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课后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课课后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课课后总结

篇1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知识点优秀案例展示给学生。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笔记

根据每节课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最合理的笔记,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堂课的知识。

4.收获

本学期我校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现场电脑绘画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五年二班赵晨曦和高圆涵梦同学的作品选送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小学电脑绘画比赛获得黑龙江省级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在4月初我校报送的电子报刊,幻灯片及电脑绘画作品分别取得奖项得到学校及教育局信息科的好评。

不足之处是我校在第五届智能机器人比赛中只取得二等奖,很遗憾。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力争在明年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孩子充分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快乐。

二、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帮助其它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负责本学期建成的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篇2

情景教学法的核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或创设具有情感色彩和形象主体的具体的场景,诸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绘画、音乐欣赏等,使学生参与到情景中来,并对情景进行一种态度体验,实现学生对教材进一步理解、心理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创设情境的基本途径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

二、英语语言文学科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文学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造成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降低。目前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是比较好的办法之一,并且情景教学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学习的拥有较高兴趣,将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创设情景,提高了课堂的可参与性、生动性和吸引力,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大幅度提高,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强烈的求职欲。通过对情景的参与,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如今,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教师单纯的按着书本简单机械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更多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采用情景教学法,学生能够自主的进入设定的情景,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一)做好情景创设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所创设情景的难度的时间。创设情景的难度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并且时间不宜过长,需要保持在当堂课的时间内完成。其次,教师在创设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情景时,所创设的情景内容应该紧扣教材,能够集中突出教学的主旨内容;所创设的情景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是能够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到的生活实景;此外,创设的情景是外部条件能够达到的,如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情景的创设,不会因为课堂的某些客观因素受到限制。

(二)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学学习环境教师在进行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汉语教学,这对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头至尾使用英语教学,尽量创造一个全英语的学习环境。在遇到比较难懂的词句时,教师应该通过比较简单的英语进行解释说明,或者利用图片、动作等进行解释。学生在整个课堂几乎都通过英语进行思维,并进行英语交流,随着长时间在情景教学下的知识积累,学生在就逐渐养成了通过利用情景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理解的学习方式。

2.实物利用进行情景教学教师在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情景教学时,通过直观的教学用具或者实物与英语语言文学的相关概念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能够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3.阅读情景和共同学习情景设计英语语言文学的课文学习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由于篇幅较长,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下降,而教师逐字句的讲解既浪费时间,课堂也缺乏生动活跃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对需要对英语语言文学的阅读情景进行重点设计。如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学生分组后进行每个部分的阅读,并提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难点,每组成员均可对本组或其他组的发言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这样,整篇课文的学习时间将变得集中,缩短了学习时间,增强了课文学习的参与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课文的中心思想后,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并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加深对课课文的理解。

篇3

    一、具体做法

    《初中不同年级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究》需要教师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从初中阶段的地位出发,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切实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各个阶段的衔接工作,保障初中历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开拓理论视野,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积极关注、吸收有关历史教学衔接的信息,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历史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积累各种资料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找准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并将衔接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寻找确定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措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各年级同时探究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科能力和与其它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衔接,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有所侧重。

    如:初一年级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衔接意识,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历史学习应该与其它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不是孤立进行的。初一年级是衔接的起步阶段,所以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为此我们尝试如下:

    1、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并且知道记笔记要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

    初二年级是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初二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衔接意识,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衔接习惯、方法及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法方面:教师要从讲课做起,进行学法指导,宣讲本学科学习常规,教会学生科学地学,鼓励学生独立地学、自觉地学,进行学法过渡,逐步学会学习,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防好转差,这也是搞好衔接过渡的关键一环。主要做法是:

    (1)预习方法的指导。

    (2)听课方法的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方法的指导。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初三年级有了前两年的基础,衔接意识、思维习惯已经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衔接的契机适时加以引导即可。这样通过三个级部的共同努力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教学衔接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教学事件中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我们应该把不同学科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与历史教学衔接起来。下面是在知识衔接方面的做法之一:

    讲述欧洲文艺复兴中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时,我们把美术与历史进行了有机的衔接。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于是课前请教了美术老师,然后来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案例]“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片段

    老师带领学生从构图、技法、人物表情三方面欣赏这幅画。

    1、构图:符合审美者、欣赏者的基本审美要求,即黄金分割的规律。

    2、技法:达& #8226;芬奇采用一种新的技法,即“薄雾法”来画人物的背景,蒙娜丽莎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肌体,可是轮廓线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使蒙娜丽莎如罩在一层薄雾中。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背景具有三维空间的效果,符合人的视觉效果。

    3、人物表情: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含蓄、内敛,气质高雅,表现出当时意大利上层女性的美。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端庄的古典画风,但是在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了。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消除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画中的呆板、僵冷的面孔,画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就是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幅肖像也觉得有栩栩如生的动人之处。(向学生展示两幅画)

    从美学角度介绍完后,再向学生提问“这幅肖像与中世纪西欧绘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绘画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中世纪的呆板、僵冷的面孔,体现出以人为本,反对神学”、“符合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也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后教师总结说“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潮就是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humanism)”。利用美术的知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起到了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改变以往集体备课的形式主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平行班教师进行授课前的集体备课,能够年级内解决的年级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难点提到学科组大家集体讨论解决。备课的重点首先是准确把握课文中知识点的内涵,其次是弄清本课知识点之间、本课知识与其它课文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教学衔接的切合点,加强历史知识之间、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历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衔接与渗透,从而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目的。

