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2 08:4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 医院洗衣房 节能降耗

洗衣房是保障医院运行的重要部门,为医院布草洗涤工作提供服务,同时它又是医院水、电、燃气能源消耗的大户。随着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大型医疗机构建筑规模的扩大、就医患者的逐年增加,洗衣房作为一个设备多、能源消耗大的集合体,做到洗涤设备和洗涤流程节能降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院洗衣房高能耗现状及问题

洗衣房受操作空间布局、设备配置、人员管理及收入分配方式等方面条件的影响。以某三甲医院为例,2011年布草日洗涤量为10000件/日;2013年1~2月,布草平均日洗涤量达到19000件/日。相关数据如表1、表2、表3所示。

(一)洗涤量随医院规模的增大逐年递增

随着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门诊量和手术量不断攀升,随着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住院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由此造成门诊、病房及手术室类布草逐年递增。

(二)建筑空间布局未随医院规模的增大而扩大

目前,大部分医院洗衣房的建筑空间与医院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不匹配,建筑空间面积小,平面流程无法合理布局,人流、物流线路无法分开,没有严格做到由污到洁,污染区与清洁区分区不明确,存在着交叉、逆行或穿梭等现象,功能上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无法达到《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的要求,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被迫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能耗。例如,某三甲医院洗衣房建成于1994年,建筑面积为387.04m2,布局为L型结构,面积狭小且格局细窄,分区混乱,污染区与洁净区并行共用,通风不畅,工作环境较差(图1)。

(三)员工队伍不稳定,节能意识较差

洗衣房员工绝大多数为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属临时工性质,学历较低,业务培训不够,节约意识淡薄,短期内无法熟练掌握机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增加了机器设备的故障维修几率和能耗。洗衣房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苦、脏、累。员工在上班时间要站立完成工作,且还要人工操作机器、推车。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人员难免疲劳,工作效率降低,导致工作时间延长,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相应延长,需要消耗更多的水、电、气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四)洗涤流程和洗涤方法不规范

洗涤操作是洗衣房整个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水、电、气等能源浪费最严重的环节。例如:洗衣机洗涤时所装载的织物要适量,装载量过少,电能会白白的消耗,反之,一次洗涤的量太多,不仅会增加洗涤的时间和洗涤剂的使用,而且还会造成电机超负荷运行,既增加了电耗,又容易使电机损坏。

洗衣机洗涤时用水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者过少。水量太多,会增加滚筒的水压,加重电机的负担,增加电耗,同时衣物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形成跌落、摔打,衣物不容易洗干净;水量太少,又会影响洗涤时衣服的上下翻动,增加洗涤的时间,使电耗也随之增加。

洗衣机的洗涤时间为4~50min,应正确掌握洗涤时间,避免无效的动作。衣服的洗净度如何,主要与衣服的污垢程度、洗涤剂的品种和浓度相关,而同洗涤的时间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超过特定的洗涤时间,洗净度也不会有大的提高,而电能消耗则会增加。

研究证明:将我国医院洗衣房洗涤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从40℃降低到30℃,每年就可以减排1200万吨二氧化碳,这个量就相当于3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总量。温度降低10℃,对我们洗涤不会有什么影响,却为我们的节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烘干、熨烫等环节也存在上述类似问题。然而,医院洗衣房对此往往没有合理规范及科学量化。

(五)设备数量不足且陈旧,超年限使用

很多医院并没有根据自身的规模和发展将洗衣房的建设纳入医院建设规划之中,对洗衣房工作环境、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造成了设备使用年限长、工作效率低、部分设备超载运行。

二、医院洗衣房节能降耗措施

(一)根据医院规模合理配建洗衣房

按照《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DB11/ 662-2009规定,医院洗衣房应设立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洁净区,污染区和洁净区之间应有实体隔离墙分开;设立新风系统,使风向由洁净区流向污染区;将人流、物流分开,明确路线,不逆流,不交叉;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防护需要,采用先进、现代化的洗涤、烘干及消毒设备,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规范洗涤流程和洗涤方法

