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教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钢琴启蒙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钢琴启蒙教学重点

篇1

乐器之王钢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传入中国也有将近二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钢琴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弹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学龄也越来越小。这些现象虽然推进了钢琴教育的发展,但对教授钢琴的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琴教育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艺术学科,特别是在幼儿钢琴的启蒙教学上,则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孩子最大限度的学习热情,因此,在钢琴启蒙教学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孩子的性格特征,采用引导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音乐兴趣。对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来说,首先应当让孩子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喜好,通过兴趣的培养,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弹奏手型的时候,老师不妨用形象的语言去“打比方”,可以将半圆的手型比方成小屋子,手背是房顶,手指头是房子的大柱子,房顶是圆形的,因此手背要向外隆起,而柱子要稳就需要手指头的有力支撑,否则小房子就会倒了。

二、营造和谐的音乐环境

好的音乐环境可以使孩子舒服的、顺其自然的受到音乐的熏陶,因为这类感受是多方面的。良好的环境可以营造舒适的氛围,当这种作用反应到孩子身上时,他们就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音乐也能对对幼儿的身心有很好净化与熏陶的作用。假如家里面摆设一架钢琴,孩子在同龄人当中就会有一种优越感,如果亲手弹奏出动听的乐曲,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培养孩子对钢琴的喜好,应该最大限度的提供给他们谐的学习环境和培训。

三、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学方式要规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给孩子打好坚实的基础, 所以钢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心理发展与认识的教学方法。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所以,教师演奏时的动作、手型、姿势、表情都会使儿童受到极大地感染,通过模仿与理解就会比较准确快速地学到新知识,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些技能技巧,运用到演奏的过程中。基于此,教师就应当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使用PK的形式进行回课;开展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活动会,让学生之间谈谈学琴的体会,家长之间说说怎样才能让孩子练好琴等等,另外还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调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具有互相比拼的意识。

四、计划科学的练琴方法

运用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找到适合于孩子自己的练习途径,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映出孩子练琴态度的积极性,钢琴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要慢练。幼儿在刚开始学的阶段,弹奏的能力比较弱,练习新曲子的时候,切忌急躁。慢练能使孩子对曲谱当中的各种要求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应,让大脑、手指和键盘有足够的时间来相互统一协调。最重要的一点是,慢练能够夯实学琴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出现错指法和错音的机会与频率。

(二)分段练。在学习比较长的曲子时,如果没有掌握方法,就会感到很吃力的,也影响到识记曲谱。所以,将曲谱分成小段来练习,可以降低难度,增强孩子的理解与把握。

(三)难点与重点单独练习。相对于这一点,对幼儿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曲子当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难点与重点,一定要反复练习,如果没有掌握这些要点,弹奏时就会出现整体的节奏不协调、不统一。不反复练习,难点的问题就会变得越发突出,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四)分手练习。为了对每一个声部都了如指掌,有些曲子在练习时一定要分手练,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够取得化难为易的效果。

五、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篇2

【关键词】启蒙阶段;钢琴;音乐教学;教学强化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6-02

在当今文化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启蒙阶段中融入钢琴这门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所以为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增强其学习钢琴的能力非常必要,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牢基础。钢琴学习属于音乐教学范畴,在启蒙教育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人的音乐素养都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但是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误认为学钢琴就是反复练习,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儿童产生抵触情绪,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儿童钢琴学习的兴趣。

一、钢琴教学中影响儿童音乐兴趣的因素

(一)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

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所有家长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一个孩子可能要同时上4到5个培训班,包括:音乐、美术、奥数、国际象棋和语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彻底沦为学习的机器,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产生厌倦情绪,即使孩子原来对钢琴感兴趣,也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学好。

(二)教学模式落后

相对于国外,我国在音乐启蒙发展上比较晚,而且目前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钢琴的学习。如今,我国钢琴教学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教导一个儿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给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儿童创新能力,很多儿童对于这种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学的模式不感兴趣。

(三)师资力量薄弱

启蒙教育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因此,在儿童钢琴学习,其启蒙老师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儿童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对钢琴启蒙老师需求大,而启蒙钢琴教师缺少,很多启蒙培训机构和家长找不到优秀的老师,只能退而求其次,导致很多没有受过专业启蒙教育培训和素质较低的人成为钢琴启蒙老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儿童音乐兴趣培养的欠缺。

二、培养儿童钢琴学习中兴趣的必要手段

(一)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面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听从儿童意见,给儿童合理报培训班。钢琴是乐器之王,其优美的旋律会吸引很多儿童的注意,促使儿童学习乐趣的培养,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够对钢琴的学习抱有积极的心态。

(二)丰富教学模式

我国的钢琴启蒙老师,应该摒弃陈旧教学模式,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丰富钢琴启蒙教学模式。例如,钢琴启蒙老师可以以日本铃木音乐教育理论为创新基础,铃木教学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在20世纪中叶,由日本著名音乐家铃木镇一创立。该教学法强调使用乐器有效的表达感情,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以及完善儿童的人格,同时,该教学法认为钢琴的学习不是单调的反复练习,而是应该为儿童多创造听的机会,即以听为主,促使儿童先学会模仿和听,这样孩子才能更深入的接触音乐、认识音乐和学习音乐,进而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三)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

教师专业素养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专业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师德素养和心理素养,因此,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引进国外优秀的钢琴教师,以培养出更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其次,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例如,降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运用到钢琴教学中,该理论极具独特性,认为音乐教育应该采用全新、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同时,该理论认为,儿童不应为学而学,应以提升自我的音乐修养为目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套教学理论,那么一定能够使孩子的钢琴启蒙受到更好的教导。再者,教师一定要把自我师德培养好,尊重儿童,不因任何原因有差别的对待儿童。最后,教师应该加强心理素养,秉承着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使命,同时,以豁达的心态、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百折不挠的勇气、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等品质影响儿童,并以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儿童。

(四)创新培养儿童音乐兴趣教学模式

1.合理编排课时。钢琴课程设置一般为每周2个课时连续授课,从单次学时来说,90分钟教授一个内容是很充分的;但是从周课时来说,大部分儿童认为一周只有2个课时时间相对较少,使得每次学习结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技能复习与练习,导致儿童新内容忘了旧内容,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因此,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钢琴教学的周课时,例如,每周增加一个课时或者每两周增加两个课时,专门抽出一些时间安排旧内容的复习、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教学的组织实施形式关乎儿童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能达成,因此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儿童性别、钢琴功底、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计划安排等。具体教学组织过程中,对基础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式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儿童在其能力范围之内都能学到最多的钢琴知识。对钢琴功底较弱的儿童,将其单独编组进行多次、重复教学,通过强化训练提升其能力。

3.拓宽教学内容。现阶段,大部分的儿童均认为,钢琴课程内容是偏向技能训练,对音乐美学、艺术欣赏等与钢琴有关的周边内容涉及较少,这对于培养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兴趣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教学中不但要重视钢琴技能学习,也要增加理论知识教学,例如选择一些钢琴欣赏、音乐欣赏等内容,使得儿童能够趋向于全面发展,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

4.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手段,在重技能的同时也能增加教学趣味性。以音乐为切入口,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各类音乐,进而伴着音乐节奏做出有节律的肢体动作,使其能充分感受钢琴之美。另外,可以采用观看歌舞剧或钢琴游戏等方法,激发儿童对钢琴的学习欲望,达到将“要我学”转变“我要学”的教学目的。

钢琴启蒙教学不再单纯以学为主,而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兴趣为主,教师们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联想、模仿,从而激发其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促使孩子体会到钢琴之美。钢琴的启蒙教育属于音乐领域,所以,为了强化儿童钢琴教学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从音乐入手,首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其次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孩子把儿童钢琴学习当成兴趣爱好来学习,而不是强逼的去枯燥、反复练习。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把孩子的钢琴教好。

参考文献:

[1]李荣辉.浅析音乐教学中游戏的意义和作用[J].辽宁教育,2010(06).