    4、努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教师上研讨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教研活动的主阵地,通过教学实践及时总结教研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缮教研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缺陷。为此我们尝试使用“导言设计”,“情景再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年末,在教研中心进行的教科研检查活动中,姜丽芹老师执教的《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一课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5、坚持开展集体备、听、评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坚持不懈,一年来始终如一。每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集体备——个人讲,集体听——集体评这一主线进行。整个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前先由执讲教师从对教材的理解、授课思路、准备使用的教法、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等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2)全组教师集体探讨,互相切磋,修改、完善教案的设计。(3)课堂上主要听下列内容:首先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其次,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再次,课堂组织情况;最后,听课人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别人讲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如果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过程。(4)课后评课时,首先授课者自己要“抖包袱”,即授课教师上完课,把在反思的过程中感觉到的一些遗憾的地方或者困惑,在评课时说出来,以求得大家的帮助。之后全组教师一起进行评议。主要围绕着: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落实的如何;是否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知识教授的是否准确科学;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机的进行了历史教学衔接以及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价与评论。大家畅所欲言,谈优点、谈不足、谈改进办法、谈新的思考等等,让更多的思维火化产生碰撞。这样通过评课,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促使了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总结,每周都有一次固定的集体研讨日。主要活动内容:一是对本周的研讨课进行针对性的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宗旨;二是研究决定下周进行的研讨课的年级、研讨内容及主讲教师。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落实,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目前,全组教师基本上都能够达到执教公开课的水平。这样通过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历史组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7、经常进行学生学习体会、教师教学反思等成果交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检验学生是否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提高,我们经常开展学生学习体会交流活动。我们也从中听到了学生的心声。普遍反映,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了以前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等不良习惯,现在逐渐掌握了“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日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心声是真诚的,这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另外,参加课题组的每位教师至少都写过5篇以上教学反思和教学于校园网上。多篇优秀教案于历史天地上。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这些探索与实践收到很大的效果:

    1、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打破了以往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相互孤立的传统做法,促进了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的相互衔接与沟通。

    4、通过多层面的教学衔接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效调动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成绩。

    5、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授课水平大大提高。在2006的系列课立标活动中,我组3位教师参加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课型均被确立为立标课,其中姜丽芹老师的复习课、隋娜老师的讲评课均被评为全市第一名。同时我们也确立起了自己的课堂授课模式,我们历史课题组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全市第一、新授课教学模式荣获第二名。姜丽芹老师还参加了威海市优质课评选,她执教的《》一课获得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篇4

做好备课计划,能够更高效地开展教学任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备课组工作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备课组工作计划1

-度第一学期工作已经开始,在新的一学期内,我们高二数学组全体老师将紧密团结在学校领导的周围,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做好各自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和制定本学科的研究性课题,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这学期的计划如下:

一:教学方面:

这学期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整体上偏难,特别是运算能力在这学期将得到深化和强化,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必将高。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还是主要按照我们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讲清基本题,理顺中档题,适当补充难题;普通班不追求偏和难,特别对圆锥曲线部分的一些重点、难点的计算题,必须详细讲解给学生听,有些问题甚至需要多讲解几遍,让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落实到位。每位教师上完课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有谁的课比我还优秀?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在备课笔记上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在课课练上,以基本题为主,重点在中档题上,做错的问题要抓落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每位教师都要重视板书,因为学生的书写不规范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板书,每节课最低有1~2题在书写上力求规范。

二:师资建设:

根据学校的具体部署认真落实:①积极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并且积极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改进课堂教学上的薄弱环节。②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参与讲义和练习的拟定,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新课程对于我们教师的用途和影响。③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在认真落实教务处的工作要点的情况之外,需经常组织其余的教师听取你所带的新教师的课,并请其他老师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教育水平。同时希望组内各位老师都经常相互听课,并及时评课。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认真总结,在参与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成自己的观念,并希望能够写成论文,最后能够与本组其他的教师共享。

三:集体备课:

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确定主要内容。

(1)按上周集体备课中预先确定备课章节,各位教师论轮流发言,指出备课中的思路,重点和难点。

(2)然后就上述内容请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教学任务中的有关教学大纲,疏通教材,指出重难点,列举一些典型例题,精选练习题等,并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做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备课组长认真做好记录,对于一些认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认真讨论,达成共识。

(3)讨论下周教案的编撰的具体事宜,确定四至五课时内容的个体教学目标、重难点、例题选编及作业的布置。

(4)最后就当前的教学及工作情况,请备课组各成员相互交流,提出建议,说出不足,并由备课组长记录整理,为以后的教学计划或集体备课的适当调整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高二数学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代表我们全体高二数学教师的工作打算,我们一定能够落实好学校和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在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期末联考中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备课组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进行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努力形成教学的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的目的。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整体推进初二语文教学立以下计划。

二、现状分析:

学生:本年级共有300多名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学习方法、书写规范等都有待改进,总的教学形势还不容乐观。

三、教学目标:(对学生)

(一)课程目标:

1、本学期要完成35篇课文的教学。其中:讲读课文13篇,选读课文17篇。

2、检查督促学生完成5 篇古文,6首宋词和16首每周一诗的背诵及默写。

(二)阅读目标:

1、学习抓住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

2、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体会文中蕴藏的情感。

3、学会揣摩和运用文中精彩的语言。

(三)作文目标:

1、继续以语言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的语言积累,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2、本学期拟完成大作文3篇、周记、摘抄不少于10篇。

四、主要措施:

