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

篇1

关键词:词汇记忆;分组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84-02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自己也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儒家思想的本色。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人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代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起基础性作用。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求,这就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身”与“克已”。在儒者看来,无“爱人”就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思是,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声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构建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 ,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 、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用巾”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 《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篇2

关键词:儒家思想 诗章 社会 中国文化

Abstract:In view of Ezra Pound’endeavor to reinforce Confucian values in modern western thought,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hi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Canto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ield of Pound studies.This paper studies how Ezra Pound approached to the Confucianism,and how he,finally,constituted his own Confucian though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and how he illustrated his Confucianism in the Cantos.

Key words:Confucianism; Cantos; Society; Chinese culture

作为庞德的代表作,《诗章》展示出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困境以及庞德所认为的解决之道。庞德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完成的这部作品,晦涩难懂,而其中最难理解的主题则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本文通过对《诗章》中儒家思想体系的系统梳理来分析庞德理想中的儒家社会,分析研究作为诗人的庞德如何为处于混乱世界的人类寻求解脱的途经。

一、早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庞德的《诗章》以奥德修斯的故事为线索,对充满了神话战乱通奸和谋杀的古希腊历史进行了回顾,之后,在第十二章中,庞德却开始描写现代世界,而且把这种现代的社会比喻成平凡人类幸福生活的扼杀者:

统治者和以及高利贷通过公司,/教会执事,占有了财富,/这种化名为高利贷的事物的实质,/是变相的剥削劳动力(《诗章》 第十二章)

无论是奥德修斯的故事,还是Malatesta的传奇,抑或是对现代社会的诅咒,庞德的描述都毫无逻辑和紧凑性。这种嘈杂的叙述本身就映射出庞德的如同当时的西方社会一样,混乱无序的思想。这标志这庞德对西方社会能够自救的幻想的破灭。

出于对这种混乱无序社会的深深失望,庞德突然转向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了表示自己无以言表的尊敬,庞德把孔子称为Kung。

孔子经过大理寺,/走进松林墓地深处,/沿着小溪走出墓地,/陪伴他的颜回与冉雍,/同他低声谈论着(《诗章》 第十三章)

这是《诗章》第十三章的开篇,也是《诗章》中出现儒家思想的开端。这章描写的是圣贤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讨论问题的场景。他们在讨论如果帝王让他们提建议,他们应该怎么做。弟子们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孔子没有评价什么。随后,他们的对话变得更加有序,,人人能够互相尊重。总之,《诗章》的第十三章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儒家思想教义,庞德用这些理念与混乱的西方社会相比较。尽管没有更加细致的儒家思想的介绍,但这一章中的儒家理念已经可以让处于困境中的西方人民看到希望。

对于处于混乱和无序社会中的人民来说,只有在庞德用儒家思想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中才能看到一丝希望。儒学的思想则主要通过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交谈中体现出来。

二、中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庞德在《诗章》中也不是空泛的讲解和分析儒家思想理论。在《诗章》创作的第二阶段,他大量引用中国的传统故事和历史典故以论证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关注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庞德在第四十九章中对这种观念进行了阐述。

《诗章》的前几部分介绍了古希腊历史、中世纪欧洲历和美国史,之后从第五十二到六十二章被称为《中国诗章》,庞德介绍了很多中国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如果说儒家思想给庞德创造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那么中国历史则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有效性。

《中国诗章》描绘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从尧和舜到到18世纪的雍正时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那些繁荣的社会时期都有着深刻的儒家思想根源”。(Pound,197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庞德把介绍中国历史当作是介绍儒家思想,他认为当代西方人应以儒家思想中的人物为鉴,受到儒家思想启发和教育。

实际上,第五十二章大部分内容是从《礼记》的引述。庞德在第五十二章中描述这些祭奠以强调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然而庞德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是从第五十三章开始的。庞德从中国历史中学到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秩序”。首先个人要“有序”;其次,家庭会和谐“有序”;而最后,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儒家思想人为,只有在家庭和睦有序的情况下,人民才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国家而做出贡献。庞德描述中国历史意在让西方人以睿智的中国古代统治者为榜样,用儒家思想建立和谐、平静的世界。

三、后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二战中,庞德对法西斯的态度是扭曲的,他无视法西斯的各种毁灭性的、无人道的行径而疯狂地鼓吹对美、英进行打击,他认为法西斯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但随着二战的结束他的这种幻想被打破了。

《诗章》后期,儒家思想主要通过表意文字的方法展示出来,庞德使用了大约六十个汉字,他用这些汉字暗示了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以及处事原则。

庞德的经济观念是:“金钱本身没有价值,它仅仅是财富交换的有效工具,如果这种金钱用于流通而非囤积,就可以准确地衡量出一个国家的财富,这样的话分配就能达到平衡”。他在这段话旁边写了一个很大的汉字“道”加以说明,只有在经济体系正常的情况下,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繁荣,他对“道”的理解是“道的解释是,脚印和脚支撑着头,而头则指挥着脚的运动,使脚在智慧的指引下有序地行动。”(Pound,1971)。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庞德认为有“道”才能公正,有序。

《诗章》中反复出现的中国汉字以及引用的儒家经典著作的片段都表明了庞德想要构建儒家式的理想社会的迫切愿望。在《比萨诗章》的开篇,庞德写道:

我与世界争斗时,/失去了我的中心,/一个个梦想碰得粉碎,/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没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诗章》 比萨诗章)

而在《诗章》的结尾,庞德还写道“我试图建立一个乐园”(索,2003),这些都表明了庞德要在《诗章》的最后用诗歌构建一个“天堂”。对庞德来说,这个“天堂”是他的精神依靠,尽管他对政府很失望,他仍然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人类文明。为了逃离混乱无序的当代西方社会,庞德利用儒家思想,仿照古代中国的繁荣社会,在《诗章》中构建了自己理想中的“天堂”。

随着社会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从人类的物质生活转移到精神生活上,开始强调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寻求一种真正可以使人类获得解脱的方法。最终,人们关注到儒家思想。庞德是早期研究儒家思想的几个西方文人之一,分析庞德的作品对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互动是很有意义的。庞德,作为一个西方诗人,对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西方社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意义、人的价值等等,虽然最终庞德还是没能改变整个社会,但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Pound,Ezra.Personae.New York:New Direction,1971.

