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山(1980-),女,湖南长沙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0916RJZA052)、兰州交通大学网络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54-02

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过程来完成,“建筑工程概算”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解和掌握工程概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软件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造价编制、理解大工程项目管理本质是该课程对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定位。[1]

通过多年的努力,兰州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发展和优化对学生就业及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我们和广联达、鲁班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次在我校举办“甘肃省高校广联达杯算量大赛”和“西部高校工程管理论坛”,提高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反过来也促进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和人才培养。

在调研各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管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课程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梳理,提出“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依据“重实践、求创新”的原则,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总结,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形成系统化课程教学资源,突出课程工程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合理的工程实践培养体系,把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

一、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本专业开设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广,区域性、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是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咨询单位等。因此,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审查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掌握计算机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是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师资方面,形成了老、中、青的合理梯队,主讲教师都在职攻读了博、硕士学位,且都参加了广联达等专业软件的培训,并在设计院等单位参与众多的实际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材方面,编写了多部高质量教材。课件和教辅建设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方面,每年都邀请广联达、鲁班等企业讲师进校讲授实训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实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2]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网络平台展示这些教学成果。其次是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系统化整合教学资源。最后是学生实践能力还需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3]

二、课程建设思路

结合“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实际现状,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及内涵,借鉴国内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从顶层进行设计和规划,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我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特色。在组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将授课、讨论、实践、考核、教材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将基础课程教材、专业课程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积极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成果,补充不完善的教学资源和薄弱环节,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形成系统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实践

1.系统设计、整体优化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

(1)“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已形成众多的教学资源和成果,形成了“重实践、求创新”的课程特色。但这些教学成果比较零散,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优化。所以我们拟对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成果进行分类,按照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的思想,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资源框架,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和丰富。

(2)课堂采用教学—建模—教学的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用软件建模形成工程实体。一方面,学生在建模过程中能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理解工程构造原理,通过直观效果图、算量步骤等帮助学生理解计量规则等。另一方面,用专业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软件操作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3)根据课程特性,确立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台用专业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工程,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构建开放、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对整个资源进行优化,建设“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及时将取得的教学成果展示给学生,构建起开放的、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同时,提供课程建议和教学资源补充平台,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该课程已进入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第一批名单。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依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建设、实践教学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整合已有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料,形成分层次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网络教育课程。

目前,我校已经搭建好了全校网络课程教学综合平台(如图1所示),首批资助40门课程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建筑工程概预算”网络课程已获批复,进行了专门的师资培训和实践,这为构建开放、系统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网络教学资源课程解决了技术和资金上的问题,能充分保证网络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随时、随地、随愿”的个性化学习。

3.重能力、求创新,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变以往理论课时过多、实践课时偏少、实践体系单一的情况。以核心课程群建设为中心,构建课堂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实验、项目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竞赛等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培养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赠送与购买的方式,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安装业内知名的正版专业软件,如广联达造价软件、鲁班算量软件、PKPM造价软件、神机妙算软件等。让学生参加广联达等公司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进行的各种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参与广联达软件全国算量大赛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4.深化教学,构建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动态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需要建立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1)评价形式多样化。采用“开卷、闭卷相结合,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每次考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和开卷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

(2)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对出勤、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状态、小组中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只有教师进行成绩评定的方法,形成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的多元化主体评价方法。

根据研究和实践,建立了课程合理、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信息熵和粗糙集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通过课程建设的不断实践和发展,促进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具有鲜明铁路交通、大工程应用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培养了一批批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踏实实干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充分得到铁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大型企业的认可和青睐。反过来,人才培养的认可提高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知名度,促进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了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鲍学英,等.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国内建筑市场在日益发展,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必须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加大,从而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也可以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为企业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其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图纸与相关文件的过程就是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对项目全面规划及其实施意图进行描述,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在对技术与经济关系进行处理时非常关键的环节,有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而在建筑施工中,对其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理想效益。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与施工标准通过各种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再将计划值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值进行比较,从而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纠正。要实施工程造价,首先要在工程实施之前对造价进行控制,然后对其实施状态进行检查,再对其施工偏差进行纠正。因此,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最主要就是事前控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素主要有建筑物资、人力资源、信息、经费以及施工技术等等。

2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分析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首先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中,方案设计是中心环节。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相关方案图纸与说明书来制定比较专业与详细的建筑工程造价估算书。其次就是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主要基于方案设计而落实工程规模、布局与工程结构形式等。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含有作业图纸的初步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等内容对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编制。而当初步设计总概算在经过批准之后,就是在对拟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限额的最大值。

然后就是技术设计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扩展。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技术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来对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进行编制。因此,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技术复杂和工程大的施工项目而设立。最后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说明书和预算定额来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编制,从而确认这个阶段的造价有没有超过初步设计概算。而建筑工程基于施工预算进行招标投标,对承包合同价进行确定的依据则是中标的施工图预算。另外,中标的施工图预算还可以为工程价款的结算提供依据。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有利于每个设计阶段的造价都可以互相制约与互相补充,形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一个控制系统。