1、课堂摒弃“灌输”,选择“对话”,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讲读课文,师必须精讲精练,每文拟用2━3课时;自读课文,可放在课内(不超过1课时),也可放在课外(自习课上),但配套练习要跟上,本期至少出两套配套检测题。具体视时间而定。

2、巩固上学期集体备课成果,继续发扬集体备课的优势,力争效果最大化。备课组例会具体安排如下:时间:每周二下午。地点:办公室。

3、上好欣赏课,激发学科兴趣:

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学期的文学欣赏课仍然关注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教学,尤其是宋词。

4、改善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

首先、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课,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其次,积极鼓学生参加学校放广播站的投稿活动,对有文学兴趣的学生尝试进行作文个别辅导,引导他们进行文学创作。

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中学生作文大赛。

第四、结合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进行学生作文互评互改试验。

第五、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积累。

备课组工作计划3

一、 指导思想和要求

贯彻教育部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年级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组的同学完成课本上的练习,组的同学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并注重作业反馈。

三、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星期二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周检查学生《课课练》一次。

备课组工作计划4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数学的教学活动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开展高二下学期数学的教课任务,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因此我们需对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拟定一份科学的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和要求

贯彻教育部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年级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组的同学完成课本上的练习,组的同学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并注重作业反馈。

三、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星期二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天检查学生的课后习题作业。

在高二下学期,我们一定会更加的努力,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奋斗,为高二学生步入高三前大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我们也将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备课组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针,依据本校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日常工作中,要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本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抓好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组织并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并落实到实处。

二、本学期的任务目标:

1、通过常规月查督促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到按表上课,不使美术教学成为虚设,而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2、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通过组织美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全体美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各种美术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并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5、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足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方法和措施:

1、根据教导处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杜绝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5、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好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收缴美术教学计划。

2、成立美术兴趣小组。

3、辅导学生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绘画比赛。

十月份:

1、举办国庆书画展。

2、参加市小学美术研讨观摩课及研讨活动。

3、兴趣小组活动

十一月份:

1、美术组青年教师参加校一人一课活动

2、参加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3、优秀案例评比。

十二月份:

篇5

【范文一:幼儿园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依据学前工作重点和幼儿园自身的发展需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现制定本年度教研计划如下:

二、现状分析

1、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大家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同伴互助效果明显。

2、在队伍建设方面,上学期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着组织作用作用,骨干教师队伍刚刚萌芽,青年教师有所进步,创新意识强,但还需加强日常教学的各项基本功。

3、上学期充分开展以各类游戏形式展开教育教学,通过园内观摩,家长开放日均得到良好的评价,下学期继续保持教学游戏化。

4、在教研内容上,从制定教研计划入手,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缺乏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本学期继续将幼儿一日常规研究、指导教师备课作为园本教研的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

三、工作重点

1、深入学习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扎实开展教师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常规的指导工作,继续深入教育游戏化;对教师在备课中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

4、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5、有计划地进行园内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迎新生工作。

2、小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活动,重点抓常规训练。

3、早操的编排和训练。

4、教学常规和幼儿一日常规检查。

5、根据教师节、对幼儿进行尊师教育。

6、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班组教师制定、交流班务计划。(中旬公开课开始)

十月份

1、结合国庆节,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进行“我爱祖国妈妈”主题绘画展示活动)

2、幼儿体操比赛(暂定)

3、区教师七项技能比赛

4、组织老师学习甲流及手足口病预防知

5、家长开放日(填写幼儿、家长反馈表)

6、建立两操、两栏评比表。(分发流动红旗)

十一月份:

1、继续开展公开课

2、做好卫生完全工作、加强甲流及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3、抽查月计划、总结完成情况。

4、常规工作抽查及考核

5、“亲子运动会”

十二月份:

1、庆元旦活动。

2、学期汇报课(家长开放日)

3、研讨:如何写好幼儿评语。

4、复习,做好学期考核准备

5、学期考核

一月份:

1、拟订学期总结

2、学期总结座谈会

3、优秀班主任、教案、优质公开课评比

【范文二: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县幼教工作计划和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工作重点

1、通过各类业务活动,进行全园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2、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好特色办园阳光体育活动

4、坚持科研引领,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及教科研水平。

5、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开展传、帮、带、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为教师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优秀的幼儿园参观学习,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2、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定期开展园本培训活动,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切磋使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细抓教育常规管理,严格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和各项安排开展活动,每个活动要抓细抓实,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幼儿园随机督查每个班级的落实情况,并作好检查记录。

2、园领导加强随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师制定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开展体育锻炼等情况,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3、各班要常抓幼儿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幼儿乐意探究、善于合作、主动交往、学会分享的良好品行及健康、活泼、开朗的良好个性。各班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培养目标,定出具体培养措施并落实在一日生活的教育中。

4、创设体现班级特色的主题环境。在主题环境的设置和提供上,我们应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宗旨,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要重视环境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让环境体现幼儿的学习过程,使环境始终起到引导幼儿发展的作用。

5、各班级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得到快乐体验。如,各班主题活动展示、亲子活动、器械操比赛、庆六一、自理能力比赛等系列活动。

(三)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教师说课比赛活动。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本学期我园将开展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

2、进一步深化园本课程的建设。

本学期将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精心梳理领域课程,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实施情况,对各年龄段的课程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教师在备课时再进行补充完善,并进行整理和收集教育资源,如教具、课件、音乐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内容,不断优化园本课程建设。