[2]Pound,Ezra.Confucious:The Great Learning.New York:New Direction,1973.

篇3

关键词:儒家文化;认同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48-02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思想,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因此,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文化因素,大学生极易产生文化叛逆,形成文化认同危机。

一、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现状

本文以对哈尔滨工程大学187名学生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现状,以期引起高校理论界的重视。

1.大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来源单一且学校资源利用不足

数据显示,被调查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了解来源依次是书籍书刊、中小学教育、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学校讲座、家庭氛围影响以及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没有受过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大多忽略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只有16.1%的学生表示受过家庭氛围的影响。而且,在校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学校资源,187人中仅有46人通过学校讲座了解儒家文化,仅占到24.6%,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流失;学校也没有很好地开展相关课外实践活动,这一项仅有6.42%的同学选择。

2.大学生对大学开设实用性学科认同度较高

大学生对高校开设实用性学科的认同度较高,69.5%的学生非常赞同在大学多开设一些类似《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等实用性强的课程。相反,受调查大学生中,仅有32.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开设《儒家文化经典导读》这门课程,54.0%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占了绝大多数;而受调查的大多数理工科学生都对此表示不赞同。

3.对儒家文化的精华思想认同度较高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66.8%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有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其中“孝”的影响首当其冲,70.6%的大学生认为儒家文化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孝”,往后依次是“信”、“礼”、“义”、“悌”、“耻”、“忠”,以及“廉”。关于儒家文化在当代存在的意义为何,64.7%的学生认为是“修身之术”,34.2%的学生认为是“对教育的贡献”,但是仍有3.2%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是陈旧的思想,只会让人呆板。

4.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及传播方式的不认同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及传播方式不认同。15.0%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代存在的意义是沿袭古老传统,11.8%的学生认为是文人学者做学问的工具,11.2%的学生认为是政治统治。对于当下很多文化学者都致力于儒学研究并配合主流媒体向社会公众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的现象,54.0%的学生认为此现象意义重大,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扬,42.3%的学生认为这样意义不大,能有正面影响,但多数情况是为了炒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精华思想有较强的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只是选择性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儒家文化认同危机。

二、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出现认同危机的原因分析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着很多的精华思想,然而,高校的重理轻文现象、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网络媒体的无序失控等因素却强烈冲击着大学生还处于形成时期的儒家文化认同,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危机。

1.儒家文化的思想弊端

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是束缚人们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中较为明显的弊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等级观念造就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而中国很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或见证过很多这样机会不平等的事情,这与他们学习的西方人权、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社会里人民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利是相反的,因此难以认同这种从儒家文化中得来的论出生、论血统的思想是有情可原的,对儒家文化也就难以认同。

2.大学生辨别能力较低

当代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不能准确、深刻、全面地认识问题;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加上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这使得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浅显思想表现得很认同,但是对内在深层次的隐形文化却不尽认同。

3.我国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理工科教育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科学教育衰微,直接导致儒家文化难以进入大学校园。从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而进入大学之后几乎不再学习儒家经典,只关注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高校中人文学科师资力量也较理工科专业的薄弱许多,教学方式也过于老套,还是以单向的说教、强制的灌输为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衰微,势必造成儒家文化教育的失落和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疏离。

4.网络媒体的无序失控

互联网使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儒家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销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正义、价值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粗浅的表层理解上。此外,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增加了社会生活的透明度。于是,社会生活不完善的一面更多地暴露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判断混乱的情况下,只能随波逐流,盲目追随社会上的一些认同观,因此对儒家文化产生认同危机。

三、提升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大学生儒家文化认同中出现的问题,也为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提出有力的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程度。

1.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我们必须认识到,儒家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并存。大学生在传承儒家文化时,一方面要对儒家文化有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有意义的观点,如“仁爱”思想、“孝悌”之情、“修身”之术等,然后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予以摒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儒家思想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大学生自身应当增加儒家文化知识储备并提升对儒家文化的认知,清楚地认识到儒家文化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珍惜儒家文化,自主积极地学习儒家经典,明白儒家文化不仅仅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需要我们认同,更在于其内在深层次的伦理观意义与自我涵养。同时,高校应多举办一些有意义、有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如开设诵读儒家文化经典的比赛,又或者学校的各个讲坛可以积极发挥作用,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讲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使儒家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从心底接纳儒家文化。

3.改革高校人文教育方式

为使儒家文化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教育部应督促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家文化概论”等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制的形式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注重人文学科师资力量的培养,引导教师以生动活泼、互动的形式授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多带领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创设好校园文化环境,以氛围熏陶人,提升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在耳濡目染中将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化,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

4.加强对网络等媒体的监督与管理

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必须加强对现代传媒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及书报杂志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有关《论语》的讲座、书籍、电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说明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要求,尤其在物质虽然丰饶充沛而精神却相对贫乏困惑的当下,人们更加渴求及时雨露对心田的滋润。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以通俗、亲和的视角来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

四、结语

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修身养性等观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关系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归属感,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重视科学的今天,儒家文化缺乏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这一事实我们不可忽视,儒家思想必须得到更新、改变、转化和融通,必须要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将其义理以更为恰当合理的方式体现在现代生活当中。如何进一步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及完成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和融合,使大学生乃至普通民众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提升,是当下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M].杭州:浙江大学,2009.

