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技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建筑工程都在追求效益最佳和造价利益。但是事与愿违,当前的现状是要么过度追求造价低廉,忽视了工程质量;要么不注重节能环保,造成了铺张浪费。因而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发挥建筑造价管理的积极作用,把握经济、合理的原则,优化造价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和经济节约。
1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内在关系
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实施过程,分为好几个阶段,但无论是投资决策、设计阶段,还是施工、竣工决算时期,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始终是建设方紧抓的重点。很多企业都会进入误区,即重视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而忽略了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此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一个工程的设计费仅占整个工程的很小一部分,但却对决算起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设计阶段只是涉及到方案、图纸等问题,还没有去实施,因此,修改起来会比较容易。所以,做好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不但为后期施工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初期就把好经济关,最终使造价达到满意的程度,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建设工程设计可以说是工程的灵魂,是把科学力量转化为生产力,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建设单位过分注重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忽视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设计阶段通常是对技术水平、施工工艺、建设材料等进行造价控制,而建设单位过分注重产品的经济性,没有意识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对建筑项目资金投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2设计招标不全面
建设单位通常只注重建设方案设计招标,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不够重视,如果招标成功,方案招标单位就要解决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由于竞争压力变小,中标单位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
2.3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以勘察、设计与施工平行发包的方式完成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导致勘察、设计与施工联系不够紧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也因此问题重重。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出健全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条例,设计人员与经济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职权划分不明确导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效益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2.4造价控制工作人员介入不强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人员包括管理和设计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意识不够、管理能力不强、造价人员无法参与设计等问题,设计阶段不够完善的技术设计通常在施工阶段才能看出,对于施工中突发的变更情况,设计阶段很难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另外,概预算知识是建筑项目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由于设计人员重点关心设计美观及质量方面往往忽视造价控制,导致造价超限。
3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是对设计单位的遴选。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招投标方式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其次,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可以聘请资深设计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核,也就是通过所谓的价值工程,将设计文件进行优化,使我们的项目设计使用功能更趋于合理、技术上更科学先进、造价上更经济实惠。另外,还可以通过限额设计的方法控制造价。也就是在开始设计之前,根据决策阶段提出的投资估算,对设计单位提出设计造价限额,使其在此投资范围内设计,当然设计还必须满足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而且这个设计限额必须是合理科学的。
3.2加强主动控制
项目的初步设计基本上确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结构形式、建设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扩大初步设计比初步设计更加深入,形成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相应地要形成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是项目设计造价的最高限额,因此在这一阶段要坚决防止任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使用功能等做法,更不能随意提出设计变更增加投资额。设计人员应主动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后,施工图预算要控制在设计概算内。
3.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放弃重技术轻经济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要与造价人员相互配合工作,建立奖惩制度激励设计人员注重经济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与经济相脱离的现象,工程技术人员都缺乏经济观念,设计保守,参照的设计规范落后,大部分概、预算人员又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是根据定额死板地去套,以确定概、预算价格,因此我们的设计与造价是相脱节的。为了使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得以合理的控制,在设计中应使设计与概、预算形成有机整体,克服互相脱节的现象,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工程经济实惠,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各自严格控制自己所设计部分的工程造价,切实控制好最终的工程施工图预算价格,确保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的投资费用受控。
3.4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我国现行的设计造价取费标准是按照百分比计算的,即造价越高则设计单位的收益越高,这使得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多采用进口的设备和高价的施工材料,从根本上使工程造价越高越好,这极大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支出,并且难以调动设计人员的积级性。因此,在单位批准资金范围内,运用科学原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新设备、新科技节省投资。如果设计超支,设计人员和单位都要承担经济责任,这样就能调动设计人员工作的积级性,并且节省资金,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支出。
3.5加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节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设计科学合理,工程投资效益便可以达到最优化。设计出现问题,工程质量和进度都难以有保障,工程成本也会增加,形成巨大浪费也在所难免。
(1)设计招标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要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要体现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有机结合,要彻底摒弃只重视技术指标,轻视经济指标的做法。对备选设计方案要进行多角度评估和筛选,由于不同的设计者对同一个技术指标设计要求差异性很大。特别是涉及安全系数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必然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设计要求过低,达不到安全要求。如何把握,这是设计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2)设计奖惩与监理
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要体现限额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概算不能超过工程总造价顶限。要制定设计奖惩制度,对优秀设计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可以激励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在设计监督方面,主管部门要强化技术监理的作用,制定设计监理工作职责,为设计监理社会化、市场化创造条件。加强设计监理工作,对有效控制设计造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工程招投标与公示
对于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需要设置投标限价。所谓投标限价,是指建筑工程总造价顶限,凡是超过顶限的投标都是无效的。这样可以防止哄抬价格,导致中标价位过高,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失控。投标限价要提前公示。
3.6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1)施工索赔与反索赔
建筑工程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地质情况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设计变更。这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因为超出合同约定范围,责任不在施工方,由此造成的损失,施工方自然要向建设方提出索赔。建设方也可以依据合同规定,对施工方不能履行约定进行反索赔,如工期延误、施工存在缺陷等。在施工索赔和反索赔实际操作中,要对索赔内容进行评估,尽量趋于合理,这对有效控制造价有重要帮助。
(2)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施工前,建筑方、设计方和施工方要对设计进行认真审核,施工方要严格遵守设计规划,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在三方会审中解决,尽量减少在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一旦出现返工现象,势必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施工现场签证要体现客观性、准确性。现场监理和建筑单位技术人员要对现场签证进行质量把关,强调现场签证的及时性,对现场签证内容进行客观验证;隐蔽签证要以图纸形式呈现出来,还需要标明隐蔽部位。对于施工以外的现场签证,要求写清信息,包括地点、时间、事由和几何尺寸等原始数据。
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个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必须强化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程管理,合理确定目标和造价方法,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杜绝人员、物资的浪费,避免“三超现象”,从而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治标.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10,(01).
