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教学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教学课程

篇1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 绘画课程 教学改革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的基本技术素质和学术、艺术素养,熟练掌握建筑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很强的使用设计技术工具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建筑设计和科研单位,从事设计与城乡建设管理等工作。经过几年的工程实习锻炼,通过有关国家考试的学生可以成为注册建筑师或成为城乡建设系统的国家公务员。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筑学专业需要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建筑绘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必须结合计算机应用,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1.调整技法训练与相关知识传授的比例

建筑绘画教学大纲要求以技法训练为主,相关知识则以帮助理解、掌握技法的够用为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难度很大的技法,现在用电脑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因此,对于一些耗时过多的技法训练有选择地放弃,相应加大相关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可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及色彩运用能力。为此,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掌握适当的技法训练和相关知识传授的比例尤为必要。

1.1丰富授课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建筑是一个高度综合、涉及面很广的艺术门类。以往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机械被动地学习。如果利用投影仪进行静态的画面演示,利用电脑技术的动画、音响和教师简单的讲解,就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迅速溶入情景,进而发现、联想、模仿、创作,从而提高绘画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角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电脑可以帮助人完成很多设计,设计师之间竞争的焦点实际上是创意,而创意的来源是多方面训练的结果。因此,在建筑绘画课中,我们尽量加入建筑美学、艺术史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多涉猎一些艺术领域,如音乐、美术、诗歌等等,为将来的设计表现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

1.2技法训练有主有次。

虽然电脑可替代人做很多技法,但手绘技法训练仍是不可或缺的。手绘练习不单单是重复的技法训练,还是一个手、眼、脑协调的训练,能锻炼构图能力、造型能力、光色运用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手绘技法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侧重点与以前不太相同,像删减了过去作为正规表现技法的水彩、水粉的很多基础练习,而增加了快速表现的内容,并加强了建筑钢笔画及建筑速写的训练,努力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上入手,训练其快速造型的能力。

电脑设计只能帮助我们最后成图,而前期的设计素材积累及展现构思、表现立意主要靠草图,草图的勾画主要体现在速写的基本功上。快速表现是设计初期与甲方沟通的主要形式,能快捷地表现造型、材质和色彩,对设计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速写及快速表现练习的力度对学生将来的设计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应该把它们作为技法训练的重点。

2.课堂教学改革

2.1由手的训练变为脑的训练。

以往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机械被动地学习。如今的授课,要启发学生,不只是用手去画,更要用脑,勤于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构图、用光、用色等等,以及从这幅习作中学到了什么,从而为将来用电脑绘画打下思想基础。

2.2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相应训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水平的高低分别进行。低水平的学生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以结构素描要求为主,难度不能太大,否则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2.3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方式上,不单是教师讲授、示范,还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讨论、讲评、赏析优秀作品等等,为学生创造发言机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思考,而且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能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3.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改革

3.1评判标准的改变。

过去对一幅学生作品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图画整洁、布局合理。比如渲染练习中色彩是否均匀,靠线是否整齐等。如今,我们评判的主要标准是构图、造型、明暗、用光用色是否适宜,至于靠直不直已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看学生通过这幅习作认真思考了什么,在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构图能力等方面真正有所提高。

3.2自我评价与讲评。

自我评价在将来的设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独立地完成一项设计,必须不断自我评价、改正、再评价,直到比较完善,那么这种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就直接关系到图纸的质量,进而影响人们对设计者设计能力的评价。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尽早开始。笔者在每幅习作中都要求学生写简单的心得,虽然只有两三句话,但对培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及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不再只是应付作业。

教师对学生作业不单是给个成绩,还要及时评价,讲评作业是我们常用的形式。在讲评中对每个学生的图面做出分析,使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下次作业有的放矢,同时也对其他学生起到提示作用。教师要根据每个人的主要问题,提出对他的改进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建筑院校的生源与艺术院校的生源不同的是学生大部分是很少接触或根本没接触过美术这门学科的,因此美术教育在建筑院校开展的难度是较大的。教师面对的是由零开始的学生,最后交给社会的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运用熟练的绘画技巧和技能从事设计刨作的建筑设计师。这就决定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耐心和智慧,并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形式方可胜任。

参考文献:

[1]徐年华.浅谈技能训练中的创新教育[J].职教通讯,2001,(04).