[2]黄亚萍.学前儿童钢琴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1).

[3]李艳.浅谈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方法的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4]夏炜焱.儿童学习钢琴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04).

[5]卢蕾.论儿童学习钢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

篇3

关键词:高师钢琴;《钢琴基础教程》;》《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钢琴》;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01-0137-05

随着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教师和学生对钢琴教材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区别于钢琴表演专业的教材,专门为师范类学生编写的系统全面的钢琴教材并不多。笔者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高等音乐师范专业的电话随访,了解到目前最常用的还是1983年版的《钢琴基础教程》。近年来,又有多套高师钢琴教材陆续问世,不过均没有得到全面普及。本文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三套教材,也是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十年来运用得较多的三套教材:1983年由韩林申等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以下简称《基础教程》);2004年由杨鸣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以下简称《分级教程》);2006年由李和平等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钢琴》(以下简称《钢琴》)进行研究,从教材编排结构,教学材料选择等方面对三套教材进行对比评析,通过对这几套教材的研究凸显作者的编写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师钢琴教材的进一步改革提出新的设想。

一、三套高师钢琴教材的对比评析

(一)基本概述

《基础教程》共4册,每一册都由浅入深地精选了各种类型和体裁的曲目多首。教材的内容和进程是按1981年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大纲(草案)》编排的,从出版至今已30余年,是多年来高师钢琴专业最常用也是沿用时间最久的教材。编者在后面又做了几次修订再版,本文暂不把修订版列入研究范围。

《分级教程》共6册,分11个级别来编排,每一级都分别精选了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和四手联弹几种体裁的曲目多首。此教材是顺应新时期音乐师范专业学生的增多和学生水平的提高而编写的。“这套教程由预备级入门,有针对性地在曲目编排和教学方法上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力求给高校的钢琴‘白丁’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新作品,其中有些是首次发表,并在曲目的难度和多样性方面上作了进一步的拓展。

《钢琴》共4册,每册8个单元。每一单元循序渐进地安排了钢琴基础知识、键盘练习、基本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四手联弹,键盘和声练习、歌曲伴奏以及不同时期流派钢琴音乐的简介和钢琴曲等内容。这套教材是在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编写的,在教学材料组织、范例选取、活动设计、练习要求等方面,力求突出教材的“师范性”。教材吸收了国内外现代钢琴教学的先进理念,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曲目选择也更加多元化。

(二)三套教材编排结构对比

1.《基础教程》(一至四册)按学年分册的结构方式来编排,每年使用一册。每一册把本学年要学习的练习曲、小乐曲、复调曲、大型乐曲、歌曲伴奏改编曲、四手联弹等曲目混编在一起。这种编排结构,有效地针对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便于教师和学生按学习进度来选择曲目,对于高等师范专业的学生特别适用。但是教材中没有把曲目进行归类,顺序也有些混乱,选择曲目时比较耗费时间。

2.《分级教程》(一至六册)按预备级到十级分级数的结构方式来编排,没有具体指定哪个学年弹几级,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程度灵活选曲。在每一个级别中,除了预备级按断奏部分、连奏部分、踏板、合奏练习几个板块来编排,一级到十级每个级别都分为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四手联弹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精选了数首曲目。这种编排方式条理清晰,生在选择曲目时更容易一目了然。

3.《钢琴》(一至四册)选用了更加灵活的编排结构,它跟《分级教程》一样以曲目体裁为主线来划分版块,同时又加入了新的结构编排元素。首先按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分为4册,其次每一册又分别包含了约8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结构安排上,每一册又各有不同,各册各单元设计安排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相同板块,又随进度作相应增减。如第一册第一单元中以基本知识的讲解和键盘练习来编排,然后逐步增加音阶、练习曲、乐曲;第二册开始减少了音阶,增加了键盘和声;第三册增加了歌曲伴奏;第四册又按音乐史的时间为序、音乐风格对曲目来进行编排。这种新颖的编排方式,与音乐史的学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曲目的同时,又对各个时期音乐的风格和流派加深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三套教材在编排结构上都体现了编者的清晰思路,虽各有特点、自成体系,但均具有由浅入深的逻辑性。

(三)三套教材选用教学材料的对比

传统的钢琴表演专业教材,一般包含基本练习及四大件(练习曲、复调曲、中小型乐曲、大型乐曲)几部分内容,而高师钢琴教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专业特点增加师范性的选材。

这三套教材在传统的教学材料基础上,均增加了师范性的教学材料且各有侧重。下面就此具体进行比较评析。

1.启蒙阶段教学材料的选择

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在进校之前从未接触过钢琴。所以三套教材都针对启蒙阶段的学生安排了相关学习内容。

《基础教程》在第一册的开始部分安排了音符键盘对照表,从两首单手的断奏练习和三首双手的断奏练习开始,然后就进入连奏、双音练习了。相比于之前表演专业传统启蒙教材(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此教材选材非常精炼且重点突出,特别是在有些曲目的前后有简短的文字讲解,非常有利于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对乐曲进行理解。可惜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对弹奏姿势、手型、指法都未做文字和图示的讲解,断奏、连奏的练习曲目偏少,学习进度显得稍快了一些。

《分级教程》花在启蒙阶段的篇幅相比起来就要多一些,整个预备级整整32页都是针对启蒙阶段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一开始有指法标记图、键盘音符图,然后是断奏部分的演奏姿势讲解和图示,单音、双音断奏和跳音练习,接下来是连奏的文字讲解和图示及16首连奏的小曲,这部分编者给了相当多的比重。

接下来编者的创新点是在启蒙阶段引入了踏板。在传统的表演专业教材中,因为启蒙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个子小,够不着踏板,所以较晚才引入踏板练习,而在《分级教程》里,编者针对高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了他们身体的成熟和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在启蒙阶段就开始踏板的学习,对学生迅速掌握钢琴技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教材中有踏板的图示,踏板用法详细的文字讲解及3首练习踏板的曲目,学生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对钢琴踏板的用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以后的学有裨益。

预备级的最后一部分是合奏练习。有四手联弹、与老师的合奏、钢琴二重奏。这些练习对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既呈现了多声部音乐的层次性,锻炼了学生的多声思维能力,又展示了音乐形式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钢琴》第一册的第一、第二单元共24页都是启蒙阶段的内容。与前两套教材相似的内容有:键盘音符对照图、钢琴弹奏基本姿势与手型讲解、手型图示、指法标记图示、以及非连音、连音、跳音的文字讲解和练习的曲目。

此教材选材创新之处是在启蒙阶段专门讲解了黑键和白键、升降号,而且特别进行了专门的黑键练习,并引入了“五指音型”这个概念,把启蒙阶段的手指练习和调式调性的学习相结合。这样选择教学材料充分利用了高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基础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技巧的同时加深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促进。

