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燃气行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燃气工程;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407.4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0-01
根据建设燃气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工程一经决策确定后,设计阶段是燃气工程实施的第一步,是控制规模、提高效益的关键阶段。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了燃气工程的建设布局、工艺流程、结构形式,构成投资的轮廓,形成设计概算,确定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已经能准确地确定了燃气工程造价中的“量”和“价”,如果由于设计部门考虑不周,造成设计文件编制深度不够,质量低劣,漏洞百出,从而带来不必要的设计变更,既影响施工,也增加了燃气工程量,提高了燃气工程造价。可见,加强燃气工程设计管理是决定工程正常实施的关键环节。
一、燃气工程设计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设计违反强条的现象中,专业人员违规现象占总违规的50.85%,达到了一半以上。而且从违规的条文来看都是十分常见,是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规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在设计工作中稍加注意就能避免的常识性问题。由于每个燃气工程都有所不同,燃气工程的朝向、体量、高度、间距、面积都有不同,就会造成设计者的疏漏,从而造成多次违反强条的现象,这就给建筑设计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作人员本身来说,对各类规范的强调要心中有数,对棱模两可的专业问题一定要有规范作依据,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违反强条的现象再度发生。只要加强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对强制性条问多做宣传,在执行强条上毫不含糊,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违反强条的现象。
二、加强燃气工程设计管理的关键环节
1、要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抓起。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要深入细致,估算准确,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适当考虑远期发展,不能过高或过低。
2、要充分重视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投资估算也就确定,它是投资的最高限额,初步设计概算不得超过投资估算。设计单位要认真研究已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燃气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正确拟定燃气工程的主要技术标准,合理地确定总投资和主要技术指标。初步设计质量越好,越深入细致,设计概算才能越准确越符合实际,才能真正起到控制预算的作用,才能有效地防止概算超估算。
3、提高总体设计的质量。设计单位要对燃气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多方案比选,达到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燃气工程造价的目的。
4、提高各专业初步设计方案的质量。满足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等方面的要求。燃气设计方案要做到平面布置合理,组织好工艺流程等,确定合理的高度,还必须考虑防火、耐久性及经济性等因素,使燃气工程的总费用最低。充分发挥工程设计在方案比选和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5、要做好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应严格按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范围、内容、项目和投资进行设计。燃气工程施工图要做到尺寸完善准确,相互之间无矛盾。避免缺项漏项。处理好安全和经济两者之间的矛盾。减少人为的浪费。
6、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克服施工与经济的脱节现象,尽可能在设计之处将问题考虑全面,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造成燃气工程造价的提高。变更设计必须在设计单位同意、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重大设计变更还须上报项目批准机关审批。
三、提高燃气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燃气工程设计管理,必须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业务培训,掌握新的设计规范、建设技术、设计手段、不断更新知识。培养造就一批政治觉悟高、职业道德好、敬业爱岗、专业基础扎实、有吃苦精神、能打硬仗的过硬的设计队伍。
2、设计人员应与造价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在燃气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很多技术方案片面强调技术上的可行性,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极少,从而造成燃气工程极大浪费。而造价管理人员是只管编制概、预算,不管技术,也不以燃气工程造价来控制设计或约束设计。因此,形成了你搞你的设计,我搞我的造价,使技术和经济严重分离,燃气工程设计标准提高了,燃气工程造价也大大地提高。为克服这个弊端,在燃气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既要重视技术,也要重视经济。
3、采用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竞选的方式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投标方案要有独创之外,还要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满足建筑节能、环境等要求,同时,编制的的燃气工程概预算切合实际,真实可靠,并能控制在批准的投资范围内。评标小组专家,要有较教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秉公办事,评标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定设计方案的优劣,择优确定中标方案。
4、积极实行和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投资额进行燃气工程设计,也就是说,初步设计阶段,在满足燃气工程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前下,保证初步设计概算不突破估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在保证燃气工程各功能的提前下,施工图预算不突破概算,它是设计阶段控制燃气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
5、强化、强调设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燃气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燃气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因此,燃气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燃气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这是动态管理。它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质量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提高燃气设计质量的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篇2
11月14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3)》在京正式,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编著,包括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业代表、新闻媒体1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第五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在继续披露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的同时,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还对中国上市公司300强以及银行、房地产、汽车等14个重点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蓝皮书总报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报告(2013)》评价了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和外企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为26.4分,整体处于起步者阶段,超过一半的企业仍在“旁观”;(2)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3)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增长显著,实现对民营企业的首次“赶超”;(4)不同地区外资企业表现差异较大,东亚地区得分最高;(5)责任管理低于责任实践,市场责任指数高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6)134家企业较2012年排名有所上升,159家企业较2012年排名有所下降。
2013年蓝皮书对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进行了五年回顾,回顾发现:(1)2009年以来,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于2012年整体进入起步者阶段;(2)国企100强持续领先于民企100强、外企100强,且优势不断扩大,2013年,外资企业实现对民营企业的“赶超”;(3)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持续增长,目前居于领先地位,国有金融企业指数缓慢增长,近两年,地方国企指数高速增长;(4)五年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石化等10家企业持续居于前30名。
2013年蓝皮书研究了代表性强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30.4,整体处于起步者阶段;(2)上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高于深交所;(3)责任实践优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得分最高;(4)上交所上市公司责任管理、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指数均略高于深交所上市公司;(5)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得分较高;(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银行业、保险业社会责任水平相对较好。
2013年蓝皮书还对银行、房地产、汽车等14个重点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电力行业(60.4)、银行业(45.7)平均水平超过40分,达到追赶者阶段,在14个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通信业(39.3)、石油化工行业(36.7)、电子行业(35.1)、计算机行业(31.8)、金属行业(25.2)、食品饮料业(22.5)、汽车制造业(21.2)等行业平均得分居于20-40分之间,处于起步者阶段;房地产业(17.9)、零售业(16.3)、服装鞋帽行业(16.2)、日化行业(15.3)行业平均水平仍低于20分,处于旁观阶段,在14个行业中相对落后。
篇3
关键词:船舶动力装置;能源动力;教材改革
一、课程情况简介
“船舶动力装置”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国内知名的理工院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均将其列为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学生已学习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的基A上,着重教授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核动力和联合动力装置等典型动力形式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船舶发动机的总体布置需满足的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在船舶总体设计中各方面的初步协调能力,为今后从事热力发动机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实践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二、教材使用情况
“船舶动力装置”课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华教授编著的《船舶动力装置概论》一书,这本书主要介绍船舶(军、民用)动力装置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发展。其中包括船舶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锅炉及汽轮机、核动力、联合动力装置、轴系传动、特种动力装置等核心知识。该教材与我校的三海一核办学理念一致,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但此书编著于1999年,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书中对于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指标介绍较目前最先进的动力装置形式相差较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执教教师补充相关最新指标知识。此外,书中对于不同动力装置形式如何在船舶中布置,以及布置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讲述较少。因此,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更新该教材的部分知识点。
三、更新教材的意义
“船舶动力装置”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导论课,该课程旨在为后续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内燃机、燃气轮机、热能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特种动力装置有所了解,掌握各种船用发动机的特点、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适用方向、主要相关附属设备的构成与作用及船舶发动机的总体布置需满足的各种条件等。
通过更新教材,可以培养学生在船舶总体设计中各方面的初步协调能力,使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能够解决发动机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通过更新教材,可以缩短课堂与工程实际的距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满足工程应用需要,为工程实际培养可用、顶用的创新型人才。
四、如何更新教材
为满足现有教学需要,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教材进行更新。
一是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于船舶柴油机、船舶燃气轮机、船舶蒸汽动力和船舶核动力的相最新研究报告,从中获取相应的指标参数。
二是整理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总结不同船舶动力装置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便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向该方向发展。
三是设置不同吨位与用途的船舶形式、指标参数、动力装置形式、布置方式等资料,在教材中引入设计环节,以实际船舶的动力布置使学生了解从动力装置至推进装置间的各种设备连接、使用情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是请相关专业课的授课教师帮助引入后续深入学习时的重点内容,在教材内以重点、难点的形式加以强调。
船舶动力装置这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典型动力装置在实际中的应用,注重各类船舶动力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的介绍。通过对比现有教材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船舶动力装置》教材改革的若干建议,期望有助有优质教材的出版,进而为我国船舶动力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自力,李忆辛,许宝森.船舶动力装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1(4):76-78.
[2]任莉,李华彦,张文孝.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8):207-208.
