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徽省 表演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044―J0800900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0-0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截止到2014年止,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设立了表演专业,并有了第一毕业生,本文将以这4所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表演专业均能按照教育部表演专业课程指导纲要制定培养目标,但对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规格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培养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工作的人才,突显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以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培养从事“教学、训练、管理”工作和“人物形象设计”工作人才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二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安庆师范大学与阜阳师范学院强调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将编导、形象塑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二)招生规格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基于自身情况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招生归口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学院都属于艺术类招生,而安徽师范大学属于体育类招生。这也间接导致了各高校在招生考试内容,虽然都采取了形体素质(20分)+身体素质(30分)+专项素质(50分)现今全国通用,基本上能够直观的反映考生在本专业上综合素质,也能通过考试观察到考生在表演专业上的发展潜力的方法,但在这三项考试内容中,安徽师范大学分成健美操专项身体素质、体育舞蹈专项身体素质两种考核方式,不但考核了柔韧性,也考察了考生节奏感,动作模仿能力等;在专项素质上,阜阳师范学校的任选项目比其它三所院校多了民族舞蹈,体现了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侧重。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根据统计数据得知:1.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上比较注重课堂教学;2.师范类院校选修课开设较多,充分考虑人才的兴趣爱好培养,而工科类院校还是一如既往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打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时数及学分比较。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设置上,有的学校注重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有的学校则偏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多一点,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势必影响到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
艺术类课程的比较。安徽省各高校设置的体育表演方向艺术类课时以及在总课时的比例差异性较大,如安庆师范大学只有356学时,与安徽工程大学的464学时相差100多学时,但明显都低于612学时的武汉体育学院等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势必对该专业人才艺术类知识的S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四)师资配备的比较研究
由于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教师人数较少,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偏小。从职称和学历结构看,副教授以上高职称、博士以上高学历的教师较少,直接导致在表演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少,对该专业今后整体规划发展的理论研究不利。
(五)课程考核方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访问调查,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四所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基本都是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平时打分+考试打分的综合考核方式。在公共课考核环节,采取了与全院同一考核方法、考核标准与考核时间,再结合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状况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课考核环节,专业基础课采取实践考试+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选修课环节,主要打分参照标准是教师平时打分与最后考核。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据实践单位进行打分。
三、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标准,实行全省统考,把好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的“进口”关。(二)安徽省高校体育院系办艺术类专业的现实性和方向性需明确,要确定好到底是走体育化的艺术道路,还是走艺术化的体育道路,还或是两者并举分步走,从而适应社会对体育艺术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趋势。(三)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形式、手段、方法和过程的特殊性,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为主体、为先行,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效应。(四)安徽省要加大在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法规政策、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硬软件条件建设,才能保证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
[2]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
篇2
[關键词]演艺人才;基层文化工作者;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09-02
一、重庆演艺人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现状调查
(一)“十一五”期间重庆演艺人员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增速较快
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有關数据显示,重庆市2007年艺术从业人员2876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021人;2008年艺术从业人员3194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194人;2009年艺术从业人员3485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574人;2010年艺术从业人员5248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726人;2011年艺术从业人员4817人,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3872人。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重庆市艺术、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增速较快,艺术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1%以上,群众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6.5%,均高于重庆市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1%的速度。
(二)重庆市演艺人员数量不足、学历不高,技能型人才缺乏
首先,重庆艺术从业人员总量偏少。据统计年鉴有關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艺术机构从业人员7415人,上海市艺术机构从业人员9482人。而重庆2010年艺术从业人员只有4423人,是北京的71%、上海的55%。从艺术从业人员万人占比看,2010年重庆市只有1.5人,北京是3.8人,上海是4.1人。可见,重庆市艺术从业人员总数与万人占比明显偏低,与直辖市的地位不相适应。
其次,重庆演艺人员学历普遍偏低。2011年刚刚组建的重庆演艺龙头企业——重庆演艺集团公司有一线演艺人员203人,其中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45人,占总数的22%,后来通过引进人才,学历结构才有一定改善,但仍不尽人意。据市文化广电局统计,2012年重庆市8家主要市级专业演出团体有一线演艺人员794人,其中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演艺人员只有282人,仅占演艺人员总数的35.5%,具有全日制艺术门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更低。重庆21家区县专业艺术院团有一线演艺人员1021人,其中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演艺人员只有152人,仅占演艺人员总数的14.9%,具有全日制艺术门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寥寥无几。可见,重庆市演艺人员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与直辖市地位不相适应,缺乏高素质技能型演艺人才。
