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行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业行业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建议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不足

1.1缺少系统完善的行业管理制度

尽管当前我国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了认知,但仍然缺乏系统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或没有完全落实、执行已经存在的规章制度,对制度里的某些技术规范理解执行不到位或有偏差。如在造林工作中,重造林轻管理,重设计轻施工,重验收轻监管;在森林采伐中,重设计轻施工,重办证轻监管,重规章轻执行。特别是在县乡基层,林业行业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及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可否顺利展开,直接影响到林业生产建设成效。

1.2技术力量不足,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涉及的方面广、专业性较强,因此对林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队伍不够稳定,林业技术人员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技术功底有待加强。如笔者所在的枝江市,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94个村,土地总面积1310.4平方公里。仅设有延伸派驻机构(林业管理站)4个,现有14人。市林业局下设二级单位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现有9人。目前,全市林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而基层林业工作任务繁重,每年需要承担造林作业设计(验收)、林木采伐作业设计(验收)、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资源评估、林业技术推广、天然林及公益林区划界定等大量工作,基本处于赶时间、赶进度状态,无法保证工作质量。这一现状,不仅降低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还给林业工作留下相当大的隐患,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林业工作需要。

1.3技术手段落后,缺少专业技术设备

林业调查工作在野外进行且作业面积广、野外环境恶劣、存在一定危险性。在白天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后,晚上还要整理调查数据、编制调查报告等,因此该行业很难吸引到能力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由于政策和经济因素影响,林业调查野外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平板电脑及劳动保障等无法落实或配备不足,进一步加重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体力和脑力易出现超负荷状态,严重影响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少数地方及个别人员在从事林业资源管理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2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有效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要想有效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了解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做好相关的业务培训教育活动,继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领导应该具备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抓紧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和明确具体的目标,利用学习培训制度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长。

第二,改善工作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薪资待遇,适当增加相关的生活补助,这样能够调动人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另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物质基础就是资金的投入,因此在实际工作环节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时更新老旧落后的设备,继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第三,创新技术。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而言,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实际的技术需要,严重影响该项工作的有序实施。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加强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积极开发与研制新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促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同时设计人员可以合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林业地理信息体系,并结合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第四,明确方向。随着林权制度的深化改革,传统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够系统,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明确方向,将设计成果与林业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做好相关的检测、调查和监管等工作,从而有效保护林业资源,为林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林业资源调查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加强与木材市场的联系,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调整工作方案,提高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

第五,加强队伍建设。林业系统内部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招聘,选择具有过硬业务素质、较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人员,这样才能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组织人员学习新的方法和知识,做好培训学习活动,从而增强人员素质,确保工作质量。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涉及各方的利益,部分人员存在权钱交易的想法,这就需要加强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学习,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来调动人员的工作创造性,提高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热情,如对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肯定和物质奖励,并作为单位职称晋升和评优树先的优先条件。

Y束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属于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认知不足、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监管薄弱等,严重影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状况,提高认识,改善工作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术、明确方向,加强队伍建设,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调查规划设计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克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2]高峰.浅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篇2

关键词:3S技术;林业工程;具体应用;发展趋势

利用“3S”技术实时监测森林资源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林业发展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国家林业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国内林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滥砍滥伐、过度采伐现象严重,植被后期养护难以跟进,导致林业工程建设面临重重阻力。在此基础上,将“3S”技术引入林业工程建设,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林业绘图、病虫害防治以及植被分类等多方面的作用,推动林业工程建设有序发展。

一、3S技术简介

3S技术是以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为基础,将三种技术中与林业工程建设有关的领域有机整合而刑场的一种新型综合技术。它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于一体,对林业工程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3S”技术中,GPS主要被应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包括各种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地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和非语义信息,及时地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在专家系统及各种专业模型支持下,进行动态仿真、模拟,进行最优化决策,作为“3S”技术集成的基础平台。

二、3S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调查能够为林业工程规划的制定,及其后期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一直以来,我国森林资源调查采用传统的人工式调查法,不仅调查周期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存在问题,很难起到指导作用。而利用“3S”技术则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弊端。例如,林业部门要调查某一区域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林区密度,可以利用GPS对所要测量的区域进行覆盖扫描,并将扫描图像传输到控制计算机上,利用专业的软件计算出该森林区域的面积。

2、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林业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森林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始终处于“种植-采伐-再种植”的循环过程,因此要想保证森林整体功能的实现,必须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时刻把握森林发展动向,以便于林业部门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由于不同林区的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如经济林、观赏林),因此在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时,也要选取不同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源作为基础数据源,同时对森林反射的光谱波段和分辨率进行捕捉和分析,以此获得监测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GPS进行空间定位,将RS和GPS有机结合,建立纵向和竖向坐标系,形成完整、直观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以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森林信息,为下一步发展计划作出科学指示。