篇4
【关键词】江苏省 农村 环境整治 清洁能源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要求
①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将农村人、畜粪便及有机垃圾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特别是将厕所、畜圈建在沼气池上,实现人、畜粪便自流入池,使农村有机垃圾全部资源化,农民的院落整齐美观,空气清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卫生条件。通过使用沼气优质燃料,改变农村千百年传统的燃烧习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沼液、沼气,增加优质肥料,实现减本增效,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②规范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建设。将畜禽场的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利用沼气技术,经过系统固液分离、厌氧、好氧及综合利用等环节的处理,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优质有机肥料沼渣、沼液等,既解决了重点区域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粪便污染问题,实现畜禽场的生态良性循环,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又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料,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③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农民普遍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这一资源,通过热解气化技术使其转化为优质能源供农户生活所用,实现农村炊事燃气管道化,促进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秸秆焚烧现象,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燃气问题。
二、目标任务和选建条件
(一)目标任务
2012年-2014年,全省新建17万处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和387处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其中大型沼气工程40处,中型沼气工程80处,小型沼气工程430处,12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2012年,全省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40000处,配套改圈、改厕、改厨40000户;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98处,其中大型沼气工程7处,中型沼气工程14处,小型沼气工程9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1处。
(二)选建条件
①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在全省农村农户分散养殖畜禽相对集中的区域,选择有一定基础,具备沼气建设相关条件的村集中连片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一个村不少于100户。项目以村为实施单元,县统一集中组织实施。项目村要有村庄规划,建设重点在苏北和苏中等区域。②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在全省年出栏20-100头牛,2-10万只鸡,2000-5000头猪的养殖场建设小型沼气工程;在年出栏100-400头牛,10-30万只鸡,5000-10000头猪的养殖场建设中型沼气工程;在年存栏400头牛,30万只鸡或万头猪以上的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并进行沼气发电。建设重点在太湖、淮河等重点流域和大中城市周围。③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机场附近和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地区,选择村级有一定经济实力,组织水平好,有村庄规划,秸秆资源丰富和农民有积极性的村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每个项目村参加的农户要达到200户以上。建设重点在苏州、徐州等有一定基础的地区。
三、工程建设主要技术规范
(1)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按农村“一池三改”建设规范要求建设。户用沼气池建设要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①沼气池建设标准。建设沼气池应选择GB/T4750-2002国家标准中的池型,池容为6-10立方米。工程质量要符合GB/T4751-2002及相关工程技术质量规范。②猪圈改建标准。圈舍要与沼气池相通连,粪便自流入池,水泥地面,混凝土预制板圈顶,并要搭建暖棚等相应保温和防雨设施。③厕所改建标准。厕所要干净卫生,与沼气池、猪圈(舍)一体设计,要求安装蹲便器,粪便自流入池,有条件的要建设沼液循环冲洗式厕所。④厨房改建标准。厨房改造要洁净明亮,厨房内的沼气灶具、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安装规范美观,砖垒灶台,瓷砖台面,地面要硬化。
(2)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沉淀池、调节池、厌氧发酵池、贮气柜等土建工程。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纸、设备安装等应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且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企业进行,保证工程建设成效。
(3)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房,配置安装气化机组、燃气净化器等设备设施一套,新建300立方米以上储气柜一座,铺设输气,配置安装入户灶具、气表200户以上。秸秆气化机组、灶具即配件等关键设备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储气柜及其它土建工程应选择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设计、安装及调试。
四、补助标准及对象
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是一项惠及百姓的公益事业,需增加财政投入,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2012年工程总投资2.4亿元,其中省财政补助1亿元。
①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每处“一池三改”平均建设费用为2100元,省财政补助1000元/户。补助对象为项目村农户。②禽场沼气治理工程。每处小型沼气工程投资在30万元左右,省财政补助10万元;每处中型沼气工程总投资在90万元左右,省财政补助30万元;每处大型沼气发电工程总投资在300万元左右,省财政补助100万元。补助对象为规模畜禽养殖场。③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每处项目总投资在80万元左右,省财政平均补助40万元/处。补助对象为项目建设单位。
篇5
关于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居住小区(暂定名)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a市城市拆迁管理条例》liuxue86.com
(3)《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
(4)《住宅设计规范》
(5)《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6)《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场设置标准》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项目概况
1 )地块位置:该基地东起xx南至x路,西至x路、北至xx围合区内土地面积约xx平方米,该地块属a市x类地段。
2 )建设规模与目标:
土地面积:
容积率:
开发周期:
土地价格: 元/亩(a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起价)
建筑面积(预计):总建筑面积:
3 )周围环境与设施
(1)步行约10 分钟可至a市中心。
(2)西侧为 市城市中心景点。
(3)东侧为城市绿化带,南侧为广场。
(4)西南靠近a市小学。
(5)北面为a市人民银行。
4、项目swot分析
优势及机会
(1) 该项目地处a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段,周边环境在不久的将来是最佳的居住区域。
(2) a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步伐,使得该区域的房地产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3) 东侧 的成功开发,为该区域的房价定位提供了市场认可性。
(4) 周遍日趋成熟的居住配套及商业氛围的逐步形成,为该项目的商铺价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 拆迁的当地居民选择就地回迁的比例较大,对该项目的资金流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 该项目以毛地出让,起价
元/亩,使得取得该地块的前期资金较少。
(7) 该项目规划定位为a市第一个小高层住宅小区,我公司在b市开发小高层的经验可以为之借鉴。
(8) 我公司与a市的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的良好公共关系背景,有利于我公司今后在当地的发展。
(9) 物业管理公司在a市的先行介入,为今后该项目的物业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的性。
(10) 拆迁的难度较大使得外地的资金有所顾虑,为我们取得这次竞价成功创造了一定的机会。
劣势及威胁
(11) 拆迁密度过大,拆迁成本及风险是该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12) a市拆迁实施细则的即将出台,拆迁成本的预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13) 市政设施的带拆带建,因其标准的不确定性,使的成本的测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14) 外来资金的介入,有可能使得土地的挂牌价抬的过高。
(15) 规划中对于地块的居住用地的定位,今后商业的规划能否通过,具有一定的不可确定性。
(16) 小高层的居住观念的形成,物业管理费、电梯的运行和维护等,将给今后的销售带来一定的抗性。
(17) 该地块的居民大多是二次拆迁,拆迁的难度较大。
(18)花园的日趋完善,又是多层住宅,与本项目的竞争将比较激烈。
(19) 拆迁的难度,使该项目的建设周期具有延期的可能。
(20) 周遍的生活配套设施及交通不够完善。
二、市场分析
1 a市概况(参考)
a市位于
河南岸,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
生态环境优良。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家级水禽湿地保护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1996年和1997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
投资环境良好。交通通信便捷,公路已形成了以国道、省道及沿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水运以长江干流的重要港口——a港为枢纽,拥有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年设计吞吐能力达500万吨,a港泥洲新港区一期工程已动工;通信已形成以数字传输、程控交换为主的多种通信方式和多功能通信服务网络。
项目所在区位于 江中下游南岸,与b市接壤,是a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8个乡、1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城区人口12万。
2 a市房地产住宅市场分析
a市房地产业从起步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8年至1993年为第一阶段,以房屋统代建为主,所建住房多为福利性,商品化率低,房地产业处于萌芽状态。1994年至1998年为第二阶段,统代建行为逐步消失,商品房开发逐渐兴起。
1999年至今为房地产业发展与规范阶段。以城区南门“两点一线”旧城改造和西苑小区的成片开发为起点,掀起了城市建设新一轮。尤其是地改市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成区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两者良性互动,房地产场进入有序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a市房地产业基本实现了创业任务,完成了原始积累。居民住房质量显著改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二oox年,a市房地产业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之一:投资增幅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亿元,投资增幅达33.4%,占全市建设系统投资6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2.6%。
