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不同国家的石油天然气会计规范之间以及不同公司会计实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石油天然气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文章分别对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我国等国家和组织的石油天然气会计规范的发展变化作了归纳总结,并论述了国外石油天然气会计规范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研究对象主要是会计准则机构制定或的会计准则和研究报告,也包括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以及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实务和惯例等。
【关键词】 油气会计; 确认; 计量; 报告
一、前言
一般而言,采掘业包括矿产业和石油天然气(简称“油气”)业,油气业是采掘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很多经济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门,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规范之间以及不同公司会计实务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油气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中还没有真正全面规范油气业的会计准则。
由于生产活动的特殊性,导致石油天然气会计成为一个特殊的会计研究领域。国际上,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过百年的发展,无论是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还是企业会计实务,都比较成熟完善,其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机构等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与监管规范,形成了相对规范完整的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与实务标准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石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较多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都曾一度处于相对不发达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问题与若干年前已经大不相同,我国会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会计问题实质上也是国际上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性问题。
二、美国的研究和实务
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美国是世界上对采掘业会计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最早的国家,研究成果很多,其相关会计准则规范也相对成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先后了多个关于油气业的专门会计准则或相关的会计准则,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SEC”)也对石油天然气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出要求。由于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美国SEC对会计规则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美国的主要石油天然气规范和研究
1.早期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机构开始重视石油天然气资产确认计量方法的研究和选择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研究采掘行业中财务会计和报告使用的各种方法,为其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起草意见书提供建议。APB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采掘行业的财务报告”为题了会计研究公报第11号。该报告建议不再采用全部成本法,而只能采用成果法;规定以油田作为成本中心,与油气储量直接相关的发现前和发现后发生的成本都予以资本化,包括对最初已经费用化的勘探干井成本,以后又确定发现油气储量,予以恢复资本化。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AlCPA和APB的研究为美国1977年制定世界上最早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2.1977年FASB第1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9”)
1977年12月,FASB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9号——石油天然气生产公司的确认、计量与报告》。SFAS19不仅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上,而且在世界上关于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就油气业投产前成本确认计量、矿区权益转让中的收益决定及披露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也对其他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研究制定石油天然气会计规范起到重要参考作用。但SFAS19规定只能采用成果法作为投产前成本确认计量的基本方法,引起了很大争论,导致许多中小石油天然气公司反对,并游说相关机构施加影响。
3.1978年SEC 253号会计系列文告(“ASR253”)
由于大量中小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游说,SEC于1978年8月了《会计系列文告第253号——关于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实务的要求》,规定石油天然气公司向SEC提交财务报告时,可以接受完全成本法作为备选方法。ASR253还认为,成果法和全部成本法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都没有确认计量已发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价值,相关性不强,都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ASR253提出,即以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价值为基础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要求以现行的价格,现行的开发成本、开采成本和现行的法定税率为基础,对石油天然气储量资源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折现率为10%,以此确定石油天然气企业拥有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资源的价值和收益(成果)。储量认可法将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价值化,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未来估计价值应该作为资产。
可以看出,储量认可法的理念非常先进,认识到了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不足,但该方法在实现相关性的同时,因为涉及所有假设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满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因此,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反对意见很大。
篇2
欧佩克暗示短期内无需增产
在经济增长放缓及节能措施加强等因素影响下,石油输出国组织周二下调了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表明该组织可能认为到年底前无需增加石油产量。欧佩克在其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警告称,市场基本面因素已明显弱化,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至明年,甚至还有可能会加速恶化。
该组织称,受非传统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产量增长、及能源价格高企情况下石油消费国节能措施加强等因素影响,预计明年全球对欧佩克石油的日需求量将下降约70万桶。目前,全球每日消耗的石油中有40%来自欧佩克成员国。欧佩克称,预计2009年全球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将出现200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欧佩克将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预期下调10万桶,并预计2009年的石油消费增长将比今年低10%。该组织重申,金融市场投机者是导致油价飙升的罪魁祸首。预计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明年的日产量将增加90万桶,不过有望全部被消费者消化。欧佩克称,目前燃料利用率提高,并且非传统产油国重油等燃料源的产量增加,这会造成石油库存过高,进而可能引起原油价格回落,这也是眼下面临的一大威胁。
纽约商品交易所八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周二结算价报每桶138.74美元,较去年同期涨了一倍多。欧佩克表示,2009年石油库存可能会显著增加,远远超过了弥补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供应下调所需的用量。
大部分石油消费国目前的原油库存都在五年平均值区间内,处于适当的水平,不过一些分析师表示,库存水平上升将有望缓解市场对全球剩余石油产能处于历史低位的强烈担忧。欧佩克和很多其他分析师在墨西哥、俄罗斯和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生产的健康状况这一问题上分歧日益增大。全球60%的石油需求由这些国家满足。
贝南克:通胀过高,经济面临诸多难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贝南克周三称,美国经济仍面临很多困难,暗示应对这些风险仍是主要任务。贝南克在出席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听证会时表示,政府方面正在平衡美国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但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争论美国经济是否步入衰退,因为经济衰退是由技术性指标决定的,对此他不会投入太多精力。贝南克还表示,要尽量少干预汇市,他预计美元中期将能够反映出美国经济走强的情况。他同时表示,如果市场出现失调,对外汇市场进行短期干预也是合理的。
如果政策制定者们积极努力促进美国经济强劲增长,那么美元中期将走强,从而反映出良好的经济走势。他说,实现强势美元的主要手段是拥有强劲的经济。在回答参议员罗恩・保罗(Ron Paul)的提问时,贝南克表示,目前美国的通胀水平过高,对Fed而言,维持物价稳定非常重要。他表示,Fed正在仔细观察是否有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拉动工资和通胀预期的迹象。
贝南克在回答有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Mae,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问题时称,两家公司资本充裕,并不存在倒闭风险。他说,住房市场的确是造成目前市场危机的主要因素。在被问及近期就稳定金融系统所采取的举措(包括增加流动性举措)时,贝南克表示,他希望未来不会再采取类似的特别措施。
澳元兑美元下滑显示利率已触顶?
在央行表示一段时间后通货膨胀将得到控制,澳元从25年高点下跌,政府债券价格上升。澳元兑美元昨天自25年高位下滑,因澳大利亚央行总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稍早的言论被解读为是该国利率可能已经触顶的暗示。
史蒂文斯表示,金融环境的紧缩意味着澳大利亚内需愈发有可能明显放缓,从而在一段时期后使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美咨询机构:欧洲天然气价格未来一年将翻番
一家领先的咨询公司称,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欧洲大陆的天然气价格将在一年内翻番。这种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加重欧洲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对欧元区通胀进一步构成上行压力。据估计,欧元区6月份的通胀率为4%。
这也会引发人们对在欧洲盛行的长期天然气供应合同的担忧。这种合同将天然气价格与燃料油等石油产品的成本挂钩。
欧洲天然气价格的涨跌通常较石油价格滞后大约9个月,因此,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创纪录水平,天然气的未来价格就可以相当肯定地推算出来。
美国咨询机构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a)称,石油价格从一年前的大约每桶70美元涨到今天的约140美元,将导致天然气价格从年初的约每1000立方米350美元,到2009年4月将涨至约730美元。
大摩一口气降多家中资股评级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魔笛”再次奏起,日前一口气调低了中国石化(0386)、安徽海螺水泥(0914)、湖南有色(2626)、玖龙纸业(2689)等内地中下游企业的投资评级和估值,显示证券界对中资股的调整(de-rating,包括凋低评级和估值)行动还未结束。随着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预料受牵连的行业范围会更广。