[2]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3]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篇4

论文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地方保护主义 透明度 不当竞争 罚款过低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贸易体系中去,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也随之日益密切。在这些国际贸易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焦点之一。作为TRIPS的成员国之一,中国的知识产权体系,无论在实体权利方面,还是在有效执行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改善。对中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尽管这一概念在中国发展传播迅速,但要正确、有效地实施相关法律,仍然是个难题。民众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也不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为什么在古代中国缺少知识产权的概念呢?本文将着重分析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缺少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如果人民无法意识到某一法律的意义,那么执行这一法律将会异常艰难。在知识产权方面,如果民众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或者看不到自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将不过是一纸空文。而这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知识产权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始于清朝。它的出现并非自然产生,而是由外国侵略者带入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清政府不得不遵循侵略者的要求,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立法。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910年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而中国现代的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因此,从最一开始,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强加于中国的。如果没有侵略者,它的出现可能会延后很多。

由于社会由诸如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构成,那么当我们试图分析某一体系的出现时,所有这些不同的方面都应给予考虑。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

与很多认为中国古代缺少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在于商品经济发展不良的学者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其实足以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高度依赖农业的发展,曾涌现出大量农业著作,包括供农民使用的手册、指南和说明书等等,这些在农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手工技能和河运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日益繁荣起来。科学、技术和相关文献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显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因此,当时知识产权的缺失并非由于缺少经济基础。

(二)政治因素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下,权力集中在统治阶级手中,而整个社会的知识活动都在官僚机构中进行。所以,社会不能自由发展,而私权利非但不被重视,反而遭到被公权力的践踏。另外,文学通常被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是在科举考试中作为进入统治阶级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无人重视著作权。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在古代中国并未获得所需的政治条件。

(三)文化因素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思想流派中,有两大主要思想:法家和儒家。法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更偏向于竞争和权力,并且极度支持君主专制。它主张人民应受制于严格的法律,所有权力都应集于皇帝手中。而儒家思想,相对来说则有着更加广泛和长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哲学体系,“儒家思想以道德品质为基础,与此相关的儒家仪式可分为礼、孝、忠、仁四种。其中‘礼’与西方的自然法相似。”豍在国家管理方面,儒家思想认为统治阶级应当以美德为工具,支持仁政和绝对的封建等级制度。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社会。

在法家和儒家两种思想下,国家和社会都是最为重要的,私人发明通常被视为归全民所有。事实上,很多发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使用或兴趣为目的,而非被经济利益所驱动。所以,对于类似知识产权这样的事物,发明者们并不是很关心。

总的来说,在此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并不注重自身知识产权,而公权力也并不重视私权利。所以知识产权就缺少了存在所需的文化条件。事实上,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在现在社会中,虽然儒家思想已然不再完全统治人们的思想,但是其影响仍然残存于当代中国的法律执行中。

综上所述,虽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出现,但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却摧毁了这种可能性。

二、关于儒家思想的不同见解

尽管大部分学者倾向于将古代中国知识产权的缺失以及今天知识产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归因于儒家思想,但一些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与此并不相关,至少与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中出现的不足无关。这些学者甚至认为儒家思想可以帮助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笔者看来,这些学者对儒家思想的一些概念有某种程度上的误解。

首先,一些学者表示,儒家思想重视“个人发展,反对私利,这样就建立一种重视个体的文化环境,但根本原因是以为该个体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豏诚然,儒家思想鼓励个体提升自我,而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我提升其实仅限于道德层面。个体人格只有在不妨碍和谐社会时才会被基于考虑。换句话说,比方如果俯瞰一片森林,我们就将森林看做一个整体;但是如果有单独一棵树与其他树不同,它就会非常突兀。这在儒家思想中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应遵从领导者,同时提升自身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平与繁荣。因此,如果一个人有了某种发明或其他智力成果,那么他就应该与其他人一起分享,造福整个社会,而非秘而不宣。

但是,这些思想并未完全否认私权利。公民只是将他们的私权利交予社会,而让社会来保护他们。因此,当人们发现他们可以从他们的智力成果中受益时,他们就倾向于将这些成果以特殊的形式保存下来,例如,秘方传男不传女(因女子会嫁到别人家中,可能会将配方泄露)。但是这只是个人选择问题,因此一旦秘密的智力成果被他人知晓,所有者是不会获得任何法律帮助的。

其次,一些学者指出,“将中国普遍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归因于某一主张‘诚实’的道德规范,是令人难以理解的,除非来源于儒家的道德概念被颠覆了。”“偷书”并非“雅罪”。相反,从儒家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豑因此,根据他们的观点,儒家思想能够制止人们侵犯知识产权。这正是另一种错误观念。诚然,儒家思想主张诚信,而且这在某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商标保护。在中国古代,商人极度重视自己的名声。一旦有人使用他人商标,便会被所有其他商人和顾客所排斥和孤立。

但是,在著作权和专利方面,情况则有所不同。如上文所言,人们会分享文献和发明。笔者认为,人们对待著作权和专利的态度之所以区别于对待商标是因为商标与金钱息息相关。在古代中国,智力成果与钱并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它们对物权的法规并不敏感;除非专利是产品的秘方。但是,如上文所说,不是所有商人都会对智力成果保密,而法规则选择忽视这些慷慨的公民。因此“偷书”并非违反法律体系或“自然规律”,因为“保护书”从来都未在“自然规律”之内。

三、当代中国的奇怪现象

在当代中国,尽管儒家思想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无法完全去除,但是其影响已然被大大削弱。儒家思想的淡化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西方侵略者和传教士,以及后来的改革和开放,将诸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新思想带入中国。个体人格得到关注,私权利也逐渐被政府和公民所重视。此外,作为封建体制中主要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在一定历史时期被严重批判和摧毁。所有这些都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但也将现代中国引向一个特殊的状态。