(三)重庆基层文化工作者数量匮乏、质量堪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亟待建设
“十一五”以来,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实施基本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硬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软实力则有待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部分”,明显存在问题:一是基层文化专干总量不足。据市文化广电局有關统计数据显示,重庆8575个村文化活动室、2370个社区文化中心绝大部分没有配备专(兼)职文化工作者。二是专业艺术人才缺乏,有待提高个人艺术素质修养。2011年重庆8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64个街道文化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821人,具有全日制文化艺术相關专业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仅有211人,占从业人员7.5%。同时,80%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文化中心专兼职人员不具备全日制文化艺术相關专业专科教育背景,他们中间接受过专业艺术培训的也不是很多,专业技能水平十分有限。三是有些艺术门类还属空白,如合唱、戏剧等。四是基层文化专干“在编不在岗,一岗多职”现象严重,使得基层文化人才缺少学习提高的时间和途径,影响了作用的发挥。由于基层文化工作者中具有文化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较少,致使重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硬件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实际正常发挥较少,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建设。
(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亟待培养专业人才
经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重庆市属于保护范围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7个门类、4110项,覆盖重庆38个区县。截止2012年12月,重庆有川江号子、铜梁龙舞、秀山花灯、梁平年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8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1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0名(其中5人去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41名,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276名。整体保护方面,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1个。重要和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就业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改变,老一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临失传,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任务十分繁重,这需要培养一大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挖掘、保护、承技能的专业人员。除了政府建立名录进行保护或抢救性保护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纳入高等教育的机制和模式中,培养年轻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不失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良策。
二、相關高职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重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基文章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重庆需要发展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来满足重庆建设文化强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一)重庆演艺市场发展为技能型演艺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据重庆统计年鉴有關数据显示,2007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84个、艺术表演场所32个;2008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177个、艺术表演场所54个;2009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160个、艺术表演场所42个;2010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381个、艺术表演场所38个。可见“十一五”期间,重庆艺术表演团体数量年均增幅高达53%,将会增加重庆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生的招聘单位和就业机会。同时,按照前文列举的重庆“十一五”期间艺术从业人员看,按年均增幅11.3%计算,到2020年重庆演艺人员缺口预计7000余人。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高素质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要求,“到2015年,配齐区县(自治县)和乡镇、街道等公共文化机构编制,需要培养10000名以上基层文化工作者,发展15000名以上文化工作志愿者。根据工作需要,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原则上配备3-5名文化专干。建立文化人才培训重点基地,基层文化队伍培训1万人次以上。”按照该规划,到2015年,该类基层文化工作者缺口至少7000余人;到2020年在此基础上翻一番,缺口将达到14000人。
(三)保护传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按《重庆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重庆“十二五”期间将分别建立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保护项目50个、400个、2000个,同时建设一批传承基地、传习馆所、民俗博物馆和专题陈列室。按照5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重庆艺术职业学院培养范围的传统音乐、美术、戏剧等类别来核算,如果一个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分别需要技能型艺术人才10名、6名和3名,到2015年该类基层文化工作者约需要4000人;到2020年在此基础上翻一番,约需要8000人。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方案
新设立的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应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以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文化艺术职业教育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特点。比如开设面向基层文化建设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文物鉴定与修复,还有满足重庆演艺事业发展的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戏剧影视表演等高职专科专业。
(一)突出优势专业,增强就业能力
新建的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可以依据办学实力,在系部和专业的设置上,体现学院自己的强项和优势。新建学院可以整合文化、文物、广电系统相關优势教学资源,如整合重庆艺校的办学资源,该校在开设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业有着近30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培养培训出上万名优秀毕业生,在重庆演艺就业市场有良好的声誉。为了进一步做强优势专业,学院还可聘请了沈铁梅(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川剧表演艺术家)、刘光宇(重庆市歌剧院院长、二胡演奏家)、王亚非(演艺集团艺术总监、著名杂技编导)和张礼慧(重庆市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等高知名度的表演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增强学院人才培养的实力。学院还可开发现代流行音乐和国际标准舞作为重要办学内容,体现优势专业的现代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专业建设循序渐进,培养人数逐年增加
在注重重点优势专业建设的同时,学院还可根据社会文化艺术事业与演艺市场的需求,开办文化事业管理、舞台艺术设计、戏剧影视人物形象设计、舞台影视技术等专业,并根据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市场适当增设专业。每个专业都要经过市场调查和充分论证后,根据学院的师资建设和硬软件建设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三)根据就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表演类专业要夯实学生扎实的艺术表演根基。各艺术表演类专业立足于为演艺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演艺从业人员,在培养学生精湛艺术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在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艺术领悟力,让他们进一步适应都市精品舞台演出和现代表演艺术中的细腻情感表达。同时,培养学员们“德艺双馨”和“踏实冷隽”的艺者风范,为他们今后能塑造“经典”艺术形象而打下坚实基础。
