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1

【关键词】 新儒家;儒学;当代价

近现代狭义新儒家以儒学作为或安身立命,或治国理政的根源,各有其不同的主张。以“新儒家家”为代表的新儒家学者,无论其“体用不二”的仁心本体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人生价值论,“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论,抑或“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的科学发展论,还是融合康德与孔孟陆王心学的哲学诠释,都致力于以儒学的精神,探寻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和人的价值,使中国走上“中体西用”并日渐强大的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新儒学思想也随之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将中国传统儒学与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更科学的道路,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更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一、新儒学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首要指标,中国自建国以来终于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经历改革开放逐渐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更是树立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1984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5.2%,之后均保持高速增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环境破坏等问题都在不断凸显。

新儒家提倡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平稳的、和谐的,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注重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对目前而言比从前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遗留问题也亟待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和调整来解决。虽然按新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以和为贵的思想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腾飞并且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新儒家提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最能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案和理论落脚点。

二、新儒学为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渊源

解放前中国从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这与儒家思想授予人们的“尊卑有别”的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密不可分。但儒家思想中是提倡民主的,孔子的“为仁由己”的自由观念涵盖了中西各种自由观念。康君毅大力弘扬民主观念,但是他指出,由于儒家思想的民主精神只局限于道德领域,未能进展到公民人格和社会组织层面,因此中国没有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牟宗三也赞成民主法治。他认为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是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之处,儒家以“仁”为中心的内圣是无法开出民主科学法制的外王的。现在的外王(民主),直推是不行的,必须由内圣曲折一下,转出知性,才能实现民主和法制。

儒家的传统思想是限于道德层面的民主,与西方启蒙运动后复兴的民主建立的民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道德的民主却能推动制度的民主。民主是公平与正义,法制是约束与尊崇,新儒家提出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觉解是民主的最高层面的体现,西方的民主制度为中国的道德觉解提供了基础和实现的路径,而只有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觉解与西方的民主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的纷争,最终实现没有诉讼的理想社会。”[1]

三、新儒学有助于公民树立“底线”思维

在讲话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即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善于思考,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所必须的那份坦然。”[2]做事情之前绝不能盲目,不能头脑发热,要冷静地思考做事的风险和后果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况。即使遭遇到失败和挫折,也不能一蹶不振,应坦然面对失败,运用反思和总结以继续前行。

儒学提倡“三思而后行”,认为做事情要进行系统地思考之后,做事情才会少出错,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更要多与他人交流心得体会从而启发自己的观点。而当面对人生困境或挫折时更是“君子坦荡荡”,就是面对人生的一份淡定和从容。新儒家更是主张“天人合一”,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人,社会中的人,更是宇宙中的人,一切都是“应然”,即使面对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宇宙不起眼的一瞬,是天理使然,既然不可更改,就要坦然接受。

四、新儒W可以提升公民的哲学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任何一个民众的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可以充满哲学意味,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决策者还是流连市井的平民,都是哲学的忠实信徒,每一个中国人都乐于并长于反思自己的人生,并提问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哲学的起点。“反思……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3]哲学是令人智慧的学科,其他的所有学科都在哲学的思考范围内,哲学能指导包括自然学科的所有学科的发展,而其他学科的发展又能反过来补充哲学。

新儒学学者不仅是儒学的研究者,也是儒学理论的实践者,更是一个个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者。冯友兰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像西方世界曾经被宗教所统治,中国民众也不像西方人民那样笃信宗教和神灵,是因为中国民众太热爱哲学,完全不需要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宗教和神灵上,他们只会笃信宗教并为之践行,任何虚无缥缈的主张“出世哲学”的宗教都不是对人生和价值的正确引导。然而儒学以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树立的人生观,不仅是对人生的引导与纠正,也是对中国民众哲学喜好的满足。

五、新儒学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做出突出贡献

新儒学的最大价值,仍旧是致力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质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精神文明建设却显然做得还远远不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大到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小到当前网络传播很广的碰瓷、地铁吃凤爪,透露出来的都是小到公民个人,大到社会整体的道德滑坡现象。政府即使设立更多监管部门、出台更多相关法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下策,治本之方仍旧是公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从根源上杜绝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

新儒家大力宣扬儒学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在转型期的中国尤为可贵。不忠,政府部门阳奉阴违;不孝,父子相残,妻离子散;不仁,社会纵容恶习滋生;不爱,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不知礼,学生公然打骂教师;不义,群众围观歹徒行凶;不廉,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坐拥无数企业;不知耻,越道德底线,触法律的红线。社会上有太多道德败坏的现象,新儒家大力宣扬的道德观念是杜绝这些现象的良药,更需要教育部门从幼儿时期对学生教育的配合,和社会各界对道德观念的宣传和起码的敬畏之心,做到标本兼治。

新儒学虽然也有一些不当的观点,如蒋庆主张恢复古代礼制,用礼制来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建中国儒教,将中国建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儒教国,但如冯友兰、熊十力、唐君毅等更多新儒家学者将中外文化结合,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植根于中国的儒学为理论基础,去粗取精,辩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去伪存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并能为人民所接受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蒋庆.政治儒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3.211.

[2] 百度百科.底线思维.http:///link?url=d2JdtIuP1Inl7Aj4TDGXAW6i1Cb9McSFKxio4mMXgii6yIW98EPnIXDD8NyKPPLyQgyIyqr19O0N2CMs7lTIyK.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2.

篇2

摘要:“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关于“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篇3

儒家思想 法制建设 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社会结构以及民众心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并且大量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已经凸显出来,诸如阶层分化、贫富悬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更有因此而产生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及刑事犯罪问题,等等,使我国的社会稳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种严峻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缓和甚至消除这些动荡因素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一项必须重视的现实使命。

中国法制建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化的司法制度之建构,意味着司法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因而是一个突破固有的制度而在司法领域显示出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成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现状

1.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社会遭遇道德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繁荣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犯罪率开始急剧上升,社会道德体系千疮百孔,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陷入道德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奉为至理的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等一系列西方的法律理念似乎无能为力。

2.司法成本日益增大,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尖锐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各类诉讼案件不断增加。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的公民纠纷并没有因法院的审判此而得到化解,相反的是缠讼、上访甚至是由民事案件转化为恶性刑事案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现代司法在真正化解人际纠纷、协调人与人的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

