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部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管理部存在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综合管理部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1

关键词:环卫设施;现状问题;规划建议

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北倚成都,南接乐山,东邻资阳,西靠雅安,辖仁寿、洪雅、丹棱、青神四县及东坡区、彭山区。区位介于成都门户旅游区和峨眉―乐山旅游区之间,是成都至乐山、峨眉山黄金旅游走廊必经通道和连接枢纽。近年来随着眉山市彭山县撤县设区,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加。但如大多数中小城市的通病,眉山市的市政环卫在规划与建设中存在局限与滞后的情况;未能全面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鉴于当前眉山市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及上版本规划(2009版)在编制内容、深度、成果形式、可实施性,反馈性、调控性等方面存在不足,2016年启动了新版市政环卫设施规划。

一、环卫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主要包括环卫公共设施、环卫工程设施以及其他环卫设施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以上几种分类,将眉山环境卫生设施按照用途分类,分为以下几类:环卫公共设施:废物箱、公共厕所、垃圾地库等;环卫工程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设施、建筑垃圾处理厂、医疗废弃物处理厂等;其他环卫设施:环卫停车场、环卫洒水车供水点、进城车辆清洗站、基层环卫管理处、环卫工人休息点、垃圾码头。

二、现状问题

(一)环卫公共设施

1.废物箱。现有果屑箱2246个,垃圾房320个。存在的问题:北部新城片区、市政中心片区、东坡岛片区等很多片区废物箱不够。现有废物箱受损情况严重,每年损坏率40%以上。眉山现状生活垃圾的收集还是属于混合收集,同时也缺乏后续的处理手段。

2.公共厕所。现状共计54座;冲水方式主要以单个冲水为主,修建方式以独立式为主。存在的问题:公厕数量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分布不均,位置较隐蔽,市民、游人上厕难。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至少需128座,现状厕所在数量上远不能满足基本要求。

3.公共垃圾地库。目前有23座垃圾地库投入运行。存在的问题:垃圾地库集中于老城区,服务半径较小;其他片区垃圾地库严重不足,服务半径过大。大部分地库为露天地库,严重影响城市环境;收集设备简单,工艺落后,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垃圾的中转运输。

(二)环卫工程设施

1.垃圾转运站。现有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位于眉山市东坡区象耳镇新村,设计日处理200吨。存在问题:日处理规模容量有限,且仅能服务老城片区和火车站片区,其他片区未能覆盖。

2.建筑垃圾堆放场。现状堆放场计划使用4年,理论设计容量20万立方米,实际容量7万余立方米,采取填埋处理。存在问题:已运行4年,库容已严重不足,超年限使用。

3.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合并)。位于东坡区盘鳌乡狮子山,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存在问题:处理技术陈旧,规模不能满足远期城市发展需求。

(三)其他环卫设施

无车辆清洗站,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2处,无环境卫生车辆通道,洒水车供水器为消防栓,环卫工人休息室118个。存在问题:目前仅有两处停车场,不满足服务半径要求,规模不够没有独立占地。

三、规划建议

(一)规划思路建议

以“循环经济”及“环保主导”为理念,实现垃圾处理的重大转变;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设先进压缩式收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采取综合处理技术,构架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强调集中布局模式,建立现代化垃圾处理系统。

(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建议

分类收集;堆肥处理;焚烧发电;卫生填埋。

(三)引进先进技术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等先进技术,逐步建立眉山市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提高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化水平,为应急体系提供信息保障。建议对新开发的东坡岛、岷东新区的部分地区采用真空管道系统进行收集。

(四)指标体系弹性化建议

根据老城区、北部新城、市政中心、东坡岛、岷东新区、经济开发区等组团的不同职能来确定环卫设施的指标体系,使其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四、总结

市政环卫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排污系统,其建设水平体现了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因此,在市政环卫设施规划中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卫发展目标与构建合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享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郝天文.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几点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8(09):84-86.

篇2

[关键词]躺井 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327-01

因管杆老化和水质变差使管、杆、泵造成躺井的比例逐年增大,给控制躺井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为制约原油生产和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瓶颈。如何做好躺井控制工作,达到减少躺井数、降低作业费用、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目的,经过分析认为躺井控制工作应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1 源头控制

1.1 存在的问题

新杆质量存在问题:48-N315井,2007.5.21-5.26检泵测压作业,更换新抽油杆,生产71天后躺井,8.7日作业解剖为第87根抽油杆本体7.0m处断。新管质量存在问题: 45-345井,作业605队9.30-10.3带产检泵,10.1日起原井发现泵上10根油管丝扣磨损严重(该井油管是07.4月份作业时换的新油管),经作业科、作业大队、油管厂相关负责人员现场落实,定性为油管质量问题。泵的质量存在问题,生产周期较短:采油九队07年1-9月作业井解剖有10口井为活塞上凡尔罩断脱,平均生产时间为359天(如果去掉42-375生产846天、41-305生产869天,剩余8口井的平均生产时间仅为234天)。

1.2 措施及建议

1.2.1 加强井下工具用具、化工用料的质量检测及规范进货渠道等,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这里以泵为例来说明一下:针对泵活塞上凡尔罩断脱的井,建议落实上次作业时下的泵是哪个厂家的,通过汇总结果可以知道是哪个厂家的泵易出现问题且生产周期有多少天,并联系厂家能否进行质量改进。

1.2.2 在井下恶劣环境及多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活塞上凡尔罩出液处120度方向的三个拉筋是最薄弱的地方,容易发生断裂;上凡尔罩与活塞本体2个细扣连接处容易脱扣。经过与有关厂家联系,对活塞上凡尔罩断脱的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对活塞上凡尔罩进行技术改进:①、强度改进。活塞上凡尔罩改为不锈钢,提高强度。②、形状改进。改变目前活塞上凡尔罩的形状及连接方式,包括去掉上凡尔,实行双下凡尔等多种形式。

