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百家争鸣的基本事实,结合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掌握百家争鸣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况,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认识到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及精神内涵和教育上“有教无类”思想的历史影响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体会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境界和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学建议】
1.结合初中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如政治、经济、阶级、教育)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2.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意义的理论性强,适度引入材料,从政治集权、传统文化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 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
4.课后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编辑一期小报,让学生谈一谈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感受。
5。可以围绕 “你知道几位儒家代表人物”、“你知道哪些儒学思想的价值观” 组织一次调查和统计活动,以便大体了解儒家思想在当前的影响力。
【课前预习】
1. 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过程:孔子——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本思想、性本善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法治2.知识体系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出现的原因:
(1)经济上大变动:春秋战国时期 崩溃, 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大变革:周王室衰微, 崛起,。
(3)阶级关系上:“士”受到各 的重用。
(4)思想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 ”。
篇2
一、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
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裔学者和美国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学研究的学者中。杜维明较早提出了“超越启蒙心态”的问题,认为应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金则代替自私自利的原则,把“天人合一”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环境伦理学”。在中国哲学的自然观方面,他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存有的连续性”的概念,认为中国哲学的“气”是物质和思维的统一,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存有的连续的本体论”;他还提出了“儒学生态学”的概念。玛丽・塔克尔提出了“气”可以对生态哲学做出贡献的七个具体方面。[1]成中英提出,儒学是包容性的人本主义,在圣人那里,天地人在道和太极的本体宇宙论上三位一体,人是“自然的完成者(consummator)而不是征服者,是自然的参与者而不是掠夺者”。[2]罗泰勒认为,儒学关注人类与宇宙的内在关联,当人性得以实现时,“仁”作为人性之核心亦成为宇宙之中心。因此,“成仁”就是要超越人类自身,这是儒家生态学的根源所在;儒家的仁就是生态学。[3]
关于儒家生态哲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具体人物也有不少研究。布拉克雷(Donald Blakeley)分析了《论语》中的三原结构的动物价值论问题。艾文荷(P. J. Ivanhoe)认为《荀子》中有一种可称为“快乐的对称”(happy symmetry)的“清晰且非常有趣的环境伦理观”。[4]日本学者桑子敏雄认为,朱熹把人如何与他的环境宇宙相关的思想整合进了一个相容的系统。“这种整合不仅导致了对环境宇宙展现的结构的解释,而且导致了我们对一个困难问题的探究,即我们在何处定位最基本的价值,并且根据这一价值评价人的行为。” [5]艾周思(Joseph Adler)指出,宋代新儒家把“恕”拓展到自然界,使“应”(感应)具有了环境伦理的意义。其他如黄勇分析了二程的事实与价值统一的思想。[6]韦巴(Ralph Weber)研究了天人合一的“合”的形式,白诗朗(John Berthrong)则对“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把儒家关于修养和社会伦理的洞见扩展到新的领域”的八种设想。
二、国内儒家生态哲学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已开始对生态哲学或环境问题展开研究。当时的讨论热点是天人关系问题。1992年,中国政府在主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里约宣言》上签字,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政治与学术话语。因为传统哲学的“究天人之际”的主题和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合,于是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的探讨。
(一)以“天人合一”为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正如余谋昌先生所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作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7]学者们在研究儒家生态思想时都不能绕开“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季羡林、汤一介、张世英、余谋昌、牟钟鉴、陈来、蒙培元、李存山、柴文华、何成轩、胡伟希、陈国谦等学者都论述了天人合一含义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在1993年,牟钟鉴就著文,认为“天人合一”表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的‘天’或‘天地’的概念,大体上相当于‘自然界’的概念,当然也包括自然界的神秘性和超越性;其‘人’的概念,大体上相当于‘社会人生’,群体与个体都在其中了。因此,天人关系基本上同于人与自然的关系。”[8]同年,季羡林在《东方》创刊号发表《“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1994年李存山发表文章认为,天人合一之“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接触与符合”;另一类是“客体就在主体之内,或客体是由主体的活动所产生”。[9]
陈国谦吸收冯友兰哲学思想,提出了“环境境界”的概念。他指出:“环境哲学是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形上学反思”;环境哲学的功用“是提高人的环境精神境界,使人的环境意识从人与环境的彼此分离提高到人与环境相融一体”。[10]张世英深入比较了中西哲学关于主客关系的思想,认为中西方各有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思想。[11]在90年代天人关系的讨论中,主张天人合一和主客的“互补”成为主调。
胡伟希则认为,“‘天人合一’这一古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自然与人类合一’的意思。”[12]他还指出,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理解,认为“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提倡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一观点“深化了对儒学的认识,并为传统儒学如何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和前景。”[13]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汤一介说:“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但是,‘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认为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而应把‘天’、‘人’看成是相即不离的一体,‘天’和‘人’存在着内在的相通关系,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7]
(二)以生态伦理为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主导方向
生态伦理学,也称环境伦理学,“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际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把伦理‘公正’概念扩大到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关心,道德‘权利’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过程,尊重生命的生存权利。”[13]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工业国家。然而,早在中国先秦时期,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已经蕴涵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随着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儒家的生态伦理学成为学者们所青睐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力图发掘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并探讨其现实意义。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从儒家传统的人伦概念中寻找生态伦理的意蕴。
“仁”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传统意义上对于“仁”的理解,学者大多关注于“仁”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随着对于儒家生态思想的深入研究,“仁”由传统的人的伦理扩展出生态伦理意义。王正平认为儒家“仁”的思想,在生态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先哲从‘天人谐调’思想出发,确信‘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只是以生为道’,尊重天地间的一切生命,歌颂生命价值,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物我兼照’,‘衣养万物’,‘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的超我的仁爱观念,是人类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先声。”[14]对于“仁”的生态意义扩展,是根据“仁”的人的伦理推导出来的。张永刚指出,“儒家主张‘天下归仁’,把万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把原本用于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情感扩大到天地万物之中,维护着天地的‘生生之德’。”[15]