篇3
【关键词】演学结合 高职艺术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艺术院校是以表演艺术为主体的特殊类型艺术院校,目前在这以领域,其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无论是从理论认知方面来说还是从教学实践方面来看,都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而不足之处也相对比较明显。在当前环境下,顺应这种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需求,将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其中,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改革,已经成为当下高职艺术院校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要点。而“演学结合”的正好突出了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所以需要针对于此进行一番研究。
一、高职技术院校“演学结合”的基本状态
(一)不能合理地理解“演学结合”的内涵
从传统表演艺术的角度来说,一般都倡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也从侧面突出了表演艺术更重视实践性。在是在格外强调实践教学的当下,很多高职艺术院校在处理“演学结合”的问题上,却和传统的定义出现了矛盾,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①有些人认为,在职业教育中,艺术教育是最为鲜明的教育类型,而“演学结合”,高职艺术院校应该在中等教育极端就已经完成了,所以这不能够成为高等教育状态下,我们所要重视的对象。分析这种看法,不难发现,它主要是忽略了工学结合对系统性、高度等性的要求,仅仅利用简单的艺术实践就替代了“演学结合”当中“演”所蕴藏的丰富内涵;②也有一些人认为,“演学结合”具有很浓烈的行业特征,这种实践方式更加适用于建筑产业、服务产业和制造产业等一些归属于物质基础层面的职业教育,对于这种凌驾于上层建筑之上的精神表演艺术,不能够运用“演学结合”的实践方法来进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二)“演学结合”实践中所突出的问题
高职艺术院校对艺术实践的强调很重视,从很多丰富的活动和演出任务当中也不难看出,其客观地支持了“演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如果我们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审视,也不难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其主要归纳为四点:①“演学结合”存在着计划性上的不足。很多艺术学院的实践活动都比较零散,没有规划,学校也没有将实践活动列入到相关的培养方案中,所以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游离于常规教学项目以外的任务上,这样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②“演学结合”存在着系统性上的不足。在实践过程中,虽然说实践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很多活动之间都是相互孤立的,缺乏整体的设计和规划;③“演学结合”存在着自觉性不足问题。当前艺术实践项目的来源众多,活动类型也多种多样,但是这却缺乏必要的系统设计,导致艺术实践项目所引领的教学自觉意识不足,在实践当中过分强调个体目标,而忽视了育人目标的实现;④“演学结合”存在综合性不足的问题。因为管制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割裂,很难形成共同的实践平台。
二、“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设计
高职艺术教育不但是高职教育也是艺术教育,所以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按照以往的教学体系来按部就班的进行。从高职教育方面来看,需要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作为强化艺术教育规范的必要手段,从艺术教育方面来看,还要将艺术的规律性探索当作提升艺术教育水平的手段。另外,高职艺术院校还要以职业性实践为基准,以此来丰富学校的教育特色。不仅要保证实践教育符合相关的规范,而且还要具备自身的特色,不断地探索新的规律,不断地发展。然后再依托艺术学院的改革、生存、发展等主要手段进行科学、有效的多学科管理设置,以便于更好地丰富学生所需要的艺术资源。高职艺术院校需要将各种类别的艺术活动项目当作导向,以此来驱动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形成“演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态。在真是艺术情境下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艺术人才。高职艺术院校要将“育人育德”和“演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将艺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起来,还要逐步构建学校内外的实践载体教学体系等,以此为手段逐渐形成各个高职艺术院校的独具特色的多元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要素。
(二)“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建
上面说过,在高职艺术院校的实践体系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而构建“演学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也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从目标体系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养和哥们专业的基本能力培养时,应该对学生的素和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目标进行培养,进而形成目标体系,将其纳入到实践当中;②从内容体系方面来说将实践教学内容当中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化处理,以艺术实践项目为驱动,对相关的各类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整合和调整,使其更加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③从保障体系来说,高职艺术院校应该建设起兼具艺术经验和生产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基地,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实践教学的成果;④从管理体系来说,高职艺术院校需要以实践环节为原点,建立起配套合理的组织徐彤,还要不断完善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评价的标准体系,最终打造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三、结语
只要高职艺术院校以“演学结合”的角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就能够解决日常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我们的探索在目前来说还不太成熟,所以更应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当前形势下的高职艺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龙真,郭磊,刁宇虹.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3..
篇4
关键词:民族器乐 教学 实践 科研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先后开设了民族器乐演奏专业,这标志着民族器乐由以前的自然传承模式向学院式专业教育转型,由基础教育层次进入大学、研究生教育层次,一个崭新的民族器乐教育格局逐渐形成。长期以来,在一代又一代民族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努力下,民族器乐专业的大学教育取得了丰富成果,培养了大量传承民族音乐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情况下,认真总结和研究民族器乐专业教育中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特点
目前,各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专业性音乐学院附中与综合艺术学校的毕业生;二是非专业性全日制高中艺术特长班的毕业生。笼统来讲,这些学生在学习和思想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点。1.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知识。大学阶段的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2周岁,生理上逐渐成熟,智力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展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思辨水平大幅度提高,适应能力、承受能力、选择能力和自控能力等都明显增强,这对他们认真完成大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2.充满自信,专业水平较高。初进校的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中等艺术教育基础,皆是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与优胜者,自豪感与荣誉感强,这为他们4年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饱含自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能够保证演出过程中高水平的发挥,展示自己的专业才华,这也是民族器乐专业学生普遍的特点。3.独立自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民族器乐专业教学大都采取一对一专业教学,体现在大学阶段的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往往相对比较独立和自主,这是伴随着教育阶段的连续性和学生成长阶段的连续性所必然出现的。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未来的挑战和理想充满希望,这对其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益处很多。4.视野局限,文化底蕴不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受专业限制,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偏重于专业艺术的学习而忽视科学文化的学习,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关心不够、文化底蕴缺乏的现象,这影响了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也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二、加强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特色培养