2.基本技术练习的选择安排

音A、琶音、和弦等基本技术练习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基础教程》由于篇幅的限制,除了第一册启蒙阶段有少数几首手指连奏的基本练习外,没有其他基本练习的内容。师生需要从另外的教材中补充基本技术练习使用。

《分级教程》把基本练习作为重要的内容,从第一级到第十级每一级都安排了相应程度的音阶,琶音,从C大调、a小调的音阶,主三和弦琶音开始逐渐加深难度,直到最后的24个大小调三度、六度、八度音阶,属七、减七和弦琶音,每一级的弹奏速度均有详细的量化标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学生系统地掌握调式调性知识和手指基本技术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此教材从一级到六级还安排了非常具有“师范性”的内容:I-IV-V-I和弦连接的练习,并详细地标注了指法。此项内容把高师钢琴课、和声课与即兴伴奏课的学习巧妙地融合起来,既练习了和弦弹奏的基本技术,又熟悉了和声课中基本的和弦连接,并为编配即兴伴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钢琴》在基本技术练习的内容安排上比重虽不是很重,但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更加强烈地体现出“师范性”。从第一册第二单元开始,手指练习就和调式调性的学习结合起来,首先在键盘的不同音区上弹奏大调前五音,然后安排了练习音阶前五音和主和弦的小曲,要求学生分别用连音、跳音与非连音方法弹奏,边弹边唱,记忆各调的键盘与音高位置。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启蒙阶段学习基本的触键方法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调式调性与和声连接,让学生同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第三、第四单元进入音阶练习之前详细讲解了音阶的音程结构,和弦练习更是详细地列出了I、IV、V级和弦及其转位,每个和弦都有和声标记和指法标记,特别适合初学者。五单元开始基本练习移到了附录,指法、和弦标记仍然一一标注。进入第二册音阶琶音和弦练习逐渐向键盘和声练习过渡,键盘和声这部分在下一节进行论述。

三套教材在基本技术练习教学材料的安排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高师钢琴教材越来越需要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选材,充分地体现“师范性”特征。

3.“四大件”的选择安排

练习曲、复调曲、中小型乐曲、大型乐曲在钢琴教学中通常被称为“四大件”,是钢琴学习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三套教材中“四大件”都是比例最重的部分。

《基础教程》所选曲目,从欧洲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到中国作品等都普遍涉及,近现代作品偏少。《分级教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之前不常见的作品,如勒穆瓦勒、雷斯霍恩、拉克、泰勒曼、汉吉维尔德、梅西安、亨德米特等外国作曲家的作品,以及周静、常平、冯石、陈怡、宋迪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近现代作品比例增多,曲目难度有所加大,曲目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钢琴》除了上述两套教材所选各个时期的曲目之外,还特别增加了爵士风格的钢琴作品。

从三套教材“四大件”钢琴曲目的选择中可以看出,高师钢琴教材在选曲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拓展。今后,音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更多的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钢琴作品充实高师钢琴教材。

4.钢琴合奏练习的安排

四手联弹,双钢琴等合奏练习,能锻炼学生的多声部思维能力,并增加学习的兴趣。三套教材都安排了少量的合奏练习。

《基础教程》的第一、第二册均在末尾部分有几首四手联弹的曲目。《分级教程》从预备级到第四级每一级都安排了合奏练习,以四手联弹为主,还包括与教师合奏、钢琴二重奏和简单的室内乐,第七级中还有一首双钢琴作品。《钢琴》第二、第三册每单元有一首四手联弹曲目。

三套教材对钢琴合奏的曲目安排均稍显单调,曲目少、类型单一,对双钢琴、室内乐、钢琴协奏等内容几乎没有涉及。

5.“师范性”教学材料的安排

高师钢琴教材区别于表演专业教材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体现出“师范性”特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能为歌曲弹奏、编配伴奏和自弹自唱是他们需掌握的极为重要的能力。这三套教材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都专门安排了键盘和声、歌曲伴奏、自弹自唱、伴奏编配等提高伴奏能力的“师范性”教学材料且各具特色。

《基础教程》虽没有专门列出歌曲伴奏的板块,但是专门选择了一些可以当作歌曲伴奏练习的钢琴曲,其中有些本来就是一首伴奏曲。如第一册的《老黑奴》,第二册的《啊,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马赛曲》《嘎达梅林》,第三册的《重归苏莲托》《桂花开放幸福来》《满江红》《歌唱祖国》,第四册《跑马溜溜的山上》《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等都是直接练习伴奏的曲目。在练习这些曲目时,学生会接触到常用的和声连接、柱式和弦、分解和弦及半分解和弦等基本的伴奏织体,为自己编配伴奏做准备。

《分级教程》也没有专门的歌曲伴奏板块,但有些曲目也是专门为伴奏能力提高编选的歌曲改编曲。如第一级的《采花》,第二级的《公爵的歌》(选自歌剧《弄臣》)、《夏日最后的玫瑰》,三级的《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六级的《敖包相会》(内蒙民歌)等。练习这些曲目同样有利于学生熟悉基本的和声连接和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的学习打好基础。

《钢琴》曲目编排中也同样安排了多首歌曲改编曲,如第一册第六单元的《故乡的亲人》,第七单元的《嘎达梅林》《费加罗的咏叹调》,第八单元《小鸟》,第二册第三单元《在北京的金山上》,第五单元《茉莉花》,第七单元《我亲爱的爸爸》。第三册第六单元《爱情的喜悦》,其中多首是高师声乐课的常用曲目,还有中小学教材的曲目。此套教材的亮点在于:从第二册开始,安排了键盘和声的板块,每一单元的和声练习后都有几首歌曲的伴奏编配练习和移调练习。这部分内容将乐理、和声课,即兴伴奏课与钢琴课教学有机结合,对学生提高键盘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并为学生编配即兴伴奏和弹奏歌曲伴奏打下基础。进入第三册后,还专门安排了歌曲伴奏的板块,这部分的伴奏均是正谱伴奏,有些曲目还要求学生自弹自唱并进行移调练习。

从三套教材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钢琴》大大增加了歌曲改曲、键盘和声、伴奏编配、歌曲伴奏等“师范性”教学材料的比重。“师范性”内容在高师钢琴教材中比重的增加也是高师钢琴教育日益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师钢琴教材改革设想

从以上对三套不同时期的高师钢琴教材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工作者顺应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中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大大推进了高师钢琴教材建设的发展。当前在新形势下,高师钢琴教材需要不断发展与改革,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改革设想。

(一)加强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在近年新编的高师钢琴教材中,编者已经开始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如《钢琴》中键盘和声、歌曲伴奏等板块,把乐理、和声、即兴伴奏等课程的学习内容与钢琴课学习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受益匪浅。今后,学科的交叉融合应进一步加强,除了乐理、和声、即兴伴奏外,还可以跟曲式、歌曲写作、中外音乐史、声乐等课程交叉融合,特别是之前的教材和声乐课结合的很少,但恰恰高师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建议在教材中多增加弹唱相结合的训练。

(二)选编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入教材

高师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要进入中小学实习,毕业后更是长期接触中小学教材。如能把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音乐欣赏等内容,选编进高师钢琴教材中,让学生提前熟悉它们,对教学实习和今后的工作会有帮助。如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给学生讲授“音乐家的故事: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在高师钢琴教材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编月光奏鸣曲的一到三乐章,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熟悉此曲的背景和贝多芬生平,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增加备选作品

