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颈椎病的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颈椎病的医疗方法

篇1

关键词:颈椎病; 中医治疗; 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29-01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发生退变从而引发刺激性改变,压迫到周围组织,引发各种病变及生命体征的一系列改变[1]。发生颈椎病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颈椎间盘出现退变;二退变组织结构压迫颈部脊髓、血管神经、气管等,并产生刺激,出现对应的临床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6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72例,年龄22~72岁,平均37.6岁,主要临床症状为:项背肩臂痛症患者62例,痿症患者56,眩晕症患者50例。

1.2方法:将168例患者按照主要症状分为三组,进行各种中医方法的治疗,确定对其症状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结果

患者发病原因不同,对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则不同,根据分析结果得知,项背肩臂痛证适宜使用推拿、中药内治疗法、硬膜外药物灌注法;眩晕证适宜使用中药内治疗法、针灸、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法;脊髓型颈椎病宜采取针灸、中药内治疗法。

3结论

3.1颈椎病病因:颈椎病主要病理原因是肾气虚损,从而引发了骨损筋伤,出现了项背肩臂痛、眩晕和痿等一系列临床病症。颈椎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肾气不足:清朝程杏轩有言“病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痛”中医学认为肾虚是颈椎病发病最根本的原因。

劳倦内伤:久立则骨伤、筋乏。不良的睡势、坐姿、生活习惯以及不恰当的体育锻炼能够造成一定的慢性损伤,这些损失往往会损伤筋骨,使气血瘀滞不畅,从而增加肝肾亏耗导致颈椎病。

外感六和邪毒: 寒湿侵袭,留于筋骨,则经脉受阻,失却调养;风热侵袭,热毒侵筋骨,可使筋肉迟缓,颈椎各节失却平衡,加剧颈椎退变。

跌仆损伤:生活、交通、运动、工作所造成的意外事故等,一些不标准的推拿方法或牵引也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导致骨损筋伤。

3.2颈椎病主要症状:项背肩臂痛症:疼痛是颈椎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往往是筋骨损伤,气血瘀滞造成的。

虚者多是气滞血瘀,肾阳乏虚,寒凝血瘀;实者多是寒湿阻滞经脉,损伤导致气血瘀滞。

疼痛主要来自于椎间盘、椎体、关节等部位的退变压迫,以至于使神经受到刺激引发所致。

痿症:引发痿症大多是因为湿热浸,肝肾亏损,脾胃虚弱。临床则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筋损骨伤,瘀滞致痿。病症多发于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后期。

眩晕症:其产生原因有虚实两种,虚症为上虚,多因肾精、肝血缺失,无法供脑所养;肝肾虚弱,肝阳过剩;风阳上扰。临床症状多是痰浊失却清阳,痰瘀交阻,无痰不眩。

多发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

3.3颈椎病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法:可以扶正治本,泻实治标,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理论。但是药物无法直达病所,效果缓慢,无法直接改变筋骨损伤造成的血管、神经、脊髓压迫及刺激。

中药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皮肤肌肉外周的血管和神经,能够直接改善其血液循环,并能够影响到椎管内组织从而出现一些治疗效果。但是药物同样无法达到病所,无法改变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

针灸疗法:可以用于局部或全身,能够调整阴阳、通络活血止痛。但是很难以改变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

推拿疗法:理筋手法能够改善颈椎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可以通络活血止痛,颈椎扳法能够改变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但是如果手法不当容易使病情加重,此法不可以在脊髓型颈椎病中使用。

中药离子导八疗法:具备直流电及中药外治法双重效果,能够更迅速地直达颈椎周围组织,起到消肿止痛作用。但是其中使用的很多的中药性能还没有完全确定,而且有很多效果较好的中药没有办法以离子形态被导入体内。同时此中方法没有办法改善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只是治标,无法治本[3]。

硬膜外腔药物灌注疗:药物可以直达病所,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作用,在液压作用下,可以分离黏连的局部组织,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椎间盘压迫神经、脊髓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硬膜外腔总使用的中药有限,只能具备活血化瘀作用,消肿止痛还没有办法达到,只能配合西药使用。同时一部分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没有办法起到作用。

小针刀疗法:拥有针和刀两种作用,可以解除组织黏连,而且没有任何疼痛,是一种特殊疗效。并且小针刀能够松解棘闻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可以与推拿相互协助治疗颈椎滑脱。但是在颈椎病中能够进行手术的部位受到限制,无法改变筋骨损伤造成的血管、神经、脊髓压迫,治标不治本。

