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概况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概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概况

篇1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百家争鸣的基本事实,结合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掌握百家争鸣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况,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认识到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及精神内涵和教育上“有教无类”思想的历史影响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体会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境界和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学建议】

1.结合初中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如政治、经济、阶级、教育)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2.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意义的理论性强,适度引入材料,从政治集权、传统文化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 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

4.课后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编辑一期小报,让学生谈一谈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感受。

5。可以围绕 “你知道几位儒家代表人物”、“你知道哪些儒学思想的价值观” 组织一次调查和统计活动,以便大体了解儒家思想在当前的影响力。

【课前预习】

1. 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过程:孔子——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本思想、性本善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法治2.知识体系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出现的原因:

(1)经济上大变动:春秋战国时期 崩溃, 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大变革:周王室衰微, 崛起,。

(3)阶级关系上:“士”受到各 的重用。

(4)思想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 ”。

篇2

关键词:儒家思想 学校体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C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5-03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末期,它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逐步发展并不断加以完善。孑L子的教育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夏、商和西周时期以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文武兼备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而“六艺”当中的“射”和“御”是孔子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在《论语》中提到“勇”字有九处之多,它既包含了勇敢的思想品格,义指勇猛果断的行为和技能。因此,孔子说的“仁”、“知”、“勇”,大抵相当于萌芽时期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这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儒家对人才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视。1 儒家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1.1注重“礼”和“乐”以及“仁”的教育思想1.1.1“礼”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礼”包含了自远古以来对人的行为的各种社会性的规范。就其本质而言,“礼”不是别的东西,它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社会性形式。因此,“礼”成为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没有“礼”就不成其为人。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周代礼的制度,“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礼制的教育中,也有丰富的体育内涵,这充分显示了孔子的体育道德观。孑L子不但讲“礼”,他还极为重视“仁”。在他看来,“礼”是人的社会性的外部形式,“仁”则是人的社会性的内在根基。他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失去了仁的“礼”是没有意义、价值的,它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甚至是虚伪的形式。那么,如何来提高人的内在本质的修养,孔子认为应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其中也谈到对体育道德的重视。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道德礼仪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面的人才。1.1.2“乐”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乐”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孔子以行“仁”为个体所能有的最大的快乐,因行“仁”而体验到这种快乐,获得这种快乐,这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就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孔子对“仁”与个体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实现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说明。孔子认为,把这种“乐”和“仁”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活动当中最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累了,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活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心、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结互助、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充分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这种“寓乐于教”“劳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来甚至是当今社会学校体育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1.3“礼”和“乐”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孔子“六艺”教育中的礼和乐,既包含了道德礼仪的教育,也有体育和美育的成分。而礼中的礼射,乐中的乐舞,则是更接近于体育。孔子教育实践中的礼、乐、射、御诸教,往往是相互渗透、一起进行的。《礼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此处的艺,是指“六艺”;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说如果不提倡含有文体娱乐活动的“六艺”,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以致不能胜任学习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除“藏”、“修”之外,还得“息”、“游”,即学习生活要有张有弛。《论语・述而》亦说:“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学习的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六艺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礼乐教化”,就是凭借礼乐对人们从思想品德到身体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它既能让人健身习武,陶冶心情,愉悦身心,又重在练习,使人在练习中掌握技能而达到休养身心的目的。这就是孔子以“六艺”为教的意义所在。总之,孔子的“礼”“乐”“仁”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培养全面人才方面,影响非常之显著。1.2重视“成人”之教育“成人”是孔子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新概念。当他的学生问起怎样才算“成人”时,孔子说:“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概况性地列举了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高尚品德,卞庄子的勇猛果敢和冉求之艺,认为兼备了这四个人的长处,就算得上是“成人”了。“知”“不欲”“勇”“艺”即“成人”必备的条件和素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艺,就与体育密切相关了。“文之以礼乐”是这四种素质要受礼乐的规范。孔子说的“仁”“知”“勇”,大抵相当于萌芽时期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准备去从政或做官的知识分子应该“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做人不能像有专门用途的器物,只具备某种单一的品格或技能,而应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1.3注重“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体育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西周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客观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修身治国平天下”,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儒家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理念。儒家思想中的“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育的全面普及性,是指无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聪明或者愚笨,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教育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给予每个人成才的机会。“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增加了受教育的群体和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更多人素质的提高。这两大思想同样在现代体育教育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学生为主,结合他们的运动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他们当中无论是富二代还是家里比较贫困,聪明或愚钝,都应当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样对于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1.4儒家思想能够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1)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彰显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文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解放其个性,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当中,能够有效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对其学习行为的禁铜,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自我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有指定性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地修正与填充学生自身素质体系的建构,为实现其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净化教学环境,推进和谐校同建设的进程。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氛围,凸显出强制与无奈,对于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更容易导致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产生。因此,营造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净化教学环境,使得传统的教学思想消极因素得以消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净化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3)增进师生问的相互尊重、信任与理解,构建师生友好关系。和谐是建立在双方之间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教学的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之体验与感悟来自于教师真挚的情感付出,进而对教师产生尊重与信任,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和谐教学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能够彰显师生地位的平等,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师生问的芥蒂,达成彼此问的心灵交融与情感互动。全新的师生问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保障。2 儒家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消极影响2.1重文轻武的思想制约着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体格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仪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制于人。”文人的地位很高,加上科举选士,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重权术轻武备,视武学为下品。这种固定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深层意识积淀下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支配着人们的言行和思潮。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是以体育教学为主要途径。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双边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思想和行动决定着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者对体育课不重视,体育教师也得不到重用,极大地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大大降低。2.2男尊女卑思想制约着女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儒家思想对女性是比较轻视的。《礼仪》中有“妇女有三仪”“三从四德”的枷锁完全束缚着女性的言行举止,女性和男性一样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被剥夺,稍有越轨,就会遭到谴责。宋明理学片面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鼓吹“三纲五常”大肆宣扬妇女的“三从、四德、七出”的条律,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女生这一弱势群体往往不备受教师的关注,常常被忽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女生没必要运动这是符合常规的,更不要说要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这就极大的削减了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对体育课产生抵制的情绪,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2.3“礼”作为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道之道,齐之以礼”,“寓德于体,以礼行体”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把德、礼的观念植于体育伦理之中,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体育思想历来注重人伦道德的培养,其发展无疑会相对的集中于道德的方向。如果我们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来看,重德轻体的观念是基本准则,重视身体方面的修行往往是一种思想的潜能,只能流行于形式上的提倡。学校体育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养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培养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儒家思想把“中庸”上升为方法论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敢闯敢于冒险、改革创新以及对于理论的创新。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都不是很成功,每当提出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总是尝试在几个点,而且实施不了一段时问就停止,这与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思想紧密联系,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同,用它来解决一切当前面临的所有困难与挫折,应是最佳的方法了,所以说我们现代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良好场所,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3 结语儒家思想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对我国乃至当今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当然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在内,它影响着一代义一代学生的思想变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搞“一刀切”,结合我们现阶段在体育教育这一领域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理性思维去加以改革创新,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有所成功的。参考文献:[1]许嘉璐.弘扬儒学精华发展先进文化――在“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探索与争鸣,2005(1).[2]谭华.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00( 12).[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谢学.基于儒家文化的中华民族特色体育教学体系构建[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4).[8]张晓红.论当代体育文化与儒家哲学之整合[J].辽宁体育科技,2003(4).[9]杨丽娜.论儒家思想对当代体育教学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2(9).[10]刘怀志.孔子体育思想极其现实意义之探究[J].职大学报,2009(3).[11]杨威.孔子“仁”的思想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3(5).[12]张京国.儒家思想对当代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5).[13]冯文全.传统道德教育的儒道融合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2012(2).[14]王凤杰.试论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演变历程及现实意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11).[15]万树超.荀子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工作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 30).[16]毛丽红.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今校同文化建设[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17]俞世兰.当代大学生处世教育的路劲分析――基于对儒家“忠恕之道”的合理借鉴[J].贵州师范学报,2012(5).[18]张宏敏.传统儒家教育哲学的当代审思――基于刘基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0(6).