要合理使用洗涤原料,严格按照使用量投放,洗涤前严格将布草按照轻重污及颜色分类。对于轻污布草,适量添加少量洗涤剂即可;对于重污布草,先进行手工预处理再单独集中洗涤,返洗的布草应先去渍。此种操作可节约洗涤剂以及减少轻污布草过水次数,也减少了设备运行的时间。

量少的布草集中达到装载一机填充数量时再实施洗涤作业,避免“大马拉小车”造成的水、电、气及洗涤剂的浪费;合理设置各种机器的运行程序,在保证洗涤质量和工艺流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设备运行的时间;按照布草的不同颜色和种类科学添加洗涤剂。

烫平机蒸汽量比较大,尽量安排在压力比较正常和布草比较集中的工况条件下开启。冷凝水排空后立即关闭旁通阀,以保证温度达到要求,避免蒸汽浪费。在保证干燥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熨烫速度,降低机器的运行时间。小布草尽量集中,多人一起熨烫,以减少滚筒空转,提高出品效率。充分利用滚筒余热,适当提前关闭蒸汽阀,基本保证布草熨烫结束时机器压力也降到最低。

(三)加强员工业务和节能意识培训

每位员工都应熟练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按洗涤程序规范操作;装载量适中,操作轻柔,减少机器设备的故障维修几率,降低维修成本和过载能耗;遵循“少开机”、“开满机”的原则;严禁车、脚等踩压布草,造成第二次污染后的重复洗涤。

(四)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维护,及时更新老旧耗能设备

在设备工作前后要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及并时汇报或修复;不允许设备带故障工作,以免对设备造成更大的损坏;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经常检查各种管道是否有泄漏,发现后立即维修;对老旧耗能设备要及时更换。

篇2

总务科在医院党总支及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科室全体职工完成了项目建设、全院能源、物资供应,后勤设施设备维护保障、维修改造等相关工作。现将总务科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科室管理工作

在科室管理工作中,科室全体同仁集思广益,团结奋进,在工作繁杂、新任务、新项目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在科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科室日常工作。全年共召开科室早会45次,科室协调会65次。干事、维修班、司机班3个24小时值班电话平稳运行。

维修班全年开展维修维保工作共计3768次:卫生间堵塞疏通475次;储物柜门修理684次;漏水维修175次;门、锁修理326次;其它修理460次;更换灯具630次;其他电器维修298次;设备巡查720次;日均10.3次。

全年公务用车合计1333台次(不含拼车),用车同比增加87台次,同比上升7%。2017年业务科室用车465台次,占比34.9%,同比上升23%;行政科室用车868台次,占比65.1%,同比下降2.4%。市外长途用车174台次,占总用车13.1%,同比上升142%;市内短途用车1159台次,占总用车86.9%,同比下降1.35%。

二、日常保障工作

(一)招标与采购

科室对日常采购物品集中进行了招标工作。在日常零星采购及定点采购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采取定点采购和询价采购等形式规范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现总务科90%以上的物品采购执行的是招标、网络集采和政府定点单位采购。采购过程进一步规范合理。

(二)冷热水及电力线路、管路维护

认真做好医院自来水、供电、有线、电话、暖气、直饮水、景观用水、污水等管网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定期对院内电路、水路进行巡查,确保医院水、电,正常供应。在今年的工作中着重关注和解决了部分科室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部分保障设施通过更换、改造、维修等形式进行了优化。对全院管道井、办公室杂乱线路进行整理,消除安全隐患。10月份组织人员对院内老旧供水管道进行更换,杜绝浪费。

(三)重要指标监测

为切实增强保障水平,确保设备安全。总务科建立了配电房、燃气锅炉、污水处理站、变压器、直饮水设备的日巡查制度,做到重要设备的每日巡查记录。尤其对直饮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签订维保合同,聘请专业公司开展日常设备维保及定期采样检测分析工作。确保了饮水安全和污水处理效果达标。

(四)医疗废物回收

在院感科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扎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回收及暂存间管理工作,全年顺利接受了各级各部门的多次检查,全年无事故发生。