在民族器乐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中,专业教学是基础,是不容忽视和放松的。长期以来,各艺术院校在民族器乐的专业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突出个体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和教学特色是其重点。
民族器乐专业教学过程多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讲授、示范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独立性较强,且不同的器乐、流派、不同的教师传承方式不同,教学的内容与重点也不一样,各有自己的特色,这类似中国传统手工艺传袭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是艺术教育普遍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在民族器乐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专业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教学,涵盖对教与学,即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形成积极的互动,教学相长,使教师也在其中提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成长。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实践环节的确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的改革创新方面。
不同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专业各有特色,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都有民族器乐专业,各有优点,特色不一。鉴于师资力量的不同,各校的民族器乐专业都有自身的保留曲目、所属艺术流派的曲目、教师所擅长演奏的保留曲目等。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具有特色的曲目纳入教案编写、教法研究中,并在演奏技法训练和艺术风格把握等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从而凸显自己的教学特征,形成和保持民族器乐专业在不同艺术院校教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比如,笔者所在的中国戏曲学院的民族器乐专业,在教学上加入了许多戏曲元素,具有浓郁的戏曲风格,这也是一种特色的体现。
在民族器乐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相互依存。民族器乐教学的过程与培养的目的贯穿于艺术实践与创作的全过程,由于教学个性化模式所限,除基础课之外,学生所要表现的东西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因素,区别于一般文理科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同样也是艺术教育的规律。民族器乐教学强调扎实的基本功,注重技艺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技能性和应用性的要求,使其与理、农、医、管等学科相比,除了都有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性以外,还带有职业教育的特征,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针对性和特色优势尤为重要。
三、强化艺术实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艺术院校的学生时刻不能与艺术实践相分离,部分艺术院校专门设立艺术实践周和实践月,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艺术实践,这对学生的培养是一种重视和实践探索,是其他普通大学学生培养所不具备的。可以说,艺术实践是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与方式之一,也是民族器乐专业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既是对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进一步开展民族器乐专业教学、科研与创作的依据,并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在民族器乐专业的整体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实践一般分为三种,一是舞台艺术实践中的专业演奏,二是观摩考试的专业演奏,三是教师检课时学生在课堂所做的专业演奏以及合奏、重奏、伴奏等演奏形式。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作为专业教师要重视学生表演心理的锻炼,应凭借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演奏心理设计、演奏心理训练、演奏心理控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音乐表演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并善于运用到自己的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为创造生动、深刻、完美的音乐表演艺术形象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回课时的演奏状态和音乐表现,随时对学生的音乐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从而使其建立正确的演奏理念,设计适宜的音乐演奏表现,并养成演奏习惯,使学生演奏的声音形象与视觉形象浑然一体,珠联璧合,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此外,要格外重视民族器乐学生艺术实践的舞台表演。目前,我国民族器乐专业表演形式主要采取音乐会形式,其中包括独奏及合奏等。从一定意义上讲,音乐会形式具有现场感,容易引起演奏者的高度重视,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激发演奏热情和事业心等,这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实践使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让他们亲身参与音乐的展示与创作,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艺术表演的舞台和进行创作思维训练,有利于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和团结协作、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四、以科研进一步促进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践过程
在艺术院校,教育教学、艺术实践、科研创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民族器乐专业也不例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体到民族器乐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实践与科研创作的关系,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关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一,做到教学与实践、科学研究共促进,同进步。
作为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要关注科研、用心科研、主动科研,做出更大成绩。在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科研因素,逐步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调动学生的科研潜能,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举例来说,民族器乐专业方向的科研主要包括专业的发展方向、教学法、演奏法、发展史、艺术流派、历史作用、代表人物、作品分析、艺术特点、演奏风格、教材编写、课程研究、比较研究、论文写作专题研究等,有大量的专业学术研讨命题亟待开发和深化。在教学的同时,专业教师可以尝试将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异的教学成果及音乐作品转化成新的科研成果,然后将科研创作过程中的经验、灵感和感悟回归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添加新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在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是基础,实践是途径,科研是推动力,只有将这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互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民族器乐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春哲.琵琶演奏专业的高端教学[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4).
[2]周达疆.强化实践教学,构建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2).
