89.2%;促销期间交易笔数24460笔,日均销售笔数4892笔,较复工后日均笔数增加2452笔,增长100.5%;促销期间客流量24296人,日均客流量4892人,较复工后日均客流量增加2174人,增长80%。自2月29日期至3月31日,全市共举办促销活动20余场,参与企业15家,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同比增长1.2%,较疫情期间销售额环比增长84%,客流量累计达到7万人次。

篇9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大学生创新创业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19-02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趋势。在欧美国家,通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0%~30%。欧美国家的著名高校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如美国著名的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周边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产生了苹果公司、甲骨文公司、微软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国,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能力的现实情况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平台,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载体。十多年来,大学科技园整合高校的教学科研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为国家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源泉。2013年,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近百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各省市也有数百所地方性大学科技园蓬勃发展。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为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延伸,对以大学生创业为代表的科技创业活动的扶持工作要积极参与并提供有力支撑。依托高校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合理构建大学科技园与政府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培养平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

1.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载体积极探索实践。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第一届竞赛,至今已举办13届。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六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以“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探索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形式之一。在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共青团、教育部等部门开展的创业教育工作。、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自2005年8月起在全国各高校开展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学生通过选修该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参加KAB创业俱乐部、创业大讲堂等课外实践活动。截至2011年,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已培训来自850所高校的2931名师资,在100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2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2012年,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中明确,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制定创业教育教学规划和相关制度,配备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把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3.社会研究机构对大学生创业的调研结果。2011年,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开展的大学生创业网络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受访者(52.8%)表示对创业“很有兴趣”,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和“实现理想”(59.9%)。在相关服务与政策方面,大部分的受访者(88.9%)缺少参加创业辅导或大赛的经历。“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58.3%)和“专业培训”(49.7%)是受访者最希望获得的创业服务。26.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创业不仅要依靠国家政策,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与近10年间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比,没有明显提高。

二、重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1.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指导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各部门协同合作、分工负责。高校成立行政管理、教学研究和培训辅导各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充分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1)制定出台科学完善的政策、文件,在教学指导、管理实践、资金奖励和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2)开发编写适合高校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的规范化创业教育理论教材。强化实践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3)通过组织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和合作交流,邀请研究学者、行业专家,打造师资队伍建设。(4)由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负责,创建创业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及活动,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创业培训和演练。(5)由大学科技园负责,配套专门机构和人员,以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负责创业项目论证评估、公司注册登记和创业扶持政策落实。

2.发挥高校优势与地方共建创新创业载体。大学生创业为区域发展聚集了创新创业人才、储备了创业项目,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高校提供人才信息、科技成果和科研设施等支撑体系。地方政府提供社会保障、专项资金、配套公共设施等优惠扶持。通过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大学生创业载体,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配套公共设施。(1)创业项目孵化工作。政府与高校合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现代化办公场所及配套设施。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每年遴选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和资助,引导助推其创业。制定大学生自主创新产品手册,实行政府专项定制定购等制度。(2)创业团队扶持工作。创业经纪人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项目创业书的专项指导、市场对接、融资分析等。创业导师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落实、专利申请,项目申报辅导等工作。

三、依托大学科技园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模式

政府和高校搭建的服务平台为大学科技园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的学术研究和科技人才的优势,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业项目辅导和配套中介培训服务。坚持政府扶持和高校支撑,服务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实践实习与实训就业相结合。

1.借助高校内外部资源,共建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金。大学科技园借助高校内外部的资源,整合产学研合作,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与高校的科技产业和教授、校友创办的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既解决了初创企业发展的人员需求,又实践锻炼和深化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实习实训大学生熟悉掌握了企业的工作,毕业后还可留在企业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通过高校专项经费拨款、各种社会机构团体和成功校友的捐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以资金扶持方式,用于创业课程建设、创新竞赛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和创业项目投资。通过资金扶持奖励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储备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发展大学生创新团队。

2.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共建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载体。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配套专项资金、制定税收减免、场地补贴等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如2012年南京市出台《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成立市级15个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组成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管理落实相关政策。笔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势,学校科技人员的研发力量,与南京市人社局共建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按照“政府扶持、高校支撑、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已走出一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发展的新型建设模式。

3.整合社会各领域专家和专业机构,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大学科技园邀请各领域的行业专家、有丰富创业指导经验的教授学者和热心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企业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项指导。可以把大学科技园成熟的工商税务、人才服务、银行投融资等专业机构的服务体系平台,延伸到大学生创业园。针对大学生企业的特点发展阶段,提供融资贷款服务、创业政策咨询和创业项目分析指导工作。对于经过评估具有市场前景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场地租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代表,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培育和宣传,在高校中树立起一批创业典型,能够更好地带动高校老师关心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育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宇.对接大学与孵化器预孵化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2(1)