3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分析

3.1 缺乏准确定位,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一般认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就是预结算,没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做好全过程管理与动态管理工作,其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另外,在造价时通常是事后核算方法,缺乏科学合理的事前管理与系统管理。

3.2 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构系数不合理

目前,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工程造价的相关职能部门比较普通,使得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不认可造价部门提出的施工计划。另外,建筑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设计效果与限额设计,导致很多工程的设计招标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设计方案的选择也没有得到优化。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注重质量控制工作,导致结构系数过大。

3.3 前期准备不足,施工更改多

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单位都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而忽略了施工前期准备,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很多更改问题,对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都造成不良影响。

3.4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把握,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在建筑工程中,监理人员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与相关规定等进行全面掌握,甚至盲目地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签证。部分单位签字盖章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核实,还有弄虚作假现象。因此,签证工作受到了不良影响,建筑市场的秩序也遭到了扰乱。

3.5 结算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结算管理工作没有到位,而且方法不科学。应该加大建筑工程量,并且对计算比较复杂,造价比较高的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4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措施分析

4.1 做好招标工作,制定优秀设计方案

建筑单位应该将设计招标工作做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因此,不但要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水平,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充分利用,以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建筑单位应该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实现设计单位与市场环境的融合,避免不正当干预施工图审查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审查工作,通过招标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4.2 明确部门任务与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

相关人员应该对已经通过设计变更来提升规模与标准的施工项目进行查看,确认其是否通过审批部门批准。然后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进行工程量与造价等方面的分析,再由单位批准,签证之后,出具相关证明,才能发放变更通知。应该对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及其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并且对工程投资进行良好的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相关规定与标准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实现每个环节控制力度的有效提高。

4.3 加强工程现场签证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签证管理工作,确保现场审查工作的质量,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应该准确扣除工程预算内的项目,不能予以签证。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查意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4 做好工程设计招标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制定科学详细的设计方案,并且对其进行优化,并且做好参评方案的工程投资概算。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评标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确保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另外,建筑单位应该通过工程标准化设计与价值工程理论等途径来实现限额设计,确保施工图预算不超过造价限额,实现工程的纵向控制。同时,应该通过工程设计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等方法来确保其质量,实现工程的横向控制。除此之外,应该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选,从而确保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案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其设计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是具有系统性的过程,体现出事前控制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来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坚持事前控制与预防为主的策略。建筑企业与施工项目承包方必须在工程设计阶段作为造价控制的关键时期,从而有利于节省投资,推动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确保施工质量,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渝.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3(4):25~26

篇3

关键词:建筑工 路桥工程 设计 工程造价

一、前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诸多方面。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费用的程度为86%;我国由设计而引起的工程事故约占总数的45.8%。建筑工程质量是由生产该产品的各项活动决定的,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将项目决策阶段所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的过程,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设计方案是施工的依据,其技术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因素,不仅决定着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决定着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所以无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还是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只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合理”的原则,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是可以实现降低工程造价取得经济效果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关系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在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而忽视了项目决策阶段和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许多人认为过高的工程造价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上涨造成的,而忽视了设计原因引起的工程造价上涨因素。

由于设计阶段毕竟还是在图纸上进行,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所以,是调整还是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习惯于事后算账的做法,这样就导致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造成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严重。建设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或者设计方案不是最优,造价控制就变得有名无实,预决算人员就无能为力了。

工程项目的投资必须全过程控制,必须把重点放在初步设计阶段,切不可按传统做法,把重点和精力放在施工预算和决算上,到了施工阶段,所能起到的作用已微乎其微。不重视甚至不知道施工前的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的重要作用,而错过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导致最后局面无法控制,造成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大超过最初的预想值。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有效作好前3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侧

在土木建筑设计阶段,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多部门多专业工种。在设计过程中,每个专业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势必产生各个专业设计的相互协调问题。通过实施价值工程,不仅可以保证各专业的设计符合国家和用户的要求,而且可以解决各专业工种设计的协调问题,得到全局合理优良的方案;另一方面,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工程设计往往也是一次性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利用价值工程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得到最佳设计方案,从而更加有效的工程造价。

四、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定期进行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材料价格,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价格关,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每个工程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降低工程造价。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建设单位同意,设计单位审查签证,发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设计变更、签证,从专业技术需要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方案,供业主选择。施工过程中,派技术人员不定期进驻现场,对隐蔽工程、材料货真价实、建筑细部构造层次、变更工程等及时办理签证记录,杜绝事后扯皮的现象。在建设单位的统一组织下,办理中间结算和单体结算等。

五、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控制只是其中间环节,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非常必要,希望通过上面阐述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智能化; 建筑施工; 建筑设计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apidly to people all spheres of life penetration, in architecture, is depends upon the high tech technology means, to provide users with a reasonable investment, meet the increasing, to people's life empty the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asked the security of working environment requirement,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people-oriented"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his is in the ascendant intelligent building. This paper is intellig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wo phases ar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 keywords 】 intellig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智能建筑简介

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1)和现代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即A+3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是指利用智能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其必须具备智能的三大要素:是办公、通讯和楼字控制自动化,而综合布线则是连接各自动化系统,并使其功能的以充分发挥的“神经网络”,又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路”,也是智能建筑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智能化建设的首要方案首先是系统设计及招标过程