篇5
【关键词】 校企合作;舞蹈表演;学演结合;院团合作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借助舞者的动作把生活之美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上,它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激发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近年来,在全国文艺届涌现了一批精品佳作,如歌剧《图兰朵》、舞剧《大梦敦煌》、《一把酸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由这些文艺佳作,可预见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之势。从艺术人才、文化人才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看,文化发展繁荣将迫切需要更多的合格人才和高端人才来完成。这类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塑造,专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舞台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一种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学校、行业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舞蹈表演专业的“产”就是演出,而“产学结合”在舞蹈表演专业上就体现为“学演结合”。本文所探讨的“校企合作”的“企”,主要指的是歌舞团、剧院等专业演出团体,“校企合作”就体现为“院团合作”。“学演结合、院团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既有助于高职院校、剧团的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学演结合、院团合作”,已成为舞蹈表演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处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背景下的舞蹈职业教育,如何认真把握市场对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变化,如何及时调整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舞蹈人才,已经成为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属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合作模式单一,缺乏长远规划。不少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短期实习安排上,缺乏满足双方实际需求且具有长期性的深度合作。“学演结合、院团合作”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定困难,合作层次需要深化,合作模式有待创新。
1.保障机制不完善,法律规范不健全
政府政策上的优惠,税收利益上的激励,能够激发剧团参与院团合作的积极性。反之,政府部门在激励政策上不到位,准入制度不完善,合作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则难以调动剧团的合作积极性。目前,我国促进校企合作的国家政策是明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但实际操作中仍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仅出台的一些政策性规定,操作性不强。
2.“学演结合”演出机会缺乏
舞蹈表演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既需要在课堂上训练好基本功,也需要提供一定量的舞台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因舞台表演和课堂训练的情境差异较大,观众对台上舞蹈的反应会直接影响表演者的情绪、动作等,要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就必须通过舞台演出积累舞台经验,而非光靠单纯的课堂训练。然而,我国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表演艺术培养,专业课时本就满足不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推进,学生参加演出实践的机会更不多,学生无法积累足够的舞台经验。要想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一定量的舞蹈实践机会必不可少。
3.部分教职人员的主观认识不足
部分高职艺术院校教职人员对“学演结合、院团合作”的内涵认识不足,对产学研结合认同度不高。只是简单地认为偶尔的演出实践活动就是“学演结合”,课堂学习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对于过于频繁的演出活动则表现出不满的情绪。甚至有些教职人员认为过于频繁的演出实践活动扰乱了高职院校的正常的教学次序,是不务正业,不利于教学,从而对参与和推动院团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抵触、反对,这直接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舞台经验的积累。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分析
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创新改革发展为例。2005年,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成立了山西华晋舞剧团。把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艺术教育和市场检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扎根吸收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华晋舞剧团着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学校和艺术企业联姻的一种方式,创新性地整合外部优质资源为己所用,一大批名家参与到精品创作当中,使得剧团起步之初就具有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把《一把酸枣》送到了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让《粉墨春秋》走进国家大剧院,一个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地方院校舞剧团却能接连拿出两部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舞剧!由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教育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艺术生产,他们率先为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探出了一条开阔的大道,并获得文化部的“文化创新奖”。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强化“学演结合、院团合作”模式,是高职艺术院校培养高技能型、应用性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径。那么,“学演结合、院团合作”这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该怎样深入发展呢?
三、深入发展“学演结合、院团合作”的对策建议
1.寻求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
纵观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各国政府都通过立法和财政上的资助手段间接实现了对教育的干预。如德国,国家规定由企业、工会和政府部门分别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同时鼓励政府、企业、团体和民进资本投资职业培训。法律还直接规定了政府和企业的最低投资比例。可见,政府起着畅通高职院校与剧团的合作途径的桥梁作用。这种“政府——高职院校——剧团”多主体结合方式的院团合作模式中,政府是调控主体,高职院校和剧团是操作主体。政府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包括财政、工商、税务等方面的鼓励政策有利于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环境的形成,有利于产学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调动剧团参与院团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有条件的艺术高职院校的院团合作向高层次发展。舞蹈表演专业“学演结合、院团合作”模式要想向深度发展,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持续性的支持。有政府做“红娘”高职院校与剧团合作成功的概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高职院校体制与机制方面,在积极推动内部改革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服务社会的新机制。
2.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设计
高职院校应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目标统一、内容充实、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演出实践环境,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成为适合市场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院校应关注剧团的需求及意见,主动了解剧团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专业技术需求,让剧团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与高职院校一起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剧团应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院团合作意识。要以长远的观点,突出自身在合作中的地位,主动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如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等工作。
3.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互动机制
篇6
职业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突出职业性,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应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就职业院校钢琴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探析。
【关键词】
职业院校;钢琴教学;实践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其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中一类重要的学校类型,不同的学校类型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侧重点不同,而职业院校,其人才培养应该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钢琴教学,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为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钢琴人才培养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轻技能重理论情况,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活动,因此虽然掌握了丰富的钢琴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却有待加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钢琴实践教学,组织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学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1]。钢琴本身就是一门表演艺术,其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钢琴艺术的本质出发,让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基本的钢琴能力和素质。虽然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琴房中的表演非常熟练,但是由于其缺乏实践经验,当真正在舞台上表演时,表演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二、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
要想通过钢琴教学提升学生的钢琴实践能力,首先应该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和其他的文化课教学相比,钢琴教学一般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或者小组课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教师的行为、素质等就会对学生造成重大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模范作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不仅仅要将钢琴演奏的技术向学生展示,同时也应该将完整的乐曲演奏向学生展现,让学生感受到实际演奏和技术训练的差异[2]。其次,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一些钢琴比赛和音乐活动等,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实践技能,从而影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钢琴实践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生交流。教师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才能成为一个可以教也会弹的钢琴教师。
(二)以提升学生职业就业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情况。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写,教材内容应该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在学生现有的音乐基础上开展,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考虑到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质,钢琴学习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更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舞台演奏能力,因此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指导学生对肖邦、莫扎特等名师大家的作品进行练习,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应该设置音乐演奏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或者院校的其他同学和教师的面演奏,从而培养学生的舞台演奏能力。
(三)扩展实践应用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职业院校目前还存在着缺乏实践活动的教学情况,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钢琴实践能力,学校应该扩展实践应用平台,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展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能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熟练程度。如果学生缺乏实践,那么在实际的考试或者应聘中,就会导致紧张的不良心理,最终影响演奏效果。而建立实践应用平台,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演奏中,提供更多的文艺晚会表演、商业演出以及义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钢琴水平的平台和机会[3]。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还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从而满足社会对钢琴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例如,在曲子进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小型的演奏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演奏莫扎特奏鸣曲、海顿奏鸣曲和贝多芬奏鸣曲等,从海选开始,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评出总冠军、亚军和季军。通过这样的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在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扩展实践应用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实践能力和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展现钢琴实践的魅力。
作者:李欢欢 单位: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夏毅.谈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4(4):16-17.
