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7 18:0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县任务目标
2011年全县要确保完成万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5%,节能建筑占比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为“十二五”节能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责任分解
(一)分行业明确目标责任
1、工业。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全县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将工业企业能耗总量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分解下达,并作为对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评价考核内容。重点监控全县18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县工信局要与重点企业签订并落实节能目标责任书,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抓好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关口,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组织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对标先进、强化技改”专项行动,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广30项节能应用技术,工业主导产品单耗水平明显降低。在重点能耗企业引进推广能源管理师和能源管理员制度,在年耗能10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强制配备2名以上能源管理师和能源管理员,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强制配备1名以上能源管理师和能源管理员,大幅度提升全县节能管理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工作,年内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工业节能项目5项。按照省“双三十”要求,加大对区域内列入省“双千企业工程”的重点节能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力度,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当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形成的节能减排能力占本行政区域当年节能量的比例有明显提升。确保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环保局)
2、建筑。编制并组织实施建筑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以提高节能建筑比重为目标,研究制定部门规章和政策措施,完善建筑节能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实施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2个。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严格执行省公共建筑50%、居住建筑65%的节能设计标准,在建和新建建筑全部安装热计量装置;强化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节能产品检测、在建工程稽查、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节能产品使用等环节的闭合监管力度,确保全县城镇500平方米以上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绿色照明、太阳能集热及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新技术应用和普及。全年实现节能建筑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
3、交通运输。编制并组织实施交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节能、高效运输网络,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各类新增运力,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得投放新运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旧汽车,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车辆。2011年,更新双燃料出租车30部,更新其他车型出租车23部;淘汰老旧客车18部,更新节能环保型客车18部。(责任单位:县交运局)
4、商业和公用事业。编制并组织实施商业和公用事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对大型商场、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完成2.4万支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发挥流通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在超市、商场等场所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示范工程5项。进一步完善商贸服务业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年内组织全县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现场会1次。有计划地对城市供水、排水、供热、照明单位进行节能升级改造;2011年县内建设天然气加气站1座;在全县主要路段启动太阳能照明灯示范工程,代替能耗较大的传统路灯;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继续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社、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物价局)
5、农业和农村。编制并组织实施农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加大农业农村节能降耗推进力度和循环经济发展速度。重点建设15个节能型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力争使我县节能型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累计达到50个以上;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污染排放符合总量减排要求。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示范推广4种循环农业模式,普及6类循环农业技术;在新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等节能新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00个,节柴灶2000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广新型农机具200台(套),农机化新技术实施面积达到3万亩,以降低农机作业用油消耗。(责任单位:县农工委、县农牧局、县农机局)
6、公共机构。编制并组织实施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建立完善各级各部门公共机构节能基本工作制度、组织协调机制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抓好公共机构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办公设备节能,利用市场机制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项目2项。全面落实《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2011年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节电率、节水率、节油率均达到5%以上,评选县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5家。(责任单位: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7、教育、卫生、水利等其他领域。编制并组织实施本系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大力建设节能型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空调、电脑、节能灯等节能产品,节能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展本系统节能降耗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培树本行业节能环保示范试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库容量,年内完成6.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其中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文广新局)
(二)各乡镇明确目标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计划安排。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把节能降耗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按照《节能法》和县政府有关节能管理的要求,健全机构、理顺职能、明确责任。按照承担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节能指标,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2、抓住重点环节,确保完成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承担的目标任务,督促、检查辖区内工业、农业、建筑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地谋划实施一批节能工程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推动我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措施
(一)细化目标责任,健全考核体系。一是细化分解责任。由县节能减排办牵头,组织县发改局、统计局、工信局等部门,按照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细化分解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重点企业具体任务和推进目标,由县政府与其签订责任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责任体系,做到“目标、任务、标准、时限、奖惩”五明确,确保全县目标顺利实现。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坚持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年底考核制度,每季度通报各责任单位节能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三是严格兑现奖惩。坚持把节能目标完成和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依规严格奖惩。
(二)加大增量控制,调整优化存量。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口。继续严格落实能评制度,对“两高一资”、能耗高于全县控制指标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备案。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必须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工艺,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考虑产业链的延伸,必须达到同行业能耗、排污先进水平,必须将能耗、排污总量控制在核定范围内。对违规建设的“两高”项目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二是强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制定全县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及落后装备整体实施方案,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加强监察执行处罚力度,促进各企业加快淘汰中小型落后设备的步伐。三是培育壮大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强化服务,鼓励企业投资新建能耗低、污染小、产出大的项目,对低能耗、高产出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支持钢铁等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项目谋划,建立节能支撑。一是大力谋划实施节能减排类项目。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重点工业企业要把谋划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类项目做为项目实施重点,作为本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抓手,全力谋划实施推进。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重点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类项目谋划实施情况将列入全县节能考核的主要内容。对今年安排实施的70个县重点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类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和部门负责制,一月一通报,竣工抓验收,重点见成效;列入市重点的12个节能项目确保按期完成,实现项目年节能能力14万吨标准煤。二是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全年推广30项节能重大技术,县科技三项经费要侧重支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资金、项目占比达到1/4以上。
