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篇1

一、儒家思想核心价值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指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处于基本和核心地位,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者看待、处理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实践路径就是为了实现其价值目标所主张的基本途径;表现形式就是他们认为能够在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反映他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的具体制度规定和道德规范及有关的具体行为。如“克己复礼为仁”,其中的“仁”就是价值取向,“克己”是途径,“礼”是“仁”的表现形式,具体指的就是西周时期“礼制”、“礼仪”的种种规定和规范。按照这一方法进行,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都属于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第一,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尊重人的生命。自从人类成为智识动物后,对人自身、人与神、人与的关系便进行着不断的思索与探讨,不同类型的文化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回答。在近代人文社会出现之前,只有中国文化对人的现实价值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比如,基 督教、佛 教都主张人们放弃现实世界的利益去追求虚无飘渺的天国世界、佛性世界,在实质上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在不同时期其程度有很大区别),而在中国,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充分地肯定了人生存在现实世界的意义,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中心,处于最重要的位置,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 中国古代的“天命论”,把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看成是上天安排的结果,是老天爷意志的体现,这种说法虽然与宗 教的上帝创世论有相似之处,但与其他文化中的上帝却有着重要的区别。其表现一是儒家思想中的“天”虽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它更多更主要地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我们今天讲的自然、自然界的客观。如孔子就明确地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意思就是说,上天是用诸四季的更替、万物的存在和变化等行为来表示它的存在和意志。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古代“天命论”的出发点和归缩并不是要人们去追求天国世界,为“天”献身和殉道(像其他文化中的宗 教所宣扬的那样),而是借助“天”来证明在现实世界行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观规律办事,达到天为人服务的目的,天生出各种各样的物品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使人有生存的条件,“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

第二,主张顺应和合理地满足人的欲望。对人类的本性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的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区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类的本性没有采取咀咒式的态度,而是在肯定和承认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对人的欲望予以合理的满足。如对“性”的问题,儒家认为 “食、色,性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们的这种“大欲”应该得到合理的满足。对此,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最为精彩。孟子劝齐宣王推行王政,齐宣王担心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不能推行王政。孟子认为,如果齐宣王能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也让老百姓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那就是王道的表现,“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 因为这一原因,在以往几千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中国人的性观念是相当开放的,直到唐朝时,寡妇改嫁都被看作是正常的。只是到宋代兴起后,中国人的性观念才由开放转向封闭,对“性”才有了种种的不合理禁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基本价值倾向上也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多种文化中,都有过对作为人的本性的“性”进行否定和咀咒式的倾向,如有的文化中的“原罪说”就是其表现之一。

第三,“仁者爱人”,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的基本涵义有:(1)家族成员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解释仁的根本涵义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就是指子女要尊敬、顺从父母、长辈;悌就是弟对兄要恭顺。反过来,父母对子女必须慈爱,兄对弟要友善和爱护。孔子认为这是“仁”的出发点,因为一个连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其他人的。(2)“泛爱众” 、“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要用对待家庭成员间的友善态度来对待一切人。具体表现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他人有理解、宽容的态度和心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如果有能力应该帮助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为老百姓谋利益,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民同忧,与民同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省刑罚,薄税敛”,让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深耕易耨;老百姓所要求的,设法满足他们;不想要的,不要强制他们接受,“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这些涵义,归纳和概括起来就是人们要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是儒家思想家所倡导的一种价值原则或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条件下,这种价值原则或取向的具体形式是有区别的。

篇2

关键词:思政工作;企业政工

1、找到明确清晰的定位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中国要走入世界,其经济已经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伴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这些都给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带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正朝着多元化、自由化以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我国的一些传统思想道德观正受到很大的冲突,加上本身就缺乏主导思想意识支柱,使得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认识到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理论指导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因此,我们企业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发扬我国的精神传统、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文化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指导,不断地加强企业中思想政治道德的建设,并对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努力形成一套可以满足先进生产力需求的、能够体现先进文化方向的,能够体现广大员工根本利益的工作体系,激励并引导企业为自身的发展及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2、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存在着灌输式的教育,这导致了当前的思政工作在一定层次上容易脱离企业的实际,流与形式,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职工的思想问题大部分和其实际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保证讲道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最终为员工起到办实事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关系员工的疾苦,对他们的呼声进行认真的聆听,真正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以及帮助人。具体的工作中,首先,我们思政工作的热点应和员工关注的人点一致,将他们满意与否当成我们企业质量的标准,将他们的热点作为我们企业公开的要求。

首先,把员工关注的热点作为思想工作的重点。对员工关心的难点问题以及干部测评等具体细节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督和公开,确保给员工以明白的交代。这是民主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生产稳定的有力手段。

其次,确保思政政治工作的深入实际,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七谈两访”,针对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小组班子要尽最大的努力解决。

第三,加强对员工生活的关心,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比如针对一些较为困难的员工,我们可以通过“送温暖”活动来表达我们的关心;另外,在节日前后,要给一些特殊的员工倾注我们的爱心,是他们更好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3、提升员工执行力

企业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执行力,这一点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通过对员工执行力进行提升可以有效地提供社会效益及企业效益。因此,将提升员工执行力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促进思政工作的加强及深入。

首先,我们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员工进行沟通,做到坦诚相见,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真正的认识问题,进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学制度,用制度”、“作、我负责,我服务、你放心”等活动,加强员工对各种管理制度的认识和操作,使这些制度融入到员工的潜意识之中,发挥出制度的真正作用,而不是仅仅只是摆设。

第三,对管理班组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在这方面要以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中心。围绕强化质量、提高产量、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标准操作、科技创新、安全作业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各角度的教育,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认识到其思想上及工作中的不足,并分析出导致这些不足的因素所在,进而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最终起到提升管理水平的作用。

4、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作用

结合企业的现状,对职工的绩效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另外,为了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并倡导管理人员系统思考的能力,我们要在以日常管理考核和关键指标考核的基础上,实行360度的测评方式,并将测评结果和嘉奖制度相结合,进一步确保管理职责的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要将科室的考核与和其职能进行挂钩,并由此对指标进行层层的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此外,员工奖励机制的完善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业务态度的积极性,我们要由以往“质量标兵”以及“产量标兵”的评选转变为当前的“首席员工”等评选办法,对各种典型的人物进行塑造,在其中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使员工的自身价值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5、加强企业思政工作的创新