篇2
[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 专业课程群
[作者简介]肖凯成(1966- ),男,江西永新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学;蒋春霞(1980- ),女,江苏苏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学;杨波(1979- ),女,江苏南通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学。(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研究——以江苏省土建类高职专业设置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1/03/001)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31-0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课程创新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发展,就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上尊重个性,照顾特点,发展天赋。为此我们针对进入职业教育学生形象思维的智能特征,及毕业半年后学生以测量、预算、施工为从事最多岗位和测量岗位为薪水最多的情况,面向学生个体与面向学生群体、对学生眼前负责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三者进行高度统一,探索一套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集合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体系,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校内和校外二位一体的建筑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规格与专业教育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阅读、人文知识,具有工程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工程识图和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建筑现场施工资料管理、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具备专业应用技术的能力、团队协作、工作创新精神,能适应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建筑设计等建筑业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等,主要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技术员、项目质检员、安全员、材料检测实验员、资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为就业岗位群。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
(一)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按职业成长规律,将学生学习与职业成长相结合,形成新手—合格、合格—骨干、骨干—技术专家三个阶段的课程群体系,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如下表)。
“底层共享”就是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技术系现有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需求和知识构成,将各专业共同的制图知识、材料技术知识、工程测量操作技能、CAD制图技能等课程内容在理论、技能基础相同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专业基础平台,将专业共同生产技术和职业能力相近的课程进行融合优化,形成职业能力平台,以上两个平台构成“底层共享”能力平台。本能力在第一学年,以“砖混结构新建部件变电室”项目为引领任务,通过对“施工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组织”等共享课程群的学习,了解专业概貌,掌握职业工作基本技能与程序,在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预算、施工、管理的能力。
“中层分立”就是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存在差异的课程进行优化,形成 “中层分立”的职业能力模块。在第二学年,以“工程学院天工楼(框架)”项目为载体,通过对分立的课程群学习,训练学生职业整体行动能力,同时将课程自主项目、综合项目实施延伸至第二课堂,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企业科技服务项目为内容,提高学生在“测量、预算、施工、管理”等不同目标方面的能力。
“高层共选”就是开发适应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变化和个性发展的拓展课程,形成(多个) “高层互选模块”, 构建建筑工程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带动工程造价专业、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协同发展。在第三学年,以“施工现场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互选课程群的学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专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的态度就业,就业作为创业的开始。
(二)“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特征
针对“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我们将“项目贯通、标准融入”,即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以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贯通施工图的识读、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核心能力培养。
1.“项目贯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工程项目为学习载体,依据建设单位按图组织施工的要求实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项目贯通。以此我们建立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进行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在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群体系开发的基础上,每个项目都有鲜明的独立性,又相互关联,每个项目间的知识和技能层层递进,前一项目是后一项目的基础,后一项目提升了前一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课外平等项目逐步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
目前大量的建筑产品主要采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小型工业建筑产品的排架结构,我们在教学中以这四种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为主,建立贯穿各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如在施工图(包括建施、结施、设施)识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依托建筑构造与识图等学习领域的知识识读一个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图部分,结合建筑结构学习领域识读同一项目结构施工图部分,按照建筑设备学习领域了解同一项目设备施工图识读部分,一个工程项目的三部分识读能力分阶段连续进行。为巩固识图能力,在识图训练周同步进行另一个项目施工图的绘制,加强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建筑施工能力、建筑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也如施工图识读能力培养进行。同时,依托“校中厂”“厂中校”等真实环境和模拟真实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能力。
2.“标准融入”——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群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群建设中参照现行行业、企业标准要求,将其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将各岗位群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作为开发课程群项目建设的充分依据。另外,为解决目前本专业建设相对滞后于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行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和课程群建设,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强制性措施、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和专业建设中,并按照建筑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同时结合本行业发展现状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实时修改课程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与行业同步发展。
3.将职业资格考核培训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针对已经取得中专文凭的单招生,按行业和岗位群对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制定教学体系要求,依据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将职业资格考核培训纳入课程教学体系。近年来,已有多位同学在校参加了江苏省造价员资格考试和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并拿到了资格证书,开创出一条在校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的渠道。
4.创建校内决策与校外实战二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所开发的课程群中每个项目,将工学结合选择在校内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校外顶岗实践基地、其他企业工作现场、社会等环境下轮流完成,如在学生识图能力的课程群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从最简单的砖混结构项目出发,选择适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适合教学操作的知识和内容,作为训练学生识图专业能力的实训任务载体。据此设计学习情境,形成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托工作任务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实物观看—实物图形表达—图形解读。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现场教学等手段,同时将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的项目布置下去,延伸到第二课堂,达到同步训练。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楼板构造识读教学中,在参观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并讨论从受力角度分析几种常见的现浇楼板的特点和使用,从整体性角度和学生一起分析预制楼板的加强措施,配图表示。图片演示地面形式和构造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楼板构造的识读。为保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施,在教学中要明确工作任务、实施过程、考核标准。在考核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以考核专业能力为主的实训工作任务考核,也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核。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学生识图表现、小组成员工作情况、团队协作和成果来评定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
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建筑装饰设计等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我们选择了“岗位教学”。“岗位教学”就是对关键类课程实行打破班级、分散到各个岗位上的教学方式,在校内实训室集中上课,边讲边练,“项目实施”就是将专业课程分课程、分工程部位、分模块结合多家企业、多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校外企业工作现场完成。通过选择来源于现场的真实项目,先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室分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分解来架构项目的思路,并把其他项目在第二课堂和现场延伸开来进行实战,如我们与常州武晋造价事务所合作,带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参与了总二车间扩建厂房工程预算书的编制;与戚机厂建筑公司合作,带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参与了柴油机试验站辅房及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同济装饰公司合作,带领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参与了中国建设银行铜陵分行工程装饰设计工作。通过这些实战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又达到了课程群教学的目的。
三、学业评价
(一)课程考核原则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构建中,首先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每次上课要让学生明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能力。其次,要以项目为载体,课程教学按相关岗位真实过程的实际项目进行,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具备所学的能力。最后,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摈弃“填鸭式”教学,使学生能按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自主学习。
(二)考核方式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考核中,主要采用了六种考核方式:(1)实训室在线测试。通过自主开发的在线测试系统进行考核,在配备服务器和终端电脑的实训室进行测试,由电脑从题库中抽卷、收卷和改卷,自动给出成绩。(2)笔试。通过纸质试卷进行考核,卷面主要以主观题为主。(3)机试。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现场实践。在操作现场采用抽签的方式从给定题库中选择题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当场完成操作。(5)展示与答辩。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或兼职教师)组成考试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并讲解项目成果,考试小组相关人员提问,学生及其项目组成员作答,最后考试小组按评价标准给分。(6)企业专家测评。由企业专家根据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对学生项目成果给出评分。
四、结语
课程群开发后的实施效果比较好,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校企之间师资的培养及互动,打造了一支“工学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重视“工学结合”的实践课程群建设,打造了一批建筑工程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打造了一批校外顶岗实践基地;在实践课程群的建设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及时解决了企业的难题,这既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生在校顶岗实训实习,又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实现共赢。
总之,根据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开发出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项目化的课程教学策略,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得到了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得到了体现,学生的职业整体行动能力培养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池丽华.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12).