二、对儒家几种重要思想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意义的分析

在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占有重要作用,它的“和合”、“仁”等观念深入人心,而这也与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这些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和为贵的思想、“仁”的思想及中庸的处世观念

“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他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贵和尚中”。当出现纠纷时,中国人通常采用“劝讼”与“息讼”的调解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相互谅解,以保持个人间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际关系和谐,提倡宽容,儒家“仁”的思想是这种传统主张的典型表现。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如果将古代“仁”的思想应用于刑事纠纷,必然提倡对犯罪人的宽恕并帮助其改善更生。

“中庸”思想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所谓的中庸就是“致中和”,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一思想和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一致,重视当事人和谐关系的修复,并且通过调解以“劝讼”、“息讼”,避免行为人被贴上罪犯的标签,以利于其回归社会,这与我们当前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有积极意义。

2.“无讼”、“慎刑”的传统理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因血缘及地缘上的密切关系而结成的“熟人社会”、“亲情社会”,重视人际关系的讲信修睦。人们形成了“以诉讼为耻,以无讼为德”的观念。孔子就多次声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种主张在刑事政策上表现为反对苛政、滥刑、重罚,主张恤刑慎杀,德主刑辅,这是一种“慎刑”的理念。就像宋代包拯所认为的:“治平之世,明盛之君,必务德泽,罕用刑法。”总之,“无讼”与“慎刑”的观念提倡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刑事纠纷,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今天,司法的宗旨仍然是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为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古代的“无讼”观念以及古人为此理想所作的努力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法制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道德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向来注重道德教化,儒家认为人性无论善恶,都可以凭借道德的力量进行教化。《论语・为政》就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违法犯罪被认为是未受到教化或教化不彻底所致,应当再次对其进行教化,而不是一味苛求刑罚制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平”之效。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道德的危机、信仰的危机不是仅靠法律就能解决的,法治社会的法律必须具有神圣至上的权威,也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治的目标。

儒家的上述思想,历经几千年传承,已经根植于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的现代法制建设必需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使其能在今天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子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2]杨伯峻.论语・雍也.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3]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4]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篇4

[关键词]儒家思想;企业文化;当代价值;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300-0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代表着整个华夏文化的精神方向,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仪、仁、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与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口号无一不相吻合,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的管理和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思想源泉。

1 儒家思想的当代核心价值

“以人为本”是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儒家思想文化中重要价值体现。“仁学”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而“仁爱”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作为道德范畴的“仁”,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此时“仁”的基本规定即为爱人。如《左传?成公九年》曰:“不背本,仁也”,《国语?晋语一》:谓“爱亲之谓仁”,《国语?周语下》曰:“言仁必及人”、“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中》谓:“仁所以保民也”等等。

在儒家看来,“以和为贵”是管理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标准。“和”在儒家文化管理活动中的运用,一方面用来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二者的团结统一;另一方面则用来调节君主与官吏之间的关系,取得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总之,“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更凸显出其特殊的精神文化气质,饱含深刻的儒家思想内涵。

“诚信为本”是儒家思想中强调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儒家思想中所倡导“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说明“信”的地位极其重要。孔子在谈到为政之时强调具备三要素:兵、食、信。其中信最为紧要。“无兵,国亡;无食,人死;国亡、人死均不足惜,国不可无信,人不可无信。”这个“信”字在儒家看来,是立民、立兵、、立国之本。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

2 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现

2.1 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

儒家主张“以民为本”,与当代中国企业文化把人置于核心部分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充分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儒家思想本质特征在于肯定人的价值,而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尊重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当代企业管理中,就是充分肯定管理主体的创造力。作为事物发展的主体,人具有主动能动性,在处理事务和人际关系中能积极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

2.2 继承“诚信为本”,充分树立企业商业信誉

当代中国企业经营以“诚信为本”,即儒家所说的“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论语?卫灵公》中讲“诚信”:“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一个企业想做大或者立于长久不败之地,首先,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只以营利为目的。其次,就是要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平,改变社会不良的风气。最后,就是要“守信”。信,即诚实、讲信用,与公众交往言行一致,守信不移,童叟无欺。以诚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誉,诚信使企业得到公众的认可。讲诚信是讲究商品质量,货真价实,不短斤少两,即企业对顾客应该坦诚,注重企业道德。如果耍手腕,搞欺诈,企业就不可能正常经营下去。

2.3 发扬“以和为贵”,建立企业长期合作关系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以和为贵”。“和”是儒家思想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的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曾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和”的精髓和教义已然成为人们争相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执中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以和为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成为考察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标准,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极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正反映了管理文化的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3 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3.1为当代企业文化提倡“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提供理论依据

当代企业文化最看重的部分就是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这与儒家人本哲学所提倡的“忠”不谋而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尽忠职守”无疑是对儒家思想中“忠”的延伸和升华,传统人事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是员工对企业的遵从、服从,而现代企业文化所寻求的是雇员对组织目标的“忠诚”,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3.2 促进当代企业文化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

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是对公司员工的最大支持和鼓舞。“人文关怀”是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的企业必然走不长远。尊重人、肯定人在当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是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在儒家文化浸润中的东亚社会,神灵的支配力量远不如现实人生哲学的指引,人们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及忠信和谐。

参考文献

[1] 张绍学.以人为本:儒家爱民与现代管理的核心[M].昆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今声,张悦.儒家文化与现代科学管理[J].管理科学,1996,(4).

[3] 杨芳.儒家核心价值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学术论坛,2011,(9).