参考文献

[1]冯飞, 姜亚军. Feng Fei, Jiang Yajun.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881-883

篇2

脊髓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因此人们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要明确诊断:颈椎病可分为多种类型,有些患者会同时患上多种类型的颈椎病(混合型),而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前,一定要请医生作出明确的诊断。另外,有些颈椎病患者的颈部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他们只出现了腰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这些患者如果在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之前就盲目地进行治疗,不仅难以获得疗效,还很容易发生意外。

二、要谨慎地进行推拿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推拿按摩和牵引等保守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颈椎病患者只要能正确、及时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类型的颈椎病患者都适合进行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就不适合进行推拿按摩治疗,否则会加重其神经的损伤。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老年颈椎病患者更不适合进行牵引治疗。因此,颈椎病患者无论采用那种保守疗法,都应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指导,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三、不要过分地害怕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脊髓型、病情较重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该方法主要具有去除压迫患者脊髓或神经的骨赘以及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椎间盘组织,扩大脊髓和神经走行的通道,解除神经受压迫的状态及稳定颈椎的作用。很多颈椎病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心:“在脖子上动手术是不是太危险了?”的确,颈椎部位的手术相对于一些躯干、四肢部位的手术是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这种手术是在设备完好、医疗水平高的大型医院的骨外科、由经过严格训练的专科医生实施的话,其成功率还是相当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颈椎病患者其脊髓受压的时间过长或受压的程度过重(出现脊髓变性),那么该患者即使成功地做了手术,其颈椎的功能也仅能得到部分恢复,或恢复得不理想。另外,颈椎病患者若在做磁共振检查时发现颈椎病变的程度很轻或只是出现了轻微的椎间盘突出,且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那么就不宜轻率地进行手术治疗。此类患者可先进行保守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然后再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来选择以后的治疗方案。■

篇3

2005年7月~2007年12月期间,笔者采用按摩、牵引、穴位药物注射、综合治疗颈椎病150例,与单纯牵引治疗颈椎病80例比较,前者疗效有佳,治愈率达76%,有效率98%,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均经CT、x线片和临床检查确诊。

1.1对照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5-72岁,其中<50岁42例,50~60岁23例,>60岁15例;病程1~20年,平均4.5年;神经根型32例,椎动脉型20例,脊髓型1例,交感神经型9例,混合型18例。

1.2综合组150例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13~72岁,其中<50~75例,50~60岁50例,>60岁25例;病程1~20年,平均5年;神经根型65例,椎动脉型36例,脊髓型2例,交感神经型15例,混合型32例。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只进行牵引治疗,治疗期为2个疗程。患者端坐位,颈前屈20°~30°颌枕法,重量8~20kg,先以轻重量牵引,待患者适应后加至耐受量。每次治疗20min,1次/d,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d。

2.2综合组牵引后即作按摩治疗,并配合穴位药物注射和医疗体操锻炼。

2.2.1按摩方法具体如下:①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先于肩背部进行推、摩、揉、搓、按压、弹拨等手法的操作,然后于颈项部进行揉、拿、按压、弹拨、推、理等手法的操作,在枕骨下沿风池穴两侧进行点、按、揉、压和小幅度的弹拨手法。重点按揉风池、肩外俞、大椎、巨骨、天宗、肩贞等。可根据情况采用斜扳手法纠正偏歪的颈椎棘突,促使颈椎小关节复位。②患者仰卧,医者坐于床头,用双手拇指或多指于患者颈椎两侧采用点、按、揉、压、推、理等手法进行操作,以两侧胸锁乳突肌及其后沿为重点部位,然后在患者头部采用揉、压、点、按和敲击等手法进行操作,重点按揉太阳穴、攒竹穴、百会穴、肩井穴以及上肢部的曲池、少海、手三里、合谷穴等。并采用牵拉拔伸颈椎的方法以纠正移位的颈椎小关节。