系统设计方面。在智能建筑项目中,虽然一些有实力的设计院已经有了专门的智能化项目设计人员,但往往由于信息产品发展速度较快,设计人员的业务不能赶上厂商的推出速度,因此对智能化项目一般也要进行二次设计。既要熟悉不同厂商智能化产品的性能、配置,又能帮助业主选择最好的系统设计方案,维护业主的利益。招投标方面。检查智能化项目投标商提供的项目系统配置及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项目预算,以便于监理协助业主组织投标、开标、评标活动,向业主提出中标商建议。由于系统集成商提供的是从技术到施工设计,产品供货,安装调试、验收,因此要求工程建设单位更要投入较大精力做好项目系统配置、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预算审查等。

三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几个要点

随着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与建筑业的结合,建筑智能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所接受。目前智能化设计是不可忽略,建筑工程设计是重要环节部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智能化子系统配置

列出本工程项目所需设计的所有智能化子系统名称,这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建筑单位不同的要求而设置不同的智能化子系统。这部分是设计的实质性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子系统作详细介绍,该子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占全部智能化子系统设计的三分之一工作量,还要与水、电、暖等设备专业密切配合。其主要描述内容有:设计原则;本工程建筑机电设备设置情况,如冷暖空调机组;热源锅炉(热水器);油系统;通风设备;变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包括公共照明、室外照明、泛光照明等;电梯、自动扶梯等;各机电设备的控制要求;分类列出各机电设备监控点数表,并介绍选用监控系统厂商、品牌及系统情况、产品性能的简单介绍。

(二) 通信网络系统

主要内容有语音信息点设置原则;各楼层不同功能用房的信息点设置一览表(可与计算机信息点同表);机房设置;机房设备选择虚拟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等;接入网。如果不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同走综合布线系统,则要叙述垂直管线采用通信电缆,水平布线采用四芯通信线等,每楼层设置电话分线箱;管线敷设方式,垂直管线走弱电竖井,水平管线走吊顶。部分工程还有无线通信系统等。

(三)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从严格意义上讲,该系统并非智能化子系统,而仅是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支撑。有的方案设计将该系统取代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办公楼,布线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按工作区、水平布线、垂直布线、楼层设备间、中心机房等几部分组成,有的工程还有各建筑单体之间的建筑群子系统。目前常用超5类布线,采用超5类的线缆和信息插座,部分工程采用6类线缆和模块呈上升趋势。垂直干线采用光纤,进户线一般采用6芯单模光纤。常见1000M到建筑单体,100M到楼层或桌面。

(四)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

这是属于安全防范体系的二个互相关联的子系统,需列出本工程监控点、防盗点的设置一览表,还要介绍选用主要设备的厂商、品牌、功能。目前监控一般采用硬盘录像技术。部分工程要求监控摄像与灯光照明联动。

除以上几种主要系统方案设计以外,对于其他方面的设计也不容忽略,如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有线电视、停车场管理系统,会议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及触摸式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管线敷设,电源、防雷、机房设置管线敷设、防雷、消防、接地等项目的设计。

四 智能化建筑的施工阶段

针对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来研究智能化工程建设统筹安排与智能化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

(一)智能化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材料和工艺,必须要有内容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一分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指导性的智能化的施工团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使工程实施在时间上达到速度快和工期短,在质量上达到精度高和功能好,在经济上达到消耗少、成本低等特点。

(二)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包括施工流程图、工程实施各阶段相关单位、相关专业、相关人员及相关系统的划分、主要施工方法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工程防护方法和措施、各子系统调试方案、工程联调方案。该部分着重于工程实施的技术方案,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将会遇到的难点,提前做好规划和制定解决方案。为工程实施制定一个技术目标及保证措施。

(三)统筹安排及综合平衡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搞好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安排,保持合理的施工规模。施工中的任何平衡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平衡中必然存在不平衡的因素,不断地进行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条件的综合。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保持施工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

结束语

综上浅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建筑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在质和量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智能化建筑这一高科技产物为建筑业开创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现代建筑业在领域的各个环节发挥人的聪明和创造力,为我国智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科学有序,规范健康的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瑞武。智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卜振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对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建筑企业通过对暖通工程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的设施配置。今年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暖通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居民入住以后的舒适度,关系到建筑的宜居性,在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北方,房屋建筑的暖通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冬季时的室内温度。作为建筑使用过程中能耗最大的部分,建筑采暖系统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使建筑的节能效果能够达到当地规定的节能标准。确定工程的暖通方案,就是确定建筑的供暖空调标准,需要在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设计时就要确定,合理的暖通设计方案可以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同时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 根据不同地点的气候习惯以及居住习惯,建筑的暖通设计方案也有较多的不同,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而制定的暖通设计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标准所采用的室内设计温度决定着暖通工程的投资。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纳,建筑单位要进行系统的暖通工程设计。