篇2

关键词: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 《数字绘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课程进行分析,《数字绘画》课程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最终导致低效率的教学效果,重视理论课程,忽视了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2.1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陈旧的教学观念是不利于促进教学发展的,学生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习,那么教师就要有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见解,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所以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师理念,转变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他把各个教学环节连接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学生共同探究课题。这样以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动画专业特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和调整,老版的《数字绘画》课程教学内容只是参照教材传授知识,改革后的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在理论教学相关内容讲授完之后,紧跟着就是对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实践训练部分,目的就是突出强调实践训练能力。教师要恰当的处理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题材要新颖,知识面要广、有深度、有难度、信息量大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点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2.3 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黑板式手工教学已经成为过去,更新教学手段是学习《数字绘画》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原本单一的课堂讲授,通过实际操作、欣赏优秀作品、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的呈现出来。

2.4 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数字绘画》课程最终的教学效果是以作品呈现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是重点部分,其设计思想是:学习了解基础创作的知识、归纳创作方法、通过策划、收集资料、主题、设计构思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画面设计中,通过独立创作,完成作品,即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测验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考核,直接反馈出教与学的情况。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改变传统的“试卷”方式,以完善考试制度。改革的考核方式要改变以往为考试而考试的现象,让学生正确对待课程考试,即将学生的能力表现和素质体现要在平时的作业中以权重的方式加以实现,具体如下:1)平时的出勤成绩占10%,迟到或早退一次减0.5个百分点,无故旷课一次减2个百分点,并且不能评优,旷课三分之一没有成绩。2)平时作业成绩占40%,具体分配是:平时四次作业,每次占10%。3)综合作品成绩占50%。

综上所述,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出勤成绩、平时作业、最终作品三部分构成,最终作品可以呈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核了学生分析画面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考试的灵活性。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些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 启发式教学法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以灌输的方式传递知识,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创造思维分析,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 互动式教学法

由教师提出主题,学生进行思考,相互讨论,可以实现教学互动、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又促进教学的进展。

3.3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成功的作品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配合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分析,小组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还可以相互督促学习。

3.4 以项目实例教学为导向的课程教学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就是课程项目化。可以将参赛作为一个项目,也可以将企业的项目带进课堂。这种项目的实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必须从始至终的参与制作、调整和改进作品,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即完成对本课程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又极大的推进了教学的改革发展。

4 总结

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的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都付出辛勤的劳动,但是最后都取得了好的成绩。总之,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才能使《数字绘画》课程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做到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搞好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绘画;艺术设计;素描;色彩

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出现了“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的艺术家都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艺设计的语言,19世纪的“国立包豪斯学院”,主要是培养于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实用与合理相共存的现代设计家,所以又被称为“现代设计家的摇篮”。

现在,各高校相继成立了设计学院等专门性的教学机构,把“设计学”逐渐从“美术学”中分离出来,但有些高校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各有不同,在对待绘画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偏见,如:重专业轻基础,认为有无绘画基础对设计影响不大,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弥补甚至可以完全替代绘画。由于这种片面的思想也使一些学生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的思想倾向。

由于这一错误思想,违背了设计艺术性的这一原则,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绘画基础教学在设计学科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绘画教学在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历史演进中,美术与设计长期以来被归于艺术创造的范畴之中。以绘画、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为主体的视觉艺术统称为美术,绘画和手工艺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始终贯穿于艺术发展的进程之中。

1.素描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素描是艺术创作和表达设计创意的一种绘画形式,体现了作者的设计思维、审美理念和艺术个性。素描与设计艺术关系密切,是艺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设计与素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任何一件作品,它都是在两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换才出现了作者预期的效果,作者再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个性通过绘画基础造型来体现的,就是所谓的打草稿,都是用的素描的绘画形式表现的。所以作为基本功,素描是专业基础课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对物象的认知和创造性思维意识。设计思维是通过素描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存在于这一范畴之中,设计是作者对人文社会文化的提炼和艺术个性的思维理念创新的结果,同样,素描是记录设计创作构思的工具和手段。是作者使用的媒介,使用这个媒介几个优点:(1)是文字和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它可以形象的把作者的构思意图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2)具有备份的功能,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作品;(3)通过造型活动不断提高作者的设计知识和专业造型能力。

