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综合管理效能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综合管理效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综合管理效能

篇1

【关键词】 综合能力,辅助作用,培育人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部门犹如源头的活水,不停的为国家建设输送着可用的人才。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与分数衡量学生优劣思想的制约,我国从小学到大学,大多运用硬式的死背书本的教育方法。在国外发达国家,他们注重的是启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日本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搞各种研究,教育他们各种生活的常识,以使得他们综合能力快速提高。目前,中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逐渐的加大了力度,尤其是新课标下达后,更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放在了首要位置。而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育更有着积极的影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经验与实际调研,总结出了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的几项措施。

1、树立形象,苦练内功

1.1、仪表端庄,营造文明

首先馆员要穿着得体、谈吐文明、行动大方;其次对工作要用心,对每一种书籍所处的位置,更要熟悉掌握,以便于学生阅读。这种文明的环境与文明的服务,对高校学生会起到过化存神的教育作用,学生来图书馆后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文明的洗礼与行为的善导,这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正面的助推作用。

1.2、运用科技,做好服务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普遍采用了计算机技术,这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馆员不但要会用计算机,还要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巧,以便于用最快的速度,为学生做好图书引导工作与其它项目的服务,以适应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

2、积极宣传,方便使用

2.1、摄取知识,提升能力

积极宣传图书馆的使用与功能,是提升高校学生求索知识能力的最好办法。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花费几十万元以上的钱买来电子的图书资源。可是,诸多学生对电子数据库,的使用与认知却几乎是零,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子数据库属于新生事物,对于高校来说有个认知过程;二是购买电子数据库需要资金,大多高校都有资金紧张的弊病;所以电子数据库对于某些高校来说,客服重重困难买入后,还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认知电子数据库的功能与对学习的便捷用处。作为高校的图书馆,可以采用向学生发放电子数据库的使用说明、图书馆讲解画册等办法,还可不定期的举行图书馆使用知识智力竞赛等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摄取能力。

2.2、详细介绍,馆内功能

高校图书馆普遍来说,拥有大量的藏书,尤其是网络的建立,更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最大的方便。高校学生基本可以在图书馆内,找到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这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储备软实力的园地。普遍来讲,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对图书馆有着极大的热衷与关注。作为图书馆应在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的形式并没有具体限制,只要对学生来图书馆摄取知识方便,能让学生迅速掌握在馆内获取知识的渠道,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其讲解宣传。图书馆的功能、布局、服务科目、馆内藏书、文献知识、目录检索等等,都要向学生们做一一的介绍,以便于高校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从而让学生的知识更为丰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因知识的渊博,而日渐雄厚。

3、措置裕如,配树能力

3.1、整合功能,培养能力

大学文化与学术成果的融合,铸就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知识的浩瀚。高校图书馆除了要注重文化功能的建构,还要注重将书目检索、信息查阅、资源交流等功能,组合成一个整体实力链条,促使高校的学生在宽松、发达、无界的环境里,享受图书馆的知识食粮,指引高校的学生深入的在图书馆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为高校的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铺垫更多文化的底蕴与方便的渠道。这种方式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推手的作用。

3.2、提供兼职,提升能力

作为高校图书馆要与学校的教育形成互动的合力,为更好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与高校工作处联系,安排学生课下时间,以兼职的方式到图书馆来做馆员,当然这种方式要以学生自主自愿为原则,如果参与的学生多,为了更好地锻炼大学生的服务能力与其他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我们也可采取学生轮流到高校图书馆来担任馆员的工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履岗能力;还可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参与图书馆的数据库的建构。

4、质量把关,慎重甄别

4.1、源头把关,处理得当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和数量,是决定图书馆服务效果的关键因素。优质、健康、种类齐全的馆内藏书,是高校图书馆配合高校搞好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硬件配置。所以,校方图书馆要将引进的图书从质量上把好关,从源头上,为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把好关;对库存书籍也要进行严格的分类,适宜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可放在醒目位置,不太适宜的就放在边缘位置,而不健康的或思想落伍,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综合能力提高的书籍,就要收入库中,以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4.2、精心甄别,推陈出新

图书的甄别工作,说来轻巧,但实施起来却是既繁杂又需要文化水平的细活。对这项工作的实施要有充分的准备,可以组建一个由图书馆方牵头,由各学科教授、各学科专家、社会知名人士与文化名流为主流的图书甄别小组,对库存图书,尤其是馆内工作人员难以决定是否下架的图书,做重点的甄别工作;还有就是对馆内预计引进的图书,做好是否引进的决定。工作小组要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技能起到正面作用的内容,作为甄别标准,尤其要以表现新事物、新创意、新技术、新文化的、正面向上的图书,作为首推书籍,以此来保证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5、工作用心,服务热心

5.1、主动沟通,热心指引

大家知道,许多学生,尤其是刚入校的学生,很多是很内向的,如果馆员不主动与其沟通,有的学生甚至一上午的时间,也选择不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所以馆员对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要用心掌握的同时,还要热心主动的为其指引,并作详细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的查阅。

5.2、精通业务,有助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书籍繁杂、品类繁多,要想对其全部的掌握,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要求馆员对馆内的书目,以至于书中的简要做到了如指掌,这样即可节约学生的选择书籍的时间,又可帮助学生选择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书籍,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6、建立机制,促进落实

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单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还应是校方各种硬件与软件的合力的作用。所以校方在教育上,要以求真务实为原则,以为学生提供利于综合能力提高的服务为载体,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更为科学有效的形成合理的制度,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形成有制度,有奖惩的弹性机制,以此来力导图书馆的制度落实与工作执行。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大学生不但要有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更要有高超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需要,这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需求。作为高校的图书馆,不但要为学生们提供好书、好卷,还要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做考虑,配合校方做好培育人才的辅助工作,以求为社会多输送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综合能力超强的圭璋特达之才。

参考文献

[1] 鲍晗蓓.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J].网络财富.2009年01期.

[2] 王栋.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33期.

[3] 陆荣双;李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科技广场.2011年02期.

[4] 刘宇;汪徽志;王玉玲;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可行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 .2009年09期.