钢琴作品浩如烟海,高师钢琴教材篇幅有限,只能精选部分代表性作品。建议今后的教材中增加备选作品目录,这样既节约篇幅,又让师生选择面更宽。无论是按级、单元来编写,还是按曲目的时间顺序或体裁编写,教材都可在每个部分末附上几首备选作品目录,还可分重点练习和非重点练习(视奏或泛弹)的层次。如《钢琴》第四册中,每个单元是不同风格流派的几首乐曲,书中每一单元约有6、7首曲目,在这些曲目后可增加几首备选曲目。如第五单元印象派作品编人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和拉威尔的《幽谷钟声》,这两首曲目篇幅都较为短小,可在之后再列出一些印象派的经典作品目录供学生学习参考,如德彪西的《月光》《焰火》《水中倒影》《欢乐岛》,拉威尔的《水之嬉戏》《夜之幽灵》等。

(四)增加音频视频学习的资料

随着互联网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查找各种音像资料。高师钢琴课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欣赏音频和视频来增加他们学习作品的质量和数量。

高师钢琴教材的作品后面可以附上建议欣赏的音频视频的演奏者和演奏版本资料,便于学生课余自行查找学习,并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学习感受。同时在教材中也可列出一些补充曲目及版本,通过音频视频来学习,这样也可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

结语

篇4

关键词:启蒙教学 声音训练 节奏训练

苏联钢琴家、教育家涅高兹曾说:“音乐是声音的过程,正是作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也不是停滞的状态,它在时间上是进行着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两个范畴——声音和节奏——在掌握音乐、掌握音乐表演这一问题上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决定其余一切的首要要素”。声音的掌握是每一个钢琴弹奏者应该解决最首要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要注重发音,弹奏得不科学就会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只有科学的弹奏方法和技巧,才能奏出美好的声音。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节奏就是其中之一,体现出音乐的时间组织形态,节奏对于音乐而言就像脉搏之于人的生命一样。因此声音和节奏的训练在启蒙教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启蒙阶段为学生种下一颗优良的种子。

一、声音训练

声音包括音高、音强、音色及音强等。在此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放松、正确的弹奏出圆润丰满的声音训练上。正确发音的弹奏,主要的前提是放松,只有放松了,力量才能顺畅的运送到指尖,弹奏出圆润的声音。弹奏者的手指落键后,要立刻找到放松的感觉,指尖站在键上,指尖以外的部位和其他不用的手指、手臂均处于放松状态,不需要继续施加压力,这样弹奏的声音就自然、饱满。学生放松程度因人而异,有些琴童天生较放松,相对容易掌握放松的状态;有些琴童因紧张或机能原因较难做到完全放松,教师应该帮助其找到指尖的支撑点,支撑点站稳,手臂等关节才可以放松。如果肘部、腕关节和掌关节的不放松,力量就不能全部集中在指尖上,弹出来的声音就会虚和不稳定。

从发声学来讲,钢琴发音属于物理现象,通过人敲击琴键带动榔头敲打琴弦发声。钢琴发出什么质地的音色完全取决于触键的动作。在这一瞬间里,使用什么样的触键方法直接影响到钢琴的发音,手指离键的高低和运动的快慢也会影响发音。用敲打的力量弹奏,我们听到的是打击的声音;用懒散的力量弹奏,钢琴会发出软绵绵的虚的声音;用正确的弹奏法弹奏,钢琴回馈给我们的是圆润饱满的声音,三种声音的区别就需要弹奏者靠耳朵去辨别,帮助自己找到一种延续音较多、听着较自然的弹奏方法。因此最初学习阶段,都从全音符开始弹奏,让学生在时值保留时充分放松,并养成“听”的习惯。

启蒙阶段三种最基本的触键方法为非连音、连音和跳音。非连音的几种弹法中,启蒙阶段接触到的是肘关节自然上下弹奏的非连音。要求学生大臂自然下垂,以肘关节带动手臂、手腕,力量集中在指尖自然下落在琴键上,并保持够音符的时值,让学生学会借助手臂力量弹奏,控制手指、手腕、手肘之间的协调。控制触键力度,发出响亮、浑厚的声音;连音通弧线来表示,线内各音从头到尾保持连奏,要求学生从第一个音下键后,不要重新抬起手臂,而是用抬指的方法弹下一个音并同时放开前一个音,音和音之间要衔接流畅、指法过度自然、力度适中,强调歌唱性在连音弹奏中的重要性。跳音是在音符头上用 “·”来标记,跳音和非连音的下键力量相同,区别在于非连音下键后停留在琴键的时间长,而跳音下键后停留时间短,至于短到什么程度,需根据具体的作品内容决定。跳音几种弹奏方法中,初学者最先接触是手臂跳音、手腕跳音、手指跳音,跳音弹奏法的选择,也需要根据作品内容来决定。

教师在讲解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如基本手型、手指力度、放松、手指触键等问题后,一些弹奏中相关的基本因素也就随之出现。如:对节奏型的了解与掌握、弹奏中节奏的准确性、左右手的配合、连贯的弹奏、手指的独立性、手指弹奏的力度、音色的控制等。

例1

在《电贝司》这首八小节的曲子中,三种基本弹奏方式都出现了。首先要求弹奏者先看清楚谱号、调号、拍号,弄清楚手位及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弹奏。然后分析曲子结构,这首曲子的旋律线出现在左手,伴奏在右手,这就要求弹奏者控制左右手音量对比。教会学生用自然音量弹奏,根据曲子风格选定要求的速度和力度。这些都一一让学生理解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要求边讲解边让学生弹奏了。

二、节奏训练

奏 节奏可以说是音乐的灵魂、骨架,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因素。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必须掌握的。它包括速度、节拍等,始终支配着整个音乐进行以及音乐的表现。对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建立准确的节拍概念和培养具有音乐表现力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节奏感的培养要建立在准确的节拍基础上,它贯穿于钢琴弹奏的始终,如果节奏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那么对学生今后的钢琴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启蒙阶段教学中如何训练节奏呢?

边数拍子边弹边唱是最基本的方法。除此之外,笔者在这里介绍两种节奏训练方法。第一种数拍子弹,拿到一条旋律,先不急于上琴弹,看清楚拍号后,先分析节奏,在琴上任意找个音(可暂时不用具体音高),按照谱子上的节奏型先弹出节奏,嘴上同步跟着数拍子:1 2 3 4 或者一拍两拍三拍四拍,待熟练后再加入具体音高。第二种打拍子唱,第一步先训练学生手上打拍子,要求只有第一拍两只手掌心相对,后几拍都是手背,这样一来,4∕4拍就行成了强弱次强弱的效果,同样3∕4拍就形成了强弱弱的力度变化。第二步教学生练习用嘴唱出各节奏型(也可以暂时不要具体音高)。第三步把前两步结合在一起,这对于协调能力较弱的小孩存在一定难度,需要由浅入深,从较为简单的小曲子练起。