没有绘画基础何谈艺术设计,没有对美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即使有自己的审美观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无法得以体现。素描是体现设计构想的基础,是艺术创作和原创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特征。素描水平的高低影响艺术设计的品位。素描思维的训练,设计意识的培养,要遵循由简入繁、由单一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考前,同学们的训练方式主要是进行大量的模拟。进入高等院校后就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大学里的知识是全新的,是以启发性、创作性的设计思维为主,并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理念和独特艺术设计风格。把个人的艺术修养,对设计产品的理解、判断融入到素描的创作中,更深刻地体现素描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功能作用,这一训练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2.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设计者通过素描的形式把自己创作的构思表现出来,还需要用色彩去包装。这样就必须对色彩有很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受。所以,色彩是学习艺术设计者的必修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我们对学生色彩认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只用通过色彩训练才能把设计与艺术结合起来,这是将设计提升到艺术层面的不可缺少的训练过程与学习手段。

(2)对色彩的掌握是设计师运用色彩语言根据设计课题的不同自由表现其设计意念的基本能力。

(3)设计色彩训练要使学生对色彩的形成有深的了解,体会到不同光色对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感受,认识人的感官与色彩的关系,认识作品与色彩的关系,设计作品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诱惑力。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塑造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4)设计色彩训练是使学生体验感性色彩,用“绘画色彩方法”来认识、感触色彩,并利用色彩知识与能力准确地描绘对象,学习掌握色彩规律,逐步从绘画的感性色彩研究的基础上,进入与设计活动相适应的,定量化、理性化的分析与实践上来。

(5)色彩具有符号的功能,训练设计色彩能使学生将最终从色彩符号出发,并深入理解。色彩符号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也具有以辨识、呈诉与驱动的实用功能。

艺术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设计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强产品的外表视觉效果,利用色彩渲染产品使其更具有诱惑力和感召力。因为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对色彩很敏感,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轻柔的色彩墙饰,能给人舒适感、完全感和美感。

二、绘画与设计的关联性

作为艺术设计和绘画同样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艺术设计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源于绘画。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应运而生,它满足和完善了人们的生活。只是随着分工的细致和学科教育专业性的划分,形成了两种学科专业。绘画艺术活动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基础,它对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形式语言以及实践活动的都是通过绘画艺术来指导的,它丰富了设计的艺术性

篇4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与生活贴切的显性目标,又涵盖模糊的隐性目的,然而儿童喜欢新鲜稀奇的事物,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这就需要依据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设计儿童喜欢的课件,如编儿歌、改流行语、编童谣、分组角色扮演、做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方式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教育。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程度相符合,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化,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去体验生活的节奏,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会更容易接受。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模糊,不精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生动、贴切地认识到书本内容的本质,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教材内容结合生活,设计场景、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该学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1.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具有很大的作用。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在了解人际交往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1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为了让小朋友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学会尊重、体谅、关怀父母,教师可以设计保蛋游戏,每人拿一只鸡蛋来到学校,在这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不能让鸡蛋摔坏、冻坏、热坏,不能让鸡蛋离开你的怀抱。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活动的感受。在无声的教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

2.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使学生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设计生活片段,设定案例,让学生真正从实例中体会到书本的内容,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家里来了客》,教师可以让小红扮演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小明可以扮演不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这个情景模拟来反思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如果自己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如何表现,通过这个情景模拟可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日常礼貌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1.课前,注重调查和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

案例:人教版《品德c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材料、调查情况:(1)搜集有关交通安全、交通标志的相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资料。(3)做交通标志竞赛活动,小组比赛。

2.课中,注意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只有一个地球》,老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破坏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带来的坏处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之心。在“体验”的驱动下,使学生很快明白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3.课后,注重实践和拓展生活材料,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师可以在课后检测学生给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完成状况,定规则不难,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可以在学期末做一个总结评价,看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1.教学评价要注重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意义的评价

教师要将课内教学内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拓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受到教育,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学习品德与社会最终的结果是让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语言去评价学生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认可,被期待,可以更多地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也会激起孩子更大的探索动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参考文献:

篇5

物理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社会化物理资源即报刊、互联网、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电视节目、工厂、社区、农村、家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化物理课程资源是校内的物理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人们经常忽视的一类课程资源.当前学校物理教育对社会化的物理课程资源关注不够,造成大量的社会化的课程资源的浪费.