二、建筑的暖通设计方案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 房屋建筑暖通工程包括建筑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制冷系统,整个暖通工程的设计应该以改善建筑内部的微环境为目的,同时要以便于施工和节约能源为原则,根据暖通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的暖通设计方案大体上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用途及使用要求原则 暖通工程的设计应该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居住的建筑,其暖通设计与大空间人员密集处的暖通设计肯定会有所不同。根据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暖通设计的方案应该注重其合理性。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情况以及能源情况,暖通设计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与相关的技术专业配合,使暖通工程的设计合理化。 2、维护成本原则 暖通工程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运行故障,如位于地下室的配电所,若通风不畅会导致建筑群整体断电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暖通工程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系统的维护成本。在布置暖通工程的设备以及管道时,应该为后续的安装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同一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应该尽量选择统一的型号,以方便后续维护工作的进行。

3、节能效果原则在目前化石能源日益紧张的大形势下,暖通工程作为建筑耗能的主要环节,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在进行暖通工程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的节能效果,包括施工过程中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两个方面。暖通工程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在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节能效果,在热工要求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通风。

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法

暖通工程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根据暖通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为了改善建筑内部的环境,暖通工程的设计者应该结合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气候情况,进行合理的细节设计,具体说来,建筑的暖通设计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方案 房屋建筑的通风系统决定着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决定着室内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风向和排风量,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了降低工程的造价,目前建筑中的配电机房多位于地下层,对通风系统的要求较高,因此地下室的通风系统应该能完成排热的任务,并且要兼顾防火设计的要求;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设计与配电房相似,在柴油机储油间的通风设计上,则需要一定的防爆处理,可以选择防爆风机。

2、采暖系统的设计重点 目前的房屋建筑的采暖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板辐射,一种是暖气片散热,这两种系统各有优劣,在选择上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为了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宜居度,地板辐射的采暖方式应用得比较广泛。在设计建筑的采暖系统时,可以选择化整为零的方式,改变传统的集中供暖的方式,以单元为单位建立独立的小型供暖系统,改善进水和回水的效率,有效促进水的循环流动,保证采暖的效果;热水供暖的方式可以采用上行下给的单管方式,既减少了管材的耗费,也方便了后续的维修。

3、空调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暖通设计工程中的制冷环节一般由空调完成,在部分地方空调也承担着冬季取暖的任务,因此在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冷热源的选择,根据工程的概况进行合理的选型,既要符合现行的节能标准,又要满足建筑的制冷和取暖需要。空调的水管在建筑的伸缩缝处,应该设计出膨胀节,以避免建筑受到温度以及沉降等原因的影响时,导致空调的供水管道受压变形,使系统出现漏水的现象;空调的供水系统需要做好平衡工作,根据系统中的水流量以及水压,根据系统的循环方式,以同程管道和平衡阀来使供水系统保持平衡的状态。

4、大空间内的暖通工程的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大空间建筑也越来越多,对大空间的暖通工程的设计区别于一般的房屋建筑,需要根据大空间内部的空间特点,进行专门的设计。大空间的室内空间高度因功能不同可能有所区别,高层建筑的中庭高度可达 100m 左右,容易形成温度阶梯;根据空间内部的居留特点,人群往往比较密集,但因人均空间体积较大,对换气次数的要求并不高。具有高大空间的建筑一般采用单独热源的方式进行取暖,室内的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注意送风系统的合理性,并且注意对风量和射程进行控制,在冬季应该适当提高送风的速度。

5、绿色材料的使用 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空调控制系统,地源热泵能够对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供热,还兼具制冷的功能,地源热泵的地热资源包括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等。在寒冷的冬季,可将地能中的热量挥发出来,然而对其温度再做进一步的提升以满足室内采暖供给,反之,夏季则将建筑物之内热量抽取出来,将其释放释放到地能中。与空气源热泵相比,采用地源热泵后建筑物室内温度具有全年波动幅度较小的优点。在冬季,室温高于空气温度;在夏季,室温则低于空气温度,因而相比于空气源热泵来说,地源热泵具有更高的工作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目的。与此同时,空气源热泵需要及时除霜,而地源热泵则无需如此,从而使结霜现象以及除霜作业所导致的热量损失得到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是很多建筑单位关心的重点,建筑单位通过对暖通的设计对建筑进行后续的建设,增加建筑的舒适度,同时也增加建筑物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无论是什么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都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纲领,对以后的工程,以及造价起到指导性作用,暖通工程也不例外。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以保证暖通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比较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

篇6

【关键字】建筑施工;后浇带;设计

所谓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时可能会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础底板、墙、梁结构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在选择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上,宜选择气温较低情况下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目前,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施工时,由于现行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中对后浇带的做法和要求都不尽相同,在设计图纸上也无法将后浇带的办法与要求具体说明,这就使得企业在施工时无法领会设计者的意图,无法将后浇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所以说,在建筑项目施工时,一定要对后浇带的施工进行探讨,并总结出最佳的方案,这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对后浇带设计的原则