(五)绿化及除四害工作

与市卫健公司一同开展日常除四害工作。集中对全院投放了老鼠和蟑螂药,清除卫生死角,消除蚊蝇孳生场所。

进入冬季后组织物业人员对院内树木进行了修剪和防护,对部分区域绿植进行优化调整。

(六)车辆管理工作

认真学习及落实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及要求。加强车辆管理,春节、十一等长假均对所有车辆进行了封存,杜绝公车私用,在司机班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满足了业务及行政用车需要,完成了日常车辆保障工作。

(七)基建工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结合临床一线使用意见,将各科室反映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改进,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在改造前充分征求使用科室意见,改造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成本,规范材料及颜色运用。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人、物、设施设备等环节加强管控力度,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流程安排,缩短工期,降低施工影响,顺利完成以上新建及改造工程。

(八)社会化单位管理工作

全年组织召开后勤社会化单位协调会12次,每周总务科安排专人至少对环境卫生、饮食供应、被服供应及陪护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其工作的同时不断督促及要求其工作质量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九)计划生育、治安、消防工作

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消防预案,科室全体人员均无违犯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规情况的发生。

四、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在科室工作中着重加强科室党风廉政建议工作。在科室采购工作方面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政府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按照《院货物、服务及工程采购与招标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并开展日常采购工作,不断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全年组织并参与了28个项目的招标工作。在日常零星采购及定点采购的过程中也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采取网络集采、定点采购等形式规范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在劳动纪律建设方面,要求科室全体职工,不迟到不早退,因公外出做到提前请假,按医院要求利用科室早会等时机不断强调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狠抓作风建设,严明纪律,严防纪律松弛、克服组织涣散。做到无论大会小会或是个别交流谈心时,都强调此项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对苗头性倾向,一经发现,通过与当事人进行谈话的方式,晓以利害,进行必要的提示。基建工作及其他重大问题,做到了及时汇报、保证透明、阳光操作。认真落实并带头执行上级部门及医院的相关规定,及时报告科室工作相关事项,坚决杜绝不正之风。

五、工作亮点

(一)基建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新项目签订合同,项目开工在即。

(二)节能降耗。全院逐步推行节能设备,改造照明设备,直饮水设备。

(三)安全工作。科室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六、新年工作计划

度总务科工作计划围绕:转作风、抓落实,明确岗位职责;提升个人技术水平;优化科室管理服务流程和科室运行及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开展。

篇3

根据局党组要求,我科室认真核对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三季度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我科室前三季度主要工作包括标准化项目申报、两免费工作以及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标准化项目方面,我们主要的思路是突出重点,着力在项目申报方面,精心选择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和优秀项目,力求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力争在年内完成项目申报,为此,我们联系了经信委以及区域内的部分企业,对企业经营情况、科技实力等方面进行摸底,组织了多个标准化项目。

计量工作方面,重点在努力打造两免费服务品牌、计量诚信体系建立和能源计量方面,主要思路是做好民生计量服务群众,能源计量服务企业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联系计量测试所,在开展两免费工作的同时,帮助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二是,提前准备,和辖区内的14家重点耗能单位联系节能工作,三是积极配合市局计量处,完成省局安排的节能电机专项检查工作。

1、标准备案工作

完成18家企业27项企业产品生产执行标准的备案审查,网上申报工作。在企业标准备案过程中,组织企业标准制修订人员进行标准编写模板使用培训,帮助他们按照标准格式要求提交符合规定的标准文本,并对标准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企业标准备案一次通过。

2、标准化项目工作

⑴主动与区经信委、农委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筛选标准化项目申报单位,完成了循环经济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农业地方标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四大项7个小项的标准化项目调研、材料准备、项目申报工作。

⑵准备白玫化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省级验收工作,通过一查台账,二看现场,三听汇报的方式,按照循环经济标准化验收细则逐项核对,一次通过了省级验收,完成了创建工作。

⑶走访区行政服务中心,与中心负责同志座谈,落实行政服务中心创建的具体事宜,协调下一步创建工作,接下来,将根据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考核明细要求,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联系人,开展创建工作。并与8月份顺利通过了中期评审。

⑷根据台创园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联系台创园以及相关企业,准备完善任务分解表和目标进度计划,与台创园召开会议,按序时进度做好创建工作,准备迎接年终评审。