创新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其不竭的动力,在当前的环境下,确保思政工作的创新关系着其生产发展的生命线。因此,为了适应企业改革的深化,思政工作要大胆的进行探索及创新,在思路上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在内容上是要由单一思政教育变为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形式上,要有统一、集中的活动变为小型、多样、灵活的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工作的滞后性和时间差,确保以诚相待,使员工对思政人员产生成就感、信赖感以及舒适感。另外,要对员工的情绪进行积极地把握,促进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变。针对实际的问题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客观来说,我们在企业思政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创新和深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当前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式更为复杂,其任务也更为艰巨,工作更为繁重,因此,我们要更好的领会和贯彻党的精神,积极的开拓创新。借鉴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不断的提升思政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开创出一个扎实有力、生动活泼,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工作新局面。

6、注重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结合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却相互作用,并存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注重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结合是加强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软”性文化的构建,对质量意识、人本意识、团队意识、和谐意识、品牌意识、发展意识等进行不断地强化,促进员工思想、行为的转变。

其次,开展各种有助于员工素质提升的主题活动,将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比如“我为企业谋发展活动”、“形象我塑” 演讲比赛以及“在一岗、精一岗”等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总之,企业思政工作的加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笔者相信随着我们素质的提升,这一工作的水平必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琨媛,黄耀宇,冯立刚. 和谐视野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商场现代化. 2008(27)

[2] 邵军.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生命线地位[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6) .

[3] 王小兰. 浅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J]. 品牌(理论版). 2009(Z4) .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一个是国家层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第二个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三个是个人层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形成要求一致的或社会需要的思想的实践活动。[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针对高校中的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时代和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的教育活动。[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引导并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开展;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最适合的途径和载体,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极大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然而,大学生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群体,他们对是非正误价值的判断力不够强,在思维观念日趋活跃的时期,会处于价值观念混乱、道德迷失之中。因此,将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要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摆脱价值观方面的困惑,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使他们将核心价值观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为建设社会事业贡献力量。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政课的教学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必须探索出新方法。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使大学生能认识、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其心入其脑,使主导价值观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也使思政理论课具备了时代感和实效性,并凸显了重要性。

(三)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现实所需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使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展趋势的价值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国家观、集体观、利益观等多个方面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导向作用,使大学生有社会主义信念、信仰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适应大学生价值观认知、接受和形成的特点,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的立场和观点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现象,鉴别各种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采取有效形式占领网络宣传阵地

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采用有效的网络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给大学生提供可在网上查阅马列知识的场所;开通网上视频,免费播放爱国主义系列影片[3];建立专门的价值观教育网站,设置一些更富趣味性的板块,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价值观的轨道上来;同时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过滤并删除网上的垃圾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沟通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思想和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三下乡”、“帮困扶贫”等活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团结奋斗的道德品质[4]。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自觉践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做到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达到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育人的功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行为示范引领学生。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使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教师只有通过独特的学术魅力,才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知需求;[5]另一方面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得其他教师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全员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陈志军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3.

[3] [4]谢霄男,乔丹丹,苗国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 学习月刊,2014(18):5.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实践研究》(编号:16Q281)

对于采取何种有效途径,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获取融入的最佳效果。首先应该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界定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现状和意义,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目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党的十结合当前实际,高瞻远瞩。以基本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具体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短短二十四个字可以说是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博大精深,指导性和针对性很强,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广大人民教师和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的基本判断,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路径。

2 相关内涵阐述

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方式。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摆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去约束激励教师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让他们真正相信、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成为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导向,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的内在要求之一。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让大学生们真正理解并践行,便是最大的课题和挑战。

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指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授给学生们,让大学生们真信、真懂、“听的进去”、“消化的了”。不仅让大学生们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重要好的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里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是指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而是包括全体教师、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3 当前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思想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果显著。但从某种角度来讲,还需要再深入、再提高、再完善。

3.1 从大学生层面来看

大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较强,乐于学习研究,并且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容忽视,个别大学生分辨能力还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价值观还是存在偏差的。同时由于西方思想的传入、网络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利益、物质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主要表现是个别学生不信马列信利益,认为精神价值太遥远,不如物质利益来的现实直接。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认识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认为这只是在玩文字游戏,没有实际内容,你讲我听,但是入耳不入心。

3.2 从高校教师层面来看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讲,平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现有数据显示,通过教师采取教学讲授的方式,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有较好的认识,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主要是改进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不应仅仅拘泥于课堂灌输,而应不断创新求变。还有就是,笔者认为,除了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外,其他科目的授课教师也应义务、积极去做。在课堂上,有时其他任课教师的一句负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教育效果,所以需要全体教师的配合。

3.3 从学校层面来看

大多数的学校都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去约束激励教师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个别学校的重视的程度还是不够,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师资配备,意识形态淡薄,缺少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也尚未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仍需进一步改进。

4 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

一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的提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为,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要体现在精神文化书写话语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前提下应运而生,可以说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为其奠定牢固根基。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三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要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形势下教学手段的转变,需要勇气、需要研究、更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和办法。可以说,创新是有效的方法。通过创新引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提供力量源泉,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牛鼻子”和“新引擎”。

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不断探索研究。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更要同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终将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凝聚共识,为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提供助力,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红(1987-),女,黑龙江省鸡西人,法学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武赢(1984-),鸡西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工业

篇5

关键词:企业 治安队伍 思想政治建设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企业内部治安管理是整个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治安秩序的好坏,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企业要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稳定发展,就必须有企业内部保障机制和保障体系做强有力的支撑。

一、要在消除内部积弊,外塑保卫人员形象上有新突破。

作为企业的治安保卫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忠诚意识,并且要增强自己对企业的认同感。其次我们为了增强忠诚意识应当积极的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充分结合企业的改革发展的形式通过一些主题活动的大力宣传,让企业的员工与企业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命运,并且让企业员工跟进异一步的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