陈来认为,“宋明理学把自然的‘生’与道德的‘仁’等量齐观,使‘生’不仅具有宇宙论的意义,也被视为人类道德的根源。”[16]蒙培元的《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以及围绕生态哲学问题发表文章多篇,对于儒家哲学的“生”、自然的目的性、仁的差异性与普遍性等生态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论述。他指出:“自然界作为生命整体,当然是有内在目的的。”自然的目的就是生生,是向完善、完美发展,故可称为善,善即是目的。人是自然目的的“实现原则”,由此他特别强调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不是为天地立法”,而是对于自然的照管;是肯定自然生生不息的事实,把自然的生生不息作为价值,自觉地、主动地帮助自然实现生生不息的过程。[17]柴文华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儒家思想和现代生态伦理学共同的思考客体;[18]何成轩也认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今生态伦理相吻合。[19]任俊华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表现为天道与人道一致的生态伦理信念,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念以及仁爱好生的生态伦理情怀。[20]
陈义军认为,“仁”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中心问题。“由于‘仁’内在天然地具有一种可以不断外推的特征和心理机制,‘仁’的实现过程,就是一种不断推己及人的过程,如此推衍,行‘仁’就不但要爱自己、爱别人,而且可以扩展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这是儒学内含的由人道推衍天道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道德视野的一次革命性拓展。”他进一步说明董仲舒将“仁”扩展到爱鸟兽昆虫,无所不爱才是真正的“仁”,“从此,施仁的内在规定性便有了实质性进展,并且获得了生态道德的意蕴。”[21]学界有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赵媛、方浩范也指出, “儒家的生态道德是一种真正地推己及人,由己及物的道德。它以‘仁爱’为基点,把人类社会的仁爱主张,推行于自然界,其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首要是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同情。……同时,儒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尽管人类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的价值,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又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也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使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必须把管理社会的原则推广到自然界中去,对天地万物施以仁爱的精神,在人与自然界中建立起协同互济,相互制约的秩序。”[22]
(三)以解读概念为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
学者们在进行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选择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命题加以解析,从中发掘出具有生态意义的内容。
前文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仁”都是学者们非常看重的概念,学者们通过对儒家思想中这些重要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从中找到生态思想的因素。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概念,如“时”、“通”、“民胞物与”、“尔汝群物”等,学者们也做了解析。
“时”也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概念。儒家的“时”的范畴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蕴。孔子的“使民以时”,孟子的“待时”,荀子的“应时”都具有生态意义。“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基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著名论断,即人类社会出现种种殃祸,正是有悖规律所导致的。尊重自然规律,当然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农业生产实践,儒家提出了‘取物以顺时’等符合生态农业规律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根据时节,即按照大自然的节奏、生命万物的节律以及四季来决定什么时候该‘取物’,什么时候不该‘取物’。”[23]
笔者曾对“通”这一概念,做了全面的解析,论述了“通”的生态意义。“通”的意义在于自然规律向生态规律的转化。“‘通’范畴可以深化我们对于儒家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物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认识,由此使我们可以对天人合一获得一些新的理解,认识到人和自然的生态一体性、相关性与依赖性。尤其是,人与自然的精神的沟通能够促进当今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时,能承担更大的责任。”[24]
可以看到,解读概念的研究方法就是选择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发掘其中的生态意义,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入。
三、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术研究互动得到加强。国内儒家生态哲学研究在吸收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而展开。关于具体人物,如孔、孟、荀、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等都得到了研究。然而,儒家思想中还有许多有关生态思想的内容等待学者们去发掘。笔者认为,研究儒家生态思想不仅能够拓宽儒家思想研究的道路,重新理解儒家思想,有利于儒学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新思路,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Mary Evelyn Tucker(玛丽・塔克尔).气的哲学:一种生态宇宙论[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学与生态[C].彭国翔,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60-176.
[2] 成中英.儒家人格中宇宙论、生态学的三位一体[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学与生态[C].彭国翔,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9-197.
[3] 罗泰勒.民胞物与:儒家生态学的源与流[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学与生态[C].彭国翔,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9-57.
[4] 艾文荷.早期儒学与环境伦理学[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学与生态[C].彭国翔,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8-73.
[5] 桑子敏雄.朱熹的环境关联性哲学[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学与生态[C].彭国翔,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31-144.
[6] 艾周思.感应与责任:周敦颐与环境伦理的儒家资源[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学与生态[M].彭国翔,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11-130.
[7] 余谋昌.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伦理价值[J].中国哲学史,1996,(1-2).
[8] 牟钟鉴.生态哲学与儒家的天人之学[J].甘肃社会科学,1993,(3).
[9] 李存山.析“天人合一”[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4):12-20.
[10] 陈国谦.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1994,(5):32-37.
[11] 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7):34-37,62.
[12] 胡伟希.儒家生态学的基本观念的现代阐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J].孔子研究,2000,(1).
[13] 汤一介.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与当今的“生态问题”[J].国际儒学研究,第14辑.
[14] 王正平.“天人谐调”: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智慧[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12).
[15] 张永刚.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情怀的现实观照[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6] 陈来.道德的生态观――宋明儒学仁说的生态面向及其现代诠释[J].中国哲学史,1999,(2).
[17]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8] 柴文华.“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J].学习与探索,2006,(1).
[19] 何成轩.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念与当代人类文明[J].哲学研究,1994,(5).
[20] 任俊华.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21] 陈义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初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
[22] 赵媛,方浩范.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前沿,2008,(3).
