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改革;生物产业;就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42-03
生物工程是由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等相互交叉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复合型的交叉学科。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将生物工程、轻工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等专业都归并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升级为一级学科。据统计,2003年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为165所,随着生物技术热,到2013年增加到231所。但在实际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设计中,由于办学基础、办学理念存在差异,各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办学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每年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约6万人,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暂时性过剩现象,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则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红牌”警告10大专业之一,这也使部分生物工程类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学习和未来出路产生焦虑,并产生心理负担,这也给本科教育提出新问题。部分高校通过修订大学培养方向促进就业,有提出加强实践教学、自主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促进就业。本文根据作者在无锡国家高新区挂职工作经历、国内多个生物科技园区调研和在江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教学经验,就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形式下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国家“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把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列为7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许多省、直辖市、地方城市也纷纷制定各自的生物医药的发展计划,并大力发展专业化的高科技园区,比如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苏州纳米园和无锡国家生命科技园等,这些园区地处发达区域以吸引大批高科技人才进行创业和就业。生物技术产业由于进入门槛高,投资大周期长,技术更新快,国内外交流频繁,因此大部分生物产业分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每年的973、863和国家自然基金等投入研发近百亿资金。美国2009年生物医药公司就投入研发653亿美元,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规模小,投入研发资金规模较小,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因此相比之下我国对生物科技的研发投入资金较少。另外,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力不足,特别是一些高利润的生物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而我国企业和研究单位只能进行仿制,存在知识产权冲突问题。从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来看,高污染、高能耗的发酵产业难以为继,比较典型例子就是谷氨酸(味精)企业大量关闭,一些高能耗、利润低的产业大量搬迁到内蒙古和新疆、东北等人口密度低、煤炭丰富地区;将来新建生物企业所需环境处理设施和运营成本占产品成本较大比重,需要考虑技术升级如清洁生产工艺。另外,一些低利润的生物产业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遭到欧美的反倾销抵制;在中国,对肉类需要造成大量粮食需求,一些以粮食为原料的低附加值发酵产品面临淘汰,例如中国禁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对于传统酿造产业,啤酒在中国已经接近饱和且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白酒也是传统工艺且主要靠营销,此类行业招聘人才将减少;而未来,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将会有很好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需要有增大趋势。对于酱油、醋等发酵调味品,由于近年餐饮业发展,该行业也增长迅速。
二、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生物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201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对生物工程类的就业进行调查,该类专业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一般;起薪低,为2495元,在92个专业中排名倒数第四,而且调查发现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一般,五年后收入低,综合满意度低。就业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卫生医疗、耐用消费品、学术科研、教育培训等,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东三省、湖北和四川。
生物工程类专业曾经是高考的热门,但是由于该行业投入大、周期长,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也因此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困难。调查发现大一的新生都为将来发愁,开始考虑个人的出路,包括: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更有甚者,一些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从大二就开始复习考研,父母也对读此专业的孩子将来就业发愁。对于研究生,只有少量的硕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研发岗位,而大多数国内外高校生物工程类的毕业博士生几乎都是进入高校和研究所。名牌大学的许多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深造,造成人才的流失。在国内就业的,生物工程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较少,部分毕业生转向其他行业,部分从事相关专业的下游技术工作。
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改革思考
大学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专业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也要适应行业的发展和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有众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类专业,通过比较课程理论体系发现,大部分高校包含: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其中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差不多。不同的高校由于研究背景的不同,专业课和选修课差别比较大。比如,河南工业大学的专业课开设:生物工程设备、酿酒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分离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等;南京工业大学开设: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设计、生物工艺学等;江南大学开设:酿酒工艺学、微生物育种、生化工程、生物下游技术、发酵设备与工厂设计等。此外,各个高校还开设各种选修课,让大学生了解生物工程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从目前产业发展和就业分析,生物工程类毕业生主要覆盖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等,而生物环保则有相关的环境工程专业。关于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也根据自己特点进行区域特色开设,比如江南大学以传统发酵为基础,设有酿酒工艺、氨基酸工艺和酒精工艺学等专业课,中南大学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冶金为方向,而华中农业大学是以微生物和农业为方向。另外,比如广西大学开展区域特色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地安排好涉及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的课程,并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诸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也参加该计划。该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物工业界的未来发展需求,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造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扎实生物学和工程学基础,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实际工程应用能力,擅长发现并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生物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引领生物工程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从实践看来,该计划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多了解企业发展运行,与社会对接;但是,由于生物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其核心技术采取保密措施,大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和研发的一线车间。
针对目前生物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理念出发,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可以做一些调整:(1)传统发酵已经很难吸引大量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比如氨基酸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酒精工艺学等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而酿酒工艺学则还应加入动手实践和品酒知识,以满足目前社会要求向上发展趋势。(2)针对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开设生物制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等研究生阶段所需的专业知识,可采取短课时或合并课程,进行普及性的教学。(3)从上游的基因改造、育种,中游的生化工艺,到下游的分离,都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从感性的直接接触过程强化专业学习和动手技能。比如江南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三就开设选导师,大四整个学年都在实验室做相关毕业课题。(4)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创新研究课题,通过竞赛给予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和实验设施。通过实践参与课题,感性地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吸收。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就业和行业发展,一些文科经济类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但是不适合占太多学时。比如,开设生物行业法,包括合同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生物伦理与生物安全,开设综合学科,包括交际学、谈判学、心理学和压力管理等。另外,要求知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到学校为大学生做报告,以了解行业科研状态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开阔大学生视野,培养其兴趣,使其在就业时候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样大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工作。
四、结论
我国的生物产业也正沿着“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集资作为补充”的健康方向发展,生物工程正在将越来越多实验室中的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通过自身教学改革和调整,使大学生更具有创新力和对行业的热爱,并积极提高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扩大就业面选择范围。随着生物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本世纪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卢碧林,张敏,毛治超,赵红静.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06,8(4).
[2]胡廷章,胡宗利,涂昀,王贵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3]赵辉,凌宏志,王葳,韩晓云,吴国峰.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3,(01).
[4]庞宗文,阎欲晓,刘海东,白先放,冯家勋.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轻工科技,2012,(04).
