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的教学目标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水墨画――动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中的一课,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现就笔者在执教本课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及设计思路与大家共勉。
1 《水墨画――动物》的教学设计思路
绘画课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门类,地位之重众所周知。然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画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亦感染着人们。本课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水墨画动物这种艺术形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有潜力的孩子发展其创造能力,让大多数的孩子从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及水平。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应充分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切忌照本宣科,要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
1.1 深入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与任务的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自己先明确目标,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组织整个的课堂。其次教师根据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突破重点与难点。再者,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启发诱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水墨画――动物》一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点。②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绘制动物形象。③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
1.2 明确本课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也是课堂教学中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应该明确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课堂的主要精力应放在重点上,对于难点,教师要设计解决的方法,运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都是教师设计时所面临的,故教师因课题不同应运用不同的方法或方式解决。《水墨画――动物》一课的重点是:绘制一幅水墨画动物形象。难点是:通过技法练习,提升审美能力及创新精神。
1.3 课前教具学具准备。《水墨画――动物》属中国画绘画课,与其他的绘画种类有所不同,故所运用的工具材料亦不同,这一点要让学生明确,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课堂上学习用的材料:中国画绘画工具材料(墨、砚台、毛笔、中国画颜料等),调色盘,宣纸,以及一张垫的废报纸等。教师应准备的工具材料可较全面些。只有把应用的材料准备齐全,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
1.4 课时分配。《水墨画――动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1.5 课堂教学环节及流程设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过程的设计尤为重要。笔者在执教本课时运用了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现就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5.1 组织教学。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景中。包括运用多媒体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等。本课让学生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齐白石的《虾》以此激发兴趣,再出示课题及揭示教学目标,用时约3分钟。
1.5.2 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可用图片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自行解决问题,用时大约为8分钟。主要是水墨画的艺术特点等。
1.5.3 教师点拨释疑。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让学生再欣赏一些名家的水墨画动物作品及一些小动物的真实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动物的特征及动态。而后,教师用水墨画绘画动物形象给学生示范,并简介水墨画的技法特点。用时约7分钟。
1.5.4 当堂达标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水墨画动物的绘画练习。用时约20分钟。
1.5.5 评价作品及整理环境。教师有重点地评价学生的水墨画作品,指出优点及不足,提出希望。并督促学生整理好教室的环境。用时约2分钟。
2 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多媒体网络课件使教学如虎添翼,既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其多彩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设计本课时,也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了教学课件,既有图片,也有文字资料,让学生的眼界大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特别是一些动物形象在我们这一地区看不到,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有了了解。如,松鼠,还有的动物形象学生也很难见到,如,奔马。还有一些海洋里的动物,学生通过看视频短片,观察,大致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为更加传神地表现它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教师再加以引导,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提升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3 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
中国水墨画在小学生的绘画视野里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对他们来说,卡通画、儿童画等更令他们感到喜欢。水墨动物画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引领,精心设计,做好示范。水墨交融能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在讲授中国画的用墨时,把“墨分五色”讲透,示范明确,在调色上要让学生明确墨与水的比例选用。教师要完成一幅动物形象的示范过程,让学生自己绘画时有章可循,能够大胆用笔与用墨,创作出较好的水平较高的水墨画动物作品。
4 精心设计学生训练内容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70―01
新的课程改革使探索课堂教学的高效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美术教学中,要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就要从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目标入手,准确把握教材重点和特点,充分根据学生情况,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为实现高效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是看学生认知了多少东西?培养了什么样的能力?还是画了多么工整的作品?这就要对照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评估其完成情况而定。要做到客观准确的评价,首先就要评估教学目标的设定情况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类别。现在的美术课根据不同年级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能力,编制的教材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也就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的教学内容。由于知识特点的不同,每课的教学内容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偏重和特色。因此,我们在设定目标时,应因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要嗜钒盐战滩哪谌莸钠重和特点
教师应切实按照教材的实际情况体现出教材的这种偏重点和特色,严格遵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使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客观准确、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但是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认识到这个说法的前提是在制定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而言;二是在同一个教材内容的活动中,如何把握偏重点的问题。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秦陵兵马俑》一课中的活动一表面看是一个线描练习,但是认真研究教材就会发现它的偏重不是在线描绘画方法和技法特点的学习上,而是要通过线描让学生重点体会兵马俑的结构特点。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一点,才能和前面的欣赏分析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联系;三是严格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依据和准绳制定教学目标,不能随意拔高和降低,也不得丝毫偏离。