篇3
【关键词】“和”思想;当代社会;多种含义分析;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93-1.5
孔子在历史长河中是举世瞩目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早年他以知礼著称,之后周游列国,广纳门徒,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也因此而广泛传播。经过岁月的风化演变,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依旧是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孔子也视为东方文化的象征,视为世界文化的伟人。
孔子的思想极其丰富,而本文将取其一点―“和”学说来谈谈自己的观点。《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挣乎!揖让而乎,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可以看出孔子对不争即“和”思想的论述。到了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和平依旧是人们常论的话题。当利比亚的战火再次燃烧时,这又一次提醒人们战争就切实在我们身边,民族问题依旧复杂。而孔子对“和”观点的阐释,时至今日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和”学说的形成
中国“和”的思想文化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最早可见于甲骨文和金文之中,意思是声音和谐。在接下来的《易经》中“鸣鹤在阴,故其子和之”,这里的“和”解释为和谐、和善、和美。《尚书》中“自作不和,尔惟何哉,尔室不睦,尔惟何战,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这里的“和”解释为对社会矛盾的解决。春秋时《国语・郑语》中有:“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这段说的意思是,要认可不同,要在不同的基础上达到融合,这样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到战国时,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和”观点,《论语・学而》中有:“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此,孔子明确提出“和”学说的重要意义:“和为贵”。这段话表明,“和”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思想精粹,是在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贵的。
在孔子的学说中,“和”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在政治关系中,“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段话是说在处理政事上,为政猛,则这样政治酷于虎,为政宽,则民慢而无秩序。因此,此处的“和”就是宽和猛相结合的状态,只有做到宽与猛的融合,政事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其次,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段话表现出小人和君子在人际关系中截然不同的交际处理方式,同时,这段话也鲜明的体现出孔子交友的态度,对君子“和而不同”是肯定的,对小人“同而不和”是否定的。
二、“和”学说在当代社会中的多种含义分析
“和”是一种调和能力。《周礼・食送》中有:“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酱八珍之斋”,《经籍纂诂》中注释:“和,调节。”这里的“和”就是调和的意思。无论是社会,还是人自身,乃至人与自然都需要调和。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矛盾,总是以摩擦的状态存在着,有一种拔剑弩张的气势。而人自身,如果想要长寿,也必须心平气和,所说的阴气与阳气的平衡就需要调和。
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人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因此要调和好人际关系。不仅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今天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期日本地震核泄漏造成世界性的恐慌,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只有做到了人与自然的调和,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和”是一种治国方式。在《论语・季氏》中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段话是说,有治国和治家责任的人有两个忧患,就是“不均”和“不安”。如果做到了“均平”,人在就不会有贫困的感觉,而这里的“均平”就是一种“和”。所以这段话中以“均平”治国也就是以“和”治国,“和”是一种治国方式。
但这里的“和”即“均平”绝对不是平日所认为的“平均”,“均平”是按需求和按劳动进行分配,而平均则没有准则,是会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前苏联80多年的社会主义在一夕之间化为灰烬,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将来,只有做到“和”才能使社会稳定发展。
和是一种理想型的社会。在《礼记・礼运篇》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就是人类社会达到的一种“和”的理想型社会,而要做到这一种境界,古今中外从未有之。当然要实现这种理想型的社会模式,不仅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自己的主人,国家选拔人才要以德才为标准,而且还应做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们生活富足。
三、“和”思想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仍然要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儒家“和”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是人与人的冲突,现代人高举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每个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当代世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炸,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的危机;最后是国家间的冲突,当代世界发展极为不平衡,多元对抗,民族性、区域性的战争仍屡见不鲜,社会危机深重。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多种其它的冲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思想是最好的观念选择。
“孔子一方面属于中国,另一方面又属于世界,他的伦理道德学说,人文主义精神,是维系人伦关系和社会安定,促进国家进步,达到世界和平的精神力量。他是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讲信修睦,世界大同的主张,呼喊了人生修养和谋求人类幸福,达到世界和平的伟大理想。”在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无论是国家内部还是国家之间,如果能坚持发扬孔子“和”的思想,做到互相尊重,友好合作,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就会慢慢缓和,朝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景迈进。
“和”是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象征。无论是万物的产生和灭亡,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是思想观念,都贯穿着“和”思想,“和”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一种状态。现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一种多元化的时代,大国主宰世界的风潮已经逝去。“事实上,在贫富两极分化不断扩大,在城乡二元结构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建构和谐社会是很难得。”虽然现实的世界中,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仍时有发生,但无论外在环境怎样,人类应该做到和睦共处。在这里,儒家的“和”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就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新著.孔子论人生[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03).
[2]钱逊著.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01).
[3]陈广逵著.论语・通释解读与点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7)
[4](清)阮元等.经籍纂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大众日报.1989.10.10.
[7]朱贻庭编.与孔子对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篇4
企业文化已作为重要的企业资源,当前发展中的企业没有一家不注重企业自身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为企业员工带来好的心情以及正能量,而这些都会为企业带来更多客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因此,文化因素对于市场营销有着巨大好处和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优秀的营销手段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客户,以此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在市场营销中融化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销售员更好的去推广企业产品。企业营销文化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以及信息都有很大好处。
(2)有利于形成较为独特的企业品牌文化每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最主要区别。品牌文化即文化特质在企业品牌中的深化及品牌经营中的文化现象,以及他所代表的情感归属、利益认知、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体体现。品牌是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聚在企业品牌上的精华,他会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想里,体现在员工的行动里。
(3)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企业存在社会中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赚取更多利益,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但企业在社会中发展也要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做良心企业。因此,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企业员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也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2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作为个体,在购买产品时不仅仅注重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口碑、企业的文化、以及产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拉拢消费者具有极大的作用。中国是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民,传统儒家思想十分推崇仁、义、礼、智、信。信誉是企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人与人之间是靠信来交流的,企业如果想要成功,想要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就必须在企业文化中继承传统的儒家"信"文化。
(二)社会时尚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政治经济影响着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中国在十年动荡时期,受"左"思想的影响,到处是蓝白灰的军装。改革开放后,各式各色的夹克衫、连衣裙、运动装则体现了开放政治下的自由、活泼的生活追求。不同的政治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消费行为也不同。