[2]周明儒.谈谈如何搞好课题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篇3
关键词: 课程设计改革 全过程分阶段连续进行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思路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结合自治区建筑业发展现状,我系建筑工程技
术专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方案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施工技术操作相关的训练,主要包括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测量、质量检验等;二是与施工文件相关的训练,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施工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管理等。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第一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该专业的主要能力项目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二方面涉及的能力项目是“高等”人才顺利完成第一方面能力项目的必备条件。
图纸文件是建筑行业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监督工人按图施工,还是监理员的按图检查、核算,预算人员的按图计算、竣工验收等过程,都离不开对施工文件的深入理解。完成施工文件类项目训练的方式除了相关课程的学习,主要就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也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是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是分科目选择题目设计,如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工程进行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但在结构、预算、施工组织等课程设计中另外选择工程项目进行设计,这就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在思想上连贯起来形成统一的认识,各课程之间缺乏前后呼应,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只强调施工技术操作方面的训练,而忽视施工文件方面的训练,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技术工,但不能使其真正成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也影响了毕业生的后期发展。针对毕业设计难以真正执行以及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课程设计全过程分阶段连续进行”的教学思路。
二、“课程设计全过程分阶段连续进行”的含义
“课程设计全过程分阶段连续进行”就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某一个工程项目,利用课程设计完成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施工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资料。就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来说,课程设计文件尽可能涉及其全过程;就时间上说,课程设计是分阶段的;就设计内容而言,课程设计是针对同一工程连续进行的。
“全过程”是指所有课程设计资料均针对同一典型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等。这样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建筑工程设计资料,如同亲自参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对专业设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分阶段”、“连续”是指学生要针对不同学习所设置的课程进行课程设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施工文件的设计程序,教学计划将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图预算以及施工组织等课程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其对应的课程设计是分阶段进行的,但设计内容又是连续延伸的。
三、“课程设计全过程分阶段连续进行”的具体实施
(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在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课程之后安排的第一次设计。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标,在这一环节上理解设计意图,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是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要将传统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改革为指导教师给出一些设计方案,由学生通过分析、调整,参考一套标准的建筑施工图和图集、规范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化细化完成建筑施工图设计内容,真题真做,改变课程设计实践的方式和内容。
(二)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在三大力学、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课程之后安排的第二次设计,延续第一次学生自己所做的建筑施工图,参考同一套结构施工图和图集、规范,进行结构分析计算,绘制结构施工图,这样使得一套完整图纸的土建部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整合在一起,改变了原来大作业式的构件设计(如基础设计、楼盖设计、楼梯设计等),使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了连续设计的概念,对一套图纸的全貌更加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结构分析和识图绘图能力,加深对知识、规范、条文、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三)建筑安装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
建筑安装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针对前两个阶段中自己绘制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进行“土建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在手算的基础上,配合工程造价计价软件,进行电算,然后进行手算和电算结果的比较,并对差异进行分析。
(四)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针对自己绘制的施工图,由指导教师给出相关的参考资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五)设计面扩展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提供给学生的建筑方案应有代表性,而且要多种方案同时提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对方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其他类型工程项目;在结构课程设计中,以砖混结构设计为主,但要求学生识读框架结构平面表示法;在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摘印补充资料,使他们体验设计时如何分析判断,查阅图集。
(六)成绩考核
课程设计成绩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绘制的图纸采取“逐个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的问题包括学生在自己的设计过程、设计内容、设计方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通过答辩,督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认真完成设计任务,并能因人而异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所学所做都更贴近工程实际,更加具体地感受和理解现行的行业政策和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中所处的地位,而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改进也不断给建筑机电工程提出着较高的要求,建筑机电安装技术的落实及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是整个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强化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的科学落实及质量控制措施,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 机电安装技术要求
1、 配电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为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毫不放松,严格按图施工和按标准、规范验收。大楼内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都比较先进,其生产厂家一般较具规模,按常理是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认真检查,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等现象,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