3、加强阳光体育特色课程的研究。

提高分区活动效能。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教育目标设置活动内容,每周定时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教师要提高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水平,让孩子在各区域中,与材料、教师、幼儿相互作用下,情感、态度、能力等得以发展。

5、开展园际交流活动。

为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园际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促提高的目的,本学期我园计划组织教师到淄博进行观摩阳光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6、开展优秀教案评比。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挖掘优秀教学案例,期末在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案例评比。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及教科研水平。

1、市级课题《提高0—3岁儿童家长保教能力》。

四月份,开展一次亲子活动,促进家长的保教能力

2、县级课题《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1)级组开展好教研活动,借助教研活动开展探讨、观摩、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做好研究资料(特别是研究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形成系统的课题研究档案。真实记录保教人员的成长轨迹,切实反映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历程。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各班制定教学计划、教师个人计划

2、迎接开学检查

3、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三月份:

1、各班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2、结合“三八”妇女节各班开展老师像妈妈的活动

3、幼儿园“光盘行动”的实施

4、“阳光体育”特色办园筹备活动

5、召开家长会

6、春季室内外环境创设

7、教师培训(音乐)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县里的论文评选活动

2、各班举行器械操比赛

3、托班进行亲子活动

4、教师培训(美术)

五月份:

1、参加县里组织的韵律操比赛

2、组织教师参加全县幼儿教师师德演讲比赛活动。

3、准备庆“六一”活动

4、教师培训(舞蹈、键盘)

六月份:

1、举办庆六一活动

2、组织教师进行说课比赛

3、组织教师参加全县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活动。

4、参加全县幼儿园活动区评选活动。

5、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6、教师培训

7、“阳光体育”特色办园活动的实施

七月份:

1、参加全县幼儿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训。

2、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级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

3、大班毕业典礼

4、优秀教案评比

【范文三: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统一认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积极组织全园教师参加园内外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做到业务学习目标明确、计划可行、成效显著。引导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地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

2、鼓励教师多阅读《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等幼儿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案例分析并投稿。

3、积极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进一步学习《指南》,对《指南》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

4、营造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组织开展《教师要学陶行知》《做教师真难,真好》《重新发现学校》全员读书系列活动。评选书香班级、“读书大王”、书香家庭。

(二)以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为重点,提高区域活动质量

组织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的“区域活动”资料。并结合本班特点开展适合自己的区域活动,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按时更换主题墙饰,使教研真正落到实处。随时更换及增加区域活动材料,使区域活动材料更丰富、更具层次性,以此满足不同各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并于本学期开展区域专项评比活动。

(三)游戏与教学整合,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1、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不够浓厚,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上尽可能采用活动的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幼儿多提为什么。强调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学,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学,鼓励说普通话的幼儿多与别的小朋友沟通,让他们在游戏中能相互学习。此外,我们还将通过国旗下讲话、早谈、日行一善小故事、幼儿故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游戏与教学的整合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游戏”的教育方法,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师游戏方式的引导,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操作、自己创新,使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接受知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去尝试做自己能做的事,以鼓励为主,帮助为辅的方式,本学期注重开展三大创游活动,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条件,完善结构室、角色游戏室,为幼儿提供丰富材料,将督促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让一些胆小不说话的幼儿多参加游戏活动,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行的。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时间和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达标。

(四)规范教研制度,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1、扎实推进“周四教研日”和“每听必评”两项制度。开展教师相互结对活动,相互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2、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本学期我们采取的研讨方式有:

(1)分年级组研讨。由年级组长组织本级教师共同探讨制定主题活动计划、早操、创造性游戏。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相互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适时做好资料积累(备查),避免以后在教学中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集中研讨。本期我园重点针对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体育户外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学习,观摩本园教师的公开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保教手段,课后主要由我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课,由开课老师就这堂课的有关问题作介绍,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开课课老师课后撰写反思,从中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3、实行随机听课,“推门听课”的制度,督促规范一日保教工作,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后及时与本班老师进行交流,并给予评价。

4、以考核细则规范教师教育教学常规,本学期将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组织教师学习细则,并以此为准绳指导规范教学工作秩序,培养良好的教育行为。

篇6

十余年的数字化特色办学之路,我们坚守着自己的教育梦想,这份坚持与执着,来自于对社会大环境的敏锐捕捉,来自于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趋同顺应,来自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负责。教育既为今天,也为明天培养人才。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今天的优势未必是明天的优势,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帮助学生,为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做准备,为人才的成长培育提供合适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教育实践,将重新定义课堂、教师、教学,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其核心价值,引导学生获取应对未来世界的能力,其中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生代必备的品质之一。学校努力创建一个以课程为中心的、社会化交互的学习环境,教学也将要走向没有边界的教学时空。将数字技术的优势为教育所用,这不仅仅是途径和工具,更重要的是理念和策略。

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在更新完善设施装备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发展的基本路径:将数字技术作为学校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统领学校各方面工作,围绕教师成长网络化、特色课堂数字化、学业评价便捷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数字德育互动化几条主线,服务于人的成长规律,为师生打造数字化生存环境。各项工作的着眼点不仅关注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关注于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一支善“研究”、能“战斗”的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网络研训的背景下,我校确定教师专业成长在工作布局上实现两个一致:思想上的心神一致、组织上的步调一致。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研、训、做”三位一体。在工作步骤上实现分段递进,稳中有升。首先从培训使用技能入手,全员普及,让每一位教师人人想用、人人会用。其次是分成教师梯队,分工合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再次是辐射全体,理念更新,全面提升。