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其平面要布置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在形体变化的交界处,可以设计后浇带,如果后浇带的是楼面,而且比较长的话,就要将降低温度、收缩应力做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在设计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宽度主要是为了方便施工,在实际的项目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后浇带的宽度,不能盲目的选取。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施工图纸的设计中如果设计了后浇带,那么就必须在图纸中明确指出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后浇带的类型和缝宽、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后浇带处的钢筋处理、后浇带处后浇砼的强度等级以及具体的浇注时间等等这一系列有关后浇带的具体项目,这样才不至于在施工时对后浇带盲目施工。

二、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很多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后,随着季节的变迁,温度会慢慢升高,而一旦温度升高,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的应力,这股力量会一直向外部伸展,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龟裂,出现裂痕。所以后浇带技术能缓解这种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伸收缩。对以后的混凝土结构发生的裂痕进行预测,进而对裂缝进行预留,最后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这样就能对整栋建筑物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后浇带的设置不仅能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痕起到保护作用,在解决因基础设计和裙房结构组成整体的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重力的作用,高层建筑与裙房的地基可能会发生沉降,这时就要利用后浇带将这两个部分分开,在后浇带浇筑时,要通过沉降与整体结构进行计算,以此来确定后浇带浇筑的时间,其顺序一般都是先对主楼进行施工,再对裙房进行施工,最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三、后浇带种类的归类于设置后浇带时的做法

在后浇带的作用方面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沉降后浇带,第二种是伸缩后浇带,第三种是收缩后浇带,第四种是温度后浇带。在后浇带的缝宽选择上,一般要结合墙板的实际厚度;对后浇带内钢筋的处理上,如果是沉降后浇带,就要将钢筋贯通,如果是伸缩后浇带,应该将钢筋断开。对于梁板结构而已,如果不断开钢筋,将梁筋贯通,附近的砼收缩就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这样就会产生开裂,使得就够对温度变化的抵抗能力降低。在进行后浇带内的后浇砼时,要保证砼的强度和原来的砼一致甚至是提高一个等级,可以采用普通水泥和掺入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一起进行拌制。在后浇带后浇砼的灌注时间上,要根据后浇带不同的类型来确定,不同的后浇带类型,所对应的浇注砼收缩完成时间也将不同。

在设置后浇带时,要注意间距之间的合理性,必须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设置后浇带,必要的时候可以按照实际的情况对间距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说矩形建筑物后浇带的间距都在30m~40m之间,根据不同地区当地的气候条件会有所不同,但一定不能超过这个数值的范围。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一般来说是不允许将起受力作用的钢筋切割开来的,这也是从施工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但如果必须要切割开,例如后浇带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为了避免楼板两端受力过大而形成自然的下垂变形,所以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切割开的钢筋进行必要的焊接。后浇带的宽度应当在700mm~1000mm之间。在后浇带的位置选择上,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一般是最佳的选择,例如梁和板的反弯点,这样就巧妙的避免了建筑构建自身的压力,所以说剪力墙的中部最好是不要设置后浇带的。为了避免因受力集中引起的结构变形,避免后浇带浇筑后出现裂缝,后浇带的断面最好与混凝土结构的断面保持一致,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

四、后浇带施工时的技术要点

后浇带通常是按照一般的施工缝的施工要求来处理的,在接缝处加设护栏将其表面覆盖以防止后来的施工对接缝处造成污染;在后浇砼施工之前,清理原表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要将地下室的底板清理干净,并且在浇砼之前要对接缝处原砼刷一道高标号的砂浆;在进行施工时要进行认真的配比,必要的情况要掺入一些减水剂,在浇砼浇筑时最好向后浇带的施工缝部位慢慢推进,并要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的捣实,进而使其接缝处更加紧密结合。

一般来说,都会留设后浇带,由于留设了后浇带,致使该区域的结构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往往没有那么快的完成后浇砼浇注并达到应有的强度,这时便不能将底模板与支架随便拆卸。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单独架设后浇带跨区域的底模板支架。在留设后浇带接缝断面时,其主要的难度就在于接缝处钢筋纵横交错,这就导致后浇带的接缝断面很难保证应有的形状,管理人员必须要要加强对此部位的技术管理与验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使用有良好技术与经验的工人进行操作。最后,要严格控制后浇砼的浇筑时间,这样才不至于让后浇带后浇砼浇注时间和施工的进度产生矛盾,保证了建筑构建的整体质量。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

进行后浇带施工时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温度,这样才能使新老砼完美结合。这符合热力学的收缩和膨胀的最佳结合点。一般来说最佳温度大概是10摄氏度左右。为了防止砼出现干裂,后浇带砼在浇筑完毕后最好要在两天之后早上或傍晚选择适当的时间完工。

五、结束语

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该对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和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尽量做好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进而保证结构的质量。其次,后浇带的施工是一种细活,这不同于结构梁和柱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结构部件的质量合格,现场的施工监督员一定要对后浇带进行督促和检查,以免发生偷工减料和省略步骤的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吴纪宁,富鸣.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江苏建筑.2001(1).

[2]程孝科.谈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3]刘占宗.析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计和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7).