2、电力电缆的安装技术要求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就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工程中使用的电缆绝大多数是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数量多,规格从 4~240mm²的三芯至五芯电力电缆不等,如不严格审查,就会出现施工混乱、电缆型号错误,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发生安全事故。
3、 配电箱的安装技术要求
配电箱是电力负荷的现场直接控制器。要使电气工程中的动力、照明负荷能正常工作,配电箱内元器件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工程中配电箱元器件型号复杂、数量多,部分配电箱包含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设备、电气系统涉及各个专业且各专业又有自己的特点,在设计中受各专业干扰的情况较多,造成设计修改增加,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按施工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顾设备安装而不仔细进行技术审核,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修改通知单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的错误。建筑机电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相当严格的,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供电可靠性差,埋下事故的隐患。
4、 母线槽的安装技术要求
矩形母线主要用作变配电所内高低压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是一种灵活可靠的配电系统,具有稳定可靠、配电效能高、散热好、电压降低、耐机械冲击和安装简便等特点,电流从 250A 至 5000A,能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配电需求。预制型母线安装要注意核对规格型号、外形尺寸,清点附件及连接用紧固件数量,母线与变配电设备连接有差异,应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可以在连接处加柔性补偿装置。在装卸、储存、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技术指导,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人配合进行安装。
二、机电安装施工工艺
1、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的电气工程主要就是包括高压变电的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后备的供电系统、照明供电系统、消控设备及应急的出口指示供电系统、停车场等各个单位的强电供电系统和建筑智能控制、防雷接地等弱电系统。
电气工程施工前,就要做好施工所需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劳动力分配、施工工程机械设备配置、施工图纸资料等各方面。对结构造型及预埋管线做好完成线面标定,按照电气专业的管线图专业进行预留和预埋电气管线,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工艺进行开线槽、桥架穿越楼板、剪力墙处开孔洞处理。防雷设施的接地焊接。在土建中进行底板结构施工、电气的工程需要采用镀锌的电线管丝扣进行连接,其中弯曲的半径、线盒与支持点的连接等需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艺标准要求执行。墙壁内部暗敷管线,在墙壁内部进行暗敷需要从楼板引上或是引下管线,墙壁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很好的处理。在对墙壁进行砌体的时候,终端线盒的定位问题要做好。要满足设计要求,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由于在砌体在完成之后,线盒的位置与尺寸将不能被修正,所以要求砌体要能够一次性准确的完成。作好建筑外部准确的标记,避免其他专业在打孔的时候对其损坏管线。电气的管线在安装之后都要整齐的进行排列。对支架的牢固程度、管卡的均匀程度都要进行管理。线管的弯曲的半径不能小于外径的 5倍,电缆管的半径不能小于外径的 10 倍,保护的关口都要达成喇叭的形状,要求关口的边缘都要光滑。在电缆穿管之后,要进行密封的处理。
2、母线的安装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插接的母线在运行的现场中要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密集型的母线必须要做绝缘的检查。母线的安装前要检查母线通道所经过所有线路都要经受潮湿程度的检查,避免成品受到损坏。母线的安装需要与开关的设备相连接,不受到额外的应力,母线的各个连接部位要密封好。
3、开关、插座、灯具的安装
在工程施工中,天花的布置就应充分考虑到灯具的照明的效果。在对其安装之前,就应该把照明的灯具、风口、消防的喷头进行统一的布置,灯具要在风管的下面进行安装。一些特殊的灯具则需要进行密封的处理,线路尽量采用镀锌钢管、防水线盒进行敷设。所有场所的开关、插座、疏散灯的安装都要要符合设计高度并保持一致美观。
4、线路的检测和调试
电气工程在线路测试与调试包括:低压配电柜屏、动力设备、照明设备与控制设备的一、二次回路的各项电参数测试,有对地绝缘电阻、线路通断、控制器灵敏度调试及继电保护装置检测调试,各项检验与调试必须严格按设备安规与使用说明进行。
三、弱电系统的安装
在目前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一般包括报警系统、闭路电视与监控系统、电讯系统等。一般各个弱电系统安装工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安装前对设备的检查、设备的就位、线路的接线、软件的安装和测试、系统的调试、验收试运行等。任何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工序和施工流程。在机电安装的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专业性是保证设备安装操作正确及顺利的关键。
(1)中央主机安装:在弱电系统中会包含一个中央主机,中央主机一般是在主机房土建和装饰施工竣工后进行安装。各弱电系统的中央主机都是高度集成产品,其安装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准备、与现场连通线路的校准和链接、软件安装与调试、系统联动调试等内容。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按要求规范安装,并应注意防锈。
(2)电梯的安装:电梯的规范安装,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及建筑安全使用都至关重要,电梯安装应严格安装相关规定进行,杜绝安全隐患。电梯安装的流程主要包括: 第一,安装前对建筑结构及尺寸做全面仔细的复核,严格核查安装所需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等。第二,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专业安装。第三,应将安装单位的自检和制造单位的检验调试相结合,并且由专业检测机构做最后调试验收。第四,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闭路电视与电讯系统的调试: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包括电源的检测,线路的检查,接地电阻的测量,控制器、门禁系统、监视器的单体试验,以及系统调试。电讯系统调试包括交换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设备单体调试,线路测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四、结束语
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技术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同样要控制施工中的各个工序,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与竣工验收工作。施工技术不但需要较强的责任意识,还需要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严密完善的管理体系,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完全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整个机电安装工程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叶国均.关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J].科技风.2012.
篇5
本人1991年8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专科学历,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期间又继续参加第二专业教育学习,于1996年1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同年9月被浙江省乡镇企业局职称改革办公室审定为助理工程师,2002年12月晋升为工程师,2007年被浙江省建设厅审定为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从事建筑技术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管、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负责人、建筑幕墙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建筑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建筑幕墙及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总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建筑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总监等职务。现任浙江华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总监。