1.2.3 建议采油厂相关业务部门对有关厂家进行参观考察,就技术、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论证可行性,并进行现场实验及效果跟踪,同时在进货时与厂家签定相关协议,包括生产时间质量问题索赔等,以此来促使厂家提高产品质量。

2 过程控制

以油管问题造成躺井为例来说明:采油九队2007年1-11月躺井44口,因油管问题造成的躺井及报关井35口,其中躺井17口,占躺井总数的38.6%。

2.1 原因分析

(1)油管出现断脱漏等问题的理论分析。油管在轴向力作用下并不发生类似于抽油杆的上下运动,而是在周期性变化的动载作用下产生强迫振动,这是疲劳断裂的基本条件。油管螺纹在受到扭矩作用上紧扣后,在油管与接箍间因形成过盈而产生环向、轴向和剪应力应变,同时螺纹锥度配合达到公差极限时,会加速疲劳断裂。所以,锥度的偏差、机械加工质量不符合标准、上扣扭矩过大及存在弯矩等,都是油管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2)油管断脱漏等问题的出现是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理论上油管按照7年寿命测算,年更新率应在14-15%,目前油田处于特高含水阶段,腐蚀、偏磨等问题日趋突出,油管更新不及时成为躺井数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一。采油厂受成本制约,油管投入不足,更新数量不够,部分油管超期使用,生产过程中断裂、漏失等造成躺井。近年来,因油管老化问题造成的躺井频繁出现,导致躺井数逐年上升。

2.2 存在问题

2.2.1 新油管投入不足、更新数量不够、修复油管存在机械加工质量问题,导致目前井内油管超期使用,造成油管断脱漏等问题的出现而躺井。

2.2.2 作业施工方面存在问题。作业系统分离后,仅仅从以原油产量为中心转到以作业利润为中心,而没有完全确立甲、乙方关系,只要乙方权利而不要乙方义务;因各种原因造成现在的作业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措施。如:井架天车、滑车、井口三点不一线、起下油管不使用小滑车、液压钳上卸扣操作不当以及解卡施工等对油管造成损害。

2.2.3 目前监督的重点放在工序施工质量方面较多,而放在制止作业习惯性违章操作方面较少;监督人员大部分来自基层作业队,和作业队施工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老乡、同学、朋友等关系造成部分监督人员在执行制度、标准上打了折扣;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不愿意得罪人”等一些想法时有出现,导致油管受到伤害等一些问题当时未发现处理而成了隐患,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暴露出来。

2.2.4 单井参数优化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泵挂深、冲次高、负荷重是导致躺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许多单井中还存在生产参数不合理的现象。

2.2.5 旧油管的管理需进一步细化。目前,旧油管还不能完全做到分类、分级、分年限管理,不能满足不同区块、不同深度油藏对不同管材的需求。(3)措施建议:1、控制作业费用的关键一是要控制作业总工作量,二是要控制单井作业成本。单井成本一是材料成本,二是工序劳务成本。明确投入油管费用与生产周期、再次作业维护费的关系。同时,可以从别的很多方面挖潜来控制作业费用。所以,在油管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该换的必须更换,避免油管超期使用导致躺井。建议:对油管腐蚀、老化严重的井作业时更换;对于大头井作业时更换,防止因油管问题造成的躺井在短期内重复出现;对于修复油管应加强质量监控检测,避免因为质量原因而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出现断脱漏等问题;局下作业专项资金考虑适量专门使用,以提升井筒装备水平。切实做好参数优化工作。对于生产井,精细日常管理工作,对参数、泵效、电流等资料经常关注、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对于作业井,在工艺所等部门的优化软件帮助下,结合单井实际,设计合理的泵径、泵深、开抽参数及井内管、杆组合等。建议:逐步采用大泵低参数开井;考虑载荷、节电等问题;对于载荷大的井,下∮76油管及∮22、∮25高强度杆组合。

2.2.6 依靠技术配套有效控制躺井,降低维护作业工作量。根据不同区块、不同类别油水井优化管杆组合,降低因断脱原因造成的躺井。建议:对稠油井采取空心杆+高强度杆组合;偏磨井使用分公司偏磨专项资金配套防偏磨杆及防偏磨油管;对腐蚀井配套防腐油管;对深井逐步采用N80油管。

2.2.7 对抽油杆偏磨的井,进行现场油管检测,不合格的油管做好记录单独回收存放,避免由于内壁磨损生产一段时间后在高压下产生裂缝而躺井或转到别的井使用时又出现问题。

建议:今后加强协调,对管材的回收和修复进行细化管理。

篇3

XX机构--XX人员

一、投诉情况介绍

选取经历过的分行2019年、2020年发生的典型客户投诉事件,介绍投诉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过程及处理结果。

二、投诉原因分析

说明投诉原因属于“设计缺陷”及“运行缺陷”中的哪一类,并详细分析。(“设计缺陷”指相关体制机制、制度流程和操作环节在制定出台时自身就存在问题;“运行缺陷”指制度流程等本身不存在缺失、缺陷,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执行不到位或发生违规行为。)

三、改进完善建议

如投诉原因属于“设计缺陷”,请对现行的相关业务品种或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制度/流程/环节提出具体的新增/修订/废止/完善等各方面的建议,说明理由并明确所涉及的管理层级和建议的牵头职责部门。

篇4

关键词:借款费用 资本化 存在问题 有效建议

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正常生产经营,难免会向金融机构借款。借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主要为借款利息、溢折价的摊销、手续费及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一般来说,处理借款费用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将其费用化,即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通常是指计入财务费用;另一个是将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处理,直接将它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中。这里所说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纳入所购建资产的成本,作为购建资产历史成本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借款数量也随之增长。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处理,会对企业利润及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