篇2

1.立足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性和效能性

高校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战略判断,及时调整学科设置、教学方式等,确定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从而在大学生的学业、就业、职业发展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基于未来导向设计大学发展路径,提升生涯发展效能。

2.着眼学生成长发展实际,促进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优势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和成长资源优势,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培训,促进大学生运用自身和环境优势,建立科学的自我认知,发展与未来职业匹配的核心能力,使大学生真正能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构建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实际,构建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教育、职业生涯发展资源优势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核心能力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效能教育四部分。

1.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教育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教育通过帮助学生探索自身职业价值取向,树立职业理想与未来愿景,进一步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总目标、实施策略以及行动方式,从而建构科学、合理的个体生涯目标系统。在职业生涯目标教育过程中,核心是通过职业理想和人生愿景引领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目标探索。通过量表测评、团体辅导、课堂探索游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模式,厘清学生模糊的目标意识,教授学生全面的职业生涯目标探索技术。从人生发展总体职业目标到未来不同阶段的目标策略,再到为实施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式,通过对职场人士的多元调研和综合分析,逐一制定详细的规划,从而避免职业生涯教育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使学生坚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强化内在发展动力。

2.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资源优势教育

根据战略管理学科中资源优势理论的观点,认为通过自我探索和经验积累,整合社会支持资源,优化个人职业发展的外环境,提升个人优势内环境,从而明确与自身意愿、兴趣、能力匹配的职业选择,推动职业发展的优质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资源优势教育应当立足于学科发展背景,将学生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推进“产学研”导向的职业生涯资源优势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明确专业课程应用范畴,能够对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高校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包括用人单位资源、校友资源、家长资源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资源优势拓宽路径,一方面助推职业发展的优质外环境,另一方面提升个人发展的优势内环境。通过开设专业创新体验坊、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推进使学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构建学校、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发展桥梁。

3.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核心能力教育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保持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并取得职场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核心能力教育聚焦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通用核心能力和目标序列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核心能力教育过程中,应当针对大学生群体所应具备的通用的核心能力、以及不同专业发展目标、不同职业价值定位的序列能力进行调研和胜任力建模,从而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核心能力教育的素质模型,在素质模型的指导下,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强化核心能力导向的职业生涯教育,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与提升。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观摩、创作体验、实践教学、深度辅导等,切实将大学生的知识素养、情商素质、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与社会发展、职场适应相匹配,从而建立一个独特的职业形象,能够有效地进行职业目标管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获得可持续的动态优势。

4.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效能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效能感是指大学生对于职业的价值、是否能够有效规划职业生涯、具备职业发展胜任素质的综合判断、自我信念以及总体感受。它既包括认知成分也包括情感成分,即大学生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职业生涯发展任务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倾向。高效能感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阻力,以高度的自信心、强烈的内在动机,激发奋斗热情,积极完成职业生涯发展任务,有效提升职业生涯发展质量。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效能教育主要包括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个体职业效能感教育和社会职业效能感教育。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高职;班级管理;自我效能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26-01

在高职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淡薄,自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亟待加强。如果能加强其自我管理效能,将自上而下的管理约束和自下而上的自律效应结合起来,则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也就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该行为所进行的预测和主观感受。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即使具备完成该任务的能力也不会导致行为的产生。而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就会选择行动,遇到困难时坚持度也比较强,更能突破自我,完成任务。

二、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成因分析

部分高职生自我意识偏向较弱,总体上较差,尤其在自我认同感、能力感、自我约束感上较弱,在目标导向、天资聪慧(IQ)以及积极自我实现目标方面缺乏自信感和自尊感,经常出现放任自流的自我评价效能。在自我管理上常出现习得性无助的情况,作业也是草草了事,考试往往消极应对;在情绪上,也常常起伏不定,甚至自怨自艾,缺乏自我认同感。他们想找到自尊感,但苦于难以通过正向的渠道,于是要么委曲求全,要么就以极端的方式以之示众,秉持很强的刷“存在感”的弱者心态。究其根本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是其自我效能感存在问题。在我国,尽管高职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有些人在心理上总是排斥职业院校和高职生。高职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公信力和竞争力,一步步沦为教育的灰色地带。即便有很多高职生依靠自我强烈的效能感在社会上大放异彩,甚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有时也很难撼动部分高职生自我效能先天不足的无助和偏见。

三、班级管理中提升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解铃还需系铃人,高职生的主体责任依然是自己,班主任是高职生提升自我认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主心骨和第一责任人。高职班级管理要完成自我的蜕变,只有在班主任的引领下,从自身做起,从自身找原因,对症下药,提升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将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挖掘出来,才能给高职大学生的内在价值正名扬声。

1. 去除心魔,绘制蓝图

很明显,社会先入为主的傲慢与偏见是阻止高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第一道障碍。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效能感,不妨以此为牛鼻子来带动大学生主动实现自我价值这个牛身子。所以,一进学校之门,班主任就要帮助高职大学生摒弃其心理障碍,助其祛除不该有的心魔――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相反,要围绕职业学校的“职”给学生念好经、植好根。教师要尽最大努力给高职生输入正能量,让学生产生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以生涯规划为契入点,让学生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愿景,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充满正能量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还要针对高职生的特长、优势、个性特质,以加德纳(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为牵引,帮助高职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认同感。这样,高职大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逐渐转变自我的目标感和方向感,进而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在专业领域提升才干,做出成绩,提升自我效能感。

2. 创设活动,体验成功

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人只有通过活动去体验,让活动激发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才能获得认可和点赞。因此,高职班主任要为每个大学生创设一些活动,让高职生意识到自我大写“人”的存在,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者。并且,班主任还要经常召开“莫辜负,天赐良机”“高职生――赢得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班会,进行“私人定制”,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一亩三分地。再如开展“每周一画”“每周一歌”“每周善人榜”等活动来激发高职生的信心,让高职生体验成功,体悟成长,并在活动中彰显高职生的“获得感”,最终提升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

3. 理性分析,积极归因

在班级管理中,要关注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要经常对大学生的成绩进行积极归因。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偶然的外部因素,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会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把成功归于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则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获取。因此,班主任要帮助高职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要主动利用归因技巧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提升自我效能的认可,促进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静.如何在教学中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J].卫生职业教育,2007(16).

