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绘画教育心理学

篇1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设计;儿童绘画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美术实践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设计和实施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合理的设计活动。同时国家在1999年10月出台了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的法规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性,规范了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等。所以根据《刚要》的要求,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绘画心理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通过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原因、具体的实施方法、效果反馈来加以说明:

一、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绘画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因: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在儿童尚未熟练的掌握抽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时候,他们通常更习惯运用绘画来指代事物和宣泄情绪。绘画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认知和心理成熟阶段都有不同的绘画表现。绘画活动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儿童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绘画活动当中的要求、活动方式、绘画的素材以及评价都很容易影响幼儿对绘画活动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以上的原因都说明,儿童的绘画心理影响着绘画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设计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1、介绍“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教会学生制定适度的绘画活动目标。

新《刚要》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要求教育活动要建立在对幼儿实际了解的基础之上。在绘画活动设计的课程当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对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绘画发展水平不了解,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个别辅导上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尺度。的确,现有的教材当中对儿童绘画的年龄和水平介绍甚少。因此“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知识的补充就显得有必要了。

“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设计到心理学的知识较多,教学辅导需要联系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是要总的介绍色彩、形线画和泥塑相比,他们各自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这样让学生对绘画所涉及的三种领域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有个整体的了解。分析每一堂活动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当中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准确的把握该节活动课程的设计目标。

二是补充歌德的色彩理论。引领学生理解色彩的视觉析离与对比,了解色彩的情感。从而根据儿童的心性情绪,帮助幼儿寻找适宜的色彩归属。允许色彩目标的表达多元化。

三是要介绍儿童形线发展的阶段。只有让学生对各个年龄段儿童绘画应当出现的特征有所了解,才可能适度的安排绘画活动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正确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方案为儿童涂鸦阶段(18个月到3岁):介绍罗恩菲尔德关于涂鸦的四个阶段和罗达凯洛格对儿童这一时期的20个基本的涂鸦形式。基本形式阶段(3岁到4岁):介绍凯洛格的涂鸦在画面上的安排形式;人物形式和图式的萌芽阶段(4到7岁):介绍这一阶段儿童人物画的特点。让图示目标更加的合理。

四是要介绍儿童绘画各个阶段对应的认知发展特点。例如涂鸦期儿童自发的绘画;加德纳对儿童涂鸦“造名”或者命名现象的说明;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反复等特点。让学生们了解对应的发展特点可以兼顾群体需要和个性差异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让绘画的表达目标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分析“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教会学生创设适当的活动情景。

应该看到,对于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综合许多不同经验,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独特的事物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能够影响绘画的各种因素。补充儿童绘画的动机、儿童绘画的经验、社会文化的影响、绘画材料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影响等等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让学生能够根据活动课程的目标创设合理有效的活动情景。例如儿童具有梦幻的心性,所以在创设活动情景的时候可以设计童话的、艺术化的故事和情景让儿童置身其中。儿童同时也喜欢直接的经验,反对抽象的概念。所以创设活动情景的素材需要有实物的引入。调动儿童的视觉、触觉甚至听觉味觉来感知素材。

3、关注“儿童绘画的情感表达”让绘画活动的重点设计能够保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建议学生把握教学活动的重点,要从儿童的心理健康出发,重视心性的表达,注重事物的积极性的渗透。不能够简单的要求儿童对范画进行描摹,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绘画的素材。注重观察实物、注重儿童自身的情感在绘画中的表达。比如颜色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在儿童绘画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和基本形式阶段)儿童选择颜色的无意识性。但他们更偏好暖色;而随后的人物形式和图式阶段就由儿童把图画中的是事物颜色与他们知觉到的环境的颜色联系起来,开始更喜欢使用冷色。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画面中形象的大小、对绘画的任务做出的反应等等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绘画活动中,让儿童健康发展。

4、了解“儿童的绘画天分”扩展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思路和经验。

为了让教学方法更加的恰当和多元化。需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天分对于不同儿童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也需要符合新《刚要》当中对教育活动的要求,需要强调儿童早期表征活动中的创造性和独创性。所以,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素材积累了解天才儿童的共同性与个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因材施教。

三、效果反馈

1、学生在编写教案的过程当中,教学目的更加的明确,重难点把握更加的准确,设计的教学方案更加的人性化。

2、11级实习的学生反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能够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重视儿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更善于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谈话、幼儿作品分析,以及与其他工作人员和家长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要;能够尊重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3、走访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反馈:这部分学生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等更能够贴近儿童内心,帮助儿童成长。同时也得到家长的认可。(作者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荷兰)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河北教育出版社

[2] (美)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轻工业出版社

篇2

一、幼儿园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社会对其要求,以及本身思维特点的差异,都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各具不同的立足点。如何在这许多差异中找到最适合幼儿创新教育的立足点呢?