篇5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和谐 时展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词汇,早在中国古代,传统伦理学就对“和谐”二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之和谐观,有助于探究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交往沟通、调节身心方面的渊源,更能够从传统伦理思想中汲取养分,为我们今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深远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将“和谐观”单独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大多数文献和著作均只提炼出中国传统伦理中“处世的哲学”、“修身的哲学”等,因此,将“和谐观”进行单独梳理和研究,颇具学术意义。
一、和谐伦理观的代表观点
概括起来,中国传统伦理中和谐观的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儒家观点为多。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些观点都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又例如,“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朱熹,《孟子集注》)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要符合自然规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强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开源节流。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人合一”、“天为德本”、“法天立道”,但这里的“天”,即为自然法则,虽然说法不同,但同样认为“天”、“理”、“气”等均为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其他和谐。
许多著作和文献都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虽鲜有出现“和谐”二字,但提出的都是怎样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年来涌现出一种新的伦理观――“生态伦理观”,其实这种伦理观并称不上“新”,从我们以上梳理的脉络中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思想早就已经提出了“生态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和谐,其实这也皆因为近年来关于“低碳”“环保”的提法较多,倡导人类要善待地球和生存环境。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和谐”也好,“生态伦理”也好,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根本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依据自然规律处事。
2.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书籍和文献资料中,人际关系的哲学思想讲到很多,人际关系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生活中不免要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人在社会中生存,除了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应对各种社会规范,如君臣礼节、长幼尊卑、夫妻纲常,等等。
几乎所有的著作和文献都倾向于,将儒家思想的“仁义理智信”归为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仁”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义”是处理与外界关系的道德规范;“礼”是处理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智”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心态;“信”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这五种和谐观是统归了人际的和谐观,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均有涉及,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朱贻庭将“仁”、“智”,还有另一个概念“勇”作为一种完善的理想人格,而这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P46),可见还是与前述的观点相同的。此外,对于道德人格,他还有一个补充,即中庸,在保持“度”的前提下调和矛盾,同样是一种追求和谐的体现。
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更是给出了诸多言论,儒家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这个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个阶层发生接触,和谐处理这方面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由小到大,我们接触的范围有“家”、“国”、“世”,比如“齐家之道”――持家、父子、夫妇、弟兄;“为政之要”――公忠体国、仁民爱物、秉公执法、尊贤惜才、廉洁自守;“处世之德”――尊老爱幼、敬业乐业、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谦恭礼让,等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一书则把齐家、治国归为传统伦理的政治观,但是这与人处理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不矛盾。
3.自我身心的和谐
在个人自我身心和谐方面,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学派分歧较大。简单说来,儒家思想更注重通过修行和改进自身来使个人实现和谐发展。孔子主张“修己”,孟子则主张“存心养性,反省内心”。而道家则倡导不为外物所拖累、奴役,更注重人自身的心灵解放、生命宝贵,更看重自我的价值。两种和谐观虽然截然不同,但是无外乎都是自我身心的和谐。
4.和而不同
在梳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涉及和谐观思想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一个整体,是1+1>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1,其中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
二、和谐伦理观对当今时展的重要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伦理的和谐观,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对当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都是不过时的,尤其目前全球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全球变暖、地壳运动等各种自然界的变化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人们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早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思想已经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科学的、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万事万物方能生生不息,而为一己之利破坏自然的平衡,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要去粗取精,吸取对我们有益的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例如传统伦理思想的夫为妻纲则逐渐为现代社会摒弃,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男女之间、夫妻之间早已没有了古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际关系,然而这种和谐的伦理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更有利于家庭团结,而儒家思想的“仁义理智信”至今被奉为中国人处世的智慧。
自我身心的和谐的伦理观更能体现当今社会人们的需要。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儒家的哲学思想更侧重于“修身”、“修己”,如果人与自然或社会产生了矛盾,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先正己。当今社会更加推崇道家的相关思想,比如解放被束缚的身心,更遵从内心的感受。但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这两种关于自我身心的和谐观,都要适度,“修身”、“修己”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必事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工作繁忙之余不要忘记心灵的放松,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在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尤其要注重心理健康,适度纾解心中的压力。
“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和谐伦理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一思想,才让整个和谐伦理观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和而不同”的伦理观影响下,我们实现了祖国统一,“一个国家,两种政策”正是“和而不同”的体现,在保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是一种高度的智慧,是和谐伦理观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吴来苏,安云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春秋.中国传统伦理精华[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3.
[5]黄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01).
[6]杨礼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海,2009,(06).
篇6
关键词:儒学 法律思想 司法实践
一、儒学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一)对法律指导思想的影响
先秦时儒家的法律思想基本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礼制”和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礼治,重视人治的法律观点。最为重要的是孔子提出了“仁”的观点,基于此呼吁“为政在人”“德主刑辅”的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德主刑辅”的法律指导思想一直保留着,从汉朝“大德小刑”到唐朝“德刑并用,以德为主”再到明清“明刑弼教”,中国的法律精神自然和谐,以人为本是没有变化的,这也是其区别于西方法律思想的鲜明特征。
(二)对法律制定的影响
1.在刑法上
中国传统法律步入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后,根据德主刑辅的原则,刑法原则基本上秉承了“恤刑慎杀”的指导思想。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废除肉刑,这是儒家人治对法律的具体影响。此外,刑名的减少,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加役流,死刑复审的创立无不闪耀着当政者以民为本的儒学思想。
儒家法律思想对古代刑法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其家庭本位的观点对使古代法律伦理化。孔子从“亲亲”的家庭主义原则出发,提出了“父子相隐”,这不仅是引礼入法的表现,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刑法适用与诉讼。从以后的封建法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带有明显亲情原则的刑法规定,如“亲亲相隐”“存留养亲”“宽纵复仇”。此外,这种法律思想还体现在男尊女卑对法律适用的影响以及爱护老幼的人本色彩。
2.在民事法律中
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一向不发达,这与儒家主张的息讼有很大关系,但儒学还是深刻的作用着传统民法的发展。孟子是儒家学派中对法律与经济关系把握最好的。他提出的“薄税产”“制民之产”,告诫统治者不要暴敛,重赋。后世的明君都把其作为民事的基本原则和富国之策。