⑸与农委联系,走访相关企业,推动企业主动申报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先后组织企业申报草菇生料栽培技术标准、无公害黄瓜、草菇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家禽生态养殖中的中草药运用技术标准等6项农业地方标准,还申报了丁集无公害大棚黄瓜、棉花庄无公害大白菜、西瓜两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⑹结合淮阴区实际,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制定了农村物流服务地方标准、政府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地方标准、乡镇敬老院服务地方标准,准备进行申报。

⑺根据省卫生厅食品地方标准申报要求,我科室联合食品科申报了无矾粉丝项目。

⑻帮助企业查询产品执行标准160余项目,接待咨询人员70余人次。

⑼按照省局要求,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查询、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对辖区内标准化基础信息调研和信息上报工作。

3、其他标准化工作

⑴按照省局要求,及时上报了2014年度地方标准化信息统计表。

⑵组织万邦香料、中大饲料等企业标准编写人员参加省标准化协会组织的标准编写、评审人员高级培训班。

⑶组织专人参加了省局组织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省局管理系统培训。

⑷按照市局安排,收集了蔬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材料,按要求及时上报标准化成果展示平台。

三、计量工作方面

1、两免费服务品牌创建工作

配合市计量测试所完成了21家乡镇卫生院、187家卫生所1385台件的医用计量器具两轮免费检定工作,完成了18家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在两免费工作中, 注意树立质监服务形象、打造两免费服务品牌,切实帮助企业做好、做实计量管理基础工作。

按照市局要求,对品牌创建满意度进行了实地回访,填写并按时上报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2、计量诚信体系建立工作

完成乡镇卫生院计量合格确认申报工作,确定徐溜卫生院和赵集卫生院为诚信计量示范医院创建点,并提前开展创建工作。

3、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配合市所先后完成了2014元旦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元旦定量包装检查和春耕监督检查工作,中秋国庆定量包装商品检查并按要求上报了检查材料。

4、电机能效调查工作

3月下旬,按照省局要求,对辖区内的电机生产企业进行能效调查,指导企业按照省局文件要求填写并上报了各项表格,并在3月份对企业进行走访,察看台账,实际了解企业淘汰落后电机产品,推动高效电机研发和使用工作进展情况。

5、节能考核工作

4月中旬,根据市节能办2013年度节能目标考核要求,整理了2013年度重点耗能单位和本单位节能材料,按照要求装订报送,准备迎接市级节能目标考核。

6、能源计量工作

    4月下旬,根据市局做好能源计量工作的文件要求,对民康油脂、双汇食品等4家低碳行动企业开焊能源计量审查、对辖区内15家重点耗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专项检查。

4月中旬,组织重点耗能单位计量管理人员,参加省计量协会、市局共同组织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班。

6月27日,安排人员参加了《江苏省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宣贯班。

7月,走访辖区内定量包装生产企业、C表示企业,计量确认企业10家,统计汇总淮阴区计量发展规划,按要求上报市局。

7月9日,组织有关企业人员参加市局主办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班。

8月,按照市局苏质监量函〔2014〕13号要求,组织对辖区内小区民用四表检定情况进行检查,并按时上报了有关材料。

四、其他工作

按照局工作安排,完成省依法行政模块化试点初步建设工作。经过努力,报送的模块被评选为优秀模块,同时,根据局党组部署,安排科室人员参与省局模块化试点推进工作。

五、责任目标上线和更新情况

已经在系统中将责任目标上线,将年度责任目标任务细化、量化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明确了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和阶段性要求;并在“目标任务管理系统”中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更新,计划15项,启动15项,完成0项。

六、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工作情况

企业标准登记备案网上申报工作,受理27项,完成27项。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开展过程中,我科室注意受理时限要求,严格执行附件上传大小、名称等规定,按照要求填写申报审核回复,网上申报无超时件、无督办件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七、特色工作

1、标准化方面,与食品科配合,通过项目调研、组织、实施,申报了无矾粉丝作为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目前项目已经由省局推介与省卫生厅申报立项。

2、计量方面,加大计量诚信单位创建,对加油站、超市、医院、集贸市场等单位加大宣传监管力度,通过督促企事业单位制修订计量管理制度、张贴诚信计量承诺书,配合计量测试所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等多种方式,营造区域诚信计量氛围,同时,通过多种宣传模式加强计量宣传。