第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相关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个体差异,等等,这是合理制定行之有效、行之高效教学目标的着眼点和基本依据。我们所有设立的目标,最终都要靠学生去落实;所有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靠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和掌握程度来评判。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整体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征状况,便于我们制定合理的整体目标,这个目标是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要使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高效,只笼统地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要将目标落实到每个个体,实现个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我们还必须掌握和了解个体差异,在落实目标的策略上灵活多样,因人而异。例如,在《飞行梦工场》一课中,学生的练习实践环节有设计图的绘画和模型制作两个活动,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做一个整合,可以对这两个活动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可先按照学生的不同特长将他们分成设计部和模型部,每部各分几个小组,再给他们按照个人所长在小组进行分工,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个体特长的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
篇3
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76—01
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课堂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触类旁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设计要有明确可行的目标。从纵向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落实的具体目标,要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目标,关联总目标,避免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盲目性、简单性、随意性。有经验的政治教师往往采用这样的教学步骤,来让学生学会分析: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探索研究;评说讨论,总结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可以把眼前情景不断与目标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异,同时生成新的目标,来缩小与教学目标的差异。
从横向来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程的三维来设计的,是在教材的逻辑性、实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意在克服将知识和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割裂的弊端,强调三者的结合,注重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实用性。因此,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必须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范围来考虑,在交叉点上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
学要受一定学习动机支配,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是兴趣。而导入新课,激发动机这个环节就是有效教学的开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语言、多媒体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渲染气氛,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利用设疑,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从热点时事导入新课,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
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中,关注学生需求也是重要核心。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用他们情感上的满足感,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课堂问题设计精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就是互动性提问, 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要紧扣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提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时代性,要贴近学生实际,注意情感交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做到深入研读教材,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情,加强有效预设,使设计的问题明确、恰当,富有梯度性、层次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有效,所提的问题要有个体性,不能低于或者高于学生个体的水平。对于难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
四、重视学法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篇4
一、专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
相对来说,美术学科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没有严谨的知识体系、没有紧密的上课密度,但其知识点不容易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把握“度”,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美术知识与技巧,否则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上好美术课,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要点。也就是教师注意深入了解学生,如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明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持久性等方面,进而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点。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春天的色彩》美术课的过程中,因知道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对大自然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春天美丽色彩,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确定让学生了解春天、相关优秀作品欣赏很是重要,所以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小公园中,让学生感受春天,观察蓝天、白云、绿树、小路等,从热加深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之后将学生带回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美”绘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春天的美”的绘画,学生能够很自然的进行美术创作。
二、选用适合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形势下上好美术课,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美术知识与技巧。从新课改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及适时参与,以便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而要想在美术教学中,良好的调动、鼓励、引导学生,教师最好教授学生不规则的绘画形式、绘画风格,让学生可以自行的学习、琢磨、探索、试验绘画方式、绘画步骤、绘画手法等,总结经验,收获知识,增强绘画技巧、美能力等。基于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选择最为适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轻松、愉悦、自然的学习美术知识,最终收获知识、技巧、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因美术学科本身就不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过于严肃、刻板,那么将会大大削减学生的美术兴趣,致使学生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课教学,应当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可以营造轻松的、自然的、愉悦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当然,要想使创设情境发挥作用,则需要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结合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如此可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趋势下参与美术知识学习、思考及探索,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审美能力、审美素养。
四、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和评判。基于此,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运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潜能,如若教师设置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将会使学生思维固化,难以创作出有活力、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基于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良好的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教师应当注意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在评判学生美术作品时,应尽量放大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那么学生将更加大胆的运用色彩或想象来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这对于激发学生艺术创作非常有帮助。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效率 策略