[5]张荣珍,饶志明,堵国,成徐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礼[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篇2
一、国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中国的对比
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向受体转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体性状,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抗逆性,或丰富营养等目的的一项技术。它的出现,似乎使世界饥饿、污染、营养不良等问题的解决曙光一现。有人将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称为“绿色革命”,认为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原有的农业和产业。①因此,转基因及其应用也成了各国重点研究与发展的对象,下面将通过对比,来认识转基因技术层面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转基因的产生与发展对比
从科学技术上说,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理论起源于美国,在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科学家沃森(JamesDeweyWatson)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rancisCrick)的研究成果,确定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1978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美国被发现,这种酶可以选择性切开双链DNA,②无疑这让不同物种间基因的转移成为了可能,也让转基因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发现者阿尔伯(WemerArber)、内森斯(DanienNathans)和史密斯(HamiltonO.Smith)3位博士荣获了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紧接着,美国人梅里菲尔德(BruceMerrifield)发明基因合成技术,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3年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aryMullis)发明DNA扩增技术(PCR技术),并于该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可见,几乎每一项技术的实现都是突破性的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实现,包含了很多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些发现几乎都发生在美国,美国是当之无愧的转基因技术的开路者和领导者,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和理论上的遥遥领先地位,早在20世纪便已确立。1983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例转基因烟草,③同年,转基因马铃薯也在美国问世。随后,美国又研发了一系列转基因产品比如转基因耐储存番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等等。如今大规模种植的4大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油菜、棉花中很多关键性技术都是由美国公司或科研机构发明实现的。我国转基因科研开始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总体进步较快。1985年,国家出台“七五”规划,该规划的8大新技术中的1项就是生物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将生物技术列为重大战略技术。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攀登”计划、“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相继启动。①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重大需求,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②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生物技术一直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我国专门针对转基因技术也制定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的重大专项”,专项投资100多亿元。③在国家各方面的支持和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我国转基因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中国科学家于1988年将人工合成的抗黄瓜花叶病毒导入到烟草系作物的细胞中,获得了抗病毒能力很强的新品系。1989年,中国科学家将人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到鲤鱼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转基因鲤鱼。转基因鲤鱼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转基因抗虫棉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了一份《基因组学与世界卫生》的报告,在该报告中,认为中国、巴西、印度、亚太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4个大力发展基因组学的典型,是具备世界级科研力量的地区,且突出强调了中国的作用,肯定了中国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在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方面所做的工作。该报告肯定了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潜力,也赞扬了中国在科研方面做出的努力。④但是,我国在转基因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的突破、已有技术专利数量和全社会对待生物技术的态度上。第一,现有核心技术产生于美国,美国早已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美国杜邦公司现已开发出第二代转基因技术,即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的方法,实现对于生物性状的改变,从而避免转基因对于生物原有基因的破坏,也可以避免一些伦理争议。⑤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依然甚少,在学术搜索“第二代转基因技术”时,相关科研性论文几乎为零。可见,如今美国凭借着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全方位的科学优势,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第二,在基因技术专利方面,美国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以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Illumina公司为例,Illumina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主攻基因测序⑥的技术密集型公司,⑦通过一系列并购和专利措置,现在已经成为了基因测序的龙头企业,截止到2013年,仅其一家公司便拥有专利1061件,⑧成为美国媒体评出的“2014年度全球创新企业50强”之首。⑨反观我国,生物公司并没有哪一家走到如此前列,更没有哪一家公司拥有如此多的专利数量。我国生物技术公司或者一些生物科研单位会大量购买国外的仪器设备,建立所谓“最大”“最先进”的“中心”,这些“中心”实际上只是一副躯壳,其内部的设备、仪器均来源于国外。第三,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还体现在全社会对于生物技术的态度上。我国的生物学科作为理科一直被边缘化,被称为“背多分”,即只要努力背就能考高分的学科。在就业方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也被亮起了就业红牌,因为生物产业的技术密集性,生物相关学科就业往往需要较高学历,学习生物的学生没有专心于科研的决心,一心想着就业或发财致富,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就纷纷转向金融、管理这些市场需求量大的所谓“高薪”“速成”专业。而美国生物学的学生就业,一项很强大的支撑就是其发达的生物产业化系统。甚至一些科学家自主创业,创办了一系列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
(二)转基因商业化的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国土广袤,解决14亿人的吃饭和健康问题都需要生物技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非中国莫属。①现在获得我国进口安全证书的只有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油菜和转基因玉米4种作物。其中只有转基因棉花允许种植,其他3种转基因作物只能作为加工原料,不能改变用途,进口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在我国尚未得到种植的批准。②我国科学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杂交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获得安全证书,即将迈入产业化应用的阶段。③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允许转基因番茄在市面销售,这是美国第一次允许转基因产品商业化。随后,美国政府又批准了抗虫玉米和棉花、抗除草剂大豆以及油菜等10多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并推向市场。④转基因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日渐丰富。出现。美国不仅是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的发祥地,而且也是应用该技术研制新药的首要国家,大多数的基因工程药物都由美国首创。⑥1976年,DNA重组技术的发明人Boyer与投资者共同登记注册了美国的第一个现代生物技术公司———Genentech有限公司,并于1978年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制出第一批基因工程药物———人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Genentech也被认为是全球第一家现代生物技术公司。⑦转基因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美国也是占尽先机,1994年孟山都公司(Monsan-to)研制成功抗农达(Round-upReady)大豆(又称转基因大豆)。1995年孟山都公司拥有了这项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专利。⑧现如今,全球第一大种业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2013年销售额达到103.37亿美元,只低于我国和美国两国的种业市场总额,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种业市值。⑨孟山都公司又将销售额和利润额的一大部分投资于技术研发,其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其他公司。加之美国对于转基因产品采取“无罪推定”原则,即不能证明转基因产品是不安全的,就可以认为它是安全的,美国的转基因产品推广和产业化、模式化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2011年全球种子市场的销售总额约为345亿美元,而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美国跨国企业就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详见表1。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转基因技术实际上是一项“美国制造”“美国推广”的技术,美国在科研方面早已占尽先机,我国虽然在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上略有优势,但是总体起步晚,加之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我国科研总体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美国。这种落后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成果方面,还体现在生物科研相关仪器、药品制造方面,我国科学家使用的很多设备、仪器、试剂盒等多数都是国外生产的产品,这不仅浪费了资金,还限制了我国科学家的思维广度。