Impact of Confucian Thoughts on Modern School

篇3

一、中日两国文化差异

文化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类社会的前进也与文化息息相关。依靠文化,人类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上一直都联系密切,由此很多中国人的心中认为日本人与中国人同宗同属,然而,实际情况却大有不同。而对于学习外语来说,若能学习并掌握本国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将会令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更加熟练,避免文化障碍和语言冲突。

(一)中日文化现状一个国家不仅应该重视经济的发展,更应注重其文化的发展,而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时,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其主体文化,因为主体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以及其历史发展的变化。对于中国来说,不得不提的一个伟大学派便是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最大,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君子的标准,直到现在,依旧影响甚深。中国人民待人谦谦有礼,尊敬他人,有仁爱之心,这些都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现代的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在加入WTO后,人民的思想则变得更加开放。而对于日本来说,古代的日本最初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的,后来则是在中国汉字和朝鲜语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而来,因此日语有时候听起来某些方面很像汉语,而在其文字中也有汉字在其中。而日本其国家也同样如此,不断的吸收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改变,最终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特点,如今日本在动漫的发展上独占鳌头,其科技也十分发达,越来越强。

(二)中日文化差异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博大精神,内含丰富。与中国相比,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的日本则情况迥异。二者有联系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礼仪方面,众所周知,我国和日本都十分注重礼仪。然而,在中国,人民初次见面或是很久不见都会用握手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意和尊重,以及问候,但在日本,其国民更多的是用鞠躬的方式来表达。在价值观方面,中国提倡儒家思想中仁爱谦恭诚信,应孝敬父母、爱护老人、尊敬师长。而日本人则更注重的谦虚有礼。在语言表达方面“,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下级对待上级,小辈对待长辈时说话一定要加敬语,以表达其谦虚的态度。同时,日语中表达道歉的词汇相对中国来说多很多,在闹市中常见到日本人在互相碰到了身体后道歉。此外,中国人常说肯定句,而日本人在这方面却会询问对方,以此让人觉得并非在强制他人,中国人来说则是“是非分明”。

二、大学日语教学概况

在大学外语学习中,日语是英语之外最受学生喜欢和认可的语言,究其原因,除了有中日之间历史悠久的交流以外、还有大量日资企业对日语学习者的需求,学生需要运用一门第二外语武装自己作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可是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动机和心态,再加上中日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中逐步走向以语法化为终极目标的道路,而不是利用语言来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际。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学生只可以读写,应对书面考试,而无法自如听说来应对与人沟通交流,丧失了需要语言沟通的特性,日语的学习逐渐成为了一种“哑巴语言”。总体说来,大学日语现如今的概况就是注重语言系统和语言训练,却单单缺少了语言的实用性。有的老师照本宣科,语法句型讲过之后便草草结束课程,并没有深入剖析中日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样不仅导致所教授的语言内容、课堂效果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忽略了文化差异,这样他们在中日交流中难免出现误会和问题,还影响了人际交往、工作交接。大学日语教学中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过分语法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量新词和新鲜事物涌现。如果教材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学生而言,旧教材不仅会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会使他们与本国语言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影响他们在社会的竞争与发展。(2)教师整体队伍的数量与逐年增收的学习者的数量不成比例,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理想,也只有满足了一定学生数量的日语教学才可以保证日语学习的学习质量和效果,相反,如果大量学生存在一个应进行语言模拟与学习的小环境中,不仅会减少每个学习者的学习、练习时间,还会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进行集体大规模的操练,势必会影响教师整体的教学进度。(3)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以传授语法知识和训练语音语调为基本出发点,着重强调应对考试的策略和技巧,对中日文化差异的领域涉及的少之又少,这样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并忽视了对文化的理解,这样并不利于实际语言交流与操作,失去了使用利用语言从事事务的意义与价值。

三、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在目前国内的大学日于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在经历了多年的日语学习后,对日语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能力掌握的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由于对日本文化不够了解,不能对中日文化差异掌握精确,无法达到语言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考方式上的自由转换,因此产生了交际问题,造成了文化冲突,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作为日语学习者,我们不仅要了解中日文化,还要对其差异所产生的影响也尽量掌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中日文化差异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产生的影响找到解决的策略。