[4]赵海.结合设计处理好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山西建筑.2007(3).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与防裂;设计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由于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容易对建筑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设计承载能力、外形的美观以及设计使用年限等诸多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就应当从根本上进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从而防止混凝土开裂等问题的出现。另外,为了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中的温度裂缝宽度能够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以内,乃至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关键的结构与构件而言甚至要根除温度裂缝的现象,就非常有必要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开裂原因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把握其温度裂缝的特点与机理,并通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内部应力及温度的分布情况来进行仔细的监测与分析,从而最终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混凝土开裂的施工防治措施。可以说,混凝土防水与防裂的设计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和难道。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裂缝形成的原因以及混凝土防水与防裂的设计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的讨论和分析。

2 建筑工程防水与防裂的设计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期间,由于混凝土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骤升,使得混凝土表面突然形成较大的拉应力;而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后期降温过程中,又由于受到其持力结构或构件的约束,从而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内部形成较大的拉应力。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开裂的出现。下面对几点建筑工程混凝土防水与防裂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具体地探讨。

2.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的原材料及配合比优化技术措施

按照建筑工程结构需要来采用合理适用的混凝土标号,并选用相配套的水泥品种及标号,尽可能不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同时,还要确保砂、卵石等粗细骨料的质量,并根据规范和设计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掺合料与外加剂的添加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建筑工程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尤其是在添加膨胀剂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到添加不同品种的膨胀剂及其掺合料时,会产生不同的膨胀效果,最好是根据试验来寻求其最佳的配合比。另外,在工程施工中,还应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坍落度来进行有效控制,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配合比,并确保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防裂技术措施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形成,可以在混凝土施工现场采取以下措施:对施工配合比进行优化配置,比如通过干硬性混凝土掺合引气剂或者是塑化剂之类的添加剂等措施,来降低建筑工程混凝土当中的水泥用量;而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冷水以及被冷水冷却过的卵石等措施,降低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注入模温度;在炎热天气下浇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分层浇注,降低其浇注厚度,最好将每层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在五十厘米之内,从而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散热;而每层的混凝土都应当在其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就开始浇注;按照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工程量,在其混凝土内部按照规律布置一定数量的测温管,并对其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定时测量,前四日每两个小时量一次,五至七日每四个小时量一次,八至十五日每日量一次,均认真做好记录,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被控制在二十五摄氏度之内,同时观察应细致到位,一旦出现温差过大的情况,就可以通过养护方式的调整等措施来进行弥补;拆模时间应控制得科学合理,从而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骤变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加强保温的措施,一般可以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先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一层覆盖,再用装锯末的麻袋(厚度为八到十厘米)来进行一层覆盖,最后采用十厘米厚的岩棉被来进行一到两层覆盖;此外,在夏季施工中还应对于长期暴露的混凝土表面部分进行浇水养护,以防建筑工程混凝土由于其内部水分的蒸发速度过快而引起裂缝的出现。

2.3 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中的冷却管降温技术措施

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过大,可以在其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先铺设冷却管路,并在其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立即进行通水循环冷却。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每小时一千五百升左右(进水温度低于十摄氏度时),若进水温度偏高,则水流量也应加快。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施工的部位,当建筑工程混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当然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为了不使中空的冷却管对其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其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其进行注浆和压浆的工作,通常采用真空压浆。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尽管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开裂原因以及温度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派系,然而对于具体的混凝土开裂施工防治措施来说,目前基本上还是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并且在过去大量的工程实践中也能证明,这些施工防治措施还是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总之,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具体施工中,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就应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和比较,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也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发展的眼光来贯彻执行混凝土防水与防裂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从而尽量避免建筑工程混凝土开裂的出现对工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谭侃.徐建军. 简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 民营科技.2011(01)

[2]于国臣.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浅析[J]. 改革与开放.2011(04)

[3]唐景民.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J]. 科技信息.2011(05)

[4]江丛彬. 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设计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72-01

一、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系统性强、时间较长的工作,它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因此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所发展的特点与方向,充分了解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不断改善工程施工质量,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社会资源,尽可能为施工企业节省成本。为提高企业工程造价与经济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企业往往会通过工程造价来决定对工程的资金投入量,加强编制建筑工程预算方面的研究力度,确保工程概预算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概念阐述

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作为基本建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对建设单位实行投资经济责任制的依据,也是工程建设投资计划编制的依据,同时也是对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财政监督和工程拨款贷款的依据。因此如何确保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的质量,就必须考虑勘察设计最终的质量,尽可能满足建筑工程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相关设计确定工作量,计算建筑工程的价值量,并以货币的形式计算其实际价格;二是概预算编制人员直接参与技术设计,为节约基本建设资金奠定有利条件。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的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设计概预算质量。

三、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1)工程招投标不够规范

在建筑工程中,部分项目工程往往存在不公开招投标的现象,采用邀请招标或者议标等方式规避招标,部分单位签订与招标文件的合同不相符,并且对招投标文件的审查不够严格,尤其是建筑工程量清单的审查不详细,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后期的成本支出,失去了工程概算的实际意义。

(2)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储备资金、人力投入有限,现场调查研究不够,收集资料数据不新,导致概预算编制内容不规范、不细致等,直接降低了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在编制概预算时,往往会出现编制内容不完整、多算、漏算、错算等现象,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出现,直接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投入,难以使工程概预算发挥出实际意义。