篇5

关键词:儒家;道德评价;德性;德行

西方伦理学主要可分为德性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德性伦理学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和休谟的德性效用论为代表,规则伦理学的代表是康德的义务论。儒家伦理学在学术界一直被视作德性伦理学,国内外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学仅仅是动机伦理学,只以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评价,忽视了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考察。如有国外学者认为儒家伦理学是强调人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的德性伦理学。这些观点虽然点明了儒家伦理学的主要特征,但对儒家伦理的理解并不全面,以最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论语》为例,孔子对其众多学生道德评价既重视德性也兼顾德行。从中也可以看出儒家伦理是内在美德“仁”和外在行为规则“礼”的统一,并不是学界认为的仅仅是动机伦理,而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注重内在道德修养又注重道德践履。文章在梳理儒家“仁”与“礼”内涵的基础上,对孔子在道德评价时兼顾德性和德行的思想进行探讨,以阐发其当代借鉴意义。

一、儒家伦理中的德性与德行

“德”字的伦理和道德涵义在先秦时期已基本定型,不仅包括人的内在的“德性”,而且还包括人的外在的“德行”。即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德字的使用,德目的列表,常常兼德行与德性而言。”[1]“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德性,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正如《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2]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在《周礼・地官・师氏》里:“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虽说德行包含了内心品性和外在行为,但德行一词实则偏重于“行”。简单的说,德行就是道德之行为。

在儒家思想中,何谓德性?何谓德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万德之目,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德性。在儒家思想中,“仁”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概念,“仁”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品格,也是作为内在于心的精神形态的品格,即我们所说的“德性”。在《论语》中有近十处问“仁”,孔子并没有说出“仁”具体是什么,孔子面对不同的人,做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比如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尽管他没有明确表明“仁”是什么,但是我们也能看出忠恕就是核心的“仁”。《论语》中的“志士仁人,无以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能表明这一观点。

“德行”一词在论语中也出现过。《先进篇》里说到,“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门所重,正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务求禄利、有表现,而遂特尊之曰德行。”[5]这里的“德行”是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在孔子那里是指道德行为的意思。因此,如何“得仁”,也就是化德性为德行,孔子强调要通过个体作为、个体的道德实践而获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是孔子的“仁之方”。而“克己复礼为仁”也说明了遵循礼是自身寻求或意识到仁的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践行礼必须是以仁为基础的,如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礼”作为限制行为的外在标准;“仁”则作为塑造稳定道德人格的内在道德。“仁”与“礼”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理由,“礼”是“仁”外化了的形式,或者说是仪式化、制度化了的“仁”,两者统一于儒家伦理思想中。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的关系表明了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与规则伦理学的统一。儒家伦理既注重培养内心品格也注重把内心的道德品质在道德规则下表现出来,“在强调美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同时,也强调评价一个人时,应同时考虑其内在动机和所导致的外在结果”。[7]

二、孔子道德评价兼顾德性与德行

儒家道德兼顾德性与德行,这也是由儒学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儒家伦理重修养,重践履,主张积极入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是儒W的突出特点。

1.理想人格培养

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经过长期的教化后具备了优秀而稳定的品格,他自然就会在行为中表现出自己的品格。这也是儒家学者始终强调品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在《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论语》中君子更多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使用,它代表一个高尚的人,或是一个理想的人。因此,君子则是儒家理想人格。君子必须在他的整个人生中都彰显仁爱,“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8]。他具有坚定的道德意志,并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道德信念。君子不会做任何违背义的事情,“君子义以为质”[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0]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1]“君子和而不同”[12],与别人合作时,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丧失了自己的原则。

同时,孔子也把“仁人”和“圣人”看做是理想人格。“仁人”是把仁义作为重要的美德,并因此而具备仁义品格的人。圣人比仁人还要高一个境界,圣人就是能达到“内圣外王”的人。在儒家思想中,一个人要成为仁人,就必须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塑造符合“仁”的理想人格。“仁”的范畴充分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人道理念和人性光辉,是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论语》中,“仁”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是对己的,强调如何通过自身修养到达仁的境界;另一个面是对人的,强调如何推己及人。然而对己是根本的,是推己及人的基础。就好像孔子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把自身的人格品质修养好,才能做到推己及人,最终成为“内圣外王”。

2.人格培养与躬行实践并重

儒家伦理在强调美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同时,也强调了在评价一个人时,应同时考虑其内在动机和所导致的外在结果。

孔子评价一个人除了听其言,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即听其言观其行。在《公治长》中有记载: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对于子路,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在评价子路时直言不讳,指出子路虽勇敢果断但又存在性情冲动鲁莽的不足。子贡言语高超、巧口利辞、能言善辩,连孔子也自感不如。然而,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3]子张问孔子何谓仁,孔子回答: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可以看出得仁之道关键在于行,仅存于心,出于口是不能成为仁人的。这也说明了孔子评价他人不仅看重德性,还看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兼顾德性与德行。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颜回所得到的评价最高。孔子对颜回评价如此高是有其道理的,因为颜回不仅把仁内化于心的并能真正将其付诸实践。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的心能长久不背离仁,其他人只能在短时间做到仁。颜回的贤德品行已经化为行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只有一人独处的时候,同样能做到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死的时候,孔子曰:“噎!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对最接近仁的颜回的死去感到万分痛惜。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14]《四书通》也云:“颜子之学勇于力行,故虽燕居独处而亦足以行夫子所言之理”,“且不徒发之于人所共见之时,而能发之于己所独知之地,颜子盖真能发夫子约礼之教而为慎独之学者也。”[15]可见,孔子对颜回的道德评价极高,是因为在孔子心中颜回是一个真正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内心固定的道德品性,把内在品性外化为德行的人。

三、孔子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与德行的当代意义

社会公民知而不行,言过其行,知行不一的问题日益突出,有一部分人仅仅是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停留在主观认识或口头上,并没有贯彻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孔子在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与德行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1.避免仅谈德行忽视内心德性的修养