我国推行全新会计准则后,不仅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而且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在准则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专门借款与资产支出不挂钩,极易让企业出现不合理借入及利用借款费用。准则中没有明确企业暂时性投资的范围,导致企业借款空间大,这是专门借款资本化规定带来的局限性;第二,借款费用在各项资产之间分配得不到明确处理,专门借款费用在各项资产之间的分配对象、分配金额均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第三,借款费用资本化计量方法不规范。部分不法企业将与资本化条件相符的资产占用的一般借款,按所有借款利率中的最高利率计算借款费用,导致计入资产的资本化利息虚高。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的有效建议

(一)明确多项资本化资产的分配

专门借款费用要根据不同资产的支出比例进行合理分配,针对不同借款时间的专门借款费用,会计人员要准确区分计量各类借款的资产支出;就一般借款费用而言,会计人员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优化一般借款费用在资产总值中的资本化金额,根据资产实际支出比例作为权重,合理利用加权平均法分配借款费用。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还应通过“实质重于形式”的合理方法,即借款处理要与现实情况相一致,并对其进行适当简化,区分专门借款与一般借款,提高借款费用的真实性。

此外,会计人员要规范资本化资金占用额确认的问题,先区分出资金来源确定的资产支出部分,对余下无法分辨资金来源的资产支出,要根据一定顺序对其进行分拆,也可以利用“先借入款项先支出”原则确定资本化率,更有效地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二)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判断能力

首先,为有效解决借款费用存在的一般性问题,本人认为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判断能力,即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时,必须严格遵循借款原则,对于金额较低借款费用,会计人员可直接进将其资本化,免除复杂的计算,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此外,会计人员应尽量选择简化的计算方法:如在该月上旬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将资本化时间定为一个月;中旬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将资本化时间定为半个月;下旬发生的借款费用则不需要资本化。

其次,本人认为在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过程中采用“先进先出”的方法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会计计算原本就是费用估算,从实质上看根本无法精确到分角,且一般借款费用在全部资本化利息金额中占有比例不大,另外有效配对一般借款费用与资产支出是一项巨大工程,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借款费用的准确控制而严重忽略成本费用及经济效益原则。

(三)增强资金确认及计量的准确性

增强资金确认及计量的准确性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有效提高借款费用资本化初次确认及计算的准确性。如对存货来说,在利用借款资金全面综合生产多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时,可根据资产支出情况,将借款费用分配计入各资产成本;在全面利用多种资金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综合分析实际情况确认资金支出的先后顺序;另一个是借助期末资产减值测试、二次确认提高资产账面价值的准确性。若包含资本化利息的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说明该项资产发生减值,要立即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否则会出现资产价值和利润虚高的情况。

(四)强化外部检查与监督

为防止企业借机调控利润、虚增资产、平滑收益,会计人员应当强化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检查与监督,全面规范借款费用的审计程序,同时密切留意购建资产是否存在因借款费用虚增而导致计提减值的情况。

因此,会计人员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处理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财经法规,综合企业实际,对借款费用简化处理,增强费用核算的可靠性。借款费用的处理看似简单,但它的处理好坏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若处理不慎,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综上所述,企业必须谨慎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此外,借款费用审计人员也要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合理性给予高度关注,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加强监督,避免企业通过会计处理的程序漏洞片面粉饰业绩。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也要认真分析借款费用的使用情况,充分了解借款费用资本化利息的计算及方法,深入分析其合理性:对存货利息资本化问题,还应结合企业产品结构与成本项目,判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企业有否存在利润操纵等不良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是否正确除了会影响当期利润的形成,还会对企业当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借款费用资本化能保证固定资产成本的准确计量,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借款费用准则的新改革,限定了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对此,企业会计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问题,保证企业健康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柱.浅析借款费用资本化[J].审计业务.2012(19)

篇5

关键词:试飞员;民用飞机;试飞问题;设计改进;飞机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V2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7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129

我国民用飞机的发展起步较晚,缺乏经验,飞机设计集成能力不足,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如驾驶舱按键旋钮布置不合理、乘坐舒适性差等,为避免客户使用过程中反映飞行员操纵难以适应,驾驶舱人机功效差,客舱舒适性较差等设计问题,在试飞过程中应充分验证和暴露类似问题,因此试飞员在发现飞机的设计问题、评价试飞科目、综合评价飞机的各方面特性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

民用飞机在试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中,大部分是由试飞员在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发现,试飞员发现的问题除了向机务人员口述外,一般应通过试飞员讲评会向航空器厂商说明,并形成评述。在试飞期间,试飞员除按要求安全地完成规定的飞行动作外,还要从理论上解释各种飞行现象,准确地报告飞行情况,记录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因此形成试飞员评述机制,将飞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1 试飞员评述的概念

试飞员评述是指由执行试飞任务的试飞机组对试飞任务的执行情况、发现的问题和建议、驾驶操纵感受或根据提前设计的评价表内容进行的评估和描述记录,通常记录在试飞任务单中。试飞员评述作为定性结果,与机载测试数据、视频数据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试飞数据,试飞员评述在评定飞行性能、操纵品质相关试飞科目中尤为重要,甚至有些试飞科目的结果主要通过试飞员评述给出,如驾驶员诱发振荡、通信、照明、电磁干扰等试飞。试飞员评述一般需要作为试飞报告的附件。

2 试飞员评述的主要内容

试飞员是驾驶试飞机执行计划试飞任务的飞行员,是取得型号合格证前新型飞机的第一批使用者,其评述意见对型号定型和优化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试飞员评述可分为一般评述和专门评价两方面。