(四)实施动态监测,控制能耗总量。一是实施能耗总量控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实行总量控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进行动态管理。对超过限定指标的,及时下达预警通知并采取“两高”企业限产等措施。对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且节能指标完成好的乡镇和企业,适当调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使有限的容量发挥最大效益。二是继续施行每月会商制度。定期召开由县主要领导参加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龙山电厂、崇利制钢等重点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情况和建筑、农业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和分析,及时解决全县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五)发挥市场功能,加大杠杆调控。一是健全市场促进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加速推广节能产业化发展。邀请国内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专家,到全县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8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巡诊行动,帮助企业查找节能漏洞,同时推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二是强化电价杠杆调控。组织高耗能设备、产品大检查,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三是加强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节能信息沟通、共享,探索实行节能成效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相挂钩。
(六)实行能效对标,落实激励机制。一是深入推进能耗大户对标。采取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和同业对标等方式,分行业树立标杆,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信息。二是建立对标核查制度。把对标行动开展情况纳入节能监察和环境监察的重要内容。督导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三是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将节能技改作为工业技改贴息资金重点投入方向,对积极开展技改对标且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要素供应等方面优先支持;对不参加对标行动或措施不力、进展不快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
篇2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阳”的中心任务,我局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结构、促对接、兴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不断优化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积极助力“2345”转方式工程建设,推进住有所居、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引导我区加快对接深莞惠、融入珠三角的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规划编制与服务,推动区域发展紧密对接
(一)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超前谋划,积极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对接合作。抓紧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开展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修编;督促各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开展山顶国际会议中心、体育公园及休闲谷等重点项目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规划编制。
(二)加快新型城市化规划步伐,强化规划在指导城市化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完成东部片区、片区北部组团,部片区、区,片区,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片区、片区、各镇行政中心片区,以及生态体育公园项目、休闲谷项目等1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提高城镇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
(三)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各镇完成2个以上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四)完成公园、详细规划,区、区市政专项规划以及路城市设计(白云一路至淡澳河,长约5.8公里,控制宽度300米)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
二、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城乡规划实施
(一)实施阳光规划,强化社会监督和公共参与,在规划编制、修改、实施各环节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提高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保障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规范、高效组织区城市规划建设联审小组会议和局规划建设评审小组会议,有计划、按程序地把前期工作做细,做翔实,做好沟通和预汇报工作,把需要评审的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并提出结论性的问题供评委们参考评审。
(三)继续完善我区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管理规定,起草并争取出台《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
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安全。
(三)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等制度;深入开展防高坠、防坍塌、防起重机械伤害三类事故的专项治理。
(四)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五)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六)配合市局做初步规划全市预拌砂浆布点工作,合理规划分布我区生产预拌砂浆企业,即能市场的使用又能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力宣传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四、强化行业市场的监管和整治
(一)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诚信体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二)继续强化燃气市场监管,引导督促各企业,各供应站扎实完成安全发展和供气保障工作。引导相关企业适应发展形势,适当增加人力、科学调配工作,设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装、安装、通气点火等业务需求,切实提升燃气保障服务水平。
五、采用备案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一是做好工程造价备案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政府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备案工作;三是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价备案工作;四是做好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价备案工作。
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
(一)着重理顺职能移交衔接,紧密跟进区政府与有关企业达成的保障房建设合作项目,大力推进淡水古屋、淡水粮所两处分别进行200套的保障房建设,切实确保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二)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创建活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创新住宅建设理念,带动城乡住宅品质整体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实践。调整完善并编制完成我区绿道网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推动已确定的绿道网示范段的建设实施。一是配合故居纪念园项目开展周边绿道的规划设计,将该段绿道打造成串连秋长东部片区各景观要素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树名木、山塘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节点的纽带;建设方案融入4a级景区建设规划中,目前正在编制。二是引导镇隆镇抓紧启动西部片区山水绿道建设,将之打造成串联镇隆丰富山水、人文、红色旅游资源的绿色走廊,争取在6月底建成11公里村庄绿道配合该镇荔枝节节庆活动深入开展。三是提请区政府拨出经费,完善体育文化公园一期、淡澳河两岸等现有已建成公共休闲项目的绿道建设要素及标识系统内容;完善后,预计可以形成13公里的城市绿道。
六、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低碳发展
(一)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实施节能示范工程,全面推广应用新产品、新设备和节能、
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严格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环节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推广七层以下住宅工程中使用太阳能设备,加大对农房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和引导村民使用简便、环保、实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适用技术。(二)积极开展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作。与经贸局节能办联合进行全区3000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耗调查的工作,为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和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作提供真实有效数据。
七、着力抓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确保机关作风好,干部队伍优秀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多渠道多岗位多形式培养锻炼干部,着眼于为科学发展选干部、建队伍、聚人才,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大力倡导庸者下能者上、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干事氛围,让真心想干事的干成事。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五型机关建设等活动,打造“幸福住建”。倡导“快乐工作欢愉生活”的工作理念,构建和谐生动的制度环境,增强人文关怀,让干部职工感到安心、舒心、暖心,积极营造干部职工团结友爱的干事创业氛围。
篇3
一、2017年主要工作与成效
1、以提高行业参与人员科学素质为重点,着力提升建设领域科技水平。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建设培训中心现有大专、本科各层次的学历教育。在读生25人。上半年有2016级大专班和2016级本科班两届学员共20人毕业。组织全市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招投标机构、评标专家宣贯培训计1434人。今年组织了的特种作业人员理论培训和考试,共计2167人。今年组织完成了电工、电焊工、普通架子工、施工升降机司机、物料提升机司机、建筑塔式起重机司机、信号司索工等多个工种的实际操作考试,共计909人。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取送样员、见证员持证上岗制度。今年已有850人通过培训考试并取得了证书。完成各类人员继续教育5920人次。精心举办全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岗位证书年检工作和再教育工作,培训考核人数约1245余人。举办湖州市“美丽乡村与村镇规划管理”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开展建筑行业技工培训及鉴定,583人参加鉴定,取得建设行业技能人员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2、开展建筑领域新技术示范工作。完成31项省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6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项建筑业新技术示范项目的申报。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能耗监测等工作。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建设领域科技化水平。
二、2018年工作要点
1、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并利用工地服务、民工学校、专题培训等载体,充分发挥建设部门和建筑行业人员的工作特点与技术优势,加大对科技知识的宣传和科技普及工作,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支持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2、加强建筑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突出职业培训,切实抓好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监理人员和安全生产专管员等培训,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