(一)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影响在大学日语教学中,教师应知道,应该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然而,在很多时候,教师对自己本人的角色设定中却对此有所缺失,以使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下: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中国的教师由于深受多年填鸭式教育的影响,不自觉就对自己的学生也施用了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百战题海,而不对学生采用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更丰富有趣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只做到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运用。2.学生思维转换僵硬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时间大部分用于词汇讲解、语法分析、句型操练和听力训练等,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转换的训练,使学生只能被动的记录在笔记上,而不能在思维上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更不能在中日文化差异中做到思维的龄或转换。3.语言交际技巧生疏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中日文化差异,使得老师的语言习惯更偏为一国的语言表达习惯,而造成了学生对实际生活中语言转换的交际方式和技巧生疏或造成失误,给学生学习日语带来了障碍。

(二)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策略通过以上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教学的诸多影响,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法及语言系统本身,更多的体现在社会心理认知等诸多深层表达上。由于在深层表达了两国的思维差异,比如,日本人多暧昧、含蓄,而中国人更直接。二者在交际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矛盾差异甚至冲突。为了避免矛盾的出现,防患于未然,在与日本人交往接触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彼此尊重和理解,了解他国的文化习俗,那么在学习日本语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两国的差异,同时避免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难题。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总结了几点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第一,多学习和模仿日语为母语者的非语言技巧。从影视作品、书本等渠道了解日本人的说话习惯和交流方式,从日本人的体态语、手势语等来作为课堂教师进行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以模仿为课堂组织内容,一来可以大大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来由于设置了模拟情境,会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与日本人交流障碍和失误减少。第二,教师应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高校应加大对日语老师出国培训学习的力度,同时多组织日语学习者出外交流或与日本学生进行交换学习,做到文化互通,语言互通。第三,教师作为教授主体,应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应对实际交际的难题,新数字媒体的使用是教学史的创新和改革,有利于改变传统单纯教师“填鸭式”教学,而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篇4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恭、宽、信、敏、惠 日本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64

日企具有独到的管理模式,得到世界广泛的肯定与尊重。日本制品畅销海外,备受赞誉。其成功的秘诀离不开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而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唐任伍(1992)指出:日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儒家文化。它吸收中国儒家文化,与其原有的神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思想。王静(2006)指出日本企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源于中国儒家“和”的思想,即以人为本,人企和合。吴俊芳(2006)指出中日共同处于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大背景中,两国有着一定的地缘亲和性和文化共性。王丽莎(2012)指出,“和”与“忠”的思想促进了日企内部招聘制与终身雇佣制的形成,并给员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员工上下团结一心,谦恭有礼,对企业高度的尽忠度等。本文旨在通过结合日本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恭、宽、信、敏、惠”中蕴涵的哲学经营理念对日本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1日本企业概况

1.1战后企业的复兴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战后的日本经济已濒临崩溃。但是战败之后却快速复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之外,日本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张玉来(2011)指出,日本产品得以长期在世界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是日式管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肖译曼(2010)的调查显示:日本的长寿企业众多,其中创业两百年以上的公司,就有3000多家。具有千年老字号美誉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以14-28岁高龄雄居世界第一,它历经数次战火,却一直长盛不衰,经营至今,在现今日渐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仍旧屹立不倒。日本长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竞争大潮中得以运筹帷幄、远航,其问的奥秘与其独特的管理模式是息息相关的。

1.2日企独特的管理模式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企业内工会是日本企业管理的三大独到之处。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对日特别调查报告书将其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神器”。美国企业曾将终身雇佣制用于企业管理中,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为何终身雇佣制只在日本企业中焕发活力,却在西方管理上产生排斥反应。其实追本溯源,不难发现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中处处渗透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很多著名日企的管理理念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自古以来学习并传承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实践。正是受过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的日本企业才能使这样独特的管理方式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2“恭、宽、信、敏、惠”中的经营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世代相承、辩证发展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思想文化。内涵广博丰富,深奥精微。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凝聚力对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延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子张曾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曰(论语・阳货第十七):“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短短五个字,却蕴涵了深刻的哲学理念。日企巧妙地将这五个字融汇贯通,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中。

2.1恭

“恭”表示谦恭、庄重。恭则不侮,只要自己谦逊,对他人恭敬,自己便不会受到侮辱。古语云“谦受益,满招损”。谦恭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只有保持谦恭的态度,才能有机会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短处。对于企业来说,也正是具有这样的谦恭意识才孕育了管理的完善、企业的长寿。优衣库在日本的起步较晚,却在短短30年间迅速壮大,成为后起之秀中的一颗新星。它在30年的经营之旅中,始终保持谦恭的态度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改善自我。作为服装公司董事长柳井,不仅借鉴同行业的成功经营理念,更是从各行业的运营中寻找灵感,再进行策划、改造和应用。

2.2宽

“宽”表示宽厚,宽则得众,待人宽容厚道,自然人心相向。月尚有盈缺,美玉如若不经雕琢也无法成器,人更是难以十全十美。包容他人的缺点与过错,也是在提升个人的涵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儒家强调“推己及人”,要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他曾说过:“偶尔犯了错误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处理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他强调公司会包容任何一个员工因诚实而犯下的错误,把这个错误当成一笔学费并从中吸取教训。领导欣赏的是那些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并设法弥补的员工。松下员工后藤清一由于管理上的失误导致工厂失火,损失惨重,后藤十分不安,坚信自己会被辞职或是降级。但是,他收到的却是写着“好好干”的文件。从此他更是怀着愧疚之心对公司鞠躬尽瘁。从此事的处理方式中也可以看出,幸之助对待员工的失误行为,并未采取惩罚,而是要求员工积极改正。因为,一味地惩罚员工只会使员工感到恐惧,遇到错误只会想着如何掩盖,而非改正。作为领导者,如果能够虚怀若谷,宽容包纳,能够放下架子,待人宽厚,定能与下级之间有更多的交流。管理的那方需要循理而为,而下属也会因此产生归属感,行事不逾距,更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公司进步的基石。进而管理阶级与下级之间都能把握好尺度,在这个共存的体制中维持好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达到互惠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这正是孔子所提倡的人道主义,彰显着经营者们具备“宽”的思想理念。