2.1 一般评述

2.1.1 试飞任务的完成情况。试飞任务的完成情况要求根据试飞任务单中的试验内容逐条评述,包括具体完成了任务单中的哪些试验动作、试验点未执行的约束因素、试验点的实际执行顺序、每项试验步骤实施的起止时间,每个试验点执行前飞机的状态和相关参数是否达到了指定要求,在存在偏差时提供具体的偏离

数值。

根据试飞任务完成情况评述的具体内容,工程设计人员和试飞课题主管即可初步判断试飞任务执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将确定的信息数据提供给项目主管,作为指导调整下个飞行日的试飞任务的依据。对于无法达到试飞要求中规定参数值时,重新检查试飞方法或要求是否合理。根据每个试验的起止时间,在查看分析机载测试数据时,快速准确地实现试验点与有效数据段的对应,减少数据处理的时间。

2.1.2 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在试飞任务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与飞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常见的问题有EICAS异常告警、驾驶舱异常声音信号或正常声音告警音量小、驾驶舱内硬件故障及飞机的异常响应。常见的建议主要涉及驾驶舱乘坐舒适性(座舱温度、压力调控,座椅支撑,噪音水平)、驾驶舱各操纵器件的可达性、便利性及操纵器件的力感反馈及驾驶舱屏幕显示等。

2.1.3 综合评述。试飞任务大致执行过程描述,从飞机起飞、爬升至着陆整个过程,飞机各系统的工作情况、飞机的响应和操作特性、机组的工作负荷、需要注意的事项或者航空器厂商事前要求其关注的其他事

项等。

2.2 试飞员评价表

试飞结果主要依赖试飞员评述的试飞科目,除了要完成一般评述外,还需根据专门的试飞员评价表内容进行评估。按照试验目的和判据,可以采用库珀-哈勃评分方法(1~10分)、程度词语(例如清晰、较清晰、模糊、不可辨识)或者直接判断法(是/否)等形式。例如着陆灯试飞,根据试飞判据设计了评价表提供给试飞员记录评估结果,见表1所示:

3 试飞员评述的处理

试飞员评述中任何属于问题或建议的部分,包括试飞任务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情况、发现的问题或建议及试飞员评价表记录内容不能满足试飞判据的情况,航空器厂商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

3.1 试飞任务执行存在问题的处理

试飞任务执行的问题主要包括由于某种原因计划试验点未能执行及试验点因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而未完成。具体问题、主要原因及处置措施见表2所示:

3.2 问题和建议的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航空器厂商应予以高度重视,谨慎对待,对每项问题均要做出分析和答复,属于试飞故障的问题,转成试飞问题处理单,利用试飞问题的处理流程,按照“故障定位、机理分析、故障复现、纠正措施、举一反三”的步骤处置,确保飞行安全,尤其是保留故障,需完成充分的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属于设计改进建议的,利用设计改进申请的处理流程,按照“重视建议、全面评估、充分调研”的原则进行处置。

3.3 评价结果不满足判据的情况

航空器厂商获得试飞员的评价表后(一般是多名试飞员的评价表),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是否能满足判据要求。当评价结果不满足试飞判据要求,航空器厂商应主动接受评价意见,而不是试图让试飞员接受飞机的当前状态,深入研究问题原因,开展进一步地改进工作。

4 问题及建议措施

4.1 存在的题

目前试飞员评述在实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4.1.1 试飞任务单中制定了试飞员评述栏,但未制定相应的填写要求和规范,同时也未对试飞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4.1.2 有些试飞员在飞行试验过程中,通常没有养成现场记录的习惯,飞机落地后通过回忆的方式填写评述,导致评述内容过于简单且不全面;有些试飞员长期试飞军用飞机等国产飞机,对于新研制的民用飞机驾驶感受一般都良好,评述中很少提出问题和建议。

4.1.3 航空器厂商对试飞员评述不够重视,更多地关注影响项目计划的试飞任务完成情况和问题类评述,为确保取证过程中的节点,经常忽视试飞员评述中的建议。

4.2 建议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试飞单位和航空器厂商分别采取适当的措施:

4.2.1 试飞单位建立有效评述运行机制。一是将试飞员评述纳入试飞组织和运行过程中并完善相应的要求和程序;二是鼓励试飞员多提问题或建议,对帮助飞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给予适当奖励;三是对试飞员如何规范评述进行培训,同时增加试飞员在国际主流成熟机型的驾驶经验。

4.2.2 试飞员应加强对飞机理论知识和适航条款的学习,向技术飞行员方向发展,能与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推荐合理可行的试飞方法来验证条款和设计指标,同时能够掌握一些主观评价方法。

4.2.3 航空器厂商一方面在规范评述上对试飞单位提出要求,将提供详细完整的试飞员评述纳入双方合同中;另一方面应重视试飞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建立试飞员讲评与评述的管理制度和处理程序,避免发生“只顾问题,不管建议”的现象。

5 Y语

我国民用飞机事业发展较晚,设计、集成能力及经验均不足,因此,在试飞期间应更好地发挥试飞员和首家用户飞行员的作用,尤其是在型号取证试飞期间,通过试飞活动由试飞员去主动发现飞机的设计、集成问题,按要求评价飞机的性能特性及驾驶舱的人机功效,以飞行员评述形式记录并提供给航空器厂商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改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局方审定试飞的进度,而且在交付航空公司后,也能使航线飞行员快速适应国产飞机,提高了飞机的运营签派率。

参考文献

[1] 周自全.飞行试验工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

篇6

按照工作安排,组建以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以进校、电教、教研等部门为成员的县级管理团队,推荐县级指导教师4-5人,网络技术管理人员3-4人,接着就组织开展报名工作。全县统一组织县级指导教师和网络管理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参训教师在县级管理教师的指导下登录××教育博客“教师远程培训”注册账号,浏览“教师培训操作手册”,学习培训平台的使用;参训教师进行学习前各项准备。