空喊着“增加科研投资”实际上就是多花钱在国外的设备和试剂上,有一些甚至是对外国科研成果的单纯重复。国外公司尤其是孟山都等公司还有“专利战略”,为每一项可能的技术甚至基因申请专利,我国想要进行科研,就必须向其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基因申请专利,已经成为了外国公司封锁生物技术的一种强有力手段。但是,我国通过自主知识产权依然实现了某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突破,并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转基因抗虫棉。在20世纪90年代,棉虫灾害席卷我国棉花产业,美国借机向我国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时在国内“要不要发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甚至还引起了讨论。最终,政府、科学家选择一定要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在各方努力下,我国1999年实现了90%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覆盖率,并且,中国的抗虫棉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来参与全球的竞争。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作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其年均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也是一日千里,世界专利中有30%是生物技术专利。在制药领域,20%的新药属于生物技术制药,而80%以上的新药都可以看到生物技术的影子。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有340家上市,总市值高达3300亿美元。①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仍然较大,这种差距不仅是生物技术上的差距,也是仪器制造、精密测量的差距,甚至是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差距,加之外国的专利封锁和技术垄断的现状,马太效应可能让这些差距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赶上的,所以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国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加大科研力度这么简单,更应该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保护好自身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抵制国外的转基因入侵阴谋,这些政策的计划和实施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更需要政府层面和人文角度的关注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在转基因的机遇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基于产品而非技术的监管
一方面,转基因技术的风险的确存在,而且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种风险可能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于转基因技术一定要有合适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监管制度有可能造成市场的紧缩,限制科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可行的方式来正确监管转基因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关于转基因的争论,来源于其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生物界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其复杂度和精密度往往超出人类的想象,所以基因科学认识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在当下的科技条件下,基因结构的发现至今为止不过60年,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我们对于基因以及生物体的基因调控机制尚有很多不明确之处,现代基因科学不能解释很多自然遗传现象,所以基因认识的主体也就是科学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这些都导致了科学在认知和某些现象解释上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技术在操作和改造的后果上的不可控性。这也是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来源,同时也是转基因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不知晓概率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后果出现的概率并不能被可靠地量化的一种现象。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伴随着人类整个认知过程的始终,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个消除原有不确定性又产生新的不确定性的过程。的确,在科学上,向生物体转入基因,可能会破坏生物原有基因结构,干扰原有表达过程,改变原有代谢途径,这些都可能导致某些严重的后果。比如转入基因正好破坏了植物某些生存的必须基因,导致植物死亡;比如触发了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使得某些成分在植物体内含量过高;比如产生某些原有植物体本身没有但是却能够让人产生过敏反应的蛋白质,甚至可能是通过人类未知的某些途径对植物体或食用后的人体产生影响。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每次向植物转入基因的实验都会使用上百份植物材料,因为是否能够转入基因是一个未知,转入了基因之后是不是会死亡,会不会畸形是一个未知,是否能够符合人们的要求又是一个未知。经过这3道筛选,能够保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转基因成果。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实验保留下来的转入基因的植株的形态结构和成分可谓是“千变万化”,一些生长周期发生变化,一些外形结构发生变化,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这种概率是不可预见的。科学的不确定性在转基因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由于转基因食品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转基因问题更是引发了广大民众激烈的讨论,转基因问题的研究,也会为日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社会面临的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问题会越来越多。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现代社会实质上正在向一个“风险社会”迈进。在风险社会之中,不明和无法预料的后果将会变成历史与社会的主导力量。①风险的来源并非基于无知和鲁莽的行为,而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区别、比较、分析、推论等认知能力。它不是对自然缺乏控制,而是期望对于自然的控制能日趋完美。②2005年,“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针对中国问题接受过一次访谈时就说道,“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革转型正在迈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步入高风险的社会”。③针对高风险,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理性,更需要社会理性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科学、技术、产品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是目的上的区别,科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探求自然的最终本质以及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本质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发现现今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东西,表现为知识形态,所以科学是公共物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技术则不然,它是综合利用知识来为人类提供服务,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样实际操作上的问题,目的在于直接改造自然,发明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表现为物化形态,因此可以带来很多实际效益。基于此,私密是技术的一大属性,而专利就是用来保护技术的私密不受侵犯的利器。技术可以直接提高生产力进而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科学则不然,它若想推动经济发展,必须通过技术来进行转化。④技术与科学并不等同,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对于生物体性状调节机制的发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质粒的发现,都不等同于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更不等同于转基因产品的上市。但是科学却能引领技术的发展,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作为主导技术的电气和无线电技术,催生了电灯、汽船、电话、汽车、电报以及输电网等新型传输技术等等一系列现实的产品,而这些技术都依赖于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学的确立。再比如,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突破,催生了以表观遗传修饰为核心技术的第二代转基因技术的出现,第二代转基因技术不需要直接地改变生物体基因,只需要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予以干涉,如此基因改良技术将使得转基因作物性状的产生更加精确、迅速、高效。⑤这种转基因技术对于基因改变较小,同时也可以避免现存转基因技术伦理上的争议。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是技术突破的前提和先导,只有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再加以智慧的应用,技术才能水到渠成。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就是学术自由。某一权威的学术机构认为,学术自由应该体现在“学者有权探究知识,不管探索可能导向哪里,但同时又有责任完全地、准确地报告其研究成果”。⑥推动学术进步的主体一定是专心于它的专家学者们。学术自由,可以让学者感到社会的尊重珍惜,有了这些专心致力于高深学问而宁可默默无闻的专家和教授们,那些看上去冷门实际上却有可能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科学才不会消失殆尽,科学研究者不着眼于现在的得与失,而是为未来的突破创造可能性。投身科研本身就需要极大的热情,专注科研需要极大的定力,在别人纷纷“往上爬”的时候踽踽独行,在成果看不到应用希望的时候愿意默默去坐冷板凳。假如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不珍惜,不给他们自由的保障,那谁来推动我们的未来?以3D打印技术为例,它被称为“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⑦科学是技术的铺路者,学术自由是保障铺路者的“安全帽”。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良性机制与制度,切实让学术自由成为一种实践规范,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者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激发学者的思维和探索活力,从而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提高,加快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进程。技术与产品之间也是类似关系。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物品,技术是产品的先决条件。但是产品与科学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度的区别,产品中包含了太多社会价值和人文因素,它的风险的直接承担者是消费者,而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有直接辨别产品安全性的能力,对于产品风险并没有抵抗能力,因此产品相对于技术并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它必须对消费者,对整个社会负责任,产品是技术的结晶,不是技术的附庸,产品必须是被检验过的技术,是能够完全造福人类的技术的推广。真正好的产品,不仅需要核心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与把关。