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被动措施、主动措施、建筑全寿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现有社会的人文环境与社会状况大家都很清楚的认识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与环境保护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响应国家、地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号召,大家在逐渐的注重和遵循着绿色设计这一原则。而绿色建筑设计相对于建筑来说是总协调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那我们如何做才能使建筑“绿色”呢?一个项目的立项到竣工大致要经过设计策划、项目选址、绿化设计方案、场地绿化与景观环境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下面通过几个比较着重的环节来分别阐述一下。
项目选址、地理优势、朝向
一个项目的着建要经过设计策划,明确绿色建筑的项目定位、建设目标、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当进行项目选址时要遵照几个原则:优先选择已开发用地或者废弃地;选择有良好市政基础设施的场地;场地要安全可靠,避免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陷、沼泽、地震带、风暴、地磁、土壤含量招标等自然灾害或不可靠等因素地域。避开这些因素外就要求我们要选择因地制宜,就原有风貌地理地势来开发建设。例如:位于“天津蓟县山水和苑项目”的开发建设在策划和选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最终选址于一处座北朝南,南侧紧临翠屏湖,周边山体环绕,地势南低北高的优越地块。此地块地理特点很多:首先此地块依山相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空气清新。其次南低北高的地势和整个地块南偏东15左右,这样可以捕获更多南面临水过来的季风得以充分利用,使室内空气流动更畅通,有益于空气的洁净度。再次由于地势的南低北高,从建筑方案的天际线设计方面以南往北依次设计顺序为独栋别墅、连体别墅、洋房。设计风格为英伦风,这样建筑北高临下时错落有致的屋顶也是别有一番风景。同时这样的地势也可以阻挡冬天的冷空气从而形成园区的小环境。最后项目还采用了东西流线建筑错位设计手法,这样可以使建筑捕获更多的阳光、季风和景观,使项目实现价值的自我提升,同时也符合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依山就势的设计原则。
材料的选择
建筑的节能主要考核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外门窗气密性、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等方面,且不宜设置大量的凸窗和屋顶天窗,住宅建筑不得在北向的卧室、起居室设置凸窗。这些都是衡量建筑是否节能的重要因素,那么一个建筑选择什么材料尤为重要,选择合理的材料可以减少施工程序施工简单、节省造价、节约能耗等好处。例如:位于“天津北辰区某酒堡项目”共有两个子项为企业形象的综合楼和生产厂房,成纵横布置。初始设计均为石材外檐,但因建设方造价超过预算欲把项目的外檐材料均改为涂料饰面,大大影响了外檐效果。我们通常维护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由钢筋混凝土、砌块和保温材料组成,但由于近几年保温材料所造成失火事件亦有几例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材料的燃烧性能一再被大家关注。介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这里介绍一种自保温系统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此材料具有容重轻、强度高、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λ较小)、隔音性能好(材质由均匀的细小空洞组成)、耐火性能好(为A级不燃材料)、耐久性时间长、抗冻性能好、抗渗性能好、软化系数高、为绿色环保材料、施工简单造价低、表面质量好不开裂、吊挂物体方便不开裂等特点。故应用在此项目中就其单方面造价原因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两种材料的价格和人工安装费等造价之和相比之下此特点尤为突出,故节省下来的造价保证了综合楼整个立面和厂房相连接的部分为石材墙面。此材料的应用只需在外墙涂抹一层保温灰即可满足保温性能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材料消防问题,更重要的是此材料的应用可大大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资源的节能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耗,其中水、暖、电、气的消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项目具体来言我们应该着手哪方面?
当需要分期开发建设一、二期的雨污水如何结合,当一期将要交付使用时而二期还未投入建设,设施设备无法满足一期的使用,故在一期设计的污水池埋于地下,当与二期能够顺利接轨时此处污水池经过处理可以转变成雨水的蓄水池用于日常的绿化灌溉,这点是很好的结合与利用。
电的节约能耗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反光材料配合适当的角度来折射光源以补充室内的光亮度。夏天高度角较高的光源可以被反光板直接阻挡,对下部景观窗起到这样作用,避免潜在的直接眩光;冬季高度角较低的光线通过反光板反射到天花板上提高远窗处的照度值,解决房间中自然光分布不均。反光板的利用增加了日常的自然光照时间,大大减小了机械能源的光照时间来减少电的能耗。
“暖和气”通常可以理解为空调通风或采暖。刚才提到分期开发建设所带来设备设施可能无法达到就绪状态,那么“暖和气”我们体现在地源、水源热泵形式上。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能源转移到高位能源的机械装置。地源和水源热泵就是分别从地表水、地下水和地下土壤中提取浅层地热能对建筑物供暖或者将建筑物中的热能释放到这些介质中,从而实现对建筑物的制冷,通过利用自然界自身的特点实现对建筑物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资源的节能是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自然能源将其转化为我们可利用能源这才是关键,敢去尝试或引用一些新理念和科技类产品,而不是惯用的保守做法。因此我们应倡导新概念,尝试新技术,创造新领域。
技术管理——人员、时间的节能
对于现场施工而言技术管理是件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周期,施工顺序仅仅有条,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窝工现象。对于现场管理很多工种都有交叉作业,但何种工种进行交叉合理是关键。好的交叉作业即可交叉借力,又可节省时间。例如:住宅公共部位精装修、土建墙体抹灰、综合管网挖沟这三个施工单位交叉作业便是不利条件。土建墙体抹灰人员楼上楼下走动,而精装修在首层材料堆积,形成通道拥堵,现场比较混杂。再加上楼宇间管道开挖,土壤侧翻地坪很高,又到了雨季,园区道路无法下脚。要么进不去,要么进去就出不来。没有好的施工顺序安排,就无法考虑到现场形象的对外宣传与业主之间的互动。这样既造成了施工复杂又耽误了进度。因此在项目开展的同时要有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安排,同时还要有一些应对措施,主动处理事务,不能坐以待毙,重要的是还要有妥帖的执行力。在这里主要阐述节能不仅是只有事与物的节能还有人员和时间的节能,这常是我们被忽略的,因此要做好技术管理的节能。
绿色建筑是通过策划、设计、施工、应用、长期观察、实践、再发展循环的过程,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的过程,才会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节省可利用资源,我们只有更多的采取被动措施来直接利用阳光、风能、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水平。通常包括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雨水入渗等措施。而不是采取主动措施通过采用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改善室内舒适度和室内外环境性能。通常包括采暖、空调、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措施。只有我们遵循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才能使绿色建筑更大的发挥他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绿化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为美化、舒适化和低碳化。
参考文献:
篇5
“*”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市实际,勇于创新突破,全市节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连续三年万元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0%以上,但要完成“*”末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0%的目标,后两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随着我市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万元GDP能耗低水平与全市能源消费急剧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单位能耗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在三产的比重逐年增加,对节能工作的压力逐步增大,城市和居民生活用电持续攀升,使得我市节能工作面临更为严峻形势。
2009年,是确保完成我市“*”期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责任,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就2009年全市节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作为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计划,强化目标考核,加大资金投入,狠抓节能技改,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和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总体目标要求,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各区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2%,9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4035吨标煤(见附件);实施重点节能项目20个,总投资3.9亿元;省百家重点耗能企业黄山龙胜化工有限公司实现节能1500吨标准煤;市本级财政节能投入40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节能技术改造
1.围绕节煤、节水、节电、余热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大规模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工程。加快在建的国家节能项目的实施进度。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加强重点节能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为载体,推动节能降耗重大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和推广。(责任单位:市经委)
2.全力做好国家和省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组织申报和争取工作,做到在建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抓好已列入国家、省节能扶持项目的监管工作,实行重点项目季调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责任单位:市经委)
3.加强节能项目管理。对列入中央及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要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资金和项目实施管理。建立项目调度跟踪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建成、达产达效。(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4.始终贯彻落实“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实施一批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精加工、深加工项目,促进能源、原材料产业升级。结合我市六大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中药等特色产业项目的实施,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快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带动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占地区总值的比重。(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
5.开展企业能源调查。结合国家经济普查工作,深入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摸清每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能耗物耗、用能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排队和分类指导。(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经委、市质监局)
(三)加快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
6.开展电机系统变频节能改造、锅炉烟气的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在重点耗能企业中对锅炉符合燃烧要求的企业推广使用燃煤催化燃烧技术。整治集中供热区的小锅炉。(责任单位:市经委、市环保局、各区县政府)
7.积极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煤节油节电技术应用研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委)
(四)抓好重点企业节能
8.对年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9户重点耗能企业,建全节能责任制,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实施节能奖励措施,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活动,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管理工作。促进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带动行业节能水平大幅度提高。确保省百家重点耗能企业龙胜化工和其它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完成全年节能目标。(责任单位:市经委、市统计局、市质监局)