大摩称,给予中石化H股目标价6元。该投行称,以长期的角度分析,中石化的估值仍然吸引,但短期的股价却受制于油价变动、季度盈利趋势和政策的调整等。
该行同时亦将安徽海螺水泥的评级,由“表现与大盘一致”调低至“表现逊于大盘”,指受成本上涨拖累,其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将低于市场预期。
报告称,安徽海螺水泥于今年来的股价下跌了20%,但该行认为仍有下跌风险,故降其评级,H股目标价由69元降至45元。
美林:美以三计划拯救“二房”
美林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政府提出的拯救“二房”计划,与其他在银行业危机时注资没有什么不同。另外,在“二房”财务危机爆发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将转而选择货币升值的生财途径,以及提高利率和投资非美国资产。
据该公司的研究报告,美国政府宣布三项援助美国两大房贷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及房地美(Freddie Mac)(简称二房)的计划,首先,财政部的拯救资金从22亿5000万美元提高到3000亿美元(4020亿新元);其次,如果需要,财政部尝试购买两家公司的股权,美国政府希望本周国会能够批准上述计划。而美国联邦储备局也允许“二房”公司使用贴现窗(通过贴现窗直接从联储局获得信贷)。
房利美拥有大约8000亿美元的债务,房地美大约为7400亿美元,贷款总值超过5万亿美元,大约为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市场的一半。
任何严重的银行业危机或早或迟都会得到某种类型的政府注资,这次向“二房”注资也没有什么不同。
报告指出,从拯救计划的规模和重要性来看,这次注资计划是第三个拐点,第一次是1月23日联储局意外降低利率,第二次是3月17日援助贝尔斯登公司计划,然后是本月14日援助“二房”计划。因此,在债券廉价出售、美元走强之际,股市将走强。
篇3
初期发展阶段。市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从年开始筹划,年委托中国市政西北设计研究院实地考察并撰写了《市天然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开始施工建设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位于市装备制造基地。公司燃气工程是配合市政府建设的一项公益性项目,主要为装备制造基地入驻企业、居民小区、商业集中地区等提供天然气,预计园区天然气年用量可达4亿立方米。企业多元化阶段。年前后,全国煤炭等能源进入涨价周期,为带来滚滚财富。中国煤炭价格开始不断上涨,到涨势更加迅猛。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市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层对煤炭行业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公司管理层认为进入煤炭行业的主要壁垒是煤炭资源的限制。我国煤炭资源由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企业进行煤炭生产和经营需要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采矿权证、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许可证。另外,近几年国家正在对煤炭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煤炭企业的规模、生产工艺、环保、安全等各项指标提出了行业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壁垒,增加了进入煤炭行业的障碍,但是在市进入煤炭行业的壁垒基本不存在。另一方面,市的煤炭行业仍将持续走高。在天然气工程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多元化经营,进军煤炭行业。此后,公司将企业获得利润大部分投入到煤炭行业,甚至减少并取消了企业职工的部分奖金,以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投入。
二、回归主业阶段
下半年开始煤炭行业出现重大转折,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开始再一次发生了逆转,供大于求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涉煤企业亏损、关联产业风险高企,银行信贷风险也进一步暴露。市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煤炭行业仅仅一年的时间,就遭遇了煤炭行业的巨变,公司为此遭受了损失。公司的领导层再次聚集,讨论公司的发展问题。领导层认为对煤炭行业的预测有失误,其原因是未能在考虑煤炭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整合和限制问题,导致公司投资决策失误。今后一段时间内,煤炭需求疲软,供给则存在之前产能过剩导致的去库存压力。加之进口量的增加,预计煤炭价格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有鉴于此,公司决定逐步从煤炭行业撤资,将公司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仍回到天然气行业上来。
三、研究结论
1.资源型中小企业战略定位困难。资源型中小企业没有清晰而专注的战略,这也是执行力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资源型中小企业一方面依靠资源生存。另一方面具备中小企业的特点,如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匮乏、现代化管理程度低等。所以中小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也很困难,只有全面分析外部环境和自己的企业,才能合理定位。资源型中小企业更应该注重战略的执行。在本案例当中,市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层对战略制订工作高度重视,公司成立前和成立初期在各级战略的策划和设计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制定了各种规划、规章制度等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战略执行方面的资源却往往投入过少。战略执行缺乏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保证、战略执行工作缺乏起码的计划性、量化管理手段严重不足。资源型中小企业由于组织结构简单,权力集中,企业大都不很重视战略执行力体系建设。执行层面执行困难,不能有效地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规划所考虑的环境因素不可能全面细致而又准确。
2.应重视保障战略执行力的“即时战略运行系统”。企业“即时战略运行系统”是基于企业各级战略目标,指导企业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全过程活动的原则、方法、流程和标准的信息化系统。“即时战略运行系统”使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能够了解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和具体期望,激发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履行战略执行相关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确保各级战略执行的理想效果。在本案例中,如果企业运用了“即时战略运行系统”准确分析投资煤炭行业的组织结构方案、行动与控制方案、战略执行评估方案等,也许不会草率的投资煤炭行业。多元化战略规划不能过于激进。企业在发展的历程中,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沿着单一化、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的路径前进,但并非说企业一旦获得了成绩就要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是否要多元化需要企业客观评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与能力,要坚持把主业做好之后再考虑多元化。所以资源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情况渐渐明朗的时候,需要果断放弃,避免业务范围过大,交易成本过高,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这也利于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
篇4
一、工作目标:
提供管道天然气为*人民生活及各产业发展服务,统筹兼顾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并合理利用;致力降低建设、营运成本;努力保护自然环境。
二、工作职责
*镇利用天然气工作领导小组是我镇利用天然气工作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全镇天然气利用工作的总体协调与指导。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具体如下:
经济发展办:负责全镇利用天然气项目的各项协调工作;协助港华公司进行市场调查,编制及审核总体规划;督促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相关信息的报送。
城市建设管理办:协助港华公司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核;负责项目实施期间的施工协调工作,监督施工安全;协助港华公司办理项目实施过程的征地手续。
宣教文卫办:利用各方面媒介手段,宣传利用天然气的相关知识,及时向群众传达天然气项目建设的相关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安监办: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安全监控,保障施工安全;做好特种设备的审批工作。
环保办:负责协助港华公司编制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协助做好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鼓励各单位采用环保设备。
规划办:负责协助港华公司做好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审核;协助办理项目建设的规划报建手续。
*:负责维护施工地段的社会治安,重点打击对工程物资的偷盗、破坏行为,保障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交警:负责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秩序,对重点路段制定交通管制预案。
项目推进组:协助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青苗补偿等工作。
港华公司:负责对全镇利用天然气需求的调查研究,编制总体规划;进行能源的对比分析;制定工程实施的进度计划;做好全镇天然气项目的宣传工作;做好用户转换使用天然气的相关工作。
三、工作计划:
(一)市场调查阶段
时间:20*年10月-20*年1月
掌握*镇各类能源消耗的总体情况(包括:电、煤、重油、柴油、石油气),对各行业能源的需求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镇未来的总体发展规划,为日后编制市政燃气管网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以及分步实施市政燃气管网的铺设打好基础。
1、市场调查的分类:(针对各领域制定调查表,详见附件)
(1)居民用户分类:
1)户籍人口;
2)暂住人口。
(2)公共福利单位分类:
1)医院;
2)大、中专院校(学生人数,在校寄宿人数);
3)中学(学生人数,在校寄宿人数);
4)小学;
5)幼儿园;
6)福利单位;
7)各行政事业单位。
(3)商业用户分类:
1)酒店分类为:三星级以上酒店和三星级以下(含三星级)酒店,具体统计中、西餐桌数量,锅炉容量,燃料空调的使用情况等;
2)旅馆分类为:有餐厅的旅馆和无餐厅的旅馆;
3)餐饮行业;
4)大型商场;
5)各商业机构的食堂。
(4)工业用户分类:
1)生产工艺涉及加热(加热炉、窑炉)的企业;
2)锅炉用气企业;
3)工业厂房食堂;
4)其它相关工业企业。
2、材料收集整理:
将收集到各行业能源需求情况的资料,采用耗热定额与实际能耗双结合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即:
(1)采用耗热定额法,根据《佛山市顺德区管道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能耗定额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整理;
(2)根据市场调查资料所得,各个企业目前使用能源的实际需求量进行统计分析;
(3)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针对主要的客户进行上门调研工作,主要调研10家能耗较大的工业客户(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客户)、5家商业(或公共福利单位)客户和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咨询其对能源使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介绍和推广使用天然气,让客户对管道天然气有初步的认识以及咨询企业对使用天然气的意向。
(4)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类统计,把市场调查进行总体整理,向各有关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公布。
(二)宣传推广阶段
时间:20*年10月开始
(1)配合*镇各个大型公开的宣传活动,推广使用天然气,主要形式为在镇内各个公益宣传活动中加入利用天然气的介绍。