由于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程技术骨干及工程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等,年度考核优秀18次。现将20多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本人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在浙江省城乡综合设计院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5年,参与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办公楼建筑设计,杭州自来水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杭州之江度假村规划及建筑设计(设计建筑面积约31000㎡),独立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警察学校办公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4100㎡),杭州毛巾被单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5300㎡),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900㎡),主持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2个,即:奉化刀剪厂办公大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3600㎡),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600㎡)。其中: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设计,为部分框架结构、桩基。由于地基回填土,淤泥土层深有8至9米,采用大开挖,则工期要拉长,决定改用大孔径灌注桩基,既可缩短工期,又可节省造价。考虑到大孔径灌注桩基当时在德清还是刚开始应用,缺乏实际经验,本人通过学习技术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成功地完成了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 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厂房,它包含重力设备,材料堆放等功能,荷载较大,决定采用全框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构计算,认真仔细地绘制施工图,得到了院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篇6
关键词:建筑物 模数化设计 工程实践
引言
模数作为一种设计思路, 在现代建筑学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模数秩序手段, 使建筑设计更好地适应当代需求, 促进设计标准化和建筑工业化, 从而减轻环境负担。
一、模数化设计概述
1、概念
模数其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是一种尺寸单位,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按照这个约定的单位进行整数倍增加或减少,以此来确定尺寸,这样一来,现场的安装就可以实现通用性和互换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现场裁、锯、刨、凿等粗犷的作业方式。
2、优势
模数化的工艺不仅能够减少本金支出,减少工程消耗,缩短工期,还能够降低当场施工的次数,更加便于组合装配,增加完整统一性。进一步说,模数化能够使交通运输与库存更加便利,这样就减少了本金。举个例子,在许多发达国家迈出了工业化的步伐后,科技的进步,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标准化设计便成了许多争先模仿的案例。例如,英国的“水晶宫”,因为它是根据模数化、标准化而设计的,所以它只经历了八个月就完成了施工。
二、建筑模数化设计要点
1、基本模数策略
在室内设计上,我们需要室内模数来帮助我们完成合理的设计,争取找到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础模数,要适合户型的特点,一般我们将300mm 作为基础模数,在扩大或者缩小的时候都要是其倍数。除此之外,更要注意与人体的协调,这将是在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依据。
模数在设计的运用中,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关键模数, 并通过这个模数与不同的体块相联系。理想的模数应当从始至终贯穿于建筑的设计及建造过程中,例如, 将轴网尺寸设置为重点模数,再将层高的尺寸、外立面饰面设置成与轴网、 层高尺寸相关倍数的尺寸等,以此类推,完成从整体到细节模数策划。
2、户型内平面的多样化设计
(1)平面的功能模数
平面的功能模糊指的是平面与平面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开来,几种功能空间之间存在着模棱两可的关系,或者是重合的关系。比如说客厅与餐厅重合、卧室与书房重合。使用了平面的功能模糊,可以在面积不大的情况下满足必要的生活空间需求。根据不同情况下的生活需求,大致存在着五种模糊方式:书房-起居室,卧室-起居室, 书房-卧室,餐厅-厨房。
(2)平面的功能转换
在现展的今天,平面空间需要有多种使用功能,如果只有一种使用功能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有的时候是白天与黑夜需要的功能不同,有的时候是随着生命周期而改变了功能需求,不管是哪种原因,现在家居的平面都应该具备可以随时转换功能的可能。
(3)平面之间的多样组合方式
平面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主要有三种。合并:就是指几个小型的空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分隔:指把一个大的空间用隔断或其他方法,切分成多个小的空间。重组:每一个空间的尺度都不产生变化,但是空间与空间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使格局发生改变,还可以使用“一门两用”的方法来对平面进行重组。一门两用就是指同一个门,可以连接两个空间,打开一个空间时,另一个空间就关闭了。
3、三维模数网格策略
通过设置 BIM 三维模数网格来进行方案设计,有助于实现更加规整设计。三维模数网格中的模数, 除了作为设计的度量依据外, 还起到决定每个建筑构件配件的精确尺寸和确定每个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定位作用。
三维模数网格包含水平模数和竖向模数网格。可以依其作用分成建筑模数网、 结构模数网格和装饰模数网格。建筑模数网是用来作为空间划分的依据, 而结构模数网格则是作为结构构件组合的依据, 装饰模数网格作为家具和内装的依据。
4、参数化策略
参数化就是将建筑设计的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 通过改变函数算法, 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 简单理解为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生成设计方案的方法。
基于尺寸参数化策略, BIM 的构件可以包含长度、 角度、 面积、 体积、半径、 弧长等尺寸参数,可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模数需要而改变。基于变量参数化策略, 实质上是尺寸策略的进一步拓展, 方法是将特定的设计要素,如尺寸、约束条件、 工程计算条件等设为设计变量。
5、模块化设计
模数是模块化设计的前提, 模块化设计实模数设计的拓展。模块化设计通常应用于装配式建筑, 简单地说就是将设计模数的构件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单元, 将这个子单元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 构成新的单元, 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 不同性能的系列组合。模块化设计有着相对独立性、 互换性、 通用性这三大特征。模块是构件的集成的产物,属于成套实用技术。
三、建筑模数化设计工程实践
本文以麒麟麒麟科技生态创新园NO.2010G61地块―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一栋多层办公楼建筑为例进行概述。
建筑平面内部由“L”型走道连接,两侧布置功能用房。并设有三组主要垂直交通区域,共设有8部客梯和三部货梯,标准层设有7部楼梯,一、二层展示区域另设有两部楼梯及一部开敞式楼梯为其服务。水平和垂直交通互相交织,形成便捷有序的疏散网络。建筑负二层为机动车停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一层为机动车机械停车库和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首层为办公、展厅、多功能厅、会堂和服务中心,二层为办公、接待和展厅,三层为办公和员工餐厅四至六层均为办公。
建筑立面材料以全玻璃幕墙形式为主,配以部分石材干挂,使整个建筑更为现代、沉稳,内部中庭空间在立面均有与之对应的隐框玻璃幕墙设计,通过材料本身的变化的应用,形成体块感强,清晰明快,虚实搭配协调的整体立面风格。同时,外立面采用单元模数化全玻璃幕墙的形式,各标准模数之间采用浅色石材加以分隔,石材本身通过局部的跳色和玻璃镶嵌等手法使建筑立面更为生动,强调建筑的模数及对尺度的精确把握,活跃建筑色彩,创造出简约大气的建筑形体感。
结语
建筑模数化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就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模数化的相关理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倡导及流传。当前,我国在建筑模数化设计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还是需要深化设计,加强建筑的模数协调与标准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模数化的优势及概念,由此探讨了当前建筑模数化设计的要点所在,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龙巍,黄勇,刘曦. 秩序与模数:曲面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A]. 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数字技术与建筑――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4:7.