9.建立全市耗能2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定期上报制度,开展能源利用运行监测分析,企业能源审计、能源监测,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落实节能措施,做好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和分析使用,及时把握企业能源消费走势。每季度通报一次重点用能企业指标完成情况。抓好国家、省市能耗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经委、市质监局)
(五)积极推进重点领域节能
10.强化交通运输节能。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监测方法》,以能耗为重要指标严格执行营运车辆准入和退出制度。在客运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在全市驾校推广使用驾培模拟器教学,降低驾驶培训中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加强运输节油管理。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的运力。(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
11.抓好农业节能。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积极推广农村沼气、秸杆固化气化和太阳能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使用。2009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2820口以上。(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区县政府)
12.推动机关节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研究制定市直机关节电、节水和公务用车使用等节约工作的标准和办法;规范办公设备及用品的采购、配备和使用,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要严格执行办公设施、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广泛深入开展节电、节水、节油等活动。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节电、节油、节水要在*年基础上降低5%。要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大力压缩会议、文件、通信等方面的费用支出。(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财政局)
13.节约城市公共照明用电。各区县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科学制定城市公共照明规划,合理划分城市照明等级,确保以道路照明为主的功能照明,推广使用节能型路灯。在用电高峰时段,减少城市景观照明、娱乐场所霓虹灯等用电。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关闭不必要的夜间照明。在保证车辆、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启和关闭路灯,在深夜试行间隔开灯或降低光源功率。除重大的庆祝活动外,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特别是办公区和住宅小区装饰性景观照明。在照明路灯和景观照明,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责任部门:市建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14.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按照以电定用、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的原则,制定并严格实施科学合理的电力错峰、避峰和有序用电方案,加强无功管理。(责任单位:市经委、市供电公司)
(六)加强建筑领域节能工作
15.推进散装水泥发展,巩固“禁粘限实”成果。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33号)、《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第216号令)和《关于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黄政办秘〔2009〕23号)文件精神,加大“禁实限粘”和砂浆“禁现”执法检查力度。引导和支持新型墙材企业和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有序发展。确保全市水泥散装率达48%,城市规划区内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大砖。(责任单位:市建委、各区县政府)
16.实施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设示范工程。在既有建筑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空气能。在新建建筑中,充分考虑大力推广太阳能、空气能和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点建设一批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示范工程。(责任单位:市建委)
(七)开展项目节能评估
17.修改和完善项目节能评估体系。依据《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办法》,修改和完善《黄山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办法》,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制定评估标准,不断完善节能评估审查体系,加强项目全过程的节能监管,严把增量节能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防止新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确保全市所有新上项目的进行节能评估,彻底把住能评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
18.加快节能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培育。建立节能服务中介服务机构和节能服务咨询机构库,规范节能咨询服务市场,对即有项目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检测,对新建项目开展节能评估,把节能服务工作纳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责任单位:市经委)
(八)深化全民节能行动大力推广绿色照明产品,引领全民节能,在全市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以交通运输设备节油、锅炉窑炉节能、电机系统节电、空调冰箱节电、公共机构节能、建筑节能为重点,突出加强节油节电。积极开展节能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以及能源短缺体验活动。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制定系列宣传报道方案,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采取企业访谈、公益广告、座谈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切实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在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开展节能专项行动,组织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全市各行业、全体市民的节能意识,并积极付诸行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节能工作。(责任单位:市节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保障措施
19.进一步提高认识。2009年是全面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关键年,要充分认识到2009年工作对完成“*”节能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要采取更加迅速、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加扎实的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千方百计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节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配置、使用电力资源,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与方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根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第三条省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委)负责本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起草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拟定技术标准;
(二)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扶持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节电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三)推动能源服务中介组织的发展。
省级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州、市经委负责制定和实施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计划,提出负荷管理目标、节电目标和实施方案等。
第五条电网经营企业负责制定本企业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及技术的实施计划和措施,设立相应机构,配置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第六条电力用户应当采用高效节电技术和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能效率,减少电力消耗,并配合落实各项负荷管理。
大中型电力用户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设立节电管理岗位,并配备培训合格的专业节电管理技术人员从事本单位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负荷和节电管理
第七条省经委应当制定全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目标规划。
有关部门在制定电力发展规划时,应当把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纳入其中。
第八条电网经营企业应当开展负荷管理工作,平衡电力供求,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合理有效地实现转移高峰最大负荷,提高用电负荷率。
第九条电网经营企业应当加快建设和完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负荷监控能力达到本地区总用电负荷的70%及以上。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站系统和通信通道由电网经营企业建设,用户终端由电力用户购置并委托供电部门安装。
第十条各级经委通过调整电力用户的生产班次、错开上下班时间、调整周休息日以及将用电设备检修安排在用电高峰季节或高峰时段等方式,实施负荷管理。
第十一条在电力供需紧张情况下,省经委应当组织电网经营企业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用电方案,采取科学、合理、有效措施,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
第十二条各级经委应当定期组织对用电大户的单位产品电耗进行考核管理、用电检查和评估,定期公布高耗电行业平均用电单耗,制定高耗电行业单位产品电耗最高限额标准,督促用户降低用电单耗。
第十三条各级经委定期对供电企业供电营业区内的用电大户进行排序,确定节电增效的重点电力用户。
被确定的节电增效重点电力用户应当确定节电项目、提出节电措施、预测节电效益。
第十四条重点鼓励下列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
(一)推广绿色照明技术、产品和节能型家用电器;
(二)推广高效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的应用技术,加快低效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的更新改造,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三)推广大功率低频电源冶炼技术;
(四)推广交流电动机调速运行技术;
(五)推广电力负荷管理技术;
(六)推广无功自动补偿技术;
(七)推广建筑节能、环保技术;
(八)加强发电厂厂用电和供电线损管理和考核;
(九)支持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支持和鼓励煤层气发电项目;
(十)推广高效热泵、余热余能利用技术和电力蓄冷、蓄热技术。
第三章经费来源和使用
第十五条电力需求侧管理经费来源:
(一)从销售电价代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中提取;
(二)从差别电价电费中筹集;
(三)从电厂非计划停运违约费中筹集;
(四)从财政预算中列支。
第十六条电力需求侧管理经费主要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培训和示范项目,支持节电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用于用户节电技术改造、购买节电产品和实行可中断负荷的经济补贴,支持电网企业建设负荷管理系统等。
第四章宣传与培训
第十七条各级经委应当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电意识,为电力用户提供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信息和经验,引导电力用户采用科学的用电方式和先进的用电技术。
第十八条各级经委应当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标准、技术等知识的培训,增强电力用户的节能意识,促进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
电网经营企业要配合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第五章奖励和惩罚