儒家思想毕竟是与封建大一统相适应的,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也要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具体到土地所有制度上就是坚决贯彻地主土地私有制,并制定严格的户籍赋税制度。本着重农抑商的原则,在商业发展中也有大量限制。即使在封建社会最为发达开放的唐朝,集市也只能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开放。在婚姻继承制度上,女人的地位也低于男人,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3.关于行事法律
中国的官僚制度是封建法律的特色,其本身却饱含了儒家的特色。从选官制度看,汉代举孝廉强烈的体现了儒家重孝对社会的影u向,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是儒家重门第,区分,维护封建等级制的表现,隋唐后科举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儒家“为政在人”的思想,科举其本身也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因为国家以儒学考生,举人都是因儒学而致世。而在为官之上,儒学影响也颇大。举例来说,官员的品级不论多大,父母去世都要弃官守丧,否则有悖伦常,遭人谴责。连明朝首辅张居正也不例外,其不为父守丧虽有皇帝夺情,也不免他人非难。
(三)对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
1.在法律解释上
儒学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统治地位的,其在法律上的确立经历了很多过程,而其中法律解释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知道一种学说成为法律思想,不单单是一部法律就能达到的,它必须通过解释使大多数人了解,接受,并通过此使法律更好的适用于实践。儒学在汉代确立后,就是通过以经断律和以经注律使儒学法律化,再经过后世纳礼入律最终到《唐律》一准乎礼,法律的儒家化告成。
2.在司法实践中
儒学对司法实践影响的最大体现就是《春秋决狱》,将儒家经典直接作为律文案例指导实践。此外,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运用到司法实践中,从刑狱时令到灾异赦宥,都有浓厚的对自然与和谐的考虑。另外,秉承儒家一贯的等级观念,封建法律大多都规定了特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遵循着不平等的原则。而且行政与司法不分,这也是中国传统法律的一大特色。
二、儒学对中国传统法律影响的利弊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律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向来主张“礼主刑辅”,使法律与思想教育,道德感化紧密结合,并且儒家主张阿“礼乐刑政”并举,这些对我们今天建设自己的法律体系都有深刻影响。而且儒家一直教导人们经世致用,有一种“天下为公”的无私精
神和“先忧后乐”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当继承的瑰宝。
诚然,儒家思想不可避免的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其思想上的保守与落后,以及它对法治精神的极大破坏。其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它导致了人们对法律的轻视和对诉讼的惧怕。礼教为主,法律为辅,人们往往崇尚礼节,鄙视法律,尤其是诉讼。而畏官,畏法也常常使人们不敢为自身权利诉诸法律。其次,它是导致中国封建民法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儒家的影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民法附于刑法,而民事法律关系由礼来调整,一旦触犯了礼就科以刑罚。
篇7
[关键词] 文化 士文化 包装设计 企业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
导言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大凡人工造物,没有了文化,便意味着某种生机和活力的丧失。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说语言这类人类造物的流传抑或说是像这种语言产品的成功推销,还离不开“文”这种闪耀着人类智慧火花的维系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界对于企业而言,同为人类造物活动的企业产品能否走向市场并实现成功销售也显然与企业文化的塑造密切相关。不过,饶有意味的是目前中国很多的企业对此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不少的民族企业也恰恰因此而陷入困境甚至最终导致了破产。鉴此,本文主要就士文化与企业形象包装设计的问题做一初探。
一、文化、士文化与企业形象包装设计
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不过文化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界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传统士文化及企业形象包装设计的理解。
1.文化,人类文明的见证
广义的文化常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所创造的‘包罗万项的复合体’”,其实也就是人类文明的缩影。而狭义上的文化则“特指精神财富”,在中国即指“诗、书、礼、乐、风俗以及与之适应的社会制度。”事实上“物质财富”也不过是精神财富的物化形式而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主要指以“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为…核心”,道、释等其它思想同时并存为补充的精神体系。因而它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存在”,同时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缩影。
2.士文化,中华文明的缩影
所谓“士”(Bachelor),在春秋战国以前多指“耕作”之“男子”及征战之“武士”,春战后则转为专指“文士”即“通古今,辨然否”者,也就是与后来的“仕”相对而言的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它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同时又是一个代表民族精神与气节并倍受关注的群体。
不过,后来“士”的内涵又有所回复并扩大到泛指所有身怀绝技且持守道义的非为官之人即所谓“凡能事其事者”,同时与之相关的士“气”也得以高扬,如修身上注重“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人上崇尚“忠、孝”、“仁、智、礼、义、信”,处事上追求入则“兼济天下”,出则“善保其身”。显然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同时又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者。所以,士文化亦即指先秦以来形成的那个没有为官的知识群体及其他“凡能事其事者”,在人生及事业实践的基础上所创造和秉承的以儒家思想圭臬为主体同时融合道、释等观念的思想体系。
3.企业形象包装设计,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创造
士文化源自古代中国所独具的文化土壤,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影响,在当代它对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和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谓包装一般多指包裹商品的东西。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包装也被赋予新的内涵,这时它在对象上不仅突破了仅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商品”的限制,而且涵括了大凡需要进行“包裹”的对象如人和商品、企业等。
当然无论哪种包装都离不开设计,所谓企业形象包装设计就是在企业产销及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企业某种可预期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由本质,而按照美的原理和法则对企业形象的包装所进行的计划和谋划,这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新文化的创造。
二、以士文化为核心,设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形象
如前所述,士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对形象包装设计及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民族企业的发展却因在对待士文化的态度上而面临着一种关乎其命运历史性境遇。所以,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境遇,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显然已成为企业产品走向市场和实现销售的重要手段,而形象包装意识的缺乏几乎成了所有民族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的根源。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至少有如下工作需要开展:
1.在意识上,明确企业文化形象包装的实质是一个文化系统工程的建构过程
如前所述,企业形象包装设计是对企业形象包装所进行的计划和谋划。其中,企业形象包装的核心则是企业文化形象。所谓“企业文化形象”,一般称之为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形象规范体系”,它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企业文化形象也可以说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生产活动这种社会实践中,为了使企业的宗旨和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能有效地传达给公众并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等而建立的一套视觉文化体系形象系统。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企业文化形象CI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BI(Behavior Identity)和视觉识别系统VI (Visual Identity )组成。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文化形象CI的设计,一般是通过对企业的Logo及专用字体设计、企业CIS设计来塑造和传播企业识别形象。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出售的仅仅是所生产的产品的话,那么现代企业首先推销的就是在社会中所竖立的企业文化形象。所以CI设计的活动过程其实就是创造和推销企业文化形象来实现企业产品或服务销售的过程。
2.在创意上,应清楚企业文化形象包装的成败将决定整个企业的前途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中国的民族企业往往是从无到有或从初创到谋求跨跃式发展,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不过问题是在企业“列国”时代,“创意改变命运”,而面对企业群雄“割据”,中国企业应通过何种创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塑造自己的文化形象文化从而形成品牌实现跨跃式发展。当然,民族企业对文化形象设计的日渐重视是让人鼓舞的,不过,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如果只是一味盯着西方的所谓成功案例而不按国情地照搬或“模仿”,这最终会造成形象包装设计的“波普化”,并成为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快餐”,这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实际上,对于文化,中国古人强调“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而在西方如法国的维克多?埃尔则是“人类‘生活’和‘存在’的一种特有方式”。显然,传承和发展士文化、重塑中国企业文化形象,对实现中国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都具有终极意义。所以汤一介先生在谈到儒家思想时曾指出“我从来不认为儒家思想都是正确的,都适应现在的社会。但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之所在,是我们文化传统之所在。打断这个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文化传统。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而使它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国家民族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基础。”其实,对待传承和发展士文化、重塑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形象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如此?