登陆学习:从2009年4月21日,××县教师进修学校统计全县已有八百余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报名参加培训,4月23日大部分学校教师根据××教育电视视频播放安排定时收看培训专题讲座,并登陆××教育信息港(*)在线收看。4月30日,××教育电视台专程到××县了解相关培训事宜,到中和乡小学实地拍摄有关培训情况和采访培训教师,并在××教育电视台播报,给予了××县极大的鼓励。

培训阶段:4月23日至6月22日,利用八周的时间分五个模块进行电视视频教育和远程网络培训。××教育博客同步上载所有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参训教师可点击观看和学习相关资料。2009年6月19至6月22日县教育局根据各学校集中组织学习和教师在线学习、在线交流研讨和作业完成等情况,按照考核表(附件5)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定。

一、检查

为确保我县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实施,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收到预期效果。按照县教育局对远程培训管理的要求,安排两个小组于5月25、26日分别对全县所有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进行为期二天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共检查了14所学校的远程培训工作。

(一)、基本情况

参加培训学校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一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分工协作,千方百计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有序组织49岁以下教师积极投入到远程培训学习当中。全县共有823位教师报名学习,到5月24日止,教师已登陆学习并上传作业,绝大多数教师已完成两个以上模块的作业,40%的教师已完成4个模块的作业,个别教师已完成所有模块的作业,并且每个模块的作业不止一份,作业质量也非常高。

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和管理团队,网上严格监控到位,重视过程管理。由县教育局统一协调安排人员,适时(一至二周)对各乡镇学校组织教师参训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做好过程管理、培训考核、学分登记等工作。适时作出提示、要求、通知、安排和写简报等,做到每天登陆检查批阅,每周在线指导统计。截止到6月22日,全县教师共发表日志16382篇;培训交流8096篇;培训作业6904篇;教育科研87篇;教育随笔869篇;教育反思294篇;教育技术114篇。

(二)、存在问题

所有学校在学习过程中皆遇到了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培训学习进行得不是那么顺利。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尤其是参加培训学校领导的重视,才能保证此次远程培训学习如期顺利圆满完成。

1、计算机难以满足教师上网学习。

除二街小学外,多数学校已联网的计算机太少,此次参加学习的教师数量多,绝大多数教师家里没有计算机,计算机远远满足不了教师上网学习及作业上传,有的学校即便连中学的计算机也用上,仍然感到不够,有些教师甚至到网吧去提交作业。导致学习进度太慢,少量教师到检查日为止,除培训感言外,一个模块的作业都未完成。

2、上传作业难成功。

因为这次全市参加远程培训学习的教师有一万二千多人,这么多教师都挤在工作时间上传作业,网络太忙、负担太重,致使许多教师三番五次提交作业,都交不进去,网络经常出现堵塞情况。

3、信息技术知识太少,操作能力弱。

此次培训时间短,任务重,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有的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欠缺,平时很少应用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力不从心。尤其是一些年龄稍长的教师,面对电脑,不知所措。在检查中各校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参加培训教师中40——49岁这部分教师对电脑的使用存在问题比较多,导致学习、作业上传总是处于滞后。

4、少数教师积极性不高。

由于教师平时工作量多,工作时间长,非常辛苦,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少数教师主观原因,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主动,作业能拖则拖,不愿想方设法完成作业,致使少数教师到检查日止连一个模块的作业都未提交。

5、部分学校组织学习的过程和要求不够严格,对参训教师听之任之。表现为作业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有的作业质量档次偏低。

6、部分学校还没有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对所有参训教师建档。

(三)、意见和建议

1、县检查组就本次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例如:作业的上传、抄袭、质量及数量等问题,建议相关学校加强管理,督促教师按时、按质、按量上传作业,加大考勤等监管力度,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的实效性。

2、针对年龄偏大但必须参加学习的教师,建议学校结合本次远程培训开展有效的技能培训,使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有收获、有提高。

3、对存在的电脑少等实际问题,建议学校做好统筹安排,从星期一至星期五都能进行学习,与中学联系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至于网络堵塞的问题,建议错开学习高峰期,充分利用其它时间进行学习和作业上传。

4、各校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工作,加强纸质建档工作,要求一人一档,按统一规格装订。进一步完善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检查组对本次培训的档案都提出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对还没有建档的学校尽快进行整理,做好建档工作,以便于以后的管理。

5、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为各学校多配备电脑。方便教师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二、考核

根据《××市2009年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通知》(昆教师〔2009〕5号)和《××县2009年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相关通知,全县各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已进入到尾声。前期培训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效果较好。在培训学习的最后阶段,完成了所有培训作业,确保了此项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实施,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上阶段督查的基础上,根据《××市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参训教师考核表》和《××县2009年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考核细则》,县教育局对全县各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一)、考核内容及要求

1、学校教师登陆学习情况。在线学习、交流研讨、发表评论、撰写论文、反思或随笔,按照五个模块顺序完成作业等。

2、培训档案材料的建立情况。包括计划、方案、听课笔记、考勤、总结等;教师个人学习档案材料每人建一档,包括考核表中的模块作业纸质内容、各种学习笔记等相关材料,按目录顺序整理装档。

3、各学校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考核。在县教育局组织考核前,先做好本校的考核工作。

4.县教育局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团队、指导教师、网络技术人员,对各学校培训的过程管理进行严格考核,对参训教师考核后进行学分认定。

5、对未参加注册学习的教师不给予学分认定;参加培训但没有按要求完成的不及格,也不认定学分。

(二)、考核基本情况

本次被考核的教师已经全部注册××教育博客并且参与学习、交流、提交作业。考核成绩主要依据管理团队指导教师网上批阅作业,所给出的成绩而定。全县共823人全部接受考核。各学校均成立领导小组,职责明确,都有计划、总结、方案及考核成绩。材料齐全、格式统一、一目了然、便于考核。其中有的学校把所有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作业全部装订成册,档案管理规范有序,是工作中的一个亮点。通过考核,823人都已通过,其中,优秀129人,优秀率为15.7%;良好560人,良好率为68%;其余的基本合格,总合格率为100%.