(2)以讲座交流的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分批、分类、分次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邀请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技术、工程负责人员,有针对性地介绍和推广使用天然气,对各种燃料作出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对比和分析。大力推动环保、节能降耗和各能源合理分配,积极鼓励企业选用天然气作为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燃料。
(三)总体规划修编阶段
时间:20*年2月-20*年4月
1、分析*镇总体发展规划,掌握*镇未来发展的动向,以及产业结构的情况、具体发展的方向和分布情况
2、根据*镇总体发展规划,结合目前实际市场调查结果,包括:能源分布、人口分布、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市政燃气管道的设计规划和编制市政燃气管道设施投资建设的预算。
3、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设计规划进行讨论分析,结合*镇现有各个市政管线情况,对燃气管道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把调整后的市政燃气管网列入*镇总体市政建设规划的范畴内,为*镇未来市政燃气管道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把*镇市政燃气管道的总体设计规划和预算情况上报镇政府。
(四)商务洽谈和拟定天然气供用合同/意向阶段
时间:20*年2月-20*年6月
1、采用“分步实施”的原则,配合*镇政府节能降耗,优化资源结构和环境保护的部署,优先发展新建大型住宅小区;积极发展能源需求较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位置相对集中的区域和企业。
2、针对较大型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客户,主要的公共福利项目和商业客户、大型的房地产项目,展开商务谈判。进一步提高客户对天然气的认知度,推广选用天然气,对有意向选用天然气的客户进行工程改造和经济分析等一系列的商务谈判。
3、与客户签订天然气供用合同/意向书。
(五)投资建设阶段
时间:20*年7月开始
1、将市场调查结果和客户签订天然气供用合同的情况,以及*镇管道燃气总体规划以及投资预算向镇政府汇报。
2、围绕“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远近结合、适应发展”的原则,配合*镇新城区建设规划的总体发展、人口的分布和日后的人口增长趋势,以及工商业发展的分布情况,采用先急后缓的方法,对新开发区以及对能源需求较大、位置相对集中,而且愿意选用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的区域及企业进行重点铺设市政燃气管道。
3、根据客户的用气情况和用气的时间要求,结合上游公司天然气的供应情况,商议采用管道天然气供应或区域供应的气源供气方案:
(1)全面管道天然气供应:是利用现有顺德区市政燃气主干管网引管道至*镇满足各客户的用气要求。
(2)区域供应:是指市政燃气管道由于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铺设至*镇时,为了加快*镇管道天然气的发展需要,采用区域性的供气方法,满足*镇各用户的用气要求。临时建设LNG气化站或采用CNG供气设施供应天然气,待市政燃气管网接驳连通后,再拆除相应的临时供气设施。
4、审议并通过的*镇天然气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客户实际用气的需求,对*镇全镇进行分阶段铺设市政燃气管网:
篇5
关键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2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69-0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是指能源系统通过各种一次能源转换技术的集成运用,在一个区域内同时提供冷、热、电等多种终端能源,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高效利用。
一、什么是分布式能源
广义的分布式能源是一种从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污染物的角度出发,建立在能源阶梯利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能源阶梯利用原理,使热工设备产生的具有高品位的蒸汽/燃气带动发电机发电或利用燃料电池供电,或冬季利用热工设备的排汽/抽汽或尾气向用户供热,夏季利用余热吸收式制冷机向用户供冷及全年提供卫生热水和或其他用途的热能的一体化多联供热能系统。国际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以天然气资源为主,由于天然气管网的发展和天然气燃料的良好环保性能,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发展很快,是目前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内容。
分布式能源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输配电损失,减少用户能源成本,减少燃料浪费,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用电依靠外区送电,供电安全性较差,地方供电调度部门均强烈要求建设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以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较少,其中大部分为以天然气、沼气等为燃料的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微燃机发电,分布式能源的总装机容量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不到1%,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当前,国内分布式能源发展迅速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上海近年来已在医院、宾馆、大型公共建设和工厂等不同领域探索推进了一批分布式供能系统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已建成15项。广州市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区域型华电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建设了2台78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广州大学城一期14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11所大学提供冷、热、电需求,整个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可达80%。
三、经济性测算
1.投资水平分析。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单位造价相对大容量燃机机组较高,广东省及海南省小型能源站项目较少,FT8-3型燃机典型工程单位造价目前约为4500元/kW,单位造价相对较高。
2.电价分析。结合广东省及海南省实际情况,采用FT8-3型燃机典型工程主要参数作为分布式能源站电价及收益率分析的基础数据。分析情况见表1:
采用4500元/kW作为静态投资水平,单台机组容量为78MW,新建两台机静态投资为70200万元;资本金占动态投资的20%。
发电气耗取221Nm3/MWh,供热气耗取28Nm3/GJ;燃机含税气价2.18元/Nm3。
机组年发电量620GWh,年供热量60万GJ。供热价按含税热价74元/GJ计算。
在上述给定参数条件下,分布式能源站由于发电和供热气耗相对较高,单位投资较高,因此测算后的上网电价也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分布式电站具有优越的环保性和供电稳定性,实际的上网电价较高,具有经济性。
3.电价敏感性分析。对于分布式能源电站来说,投资、年发电量、天然气价格是影响其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经济评价参数,在投资各方FIRR为8%的情况下,做电价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以上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其他发电方式类似,天然气价格变化对分布式能源电站的上网电价影响最大,年发电量变化和投资变化的上网电价相对较小。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一般均地处城市,由城市天然气管网供气,气价偏低。如广州大学城的分布式能源站由于燃用的天然气价格较低接近城市燃气价格,且南方电网给予的上网电价实际为0.75元/kWh,就具有经济性。
四、适用范围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分为楼宇型和区域型两种系统,均以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确定方式、容量和系统配置,根据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最优化确定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置方案。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是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如写字楼、商厦、医院及某些综合性建筑所建设的冷热电供应系统,一般采用小型或微型燃气发电机组,机房往往布置在建筑物内部,不需考虑外网建设。民用建筑行业应用较多。
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站一般针对工业园区和大型商住两个主要耗能大户,基于“高能高用、低能低用,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科学用能思想,在对各种冷热电用户的负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各种燃气作功发电技术、各种制冷技术、热泵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强化传热技术的优化集成。10―100MW级装机规模,10km2级区域范围内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比较符合中国各地新、老城区工业区、商业中心、居住区三种终端需求负荷空间布局、人口密度状况,也比较符合电、热水、空调冷水的经济输送距离。
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应用需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场所:1、有较为稳定的(冷)热负荷;2、较高的电价和较低的天然气价格;3、较为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4、需要有事故备用电源;5、天然气供应能力充足。
五、存在问题和政策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有关分布式能源的法规和并网运行规程,再加上资源、电价、可用设备、经济、技术和电力市场化等方面的制约,因而在过去的20年间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步伐十分缓慢,真正运行起来的项目并不多。目前国内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分布式能源项目还不到40个,总装机容量不到500MW。
1、气价问题
国外对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用气价格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上网电价一般与调峰电价相当,比商业、民用电价低40%。但是我国目前天然气价格体系较混乱,没有相应的定价规定,高气价,导致电价、热价、冷价较高。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所供的电、热、冷属于市政基础设施,需协调降低燃料价格,最好有当地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
2、直供电问题
分布式能源的突出优势是所发电力直接在用户侧就地供电,电网只作为后备手段。按中国迄今的法律,所有的发电必须上网,只有“法人单位”的“自备电源”才可以“内部”直供。我国现有的电力体制中缺乏分布式能源站的并网运行规范,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都不能发电直供,用户仍然从电网购电,分布式能源发的电如果不能直供,三联供就只能限于自备项目,难形成区域规模,就会严重制约分布能源的经济性,分布能源也就无从发展。
发电并网无论对分布式能源还是对电网都很重要,因为二者可以进行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的供电安全性。但发展分布式能源,也不能以必须向电网供电为目的,否则就会失去分布式能源的意义。在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上以负荷的自我平衡为首要出发点,这是方案拟定的最基本的原则。
国家能源局在《国家能源局关于对〈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函》中指出,国家将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专门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并考虑在电价补贴、接入系统投资、节能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行业技术标准和并网运行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制定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初稿,并正在上报国家能源局。一旦通过审批,将突破长期困扰分布式能源的并网技术障碍,成为国家标准指导分布式能源行业发展。另外,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也牵头组建了分布式能源专委会,目前该专委会正在致力于分布式能源相关政策的研究和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吴以涵、李蓉蓉、吕小兰等.气电集团东南沿海天然气发电专项规划2010-2020研究报告[R].2010.
[2] 张洪伟、黄素逸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分布与应用[J].暖通空调,2004(05):47-51.