篇4

【关键词】电网企业;投资效能;分析模型;多元回归预测

一、省级电网企业投资效能管理的背景和必要性

电网企业承担保障安全可靠用电的公共事业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需要较高水平的投资以维持电网的扩张、更新和技术进步,投资管理便成为日常经营管理的重点。当前,其投资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电网投资持续高位,可持续性受到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大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用电可靠性等技术服务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电网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华东地区的省级电网为例,近五年来年均投资额在200-300亿元,电量的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投资有力地带动和发挥了电量的增量效应,电网网架结构得到升级优化,安全供用电及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电量的增量效益逐步减弱,长期大规模的高位投资难以为继。如何兼顾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用好有限的资源,满足特高压、智能电网和地区电网建设所需,是电网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二是投资的效能引领薄弱,需要重点强化。在当前实际的投资决策中,通常在开展投资决策时会对投资能力、投资规模、投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但专业部门都是对项目的单体考察,关注技术因素,而对整体性和经济性考虑不足。客观上,电网投资受电量增长、电网安全等市场需求和运行水平等因素影响较大,是投资决策时主要的考虑因素,但长期来看都会体现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当期经营效益影响不大。而目前,科学的投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有的考评体系主要是对当期的技术绩效进行评价,导致投资决策时较多凭经验判断,缺乏长远考虑,忽视投资能力及投资效益等效能指标,需要重点强化。且具体工作开展时重经验判断、轻数量化分析,投资决策过程的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较差。

三是不同公司投资管理模式差异较大,需要可普适的分析模式。当前我国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同时按照国家行政区划设置了省市县三级电力公司或供电公司。以规模较大的国家电网为例,各省级电网企业是两大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部对各省级电网企业实行总体的投资预算管控,以按照财务分析方法测算投资能力为主,要求各单位实际投资不得超过其投资能力。而各市县供电公司和省级电网企业的关系较为复杂,有分公司、子公司、趸售公司等。对于省级电网企业而言:对子公司依旧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趸售公司通常自行负责经营管理,大电网企业实行代管时也可以视同为子公司进行分析;但分公司无完整的经营管理权限,尤其在统一购电、资金统贷统还等前提下,无法独立核算其经营效益,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投资管控方法。

另外,对于省级电网企业来说,还需要在其供电区域内调剂投资,统筹发展,因此对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随着近年来集团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投资安排合理性和投资活动效益的要求不断提高,电网企业提出了投资效能管理。虽然一直以来电网企业均秉持效益导向安排投资,且其中的效益是多元目标,包括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但如何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统筹兼顾实现综合平衡,达到高水平的投资效能,且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是需要重点探索的。

二、投资效能分析的技术路径选择

(一)要求和目标。基于上述要求和背景,省级电网企业投资效能的分析,需要满足以下目标和要求:一是引入数量化分析方法,改变以往单纯按照经验判断的传统做法。虽然在以往的投资决策过程中设置了多维度的众多指标,但是对指标的分析判断依然采用对关键指标的确定值或区间等进行分析的做法,尚未建立起系统有效、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方法,各类分析工具的应用也较少。因此,此次投资效能分析的重点是引入量化分析模型和方法,由标准、统一的分析过程得到可供参考的数据分析结论,并使之与传统的经验判断相结合。二是确定统一的标准,便于各维度比较。传统按照经验判断的方法中虽然有标准,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在不同项目之间、不同决策周期之间的变化较大。引入量化分析方法后,一旦设定模型,便可以确定算法、关键指标及其标准值,模型测算结果的数值高低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反映不同项目的差异,真正实现可比。三是依托公司信息系统,将前述分析过程固化、自动化,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使之可重复、可验证,更加可信,能够不断重复并调整优化、持续改进。四是要在实现上述要求的同时,使投资效能分析的原理、过程、步骤等尽量清晰明了简单易行,便于在实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二)具体技术方法的选择。在投资决策领域,常用的方法有关键变量(如未来售电量)的灰色预测法、模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法、基于价值链的贡献度评价法等,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对关键变量进行打分赋值、设置权重等,高度依赖使用人员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较差,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寻找最大限度减少主观因素的方法。此外,国外私有化的电网企业往往采用基于IRR、NPV等关键财务指标的分析法,重点强调投资的财务回报,和我国电网企业的定位与管理模式也不尽符合。综合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基于电网企业当前的数据可得性和数据质量,也考虑到后续操作的便利性,并便于操作人员理解,本文认为可以选择常用的多变量回归分析预测法作为投资效能分析工具。

对其说明如下:回归分析预测法是在分析市场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根据自变量在预测期的数量变化来预测因变量关系。回归分析预测的关键点在于找到主要自变量,并获取足够的数量资料。自变量的选取建立在一定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回归系数进行判断,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变量数据难以获得,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以可得性较高的相似变量进行替代,例如用财务指标代替技术指标。最关键的是,多元回归预测时,避免了设置权重这一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步骤。同时,本文认为初始阶段直接采用最受广泛应用的线性模型,避免设置非线性模型中的参数设置,最大限度做到不同时点、不同类型分析的纵向横向比校。

三、投资效能分析模型的开发

按照前述思路和多元回归预测方法的要求,本文设计了电网企业投资效能分析的具体步骤:

(一)明确投资的目标和导向。电网企业的投资决策目标是多元的,包含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保障可靠的电力供应、提高电网技术服务能力、创造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的目标,且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也呈现不同的目标导向。尤其在当前发策、运检、营销、调度等专业部门基本以单体项目立项的方式形成投资,在主要关注技术性指标的背景下,关注投资活动对公司整体财务绩效(经营效率、经营绩效、资产状况等)的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按照技术和经济并重的思路,在构建投资需求测算模型、量化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便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二)分析投资活动影响因素并确定指标。电网投资的目标是多元的,故其影响因素也是多元的。因此,投资决策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指标。在指标分类和具体的指标选择方面,参考借鉴了美国的智能电网评估体系、国网系统“一强三优”对标体系、各电网企业的主网与配网效益评价和“一流配网评价体系”以及其他配网评价体系等成果中的指标分类和具体指标的确定。综合分析电网企业投资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分析和本公司投资决策的实际考虑方面,本文明确了以下六方面及具体指标:

1.反映电力需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电量、负荷以及电网发展情况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用来衡量电网投资的驱动因素和电网本身的特征,比如GDP、电网中各类设备的规模(容量、长度),这些是从根本上对电网投资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

2.反映经营管理水平的经营效率类指标。用来衡量电网投资带来的成本变化,比如线损率、单位电量成本、每万元资产输配电成本等,这些指标对于按照成本加成定价的电网企业而言,促进其在保障安全可靠电力供应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3.反映经营绩效的综合效益类指标。用来衡量投资产生的综合收益,包括单位电量贡献毛益、成本费用利用率(耗费效率)、销售收入利润率(产出效率)、资产报酬率(资产占用率)、资本收益率(投入资本效益)、人均利润等。这些指标越大,说明投资的综合效益越好,未来可以多分配投资。

4.反映电网运行状态的技术类指标。包括电网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优质性和电网发展的协调性等多个方面,是从技术角度对电网进行的综合考察,也是立项时的直接依据。

5.反映服务水平的社会满意度指标。顾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衡量电网投资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居民满意度、用电企业满意度和政府满意度三个方面。这些指标的测量往往存在较大误差或人为调整空间。但由于电压合格率、可靠性水平、安全性等技术指标是满意度指标的基础,通过对技术指标的考察,也就间接考察了满意度指标。

6.根据经验判断设定的管理性指标(哑变量)。如江苏省内不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通常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近年来对不同地区投入的倾斜力度有差异,其投资也有明显差异。

(三)构建投资效能分析模型。首先,在众多投资影响因素和变量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初步识别影响因素,为回归分析奠定基础。其次,酌情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众多变量中的同类指标进行综合简化,构建新的综合因子。最后,应用多元回归预测方法中的随机效应模型,经过多次拟合比较,由软件自动析出明显影响投资效能的因素,形成模型。投资效能i+1=α+β1社会经济发展i+β2物理状态(资产状况)i+β3技术水平i+β4经营效率i+β5经营效益i+β6已有的投资活动i+β7管理因素i+μi本文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选取了200多个初始指标进行筛选,最后进入模型有显著影响的指标集中在预期售电量、成本水平、资产成新率、供电可靠性、造价水平、以前年度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地域因素等方面,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契合,也与经验判断和常识相一致,说明该模型是较为合理的。

(四)数据分析、精度验证和模型调整。首先,在每次分析中,通常都会选择一个省级电网企业所有市县公司及本部多期数据,因此不是样本,而是“全体”,使得利用多元回归方法估计出主要模型(包含具体变量及参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除此之外,意识到历史数据本身及其分析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分析时往往保留了从经济含义角度出发较为重要、但未能稳定地保留在模型中的个别变量(典型的如预测的下一年售电量,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其发挥重要影响),使得投资效能分析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时,遵循通行的模型验证程序,分别采用了样本内预测和样本外预测方法检验预测精度,其中:样本内预测(in-sampleforecasts)指使用模型预测样本内的值,其与实际观测值的差异即残值,体现了模型本身的合理性;样本外预测(out-sampleforecasts)指使用模型预测样本外的值,体现了模型对现实世界的预测能力。两者相互印证是对模型合理性和对未来预测能力的全面检验。根据精度验证结果,对模型的变量及算法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调整,直至精度达到管理要求为止。

四、分析模型的功能特点与应用场景

根据以上分析步骤,得到了投资效能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多种投资活动影响因素,且经过统计过程检验,同时包括在数量分析和经济含义分析两个考量过程中认为的显著和重要因素。该模型一方面能够评价以前已经完成的投资效能,另一方面能够被改造为跨期模型,基于当前年度数据和未来售电量等关键指标预测现有投资在未来能够产生的效能,促进投资决策优化。此外,模型中通常包含若干业绩评价或公司系统的同业对标指标,可以相应调整其权重,使投资活动能够促进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基于当前电网企业实际的投资管理工作,尤其是投资决策过程,该方法具有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场景如下:

一是兼顾严谨性与灵活性。该模型首先收集某个省级电网企业全部市县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和技术服务类指标,利用多元回归预测模型设定公式,其产生过程遵循严格的统计分析要求。另外,根据不断提升的管理要求和投资的未来导向,允许在后续实际应用时调整变量和参数,是开放、动态可调的。由此两方面相结合,既尊重客观事实又可开放动态灵活调整,模型能够较好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二是实现“自学习”和动态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理念,分析过程中尽量搜集大量指标和基础数据,数据基础较好。进一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模型包含的观测值会不断增加(每个“公司-年”为观测值),基于更大数据量生成的模型也会更加稳定并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发挥更强的投资辅助决策功能。

三是适宜推广应用。前文构建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原理简单、方便易行,是对此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和工具。各省级电网企业利用自身历史数据可以得到满足本公司管理要求的模型,而非统一套用某个模型,以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同时,对于同一省市的不同市县,又可采用统一模型测算,实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较好统一。

参考文献

1.冯亚民、蒋跃强、齐晓曼等.2009.基于LCC的输变电资产的集成运维管理探讨[J]华东电力,6。

2.黄华炜、陆一春.2009.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的研究[J],华东电力,10。

3.李欣然.2007.基于灰色理论的地区电网建设规模评估研究及系统实现[D].湖南大学。

4.李欣然、刘杨华、朱湘有.2006.高压配电网建设规模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6。