表现之二:市场供销两旺。主城区竣工商品房面积 20.0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2.04万平方米,消化空置房2万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26平方米。
表现之三:房价平稳上升。城区商品住宅价格较去年上涨17%,净增400元/m2左右。
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二】
一、国内环境:中国房地产还有20年以上的好景
xx年12月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第六届中国住交会拉开序幕。与往届相比,本届住交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人气上都堪称史无前例。共有253家房地产企业及相关行业代表参加本届展会,从侧面反映开发企业普遍对未来房地产市场预期向好,一致认同住交会主办方所预言“中国房地产还有20年以上的好景” 。
“中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2003年中国GDP增长的9.3个百分点中,有1.8个百分点是由房地产业直接贡献的。
中国房地产业直接带动了57个相关产业的产出增加,没有一个其它行业有如此广泛的行业推动力。
199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始终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长。
2003年中国住宅投资占GDP比例超过了美国,已经达到了5.7%。而在美国,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医药、房地产)之一,已持续了50多年。
202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10.2亿人,年均增长4%,城镇住宅存量面积将达到330亿平方米,比2004年将净增198.5亿平方米,年平均需净增12.4亿平方米。”
二、xx房地产市场:整体良性发展与现阶段迅速升温
1、湖北省宏观政策的指导
2004年6月,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湖北省政府出台《省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商品房市场,保证房产市场健康发展。
2、政府出台房改政策,取消福利分房
自2000年年底荆州政府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个人购房数量骤增。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商品房的需求也持续呈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商品房市场迅猛发展。
3、人口城镇化,扩大了市场消费需求。
荆州是一个文化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连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随着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吸引了许多外地人来荆州投资经商。另外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村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大量增加。这些都为荆州市的商品房消费市场增添了新的主力军。
4、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消费能力逐步增强。
2003年荆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3元,上年增长7.4%。人均消费支出5400元,增长3.3%;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02元,增长3.9%。(摘自:《荆州纵横》之《2003年荆州市经济运行特点、问题及对策》)
2004年荆州市完成生产总值4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0元,比上年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比上年增加500元,增长20.0%,增长速度创九年来最好水平,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一位,增加绝对额居全省第二位。(摘自:荆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办公室《2004年经济发展情况新闻稿》)
以上数据反映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仍蕴藏着较大的增长潜力。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住旧楼房和平房的居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将以旧换新,以小换大,逐渐从追求“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发展。电脑、移动电话、摩托车等消费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消费品市场的活跃,汽车、住房消费的增加预示着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已为期不远。
5、同类物业的市场情况
荆州花园、顺驰太阳城、翰林苑、观邸、白云绿水、丽景家园等一批高档次概念住宅的推出,完成了对本类产品的市场说明任务,人们对高档住宅已广为认同和接受,希望拥有这类高档住宅。在此基础上,本类产品的推广、销售也逐步成熟,深入人心。
三、xx房地产消费市场的新机遇:旧城改造与银行按揭
1、旧城改造,造成了需求量的增加
鉴于原荆州城内人口密度过大的状况,为减轻市政压力, 2003年,政府出台“为古城减压,城内只许拆房,不许建房”的新规划,开始对城墙及城内古迹、古建筑加以保护。同时下令城内十二万人外迁六万,短期目标是三年迁出三万人。这给城外的房地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银行按揭政策的出台,让大量经济实力不是很强的家庭也步入了购房者的行业,增加了市场的需求量。在银行按揭政策,这些消费者通常仅需支付相当于总房款两至四成的首付款,即可提前入住,享受房产的居住权。这就大大增加了消费人群数量,有效刺激了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三】
一、房地产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房地产开发项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涉及立项、方案设计、施工、销售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可行性研究是房地产项目决策前必要的手段,可行性研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交投集团、成渝公司内部立项审批以及最终投资方案的主要依据。
通过可行性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房地产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其目的是使房地产开发项目决策科学化、程序化,从而提高决策的可靠性,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施和控制提供参考。
二、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1.在既定容积率、净用地面积、住宅面积、配套公建面积、控高、建筑密度等条件下,制造出的产品是什么类型和特性,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概念。主要从规划设计角度判断将上述硬指标转化成现实产品的可能性。
2.容积率变化对产品设计概念、产品类型和特征的影响。
3.土地本身特征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和考虑。如图例,对产品设计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及解决的方法。
4.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及考虑。如:治安环境、噪声环境、污染环境、空气情况、危险源、“风水”因素等对产品规划设计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5.周边市政工程配套设施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和考虑。如:道路状况(可能与小区主要出入口有关)、供水、排水、通讯(有线电视、电话、网络)、永久性用电和临时施工用电、燃气、供热及生活热水等对产品规划设计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6.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和考虑。生活设施对自身配套建设规模和面积作出判断。
7.市场分析结果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和考虑。如:市场价格限制、总价控制原则与产品类型和产品特性设计是否存在矛盾,对产品品质是否有影响,及如何解决。
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四】
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一)常见误区
1.一个标准的效益分析
如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分肯定地明确将来能赚多少钱,而且一定能赚这么多钱,这绝不会是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一份专业而严肃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可能只是一个效益标准。在可行性研究时,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使项目未来的价格及销售进程处于一种相对的不确定之中。因此,可行性研究的“效益分析”也不可能是十分确定的,只能是一种合理的预测,而这些预测需要假定的前提,那就是期望值。可行性研究根据不同的期望值给出不同的期望效益预测。
2.先入之见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通过一些房地产投资项目失败的案例,发现其中大部分项目的失败都是由一些可预见的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在一个离市区较远的乡镇开发高层公寓,结果是无人问津;准备在一个规划失控的农民居住区开发商住小区,结果在廉价“集资房”的冲击下半途而废;同一时间同一城市同类楼盘供应量过大致使需求短缺;建设成本远远超过预算造成资金不继等等。通过失败的案例可以发现,房地产项目在可行分析研究过程中,只是从各个角度描绘这个项目投资的美好前景,却偏偏不提项目投资的不利因素。这样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证明该项目是可行的,犯了“先入为主”的大忌。
(二)应对措施
1.重视专业化及市场培育工作。加快专业化及市场培育工作,推进行业规模化与专业化,是提高可行性研究水平,确保其精度、深度、控制误差的根本保证。当前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成为企业加强可行性研究的外在动力。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这是控制可行性误差的基本保障。在某种意义上看,可行性研究人员应该是“全才”,必须具备相当的工程技术、经济、房地产开发经营、法规、税务、金融等专业知识。
3.建立可行性研究数据库。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透明度还不高,可行性研究人员往往难以收集到完整和准确的市场信息。信息的缺失或误差,可能给可行性分析带来巨大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可行性分析人员更需要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将市场上分散的信息整理为可用的数据。另外,还可加强项目后评价工作,按照四川交投集团《投资项目后评价指引》的方法和内容,通过分析对比,总结经验,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进一步提高可行性研究的实用性。
加强房地产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重视多方案比较
一般情况下,可行性分析要研究的不是单一方案,而是同时研究多种方案,有时几个方案都可能是可行的,而且很可能都具有吸引力。要在多个可行方案中优选出最优秀方案,研究人员只能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资金、风险等各方面的问题,综合评价合理取舍。
(二)坚持可行性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根据拟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论证而得出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不为任何单位或个人而生偏私之心,不为任何利益或压力所动。
(三)提高可行性研究编制人员素质
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人员可能就是一、两个人,不能适应房地产开发的多专业要求,而且编制人员往往不了解和熟悉房地产开发领域,他们能做的仅是依葫芦画瓢,定性分析东拼西凑、定量分析草率计算、经济评价流于形式。不能根据特定的对象进行必要的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一些关键的数据进行处理用来满足经济评价结果的需要,失去了可行性研究的真实性和指导作用。