仅谈德行而忽视内心德性修养的人并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内心没有形成道德品质而去实践是盲目的或者夹杂着某些功利色彩。比如,老师会让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作为作业,学生给父母洗脚就变成了完成一项任务,不免带着某些功利色彩。即使学生去具体做了该行为,他们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相似的事情还有,某些单位机构就着做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人们去给老人洗脚、剪指甲等。也许这些单位机构想通过此种途径让人们去学习和懂得尊敬和关爱老人,但是就单凭一次两次的活动是否能让人们将孝敬老人深入体会还有待考究。因此,意识到德行的重要也要注重内心道德修养。一个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即德性,是植根于人的意识属性特别是价值意识属性,通俗的来讲是日常生活所指的良心。而良心是道德行为的发源,一个人去道德实践必定有良心的存在的前提,否则,即使去了也不明白为什么去做。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大学》里也有表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是“修身”的前提,如果内心“忿痢薄翱志濉薄昂美帧薄坝腔肌保是不会达到修身养性的目标的。人们的行为是以“心”为向导,如果心术不正,则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之路,因此,端正心态,提高内心道德修养,以指引自己的行为在正确的轨道上。

2.避免只谈德性疏于道德践履

个体的道德行为是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及社会的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考察个体的行为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关键,行为动机深藏于主体行为内部,除他本人之外,其他人往往无法从外在直接地获取其行为善恶的真实动机。《中庸》也云:“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16]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孝道;有的人通过学习之后启蒙开悟;有的人则在经历困难之后,才领悟做人之道。无论通过什么渠道获得道德认知,形成了个体的德性,通过道德实践外化为德行才能说这个人是真正有德性的人。如果善念即是善行,则一切道德实践便成为多余的了。

社会中经常有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用“道德”掩盖了他的真实内心。正如孔子所言:“听其言观其行”,“行”比“言”更可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因此,在道德评价时就要以个体行为的效果作为根本的依据。道德评价不仅是社会集体对个人的评价,更是个体自身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通过评价,褒扬好的道德行为,抵制不良道德行为。当然,道德评价也不能根据个体的某方面的行为而作定论,不能因为小错误而评价这个人为不道德,毕竟,君子也有“失仁”之时。

3.注重知行合一,有助于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

儒家道德评价兼顾德性与德行有利于公民形成道德自觉的品格,公民既明白道德要求对于实现人的价值,做到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也明白道德实践的意义。儒家的道德自觉主要有“格物致知”、“反求诸己”等方式,通过“内省”、“省察”、“慎独”净化自己的心灵,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即形成德性。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进行道德践履,外化为德行。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就是我们所指的德行。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知道道德规范上哪些该为哪些不该为,但是真正去亲身实践的只占小部分。

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与德行有利于人们能自觉地进行道德践履既能充分发挥人们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启发了人们的道德判断力和对社会道德问题反思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道德认知,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性,拥有道德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然后自己的内在道德品质外化为具体行动,在道德践履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升自己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有道德的人。继承和发扬儒家知行合一优秀思想,在社会范围内营造“德”“行”兼备的道德氛围,塑造人人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进行道德践履的环境,有助于当今道德问题的解决和道德风气的改善。

注释:

[1]陈来.《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郑玄:《礼记注》.

[3]《论语.卫灵公》.

[4]《论语.里仁》.

[5]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第257―258.

[6]《论语.八佾》.

[7]刘余莉:儒家伦理学:规则与美德的统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第85页.

[8]《论语.里仁》.

[9]《论语.卫灵公》.

[10]《论语.宪问》.

[11]《论语.为政》.

[12]《论语.子路》.

[13]《论语.为政》.

[14]《论语.雍也》.

篇6

关键词:人性论;道德教育;孔子;孟子;荀子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53-02

儒家思想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人类精神,然而中国20世纪从到“”差不多有七十年时间在批判孔子、儒学,但中国大陆在大批孔子儒学的时候,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深受儒学影响又没有批儒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这是为什么?批孔时将孔子儒学全盘否定,而国外许多发达的国家却对孔子有很高的评价,这又是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在世界的东方,也在世界的西方,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化?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 ?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困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是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仍然处于继续探索之中[2]。孔子、孟子、荀子,为人性的探讨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一、孔子人性论思想

《论语·阳货》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相近”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相近”表明人有共性。第二,从人类自身来看,人与人虽属同类,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所以应当说“相近”,不应当说相同。这表明人又有个性[3]。在“性”与“习”中,人的先天本性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后天的习染和教养。刑昺疏:“性,谓人所禀受,以生而静者也,未为外物所感,则人皆相似,是近也。既为外物所感,则习以性成。若习于善则为君子,若习于恶则为小人,是相远也。”[4]人性中都有善与不善两种潜质,其具体为善或不善与后天的“教”和“习”有关,即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习善则为善,习恶则为恶。

二、孟荀的人性论思想

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并且以此为基础,试图多层次深入发掘人类“善”的潜质[2]。孟子这种认识,也不是全无道理。他为了说明人人都具有“善”质,曾假设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事例,即任何一个人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孩快掉到井里去了,都会产生恻隐之心,都会不假思索立刻上前搭救,而不会有任何“杂念”,类似于心理学的“条件反射”。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古今均不乏其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被持续认为是一种“美德”。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看到了人生来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且特别强调“四心”,这是向善扬善的“四端”,这些“善端”实乃之分[5]。然后进一步“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孟子·公孙丑上》)。

与孟子相反,荀子主张人性恶。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既然作为一类存在物,就不能排斥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所具有的相近之处。荀子从人的生物属性侧面,看到的是人生而“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之本性;认为人生来就有为求个人之利而憎恨和嫉妒他人的特性,如果取消了道德规范,天下马上会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荀子还认为,道德存在的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需要道德来矫正。人对道德的追求也可看做是人性恶的依据,正因为不道德所以才向往道德[6]。

三、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思想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从今天的角度看人性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人性是多维度、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将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生动刻画;人的自然本性,有善有恶,或者说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比如,人生来就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这些本能并不能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特殊之性,是人的各种共同属性中起主导作用的属性,即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生存必须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交往关系[7]。由于人的特殊之性,人与动物有了区别,人的高贵之处也就体现了出来。另外,人性属于生成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知道,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生成何种属性以及如何生成这些属性的问题。