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专业 课程设置 改革
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现状
当今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是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中音乐课程的开设与设置要合理化、先进化、科学化,要与社会接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仍然比较守旧、传统,课程设置单一,这就严重阻碍了那些渴望全面提升音乐学习的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能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并学以致用,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比较单一、片面,与社会需求脱轨。
2001年,针对传统教育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弊端,我国展开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传统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基础上,这种直接的移植和嫁接显然过于单纯和理想化,造成了学生重专业技能、一味追求舞台表演艺术,而整体素质不强、综合能力差的局面。为此,我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于2003年起,召集各级各部有关专家着手研制高等院校音乐学的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工作,2005年,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同时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7年5月,教育部确定了44所高校作为实施《课程指导方案》和《纲要》的试点学校。
近年来,一些高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适应中学教学要求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
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若干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课程设置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环节。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引导方向上基本沿用的是培养专职演员的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把即将毕业的学生导向了两个方面:一、自以为本人在某专业上很优越而不愿从教,于是改行到了其他演职单位;二、到了中小学从教后才发现,由于原来在高师院校学得太专一,故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课程设置单一,缺少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音乐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素质,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学习,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使音乐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目前,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实际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当今社会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接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学生只有具备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音乐人”。
3.所开设的课程大部分重技不重艺,缺少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课程
艺术教育不应只重技术,应更加注重人文内涵。艺术教育首先是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要在循序渐进中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应带有功利色彩。一定要注重其人文内涵,要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美育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灵魂,单纯地学技术,这样的培养就不是艺术教育,更不是美育。音乐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更是一门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学科。音乐的学习确需一定的天赋,更需要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而目前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缺乏能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课程。
三、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1.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与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是不同的,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专业音乐人才,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校应该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音乐专业教学体制,加强学生的音乐综合应用能力。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发展,要想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必须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性,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教师理论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
2.合理调整课时结构与比重,适当开设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选修课
课程结构的调整可通过替补、合并、增设三个途径去建立,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减少课时,进而合理分配课时和增加选修课。如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替代钢琴基础课教学,合并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基础和声与曲式与作品分析合二为一,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三合二,增设器乐选修课等。此外,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适当开设一些本地区的特色音乐课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拓宽专业渠道,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音乐学专业下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流,拓宽人才培养的模式,使之更符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及教学应该围绕培养高素质、全面型、应用性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赖以生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课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究还处在相对不成熟的阶段,亟须大量的实践探索,更需要理论上的系统研究。普通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完善音乐教学设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修荣.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突出师范性特色[J].音乐研究(增刊),1996.
[2]钟晓玲.20世纪中国高师声乐教材的发展历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2).