首先,打破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思维的不利因素,针对幼儿的天性,支持鼓励幼儿萌芽式的创新精神。

其次,正确理解幼儿“创新”能力的特殊性,进行具有幼儿特色的创新教育。

另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的心理能力有内隐、外显两种形态。外显创新能力,很容易从创新结构中体现出来,而内隐的创新能力则体现在幼儿的思维意识中,也就是教育者易忽略的地方。幼儿的一切生活游戏中都蕴含着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寄予刻意设计的游戏本身或游戏结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须融于幼儿的生活实践。教育者要鼓励幼儿在一切活动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问底,鼓励其、激发其无穷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其以自己现有知识经验去寻求获得新的知识,这才是其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正确途径。

二、幼儿园创新教育的误区

在创新教育研究的热潮中,有的幼儿园将创新教育走向了误区,有的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对教师开展科学培训,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歌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以为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也有的将个性等同于创新能力。因此,在社会上、幼儿园里,特长班泛滥,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不一而足。应当看到,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乃至特长培养对儿童主体性、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与意识。

三、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一)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儿童创新能力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相对约束度较小,是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好的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二)帮助儿童贮备大量知识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三)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意识,是否有能力发掘出普通环节中潜在的创新教育内容,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如:儿童喜欢玩水,洗手时长时间冲洗,久久不愿离开,就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儿童说出了水的许多种用途,设想了没有水的种种后果。这样,既激励了幼儿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又让儿童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四)游戏是幼儿创新教育的设计主线和最佳活动载体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在于我国学生自幼儿阶段起,就开始被成人逐步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和乐趣。既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游戏也成了课堂作业,成了枯燥的功课。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的那样:“要求一个孩子在游戏之外的某种基础上进行工作,无异于一个蠢人在春天摇晃苹果树而向往得到几个苹果;他不仅得不到苹果,还会使苹果花纷纷落地,本来渴望在秋天得到的果子也就无望了。”

(五)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物质环境。我们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结构游戏区、讲述区、娃娃家、手工区、音乐区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篇3

一、现象

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趣味性、灵活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有儿童画、卡通画、剪纸、软陶等等。这与校内的美术课是有一定区别的,许多课程内容也新颖有趣,深受儿童喜爱,就连有的家长听了课都心神向往,但也不乏一些问题的存在。通过笔者的调查了解,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为了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一般会给教师提供固定的课题,这些课题的设置往往都遵循着‘出效果’的原则,换言之,就是保证学生的画符合家长及老师的审美要求。我想这种动机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体验快乐;二是为了满足家长的‘口味’(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而残酷,许多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不得不顾及“上帝”的感受)。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这固然是好事,但第二种原因却多多少少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发挥’。部分家长不能理解儿童绘画中的稚拙,认为花了同样的价钱,就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服务’,所以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画得差。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驱使之下,美术教师们只得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以最高的效率让孩子们创造出最好的‘效果’。然而在得到好的‘效果’的同时,教师的教学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大、多的程式化构图模式;

2)对儿童吹毛求疵的造型要求;

3)色彩感知训练的缺乏;

4)艺术情感表达的缺失。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期的画面效果,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童,再通过儿童的手传达到绘画作品中,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纳德所观察:中国教育者认为美是和谐与平衡,鼓励孩子按照教育者自己的标准绘画。这样就不免会产生绘画创作的雷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二、反思

分析以上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现象有了以下几点反思。

1、应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绘画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倘若用同一形状的黑匣子去锁住不同形状的自由灵魂,岂不是比扼杀它们还要残忍?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发展的潜能,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制造条件让这些潜能得以激发。笔者看过一些日本优秀美术课程的视频,在日本的儿童美术课上,学生是主角,从作品的酝酿、创作到工作结束,几乎都由自己独立完成。教师不是指挥者,而是引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适当指导。但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寄托于老师的求助,而是尝试独立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体现。

2、应尊重儿童特有的绘画思维

儿童不似成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在绘画的过程中以感性思维占主导,常常表现出无目的性。许多儿童绘画作品,在成人看来可能是粗糙、变形甚至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正是这种儿童浑然天成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唤起了人类最原始而美好的心灵。感性思维实则是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可以给绘画创作带来灵感,成人不应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为标准来衡量儿童的绘画思维,而应尊重与鼓励。

3、珍视儿童绘画中的稚拙味

热爱绘画是大部分儿童的天性,当儿童不具备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往往会借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面上看,儿童所描绘出的事物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所画物象简单粗糙,甚至怪诞扭曲,实际上他们是在用稚拙朴实的手法表达自己主观的想象或情感。儿童用这种特殊的手法表达了人类童年的特殊美感——稚拙美,是成人作品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著名的文艺评论家陈丹青非常欣赏凡高的一幅油画作品,并用小刀从书上裁下装裱,以表喜爱。这幅画是凡高绘画初期的作品,画的是一位在海边的男人,将双手插在口袋里懒散的样子。这幅作品从造型到色彩再到笔触,均透着浓浓的稚拙味。技法上不够成熟,但看后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很短的时间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花一辈子的时间画得像个孩子。“儿童绘画的稚拙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伟大的画家毕加索都只敢说自己画得‘像个孩子’。可见,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三、结论

篇4

关键词:青少年 绘画危机期 因时施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78-01

学生从小都喜欢绘画,这是他们感知世界的一种途径。美术教育会影响他们的审美取向。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开始逐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对儿童画、漫画等美术作品的热情会有所减退,兴趣爱好出现了分化,这一时期被称为“青少年绘画危机期”。好奇、矛盾、羞涩的心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时他们既画不出结构准确,线条精炼的“成人画”,又不满足描绘色彩鲜艳,线条稚嫩的“儿童画”。如果把握不好他们在这一时期的绘画心理,因时施教,就会使他们丧失对绘画的兴趣。

一、绘画技法的基础训练是解决危机的前提

青春期,大脑及身体各器官开始发育成熟,生活体验加深,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由于缺乏实践,所以动手能力很差。“眼高手低”是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在绘画实践中表现出信心不足,兴趣减退。