生成何种人性以及朝着何种方向生成人性,涉及的是人类的价值与伦理问题。人应当朝着善的方向而活着,人性生成的当然取向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和公正,符合正当人性并有利于丰富人性、提升人性;而损人利己、害人不利己、害人害己,必然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人性生成应当努力避免的。人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内省从来都是个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通过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可以不断向善前进。

篇7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42-02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作为成长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一代人,当他们面对这些难能可贵的机遇和选择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的碰撞和冲突,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及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大学生是我国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群体,大学求学阶段他们所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对于我国整个社会及全民族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多样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的并存,使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加之社会、家庭、就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往往让这个年轻的群体感到困惑迷茫,进而产生退缩及求稳的生存状态。

在当代现存的教育体制中,相对于专业知识层面上的侧重,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则少之又少。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表现出人生无目标、生活无榜样、学习无兴趣,偏激者动辄走向极端。近年来,大学生中因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频繁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其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的角度和方法上,并且存在较大差异。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经过文艺复兴,逐渐形成了从复杂到简单、由繁琐到单一的还原论视角。西方文化的思考方式认为,凡是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化繁为简的手段将其简单化,繁杂的整体可以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将符合逻辑的推理及论证应用到整个思维模式中去,遵循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西方的思维方式所注重的是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可靠的试验方法,通过反思、否定、求真来认识事物。这种否定的思维方式,从深层看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在此之后相继出现的相对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由于缺少稳定的中心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异化,文化断裂、物质丰富,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稳定的依托,以至于20世纪的西方人在精神世界充斥着焦躁、不安和困惑。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化而来,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其中兼容道家等其他思想,对于事物的认知方法是将复杂的事物整体化,应用直觉、实践、经验等方法来认知世界。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多次实践和经验领悟出对于事物的认知。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愈发复杂,其中包含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然也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在这个特殊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社会的多元化及迅猛发展,使处于身心发展转型这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社会环境要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他们往往对于社会背景文化的变化异常敏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冲突对于他们的身心都有较大影响。由于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过渡转型期,人格和思想都在慢慢形成,中西方文化冲击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惑,进而让他们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人是社会性的产物,必须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作为社会产物的人就必须不断进行身心调节,从而减轻社会环境的调整及变化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其顺应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但是这种社会性的适应和调整伴随而来的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平衡,进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并引发心理上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期,各种思潮也充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西方思潮的腐蚀等因素都会使得大学生陷入迷茫、空虚、困惑甚至是压抑的处境中,社会环境要素进行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家庭要素。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这种新的家庭组合模式必然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当代学生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可能影响其性格的塑造和完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家庭的教育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主、平等也慢慢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但是传统中式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导致当今社会一家一个的现状,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望子成龙”的父母心,使得个别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教育要素。中西方文化碰撞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的变化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教育成本的增加、就业门槛的提供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都增加了其负面心理,焦躁、不安、忧虑等负面情绪令他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担心失败,既希望把握机会,又质疑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大的教育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目前,应试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体制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们长期以来都不推行应试教育,但是升学仍然是当前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习惯性的追求好成绩,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好成绩埋头书本之间,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需要,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导致了压抑、烦躁情绪的产生。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对于其观察、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中西方文化冲突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使得现代社会愈发复杂,如果一味的去模仿西方的心理学教育理论,文化差异和局限性会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水土不服,很难收到实效。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但是儒家、道家等主流思想的理论和思维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蕴涵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教育思想,使之与现代社会背景有机结合。这不仅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篇8

关键词:中职德育 儒家 仁爱

一、儒家“仁爱”思想

1.儒家“仁爱”思想分析

中国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以“仁爱”思想为核心内容,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翻阅整本《论语》,其中谈及“仁”的地方就有58个章节。而“仁”字出现的次数更是有100多次。那么,“仁爱”思想是什么样的思想呢?

第一,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可以划分为三种品质的人:有道德的人,乐观的人,人品高尚的人。即只有具备了“仁”的三种品质中的一种才能被称为人,而成人的过程指的就是“求仁”的过程。

第二,“仁”是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的道德原则。“仁”在人际关系中的两种表现形式是自爱和爱人,是亲近人与爱人。孔子提出人们相处时一定要从爱人出发,并提出了忠恕之道。

第三,是将“仁”作为一种非常具体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活中的处事原则,“仁”必须在生活中展开,即做人要“仁”、处事要“仁”、生活要“仁”。

2.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及在当代中职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仁爱”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思想产物,不免有糟粕,然而,发展至今更多地被继承的是精华。在的新时代,其更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儒家思想教育贯穿了对学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高中、大学。“仁爱”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仁为本,其中“孝”“悌”是当前社会非常需要的。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代社会,竞争的不再是个人而是团队,所以必须要有团队精神。而“仁爱”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为他人考虑,有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他们遵守社会礼仪规范的意义。

网络的普及使各式各样的新思潮不加筛选地、裸地展现在中职学生的视野中,将“仁爱”思想融入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同时,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们抵制劣质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塑造理想的人格。

二、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比同年龄段的高中学生的德育状况要严峻得多。

首先,中职学校是在很多学生在进入不了普通的高中情况下的选择,因此,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觉得自己没有别人优秀。而有的学生的德育问题很大部分是源于家长,有的学生出于家庭的压力或者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又或者一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往往会导致这群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存在德育的缺失。

其次,是来源于学校方面的原因。一般而言,中职学校更愿意教给孩子们走出校园后的生活技能与技术,而忽略了德育教育。一些中职教师在这方面极其欠缺专业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突出的是中职学生的自觉性不高,对道德知识了解得较少,缺乏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仁爱”思想,可帮助中职学校建设和谐校园,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

中职学生非常需要正确的、有效的教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将“仁爱”思想融入德育教育课堂中,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如何将儒家“仁爱”思想融入中职课堂