篇6
关键词:石油现状 发展趋势 非常规能源 开发
引言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国内的能源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速经济增长,能源进口量持续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在7%左右,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在43%左右。一方面,加大对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开采力度,也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作为石油的替代品;另一方面,要将油气的供应多元化,以减少可能遇到的风险。
一.石油工业的近期展望
1.石油的现状
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
从1859年在美国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来,世界对石油的渴求和使用已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
历经100多年不间断地开采和无节制地使用,目前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石油需求不断增长使现有资源产量难以满足;二是矿物能源迟早要枯竭,目前没有替代能源能担当石油的角色;三是无节制地使用石油已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据美国能源研究机构估计,石油企业每年可找到120亿-150亿桶石油储量,而全球每年消费量为300亿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仅靠常规能源是不可能满足消费需求的。
2.未来我国石油的发展方向
2.1常规油气
(1) 高含硫化氢?高含co2的酸性气田
四川宣汉发现的普光气田,其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3500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硫化氢平均含量15.2 %,co2平均含量8.3% 。未来5年,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规划在达州投入近千亿元,揭开了开发酸性气藏的新篇章。在开发普光气田中不断获得技术进展,这对四川盆地乃至全国酸性气藏开发都会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表1 我国主要的含硫气田
气田名称 产层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co2 h2s
海南涯13-1气田 83.87 3.83 1.47 0.78 7.65 7.07
塔里木克拉2气田 97.93 0.71 0.04 0.02 / 0.56
川西北中坝2气田 雷三 84.84 2.05 0.47 0.28 4.13 6.32
重庆气矿卧龙河 嘉四3 64.91 0.35 0.09 0.09 1.65 31.95
重庆气矿开县梁平 飞仙关 84.68 0.07 0.03 / 5.44 8.77
建南气田 长二段 85.89 0.15 / / 9.30 4.05
(2) 超低渗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大牛地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内蒙古境内的毛乌素沙漠,已探明储量5336亿立方米,属于非均质性极强致密岩性气田,呈现出典型的“低渗、渗压、低丰度、低产”特征。
鄂尔多斯天然气属于世界性难题的低压、低渗储层,单井产量低,稳产难度大。国内类似的天然气储量资源巨大,苏里格?大牛地气田的成功开发将积极推动这类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十分重大。
由于我国近期主要发现的是几个大气田,再加上考虑环保因素,未来将是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2.2非常规油气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展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1) 煤层气
目前中石油在山西沁水盆地开发煤层气,但获得的工业气量并不理想,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增产改造,才可能获得经济效益。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成功地开始了煤层气开发,现已成为占全美国天然气年总量10%的重要能源产业。现在,美国开发煤层气的技术已趋于成熟,而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2) 重油
专家们估计,在全球约10万亿桶的剩余石油资源中,70%以上是重油。目前,我国已探明重油地质储量为20.6亿吨,已动用地质储量13.59亿吨,剩余未动用地质储量7.01亿吨。2005年
(3) 天然气水合物
迄今为止,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两倍以上。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被高度压缩,一旦减压便会迅速分解,极易造成井喷。且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哪怕受到极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甚至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因此,对“天然气水合物”,目前还处于理论摸索和勘探调查阶段。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方法的研究工作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向石油行业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
2.3节能
我国是人均石油拥有量十分匮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石油利用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我国石油资源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2亿多吨的可采储量。
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不广泛,采出程度较低,一些重大能源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制水平还不高,这些已成为提高我国石油产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强化石油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从管理、技术和结构三个角度,在改进能效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在节能方向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石油供应多元化
目前中国90%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且船运任务多由外轮承担,一旦遇到突况,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力求原油供给途径多元化,对维护石油资源是十分必要的;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力度,以作为石油类燃料的替代品,也是必要手段。
(1)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目前已建成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四大基地 ( 镇海、乔山、大连、黄岛 ), 未来可能陆续在中部地区也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也能大大减小由油价波动所导致的经济方面的影响。
(2)中俄和中哈陆路原油运输通道
已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由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通向新山子,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跨境输油管道,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中哈还将建第二条石油管道。
中俄泰纳线已经动工,泰纳石油管线一期工程将修建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的支线,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原油进口的压力和风险。同时,在俄罗斯彻底完成铁路现代化改造后,对我国原油运量可提高到3000万吨。
目前,中俄哈三国已经成为能源战略合作伙伴,正在进行很好的合作。
二?能源发展的趋势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2004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
从全球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出于对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日益减少的担忧,还是为避免全球气候变暖的可怕后果,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是必然趋势。
1.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等。
其中,太阳能光热利用、生物质能利用、风能利用在未来5~10年,将是国内的重点研究方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已于近日表示,2020年,生物质液体燃料将替代1000万吨
(1) 从煤和有机废料中提取甲醇
可从煤炭、木头甚至有机废料中提取甲醇,直接添加到汽油中作为清洁的汽车燃料,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
(2) 开采垃圾气
全球每年产生 有机废料,通常人们把它们作为垃圾进行焚烧,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缺氧条件下经生物降解,垃圾能大量产生甲烷气。全球每年可利用的垃圾气约为 ,对这种气体进行开采不仅可降低垃圾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有助于降低世界能源的供应负担。
三?总结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源问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人类对能源的渴望会成为影响世界安全和稳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切要求我们要清醒地了解能源的发展趋势,重新认识未来的能源格局,走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
只有降低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能源的竞争力,将核能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居于主导,这样人类才能携手共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7
到2020年全世界发电能力将达到5915GW,这一时期新的发电能力要求增加3503GW(包括补充退役机组能力667GW)。中国将增加装机550GW,相应地0ECD中的欧洲只增加530GW,北美洲只增加569GW,太平洋地区增加195GW,中国是世界上发电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今后电力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IEA对世界发电能力的预测见表1。 表1
IEA对世界发电能力预测
GW 项目 发电设备容量
2010年 2020年 2010-2020年
新增发电能力 各地退役机组
OECD欧洲 853 1009 267 111 OECD北美洲 1159 1317 260 102 OECD太平洋地区 366 426 97 37 过渡经济国家 586 776 314 125 拉丁美洲 326 480 167 14
非 洲 152 208 61 5
中 东 126 206 87 8
中 国 501 757 264 8
南 亚 212 304 105 13
东 亚 275 432 171 13
合 计 4556 5915 1794 435 注: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需要电力投资32800亿美元,其中2010~2020年需投资16070亿美元,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发电能力投资和输变电工程投资。IEA估计,这期间中国电力投资将为6290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51.6亿美元,按外汇牌价折算约需人民币2000亿元以上。据IEA测算,预测期内,电力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3%左右。根据前面的预测OECD中北美洲新增发电能力达569GW,电力投资仅4530亿美元;而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550GW,电力投资却超过0ECD,达到6290亿美元,可能是由于中国要大力开发西部水电,实行“西电东送”,水电站单位kW投资比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大4倍多,再加上长距离输电,所以成本较高。因为据IEA预测, OECD的大多数国家新发电装置将使用天然气,部分使用煤炭和石油发电,基本不发展核电和水电。
IEA在电力工程基本建设的投资估算中,根据IEA的研究报告、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研究报告、各国资源和商贸媒体及各类出版物上的信息,对各种发电站的单位投资和效率进行估 算,其中中国在各种发电站的单位投资估算中都是最低的,具体数字见表2。 表 2
2020年世界各地新建发电站单位投资与效率预测
美元/kw 项目 OECD OECD OECD 中国 世界其余地区 欧洲 北美洲 太平洋地区 蒸汽燃煤电站投资(1) 1025 940 2130 750 1000 效率% 40 40 42 38 38 联合循环天然气电站投资 380 380 680 450 450 效率% 60 60 56 56 55 燃气轮机气或油电站投资1 310
260 510 275 275 效率% 45 45 42 39 39 核电投资 2000 3000 2000 2000 水电投资 2500 2500 3500(2) 2000 2000 风电投资(3) 1000 1000 - 1000 1000 地热投资 - - 2000 - - 注:1)各类发电站投资为1990年价;
2)系抽水蓄能电站投资;
3)风电按可用率25%估算投资;
4)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预测全世界在2020年前核电将处于平稳状态,因为新投入的容量大致相当于退役容量。
核电预测采用了外推预测,即对核电站新的预测仅限于目前有核电建设计划的国家或目前正在建设核电站的国家(见表3)。中国核电在全世界各地区中增长最快。预测到2010年将达到11GW,占世界核电总容量的2.94%,到2020年达至20GW,占世界核电总容量的5.97%(中国工程院预测2010年达20GW,2020年达50GW,那么2020年中国核电占世界核电总容量的比重可达13.7%)。 表3 2010-2020年全世界核电设备能力和发电量预测 地区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OECD欧洲 127 863 107 729 OECD北美洲 96 697 59 437 OECD太平洋地区 59 418 73 515 过度经济国家 44 257 29 181 非 洲 2 12 2 12 中 国 11 72 20 127 东 亚 28 205 37 267 拉丁美洲 4 30 4 30 中 东 0 0 0 0 南 亚 3 15 4 19 合 计 374 2569 335 2317 注: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认为,由于没有适当的水力发电站地址和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