(三)监管产品而不是技术
由前文的论述可知,科学、技术、产品3者虽然一脉相承,但是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迥异的角色,科学是探路者,技术是中转站,产品是最终目的。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存在的风险是微乎其微的,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风险的范围就会由科学家及至普通民众,才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破坏性的后果,这才是政府作为社会理性代表监管的关键所在。以对于转基因监管最为严格的欧盟为例。欧盟的转基因管理实行的是“以技术为基础”(technology—based)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审批制度、标识制度、可追溯制度和共生管理等。①欧盟对于转基因实验的审批也很严格,即使是实验性质的种植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欧盟1998年曾经停止过15个成员国的转基因食品的经营,1999年又曾经暂停过转基因植物的种植。这些对于技术的限制导致了欧盟成员国转基因技术的研发障碍,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欧盟现今技术上远远落后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农业免受冲击,欧盟采取了对于转基因极为严格的市场准入措施,即便是已经在欧盟境内获得销售许可的转基因产品,也允许欧盟的各个成员国在一定的情况下,实行临时限制或禁止其在境内销售的办法。②这导致了国外某些公司和政府的强烈不满,2003年,被称为“转基因贸易问题第一案”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3国与欧盟的贸易纠纷就是技术强国向技术弱国强推产品的一个典型例子。欧盟对于转基因的限制措施使得以上3国尤其是美国转基因产品出口受到重挫,这3个国家均向WTO提出申诉,认为欧盟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最终,2006年11月,专家小组做出了考察报告,认定欧盟对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3国对其出口的转基因产品所实行的禁止或限制销售措施违反了依据《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下其应当承担的条约义务,构成了对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方利益的损害,并要求其予以纠正。③由此可见,在现有国际秩序下,如果没有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国外的转基因产品强势入侵是不可避免的,转基因不一定安全,但是别人的转基因产品一定比自己的转基因产品更不安全,因为可能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命脉,决不可拱手让人。所以,技术上的研发不能放松,毕竟转基因推广是大势所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多权威的认可。退一步讲,转基因即使是不安全的,但其也会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开端,会引领更好的技术出现。我们要相信,谁引领了技术进步,谁就引领了“绿色革命”,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技术的监管只会阻塞技术的突破,限制解决现有问题的新技术的出现。相比来讲,对于产品的监管可行也可控得多。我们对于产品的严格监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审核,以大学、科研所为依托,建立更加专业的转基因检测机构。对于检测机构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机构与人员、质量体系、仪器设备等多方面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④保证测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建立能够专业、独立对现有检测技术进行改进的兼具科研的双重检测机构。第二,对于转基因产品涉及的专利问题也要予以审查。基因专利本身在法律上也一直是一个待讨论的话题。美国Myriad公司确定了人体BRCA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具有这种基因的人会较容易患上乳腺癌)的位置,并将其从染色体中分离、测序,随后,Myriad公司对BRCA基因及诊断测试方法提出专利申请,并最终获得授权。这项专利的获得,使得BRCA基因被该公司垄断和“独自享有”,其他人和其他机构不得侵权。⑤而该公司可以趁机抬高这项服务的价格,原本提供这项服务的机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则不得再提供该基因的诊断测试服务。这一案例引起了美国社会乃至全世界对于基因专利的一场大讨论,如果对于基因申请专利,那么是不是以后针对此基因的产品都要向该公司缴纳专利使用费。后来一部分患者将Myriad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定专利无效,但是Myriad公司提出上诉并最终胜诉。按照基因专利法规来讲,只要个人或机构能够分离、测序DNA并确定它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就能给基因申请专利。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早就开始了抢注发现的基因。而一旦获取了基因专利,一条基因可以开发出一系列产品,继而长期获得高额利润。①基因专利的受害者当然是转基因产品的消费国,尤其是依赖于该类产品的国家。比如,因为美国孟山都公司的注册专利和基因抢注行为,使得印度的棉花厂商因生产含有该专利的转基因棉花而受到美国对其产品的抵制和限制,从而给印度的农民和商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②“物美价廉”的转基因产品上市尤其是转基因种子上市,可能造成的是整个社会观念和社会习惯的改变,是社会对于产品的依赖,如果人们离不开的产品的核心专利把握在别人手里,那么无疑我国的国家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现今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了“基因抢注”。2001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对于发现于中国的野生大豆的一段序列一口气提出了64项专利申请,这样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中国育种专家或者农民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侵犯了孟山都公司的专利权,进而面临高额赔偿。③所以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必须要对其涉及的技术专利和基因专利予以审核,对于那些涉及国外专利的产品的上市要持谨慎态度。
三、监管产品而不是技术的合理方法
(一)积极推动生物技术应用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转基因的应用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一方面来说,只有一项技术真正被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这项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都会极大地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以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巨头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将其营业收入的10%用于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直接瞄准当今和未来国际生物技术的最前沿,该公司每天仅仅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达到了260万美元,④令其他公司乃至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可见生物技术的产业化会使受益者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到这个领域,从而真正推动这个领域的进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吸引到这个前途无限的领域,也有望迅速改变我国生物技术落后的现状。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到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费用达到几十亿美元,坐落在马里兰州的军事医学研究所,其实就是美国基因武器的研发中心。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借助生物技术研发出了各种“生物武器”。⑤但是,生物技术具有研究和开发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产品寿命周期长等特点,这由此决定了该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长周期的行业。⑥在项目的种子期、创业期、扩展期和成熟期,都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其需要,更无法使其紧跟世界先进水平,也会导致其与市场的脱节。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国家应该尽快让一些“检定合格”的转基因产品走出实验室,让转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我国人民,促进我国生物科学的长足发展。在适度的监管环境下,通过推动技术密集型生物公司的成立和发展,进而推动生物技术的应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会改变如今生物专业“冷门”的现状,《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红牌”警告的十大专业之一。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生物技术应用不够造成的。应用不够导致人才的缺失,然后导致科学技术整个的停滞不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只有推动生物技术的应用,才能吸引到更多人才投身于生物科技的研发,形成“科学—技术—产品—经济—人才—科学”的良性循环。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强国梦。
(二)在转基因的应用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