[2]青梅.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 智能建筑 楼宇自动化 电气照明
1 增设新专业的必要性论证
1.1相关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各种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为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物业经营管理等行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工作特点鲜明、技术内涵丰富的新行业,极大促进了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1]
1.2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专业在宽口径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基础平台上,设置2个专门化专业方向。
A.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担任电气方面的施工工程师、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运营管理及中小型工程的设计工作,或在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B.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建设监理部门、设备安装施工公司、楼宇弱电系统集成(含消防系统)公司、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现代化楼宇自动化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1.3专业服务方向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重庆成立直辖市以来,成就了房地产行业的崛起,特别是现代智能办公大楼的建设已经成为时尚。智能建筑对建筑内的设备、配电、线路集成等的要求标准比原有的普通建筑要高很多,智能控制需要更规范、更准确、更安全、反应更快,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需要一大批实用技术知识面宽、高技能、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共有20余所,目前只有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本专业,而在整个西南地区,也只有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此专业。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开设此专业将极大的有利于推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建筑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建筑电气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宁波、大连等大中城市。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目前,全国建筑电气新职业人才缺口达40万,特别是建筑电气施工人才、楼宇智能化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人才、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2 增设新专业的可行性论证
2.1专业开办经费及专业教学成本核算
专业开办后,可以依拓发电类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很好地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的作用以节约成本。后续资金可以通过该专业招生、学院的教学投入、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和培训建筑电气施工人才的收入加以解决。另外,以后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可以分期分批进行教学上的投入,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赢利。
2.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实验室、实训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是由电气系、建筑系和计算机系共同构成,因此可以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作用以节约成本。
2.3产学研结合背景
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关键环节,校内外生产性实训时间超过50%。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本专业长期坚持为建筑行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为我们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建筑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江苏是建筑大省,南通及其它苏中地区建筑业较发达,被誉为全国“建筑之乡”。在江苏建筑行业中,有700多万从业人员,但70-80%都是初、中级工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技能水平不高,建筑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已成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技能“蓝领”人才和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级人才尤为紧缺,建筑管理、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人才备受欢迎,并且这一缺口还在继续扩大。江苏省每年基建投入数百亿,所需要的各类建筑“蓝领”技能型人才至少达2万人以上。建筑业的发展优势,催生了建筑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需求,这些都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高职专业提供了契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与住建部联合启动的“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试点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也是高职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办时间早,专业基础建设稳固,师资配置合理,专业现状良好。
2专业定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主要面向施工员岗位,为建筑施工企业培养懂得现场施工技术、能进行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检查验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深的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的解决
3.1制定“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9年我校修正了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办学,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合作方式———采取“学做合一,多证融合”、“平台+模块”的我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建筑企业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有效地解决了校内缺少大型施工工地、实训条件不足的困难,安排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深入到施工项目扮演施工员、质检员或助理身份,教师也必须在工地现场参与管理,与项目经理配合指导现场教学,记入考勤;学生毕业时应同时具有毕业证、施工员或质检员职业岗位证书。企业把承担学生的实训任务列入项目经理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并规定所有接收学生实训的工地具有现场教室。学生经过校内操作技能模拟训练后,到校外实训基地的施工现场参与实际工作,企业选派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施工工地上,学生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学生不但在教室、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场地上课、训练,而且在工地上课,使做、学、教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派到工地的老师也参与对企业职工进行理论培训的任务,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
3.2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
建工专业大部分教师是从全日制本科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缺少施工现场施工经验,学院近年来建立了访问工程师制度,每学期选派教师到项目中参与项目管理,对获得注册建造师的教师给予奖励,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80%为双师型教师;南京建工集团等建筑企业专门选派10名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5名能工巧匠或高级技师作为校内工种实训时的现场培训技师,指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及抹灰工)。
3.3改善校内校外实训条件
近五年学院新建建工专业校内实验室2个,改建3个校内实训室,已形成了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及建筑测量、校内施工类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拓展校外实训基地18个,其中由南京建工集团提供的不少于3万m2的工程项目,视每年的项目情形不断更新,学生直接参与建设工作,在真正的施工环境中培养学生施工的综合技能、创新精神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校内建成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区,满足砖混结构施工综合实训、框架结构施工综合实训的需要。同时,改善原有实验实训条件,使之既能满足培养学生多种专业操作技能的需要,确保学生都能够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又能为社会提供建筑材料检测等方面的服务。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仿真走向真实,从校内实训室走向校外建设工地的方法。
3.4对课程体系重新整合
根据学院“厚基础、高素质、精技能”的总要求,并考虑企业需求,以工作过程或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模块,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课程体系具体改革是搭建两个平台、构建两个方向。两个平台,一个是学院公共课平台,一个是系专业基础课平台。这两个课程平台中前者用于实现“厚基础”的要求,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后者用于保证专业群的资源共享。两个方向,一个是专业必修方向,用于保证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实现,一个是专业选修方向,该方向设置多个模块,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扩展和提升空间。课程体系实施时,专业课程与实训环节有机结合,把获得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证书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融合到课程体系中;通过校企积极合作,完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2,3]。根据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围绕“多证书”和企业需求,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增加证书课程及企业关注的课程,强化实训环节,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对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满足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载体、顶岗实习等方面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围绕基本操作技能、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安排教学内容,完成了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建筑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等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并编写相应的教材与完善课件制作等教学资源。同时,5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编写1门校级精品教材。