[3]姜文锋,梁莉.论当前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紧密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4]王路.试析高师音乐教育开设声乐理论课的必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5]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成果;民族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民族音乐教育的特色是学校办学之初即明确的办学宗旨与定位,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不断得到强化;是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独特风貌,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近两届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得,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特色、夯实基础,不断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内涵式发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坚持特色,教学成果显著
中国音乐学院在近两届的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成绩显著。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1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高教类)一等奖。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共有八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学校在本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代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充分体现了学校民族音乐教学特色。
多效并举,紧紧扭住教学不放松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与基础地位,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坚持内涵式发展。
1.特色立校,明确办学目标与理念
建设高水平的音乐院校,首先要有一个特色鲜明、质量目标明确的办学定位。学校整体形成统一认识,围绕着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教师实现价值、理想搭建平台,与此同时为学校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学校在继承优秀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确定了建设具有鲜明民族音乐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总体目标定位;以民族音乐为特色,以理论研究、创作和表演为支撑,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为学科专业定位作出了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统一思想,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质量不断提高、向着高水平音乐院校不断迈进的发展之路。
2.彰显传统,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
学校是伴随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长期以来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对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三个专业分别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各自在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促使三个专业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为构建中国民族音乐体系起到支柱作用。通过对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音乐学和作曲专业方向的重点建设,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西方音乐理论和方法的吸收借鉴,合理建设和发展,西方音乐相关专业方向为学校民族音乐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对中国民族音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由金铁霖教授领衔完成的“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学校民族声乐教学团队在坚持民族音乐特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该成果遵循艺术教育规律,采取科学态度,比较完善地构建了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依托这一成果成立的金铁霖声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全国同专业的教学中心,占据了本专业教学的制高点,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用歌声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人民的心声,诠释民族音乐文化的先进性,推动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由姚艺君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张维良教授领衔完成的“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些获奖成果都是对学校多年来继承和创新民族音乐的充分肯定。
3.积极探索,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学科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目前,学校已经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校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古代音乐史”等特色课程及系列教材先后获奖,尤其是“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三门课程,是学校传统优势课程,“民族声乐”课程教学团队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金铁霖教授领衔授课,“民族器乐”课程以北京市教学名师张维良教授为课程团队带头人,同时其课程团队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由北京市教学名师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姚艺君教授为课程团队负责人。这些名师带领教学团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4.搭建平台,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开拓本科艺术实践新载体和形式,不断创新艺术实践管理机制,完善艺术实践系统,开放特色教学资源,实现优秀资源共享。制定《中国音乐学院实践活动管理规定》,并将本科实践教学纳入到各系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中来,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外,学校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模式,创办学生乐团、合唱团,举办音乐节、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学校成立了华夏民族乐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等实践团体,邀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的理论研究专家、作曲家、演奏家、表演艺术家、指挥家等为学生提供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直接对接的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成才。
由张维良教授和关乃忠教授共同完成的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成果,其实践平台即是依托张维良教授作为团长、关乃忠教授作为驻团指挥、由学生组成的华夏民族乐团。华夏民族乐团为学校从事民族器乐的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具有不同风格与流派特征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都可以展示其才艺、彰显其观念;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作曲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同时不论是从事理论还是表演的教师和学生,都能以其研究成果支持与支撑华夏民族乐团的实践,不断总结和探索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此成果促进学校民族器乐的教学和实践。
5.革故鼎新,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为师生建设数字化的教育环境,鼓励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本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以我国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学校的历史积累,建设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成果和经验在我国民族艺术教学资源数字化领域中起着引领性作用。同时艺术管理专业方向也在积极探索艺术与现代科技维度下的艺术管理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初步成果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学校在艺术与科技深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6.质量兴校,狠抓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艺术不同于科学,但艺术研究、教育和管理是科学。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普遍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艺术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办学。学校结合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本着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严格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督,重点抓好教学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有力地保障了本科教学的顺利运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启示与展望
学校虽然在本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不足,需要继续坚持办学特色,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本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进一步研讨与创新艺术类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推进实施卓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择优选拔、重点施教、打破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实践能力,较强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
三是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不断推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资源和平台,促进教学成果的不断形成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郭彪.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篇9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专业特性;艺术类职院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206-02
在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就业指导的专业特性逐步凸显,特色教育理念逐步凝练,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凸显了艺术专业就业市场的特点,课程结构科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堂+舞台”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学演结合,树立了“名师+专家”的师资理念,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团队阵容强大,形成了学生、学校、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考评机制,使学生具有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发展知识,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培养从事舞台表演或相关艺术工作的高素质技艺型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1.就业指导作为艺术类职业学院的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艺术类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艺术类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就业过程中理性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艺术类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
2.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大学生活与职业发展、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过程指导、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权益保护、职业适应与发展、学会创业八个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以由浅入深、由面到点为原则,兼顾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的特点。前五章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培养高职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后三章的教学着力培养高职艺术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高职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1]