按摩每次30min,嘱患者每天坚持做医疗体操进行锻炼。

2.2.2穴位药物注射:天麻素针2ml,野木瓜针2ml,胎盘素针2ml。用具:一次性注射器常规消毒。取穴:天柱,风池,天牖,颈夹脊,阿是穴,天窗等。用法:1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消失;显效:自觉症状显著减轻,阳性体征明显好转;有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均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2治疗结果综合组150例中,临床治愈114例,占76%;显效24例,占16%;好转9例,占6%;无效3例,占2%。单纯牵引组80例中,临床治愈32例,占40%;显效28例,占35%;好转1.6例,占20%;无效4例,占5%。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组。

4 讨论

篇4

【关键词】 颈椎病;中药离子组方;超短波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由于电脑、电视的普及和应用,使该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同时治疗颈椎病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物理因子作用下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是由于该病反复发作,使用一次性的治疗手段往往是当时见效,一遇劳累、寒冷或过度伏案工作、颈椎下垂、疼痛加剧,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针对

这些情况,我们应用了超短波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753 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3 年1 月~2009 年1 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共753 例。其中男362 例,女391 例,年龄27~73 岁,病史1 月~54月。

1.2 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均行X 线片检查,部分患者经CT 或MRI 检查,并根据以下症状和体征确诊。①症状,颈椎酸困,颈后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伴眩晕,头痛,头晕,遇寒冷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和伴有相应颈神经压迫的一侧手臂及指尖发麻,发冷等。②体征,颈部前后左右某一部位活动功能受限,有明显的压痛点。诊断标准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2]。

1.3 分组及中药处方

将753 例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 组。

治疗Ⅰ组:超短波合中药离子治疗颈椎病;中药离子处方(g):川乌20.0、草乌20.0、花椒15.0、丹参30.0、红花15.0、白芍30.0、桃仁15.0、葛根30.0、当归20.0、川芎20.0、黄芪90.0、木瓜30.0、艾叶20.0,将上述中药制成离子导入剂备用。

治疗Ⅱ 组:用超短波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颈椎病;口服中药处方(g):以葛根9.0、桃仁10.0、红花15.0、黄芪30.0、当归9.0、丹参15.0 为主方随症加减。

治疗Ⅲ 组: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颈椎病;口服中药处方:以葛根9.0、桃仁10.0、红花15.0、黄芪30.0、当归9.0、丹参15.0 为主方随症加减。

1.4 治疗方法

①治疗Ⅰ组:超短波合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使用上海医疗器械高技术公司生产的LDT-CD31 超短波电疗机,频率40.68MHz。使用长方形(100mm×150mm)的电极板,让患者平卧在治疗床上,将电极板置于患者颈部,上下并置,剂量为微热量。每天1 次,每次20min,十天为一疗程,共计两个疗程。

中药离子导入:使用河北廊坊炮校生产的DZL-Ⅰ型骨质增生电疗机。让患者平卧在治疗床上,使用长方形(80mm×140mm)的电极铝板置患者颈部,上上并置。剂量以病人耐受为主(一般是20~50mA)。疗程与超短波同步。

②治疗Ⅱ组:超短波同治疗Ⅰ组;口服中药患者自行取药,自行煎煮,每天一剂,一日二次服用,共服用二十天。

③治疗Ⅲ组:中药离子导入同治疗Ⅰ组;口服中药患者自行取药,自行煎煮,每天一剂,一日二次服用,共服用二十天。

2 结果

选用以下疗效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活动不受限;显效: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活动基本不受限;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功能活动受限;无效:临床症状及

功能活动无变化。研究结果见表1。

3 讨论

颈椎病多是由于长期伏案或长期伏于电脑前,或长久习惯某种,或者寒冷后没有及时治疗,或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增生,均能导致颈部气血凝滞,颈部周围组织粘连,僵硬、肌肉劳损,颈椎骨质变性、增生,其主要病因以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为多见,而凝滞不通是疾病的病理核心。督脉和太阳膀胱经因寒湿,血瘀运行不畅,使颈部周围组织得不到滋养,使病情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做物理治疗时症状缓解,治疗一停病情极易复发。中药离子是定向导入疗法是通过直流电的作用,强制性地把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炎止痛、抑制增生的药物直接导入病变部位,方法是采用自制的离子导入剂热药垫贴在皮肤上,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促使药物有效成分的分子电离为中药离子,并辅助药物离子进入皮肤内,同时热和电对皮肤的刺激产生物理疗效,避免了口服药物全身给药的情况[3]。此疗法,具有药物集中,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优点,电疗机是载药的导体,复方中药是治疗主体,两者缺一不可。