(三)、存在问题

本次培训,各学校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使得培训工作不尽人意,这些问题都要各级领导共同关注,才能使以后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才能真正使教师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1、部分学校虽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但没有落到实处,致使培训和学习过程不够严格,对参训教师听之任之。表现为作业质量档次不高。

2、在检查中各校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现象:参加培训教师中40——49岁这部分教师对电脑的使用存在问题比较多,操作能力弱,力不从心。加之本次参训人数多、网络忙、堵塞情况严重,这些都是远程培训的障碍。导致作业不能正常上传,因此考核组考核时还要查阅纸质作业后才能综合给出成绩。

3、几乎接受检查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问题:电脑少难以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希望各级部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具体。

(四)、要求、建议

1、要求各校加强培训后续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档案材料;准备不齐全或略显凌乱的,考核小组已要求学校尽快规范管理,把不足的材料及时补齐。

2、随着教育工作的需要,落实计算机操作困难人员的培训,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加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3、对各校电脑不足的实际问题,建议各级部门做好统筹安排,争取安排有限的经费逐年解决;

4、希望学校把这次培训与教师自身的教学有机结合,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篇7

关键词:县级国库财政资金建议

一、县级国库管理现状

自2001年财政部在全国推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2014年新《预算法》出台以来,县级财政逐步推开零基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会计电算化、国有资产系统化管理,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县乡财政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财政服务一体化、资金控管一体化,县级财政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的轨道。

(一)预算编制、预算指标及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资金是存放在国家金库的财政预算资金。根据国库资金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县级财政部门使用集中支付软件管理财政资金,细化了预算编制项目,规范了预算编制流程,从预算编制下达、指标管理、额度申报审核、商业银行支付及人民银行清算全部实现了网上操作并留存纸质原始凭证记账,增强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为国库资金的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税收、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县级财政以人民银行管理系统为平台,以银行“横向联网”为基础,使用如“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入管理系统”等类似系统对税收、非税收入及其他收入实现了系统入库全覆盖,采取税收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确保了税收、非税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入库,有力的保证了收入收缴安全。

(三)县级财政专户得到清理规范2015年以来,按照财政部加强财政专户管理,规范专户资金运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要求,县级财政对财政专户实行了撤并,仅保留社保基金、粮食风险基金等财政部允许保留的专户,实现了财政专户精简、统一、规范管理,保证了国库资金使用安全。(四)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监管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部门或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对各个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筹集、分配、使用过程进行监管。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内容和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财政资金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十分重要。(1)对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及财政资金运行监管。部分地区实行预算单位持证上岗制度,在选择财务人员时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财政监督部门按规定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要求按时整改,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2)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虽然县级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制,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财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加之近年来会计业务的多元化、精细化,使一般人员甚至部分持证人员也不能很好的胜任会计岗位。为避免不必要的资金安全问题,部分县级仍保留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加强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对防止腐败有一定效果,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二、县级国库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系统有特完善。由于银行系统原因,收入不能做到实时入库,且人民银行国库余额不能实时查询,最快也只能跨日查询,不利于对账。(2)很多县级县域经济还不够发达,社会各项服务不完善,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大型采购项目和基本建设类项目在招投标、项目建设、后期竣工验收等具体实施中,受到地域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预算执行速度从而影响库款管理水平。有些建设项目在招投标时由于本县无招标公司需要与省市的招标公司合作,地处偏远工程材料无法及时运达,财政拨付资金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竣工验收绩效考核也需要省市第三方机构合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工程进度和资金拨付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无法及时形成支出。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操作流程繁复,资金从下达到形成实际支出按规定要经过多道手续,对加快预算支出进度有不同程度影响,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预算单位财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些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财经法律法规掌握薄弱,所报财务数据重视不足。一些预算单位账务管理及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未落实,财务运营行为不规范。仍有预算单位在部门决算编制、预决算公开、部门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等财务工作中存在“应付了事”心态,上报的数据质量远不达标。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投融资管理 问题 建议

投融资包括两种经济活动,分别是投资、融资。通常,企业在进行投融资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利益,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投融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一、中小企业在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融资是企业扩大规模、创造利益的必然手段。然而,从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盲目投资

首先,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在投资过程中,不做全面的调查评估,只看表面现象不看本质,只看现在不管未来,凭老板的感觉盲目地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的需求量达到饱和,就会给企业的生存造成风险。其次,个别中小企业在投资时,缺乏可行性的风险评估机制,只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这不仅会使企业直接蒙受投资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比如,企业在短时间内若无法完成资金周转,就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加剧。因此,企业必须不断优化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地。然而,中小企业在实际投融资过程中,往往考虑不周全。主要表现在有:第一,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却往往忽视产品质量,这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严重时还会导致大量产品被市场淘汰。第二,企业在大规模更新机械设备时,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导致更新的设备缺乏熟练的操作人员,降低了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使投资产生的实际价值减小。第三,企业在投资生产建设时,仅仅将重点放在设备的更新、规模的扩大上,忽略了技术、产品的优化升级。然而,投资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升级同样对企业生产有着重大影响。总而言之,当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结构不合理时,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收益,还会引发企业巨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生存困难。