既然要推动生物公司的建设,那么就必须要开创生物公司全新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监管体系。转基因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虽然以现在的知识和监管体系来讲,试错的风险并不高,但是试错的代价却是极其高昂的,它涉及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安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所以要通过一些措施防控这种风险,其中一种合适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引入保险制度,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由国家授权第三方权威机关对生物产品进行评估,一旦发现高风险产品则不允许上市,一些鉴定为“安全”的产品则需要生物公司为其购买“保险”,这些产品进入市场以后,如果出现像“三鹿奶粉”那样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则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这样做不仅仅是给生物技术公司创造了一种可行的盈利模式,更是给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道路,通过为转基因产品买保险的方式,防控风险,监督风险,体现的是科技应用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理性。保险的范畴要涵盖转基因生物风险的各个方面,现今公认的转基因风险按照产品的风险,主要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和生态安全方面的风险,所以针对转基因产品的保险应该分为“食品安全”保险和“生态安全”保险。如果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出现了食用性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由保险公司理赔。如果产生了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或者造成生态圈的不良后果,也由保险公司理赔。这样一来,无论是食用还是种植,都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保险所能起到的作用,不是让人们接受转基因食品,而是的的确确保障这种产品一旦出了问题,能够及时筹措资金,保障受害者的利益,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现有转基因产品的风险并不高,全球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一例因为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出现严重后果的例子,也并没有哪项被科学界权威认可的动物性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所以转基因产品的保险并不会增加多少生物公司的成本,政府也可以对生物公司的这部分成本进行补贴,以提高转基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大学教育;社会服务;大学生就业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也不断加深,不但国民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是根本,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是目标。这四大职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本文试从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建设要与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相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同
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萌发于美国,从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到威斯康星理念的诞生,大学应当为社会服务这一职能逐步确立。它是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学,作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在社会改革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也应当是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工具。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曾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一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知识和能胜任工作的公民;二是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发展实际有用的知识;三是把知识传授给广大人民以便去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提供或专家或顾问指导。专家,就是指在某一领域里能够有一定造诣或影响的人,他们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行业的技术进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专家云集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各个领域提供建议和指导、服务社会。二是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大学知识传播到民众中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让群众及时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获得社会最大效益;三是尽可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
随着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培养不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教育的目标。专家指导、知识传承、人才培养这三个方面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当然,正如范海斯校长所强调的,大学教师在校外承担重要的服务性工作的时候,不应当忘记最大的服务是自己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和培养新一代的学者,要尽可能地把社会服务与创造性研究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学生们也要参加到社会服务中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比如在专家指导方面,有的教师专注于搞学术研究,有的教师专注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而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标——人才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许多高校开始逐年扩招,社会供给不断增多,而社会需求的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导致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到位的具体表现之一。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与2010届同期相比(89.6%)略有上升。按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就业率没有上升,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上升靠高职高专拉动。就业蓝皮书同时指出2011届全国608.2万名大学毕业生中,有70万人“学非所用”,而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这9个曾经的热门专业则因失业率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其他冷门专业的就业情况仍很难突破。
大学生就业状况既反映了大学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也反映了大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2012年大学生就业率看似有所上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高校毕业生队伍的迅速壮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社会供求失衡,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二是专业对口问题。近年来,为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所大学都非常重视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市场化,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在专业设置上存在求全现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上存在不顾条件盲目发展热门专业的现象等。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与择业观念问题。由于大学教育由精英化逐渐转向大众化,教学方式、教学功能及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高等院校没能培养出足够优秀的人才,同时现代大学生很多都缺乏创新能力,并且长期与社会脱节,没有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大学生大都对工作的期望值很高,没能正确地树立择业观,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通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改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对社会开放并走向社会的结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服务社会的目的与实际教学活动出现了偏差,不但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而且缺乏创新性培养,甚至与社会脱节。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已经在社会服务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等社会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我国高等教育应该通过教学和科研,培养大量人才,创造新的知识,最后把成果回报给社会,对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并给予解决的方法或建议,这才是社会需要的,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
如何通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改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认为,高校首先应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努力培养高素质及创新型人才。高校专业设置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产业结构为依据,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定位,确保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其次,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给在校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实习、实践,使他们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提高就业能力。再次,高校之间应加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专业优势互补。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孕育出来的高校人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才具有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即学生个人方面和学校方面。从学生个人来讲,应该多关注生活,从中观察、思考并挖掘信息,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力求用简洁的方法快速解决难题。从学校方面来讲,首先要注意教与学的创新结合,由灌输式教学逐步转入启发式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营造创新的氛围,力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热点难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高校的培养与引导更是责无旁贷的。高校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调整自身与大学生就业不适应的方面,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帮助,更好地发挥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服务社会作为现代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职能往往是以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为依托,通过教学培养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人才,通过科研为社会创造新前沿,进而通过专家指导和大学生就业将新知识广泛传播到民众中去,逐渐形成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螺旋式上升,从而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难题的同时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范海斯.“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
[2] Charles NeCarthy.The Wisconsin Idea[M].New York:The Mac-
millan Co-mpany,1912.