超短波通过电极板作用于颈部、深部透热消炎,消肿,促进了炎性增生物的软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在中药离子导入之前先进行超短波治疗,给颈部肌肉组织给了一个深部的热,加速了血液循环,激发督脉和太阳膀胱经气的经气。使之更好地吸收中药物向组织深部透入。

研究结果表明,超短波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Ⅰ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的治疗Ⅱ组和Ⅲ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Ⅰ组在治疗“颈椎病”较超短波加服中药疗效巩固。比较三个治疗组的中药处方,发现治疗Ⅰ组的组方主要针对青海地区的气候和病人的特点,方中重用了艾叶、花椒、木瓜等温经、散寒、通络的药物,使颈椎病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超短波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可根据病人的病情灵活治疗,并能巩固疗效,费用较低,不良反应小,无痛苦,无损伤,无辐射,无创伤,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S]. 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修订,1992:10.

篇5

长子县医院放射科 山西省长子县 046600

【摘 要】目的:对应用放射诊断技术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监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颈椎病的患者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 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通过放射诊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放射诊断技术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放射诊断;颈椎病;康复

颈椎病在临床上被称作是一种" 无声无息" 的流行病,目前已经成为对社会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的病程普遍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在发作的时候症状表现程度相对较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造成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罹患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很高[1]。本次对应用放射诊断技术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监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8 月-2014 年8 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颈椎病的患者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 例。对照组患者颈椎病患病时间1-16 年,平均患病时间(4.2±0.5) 年; 男性患者26 例, 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龄22-76 岁,平均年龄(43.9±1.4)岁;观察组患者颈椎病患病时间1-18 年,平均患病时间(4.1±0.6)年;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16 例;患者年龄21-78 岁,平均年龄(43.7±1.5)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通过放射诊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即在病情治疗的康复期阶段,通过进行放射诊断,对患者的实际康复效果进行监测,以便相关主治医生能够根据诊断项目的实际监测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2]。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无效:患者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没有减轻,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眩晕感,受到严重影响,颈椎生理功能有严重异常;有效:患者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日常生活中偶尔有眩晕感出现,略受影响,颈椎生理功能有显著改善;显效:患者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日常生活中不会有眩晕感出现,生活没有受到影响,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3]。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颈椎病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5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 检验。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椎病治疗效果

经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照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9.8%;经放射诊断监测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

经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6.69±1.25)d 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彻底消失,该组颈椎病共接受治疗(9.37±2.50)d;经放射诊断监测干预后(4.13±0.86)d 颈椎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彻底消失,该组颈椎病共接受治疗(6.54±1.38)d。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颈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或出现继发性的椎间关节退行性变,从而导致其脊髓、神经、血管等多个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颈部疼痛及僵硬、麻木、头晕、视力障碍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一种, 临床发病率在10% 左右,且病情在治疗后易复发发作,这使得大多数患者在患病之后往往缺乏足够的战胜疾病信心。颈椎病临床防治的工作重点应该在预防,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经常做肩部的放松运动等;注意生活细节,如睡眠姿势等。枕头应该位于患者的颈后,高度在10cm 左右,使头部能够保持轻度的后仰状态,与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保持一致。当侧卧的时候,枕头应该与肩保持同高,使头与颈椎之间能够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防止颈椎的过度疲劳,在业余时间应该经常组织并参加一些有益于颈椎康复的活动[4]。上述问题无论在社区医疗机构还是大型医院都能够做好,但是颈椎病的具体类型则较为复杂,在临床上主要被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等四种。针对某个类型患者所存在的实际病理学损伤,在治疗方法方面通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类型均有独特的操作方法、治疗作用和适应症范围。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通常需要在放射学诊断结果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不仅可以使治疗更有针对性,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的延续性,使治疗效果得到充分的巩固[5]。