篇5

旅游景区档案真实记录了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及景区管理的全过程,承载着景区的历史文化、人事及旅游业务资源,为景区旅游景区的经营发展及各项决策提供了有用的素材资源及直接参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档案管理工作效能不仅是衡量景区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景区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景区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景区管理策略,进行旅游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旅游景区档案的工作效能,是旅游景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证景区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必要条件,对于提升景区品牌竞争力,促进景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旅游景区在档案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者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的抄抄写写、保管资料等事务性工作层面上,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为景区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使得旅游景区的档案管理工作滞后,达不到现代管理的要求,效能低下。二是景区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特定的工作标准,致使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不高,不同地方的档案建设要求不尽相同,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混乱。三是景区档案管理力量有待提升。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大多数景区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收到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很多是身兼数职,甚至是“半路出家”,对档案工作投入精力不足,对档案资料信息的归档、编目等能力不高,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在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旅游景区应稳抓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旅游景区档案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料在旅游景区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推动景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2 提升旅游景区档案工作效能的策略分析

2.1 加强认识

要提升旅游景区档案工作效能,首先需要加强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景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做好景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与景区其他管理工作的共同落实和共同部署,并纳入到景区管理规划当中,制定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由专人负责,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岗位责任考核制挂钩,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旅游景区实际,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积极转变陈旧的思想理念及工作方式,拓展档案管理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景区档案资源结构,丰富景区档案资源结构,积极探索提升旅游景区档案工作效能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发挥出档案在提升旅游景区竞争力,启动旅游精品工程,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明确规范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旅游景区的档案管理制度却没有与旅游景区的事业同步进行,没有适应旅游景区发展的关于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每所旅游景区中也没有针对于档案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检查措施。其原因就是我国许多旅游景区都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考核中,这一现象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档案工作效能,而且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明确景区档案管理规范:首先要创建并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的相关规定,编制自身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制定归档要求,建立档案接收、整理、移交、保管、鉴定、保密、统计与提供利用等制度。这样也正符合了《档案法》里面规定的旅游景区应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档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级岗位职责,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展开过程里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时还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归档要求,将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采取快速有效的收集归档,以确保文件材料完整无缺性。同时要注意的是归档的文件材料要 “遵循文件材料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利用”的原则做好科学有效的分类,正确区分归档范围内不同文件的价值,合理划定保管期限,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要求,认真整理,达到便于保管和方便利用的目的。其次根据国家颁布是档案法与旅游法等相关法律做依据,深入研究分析景区的现状,制定一套符合本景区特点的特色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最后强化督促工作,要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就需要做好对档案整理工作的督促任务,尤其是要根据本省市档案局规范管理的要求与相关档案管理标准,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任务计划,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开展扎实的档案整理专项工作。

篇6

1.馆员服务意识缺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馆师生服务存在的较大问题是馆员服务意识缺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第一,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是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认为其在图书馆工作中扮演着管理者角色,而忽视了自身的服务职能,这种工作职能认知错位影响了其工作效能的提升。第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特别是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图书馆与师生互动交流断层

现在不少高校图书馆与师生读者对立起来,两者之间的交流和双向互动很少,从而影响了图书馆工作职能的正常发挥。这样一来,图书馆的业务很少能够以师生需求作为出发点来进行,同时师生的意见也很难反馈到图书馆工作中去,造成图书馆与师生互动交流出现断层,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以全方位服务师生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策略探究

1.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

要想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让高校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就必须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承担图书馆的基本责任。第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杜绝以管理者自居的心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使命和目标,从而树立起“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思想理念,这样可以有效指导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第二,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地强化人文主义关怀,不断对广大师生读者给予帮助和指导,尊重和理解读者,这样能够有效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不断增加多样化的服务种类、服务类型,这是高校图书馆优化服务质量最具体的方式。例如,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一个服务点,为师生量身定制个性化阅读空间、漂流书屋、数字化阅览室、温情交流屋等,以方便师生读者咨询和反馈一些专业问题,并为他们推荐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书籍。

2.提升馆员素质,实现工作效能进步

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工作效能。因此,必须全面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多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此外,还要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之掌握更多的工作实操技巧,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我价值。总之,图书馆应该注重对工作人T的培训和教育,使之更好地提升自我,发挥自身的价值。

3.开展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馆内文化

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换句话说,他们才是高校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凝聚力,就必须积极开展与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图书馆的文化活起来,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第一,畅通与读者的沟通渠道。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官网、信箱、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打通与师生的交流渠道,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为之服务。第二,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图书馆活动,比如征文活动,这样可以有效让图书馆文化活跃起来,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和价值。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会和讲座等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读者的注意,以分享心得和增进交流。

高校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能,必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提升馆员素质,实现工作效能进步;开展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馆内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图书馆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学校;管理效能;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未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升学校管理效能,不仅能够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与思想,还能够为学校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奠定扎实的发展根基。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深刻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能够积极投入到学校管理效能机制的创新研究活动中。

一、学校管理效能的内涵

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计划、组织、协同、控制、监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学校组织内外输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并提高这些资源、要素组合与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学校管理状态和水平的反映。衡量学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个“度”:目标达成度、资源获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内部管理合适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很显然,高效的学校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能在一定的学校目标指引下,能够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以提高经费使用总量,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状态,从而呈现出较高的学校管理效能。当一所学校彰显出较高学校管理效能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机制对策

1.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

学校按照实际的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制定出应对社会要求的战略发展计划,保证自身具有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渠道,完成对未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为了更好的体现学校积极教学的宗旨,需要制定具有发展意义的计划方案,进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通过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措施,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方案,保证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校可以稳步向前发展。为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学校需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方案制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而不应是将美好的前景束之高阁。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执行力,保证制定的计划良好的实施,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制定计划完成以后,学校的领导部门和执行机构要严格进行管理和过程控制,将主要的责任明细,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从而完成计划的统一稳定实施,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2.扩大学校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夯实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校的设立除了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保证学校的各个机构可以稳定运转。为了更好的夯实学校的教育发展,保证制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对于相关财物资源的需要自然少不了,只有把良好的物质作为教学基础,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一所学校的基本教学基础,只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以及优秀的师资团队共同存在,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一所大学的基本配置应该齐全,主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应该健全;像样的体育馆、游泳馆方便学生进行活动练习;博物馆、艺术管的设立方便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方便快捷的网络系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各方面了解社会动态实事。假如学校缺少了以上的几点,那么这样一所大学是不完善的,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让人有所怀疑。但目前我国的多数大学都存在经费不足等问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在依靠政府的同时,也要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备工作,保证学校可以有效的良好运行。