3、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上的应用

RS技术是通过捕捉和检测植物反射光谱来确定植物信息的,基于这一特点,可以将RS技术应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当树木遭受病虫害后,树木的枝叶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所反射的光谱信息与正常情况相比也会存在较大差异。遥感仪器在检测到差异信息,利用GPS系统对目标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定位,确定其受害范围和受害程度,最后利用GIS对病虫害种类、危害等级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通过“3S”协同作用,能够将森林内部信息直观的呈现出来,以便于林业人员制定解决对策。

4、在绘制林业专题图中的应用

传统的林业制图一般都以地形图作为制作专题图的基本图,成图周期长,精度低,投入高,且多采用手工绘制,没有实现系统化和自动化。“3S”技术的发展应用使专题图的编制在方法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手工转绘被计算机所取代,遥感信息成为制作专题图的重要资料来源,各种调查数据经过专题提取后都可形成各自的专题图。

5、在林火信息预测和林火扑救中的应用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迅速、危害性大等特点。传统的森林火灾扑救主要通过火势或风向预判,采取扑救措施,但是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这种方式极具被动型。利用“3S”技术不但可以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进行预测预报,还可以有效的指导林火的扑救工作,提高了火灾蔓延趋势预判的准确性,对于降低森林火灾损失有极大帮助。同时,利用“3S”技术还能对灾后的损失、过火面积进行评估。在进行林火实时监测时,主要信息源是卫星影像,主要起火点的定位是依靠GPS,GIS主要作用是灾后评估。

6、在植被分类方面的应用

绿色植被具有显著的、独特的光谱特征,不同的植被及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反射光谱特征不同,遥感作为森林植被调查的信息源,可通过植物的反射光谱来实现。GPS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点直接对遥感图像定位,通过GIS的综合分析可对大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植物季相节律、植被演化等进行监测分析

7、在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少,生存环境复杂,人工实地调查难度大,效率低。应用“3S”技术调查,既可以提高精度,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3S”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GPS在行走调查样带时进行起始点的寻找及行走过程的导航,用以保证样带的准确性;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景观类型的划分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监测,确定与野生动物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因子;利用GPS将野生动物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与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的状况关联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将结果以图形或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形成各种调查报告及图面材料。

三、3S技术在林业工程中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3S”技术进行全新概念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已不难实现。GPS技术中获取多时相的遥感信息,由RS定位和导航,利用GIS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处理,提供动态的林业信息和丰富的图文数表,最终提出决策实施方案。在技术上可以说是跨时段的,将逐步替代传统的调查、规划、监测和管理手段,使林业行业由单一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迈上动态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汪泽鹏,楼晓钦3S技术在宁夏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初探[J],林业资源管理,2013(07):131-133.

篇3

以绩效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体系及其构建张敏 (11)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预警的相关性探析唐现杰 孙文琪 (14)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思考田国双 郭鑫 (16)

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专栏

学习《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几点认识李丽 (18)

学习《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几点体会刘永忠 张继伦 (19)

构建林业多元投入机制的思考张晓光 许月明 孟庆娜 (20)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探讨焦鸿靖 (23)

黑龙江森工企业对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对策王月华 (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考黄志榕 (27)

管好林业专项资金必须有根本性的措施赵德义 王雪峰 (28)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遏制各种乱收费孙巍 (29)

加强林业资金管理 保障资金安全运行陈金娈 (30)

进一步加强天保资金管理的建议王忠元 王海波 (31)

关于林木资产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林雅秋 (32)

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 为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梁启峰 张宝金 (34)

对改进我国民间审计行业管理体制的建议郭利娜 (35)

如何自动生成国有林场会计报表孙伟 (37)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思考王秀珍 (38)

加强内部管理控制 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竞争力胡小静 (39)

谈谈搞好政府采购的几个问题黄俊莲 张学东 李佳忠 孔维海 (40)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应作为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从泰安市国有林场发展的历史所想到的黄诗松 (41)

加强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管理邹枢茜 (42)

关于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的思考黄燕 (43)

预算支出科目与预算定额项目的关系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蔡旺良 (45)

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资金会计核算的探讨黄彩凤 朱菊兰 (46)

谈如何用净现值法进行林业投资评价瞿天易 陈嘉莉 (47)

天保工程区债务免除额会计处理辨析周宝成 (48)

国营苗圃应加强苗木成本核算郭延英 (49)

公益型林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郭丽华 王建峰 (3)

推进国有林场管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以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为例施兴全 谭惠瑜 陶琼 (8)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初探郭小宁 (11)

我国股票期权与管理层激励问题探析黄映芬 (14)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分析及优化思路徐爱丽 张希成 (17)

国有森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德秀 (2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提前偿付分析罗勇 (2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伊淑霞 张红梅 袁建华 (26)

浅议网络审计管友桥 (29)

论国有企业治理中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郎仙荣 (32)

自产自用林产品成本与涉税费核算问题的思考陈直敏 (34)

编制企业中期财务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存义 (36)

增值税转型中与固定资产事项相关问题的处理胡志田 (38)

探析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潜伏因素刘生友 (40)

国有林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吴明霞 (43)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现状分析仲维维 曹颖 (45)

基于投资者关系管理视角的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分析许兆军 (47)