然而物理是一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的课程.家庭、学校、社区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若能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物理现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物理在生活及社会的各个领域里的广泛应用.教师上课时若能巧妙地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这既能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师应有强烈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物理社会化课程资源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物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就如何将物理社会化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就地取材”善用社会化课程资源,优化物理教学内容

“就地取材”可使物理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与实际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选取的教学事例时应尽可能广泛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STS的思想,把家庭、旅途、游乐场、运动场等场所中的学生熟知的物理现象、现代科技、人文科学融合在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和实验的设计中.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HJ1.35mm]

但在选择事例时,并不是所有事例都会有预期的效果,在事例的挖掘、收集、和选择上不仅要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性事例,还应注意选国外的,不如选国内的;选外地的,不如选本地的;选历史的,不如选现在的.如

在上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时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实例.如:课前直接演示如图1在钉完衣服的扣子后要在扣子与衣服之间绕几圈线,将线集成一束,这样做比较牢固,为什么?上课时可用几根细线绑着学生用的大字典演示分力、合力及两者关系.

上日光灯的原理时可以直接利用教室里的日光灯进行讲解,而不用示教板.学生既好奇又亲切更有兴趣.

用玩具汽车在教室里演示离心现象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雨天或雪天时,有一些车速较快的自行车或摩托车为什么在转弯的地方会莫名其妙地摔到?

上完动能定理后可拿把如图2的伞让学生解释:图2是一种雨伞的骨架示意图,A、B为两个滑动轴套,它们之间有一个弹簧P.细钢杆AC与CD在C点连接在一起,A、B、C三处可看到铰链连接,这种伞一旦关闭,一按开关便能自动张开,为什么?

2 “亲身体验”社会化课程资源,优化物理教学方式

“亲身体验”社会化的课程资源使物理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社会生活,更切实际.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认识物理学对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因此物理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应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若能巧妙地利用社会化的课程资源,它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参与、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笔者通过五方面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化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2.1 感受: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性的体验.

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社会化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情景,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用一些学生耳闻目睹的娱乐游戏、运动、生活等的图片引入到概念、规律的讲解中.如:上“能量”时用荡秋千、玩弹弓、踢足球、点生日蜡烛等许多图片引入能量的概念,使学生觉得亲切生动、在轻松的气氛中领会其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运用多媒体与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如:上“天体运动”,先让学生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再结合电视中有关火箭发射、航天等有关的新闻资料和“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实录,播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有关片段,然后播放卫星发射和回地球的全程模拟动画.这既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又使学生更直接的、感性的理解卫星的发射、运行完全失重等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如:上“失重和超重”时可以让学生乘坐电梯、站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了解和体验失重和超重.

2.2 解释: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并对其进行解释,能增进学生对物理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并讨论新科技和物理学对人类进步的意义.如:航天技术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及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成就.太阳能发电、低碳生活的意义等.

通过查找资料和研究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收集和研究盥洗室、厨房、游乐场等场所中的物理知识;日常用品中的如:热水瓶与热学、自行车等的物理知识并撰写小论文.

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你身边的物理现象.当教室里的吊扇(或空调)打开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体会吊扇(或空调)工作时的情况.说出并解释吊扇(或空调)在工作时遵循哪些物理规律?

2.3 调查:使学生真切地看到物理学在生活、生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如:如图3,尼龙搭口整体不容易拉开,若从边缘逐渐分离就能拉开为什么?车站、飞机场中运送行李的传送带如何利用摩擦力输送物品.

调查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上传感器时可让学生收集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说明书或上网查阅传感器在这些用电器中的运用.小区楼道中节能开关的传感器的应用.

2.4 设计:增强学生把物理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廉价的器具和废弃的材料制作简易的实验仪器,这些仪器既简便、直观,又能解决仪器的短缺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又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节约和环保意识.如可用废弃的拉杆天线、可乐瓶、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电视机、玩具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物理实验.如:(1)废品再利用如:①废弃的拉杆天线可以做: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压缩气体做功的实验;运动物体受到法向的力作用而作曲线运动;“速度分解模型”的实验.②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完全失重现象;反冲运动;水流星;静电除尘;音叉共鸣等.(2)利用玩具如:牛顿“秋千”、碰碰球等可以做碰撞实验.(3)利用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可以做许多有趣的实验:电荷之间的作用;电子的扫描和视觉暂留;电子的扫描的周期等.(4)利用新颖材料如:激光笔做奇妙的反射、衍射、干涉等.

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如:如图4骑自行车时,如果停止用力蹬踏板,由于地面阻力,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一段路程后就会停止运动,你能设计出几个测量自行车在一段路程中所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的实验方案?

创造发明的设计.如: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惯性原理制作的小发电机.