篇5

关键词:论语 孝 思想内涵 当代价值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书中详细记录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可称为“诸经之慧眼”。在《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释,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论语》之“孝”的内涵

《论语》一书中,有关“孝”的内容一共出现了26处,分布于“学而”等11个篇章中,其中有14处直接出现“孝”字,其余12处是未见“孝”字而与“孝”有关,下以表格示之:

由表格可以看出,有关“孝”的内容在《论语》中占有一定的篇幅。经笔者分析,《论语》之“孝”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于“孝”的词汇意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就告诉我们,“孝”在伦理方面的一般意义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而别无他意[2]。而在《论语》中,“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是成己之方,对个人行为有一定的要求,涉及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同时对于君主来说又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策,表现出一种由个人到天下的道德修养进程。笔者现将《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分为两组,以此为《论语》中“孝”之思想内涵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这两组中,一组内容有关个人修养与行为19处,另一组则有关为政治国之策7处。(具体附录于文后)

《论语》之“孝”更注重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这一方面,而涉及为政治国之策这一方面较少。当然两组也有重合之处,意义并不是彻底分离的,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3]中的“慎终追远”既有关个人修养行为又有关为政治国之策,君主与一般的士人一样,也是个体,也要注重有关“孝”的个人行为修养,进而才可以推之天下。

我们且来分析两组内容之要义。首先,在与“孝”有关的个人修养与行为的内容中,将“孝”看作是个人的道德标准之一,并且提及了不少与“孝”相关的具体行为准则,从理论到实践要求个人注重“孝”这一重要美德。从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论语》之“孝”对于个人修养与行为的要求:

一是理论上理解何为“孝”及“孝”对于个人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重要性。这一方面,点出了“孝”与“仁”的关系,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2页)而“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这样就彰显了“孝”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正如另一部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4]

二是行为上要求敬爱奉养父母。具体如物质奉养,这是孝道的基本,但也是最浅的一层,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为政篇 第14页)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 第15页);又如情感慰藉,这是高于物质层面的行孝之道,是在精神方面给父母以关怀,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 第40页)“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 第14页);再如怀念父母之恩,奉之以礼,如书中所言“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 第13页)“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篇 第40页)“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篇 第199页)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儒家还有一本专门阐释“礼”的经典――《礼记》,儒家思想认为只有经过礼,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孝”作为“仁”之本,自然要受到礼的规范,“礼”是行孝的准则和方式,在日常生活、父母之生日及丧祭时都要注意,严守礼节,则达于“仁”可期也;再如无改父道,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 第7页),但从义不从父,父母有错时,要及时纠正之,但不能使其怨怒,也不能对其怨怒,故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第40页)。

再者,与“孝”有关的为政治国之策的内容,将“孝”由个人与家庭拓展到了国家天下,往往将“孝”看做是道德风化的一部分与其他道德标准并提,是以仁德治国(用现在的言语说即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对“仁”和“礼”的重视,因此当“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20页)《论语・尧曰》也提到:“所重:民、食、丧、祭。”(第202页)将“孝”用于为政治国,是将“孝”由个人推向天下的必经之路。

可见,《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体现出一个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天下的系统,显现出“孝”和“仁”、“礼”的密切关系,指向“仁”的核心思想,要求个人注重“孝”的修养,要求君主以身作则,善诱民众。

二.《论语》之“孝”的当代价值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然而他有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2页)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将《论语》所有谈“孝”的内容归纳到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说体系:“仁”是“孝”的指导思想,而“礼”是行孝的准则,一个涉及理论,一个涉及实践,而都指向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之“孝”,有的对于现今社会来说太过保守,不切实际,如严守礼节之“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阳货篇第188页)等,但其中还是有不少地方对于我们现今的社会仍是颇有启迪的,具有较高的当代价值。

第一,强调“孝”之美德的修养及“孝”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将“孝”作为其思想核心“仁”的根本点和出发点,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 第2页)认为“孝”是最根本的美德修养,只有具备“孝”之美德,才能向着“仁”之目标前进。《论语》之“孝”注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亲”一面的孝道,强调子女要善事父母,认为其具有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睦的基础,可见“孝”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张入世的孔子亦常将“孝”与“忠”联系在一起,认为忠孝是士最根本的修养,如言“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篇第92页)《孝经・广扬名章》中亦有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5]“孝”也是君主的行为准则之一,如“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微子篇第198页)意思是君主不要怠慢亲族,不要被大臣抱怨没被信用[6]。这样看来,在孔子眼中,为人臣者只有孝才能忠,为人君者只有孝才能治理好天下。这样的看法虽然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从历史上看也不无道理,放于现今社会同样受用。子女孝敬父母而得家庭之和睦,个人的修养也会有所提高,更易闻达于世,而能光宗耀祖,是以尽孝;子女尽孝使家庭稳定和睦,这样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睦。

第二,使“孝”的具体内容更为丰满。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孝”不仅要求子女怀念父母之恩,从物质上奉养父母,使之衣食无忧,而且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愉悦,以礼事之,使之身心舒畅,不让父母过多担忧自己,还要求子女在父母死后也要尽孝,重丧葬之礼,为自己的后代做好表率。是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14页)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第14页)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40页)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13页)《论语》之“孝”,要求子女真心实意地对待父母,更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更吻合人的情感与理智。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了孝,才有可能把它转化为一种品质,才可以更稳固地实施下去。对于当代社会,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孝道仍然颇有启迪,他时刻为我们敲着警钟,告知我们,不可弃生育自己的父母于不顾,甚至打骂父母,而且并非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既是尽孝,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使父母身心愉悦,颐养天年。

第三,将“孝”由个人、家庭推向了社会,用于为政治国。《论语》之“孝”,不局限于个人与家庭,孔子及其弟子还将“孝”推向了社会,使其具有政治内涵,把其视为为政治国之策,认为“孝”具有使天下归顺的作用,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模式,故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20页)曾子亦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篇第6页)历史上,不少君主如汉文帝、清康熙帝等,将“仁孝”作为其治国之一,君主也做了很好的表率,国家因而得以趋于安定,民风得以趋于淳厚,“仁”则可期也,应了孔子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篇第2页)现今我国政府关注“中年空巢”,倡导子女“常回家看看”,并将“孝敬父母”纳入法律,以此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手段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孝”这一美德的重视与提倡,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义,也在某个侧面体现了孝的政治功用,同时这也展现出了两千多年前孔子思想的魅力。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论语》之“孝”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及其独到之处,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至现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孝”之思想仍然闪耀着温情的光辉,对当代社会颇有启迪。虽然《论语》之“孝”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无论如何,其“孝”之思想确实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不可否定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下去。

附录:

《论语》之“孝”两组内容一览:

1.个人修养与行为: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页)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4-5页)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5页)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7页)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13页)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14页)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14页)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15页)

(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40页)

(1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40页)

(11)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第40页)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40页)

(13)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论语・子罕》第92页)

(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第111页)

(15)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139页)

(16)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188页)

(1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第199页)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第202页)

(19)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第202页)

2.为政治国之策:

(1)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6页)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第20页)

(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0-21页)

(4)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第84页)

(5)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第140页)

(6)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於一人!”(《论语・微子》第198页)

(7)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第202页)

注 释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73.