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思路,学校根据教师自身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了可操作、实效性强的成长计划,将教师分成四个团队――

技术开拓团队:各类APP的应用研发;

前沿志愿团队: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应用研究;

骨干拓展团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基础实践团队:触控一体机的深入使用。

学校先后组织了教学团队赛、学科大教研、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约课、信息技术专项培训暨基本功大赛等教研活动。4年过去了,4个团队形成了一个流动的闭合环(如图1)。

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了新的空间,线上线下、一对一辅导等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体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浏览网上各种有用信息,更新教育理念,扩充教育资源。教师利用e课堂工作室、学校网站、OA系统平台、微信企业号、人人通、慧学网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在网络沙龙、论坛中畅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观点。一起作业网络平台的应用,资源超市课件的上传与开发……使每位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合理使用优秀的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校长是风向标。校长信息化的领导力将直接决定一所学校在这场改革中走多快,走多远。校长既是受训者,也是培训者。在自己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的过程中做教师的领头雁,站在讲台前为教师培训是我的工作常态。引领、坚持、创新,信息化的应用意识走进教师的心田,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省市区同行的赞。

推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怎么用,落脚点在课堂。学校的“导助拓”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理念基本一致,都是先学后教的过程。与传统课堂相比,改变的不是学习的顺序和形式,而是教学的思想。数字化手段的介入,带来了教与学方式上的深刻变革。

在此过程中,学校确定了三环四步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明确目标―微课自学―评价检测―质疑问难;

课上助学:确定问题―互助探索―深度学习―总结归纳;

课后拓学:任务分层―自主选择―实践运用―成果共享。

“导助拓”教学模式,走过了从纸质呈现到数字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实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延展,可以线上线下,可以课前课后,可以无处不在。学生根据上传到人人通空间上的微课、电子书、教师设计的学力单等相关的学习资料提前学习,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在助学环节中,我校重点发挥了移动终端Pad不可替代的优势,依据慧学网产生的数据,教学目标从统一走向不统一,以移动、链接、创造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如图2)。一对一数字课堂,使学习内容和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话。在课后,我的观点是,下课铃响不意味着一节知识的结束,优秀的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产生新问题,善于对文本内容的总结拓展,从而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将完成的探究学习资料整理上传班级空间,这些资料也将成为学弟学妹的资料库,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

在底只技术的帮助下,“导助拓”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私人定制式的教育,教师在最佳作用时间和最佳作用点上运用信息技术,将提高效率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高阶能力和综合素质成长上,释放出每一个个体的自主与个性,培养了更具个性,多元发展的人(如图3)。

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教师体验到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的不同。

我们将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并反馈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依据大数据的累积,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多样化的评价内容,使老师们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利用数字平台,孩子们可以即时感受评价结果,同时可以进行大数据累积分析。我们可以科学地分析个体和群体的发展趋向,及时引导和修正。课堂评价、月评价、年度评价三个层次的数据累积形成大数据,而大数据的实现必将对教育评价功能带来质的改变。我们将数字评价软件引进课堂。教师只要输入学生姓名、评价指标即可。该软件既支持IOS,也支持安卓系统,该软件的优势:同步、触控、一瞬间。与家长手机同步,教师在任何移动终端轻轻一点就完成一次评价,家长瞬间收到评价信息,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系统将自动产生基于个体和群体的两个大数据。充满人情味道的数据减轻了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的压力,提供的是科学的趋向分析。

自主研发科学性、实效性的校本课程

学校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也是知识生产、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的场所。校本课程,是课改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针对校情、学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站在以生为本的高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精华,学校的校本课程研发,其最终的目的是回到教育的原点,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突出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分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和学校课程本土化两大类别。

学校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对1-6年级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诗进行了二次研发。学校的技术开拓团队自主研发了1-6年级古诗电子教材,国家课程通过数字技术校本化。学生在经历“阅读―辨识―选择―成文”的过程中,对自己获取的知识记忆得格外牢固。目前,全校47个班级已经全部做了体验,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学校本土化课程分三类,分别是数字课程、探究课程、主题课程。

数字课程与信息技术相关,又叫创客课程,以开拓与运用为主,如3D打印、3D绘画、动漫、创E手工社团(如图4、图5)。这些课程通过3D建模,学生自己设计出图案,将想法变成现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课程以对文本知识的拓展为主,如拓学实践,思维训练等。思维训练是我校教师编写的题库,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分为人文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实践素养和创新素养五大板块。

主题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有纳入课表的写字、国学、媒介素养。现代人生活在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科幻电影使得孩子们不分真假,曾发生孩子学习蜘蛛侠打着雨伞从楼上跳下的悲剧,利用网络产生的新的犯罪更是层出不穷,面对纷繁的网络世界孩子们的媒介素养丞待提高。于是,《做媒介的主人》的校本教材应运而生,在课程中教孩子如何去用媒介、做媒介和甄别媒介,体验小主播、美编、摄影等媒体人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社团。

走出小课堂,搭建大平台。在国家倡导创客时,针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我校开设的诸多创课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成为一名真正的创客培养出优秀的思维品质。我们的创课与创客共同的精神内核是创新、实践、分享。诸多创课课程的呈现看出我们的教育理念在从关注记忆到关注分析、综合、评鉴、应用;从背诵式学习走向体验式、应用式学习。

信息技术助推核心素养的形成

时下校长们议论最多的教育话题就是核心素养。我的观点是:核心素养是不可以直观测量的,不可以用考试分数体现的,是个体内在的品质或特征,是在训练和实践中习得的思想、品德、知识技巧和能力。因此,学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实践的各种机会,在实训中形成各种素养。