2.5 论述:使学生能从理论上认清物理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论述物理定律对人类的作用.如:通过万有引力发现未知天体的事实,说明科学定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作用.

运用哲学的观点正确认清新科技带给人类的利和弊.如:评价电磁波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和电磁波的污染问题;核能源的利用的利与弊.

3 “多渠道、多手段”运用社会化课程资源,优化物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多渠道、多手段”运用社会化课程资源使物理教学在组织形式多样化,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到物理的存在.

3.1 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视野

公共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科学期刊中的新闻版、体育版、娱乐版的科技信息是直观和重要的社会化课程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并运用公共媒体把它们中的某些与物理有关的事例收纳进来与物理知识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主动地通过这些渠道丰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开阔视野,成为社会化课[HJ]程资源的建设者.如:中央电视台中的科技频道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节目:我爱发明、科技之光等;军事频道中有许多飞机、武器等介绍;新闻频道中有许多国内外科技的新成果、新成就的报道及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许多事情的报道如交通事故、火灾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相关节目录制下来,后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和水平层次在学校、年级或班级进行播放,丰富学生的科技视野.

互联网既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传播媒体,也是一种重要的传递教育信息和认知的工具.互联网上的科学教学网站既可用于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又使课堂教学更具个性、交互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时空不限性.教师和学生若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这种社会化的资源,将促使物理教学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应及时地从这些地方收集有关的社会化课程资源信息,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如:航天发射、核电站、纳米技术、环境保护等;同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网站,教会学生从网上获取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运用社会化课程资源的能力.

3.2 广泛发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的活动

学生既是物理教学的主体,又是一种能动的社会化的课程资源,他能对物理社会化课程资源加以理解和体验.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他既是社会化课程资源利用者又是开发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能动作用.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又能开发和积累更多的新的社会化课程资源.[BP)]

3.2.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和工厂等集中了许多有用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充分挖掘与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社会化课程资源,利用这些科技教育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这种感受和体验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如:上“交流电”前笔者带学生去参观了本地的桐柏电站和城东发电厂,使学生对交流电的产生和远距离输电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

3.2.2 举办物理讲座和学术报告会

不定期开展物理讲座,如《科学家的故事》、《电子技术的发展》、《创新发明》等伟大科学家的故事、物理学发展史,阐述物理的重要作用及物理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等,这既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又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更有助于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

3.2.3 开展趣味性、实用性、多样性的物理小活动

不定期将一些趣味性、实用性强的物理小活动,如:物理游戏、物理模型制作、物理调查研究、物理板报、物理竞赛、物理辩论等有机的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磨练.

3.2.4 成立物理学习互助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

篇6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使以前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角色、教材使用、学生知识的获取重新定位。作为一线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下面对有关化学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积极应对

转变观念是关键。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探究型转变,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适应现代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变以往的传授者为促进者,学生管理者为引导者。积极主动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多种教学方法。

二、转变教学策略,培养思维学生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智力的过程。传统教学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强化训练,而忽略各种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科学内容作为探究活动的载体,活动形式以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为主;从过程来看,学生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查资料、验证、下结论的过程。探索能力是一个高层次的能力,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要求极高,但在探究中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学生终身受益。

三、营造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

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的是信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产生智能意义,才能变成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知识,师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也在此体现,因此,优化课堂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有亲切的教态,课前充分准备,讲解教学内容不死板,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问、讨论,与学生对话,直接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当堂解决,提高教学效率。最后,要研究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种基本课型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

四、研究教材,活用教材

新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以学生情境的创设为手段,因此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广泛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整体把握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教书不是耍贫嘴、说笑话,也不是抖包袱、吊书袋。一切脱离教材,不切实际的调侃,都有哗众取宠之嫌。与此相反,只有博览群书,深挖教材,不断研究课标与考试说明,具备一桶水、一井水的知识功底,带着深厚的爱生激情,披文入情,把握知识要点,体会感情空间,才能理清教材思路,融会贯通。

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我体会到两点:一是对教材内容不要补充过多、过难的知识;二是以实验为基础,老师应创造条件,多做实验,不要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能做学生实验的尽量不演示,或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做演示,其他同学观看,讨论指出问题。

五、研究学生

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采用谈话交流、问题检测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知识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补充或删减部分知识,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安排,做到有的放矢的地备课和授课,增强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心理,课下做好心理教育,构造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信其师从而重其道,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思考身边的事,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手的良好习惯。