新课标的实施已有几个年头,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从过去烦琐的分析变成以读代讲,从满堂溉变成学生的热烈讨论……然而,当我们观望这些变化时,我们却又感到一阵阵的迷惑:为何这样课堂并没有带给学生的良好学习效果?原因是有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太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太注意形式,盲目跟风,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造成课堂的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差,很多老师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太理想。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效率?魏书生老师身兼多职,只有平常教师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教学。但他所教的学生的成绩却一直在同地区的前列。他的课堂无疑是高效的,他的教学效果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一、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盘,方向偏移了,课堂教学要走弯路;方向远了或近了,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证。所以,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就必须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是准确地确定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应考虑以下几点:(1)这篇课文本身的特点、重点和难点;(2)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3)对照本册课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4)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现状;(5)是否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内容。确定目标要努力做到: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度要适中,要便于检测。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尽量作业化,要用表示外显行为的词语(如会认、会写、会解答习题,会背诵等)说明学生在什么条件下会“做什么”,才算达到了某项教学目标。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读准确14个生字的读音,能正确书写其中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出对雪地的喜爱之情。(3)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此目标讲出了教学的对象,说明了教学的重点和方法,目标明确具体,方便在课堂上实施教学。
二、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
适度就课堂教学而言,适度是指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在单位时间内传授恰当的信息量。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适量得当,更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之所以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适量得当的教学内容。
作为授课者,应学习如何更好地处理教材的内容,抓好重点,扎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实行一课一得。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熟悉文本的内容,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训练点,抓住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点进行教学。2006年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课活动中,有不少的课做到“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如《自己去吧》一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想象小鸭子学会游泳后对妈妈说些什么,小鹰学习飞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怎样去克服,飞到山那边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其他内容不做过多的讲解,从而突出了课文的重难点。又如,《回声》一文,教师针对课文中学生不易理解的关于声波传递的内容设计了动画,联系学生生活,从水波的扩散、反弹,到声波的传递、返回,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这些的教学设计内容的容量和深浅都适合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高效。
三、运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手段
语文学科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有这样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其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语文课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教室里上,也可以到室外上;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理解能力等,可以集中教学,也可以分散教学。但有些教师上课注重了方法却忽视了实际的情况。任何一种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的范围,也许在某种具体情况下适合,但在其他情况下去未必是好。所以在授课前,我们应依据不同的内容、体裁、不同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虽然任何一种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的范围,但有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大多的课堂,如: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六步骤”教学法。贺诚老师的“引导―发现”课堂教学法。
四、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堂作业
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学习效果的巩固。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要选择好学生的课堂作业。低年级的作业集中于识记方面的内容,主要以机械的训练为主,所以,学生很容易造成对学习的反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学习拼音,除了给学生必要的抄写练习外,可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把拼音字母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绘画出来。这样,既可减少学生抄写的次数,又可提高学生识记字母的能力。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绘画日记方面。至于二年级的学生以识字为主,老师可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通过定期举行识字擂台赛、识字交流会、听写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以收集生字为作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篇6
关键词:美术;课堂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33-01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然而,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加重了,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主课的学习上。另外,美术课不是考试科目,迫于学习的压力,除了上美术课外,学生们课外不可能再花时间在美术的学习上,因而,美术教师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就尤为重要。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时间分配的科学性,对于美术课很重要。
课堂时间管理,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包括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利用等。那么,教师如何科学支配、高效利用恒定的45分钟时间呢?下面就以八年级毕加索的教学设计为例,笔者试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做一些探讨和分析。
1.制定有效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时间效度为使45分钟课堂效益最大化,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目标要准确明晰、有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保证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毕加索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初步了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了解作品《格尔尼卡》中立体主义风格及象征性手法;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2)学生们在课堂中合作探究,自由发挥,“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3)再次欣赏毕加索的作品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和平正义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艺术家的艺术精神。
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学中不应平均的分配教学时间,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不至于出现在教学中的虎头蛇尾,学生热情很高涨到课程结束的时候制作、绘画的内容都没有收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说合理安排课时,掌握难度。例如,在毕加索这一课中,第一个层次介绍毕加索的作品,对于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作品只能简单的介绍,不可能详细介绍毕加索所有的作品,只能选取毕加索最重要的作品《格尔尼卡》,这一阶段主要教授美术知识,是基础,分配时间是10分钟左右;第二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和创新水平的发挥阶段,花费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第三个层次是提升阶段,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用时10分钟。
篇7