“眼高手低”是相对而言的,并非“眼高”到了可以观察和分析复杂事物的构造。所谓的手低是因缺乏系统、专业的训练导致“眼高”的畸形心理。要想在美术教学中解除这一心理困扰,就必须通过绘画基础训练,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确保能够用“手”将观察到的和心中所想的事物表达出来。

这一时期的绘画基础训练应该是速写写生。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让学生在静物写生中感知构图、线条、造型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这种兴趣便是化解“绘画危机”的前提和基础。

二、想象思维的层次训练是解决危机的基础

青春期少年开始用理性的思维来观察、分析已知事物,对“画理”、“画法”有了初步的解读能力,能够感受到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规律,但在绘画中仍然会表现出这一年龄普遍存在的情感特征――稚趣、童真。同时他们会不满足于直观感受到的形象,会憧憬更完美的表达,所以这个时期展开想象思维的拓展训练非常重要。

这一时期是训练想象思维的关键时刻。想象思维是人类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进行的思维活动。我们结合这一时期学生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步骤展开想象思维的训练,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写生技巧,遵循审美规律,不断添加组合,想象创意画的内容。最初可以根据画面中的物象简单添加,让形象更加生动而富有情趣,再将有情趣的物象合理组合,创造出生动丰满的画面,这样逐步拓展,层层递进富有趣味性的训练模式,会充分调动他们在“绘画危机期”的兴趣,在绘画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

三、写生与想象相结合的训练是解决危机期的有效手段

枯燥的写生和单纯的想象都不能满足危机期学生们的心里愿望,只有将写生技巧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在写生训练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程度,不断调整写生内容,引导他们观察其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写生训练,同时在写生作品中添加想象的内容,将神奇的想象借助娴熟的绘画技巧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对写生作品的兴趣,又让他们在快乐的想象中提高绘画技巧,同时克服了“眼高手低”的心理困惑,这样的训练模式更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有科学严谨的写实又有超越时空的幻想,帮助学生们在写实与创作中顺利度过“青少年绘画危机期”。

四、青少年绘画危机期教师要注重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青春期会出现独立性增强,兴趣爱好广泛,但很难对事物充满热情,适时进行丰富的课题设计和不断改变绘画材料,会让学生对美术课保持新鲜感。在课程设计里增加刻画细节的内容,细致的刻画,会让形象更精彩,从而唤醒他们的情趣。在课堂要求上,强调多观察、多分析,激发好奇心;在课时安排上,延长作品完成时间,训练学生的耐心与细致,引导他们的兴趣。

每个人的心理成熟期有早晚之别,生长环境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因时施教,细化教学内容。青春期的少年,优点与缺点尤为凸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五、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心理特征不同,不同时期的青少年所思所虑不同。应对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适时调整教学模式。

青春期会给学生们带来迷茫与困惑,通过美术教学让他们感受到美学的无穷魅力,解放心灵,提升美术素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是这一时期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这也是我们探究青春期美术教学模式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幼儿美术 创造力培养 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幼儿园的儿童美术作品,都如出一辙地展示在幼儿园的作业栏中,家长和老师多以是否画得“像”作为衡量的标准,正是这个“像”泯灭里许多孩子创作的天性。作为教师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能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感受,为幼儿创造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一、了解儿童画发展的几个时期

首先,无具体形象在纸上随意图画,这是涂鸦期绘画。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画画,但有趣的线条发泄了他们的情感,是视觉经验和手指配合而产生的,一两岁的幼儿正是无目的涂鸦期,只要拿到笔家里平面的东西很难幸免,此时,家长要及时提供便于孩子涂画的地方,不要一味地制止孩子的行为。这个过程大概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逐渐转为有目的涂鸦期,凌乱的线条逐渐有一些规律,他们开始画一些有控制的线条,并能边涂画边描述,此时,他们的作品在大人眼里基本看不出是什么,但这里却表达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涂鸦期的儿童画好比一粒未破土的种子,但她孕育了一颗新生命的诞生。所以,涂鸦期儿童画是儿童画中最神圣的绘画,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理解支持孩子。

其次,是象征期。当孩子四五岁的的时候就进入了象征期阶段,他们以象征式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般喜欢画人、画动物,人物、动物的特征都用特有的、夸张的符号表现,幼稚自然的运笔,天真可爱的想象,都是儿童画中最宝贵的地方,这是带有儿童画原生态的绘画。这是学画的最好时期,这个阶段学习绘画主要靠模仿成人和老师的绘画,但我们不能只用模式化的教学,老师要多做演示,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更多的范例,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模仿机会。口头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口头讲解要配合范例来教学,孩子年龄越小口头讲解越要富有童趣,用故事贯穿示范过程,更利于对内容的掌握,充满趣味的课堂更容易开启孩子想象的翅膀。

当孩子到6~8岁的时候,他们可以用画笔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心中的世界。这一时期为表现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手眼脑和谐统一的能力加强,他们的绘画中表现出了某种独立性,这是学画的黄金时期。我们引导他们不仅要深入生活,还要深入心灵。不仅用手去画,还要用心去画;不仅画形象,更要画想象;不仅要画基本形,更要画变化形;不仅画细节,更要画情节。他们不受时空的限制,想象丰富,表现力强。创造了无数令人惊讶的作品。表现期儿童要学会用各种方法,各种用具自由独立地表达自己的心智和情感。

最后,进入到写实性绘画的时期就是写时期。八岁以后的孩子从心理到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怀疑以往的的思维方式,从天真幼稚的自由想象变得理性化了。他们开始怀疑以往的画法,力图用写实的方法画画。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绘画技法上的困难,如绘制水平直线、构图和物体透视的的掌握等。这些困难的出现是正常的,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此时,要将学习技法和美术欣赏结合,通过理解作者的意图、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儿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不只停留在对技法的追求上。美术作品的欣赏能提高儿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大胆创作。