电站的开发和建设受到了很大限制。OECD国家的水能资源已基本上开发完毕,少数未开发的水
力地址由于生态保护的原因被禁止开发,因此今后可开发的水电不多。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尚未开发的水能资源,限于经济实力不可能大量开发。只有中国既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又有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所以中国将成为未来水电发展最快、最多的国家。2010年中国将有水电装机容量125GW,占世界的12.2%,2020年中国将有水电装机容量199GW,占世界的16.6%(见表4)。中国工程院预测,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120GW,可占世界11.8%, 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60GW,可占世界的13.8%。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水电开发最多的国家。 表 4 2010-2020年全世界水利发电能力和发电量预测 地区 201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OECD欧洲 188 585 201 629 抽水蓄能 32 - 34 - OECD北美洲 172 680 177 703 抽水蓄能 22 - 22 - OECD太平洋地区 69 145 73 152 抽水蓄能 30 - 33 - 过度经济国家 95 340 104 - 非 洲 26 72 30 84 中 国 125 457 199 726 东 亚 40 131 55 185 拉丁美洲 170 803 207 980 中 东 10 32 10 32 南 亚 46 200 53 229 合 计 1025 3445 1198 4095 注:1)水电容量中不包括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容量:
2)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和发电量的预测,从总量看,2010年的预测与中国工程院
的预测相近,但2020年的预测远比中国工程院预测要小。在分类预测中,地热发电的预测偏高,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发电则均偏低。究竟是我们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经济合理性估计过高,还是IEA低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开发能力,还需做进一步分析。其中有1点应值得注意,即废物发电利用。在OECD的欧洲、北美洲及太平洋地区,还有拉丁美洲和过渡经济国家废物发电利用量居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第1位或第2位,而中国工程院的预测中未计入。看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垃圾发电,垃圾发电的经济性能比开发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更有竞争力。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测和IEA预测见表5、6。 表 5 中国工程院关于2010-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 地区 201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 0.1 0.2 2.0 4.0 光伏发电 0.5 1.1 5.0 11.0 风力发电 1.1 3.0 6.0 17.4 地热发电 - 0.5 - 1.0 生物质能发电 0.3 1.2 3.0 12.0 海洋能发电 0.6 1.6 5.0 15.0 合计 2.6 7.6 21.0 60.4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
转贴于 表 6 IEA 2010-2020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和发电量预测 项目 201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OECD欧洲 地热 1.6 10.2 1.9 12.7 风能 15.0 32.9 30.0 65.7 太阳能/潮汐/其他 1.2 2.6 1.7 3.8 废物 7.8 42.5 9.8 53.5 合计 25.6 88.2 43.4 135.7 OECD北美洲 地热 3.0 19.6 3.0 19.9 风能 3.5 7.7 5.5 13.0 太阳能/潮汐/其他 0.7 1.85 1.1 3.0 废物 14.8 79.6 16.4 88.2 合计 22.0 108.7 26.0 124.1 OECD太平洋地区 地热 2.1 14.5 3.3 22.9 风能 1.0 3.1 2.9 8.6 太阳能/潮汐/其他 0.5 0.7 2.8 3.7 废物 4.6 20.6 5.1 22.7 合计 8.2 38.9 14.1 57.9 过渡经济国家 地热 0.0 0.0 0.0 0.0 风能 0.0 0.0 0.0 0.0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0.6 2.8 0.0 2.8 合计 0.6 2.8 0.6 2.8 非洲 地热 0.4 2.1 0.5 3.1 风能 0.4 0.9 0.7 1.5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1 0.1 废物 0.1 0.6 0.1 0.6 合计 0.9 3.6 1.4 5.3 中国 地热 0.3 1.6 0.4 2.5 风能 2.3 4.9 3.7 8.1 太阳能/潮汐/其他 0.1 0.1 0.1 0.2 废物 0.1 0.4 0.2 0.7 合计 2.8 7.1 4.4 11.5 东亚 地热 6.1 33.8 8.8 48.7 风能 0.0 0.0 0.0 0.1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0.2 0.6 0.5 1.5 合计 6.3 34.4 9.3 50.3 拉丁美洲 地热 1.4 9.1 1.7 11.2 风能 0.4 0.2 0.5 0.2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3.0 13.1 3.9 17.1 合计 4.8 22.4 6.1 28.5 中东 地热 0.0 0.0 0.0 0.0 风能 0.0 0.0 0.1 0.0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0.0 0.0 0.0 0.0 合计 0.0 0.0 0.1 0.0 南亚 地热 0.0 0.0 0.0 0.0 风能 3.3 7.3 4.0 8.8 太阳能/潮汐/其他 0.3 0.5 0.5 1.1 废物 1.0 4.6 1.7 7.3 合计 4.6 12.4 6.2 18.2 注:数据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对全世界2010~2020年的电力发展进行预测后,认为电力预测有其局限性,这是由于下
列因素的影响:
(1)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全世界各地区的燃料价格是千差万别的,如德国煤炭价格贵,荷兰和意大利的天然气价格很便宜,因此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受燃料价格的影响,能源替代和电
力装置的选择就不同。
(2)发电装置参数的不确定因素。各种发电装置的投资、运行费用和效率是变化的,很难精确预测,在成本最小化的选择中情况是变化的。
(3)发电公司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发电公司面对燃料价格和电力需求增长率的变化,使得公用发电事业可能选择多种类型的发电装置而不选择单一的发电装置,以便适应各种不确定性。
(4)地方约束条件。在发电装置的选择中,要考虑能源的可获得性和电力输送条件的限制;修建天然气发电厂要考虑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如亚洲地区依赖液化天然气,要受液化气供应和海运的制约,必须谨慎对待。
(5)环境约束。目前和未来各国对SOx、NOx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规定会影响发电厂类型的选择。
(6)燃料替代的限制。发电燃料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发电厂优先次序的排列和调度计划的变化。世界各地区、各国问的电力贸易会受到国家贸易的约束。
篇8
【关键词】 页岩气 开发 环境问题 研究
页岩气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开采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有的甚至影响到了政府开采的决心。事实上,已有页岩气商业开采的美国、加拿大都存在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环境影响的争议,部分州、地区也因环境问题中止了部分页岩气开发项目。除波兰外,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尚未进行页岩气系统勘探,欧洲对页岩气开发还存在不小的疑问。2011年法国成为第一个对页岩气开采说“不”的国家,英国也对页岩气开发持谨慎态度,至今已有许多国际环保组织开展了类似“反对页岩气开采”的活动。
我国业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应客观分析现状,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外先进经验,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新型能源时代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1年4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公布了一份关于页岩气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严厉指出了页岩气开发所带来的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破坏水资源等在内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久BBC也制作了一期节目,斥责页岩气的清洁程度甚至不如煤炭。同年7月,美国著名杂志《今日物理》刊载David Krame的题为“页岩气开采面临越来越大的公众反对压力和法规监管挑战”的文章,认为页岩气开采过程的环境问题延误了其在美国东北地区的发展。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种:一是水力压裂过程中使用压裂液的潜在风险;二是压裂之后的废水处理问题;三是压裂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四是淡水资源的大量消耗问题;五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六是开采过程中伴生的其他环境问题。
1、水力压裂过程中使用压裂液的潜在风险
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开启页岩气矿藏的金钥匙,高压液体注入井下并使岩层裂开,液体中的支撑剂可以保持住裂缝,使其成为油气导向井筒的高速渗透通道。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主要使用砂子和水,行业最初拒绝透露用于水力压裂的压裂液成份,称其为“商业秘密”。近年来,在监管机构的压力下,压裂液的成份也逐渐明晰。通常情况下,压裂液的成份为:94.62%的水,5.24%的砂子,0.05%的降阻剂,0.05%的抗菌剂,0.03%的盐酸以及0.01%的防垢剂,其中的化学添加剂达250余种,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这些已知的人类致癌物,并且是被美国政府法律管制的污染物。美国14家油气公司过去5年使用了约295万立方米压裂液,其中包括750种化学产品和有毒物质。也有研究报告称,这些化学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甚至很多日常产品中也有应用,在高稀释的情况下,是不大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的。但无论怎样解释,压裂液中的确含有多种致癌有害物质,且使用量巨大,潜在风险极高。
2、压裂之后的废水处理问题
压裂过程中,使用的压裂液完成操作后会有注入量的15%~
80%回流到地表,这些巨量废水的处理问题也非常严峻。废水中的化学物质部分来自于压裂液中的苯等,部分来自于压裂过程中深层岩石渗透出的放射性物质,如铀、盐和苯,有时还有少量的镭,其有毒盐水浓度是海水浓度的6倍。
水力压裂给水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页岩气井中回收的废水含有碳氢化合物、重金属、污垢以及化学盐分,普遍认为是最难处理的一类工业污水。美国目前的废水处理办法主要有三种:注回地下、处理后排放到地表水系、循环再利用。注回地下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取决于废弃矿井的位置、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等;排放到地表要做无害化处理,对水处理公司要求很高,非专业技术不能达到;若投以循环再利用,则是最为经济和安全的办法,无论从成本还是环保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都是油气工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但是专业水处理公司的存在和发展都将直接制约该产业的健康运转和环境的良性走向。有人计算严格的废水处理将导致单一的页岩气井成本增加7%,但对较大型的页岩气开发,成本将会低很多。
3、压裂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至于地下水的渗透问题,一般来说,饮用水含水层通常在地表以下的百米左右,而页岩气储层则在数百米甚至千米以下。即使在垂直裂隙发育地区,含水层深度与页岩气储层仍有一定距离。通过水层的井管是用混凝土和钢材料包裹,气体泄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若有失败,也会及时用水泥密封。美国的页岩气业界声称,“地下水污染更频繁的发生在与页岩气无关的产业,在页岩气被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没有地下水的污染或破坏被归因于页岩气的水力压裂行为”(Joseph J. Lee,宾夕法尼亚州环保部)。
能源界认为出现污染案例并非压裂技术的问题,而是由于井身缺陷、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加强管理避免。但是可以证实的是,2011年5月,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在宾夕法尼亚州使用水力压裂法开采页岩气的地区,地下水中甲烷含量比未钻探区域高出17倍。可能是由于钻探设备缺陷导致的,而研究并未发现注入页岩层的化学物质会向上流动影响浅层地下水。这些物质是否会在地下发生移动,从而污染地下水,目前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虽然这个问题缺乏研究和有效证据,但风险尚不能排除,而一旦证实或发生了危害,后果将非常严重。
4、淡水资源的大量消耗问题
在美国,采用水力压裂法的页岩气开采是耗水量最多的行业之一,水平井压裂的用水量是直井压裂用水量的5倍左右。页岩气离开水平井,大型压裂就没有产量,即便如此,单井日产量大多低于1万立方米,因此要上产量,就要多打井。大型压裂每口井平均用水2—4万立方米,美国有5万多口页岩气井,用水量可想而知。这完全可能影响当地生活、城市以及工业用水,对于缺水和干旱地区,这一巨大负担更难以承受。
如此巨大的耗水量,加上压裂中添加的化学剂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可能造成的污染,导致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开始叫停页岩气开发项目。实际上,人类对能源和淡水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08—2035年世界能源需求将上涨53%,许多国家抽取地下水的速度快于水源自我补给速度。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加上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环境的承载能力更加脆弱,对待这种开发方式还是要慎之又慎。