治安队伍还应该自觉的树立起自己廉洁的意识品德,自觉遵守企业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通过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不同案件拿来与廉洁文化作为比对,从而形成正反两个方面的教材,引导和教育广大员工让他们对安全保卫工作从内心审处产生高度的认同,如此以来员工们才能更加珍惜自己所处的岗位,以及通过自己的见解去修订岗位的标准,并且认真的完成岗位职责、给自己制定标准的行为规范。这样企业每一个员工就知道了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等等。企业内部要完善廉洁自觉遵守纪律的奖励制度。要把员工的廉洁自律的情况与员工的自身利益挂钩,从而赏罚分明,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企业内部保卫工作,提高内保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作为企业一定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建设,不断的提升企业内部治安队伍的管理能力。一个企业中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安保工作是否能正常开展的关键。企业一定要严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根据我国国务院颁布的《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以及自身企业的一些特点,指定一套更加详细、覆盖面全、有针对性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此同时还要跟的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脚步,不间断的修改以及完善自己企业的治安队伍管理规章制度,让其更有实际的针对性和操作行,并且更有说服约束力。为实现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由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防范,要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特别是事关国防安全、 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单位,要加快建立应急机制相协调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适时组织演练,以应对恐怖袭击、等引发的各种危机,切实维护单位和社会的稳定。

(二)努力强化治安队伍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平稳发展。对于代企业的发展管理来说,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治安保卫力量是非常必要并且重要的。因为他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资产和企业的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他还有利于促进企业核的和谐进步和发展,从而成为企业能够长治久安的最有力的保证。作为企业来将一定要依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的规定,建立健全保卫机构,选配纪律严明、熟悉业务的人员来担任专职保卫干部,配备相应兼职人员,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逐步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权划分明晰、机构设置科学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保卫部门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业务建设,通过采取岗位练兵、在职培训、外出学习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提高保卫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真正起到维护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

三、要在明确维稳任务,为企业保驾护航上有新突破。

首先是要提高自己维稳预防的能力。一定要认真修订整理并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合理处置的预案,配合公安部门对管控重点对象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在不同时段做出分析预测并做出妥善化解的意见和处置预案。一定要积极的发挥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作用,协同综治部门建档、管控刑释解教等人员,认真落实帮教、监控措施;针对热点问题,提高内保人员作好防范影响稳定事件发生的能力,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力争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是要提高信息共享能力。一定要加强与公安部门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起一个信息组织,建立起畅通的信息反馈通道。并且通过不同方式来摸清楚可能对企业带来不稳定的情报信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所谓的“四个早”。它是指“早布置,早掌握,早控制,早处置”。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治安状况,制定方法措施,上下联动,露头就打,对哄抢偷盗不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进行长效打击,尽自己最大努力以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平安稳定。最后是要提高综合处置能力。一定要把维护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及地方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协同作战,保护企业生产原材料资源,打击团伙邪恶势力,净化企业环境。

四、结束语

总起来说,企业内部的治安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前进以及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了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等等。因此加强好企业内部治按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以及治安队伍的管理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篇6

在社会发展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至关重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复杂因素。如何有效弘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管理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是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旌表制是传统社会的国家权威评价机制。在传统社会,国家通过旌表制彰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儒家思想在旌表制的影响与渗透下深入人心,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一、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东方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仁”与“礼”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两个基本内核。在儒家思想中,“仁”以个人道德品质为依据,“礼”以社会等级差别的合理性为基础,二者共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儒家思想中“爱有差等”的基本原则,规整了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促进了社会有序状态的形成。“仁”与“礼”犹如两块基石,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巩固维护着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有序状态的形成。它们在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等文化深层结构方面,影响了中国社会2000多年,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金科玉律。“仁”与“礼”的有序结构结束了这一社会核心价值出现之前的无序与困惑,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适应了封建经济关系与政治制度的需要。

至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道德论,至此,儒家核心价值体系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形态,并获得了社会的法律认可,得以确立。之后,历代统治者均大力倡导,以此作为伦理导向与秩序约束,实现了封建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仁”与“礼”的思想构成了“三纲五常”的基本框架。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礼”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体现。“纲”原指网上的总绳。《尚书・盘庚篇》曰:“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意即,只要提起总绳,就可以迅速并且有条不紊地带动起全网来,引申为主导、支配、核心、宗旨、目的等意。君臣、父子、夫妇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三种关系,只要解决好这三种关系,就可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1],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所谓“五常”,原指处于特定关系和地位中的某些人所应当遵从的特殊道德规范。《尚书・泰誓》云:“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颖达曰:“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2]后指仁、义、礼、智、信五个德目。“仁”是“五常”之首。

如果把“三纲五常”比喻为一张网,“仁”就好比一条横向的网线,从主体内在修养与家庭伦理的层面提供价值准则;“礼”就好比一条纵向的网线,从社会外在约束与宗法秩序的层面提供行为规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网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确切的位置,每一个人的言行都有具体的约束和规定。这样,作为儒家核心价值体系的 “三纲五常”就以“仁”与“礼”为基本内核,从家庭伦理与宗法秩序两个层面为封建社会提供了一套严整的行为价值准则,将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规整到自己的位分之上,使整个社会处于有序的状态之中。“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它将政治强制和道德自觉相统一,把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纳入各自轨道,使社会行为带有模式性。这种模式性的出现,正是思想统一、文化统一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表现。“三纲五常”的出现不但从理论上总结了先秦直到汉代多种流派发展的结果,而且在社会实践上适应了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对统一思想,统一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儒家思想对秦、汉以降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具有定型作用,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价值体系产生广泛而又深远影响的。春秋时代,社会急剧动荡,思想界百家争鸣,大倡己说,各诉其所是,非其所非,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正所谓“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提出了“仁”与“礼”的思想,用以匡正社会规范和道德伦常。儒家的“礼”促进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并在客观上起到了增强社会稳定和持久发展的作用。在尊贤有等,亲亲有术的等级秩序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位置。个人在宗法血缘上,在家与国同构的网络中,都受到具体的约束和规定。儒家的“仁”又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民族的统一和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儒家的纲常伦理、仁爱思想为在失序的社会中无所适从的人们提供了一套严整的行为价值准则。儒家“仁”与“礼”思想既是封建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又是现实生活实践中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评价依据的依据,为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倡导。中国传统社会在“仁”与“礼”的导向下,产生了超常的稳定结构,社会处于长期稳定和团结的局面。