3.就业指导教学内容符合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接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教育要求,围绕创新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服务文化强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具备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基本功的高素质技艺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也凸显学院艺术专业特色,以全面提高学生艺术职业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为立足点,以表演艺术为主体,逐步构建工学结合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体系;内容衔接既尽量体现各项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又努力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深入研究工学结合剧(项)目导向课程内容改革,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严格按照行业、剧团、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学院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每年都会在充分调研艺术专业就业市场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结合高职艺术类学院特点制定校本教材,创造性地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艺术专业学生技能展现训练、创业基础素质训练、求职实践、艺术专业素养熏陶及顶岗就业综合实习,体现了高职艺术学院技能上求精、理论上求实、实践上求新的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二、就业指导教学方法的实践参与型
1.近年来,我们在对专业职业岗位(群)调研信息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用人单位领导、行业专家引进学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定位与就业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堂+舞台”人才培养新模式更新观念:即改革知识本位课程观,凸显高职艺术教育特色,以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独立能力和突破发现能力。上述的总目标又包含在不同的就业训练内容中,将各项的教学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任务驱动达到既突出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又体现艺术人才就业市场特殊性的目的。
2.艺术专业类学生主要依靠内在感觉调动专业特性,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必须通过学生准确的自我认识才能获得有效成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本课程应多采取启发引导、分析指导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如通过采用提问启发、小组讨论、角色模拟陈述、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体现与职业表现能力。教师们不断实践创新,探索出示范教学、案例探究式教学、模拟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交叉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符合艺术职业教育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音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建立教学录像资源库、教学课件库、学生实践案例库等,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和参考资料均已上网,在网页中还开设了作品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批阅学生作业,网上答疑,同学之间也能互相讨论,展示、交流。网络教学环境畅通,资源充足。
三、就业指导“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行业性
1.树立“教育名师+就业专家”的师资建设理念。引进行业知名度广、社会认同度高、专业影响力大、德艺双馨的“专家级”就业指导带头人和艺术教育界的名师,精心打造一支由教学名师、行业技术骨干、高素质、高技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高职艺术学院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走创兴发展之路,建构一支相对稳定、专业化、职业化的高职艺术院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2]
2.加大实施以艺术专业素养和就业指导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教师岗前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开展教师双师素质培训。拟建立与艺术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培训教师的机制,制定《高职艺术学院教职工进修学习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选优送培,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学历学位提高培训。为保证兼职职业指导教师教学质量,拟定兼职教师考核依据,逐步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3]
四、就业指导考评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1.就业指导教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的理念,建立具有艺术高职特色,覆盖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形成规范科学、相对稳定并具有灵活性的教学管理机制。不仅建立以教案、教学检查记录、教研活动记录、考勤记录和教学总结为内容的课程教学资源档案库,还能够根据课程评价、学生反馈、市场调研等情况,及时主动对文化产业结构和艺术人才需求做出反应,适时调整就业指导教学方案,科学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2.完善就业指导教学管理,以“艺术专业职业能力”为标准,促进就业指导教学考核体系完善,形成了学生、学校、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考评机制,坚持开展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就业指导教研组工作评价、专业系就业指导教学工作评价等工作,吸纳校内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人士组成专家组开展职业指导课程考评体系工作。充分尊重高职艺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单向灌输改为师生协同互动,从引导高职艺术学生掌握就业创业规律和操作能力入手,通过举行学生实践成果展演和教学汇报演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明确其学习目标和艺术职业定位,完全掌握核心知识点,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教学考评工作顺应新时代服务文化强省、培养高素质技艺型专门人才的发展要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增铜,汤福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3.
[2]李照清,吴越.高职院校职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J].现代教育管理,2009,(6):50-52.
[3]李群如.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6):66-67.
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应用型音乐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62-0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产生的,其最早诞生于西方,同时也是基于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一线城市的城市化、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文化创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追求另类并反对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等。给予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了应用型音乐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的教育和培养理念,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在重视创新、个人创造的同时,也注重艺术本身所蕴含的经济效益,是全新的思想、理念和经济的实践理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并没有统一的解释和定义,综合来看只要是融合了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可以划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中,极大的拓展了现有的文化经济活动范围。原则来说文化创意产业仍然属于创意产业,但是有着新时代知识高技术性的标记,也标志着其高额的文化附加值、技术附加值以及创新高度,为此我们可以从五个角度来理解:其主要是通过有较高创新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来盈利的,文化创意产业使这些企业的合集;主要通过将无形的创意转化成经济价值;其创意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在创意过程中包含了象征价值、社会意义、特定文化和服务机制等;有着强烈的地域和空间位置属性,很多文化创意产业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例如好莱坞;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二、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一)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视域下,音乐是重要的创新和创意形式,很多文艺产品中离不开创新的音乐形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意产业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文化创意产业除了基本的业务范围和内容外,本身也需要完成企业文化的创新,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并积极的收纳应用型音乐人才来提高自己的创意水平和能力。尤其是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是改革和创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契机,但是也是摆在音乐教育研究者的重要难题,
(二)人才的创新能力匮乏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求其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更加看重人才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上文中提到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高附加值、高技术性以及高度创新的文化产品来进行盈利的,因此更加的看重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创新能力。但是当前我国音乐本科院校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则很大的忽视了这一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学校在进行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中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创新素质等的培养,过于强调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提升,而且专业教育中涉及到的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因此在毕业后很难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其次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实践课程比较少,或者说实践课程并没有较强的实践锻炼能力,而实践是培养创新的重要措施,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创新自然缺乏了主要的动力。
(三)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应用型本科音乐培养的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要进行传统音乐教育,并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辅助一定的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另一种则是完全抛弃传统,完全的从社会和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市场去考虑。导致的结果是,前一种学生的就业岗位非常的狭窄,多数都从事的传统行业,后者尽管能很快的是适应职业环境,但是由于缺乏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培养,导致创新和艺术性匮乏。培养目标的混乱也是导致创新型人才匮乏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到足够的高度。
三、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域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技术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我们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首先要做充分的资料研究和调研工作,研究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在企业内的成长。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在就业、承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重点调研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其能力上的有缺点。随后分析和对比,充分的研究和精细化的调查现阶段学校教学中的不足,充分的分析调研结果可以寻求用人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建议,通过共同的探索了解具有价值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考虑如何有效的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响应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要求。其次是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并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严格的按照计划实施相关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构件对应的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方式。最后是查找论证并完成改进,寻求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评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并组织学生完成先关的调查,随后完成评估和改进。
- 上一篇:儒家思想信的含义
- 下一篇:简述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