[3]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十二五”;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86-04
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于2012年6月4日在香港的最新全球制造业报告——《2012年全球制造业展望》指出,中国制造业正朝着价值链上游发展,从以往的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效益的提升。一方面,传统产业出现了大量迈向高价值制造活动的投资,另一方面,先进科技产业也获得了更多支持。该报告预言,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从全国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新进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化改造提升了传统制造业
依托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已大大提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飞跃的进展,涌现出一批如海尔、联想、宝钢等信息化建设的优秀企业。根据工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0%,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超过50%。钢铁、石化等行业涌现一批综合集成应用水平世界领先的大企业。超过3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近70%的国家重点企业因实施信息化获得了明显的效益。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虽然起步较晚,但表现出很强的“后发优势”。
(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6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了制造业正在朝着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方向积极转型。进入2012年之后,这种强劲的势头得以延续。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在此背景下,全国新兴产业增速达14%,领跑整个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
(三)现代生产业实现大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向服务业延伸,与生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从我国情况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一些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服务外包、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增值服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我国已涌现出一批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的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基本实现口岸无纸化通关。2011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4亿元、2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7%、42.2%。
二、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虽然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国,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增长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步伐沉重而艰难。推动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努力培育“第三次工业革命”环境下源自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竞争优势,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实施好以下几方面战略举措:
(一)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当前,制造业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同样重要。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以全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整合全球资源和运作的能力。
1.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供应链全球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贸易使得供应链全球化发展成为必然。处于全球化的企业只有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也要立足于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化。目前,华为、海尔等企业已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成果。同时,中国企业也应当加大对供应链全球化的风险管理。
2.形成生产的全球化。要把生产厂房建在生产成本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形成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网络化体系,向全世界提供商品。
3.实现研发的全球化。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呈上升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一是海外研发的比重逐渐上升。二是海外研发在东道国研发体系中的作用日渐上升。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也应当趋于全球化。有实力的企业要把更多的研发工作转移到国外。为了抢占技术与市场的制高点,应当把一部分核心创新工作首先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4.实现公司治理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逐渐扩展为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公司战略、组织架构、商业模式、风险管控和人力资源等治理方面的全球化。有志于实现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应当以此为借鉴。
(二)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
纵观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不懈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其第一要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然是制造业未来持续转型升级的正确选择。由此,必须认清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正确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
1.建立多项技术协同创新新机制。从技术的发展看,当前人类社会的技术创新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因此,客观上需要一次爆发式的革命来实现质的飞跃。与以前基本上由少量技术突破比较,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结合传统行业本身自我的技术创新彼此相互映射、融合的结果。而这种新的特点也必然会反映在制造业中。未来制造业成长中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产业的出现,就不再是某项技术“单打独干”的结果,而很可能是若干项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未来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必须注意当前多项技术的融合趋势,建立多项技术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在协同创新中,要明确各种技术与各个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合理布局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
2.完善新工业革命环境下的自主创新体系与流程。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但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并非意味着企业一家“单打独干”,而是应当着力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与流程,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在当今信息技术进步加快的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从横向看,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研发的协作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技术研发的公共平台与各类公共的信息资料。从纵向看,企业要与其同类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共同进行研发活动,这在国内外已经有了许多案例,如信息产业领域的闪联产业联盟就涵盖国际上多个国家的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企业。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成为一种以往其他方式和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最优资源配置方式。信息化可以加速重构我国制造业生产组织体系,加快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步伐,并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毫无疑问,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打造国际竞争力的“不二选择”。新时期实施信息化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技术选择与信息标准化。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的选择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首选问题。全面来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因而,信息化投人应当更趋于理性化、合理化,信息化一定要适应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并非最昂贵、最高级的设备就一定是最好的。当然,技术选择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追求先进性,不断升级技术水平,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切实注重系统的集成和开放。从技术角度看,信息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不同标准的信息及单个的设备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信息孤岛”,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造成产能的浪费。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这一点对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2.防止唯技术论的倾向。当前,国内企业的硬件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并不多,但许多时候却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原因就在于信息能力首先是非技术的。根据专家的观点,决定信息能力的七要素是:人员技能、程序、组织结构、文化、领导艺术、技术和信息本身。技术只是决定信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凭经验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技术上,以求取信息应用能力,而技术实际上仅占企业信息能力的10%。这正是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一些企业只追求技术本身,只建设了支撑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而忽视了信息化的其他要素。信息化硬件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硬件在技术上的先进,还依赖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支持。
(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
对制造业而言,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可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必须拓展眼界,通过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制造业的绿色发展。
1.通过技术自主创新,拓展新的领域。我国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通过自主创新,企业必须努力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填补空白,开发一批对节能减排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成套装备,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开发国内外市场,拓展产业空间。目前我国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产业,如环保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和投融资能力,并且拥有多年积累的国际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经验,部分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已走向世界。当前业界应把握政策扶持机遇,大力开发国内、国际市场,一方面要鼓励已形成比较优势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进入市场,重视开发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和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2012年8月,我国宣布到2015年向节能减排领域投资2.4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这对节能减排产业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五)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从实践发展经验看,当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谨慎选择技术路线。战略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的特点是技术创新非常活跃,不断产生新技术,甚至出现一些“颠覆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但其最大的弱点是技术不成熟,存在一些技术风险,但也同时存在一些技术机遇。因此,在实施技术创新时,应当既大胆探索,又尽量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对大规模的投资行为尤其要谨慎,技术的突破要立足于企业、行业的比较优势,注意与传统行业技术的衔接及带动作用。规模经济很可能不是最优的追求目标,而应当视新技术的技术特性而定。
2.制定多样性、互补性政策。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获得国家的全面支持,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如国家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贴、各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这些支持政策的目的还在于引导、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从成长阶段看,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早期的培育阶段,各种支持性政策仍然在给新兴产业的发展输血,但新兴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一直依赖输血维持,而必须逐步建立自身内在的发展机制。因此,如何从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就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我国实施的家电下乡消费补贴的政策值得借鉴。政策的作用点要从投资转向消费,并增加政策的多样性、互补性,再根据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制定消费补贴政策。
(六)加快管理创新,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当前,为了给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宝贵时间,加强管理就必然成为企业控制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加强管理更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篇5
美国经济衰退已经没有悬念,关键的问题是这次衰退能持续多久?冲击面有多广?这不仅关系到世界经济的走向,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目前,国际国内金融界对美国经济衰退问题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悲观主义”认为,这次美国次债危机将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另一种“乐观主义”的代表是美国财长保尔森和“股神”巴菲特,他们认为美国“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美国经济正在复苏。美国经济到底走向何方?针对这一扑朔迷离的经济命题,我们对美国经济周期和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度分析。
次级债风波是本轮经济周期的终结者
全球经济与美国经济周期的终结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债危机不仅是2002~2007年美国经济周期的终结者,也是2002~2007年全球经济周期的终结者!2002年,在美联储连续降息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达到历史性的低点,即1%,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开始了扩张性的经济周期繁荣,无论世界经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等都经历了“黄金五年”。2002~2007年期间,美国经济经历年均2.9%增长率;全球经济年均4.56%高增长;中国和印度分别取得年均10.6%与8.6%超高速增长。
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是无法抗拒的!历次经济周期均由扩张开始,信贷收缩结束。2002~2007年全球经济迅速扩张的背后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低利率刺激信贷的结果,同样本次经济周期将以次债风波导致金融系统信贷收紧而结束。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扩张的步伐嘎然停止。全球经济将从5%的高增长下滑至2008年的3.7%左右。美国2007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为0.6%,远远低于三季度4.9%的经济增长率。2008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0.6%。这显示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扩张周期已经终结,2008~2009年将进入经济周期的低谷(见图1)。
美国经济衰退的证据
尽管按照传统标准(以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作为判断经济是否陷入衰退的依据),美国经济还不算是真正意义的衰退。但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上千亿美元资金注入的财政救助,勉强将美国经济拉到0增长之上,自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已经连续两个季度GDP下降到1%以下。如果不是存货变动的正向贡献,2008年一季度无疑将是负增长。但存货变动显然不具有趋势性意义,二季度经济增长将难以期待来自存货变动的正向贡献。
对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的美国经济而言,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国内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的显著放缓。在此次危机中,美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性动力――消费,已经彻底丧失了根基,美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降到15年以来最糟糕的状态。我们知道,美国经济是建立在旺盛的国内消费需求基础上的,它的居民消费需求占到了GDP的70%以上。而在美国居民财富中,房地产这种资产的持有方式比例较高。因此,房地产市场在美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危机,致使美国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下滑,住房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美国居民财富缩水,通过财富效应使得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另一方面,房价下跌使居民提供的抵押品价值下降,得到的消费信贷也会下降。这也会造成消费支出的下降。正如2008年4月30日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预测:“家庭和企业开支受到抑制,就业市场进一步走软,金融市场仍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信贷紧缩形势和住房市场收缩加剧可能对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在经济景气迅速下滑的背景下,美国公司业绩出现剧烈下滑,企业业绩(利润增幅)迅速恶化,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企业业绩出现大幅负增长。
从美国经济运行指标看,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已经连续半年下滑,年增长率为-8%左右,这预示着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同步指标(coincident indicators)也处于下滑“拐点”,这说明在未来6个月内,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将进一步恶化。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跌入15年来的最低谷。
是美国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吗?