篇6

【关键词】颈椎病;物理治疗;颈部功能;分析

颈椎病是颈椎或其附近软组织出现急性或慢性损伤,压迫神经根、颈段脊髓或椎动脉引起的综合症,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以及行走困难,甚至四肢瘫痪,又叫颈椎骨关节炎,颈椎炎综合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1]。大多数患者因长期不适当的使用颈部或者长期处于不利于颈椎的姿势导致颈部肌肉或关节劳损,伤及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而致病。本研究主要探讨物理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要求的48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其中男性17例(70.83%),女性7例(29.17%),年龄41-78岁,平均(58.3±5.9)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27±1.87)年;对照组24例,其中男性16例(66.67%),女性8例(33.33%),年龄43-79岁,平均(59.1±5.9)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07±1.87)年。组间一般资料如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入院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完善相关检查,主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查明患者病因,根据需要给予卧床休息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如应用药物消炎止痛消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物理治疗,如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神经根的刺激,缓改肌肉紧张与痉挛,以减轻疼痛,改善症状。20天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分别用疼痛量表、颈部残障指数量表以及SF-36生活量表对患者的疼痛、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3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减轻,肌力恢复正常,能参与全部劳动或相当部分的劳动,尤其是轻体力劳动;有效:自觉症状大部分减轻,颈肩背三大部位疼痛症状有所减轻,肢体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体征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先建立数据库,计数相关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检验进行验证,如果计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社会的发展,颈椎病的发病率也有身高趋势,并已经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患病者多会出现颈椎疼痛或不适,工作时颈部易劳累,使患者无法继续工作,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和行走困难,并有可能导致四肢瘫痪。引起颈椎病的病因有很多,但大多数患者引发颈椎病的病因都是因为颈部长期受到损伤或过度劳累导致颈部肌肉或关节收到损伤,累及椎体和椎间盘,引起椎间盘、椎体等部位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这些改变往往是无法恢复的。发病后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受到疼痛的困扰[3]。因此,我们只能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延缓或消除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为探究物理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根据颈椎病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损伤部位的差异,制定了综合治疗的方法,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还对患者进行了物理治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物理治疗可以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消除水肿,减少了患者颈椎病的复发,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4]。

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物理治疗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医疗工作者在临床上是否可以采用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因此采用了对照原则,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和物理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经过一个疗程,即20天的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7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4.1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X2=14.8207,*P

综上所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有利于患者颈椎病的康复,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岩,杨学颖,付恒娟.应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07,3(02):56-58.

[2]邱建维.常规推拿配合振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5(04):143-146.

篇7

【关键词】混合型颈椎病;针灸;中药穴位贴敷;综合护理;效果

混合型颈椎病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压迫或刺激了相邻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结构,引起了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和护理。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在治疗期间加以合理的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16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针灸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16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2例男性,98例女性,年龄25~69岁,病程23d~11年。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混合型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经颈椎X线片和患者症状确诊。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研究,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针灸治疗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每天1次在百会、四神聪、风池、后溪、双侧颈夹脊穴穴位行针,其中百会、四神聪针刺0.2寸,风池和后溪针刺1.5寸,双侧颈夹脊穴针刺0.5-1寸,针刺使患者有酸、重、胀、麻等感觉时,将针留置30min,留置期间每10min行1次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方法为:每天1次用中药贴敷贴双侧颈夹脊穴、肩井、天柱、大椎、风门等穴位,贴敷的时间为2h,贴敷药物为:用鲜姜汁水与甘遂、白芥子、附子、元胡、细辛等药物调和成膏,贴敷时用医用胶带固定。该结合疗法以10d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间隔3d继续治疗1疗程,需治疗2疗程。

1.2.2护理方法

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方法为:(1)用药前护理: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若局部皮肤有瘢痕、破损等,需调整治疗方案,禁用中药穴位贴敷。(2)贴敷药时护理:将提前配制的贴敷药物密封冷存于3℃冰箱,用时制成药丸敷贴,为避免影响后续治疗,贴敷时需严格把握时间,以免超时灼伤皮肤。若皮肤贴敷处出现发红、发痒、发泡等反应,可在患处用针灸围刺。(3)生活指导:贴敷后,应嘱咐患者禁剧烈活动,以免敷贴固定胶布移位或脱落,以致影响治疗效果。敷药期间,应嘱咐患者禁食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4)情志护理:治疗期间,每隔30min巡视病房,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交流,详细观察和了解其治疗情况和情志变化,以利于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有效调畅患者气机,缓解生气、焦急、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

1.3效果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患者治疗和护理后效果,以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表示。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能正常生活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基本能生活工作;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能进行较轻的生活工作;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将痊愈、显效、有效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总有效80例,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80例,总有效率为88.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80 69 5 3 3 96.25