二、传统社会的国家权威评价机制

旌表是以皇帝名义授予奖励的国家表彰制度。通过为民众树立榜样,表彰儒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等道德行为,彰显儒家核心价值体系。旌表活动一方面使旌表者美名远扬、荣宗耀祖;另一方面使儒家核心价值观念在民众中扎根。“三纲五常”成为主流评价标准[1]。

“旌”的原意是一种旗帜。《周礼・春官・司常》载:“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通帛为,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龟蛇为,全羽为,析羽为旌。”[2]“表”原指裘的有毛的一面,引申为仪范、表率之义。“表”与“标”音同义通,意指立木来标志、彰显、告示某事物。《管子・君臣上》谓:“犹揭表而令之止也。”唐代尹知章注曰:“表谓立木为标,有所告示也。”后来“旌”和“表”通用均为表彰、表扬之意。如《左传嘻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旌”、“表”连用意即树立匾额、碑石、牌坊等标志以示表彰。

旌表制度萌芽于先秦。《尚书・毕命》中记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3]“宅里”即居处,“淑慝”即善恶。“旌别淑慝”、“彰善瘅恶”即对善恶作出区分,表彰善、惩治恶。春秋时期,齐桓公曾令各州:“表称贷之家,皆垩白其门而高其闾。”[4]齐国对慷慨捐献、乐善好施、佐国家之急的“义民”用白泥粉刷门墙、增高里门的方式予以表彰。先秦时旌表的对象除佐国家之急的“义民”之外,还包括殷遗民中的善者以及作为前朝贤达的商容等,旌表主旨尚不十分确定。后世则明确将忠、孝、节、义之人作为国家旌表的对象。秦汉时朝廷多次表彰对国家对人民有杰出贡献或者品节高尚之人。

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影响最深的一个家族道德观念和伦理范畴[5],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也就是说,能遵守孝道的人大多具有向善的基础,很少有为恶作乱的。对于“孝”的重要性,《孝经》有言:“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在儒家看来,孝乃“百行之冠,众善之行”,是道德的根源。汉代实行察举制,通过举孝廉选拔的人才最多。《文献通考》记载:“汉世诸科虽以贤良方正为至重,而得人盛则莫如孝廉,斯亦后世之所不及。”(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通过孝廉选举出来的人才不再经过考试而直接被任用。汉代皇帝如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顺学习过《孝经》。在皇帝的率先垂范下,最能集中体现孝道理论的儒家典籍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汉代重视学校教育对推行孝道的教化作用。无论官学、私学,入学弟子除《五经》之外,均需学习《孝经》。吕思勉说:“古代学校本讲教化,非重学业,汉人犹有此见解。故武帝兴学之诏以崇乡里之化为言,而公孙弘等之议,亦云建首善自京师始也。”[6]汉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教化。通过学校教育,“孝”在社会得到了广泛普及,儒家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得以广泛传播。自汉以降,孝成为重要伦理精神支柱,在治国安邦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旌表的主要德行之一。

魏晋南北朝沿袭汉代以孝治国的做法,并开始以载入史册的方式旌表孝行。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孝感传”和“孝行传”等表彰孝行的类传都是对笃行孝道之人进行旌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规定在立太子时要旌表孝子节妇,表其衡闾,赍以束帛[1]。至隋唐,旌表制度逐渐成为定例。隋朝已见旌表详案,如:“田德愚,观国公仁恭之子也,少以孝友著名。上闻而嘉之,……因改所居村名孝敬村,里为和顺里。并赐帛二百匹,米百石,复下诏表其门闾。后历太子舍人、义州司马。大业中,为给事郎、尚书驾部郎,卒官。”[2]可见,隋朝旌表已采用更易地名、赐物、旌门、授官等多种形式。

唐朝在《册府元龟》旌表部中对旌表的教化功能与目的详加阐述:“王者甄明高义显异至行,所以激扬风化敦率人伦也。盖天下至大士民至众不可家喻而户晓故显其忠,所以励事君也褒其孝;所以劝事亲也尊贤者;所以善也表烈士;所以义也。或授之爵秩,或禄其子孙,或旌其门闾,或赐以帛以至其征赋申以祠祀。皆因事以立教奖一而劝百,故能述宣王度丕薄俗民德厚有耻且格……”(《册府元龟》卷一三七)旌表制以儒家道德规范“忠”、“孝”、“贤”、“义”作为评价标准。为使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民众明善而效仿,朝廷对被旌表者授以爵禄、赐以帛、旌其门闾以“激扬风化”、“敦率人伦”。与此同时,民众通过这些醒目的、显见的、外在的物化标志,能够更好地了解官方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致竞相效仿,蔚然成风。

自秦汉以降,旌表制度成为朝廷对臣僚百姓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奖赏,不仅从对象、程序上进行了规定,而且规定了多种旌表方式,并逐渐成为定例,沿袭传承。旌表对象是符合儒家礼教的模范人物。《后汉书・百官志五》明确指出: “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魏书・世宗宣武帝纪》也规定:“孝子、顺孙、廉夫、节妇旌表门闾。”《元史・百官志八》亦谓:“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高年曹德。”可见,历代王朝均对义夫、节妇、孝子、贤人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赞赏。忠君、孝悌、贞节、贤义成为朝廷确定的旌表对象。旌表方式灵活多样:“或授之爵秩,或禄其子孙,或旌其门闾,或赐以谷帛以至复其征赋,申以祠祀,皆因事以立教。”(《册府元龟》卷一三七)朝廷和官府通过树立物化标志、给予经济奖励、提高政治地位等多种手段对“忠”、“孝”、“节”、“义”等道德行为加以旌表。