次贷危机与战后其他经济衰退对比分析
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宏观数据分析来看,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和五次衰退:
(1)20世纪70年代滞胀造成的经济衰退。1974~1975年发生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75年的失业率达到8.5%。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当年的消费物价上涨7%。该时期美国的GDP增长缓慢,CPI 处于较高的水平,即属于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时期。
(2)20世纪80年代初,由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美国进行温和通胀所引发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在1980~1982年呈现W型运行态势。
(3)20世纪90年代初,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较长经济增长中累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所引发。1990年7月至1991年3月,历时8个月。在进入这次经济衰退之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上升,实行了紧缩银根的所谓“软着陆”政策。由于货币政策不当,美国金融领域出现危机,导致存量调整引发实体经济运行下滑。
(4)科技股泡沫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美国再次进入繁荣时期,尤其是从1995年开始的网络泡沫,投资者从网景、亚马逊、美国在线等公司极为成功的上市中受到鼓舞,相信了“投资网络产业一年抵得上投资传统产业一百年”的神话,使网络概念股的股价在纳斯达克市场上一路攀升。1999年美国圣诞节前纳斯达克股指曾一举跨过了4000点大关,并一路走高,2000年3月10日上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5048点。同时,由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美国进入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期,并继续保有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20世纪末世界范围互联网泡沫的结束对美国虚拟经济形成了一个负面冲击,2001 年美国经济增速趋于0,从此以后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美国股市进入了长达3年的调整时期。
(5)2007年的次债危机。2002年以后,在宽松的货币资金环境下,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进入信贷扩张时期,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入“黄金5年”,直至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再次出现衰退迹象区间,股市再次进入调整。
通过比较美国经济周期,可以发现本次的次贷危机与历次美国经济危机存在较大差异:
(1)从政府作用看,延续了美国政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重”救助措施:历次危机中,美国政府的救助能力大大对冲了危机本身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存量调整引发实体经济运行下滑。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1 年内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1次降低利率,同时政府刺激经济的财政措施也随之出台,美国国会通过11年减税1.35万亿美元的法案和三次注资1500亿美元;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6个月内将利率从5.25%降至2%;美国政府出台了总额16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增长计划。
(2)从危机时间看,不同之前危机“V”型反转,而是呈现扁“U”型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次经济衰退平均周期为 11个月,最长为16个月。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和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经济衰退时间均不超过1年,经济景气迅速恢复,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而本次次贷危机,由于房价调整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GDP与私人消费的复苏也会较为缓慢。截至2008年4月,美住房楼价已下跌了15%,预计2年内将比最高峰下降30%,下一步商业地产价格也将下跌,并拖累商业地产贷款出现问题。我们预计,本次危机持续时间将更长。在2010年之前,美国经济将不会走出低谷。
(3)从危机损害程度看,次贷危机损害度将超过战后任何一次危机:一方面,金融部门的危机比较严重,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许多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问题,而目前解决的前景仍不明朗;另一方面,此次美国消费支出的问题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和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美国总需求中超过了70%比重的消费支出出现了很大下滑。因此,这次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无疑比前面两次的衰退要严重,延续时间必将更持久。
是否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今年4月底以来,以美国财长保尔森和“股神” 巴菲特为代表的“乐观主义”者认为,美国“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美国经济正在复苏。是否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如何看待当前的美国经济?