以上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任何节奏型。下面例2图示为一般的节奏型,比较容易掌握。在例3的三连音节奏型中,可以先教学生数一个小节四拍的三连音节奏,让他们体会三连音节奏,再按照谱面的节奏进行训练,这时需要在第一拍心里预数出第二拍三连音节奏,为第二拍的出现做准备。在例4的弱起节奏型中,虽然弹奏从第四拍开始,但是要求学生数拍子从第一拍开始。两种节奏训练法也都是从第一拍开始。

例2,一般节奏型

第一种:嘴上数节拍: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手上弹节奏:da-da-da da--da da da da da da da X

第二种:手上打节拍:手心 手背 手背 手背(如此反复三次)

嘴上唱节奏:da-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X

(此处以da代表有音高的音符,X代表休止)

例3,三连音节奏型

例4,弱起节奏型

参考文献:

[1][苏]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篇5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在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钢琴教育家列昂尼德·巴伦博伊姆提出的三个基本要求,即培养儿童弹钢琴的技能;注重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觉,发展其音乐思维;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能力。这三个基本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但是很多教师则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应用这三个要求。

一、启蒙阶段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阶段

笔者认为,在对儿童进行钢琴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的是儿童学钢琴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加强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以及即兴演奏和创作的能力。在不同的时期,儿童学习钢琴演奏也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在17、18世纪期间,人们在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成为一名音乐家,因此在对其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儿童能够演奏各种音乐作品,还要求他们能够 对音乐作品进行第二次的创作,使其在不同的场合同样能够演奏;

其次,在十九世纪,人们在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要求儿童的弹奏技能要非常高,使他们面对不同难度的音乐作品都游刃有余;

最后,自上个世纪以来,对于儿童音乐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在这一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儿童具有较高的演奏能力,还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造性表演能力,将儿童潜在的能力激发出来。

二、培养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的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音乐家在演奏某一音乐作品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它主要是将各个音符复杂的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听者的心理感受都是由钢琴演绎者决定的。而钢琴演绎者的个性特点、文化内涵、知识水平、艺术趣味等是作品演绎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抽象的事物,那么钢琴演绎者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将这一抽象的事物表现出具体的内容,使人们更够直观感受到。目前,人们在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培养儿童的演绎技能,反而忽视了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音乐思维,这就无法真正提高儿童的艺术水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音乐思维:

1、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技术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但是我们还需要重视的是儿童对作品的在创作能力。一个成功的钢琴演奏者,演奏技术必然重要,但是还需要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以及文化内涵融入在其中,这样才能够使音乐深入人心,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具有艺术感染力。在启蒙阶段,我们更加需要对该素质的培养加以重视,否则就会导致儿童只懂得弹奏而无法感染到人们的内心。

2、提高儿童的信心与兴趣

在对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逼迫学生练习钢琴,而是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喜欢钢琴,与钢琴交朋友,让他们习惯练习,这样才能够培养儿童的能力。

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需要,必须要使学生能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良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进程与步骤,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给学生新的曲子时,不仅仅要注意新曲子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要考虑到学生最终是否能够完成这一曲目,是否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求钢琴教师非常熟悉钢琴教材,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良好的教材组织结构,了解不同教学进程中前后衔接的教材在音乐知识、弹奏技术、音乐感培养方面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钢琴水平及个性特点,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安排保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形成良好、持续的学习动力。

3、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教育

儿童音乐表现的动机各式各样,而且还因年龄而异。所以鼓励儿童音乐表演刨造力的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并与多种情况相适应。在这些情况中圣兰伯尔强调的学员的个性和成功与不成功行为的具体情况。在当代,要求客观、全面地分析学员音乐表现的呼声很高。对学生成绩和错误进行明智而善意的分析,可以成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其音乐思维发展的有利因素。一般说来,每个教师,在他夸奖或者责备一个儿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他的个性,至少当事情涉及到某个年龄的学生时,夸奖可能使其从此更加努力,也有可能使其变得更加自负。不适宜的责备同样会产生有害的结果。总之,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一一是过于着急,还是由于不应有的马虎;要弄清楚,儿童为什么成绩上不去一一是因为能力差,还是偷懒等等。

此外,对勤奋、扎实的儿童要多加鼓励,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即兴发挥的能力;对天资聪颖的儿童则要注意加强技术练习,在不扼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的同时让他们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对年龄偏小的儿童要注意选择明快的作品,注意更换练习的内容和掌握学习的节奏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则要注意让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与深度。

以给学生安排作业为例,对钢琴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往往乐于接受或容忍较难的作品,而学琴兴趣较差的学生则不愿意接受那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作业。有的学生成就感意识较强,希望通过钢琴学习的成就获得心理满足,这样的学生往往把驾驭一首非常难的作品看做是获得更大满足的条件,因此愿意教师给更难的乐曲;反之那些成就意识较低的学生则没有很多目标的吸引力,因此对较难的乐曲往往觉得是一种负担。这些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都应该是教师在决定作业难度时的参考因素,否则就会由于受到动机方面的阻力而影响整个教学安排与可能达到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我们在培养儿童创造性音乐思维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对各种教科书、钢琴教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出钢琴演奏入门教育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当然,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钢琴教学的基础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还必须作出大量的辅助研究。首先,要选择好适合中国儿童音乐意识程度的音乐和语言材料;要确定欧亚传统音乐语言的基本规律,以便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被儿童掌握;还要顾及现代中国儿童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对学校提出的目标等等。总之,深入地分析、适当的借鉴一定会有助于提高我们钢琴教学质量的。

参考文献

篇6

那么什么是项目教学法呢?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的学习形式来开展;有明确的任务予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其教学的内容是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担任促进者、指导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学习者掌握在遇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这个技能[2]。钢琴教学方法很多,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钢琴教学来,借鉴项目教学法的优胜之处,笔者对项目教学法和钢琴各种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之后,以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为例,采用小组课教学,并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目前已有两个学期,初见成效,在此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原因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高考的三A线大专生,这类学生都是出自高中的文科班,其特点是比较文静,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强,文化基础稍好,理解能力较强。但对音乐感受能力及反应能力比较迟钝,左右手的平衡与协调力稍弱,对钢琴认知是空白的,零接触,是进入学院才开始接触钢琴,对钢琴的学习还处于一个启蒙阶段。在校期间,钢琴基础课开设是三个学期,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是2节课连堂,因此就以每次课作为一个课时来设计教学内容。一般每个班有35—40人,实际情况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授课形式只能是小组课或是集体课。

(二)分解项目教学法各项特点,与钢琴基础课教学挂钩起来。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化解贯通到钢琴基础课中:①以学生为中心;②8、9人一组;③相同的教学内容:内容即是项目、任务;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成若干个教学项目,解决好了这些项目,教学重难点就解决了,教学目的达到,学生弹奏的乐曲就成型了;⑤练习法:学生直接参与这些项目练习的全过程,钢琴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⑥教师引导学生:即是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担任促进者、指导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可见,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进行钢琴启蒙教学,采用小组课的授课形式,使用“项目化”教学是可行的。

二、选定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及教学项目

(一)精心选定教材。

普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校前对钢琴的认识都是一张白纸,没有不良的触键习惯,考虑到她们的自身特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力,可直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技术训练上,例如良好的触键习惯:手指在钢琴的站立触键点正确到位;手型端正;某个手指站立时腕部会放松,其他手指自然贴键,手型不变,不僵紧等等;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比较文静,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强,文化基础稍好,理解能力较强,就从三方面去训练和开发她们的手指机能,即手指独立能力上,技巧上,综合能力的成品小型乐曲表现上。虽然钢琴启蒙的教材极多,但最后选定的教材是:《哈农手指练习》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车尔尼Op.599》钢琴触键技巧能力的训练;《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成品小型乐曲的训练。