对照组 80 56 9 6 10 88.75

注:与对照组对比,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相应护理后,研究组35例患者满意护理,护理满意度为94.59%;对照组27例患者满意护理,护理满意度为72.97。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656,P=0.0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中医学中,颈椎病属于“项痹”、“眩晕”范畴,混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肢放射性疼痛和/或麻木、头痛、颈痛、后枕部痛、眩晕等,通常由外伤、劳损、风寒湿邪等因素侵袭导致。目前,针灸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具有经活络、舒筋活血等功效,能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炎症水肿。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温通经络、活络经筋、散寒祛湿等功效,能有效改善该病临床症状。结合针灸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混合型颈椎病,虽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用药前护理、贴敷药时护理、生活指导、情志护理等综合护理,能使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顾瑾.混合型颈椎病的观察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06):111-112.

[2]李书芳,王娟红.银质针针刺辅以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及护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09):597.

[3]邵国女,周蕾.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1752-1753.

[4]朱跃平.中医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7):100-102.

??理满意度,是急性胆囊炎手术围术期理想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于艳秋,张忠玲,刘丹等.胆囊炎手术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3):481-484.

[2]张艳丽.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08):175-176.

[3]谢文芝.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53-554.

ang=EN-US style='font-family:宋体'>[1] 王俊霞.关于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24-226.

[2] 舒贤,徐丽梅.手指引导法在神经内科难置性胃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8):109.

[3] 周柯,张志娟,董睿等.临床专科护理指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4):4191-4193.

篇8

关键词 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 高压氧 牵引

颈椎病的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7.4%,且成逐渐上升的趋势,因颈交感神经有的与颈脊神经相连,有的与脑神经相连,支配范围极为广泛,致使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容易误诊误治,给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高压氧加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76例疗效显著,现将两年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15例,女26例;年龄29~63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3年,平均1.2年。对照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2年,平均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表现为;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项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

1.3 排除诊断 因本型颈椎病常常混合于其它类型颈椎病中,以上病历均除外单纯性的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除外心脑血管系、眼耳源性等相关其它科疾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及风湿病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德国吕内堡医疗公司的电脑控制脉冲牵引加微波透热治疗床治疗。该治疗床颈椎牵引为仰卧位,该组病人应用1号处方,在牵引过程中有50%的脉冲幅度,可显示在屏上观察到,透热采用无热度治疗。首次牵引重量为3kg,以后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可增加致15kg不等,牵引时间每次20分钟,每日治疗1次。

2.2 观察组 除以上治疗外,每日同时给予多人空气加压高压氧舱治疗,为戴面罩吸纯氧,选择治疗压力0.2MPa,升压20分钟,稳压吸氧60分钟,匀速减压30分钟,每天1次。20天后观察疗效。

2.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者;有效:治疗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4 讨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说法不一,Jung认为椎动脉受压是主要原因,于泽生和李淳认为颈椎不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目前大多数学者也比较倾向于此说法,发病机制是颈椎间盘退行改变或颈椎骨关节退变,引起旋转移位或颈部软组织慢性积累性劳累,炎症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的痉挛,进而引起一系列反射症状。

临床报道中多应用牵引、手法按摩、小针刀、针灸、营养神经药物等来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但应用高压氧来治疗该型颈椎病的报道较少。

篇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2例患者均经X线证实为颈椎病,年龄17~25岁;其中男13例,女9例;学生16例,社会青年6例。病程3天~2年。

临床表现:①症状:22例均以恶心呕吐为主诉或首发症状,同时伴随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头痛、头晕、失眠、耳鸣、视物模糊5例,胸闷、胸痛、气短、心悸2例,项背不适、肩臂疼痛或麻木4例,其他如恶寒潮热、脱发、臭觉异常、尿频等6例。②体格检查:所有病例均常规测生命体征、颈椎物理检查,并经五官科检查排除眼、耳相关疾病。体温及呼吸率无明显异常。

血压心率变化:高血压(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90mmHg)4例,低血压(收缩压

颈椎物理检查结果:棘突间压痛3例,椎旁压痛6例,颈椎活动范围检查阳性1例,旋颈试验阳性2例,前屈旋颈试验阳性3例,椎间孔挤压试验和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1例。

辅助检查:均摄X线正侧位片,5例摄颈椎六位片,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变直,椎关节失稳,椎间隙狭窄,每例均有上述1~3种变化。心电图变化主要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性或室性早搏。5例经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9例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3例。所有病例均查“三常规”,肝功、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肝胆B超等检查,排除相关疾病,发现贫血7例,Hgb 93~107g/L,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乙肝大、小三阳3例,慢性胆囊炎2例,丙肝未检出。