二、做儿童画创作中的“护林员”

儿童绘画本身是一种美术创作活动,但它的教育意义重于美术意义。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绘画时,要以“只求其意,不言求其行”为准则,教师更应关注幼儿绘画的创作过程,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象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让孩子感到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

1.从游戏的角度来看,主要以幼儿自由描绘为主,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多数儿童刚开始涂画时是用拳头握蜡笔的。随着控制能力的提高,乱涂者就逐渐调整这种抓握,以满足自己的感性需要。训练幼儿正确的握笔和模仿成人绘画,这种方法不仅会挫败他们的兴趣,而且还会削弱正常的涂画发展。开始时,应该给乱涂者一支质量好的蜡笔。给他多了,他就会不时停下来,从各种各样的颜色中挑选蜡笔,这样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打断他的重要的活动以及终止他的思路。纸的大小是另一个考虑的重要方面。乱涂者需要很大的纸张的面积,以供他手臂自由而大幅度的活动,最好是白纸,因为他的记录将得到最显著的展示。

2.不拘泥于绘画的题材及材料,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活动中,体验不同材料、技法带来的乐趣。处于这个发展水平的儿童已经能够更自如的控制动作了,此时可以给他们各种各样的材料让他们工作。给他们各种颜色、尺寸的纸张,可以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向他们提供提高艺术享受的机会。儿童已有蜡笔画、水彩笔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教他们用鲜艳的水溶颜料和蜡笔组合作画的技能。用来作画的是蜡笔,首先,用蜡笔绘制自己想要的图案,最好是浅色这样有神秘感;初学者应该先只得到一种颜料,用水彩笔把颜料涂在蜡笔画上,画笔所到之处立刻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最后,当画纸被涂满时,蜡笔的底稿马上凸显,他们的作品完成了。如果想有更加特殊的效果还可以撒盐粒,营造冰晶或雪花的效果,但必须在画较湿的时候。以后,随着儿童需要的出现和他们技能的发展,他们会认真的使用多种颜色。就目前而言,他们的目标是提高手眼协调,获得对工具的控制能力以及从美术中体验快乐。

3.作品的表现主要源于生活,在开始构思阶段,就要使形象思维明确化,并把它与自己准备的有关材料和工具、表现手法联系起来。生活是幼儿绘画创作的来源,教师要启发引导幼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元素转化为创作的素材。如果儿童想要画哪个物体,但似乎没有把握或画的不尽如人意,就应该给他提供机会,尽可能获得直接经验。自画像,是孩子感兴趣却又难以下笔的题材,首先让每个幼儿照镜子寻找自己的特征,这个过程就让孩子很兴奋,抛开顾虑开始画了,孩子不会纠结画的是否像自己,他们会赋予自己的想象在作品里,女孩子会画美丽的裙子,卷卷的头发,虽然不是成人标准的“像”,但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愿望,留给欣赏者更多的是欣喜。我在辅导画的过程中,有个孩子画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可在画面中肯德基画的最大,“KFC”占据了很大的画面。后来了解到因为这是去肯德基的必经之路,而快餐是大部分孩子所心仪的,所以非主要因素占据了更大的画面。同样,儿童美术所包括的细节、数量、质量会随着儿童感觉经验和洞察力的提高而增加。

三、结语

我们的任务是引起兴趣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适当的材料、活动和鼓励。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跳出思维性习惯,不限制孩子的才能,让他们在快乐有趣的作画中独立思考,表现自己心中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陈铁桥.儿童学画问答.铁岭市新闻出版局,1999.

篇6

关键词:听障儿童;美术教育;兴趣;步骤;办法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94-011

近年来,随着教育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入探讨,幼儿美育逐渐为人们所瞩目,而特殊儿童的美育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特殊儿童教育大纲,听障儿童教育仍然在参照、借鉴正常儿童的教育方式,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毕竟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差异。现就听障儿童美术教育的建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听障儿童进行美育的可行性及步骤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心灵里有某种结构性的观念(图示或认知结构)隐蔽在经验背后,幼儿实际参与生活的经验极为重要,没有它,幼儿观念图示便缺少了生长的源泉,便不能从蒙昧状态转为意识的觉醒状态。听障儿童因缺乏语言交流,对于美术教育的直观性、可视性和生动形象性,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可塑性,需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操作能力,逐渐从沉寂无声的环境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因此,根据听障儿童的特殊性及个性心理特点建立美育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具体步骤是:(1)用新颖的组织形式和美育内容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刺激大脑的发育。(2)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培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情感经验。(3)在创作活动中锻炼手眼、肌肉协调性和灵活性。(4)在画画玩玩、做做玩玩中体验材料和造型表现,从中萌发美感,培养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5)在活动中引导听障儿童与同伴进行语言交往。语言活动应贯穿于美教活动始终,为后续教育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6)创设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将教学一步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二、对各年龄组听障儿童美育的要求及实施办法

语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如何消除听障儿童对语言训练的陌生感,使他们学会说话。学会说话的前提是激发说话兴趣和热情。兴趣是儿童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如果对学习有兴趣,就会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美术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在涂涂画画、捏捏叠叠中幼儿可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联系和发展,并汲取到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涂鸦是幼儿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作为教师,应明晰幼儿美育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提供足够的材料,让他们自主发挥、创造,并赋予他们不同的要求。