(二)科学制定教学项目,做好课时安排。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开设3个学期,共98学时,每周四课时,分两小组上课,约上48—55课时,划分《车尔尼Op.599》内容上24课时,《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内容上24课时,《哈农手指练习》贯穿到每次课时中进行,要求每次到钢琴上就必须要练习。《车尔尼Op.599》的学习,不必像少儿学生那样每首都必弹,根据课时计划,在100首的练习曲里面挑选,精弹约24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练习曲。同样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的教材里面也精弹24首乐曲,与《车尔尼Op.599》技术相当程度进行配餐调节。

三、项目教学法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钢琴课教学一般的步骤

钢琴课教学一般的步骤就是手指练习(哈农练指法)回课(检查上周作业)新课教学(下周作业)小结,其重要的就在回课和新课教学环节上。

1.手指练习:只是为了巩固好手型,加强手指的独立性,在弹奏中臂部、腕部的放松。

2.回课,也就是检查上周作业:①根据上周作业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的要求:背谱,完整,流畅性,乐感。②让学生在课堂纠正弹奏中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触键上的,节奏上的,音色力度的把握是否到位。③让学生对改进的要求再做一次检查弹奏。

3.新课教学,也就是下周作业:学生分析作品训练节奏和节拍(速度)教师示范讲解再指导分析作品,指导学生怎样视奏,分析作品,解决技术问题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小结,先让学生复述一遍上课的内容,存在哪些基本问题,课后需要加强练习哪些重点部分,然后教师再补充学生总结中有不足和遗漏的地方。课堂教学是钢琴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大致有讲授法、谈话法、指导法、示范法、观摩鉴赏法、练习法、发现法[3]。下面笔者以新课《车尔尼Op599》No45教学为例,将钢琴教学中的几种方法融合进“项目教学法”中,使钢琴多种教学形式与项目教学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贯通和融合。

(二)确定项目名称和内容: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

1.项目名称:学弹《车尔尼Op599》No45。

2.执行时间: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期第十四周

3.项目目标:掌握以下四种节奏音型及熟练弹奏此练习曲。

4.学时安排:2学时

5.必备知识: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好,熟悉G、D大调音阶,正确弹奏跳奏,左跳右连奏法,右跳左连奏法,落提动作在乐句中的表现。

(三)项目设计:即教师组织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任务,此环节教师示范弹奏《车尔尼Op599》No45。

2.学生分析曲谱,找出弹奏难点。

3.教师带领学生解决难点:

首先从钢琴谱的节奏上进行分析:是左手和右手的“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还是与之相反的“四对一”,“三对一”,“二对一”的节奏音型,并逐一练习;以四小节一个练习单位,读①②③④节奏谱,并把钢琴谱的全部节奏抽取出来读,能把这些节奏用左右手拍击出来;其次是旋律分析:左手指法训练,哼唱低音谱旋律;右手指法训练,哼唱高音谱旋律;两手合奏,可念读节奏,心里哼唱高音谱的旋律。此环节教师示范慢弹,也同时强调要求学生也要慢练。最后是触键时注意跳奏和连奏的区别,休止符,21—24小节左手指法和连奏动作。学生自己进行小结。

(四)项目实施:即学生练琴过程。

1.练琴要求,第一步读节奏谱,对①②③④节奏型的把握到位;用左右手拍打节奏练习。第二步,慢练,注意弹奏时区分好跳奏和连奏,及乐句的动作要求,以四小节为一次练习单位,左,右手分手反复练习,再双手合奏。第三步,慢练,扩大到八小节练习,也就是1—8小节,9—16小节,17—24小节,25—32小节共四次练习。第四步,慢练,再扩大到1—16小节A段,17—32小节B+A′段练习。

2.学生的练琴计划,填写在实施过程中任务卡:课后保证每天练琴时间不低于45分钟,按照上述练琴要求执行,填写每天的练琴进度等。教师在评价中要参考的一个任务卡。

(五)项目评价:即隔周回课。

回课,采用观摩鉴赏法,学生经过一周的练习之后,相同的练习曲已经很熟悉旋律,每个学生之间的弹奏差异性就很容易听出来,一组学生中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演奏相同的曲子,让其他同学听完后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给分。这样执行可以锻炼学生的耳朵的听辨能力及锻炼学生胆量。教师登记下表。适当地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表扬其勤奋练琴的精神,对乐感好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也以鼓励为主;对音乐感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要多引导其音乐乐感的训练,如走路时自己心里可默念“一二一二”,听音乐时身体跟着节拍舞动等办法去解决。动员和号召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反复地慢速练习一首曲子,每天能够保证足够的琴点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提高自己的钢琴技能的训练和学习。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学生培养

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而且学前时期的也是幼儿启蒙培养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学前教育教师能够不只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演奏技巧。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相关的乐理知识以及相应的乐器演奏技巧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知识素养。并且怎么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幼儿教师钢琴课程教育效果,也成为了现代教育的关注重点。在实际的钢琴课程教学之中逐渐探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1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1.1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乐感

为了能够培养出学会出色的演奏技巧以及良好的音乐素养,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乐感。通俗来讲,乐感就是人在听到音乐之后所激发出来情感以及相应的内心感受,每个人因为成长经历、个人素养、性格特征的不同,在音乐中所产生的乐感也不尽相同,而乐感是对音乐进行理解的第一步,也是以后音乐演奏的重要基础。在钢琴教程之中主要通过聆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乐感,毕竟音乐是听觉方面的艺术,钢琴的演奏也是通过听觉进行情感交流的。在对学生的进行钢琴培养的时候不能够一味要求进度,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兴趣,充分的利用浩如烟海的钢琴曲目,针对学生对于音乐兴趣的不同,用不同类型的音乐对其进行引导。

1.2循序渐渐传授钢琴技法

钢琴演奏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钢琴的发展之中也孕育了难易程度不一的演奏方式,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演奏技法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做到循序渐进。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总结,现在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在培养学生乐感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曲目中寻找难度适中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讲解,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对于曲目能够有充分理解吸收,也能够使学生学习演奏技巧的动力更加充足,促进学生对于钢琴演奏技法的记忆。

1.3多方面的实施钢琴教学

在传统的钢琴演奏中,教师的教课环节往往只停留在课堂,而对课下学生的学习、练习情况重视程度不足。通过大量的教学调查,以及教学总结发现,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光是课堂上的教学不够的,还要的充分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钢琴演奏的练习,而且调查结果显示,往往课下练习的要比课上教学更为重要。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育工作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引导,也就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下对自己喜欢的曲目进行练习。并且还可以通过介绍作曲家的风趣故事、创作经历、性格特征来进一步吸引学生。

1.4多形式的组织教学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不顺畅,使得学生遇到的演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也是造成学生钢琴技术增长缓慢的一个因素。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的运用现代的电子科技,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互相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予以纠正。

2训练学生聆听与思考

音乐不仅仅是人类用音符、旋律、节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体的精神产品。丛林中鸟雀的婉转啼鸣,山间流水的浅吟低唱,以及江河大海的轰然澎湃,都会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心灵。可以说,音乐是通过“听”才可以掌握的一种艺术,而钢琴弹奏在“听”这一方面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从以下两方面去增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1听自己弹琴的录音通过学生听自己弹琴时候的录音,能够有效的使学生客观的感受、评价自己的优点长处以及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方向、练习方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进步。