[论文摘 要]文章以梧州市一职中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儿童动物画技巧》的一节课——《简笔画:黄鹂的画法》的教学为例,从课堂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教学效果与反思四部分说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分析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一名职校美术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应该跟学生多交流,从他们的特点出发组织教学,从“要学生学”转向为“学生要学”;从“知识灌输”转向为“知识与素质的整体发展”。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说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完善他的人格”。[1]
一、课堂教案
(一)教材简析
该课是笔者所在校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儿童动物画技巧》一节以示范为主,学生实践练习为辅的课型,主要讲述黄鹂的绘画技巧,是在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用基本型和组合型表现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2]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法;就是同类学科,因为不同阶段,教法也有所不同。针对所教对象为中职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及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笔者主要使用讲述为主,引导、体验和合作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则以传统的手段和现代化手段的优化结合运用。
(三)学法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笔者在学法设计中,始终贯彻新课标的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能力,笔者从以下三方面确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黄鹂的特征和它的简笔画造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绘画技巧;情感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培养。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掌握黄鹂简笔画造型以及它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设计说明
1.本着“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启发为引导”在设计本课时,根据所用教材要求,以这三个问题作为贯穿整个设计的主导线:分别是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首先“为什么学?”因为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比较系统和扎实的绘画造型能力;其次“学什么?”学习典型动物的简笔绘画技巧;最后“如何学?”分析作画对象;掌握技巧,根据绘画步骤反复练习。
2.课前准备。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关于黄鹂的资料;其次用各种工具(纸张、蜡笔等)绘制黄鹂的范画;最后辅助教具准备:课本、黑板、挂图、音频播放器、投影仪等。
3.信息技术处理。利用DV录制绘画步骤视频,运用各种电脑软件编辑合成视频(如: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绘声绘影等),整合以上资料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该课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演示
(一)导入新课环节
预计5分钟,播放一段音乐,让听音乐猜歌名;学生回答后,板书:《简笔画:黄鹂的画法》。
(二)讲授新课环节
1.学习黄鹂的特征(预计5分钟):看图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黄鹂的特征(该环节注重锻炼学生多看、多说、多思考)。
2.知识点传授(预计12分钟):展示手工范画和步骤图,知识点集体朗诵;教师在黑板画范画:学生边看边回答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3.随堂练习(预计10分钟):播放绘画步骤视频,学生边看边练习,教师到学生中进行指导;邀请学生上黑板作示范(交流讨论,接受指导,解决疑难)。
4.随堂练习(预计10分钟):播放绘画步骤视频,学生边看边练习,教师到学生中进行指导;邀请学生上黑板作示范( 交流讨论,接受指导,解决疑难)。
5.课堂小结(预计8分钟):本节课知识点总结;引导道德情感培养;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组织教学,以让学生简单明白知识点作为设计课堂的主轴,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课堂,笔者在以实物展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被动学习引导为主动学习。
当代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编辑的两个视频最大程度引起学生注意,普遍反映这样的学习方式更简单易学。在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方面,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根据该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课程中,
笔者除了传授绘画技巧还注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每次上课都会亲自作绘画示范,让学生参照课本讨论笔者画得如何,如果好,给以掌声;同样,学生到黑板画画,笔者也和其他同学给掌声鼓励。
(二)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使教学目标、任务更好的实现与完成,使施教更加直观,教学更加流畅自然。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2008年,笔者开始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教学中;2009年,笔者的教学设计中的网络信息资源含量占一定比例;2010年,笔者通过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有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开发更高效的适合职中美术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途径
美术课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加之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导致美术课只是个标签,降低了美术教学效率,使美术教学大打折扣。面对重重困难,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个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美术教师,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抓好备课环节,课前做到胸有成竹
小学美术备课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保障,课前要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教具、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教材也就是熟悉了解《美术课程标准》给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等。现在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还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熟悉一下教材也是让我们头脑里大概有个框架,本学期美术学科要上哪些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图片、示范作品、作画工具等等),哪些课时需要学生欣赏感受,哪些课时要求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完成,哪些课时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作画等等。熟悉教材也是为备课、提纲教学计划做准备。备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个年龄阶段,每个阶层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感知不同,新课程标准对他们的目标、要求、任务也都不一样。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生理的特点,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我教中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起低年级学生持久性的长一些,他们的概括能力处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度阶段,他们的平面绘画比较好,对于一些简单的透视变形他们也初步了解,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绘画,对于色彩的喜好和审美观有一个稍具体的定义了,但想法仍然比较天真可爱,因此,我在中年级课堂教学中,我是以教会他们绘画技巧为前提,以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为辅助,以创造美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我通常是布置一个有些难度的小任务,提出我的主题,提出我的要求,以自定义内容的形式,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发挥,让他们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画。要备好课,首先要安排好课时计划,一学期一般有32节美术课,而美术课本上安排18课时的内容,那么还有其他课时干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的课时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上,例如四年级有两个课时是植物泥浮雕和动物泥浮雕,那么,我还会另外安排三个课时:人物泥浮雕、风景泥浮雕、自由创作自己喜欢的泥浮雕,四年级还有中国画的课程,一般只有两个课时,我们可以从中国画课程上多安排几个课时。重点课程反复练习也让他们对技法熟练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课程也就满满的,不会存在美术课还有上自习的时间了。其次,要明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过程。一节课要教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他们完成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培养哪方面的绘画能力,在上这节美术课之前心里要有个底,根据学生设计好教学过程,有了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这样课也就上得生动、完美些了。老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如果你事先不了解情节、人物性格、背好台词,在心底预演几遍,这个演员就不能演好这部戏。老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好教学过程,做一个引导者,将课堂一步步引向!