对于小班儿童(3岁~4岁):(1)初步学会识别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正确握笔姿势。(2)培养兴趣,学会认识并表述红、黄、篮三种颜色,自由绘画,在绘画中只求其意,不求其形。(3)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临摹实物,并训练用语言表达实物名称。(4)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点、线、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并熟悉具有明显特征的简单物体。对于中班儿童(4岁~5岁):(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儿童学会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在绘画中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初步学会布置简单画面。(2)以手工、折纸、粘贴等方式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3)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创作,表现有一定联系的内容情节,并试着用语言对情节进行解释。(4)学会画装饰画:会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点、线、花朵、叶等图案,能用语言表述红、橙、黄、绿、青、篮、紫六种以上的颜色。(5)初步培养色彩知识,学会用色彩表现事物和自己的想象。对于大班儿童(5岁~6岁):(1)适当运用认知和语言表述更多的工具和材料。(2)能清楚表现物体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某些细节,并用语言解释。(3)初步学会恰当安排画面,绘画内容逐渐丰富,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编故事画、情节画。(4)学会在纸上用花纹、装饰物进行装饰,会有规律地用几何图形装饰纸的中心、边沿、角,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5)利用绘画、粘贴的形式编排故事,培养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在做做、玩玩、画画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培养听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必须贯穿于学习全过程,既照顾他们兴趣、爱好的个体差异,也要根据康复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法。听障儿童在课堂上通过反馈手段,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如,教师和幼儿一起画百花齐放的花朵,幼儿会高兴地争抢着用他们学过的知识告诉大家:“这是花,这是红的,这是黄的,这是白的……”教师要对幼儿的话语给予肯定或纠正。这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利用与听障儿童长期相处培养的融洽感情,创设活泼、愉快、欢乐的语言氛围,引导他们学习语言,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为他们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总结规律和经验,听障儿童一定能走出无声世界,在听障儿童康复这片土地上再结硕果。

参考文献:

篇7

当前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那么,如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给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外部环境,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呢?我结合自己以前从事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就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新的教育方法就要考虑到儿童本身的特性,并且要利用儿童心理结构的规律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把客观的要求真正转化为主体的实际需要,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由教育者一厢情愿地包办代替。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考虑他们需要的满足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以前,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我们学校起先张贴了许多诸如“爱护绿化光荣,破坏绿化耻辱”“爱护绿化、人人有责”等传统标语,结果学生照样踏践草坪、破坏花木,这些警示版形同虚设;教室及走廊的墙面上悬挂着许多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然而学生却视而不见,一问三不知。从表面看,这些文化环境的布置与育人作用的学校建设很相符,然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文化环境布置存在很多问题,1.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生更多喜欢感性的、直观的东西,过于抽象和理性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显然,对小学生来说,那些“名人”学生知之甚少,过于陌生;“名言”深奥难懂,过于抽象;“标语”机械冰冷,过于教条化。2.它漠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没有参与,就不会有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会受到深刻的教育了。因此,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是非常正常的事。后来,在教育专家的建议下,我们重新调整教育策略,开展了“向全校学生征集爱护绿化标语”、“大型作品招标”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学校的环境面貌迅速得到改观,各班承包一个“绿化区”,在各“绿化区”中布置学生自己写的“绿色有限,爱心无限”“小草向你笑一笑,请你脚下绕一绕”等精致的标语牌,真正做到“校园一幅画,绿化靠大家”,草坪中、花园里再也见不到“人行道”和纸团了。在教室走廊的墙面上,经过装饰的学生作品随处可见,剪纸、书法、绘画、纺织……,处处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喜闻乐见的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主体性作用可见一斑。

二、坚持平等性原则,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人格的平等才能形成师生情感的相容。人格的平等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地存在着,它可以通过许多人文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何办好学校食堂一直是我们学校十分棘手的事。学生“挑食”“浪费”用餐不卫生、不文明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学生家长针对食堂提的意见也一直最多。简单的说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把学生餐厅和教师餐厅合二为一,创办了既让学生满意,以令家长放心的“食堂文化”。

三、坚持活动性原则,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活动性原则是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重视通过活动促进发展。因为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波果斯洛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出:“在生活中,不论从事何种劳动,他首先是作为活动者、创造者或创作者而出现的。”只有抓住了人的这一本质,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这一原则,我校经常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四、坚持成功性原则,为学生发展注入原动力

成功性原则是指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而展开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有成功的快乐体验,减少失败的体验。对于人类来说,成功本身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时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功的体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合理需要,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总之,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让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校园文化育人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必须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孩子天生都是活泼好动,他们的认知水平非常有限,兴趣爱好依然以直观、形象为主,我们千万不能把他们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素质教育;留住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1-0063-02

儿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1~4年级(一般6~9岁)学生的绘画处于意象期,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下笔果断、大胆、夸张,他们的画是概念化的,模式化的,他们反复以同样模式化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念和快乐,是兴趣最浓烈的时期。到了中年级,随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绘画开始倾向具体实感和逼真。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年级儿童绘画是模式阶段的末端。到5~6年级(一般10岁左右),小学生知识面的渐宽,心理变化较大,观察力和鉴赏力逐步提高,在绘画心理上进入写实期,他们常把自己的画与现实对比,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掌握的有关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支持绘画的写实意向,眼高手低,以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果断自信变成了涂改频繁和犹豫不定,往往产生对自己的画不满意的情绪。