[2]程碧英.《论语》“孝”字的文化阐释[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6―1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4]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

[5]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31.

篇6

[关键词]齐鲁文化;齐文化;儒家;山东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73 ― 02

以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当代政治、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审视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功能和作用,有助于使我们对齐鲁文化的认识更具时代性,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继承齐鲁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提升齐鲁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实现“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

一、齐鲁文化的内涵

齐鲁文化中的“齐鲁”不仅是表示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作为空间概念,“齐鲁”指山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最大诸侯国齐国和鲁国;作为时间概念,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皆存在了800年左右,其后为其他诸侯国所灭。但虽然政权被灭,齐鲁两国的文化体系和思想成果却传承下来,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燕赵文化、秦楚文化等地域文化一样,齐鲁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丰富的内涵。齐鲁文化的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自秦汉以来,齐鲁文化逐渐融合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学界在探讨齐鲁文化的结构时,一般认为齐鲁文化包含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个文化圈。齐文化侧重“功利”,较重视耕战、农业发展;鲁文化注重“道德”,较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规则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齐文化与鲁文化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我们可以把齐鲁文化理解为“以先秦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两国文化的渊源发生和延续展现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1〕在齐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始终保持了开放性的特点,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点,从而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调节功能。西汉时期,随着儒学被统治者定为处于独尊地位的意识形态,齐鲁文化也获得了在社会诸种文化和思潮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并成为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

齐鲁文化表现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和而不同、崇尚民本、诚信友爱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的政治价值和社会理念曾经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有序发展,对当今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自强不息,重视经济

齐鲁文化中有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齐文化对经济与社会实际的重视。姜太公、管仲等人都重视人的积极因素,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重视经济是齐鲁文化的特点之一。尤其在传统农业社会,齐鲁地区的农业较为发达,渔业、盐铁工业、及社会化的水利、交通等都比较发达。以齐文化为例,齐相管仲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盐铁专卖制度,不仅富强了当时的齐国,也极大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后世盐的专营制度的起始源头。管仲关于“四民分业”的思想将齐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为齐国的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后来的传统社会一直沿用。这种重视经济的思想与当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相通的。

2.崇尚人本,天下为公

民本思想是齐鲁文化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齐鲁文化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展开的。在齐文化中,管仲提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管仲的改革也是围绕人本展开的,其改革思想与民本精神为后代统治者继承发扬。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鲁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先王之道”、“尧舜之道”、“文王之治”等等,其“仁政”思想把儒家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另外,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的追求,也是齐鲁文化的思想特色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内涵中的地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当发扬传统齐鲁文化中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的政治理念,进一步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仁者爱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齐鲁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齐鲁思想家思想体系中重点倡导的。孔子构建了其仁学思想体系,把克己、爱人、复礼作为仁的具体内容,并将之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并要求人们都按照有一定的礼制规范行事。尽管孔子所讲的礼的核心是上下等级关系,但其中的一些因素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如“正礼”、“修己”、“自戒”、“自讼”、“自省”、“自责”等思想,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对今天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孟子则突出了孔子学说中的仁义礼智,并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解释人伦关系,这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发挥,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传统齐鲁文化中也有一些与现念不相符的消极因素,诸如重农轻商意识较浓、宗法观念凝重、法治意识缺失等。对于这些消极因素,我们应辩证对待。要看到这是与当时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严密的等级制度和思想相应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

三、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的途径

两千多年来,齐鲁文化对于维护传统大一统理念及国家统一、社会伦理规范的遵守及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应继续呼唤齐鲁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继续挖掘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形成提升齐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合力。

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政府在社会资源的掌握和分配中具有其他任何组织都不具有的优势,因此政府在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就文化建设来说,政府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地位,能够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证。因此,提升齐鲁文化的当代影响力,首先要重视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扶持、监管协调等功能,为齐鲁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提供良好的政策保证和社会平台。

2.利用好齐鲁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载体。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有利于齐鲁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普及齐鲁文化,如各级各类道德讲堂、各种层次的文化讲堂等。这些载体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品牌的推广,提升了齐鲁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山东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构建并推进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展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品牌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须新一步创新理论和工作机制,探索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和对外文化传播的新领域、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3.培育“山东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力离不开人的精神的改造与提升,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支撑。而提高人的素质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应该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当前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把“山东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切入点。“山东精神”的主要内涵有“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这为齐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树立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也为地区发展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近十年来,围绕这一价值目标,结合山东的区域实际和文化传统,我们在改革创新、诚信和谐等方面展开了诸多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弘扬山东精神有利于激活齐鲁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积极因素,实现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相贯通。

四、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齐鲁文化资源

需要明确,在当代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震荡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传统齐鲁文化。对待传统齐鲁文化,应该有科学的态度。换言之,我们固然不能否定文化传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有诸多优秀因素,然而,要避免走入另一极端,避免盲目地一味颂扬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要避免对齐鲁文化研究中的“主观投射过度”现象,避免“认识主体用现代性的认知替代传统认知,把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当下流行的现念或观念,投射到古人身上。”〔2〕例如,现在有诸多学者著文立说,提出儒家学说中的“君子”人格即是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人格,并从各方面、各角度去论证这一学说,进而提出传统儒家文化中含有现代公民理论的成分。实际上,儒家理论中的君子根本不具有现代公民概念的内涵,把二者等同起来或者认为二者想通的观点从本质上混淆了传统臣民型政治文化与现代公民政治文化的区别,是一种认识的误解。所以,对齐鲁文化传统的价值要区别对待,不能忽视其本身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在传统齐鲁文化有诸多优秀的因子,对当今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从总体上来说,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政治与社会理念相悖的。齐鲁文化产生于传统封闭的小农社会,具有重义轻利、道德政治化等缺陷。对于这些缺陷,我们应理性分析。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能成为现代文化的主流,对于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益成分,要根据当今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不加区分地把传统齐鲁文化照搬到当今的社会之中,更不能把传统齐鲁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扣上“优秀”的帽子而大力提倡。

总之,挖掘齐鲁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并提升其影响力,从而使齐鲁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代条件下,既不能守着传统照本宣科,也不能对传统置若罔闻,要立足于当今的社会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新的有益因子,从而实现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 孝 孝的文化 地位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均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强大了国人的信心,增加了国人的自豪感。同样,在文化领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已成为我国在文化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一种始基性的核心文化观念,更是一种实践道德。中国人对于家庭的重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这为孝文化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所以,当传统文化重新热起来的时候,无论人的文化层次高低,知识水平如何,他对于孝的感知都具有共通性。近年来,在社会上兴起的“践行孝道”便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些地方中小学要求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演艺界评选“孝星”;公务员选拔是否应该以孝顺作为参照标准等,这些无不印证着“孝”在中国的地位。