将儒家的“仁爱”思想引入中职课堂,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爱自己、爱他人。学校的德育教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教育学生孩子。首先,这不仅是几十分钟的上课时间,也不仅局限于学校,而是包括在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整个期间,也包括家庭教育的影响。从学校、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将学生身边的每个时段、每个环境都看成一个小课堂,引导中职学生正确接收、理解并结合实践运用儒家的“仁爱”思想。

1.全面正视中职德育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首先,必须将“仁爱”思想的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上,全面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学校要创建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条件,例如,邀请儒学专家到学校演讲,与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仁爱”思想,向学生讲授具有现代意义的德育新思想。以学校为单位举办关于“仁爱”思想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踊跃参加。

2.教师以身作则,教化学生

中职学生还是思想不成熟、缺乏关注、希望自己被爱的孩子,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小细节和坏习惯所影响。中职教师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也是学生们最想亲近又心存敬畏的人。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教化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亲切,多用商量、征询的语气,避免大发脾气、使用不文明的语言,要将心比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中职学生在很多方面也许不如高中生出色,行动赶不上思想,也许展现出来的能力只是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水平。此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将“仁爱”思想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关于“仁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探讨对“仁爱”的理解,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深印象。多组织学生集体运动,例如拔河、接力赛等,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懂得合作,懂得关心、理解他人。每逢节假日,也可以鼓励学生给家长写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意。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例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仁爱”。

3.来自家庭的引导

人们往往能从孩子的身上看出父母究竟是怎样的人,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最初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仅在学校进行,还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儒家“仁爱”思想讲究的是“仁”“人”,要关爱、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无论家长如何繁忙,学校都要创造条件让家长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沟通。

孩子放学后,家长在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之余,也要多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例如,在看电视时和孩子聊聊天、沟通一下当天所见所闻。当孩子一脸郁闷、不开心地回到家时,家长应主动询问原因,开导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关心他的。也可以定期举办家庭聚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中做客,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

四、小结

中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大多都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素质。这关系到的是不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与民族。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严肃、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儒家思想文化是道德修养的精髓所在,在当代教育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把儒家文化文中的“仁爱”思想引进中职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还需要来自家长的关怀引导。家庭是个小课堂,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远超过家长的想象。而社会是个大课堂,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高标准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仁爱”是一种互相的关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以“仁爱”思想对待他人,别人也会同样待你。

参考文献:

[1]翟永清.关于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lO(1).

[2]翟忠强.中职学校德育的目的、方法及途径[J].西北职教,2007(10).

篇9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美丽中国的

>> 孝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初探 浅析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孝文化教育的途径分析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初探 浅析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现策略 《庄子》在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中的时代价值研究 中国孝文化教育的时代反思 传统文化教育语境中大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价值取向 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蕴 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论抗联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和谐校园背景下师范院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初探 “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价值 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功能与时代价值 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平章起, 王桂菊. 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发展――基于文化生态失衡视角的解读[J].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7).

③王继全. 对大学生政治理念教育的思考[J].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1999(04):343-347.

④齐绩. 提倡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 河北学刊, 2011(04):187-190.

⑤陈晓明.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论[J]. 求索, 2008(03):73-75.

⑥齐绩. 提倡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 河北学刊, 2011(04):187-190.

⑦余洪波, 刘余莉.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 理论学刊, 2011(05):

⑧孙超.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010.

⑨齐绩. 提倡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 河北学刊, 2011(04):187-190.

⑩翟光艳, 张波勇. 基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大众化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01):181-182.

B11肖波. 孝教育在高校大众化中的价值与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14):34-36.

B12潘祥超, 陈答才. 试论儒家思想教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大众化的启示[J]. 探索, 2010(05):162-166

B13肖波. 孝教育在高校大众化中的价值与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14):34-36

B14刘勇. 文化自觉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159-163.

B15肖波. 孝教育在高校大众化中的价值与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14):34-36

B16蒋臻. 健康校园视野下高校生命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06):31

B17邱级胜. 大学生家庭美德的实践与养成[J].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6):48-50

篇10

关键词:中道;和性;意义;陈景元;音乐;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28-02

一、重玄中道:交乐和性音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重玄学是在魏晋玄学的基础上,吸收佛教中观学而形成一个道教学派。重玄学从魏晋出现,到隋唐为其发展的顶峰,而宋代已是重玄余绪。陈景元是在重玄尾声之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作为一个重玄学者,陈景元有“中道”思想。其著作《南华真经章句余事》就将《寓言》分为中道、时化、系禄、叙学、独化、去骄等六章。《庄子・寓言》载:“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对此节内容,陈景元亦以“中道”概括之。“寄寓之言,十取其九,德重之言,十不信三,此世俗之见也。卮满则倾,空则仰,中则正,日出则斜,过午则昃,及中则明,卮言取其正,日出取其中,君子言出中正而明,和之以极分而已……言无言谓无情之言,卮言中正,岂有情哉!无是非爱恶之情,则无是非爱恶之言,故终身言而未尝言,若乃谨默括囊而中正未尝去心,则是终身不言未尝不言也。” [1]

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佛道二教在思想上借鉴交流,很早就已出现。后秦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惠观、惠俨皆曾注《老子》,其后宋僧慧琳也曾注《老子》及《庄子・逍遥游》,是则为僧人先以释解老。不但如此,佛道儒三教在南北朝时代既已有合流的趋势。 梁朝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首先提出了“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之后,伴随着儒、释、道三教之间的斗争和辩论,到宋代,三教之间相互碰撞融合的情况已是相当常见。受宋代三教并重融合的时代思想的影响,再加上陈景元家庭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同时在成名后,陈氏交往的也多是名儒大宗。因此,陈景元的“中道”思想,佛学味甚少,而儒家色彩颇浓。他说:“观迹可以知其本,传言犹履迹,贵乎适中,过与不及皆差矣,差则传言者殃,盖失则亏也。” [1] 在先秦时期,孔子针对社会动荡、人人行事偏激的时代境况,提出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主张人应该平和中正,反对走极端。“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陈景元“贵乎适中,过与不及皆差矣”的观点,其实就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翻版,反映出儒家思想对其深厚的影响。