(三)企业融资困难

企业在投融资中,还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是融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严重。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内部财务信息透明度差,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经营隐患多。所以,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财务指标等往往不能满足金融机构的要求,加之抵押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获得金融企业贷款。当前,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主要通过内部与外部两个渠道融资,企业采用外部渠道融资时,因为融资利息高、信用评估程序复杂,所以实际可操作难度大。另外,企业以资产融资时,由于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往往会降低资产抵押获得的贷款额度。此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缺乏担保企业,难以通过担保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总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狭窄,融资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长远、稳定的发展。

二、企业投融资管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改善的具体办法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投融资结构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中,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办法,不断改善投融资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期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以下这几种办法。首先,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市场、企业当前运营、远期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并进行综合的评估。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投融资计划,避免盲目性投资。同时,在开展投资活动时,进行合理的监督,对投资产生的实际价值以及企业实际盈利的能力进行评估,有效防范投资不合理引起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第二,在投资前,深入到市场中调研,密切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的需求量,合理配置用于生产的资金,预防生产过度导致的资金风险。第三,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应该将产品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努力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以此来拓展产品的市场,赢得客户的信赖。最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打造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减少单一投资,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二)加强信誉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在投融资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信誉制度建设,以此来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誉条件。调查显示,在以往的投融资中,中小企业之所以不能通过评估,很大原因就在于信用评估不完善,最终使其陷入到了投融资的困境当中。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在加强信誉制度建设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其次,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再次,加快产品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在无形中扩大市场需求量。具体来讲,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以此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支持力度。采用多个渠道,帮助中小企业顺利进行投融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首先,降低投融资的门槛,减少融资成本。在条件具备时,尽可能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减少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压力。其次,加快风险投资结构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渠道来进行投融资活动。第三,在政策上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民间投融资机构的规模,方便中小企业进行投融资。

三、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的具体办法和建议。比如,改善投融资结构;加强信誉制度建设;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等。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总而言之,企业要提高投融资管理的水平,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切不可盲目行动。

参考文献

[1]李坤.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

[2]刘西红.探讨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关改善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

篇9

    抽查发现,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不高、安全使用观念淡薄,综合利用推广迟缓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未达到建池前的预期效果。为防止问题扩大蔓延,只有从源头加以重视并积极寻找对策,才能解决和改变目前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农村年青人大多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这些农户大部分对沼气池无能力管理,造成管护不到位,有的缺乏沼气使用管理知识,很难做到勤进料、勤出料、勤搅拌,大换料更是无能为力,只能有气就用,无气就不用,导致闲池、病池大量出现。

    2、随着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养殖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户用沼气池发酵原料短缺,不能按时进料和换料,以致于影响沼气的正常运转,成为目前制约沼气产业发展的瓶颈;

    3、资金投入问题已成为阻碍沼气建设发展的障碍。随着建材价格、劳力工资的不断上涨,国家补助资金仅能建池通气,农乎资金不足,“三改”不能同步进行,庭院环境没有发生改观,对比建池前的规划和效果,挫伤了农民建池积极性的初衷;

    4、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沼气池日常使用缺乏技术支撑。无法保证农户正常、持续、稳定地用上、用好沼气。对灶具等沼气配套设备的自查、保养、维修能力较弱;脱硫剂得不到及时更新,造成沼气灶灶具托架腐蚀烂掉,甚至脱硫器起热变形后弃用,直接将沼气管接到灶具;室内外沼气输送管道安装及日常检修不规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5、沼气项目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效益没有凸显。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推广停留在自发阶段,不少地方对沼气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的单一利用上,在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方面没有有示范、引导,有机肥得不到充分发挥利用。个别农户甚至将沼液、沼渣就地排放,造成二次污染,大大地违背了国家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初衷;

    6、农村生活用能的多元化格局形成,降低了了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目前农村能源从主要以薪柴、煤炭为主的传统用能模式,逐步转变为煤炭、电、沼气、液化气互为补充的多元化用能格局。相对于用沼气而言,用电、液化气等用能方式更加方便,且无需后续服务,因此农民对建设沼气池的意愿也越来越低。

    二、解决农村沼气日常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思路

    沼气项目建设任务重、牵涉面广,辐射千家万户,作为地方和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秉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在实施项目建设时具有前瞻性,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沼气池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避免一刀切。要结合地域差别、生活方式、务工习好、种养殖习惯等先期调研和规划,确保沼气项目建设发挥最大效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整合资源优势,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推进沼气建设顺利实施;

    3、坚持“大回访”制度常态化,深入一线,了解用户的意见要求,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以沼气国债项目村为依托建立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并具备“六个一”配套设施和辐射功能;

    4、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沼气综合利用,确保沼气建设效益最大化。转变农村户用沼气单单解决生活用能的理念,向多元化综合利用发展,把建设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沼气综合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户亲身体会沼气的好处,从而推动农村能源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5、加大农村能源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确保沼气服务技术力量支撑。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的投入,切实改变和完善目前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现状。特别是要把农村能源机构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解决好,保证农村能源机构工作的正常运转,彻底解决沼气农户的后顾之忧。

    三、解决农村沼气日常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沼气产业的推广和利用,整合了农业产业链条,调整了产业结构,使生态农业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为更好地解决目前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1、地方和农村能源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专题片、墙报、宣传页、大喇叭、培训会等多种媒体和载体,对沼气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沼气池的日常使用、维修技术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农户沼气维修技能;

    2、引导受益群体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开展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加大综合利用商品化运作。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置换或者商品化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沼气用户将农作物秸秆提供给养殖户作为牲畜饲料,养殖户将牲畜粪便提供给沼气农户作为沼气池发酵原料;或者沼气农户将自产秸秆作为发酵原料不足时,购买养殖场粪便作为补充,将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出售给周边农产品种植户或花圃、苗圃、果园等,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产生态循环模式,确保沼气正常运行并能发挥最大效益;