一、“孝”和“文化”

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中,孝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多种文化结合的特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中国“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到家、墨家等各家学派之间均对“孝”提出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千百年来,孝文化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依旧不容小觑。

二、“孝”和“社会”

家庭作为孝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地方,对孝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然而,每一个家庭中的人,都需要成为社会的人,在社会中进行活动。所以,孝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孝文化必须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中,提倡孝文化,主张“以孝治政”的也并不罕见,这并完全因为社会上整体的孝可以为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家庭带去幸福和快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孝”符合了社会的总体利益,有利于社会治理及发展。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社会中提倡“孝”的观念也会存在不同之处。在西方社会,孝并没有被强调其重要性,因为西方社会的重心往往偏重于教会、法庭等家庭以外的因素。而在我国社会,由于家庭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将家庭的“孝”与社会相联系,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

三、“孝”和“个人”

孝与个人的关系,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孝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仲尼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所阐述的孝,就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所在。道德修养,作为个人品德品行形成和提高的内在因素,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智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学历能力;德育能力,则可以考察一个人的发展能力。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只有成为“仁者”,才能从心里去关爱他人、把奉献之情从心底流出。而成为“仁者”的基础条件就是“孝”,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父母双亲孝顺,才能对他人心存善意,充满关爱。如果不能对父母尽孝,对他人的奉献也就无从谈起了。对个人来讲,古有“父母在,不远行”,今有“常回家看看”,这些无不透露出“孝”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孝”和“当代价值”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充分发挥道德意识的当代作用,使“孝”深入人心,为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

从古至今,孝的文化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发挥孝的作用,成为各理论界关心的问题。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其思想根源必然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孝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孝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之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1-3.

[2]谢幼伟.孝与中国社会.孝兴中国文化[M].青年军出版社,1946:2.

[3]谢幼伟.孝与中国社会[J].理性与革命―当代新儒学文萃1994:522-523.

[4]关连芳,吴宏.中国孝文化的现代思考[J].理论观察,2011(6).

[5]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

[6]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

篇8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和谐思想 价值意义

所谓“先秦儒家”,主要是指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他们在山呼海啸的社会动荡时代,秉承先辈前人的思想成果,汲取社会历史发展的营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儒家学派的辉煌,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和谐思想,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

1.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

“和”的思想源远流长,而第一个从理论范畴上对“和”进行阐释的人是西周末年史伯。他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史伯将“和”与“同”严格区别开来,“以他平他谓之和”的意思是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而得其平衡。史伯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两百多年后的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可以说正是这一思想的延续,科学地回答了和谐的本质即“多样性的统一”。由此可见,史伯有关“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渊源。

2.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尽管其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但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和谐。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

2.1人的身心和谐

在身心关系问题上,先秦儒家既重视人肉体的身,又重视人精神的心。孔子非常注意对身体的保养,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孟子认为:荀子更是“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孟子·告子上》)荀子更是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衰乐藏焉。”(《荀子·天论》)可见,先秦儒家都认为要好好调养身体。在重视身体调理的同时,先秦儒家更加重视人的心——道德的修养。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才能达至个体真正的和谐——身心的和谐,正如《礼记·大学》所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肥。”《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就是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及规范的社会制度恰当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方法[1]。以修身为本、从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一步步做起,去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目标,才是完整的人格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人的身心和谐。

2.2人际关系和谐

在人际关系方面,先秦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具有极强的内化作用,不仅能熏陶人的情感、熔铸人的意志、提升人的境界,而且还能激励人们形成“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人际关系。“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要求人们在交往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信”与“义”也是先秦儒家所主张的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准则。“信”,即诚信不欺,“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人无信而不立。“义”是先秦儒家标榜的人格境界,也是人行为之准则,“义,人之正路也”。一个人的行为和物质利益的满足必须符合道义,符合社会规范。关于人际和谐,先秦儒家还是希望人们能够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追求;主张不要把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亦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尊长爱幼”的原则来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2.3社会公平正义

在公平正义方面,先秦儒家主张分配正义、社会公正,反对贫富过于悬殊。孔子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孟子主张保障老百姓的财产权,他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主张:“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王制》)总之,先秦儒家主张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最终达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2.4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信念,先秦儒家将自然界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他们提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3]“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荀子·天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每一具体事物又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事物之间具有差异性,“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差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但万事万物相互之间及每一具体事物的各部分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关联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在充满生机的创造过程中相互作用、不断发展。

3.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关于身心和谐的理论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对于协调身心以实现和谐人生有着重大作用。先秦儒家注重人的道德情操和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有助于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防治、解决现代市场大潮冲击下的人性扭曲、精神危机、功利主义等弊端[4]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金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腐朽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蔓延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淡化。先秦儒家讲仁爱、推己及人的思想对当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先秦儒家和谐思想追求公平正义,对于当今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仍然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共同理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评价一种制度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先秦儒家追求公平正义的和谐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对于我们党制定政策,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真正实现公平正义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最后,先秦儒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我们正视国情,破解发展难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平等的关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长期以来受人的中心意识的影响,人与自然表现为一种不和谐的关系,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严重不足的困扰。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断地提醒我们,人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我们党对实现科学发展的觉醒,又是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兆伟.论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张葆全.论语通译[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90:246.