显然,在传承士文化基础上进行中国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形象设计的一种审视、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
3.在视觉传达上,应将企业塑造成融理念、行为和图像等为一体的多维文化形象
我们知道,商场如战场,而现代社会中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则主要表现为基于以科技和哲学及伦理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企业形象魅力的打拼。显然这就涉及到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问题,而对作为先进文化之一的中国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形象的定位与塑造都应该是观念、行为和图像等多元化的有机统一。
首先,在观念上,企业的文化理念应该有所本,当然即便是本于“人”,“人”也有正、反或君子和小人之别。显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当作为“法人”的身份而出现时,士文化中所强调的观念如“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便有诸多可取之处。我们知道,清华等高校所以能发展成为中国的知名学府,恐怕与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所倡导的理念不无关系。
其次,在行动上,企业要能言必信行必果,竖立君子风范。我们知道,现代科技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设计是科学,所以设计同样也要以人为本。而在进入后工业社会之际,民族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企业如果作为企业文化“人”形象而出现在社会面前时,当然是要讲“诚信”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这样,民族企业才能在行动上与观念的崇尚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形象的确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再次,在图像上,企业要能将自己的文化理念进行最大限度的视觉化,同时慎重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象征。实际上成功的企业往往深谙此道,否则在发展中难免不会没有一些波折。比如,长沙有家轻质建材企业曾提出“心空天下”、“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对此,如果它能进一步选择传统的“四君子”之一的“竹”来做其形象使者,应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是因为无论是从生物学还是从仿生工程学和从文化学角度而言,翠“竹”这种植物,它有“中空+竹节”的杆件结构,同时它未曾出土先有“节”及至凌云仍“虚心”,而这种“初节”与“晚节”不仅仅是“竹”的写照,更是中国士文化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所以在一个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时代,这种士文化也是中国当前要大力倡导的先进文化之一。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须“与时俱进”,适时地改变一些有碍企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如“无商不奸”,同时又要能破除“酒香不怕巷子深”偏执。
三、余论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成功销售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的单个包装,实际上,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选择并采用士文化对企业形象包装进行设计即对民族企业文化形象以观念、行为和图像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谋划,这对挽救身处尴尬境地的现代民族企业而言不无意义。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上,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士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融入当代的审美观念,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重塑民族企业的文化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从而扭转颓势并迎来民族企业发展的春天。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参考文献
[1]《易·贲》[M]
[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M]
[3](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参见[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5]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6]近代吴承仕、杨树达的相关论述,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顾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变》,转引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易传》[M]
[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M]
[11]《孟子》[M]
[12]转引自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1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4](法)维克多·埃尔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篇8
关键词:高考 复习 路径 体会
“高考”,这是个让人恐惧又向往的词语。恐惧,因为它太折磨人,折磨学生、老师、家长,为它吃不好睡不香,为它魂牵梦萦;向往,因为过了这座“独木桥”,就得到了通往理想之路的通行证。因此,高考的复习被放在了一定的高度。
一、调整好学生心态
在正式复习之前,就必须给学生讲清高考在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不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道路,但它是丰富知识、加强自身素养最好最方便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目前参与社会相对公平的道路。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注意“和谐”师生关系,从而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减缓考试的心理压力。
二、找到有效的学习路径
1、对教材大纲要有新认识
从过去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有两点影响了我们对教材大纲的信任:一是考察的知识突破了大纲的“考试范围”,或者是考了课本中的小字内容;二是部分试题较偏,与课本中的知识没有什么联系。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摒弃两种倾向:一是完全依据大纲进行复习而不知变通;二是完全抛开大纲而自己“另起炉灶”。
2、复习要有新思路
(1)历史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大纲、立足课本、狠抓主干、全面复习”。
(2)为了复习好历史以便在考场上拿高分,仅有常规的做法是不够的。复习思路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从政治史观、革命史观转向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渗透新课程理念,重建具有现代化色彩的知识体系。
(3)从局限于课本向拓展知识面转变。读熟课本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在考试中,学生面对新材料往往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学生平时阅读量不够,接触新材料少,因此对新材料“过敏”。学生在复习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课本,寻找一些阅读材料。如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是高考命题热点,但课本中介绍的仅是最基本的知识,复习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寻找这样一些阅读材料:体现儒家思想的名言,儒家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等。
(4)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近几年高考历史都有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如2010年考察了“五德”,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人文史地、文化遗产、人与自然、人文综合的复习。
(5)从平面复习向立体复习转变,即不仅要梳理要点,而且要建立专题,在复习中重建知识体系,如政治专题、经济专题、思想文化专题、国际关系专题、改革专题。
三、方法要有新突破
1、落实基础知识
结合近三年的高考题,可把考点分为已考考点和未考考点。进行这样的区分是为了让学生在复习中有所侧重,即对未考考点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复习。
2、培养思维能力
要多角度思考与生成知识。课本中的观点,基本上是已成定论的或者是主流观点。实际上,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国内外有不少人在研究,因而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对同一历史事件出现不同的看法;在主流观点之外,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对已成定论的历史观点,有人提出了新看法。
3、培养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做材料型题要与依据材料设计问题并重。对于培养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大家都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说明仅从做题中培养能力的效果是有限的。