(3)项目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施过程中,多数建设单位都缺乏完整的管理方针和策略,部分项目管理无章可循,项目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项目管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建设单位部分工作人员审查比较宽松,不能按照相关审批程序进行,导致概预算失去管理和指导的意义。

(4)建筑工程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其设计阶段是将工程由计划变为现实的重要阶段,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以及进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开支,一味的缩短工程设计时间,导致设计思路和方案不清晰、不合理,图纸内容不够完善,造成了工程后期大量的设计变更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加。

四、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质量的措施分析

(1)落实招投标制,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设计概预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项目建成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工程建成后的质量与功能。为切实提高工程设计概预算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贯彻工程招投标制,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各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力,还有利于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和最优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健全设计变更制度,相关部门根据相关程序严格审查,待审批合格后才能投入实施和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工程监理制度,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执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降低概预算变化的幅度,从而确保整个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设计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是控制概预算的关键,若想提高工程概预算的质量,设计单位必须切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和收集资料和数据,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深入剖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优性。同时积极推广限额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估算对后期工作进行控制,将审批的初步设计进行概算,并将其作为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的限额。因此限额设计是一种有利于实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的有效的设计手段,从而科学合理的确定工程概预算的设计方案。

(3)强化法人责任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部分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责任感,甚至、,大大降低了工程设计概预算的质量。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实现法人责任制,根据建筑工程相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工程监督和管理,全面落实概预算目标责任制,并给予其适当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施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 总结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概预算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大项目收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单位应根据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关措施,落实招投标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强化法人责任制,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设计概预算质量,使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颖.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建筑金属结

构,2013,20:254.

[2]袁林.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的问题研究及对策[J].中国建筑金属结

[3]涂海萍.试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12,01:189-190.

[4]李玉虎.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视

篇9

关键词:概预算在工程造价应用中的必要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实践证明,概预算工作只有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 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才能防止概算超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发生。因此,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找到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抓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挖掘建设市场的巨大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一、工程概预算的概念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概预算,是对工程项目所需全部建设费用计算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阶段,其名称、内容各有不同。总体设计时叫估算;初步设计时叫概算;施工图设计时叫预算;竣工时则叫结算。所以都是“算”,但针对的工程阶段不同,相应地,计算对象和方式也有不同。

二、工程概预算的分类和作用

1 设计概算:是在开始设计阶段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指标,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设备的预算单价,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等资料预先计算工程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建设费用经济文件。简言之,即计算建设项目总费用。主要作用:

国家确定和控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依据;

(2)确定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

(3)工程承包、招标的依据;

(4)核定贷款额度的依据;

(5)考核分析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依据。

三、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方法相对比较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施工工艺与新的建筑结构等在建筑领域不断涌现。所以对建筑工程编制预算,可能会经常地进行定额换算,但是因为我国目前使用的建筑工程预算的确定方法,大部分是静态的、较为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多数是按照几年以前的价格统计为基础来完成的,而且部分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乏整体的代表性,这就导致了工程量计算取费差错的出现。

2设计过程中缺少整体性理念

当前我国使用的预算管理大部分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而建设项目全程系统性的管理意识较为缺乏。因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的预算只是工程前期的经济预测,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其他阶段,因为建筑市场、各种人为原因等,难免会造成预算之外的各种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而盲目地通过预算来安排,可能会影响建筑项目的工程进度、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等。

3施工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随意性

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随意性比较大。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方便工程的施工,往往没有严格地根据设计进行施工,造成了预算计划外的费用支出。出现这种情况后,不得不将原来的设计进行变更以调整工程的预算。但是在进行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的时候,缺乏有效的论证、控制及管理等。

4工程招标制度的不完善性

当前我国使用的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招标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完善。在进行设计招标的时候,工程的建设方缺少科学的管理措施,使得设计方单纯地追求设计的效果,却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建筑设计原则。与此同时,在进行招标的时候,施工方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施工的效益,存在着虚报、多报项目的工程量,使得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实际的工程造价存在严重的不相符。

四、概预算的质量管理措施

1 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的调查

首先要全面的掌握好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对各种施工方法和工艺的研究,进行建筑项目概预算的编制。例如在进行水电工程施工的时候,因为工程对砂石料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砂石的价格会对工程的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工程的现场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状况、砂石料的开采条件、砂石料的运输方式等的了解和分析,根据施工现场的布局来选择材料构件和各种施工设备的存放点,并以此来进行二次搬运与运距的计算。

2 熟悉并理解图纸的设计目的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者需要对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以及各个章节说明等做到非常的熟悉,掌握设计图纸与设计说明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图纸的阅读时候,要从图纸的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着手,弄清建筑工程的性质、工程的类型、工程的规模,依次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细图等的阅读,以更好的获得对各种类图纸所示的位置和相关的关系,之后进行工程量的科学计算。通过科学合理的套用定额,做到定额项目与工程实际相符,避免漏算和重复计算。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者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准确的进行和设计图纸对应的工程量进行计算,这就要求编制的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现场施工经验。设计者的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者对施工工艺的把握上,比如,手脚架的类型、各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特点以及工程的施工特点等等。