八、四季度工作打算

四季度我科室将继续按照市局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主要工作有:

1、做好在建标准化项目实施工作

    进一步细化台创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分工,做好项目收尾工作。

2、完成采标工作

积极推进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加强采标技术指导,加强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强化企业对企业标准的主体责任,按要求完成采标工作。

3、创建标准化服务品牌

    制定标准化工作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推动标准化服务品牌创建工作。

4、抓好民生计量,力保计量公平

主要做上级布置的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民用“三表”检查等工作。

5、配合上级要求,抓好能源计量

继续做好规模以上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加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工作,加强《节约能源法》的宣传,配合市局及其他部门继续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检查工作,为节能降耗增效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

6、抓好计量执法,切实维护公平

篇4

一、着力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有力、有序、有效的原则推进投资工作。

1?郾突出实施“三个一批”项目。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关键是要加快政府主导性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组织实施《浙江省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确保完成政府主导性投资1838亿元。加快宁杭客专、沪杭客专、杭州铁路东站扩建、北仑电厂三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川气东送、萧山机场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沪杭客专、金温铁路扩能改造、九景衢铁路、杭长客专及三门核电、乐清电厂二期、嘉兴电厂三期、舟山电厂二期扩建、绍兴滨海电厂等项目。二是加快上报一批。要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实施《浙江省2009年上报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速37个、总投资达4877亿元的交通、能源、水利和产业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同时,积极沟通衔接,做好上报项目的催批工作。尤其要加快梅山保税港集装箱码头、凉潭铁矿石码头、丽龙庆高速龙泉至庆元段、杭新景高速建德寿昌――白沙关段、龙游核电、LNG接收站、台州炼化一体等投资大、带动强的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前期准备一批。要树立战略眼光,创新前期工作理念,着手准备2010年以后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充足的项目储备。启动全省核电场址资源踏勘和储备,以及近海风电场前期工作。

2?郾拓展融资渠道。重点要做好争取、引进和协调3篇文章。一是积极争取国债和企业债券。大力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各类中央投资资金,力争今年发行企业债券200亿元,缓解重大项目的资金压力。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资本,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基金筹建工作。二是积极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促进金融机构与重点项目对接,落实银团贷款,保证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建设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融资试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稳妥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等优惠贷款。配合有关方面继续做好与央企的合作工作。

3?郾加强协调推进工作。一是发挥计划的导向作用。组织实施2009年重点建设投资计划,初步安排投资计划约1000亿元,建成投产约60项。二是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做到有部署、有责任、有检查。坚持重点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推进力度。特别要完善对各地各部门项目推进情况的考评,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主动与省级部门及市、县政府协调,坚持和完善重点项目与资金、土地等要素联动制度,着力攻克重点项目政策处理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土地、环保、规划等审批事项的联动审批,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内部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切实提高项目审批的效率,形成全社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重大项目稽察工作。

二、着力推进产业优化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是增强我省经济整体素质、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紧迫任务。

1?郾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要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一是要认真落实规划和政策。按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的要求,编制实施《2009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深化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以生产业为重点全面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六个一批”工作。树立一批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业联动发展的典型,建成一批示范性强、支撑作用大的服务业项目,做强一批现代服务企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服务业品牌,推进一批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三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做到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合力开创服务业工作的新局面。

2?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突出重大工业项目、高技术产业和开发区(园区)几个重点。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钢铁、船舶、汽车、装备、石化和化工、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振兴规划,抓好2009―2011年重大工业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争取我省更多的重大工业项目列入国家振兴规划。二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力争目前正在推进的重大石化、造船、钢铁结构调整、汽车整车等项目有新的突破。三是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对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指导,及时了解进度,发现问题,协调推进,真正发挥基地的集聚发展效应。牵头组织实施信息安全、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形成浙江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会同科技等部门,加快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四是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充分利用有效资产,稳定生产和就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对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的企业,在项目核准、用地、信贷、税收、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予以支持。

3?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抓好粮食产量大县和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对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钱塘江干堤和浙东标准海塘等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钦寸水库、朱溪水库、好溪水利枢纽、方溪水库、嵊泗中心渔港、闲林水库等前期工作。抓好防洪排涝、引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围垦、大渔湾等滩涂围垦工程的前期工作。