5、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页岩气“十二五”规划认定: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居民燃气、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用途广泛。
美国康奈大学的研究学者认为,高强度水力压裂开采的页岩气温室气体排放非常严重,数据指出至少有页岩气产量的3.6%~7%的甲烷被泄露到大气中,比天然气高出30%~100%。甲烷泄露发生于两个时间段,一是水力压裂过程中甲烷随压裂回流液泄露,二是压裂后采气过程。报告认为甲烷的温室气体作用远高于二氧化碳,尤其是在排放后的最初几十年中更为突出。同时也有研究认为企业可以采取甲烷回收技术,以降低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企业愿意这么做,不仅仅由于成本的额外消费,更是由于企业违法的成本太低。
全球变暖政策基金会(GWPF)的研究报告认为页岩气和煤炭燃烧产生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其排放出的温室气体比煤炭低50%以上。我国相关研究机构认为:开发利用页岩气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按页岩气的年产量65亿立方米计算,与煤炭相比,如果用于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约14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11.5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约4.3万吨和烟尘排放约5.8万吨。
6、开采过程中伴生的其他环境问题
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从页岩中获得碳氢化合物,作业者需要灌注大量的沙子以及其他物质到地底下,根据美国环境学家和受到影响的当地居民称,开采沙子对当地的空气、水的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有人担心,在采用水力压裂法开采页岩气的过程中,小规模地注入液体可能会导致地震。另外,作业过程中还会产生占地、运输压力、噪声污染、生物多样化破坏、动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
上述问题,在美国开采页岩气以来的几十年里均有出现,并且很多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美国非常重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并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文进行约束,加强了监管力度。
二、目前国际研究成果
作为页岩气开发的先行者,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关机构就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页岩气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地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上不断深入,页岩气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大大提高了本国能源自给率,降低了能源对外依存度。美国在页岩气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市场、技术、财税、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合力。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页岩气的环保问题开始随着其规模开发不断显现,政府开始不断遭到环保问题的质疑和投诉。2010年,奥巴马政府委托美国环保署(EPA)对水力压裂是否造成地下水污染进行调查,2012年4月EPA一项新法规,对页岩气开采中因使用水力压裂技术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加以控制,这是美国控制页岩气开采造成环境污染的首个法规。该法规要求,到2015年1月所有采用水力压裂法进行页岩气开采的气井都必须安装相关设备,以减少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如苯和正乙烷等。一批国际领先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如哈里伯顿、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也围绕页岩气的开采,在政府的资助下,进行了大量环境评估、治理与改善的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欧洲页岩气研究计划”(GASH)于2009年在德国启动,拟通过6年时间推动完成。其工作目标是通过收集欧洲各个地区的页岩样品、测井试井和地震资源数据,建立欧洲的页岩数据库,与美国的含气页岩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页岩气以满足当地和区域的需求。
1、高效、配套技术的应用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健康和安全环节,技术上采用有害气体探测仪,如二氧化硫感应器、甲烷红外气体分析器等,并制定紧急情况反应预案,对作业者进行日常培训。在环境评估方面,要对选址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包括意见调查和公众会议。在压裂液的使用环节,Ecosphere公司使用臭氧为主的系统,以臭氧破坏细胞壁,从而杀灭细菌,用以代替化学杀菌剂。这一处理技术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淡水的消费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成本。另有许多研发公司已实验利用高强度的超声波、过滤器或其他环保化学用品代替杀菌剂。在废水处理环节,针对不同作业区要求不同的废水处理方案:美国Aqua Most公司使用催化紫外线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不但能达到大部分处理要求,还能脱掉金属;Water Tectonics 水处理公司采用高能电凝技术,能脱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生物质和碳氢化合物,但在地层中含盐量高的地区将不能使用该技术;西门子公司采用浮选/过滤技术,能在原地进行水处理并回收使用,不仅能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大大降低开发成本;Origin Oil利用藻类收获过程仅在第一阶段就可以在废水试样中去除98%的烃类。在空气质量的保证方面,使用双燃料(柴油和天然气)技术设备,从而减少温室效应排放,钻井平台使用催化剂技术,从而大量减少排放;采用管道运输而不是陆路运输,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压力;噪音问题可以采用隔音板等装置,并与当地自然环保组织合作,以保证生物栖息地安全。另外,我国权威专家也肯定了关于利用超临界CO2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有效性,这为非常规油气开发,特别是页岩气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环保优势在于,利用超临界CO2作为介质,从某种程度上可替代大量的水资源,适于我国国情。另外也可有效利用CO2,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2、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保证其环境友好性
美国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一整套环保法律体系,防止页岩气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负责制定与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相关的各种法规,并对弃井操作有严格要求;国家的环境法案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部分州政府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国家要求对环境有危害的排放物进行征税,各州制定安全排放标准,并禁止某些危害大的排放物;要求报告从发动机、气体处理设备到其他与钻井和生产相关的排放量;限制白天和夜晚的噪音水平;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不能破坏濒危动物栖息地环境等。
目前,美国已制定《美国联邦环境法》、《美国清洁水法案》、《饮用水安全法》、《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清洁空气法》等法律,并就页岩气相关的环境问题作出了许可和规定。
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消减制度(NPDES)已成为美国控制水资源清洁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不管受纳水体状况如何,废水在排放之前必须采取经济可行的最佳处理技术;美国净化空气任务组织(CATF)提出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气体排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黄金准则,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淡水污染;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就此提出了着重注意的三个水资源问题,并强调页岩气能否成功开发的关键因素是,在不干扰当地工农业正常用水的前提下,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页岩气井的钻探与水力压裂用水。
在页岩气的发展初期,美国并未对页岩气采取特殊的环境监管,随着页岩气开采规模的扩大及其对环境影响问题的争论升级,美国对页岩气的环境监管趋严,通过修改法律关闭了“哈里伯顿漏洞”,授予环境保护局对页岩气开采的监督权限,并颁布“FRAC”法案,要求披露水力压裂中使用的化学制剂情况,以便充分评估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3、通过制定国家级研究规划,保证页岩气的健康开发
我国通过制定页岩气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明确了页岩气健康开发之路,并制定了开发环境保护措施。页岩气开采工艺与常规气大部分相同,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生态破坏与常规气基本相同。在页岩气开发各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有效减少或杜绝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一是工厂化作业减少地表植被破坏。页岩气开发多采用丛式水平井群,一个井场可以向不同方向钻多口水平井,大大减少了井场数量,较好地解决了占地多和地表植被破坏多的问题。二是压裂液循环利用减少用水量。页岩气压裂用水量比生产同等能量的煤和燃料乙醇的用水量要少得多,且出于成本考虑,页岩气压裂液须多口井循环重复利用,客观上节约大量用水。三是严格钻完井规程,杜绝污染地下水。页岩气井钻井液为天然气人工合成的油基泥浆,短时间内可自然降解;页岩气层比地下饮用水层深很多,且中间夹有多层不可渗透岩层,压裂液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很小。如严格执行钻完井操作规程,保证套管和固井质量,可彻底杜绝水层污染。目前,全球尚未发生开采页岩气导致重大地下水污染的事件。四是加强环保监测实现压裂液无污染排放。压裂开采石油天然气已有60年历史,压裂液成份和排放标准均有严格法规要求。通过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环保监测检查,可保证压裂液无害排放,防止土壤和地表水污染。
三、机遇与挑战
1、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
2011年12月30日,页岩气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172种矿产,国土资源部也将按独立矿种制定投资政策,进行页岩气资源管理。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需要全新的勘查开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它的快速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进步。2012年,我国将大力加强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技术攻关,尤其是加大页岩气调查评价力度,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现状,形成油气勘探开发新格局。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1800亿立方米,据国土资源部2012年3月1日新闻会资料,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对以外所有陆域盆地开展的评价结果显示,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与美国旗鼓相当,预计2020年产量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达到目前常规天然气生产水平;2030年产量有望与常规天然气相当,与美国接近。
2、积极开展页岩气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0年11月,中美政府签订合作开发中国页岩气的备忘录,中国公司开始投资北美页岩气项目,并引进壳牌等外国公司开发中国国内页岩,我国政府希望通过国内页岩气的开采使中国能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并将促进中国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
继续跟踪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关注环保技术的利用更新,在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初期,可以考虑与国际公司合作,引进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降低勘探成本,减少环境隐患。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工艺的研发和联合攻关,关注世界页岩气发展动向,以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页岩气国际合作组织,促进双边、多边合作。
3、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的系列环保规范和评估体系
我国尚处于页岩气发展初期阶段,具有很好的实施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发展伊始就要把甲烷、有毒物以及水污染问题纳入管理体系,注重并加强页岩气勘查开发的环境保护相关制度的制定:跟踪研究页岩气勘查开发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压裂混合液化学成分报告和披露制度;加强页岩气勘查开发矿区的环境监测,对回流水处理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于示范基地建设,要率先建立起相应的环保制度,包括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估、开发过程的环境检测、预防和紧急应对方案等。可以肯定的是,管理体系和监管水平决定页岩气资源的未来。