除了做题之外,我们可以立足课本,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根据课本中的某则或某几则材料设计几个问题,并给出答案,然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做,一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形式的材料;二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四可以学习如何组织答案、规范表达。
四、在高三的下学期,所练试题一定要求精求新,不能搞“题海战术”
一般而言,所练试题要有三种“气息”:学科气息、时代气息、生活气息。
1、学科气息。试题要有历史学科特色。历史学科的特色就是史出、史论一致;体现在试题上,就是通过材料考察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让材料型试题成为试题的主体,而且材料的类型要多样化。
2、时代气息。试题要渗透以史为鉴的教育功能,要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医德;医学生;人文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传统医德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历经几千年的医学实践,发展,形成了丰富完整、特点鲜明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当下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提供极有助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出现了新的要求和变化,医学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迎来了从传统文化观念向现代思想观念转变的挑战,传统医德对美德伦理的强调极具指导意义,医学生有责任在学习专业科学精神的同时,自觉以中华传统医德律己修身,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儒家文化教导医学生仁者爱人,慎思笃行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之一,医学根植于儒家丰厚文化土壤之上,其历史渊源、学科范式与实践应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儒重医,医尊儒,儒医相通的传统。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所谓“医乃仁术”就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吸纳和阐扬,两者所论述的“仁”是相通的,也是相互印证的[1]。“济世”是儒家人生观的重要思想之一,主张将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担当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济世为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在于“仁”“义”“礼”“智”“信”。“仁”是儒学的最高道德准则,仁者爱人是其核心,因此医乃仁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古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人命之重,贵于千金。”医护人员应该以救人救病为本,以仁爱精神为准则,关爱救治病人;“义”指医生秉承救死扶伤的原则对病人的健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各种危难情况下都能坚守岗位,不放弃任何治愈病患的希望,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礼”指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强调端正医生在与病患沟通,进行诊断治疗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行为规范;“智”是明辨是非善恶,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对于医学生而言,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刻苦钻研,在工作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掌握必需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巧;“信”指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医生要做到对患者以诚相待,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建立和维护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的隐私权[2]。此外,儒家“中庸之道”强调做事应有恰当的标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在医患纠纷、医闹现象被推向风口浪尖的今天而言,更要求医学生学会把握好为人处事的“度”,掌握好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恰当地处理临床工作中的种种关系[3],建立彼此包容、和谐关爱的医患关系。
二、道家文化教导医学生淡泊名利、崇尚道德
道教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民族宗教,以“生道合一,长生久视”为基本信仰,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与中医药文化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道教崇尚医术方药,在修道成仙的宗教实践活动中自觉研习医术,作为自救与救人济世的必要手段,本着“内修金丹、外修道德”的宗教伦理实践要求,认为行医施药是一种济世利人的“上功大德”,自古就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充分反映了道教“尚医”的历史传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无不为”作为道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道家把“无为”和“虚无”作为世界的本原和规律,万物因道而生。孙思邈要求医生和药物工作者“无欲无求”,恬淡宁静,做“苍生大医”,这样才能不为钱财所惑,不为利累,造福病人,为百姓敬重,否则有悖于医德;另外,同道之间要谦虚谨慎,互相尊重,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为名累。这种价值观的树立对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毋庸讳言,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诸如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见利忘义的行为。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是主要原因。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强调以道治身,不以物累、见素抱朴的主张和思想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医学生崇尚道德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佛教文化教导医学生慈悲为怀、心存大爱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2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传统医德产生深远影响。佛教一贯强调慈悲救度之心和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把悲天怜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将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贪欲、恚、愚痴是三大患造成的,病症只是表象,治愈的关键在于消除患者的“业力障碍”,也就是心理致病因素,摈弃日益扩增的欲望、保持善良纯真的本心、勤于敏锐的思考,才能净化身心,治愈病患。在佛教观念中,不论医者的医术高明与否,都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推崇慈悲观,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慈爱的心肠体谅患者,竭尽所能的为患者解除身心痛苦。孙思选将这种伦理观引入医学,提出医生治病应“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于医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学习精良纯熟的医术,更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医德,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对患者怀着一颗同情心、怜悯心,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当前的社会中守住医护人员最后的底线,为患者搭建起温暖的港湾,演绎白衣天使的佳话。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道佛三家伦理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医德规范无不带有它们的思想烙印,传统医德及其伦理思想在培养医生的品行修养,实行治病救人的社会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学、思、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但在提倡弘扬中国传统医德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德所依托的中国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建立在封建社会时期,存在封建伦理糟粕,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比如强调个体道德修养,注重个体自律与自觉,而对外部制度的制约与调节关注不够等。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医德传统,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评价。总之,中华传统医德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医学生本身的行为、素质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医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传承传统医德精髓,完成从传统医德到医师职业精神的转变。
作者:李玉荣 何美 单位:蚌埠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68.