树立物化标志主要有表闾、立阙、立碑、立牌坊、立祠建庙等形式。表闾、立阙即由朝廷官府或赐匾额悬于门上、或于门前建立高大门观以崇声势,亦称旌门、旌闾。立碑即将碑立于村头街坊、孝子庐墓之所。一人贤德,里闾增辉。立牌坊、立祠建庙即建牌坊、建置祀庙于其里巷,如各种功德牌坊、孝义牌坊、贞节牌坊、科举牌坊、关帝庙、岳飞庙等。牌坊匾额上题有“乐善好施”、“义方世训”、“力孝遗芳”、“嘉德懿行”等字样,并记载着主人的姓名、功勋、事迹。这些醒目的物化标志一方面是表彰个人忠、孝、节、义的道德行为,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树立道德楷模、行为典范。给予经济奖励主要有赐给实物和减免课役两种形式,以米、绢、金银等实物作为奖赏,或减免税赋课役以示旌表,给予旌表者以经济补偿。提高政治地位主要有赐爵和授官等形式。赐爵即给予名誉爵位,授官即给予官职,以示表彰。唐宋时期因“孝悌”而得旌表者具有任官资格。虽然由此谋得官职并不占入仕主流,但也并非罕见。这在封建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除此之外,还有更易地名、赐予名号、荣荫子孙、载入史册等多种形式。更易地名即改所居乡里的名称,赐予名号即赐予如“孝义”、“贞德”等名号以示表彰。载入史册即将旌表者事迹列入史书记载。二十五史中的《孝子传》、《烈女传》、《忠义传》等记载的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典范。在封建社会,科举取士造就了数量庞大的读书人,许多人并不能幸运地踏上仕途,“英伦沉下僚”的现象在所难免。儒者理想有三立,曰“立德”、“立功”、“立言”,亦称“三不朽”,是儒者的毕生追求。为鼓励这些归于民间的读书人“立德”,朝廷官府通过荣荫子孙、载入史册等手段,为难以“立功”的读书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使他们在基层民间发挥敦化民俗的表率作用。

由于旌表是直接由皇帝或朝廷颁发的最高荣誉,且一般情况下终生享用,这在崇尚礼仪的时代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受旌表者不仅本人深受乡里仰慕,子孙后代亦深得裨益。在榜样的示范下,人们纷纷为光耀门庭而身体力行。通过旌表制上下互动的方式,国家权威评价活动引导着民众评价活动。儒家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而且内化为民众的价值信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宋代旌表已有一定程序,包括受旌表人的事迹、条件、荐举人的权限、上报公文的格式、审批的程序,以及审查和检测制度等。明代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和检测制度,防止出现腐败和不作为现象,保证旌表制度落到实处。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下诏榜示天下:“本乡本里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及但有一善可称者,里老人等,以其所善实迹,一闻朝廷,一申有司,转闻于朝。若里老人等已奏,有司不奏者,罪及有司,此等善恶,每遇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分巡到来,里老人等亦要报知,以凭覆实入奏。”[1]里老上报的请旌名单需经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严厉把关,层层核实,同时还需乡邻担保。如经监察部门审核发现问题,须承担连带责任,朝廷将予以严厉打击。

清代旌表制度更为完善。建立一个贞节牌坊需层层核实、审批、上报。表彰须经过州县题请、册结、驳查、题达、(都抚学政)具题或汇题、发建坊银两等步骤,手续繁杂。可见清代旌表程序管理更为严格。清人尹会一说:“节孝为风化攸关,表扬实朝廷大典。”(尹会一:《抚豫条教》)不可忽略轻慢。旌表制度的不断完善保证了旌表手段的落实和旌表目的的实现。通过对礼乐教化的不断强化与引导,国家的权威渗透到基层的民间,儒家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规范。

三、结语

旌表制度的发展史直观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权威评价活动的引导方向及评价标准的最终确定。旌表的目的在于为民众树立道德楷模,教育民众忠君、孝悌、贞节、仁义。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等多种形式,使民众在对荣誉的追求中认同并遵循儒家礼教,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内化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历代王朝均十分重视发挥旌表的教化功能和导向作用,通过旌表忠臣、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以及累世同居等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行为,树立标识、引导民众,从而实现儒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认同。在旌表活动中,自上而下形成一股凝聚力,有效地发挥了权威评价的强制作用与导向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对此,伏尔泰在其《风俗论》中这样说:“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若是出现一桩罕见的高尚行为,那便会有口皆碑,传及全省。官员必须奏报皇帝,皇帝便给应受褒奖者立牌挂匾。”[2]在人们内心深处,“三纲五常”实际上已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甚至比法律更有威力、更深入人心。这正符合儒家“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礼法融合的趋势。

旌表制符合民众心理,促进了儒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与认同。人们从匾额、碑、祠、牌坊中获得具体的教谕。这些物化标志传递着忠、孝、节、义的价值信息,成为“一种凝固的社会记忆”[3],是儒家核心价值体系传承的重要载体。赐物、赐名号、授爵、拜官等旌表形式又以功利引诱民众争相效仿实践。自周至清,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但是民众对旌表的追求始终不变。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而绵延不绝。

儒家思想的产生是以封建经济为基础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儒家思想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在全球化过程中一度遭到排挤和消解。强调秩序和整体观念的儒家思想及其评价机制一度遭到批判,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民主、自由观念及其管理制度被奉若神明,大肆吹捧。然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所揭示和反映的,正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依托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新秩序的建立,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面对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儒家思想如何为现实社会、为未来社会服务是当代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面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一方面继承、发掘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的积极内涵;另一方面,开放吸收现代文明的成果,使儒家思想跳出传统文化的囿苑,彰显其现代价值,使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转型时期、在新的制度框架内,发挥着独特的适应力、内聚力与活力。

篇7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企业家 协同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思想,它既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国家统治和社会引导的主要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同时也是占据中华民族统治史两千多年、在不自觉中影响决定人们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在当代,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就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延展。两者相容相进,相辅相成。这种协同关系作用并伴随着现代企业不断成长,从倡导“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到“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思想的萌芽都在现代企业文化中点滴体现出来。如何把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思想和左右企业发展远景与使命的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是我们在现阶段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主要论著和思想中都提到了以“仁爱”为统治和管理的基本思想,主张“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为政以德”。所谓“以民为本”即是认为人民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管理的根基,是一切管理行使的基础。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视人的作用,主张“天生万物,以人为贵”。唐太宗时期,大臣魏征曾警示太宗皇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醒他在统治国家时应该时时注意到人的作用。“以和为贵”则是儒家思想中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都是在强调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谐,注重中庸的思想体现。另外,孔子认为封建统治者想要“为政以德”必须具备“信”的要素。所谓“国不可无信,人不可无信”,诚信成了儒家思想治国齐家的根本。无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还是“以诚为重”都是发自于儒家思想的“仁”、“爱”,都在强调一种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协调发展的思想,这些观点正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不谋而合。