[2] 姚冠新,杨道建等.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2(3)

[3] 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J].高度教育研究,2007(3)

[4] 余文博,杨冬红等.论高校如何搭建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J].经济师,2014(2)

[5] 文峰,罗亚泓.大学科技园与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

篇10

[关键词] ERP;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实施;集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31

[中图分类号] F275;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060- 05

0 引 言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公司内部各种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考核,有效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传统预算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与实际业务脱节,导致执行力度不够、预算反馈滞后,对企业业务缺乏指导性和约束力,预算管理的效果不能真正发挥。为此,在研究烟草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ERP系统设计并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的全面集成,解决了预算管理实践中普遍的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提供参考实例。

1 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建立多维的预算指标体系

与传统的二维预算表格模式相比,多维的预算体系模型能够满足全面预算系统面向分析与决策的需求,并更好地与核算信息和业务信息集成。多维的预算体系模型由预算指标和维度组成,预算指标是指预算管理所关注的各项经济业务产生的资源消耗和产出的量化指标,如销售收入、物资采购支付金额、费用金额等,维度是分析预算指标的不同角度。从多个维度对预算指标进行描述和分析,便于多角度、动态的查询和分析。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特征和管理要求,建立了销售与生产、物资采购、费用三个子模型,共同构成完整的多维预算指标体系。图1是销售与生产预算指标体系。

预算维度的各个特征与业务系统中的基础数据是一致或者有对应关系的,如组织维度、客户维度、物料维度、单位维度下各个特征完全是共享了业务系统中的基础数据,而在预算结构维度中业务计划与核算科目是多对一的对应关系,总账科目、功能范围、成本组件等也是与业务系统中基础数据完全一致。只有在数据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预算系统与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和大量数据传输,为预算控制和预算分析铺垫良好的数据基础。

1.2 预算编制

1.2.1 以企业经营目标为起点、税利测算为终点、业务逻辑贯穿始终的预算编制模型

企业不同的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业务逻辑,对业务逻辑关系之间“强关联”如销售、生产、物资采购等各项业务之间具有的较强关联关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其固化,使下游业务能够自动利用上游业务的预算数据,通过内在的业务逻辑关系自动计算出相关数据,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以企业经营目标为起点,将经营目标体现在销售预算中,结合销售预算、库存预测和产品单位制造成本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编制紧接其后。随后在业务预算的指导下,进行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出于企业对税利的关注,最后根据各项相关预算对税利进行测算。业务预算过程中尽可能对资金预算做出合理的评估与预测,保持业务流和资金流的一致。图2为预算编制模型及勾稽关系示意。

1.2.2 “全员”的预算责任主体

预算实施范围和责任主体扩大到所有部门及其下设科室,真正体现了全面预算的“全员参与”性。预算责任主体与公司组织结构中的部门和科室一一对应,按照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划分,每一个具体的预算都有明确的编制和审核责任主体。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虚拟的调剂部门和每个部门下的调剂科室,用于上级调整下级上报的费用预算。

1.2.3 可定制的多级审批流程

按照公司的4级审批层级(即科室、部门、归口职能部门、即预算管理办公室)设计了4种预算审批流程:①部门―公司;②科室―部门―公司;③部门―归口职能部门―公司;④科室―部门―归口职能部门―公司。不同类型的预算根据实际管理需求选择相应的审批流程,统一预算类型年度与月度审批流程也有可能不同。随着管理要求的变化,如果某一类型预算的审批方式发生了变化,也可以进行调整,或为其定制所需要的审批流程。系统通过固化审批流程,实现预算编制从上到下下达、从下到上汇总、预算编制在行业内“两上三下”的管理程序。

1.3 预算执行

1.3.1 实时传输实时控制

全面预算系统与业务系统虽然都属于ERP的不同模块,但部署在两台不同的服务器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全面预算系统的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业务系统中,为预算控制提供数据依据。

1.3.2 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相结合

预算数据一旦确定后,在企业内部就具有高度权威性,各个业务部门在各项业务活动中都要严格遵守,以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另外,全面预算是基于一系列假设上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科学量化预测,业务活动不可避免会与预算有偏差,为了快速适应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的变化,避免预算成为业务活动的约束,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经济活动的灵活调整。因此采用了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随着公司对资本性支出不断加大控制力度,在采购订单环境对固定资产采购数量和在财务凭证环节对资本性支出投资总额上采用了刚性控制,固定资产采购数量不能超过预算数量,资本性支出投资累计执行总额不能超过预算投资总额10%。借助ERP系统这一信息化技术手段,严格保证预算控制强有力执行。除了资本性支出借助系统进行强控制外,其他的业务采用柔性方式,各个业务部门通过报表不断实时监控预算执行状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公司建立有一套科学的预算执行考核体系,依托全面预算系统中的各项预算执行报表为数据基础,来实现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和激励。