二、在想象中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篇9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 鉴赏课 情景创设 教学目标
一、前言
本文是根据一节高中美术鉴赏课为实例,对情景创设型鉴赏课的思考。本堂课组织学生进行《世界名画欣赏》。课堂方式以学生展示世界名画模仿体验成果为主,属于汇报课。四十分钟内,四组学生代表分别通过图片和PPT课件向大家展示了本组成员在近两周内完成体验学习的全过程,并总结了通过这次名画模仿之旅的学习感受。
此次学习活动中,除四幅模仿作品是老师选定外,其余体验过程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从学生演示的内容看,在本次学习中遇到了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拍摄问题,包括名画中人物动态的模仿、组合安排和拍摄角度;另一方面是照片后期拼接处理问题。由于活动型课程的特质决定了所遇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而其中学生关注问题的倾向性是需要老师引导的。所以在开设类似的情景创设型活动课前,老师必须预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明确指导的侧重点。在这节鉴赏课中侧重点放在了拍摄过程和照片后期处理上,对名画的鉴赏内容研究略少,这不免对于提高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有所欠缺。但总体而言,针对此活动性课程的开展,调动起高一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课程教学最大的收获。
二、情境创设型美术鉴赏课的优势和意义
1.情境创设型课堂的教学优势
相比传统讲授型鉴赏课,这种课堂形式更具有当代“以生为本”的理念特质。在学生中开展角色模仿、总结式汇报,在开放型情景创设的课堂气氛中,更容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把看似遥不可及的大师名作拉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平台。同时,由于情景创设型课堂模式适应当今中学生自我崇拜的心理特征,所以表演、汇报类的活动课很容易提高学习积极性,改变了以往一言堂式教育、被动式学习的尴尬局面。在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人荣誉感和小组荣誉感激发了同组成员团结合作的精神。往往小组合作能让学生在知识结构互补的情况下,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调动起学习兴趣。尤其各类型的认知性学习,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开展,才能保障自觉投入的精力程度和所预设的目的性成果。
2.情境创设型课堂的教学意义
在情境创设型课堂,老师的角色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老师是知识能量的传播者,学生面对知识的途径相对比较狭窄。如今,博大精深的网络知识、信息技术,能让学生更直接、快速地接触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与此相比,老师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足挂齿。所以在教学中,更应关注如何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机制,让学生在互学互助的条件中养成良好、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讲究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以小组合作、协商的方法主动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学习方式。
当学生有真实生活经验的支持时,尤其当学生获得相关的体验时,学生的学习才能转化为持久、有效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固有的、可复制的、标准化的知识完全跟不上快速的知识发展步伐。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不再是接受、储存、记忆的过程,而是通过探索性学习,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观察方式、理解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老师的专业知识方法引导下,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介于这种自我学习目的性强的探索性研究,在高中生阶段实施,相对更需要教师适度、正确的引导,才能把握教学成果质量。
三、情境创设型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
面对当今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局面,为了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积极进取地适应职业生涯多角度的发展,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中学阶段,各门科目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合理的引导,保障学科内容在运用中的意义。针对高中整体教学目标的合理实施,优秀的美术鉴赏课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质量保证。
1.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
首要任务是通过开放、活跃的情景创设型课堂,提高学生对艺术文化知识的兴趣,并通过艺术文化探究的角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态度,在自我观念中形成终身学习的追求。美术鉴赏课不单单局限于了解一幅画的表现、背景和精神,相反由于美术鉴赏需要人们具备的是全方位的知识储备能量,因此光靠学校仅有的美术课堂完成鉴赏能力的学习和提高是天方夜谭。高中美术老师需要通过制定不同的鉴赏主题,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图书馆、网络、展览等一切可利用的形式,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单靠课堂学习完成,在课后要善于观察,利用一切自己可利用的资源,不断获取新鲜知识信息,增强自身能力和完善自身固有的知识体系。同时作为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还必须强调鉴赏理论和美术文化知识的掌握。
2.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记忆真理性的知识内容和标准化的知识框架;却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在世界里通过主动探索,认识、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其心灵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正向着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发展,知识信息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客观实在。并且,确定性也只能在不确定的实践中、行动中去找寻。我们在情境创设型美术鉴赏课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身边各种学习途径了解新颖的美术现象,赢取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课外拓展环节,根据阶段性研究内容和学生接受程度,在分层教学中介绍学生阅读相关的大师资料和美术理论名著,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把学习当作是自身成长过程中修身养性的途径。只有出自本能的求生欲望和求知欲望才能永不间断地支持他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往往每个人一生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但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支持他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可塑性的创造。
3.通过美术鉴赏体验,让学生了解一种释放压力的途径