3.5阶段性的岗位技能培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教学活动在校内综合实训室进行,企业派技术人员到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并通过相关项目初步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如砌筑、钢筋下料、架子工等;第二阶段是岗位技能训练,在真正的工地建造真正的建筑物,主要教学活动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学习、工作及生活均在工地,专业教师在工地上授课,使做、学、教合为一体,锻炼学生掌握施工技术的能力,如主体工程施工教学中施工项目的实施;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在第五学期的周六周日和第六学期,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进行有薪顶岗实习,全面强化掌握施工技术,锻炼其施工管理能力。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给定,实习过程共同管理,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顶岗实训合格证书”。三个阶段的实训均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编制的实习实训大纲的相应要求进行。
3.6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度和运作机制,重点是:(1)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2)建立有关校内实训与校外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文件和考核办法;(3)毕业顶岗实习考核不合格者,推迟其毕业时间;(4)校系两级督导监督教学质量;(5)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对口情况、工作单位、工资收入情况、职称晋升、企业满意度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全方位跟踪。(6)麦克思报告评价与反馈机制。每年学校都定期反馈麦克思报告对本校19个高职专业的毕业生状况调查并及时反馈到系、教研室,便于修正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升办学成效。学生掌握各种岗位技能。同时可以初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
3.7社会服务及毕业生情况调查
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对外有偿服务,与建筑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提供技术支持,扩大社会知名度,学院设有两个专门研究所负责推广建筑节能、绿色环保等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教师成果不断显现、有实用新型专利16项,省级课题有6项通过鉴定验收。学校委托麦克思公司对近3届我校高职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采访并形成报告;报告显示在全院19个高职专业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下列5个指标中均排前三位:薪酬、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专业对口情况、对学院开设课程满意度。
4结语
篇9
[关键词]水利建设项目;建筑坝体;加固技术
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其项目的建筑坝体的稳定性、牢固性直接决定着整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项目的使用寿命周期,建筑坝体的稳定性、牢固性直接影响着其水利建设项目的蓄水、发电及抗洪能力。由于水利建设项目的建筑坝体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其整个建筑坝体在稳定性和牢固性上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导致其稳定性降低,产生坝体的松动或者坍塌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只有定期对水利建设项目的坝体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坝体进行加固,使其水利建设项目的使用周期得以提升,让其水利建设项目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故而,水利建设项目的坝体加固设计尤为重要,这对后期的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的长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重大,前期的设计合理,更有利于水利建设项目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中影响建筑坝体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由于水利项目主要是为了消除水害、控制和利用水资源等情况从而进行建设的,那么,在水利工程中坝体建筑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异常渗漏、裂缝、滑坡等),极为容易导致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造成坝体受损,故而导致安全等诸多问题和次生灾害。
1.1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中坝体异常渗漏问题
在水利建设工程项目中,最为常见的能影响到坝体的稳定性的就是坝体异常渗漏的问题,坝体异常渗漏的危害性非常大,我们正常情况下的水利建设项目中建筑坝体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这在水利项目的前期设计中就有所考虑,一般坝体的透水性都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范围内,只要在合理的透水性的范围内,那么,坝体渗漏的问题就不会对坝体造成太大的损伤。如何判定坝体渗漏的情况在合理的渗漏范围值以内,则就要结合坝体的水的渗漏量的大小来看,我们将其渗漏的情况分成正常渗漏状态和异常渗漏状态。若坝体建筑有异常渗漏的情况,坝体的蓄水压力就会增大,会对坝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坝体的安全等问题,使得坝体失去稳定性和牢固性。一般水利工程项目的渗漏问题极易出现在坝基和涵洞上,所以对坝体的加固设计尤为重要,对坝体进行加固有利于提高坝体的稳固性,只有坝体的稳固性得以提高,其渗漏问题就较为容易解决,从而避免因渗漏的问题导致安全问题。
1.2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中坝体裂缝问题
在水利建设项目中,坝体出现裂缝的问题也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坝体建筑出现裂缝问题也仅仅是出现在坝体的外部,坝体建筑的内部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裂缝问题,而且还不容易被人发现。一旦坝体建筑的内部出现裂缝问题,这会是影响整个坝体建筑的稳定性的极大风险。一般坝体出现裂缝,其裂缝的大小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小裂缝逐渐变成大裂缝,坝体出现裂缝会对坝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坝体的裂缝贯穿到整个坝体,不能及时得到修复,就会造成坝体建筑乃至整个水利建设项目的使用寿命周期造成影响,会使得整个建设水利项目的寿命缩短。
1.3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中坝体滑坡问题
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中坝体极为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然而,滑坡问题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所造成的,例如坡度问题、抗剪力不足等。当然,滑坡问题有时候也是因为自然环境等问题所造成,导致的自然灾害,从而出现坝体建筑的大面积滑坡现象。坝体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导致滑坡,必然会影响坝体的整体性结构,一旦滑坡的范围影响过大,大面积滑坡,甚至会导致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要想增强坝体的抗滑坡的能力,就要加强坝体的稳定性,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在项目前期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坝体进行额外的加固,以保证坝体的安全稳定性。
2建设工程水利项目中的坝体建筑的具体加固措施
2.1安徽省潜山县境内下浒山水库工程项目概况
本文以安徽省潜山县境内下浒山水库工程项目为例,下浒山水库工程地处长江北岸菜子湖水系大沙河中上游,是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下浒山水库主要以防洪抗旱、灌溉农田、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功能,正常蓄水位115m,总库容2.02亿m,防洪库容0.44亿m。灌溉农田35.08万亩,灌溉引用流量22.8m/s,该工程主要是由两个坝体和一个发电站组成,主要起到农田灌溉、供水和防洪抗旱作用,目前正在建设中。
2.2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加固的主要技术措施
2.2.1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的裂缝采取灌浆加固技术对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坝体裂缝采取加固处理,要科学的合理的使用裂缝灌浆加固技术,坝体建筑的裂缝加固处理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坝体加固技术,坝体建筑的裂缝加固技术分为全孔和孔底灌注两种技术方法,如果要对灌浆压力进行非常有效的控制,则需要将浆液向裂缝中灌注。使用裂缝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坝体裂缝。同时深入分析坝体应力情况,依据裂缝形成原因布孔,通过灌浆加固坝体。裂缝灌浆技术应用水力劈裂原理,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扩大坝体裂缝,对坝体实施灌浆操作。综合分析坝体应力分布,把握裂缝形成规律[2]。一般建筑坝体的断面截层都成梯形状态,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建筑结构的特征进行计算建筑坝体的应力分布,通过对建筑坝体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计算,从而才能准确的顺利的推动后续的裂缝灌浆施工工作和布孔的施工工作。正常情况下我们利用高压装置来灌浆,将泥浆填充进坝体,从而良好的填充裂缝,实现对建筑坝体的加固。施工期间,同时应将合适的水分灌注进坝体中,来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密实度,从而减少相应的弱应力。
2.2.2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加固需结合防渗墙技术建筑防渗墙技术主要起防渗效果,防渗墙技术可以满足在施工过程中抗压、抗剪及抗拉的需要。防渗墙技术可以应用机械造槽以及射水造槽两种方法,其中射水造槽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可以应用于各种土质条件下,由于射水造槽法的便利,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完成施工,应用这种方法施工可以快速完成工程,节约大量操作时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造槽速度,并达到较高的成孔率[4]。因水泥的使用量是相对比较少的,所以它在施工过程中的回填量流失的也比较少。此方法遇上砾卵石地层时就不太适合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也是相对复杂的,施工机械的操作技术上受客观因素影响,其自动化水平低而且操作上也并不灵活。
2.3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的加固设计