2.3信

“信”表示守信,诚信,信则人任。“人”“言”为“信”。人无信不立,它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信,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诸葛亮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失尽民心。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无信,人必不信之。”企业亦是如此,在日本,凡是长盛不衰的企业,其经营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诚信为本。凡是有企业企图牟利,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的,其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倘若为了一时利益,拆毁了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桥梁。则这一次的失信极有可能成为一道企业无法跨越的鸿沟,进而导致企业衰败破产。丰田公司具有高度的慎独精神。在汽车生产的流水线上,不仅对车间的装配员工有着高度的技术要求,而且一旦发现某道工序上出现问题,会直接停止上百道工序,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再继续工作。杜绝一切形式的偷工减料,绝不允许将任何一个不合格的零件交到顾客手中,只为顾客提供最为优质的产品。在消费者群体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丰田得以享誉中外的奥秘也便显而易见了。孔子曰:“君子哉!尹绰,面訾不誉也。”赞许的正是能够指出他人过错的正直与诚信。日本企业受其影响,产生一种内部告发制度,鼓励职员检举揭发企业违反诚信的行为。子贡也曾说过,君子之过若能在大家面前改过,便又能取得众人的敬仰。企业也是如此,倘若发现错误后能引咎自责,及时补救。企业上下都以诚恳的态度向广大消费群众致歉,并且坚守承诺。这样的话,企业不但不会倒闭,反而会再次受到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运行得长远。

2.4敏

“敏”表示勤勉,有效率。敏则有功,勤敏就能做事显出成效。业精于勤,荒于嬉。因而企业的兴荣昌盛和员工的勤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身后必定会有不计其数刻苦工作的劳动者。日本人因工作态度而闻名于世,严谨,勤勉,忠贞。无论什么职业,一旦从事了,总是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人生岗位上尽心尽责。这便是日本著名的巨匠精神。稻盛和夫说:“若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先爱上自己的工作。”只有享受劳动的乐趣,才会充满热情,辛勤工作。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物资匮乏,而且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就是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促成了日本民众忧患意识的形成,进而具备勤勉的美德。危机意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为了在危机发生时保障自我的生存,只有奋力劳动,杜绝一劳永逸的惰性思想,才能克服危机,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将其储备起来,成为保护自己的坚强后盾。而在中国,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日本企业却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一直镌刻在心,面对激烈的竞争,著名的川崎造船公司确立明确的生产目标,即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质量。它采用“单件流”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按时、踏实地完成,不仅提高效率,更是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这种勤勉高效的工作态度正是川崎造船成功的秘诀。即便成为了日本主要的造船厂之一,仍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2.5惠

“惠”表示恩惠,施惠于人才能役使别人,惠则足以使人。仁者爱人。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便是“仁”,强调要善待人,与他人友好,上善若水。主张管理者应该修己安人,为政以德。盛田昭夫,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被誉为“经营之圣”,他曾说过:“当景气衰退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辞退员工,公司应该自己牺牲一些获利。这是管理阶层应该承担的风险,也是管理人员的责任。这并不是员工的错,为什么要他们来受苦?”正是这样的管理者,才会具备号召力,才能使广大从业人员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全心全意地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稻盛和夫在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后,一直主张要“敬天爱人”,强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员工的幸福生活。在创建公司50多年以来,一直一帆风顺,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可以说对他毫无影响。他是一个儒家文化的忠诚拥护者,他将“惠”的思想精髓贯彻于企业经营的实践之中,以一颗感恩之心来优待下属,将众员工看待成自己的家属,公司的利益是大家创造的,福利自然也是同大家一起享受,每年公司都会拿出大笔的资金作为员工的奖励。物质奖励与人性化关怀相辅相成,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公司上下更加团结一心,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进而形成稳健的经营体系,获得更高更长远的经济利益。

3结论

篇5

关键词:向秀;“以儒道为一”;思想

提及向秀,谈论最多的是莫过于《庄子注》,《庄子注》出自向秀还是郭象已成为哲学史研究上的一则公案,因向秀大部分作品的佚失,各位学者也是各执其说。近年来,有关魏晋玄学的作品已有很多,但对向秀思想的研究仍十分欠缺。向秀存世的作品仅有《晋书・向秀传》中所载的《思旧赋》和载于《嵇康集》中的《难养生论》两篇,要了解向秀的思想现在只能从这两篇文章中着手,但对其思想的记述并不完整,故对向秀个人思想的研究也就显得困难重重。鉴于此,本文将结合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发展的历史大背景及这两篇文章分析其“以儒道为一”的思想。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及“在古代思想中,道家最注重自然主义。所以东汉及三国之际,道家之学说又渐占势力……自王充以后,至南北朝时,道家之学益盛。道家之学,当时谓为玄学”。而《老子》开篇就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应是取《老子》中“玄”字命名。而玄学中对“无”与“有”的讨论也正是《老子》中所提及的“无”与“有”,道家认为这两者,同出于道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将二者统一为“玄”,所以将“道家之学”在南北朝时谓之为“玄学”是可以理解的。

玄学的产生一方面固然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分不开,同时也与东汉以来冗繁的经学形式分不开,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汉代经学的烦琐现象做了这样的记述:“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义,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经以自敝,此学者之大患也。”在这种情况下,知识阶层就开始寻找一种更为便捷的形式。

葛兆光先生在其《中国思想史》中就对玄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透彻地分析,他认为玄学的产生主要受两方面风气的影响:“一方面,在二世纪中叶尤其是知识阶层渐渐疏远了那种以群体认同价值为标准的人格理想,转向了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另一方面,二世纪逐渐滋生的博学通识的知识风气,进一步拓展了思想的资源,这种风气显然是在权威已经确立并笼罩了一切的时代中,为思想寻找一个舒展的空间。”正是这二者的影响,这一时代的思想与学术转了一个方向。

关于魏晋玄学的分期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东晋袁宏是对魏晋玄学做分期的第一人,分为四个时期:正始时期、竹林时期、中朝时期、东晋时期。袁宏的这种分发大体而言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中朝时期还相当表面化。近代以来对玄学的分期主要是三分法和四分法,如汤用彤在《魏晋思想的发展》中提出“关于魏晋思想的发展,粗略分为四期:一是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用何晏、王弼作代表。二是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的思想流行。三是永嘉时期。至少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是东晋时期。亦可称“佛学时期”。但是这种分发并未将竹林玄学列为一个时期。冯友兰先生则是根据“有无”问题将其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正始时期的“贵无论”、中朝时期裴颁的“崇有论”阶段和郭象的“独化论”阶段。