1.3.3 灵活选择预算控制点

对于采取了刚性控制的资本性支出,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各类业务的控制点也有所区别。对固定资产而言,系统在采购申请单环节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数量不超过预算数量,控制点处于业务发生的源头,真正做到了事前控制。对其他资本性支出而言,在财务凭证保存环节对累计投资总额进行校验,使业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4 预算分析

1.4.1 预算报表体系

在分析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三大类型报表,共同构成全面预算系统的完整报表体系,满足公司内部和上级单位的各类管理需求:①预算报表:包括年度预算各类报表、月度预算各类报表、预算调整各类报表以及其他上级管理单位要求的格式化报表等;②核算报表:包括年度、月度的核算三大报表、产成品库存报表、生产成本相关报表、销售成本相关报表等。主要为月度税金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等预算编制时提供参考数据;③预算执行对比分析报表:包括费用、资本性支出、原料与主要材料收付存、成本、税利等各类执行对比报表,分为年度执行进度报表和月度执行报表。

1.4.2 预算分析方法

各类报表可以实时刷新数据,并根据打开报表的用户权限展现不同的数据。每个业务部门预算员都可以看到本部门到昨天为止的预算数据和执行情况,超越一定阈值可以进行预警。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了灵活的预算分析方式,提供拖拽、过滤、钻取、公式制作等多种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多个角度的分析。有电脑基础的财务人员还可以自己动手修改报表格式或制作新的报表,满足业务需求变化时新的分析需求。

2 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

2.1 系统架构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部署在BW(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商务信息仓库)系统上、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仓库的特点决定了全面预算系统具有处理海量数据、面向分析的能力。全面预算系统与ERP系统间之间采用了自有的数据集成机制,摒弃了中间件或接口的集成方式,数据传输处理效率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无缝集成。通过全面预算系统与ERP系统的无缝集成,可以实现:①预算指标与业务基础数据数出一门,保持一致;②预算数据实时下发,实时控制;③预算执行数据实时收集,实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图3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ERP系统中业务模块的关系示意图。

2.2 技术工具

本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采用了SAP公司的BW(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商务信息仓库)为软件工具。BW是SAP公司的一个数据仓库软件,它从SAP的各个业务系统、非SAP的其他业务系统、本地文件或者其他数据仓库软件抽取数据上载到数据仓库中,用Excel、网页等各种方式进行展现。BW由多个组件组成,本次全面预算系统用到了BW的下列工具。

2.2.1 BW- Data Warehousing (DW,数据仓库)

DW提供了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加载、数据建模、数据管理等功能。全面预算系统中的多维度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从ERP系统中抽取主数据、业务数据和预算执行数据,下发预算等都通过DW来实现。

2.2.2 BW- Business Plan and Simulation (BW-BPS,业务计划模拟)

BPS是BW系统提供的一个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它提供了计划、预算、预测、监控、报表和分析等多种功能,用户可以用它建立预算模型,实现自上而下的计划和自下而上的汇总,在过程中提供了汇总、摊销、重估、复制、自定义公式等一系列功能,同时也可以自定义个性化的各种功能,上文提到的多层级的审批流程,就是通过自定义而实现的。

2.2.3 BW- Business Explorer (BW-BEx,业务浏览器)

BW-BEx是BW的一个组件,提供了一系列报表工具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灵活的查询、展示和分析。可以基于网络或Excel方式展现各种查询和报告,能够通过拖拽、过滤、钻取、公式制作等多种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借助BW-BEx,可以实现多维度的预算分析。

3 结 语

基于ERP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施后,预算编制周期缩短,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得到提高,预算执行的实时控制、事前控制得以实现,各类预算报表自动生成,实现了预算多角度分析,预算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大大提高,真正做到全面、全员的预算管理,确保了预算执行力和约束性。企业由做报表转换到分析报表,获得业务重点的转换和管理上的提升,使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监督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偏差并进行调整,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化成,佟岩,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黎.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引用,2010(7):141.

[3]张瑞君,殷建红.基于ERP系统的预算管理研究[C]//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2005.

[4]殷建红,张瑞君.基于ERP系统的预算控制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5(11):47-49.

[5]尹栋梁.Navigator多维预算模型下预算管理的系统实现[J].信息产业报道,2007(12):85.

[6]宋朝骏; 冯伟心,朱小波.多维预算模式支持下的全面预算在医疗机构管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3):67-68.

[7]毛怡.基于ERP的石油勘探全面预算管理创新与应用[J].商业文化,20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