篇9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国学派;动画角色;形象设定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104-03

Influence of Confucian Culture on Chinese Animatio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Image Evolution of Na Zha Animation Role

WANG Yang ,MENG Ling-hong( Art and Media Department of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 Qingdao 266555, China)

Abstract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Confucian view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achieving Chinese animation art aesthetic style. As an image of the core visual carrier, animated characters carries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culture in different time dimens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sequence in expectation of interpreting the cultural aphasia of contemporary animation and inspire the innovation of domestic animation character image taking Na Zha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confucian culture; Chinese schools of thought; animated characters; images set

Internet :.cn

用“井喷”来形容国产动画在近年的发展态势实不为过,十余年的政策扶持与市场培育使中国动画的制作数量从2010年开始一直保持年产约20万分钟的高位发展态势,尤其是部分动画作品的高收视率与票房神话,似乎已让国人看到一个正在骤然形成的“动画大国” 形象。然而,在审慎解读和理性反思后,现时代国产动画的文化“失语”问题日益显露。2013年10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关于热播电视动画因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原因被责令整改的新闻事件,可谓给了近几年被“宠着”的国产动画以及被“哄着”的广大受众迎头一棒。刻意追求“故事性”而不惜歪曲文化历史、追逐商业推广价值而不惜盲目抄搬他国动画形象、贪恋“娱乐性”而不惜放弃艺术教育职能、忽视影视传播影响力的诸多低端动画作品终于被开了罚单。一时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大众的审美维权意识也再一次被广泛的唤醒。特别是在于2014年的“六一讲话”与“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后,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即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这对于正在审慎思考与积极实践的中国动画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而探寻传统文化观照中国动画发展的轨迹与现时代的传承方法、充分实践动画艺术的审美与社会活动功能、促成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实际提高当代国产动画的核心竞争力则成为当代动画人责无旁代的中心任务。

一、儒家文化对中国动画美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 中国动画美学风格形成的文化根基

国人之所以在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领域表现出的种种内心的“失衡”,大多源于中国动画辉煌的过去与捉襟见肘的现实形成的巨大落差。回眸中国动画的骄傲――“中国学派”动画曾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学风格赢得全世界的赞誉并被载于《世界电影词典》中。而这种饱含民族文化与情感的艺术语言,其内显在或隐在儒家文化浸润是其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亦是中国动画形成自身独特艺术美学风格的重要因素。此可以通过解读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来得到印证。

与西方艺术不同,我国古代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交融的,并无明确界定。对于艺术的思考也仅散见于对各种艺术活动的评价或文论经典之中。而成于先秦并早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则可视为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其对于艺术的思考主要表现在“象”的论述上:象;意;象与意的对立统一①。这可看做中国艺术对“意象”思考与表达的重要文论渊源。而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逐步成为国学的核心与主体,至今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也有着远比追求“意象”更为深入的思考与要求。发展不足百年的中国动画,这种综合性较强的新型艺术语言则如海绵一般迅速汲取了这种文化养分,并最终成就了“中国学派”动画的独特美学风格。

(二)孔子对于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探迹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古代先贤与近代学者均有不同维度的理论探索贡献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其艺术思想则更多的在艺术评价方面左右着中国艺术发展,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②:1.“礼乐” ――艺术的功能。2.“成于乐,游于艺”―― 艺术的教育作用。3.“尽美矣,又尽善矣”―― 艺术评价的标准。4.“乐而不,哀而不伤”――艺术表现的尺度。

孔子的艺术思想至今仍不褪其色,现时代的各种艺术创作均可不同程度印证其价值存在。如现代艺术学理论认为艺术主要有审美与社会活动两大功能,审美功能领域主要由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三种功能组成,社会活动功能领域则由组织、交往、协调、消费四种功能构成。而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在这两大功能中均早有名论。

1. 孔子在艺术的审美功能方面的名论

孔子在《论语・ 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此种审美认识论对后世影响极深。而在审美教育方面,孔子强调艺术对于个体的成长,尤其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谓之“成于乐,游于艺”。孔子还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③,并以“六艺”授弟子,希望以艺术为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实现其“克己复礼”的抱负。至于娱乐功能,孔子更是身体力行,可以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此言行载于《论语・述而》。

2. 孔子在艺术的社会活动功能方面的名论

“兴、观、群、怨” 是孔子关于艺术社会活动功能的阐述。如“群”在现代艺术学理论中阐释为组织功能,即通过优秀的作品引发人们情感共鸣,认同群体价值目标,进而实现团结欣赏者的组织作用。而“兴”“观”“怨”也均在各类文化艺术典籍中有相关阐释,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孔子之后,各代儒家圣贤又继续丰富完善了儒家文化思想,使得儒家文化在经历两千多年不断自我完善、演化后,依旧可以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与融合的现时代彰显精神能量。

(三) 儒家文化对中国动画美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回顾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开始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黑白默片《大闹画室》。这种对一个纸人的源于墨水又回归墨水的创意表达已有了明确的民族“意象”。在这一萌芽阶段的探索之后,中国动画继续经历了发展、繁盛、动荡、复苏、停滞、新时期六个历史阶段,其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的动画艺术成就最为突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数量和艺术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频频在国际上获奖,同时赢得 “中国学派”的盛誉。品评这些取得突出成就的动画作品,均可见其追求“意象”背后的儒家文化观照。如1961年出品的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让观者在一种温暖的氛围中,通过灵动而又圆融的水墨表现语言,轻松的感知生命的意义,了解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等哲学道理,是形式尽美、内容尽善的和谐统一。再如1963年出品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则着重表达的恬淡、清幽的和美意境,片中未有激烈的剧情与人物对白,角色形象依旧可以塑造的生动鲜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亦得到完美呈现。还有1982年出品的《三个和尚》更是借助戏剧表演的“写意”手法讲述了生动的道理,巧妙的实现了中国艺术追求的“文以载道”。尤值一提的是1988年出品的水墨动画《山水情》所展现出来的空灵、高远意境,使得观者在一个天、地、人的理想环境中体悟“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并在流动的光影中思考生命的本质。其表现的尺度并不渲染激烈的情绪,而是含蓄表达了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节制亦可印证儒家提倡的艺术表现尺度。而此类艺术与文化品味超凡的动画作品却并不多见。诚然,对于儒家思想的显在表达和审美教育职能的充分体现更需要如《哪吒闹海》《葫芦兄弟》等剧情丰富的动画长片与剧集才能得以实现。尤其是在经历了复苏与停滞期之后,国产动画仍陆续有《中华德育故事》等较高艺术水准与文化品位的作品出现,与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有诸多犀通关联,倍让国人欣慰。中国动画也正是在这种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的解读中接续了其与儒家文化的血脉渊源。