儒家文化适合于现代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儒家文化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孤立与隔离起来,而是沿袭了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与归属观念,这些认识对于以人为基本管理对象的现代企业文化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亟待继承与发展的宝贵遗产。

二、企业文化塑造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就被誉为企业发展的“第二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本管理为主体,以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认同为基础,以形成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职工共同自觉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是企业赖以发展的灵魂和支柱,是企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三、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靠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强弱。以人为本在企业的环境中主要是指两类人,即企业内部的最高层领导――企业家和企业内部的最基本单元――内部员工。

(1)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群体,是具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特殊载体。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作为企业精神的倡导者和化身,能够根据企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提炼和概括出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目标,让广大员工认可并心悦诚服地自觉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

(2)作为基础力量的员工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力量,是企业全部工作的承担者和完成者。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每个员工对于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所有员工学会,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达成共识,以企业发展为最根本的奋斗目标。另外,提倡人性化管理也要注重员工的参与程度、情感尊重、团队意识培养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企业文化。

2.诚信的理念贯彻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

“诚信经营”是现代企业提倡的经营管理理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中“信”的体现。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所谓“信”也可以用儒家所说的“生财须有道”来解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财有道”。企业存在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可能会受到种种不良因素的侵袭,我们现在提倡要贯彻“诚信”的理念就是要做到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自觉形成守信不移,童叟无欺的局面。如果耍手腕,搞欺诈,企业就不可能正常经营下去。

3.企业团队中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

“ 团队精神”是近年来管理界颇为提倡的一个概念,它讲求组织内部的成员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高级管理层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和为贵”的思想即是要求人们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而存小异。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当代中国企业家应经开始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他们注意关心员工的情绪,定期组织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加活动,定期召开管理层和员工代表的讨论会,使员工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于企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达到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的“共同管理”。

四、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反映在文化的比拼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量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保持积极而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背景,用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借鉴西方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更具特色更加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汪宇燕:论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9第3期

[3]黎敏: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第4期

[4]张绍学:以人为本:儒家爱民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昆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刘云柏: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篇8

关键词:儒家思想;自然法;礼;天道;义;理性

中国古代有没有自然法思想,作为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都受到学者的关注。夏勇教授曾言:“如果把自然法观念界定为一种关于外在于或超越于人类实在法,但可以通过人类理性去认识和把握的客观法则和永恒法则的理念,那么,中国古代就是有自然法思想的”。

登特列夫曾谓:“自然法被认为是对与错的终极标准,是正直的生活或合于自然的生活之模范”,同时借巴克爵士的口说出“自然法观念的起源,可以归诸人类心灵之一项古老而无法取消的活动,这个活动促使心灵形成一个永恒不变的正义观念……这种正义被认为是更高的或终极的法律,出自宇宙之本性——出自上帝之存有以及人之理性”,“理想的社会模式与实际的法律体制之间,存在着一种差别或明显对比,前者是自然法所表现的,后者则是我们在人间世中所面对的。”这揭示了自然法理论的特征,即(一)自然法代表了一种永恒的存在,不因时间、空间的殊异而变化;(二)自然法以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善和公正;(三)除自然法外,在人世间存在实定法,二者对立存在;其中自然法具有更高地位,实定法应与自然法一致,符合其价值追求。(四)自然法来自人的理性,人类通过理性可以认识自然法及其核心价值。

我们可以认为,只要具有以上特征的法学思想,我们都可以将其归入自然法思想的行列。鉴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在讨论中国古代有无自然法思想时,儒家思想更具有代表性。

一、自然法是恒久的法

登特列夫称赞:“自然法的头一个伟大成就见于法律的固有领域……乃是与大自然相符合的正理,是普遍适用的,不变而永存的”,体现了自然法所具有的恒久性。

反观儒家思想,关于这一点论述颇多。第一,儒家认为存在一种高于一切具体存在的“规律”,即道或理(常)。《周易》: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宋明理学以理为宇宙本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不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有所损益。第二,儒家倡导“天人合一”,主张“人道本于天道”,“以人事解释自然界(拟人论),再拿这个人事化的自然界来做人世间的模范”。《周易·系辞》开篇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将人世间的尊卑差等观念投射于原本没有尊卑之分的天地之上。第三,儒家视野中的自然法,在人世中的具体表现为“礼”,“礼本于天”,是与先定的宇宙伦理秩序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荀子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因为人世中存在着贵贱分殊,所以礼作为人间秩序的代表也就必须富有差别性。礼代表着“常”——即万世不易的规则,即社会的贵贱之分与家族中亲疏、尊卑之异,这两种差异同为维护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儒家心目中的社会秩序,即上述两种社会差异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说,礼背后所代表的社会等级差异正是儒家所倡导和孜孜以求的亘古秩序。

有学者认为礼是“在特定的历史传统中逐渐形成的惯例性规范,亦即并非永恒的、决定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此否定礼的恒久性,并进而否定儒家的自然法思想。不可否认,孔子曾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礼也确实“并非体现宇宙秩序的永恒之法,而是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行为规范”。但这并不能否认礼作为永恒秩序的代表。因为在儒家思想中,礼本身有两个层面,一为礼仪,二为礼义。前者是人们根据天道制定出来的具体行为规则,“内容有多寡丰陋繁简以及仪式上的种种差异”,在特定社会中表现为特定的风俗;后者则是礼的更深层含义,通过礼显示每个人的特殊名位,彰显尊卑之别,“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这其中所蕴含的亘古不变的“天道”才是礼的本义,我们也正是在礼义的层面上论证儒家自然法思想的。