一、快乐、高效的教学

从学生认知的水平和造型能力的实际出发,掌握教与学的“度”。教师要深刻领会和理解美术课程目标、标准、要求和教学建议,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住教与学的“度”。在语言上要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词语,强化直观演示,化难为易,落实技法,使学生易于接受,画得出做得好。例如,中国画课上,教师在黑板上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小动物,然后带学生一笔一笔画,最后放手让学生画,大部分学生都兴致很高,重点辅导不敢画不会画的学生。

教态亲切和蔼,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适当提出要求。在指导学生户外画树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大胆落笔,使树在画面上占有绝对的面积,画面主体突出,醒目生动,视觉冲击力很强。这时我就对他们的这种构图布局方式给予肯定,并指出这种美的特点。有的学生画树时下笔不大胆,拘谨,树在画面上面积小,我这时不否定他们的构图,因势利导,以欣赏的语气说,你的树好远啊,这里多么开阔,得到老师的欣赏,学生自然也很高兴,这样就保护了他学画的兴趣,顺势我提出你能不能再画一棵近点的呢,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在快乐的学习中留住他们在课堂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种评价方式并用。教学评价这个环节要引起高度重视,处理得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高年级的学生已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要给予鼓励和期望,不能提出过高要求,尤其不要强调“像”与“不像”,那样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兴趣缺失。教学评价不仅要利用传统的评价形式,如课后作业评价,自我作业评价,学生互评,还可以使用作业收藏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二、灵活使用教材

要充分考虑季节、气候的特点,利用自然美的资源,留住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它是专家们精心编写的优秀教学资源。教师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还要研究如何把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易于接收,使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教师也要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根据季节、气候、时间、地点等因素使用教材,凡是能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等环境因素联系起来的课程,都尽量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去发现、认识自然界丰富的美。对于教材要灵活应用,不能机械死板。例如高年级的国画课,我往往就安排在春秋季节,春天百花齐放,花草遍地,这时我就先让同学们准备好用具。如塑料小药瓶或酸奶杯里再放上沙子。在上学之前采好野花小草制成一个微型的插花,带到课堂上。教师先请他们介绍,展示自己的插花,让大家欣赏插花的美感,这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一个个兴趣十足地介绍、展示插花,不时收获阵阵掌声,教师趁热布置作业,看谁能把自己的插花利用宣纸的特性表现出特有的美。于是同学们依据以前的国画基础用双勾或没骨法来表现。教师再随堂指导,整个教学环节层层相扣,井井有条,达到课本上的内容安排的意图。

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 素质 发展

美术教育的宗旨不是光培养几个艺术家,而是造就具有敏锐感受力,丰富多彩的个性,高尚的审美趣味,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有多种爱好和广泛的知识的社会主义新人,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充满智慧和感情丰富的人。同时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党和国家已向广大教育战线的教师提出要求:尽快改变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落后局面,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利于他们尽快成才。美术教育当之无愧的扮演者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的发展,对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人的高尚的审美素养和道德情操。但它却被人们忽视。美术教育的功能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训练绘画技能的工具。我国在中小学都开设了美术课程,但许多学校都只是把它当成一门技能课教教而已,而且把美术教育与其他普通教育割裂开来,更谈不上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还有部分学校的美术课形同虚设,其他所谓的主课随时都可以挤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也是一个全能的人才,他除了卓越的绘画才能外,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机械学家、医学家、化学家。美国发明家富尔顿、瓦特也都热爱艺术,醉心于绘画。莫尔斯电码的发明者莫尔斯本身是画家,同时有热爱电学。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及审美活动可以充分发展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就给人的思维插上了双翼,使人能飞得更高、更远,最终激发出巨大创造力的光辉。

美术教育可以扩展人的智力,发展人的潜力,培养人的理想情操,激发人的创造力这一观点在目前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苏霍林姆斯基说过:“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代就更无望了。”因此我们的美术教育应从儿童抓起,从中小学基础教育抓起。这样才有利于广大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那如何进行美术教育呢?

一、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从学生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并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然后在教学中要注意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步骤,让学生先尝到甜头,在绘画水平有所进步的情况下再加深难度。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成功,就会让人产生喜悦,而喜悦又能激发起兴趣,促进成功,成功是兴趣的动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现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观察是认识各种事物的前提,没有观察就不能认识各种事物的特征。观察是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根基。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上好美术课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每一节课时,我都事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到大自然中去撷取美。如在教学《快乐的小鸟》时,我提前留作业让学生去观察鸟飞、鸟叫、鸟停时的姿态,上课时,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描绘小鸟的外形,模仿鸟叫、鸟飞,然后再做画。在教学《彩色填图》时,我拿来几件不同的彩色衣服让学生先观察,再说颜色的种类、花纹的形状等,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最后去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很好。在教学自己设计的综合训练《画春天》时,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到校外对小河、树林、田野、果园进行观察,回到课上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进行描述,接着播放光盘《春天的景物》,画面展示了春天景物的绚丽多姿,看后,又让学生谈感受,我再讲绘画要求和技巧:用学具袋里的彩纸和画笔等,创作一幅春光图。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想象,创作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每幅学生作品个性突出,各具特色。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具有了初步的审美能力。

三、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篇10

20世纪是美国艺术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通过对三个阶段艺术教育思想及评估发展的历史性回顾,揭示出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艺术教育一直没有把重心放在“评估”上。本文期盼借此掌握美国艺术教育与评估的发展脉络,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20世纪美国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