篇10

关键词:农信社信用 贷后管理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解决好农村问题才可能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同步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地区信用的严重缺失,给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贷后管理已成为农信社信贷经营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客体,其贷后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贷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高农信社贷后管理质量的建议,以期完善农信社贷款管理系统并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贷款后管理是金融机构内部业务管理的重点所在,也是国内外学者集中研究的领域。谭中明在其专著《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一书中,提出了社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体系以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环境建设路径;李树生在其专著《合作金融》(2003)中,对于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主要从宏观监管层面提出了风险控制监管等几点建议;谢玉梅(2007)认为,我国可以学习西方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由公益性向商业性转变,促进小额信贷模式多元化,由政府作为主体逐步推出。

虽然,我们已对贷后管理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但在细节与具体问题上还存在欠缺,下面仅就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现状进行初步研究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与改善贷后管理的建议。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业务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产物。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农信社是针对我国众多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求的零散性、小规模性、时间的季节性等特征而产生的。农信社的目标具有混合性,一方面农信社作为国家对农村优惠政策的组织载体之一具有其非营利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农信社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农信社又具有商业银行盈利性的一面。

基于农信社自身双重性质,农信社在贷款业务方面主要有五大特征:贷款客户分散、风险面积大;信贷资产结构单一,风险集中;单笔贷款规模小,贷后管理繁琐复杂;;贷款投向集中在农村的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贷款定价不足。

三、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借款企业违约给银行带来损失的信用风险是农信社主要风险之一。接下来本文将简介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贷后管理的现状与种种问题。

(一)贷后管理观念落后

基于农信社双重经营目标,为追求利润与持续发展,农信社的主要精力投放在市场开拓及大量的贷前调查方面。即使出台了关于加强贷后管理的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事实上贷后管理却始终无法与贷前调查处于一个相同的地位,仍然对贷后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认识不足。

(二)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现阶段,农信社客户已呈现出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种养殖户和农事企业,管理难度明显增大。而且其信贷的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还尚未建立。受编制和人员限制,基层日常业务的繁重,使得农信社现有的贷后管理力量明显不足,造成贷款检查流于形式和格式化,不能充分暴露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贷后管理措施不到位

从管理学的概念上来看,贷后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的管理体系,应包括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展后直到本金收回或信用结束的一系列过程。包括客户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档案管理、风险贷款处理、贷款收回和总结等等。然而农信社在传统的贷后管理观念上,将基础的定位更多的局限于档案管理,将贷后管理片面的理解为信贷业务档案的管理。贷后复查次数与检查措施简单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四)贷后管理缺乏科学的决策和监控程序

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贷轻管”的现象。从而农信社在内部个部门的设置中存在了很多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很好的动态监测和识别贷后风险,风险预警信号也不能被即使的发现。动态监督、实地分析、及时发现贷款风险苗头和隐患,是进行有效贷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贷后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

信贷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贷后成效,但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使贷后管理难于有效落实。贷后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足。部分贷后管理人员对借款人的贷后风险识别存在认识误区;还存在员工责任心的缺失、敷衍应付的问题。

四、完善农信社贷后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文所提的问题,结合山东省农信社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改善山东省农信社的贷后管理系统,为解决目前农信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提供借鉴。

(一)充分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

贷后管理在整个信贷过程非常重要,良好的贷后管理有利于及早地发现识别已经存在,但尚未成为现实的潜在风险;有利于收集、保存和及时更新信贷档案资料,解决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农信社介入客户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帮助客户强化经营管理,优化治理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一种以风险意识为核心。因此在农信社中,必须树立起贷后管理与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理念,克服“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倾向的影响,培养一种强有力的信贷文化,加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将贷后管理放到关系到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二)优化农信社贷后管理的内部控制

首先,要想优化农信社的贷后管理控制系统,就必须塑造科学内控文化,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其次,明确职责,构建分层次的贷后管理责任体系。农信社可设立单独的贷后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所辖区域内的机构开展贷后管理和问题贷款的处置工作。同时要明确划分信贷部门和贷后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以避免部门之间推卸责任,或者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另一单位的利益。第三,规范行为,构建全方位的贷后管理检查体系。第四,加强激励机制,构建赏罚分明的贷后管理奖惩体系。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全面提高贷后管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五,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和形成评价标准,持续的改进内部控制。

(三)提高农信社贷款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夯实人员的素质基础。农信社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首先要严格贷后管理人员的准入。其次,要通过加大力度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训来培养、建立一批合格的风险管理人员。

二是加强贷后管理队伍稳定与灵动性的有效结合。结合客户管理的特点,贷后管理工作人员和信贷人员的聘期应定于两年以上,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对于贷后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应进行定期的轮岗制度。

三是要实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

四是建立管理人员淘汰制度,保持客户经理、风险经理队伍的正常、合理流动。

(四)实时更新风险信息

农信社需要在贷后管理阶段全面识别评估与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贷后管理本质上管理的就是风险,以防止各种变故造成农信社放贷出去的资金收不回来。实时更新贷款客户的风险信息,包括客户运营等状况、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能够帮助农信社预测可能造成客户违约的情况,提前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并且完善农信社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最小化操作风险。

(五)建立农信社与信贷客户的账户对应关系

所谓的账户关系就是在设立经济档案和存款账户的基础上,农信社开发一套专门针对信贷客户信贷资金整个使用过程的账户。首先农信社需要对信贷客户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农户(单个农户、农户联户、农民合作社)、乡镇企业、消费贷款,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贷款资金的用途;其次是为每类客户设置不同的账户,账户的设置参考会计中的账户,包括资产类、负债类和损益类;再次要求信贷客户每月到农信社报备相关数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最后农信社信贷部门需要分析账户信息并定期进行实地查证。显然这一措施的实施会加大农信社的成本,因此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