尽管第一波最强劲的冲击波已经过去,这一轮冲击波更多体现在心理冲击层面和真实冲击的交织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后续冲击波还会陆续到来,现在美国楼价的下跌趋势还在加速,这意味着现有的一些按揭余额当中所能收回的贷款愈来愈少。目前,美国房屋的建设开工减少了50%,而需求的降低更大,楼价下跌了15%,估计最多可以下降20%。到了2010年,楼市的价格可能会比最高峰下降30%。如果楼价下跌幅度达到30%,可能所有按揭的40%会出现偿付困难。美信贷危机的总损失,保守估计会达到5000亿美元,悲观估计会达到1万亿美元。
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又和次贷危机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它们是互为因果。在房地产泡沫时期房贷机构放松了放贷标准,发放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房价下跌就造成了这些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出现亏损,很多放贷机构倒闭。由于金融创新,这些次贷抵押贷款通过打包的方式变成了可以销售的债券,被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持有。当这些房贷机构出现了亏损,就导致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价值缩水。投资这些债券的金融机构就产生了大量的坏账。
房地产问题和金融市场危机的交错,这可以从图2的次债风波传递效应机制进行分析。对于全球的投资者而言,次级债抵押贷款资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源于这种债券评级高而风险低,因而吸引了全球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次债风波中,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CDO)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涉及次级贷款和次级债的金融机构都受到了严重打击。花旗(Citigroup)、美林(Merrill Lynch)、UBS 等众多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见表1)。
是否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是否次债危机已经接近尾声?我们的观点是次债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尽管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救助使得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大大缓解,市场恐慌情绪得到控制。从图3的美国房屋违约率数据看,美国居民的住房违约率仍在进一步上升;房地产按揭周期也显示,美国抵押贷款到期高峰在2008年和2011年,因此我们预测次债危机造成的违约和金融机构损失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次贷危机的后续冲击波仍将存在。2008年5月,UBS、AIG、Credit Suisse 等金融机构先后爆出在2008年第一季度巨额亏损的消息,也说明次债危机造成的金融业亏损还在延续(见表1)。
美国经济的结构性衰退特性
与历次经济衰退相比,尽管2007年爆发的次债危机的潜在损失十分巨大,但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冲击深度却相对有限。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随着美国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经济的弹性更强了。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完成了经济结构调整,即构建了富有弹性的抗单一冲击的经济结构。不仅次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力减弱,而且120美元/桶的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也大大弱化。
从产业视角看,技术革命与技术创新对冲了美国信贷危机冲击
经历两次“石油危机”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二战后最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调整,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汽车等传统工业的技术装备有了极大的改进,管理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在美国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推动下,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悄然兴起。从那时起,美国的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相继涌现并迅速在全球确立了领先优势,促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产业升级。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入了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时代,其高科技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尖端科技行业占有垄断地位。
经历20世纪90年代技术革命后的美国经济结构,“科技和电子”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结构的核“芯”,外部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冲击起到了很好的抵御和对冲效果。2008年4月,美国智囊机构――信息科技和创新基金会的总裁罗勃・特金森(Rob Atkinson)认为,尽管美国经济的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下滑,但并没有迹象表明网络销售也陷入了低迷。目前,电子商务仍然在以4倍到5倍于传统零售行业的速度增长,IT(包括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Forrester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网络零售销售额(不包括旅游服务)为175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1%。Forrester预计,2008年美国网络零售销售额将突破2000亿美元,2011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
尽管次债危机给美国金融业和地产公司造成严重冲击,这两大部门的业绩和景气跌入低谷。但由于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技股在美国股票市场表现卓越。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次债危机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冲击。2008年第一季度,Yahoo、Google、intel、AT&T 等科技和信息类巨头都获得超速增长的业绩,这充分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弹性(各产业部门经济)特征。
服务部门产出数据良好,减缓了制造业不景气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趋势性变革,服务部门的状况对于经济增长的趋势性意义在不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制造业不景气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4月份非制造业指数为52,大大超乎市场预期的49.1。这是该指标继连续3个月处于萎缩之后重现的扩张趋势。作为领先性指标,这预示着美国未来产出回升的概率很大,将会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这也是美国经济将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的预期支撑之一。
与4月份就业报告中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大幅增加相一致,4月份非制造业就业指数从上月的46.9跃升至50.8,是拉动总指数的主要因素。而5月7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非农劳动生产率折合成年率较上一季提高 2.2%,好于市场预期的 1.5%,同比提高3.2%。可以认为,现阶段劳动生产率正处于一个向上的周期性过程,这将为净出口这个新经济增长点提出支持。而稳健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缓慢的工资水平降低了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利润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同时,从最近跟踪的美国就业情况看,也略好于市场预期,尤其是4月份的失业率和工资册上的美农业雇员数指标,都显示美国次级债风波对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度在短期内不会强化。
本・伯南克将把美国经济引向何方?
面对美国经济面临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在金融市场迅速蔓延,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采取了积极的减息措施。美联储激进措施对缓解金融市场危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激进货币政策的背后是美国经济格局的演变。我们的观点如下:
连续降息 :美国经济下滑势头有望遏制
自2007 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减息措施,7次降息使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已经从5.25%降至2%,累计降幅达325个基点。美联储激进降息和美国政府的巨额注资,有助于缓和金融市场信贷紧缩的状况并减少经济面临的风险。
数据显示,以美联储为主导的美国经济管理部门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已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从3个月期以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息差指标可以明显观测到。这两种期限的国债品种分别代表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而且一直被美联储用作国债到期收益率的统计指标。1968年1月到2008年5月期间的历次衰退来临之前,10年期国债恒常到期收益率与二级市场上的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的月平均差额均为负值。从长短期利率出现倒置的时间来看,这次出现倒置的时间要比2000年长短期利率出现倒置的时间要长,利差为负,说明陷入衰退。2001年,长短期利率出现倒置的时间只有5个月,2007年次带危机持续的时间达到8个月,这说明本次经济衰退的时间跨度显著高于2001年的互联网危机。2008年1月美联储的激进货币政策和美国政府的注资,使得金融市场指标迅速改善,从图5的美国中短期利差走势看出,美国中短期利率差从2008年1月开始迅速上升,这说明美国经济下滑势头在2008年第二季度有望得到遏制。
弱势美元,符合美国本土经济利益
自2007年8月以来,美元贬值超过10%,美元指数从81.7下滑至2008年5月初的73.1。美元下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美联储不断地降息,降息就意味着美国资产收益率和欧洲、亚洲国家相比下降,这样就会使得美元下跌。因为大量的套利性资本会因此从美国流出,流入到欧元资产,日元资产或者是人民币资产。
由于美元较大幅度地贬值,美国出口迅速扩大,美国贸易逆差多年来也难得出现了下降。从2008年5月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3月份外贸数据看,3月份美国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收窄,为582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608亿美元,也较上月的617亿美元缩减了35亿美元。3月份的进口数据显示,美国的内需持续低迷。整体来看,美国的贸易逆差持续大幅收窄,净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净出口从以往拖累经济的角色反转成为推动经济的一大因素,2007年二季度以来,三个季度对 GDP 增长分别贡献了1.1、1.2 和 0.9 个百分点,这种趋势表明,净出口将在今后两年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我们预计,2008~2009年为对冲消费下滑负面冲击,美国将继续推进弱势美元策略;随着美国经济在2009年中的复苏,美联储将可能逐步提高利率以缓解通胀压力,美元弱势局面将在2009年得到扭转。
反通胀,下一个货币政策目标
为了保持美国经济的稳步增长,美联储目前所需要掌控的经济形势非常微妙,美联储既要防止出现经济下滑的风险,又必须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美国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压力并未出现明显的减轻。数据显示,受高油价的驱动,尽管美国经济在降温,但通货膨胀率还在继续走高。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在截至2008年4月份的12个月内,美国消费价格上涨了4%,而去除能源和食品之后的核心消费价格也上涨了2.4%,超过美联储认为可接受的1%至2%的通胀范围。
与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样,控制通胀也是美联储的主要政策目标。与过去几次降息声明相比,美联储2008年4月30日的声明在继续关注经济形势的同时,显然增加了对通胀的关注。声明强调“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有必要继续对通胀发展情况进行“谨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