高中美术鉴赏一方面的学习是对知识信息的转化,让学生通过鉴赏名画,吸收大师作品中表达的精神美,再深一层是对人文知识的储备添砖加瓦。另一方面美术鉴赏是通过了解大师的绘画形式和基本美术理论,掌握一种绘画语言表达技能。往往对于大众中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要求并不需要过于苛刻。相反,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元素,用涂、画的形式表达内心世界。绘画和文字相比,绘画内容的理解多重性强,而且操作过程更加直接。普通的点、线、面可以形成多样的绘画表现形式和内容;不同类型的色彩组合可以给学生不一样的欣赏感受,通过学生能够适应的绘画方式自主创新。同时,在情境创设型美术鉴赏课中环境开放性和巧妙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舒适、活跃的研究氛围;一改文化课堂中标准化、规律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繁重、疲惫的文化学习中释放出来,在美术课堂中获得压力、情绪的释放,真切地感受艺术的美。但这种开放性课堂,针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与学生一同建立情境创设型课堂规则至关重要,而且这种规则的形成必须是师生互动中明确的,必须符合每个教学班特有的班级文化精神,才能保障规则的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趋势,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探索的学习方法,成为了可持续学习的强大支柱。作为中学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在新课标引领下,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重任。美术鉴赏课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人文知识的平台,在高中开展情境创设型美术鉴赏课,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放、活跃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常识,扩大人文知识眼界。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的新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学变革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丛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美)菲利普.W.杰克森. 吴春雷,马林梅译.什么是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篇10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策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1]p2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仅单纯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和美术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创设人文情景,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追寻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适应时展要求,进行人文性教育,培养新时代的精神,若无“人文性”,美术教学就没有灵魂精神,无生命力可言。
一、美术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是由美术和教育两因素组合在一起的,而教育就是指美术中蕴含的一些人文素养和教育功能,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掌握简单的书本知识和绘画技法,更需要的是深刻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对社会有历史责任感,培养审美情操,就是所谓的“人文素养”。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历史记载,许多作品也都是靠着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它能够与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具有联系,从单一美术学科上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比如古代建筑是由艺术家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见解绘画建筑而成的,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绘画技法,还可以学习文化历史知识、思想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健康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密切关注人的情感、态度、精神、生活、尊严来进行因材施教,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美术学科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在美术课堂上人文性教育缺失,更注重强调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性,尤其现在面临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许多学校配有美术教师却在实施教学中出现了中高考考哪门课,就学习哪门课的错误实施方式,往往霸占美术课,导致许多学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遇到问题不能够积极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生活总是秉持着消极的态度,这些都是当前教育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当前美术教育人文素养弱化的现状
长期以来,美术教育的走向已经偏离,过于强调美术技能,而“教育”并没有体现,出现了重模仿轻创造、重技法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导致美术教育人文素养方面缺失严重。现在师范院校的学生往往在学校里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其美术蕴含的人文背景知识寥寥无几,导致未来的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一味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也很难有兴趣去继续学习、探讨,把“美术”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独立起来,只是单纯的讲解美术技法知识和绘画技能,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枯燥无趣,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美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拓宽视野,应该与多学科相互渗透进行教学,缓解由于学业压力过多,释放情操的一门课程。由于当前美术教育缺乏重视,美术教师也很难重视自己的学科,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缺乏创造性,忽视人文性的缺失,改改画或者适当地进行评价,课堂氛围调动不起来,学生也学不到相关美术技法和一些人文知识。当前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很难使学生情绪高涨,即使自己拥有很多才华却无法施展开,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而且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学习,导致了他们在创作作品时没有灵气、故事,只是简单完成任务而去做,并没有一些创意、想法。教师也缺乏人文素养知识的学习,或者有的教师根本没有这个概念,更不可能在课堂上涉及人文知识的学习。
三、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
任何美术作品都凝聚着人文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灵魂的美术作品称不上艺术作品。美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获得基本知识,还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形成正确价值观,培养人文精神。