治疗转归:在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均按颈椎病给予专科治疗,并辅以运动、休息,1~4周后症状缓解,停药无复发。

例:患者,女,20岁,学生,2006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恶心呕吐3个月。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恶心呕吐,非喷射性,伴食欲不振,渐重,进食即吐,伴上腹不适、腹胀、反酸嗳气,大便量少,每5~10天 1次,无头痛头晕、耳鸣失眠、项背不适、肢体麻木,无运动感觉障碍,无潮热自汗盗汗。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神经性呕吐”,或无明确诊断,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有长期高枕习惯,枕高30~35cm。无其他嗜好。体检:T 36.8℃,P 96次/分,R 18次/分,BP 14/8kPa。神清。营养差,消瘦。颜面皮肤稍苍白,口唇淡红,水平眼震(+)。颈软,颈椎C4~6棘突间压痛,旋颈试验(+),前屈旋颈试验(+),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96次/分,心音正常,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莫非氏征(-),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①外院(二甲级以上医院)检查:血常规提示Hb 96g/L,尿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心电图、胸部透视及肝胆脾胰B超均(-),头颅CT示正常,腹透示轻度肠腔积气,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返流性食管炎。②本院检查:颈椎X线正侧位平片示生生理曲度消失,在C4~5椎间向前反折。诊断颈椎病,转专科治疗。随访,经综合治疗4周,恶心呕吐渐缓解,进食增加,排便情况改善,每1~3天排便1次。

讨 论

发病机理:颈椎、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颈椎病最基本的发病机理。颈椎病引起恶心呕吐可能通过以下途径:①椎动动脉受压狭窄或受刺激痉挛致内耳缺血,从而引起前庭功能紊乱。②延髓缺血:延髓背外侧网状结构中有呕吐中枢;延髓通过迷走神经背核的传出纤维支配食道、胃肠道的平滑肌并调节其运动;在迷走神经背核附近的网状结构中有吞咽中枢。呕吐中枢受刺激,咽、食道、胃肠平滑肌运动失调导致恶心呕吐。③膈神经受刺激致膈肌痉挛,膈肌痉挛是呕吐发生的原因之一。膈神经为一混合神经,是颈丛神经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胸廓上口进入,在心包两侧通过肺根前方下降,分布于膈。因颈椎病对上述结构刺激的部位、方式、程度不同以及个体差异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

病因及防治:睡眠不足、运动缺乏是青少年颈椎病基本病因,特殊原因有姿势不良,过度使用计算机等。“伏案工作”易患颈椎病是常识。伏案工作者因颈椎长期处于过屈状态而发病,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颈椎长时间处于过伸状态同样可导致颈椎病,如使用计算机。颈椎病不仅是颈椎局部的疾病,这不仅是因为其临床表现可以涉及全身多系统,而且因为它的发生可有全身的原因,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运动缺乏等。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是机体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且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颈椎病重在预防。在颈椎病的防治中,除以缓解症状为目的的专科治疗外,应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重视体育锻炼。运动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初期不宜进行颈部活动和比较剧烈的运动。

体会:恶心呕吐患者初次多就诊于内科门诊,内科医生应熟悉颈椎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可以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甚至可以是惟一的症状。临诊时遇恶心呕吐患者,特别是病史较长者,应详细询问其职业、爱好及病史,对疑似者进行有关颈椎病的初步物理检查,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及时明确诊断,按颈椎病给予专科治疗,以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张建松.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病误诊分析.临床医学,2005,(6).

2 徐山等.12例延髓型颈椎综合征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9):804-805.

3 廖云贵,等.对青少年颈椎病X线影像与临床表现的探讨.医疗装备,2007,(10).