2.2加强理解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弹奏作品进行思考、分析,并展开讨论。幼师生比起少儿在思考方面更有优势,如好好利用这一优势,便会受益匪浅。我建议学生采取“观想”的方法,把弹奏的曲目在脑中像实际演奏一样过一遍。然后,针对某一问题反复体会,找出“症结”。通过尝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的“痛疾”就是这样医好的。思考后就要进行分析,分析创作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声手法、演奏风格等。在分析过程中,我常让学生展开讨论,举一反三。

3务实创新,丰富和完善钢琴教学的内容

3.1教材的选用和自编需要突出两个原则其一,贴切原则: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学生其实在音乐与演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少,在钢琴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是缺乏。由此看来,选用或使用钢琴教学的资料理应按照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钢琴教学,尽量降低钢琴教学的难度,所选用的钢琴曲目也要尽量采用改编后的少儿歌曲,以免因为钢琴曲目的难度而减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实用原则:中职学生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将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来说,学习钢琴更多地会运用在伴奏方面。可见,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伴奏的曲目,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伴奏的机会。

3.2强化钢琴教学方法的教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幼儿教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取向,大多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因此,她们必须认真扎实地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方法。作为钢琴教师,要加强钢琴教学方法的教学或传授,要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获取教学经验,同时需要教授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在学前儿童钢琴学习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音乐与律动的编配问题或其他疑难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在演奏钢琴时可能遇到的一些教法常规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结束语

钢琴素养已经成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要素,并且对于幼儿的音乐启蒙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为其一年的教学调整中,学生们积极配合教学,有的逐渐找到学习钢琴的乐趣,更有的在幼儿园学习实践中,充分的运用上该课程所学,每每有学生反映自己这种感触时,笔者坚定了结合专业特色的钢琴教学道路,也更坚信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个方面全面贯彻专业特色,能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梁志宏单位:佳木斯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莉,夏艳萍.关于提升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以学前教育乐理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2):161.

篇8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83-02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艺术专业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学前教育及幼儿园教师。钢琴作为中职幼儿艺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来源于我县各乡镇的初中毕业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入校前不会弹奏钢琴或仅受过一些不规范或短期的训练。由于学制所限,钢琴课程仅有两年的开设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培养出上岗快、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是幼儿艺术专业,钢琴集体课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钢琴教学采取“一对一”个别授课的教学方法,但在钢琴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钢琴师资严重短缺,在幼儿艺术专业的低年级中,钢琴开展集体课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按传统的钢琴教学法则和程序,初学者从启蒙到能得心应手地弹奏,往往需要接受十余年系统而又正规的训练。而幼儿艺术专业的钢琴教学要在两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就必须更新概念,提高效率,尽量简化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寻求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改革课程结构。钢琴集体课便是一种较好的授课方式,经过实践证明,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 激发兴趣

集体课中因为有弹、有听、有问、有答、有想、有议,既调节了课堂节奏,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他们创造了独立思维、在共性中发展个性的机会,也解除了学生的身心紧张情绪。师生共同点评,体现了示范性与参与精神,改变了过去单纯由老师讲授、示范,学生被动学习、模仿的陈旧教学模式,也促成了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效率

由于学生多老师少,个别授课给教师造成过大压力,导致教师只能三言两语、一带而过。集体课教师便可对于共同的知识、技巧、乐曲处理、音乐表现等问题不必重复多次,实现了资源共享,精炼教学环节,改革原有课程结构的目的。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能在弹奏的比较和点评中重点讲授,使其他学生避免同一错误,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比学赶帮

集体课的学生往往在开课前,根据其程度,按等级分组上课。但每学期期末,根据其进步的幅度大小,进行“优升劣降”的重新组合。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共同的曲目和练习目标在同组的学生和异组的学生中都形成了竞争机制,也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造就了学习中团结奋进、不甘人后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良性的刺激,比学赶帮的学习浪潮也顺其自然的形成。

4 因材施教

由于集体课的分组,同组的学生程度基本一致,我们便可因材施教,并给教师作业的布置、备课和指导带来了诸多方便。从而避免了个别课要根据每个学生来选择教材,工作量太大的弊端,既利于教学进度的统一和教学计划的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导作用,解决那些普遍的、具有共性化的问题,使教学过程也变得更为流畅、简练而富有效率。

5 培养能力

集体课采取师生共同点评的方式上课,学生的点评既是他们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显现,又可从中看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运用的程度。通过点评,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辩证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乐理知识,对各门有关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地加以实践运用,实行教学各环节的正向迁移。在点评中教师还可对学生的疑点、难点及重点进行研究,这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不断提问,才能引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下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及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他们也能自觉的、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6 锻炼机会

集体课中,学生一个个回课的过程,也相当于在台上演奏。演奏活动既是学生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展示,又是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一次考验。有的学生因心理素质较差,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完整地弹奏。因此,教师应把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有意识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积极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技术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神贯注、充满自信、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的演奏状态和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钢琴集体课教学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就不能是仅仅熟悉乐曲和讲课的内容,同时要周密地安排和设计好整个的教学过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时候示范,什么时候要学生弹,怎样讲解要点和难点,如何总结,是集体课组织教学的关键。要能把整堂课时间都安排得极为严密,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随着教师的要求而转移。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在练习曲和乐曲的安排上,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大胆、果断地取舍,又要顾及到教材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连贯性,还要注意各种技术、风格的联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差异,以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精弹细练几首作品的方法,这种模式显然是不适宜的。由于学习范围的片面和狭窄,势必造成学生思维单一,能力受到局限,而幼儿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可概括为浅而全。因此,上述教学方法不适应日后的实际教学和工作需要。

如何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教学中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的内容首先应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知识为指导,然后才是钢琴上的弹奏。也就是先动脑,后弹琴;理性认识在前,感性认识随后。这是集体课教学应强调的特点。除了应当重视理论知识及必要的基本功、技巧训练,更应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主要是指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独立为儿童歌曲配即兴伴奏。这一能力的训练必须从初学阶段开始,密切配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穿始终。即兴伴奏训练不仅会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中,即要教授钢琴弹奏技巧,又要教授即兴伴奏手法,还可结合各种伴奏织体手法与音乐形象的统一,启迪实际运用知识的经验与能力,使学生能够反复比较,正确取舍。

总之,钢琴集体课教学,要不断培养学生对钢琴和音乐的兴趣,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真正将学生引入美妙的音乐殿堂,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篇9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相关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德国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创立,其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可以将所有能够被利用的元素都融入到音乐之中,使音乐保持原始性。例如,在诗朗诵、演唱等活动中加入音乐元素,使孩子们的行为与音乐相联结,提升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并营造一个综合性的音乐学习环境。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提倡尊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知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护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原始想法,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进行音乐创作,展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钢琴教育中的运用