篇10
摘 要:《文心雕龙》中的“道”的意义一直为龙学所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书中的“道”包含思想之道、美学之道和文章学之道,刘勰从儒家、道家思想入手,通过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来描述了如何创作文章。
关键词:道;文心雕龙·原道 ;文心雕龙·征圣;文心雕龙·宗经
一、文心雕龙简介篇
《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刘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佛两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 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在文中被其称之为“道”,何为道,本文从《文心雕龙》之枢纽进行一一论述。
二、文心雕龙·原道篇
《原道》篇在《文心雕龙》中,位居“文之枢纽”之首,专门论述“文”的本原问题,使之作为“言为文之用心”的理论基础,突出地表现了刘勰论文的最根本的观点和主张,可谓《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核心,一向为文心学者所重。《原道》的道,似应从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去把握。在哲学的层次上,道包括相互对立的两重涵义:一是指“自然之道”,一是指“神理”。前者是唯物的,后者是唯心的,而作者却同时把它们用作自己论证的哲学前提。这反映了刘勰世界观的矛盾和复杂性。这个层次意义上的道,比较容易被注意到,研究者、注释者们所说的“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家之道”以及“自然之道”等等,大都是就这个层次意义上的道而言的。
《文心雕龙·序志》云:“《文心》之作也,本乎道”,是说写作《文心雕龙》要以道为根本、为指导思想,故而有《原道》之作;而《原道》之作显然是为了把这个道推出来,把这个指导思想确立起来。“原道”者,推原文道之谓也。因此,我以为阅读《原道》决不能忽略这个意义上的道,篇名《原道》的道更是专指这个层次的道而言。清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在《与陈鉴亭论学书》中写道:“道无不该,治方术者各以所见为至。古人著《原道》者三家,淮南托于空蒙,刘勰专言文指,韩昌黎氏特为佛老塞源,皆足以发明立言之本。”他根据自己对道的理解以及对三家《原道》的比较,明确指出刘勰《原道》之作是专门论文的要旨的,这要旨是作者潜心治文、“以所见为至”而做出的最高理论概括,也就是他所要推原的道。章氏之说,我深表赞同,道出了《原道》主旨所在,是颇有见地的。不言而喻,对于这个层次上的道,是不能归结为“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家之道”以及“自然之道”等等的,因为这些个道,按一般的理解,分别属于哲学、政治伦理学、宗教学的范畴,而并不具有文章学、文艺学的意义。
三、文心雕龙·征圣篇
刘勰在《原道》篇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论断,在这个“道——圣——文”的公式中,“圣”是“道”与“文”的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作家、作者,所以《征圣》篇可视为作家论或作者论之纲,其观点贯穿于全书。
“道沿圣以垂文”。道因圣人才能体现、表现于文章之中。圣人要写出这种反映自然之道即客观规律的文章,必须先认识自然之道,即了解客观事物。所以要像圣人那样“识道”,是“师乎圣”的根本。
“圣因文而明道”。圣人通过文章以阐明自然之道。“识道”是“明道”的前提,先要有所“识”,才说得上有所“明”。圣人识了道只是装在肚子里而不明之于口、明之于文,又有什么意义呢?那样圣人也就不成其为圣人了。
总之,《征圣》篇所揭示的三条写作原理和规律,是《征圣》篇的理论精华所在,是刘勰对先秦至魏晋以来中国古作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是刘勰对中国文章写作理论的重要贡献。这三条写作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当今进行各种写作实践活动,无论是文学创作或是一般的文章写作,也都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正验证了《征圣》总结性赞语的最后两句“百龄影徂,千载心在。”(百岁圣人虽然如影逝去,千载之后精神依然存在)这是赞颂圣人的精神随其留下的文章永垂不朽的。圣人不朽,圣文不朽;圣文不朽,圣人不朽。人或文能否不朽,主要是看是否能代表、反映时代,经得起历史考验,否则均只能昙花一现。
四、文心雕龙·宗经篇
《宗经》篇是“文之枢纽”的第三篇,按刘勰“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思想逻辑,《宗经》乃是《原道》和《征圣》的结穴。“按经验纬”的《正纬》篇和依经辨骚的《辨骚》篇,则是以经典为坐标、从反面立论,对《宗经》篇的补充。《宗经》处于《原道》、《征圣》之后,属于论文叙笔的文论体,这样的安排刘勰是深有用心的。其思路框架大体是“道沿圣以重义,圣因文而明道"。故《宗经》篇在“文之枢纽”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辞约旨丰,事近而喻远”说明经书是“衔华佩实”的,强调经书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刘勰在此充满激情地陈说经书的价值,经书虽然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但是它们的意味却是常新的。无论前人还是后人,凡是为文立言都会受到影响。刘勰把五经当作永恒的文学经典,强调其“立言不朽”的价值,是很有道理的。经乃“道心”的杰作;经亦为“道之文”人间的杰出代表;经的“立言不朽”意味着“文学”乃“立言不朽”之物。他们皆为时空的产物,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反复考验、被反复选择和确认的产物,反过来又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具有不朽的性格,是永恒的。
因此,刘勰篇末点题,提出为文“宗经”的主张,而且分析为文“宗经”的六种具体好处,即“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宗经》)当然刘勰还指出了他为文“宗经”的直接意图,“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宗经》)时人作者写作立言之时如果能够“宗经”,就能够纠正“楚艳汉侈”的流弊,回归文章写作的正道,从而立言不朽。
五、结语
《文心雕龙》这部理论巨著中,儒家中庸原则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调。刘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学范畴都是成对的,矛盾的双方虽有一方为主导,但他强调两面,而不偏执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在对道与文、情与采、真与奇、华与实、情与志、风与骨、隐与秀的论述中,无不遵守这一准则,体现了把各种艺术因素和谐统一起来的古典美学理想。同时刘勰特别强调同儒家思想相联系的阳刚之美,表现出企图对齐、梁柔靡文风进行矫正的倾向。他关于“风骨”的论述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心雕龙》中虽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构成它的文学思想纲领及核心的,则是儒家的思想。它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却认为在客观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先天地而生的“道”或“神”。这个“道”或“神”是决定客观世界一切变化的无形的﹑最终的依据。
在文章学、文艺学的层次上,“道”是指文质兼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规律或客观必然性。它在文中表现为结论、为论证的结果。这个层次意义上的道,往往为研究者、注释者所忽视,有人虽然注意到了,但也并不视之为道。其实,它也是道,是文道,即属于文章学、文艺学范畴的道。作者请来“自然之道”、“神理”一类哲学范畴的道,正是为了推导出这个文章学、文艺学范畴的道。(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