这里采用冯友兰先生的划分办法,竹林玄学属于正始时期的“贵无论”阶段,而竹林玄学的代表思想是嵇康、阮籍的“越名教任自然”。名教,就是从汉武帝以来确立的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儒家礼教。这种教义要求所有人都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落实自己的社会分工职责。从他们提出的“越名教”就可以看出是当时“名教”威信扫地的结果,是名教被政客架空的结果。被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名教”于是也被信任名教的有识之士所抛弃、冷落。这也正印证了葛兆光先生分析的其发生转变的原因。仅从这个思想的提法上就可以看出此时的玄学家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同道家思想对立起来。这在当时也是主流的玄学思想。

竹林玄学前期的这种“越名教任自然”的思想,是嵇康、阮籍想构建一个超乎现实的“自然”本体,使精神能够获得自由,并使个体人格得以完满和独立。但是当他们抛开名教,脱离社会现实而纯任“自然”之时,这种“自然”意识也就失去了其得以存在的根本,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其本体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这种纯“自然”的社会建构也就无法实现。他们想抛开名教又不想完全抛弃之,想任“自然”又不能纯任之,这也就使得嵇康、阮籍等人的思想陷入分裂的、矛盾的痛苦之中。向秀作为他们的好友,“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在看到他们的内心痛苦之后,便寻求一种可以得以解脱的思想,最终其“以儒道为一”的思想为其找到了出路。

《晋书・向秀传》中,“康既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文帝问日:‘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日:‘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箕山之志”,是称誉那些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而“狷介之士”则是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向秀这样的回答说明在他看来,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只是趋于一偏的狷介之士,并非真正的中庸之圣;真正的圣者并非遗世独立,而是人世而又不累于世的。可见,向秀出仕并非是想要功名卓著,而可以看成是另外的一种隐忍,这也就注定了其后的从政之路中形就心和默默无语的隐于朝的命运。另外,向秀《思旧赋》云:圪猓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一方面表现出了其对嵇康等人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在感叹自己的人生,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七贤中既有山涛、王戎这样的现世功业卓著者,也有阮籍、嵇康这样的超凡脱俗、行为潇洒的道家超越派,还有刘伶这样的高阳狂徒。而着重于现世功业属于儒家观念,虽然儒家思想在当时处于相当尴尬无奈的境地,但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成为社会政治的主导思想。在这样一种死者未死,生者未生的思想自由状态中,向秀既是一个思考者,又是一个迷惘者。既有道家的情怀,也有儒家的理性。

南朝谢灵运在《辨宗论》中说“向子期以儒道为一”。而“以儒道为一”就是要综合儒道,也就是要把超现实的道家思想纳入到现实社会中。这也正道出了向秀玄学思想的特点。从向秀注《难养生论》的行文情况来看,向秀有自己独到的更加清明理性的生命主张。这种主张也正是一种儒道兼综的思维方式。向秀就“养生”问题与嵇康展开了辩难,作《难养生论》,此论应是发生在正始后期向秀与竹林诸贤悠游山阳之时,因之向秀思想不乏王弼“贵无论”影响。嵇康养生思想以禁欲超脱为要旨,所谓“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费顾,非贪而后抑也”,向秀明确反对“绝五谷,去滋味,窒”的外在人为造作以求长生不死,两方面观点的核心聚焦在是否可以违背人的自然生理情性。《难养生论》以为“嗜欲、好荣、恶辱、好逸、恶劳,皆生于自然”,人的是伴随生命始终的存在,以背情失性的方术养生求得长寿只是“积尘露以望山海”的幻想,而且这种失误在根本上取消了个体作为自然之物生存的意义。不过,向秀论证的满足才能使养生的理想与生命的快乐得到统一,扩大到将追求名誉、财富亦纳入“”内容,视为自然天理,“生之为乐,以恩爱相接。天理人伦,燕婉娱心,荣华悦志。服飨滋味,以宣五情。纳御声色,以达性气。此天理自然,人之所宜,三王所不易也”。他的这种论述也正折射出了他的“名教”与“自然”统一起来的思想倾向。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名教立场,除了实用目的之外,也是其玄学新义申发的开始。可以说,其在《难养生论》中对自然和名教伦理关系的处理上有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倾向。

向秀的“以儒道为一”的思想,将玄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方向。关于“自然”与“名教”问题的讨论,其实从正始时期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论开始,经过竹林时期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和元康时期裴Q的弃“自然”而任“名教”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但是单纯走嵇康任“自然”的路和单纯走裴颁的任“名教”的路都是行不通的。正如余敦康先生所说的“玄学发展到了永嘉年间,必然要复归于自己的主题,像阮籍、嵇康那样排斥名教去谈自然,或者像裴颁那样排斥自然去谈名教,都不是出路,只有着眼于二者的辩证的结合,找到一种合乎自然的名教或者合乎名教的自然,才能解决问题”。而向秀“以儒道为一”的思想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过渡,为郭象“名教”即“自然”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篇6

关键词: 日语教学文化差异意识文化友好交流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只有充分理解所学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外语。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背景尤为重要。

一、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注重中日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1.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存在诸多差异。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这使中日两国人民产生了一种文化的连带感与亲近感,相对于迥异的西方文明,人们更容易看到彼此之间“同文”的共通性,而忽视了两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长期受这种中日同文观点的误导,我们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中日文化的共通之处,而忽视了日本语言文化的特性,对于中日文化的差异之处疏于介绍,导致学生在与日本人实际交际过程中遇到障碍。然而,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1)部分词汇的感彩、文化伴随意义有所不同。

日语汉字源自中国,中日文中许多汉字字形完全一致,但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如,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在男子姓氏后加上“先生”表示礼貌,而在日语中“先生”仅用以称呼教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等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如对一个普通的日本人用“先生”来称呼,会使对方不知所措。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应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对此类词汇进行辨析,避免学生望文生义发生误用。

(2)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习惯有所不同。

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在引进、吸收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的伦理道德,以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中国人相似,但实际并非如此。中国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道德主体对他人的爱戴、尊敬和宽容,提倡“仁者爱人”,爱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将其改造为以“礼”为核心的日本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主体维护自己的名分,遵从社会制度和习俗,注重人伦规范,包括人与人交际中的仪式。尽管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中国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有人情味,日本人注重礼节,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但流于表面文章,人情淡漠。

2.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必须在日语教学初期引导学生树立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中日文化差异。

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往往不是“语法错误”,而是“文化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指出人们对外国人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容易被认为是失礼的。因为人们不大可能认识到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外语说得越流利,目的语国家的人越不能容忍说话者犯的常识性的文化错误。