六、学习多媒体知识

通过多媒体了解外界有关教育教学新信息,使其成为教师备课资料的一个来源。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从网上找出很多环境被污染前后的对比照片,分析污染原因,讨论解决的可行性办法。通过讨论,学生印象深刻,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借助多媒体,也可使一些抽象的、微观的化学知识形象化,更易于学生接受。

七、锤炼语言,勇于探索

篇7

[关键词]花卉学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50-02

花卉学课程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构建园林、园艺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门骨干课程,也是开设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苗圃学等课程前必修的先期课程。花卉学课程的研究范围较广,包括花卉的分类、生长生态习性、栽培管理及养护、园林应用等方面。通过花卉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充分掌握园林花卉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花卉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1]近年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本课题组对花卉学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花卉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花卉生产实践发展不同步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迅速。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的花卉学课程,部分教材编写时间较早,很多内容更新不足,缺乏一些花卉产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花卉学教材中花卉的栽培和繁殖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产业发展、花文化及花卉欣赏方面的知识较少,因此学生掌握的花卉学专业知识也就不够系统和完善。

(二)教学方法单一

花卉学的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感观性,更加生动直观。但是多媒体教学同样存在了一些弊端,一些学生反映上课时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大会造成记录时间短,理解时间较少。因此,教学课堂上学生们都忙于记录笔记,没有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2]另外多媒体课件内容主要为文字和图片,虽然比传统的板书更为形象,但是制作形式较为单一。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花卉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花卉学中的实践环节包括花卉识别、花卉繁殖、花卉栽培、花卉应用等环节。[3]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4]主要存在问题有:第一,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目前花卉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多为花卉的识别,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经验丰富的,实践技能高的教师指导学生。第三,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该学科实践教学多集中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的一周之内。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思考和理解。

二、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

(一)调整教学方案

针对于教材落后,以及专业发展的需求,对花卉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首先将花卉学教材中占有较大内容比例的花卉的栽培和繁殖章节进行了缩减,增加花卉应用及花卉产业方面的内容,从而确定了理论――栽培――应用三大板块的内容格局。理论学习是花卉学课程的基础,具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才能深入学习和更好的发展。[5]园林专业的课程较多,课程体系间联系密切,花卉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可能与其他课程有所重复。这就要求园林花卉学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6]通过教研组的讨论研究,将花卉学与苗圃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课程相结合。例如,“花卉的繁殖”一章中的无性繁殖方式,这一部分内容在苗圃学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在花卉学中可以缩短课时,简单介绍,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苗圃学学过的内容。“花卉的应用”这一章节可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紧密结合。而梅花、杜鹃、山茶、桂花等木本花卉内容在园林树木课程中会有详细讲解,花卉室内装饰应用部分是插花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花卉学实践课安排也由原来的集中授课,改为整个学期的授课,根据季节的变化,制订相应的实践课内容。将实践课的内容与花卉学栽培理论内容充分结合。例如,4月份可以进行一年生花卉的播种实验,5月份可以进行花卉的嫩枝扦插繁殖,学习完播种繁殖之后,进行采种实验,选取已经开花结实的植物进行种子的收集处理。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合理调整花卉学的授课内容和知识点,避免了课程有时相互重复和脱节的现象,同时又突出了难点和重点。

(二)多种教学手段

目前花卉学教学基本上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多媒体教学存在信息量过大,内容相对单一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同时,多媒体课件应跳出传统的文字为主的模式,增加大量图片和视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演示及讨论。例如在讲完花卉的分类之后,让学生总结各类花卉之间的异同点,并能够对校园的花卉进行分类。花卉与众多人文地理知识、诗词、典故等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引用诗词或典故,特别是很多花卉名字的来源的小典故,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讲解鸡冠花时,读诗“秋光及物眼犹迷,著叶婆娑拟碧鸡。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让学生猜出是鸡冠花。在每一章结束的时候,选取一个讨论专题,作为该章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完成。上课时老师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并对整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花卉学教学还应走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学习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内容后,可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分析调查,记录校园里花卉的生长情况,选取几种花卉与学生探讨其生长发育情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习一些设施、栽培、繁殖等教学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在大棚、温室、田间进行讲解。例如,对于花卉栽培设施中应用较多的温室知识,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温室,给学生详细讲解不同温室的构造及主要应用。通过各种现场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较为直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消化和理解。