4?郾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一是重点围绕循环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启动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循环经济先进市县和示范单位的评选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循环经济统计制度。二是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支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推进省内电厂脱硝工程建设。落实企业购买节能设备和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加强脱硫电价监管,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牵头加大太湖治理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着重抓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清水环境工程”的实施方案的深化和项目的前期工作;研究提出太湖治理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组织实施《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督促各地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的政策,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切实履行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抓紧制定中长期改革规划,尽早出台年度改革意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郾继续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按照2008―2009年试点第一阶段目标,排出一批改革项目,扎扎实实推进。杭州市重点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新城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四改联动”改革,健全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嘉兴市、义乌市重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新型户籍制度改革、农合联组织组建与运行、扩权强镇等改革。温州市、台州市重点推进公平市场准入、金融组织和融资产品创新、海域和滩涂开发利用机制、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等改革。

2?郾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业发展体制改革,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努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二是以农村种养业大户和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三是探索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四是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融合”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支农惠农长效投入机制;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中心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把中心镇培育成为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战略节点。

3?郾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以理顺职能为关键,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提高行政运行效能。二是以减少行政层级、探索“扁平化”管理为导向,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三是以提升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市、县联动清理和规范工作,继续推进市级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制,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4?郾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是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开展企业股权质押、无形资产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住房、土地承包权、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二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闲置土地加快开发利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非经营性用地有偿出让制度。三是构筑要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格局,实施燃油税改革,推进环境资源有偿取得和公开交易市场化进程改革,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经济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

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抓好开发区(园区)等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开发区的改造提升。做好梅山保税港、杭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陆口岸物流中心等各类功能性园区的设立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建设,鼓励企业开发境外资源类项目。全面贯彻实施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实施我省相应的推进意见和方案。全面落实“200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和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建立统一开放的政策体制环境。

四、着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民生。

要分解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的工作责任和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实施《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重点社会项目建设步伐。

1?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列入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的4类保障性安居项目建设步伐。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建立健全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多渠道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郾加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启动建设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5类重大生态环保项目。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协同建设等部门,加快县级和100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网管项目建设,加快建成我省环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支持力度。

3?郾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项目建设。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区省市两级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设施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硬件设施均等化。抓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重点中医院建设,重点推进25个欠发达县县级医院、69个乡镇卫生院、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城乡卫生统筹协调发展步伐。抓好省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整合我省旅游资源,加强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促进红色旅游成为我省旅游新亮点。

4?郾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积极做好“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市场设施条件,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

5?郾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扶贫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继续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做好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要加强规划指导,抓好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编制,做好援建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继续做好“”、“援疆”工作,特别要抓好支援项目和资金的落实。

五、着力做好三大形势分析和“十二五”规划等研究编制工作,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1?郾加强经济、社会、改革三大形势分析。2009年我省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攻坚难度更大,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多,要健全三大形势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力争做到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工作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2?郾加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参与国家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做好衔接,争取有利定位;加快编制完成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采取选聘、委托和自主研究等方式开展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尽早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三是继续深化规划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分类管理、全程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市县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在规划理念、内涵、方法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共同推进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流域规划综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推进规划立法进程,启动《规划管理条例》调研起草工作。

篇5

一)全面开展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各乡镇、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将推进质量振兴列入重点工作内容,认真总结质量兴县活动经验、巩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充实扩展并制定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方法、步骤、职责,强化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全面组织实施。年底前,全县全面开展推进质量振兴工作。

二)积极推进品牌战略。以重点产品、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高、发展空间大、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产品,作为培育创建名牌的主要对象。年,争创1个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力争1-2户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争创3-5个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品牌产品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三)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为目标,加快标准制订修订和升级,构建科学、完整、先进的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提升经济发展整体质量水平的先导作用。

1.加快升级工业产品技术标准。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发展潜力、体现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制定和完善包括产品品质、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标准,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体系,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全面实现《意见》设定的各工业产业的质量指标。

2.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以大宗主导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主要农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基本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为先导,带动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全面实现《意见》设定的农业质量指标。