五、结语
总之,可行性研究要以市场为导向,对房地产项目所涉及的领域、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环境、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和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成败及投入的收益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可行性研究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各要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详细的测算分析,进行多方案的比较论证,最大限度优化方案。同时我们应注意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应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发挥可行性研究的实际作用,使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工作有据可依。
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五】
一、完善文本内容。本报告中,应增加建设单位的相关情况,清楚开发单位是否有资质和能力承担项目开发;增加和深化销售预测和销售策略;深化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特别是项目区域开发区的房地产销售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二、增加相关图纸。本报告中没有任何图纸来表述报告中内容,项目可研报告,一定要附项目总平面图和日照分析图。总图可以知道建设规模和内容,清楚开发强度和经济技术指标,也可知道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日照分析图可以看出是否对项目外有日照影响,是否满足国家强制性条文。
三、完善相关设计依据。文中设计依据有些已经过时,应采用国家最新规范;娄底市近期专门出台了一些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文件,应加上去,增加项目的本地性。
四、完善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应当明确是高层还是多层住宅,限高多少;增加公厕、垃圾站、配电房、绿化等建设内容;说明项目用地权属情况。
五、细化和修改文字内容。文中劣势描叙中,项目区域为未开发区域不对,该项目区域已经是成熟开发区域;文中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应当主要侧重开发区的房地产市场分析,而不应是湖南省和娄底市的,说服力不强。
六、投资进一步细化。该报告中,项目总建筑面积19663平方米,总投资9748.79万元,成本将近5000元每平米,投资成本过高,不符合目前房产市场开况,应调整。其次,在投资分析中,地下车位12万/个,超出娄底实际价格,目前一般为8万/个;工程量中,土石方应进一步核实,该区域主要是填方,挖方较少;人工工资88元/日太低。
七、修改项目工期表达方式。项目工期改为采用以月为单位计算工期,以季度不太精确;文中工期部分地方前后不一,工程本是2021年5月完成,在销售方案中却2021年8月才举行奠基,2022年4月18日才开始团购,时间前后不一致。
八、完善对项目开发条件的描述。本报告中,项目建设基础条件的描叙与本项目实际建设地不符,应具体针对性地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精准描叙。包括项目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周边建设情况等。
九、工程管线设计应深化。该报告中,住宅采用三台800kVA室外箱式公变供电,公共部分在地下室设两个专变配电室,共设4台高压开关柜、2台800KVA干式变压器和24台低压配电柜,配置不合理;该报告中,给水管道200管径过大,150足够。
篇6
欧洲股市企稳回升
西班牙央行5月22日接管了陷入困境的储蓄银行CajaSur,5月25日有4家西班牙储蓄银行向西班牙央行递交了合并方案。这些消息令市场对欧洲银行业生存状况的担忧急剧升温,欧洲股市一度下跌至8个月以来的新低。
欧洲各国政府正在为解决危机而努力,中国也表示不减持欧元,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信心。德国计划扩大裸卖空禁令所涉范围,将进一步打击投机交易。
随着买盘力量逐渐增强,欧洲股市企稳回升。
美股上演“过山车”
美股近日时常上演“过山车”式的走势。道指在万点关口忽上忽下,显示出投资人对市场的未来信心不足。
最新公布的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然创出了两年来的新高,显示美国人对未来6个月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前景的看法更为乐观,但似乎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
摩根大通的市场策略师认为,虽然目前美股的风险回报率已经回到有利于做多股票的水平,但在全球经济增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股指可能尚未调整完毕,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要轻易冒险入场。
亚洲市场资金外流
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令笼罩在欧洲债务危机阴云中的亚洲市场再度下挫。有分析指出,亚洲股市近期面临资金外流压力,一方面是因为欧美基金撤资以应付赎回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资金担心朝鲜半岛局势。
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回升,区域的内需强劲,亚洲经济复苏仍将继续。但南欧国家的债务问题可能令亚洲各国政府放慢政策退出和采取紧缩措施的步伐,以确保经济复苏。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由于短期风险升高,可考虑降低股票仓位。但目前亚洲(日本除外)股市按照2011年预估盈利计算的市盈率大约为11倍。市场一致预期2010年亚洲公司盈利增幅将达到38%,2011年将达到13%。因此中长期而言,投资亚洲股票有望带来良好回报。
花旗近日发表的一份亚洲股市研究报告,统计了亚洲股市的升跌周期,发现区内股市(日本除外)上升期可持续5年,下跌期则为3年。到目前为止,升市只维持了一年,反映亚洲股市在未来4年继续向好的机会较高。
中资股被大行看好
港股近日跌势汹汹,恒生指数一度跌穿19000点大关。由于有资金流出香港的迹象,所以市场人士对后市看得比较悲观。有市场人士预计,来来3个月恒指有机会跌穿17000点。
不过,从估值角度,多家外资大行仍看好中资股。
篇7
到2020年全世界发电能力将达到5915GW,这一时期新的发电能力要求增加3503GW(包括补充退役机组能力667GW)。中国将增加装机550GW,相应地0ECD中的欧洲只增加530GW,北美洲只增加569GW,太平洋地区增加195GW,中国是世界上发电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今后电力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IEA对世界发电能力的预测见表1。 表1
IEA对世界发电能力预测
GW 项目 发电设备容量
2010年 2020年 2010-2020年
新增发电能力 各地退役机组
OECD欧洲 853 1009 267 111 OECD北美洲 1159 1317 260 102 OECD太平洋地区 366 426 97 37 过渡经济国家 586 776 314 125 拉丁美洲 326 480 167 14
非 洲 152 208 61 5
中 东 126 206 87 8
中 国 501 757 264 8
南 亚 212 304 105 13
东 亚 275 432 171 13
合 计 4556 5915 1794 435 注: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需要电力投资32800亿美元,其中2010~2020年需投资16070亿美元,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发电能力投资和输变电工程投资。IEA估计,这期间中国电力投资将为6290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51.6亿美元,按外汇牌价折算约需人民币2000亿元以上。据IEA测算,预测期内,电力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3%左右。根据前面的预测OECD中北美洲新增发电能力达569GW,电力投资仅4530亿美元;而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550GW,电力投资却超过0ECD,达到6290亿美元,可能是由于中国要大力开发西部水电,实行“西电东送”,水电站单位kW投资比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大4倍多,再加上长距离输电,所以成本较高。因为据IEA预测, OECD的大多数国家新发电装置将使用天然气,部分使用煤炭和石油发电,基本不发展核电和水电。
IEA在电力工程基本建设的投资估算中,根据IEA的研究报告、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研究报告、各国资源和商贸媒体及各类出版物上的信息,对各种发电站的单位投资和效率进行估 算,其中中国在各种发电站的单位投资估算中都是最低的,具体数字见表2。 表 2
2020年世界各地新建发电站单位投资与效率预测
美元/kw 项目 OECD OECD OECD 中国 世界其余地区 欧洲 北美洲 太平洋地区 蒸汽燃煤电站投资(1) 1025 940 2130 750 1000 效率% 40 40 42 38 38 联合循环天然气电站投资 380 380 680 450 450 效率% 60 60 56 56 55 燃气轮机气或油电站投资1 310
260 510 275 275 效率% 45 45 42 39 39 核电投资 2000 3000 2000 2000 水电投资 2500 2500 3500(2) 2000 2000 风电投资(3) 1000 1000 - 1000 1000 地热投资 - - 2000 - - 注:1)各类发电站投资为1990年价;
2)系抽水蓄能电站投资;
3)风电按可用率25%估算投资;
4)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预测全世界在2020年前核电将处于平稳状态,因为新投入的容量大致相当于退役容量。
核电预测采用了外推预测,即对核电站新的预测仅限于目前有核电建设计划的国家或目前正在建设核电站的国家(见表3)。中国核电在全世界各地区中增长最快。预测到2010年将达到11GW,占世界核电总容量的2.94%,到2020年达至20GW,占世界核电总容量的5.97%(中国工程院预测2010年达20GW,2020年达50GW,那么2020年中国核电占世界核电总容量的比重可达13.7%)。 表3 2010-2020年全世界核电设备能力和发电量预测 地区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OECD欧洲 127 863 107 729 OECD北美洲 96 697 59 437 OECD太平洋地区 59 418 73 515 过度经济国家 44 257 29 181 非 洲 2 12 2 12 中 国 11 72 20 127 东 亚 28 205 37 267 拉丁美洲 4 30 4 30 中 东 0 0 0 0 南 亚 3 15 4 19 合 计 374 2569 335 2317 注: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认为,由于没有适当的水力发电站地址和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
电站的开发和建设受到了很大限制。OECD国家的水能资源已基本上开发完毕,少数未开发的水
力地址由于生态保护的原因被禁止开发,因此今后可开发的水电不多。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尚未开发的水能资源,限于经济实力不可能大量开发。只有中国既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又有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所以中国将成为未来水电发展最快、最多的国家。2010年中国将有水电装机容量125GW,占世界的12.2%,2020年中国将有水电装机容量199GW,占世界的16.6%(见表4)。中国工程院预测,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120GW,可占世界11.8%, 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60GW,可占世界的13.8%。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水电开发最多的国家。 表 4 2010-2020年全世界水利发电能力和发电量预测 地区 201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OECD欧洲 188 585 201 629 抽水蓄能 32 - 34 - OECD北美洲 172 680 177 703 抽水蓄能 22 - 22 - OECD太平洋地区 69 145 73 152 抽水蓄能 30 - 33 - 过度经济国家 95 340 104 - 非 洲 26 72 30 84 中 国 125 457 199 726 东 亚 40 131 55 185 拉丁美洲 170 803 207 980 中 东 10 32 10 32 南 亚 46 200 53 229 合 计 1025 3445 1198 4095 注:1)水电容量中不包括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容量:
2)数据来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和发电量的预测,从总量看,2010年的预测与中国工程院