(三)加强实践教学

花卉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生产实践和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给学生布置草花栽培的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学期初每位学生领取一个穴盘,进行一年生花卉的播种实践,然后进行移栽上盆,等到苗子长势稳定后移栽到实习基地继续进行养护管理,一直到花卉开花、结实为止,该生产实践基本上贯穿整个学期,要求学生从配土、播种、上盆、换盆、栽培和养护管理到收获的全过程全部自己完成。学期结束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花卉生长情况进行详细汇报,老师进行点评,并以此做为实践成绩的一部分。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对应,结合生产实践的时间,5月初安排花卉的扦插、嫁接繁殖实践,选取合适的插条和接穗,要求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详细操作并定期管理,最后进行成活率的统计和分析。学习完种子繁殖章节后,进行采种,要求每个学生收集3-5种不同的种子,并且按照每种种子的特点完成种子的清洗、干燥、储存等作业。

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校内的教学实践和校外的教学实践。校内的教学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外的教学实践以参观、观摩为主,主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主。可安排学生到大型花卉生产企业学习先进的花卉生产技术、花卉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花卉在园林上的应用以及花卉产业的动态及发展趋势,同时聘请当地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传授生产实践技术,假期鼓励学生到花卉企业实习。结合当地花卉产业情况进行实践学习,如河南地区在4月中下旬带领学生到洛阳参观牡丹,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应用、花文化以及牡丹产业化的相关知识;9月可到开封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12月可到鄢陵学习腊梅相关的产业知识。另外,学校和郑州植物园、绿博园等相关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学生可定期到这些地方进行学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三、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理论教学的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并且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走,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调动了课堂气氛,课间也有学生继续提问,和老师探讨相关知识。课件的改革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加强,成绩也有了提高。

通过实践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学生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一系列花卉栽培实践,能够自己分析花卉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 注 释 ]

[1] 袁龙义,费永俊.《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67-269.

[2] 刘会超,姚连芳,王少平,等.农林本科院校《花卉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100-101.

[3] 薛梅.园林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6-98.

[4] 孟艳琼,束庆龙,汪天,等. “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8(1):73-75.

篇8

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多、概念抽象难理解,而课时量却相对较少,面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尽量减少知识点的重复教授。动物生物化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已学习了有机化学,因此像糖类和脂类化学等相关内容就可不必精讲,而蛋白质这一部分学生接触得较少,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就必须精讲这一章节内容。

此外,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最新学科动态,及时将这些新知识传递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一个基本前提,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到对所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

2 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实验教学是以验证式教学为主,由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讲解原理,学生机械性地操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无论是实验前试剂的配置还是实验仪器的准备,都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细心负责的科研态度,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式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内容理解不全面,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强,易出现前面学后面忘、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象。而启发式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又立足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对知识点进行重新归纳和总结,以启发学生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加深旧知识点的记忆和新知识点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授课现已成为课堂教学必备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最先进的手段之一。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教学,在知识内容广博且更新较快的生物化学面前,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教学效率,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把无声转化为有声,把静态转换为动态。所以,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作精美、能吸引学生的教学课件,把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则能确保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5 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导演”,组织学生演好“戏”,拍好“节目”。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利用课堂资源,使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动手做、动脑想,独立的投入教学活动。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主宰,教与学要互动沟通、互相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有模式论,不唯模式论”,教学改革之所以难,难在不好形成固定模式和套路,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去适合任何教学改革。所以,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材变了,教师必须从头学习,抓紧充电,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篇9

关键词:结构化学;教学;模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41-02

《结构化学》是一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材料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已成为从事化学、材料和物理专业深入研究材料特性的一把钥匙。但由于该门课是从微观结构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与宏观世界对物质的认识有很大差异,进而使学生感觉该门课抽象、复杂甚至混乱。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该门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讨。

一、课程特点及难点

《结构化学》课程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波函数,即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通过轨道的相互作用了解化学键的本质;二是分子和晶体中原子的空间排布,了解分子和晶体的立体结构。与其它化学课程不同,该门课看物质的角度不同,涵盖的相关知识多,内容涉及面广,如需具备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量子力学等知识,同时包含的新概念比较多,如波函数,杂化轨道,点阵。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很难,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很快跟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相当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有个别学生由于太难太抽象而放弃对该门课程的继续学习。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源头在于学生对该门课基础知识理解的不足,具体来讲,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是波函数,什么是晶体。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数学和量子力学有关的波函数概念和不同于分子的固体的晶体结构成为学生学习的两大难点。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很多。从学生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且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造成学生对该门课产生误解,从心理上学生觉得该门课抽象、难学、难懂,导致学习非常被动,最终学习效果较差;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必须要求多元化,如果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尤其对该门课难懂的波函数,如果使用文字的方法来讲解,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值得授课老师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方法