4、亟待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页岩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页岩气开发的利弊之争还在持续高涨,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刚刚起步,在勘探开发的同时要兼顾到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环境问题综合研究,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环保基准、加强监管等手段,减少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加大治理和监管力度,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页岩气勘探开发规范,使页岩气最终能以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清洁、高效能源推动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环境问题还未完全展现,但参照国际开发经验和教训,极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做到未雨绸缪。要加大资源环保相关研究工作量的投入,逐步认清和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确保新能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注:本文得到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第二批)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篇9
在缺乏一套管理国际投资关系的多边规则的情况下,现有的国际投资体系已经演变成为由诸多双边区域投资协定以及其他处理投资问题的国际协议组成的高度分散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网络。这些协议与各国的法律和具体的投资合同构成了投资者运营能源项目的法律基础。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最新数据,2008年共签署了新的59个双边投资协定,全球双边投资协定总数达到2695个。在2008年新签署的59个双边投资协定中,涉及的发展中国家有46个,涉及的发达国家有38个。目前,全世界有5600多个国际投资协定,基本覆盖了包括能源在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这些协议采取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做法,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一些领域仍存在制度上的空白,而另一些领域则存在有关内容相互重叠且不协调和不一致等问题。这为政府和企业处理国际投资关系带来了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反思如何加强国际投资决策领域的多边协调与合作,以促进外国直接投资(fdi)为增长和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这一挑战在能源领域的fdi中尤为突出。
国际能源投资趋势
2005年,采掘行业的fdi存量约为7550亿美元。尽管采掘行业在全球流入fdi存量中所占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下降,但在2003年大宗商品出现繁荣以来,该领域的fdi得到恢复,其所占份额在2005年增至9%左右。从绝对数量上看,第一产业的fdi这些年来一直保持增长,从1990年到2005年增长了4倍。发达国家仍是流入采掘行业的fdi最重要的来源,但它们在全球总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从1990年的99%下降到2005年的95%。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以中国为例,采矿业在2003年和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分别占48%和33%。发展中国家一直是采掘业fdi的重要目的地。1999年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采掘业fdi存量估计值增长了9倍,2000年至2005年又增加了一倍以上。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4至2006年,流入采矿以及石油行业的fdi达到1340亿美元,其中1020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近27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50亿美元流入东南欧以及独联体国家。
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从现在到2030年,能源行业大概需要22至28万亿美元投资,其中至少一半是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电力部门。
能源投资的特点
能源领域的外国投资是一个特别敏感的问题。能源投资,尤其是涉及开采活动的投资牵涉自然资源的主权问题。能源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经常被看作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行业。从社会角度上看,它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行业,因为能源作为一种基本商品,必须能够被大众包括穷人和边缘化人群负担得起。同时,能源生产也会引起很多环境方面的关切,与能源有关的活动还会对卫生、安全和人权等带来影响。此外,能源行业往往还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和自然垄断。
从公司的角度看,能源项目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因此最初促成投资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不可能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始终保持不变。该行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已经投入的资产不能轻易地用于其他经济活动。此外,能源项目通常都是“巨无霸”,往往涉及巨额的资金。
能源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特点
由于上述原因,能源行业比其他很多经济活动更容易引起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家干预。政府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行业监管(如从治理市场失灵或追求其他政策目标的角度),或者作为市场参与者积极地发挥作用(如作为电力的公共供应方)。
这些敏感性以及政府的干预也往往反映在各国针对能源领域制定的fdi政策上。绝大多数富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外国投资进入采掘行业。这些限制措施可能针对外国投资准入,也可能针对运营阶段。一些国家完全禁止fdi流入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还有一些国家只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少数股权。
此外,近几年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对于流入与能源有关的行业的fdi采取了更多的限制。有些国家重新把能源行业收归国有,还有一些国家正在考虑这样做。另外一个发展趋势是,一些东道国要求与外国投资者重新谈判投资合同。这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如履行合同的基本条件发生了变化,投资者未能履行约定的义务(如向农村地区提供电力等公共服务目标),或者是为了让东道国获得更有利的利益分配方案。很多外国投资者已经被迫退出投资项目或大幅减少持有的股份。这些变化在一些拉美国家特别突出。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越来越有影响力,或重新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另一方面,许多国家仍然依靠引进fdi发展能源行业。除其他方面的好处之外,外国公司能够帮助这些国家勘探自然资源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相应的,只有东道国提供了有利、稳定的投资环境,外国投资才会流入。这包括对该领域的外国投资进行开放,对已经设立的投资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性待遇,包括保护投资不被没收或不遭受其他政治风险等。法律框架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和透明度同样至关重要。这些涉及投资保护的问题经常通过国际投资协定来处理,也就是说在为充满风险的长期能源项目吸引外国投资时,这些国际投资协定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际投资协定中与能源有关的问题
从一些投资协定中也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能源投资非常敏感。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对部分投资协定所做的一份评估显示,为了给监管保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以确保在能源领域取得最好的发展成果,一些国家在它们的协定中纳入了所谓的“保留”条款。该评估涵盖了约1/3的目前仍生效的双边投资协定。加拿大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次是美国。与能源有关的特别保留条款往往出现在允许预先设立的协定中,从中反映出各国对于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国内能源行业的敏感性。例如,加拿大的双边投资协定为执行《西北地区和育空石油及天然气协定》(northwest territo-ries and the yukon oil and gasaccords)(加拿大一巴巴多斯双边投资协定)的措施保留了灵活性。美国的一些双边投资协定为那些获得在陆地联邦土地上开发矿产资源的租赁合同的公司的某些所有权限制措施保留了灵活性(萨尔瓦多一美国双边投资协定;卢旺达一美国双边投资协定)。从技术上说,这些保留条款一般都是针对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条款。
与土地所有、租赁及使用权有关的保留条款对能源政策也非常重要。与上述例子类似,与土地使用有关的保留条款往往也是针对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条款。这样的例子在许多双边投资协定中都能发现,如美国、黎巴嫩、阿曼、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都有类似的条款。此外,加拿大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也含有关于土地所有权的保留条款,而且它们往往十分明确,有时甚至规定了具体的土地类型,如海边的土地等。
各国有时也会综合使用以上措施。例如,有的保留条款规定,东道国保留限制外国人或外国公司利用本国土地和自然资源进行投资活动的权利(突尼斯一美国双边投资协定)。一些保留条款包含了互惠要求,规定外国投资者在本国享受特定权利必须以本国公司在该国享有同等/对等待遇为条件。在与突尼斯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美国特别指出,“在公共区域从事采矿的权利取决于(突尼斯)给予美国投资相应的互惠权利……”。
一些双边投资协定不是通过保留条款为能源领域的外国投资政策保留灵活性,而是通过一般例外条款,它类似于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中的一般例外条款。有时,双边投资协定中既有保留条款,也有例外条款。在特定条件下,这些条款允许采取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尽管这些条款在贸易与投资特惠协定(ptia)中最为典型,一些双边投资协定,如加拿大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一些南南双边投资协定(约旦—新加坡;厄立特里亚一乌干达),也有类似的例子。
贸易与投资特惠协定中的另外一个典型的特点也能在一些双边投资协定中看到,该特点与所谓能源行业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存在的特殊性有关。一些贸易与投资特惠协定认为,需要保持一定的政策空间以确保能够适当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这些协定的“服务”章节通常都含有一个条款,将“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放在协定约束的范围之外。哥伦比亚的一些双边投资协定试图在能源投资领域采取类似的做法。例如,哥伦比亚的两个协定把能源列为“公共服务”之一,允许哥伦比亚在该领域保留现有的国民待遇限制或者增加新的限制(哥伦比亚一秘鲁双边投资协定;哥伦比亚一英国双边投资协定)。
总之,双边投资协定在确保外国投资者获得公平、平等待遇,以及在被没收或国家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得赔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双边投资协定也反映出这个领域的敏感性。如果在签订协定前经过慎重谈判,双边投资协定能够让缔约国在不过度限制它们在与能源有关的问题上的国内发展权的情况下,承担国际保护责任、满足国际保护标准。除双边投资协定之外,其他国际投资协定也表明,各国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准入和运营都设置限制。联合国贸发组织200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对部分国际投资协定(美国一智利、北美自由贸易协定、g3、加拿大一智利、安第斯条约、南方共同市场、oecd国民待遇工具)进行了评估并发现,总体上看,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保留条款一般在发展中国家更流行(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相关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主要发达国家签订的国际投资协定中也存在。
投资者与国家在与能源有关的fdi方面的争端日益增多
虽然国际投资协定提供的保护对能源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从东道国角度看,这也可能成为一个敏感问题。能源行业内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争端数目相对较高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截至2008年底,与能源有关的争端超过了80起,在所有已知的基于协议的争端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29%。2007年和2008年每年新提交的有关能源的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争端大约有13起。从行业分布来看,与电力有关的争端数量最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多(44起),其次是石油生产项目(17起)、天然气供应与经销(12起)和碳氢化合物特许权(7起)。
以电力行业为例,有关发电(包括电厂的建设和运营)和送电投资的争端在增加。例如,一些投资者指责东道国的行为违反了协议义务,如:未能成功签署投资合同,没有移交土地,歧视性待遇,干预关税制度(如与阿根廷有关的几个案例),撤销经营许可,不为所发的电力付费,没有执行电价和未能阻止偷电行为,终止合同和没收等。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厄瓜多尔撤销了它以前的承诺,不同意按照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的程序调解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的争端。