的预测相近,但2020年的预测远比中国工程院预测要小。在分类预测中,地热发电的预测偏高,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发电则均偏低。究竟是我们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经济合理性估计过高,还是IEA低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开发能力,还需做进一步分析。其中有1点应值得注意,即废物发电利用。在OECD的欧洲、北美洲及太平洋地区,还有拉丁美洲和过渡经济国家废物发电利用量居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第1位或第2位,而中国工程院的预测中未计入。看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垃圾发电,垃圾发电的经济性能比开发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更有竞争力。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测和IEA预测见表5、6。 表 5 中国工程院关于2010-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 地区 201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 0.1 0.2 2.0 4.0 光伏发电 0.5 1.1 5.0 11.0 风力发电 1.1 3.0 6.0 17.4 地热发电 - 0.5 - 1.0 生物质能发电 0.3 1.2 3.0 12.0 海洋能发电 0.6 1.6 5.0 15.0 合计 2.6 7.6 21.0 60.4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
转贴于 表 6 IEA 2010-2020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和发电量预测 项目 201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2020年
------------
容量/GW 发电量/TW.h OECD欧洲 地热 1.6 10.2 1.9 12.7 风能 15.0 32.9 30.0 65.7 太阳能/潮汐/其他 1.2 2.6 1.7 3.8 废物 7.8 42.5 9.8 53.5 合计 25.6 88.2 43.4 135.7 OECD北美洲 地热 3.0 19.6 3.0 19.9 风能 3.5 7.7 5.5 13.0 太阳能/潮汐/其他 0.7 1.85 1.1 3.0 废物 14.8 79.6 16.4 88.2 合计 22.0 108.7 26.0 124.1 OECD太平洋地区 地热 2.1 14.5 3.3 22.9 风能 1.0 3.1 2.9 8.6 太阳能/潮汐/其他 0.5 0.7 2.8 3.7 废物 4.6 20.6 5.1 22.7 合计 8.2 38.9 14.1 57.9 过渡经济国家 地热 0.0 0.0 0.0 0.0 风能 0.0 0.0 0.0 0.0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0.6 2.8 0.0 2.8 合计 0.6 2.8 0.6 2.8 非洲 地热 0.4 2.1 0.5 3.1 风能 0.4 0.9 0.7 1.5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1 0.1 废物 0.1 0.6 0.1 0.6 合计 0.9 3.6 1.4 5.3 中国 地热 0.3 1.6 0.4 2.5 风能 2.3 4.9 3.7 8.1 太阳能/潮汐/其他 0.1 0.1 0.1 0.2 废物 0.1 0.4 0.2 0.7 合计 2.8 7.1 4.4 11.5 东亚 地热 6.1 33.8 8.8 48.7 风能 0.0 0.0 0.0 0.1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0.2 0.6 0.5 1.5 合计 6.3 34.4 9.3 50.3 拉丁美洲 地热 1.4 9.1 1.7 11.2 风能 0.4 0.2 0.5 0.2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3.0 13.1 3.9 17.1 合计 4.8 22.4 6.1 28.5 中东 地热 0.0 0.0 0.0 0.0 风能 0.0 0.0 0.1 0.0 太阳能/潮汐/其他 0.0 0.0 0.0 0.0 废物 0.0 0.0 0.0 0.0 合计 0.0 0.0 0.1 0.0 南亚 地热 0.0 0.0 0.0 0.0 风能 3.3 7.3 4.0 8.8 太阳能/潮汐/其他 0.3 0.5 0.5 1.1 废物 1.0 4.6 1.7 7.3 合计 4.6 12.4 6.2 18.2 注:数据源于IEA1998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
IEA对全世界2010~2020年的电力发展进行预测后,认为电力预测有其局限性,这是由于下
列因素的影响:
(1)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全世界各地区的燃料价格是千差万别的,如德国煤炭价格贵,荷兰和意大利的天然气价格很便宜,因此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受燃料价格的影响,能源替代和电
力装置的选择就不同。
(2)发电装置参数的不确定因素。各种发电装置的投资、运行费用和效率是变化的,很难精确预测,在成本最小化的选择中情况是变化的。
(3)发电公司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发电公司面对燃料价格和电力需求增长率的变化,使得公用发电事业可能选择多种类型的发电装置而不选择单一的发电装置,以便适应各种不确定性。
(4)地方约束条件。在发电装置的选择中,要考虑能源的可获得性和电力输送条件的限制;修建天然气发电厂要考虑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如亚洲地区依赖液化天然气,要受液化气供应和海运的制约,必须谨慎对待。
(5)环境约束。目前和未来各国对SOx、NOx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规定会影响发电厂类型的选择。
(6)燃料替代的限制。发电燃料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发电厂优先次序的排列和调度计划的变化。世界各地区、各国问的电力贸易会受到国家贸易的约束。
篇8
[关键词] 福建省 节能减排 技术研究
“十一五”是福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化工业的特征将更加明显,结构性污染问题还会加剧,对环境的承载将产生更大的压力。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品能耗高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增长、地区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福建省各重点行业所需的节能减排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依据,推进福建省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1 福建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1 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改变,福建省产业集聚和集群不断发育壮大,现代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将同步推进,但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型阶段,经济增长依靠高投入。为此,福建省制订了《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提出“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0.94吨标准煤下降到0.79吨标准煤以下,降低16%;全省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二氧化硫为42.4万吨,比2005年削减8%;化学需氧量为37.50万吨,比2005年削减4.8%,其中2008年总量不超过38.4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60%,降低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福建省主要从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合理规划布局,实施区域整治工程;加强重点项目治理等方面落实《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
1.2 主要任务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取缔关闭国家明令取缔淘汰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日常监管,特别是小冶炼、小造纸、小化工、皮革制造等废气、废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目前能源消耗主要存在于冶金、化工、印染、火电等行业,福建省根据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情况,提出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应重点实施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等节能示范工程项目。
而要达到这些任务和目标,就必须推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化工行业需加强合成氨、烧碱、电石和石油炼化节能;印染行业应研究开发低污染、节水型的新工艺技术;而火电行业作为SO2排放的大户,研究先进的脱硫工艺并实现烟气脱硫国产化是目前迫切需要;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重点应以节能为主,落实水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冶金行业废气排放量大,应提高废气治理方面的技术;造纸行业能耗高、污染大,应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回用技术。
2 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
福建省高污染和高消耗的重点行业有:化工、印染、火电、水泥、冶金和造纸等。根据各行业不同的现状,可采用不同技术,主要的节能减排技术有:
2.1 化工行业
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精制技术──双甲新工艺;合成氨气体净化新工艺──NHD技术;天然气换热式转化造气新工艺及换热式转化炉;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磷酸生产废水封闭循环技术;干法乙炔工艺等。
2.2 印染行业
低污染、节水型印染新工艺是一项系统化的印染工艺技术,是和品种、助剂、设备同步发展的。福建省印染行业可以采用的节能减排新工艺有:酶法退浆工艺;棉布前处理冷轧堆一步法工艺;氧漂后的生物酶脱氧工艺;等离子织物整理新技术;雾染色工艺;红外线定向辐射器代替普通电热原件及煤气技术;超临界流体染色(SFD)新工艺。新设备有:连续轧染生产自动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实现连续轧染色差的在线检测与控制;染色机冷凝水和冷却水的回收使用。染化料、助剂的选择方面应用环保型固色剂、助剂;采用已通过生态纺织品认证的产品和高效活性染料。在综合回用技术上,采用新型吸附剂吸附回收重金属;超滤法回收染料、浆料;漂洗水的回用及脱色剂再生。
2.3 火电行业
侧重于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国产化,福建省主要的烟气脱硫工艺可以采用: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工艺;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海水脱硫工艺。各个工艺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2.4 水泥行业
福建省水泥行业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增加原料利用效率,利用余热发电等方式来节约能源,主要技术有:工业废渣取代水泥生产用原材料或混合材料;低温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挤压联合粉磨工艺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余热发电技术;散装水泥装、运、储、用技术;掺用工业废渣生产复合水泥技术;新型干法水泥采用低挥发份煤技术。
2.5 冶金行业
福建省冶金行业主要节能减排技术需求有:焦炉煤气脱硫脱氰;高炉余压发电(TRT);焦化干法熄焦;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燃气轮机发电节能技术。
2.6 造纸行业
福建省造纸行业废水削减技术可以采纳:洗涤―筛浆系统用水的封闭循环串联洗选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ECF);废纸中印刷油墨高效脱除技术及装备;超高得率制浆技术等其它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中小造纸企业黑液处理技术有:黑液的资源化―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
3 结论
以化工行业、印染行业、火电行业、水泥行业、冶金行业、造纸行业的新技术为重点,与节能减排的任务紧密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技术,以推进福建省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技术需求研究报告[R], 2009~2010.
[2] 陶从喜.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9,(5):980-985.