3.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保证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和配置,是解决稀缺资源使用的一个方式。虽然目前的教育资源短缺,可是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浪费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执行机构的执行力不足造成的。通过改善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加大对资源浪费部门的O管力度,可以对资源短缺问题有一定的环节和改善作用。从管理角度看,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利用严谨的管理态度和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制度执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达到人尽其才、物尽所用的目的。

4.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

一项管理模式制定以后,就要对其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详细任务分配,对不同等级的部门组织进行相关责任划分和任务划分,达到相互之间可以配合工作、协调工作的目的。只有将不同的责任明确到个人或者组织方面,才能确保各个利益相关者积极配合工作,制定一定的任务规则和流程也可以促进任务工作的完成。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良好的工作环境,友善的团队成员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可以确保学校各个部门将任务精简化、具体化。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同时明确领导意图,对底层管理人员的业务严格要求,也可以有效的保证学校健全组织结构体系,加强管理效能建设的工作。

三、结束语

学校管理效能是对学校发展的宏观反映,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效率与效益。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从整体上调节学校管理的各项措施,进行总体指标评价,并能够全面落实管理措施,确保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效能,学校领导者与管理人员必须要双管齐下,依据学校的战略发展整体策略,强化学校管理力度,最终达到达到教育效果与管理效果的最平衡、最理想状态,做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8

 

 2011年6月,自治区被确定为全国六个绩效管理试点省市区之一。3年多来,自治区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在创新中发展,从行政效能考评,到绩效考评,再到运用绩效管理系统进行网上考评,3年迈出了三大步,初步建立了以绩效指标考评为重点,以察访核验(过程管理)、效能问责、公众评议和电子监察为重要手段的具有新疆特色的绩效管理模式。我区关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多次在全国绩效管理研讨会上作为经验做法总结交流。

一、  狠抓绩效考评,确保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绩效指标是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实践中,我们将各地区和各部门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成具体的绩效指标,以保证绩效指标体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年度工作方向。同时,还将党委班子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综治和平安建设考核以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结果运用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确保了绩效考评更加符合新疆实际。为发挥绩效指标的约束和导向作用,每月对各地区和各部门单位年度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传至绩效管理系统,系统会根据指标的完成时限亮黄灯或红灯进行提醒督促,确保年度工作任务的有效监管和有序推进。年底,我们运用绩效管理系统,调阅每项绩效指标的验证资料,对各地区、各部门单位年度工作任务进行网上审核,对部分涉密指标和网上评阅不能说明核实的指标资料进行现场核验,确保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年度重大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确保了年度工作的圆满完成。

 

自治区绩效办注重绩效指标的过程管理,将效能监察结果列入各单位的绩效考评指标,实行扣分制,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定期察访核验,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践中,我们围绕提高效能监察的质量和水平,从全社会各阶层选聘100名效能监督员,在对口援疆19个省市前方指挥部、内地驻疆大企业、自治区重点企业、事业单位确定了50个效能监测点,采取现场查看、随机抽查、电话咨询等方式,不定期对各地州市和自治区政府机关及其服务窗口进行明察暗访;同时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效能效率为重点,每季度对自治区政府机关开展集中监察,督促有关单位整改纠错。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做法,使专门监督与社会监督更加紧密地结合,有效提升了效能监察的覆盖面。在此基础上,针对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社会保障、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情况的专项察访核验,了解和督促各项民生工程的牵头落实单位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机制,促进了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

三、开展公众评议,通过问政于民提升群众满意程度

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不仅是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监督政府的现实需要。实践中,我们把公众评议纳入绩效考评综合得分中,坚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人民群众满意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2011年以来,组织自治区“两代表一委员”、企业负责人、各地州市领导和基层干部,分两批对自治区经济领域部分厅局单位作风效能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群众“满意度”低的9个处室予以通报批评,12个处室负责人被诫勉谈话,反映问题集中的6个处室负责人被免职。2012年以来,建立公众满意度测评的制度和方案,修改完善测评样本框,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委托自治区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先后对各地州市和自治区各部门单位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关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大部分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单位审批件办结时限缩减30%以上,即办件首日办结率接近100%,受到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依法行政向更深层次推进。

 

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严肃查处违反效能建设案件,认真纠正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我区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投诉处理和案件查办的助推作用,严格实施行政问责,有效整治了政府机关“懒、散、庸、拖、奢”问题。2011年以来,自治区效能投诉中心共接受群众投诉三千多件,其中效能投诉340余件,督促相关地区和部门办理、回复、解答群众有关涉法涉诉、各类咨询类问题800余件,全区共有201名行政机关公务员因不能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被行政问责,有效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3年多来,根据群众投诉举报线索,严肃查处了4起严重违反行政效能建设制度和党纪政纪的案件,下发《监察建议书》7份,14名机关工作人员因不正确履行职责、行政乱作为、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吃、拿、卡、要”等行为,被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其中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通过行政问责制的施行,把投诉处理和案件查处的有关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评定依据之一,有效促进了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开展电子监察,运用科技手段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推进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增加行政服务工作透明度、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实践中,我们会同法制、编制、财政等部门对自治区各级行政机关行政审批(许可)项目进行调研,进一步摸清了行政审批事项底数。制定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本级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规划》,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建设内容、资金预算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组成考察组赴内地3省市考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情况,提出了自治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案。系统目前以行政审批、绩效考评、民生实事工程察访核验、效能投诉、援疆项目监督检查、法制监督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等子系统为支撑的综合电子监察平台已进入建设阶段。目前,正分期、分批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力争3年内实现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互联互通,实现对行政权力、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金网上监督,届时将进一步促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提升工作效率和监督检查工作。

通过3年多的实践,自治区绩效管理工作已深入人心,绩效管理理念自下而上形成,绩效管理与考评体系构建完成,机关作风和履职效率明显提升,成为了推动工作、提升效率、改进作风的助推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篇9