如果对中日语言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之处缺乏理解,在与日本人的交际过程中习惯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标准去要求对方,很可能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交流失败。例如,日本人收到礼物时,会说一些对礼物表示赞美的话并表示感谢。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即使内心很喜欢,也会说“心意我领了,可这东西我不能要”之类的话,先客套地推辞下再收下。如果对日本人使用同样的表达方式,他会很生气,觉得对方很没有礼貌。

二、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注重中日文化友好交流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中日文化交流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近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但是,日本的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创伤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风化,中日关系时冷时暖,也曾经历过十分艰难的时期。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却“虽近又远”,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还缺乏理解。为了促进中日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充分了解日本的中国人与熟悉的中国的日本人在两国之间起到“桥梁”沟通作用。

然而,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日语语言文学、日本社会文化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中日关系方面的历史及现状疏于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意识淡薄。

2.培养学生的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符合《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中要求开设日本文化史、日本概况等日本社会文化课程,要求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基本了解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及政治、经济情况等。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也就包含在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过程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词汇、语法等狭义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对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导入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相关信息,在培养学生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于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途径,探讨颇多,本文中不再赘述。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知识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教材、课堂和日语教师的传授,因此,日语教师的引导作用无疑是重要的。日语教师不仅是日语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启发者。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细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脉络、社会文化及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和近期动态,对中日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之处有较深刻的理解。教师要能够抛却个人成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日本文化。教师还应对某一情境中学生有可能犯的“文化错误”有一定的预见性,有针对地进行阐释。教师要将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自觉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中日文化交流意识。

四、结语

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与培养中日文化交流意识,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能够有利于加深文化交流意识,文化交流意识有利于对文化差异的主动探求和理解包容。两者都对提高日语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这两种意识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注意潜移默化地引导,不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新中华学校编.日本文法辑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2.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Z].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魏晋时期的山水宦游之所以得到空前的发展,蔚为壮观,大致有两个发面的原因:一是社会政治的黑暗,一是社会审美心理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频繁的朝代更替造成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使得很多文人学士朝不保夕,动辄得咎,甚至惨遭杀害,死于非命,于是许多文人不敢问津政治,或者厌恶仕途,对时事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们或隐居田园,或游赏山水,于是隐逸之风大盛,此时人们不再把大自然看的那么神秘,尊严和崇高,大自然那种统治,象征物的约束作用也逐渐削弱以致消失,而成为人们游览憩息的对象和环境。正如谢灵运在《游名山志序》中所说:“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左思在《招隐》诗中第一次提出了山水自然的审美意义:“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人们对山水的这种喜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又同时与当时盛行的玄学有关。玄学的核心是道学之术和老庄之学,老庄人生境界进入文学,乃是山水进入文学的前奏。山水意识是建立在老庄人生情趣之上的。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忙于征伐战争,镇压人民的反抗和争夺统治权,两汉以来儒学那种重功利、主政教,主讽谏、崇实录,尚雅正的正统思想开始动摇。随着儒家正统观念的淡化,经学束缚的逐渐解除,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僵化的思想世界让位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世界。崇尚虚无,消极避世的老庄思想和着佛教随之兴盛起来。“儒在钟鼎,道在山林”儒家思想较多地渗透到政治关系和伦理规范方面,道家思想则较多地积淀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上。当时文人学士普遍认为“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阮籍《达庄论》)。“阳降阴生,一替一兴,流而为川,滞而为陵”(挚虞《思游赋》)。山川景物都是自然之形,“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孙绰(庚亮碑)),正如庄子所言“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游览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嵇康所主张的“返乎自然”。不仅如此,钟情山水还成为士林衡量为人作文的价值标准,形成了一种崇尚潇洒明秀、高雅脱俗之美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在以后的士文化传统里占有者重要的地位。

总之,山水宦游已成为此时期的一种风气,一种时尚。这一风气在文学中得到了相应的反映,山水田园诗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

二、山水田园诗发展概况

1、从曹操到两晋

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山水田园文学史上第一首较为成熟的山水诗。在这首诗里,作者已完全以一个观赏者的身份来观赏“澹澹”的大海、“竦峙”的山岛以及丛生的树木、丰茂的百草,并由此幻想出日月星汉被大海所包容的壮丽景象。作者通过全诗抒发了一种慷慨悲壮的豪情。而且这种感情是由景而生,缘景而发,同先秦《诗经》《楚辞》中的一些以景写情、景由情生的诗作大不相同。这首以“登山沧海”为主题的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诗的诞生。随之,曹丕、曹植、刘伶、潘岳等人也写有一些山水诗,从而巩固了山水诗的地位。

两晋的山水诗在汉末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表现是题材范围有所扩大,诗人们通过观山临水所寄予诗中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西晋曾出现过山水诗创作的热潮,涌现出不少可读的作品。其中潘岳的《河阳县作》之二、《在怀县作》之一,潘尼的《三月二日洛水作》、《迎大驾》、《游西岳》,陆机的《赴洛阳道中作》二首,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等都是着名的作品。至东晋,山水田园诗虽杂糅有玄学的内容,但玄理中蕴含的一人生哲理,通过观览山水显现出来,也尚有可取之处。如孙绰的《兰亭集诗》之二和王玄之的《兰亭诗》皆为反映兰亭雅集的,写兰亭之景优美清新,所抒雅集之情洒脱欢畅,其中虽有“微言剖纤毫”、“酣畅豁滞忧”而被认为诗谈玄的成分,但诗人并未言明言谈玄说的具体内容,而是见景生情,渲染热闹的气氛,探讨深奥神秘的哲理,景中含情,情中寓理,情景理相得益彰,应该看作相当成熟的山水诗。在东晋,脱尽玄风影响,以观览者身份书写山水田园生活的作品也不少见。庾阐的《江都遇风》、《三月三日临曲水》、《观石鼓》,湛方生的《帆入南湖》、《还都帆》,李颙的《涉湖》,殷仲文的《南州桓公九井作》,谢鲲的《游西池》,苏彦的《西陵观涛诗》,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触兴为诗》等都是颇具特色的山水诗作。其中《涉湖》是较早描写观赏太湖风光的作品,形象生动,表现了太湖宏阔壮丽的景象:《游西池》写游览西池(在江苏丹阳)山水景物,清新浅近,风流媚趣,其艺术成就不可忽略。但是像李颙、谢鲲这一类的山水诗在整个东晋诗歌创作中并不丰富,而且多数作品的艺术尚待提高。所以这一时期的山水诗虽较曹魏有了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胜过风行的玄言诗。