二、自然法之核心价值

正义是自然法传统的价值追求,“人类关于正义的思想演化同人类假设的‘自然法’的存在及其存在的重要意义的各种探究之间关系极为深厚”。西方自罗马法以来的自然法传统认为,“一套法律意图以自身固有价值作为其存在基础,而不是以其强制力为基础”,将自然法“视为实现永远公平与善良的事物之一种不歇的努力”。虽然正义概念的含义、标准等具体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但却一直是自然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和追求。

在儒家传统思想中,有“四德”(仁、义、礼、智)或“五常”(仁、义、礼、智、信)之说,代表儒学核心价值。其中的义,便是儒家正义观。儒家伦理侧重人的内在德性,体现在社会中,则成为伦理关系中一项重要原则,即正义原则。《中庸》有言:“义者,宜也。”朱熹解释为:“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即恰当之意。“义”的实质也就是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体现为正义的原则。《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此处“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是“摄礼归义”的理论。“质”既实质,君子以礼“行义”。换言之,“礼依于义而成立,义是礼的实质,礼是义的表现”,礼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义中。“义”既为“为事之宜的义”,也就可以用来确定个人或集团间应有的分际,作为巩固秩序和加强个人自制的价值标的而存在。如果离开了“义”这一核心价值,礼也就只剩下“礼仪”,成为徒有其表的繁文缛节,失去其作为价值标准的作用。

三、自然法与实定法的关系

自然法的思想通常“包含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存在一整套超越政治的原则,这些原则支持、保证了‘实在法’。”西方自然法思想中,自然法和实定法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除自然法之外,还存在着实定法,二者对立;实定法由某种权威制定,具有强制力。其二,在两者的对立关系中,自然法具有更高的地位,实定法应与自然法一致,符合其核心价值;违反自然法价值的实定法不能称为真正的法。

儒家思想崇尚礼的作用,倡导“为国以礼”,以“复礼”——恢复社会中尊卑亲疏的差别性秩序为最终目标。同时又承认除此之外还存在律、刑书等实定法,认为“是由最高统治者制定的,人们必须服从的准则”。孔子就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刑和礼是两种不同的规范,对刑(实定法)和礼(自然法)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论述。前者由统治者制定和实施,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制力,如果不遵从,会受到惩罚;后者则代表着一种道德的个体自律和指引作用,并非由官方机构制定而是圣人顺应天道揭示出来的,没有强制性。儒家的这些主张,都肯定了自然法和实定法的区别,并认为实定法由统治者制定和实施,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

儒家学者认为礼(自然法)的地位高于律法(实定法),“尊德礼而卑刑罚”,律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周公曾依礼制法,统一臣民的思想与行为,指导国家的运营和法制的建设。荀子曾说:“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儒家主张法(实定法)应该遵循礼(自然法)的价值,必须体现亲疏、贵贱,否则就难以长久的通行于世。为了能够更好的规范人的行为,保证社会尊卑秩序的正常运转,儒家主张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因为在儒家看来,“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卷二《礼察》),实定法立足于事后的惩罚补救,欠缺使人主动为善的力量,只能以威吓的力量禁人为恶;而自然法却能“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大戴礼记》卷二《礼察》),在源头上消除人们为恶的动机。

四、自然法来源于人的理性

斯多葛学派认为,整个宇宙由一种实质构成,这种实质就是理性,自然法就是理性法。“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本质上就是一种理性动物。在服从理性命令的过程中,人乃是根据符合其自身本性的法则安排其生活的。”他们将理性看做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阿奎那认为,上帝赋予人类以理性,可凭这一能力认识永恒法的部分内容,并形成自然法,也肯定了理性之于人认识自然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以降,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的力量普遍适用于所有人,“把理性视为价值之终极准则”。

儒家的“良知”学说与西方理性大抵相同。孟子首倡,经王阳明发展到极致,认为“良知良能”是认识自然法的能力。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无须后天学习和思考,就可 “知”,是“我固有之”的理性。“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下》)思是人心的官能,构成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与西方“人是理性的动物”如出一辙,也就是能够认识到天道的本质,保证了通过理性认识自然法的可能性。

儒家倡导“天人合一”,人的良知良能与天有内在和本质的同一性。人们只要发挥思的能力,就能知晓自身之性,孟子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就能认识“天”,达至天人合一,也就是说,认识自身的过程,就是认识自然法的过程,就是体察天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自然法实际上根源于人的理性,理性认识自身就是认识自然法。

质言之,良知是这样一种既普遍又内在的理性,是天地万物所蕴含的天道之根源。作为天道,它具有恒久性和至上性,是衡量是非的价值标准;作为理性,它有能体现人类自我认识的属性和能力,构成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和正义判断的条件。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提出天道这一恒久性观念,落实在人世中表现为“礼”;“礼”以义为核心价值,是一切行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承认在“礼”之外还存在“法”、“律”等具有强制力的制定法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主张礼法合一,赋予制定法更多礼的内涵;同时赋予人以“思”的能力,成为认识天道和自然法的来源,这些内容足以使我们相信中国古代有自然法的思想,只是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带有本民族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夏勇.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5-66.

[2] 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00.

[3] 【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71.

[4] 【意】登特列夫,李日章译.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26.

[5](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8.

[6]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6.

[7] 【美】波斯纳,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9.

[8] 【美】德克·布迪 克拉伦斯·莫里斯,朱勇译.的法律[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1.