3 做好价差调整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体现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准,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根据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的,需要作出价差的调整,即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是历经数年。其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4 提高计算机在概预算编制中的使用率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另外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以及各种项目计算表之间反复抄录和校对,所以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计算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研究出的很多计算机软件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大大减轻了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5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者的培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概预算和造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工程概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概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合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较好的完成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参考文献

[1] 盖丽华.工程概预算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3)

[2] 张文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与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 2011(01)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修装饰,设计阶段

中图分类号:TQ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0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阶段是具体项目建设的开始,是实现项目目标的第一步。这个阶段的工作质量对于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都起着重大影响和决定性作用。装饰装修设计所需要的资源相对较少,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影响重大,一有失误,损失巨大。来自建筑业的常识是: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5%以下,但正是这少于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高达80%甚至更高。因此,高质量地完成设计任务,是建筑工程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初步设计阶段的管理内容

初步设计虽然在深度和内容上与方案设计有所不同,但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内容和重点与方案设计阶段基本一致,首先,要确保设计深度和内容符合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其次,仍然强调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具体的优化和细化。第三,侧重于各功能空间是否符合业主各使用方的使用要求。在管理方式上,强调多种技术方案必选,它能使设计更加趋于合理。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装饰装修设计过程是一个在以往的经验和探索性的直觉指导下,寻求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对某一类工程的经验越丰富,设计中的某些问题也相应地更容易提出直接的定义和解决的方案;而对于复杂的或经验甚少的一类工程,要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佳的解决办法,也可以应用价值工程对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技进行优化。

同时,项目管理团队应重视项目功能的实现。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的结果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建筑是社会生活的载体,是为人们的相关活动服务的,装饰应在功能上体现这一思想。换句话,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团队在设计中优化、细化实用功能。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内容

施工图设计是编制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现场施工的直接依据。因此,这个阶段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的重点是,各专业设计是否协调一致,并审查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施工图阶段的设计管理是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的继续,这个阶段设计已经完成了构思、优化等步骤,开始将设计绘制成蓝图并付诸实施。因此,施工图设计管理应该充分体现前期设计的原则,确保前期确定的设计思路,优化方案能够体现在设计中,并得到进一步的细化。项目管理团队在管理施工图设计时,应把握这样几个原则:是否符合有关部门对方案设计的审批要求;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和施工工艺的要求;是否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优化;设计内容及深度是否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按照这些原则,项目管理团队对施工图设计进行管理,与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不同,项目管理团队参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应注重细节,关注各专业的搭接和协调。

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各专业的协调极其重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往往忽视了与其他相邻专业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交叉的影响因素,这些问题如在设计阶段不能解决,将在施工中影响工程目标的实现,有时还会造成严重的质量缺陷,影响建筑功能的实现。设计时,建造师应督促各个专业设计人员集中讨论,相互核对,进行交叉会审,这样就会暴露很多专业相互交叉,不协调的问题,有的设计协调问题很有普遍性,在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例如,装饰设计图与机电设计图中,末端的位置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由于装饰、机电专业配合不好,几乎每一个工程都会出现装饰吊顶造型和机电末端发生冲突的情况,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对各专业进行协调,绘制综合吊顶图。

安装的专业设计经常会出现专业交叉的问题。安装的各专业设计在绘制施工图时一般对管道和设备的标高会进行初步的规划,但在出图前各专业没有进行详细的校对和汇总,往往会造成施工图中的管线定位交叉、标高出错误等问题,给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造成了较大困难。装饰专业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协调,也是设计时专业协调的重点。为了不剖坏装饰面的完整性,常将音响暗藏于装饰面内,这就需要将音响的位置提前提供给装饰专业,装饰专业设计师按装饰面分隔适当调整好音响位置,再反馈给音响设计师,音响设计师进行计算复核,适当调整。这样既取得了好的装饰效果,也满足了声学要求。

三、项目施工进场后的设计管理内容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将项目设计思想转化为物,从理论到实际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组织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效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项目的建造。设计师作为项目管理团队中的一员,在项目开工后,跟进施工现场服务,与项目管理人员一起,及时发现、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图纸会审时,应充分领会原设计的意图,对要表现的重点空间要重点关注。通过现场放线,将现场的情况与施工图全面对照,将现场与图纸不一致的情况记录清楚,并与原设计充分沟通,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将经过原设计确认的深化设计图纸发放给现场人员进行按图施工。

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有关设计问题,及时与原设计协商,该变更的实时提出工程变更。引起工程造价变动的,应及时通知造价人员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工程基层做完,开始面层施工时,要开始做好整理项目竣工图的准备,收集好全部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等相关有效资料,将原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图和过程中的变更资料汇集到一起,形成该工程项目的竣工图,给项目结算、审计和存档使用。

总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很好地实现工程项目最初设定的各项指标,对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有效控制提供了较好的管理方法。设计施工一体化将项目前期的设计管理与后期的施工管理融为一体,在设计阶段就将以后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反映到施工图纸中,施工单位进场后集成化施工,场外加工场内安装,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作为业主的顾问,能很好的监督工程按预期设定的目标实施,使得各项目标得以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