第十九条各级经委应当对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电网经营企业、发电企业和用电大户应当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对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条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电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单位、企业,对生产、销售或者转让国家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电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厂家、销售商,依法予以处理。
对用电检查和评估不合格,未按期完成整改,超计划用电方案用电的企业,列入错峰、限电名单,调减用电指标,直至中止供电。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所称负荷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确保合理用电、有序用电。
本办法所称技术手段是指采用可以实现移峰填谷、明显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生产工艺、材料和设备,以及启动负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在负荷高峰时段实施可中断用电和短时限电。
篇7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强国、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区战略为纲领,以实施市政府《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行动方案》为主线,以建立质量强区为总目标,以提升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为重点,创新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区,到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质量强市发展目标。
主要目标
到2015年底前,率先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质量监管体制,形成各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崇尚质量、追求卓越”成为主流的质量文化,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工作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显著增强,把我区建成我市质量强区的典范。
(一)产品质量目标
普遍推行产品质量认证,1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对涉及健康安全的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主要工业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8%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建立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产生机制,大力推进市质量奖、省名牌、市优质品牌评价工作,到2015年,名牌产品达到21项、市优质品牌达到18项,并有1家企业获得省质量奖、1家企业获得市质量奖。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二)服务质量目标
1.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街道文化站达到省级标准,每30万人拥有1座小型以上图书馆,每2万人拥有1个社区图书室,公共图书馆藏书实现常住人口人均拥有0.5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90%。
2.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3-5岁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100%,新创2所省级示范园、5所市级示范园、5所区级示范园,打造1所国内知名的特色高中,初步建成各类教育优质均衡、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3.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达到2000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500人,主要健康指标和业务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全面推行国家和地方服务质量标准。重点服务行业实施GB/T19004-2011《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标准,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平,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中的重点单位和金融、商贸、物流业中的重点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大力推动管理创新,以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提高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三)工程质量目标
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确保保障性住房质量合格,确保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实现零事故,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
(四)环境质量目标
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减排标准。工业废水95%以上达标排放,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全年的9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资源消耗水平显著下降,到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建设用地累计下降2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水耗累计下降2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以上,完成市政府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
主要任务
(一)提升产品质量
贯彻实施市有关部门加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意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体系。推广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标准,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强制性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台账登记、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加强进出口质量安全监管,防止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传出,出口产品检验合格率达99%以上。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畅通12315、12365等质量投诉举报渠道,建立群众举报、质量申投诉等综合信息分析系统,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责任单位:市质监第一分局、区工商局、区卫生局)
(二)提升服务质量
1.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完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推进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向基层布点,形成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和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责任单位:区文体出版旅游局)
2.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校园改造标准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形成多元开放、优质高效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成全省教育强区。(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3.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构建合理医疗机构布局和网络,完善医疗急救功能和妇幼保健服务,大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快便民就医工程和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后续建设,建立职业病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化。(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4.提升服务管理质量。借鉴国外服务业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信息服务、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管理规范化、服务精品化、运营国际化。以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生活业顾客满意度达75以上,生产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区经发局、区文体出版旅游局)
(三)提升工程质量
贯彻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的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主体的质量责任。大力推进建设工法开发和应用,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推行样板引路、标准化施工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确保保障性住房质量。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增强学校、医院、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等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切实抓好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监督,确保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工程质量。(责任单位:区建设局)
(四)提升环境质量
1.积极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针对辖区主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水、气、声环境的综合整治,着力改善辖区总体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湖里的城市品位和居民的幸福指数,推进湖里城市化进程,推动东部新城区的形成。(责任单位:湖里环保分局)
2.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坚持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走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态发展之路,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互联网、创意设计等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严格落实国家节能技术标准,加强室内装饰装潢质量监管和检测,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新建工程达到100%,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普及率达到30%以上。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旧工业区改造,建设宜居城区。(责任单位:区经发局、湖里环保分局、区建设局、区发改局)
(五)大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完善有利于企业品牌培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创建自主品牌为重点,做好省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培育、保护和奖励工作。贯彻落实我市“内外需齐拓展,二三产共推进”中的智慧,形成计算机通信、平板显示、电力电器、航空工业、品牌服饰等百亿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商务营运、金融、文化创意等成为支柱产业,建成现代服务业重要聚集区、都市科技核心区和区域性商务营运中心。(责任单位:市质监第一分局、区经发局、区财政局、区工商局)
(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促进保护体系和先进技术标准体系,鼓励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运用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抢占国际国内市场,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年平均11件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全国创新型城区。进一步推进辖区珠宝、商贸、物流等行业标准化工作,切实提高企业人员标准化素质。围绕我区主导产业、重点产品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出台《湖里区标准化战略工作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构建完善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及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提升全区企业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区域标准化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质监第一分局、区发改局、区经发局、区科技局、区文体出版旅游局)