目前,对该门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板书和多媒体形式讲解。这些方法有如下几个缺点:1、缺少学生的参与,课题气氛呆板;2、对具有立体空间结构的可观性差,学生理解受到限制;3、对数字化的波函数缺乏形象化的表示,成为学习该门课其它知识的瓶颈。这些将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三、解决措施

该门课不像有机和分析等化学课程,没有实验教学部分,因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以下措施。

(一)引入实验教学

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门课程的课时数明显减少,即使采取板书、多媒体和演示相结合的讲述方式完成该课程系统的教学也已经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通过教学,发现采用一种新型方法,即类似实验教学的方式对该门课的教学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清晰地阐述这一方法,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现以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的两个离域π键为例来说明。在使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中,老师的分析可能如下:

假设二氧化碳分子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氧原子有6个价电子,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分别表示为O1和O2。碳和氧原子采用spx杂化,碳和每个氧原子形成σ键,每个氧原子的另一个spx杂化轨道被其上的一对孤对电子占据。碳原子剩余的两个电子,分别占据在py和pz轨道上。氧原子剩余的三个电子中,如果O1原子中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在py轨道上,另一个电子必将占据在pz轨道上,它的pz电子将会与碳原子的pz电子形成πz键,那么碳原子的另一个py电子必将与O2原子的一个py电子形成πy键,此时,在O2原子中pz轨道上必须安排一对孤对电子,那么,O2中由孤对电子占据的pz轨道将会与碳和O1原子形成的πz轨道重叠,形成π4z3离域键,O1中由孤对电子占据的py轨道将会与碳和O2原子形成的πy轨道重叠,形成π4y3离域键。此时老师可能会将这两个离域π键的图片放在多媒体中。但大部分学生听完之后,由于不能看到一个三维的直观图像,而且讲起来描述语言颇多,最终教学效果不佳。

如果我们利用一种软件,如Chem 3D和Dmol3,通过计算得到二氧化碳分子的各个σ和离域π键的三维空间构象,通过空间旋转可以让学生清晰看到碳与氧原子之间的σ键和两个不同方向的离域π键,且通过查看计算结果文件得到这些轨道的波函数。在这里学生还可以学到如下几点:1、通过简单的类实验计算,学生获得来自书本上与波函数、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等相关理论知识;2、能获得由原子轨道波函数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波函数的明确数学表达式,并能与轨道图一一对应,解决了学生关于分子轨道理论复杂的薛定谔方程,能从图像上理解书本上的纯理论内容,进而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3、对杂化轨道理论,很多学生从书本上仅仅知道杂化的原因、目的和杂化后的原子轨道,但大多不明白杂化后这些轨道形成什么样的键。通过这个实验的教学,学生可以从轨道上清晰看到碳和氧原子的sp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π键,同时也能看到氧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在氧的2p轨道上的分子轨道图。

通过比较上面两种教学方法,我们发现,由于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偏重纯理论,学生经常感觉晕晕乎乎,似懂非懂,因此,引入类实验教学部分,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来自书本的较多知识点,同时,可以让学生清楚各个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就该门课的课堂教学来说,将教学内容与其它化学课程及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让化学专业学生感到该门课非常有意思或对学生学好其它课程起到重要作用,如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关于乙烯加氢气反应活化能大或反应速率慢等现象,离不开该门课关于前线轨道理论知识的理解。再如,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总是一个宏观的结构,如果额外引入晶体表面结构的教学内容,学生将了解到肉眼看到或感觉光滑的物体表面其实有很多原子缺陷,让学生对常规认识有新的视觉和认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好奇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有助于促进学生注重过程学习,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该门课常用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来自出勤、书面作业和期中考试。如果在平时成绩中引入课外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类似于实验设计的材料模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针对“教”与“学”双方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上主要引入实验教学部分,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充分研究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手段的最佳组合,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第4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留给思考余地,增强自信心理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加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顿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 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四、重视实践操作,引导自主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可让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①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②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③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得出:S平行四边形=底×高。

五、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