(一)节奏教学

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在学前钢琴教育中,节奏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节奏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声势和语言两个方面。声势,就是将人的身体作为乐器,通过动作使身体发出声响,以表达自身的情感的手段。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声势的教育是将节奏表现为特定的动作。例如将八分音符表现为捻指,将十六分音符表现为拍腿等。将节奏与声势相结合,既符合了幼儿好动的天性,又能够使加深幼儿对节奏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升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了将语言融入音乐教学的节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朗读不同的字词,通过对其中节律的感受,形象的认识节奏。在学前钢琴教育中,教师可以将乐谱变成幼儿熟悉的事物,使音乐节奏更加具体形象,有助于开发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演奏技术教学

演奏技术教学是学前钢琴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只有拥有熟练的演奏技术,才能够使幼儿演奏的音乐更具穿透力,音色变化更加丰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幼儿利用自身的感觉去体会音乐,用手指去感受节奏。由此可见,在钢琴技术教学中,认识和体验正确的感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学习中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正确捕捉声音的感觉,并在演奏中表现出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能够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实现幼儿的身心协调,感性与理性平衡,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力度”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模仿跳跳糖、羽毛等物体,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弹跳、飘动等不同感受,同时将音乐也转化成不同的动作,鼓励幼儿通过动作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展现出来,使演奏技术中的动作具体化,记住演奏技术所需要的身体感受。

(三)创造力培养

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十分注重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用灌输的教育方法,幼儿的演奏风格等都是对教师的模仿,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的思想,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例如,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语气游戏,选择幼儿熟悉的词语,要求每个幼儿都要将词语重复一遍,但是要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这种游戏方式能够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拓展,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表现。

(四)民族化音乐教学

篇10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钢琴教育

曾经有一位从事钢琴教育多年的专家说:“钢琴家的饭碗是教琴。”这段话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绝大多数钢琴学习者成为不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们今后更多地会成为新一批的钢琴教育者。这段话还给了我们另外一个重要的提示:培养著名的演奏家也许并不是钢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高校,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以适应新时期下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钢琴教育的尴尬与思考

据教育部统计,早在2004年,全国就有国民教育系列的大中专普通高等院校3782所,成人高等院校2913所,远程网络教学院校62所。在这些高校中,几乎一半以上的高校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由此,钢琴课这项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点内容,其设置的广泛程度可见一斑,其对教育资源需求的程度同样不难想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缺乏的状况,全国各高师音乐系科几乎都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始料不及的是,为了解决中师后备力量缺乏,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引发了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滞后、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等诸多“不适应症”开始日益凸现。于是大家开始关注这样的问题:当今社会对于钢琴人才需求的结构到底怎样才最接近理性和真实?传统的钢琴教育模式是否适应社会对钢琴人才培养的需求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钢琴人才需求的层次发生不断分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不断转变和发展。从行业需求的视角看,音乐院系的培养对象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潜能大、素质高的新一代音乐教育人才,而且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要求高校要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中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因此,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非音乐学院高校钢琴教学,亟待根据培养复合型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新需要而进行重新定位,以改变传统钢琴教学的注重技能培训,内容相对单一、偏窄、偏专的问题。传统钢琴教学几乎都是采用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个别授课方式是与只对少数人开放的精英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众多以培养演奏者为重要目的的音乐学院中,这样的钢琴教学模式至今仍然显示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对于非音乐学院的高校来说,这样的模式未必就是优势。两类学校之间多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对钢琴教学变革的不同要求。

二、专业音乐学院和非音乐学院高校在钢琴教育上的几点差异

1.生源基础条件不同

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从小开始学习钢琴,从当初启蒙到考进音乐学院,很多同学都有10年左右的琴龄,钢琴弹奏基础相对要好。而非音乐学院高校的这些学生却起步晚、基础较差,需要从头学习掌握基础训练、练习曲、大型乐曲、复调乐曲和中外名曲五大块内容。

2.学生培养方向不同

钢琴教育虽然一直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点,但非音乐学院高校与专业音乐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学不同。比如,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教学宗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中国的钢琴音乐舞台培养一流的演奏家”。而非音乐学院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即培养具备一定钢琴教学基本技能和演奏技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不是钢琴独奏人才。所以这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普修课一般只开设两年。

3.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能力不同

对于非音乐学院高校的学生来讲,他们未来的工作走向,要求他们更需要掌握的是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和教材教法。在教学的侧重点上,音乐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演奏的表演能力,而非音乐学院高校钢琴教学,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如一般性的演奏、范奏和伴奏等综合能力。

三、数码钢琴教学是非音乐学院高校钢琴教学的理性选择

在找准了非音乐学院高校关于钢琴教学的定位、教学重点、培养人才的方向等综合目的之后,我们应审视现阶段的钢琴教学的手段、配套教材、方式方法是否是最优化、最合理的。不难发现,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在为培养演奏者而教学的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科系。而此时一种既能够满足保持钢琴教学本质不变,又能弥补非音乐学院的高校诸多教学条件不足的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数码钢琴集体课。

数码钢琴集体课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被称为21世纪钢琴普及教育的主流。它的教学形式是由一个老师同时对数名学生进行教学,让若干个学生共同听课、练习、弹奏和复习的综合教学活动。主要针对那些钢琴程度在中级以下的学生,以及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如声乐、器乐、舞蹈、音乐学、作曲和一些成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种模式是现阶段非音乐学院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一项理性选择。

具体来说,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在于:

1.从学校投入情况看

采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学校在硬件设备上的投入无疑能够有所节约,成本相对会有所降低,(转第73页)(接第80页)特别是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缓解非音乐学院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窘况。

2.从教学效果情况看

数码钢琴集体课能够充分体现“数码优势”和“集体优势”。“数码优势”表现在钢琴功能上的拓展,如旋律配和声、伴奏配旋律功能、电子节拍器功能和录放音功能,这些能将乐理、和声、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等多项教学内容放到课堂上完成,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集体优势”则表现在对于触键方式、力度要求、演奏方式、放松状态等公共内容采用一次性讲述,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因为减少了老师多次重复带来的心理麻木,还会对教学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有良好的帮助。特别是集体练琴互不干扰更是将“数码优势”和“集体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3.从师生双方感受看

因为老师重复讲课的次数大幅降低,这对教学的激情、备课的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集体课上,学生在有人弹、有人听、有人问、有人答的活跃状态下,消除了“一对一”教学方式固有的心理压力,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同时上课,能够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这能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当然,数码钢琴集体课同样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一,对于学生的知识接受,数码钢琴集体课只能抓大放小、,针对性较弱。其二,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教材上并没有完备严密的分级课程设置,这对于教学双方而言,在系统性和严密性方面都存在一个很难判断效果的尴尬。其三,数码钢琴作为一件全新的教学工具系统,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的钢琴,其自身有很多新的功能,它的操作以及操作对于教学过程、结果产生的影响,均取决于对它熟悉和掌握的程度,实际上就是取决于教

学者的操作新教学系统的水平等。

联系非音乐学院高校钢琴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围绕这类学校钢琴教育的明确目的,我们应针对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实行合适的学员分级、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时的演奏点评、有梯度的作业布置等,力图从各方面解决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弱点带来的问题,以保证数码钢琴集体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让同学们在有限的钢琴集中学习的环境条件中,接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

实践表明,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是一项适应高校扩招背景下,能有效缓解非音乐学院高校钢琴专业教育需求的理性选择,是对传统钢琴授课方式的一种有力、有益的补充。数码钢琴以及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推行,必将开创钢琴教育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连苹.中国钢琴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动力.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3期.

[2]余文珠.高师钢琴集体课与分级教学.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8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