2、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出现则突破了玄言诗的藩篱,并为诗歌增添了许多充满生机的因素。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陶渊明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渐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如《时运》:“山涤馀霭,宇瞹微宵。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长上了翅膀。又如《移居》其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挚的交往令人羡慕。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生活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可贵的部分。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生动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不仅如此,他有些田园诗还描写了农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其四,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的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中农村的面貌。

3、谢灵运的山水诗

篇8

日本哲学的历史与中国哲学的影响是极为密切的,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和思想文化及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哲学的相关精神和内容也已经被日本哲学合理吸收和本土化,已经成为了日本思想文化乃至其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呢?

在我看来,通过对中日两国哲学的比较,我们首先应该找到中国哲学影响日本哲学的内容,也就是在日本哲学的内容中找到它借鉴中国哲学的地方,因为毕竟日本哲学的来源之一就是中国哲学。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影响的意义,当然有其哲学意义也有其社会历史意义,我的基本观点总体概况起来就是,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深入其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并且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

这种影响的意义首先是对于日本哲学自身的意义,然后是其社会历史的意义,然后是对日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塑造。

中国本文由收集整理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首先,中国哲学是日本哲学的来源之一。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哲学为日本哲学提供了基本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涉及到日本哲学所处理的关系中:

首先是天人关系。中国哲学认为人来自于天,天是人存在的根据与依托,人们应该遵循天命。于是,日本哲学也借鉴了中国哲学的这点内容,试图运用各种方式来整合其本土的思想体系,这促进了日本神道教的体现化。第二,中国哲学注重人的个体修养,突出道德的重要性。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学说还是佛教思想,都彰显人的心性的作用,十分重视个体的人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价值诉求,儒学思想和中国化的佛教思想都极力主张人应该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去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日本哲学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不仅重视人的心性修养,特别重视人的道德感,十分重视尽忠尽孝的道德,试图最大限度地培养日本人的道德自律性和服从。而这一点也在与日本神道思想的融合中明显地突出了出来。第三,在政治关系上,中国哲学主张德治与仁政,并且利用君权神授来维护皇权。日本哲学受中国哲学这点影响很深,虽然德治与仁政的思想并不是都能完全贯彻,但是君权神授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哲学中得到了最突出地体现,将天皇神化并以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经验。

这样,日本哲学就系统的找到了其核心性的一些内容,日本人的生存、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基本可以囊括,日本人所需要做的也就是适应其社会历史的不同环境来添加自己的具体内容;当然,日本哲学不只是从中国哲学中得到了一些基本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借鉴中国哲学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涵。日本的思想总体而言是很多元化的,历史上儒、佛和神道思想长期并立存在,到了近现代其思想更是不断多元化,融合进了许多西方哲学的因子;但是,其思想中的基本精神却是由中国哲学继承而来:日本哲学继承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并逐渐延伸出其独特的伦理道德结构。日本哲学在本土神道思想的影响下,融合了佛教心性论和儒学中的天人之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创世与进化观,总体来看,首先是宇宙(日本)起源于天神,然后天皇是神(人神),继而天皇统治众生,众生要对天皇服从和忠孝,这样就形成了“天(天神)——天皇(人神)——人”的基本结构,人要想与天相互贯通,实现心性与道德上善的与天的统一与一致就要对天皇尽忠尽孝,对国家尽忠尽孝。

从以上论述和第一部分,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中国哲学对于日本哲学影响的深刻性和全面性,事实上,还有一点也是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重要影响,那就是前面简要提到的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形成了其哲学基础,并且给予其哲学开放性的基本精神,影响日本近现代哲学的发展:

第一,中国哲学为日本哲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精神,这是近现代日本哲学吸取西方哲学发展理论的基础。

第二,日本哲学更重要的是继承了中国哲学“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博取众长的方法,这一点对于整个近现代日本哲学影响更加深远。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是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并且立足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在历史上积极吸收了佛学的思想精华,不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派和相关思想流派而且整合多种思想之后,形成了具有极强思辨性的宋明理学。日本哲学也继承了中国哲学的这种精神,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日本哲学在本土神道思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吸收、借鉴(有的时期甚至直接采用)中国哲学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当然,很多人很可能会反驳说,日本哲学的内在精神之中就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还有,当时日本社会的各种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也影响当时的日本社会必须选择学习先进的文化与社会制度。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并不否认这些反驳观点的合理性,不过我认为,我们在看待日本哲学兼收并蓄的精神和能力的时候还应该从哲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去看待,毕竟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太深,既然中国哲学给予日本哲学基本的框架和内容,那么日本哲学在自身对待外来文化的方法和态度上就会受到中国哲学兼收并蓄精神的影响;此外,在第一部分中讨论日本哲学受中国佛学思想影响的最后,我特别强调了中国佛学思想提出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直接影响力日本佛学提出儒、佛、神道三教合一,这一点也直接证明日本哲学直接学习了中国哲学兼收并蓄的思想。

第三,在吸纳、整合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上,到了近现代日本哲学开始了具有其特色的兼收并蓄,分别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经验主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等等,在社会层面上指导其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大力发展西方科技和工业;但是,有一点其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其主流哲学对天皇专制主义的论证和忠君爱国的核心道德原则。

篇9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导向作用 必要性

一个具有美好品德和较高素养的人必定是一个受到大家欢迎的人。传统教学中,教师偏重传授学科知识,而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起来。独生子女增多,引发了全社会对这一群体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独生子女大多在宠爱中长大,生活环境比较优越,自我意识强烈。教学者在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时,传统教学方法未必能取得效果,应将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另外,为了弥补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教学者还应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如何定义初中德育教育

德育的核心是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中德育教育有其特殊性,教学者需将德育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德育教育,既是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又是提升中学生自身素质的需要。教学者只有充分了解德育的概念,才能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效教学。