围绕学校鲜明的数字特色,学校的德育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以“e读@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触角从学校延展到家庭与社会。

“e”,是英文electronic(电子)的缩写,e时代指电子时代,就是网络普遍使用在办公、生活和各个领域的时代。e网泛指互联网。e谐音“易”,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扁平化、易上手、海量资源,学生在浩瀚的网络时空中游历、广纳、交互,拓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是网络时代常用的符号,取其“爱”的谐音,旨在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阔视野,提升信息素养和学识水平,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动口、爱学习、爱生活等良好品质。

“e读@说”主题活动分为书香述暖、成语乘风、国学活用、我行我著四个分支。通过O2O的模式,即线上、线下活动、共享点评、实时展播的程序来完成。在读书、阅读、感悟、行动中,学校给学生搭建宽广的舞台,利用数字平台,把所学用笔和键盘呈现出个性飞扬的作品。学校将其汇集成册,在网络空间展播。如学生自制“德育微课”。孩子们利用各种数码设备,拍摄身边的行为作为规范的“现实版”,之后经过筛选在班级相册或学校的公共平台上播放。如我们的假期特色作业:自制家庭出行方案、深入走访一次菜市场、做一次分类练习(衣服的整理)、当一小时盲人等。如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我们@花@草、我是标志控等活动。借助数字手段,学生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在网络上共享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快乐,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协作、学会沟通,能力在提升,素养逐步在形成。

“e家人”网络社区的搭建,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家长志愿者社团活跃在线上线下的教育活动中,社会优质资源为教育所用的同时也保障了社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几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之路,铁路实验小学从改变观念超越自我的初级阶段起步,到乘时势之风探索勇进,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数字化办学文化。在实用至上的前提下,扎实回归教育本源,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学校信息化发展已清晰地呈现出智能化、开放化、个性化与社交化等特征。学校的特色越来越鲜明,在全国省市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数字化,为学校的发展开启了一扇门,走进去,教育的世界丰富多彩。

篇7

教育的根本何在?在我看来,教育的根本其实在于涵养,或者说熏染。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人为环境,设置得好有好的影响,设置得不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教育的根本在涵养,包含着价值预设在其中。当然,熏染应当是美好的熏染,这才能称得上涵养。教育这样一种美好的特定环境,使置身其中的人耳濡目染,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荀子说:“以善先人者之谓教。”《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教育人,先要有“善”,这“善”可能是师长的善言、善行、善举,也可能是来自书中的圣贤之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句话背后体现的教育理念正是本文所说的涵养。社会学家先生曾回忆他在伦敦求学的经历,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并未讲过什么正式的课程,而是采用小组研究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和心得,自己只是适当地点评或者插话。在那种氛围中,费先生受到一种无形的影响。

据说当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见面就是谈学问。有时候,学生请教问题时警报响起来了,大家跑到防空洞里后还在接着谈学问。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解读“钱学森之问”时提及:“钱学森就讲过,加州理工大学的风气让他深深难忘,在那里如果有人要做一个报告,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想以更新的东西超过他。”朱先生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代大学学术机构一定要有这种气氛。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你可以感觉出来,大家崇尚什么,尊重什么,追求什么。”我想,这种文化和氛围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学精神,置身其中的人受到的正是一种“不言之教”。

教育工作中经常提及的陶冶法,也符合教育的涵养本性。烧制陶器,冶炼金属,都要放入火中锻炼。以陶冶隐喻教育,正符合教育的本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之根本在“育”不在“教”,在“行”不在“言”,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涵养是一个人具有宽阔的胸怀,具有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涵养教育主要包含如下4个方面:一是情绪调控方法的教育;二是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教育;三是滋润养育、培养能力的教育;四是积蓄、保持修养的品质教育。

涵养教育使人活泼而不放荡,稳重而不呆板,热情而不张狂,沉着而不寡言,和气而不盲从。每个人都是塑造自我的心理工程师。涵养教育不是束缚,而是解放。机会往往只有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才能发生作用。对于普通人而言,机会就像小偷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懂得如何避开困难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困难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拿不定主意时,选择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水推舟,也许就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靠的不是能力、机遇,而是观念及信仰。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先要确立信念。教育亦然。一个受过涵养教育而具有相应能力的人,首先在举止言谈方面比平常的人多了一份稳重和成熟;在做事的时候,会深思熟虑,总像有一份时间表那样,有条不紊;不会莽撞茫然,总是那么有自信,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在考虑自己的同时更会考虑其他人及社会。总之,他会既有外在的修养,又有内在的气质。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魅力往往体现在涵养上。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魅力。涵养教育就是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学会识大体、拘小节、细处着力,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环境,以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

其一是静。

“静生慧智,定纳百川。”少说话,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个学生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因为嗦嗦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在课堂上特别容易影响到其他学生。古语云:“三思而后行。”而我认为,作为学生,首先必须考虑到自己处于集体所在的课堂,应“三思而后言”。要知道,即使是在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上,累赘多言也往往令人讨厌。想说话了,就先对自己说,然后再在别人愿意听的情况下去交谈 。

其二是缓。

古语云:“谦谦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有时候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缓于行”是为了避免方向性、方法性及原则性的错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候因为急,往往考虑不周,匆忙应付,难免会有纰漏,甚至会发生大的错误。而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通过比照,得到经验,记取教训,以找到更高效的办法,寻得成功的捷径。学生读书正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其三是忍。