关键词:高效教学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largely reflects the overall level, the following will be on teaching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th for a brief analysis,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efficient teaching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ath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改善,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的大量的人才,但是高校的教学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故需要采取措施大力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效能。教学管理效能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及管理的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其是学校合理运用各种资源后表现出来的结果情况,其主要特征是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学管理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整体效能,是教学管理活动的中心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其真正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质量上。高校教学管理效能的重要性决定了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对高校教学管理效能的提升力度,本文以下内容将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对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2、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观念滞后。教学管理队伍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管理队伍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性,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以管理来推动和发展学校教育。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管理不是一般的行政工作,也不是一般的服务性工作。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并掌握合理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准确定位,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化管理。实际管理中,一般只能凭经验,管理简单化,习惯维持现状。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仍然是一些教学管理者的思维定势,行政命令仍然是一些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他们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有知识、有思想的教师,教学管理一旦忽视了这种主体价值的特殊性,其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教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与管理的目标值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第二,考核方式死板。现有教学考核制度尚未明确,所要考核的对象和方向还都不是太完整,考核的方式也比较单调和死板。特别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业绩考核的评审上,有很多学校太过于去注重科研成果,从而忽视了教学的任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以数量追求为向导,使“重数量轻质量”成为必然,给投机取巧者创造了可乘之机,功利主义在教师中日益膨胀和扩张。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的错误导向,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公平,将会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三,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目前,高校的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学历目标导向,课程主要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并按一定比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学科体系,理论化倾向较为严重;在课程学习要求上,强调服从学科设置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学习要求的统一性;在课程内容上具有滞后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教学管理的效能。第四,教学管理中重教轻学。随着高校扩招为了满足改善办学条件需要和扩大办学规模需求各高校也努力多方筹措经费投入基础建设和教学硬件设备建设积极增添实验设备、网络系统、图书资料等但多数学校只注重了数量上增加而用于质量经费投入有限其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机会少另外许多学校尚未建立网络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因而及时掌握教学各环节所提供实时信息高校在教学管理只重视对“教”管理主要表现在:强调对教师培训和管理能够经常性组织教师去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并鼓励教师搞科研;然而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上则一直比较注重统一对学生个性发展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在教与学关系上强调“教”主导作用忽视作为主体“学”积极性调动与发挥;造成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状态掌握学习“主动权”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从而直接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很多学校忽略对“学”管理在大学里学生迟到、缺课、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低正确学习观和就业观正确约束这些都是影响教学质量关键因素。

3、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首先,学校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高素质的人才吸收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建设一支数量合适、结构合理、工作情绪饱满、知识能力互补、群体效能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其次,学校要对教学管理人员制订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再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创新考核方式。要对高校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就要在高校中制定出教学考核的激励体制,对教师的机制设计要达到的效果在于减压增负,而对学生则在于加压减负。这便是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机制设计的基础。把握不好这一点,势必会出现彼此不合作,互相指责和不愉快的局面。首先,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考核政策。教学本身是个复杂的事物,它往往不能被简单地去评判。其实不管是学校评、学生评还是教师自评,都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学的全貌。而综合打分的办法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权力的平衡,在治理结构上是必须的,但实际上就其评价结果本身来讲却不过是谬上加谬。第三,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效能的基础。教学计划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因而要重视教学计划设计对成人高等学校管理效能的基础性作用。对教学计划的管理,就是通过对未来教学工作和活动的设计,控制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并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计划设计与教学管理效能直接相关。教学计划设计的科学性保证了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管理效果和学习效果。第四,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倡教学并重。目前高等教育模式多限于传授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模式远适应新世纪高科技、多元文化和知识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更多关注其社会性、先进性、发展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以此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教师是教学过程实施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学改革中主体教师教学改革不是简单追求形式、手段翻新更应该突出学生个性和主体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体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开放灵活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差异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天性和优势培养和养成他们独立自主意识、开拓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教师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状况有必要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参与教改方案修订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只有创新观念才能跨越教学管理创新上障碍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束缚形成教学思想活跃、教学对象主动、管理方式灵活新教学管理机制。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使教学管理能建立新管理平台,为各种时空、不同模式教学量化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网络化、全球化必然引起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和课程内容更新从而影响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对学科知识结构以及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管理必须紧跟现代化进程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为教学提供良好支撑环境。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后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表达的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作者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锻炼,总结经验,踏实学习,才能为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学管理系统》齐平等;河北教育出版社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效能建设巩固年”活动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监督,提高服务效能,着力构建机关服务效能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树立清正廉洁、公平公正、服务高效、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克难求进的财政新形象。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各镇财政所、分局。

三、主要内容

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20*年的机关服务效能建设活动重点围绕建立效能意识巩固体系、效能提速增效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效能考评体系五方面展开。

1、建立效能意识巩固体系。巩固效能意识是提升机关效能的先决条件,是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的基础。一是落实责任抓效能。镇财政所、分局、科室分别与局签订效能建设责任书,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效能建设负总责,做到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各单位要结合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及本职工作,作出具体分解,做到任务具体、责任明确。建立效能建设内部责任体系,进一步增强每位财政干部的责任意识。二是率先垂范带效能。充分发挥局党组成员、财政所长、分局长、科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层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做到政令上下贯通、行政廉洁高效、服务优质规范。深入开展“五提五创”主题实践活动,即:提高大局意识,创造万众一心的发展环境;提高创新意识,创造又好又快的发展环境;提高法制意识,创造公正廉洁的发展环境;提高实干意识,创造求真务实的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创造快捷高效的发展环境;扎实开展“五比五讲”活动。即:比团队形象、比团队业绩、比团队精神、比个人意识、比个人能力和讲效能效果、讲文明礼仪、讲勤俭节约、讲优质服务、讲廉洁奉公。三是立足岗位提效能。认真搞好爱岗敬业教育,积极开展“效能建设示范岗”和“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使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能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着力构建“人人讲效能、事事显效能”的新格局。