二、国产经典动画形象设定中的儒家文化观照

艺术文化论认为将艺术看做一种文化现象,观照的是艺术过程与特定个人、社群、民族、国家等的文化语境的复杂关联。伴随着艺术学在国内的独立发展与“国学热”的日兴,动画艺术的影响力也在社会生活各领域显见。面对人口近14亿的泱泱大国来说,国产动画有责任积极实践艺术的审美与社会功能。对于动画形象设定领域而言,“中国学派”代表作品中已有成功的经验,悟空、哪吒、蛋生、葫芦兄弟等“小英雄”形象至今仍倍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成为学习榜样。而一些明显带有美、日动画形象的影子的“国际范”十足、“中国味”模糊的“现代小英雄”们也同样俘获了众多低龄受众的心,这种生硬“拿来”的副作用很大,是当代国产动画的文化失语现象的重要成因。故而,总结经验教训,探析求存之道是当代中国动画创作刻不容缓的任务。以下主要以1961年出品的《大闹天宫》、1979年出品的《哪吒闹海》与2003年出品的《哪吒传奇》三部动画影视作品中哪吒形象的演化为例,探析儒家文化观照中国动画的维度与轨迹,以期对当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有所启示。

(一) 美术风格设定

《大闹天宫》与《哪吒闹海》的美术风格均依托传统手绘实现,诸多国画技法亦均作用其中。前者的形象设计可以说是对古典名著的具象解读,遵从了传统戏曲造型。而后者则更多的融入“中国化”美学原则,在艺术大师张仃的妙笔下也更加突出“人情味”。至于《哪吒传奇》中的哪吒形象则是依托现代CG绘画手段完成,造型上主要借鉴了现代卡通造型原则,颇具个性精神。三部作品在角色造型与色彩设定上都融入了的中国戏曲、中国画以及民间年画的元素。红、黄、青、白、黑等民族装饰色彩的表达,烘托出哪吒善良如水、勇敢似火、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在这种表达中显得更为突出,其自然圆融的笔墨和流畅的线条表达,灵巧的肢体语言少有夸张与形变,与儒家适中、恰当的艺术表现原则相契合。

(二) 角色性格设定

《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爱憎分明、孝义为先、敢作敢当。可以说在性格设定上基本摆脱了《西游记》原著,活化了哪吒作为神的形象,缩短了神与人的距离感。而《哪吒传奇》中的哪吒除了勇敢善良,好动,直性子,还有许多孩子身上共有的毛病,可以说是更加“人性化”“国际化”的小英雄形象。为了保障主角性格特征的鲜明,《哪吒闹海》与《哪吒传奇》均对《西游记》与《封神演义》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改编。尤其是对神话题材中晦涩难懂的宗教哲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拆解,并重新组合,最后形成了适龄受众群体易于理解的表达样式。比如小说原作有哪吒出于怨愤的“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描述,这种在特殊情势下的极端做法是不会被讲求“仁”“孝”的儒家孝道观所接受的。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为人子必须孝顺。父母也可能出现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这些思想也正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体现。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儒家思想是丰富而深邃的。所以《哪吒闹海》与《哪吒传奇》对此环节的设计均给定了哪吒在“仁”与“孝”,“义”与“利”之间的艰难抉择后,面对被欺凌的百姓与无奈的父母,毅然作出舍生取义的抉择,拔剑自刎。此段堪称动画影视改编的经典,“仁”、“孝”、“义”等儒家思想均有呈现。至于《大闹天宫》则基本遵从了小说原著,其护法神的形象因性格僵硬,戏份极少,故难以得到观者喜爱。

(三) 角色对白设定

对白是角色形象塑造的辅助部分,为表达人物情感服务。而若只是追求通俗易懂则必然导致角色性格塑造的损失。以下继续以哪吒自刎时的经典片段来进行分析。在《哪吒闹海》的剧情表述中,哪吒拿起宝剑时,有为民担当灾祸的大义,有对恩师的眷恋与不舍,还有对父亲李靖的同情与略带怨恨的复杂情感。此时的对白凝练而有力,表述为:“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别人。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师父……”。铿锵有力又无比深情的对白在观众看罢许久仍觉荡气回肠,加之巧妙的镜头组接与民族化背景音乐的融合,其悲彩无不让人动容。而反观《哪吒传奇》则过于注重表达人物的情感,同时考虑回避血腥镜头等因素,肢体语言做了刻意弱化“疼痛感”的表达,追求的是英雄人物面对死亡时的坦然平静,对白设计过于“儿童化”。如在第13集《哪吒自刎》中所述:“所有过错我都担了!老龙王,我愿意听你的发落,但你必须答应别再找陈塘关百姓的麻烦了。你得向我保证!哼!你得答应只要我跟你走,你就得退水!”,说罢哪吒走到父母面前,单膝跪拜。趁其不备拔出父亲的佩剑,转身赴死。而看到龙王的不懈后,哪吒又哈哈大笑道:“老龙王,要我跟你走,我得先把自己的生命还给爸爸、妈妈”,说罢转身自刎。这样的情节与对白设计稍显画蛇添足,生命的概念也并未得到强化。这样“温暖”的付出着实毫无痛感,哪吒的勇敢无畏与孝义参天的形象也便打了折扣。

从以上三个角度可以看出,哪吒在中国动画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演化均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烙印与价值取向。三部动画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形象亦均可视为民族符号的集合体,而其形象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儒家文化隐喻仍有待挖掘。需要特别指出,作为一种对传统经典神话进行动画改编的尝试,动画片《哪吒传奇》在故事背景设定、剧情结构设计、角色形象塑造与CG绘画技术等方面或有一些创作上的缺憾与制作上的不足,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抵制美、日动漫的文化殖民方面则有效的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敢于挑战经典的尝试更值得称道,《哪吒传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一些守旧观念进行了现代语境的解构与重构,使其适应现代社会价值观念。这种批判的继承与创造本身正是对“中国学派”努力创新精神的沿承,是有历史担当的表现。哪吒“小英雄”的形象被成功延续,为被“奥特曼”、“变形金刚”等“超级英雄”包围中的孩子们树立了本民族的可爱、正义的英雄榜样。这在多元文化激烈交汇的当代社会,在美、日动画称雄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对当代动画创作及动画形象设定的启示

当代中国动画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严峻而复杂,美、日动画成熟的产业模式给中国动画造成的强大压力使得国产动画不敢喘息,国人审美素养的提升与维权意识的觉醒更让文化艺术界不敢懈怠。对于这种双重压力,笔者认为:对外应当“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内则应多“师于先哲以启今”。学习动画强国的先进技术与产业运营模式是必要的,而这并不意味着“东抄西搬”。中国动画需要巧用“拿来”,避免“重量轻质”与“文化失语”。美、日动画均有对世界各国文化的“拿来”,取自中国文化的《花木兰》、《最游记》反而从中国拿走巨额利润。这也充分证明了深挖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是中国动画的发展的根本优势所在。