作者简介:

篇9

摘 要 儒家在《大学》中曾提出“明德”、“内外兼修”,武德规范已成为历代习武者的标准,在古代的武德中“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习礼”、“德为艺先”,贵仁、尚义轻利、忠国爱国、尚勇治气、贵教重养、诚实守信等伦理思想,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伦理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历史长河中,它不断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成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武德 传统武术

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开始兴起。其中,“仁”被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讲究“仁”,甚至对上层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孟子所阐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仁政”治国方略,为后世几千年封建王朝统治者所推崇。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深严的宗派观念,同时师徒关系也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仁”的思想还体现在武术的技击目的上,二人交手,切磋武艺点到为止,具有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所谓“武德”,即是从武、用武、尚武之应有德性,泛指在以国防军事为基础的武事活动中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伦理思想、道德传统、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的总和。

一、武德中“仁”的风格蕴含丰富的伦理中“仁”的特色

“仁”和武德中“德”乃是相通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当樊迟问仁时,子曰“爱人”就是“仁”(《论语》)。儒家“仁”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历代习武人,习武过程中逐渐形成贵仁尚德、为仁之礼的优良传统。

中华武德文化以“仁”为核心,儒家伦理的核心精神是爱人。武术技击倘若落恶人之手,则可能做出有悖于为“仁”的宗旨。张孔昭《拳法拳以备要》云:“贤良秘授纤危困,邪妄休传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传统武术伦理道德倍受武林中人的推崇。武术家合于仁人的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传统武术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丰碑。

二、“礼”对武德尚勇之气具有规范约束作用

“有行之谓有义,有义谓勇敢。故所贵于勇者,贵其能以立认也;所贵其敢行礼义也。古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战胜”。勇必须与礼义相结合。古代传统武德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节不恐谓之勇“率义谓之勇”。勇敢具有尊奉正义,对个人来说刁“能修身进德,对习武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是单纯的洁身自好所能够达到的。”第二,勇不可违背了礼义勇违背了礼义就会祸国殃民。见义不为不能算是勇敢。非但如此,勇而无礼则乱,对于习武人来说,若仅有勇力而知晓礼义,背弃礼义,则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第三,勇而有度,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孔子把“智”、“仁”、“勇”三者相提并论,荀子在《荀子?大略》中曰:“悍赣好斗似勇而非”,在传统武德伦理中智慧和勇敢一起被看作习武人必备的素质。故古代习武之士把智勇双全看成习武人更高的素质。

也正是勇敢和气节的完美结合,才使得许多英雄豪杰视死如归,为正义而奋斗。古体武术家和儒家思想家一直对勇而有节的颂扬,表明了社会的认同态度。激励了一代代英雄儿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使传统武德美德历出灿烂的光芒。

三、武德中“义”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

儒家伦理论义,其基本以儒家为主导的伦理道德体系,从而建立他们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儒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封建宗法力度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生活在民间的习武之人十分重义,而且用义来对人进行评价,就是看这个人是有义,还是无义,讲不讲义气等。

儒家文化对我国武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地影响。我国传统武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仅展示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而且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传统武德首先表现在习武与修身、习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武术人士历来强调习武以德为先。

武术伦理道德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本文从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勇、廉耻几方面阐述儒家的伦理思想对武德的影响,就儒家修身养性准则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在儒家思想熏陶下形成的传统武德的理想人格。作者认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伦理道德的精华,提倡习武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对习武者自身素质提高,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 张方.武派太极拳源流考[J].精武.2004.46(5).

[3] 王联斌.中华武德通史[M].出版社.1998.12.

[4] 李成银.论武德起源与发展[J].武坛.1995.37.

[5] 刘文英.儒家文明—传统与传统的超越[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12.

[6] 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中国现代的哲学省思[M].贵州人民出版.1991.4.

[7] 李绍英.永不失落的文明—中原古代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2.

[8] 彦,夏伟东.传统与传统—中国传统道德大家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

篇10

文献标识码:A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其创始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通过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加上后人的不断补充和发展,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也成为推动东亚经济高速发展的文化动因,企业管理的实践充分证明,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因此,儒家文化精髓已日益显示出可对现代经济、管理和人类文明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仁者爱人与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的企业管理,往往以“物”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将人德因素作为管理的中心。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实际,知识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和培养。儒家经典《中庸》中认为上天给予人的本性应该得到顺从,而顺从人性的品格进行统治,才是正道。而秀明正道,辅助教化的法则,则是所谓的教化。(“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化的实行,是顺应人性进行管理,企业留住人才的根本。现在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培育在企业中的有用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培养企业团队精神的目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关心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通过针对不同人才的不同特点,将主体的个人意愿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将最适合的人才放置在最恰当的位置上,通过企业的凝聚精神充分发挥个人的价值与长处,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职业满足感,从而达到企业长足发展和永葆旺盛生命力的目的,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留住人才,为企业服务。二、仁政思想与整体战略管理战略

企业的战略谋划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战略管理关系决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儒学文化的命题核心, 就是“仁”,实施仁政是孔子对周代天子治理天下国家的总结,也是对他周游列国时期望春秋时期诸侯君主治理封土的一致理想。以管理学角度来看,仁者爱人实际上就是通过从对人才的爱惜角度为基点,充分肯定和顺乎企业员工的人性,从微观的角度上说,就是在企业内部以遵守秩序礼法为原则,明确奖惩制度为方法,以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而从宏观上看战略管理,正确实行“仁政“思想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发展能否顺应先进生产力持续发展总趋势,企业保持长久的旺盛生命力,准确地准确地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潮流,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所以,在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角度上看,领导者要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和利益,要以整体发展的利益来选择人才。企业管理者应该事先从重视生产管理向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战略转变,即原本庞大的企业机构应该通过裁汰冗员的方式实现对产品和营销的转换,同时企业领导者应该以“仁政”的目光,着眼长远紧随时代脉搏、社会主流意识、国家宏观调控和对某些行为的鼓励与限制的解读。近年来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减少,国外企业对行业的竞争压力与威胁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对政策的精确解读与诠释,从而根据不断创新的市场现实和风云变幻国际政治,合理地确立企业的发展,精确把握企业的市场定位。三、利义关系与价值理念管理

对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遇到义与利的抉择时如何调整心态,面对公私利益之争时如何应该发挥怎样的价值理念,在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面前应该如何抉择?孔子并不否定物质利益,相反,孔子认为获取物质实利必须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的利义关系,基本上市重视仁义而轻于利益,重视精神价值而轻视物质实利。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和重视人格尊严的培养和面对金钱上的气节。企业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管理企业自身,而是集技术开发、生产管理、资产运用、市场开拓一体化的过程,将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同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下社会,企业的发展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责任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声誉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改善和减少管理风险。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理念上不仅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是应该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好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社会认可度的长期资本投资,从而达到超前发展,实现多元化的理念管理更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