篇9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并逐步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在2030年左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公众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城市状况等将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会发生越来越显著的变化。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住房面积的扩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衍生需求将成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这将导致经济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也将带来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对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增长。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会达到50―60亿吨标煤。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
从中国的资源条件和现有的技术发展看,能源自给率的保障只能来自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使用,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首先,中国缺乏油气资源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至2007年末,剩余技术可开采储量为石油28.32亿吨,天然气3.2万亿立方米(2007年统计年鉴)。2007年的石油产量为1.86亿吨,消费量为3.66亿吨。天然气产量为692亿立方米,消费量为695亿立方米(不包括液化石油气)。以年产2亿吨计算,石油的可开采年限为14年。
其次,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评价数据(1999年),全国煤炭资源总量达到5.57万亿吨,已发现煤炭储量1.02万亿吨,已查证煤炭储量6769亿吨,其中精详查储量4433亿吨。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煤炭资源精详查储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近年来内蒙、新疆和陕西煤炭储量迅速增长的趋势清晰地反映了资源的潜力。
第三,受技术、成本、资源量、可利用程度、实际运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的供应总量中所占比重将是有限的,并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的补贴能力和数量。
尽管对煤炭储量的准确数据、煤炭能否支持中国的能源需求、煤炭与温室气体的关系等存在较大的争议。但煤炭是现有技术条件下中国储量最多的一次能源资源,无论对煤炭资源量、应用技术和环境问题存在何种分歧,在新的、革命性能源供应方式出现之前,中国只能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来保障未来能源供应的可靠性,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二、替代油气资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基础
(一)我国能源的关键问题是油气短缺
中国能源问题的实质是油气资源短缺,关键问题是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远远超过国内资源可以承担的程度。保障能源自给率的关键是在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等领域中实现煤炭对石油的可替代。
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液体和气体燃料显著地替代煤炭等固体燃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汽车生产量和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长。1990年全国汽车产量仅为51.4万辆,到2009年汽车产量已增加到1379万辆,18年间增长了27倍,年均增长率为19%。其中2000―2009年,汽车产量的增长率23%以上。预计2010年汽车总产量将达到1700万辆以上。中国已迅速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已成定局。
由此形成的直接后果是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迅速增长。IEA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10.5亿吨标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76亿吨标油(3340亿方)1。即使中国石油产量能够保持在现有的2亿吨,石油的进口量将可能高达9亿吨,石油的自给率已不到20%。如在资源储量方面没有重大突破,天然气的生产量也不可能有大的提升,天然气的自给率大体将会和石油相当。考虑到这些预测数据大多是在多年平均增长率基础上得出,如果实际的能源需求超过前述的预测,油气资源的自给率将会进一步下降。
(二)以煤为主战略的关键是煤的化工转化
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关键领域中对进口资源的依赖,以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控制能源的总体成本。基于这些目标,在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领域中逐步扩大煤炭资源对油气资源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煤化工产业是将煤炭转换为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基本途径,因而也是在关键的能源领域中保障自给率,落实以煤为主能源战略的基础。
随着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比重的逐步提高,以煤炭的化工转化保障关键能源领域中自给率的能源发展路线实质上意味着对能源产业链的重新构造:即将大部分由国外石油天然气资源支持的新增能源需求逐步转变到以国内煤炭资源支持的方向上,并形成一组新型的能源产业。
尽管煤化工产业与煤炭的直接燃烧一样存在着诸如二氧化碳排放、单位产品能耗较高、生产技术不尽完善、装置规模小于油气化工等问题,尽管近期内对煤化工产业存在多种质疑,政策也在调整过程中,但发展煤化工是中国保持必要能源自给率的唯一选择。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能源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作用将更为突出。除非我们准备承担全球石油市场的急剧动荡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三、煤的转化需要与能源的优化使用相结合
(一)煤转化技术的选择需要服从经济发展全局
2000年以来,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逢煤必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巨大投资能力的推动下,短短数年间,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重点经历了在煤基甲醇、煤基二甲醚、煤制油、煤基甲烷以及煤基烯烃等主要领域。受市场容量、技术发展成熟程度以及煤资源利用本身的特点制约,在上述各领域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高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虽然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能否定煤炭转化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必要性,但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合理选择煤转化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以煤为主战略的重要基础。
煤的分子结构是以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缩合芳香环为基本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间通过各种桥键相连。在煤的结构内,除了含有碳和氢元素外,还有氧、氮、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大多以官能团的形式存在于煤中。从元素组成看,煤的碳氢原子比显著地低于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随着成煤时间和煤化程度的提高,煤中的官能团和烷基侧链逐步减少,固定碳的比重逐步增加,氢比重逐步减少。
基于煤的结构特点,从技术面看,煤的转化必需解决三个基本问题2:
一是将煤炭的大分子结构分解为烃类、一氧化碳和氢等小分子,为洁净化燃烧和化工转化利用奠定基础。二是调整煤炭中间产出物的碳氢原子比,使其达到最终产品所需要的碳氢原子比水平。三是脱除煤炭中氧、氮、硫等杂原子以及无机矿物质,使其达到最终产品需要的标准。
煤化工产业的技术路线,无论是热解技术、气化技术、直接液化技术,以及超临界水解技术均是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对温度、压力、氧化剂、溶剂、催化剂等不同工作条件的选择,采用不同形式的反应器、罐、阀、管路、泵等技术手段组合,采用不同流程控制方式所形成的不同解决方案。
选用何种解决方案,或者何种解决方案更具有发展前景,需要权衡以下基本关系:
1、煤的转化方式需要与煤的自身特点相结合
煤炭本身含有各类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可燃的可挥发性组分。褐煤和长焰煤中挥发性组分约占原煤干重的37%以上,不粘煤和弱粘煤中挥发性组分约占原煤干重的20―37%3。上述四大煤种约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50%,且随新疆、内蒙、陕西等地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新增储量的大幅度增加,这些煤种在总储量中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加。煤的转化应着力于采用低成本方式优先提取煤炭中的高挥发性组分,充分发挥煤炭本身的潜在价值。
2、煤的转化方式需要与能源的使用结构相匹配
在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中,煤约占能源消费量的75%,其中的70%作为动力煤供发电和工业锅炉等的燃烧使用。结合煤炭的使用结构,在电煤和一般工业用煤等动力煤进行的优化使用和洁净化使用中寻求煤转化的路线将可大幅度降低转化成本和提高转化价值。
3、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符合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趋势
转化过程本身需要洁净化和低碳化,需要尽可能控制和降低煤炭转化利用中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4、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其他竞争性技术和竞争性资源开发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影响
例如,来自中东的石油伴生气制甲醇、合成气和烯烃对煤气化制甲醇和烯烃的成本优势。
在诸多解决方案中,相对而言,煤的热解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这些要求,并可能为逐步解决煤化工产业现存的诸多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二)煤热解技术和热解产物
煤热解是一类弱吸热反应,反应本身的能量消耗仅相当于原料热值的3―5%。在绝氧工作条件,温度的增加将会导致煤的大分子逐步解构,通过氢转移、脱氢和缩合反应,芳核逐步缩聚,从单环芳烃―稠环芳烃―多环芳烃―半焦,直至焦炭4。
煤的热解过程通常可以形成可燃气、焦油和半焦(或焦炭)等三类产出物,热解工艺的不同,三类产品的比例有着较大差别,并影响到最终的产品价值和对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
热解焦油:煤热解过程形成的焦油通过加氢可以转换为汽油或柴油等轻质油,焦油的产出率和品质取决于热解过程的控制。在理想的工艺条件下,焦油产出率可以达到原料煤干重的20%以上。焦油加氢过程与石油工业中的重油和渣油加氢过程大体相似,可以作为石油工业的炼油原料用以生产各类油品。
可燃性气体:热解形成的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一氧化碳、氢和二氧化碳。在理想的工艺条件下,可燃性气体的产出率也可以达到原料煤干重的20%以上。在控制二次热解反应的条件下,可燃气热值约50%来自其中的甲烷。其余部分经过适当变换工艺和合成工艺,可以进一步转换为合成甲烷,或将其中的氢气用于焦油的精制。
热解半焦:半焦是一种优质燃料,其热值在20―30MJ/kg。半焦内部多孔隙结构,原煤中所赋存的硫、磷等化合物在半焦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已进入热解气体,因而具有低污染特征。半焦可以通过气化和直燃等方式应用于发电、热力以及其他工业用途。此外,半焦也可以替代无烟煤和焦炭用于工业造气生产化肥和工业还原剂。
(三)热解技术的主要优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大量的试验装置运行,基本的共识是煤炭资源使用的合理方式是根据煤在不同转化阶段反应性的不同特点,采用分级转化、分组分利用的方式。热解技术则是分级、分组分利用煤炭的基本途径。通过热解过程,可以优先从煤炭析出焦油和可燃性气体等高附加值组分,提高煤炭中高附加值组分的利用率和碳的利用率,使煤炭达到最有效的应用,同时经济地解决煤炭利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实现传统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从经济发展和保障能源供应的全局看,煤热解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为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开拓新的国内资源
2007年我国发电热力用原煤约15亿吨,发电热力用原煤总热值34.5EJ5 。如将其中60%由半焦替代,按等热值计算则需要半焦约8.3亿吨6 。在采用较成熟先进技术的条件下7,通过热解过程,至少可以从每吨原煤中获得20%左右的液体产品和可燃性气体产品,以及50%的产品半焦(扣除了过程加热用半焦)。换言之,每1亿吨原煤大体上可以产出1800万吨焦油和可燃性气体(原煤以10%含水量计),以及4500万吨左右的半焦(半焦含水量以5%计)。8.3亿吨半焦需要用原煤15.4亿吨,同时联产焦油和可燃性气体3.1亿吨。2007―2009年,我国的原油产量大体在1.8―1.9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在692―851亿方。仅从热值计算,上述焦油和可燃性气体的产量已与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大体相当。
2、提高油气资源的自给率,降低对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受制于国内油气资源的限制,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比重将会持续上升,到2020年甚至可能上升到70%以上。考虑到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的增长极为迅速,届时的实际比例可能将更大。对于中国来说,数量巨大的油气产品进口本身将会对全球油气市场的供求平衡和价格带来重大的冲击,油气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能源成本带来重大的影响。如果中国的实际油气需求规模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带来的动荡将更为突出。通过热解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可以在保障发电、热力等产业用煤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