篇10

颈椎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大多是经常低头及伏案工作者,常有颈部疼痛,反复发作,僵硬,甚至颈部活动受限,手指麻木等症状,x线平片或CT检查常见有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生理曲线消失等。其治疗方法很多,常有报道和研究。我院对130例颈椎病用按摩配合电动自控牵引及中药薰蒸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们对13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性52例,女性78例;40岁以下22例,40-60岁75例,60岁以上33例;干部52例,工人46例,其它职业32例;病程短于1月者40例,短于半年者52例,半年以上者38例;症状:颈型11例,神经根型66例,椎动脉型41例,交感神经型6例,脊髓型2例和其他型4例。

2诊断标准

2.1颈型 症见颈项疼痛强直,整个肩背疼痛,僵硬感,头部屈曲、转动受限,呈斜颈姿势等。

2.2神经根型 以持续性颈臂痛呈阵发性加剧为主。患侧上肢可出现明显根性症状,如手指疼痛、麻木、无力、肌萎缩等症状。神经根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阳性。

2.3椎动脉型 会出现颈性眩晕、耳鸣、头痛、猝倒发作和意识障碍,植物神经与内脏功能紊乱等症状。旋转试验阳性。

2.4交感神经型 症状多属主观,常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症见颈枕痛或偏头痛、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咽喉不适或有异物感,耳鸣、听力下降,可出现共济失调症,还有心率不正常、多汗或少汗、肢体麻木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

2.5脊髓型 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以脊髓受压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为主,还会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彬斯基征、霍夫曼氏征阳性,必要时可进行x线平片、CT或核磁共振检查,加以确诊。

2.6其他型 主要表现是吞咽困难和声音的嘶哑。依据颈椎正侧位摄片检查。

3治疗方法

3.1电动自控颈椎牵引 采用电脑自控牵引机牵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耐受力定好牵引力(6。12.5kg),牵引治疗时间(红色指示灯10-20分钟),及间歇时间(绿色指示灯3-6秒)。

3.2按摩治疗

3.2.1取穴及部位:风池、大椎、肩井、天宗、肩髑、曲池、合谷等,压痛明显之处及条索状硬结部位。

3.2.2常用手法:滚法、点按法、拿法、揉法、弹拨法、搓法、抖法等。

3.2.3具体操作:用滚法从枕骨区沿颈椎两侧至肩胛骨放松,接着用大拇指指腹依次点按风池、大椎、天宗及患侧的肩髑、曲池、合谷等穴,拿肩井,弹拨压痛明显之处及条索状硬结部,患者自感有酸胀为度。再用揉法放松刚点按之处,最后用搓法配合抖法结束手法治疗。

3.3中药薰蒸 薰蒸方以舒筋活血,祛风湿、通络止痛为组方原则,方药以桂枝10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10g、秦艽10g、血竭3g、土鳖3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路路通30g为主。用法是将药物用布袋装好,放入已装置控温器的药薰床里,以水浸没药袋,煎出汤液。病人以颈部暴露,躺于治疗床上,利用药液热薰颈部,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起到流畅血脉,通利关节,减轻疼痛和增加颈椎活动功能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4疗效标准

痊愈;指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者。好转:治疗后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者。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不大或无变化者。

5结果

10次为1个疗程,130例均用按摩、电动自控牵引、中药薰蒸治疗2个疗程,痊愈93例,占71.5%;好转31例,占23.9%;无效6例,占4.6%,总有效率占95.4%。无效6例中,脊髓型2例,其他型4例。

6典型案例

刘某某,女,48岁。干部,颈肩痛8个月,近1个月症状加重,颈活动受限伴右前臂及手指麻木感。于2007年11月5日就诊。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质瘦弱,营养中等,颈椎僵硬,右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稍微紧张,局部触痛,第4-6颈椎棘突右侧压痛明显,并向下放射至无名指和小指。右手握力弱于左侧,喙突部触痛(+),右臂丛神经根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深呼吸试验(+),X线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后缘骨赘形成,C椎间隙变窄。诊断为颈椎病附经根型),经电动自控牵引、按摩、中药薰蒸相结合治疗1O天后,颈肩痛明显减轻,再继续治疗5天。颈肩痛消失,上肢麻木消失,颈椎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7体会

颈椎病的治疗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在临床中对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即保守疗法)常是颈椎病患者求医的“第一道关”,易被患者所接受,只有在经过各种非手术疗法无效,症状反复发作,日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者,方可考虑手术疗法。因此,不管是从患者的利害出发,还是站在医者的治疗水平,责任心及医疗道德的方面出发,当以非手术疗法为多、为先。对于这方面的论述则有相当多的研究文章,其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颈围护颈、按摩推拿、针灸、穴位封闭和中西药物治疗等。我院现开展的以按摩、电动自控牵引、中药薰蒸相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