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影响
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越来越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投资流动和投资政策的影响。2008年标志着始于2004年的新一轮国际投资增长周期的结束。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与2007年1.9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相比,2008年全球fdi预计下降1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fdi出现了大幅下降。跨国并购金额在2008年也急剧下降了29%。
随着经济危机对跨国公司的全面影响持续显现,2009年全球fdi预计将进一步大幅下降。根据一季度有关跨国并购的初步数据判断,流入所有三类国家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过渡经济体(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fdi都急剧下挫。2008年以及200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和过渡经济体吸收的fdi不断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只到2009年第一季度才急剧下滑。例如,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吸收的fdi同比下降了2l%,韩国的fdi下降了38%。
尽管实际上所有行业在2008年都受到跨国并购下降的影响,石油、采矿以及农业食品业似乎是个例外。有趣的是,采矿以及石油行业的全球跨国并购金额实际上有所上升,从2007年的106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260亿美元。
这次经济危机最终会如何波及能源产业并对流入该产业的fdi造成哪些影响,以及各国可能会做出哪些政策反应,仍有待观察。例如,尽管采矿和石油行业的并购数量仍略有增长,但石油价格的下降(由于需求疲软以及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结束)最终是否会导致流入勘探及相关活动的fdi出现下降仍是一个问题。面对fdi下滑,有关政府可能会重新评估国际投资协定作为吸引fdi的工具的有效性。
另外一个可能对流入能源领域的fdi造成影响的政策反应是各国政府采取的拯救和刺激措施。如果这些措施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它们可以支持能源行业尤其是可持续能源生产的发展。这方面另外一个例子是这次危机触发的国家紧急应对措施。由于其中部分措施可能限制跨国公司的活动,影响投资流动,因此它们也可能在将来引起新的投资争端。另一方面,如善加利用,国际投资协定也能帮助防止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因此,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也许会促使世界各国认真考虑国际投资协定以及它们对能源领域的影响。
结束语
国际投资协定以及相关判例法的不断演变突出表明,确保发展中国家理解缔结此类协定的意义并能够利用这些协定处理潜在的投资争端十分重要。这在能源领域尤其如此。在这一领域,完善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包括那些国际层面的政策,能够为实现能源产业所能带来的发展利益做出巨大贡献。
篇10
(二)运用财政杠杆撬动企业技术改造1.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在工业发展资金中设立80万元的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宣传和培训、节能示范项目补贴、节能新技术推广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支持陶瓷企业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研发。2.财政激励引导升级。凡列入省市级重点节能示范项目的,免征其土地设施所涉及的县级行政收费,所形成的电力、天然气节约量,按照节约价值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列入国家、省、市节能示范项目的,帮助申请国债资金的补助和支持;对集中建设排污设施的,由县财政给予补助;对重点耗能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用于节能降耗项目改造的,由县财政给予3%的项目贷款贴息。米兰诺公司获省2008年第一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80万元,水工机械和汇丰陶瓷公司各获省2008年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10万元。3.搬迁关停强制节能。加大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力度,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及淘汰时限;落实节能环保搬迁补助资金,对列入关停、取缔名单的企业采取“五停”(停水、停电、停运、停贷、停气)等强制性措施,促进污染企业搬迁。规矩水泥环保搬迁已正式获省经委核准,7月30日已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6月底搬迁完毕。
(三)运用税收杠杆助推质量效益升级1.税收能源消耗挂钩制度。针对全县陶瓷行业均是中小企业且税务监控难的实际,由两税、统计等部门深入企业、气、电等能源供应部门调研,广泛收集企业产能、产值、总能源消耗等数据,测算出行业平均气、电、煤等单位能耗产值,结合行业实际分产品大类,将产品单位能耗作为税收的重要参考,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降低能耗。2.节能项目税收优惠制度。企业从事节能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年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前三年县级企业所得税全部返还,第四年至第六年企业所得税减半返还;企业购买并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3.节能研发税收抵扣制度。企业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年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三大特点凸显节能减排成效
(一)走出了一条政府多种手段调控能耗的新路子1.节能降耗初见成效。2008年1—6月,全县130家模以上企业,总能耗76万吨标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285吨标煤,较去年同期下降8.08%,节约标煤6.687万吨。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率先在四川省施行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乐山市在建立乡镇环保办,企业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约见谈话制度不断巩固,网格式环境监察不断扩展,新万兴公司投资566.55万元,治理喷雾干燥塔5座、压制生产线5条和磨边生产线5条,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911.2吨。2008年1—6月,全县削减二氧化硫1021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84.96%。3.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成片造林5000亩,四旁植树35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城区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天数占总天数的93%。2008年1—6月,全县财政投入140万元,撬动企业和社会各界投入3.5亿元投入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二)走出了一条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新路子1.开展废料循环利用。建辉、新万兴等21家陶瓷企业建成废水处理循环利用设施,抛光线日耗水从2000吨/条减为600吨/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1%;全部陶企废水沉淀物压滤干化后再次用作陶瓷生产坯料,减少原料消耗和废物排放;峨佳、峨顶水泥厂每天使用陶瓷废渣200—300吨,年产熟料水泥20—25万吨。2.实施工业窑炉节能。推广陶瓷窑炉一次烧成技术、窑炉内堂涂节能材料及加长燃气喷枪、改造风机和烧嘴脉冲助燃,威尼陶瓷改传统的二次烧成为一次快烧,年节约天然气达150万方以上,节能率达20%;明珠陶瓷改单层为双层燃气生产线,下层煅烧窑炉的热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干燥窑炉,综合能耗下降20%,产能提高30%。3.实现余热余压利用。重点在陶瓷行业推广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技术和陶瓷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东泰陶瓷厂利用蒸汽发电机余热发电,可满足企业自身50-70%的生产用电,年可发电250万度,度电成本仅为0.05元;米兰诺等企业利用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可节省喷雾塔原煤或天然气耗用,尾气利用率达到30%,节能率达13%。4.推进机电系统节能。以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机械传动方式,采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和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5.推广能量系统优化。重点在陶瓷行业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近两年,新中源、新万兴、米兰诺等企业投入技改资金达7亿多元,科达陶瓷在省内陶企业中首家通过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西部瓷都陶瓷产区实现煤渣固体垃圾的零排放。
(三)走出了一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子1.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3家企业进入了全国建陶行业销售收入30强,2家进入“四川省行业领先中小企业”200强。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改善。组建四川省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档红坯陶瓷共性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果,研发出“玉晶石”系列产品,利用钒钛矿渣生产有色仿古砖技术得到突破,企业新获专利授权3件,建辉公司被命名为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3.品牌战略实现突破。目前全县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2个和16个国家免检产品。新万兴年底将建成中国名牌产品,建辉、米兰诺将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三、四位一体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一)完善行政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节能减排责任,对本行政辖区内节能减排考核结果实行四挂钩。1.跟政绩挂钩。将节能排污总量指标分值和经济增长的分值实行同等权重。2.跟职务任免挂钩。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被评为差和较差的不予提拔。3.跟评先评优挂钩。节能减排差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4.跟执行纪律挂钩。对监管失职、渎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造成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给予纪律处分。
(二)完善能效准入制1.制定目录。根据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以及夹江县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及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快制订夹江县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能耗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或节能篇(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必须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3.能效标识。严格执行国家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加强对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产品的监督检查,积极推动节能产品质量认证。
(三)完善激励约束制1.奖励机制。坚持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新机制,对重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关系节能减排成效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财政专项奖励资金与节能减排量挂钩办法,多节能减排,多奖励,并在气、电、运等要素配置及项目申报上给予优先考虑。2.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节能降耗的政策调控,对不认真实施节能管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在调峰错峰时将首先限制其用电,在生产要素配置、项目申报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方面不予支持,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相应处罚。
(四)完善监察督导制1.网络监察。重点抓好县乡两级自动监测联网建设,主要搞好重点节能减排企业、污水处理厂、主要饮用水源地、小集镇和工业集中区五个方面的在线监控设施建设。2.强化执法。建立以企业节能环保自查与执法人员现场监测检查和日常执法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节能环保监察制度,提高节能环保执法能力和水平。3.挂牌督办。坚持以查促改,对突出的节能减排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县发改、环保、工业、监察、统计等部门密切配合,限期解决。4.责任追究。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严格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确保查处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5.能耗公示。每周通过电视台、西部瓷都网站等媒体公布一次主城区的空气质量预报,每季度向县“四大家”和县级各部门通报一次全县节能减排状况,每年底对节能减排“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摘要:夹江县巧用行政、财政和税收三大杠杆,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跟踪和管理,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建立GDP能耗公报制度,着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