美国;艺术教育;评估

20世纪之前,美国的艺术教育是欧洲艺术教育的继承与延伸,20世纪是美国艺术教育从初期走向成熟的自我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教育思想波及全世界,尤其是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评估在许多领域都是关键问题,在艺术教育中更是如此。许多艺术教育者在学校里面对传统的评估形式会有与生俱来的厌恶感,甚至痛恨。对学生的绘画,演技和音乐表演的排名似乎破坏了培养和教育他们的核心关系。为了迎合形式化考试的需求和预期主考人的偏好而约束和剥夺个人的创造力,这违背了基本的教育原则。[1]尽管评估的结果达成了共识,孩子和老师们似乎依然不相信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在艺术中,达成共识的评估原则是值得怀疑的。这种抵触情绪,在20世纪美国艺术教育发展中充分显现出来。

1创造性自我表现艺术教育时期

20世纪初期是美国创造性自我表现艺术教育思想发展时期,它受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因科学主义对学校教育过于形式化的要求而反抗,所以反传统教育是进步主义的中心思想,其特点是:“尊重个人的各种能力、兴趣和经验:充分的外在自由和非正规性至少让教师们能熟知儿童的真正面貌:尊重自我启发性和自我指导性学习;尊重作为学习刺激和中心的各种活动;也许最为重要的是,相信在正常人的水准上的社会接触、交往和协作是包罗一切的媒介。”[2]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认为自由和表达是艺术创造力的生命力,艺术教育应该为不同年龄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儿童在健康和自由的环境中充分表现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在创造性自我表现艺术教育时期评估主要用于衡量学生的艺术天赋和能力。例如,1929年的麦克多利(McAdory)艺术测试,1930年的梅尔-西肖尔(Meier-Seashore)艺术判断测试,[3]以及古迪纳夫(Goodenough)通过绘画对智力的衡量方法。备注这些测试并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在学校中艺术认知的增长和艺术能力的进步。艾斯纳(Eisner)在他的书中认为这些艺术测试是不规范的,[3]并指出艺术教育由于缺少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因而忽略了如其他学术领域中常见的评估问题。一些关于“评估”的建议在二战之后开始陆续出现在美国艺术教育课本中。然而,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创造性自我表现教育思想盛行,导致许多学校越来越忽视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估,更多的重心放在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例如学生在制图、绘画和雕刻过程中的行为和交互作用。1941年的“今日艺术”(ArtToday)在当时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二级刊物,但在此之中却丝毫未提到关于艺术的评估或评价的问题。不仅如此,在专业的艺术教育文献中依然忽视评估的作用,如在维克多(VictorD'Amico)的著作“艺术中的创造性教学”(CreativeTeachinginArt)和1953年他的第二版中也没有以任何形式提到艺术的评估。同样,维克多全面专注艺术产生的过程。维克多•罗恩菲尔德(VictorLowenfeld)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艺术教育家之一,他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是在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罗恩菲尔德认为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智,使他们可以在艺术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培养审美力,这也是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1947年罗恩菲尔德的《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CreativeandMentalGrowth)第一版集中讨论学生自由的创造的心理发展,但没有提到评估或者评分。然而,在每一章最后都有“练习题”,也算是评估的一种形式;在1952年的第二版中,罗恩菲尔德支持在学生发展的每一阶段进行评估,还包含了评估标准的图表。[4]他定义了评估的方法:情感、智力、能力(在创造)、认知、社会学、美学以及创造力。他针对客观标准的发展提出三点:第一,儿童发展阶段,第二,技术和技能,第三,工作组织能力。[4]罗恩菲尔德细心地指出,对学生艺术品的评估强迫学生专注在最终的成品上而不是创造过程上,会限制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到了1957年的第三版,罗恩菲德在艺术评分上已经没有太大的热情,承认教育环境中评分的一些实际情况。他建议呈现出来的学习过程应该被衡量。这个评分应该被用来显示过程,也就是学习。罗恩菲尔德继续坚持在第二版中的观点,这种评分专注在艺术品上,分散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注意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1960年兰伯特(W.LambertBrittain)对罗恩菲尔德的《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进行了修订,1964年在这本书的第四版中,评估方法和标准消失了。显然,与罗恩菲尔德相比,兰伯特并不重视艺术评估。1955年,弗雷德里克•罗根(FrederickLogan)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艺术教育的书《美国学校的艺术成长》。这本书覆盖了在社会改变中交互的细节,艺术的实践,以及艺术教育的成长。除了这些细节以外,还包括了对未来学校艺术教育的一种预测,简单的提到了艺术的衡量和测试。总之,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创造性自我表现时期,美国艺术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关注的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而非最终的作品。许多的艺术教育者认为对学生作品的评估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而且这种评估方式不能全面客观的衡量学生的艺术成果。罗恩菲尔德是最早提出具体评估标准的学者,但由于他主张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未能使评估标准持续下去。以儿童的自由发展为基础,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估而关注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美国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2DBAE艺术教育时期