(七)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手段,对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重要工业品和农产品、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设备监理工作,对大型设备安装、使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控制。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加强对法定检验进出口商品的通关单联网核查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逃避监管行为,防止不合格商品出入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确保食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质量安全。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推动建立商品质量安全联盟和产(商)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责任单位:市质监第一分局、区建设局)
(八)实施质量管理进步工程
以管理创新促进质量管理进步。实施以省、市质量奖为载体,以推广卓越绩效模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进步工程,建设以卓越绩效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区。每年引导一批重点企业导入、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培训一批企业卓越绩效管理人员,培养一批优秀的卓越绩效管理专家,催生一批管理创新成果,使“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管理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引导教育、医疗卫生等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促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责任单位:市质监第一分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
实施步骤
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分三步走,即分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启动阶段(2012年8月)。区政府召开全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启动质量强区战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质量强区方案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加大质量强区战略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全面推动,初步建立质量强区工作机制。
(二)实施阶段(2012年-2015年)。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广大企业普遍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全面提高。各职能部门严格按职责分工的要求,每年制定出工作要点,并抓好实施,每半年报告一次进展情况。
(三)总结阶段(2015年底)。领导小组组织考核验收工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完善工作措施,提出下一轮战略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已成立区长为组长的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区质量强区办”)负责日常工作,挂靠区经发局。市质监第一分局、区建设局、区发改局、湖里环保分局分别作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各相关部门要相应成立“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本系统的“质量强区”工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质量强区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二)明确工作职责。区质量强区办要建立和完善督查指导、考核制度。各成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法制保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认真推进本领域质量工作。各成员单位每半年将质量强区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计划报送区质量强区办。
(三)强化效能考核。区质量强区办要会同区效能办、各工作组牵头单位,抓紧研究制定质量强区工作考核办法,并纳入区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体系,定期组织考核。领导小组将对在质量强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对工作中推诿扯皮、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四)加强舆论宣传。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要坚持典型引路,以正面宣传为主,对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优秀企业和质量过硬的名优产品,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要正确处理新闻监督与社会效果的关系,既要发挥新闻舆论的公开监督作用,又要把握宣传的时机、力度和分寸。要通过宣传引导,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把“质量强区”与创建文明城区活动结合起来;二是把“质量强区”与推进名牌战略和实施标准化战略结合起来;三是把“质量强区”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四是把推进“质量强区”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四个结合”促进我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品牌声誉好、生产规模大的项目或企业;实施品牌带动,通过项目带动拉动经济增长,品牌带动促进了项目带动,品牌带动提升我区经济的质量;促进优良资本向名牌企业转移,增加名牌产品的科技投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质量强区工作上来。
(六)设立“区长质量奖”。设立“区长质量奖”,主要表彰和奖励当年在实施“质量强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1)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给予80万元奖励;
(2)对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3)对获得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篇8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共识
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过程中,局领导班子成员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集中学习和专题调研,对如何在发展改革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思考,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改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发展改革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推进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下共识。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抢抓科学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是我县取得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力之源。象山30年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推动全县发展改革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部署要求,坚持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
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牢牢抓住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尽快走出金融危机,促进象山科学发展“漂亮转身”,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促进我县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改革部门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以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努力在解决社保、医疗、弱势群体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为县委县政府提出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民生事业和谐发展。
4、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作为发展改革部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着力推进创业创新、结构调整、要素保障、统筹城乡的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矛盾,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向改革创新要新的动力、新的资源、新的空间,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余姚体制机制新优势。
二、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发改局党委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发展改革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精心谋划,主动有为,发展和改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抓统筹谋划,参谋助手作用较好发挥。近年来,局党委围绕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这一职能,积极主动地为县委、县政府谋思路、出主意、抓落实,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一是加强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注重将调研成果提炼为决策方案,转化为工作举措。近年来,先后就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改革创新、物价监管”等重大课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二是加强规划引导。规划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既抓好规划的编制实施,又强化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相继编制《象山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象山县船舶修造中长期发展规划》、《象山县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对引导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规划管理,编制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开展规划纲要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工作。三是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坚持经济形势季度分析制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加强经济形势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反复研判形势,及时综合分析提出有高度、有深度、有观点的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突出把握发展特点及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把握大局、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抓项目建设促进投资较快增长。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综合部门,我局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的适度增长。一是强化要素保障。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申报争取项目,今年下半年以来,上报国家、市中央投资储备项目6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列入新增中央投资计划,争取到中央投资资金3370万元,积极争列省市重点项目,落实总用地指标5180亩,争取到市统筹指标项目47个,到位用地指标3950亩。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政府投资项目,择优筛选18个项目向市、县级金融机构推介,部分项目已明确贷款意向。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完成县长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专项审计工作。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施评估,出台《象山县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修订《象山县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新行政中心建设前期研究工作,推进风电等重大前期项目工作进度。加强造价队伍建设,提高造价审核效率。建立中介机构业绩审核通报制度,从严控制超概算超预算现象,08年共核减概算和预算标底1.38亿元。三是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建立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制、联合审查和专家评议制度。重点实事工程审批实行优先办理制、提前介入制、陪同办理制、现场办公制、预先告知制“绿色通道”审批办法,海水淡化、海螺水泥、中油重工等重大项目获省市核准。集中力量做好船舶企业的审批服务工作,10个待批的船舶修造企业8家已列入市发改委首批解决名单。