2.3.1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的主坝及防渗墙结构的加固设计建设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常常会遇到风化岩层的造孔施工,遇到风化岩层坝体建筑施工时要使用一定距离的帷幕来进行灌浆处理。坝体建筑的防渗墙结构加固设计中,其中建筑主坝体和防渗墙应应用支撑的方式进行连接且要注意两者的协调性。建筑坝体的荷载力量会直接作用墙体上,因墙体两侧会产生摩擦力,会导致主坝体变形,防渗墙的荷载力量应满足实际需要,在这个加固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厚度墙为基础来制作计算简图底稿,用有限差分法对建筑坝体的防渗墙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2.3.2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的发电隧洞加固设计由于受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电隧洞的洞壁出现剥落,钢筋混凝土被侵蚀,钢筋等出现破损等情况,我们需要清理被侵蚀破损的钢筋混凝土,然后用新的钢筋混凝土进行焊接补漏、坚固、找平等处理。发电隧洞出口出现的锈蚀性的钢板,要用环氧玻璃丝和全新的钢板进行修补处理,从而加固发电隧洞。
2.3.3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坝体建筑的溢洪道加固设计溢洪道一般都是由泄槽、进水渠、宽顶堰共同构成,一般溢洪道的坡段和消力池设计结构不合理的话,就会导致水流出现混乱,地基造成渗漏问题,则溢洪道的结构上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下浒山水库工程的进水渠总长度为32m,宽度为50m,进水渠的两侧均设置了直立导墙,充分的利用了埋石状态混凝土,墙体的背坡值为2∶1,顶部应用宽顶堰的结构形式,坡面采取斜坡式进口设计。在泄水段采取矩形断面设计,在出水渠上采取梯形断面的设计,两侧边墙上使用埋石的混凝土挡墙。在水库渠道的底板上采取钢筋混凝土浇灌设计,并在渠道的底部设置排水设施。
3结语
篇10
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使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保持正常运转的良
好状态,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护中问题,
简要阐述了提高机械设备维护技术水平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TU198TU198TU198
文献标识码:
AAAA
一、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护技术简介
机械设备维护是指通过及时检验和调整,排除机械设备运转中的故障和问题,使其在良
好的状态下作业。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
季节性,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工况恶劣的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来说十
分重要。有关资料显示一个公司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17.6%,其中近60%的
维修是因为失保失养,零部件早期磨损,寿命缩短而造成的,而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常年野
外作业,工况比较恶劣的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来说,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
比例更高。因此,必须通过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切实降低机械维修费。
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意义
机械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降低机
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
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保养
工作,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一)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
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
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二)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
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因此,必经通过对设
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
支,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三、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的分类
机械设备的维护应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坚持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相结合,强化重点部
位的维护管理,按设备状态合理确定维修时间,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使生产顺利进行。其
主要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周期性维护
周期性维护是一种预防维护方式,即小、中、大修。由于不同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
水平不同,而且相同设备的运行情况也有所区别,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也不同、设备工作环
境不同及保养工作的落实不同等。在周期维修中,如果不考虑这些具体因素,不根据设备本
身磨损规律做必要的调整,制定的修理计划就不能较好地结合设备实际和生产实际。因此周
期性的维修是一种计划性的、被动的维修方式,只适用于那些已掌握磨损规律的部分机械设
备。
(二)状态维护
状态维护是一种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护方式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
维护方式。它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和人的感官能力,根据设备的日常巡回检查、定期检查、状
态监测和诊断提供设备状态变化资料,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特征和预兆,提前做好备件和有
关的准备工作,适时地安排维修,减少突发性故障,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由于状态维
护方法能对设备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从而能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设
备停机时间和维修工作量,降低设备突发故障率.从而降低各种维修消耗和费用。对一些利
用率高、发生故障后对生产影响较大的关键设备及配件供应困难的高精度、大型设备可实行
状态维修。
(三)事后维护
是指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或者设备的精度、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时进行的非计划
性修理。在现实生产中得到了普遍采用,这也是一种被动的维修方式,适宜于一些设备和发
生故障后对正常生产影响小,能及时提供备件、并且修理技术不复杂、利用率不高的设备。
这种维修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但若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施工
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给修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特别在一些重要设备、连续运行的设备和
地处偏远工地的设备上,损失更为严重。
四、提高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护技术水平的措施探究
(一)维护工作要做到规范化、工艺化和制度化
规范化就是使维护内容统一,要根据各企业情况按客观规律加以统一考虑和规定。工艺
化是指根据不同设备制订各项维护工艺规程,按规程进行维护。制度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不
同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并严格执行。对定期维护工作,要制定工时定
额和物质消耗定额并要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维护工作应结合企业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进行
考核。
(二)强化机械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许多新型工程机械的投入使用,
使得对于维护技术人员的需要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
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还要有工程机械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
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
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所以应积极探索施工企业
培养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路子以及强化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有关人员的维修水平,以
保证修理质量。
(三)创新维护技术
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同时,适
时地进行设备的局部技术改造和更新,建立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配备先进的维修机具,掌
握维修新技术,培育维修质量好、工期短的维修能力;对燃料、油料实行科学管理,根
据油质化验结果确定使用期。这样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大大提
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强保养与维修的结合
维护保养是修理的基础,修理是维护保养的保证,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做好设备
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防患于未然,把事故
消灭在发生之前,就能抓住主动权。大量事实证明,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做得好与坏,很大程
度上直接关系到机械能否正常运行,能否充分发挥效能和寿命,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
产安全。
(五)加强对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为有效控制机械设备维修质量,施工企业首先要收集各种修理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在
维修过程中,要实行有效的监督制,设专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对维修过程进行全程或不定期
监督检查。对需要更换的主要部件,要检查测量核实,做出详实记录,对非正常损坏的部件
要分析找原因,做出整改预防方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预防和避
免非自然规律发生的部件损坏事件发生,同时可以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总结: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
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施工企业讲究经营效果,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
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减少设备寿
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才能进一步提高投
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潘维鹏《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1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