1.将人文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以往教学目标过于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美术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审美情操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与其他语文、数学、历史、英语等一些文化课的学习不同,部分地方学校的美术教学目标只是单纯为了完成目标而设立,并没有涉及人文素养的教育,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听”的过程,讲解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认为教学目标完成,课程设置合理就可以,忽视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在素质教育的大观念下,注意到学生“双基”文化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美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体现在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2]p39当前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将人文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也是当前社会的重点问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增强审美能力,能够辨别善恶美丑,传承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健全和谐的发展。
2.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美术是一门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美术作品都来自生活,比如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古埃及美术,都是源自当时的生活背景下进行描绘创作,美术课程在进行教学时,要体现它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在讲授时要多联系实际生活,只有切身经历感受时,才会有兴趣学习,探索其中的奥秘,积极主动在课堂中沟通交流、合作共享,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在绘画中进行创意、联想,学以致用,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学习了剪纸一课,可以在春节的时候自己剪纸贴在窗上,以此来装饰美化房间学习色彩可以学会颜色搭配的运用,提高审美能力。联系学生经验,引导他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进行大胆创意的想象制作。课堂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通过走进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人文精神,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会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了解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运用点、线、面等艺术语言,通过对比、和谐、平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创设美术课堂的人文氛围美术课应是师生心灵的撞击、人文信息的交流、师生与作品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放松,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师与生、生与生一起交流探索作品,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人文素养。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教师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教”和学生“听”被动式的接受教育,而是角色互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促进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学习,学生可以反驳教师,教师也可以像学生虚心学习。营造于有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人文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整节课气氛活跃,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教师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一起探讨学习美术知识以及蕴含的人文素养,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营造人文气氛同时,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问题式等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传统服装》一课,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在课上教师展示国内外服饰,根据不同国家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学生交流合作表达自己最喜欢哪个朝代的服装,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制作。教师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法,在美术课不是让学生单纯的临摹,抑制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营造人文氛围,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方法,也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还能对国外的文化知识背景也有一定了解。以往的教学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灵活设置教学情景和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造美术教学人文氛围,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体现人文素养。
4.教师不断加强自我人文修养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教育的发展,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人才,具备文化修养,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审美情感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打破了过去以为“只要会画画”就能当美术老师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常常被比作为“一桶水”和“一杯水”,所以教师要具备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以及西方的美术史等历史知识,才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需要也应得到满足,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作为重点,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人文素养,美术教师不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应该不断加强自己人文知识的学习,不断铸造自己的人文精神。作为教师,具有以身示范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起到作用。根据调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并未涉及人文知识的讲解,是因为教师自己并没有掌握人文知识,怎能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呢?有效教师:“需要在期望完美的动力之下有目的的行动,需要这样一个态度:学会教学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在这期间,教师通过反思和质疑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3]p60美术是人类文化造型的载体,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密切。如果教师不了解人类学、历史学等对美术学的作用,对美术作品也不可能掌握,不能剖析作品背后蕴藏着背景文化、技能技巧、思想情感。同时,美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装备自己,使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完善,有利于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起到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