3、显著提高煤炭资源开发的综合经济价值
在分级、分组的条件下,一方面通过对焦油和可燃性气体的深度加工,可以获得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及其他产品。液体和气体的综合产出率越高,高附加值部分产出率越大,煤炭的综合经济价值也越高。另一方面,热解产出的半焦本身既是一种洁净的燃料,也是一种优良的工业还原剂,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有色、化工等多种领域,具有高于原煤的经济价值。
4、为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手段和基础
大规模使用煤炭的最突出问题是煤的污染特征。热解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可以全面提升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较大幅度降低煤炭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进煤炭洁净化利用的实质性进展。一是半焦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硫已进入液体和气体产物中。以半焦替代煤炭作为燃料可以大幅度降低发电、热力等产业的二氧化硫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减少发电厂等燃烧装置脱硫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二是半焦本身是一种大空隙度、大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其功能大体类似于活性炭,但价格仅为后者的1/10至1/100。由于价格低廉,可以在污水处理、烟气处理等领域中全面推广半焦地应用,显著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三是用于烟气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半焦在失效后仍可作为锅炉燃料和气化原料继续回收使用,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处理成本。
5、生产过程能耗较低
从现有的大型热解装置的运行实践看,热解工艺的能耗显著的低于气化方式。以产品热值计算,在热解方式下,半焦、焦油和可燃气的合计热值大体相当于原料煤热值的85%左右8。在气化路线下,煤制油和煤制甲醇等产品的热值仅相当于原料煤热值的40―50%9(以水煤浆气化为龙头,以2.5吨煤产1吨甲醇,4吨煤产1吨油计)。
6、可以较大幅度降低煤炭转化过程中的投资和成本
热解的单位投资远低于气化和直接液化路线。从榆林的实践看,以原料煤计算,低温干馏装置的吨煤投资在200元左右。采用技术较为先进的大连理工大学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年原煤转化能力为60万吨,总投资仅为1.35亿元。吨煤投资也仅为200元左右。比较而言10,煤气化制甲醇、煤制油等装置的吨煤转化投资均在1000元以上。由于投资构成了固定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单位投资的显著差距使热解技术在生产成本和抵制市场波动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煤炭热解产业在高油气产率的技术路线支持下,通过与发电、热力等用煤产业的协同发展,将可以发挥逐步重新构造中国的能源产业链的作用,并替代进口油气资源,承担起保障关键产品领域中能源安全的功能。
四、大规模应用热解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近年以来,我国煤炭热解产业和热解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从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大规模发展煤炭热解产业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是用先进热解技术逐步替代传统技术,提高热解的油气综合产出率以充分挖掘煤炭的资源潜力。第二是改变煤炭的使用方式,逐步在下游发电等产业中以半焦替代煤炭作为燃料。第三是开发半焦净化装置替代现有的电厂脱硫和烟气净化装置,以系统地降低煤炭使用过程形成的污染。
(一)煤热解产业的发展现状
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热解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煤热解产业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到2009年,陕西榆林地区的热解半焦(兰炭)生产能力已达到4000万吨,内蒙德鄂尔多斯地区生产能力1100万吨,宁夏的生产能力在500万吨左右,其他煤炭资源省区也有规模不等的发展。兰炭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用的作用。
第二,煤热解产业的主要产品方向仍局限在以半焦(兰炭)为主要产品的发展阶段,焦油、燃气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利用水平较低。半焦主要作为碳质还原剂已广泛应用于高炉喷吹、铁合金、电石以及合成氨等行业。由于这些市场的需求规模相对较小,在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能力过剩状况日渐突出。同时由于油气产率低,半焦价格难以满足发电产业对燃料价格的要求。
第三,热解生产技术采取了由低向高逐步推进的方式,主流生产技术已从土法炼焦发展到以榆林三江炉(内燃内热式连续直立方型炉)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热效率的炉型11,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液体和气体综合产出率指标仍较低。
第四,部分较为先进的技术逐步进入热解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榆林地区在2009年开始建设的半焦、焦油和煤气百万吨级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大连理工大学固体热载体工艺。单套装置规模达到年利用原煤100万吨级,在采用陕西神府煤的条件下,油气综合产率可达到20%。
第五,在研究领域中,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广泛借鉴国外已有的大型试验装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先进的煤热解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试验,在试验装置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如液气综合产出率达到30―40%,加氢条件下半焦脱硫率达到90%等。
第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大量的试验是在远远低于生产装置规模的水平上进行,进入后期的工程化和产业应用时,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
由于提高焦油和可燃性气体的产出率是热解产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逐步以先进的热解技术替代现有技术,提高液体和气体产品综合产出率已成为煤炭热解产业的基本共识。面临的基本问题与大多数产业的发展历程极为类似,即:如何使先进技术尽快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以实现产业升级。
(二)先进热解技术的产业化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先进的热解技术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液体和气体产出率达到原料煤干重的30%以上,对保障国家油气需求形成实质性贡献,并为提升热解过程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热解技术逐步向中温、快速热解、小直径煤粉、固体热载体、生物质共热解加氢方向发展,反映了提高油气综合产率的基本要求。
第二,热解半焦中的硫磷等杂质脱除率达到90%以上,为后续发电、热力等产业采用半焦替代原煤,实现传统污染物12近零排放奠定基础。在热解工艺中采用加氢、生物质共热解和选择适当的添加剂技术可在提高油气综合产出率的同时,较大幅度提高杂质脱除率。
第三,热解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连续化和低能耗。单套装置的年处理原煤能力达到200―500万吨,独立热解工艺的热效率应达到90%以上。这将导致大流量的自由落下式热解反应器逐步成为热解的主流反应装置,同时,需要强化对热解反应器和管路系统的保温,减少装置本身的热容以降低热解过程的热损耗。
第四,煤的热解过程与气化、发电等后续利用过程实行联合生产,以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特别是半焦直接进入锅炉或直接气化。
从技术面看,先进热解技术的产业化难度要远低于气化和直接液化。
从热解工艺特点看,以焦油和可燃性气体制取为主要目标的煤热解装置最高工作温度在600―700度,在这一温度条件下,绝大部分金属结构件和控制执行器件可以可靠地工作。
快速热解可以在数秒至数十秒间完成热解反应,并且可采用连续通过型工艺流程使物料快速且连续地通过反应器。因此,可使相同体积的反应器的处理流量增加,从而在较少的投资和较低的能耗水平上实现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装置流程短,系统相对简单。与煤气化工艺不同,煤炭热解工艺采取绝氧加热方式,生产流程不需要氧气支持,因此生产系统不需要大型空分装置。
在采用固体热载体加热的条件下,热解产出气体体积和产出气体中粉尘数量显著地少于气化装置。粉尘分离装置和气体净化装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难度均低于煤气化工艺。但是,热解焦油在管路系统中凝聚对装置的稳定运行会形成不利的影响。
目前,先进热解技术尚未经过大规模生产装置的验证,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已有的装置大多是由研究机构自行设计和配套,相关产业经验严重不足,工作单元和功能模块间的匹配性较差,将这些实验室技术转变和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仍将需要进一步的工作。这些因素将会对于先进热解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逐步推广半焦在发电产业中的应用
煤的热解是一个多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获得焦油和燃气的必然同步副产大量的半焦。如果这些半焦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焦油和燃气的生产自然也无法进行。由于工业还原和气化领域,如高炉喷吹、铁合金、电石行业以及合成氨等领域对半焦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因此,热解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可以产出的焦油和燃气的数量是由半焦能够替代原煤作为发电用煤、供热用煤以及各类工业锅炉用煤的规模所决定。换言之,未来国家的油气资源自给率和能源安全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半焦对原煤的置换率。
半焦本身是一种良好的固体燃料。与煤炭相比,有着多方面的优点:
一是半焦具有较高的热值、更好的孔隙结构、更好的可磨性,以及较低的含硫量及灰份。二是半焦可以通过气化工艺转变为以一氧化碳和氢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用于燃气轮机联合机组发电。三是由于半焦中挥发份比重较低,且再挥发的温度较高,半焦的运输储存过程中热值损失极小。通常情况下,原煤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热值损失约占原煤热值的5―7%。四是在煤的热解过程中,较高的焦油和燃气产出率已经分担了绝大部分原料成本,作为发电燃料,比原煤有着显著的成本优势。
同时,由于在热解过程中原料煤中的挥发份大部分析出,从着火温度、燃烧反应活化能、最大燃烧失重速率、残碳率等技术分析指标衡量,来自各类煤种的半焦燃烧特性要低于烟煤而好于无烟煤13。因此,将半焦用于现有的粉煤锅炉或循环流化床锅炉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并对控制程序进行相应的调整。基于半焦在燃烧特性方面的局限,以及传统工艺生产的半焦价格偏高,因而在现有发电行业中,尚无大规模采用半焦作为燃料的案例。
五、创造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多年来,每当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机会出现时,一哄而上,攻城掠地,重复建设,而后问题重重、破产淘汰、拖累银行几乎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煤热解产业要避免重蹈覆辙,需要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热解产业发展的特点、现状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能的发展模式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完善先进热解技术和半焦应用技术体系为起步。优先完善已有的先进热解技术,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稳定提高油气综合产率到20―25%,实现工艺流程和功能单元的合理化、模块化。
第二,同步开发和研制焦油、燃气和半焦等中间产品的应用技术,重点解决半焦用于粉煤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半焦气化的相关技术问题,以保障产业化进程的展开。
第三,着力于相关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和国产化。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大型成套生产装置的研制和大型成套装置的批量化生产,为避免前一阶段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过度依靠引进技术的状况重复发生,应将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国产化作为产业化的关键和基础。
第四,以大型综合性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建设一组采用不同类型的先进热解技术和中间产品应用技术的工业化中试基地和原煤转化能力100万吨以上的样板装置,以取得这些大型装置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生产基地,保证工业化中试基地和多个大型样板工厂的原料来源。
第五,以实体性产业联盟为载体。由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具有研究基础的研究机构共同组成实体性产业联盟,共同承担技术和装置的研发、制造和大型综合性示范基地建设。
第六,选择具有产业经验和产业基础的地区为试验区。鉴于榆林地区的煤炭资源较适应于热解生产、煤炭热解产业发展规模最大,生产技术相对领先、中间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应重点考虑在榆林地区建立大型综合性示范基地。
第七,政策扶持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总结前一阶段煤化工产业的经验,在热解技术产业化的初期阶段,应严格准入管理,从严限制大型热解项目的审批,尤其需要限制利用借机圈占煤炭资源的现象发生,包括前一阶段中圈占了资源而不能履行承诺的煤化工项目借机拖延对资源的占用和转向煤炭开发。
第八,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同步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包括准入规则、行业监管规则、工艺流程标准、产品标准等,为热解产业后续的发展创造有序的产业环境。
注:
1、对国际能源署对中国能源需求的预测数据存在不同的观点。但这一预测是分类数据较系统的预测,仅供参考。
2、舒歌平主编,煤炭液化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年。
3、国家标准局,《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
4、本部分论述综合自相关文献,由于作者的疏漏,未能查清出处,仅向相关文献的作者致歉。
5、根据国家标准,1吨原煤的热值为20.91GJ,10亿吨原煤的总热值为20.91EJ.