二、德育要突出“德”的地位

重视“德行”的修养是古往今来许多圣哲先贤一致认同并极力宣扬的。“君子忧道不忧贫”、“生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德”的重视。初中德育要突出“德”的地位,就要明确教学方向,明确教学内容,并定期进行成果检验。德育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主要内容。德育教育还应注重发挥实践的作用。教学者要鼓励学生不仅参与课堂实践,还要积极参与课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总体来说,突出“德”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师生联动、相互合作,以不断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

三、初中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德育

即使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里,初中生的个人成长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易引发学生价值观的混乱,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之间有时并不是同步的,当社会因素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的辨别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德育正好充当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德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形成根深蒂固的正确价值观,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规范,从而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教学者要发挥好德育的积极作用,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性,并对社会发展概况有初步了解。

1.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自我意识膨胀,眼高手低成为印在他们身上的特殊标签。因此,单调的说教根本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德行的目的。教学者在教学过程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优化,并与德育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不再因为课堂内容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兴趣。另外,教学者还要积极创新,以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教学方式做好德育工作。

2.当今社会,各种观念甚嚣尘上,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潮,初中生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德育作用,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社会变迁加快,教学者必须紧跟时代变化,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德育要紧密联系实际

初中德育一直存在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病。纯理论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还使教者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困难重重。实践决定认识,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初中教学如果脱离实际,就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丰富的社会实践对初中德育的影响尤为深刻,行动上的感召力永远比空洞的理论更能引导人、教育人。

1.开展德育工作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变革深刻影响上层建筑,在这种形势下,社会环境变得空前复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将转化为无穷的生产力,反之则危害社会。社会道德教育起源于学校教育,学校要做好源头的“清洁”工作。初中德育不是教学者的闭门造车,教学者要以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体系为基点,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广泛讨论,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观念,将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苗头扼杀于摇篮中。初中德育紧密联系实际的主要作用在于以现实力量激励学生规范自身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增加初中德育的难度。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何止千种万种,学生也是如此。虽说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但高速发展的网络似乎早已突破了这一阻碍。网络世界的信息更错综复杂,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急需提高。面对这些可能造成消极影响的客观因素,教学者应该“化消极为积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巧妙引入,使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认识,实现自我教育。

3.初中德育尤其要考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剩余时间几乎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当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成长的环境也较以前优越得多,在某些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如同“伺候”“小皇帝”一般。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不良品质。因此,家长应与学校建立教育合作机制,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民强,袁德芳.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

篇10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传承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59-0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学界普遍认同,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另外一种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是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伴随“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的引入,文化导入研究开始从单向度的“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交互问题研究。伴随着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呼声,当今学者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在外语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现状

首先,英语专业唯“工具论”逐渐被外语专业应强调“人文素养”培养的呼声所取代。2015年新国标明确提出了“英语类”专业的说法。英语类专业即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并对孙有中教授提出的英语类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出明确回应。即批判性思维方式、苏格拉底式的反问是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时,应同时具备的文化敏感度和认知方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突破了语言工具论的枷锁,但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提高文化敏感度,其根源和路径尚且不清。

其次,英语类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失语现象。2000年,从丛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高一虹、袁芳、刘长江等学者从实证调查、理论分析等角度对英语类专业应加强本土文化的导入做出了客观和较为全面的评价。但对文化失语现象的理论分析居多,系统的建议措施较少。

再次,从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层面,虽然出现了一批较为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张继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张岱年的《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缺》、张岂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等,但能直接与英语类专业建设和学生素质提高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研究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容易对外国文化理念形成亲近感或主观认同,对本土文化产生疏离感和比较差异,更容易主动接受该门语言所阐释的看法或观点。因此有必要在英语类专业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立意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英语类专业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类专业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界定英语类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自觉地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的区别,并能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反思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没有思考的传承必然要流于形式。

首先,现有英语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其课程设置安排未能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学者对英语专业教材中精读课本的语料做出了量化分析,其中95%以上的文章是以经典西方社会文化为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主题很少。本土文化是一个人的文化之根,没有继承好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极有可能在多元文化中迷失方向。

现阶段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大一大二是针对扎实语言基本功的《精读》《语音》《听力》等技能训练课;大三大四阶段开设《英美文学选读选读》《英文报刊阅读与写作》等学科平台课和选修课,由于阅读量和时空的限制,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加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看大片、追逐国外流行文化时尚,很有可能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冷漠。

四、理论语言学视角下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类专业建设之间的理据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源头,更是包含能够提高人民思维能力,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以往跨文化英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多从各自本体文化的引介入手,如对各自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介绍,如英语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美概况》和介绍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但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绝非通过对习俗、制度和思想精神的简单概括和总结就能自动生成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要具备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需从思想层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爱重为公”“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提取;并与西方思想体系中“自由”“民主”“平等”“理性”等文化精髓相较,从“西为中用”等角度传承和借鉴各自思想文化体系中的“法”和“道”,引导学生在对比和思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避免文化移植和文化的“濡化”现象。

五、构建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教学实践平台

首先,教学方面应积极开拓适合英语类专业的英文版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研方案。要制定适合不同院校和学校所在地相关的特色课程。切忌千校一面。在开课之前,应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是要对本院校的英语类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能力进行测试,并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查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体系的了解程度。

二是要构建适合本院校英语类专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料库。这是基于上一个调查结果的拓展性研究,因为学生素质和外语专业性质的限制,对语料难易程度的分级和形成相应的英汉平行语料是保证学习效果和达成研究目标的关键。

其次,具体介绍构建适合英语类专业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从语料的甄别、语料库的设计、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以及针对某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如何构建子语料库,从而方便教学。

再次,构建辅助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教学平台。经过前期的实践成果,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通过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构建了英语专业、学生个体、社交媒体、学院文化相衔接的日常化教育方式,完成了由学院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外在干预到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过程选择。以每学期都会举行的辩论比赛为例,辅导员会在专业社交媒体上公告,如“才女和潘康牟畋稹保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提交给专业教师,再由专业教师根据本学期的优秀传统文化课拟定相关的辩题,辅导员和学生会共同决定辩题,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做出深入的思考,起到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继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1993,01:78-79.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1:59-64.

[5]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收并举[J].外语界,2003,04:14-18.

[6]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教学,2006,05:67-70.

[7]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Z1:34-39.

[8]廖志英.中国文化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李海洋.论文化自觉与文化界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45-46.

[10]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 2008,04:56-57.

[11]姜军.自觉,自信,自立: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思考[J].民主, 2005,0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