面对同学之间的纷争,不要气愤。“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气愤伤身体,气愤也不能解决问题。正所谓“宰相肚内好撑船,公侯头上能骑马”,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以及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有些事情不妨观静观其变,顺其自然。

其四是让。

涉及到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不能退让,自己要立场坚定。遇事尽量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意见对,就不应固执己见,按正确的意见办,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五是淡。

对名利,对金钱,都应看淡些。很多东西并非是必需的,而且,得失也是辩证的,某些方面损失了,在别的方面常常会有所获得,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另外,人往往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容易求得心灵的平静,越是能体会到平凡的幸福。

其六是平。

平,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一个人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他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平凡的人,尽管活得不够精彩,但可以在份内工作中做出成绩。而当有机会得到供自己展露思想的空间时,就可以显示其不平凡了。

上面六点,可说是笔者总结的一些人生智慧。那么,作为一校之长,又当如何培养学生有涵养,继而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呢?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及模式,简称为“一体系四模式”。

“一体系”就是课程教育体系,即通过书法、绘画、国学、学科(包括语文、历史、品德、体育及数学、英语等学科渗透)的教育提升学生素养,“四模式”就是通过文化教育模式、国学教育模式、课堂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来推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具体有以下4种模式。

第一,文化教育模式。

漫步于学校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名言夹画和故事夹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百善孝为先”等经典名句,呈现在墙壁上、柱子上,格外引人注目。徜徉其中,仿佛欢饮了一盏盏好茶。拾步楼梯,《曾子杀猪》、《弃官寻母》、《孟母三迁》等一个个经典小故事俯仰即是,看后仿佛饱尝了一道道佳肴。途经教室走廊,《三字经》、《弟子规》、《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映入眼帘,读来又仿佛畅饮了一杯杯美酒。

名言夹画和故事夹画均固定在简约大气的木框内,按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底图。它们或意境悠远,或文雅古朴,或厚重隽永,每一幅都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给人启迪。

壁画按照楼层分设主题。一楼以“德育”为题,选取了经典典籍中关于道德的相关名言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德育小故事及《弟子规》内容;二楼以“勤学”为题,选取了“惜时”、“勤勉”等名言和名人学习小故事,其中浮雕生动传神,刻画了小匡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等故事;三楼以“礼仪”为题,“让枣推梨”浮雕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小儿推让食物,谦恭礼让的典故;四楼以“师德”为题,强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人师风范,有浮雕“尊师重教”、教育家孔子头像及其相关名言;五楼以“孝道”为题,以语言和画面为经纬编织我国源远流长的家庭人伦观念;六楼以“忠诚”为题,饰有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耳熟能详的爱国名言,还有“精忠报国”小浮雕,塑造了岳飞正气凛然,报效祖国的形象。

整个校园显性文化建设因地制宜,画面图文并茂,雕塑形神兼备,富有视觉美感,形成了校园独特的走廊文化、楼道文化和廊柱文化等多种体系。学校充分利用条理清楚、主题鲜明的“国学长廊”这部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文明礼仪“教科书”,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第二,国学教育模式。

让国学融入课堂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校精选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的经典篇目和广为流传的经典唐诗宋词,后期还结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编制印发的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一、二、三册,对各年级学习内容进行统一设置。

各班每周一堂经典诵读课,目的在于使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在课堂上渗透国学,要求学生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每节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组织经典诵读: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经典古诗;五、六年级学生背诵《论语》。

坚持开展每周一首诗的诵读,坚持“一日三餐”(早读、课前读、中午前读经典诗文)诵读。清晨,在校园中,伴着微微晨曦,总是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语文课前,各班不时地传来阵阵诵读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诵读古文在我校已经蔚然成风。

每周一节经典诗文诵读课,每月一节经典诗文研讨课,形成我校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引入――读顺原文(借助拼音)――知晓大意(据注释)――感悟道理(结合生活)――导述言行(结合自己谈认识)――拓展延伸(名人警句,诗文……)。低年级段多用直观性的教学形式来引导理解,中年级段的按照示范、仿照谈理解或感受,高年级段尽量与语文课本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深浅度。面向全体,尽量让多数同学参与进来,积极投入学习。同时,语文科考试中加入国学教育的内容:一、二年级在口语考试中考查必背经典句;三、四年级加了默写经典句;五、六年级加创设情境题,对应填写所背经典句。此举既促进了教师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也让学生体会到国学的重要性。