3.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以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诚信度为重点,制订修订覆盖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的地方标准,有效提升服务业规范度和标准覆盖率。鼓励服务单位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标准化工作。年,制定实施1项地方标准,重点培育1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引导全县服务业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4.强力实施节能减排标准化。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对能耗和排放控制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和提升,督促和推动企业实施有力度的节能减排更新改造。抓紧循环经济标准规划的完善与组织实施。以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和企业为重点,促进和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整体上水平,确保我县能耗严格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稳步改善和提升全县环境质量水平。

四)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重点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产品、重大项目要组织力量开展攻关突破,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年,重点工业企业完成1-2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全县完成3-5个以上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集群;力争1户以上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2户企业获得市政府质量奖。全县大中型以上企业的主导产品、重点产品、优势产品基本实现换代、升级和提档,质量水平整体提升,经济效益普遍提高。

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着力构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卫生、农牧、质监、工商、商务、食药等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和职责紧密衔接,尽快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评估论证、许可认证、监督抽查、过程监管、风险监测、安全预警、事故处置、事件应急等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年,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生产许可,明确食品小作坊监管责任,细化监管措施。药品、保健品生产经营要符合国家有关强制认证或行政审批的规定和要求。生猪全部实现定点屠宰检疫。有效预防重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

2.建立和完善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查为核心,产品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市场准入、市场退出、责任追究相配套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根据产品质量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监督检查的范围、频次和种类。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市场的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和违法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数据库,定期分析质量状况,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加快建设全县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时产品质量状况和安全预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置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通过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有效实施,形成对全县产品质量整体状况的有力监管和控制。年,全县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建档率达到100%产品质量可比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全部纳入生产许可或国家强制性认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3.建立健全进出口环节疫情疫病监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提升进出口产品质量;建立完善预警机制,防止各种疫情疫病,保障全县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法打击进出口商品逃检行为。

4.严格执行重要工业产品的行政许可制度。对纳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和关系健康安全的强制性认证产品,要依据许可条件、程序严格审查和批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有计划、分步骤淘汰产品质量差、工艺技术落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高污染产业。年,基本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产品和落后产能,推动全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六)大力提升优势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和竟争力。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通过标准提升、技术创新、新品研发、结构调整、更新改造、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综合措施,着力推动我县支柱产业及其优势主导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向高端攀升,全面增强我县优势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力,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

1.现代农业。抓好我县红枣、枸杞、酿酒葡萄、蔬菜,棉花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以此为基础,加强深加工能力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年,新增3-5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并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新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上市农产品达到国家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和无公害标准。

2.现代工业。按照产业集群化、工业园区化、企业集团化、环保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绿色、低碳、循环、安全为主导,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优势企业培育、结构优化升级和园区平台支撑四个重点,改造提升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传统工业,加快推进以煤炭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培育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清洁能源,着力构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做大做强煤炭、化工、食品、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年,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3.轻纺产业。年,全县细绒棉、酒类酿造、纸箱包装、肉类食品、手工地毯等产品质量全面提档升级。高起点加快新产品开发,缩短产品换代周期。主要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

4建材制造业。以空心砖、铸管、花岗岩板材、农机具加工等为重点,着力抓好铝塑板生产线、温室大棚棉被及卷帘机生产线、小型农机具改造等项目,积极扶持现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七)着力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质量。年,形成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运行体系,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得到全面落实,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链得到有机组合和衔接,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源产出率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达到县上设定的指标。

八)切实保障和提升工程质量。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中介服务相结合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把项目开工和工程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等)审查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质量终身负责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节能技术标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装饰装修质量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特别是重点公共设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二是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整体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完善住宅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水利和交通部门着力加强水利、交通工程质量监管,严格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质量监管,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和交通干线的建设质量。年,所有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争创省“飞天奖”优质工程。公路建设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

九)着力改善和提升环境质量。抓紧制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规划。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强化环境监管。严格控制污染废物排放,加强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医疗、化学等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建设,确保环境安全。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加大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效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年,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持续扩大,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危害明显减轻,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1.空气环境质量。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污染物均低于省限定指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

2.水环境质量。重点流域水质均达到标准。水库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村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降低农村地表水水源污染,防治地下水水质污染,保护水环境。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除矿化度指标外)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水域功能区的水质和生态景观水域的水质均达到国家相应水质标准。