2、建立效能提速增效体系。实施提速增效是提升机关效能的核心内容,也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一是改进资金拨付。主要是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直接支付率,巩固“一折通”的发放成果。凡是能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用户的资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支付到位,减少用户上门。二是优化服务流程。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行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三是积极创建财政服务品牌。在全区财政系统开展征集服务品牌活动。发动全系统工作人员围绕*财政徽标设计、*财政服务品牌名称设计、*财政的服务理念等内容献计献策,创建*财政服务品牌。通过创建服务品牌,增强全系统工作人员的服务品牌意识,推动优质服务。四是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称、一杯清茶相待、一张椅子相候、一声再见相送”的服务程序,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文明用语、服务忌语等制度,认真落实服务承诺。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着重开展前瞻服务、靠前服务、上门服务、廉洁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方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3、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实施有效监督是提升机关效能的坚强保障。一是制度监督。各单位要定期组织所属人员学习区和局制定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文明礼仪、廉洁自律以及“四牌一栏”、“五个严禁”等效能建设制度,做到制度牢记心中,自觉付诸行动。为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工作,财政工作人员下基层不准收受服务单位的礼品,不准接受服务单位的宴请和参加服务单位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二是组织监督。各责任人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本单位所属人员的效能建设情况实施有效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局效能办年内组织明查暗访不少于四次。对发现的问题,按《*区财政系统影响机关服务效能建设行为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予以严肃处理。三是社会监督。在*网站开通效能建设意见箱;向社会公布效能建设监督电话;在重要服务窗口设置征求意见卡;聘请特邀监督员实施暗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科室、财政所、分局效能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将违纪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四是内控监督。落实好局制定的审批、内审、内部牵制制约等制度,加强对现金、银行存款、印章、密码器和票据的管理,杜绝职务犯罪问题的发生。

4、建立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提升干部能力是提升机关效能的根本保证。根据财政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常规学习。认真完成局20*年度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系统实施意见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重点抓好科室、财政所、分局组织学习的内容落实及局集中学习的到课率,在保证学习效果上下功夫。二是抓好在职学习。要督促有关人员完成学历、职称上档次任务,提升学历、职称。三是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区级机关其他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主要是*论坛、区级机关开放式讲座听课和公务员“五+X”培训。四是抓好业务培训。组织50岁以下干部到财经院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认真组织新招收财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五是业务测试。继续组织45岁以下干部业务测试,督促相关人员熟记应知应会知识。六是组织警示教育。做到警钟常鸣,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不要谋取政策规定之外的好处,自觉抵御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诱惑。七是加强青年干部培养。建立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发挥青年小组作用,召开全区财政系统第十四次青年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八是认真组织中层干部论坛活动。全局中层干部都要结合本科室业务,针对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认真探讨改进业务工作的措施。各财政所、分局领导,也要紧密联系实际,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通过能力素质培养,力争将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执行政策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破解难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拒腐防变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

5、建立效能考评体系。实施效能考评是提升机关效能的重要抓手。一是完善效能考评制度。各科室、财政所、分局要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依据岗位职责,通过以岗定责,以责定标,把工作目标任务具体细化分解明确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明晰的责任闭环链。并每季度进行一次讲评。二是综合运用考评方法。修订“双文明”活动和创建“星级科室”活动考评办法。在“双文明”活动、创建“星级科室”考评考评中设立效能建设考评内容。效能建设考评占综合考评的一定分数,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效能建设考评分数达不到规定分数的单位(具体分数另定),不得评为“双文明”优胜单位和星级科室。三是严格考评结果的运用。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局评价各财政所、分局、科室,科室评价个人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与年终奖励挂钩,并作为个人业绩评定、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在20*年度开展评选全系统“十佳效能标兵”活动。

四、活动安排

“效能建设巩固年”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效能意识巩固阶段(1月至3月),主要任务:一是召开全区财政系统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效能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掀起向杨双健同志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学习的热潮,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效能意识。二是组织专题学习。各科室、财政所、分局在3月上旬安排一天时间进行效能建设专题学习。学习内容为:武财人[2006]12号、31号文件;武财人[2007]13号、27号、38号文件;《财政窗口服务指南》。三是各财政所、各分局、机关各科室根据区、局部署,针对效能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制定出20*年度“效能建设巩固年”活动实施计划,并于3月10日前报局效能办(人教科)。

第二阶段,效能成果巩固阶段(4月至10月),主要任务:一是紧抓年度财政目标任务的完成不放松,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中巩固效能。二是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在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中创新效能。三是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推动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维护财政形象。四是组织中层干部论坛,有效发挥中层干部作用。五是积极探索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第三阶段,总结考评阶段(11月至12月)。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经验,组织考核考评,实施责任追究,严格运用考核结果。局制定评选“十佳效能标兵”办法,表彰全区财政系统“十佳效能标兵”。

五、措施与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效能建设巩固年”活动,是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效能建设“狠抓三年”总体要求,也是财政系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支持服务基层、优化投资环境、密切党群关系、改善机关形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财政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提高机关效能,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增强集体荣誉观,克服盲目乐观、与已无关等错误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决策上来,牢固确立常抓不懈的效能意识。

第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成立机关“效能建设巩固年”活动领导小组,由闻阳明同志任组长,周庆中、张祥华同志任副组长,刘荣光、姚祥、胡文伟、金文建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人教科),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查等日常工作。由张祥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冯剑玉、卞中林、李国兴同志为办公室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两责”制度,各科室、财政所、分局负责人为单位效能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两手”抓,各级齐抓共管的局面。坚持效能建设工作和财政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影响效能建设的人和事,严格依据责任追究办法进行处理,敢于较真碰硬,并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第三,宣传发动,浓厚氛围。利用《*日报》、*电视台、财政网站、《财政简报》等形式搞好宣传工作,促使社会各界了解、关注、支持财政建设发展。各单位要积极投稿、反映本单位效能建设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本单位的先进典型。

第四,服务管理,齐头并进。坚持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为了管理的理念。把管理融于服务之中,向严格的管理要优质的服务。在向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认真履行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在部门收入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债务预警等方面要坚持原则,认真审核,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五,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各单位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的手段方法,依托创新的推动力来促进效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