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融合的纽带与桥梁就是行为文化。松和小学在尽力构建高雅显性校园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全体师生把文化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注重精神塑造,培养优雅文明、从容高贵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气质。我们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精神,依据《小学必背古诗词七十首》、《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和《常礼举要》等篇章,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经典诗文伴我成长》(上、中、下),全体师生人手一册。本套校本教材集学习资料与拓展练习为一体。书中设有“家长与老师的话”栏目,请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教育合力。每课后面编有“我还会背”版块,便于学生在学习了此文后,把自己喜欢的相关诗文积累在书上,让学习得以延伸。书后还有诗配乐的歌曲,让学生在乐曲的哼唱中积累经典。对于书中所选诗文,要求学生了解大意,读熟会背,并努力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每个教室门前,每周都会更新一首经典诗文,让学生每周至少背熟一首经典诗文。每个月都有以年级为单位的有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展演,每个学期都有全校性的经典诗文大型节目展演。通过朗诵和展演,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经典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文化。另外,围绕“我诵读我快乐我成功”这一主题,精心打造教室文化。建立班级经典诵读争星榜,每月得星最多的命名为“班级小名士”;设立“快乐屋”,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收藏、记录快乐的笔记本,以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交流;运用“今天我最亮”展示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风采的机会;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在校课余时间书声朗朗,整个校园溢满书香;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播放古典诗词欣赏和古典音乐节目,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的情操。同时,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也会有意进行渗透。如美术科利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画,画中的诗;音乐科则利用“诗歌就是合乐歌唱的音乐”这一特点,给诗歌配上恰如其分的曲调,让学生合乐歌唱……教师们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让学生在一个个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吟诵经典;在一则则隽永精妙的故事中,明理燃情;在润物无声的滋养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每学期,学校高、中、低年级段在学校大操场进行国学展演。每个年级段都有一个主题,如低年级段的“孝敬篇”,中年级段的“礼仪篇”,高年级段的“诚信篇”,围绕这些主题开展国学展演。通过经典诵读及国学展演活动,学生找到了民族的根,获得了民族的源动力。经典的活学活用,使经典从古代来到了今天,走到了学生的身边,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流露于他们的言行举止之中。

第三,课堂教育模式。

课前齐诵《坐姿歌》,书写齐读《握笔歌》。摆放整齐的课桌,陈列有序的书本,端庄的坐姿,优雅的握笔,迅捷一致的起坐,和蔼亲切的师生问好,落落大方的应答,琅琅的课前经典诗文诵读……一道独特的课堂风景线呈现在松和校园。

多年来,我校潜心探索课堂教育模式的构建,提出用优秀课堂常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素养的创新构想。从课前课后的礼仪习惯、坐姿习惯、写字习惯以及课堂上的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团结合作等入手,规范学生、培训学生,形成一整套规范良好的课堂流程。教师们不断完善课堂常规,追求课堂亮彩,使优秀课堂常规成为学生行为规范而不刻板、参与踊跃而不松散的有效课堂常规模式,营造出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俨然在人生的小天地中成长。

书法课教师带领学生沉浸于书法的世界。他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体察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以及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另外,还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各家书体的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从大篆的随意到小篆的规正,从隶书的柔美到楷书的严谨,从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因此,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教育。

书法艺术可以感化人、陶冶人,使人的情感、意志、体魄等得到深化甚至改变。练习书法,能使人薄弱的情感更加丰富,软弱的意志更加坚强,消瘦的身体变为雄健,毛躁变为稳重,粗心变为细致。练习书法也就是练心、练身、练性灵。

音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洗涤一个人的灵魂,完善一个人的性格,激发一个人的意志。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而且还会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改变。任何艺术的语言,相较于音乐的旋律,都失去了应有的光彩。音乐是最迅速敏捷、最深入持久地打动人心的艺术。音乐对人的身心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轻快的音乐使人舒适、安宁,雄健有节奏感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它的不同节奏、旋律、音调、音色等,可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

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各国美术教育界都在努力克服早期美术教育的种种缺点,发挥其培养能力、促进个性发展、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作用,以便能更完美地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美术教育的开展应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山美、水美、自然美”与环境教育。

在美术风景课(包括:风景画欣赏、色彩风景写生或国画山水等)上,我们在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教会学生风景画画法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引导学生好好欣赏一番画中乃至自然里的美景,在感受“山美、水美、自然美”的同时,认识到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已经超越了环境自身所具有的承受能力,认识到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沙漠化加剧、热带雨林衰落、野生物种减少等环境问题,已经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寓美术教育于环境教育之中,引发学生对自然的丰富情感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是“名家、名作、名人效应”与理想教育。

在欣赏名家名作的过程中,多向学生讲述名家的志向、生平事迹和学习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名家的人生经历,了解名家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利用名人效应,使学生对名人产生崇敬、向往的心理。美术作品中,不乏历史上的伟人和重大历史事件等题材,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的好素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间,以能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名人为偶像,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是“赏美、懂美、崇尚美”与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美术欣赏方法,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在各种美术活动中感受美。从而,引发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向往之情和对真、善、美的最高价值的不断追求愿望,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修养得以提高,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课堂上的熏陶,我们的毕业生进入中学后,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有素的作风、良好的素养令初中学校十分满意。家长们也说:“孩子在学校能养成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我们非常感谢和放心。”

第四,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在开展各种涵养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会让教学处与德育处联合起来,将传统国学弘扬的人文精神――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相结合,用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和规范礼仪的示范,有机地进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尊师友、习礼仪”等名句,既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更要求他们把名句内化为行为,用行动诠释行为文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于是,课间、课外,校内、校外,尊师爱友之风盛行。

学校大力开展涵养教育以来,师生风貌和学校各项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长足的进步。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行为习惯符合礼仪,真正展示了我校涵养教育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有孝心讲文明。学生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礼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教师也更加尊重了。学生懂得了回家以后给家长端上一杯水,说上一句知心话。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时,学生会在他们的礼仪和感恩行动中显示出他们高度的涵养。

诚实守信。学生懂得了知错就改才是个好孩子。放学时,学生能够按时回家,晚归如实汇报,有事及时与家长打招呼。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按时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完成作业的人少了。课堂上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以前教师一不在就胡闹的现象没有了。做诚实人,使学生责任感大大增强。

勤俭节约。大部分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以前普遍吃饭比较挑剔,花钱也大手大脚。自从诵读学习《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经典名言后,学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现在,即使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学生也会捡起来吃掉,花起钱来更是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