6、热解工艺的热效率可以达到85%左右,半焦、焦油和可燃性气体的产出率和热值因原料煤和热解工艺不同,有较大差别。这里仅按原煤估算。半焦热值每吨按25GJ,焦油热值每吨按30GJ吨,可燃性气体热值按每吨20GJ估算。原煤以10%含水率计,半焦含水率以5%计,焦油和可燃性气体忽略含水率。根据现有热解生产装置和实验室装置的运行和试验数据看,上述参数均属于适度先进水平。
7、以大连理工大学60万吨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采用陕北神府煤为例。
8、兰新哲、尚文智等,陕北半焦炭化过程能耗分析,煤炭转化,第32卷,第2期,2009年4月
9、数据来自文献8唐宏青,科学发展煤化工的探索与建议,煤化工,2009年第1期(总第140期),2009年2月。
10、榆林发改委,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 做大做强兰炭产业,榆林兰炭产业调研报告。2008年4月。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是以陕西榆林地区各类投资项目的实际数据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为基础整理。
11、榆林三江炉的热解热效率达到85―87%。兰新哲、尚文智等,陕北半焦炭化过程能耗分析,煤炭转化第32卷第2期2009年4月
12、传统污染物是指在煤的利用过程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污染物质。
篇10
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经营好坏,项目能否收益,市场效应如何,品牌效应能否实现,主要在于前期工作的好坏,前期工作完成后,项目就已经定位,能否节约造价、利润多少已经基本固定。项目前期工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融入了高层领导的决策,项目实施人的具体策划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过程。因此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重要之一:前期工作的成败决定项目的生死命脉
事事都以成败论英雄,而成功的背后往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前期工作涉及内容广泛,从项目获得土地信息开始,获取土地详细资料,包括土地的位置、土地的土地权属、土地的土地权性质、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划要点等。
通过战略决策,市场投资部进行项目组选,然后实地考察,通过市场/政策等的信息报告,市场调研,成本测算,技术可行性研究,形成初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领导再一轮决策,通过后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详细的研究内容包括进行市场/竞争分析,确定项目定位,形成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通过后进行招、拍、挂牌获得土地,签订土地协议,办理用地手续获得建设用地许可证,前期的可研阶段结束。
可研结束并不意味着前期工作的结束,而接着的大量工作就是项目前期启动阶段的工作,包括所有手续的办理,设计规划部门获得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规划许可证,落实开工许可的施工许可证,进入销售阶段还有预售许可证,待五证齐全了项目基本上已经定型。
重要之二:前期工作得成败决定项目的经济效益
前期工作要做到测算项目的经济效益,这里涉及销售、融资、成本、建设期、内部收益率,要做到准确定位,就要首先了解宏观经济和本区域城市经济的现状,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状况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项目周边区域的全盘搜索,确定本项目的销售价位,以确定总收入;进行项目投入产出分析及资金运作建议,涉及项目的成本测算。
测算的真实与否影响着项目的成本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的定价及经济利益。
重要之三:前期工作的成败决定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整的政策下,未来宏观导向无论从政策或是货币环境等都在逐步调整,限购和限贷的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保障性住房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强,作为开发商要高度重视,及时调整策略。
房地产开发商要生存和发展除了注重外在的品质,更应注重内在的优化与节约,提高成本意识和控制意识,其中前期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当不断重视和加强,以便能够更好的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
提到成本控制往往会想到建安成本,钢筋、混凝土、模板的造价,其实成本贯穿于整个项目中,而前期占了很大一部分,开发企业往往对前期的成本控制忽视或重视不够,以至于造成项目的失误和隐形的浪费,前期中的成本如土地费用就是一笔相当大的费用,土地费用在建筑总成本中的比重最大,所以土地费用的高低决定着项目定价的高低。
简单来说开发商前期成本控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前期开发在节约成本的重要作用
(2)不熟悉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的节点
(3)缺乏成本控制的技巧和方法
(4)缺乏前期成本控制意识
前期开发成本主要表现在几大块,遵循的原则是该花则花,能省则省,结合项目条件从实际出发来处理各项成本,绝不能图一时省钱,而留下隐患,到后期花费更大的代价,不是节约而是浪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拿地阶段:土地、规划 转贴于
对于土地一般都认为是固定费用,但不尽然是,土地费用分为土地净地费用、毛地费用、拆迁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如果土地的资料不够详细,地权属不是很清楚,在拿地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在前期工作中调研土地的资料足够充分,就可以减少后期土地的不可预见费用。另外,作为开发商尽量争取拿的土地为净地,如果是毛地,涉及拆迁补偿、青苗补偿费等费用,如果由开发商来处理的话,容易出现麻烦,补偿费用按文件中规定是有上限和下限的,这部分由开发商来做就会出现按上限走并且也有可能出现超额补偿,无形中加大了土地成本,故可以和当地政府协商由政府出面处理土地事宜,开发商接收净地,这样可以节约很大的成本。
在设计规划方面尽量优化整合、充分考虑到日后实施、详细计算综合指标,规划做的好坏、功能分区定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综合指标的确定。
2 设计阶段:方案、勘察、建筑结构施工图
方案优化对节约成本和创造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全部选用,公共服务用房的面积指标确定,车库的选择方案,人防设计规划指标的确定,消防设计按规范要求能够满足使用的条件即可,避免浪费。
方案要做到前期方案和后期详细施工图设计成果的统一,如在前期方案阶段就要将地下部分的用途,补充土地出让金增加可销售大面积,都为成本节约起到积极作用。
勘察是详细施工图设计的基础工作,在实施中确定勘察单位很重要,勘察成果的可信度直接影响着后期设计的准确度,详勘不准确,地质条件就不清楚,设计基础的形式就不准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会发生变更,不仅给施工单位增加工作量,还要变更设计,无形中增加设计和施工的成本,因此详勘是节约建安成本的基础工作。
大配套市政规划决定了投资的大小,按照市政规划要求有伸缩空间的调整,开发商可以根据周边市政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市政建设,最大程度减少成本投资。比如燃气工程如果是商业项目可以不设燃气制冷系统,周边社区成熟调压站改为调压箱;雨水管线的设计可以根据小区情况规划合理的设计,缩短管线铺设长度,也可以减少投资;电力设施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优化;在项目上几个配套项目关键问题的优化节约,可以节约成本数千万。
3 手续阶段:费用减免或缓缴类
在办理工程相关手续时,需缴纳费用的科目繁多,但区域政策不同,可缴可免可省可缓缴的项目其实很多,这就要求开发商的开发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政府的各项政策及其优惠政策,在此前提下,通过努力实现费用的减免或者缓缴,为公司争取最大的资金节约。比如合同备案费,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造价基准值,在合同备案时完全可以按照基准值进行合同备案,就可以节约成本;开工前的供水供电配套费、热力入网费等大配套费用的协调,虽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参考标准,但也有很大的协调空间。
另外,建委系统办理开工手续前需缴纳的一系列费用,如社会保障费、质量监督费、农民工保证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安全措施费、垃圾处理费、环境保护费等,都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协调减免;还有依据地方政策的优惠方式有不同的优惠,契税返还、税收减免等都可以节约投资。
4 招标合约阶段:效益增收类
通过合同洽商和谈判,为公司争取最大利益。如电话、宽带的接入,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竞争机制,争取优惠最大的单位,或者无费用接入,或者可以单户接入的名义,尽量减少施工费用,依据项目的规模可以节约上百万至数百万元;有些费用也可以通过变通形式节约成本,如手机信号覆盖费、有线电视等都可以节约成本,为公司争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