基于“贵乎适中”的观点,陈景元在音乐、治身甚至理国等方法都以“中道”及“和”为原则。在养身方面,陈景元主张以“中道”养生,获得生命之美。他说:“圣人之中道,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此所生之主也。”[1] 同时,他继承庄子思想,认为“心莫若和” [1],提出内在的“德”具有“和物”的功能,修德就是为了“和”物,即与外在的环境协调。他说:“德在内则成身,施于外则和物,成和之理,非修莫就也。”[1] 他认为,通过内在道德的修养充盈,能使人内心恬淡宁静,能与外在客观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在理国方面,他认为,“圣人之心能养天下者,太和而已矣。”[1] 若上下失调,则无法治理国家。他说:“上下俱失其和,何望乎平治哉!” [1]

以乐养生是道教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但从目前陈氏有关著作来看,他并未专门就音乐美学展开论述。在陈氏关于《庄子》的注疏中,他音乐美学思想主张是相当零星的,如他说:“处中和而不者乐也”、“交乐所以和性”。这些观点都证明其音乐美学思想其实是建立在其中道贵和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

二、交音和性: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

陈景元音乐美学思想尽管零星,但是其实还是相当丰富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特别强调音乐“和”的功能。

首先,他认为曲调是变化的。他说:“曲终必改调” [1] 。这一思想,可以从其道论中找到理论依据。在他看来,“道”是日新的。他说:“年随时变,道逐日新。” [1] “道德日新也,浮游无迹也。”[1] “日新”是《周易》美学思想的一个主要部分。《周易》载:“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2] 唐代重玄学者成玄英在注疏《庄子》时,多次使用“日新”来描述“道”。如《达生》“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一句 [3],成玄英解释道:“夫欲有为养形者,无过弃却世间分外之事。弃世则无忧累,无忧累则合于正真平等之道。平正则冥于日新之变,故能尽道之玄妙。” [3] 陈景元以“日新”来描述“道”,反映出他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对成玄英思想的融摄。

其次,他重点论述了“乐”的作用。他认为“乐”的作用在于“正性”。他说:“处中和而不者乐也,整容貌而中节者礼也,礼以应物,乐以正性,自检则真,率人则乱。彼自正者,以蒙养己德,德固则守恬而不冒,此乃各正性命、恬知相养者也。”[1] 在于“和性”。他说:“至人修德以调阴阳,庶人竭力以事稼穑,交食所以养形,交乐所以和性,人和物阜,诚心无撄,利害两忘,任常不怪,空有无系,恣其游适,是卫生之经已。夫欲至极者,必先反淳朴,淳朴如婴儿,为道之捷径,若以言为至,犹咀糟粕而求醇液之美也。” [1]他认为,要长生久视,心性的和泰是必备的要件。音乐就是使心性和泰的一个重要手段。他的这一提法,与唐代成玄英“动乐音以和性”观点,十分相近,反映出他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但与成玄英借助具体的乐器“琴”以和性不同,陈景元没有选择某种具体的乐器以使心性恬淡和泰。明代陆西星、程以宁等人认为,借助内在的肾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相济,也可以使人心神愉悦,心性和泰。尽管陈景元在《庄子注》中也提到“火”、“水”之类的内丹术语,但他没有明确表达这样具体的操作方法。这都反映出陈景元从重玄到内丹,其思想带有过渡性特征。

第三,乐之所以能“和性”,能“正性”,就在于乐本身具有“和”的特点。“和”就是对立的统一,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协调。陈景元对此解释得很清楚。他说:“堂室之瑟调则律同矣,宫角之弦变则音异焉,是故寂寞为五音之主,静默为众辩之宗。”[1]

可见,陈景元以音乐和性,通过心性的修炼与外在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是陈景元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三、余论

作为一个儒道兼修的学者,陈景元的思想应该有内在矛盾之处。这一点在其音乐美学思想中也有鲜明的反映。

儒家之和,是一种人工之和,更多的是强调其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当陈景元将自己的关注与人文及社会相联系,他儒家思想的特色就显露出来了,如他认为,“处中和而不者乐也” [1] 。另一方面,他以“和”为基础的音乐美学思想,又体现出了道家道教色彩。《老子・四十二章》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之“和”是一种建立在自然之道基础的“天和”。 陈景元也说:“礼者,体之威仪;乐者,心之冲和。” [1] 体现出一个道教学者的文化特色。

“和”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经过先秦奠基,两汉推进,魏晋南北朝深化等阶段,到隋唐,“和”范畴走向成熟,而宋代是“和”范畴的转折时期。“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范畴,从唐代中期至两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就是在作为美的境界、风范和格调方面,从偏重刚健雄壮的美转向和谐幽淡的美。” [4]

这种和谐幽淡之美,表现在音乐上,与陈景元(1024―1094)同时代而稍早的道学家周敦颐(1017―1073)糅合儒道思想,提出了“淡和”审美观。他在《周子通书・乐上》中说:“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

与周敦颐不同的是,陈景元一会以“处中和而不者乐也”来释乐,一会以“乐者,心之冲和”来阐释其音乐美学思想,反映出一个道教学者思想的矛盾性。尽管如此,陈景元的“中和”、“冲和”的美学思想,一方面丰富了宋代“淡和”美学观,自然也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 “和”的美学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在通俗音乐当道而高雅音乐式微的当代,陈景元“中和”、“冲和”的音乐美学主张,也能给当代人莫大的启发:既然“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则“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之间、“雅”与“俗”之间应该相互融合吸收。

参考文献:

[1]《庄子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M].北京:巴蜀书社,2001:905-1147.

[2]宋祚胤注译.周易[M].长沙:岳麓书社,20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