儒家文化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近年兴起的“国学热”已把儒学的现代诠释推向了新高度。作为一种深度的学术觉醒,“转化、重构、对话”已成为当下被学界广为认同的观点。儒学对于现代性人生意义丧失的精神危机和三个重要的现代型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回应,表现出的都是宽容地接受和从容自立的文化姿态。显示儒学依然保有不竭的能转化为、榫接上现代人类思想理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生命力④。

那么,既然对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已经成为现代儒家学者的共识。而对于动画这种现代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应更易于实现这种转化并最终作用在自身文化品位的提升与品格的凝练中。依托儒家文化的力量对动画角色形象设定进行审慎研究与理性创新也必然成为民族动画形象的“竞争之本”。在具体方法上可多采用解构与重构等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家文化通过动画语言与当代价值观念进行巧妙融合,找到可以成功实现动画的商业与文化双重价值的构成要素,进而实现“用文化引领动画,用动画推广儒学”的双重价值。这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时局下具有促进和谐世界发展的深远意义,而这种探索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振兴民族动画、提升国产动画的核心竞争力则具有更为现实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 柴永柏、曹顺庆.艺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6.

② 凌继尧.孔子的艺术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0~75.

③ 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④ 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 ――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14.

参考文献:

[1] 柴永柏、曹顺庆.艺术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景海峰.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 ――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儒学;社会思想:社会学

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开始重新关注曾在中国占有显学地位的儒家思想与学说。儒家学说代表人物众多,内容纷繁芜杂,很难用较为简短的语言概括其全部内容及精神。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昭示着儒学有着其他学说难以企及的巨大弹性,因此今人对其的评价亦可有广阔的操作空间。

儒学包含丰富的社会思想,大陆学界对儒学的认识中,亦有从构建中国学术谱系的企划出发,将儒学中某些因素,作为西方社会科学中某些学科的中国样本这一趋势。例如,将儒学中的统治技术和国家治理思想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将儒学中的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说视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学(彭立荣,2003),等等。此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发展路径条件下知识与学说的形成与性质。

一、关于社会学发生学意义的不同认识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的理论体系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种种社会问题促使社会思想家和哲学家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社会学的出现更是人类对社会及其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以社会哲学的形式存在(贾春增,2000)。

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社会学经历了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漫长转变过程。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思想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对社会学的逐渐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理论积淀作用。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学的产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前提,其成果反映在哲学思想(从思辨的层次)上,通过哲学思想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乃是长期存在的各种社会哲学思想演化的结果。

一些学者认为上述解释固然合理,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体系均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与学科发展路径。人类对自身群体进行的研究早已有之,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说。就中国情况而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包含着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内容的研究;这一类有关人类社会的理论与学说,不可否认其具有社会学性质。因此,儒家学说(或称儒文化)就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出现,以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根本特征和对社会进行整合、治理为根本任务的关于社会的理论与学说,即为古代中国的社会学。

持有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无社会、社会学之名,且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与讨论亦不可能上升到近代细致分工的学科之水平,因此不能企望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及其继承者使用今天的学术概念,更无法企望其思想与学说完全符合近代学术规范i今人对此类历史上的思想、学说与理论的审视与界定,不应仅从其具有的概念与范畴出发,更重要的是需注重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检讨其理论体系是否形成并成熟,其理论深度与社会功能处于何等程度。因此对儒家学说而言,审视其蕴含的具体内容,是对其进行定位与“正名”先决条件。

二、儒家学说的两大主题

在上述观点的支持下,不妨从儒家思想的主题入手,梳理其中蕴含的社会学意义。儒家学说的核心为两大主题,即“礼”与“仁”,以此为核心儒家学说首先具有突出的伦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同时兼具政治社会学意义。

作为一种规范系统,礼的形成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孔子认为礼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故对其极为重视(苗润田,2002)。《广雅》;“祉,髓也”,礼具有使人彼此结为一体的功能(王处辉,2002),成为维系社会的纽带。与此相关,儒家学说对家庭的关注亦是由于对礼的维护,体现了其在家庭社会学范畴的理论已处于高度系统化程度,这种角色要求实际上同样是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推而广之,家国同构。治家与治国被联系到一起,孔子引用《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认为在家庭伦理问题上持正确态度才具有参与政治的资格,主张从政者首先应当是全民道德方面的表率(彭立荣,2003):因此儒家政治思想对统治类型的期望和韦伯的“个人魅力统治”有着惊人相似。这种统治的基础是统治者的个人魅力,其才能可表现在伦理、英雄行为或宗教方面(L.A.科瑟,1990),在统治者所具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与才能中,伦理道德标准是关键因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

在阐发“礼”主题的同时孔子提出“仁”主题,为礼画龙点睛。“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心,礼是仁的表达形式;仁是内心的深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王处辉,2002)。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敬的交往伦理;同时,仁应当成为为人处世的准则,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篇)

推及政治领域,孔子的“仁”被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涉及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先秦诸子学说中,儒家最关注政治合法性问题,“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篇)。冯友兰指出:“盖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中国后来之政治哲学,皆将政治分为此二种。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霸者则惟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己。”(冯友兰,2000)王道政治就是仁政。所以孟子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篇)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两大主题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其中所阐发的一系列分析与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接近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路径。

三、儒学社会思想、儒学社会学思想,古代中国社会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中社会思想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在社会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中国社会思想史中,这一部分会被着重讨论。儒家思想存在着近代社会学中某些分支的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儒家学说就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学呢?笔者个人认为在西方学术规范主导的当代学术领域,我们不应该轻易下这样的结论。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科学,在其漫长的学科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严谨的规范体系,这与东方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注重形象思维、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治学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存在着体系的差异,因此用西方近代学术体系中的语言概括、界定古代中国的思想与学说,未尝不具枘凿之嫌。

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汲取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的因素并赋予其社会学意义,是当代社会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在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时,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更不容忽视。正如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有哲学思想而无哲学;我们或可认为,儒家学说中包含的社会思想,有些已具备近代学科意义上社会学思想的雏形,但我们不能武断地承认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思想就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学。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03

[3]苗润田,《解构与传承一一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齐鲁书社,2002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