3.土壤环境质量。杜绝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侵害农田,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安全处置,使农用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4.生态环境质量。扎实推进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建设。加强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我县重点区域的风沙治理,遏制沙化的蔓延。重点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使其自然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

十)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1.交通运输业。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规范的标准化服务体系,严密组织和科学调度,基本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年,正常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全县公路长途客运班车正点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目标。

2.金融保险业。推动金融保险业服务创新,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推行金融、保险行业服务标准化,完善投保、承保等客户服务体系。以方便客户为原则设置工作程序,进一步优化服务产品结构,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年,顾客满意度较“”末提高10个百分点。

3.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规划和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制定并推行统一的物流服务标准。年,基本形成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

4.旅游业。加强旅游服务队伍建设,强化旅游执业行为的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提升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和导游服务质量,依法开展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及游客对旅游业的满意度。年,产品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游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5.邮政通信业。建立、完善通信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升质量承诺层次和诚信水平,提高通信质量,做到计量准确、服务至上、顾客满意。年,邮政通信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通信计时收费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监督,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用户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98%

6.医疗卫生业。深化医疗制度改革,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社会公益性质、救死扶伤职业道德、严谨负责执业精神的医疗体制,促进医疗卫生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入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建立高效有序的医疗服务质量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可追溯的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升救治、诊断、护理等医疗水平。年,全县三级甲等医院全部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全部通过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商贸流通业。主要商贸企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重点商贸企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国家标准,开展诚信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商贸企业诚信档案,引导规模以上百货商店、大型超市和“中华老字号”企业严格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承诺层次和兑现率,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年,商贸企业全面实行产品质量先行负责制,严格执行“三包”规定。大中型商场、超市建立从进货验收到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顾客满意率达85%以上。创建1个省级名牌服务机构。

十一)持续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和诚信度。

1.加强企业质量基础建设。企业要制定质量教育培训计划,持续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质量责任、质量安全、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意识。要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以质量提档、产品升级为目标,加强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节能降耗、质量管理小组等群众性的质量活动,全面增强企业质量基础。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计量器具特别是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到100%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率达到95%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企业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涉及环境保护的企业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涉及食品安全、医药和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相关管理体系认证。

2.加强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质量水平和保证能力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加快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信用记录。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共享,金融信贷、政府采购、工商管理、工程招标、招商引资等领域实现质量信息的应用和共享。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施行分类监管,推动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十二)扎实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围绕我县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食品、农产品的检验项目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年,形成能够基本满足全县食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检验要求的检验检测体系。

十三)建立健全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1.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发改、工信、环保、建设、农牧、卫生、质监等部门定期分别对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和倾向性问题,把握质量提升进程。各主管部门每半年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提交一份质量振兴工作书面报告;各牵头部门每半年向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一份质量状况书面分析报告。

2.建立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提升率、品牌创建及其贡献率、主要产业及其主导产品的竞争力指数、高新技术产品创新开发率和贡献率等。要将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之中,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元素和指标,充分发挥质量效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建立质量信息制度。定期向社会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状况,提高质量信息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引导消费并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

4.加强质量宏观政策措施研究根据推进质量振兴的阶段性进程,适时对质量状况、动态、趋向、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指导质量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

十四)落实政府各项质量奖励。县委、县政府对获得中国名牌、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著名商标的企业建立相应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以激励企业努力创新,追求卓越质量绩效。

二、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按照《意见》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加大对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县共同推进质量振兴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阶段:领导小组总体把握质量振兴工作进程,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和各自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质量振兴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努力,使全县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质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成效显著。

三)总结阶段:领导小组组织阶段性考核验收工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巩固成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安排推进质量振兴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质监局。各乡镇要在认真总结质量兴县活动经验、巩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切实把质量振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工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质量振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明确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考核检查和督促指导等工作。并及时收集信息、掌握动态、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提出建议,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农牧局、县质监局分别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工作的牵头单位,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各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区域、本部门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具体方案,于年7月上旬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每年11月底前将下一年度质量振兴工作计划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强化目标管理。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对开展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严格奖惩,确保质量振兴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