“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美国深受打击。1958年,美国制定了《国防教育法》(LawonNationalDefenseEducation),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迅速振兴科学技术。为此,联邦政府决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人才的开发与教育的改革。”[5]20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以本质主义艺术教育思想为主导。本质主义者倡导以规范的学科标准来评量儿童的学习成果,即在艺术教学中带入学科性和顺序性课程,主张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指导方法。因而20世纪60年代以“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模式确立。“以学科为基础”并不是把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而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使其与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门学科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目的来看,DBAE与以往艺术教育的模式不同在于它重视学生创造性与艺术审美培养,而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是为了研究四门艺术学科,更多的是为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艺术本身的价值。随着DBAE的影响扩大,评估也逐步受到重视并最终得到重要发展。美国历史上最全面的评估文章是盖茨克尔查尔斯(CharlesGaitskell)的《儿童与他们的艺术》,在这本书中他讨论了如何“鉴定”学生在艺术上的进步,同时也关注艺术品产生的过程。在这个鉴定过程中,他提出了三个领域:表达、欣赏和行为。盖茨克尔还给艺术学校的教师推荐了一系列的鉴定方法:客观的文本类测试、轶事记录、观察、检查清单、面谈以及累积记录。1970年他继续精简这些想法,在第二版中把三个领域修改成:表达、反应和行为。两版中他都主张客观的鉴定。特别是在第二版中,他在鉴别程序中介绍了布罗姆(Bloom)的分类观念。这一概念持续出现在之后的版本中,包括1995年的第六版。这是美国在艺术教育评估上第一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简•麦克菲(JuneMcFee’s)在1961年第一版《为艺术准备》中反对字母评分的评估方法,他认为“字母评分在艺术中没有什么价值”。[6]麦克菲在《艺术的准备》的第二版中改变了观念,用了一整章节讨论评估,在这章中她列出了几种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艺术情况的方法。她推荐了观察策略,还提供了一些观察的标准例子以及记录数据的相关形式。[7]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Bruner)坚信学科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他的理论是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儿童智能发展理论之上形成的。布鲁纳在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过程》(TheProcessofEducation)一书中,第一个提出“科目结构”(StructureoftheDiscipline)这一术语。他的一个基础观点是:在学科的框架下学习,是更加有效的。基于他的这个观点,曼努埃尔巴坎(ManuelBarkan)提出在艺术教育中“体系”和“学科”的概念。巴坎(ManuelBarkan)可能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与学科体系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令人惊讶的是,在他1960年的书《通过艺术去创造》中几乎没有提到评估方法,也没有对评估或者评分有什么建议。这个理论在1965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举行的关于艺术教育的研究和课程的开发的宾夕法尼亚州立研讨会中受到关注。这次会议中的观点随着宾州日纸的强力报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力。1966年出现了两本重要的书籍:拉夫•史密斯(RalphSmith)的《艺术教育的审美与批判》,以及艾斯纳(ElliotEisner)和戴维埃克(DavidEcker)的《艺术教育中的阅读》。史密斯把艺术史、艺术和电影批判、教育理论这几方面的文章放在了一本书籍里。艾斯纳和埃克收集了从古至今的课程理论家、心理学家、教育哲学家、美学家以及艺术教育者的文章。每章有五篇文章,大部分是理论性的评估。就这一点而言,艾斯纳“评估学生的艺术”是书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在其中,作者阐述了一系列哲学的、理论性的和实践性的问题,然而在最后,艾斯纳如其他学者一样,主张应该评估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艺术品。[3]DBAE是美国艺术教育史中一个里程碑的发展时期,艺术教学有了可以信赖与依据的标准与模式,盖茨克尔不仅给教师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估方法,而在后续中不断修正,在美国艺术教育历史上是一个艰难的开始。无论是后面的麦克菲还是巴坎,都未能做到盖茨克尔的冷静与执着。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关于评估的文献增多,但学者不变的观点是重视艺术作品的产生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艺术品。

3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时期

从以儿童为中心到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美国在艺术教育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再加上苏联的竞争,怎样维护和加强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发展是美国迫切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教育成为美国人民更加重视的问题。因此,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学校的旋律。在战争之后的时期里以儿童为中心和自我表现这类运动所带来的后遗症表现突出,艺术教师大多都忽视构建体系。特别是在基础评分阶段,艺术教师不顾课程体系和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度,继续强调创造艺术作品以及自我表现。20世纪80年代之前,他们的使命一直是培养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艺术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一个助学者。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使艺术在学校中正式成为一门核心课程,艺术教育也被纳入美国联邦法律。该法认为,艺术与英语、数学、历史等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把艺术当做一个严格的研究科目意味着需要制定严谨的评估过程,包括评估艺术品的方式,以及艺术品创作的过程。艺术教育者们说了许多关于严格性和体系构建问题,但是,对评估的需求而言,并没有出现实际性或可依赖的评估方法。学术性的文章经常对评估提供基础理论,但却很少提供技术性的实践过程。同年,美国艺术教育协成联盟编写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颁布,使艺术教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实际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估成为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教师对学生也有了切实可依的评估方法,但是在艺术教育中依然存在许多争议,也许未来不会停止。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爱恨交加的亲密关系——当然,大部分还是恨。一些艺术教育工作者会公开谴责“评估”;其他人则处于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忽略所有的问题;还有一些人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一定程度的评估,即使这些评估会对创造力和自由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大部分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倾向于通过衡量艺术品生产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艺术品的方法去评估学生在艺术中的学习。但对于他们的主张却没有合理客观的依据呈现出来。在20世纪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中,评估作为衡量学生艺术进步的主要方式却被纳入了不相关的范畴中。艺术中的评估不仅要高度令人满意,而且要非常的切实可行。毋庸置疑,艺术教育者用专业的诚实度和相对的有效性对他们的学生进行评估是被认可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一种客观的评估体系。没有一种单一的评估方法可以说明或者准确衡量学生在艺术中的学习情况。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包括测试、观察、最终作品以及一些交叉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艺术教育领域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不仅要放在学术分析的一系列问题上,而且要为教室中的艺术教师提出更容易理解的指导方针。

作者:王盼盼 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