(三)抓协调服务,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积极发挥“重点工程攻坚年”活动办公室作用,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工程监管,制订出台《象山县重点工程考核评优办法》,做好人大政协督查员、干警联系人、挂职联络人制度的组织落实工作。强化协调服务,协调解决了炸药缺供、石材供应难、柴油供应紧张、建筑材料涨价等问题,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加强载体平台建设,重点工程简报实行“一周一报”制(刊出27期),及时通报项目前期和工程建设进度。有效开展“开工促进月”、“环境整治月”、“安全质量月”、“竣工投产月”等专项活动活动,力促城东市场、林善岙隧道、新乐船厂等14个项目实现新开工,三门口大桥、丹城四小、中心城区滨海水厂等12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印发《县重点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重点工程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2008年,41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34.36亿元,占年计划112.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45个百分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四)抓体制创新,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牵头完成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遗属政策的出台实施。中心镇改革步伐加快,石浦镇已列入全国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西周镇培育政策已出台,贤庠镇已列入省级第二批中心镇培育规划候选名单。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象山县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并通过市里论证;初步拟定《石浦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方案》。全面完成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参保农户12.8万户,参保率达98.5%。
(五)抓监管服务,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一是加强价格监管。积极应对价格上涨偏快引发的价格问题,保持市场价格稳定。改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解决企业间热供需矛盾。及时制止我县客运中巴车的集体上涨等价格行为,积极疏导水、电、热气、屠宰等价格矛盾。依法对粮食、牛奶、食用油、石油液化气等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全面完成2007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工作。积极配合县政府做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审核工作,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二是严格价格执法。组织开展清费减负活动。减免企业价格评估收费2万余元严格督查150多项停止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落实,及时办理收费许可证的注销变更。同时,清理规范各镇乡、街道自行出台的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共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5个,暂停68个,降低(包括经营服务性收费)18个,进一步减轻了群众和企业的负担。重点查处公安、农林、工商、国土、气象等12个部门的涉企收费,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件,违法金额10.2万元。三是优化价格服务。积极开展“代表委员谈价格、《价格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月、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宣传价格法规政策。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化解价格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开展价格认证,拓展价格服务领域。
(六)抓资源节约,新型墙材使用逐步推广。全面开展砖瓦窑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工作,按计划完成淘汰拆除14座粘土砖瓦窑任务。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推广应用,完成建筑节能和新墙材推广应用市级试点示范项目验收,完成我县5家新型墙材企业产品资格认证。新墙材总产量达1.11亿标砖,新墙材应用比例达68%,新墙材生产比例达52%;积极做好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和混泥土搅拌车辆的养路费减免的协调工作,散装水泥生产率达到75%。加强墙改、散装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征收突破1000万元。推行墙改散装基金缓缴措施,10家企业缓缴墙改散装基金400万余元。
(七)抓内部建设,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注重学习培训,邀请相关领导作十七大精神、依法行政、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制订出台《局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刊出《发展和改革》30期,《今日象山》刊登我局相关工作报道60篇。加强内部管理,依据“四条禁令”等相关规定,出台《局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规处理意见》,制定《局编制外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意见》,规范编外职工待遇。增强工作主动性,建立局领导工作一周上报和科室月度工作检查制度。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倡导创新合作的机关文化,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提升机关效能,组织召开机关行风建设监督员会议。深入开展“帮企业、鼓干劲、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出台八方面帮扶措施,成立帮扶小组,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局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08年度局获得县开放型经济优胜服务单位,县重点工程优胜服务单位,县调研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驾驭和统揽全局的能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丰富和完善发展改革工作思路;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切实加强发改局自身建设,更好地肩负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的职责。总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这几年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最根本的经验,也是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最根本的要求。
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总体上看,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思想是高度重视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行动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是果断有力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高标准来衡量,按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衡量,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解放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从总体上说,局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工作作风的主流是好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改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思想观念、工作措施、操作能力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履行好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当好参谋助手、开展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有效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因此组织协调力度还不足,改革创新的步子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以及创新规划管理方法、提升产业结构、推进重大项目、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还有不少难题亟待破解,需要我们作更为艰苦和深入的探索。
2、重大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警预测,科学把握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增强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为县委县政府提出决策依据,是发改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但我们深切感到,在工作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层次不一,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等问题,因此对宏观经济和战略研究的工作力量整合不够、力度不大,注重抓当前,谋划长远的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关系长远的思路、规划、项目政策等研究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化,前瞻性地预见重大问题、系统性地分析矛盾根源、创造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上仍需进一步强化。比如,规划体制改革推进较慢,规划安排和落实还缺乏有效的机制,重编制轻实施现象比较明显,实施约束力不强,规划对发展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参谋助手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虽然我们的很多建议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但是从高标准严要求来看,尚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深度研判经济形势,准确提供对策建议还有待研究深化。“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存有困难,刚好处于金融危机影响的非常时期,指标等重要问题的研究难度更大,如何整合资源,科学定位象山的发展还需要依托研究机构共同研究。
3、重大项目的推进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是拉动内需实现保增促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局着力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为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比如,项目推进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如何进一步增强全局合力、增强与县级有关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的合力,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重大项目督查监管,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及如何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等等问题还需深入的研究,探索更好的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还存在不足,项目整体推进不快、项目前期谋划储备、投资结构优化、投资体制改革等存在问题需要继续探索。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还不够,在项目推进和管理中的综合协调效果不甚理想,部分问题困难没有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对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全过程了解、跟踪、督查,掌握工程推进情况还不够全面及时。造价审核效率还需提高,与相关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交流沟通还不够,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还需加强。个别项目在监管审批与监管的相互配合协调上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在内部操作流程上做进一步规范,价格成本监审机制尚需规范落实。
4、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还需进一步深入。我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中,认真履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职能,积极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作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体上创新突破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兄弟县(市)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还缺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核心型企业,对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强、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不多,还需更好发挥综合管理职能。抓服务业发展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仍然比较突出。作为全县抓服务业发展的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研究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措施落实,加快推进我县服务业发展步伐。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推进力度还不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出台,但各方面配合政策还不完善,如何加快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5、机关内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局的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抓得紧,抓得实,也取得了效果,党风廉政建设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有的干部对政策的学习不深、理解不透,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上仍存在效率不高、办事拖沓等现象。有的干部创新进取的愿望不强,干事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在队伍建设方面,干部队伍结构层次不够合理,对干部职工的培训、业务指导、工作联动以及协调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手段不够多,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仍显不足,内部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在执行中仍有不如人意之处,无法满足日益繁重的发展改革工作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全局上下特别是局党委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深入剖析,从客观因素上分析,上述许多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客观原因,但从主观因素深入分析,还是努力不够,工作不到位,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科学发展的系统性认识还不够。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实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深层次转变。科学发展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我们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但由于平时业务性工作繁重,没有对理论进行深入钻研,理论学习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把握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入。在实际工作中。
二是改革创新的力度、深度还不够。创新是推动全局工作顺利推进的不竭动力。从整体上看,领导班子开拓创新意识较强,但还存在稳妥有余、开拓不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还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套路干事,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前瞻性、突破性研究还不够,缺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一些问题上突破不够多,视野还不够开阔,目光还不够长远
三是调查研究,工作作风扎实深入还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对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能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尤其在项目争取和重点工程推进等重要工作投入了较大精力,但调查研究的深入还不够,到基层调研时,多数停留在开座谈会、听汇报的层面,掌握实际情况不够细致全面;同时,调研思考不够深入,对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抓手的研究还不够及时、不够具体,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不够。
四是抓内部建设、形成合力的方法还不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素质大幅提高,但参差不齐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干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还不够,不同程度的存在缺乏奋发昂扬的精神,个别同志不太安心本职,有的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工作与岗位的关系、职务与进步的关系。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个别同志服务意识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发展改革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力还不够。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在学习实践活动和今后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地实践中,进一步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虚心听取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围绕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协调推进能力、便民服务能力活动目标,力争在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新提高,在重大项目的推进上有新突破,在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上有新作为,用发改工作的新成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思想解放,力争在科学谋划水平上新提高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县情及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是发改局的重要职能。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发展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在重大课题研究上取得新突破,作出前瞻性的分析预测,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是在重大专题调研上取得新突破。加强统筹安排,每年突出若干个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的问题,坚持超前思考、集中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把上级党委、政府发展的精神与发展改革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制定战略提供服务。二是在规划引导方面取得新突破。强化规划的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建立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和以规划为依据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落实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重点探索确保“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前期和编制各项工作。三是在重大经济活动监测预警方面取得新突破。及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针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季度和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特别要加强服务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政策建议的前瞻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抓项目建设,力争在扩内需保增长上有新突破
全面落实项目中心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加大投资,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83.6亿元,为今明两年以50亿政府投资拉动200亿全社会投资奠定基础。深入开展“重点工程突破年”活动,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科学安排投资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和推进条件,梳理排定“上报一批”、“催批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等“五个一批”项目,实行动态推进。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分解、早落实。二是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县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职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切实做到三个“到位”,即责任分解到位、跟踪督查到位、考核奖惩到位。三是探索完善重点建设保障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在前期工作、征迁安置、环境整治、要素保障、企业项目落户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严格工程建设监管,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及时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确保项目的规范推进、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高质量。
(三)抓结构调整,力争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上有新成效
我县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攻坚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保增促调”总体方针,着眼长远,坚持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全面组织实施《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纲要》,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意见以及现代服务业及其重点领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在税费政策、土地政策、要素和价格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我县服务业发展环境。二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临港工业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新型能源、石油化工等临港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园区)生态化、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的集聚集约发展。三是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尽快形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优势和局部强势。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从项目审批源头上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1030”循环经济行动计划,重点推进10大基地建设和30个重点项目建设。巩固粘土砖瓦窑整治成果,大力推广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扎实推进散装水泥发展。
(四)抓统筹协调,力争在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全面推动《象山县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和《石浦镇扩权强镇建城改革试点方案》的实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加强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各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事业发展。启动“十二五”社会事业相关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三是切实加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把教育支持政策的重点放在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上。全面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基本需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四是继续做好全县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工作,尤其要加强复杂宏观环境下社会发展形势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力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全市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五)抓学习教育,力争在机关内部建设上有新水平
- 上一篇:物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
- 下一篇:顶岗实习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