CPI上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单荣兰 (49)

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陈玲 (51)

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人为因素及监管对策姜翠英 (54)

林业成品油价格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周英 (9)

林业企业实施《生物资产》准则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徐守斌 郑力 (11)

谈新准则中金融资产减值的应用侯颖 (1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应用的思考梁纪科 (16)

大股东股权差异的经济后果研究单新涛 (19)

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改进财务报告和控制段洪成 (23)

基于合作方视角的企业外生性风险识别朱同明 王福胜 王峰 王心亮 谭艳平 (25)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材产品管理的对策吴稳珠 (28)

视同销售收入的确认、会计核算与涉税处理的探讨赵红 艾玉芬 (30)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统筹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彭章华 游宇 李东升 (32)

河南省邓州市杨树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毛成龙 (35)

大树移栽财务风险及控制李桂芹 姜金波 常淑芬 陈国荣 (40)

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与启示——基于创业板上市为背景的分析刘娜 (42)

信息技术对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影响黎小长 (44)

关于利用日元贷款造林的思考张胜广 魏成宝 程树奎 田维平 代继敏 (47)

基于市场发展视角的设计企业收入确认问题研究唐丽华 (48)

商业银行基层行如何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周广义 (50)

浅谈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阿不力米提·尕衣提 (53)

谈资产要素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协调栾淑彦 (55)

湖南省林业厅连续5年被评为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先进单位黄勇 (17)

摄影作品欣赏:彩云追月高成瑞(摄影) (F0002)

《绿色财会》杂志近期报道重点及撰稿要求 (F0003)

全国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管理业务工作会在广州召开 (F0004)

新旧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对母公司报表的影响郭纯利 (20)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崔仙玉 (22)

虱定资产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赵继红 梁纪科 (24)

加大风险防控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周广义 (26)

细化预算管理 降低成本费用王力夫 李顺江 仇福霞 刘万江 史智萍 (28)

我国企业年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董培璐 赵伟 张雪英 (30)

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内因及其自我保护措施探讨张芳芳 张文珂 (32)

规范会计工作 充分发挥会计职能高蓓 (35)

谈会计文化中的价值观刘霁雯 (40)

会计监督与反腐机制建设研究马玉伟 周友 (41)

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研究赵文君 (43)

黑龙江省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与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邱玉兴 (46)

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究王丽萍 杨洪 殷金荣 杨毅红 石涵洁 (49)

销售商叙作不附追索权国内保理业务动机及其信息披露朱同明 王福胜 王峰 王心亮 谭艳平 (5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新特点分析覃伟霞 (55)

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财务目标蒋德启 衡朝晖 (3)

西北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唐丽花 (6)

走向E时代的财务管理——林业企业从传统财务向网络财务转变之必要性和发展建议孙冬梅 (9)

加强合作示范林经营财务管理姜金波 陈国荣 常淑芬 (11)

浅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罗铁努 (12)

低碳经济下加强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的思考王国君 张岩 (14)

双物价指数模型的改进王学[王乐] 胡昳 (16)

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一些见解梁诗灿 (19)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初探付胜 (21)

浅析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齐天华 苏佳萍 (23)

甘肃省泾川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调查报告史小锋 (27)

创新管理模式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谷孝东 (29)

对新形势下林业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凌丽 (31)

浅谈如何提高林业财会人员的素质王丽文 (32)

谈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关系模式王文娟 (35)

贯彻企业会计准则 规范森工企业会计核算柏连玉 (37)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张学荣 (40)

政府引导性森林保险实施要有“四突破”蒋才明 (42)

预算松弛:基于声誉效应的考察孙灵灵 (43)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讨——基于财政资源配置的角度李艳 (45)

从市场需求出发定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刘健民 (48)

篇4

关键词:伐区调查;伐区设计;采伐林木;监督管理

收稿日期:20131123

作者简介:李秀琳(1969―),女,云南元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图分类号:S7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13203

1引言

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是科学经营森林,解决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使天保工程区森林经营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是加快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总面积74479hm2,株数1127206株,蓄积6026129m3。采伐面积65421hm2,采伐株数723986株,采伐蓄积4129404m3,其中:皆伐面积38146hm2,株数595903株,蓄积3031743m3;择伐面积27275hm2,株数118887株,蓄积979649m3;老326线里程892,行道树9196株,采伐(修枝、封顶)蓄积118012m3。为完成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弥勒市林业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为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指导性的技术依据。

2伐区调查

21技术依据

国家林业局(2003年4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云南省林业厅(2004年5月)《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林业部(〔1987〕151号)《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林业部(林资通字〔1997〕15号)《林木采伐管理情况检查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64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红河州林业调查规划队《弥勒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2.2调查范围

根据弥勒市各乡镇林业站提供的业主采伐申请和相关的林权证,对各业主经营的地块,逐片进行调查,对四至界线作明显标记,并扣除四至界线内的灌木林地、荒山、道路、幼树地块、林中空地。

2.3调查内容

伐区的林地权属、林木权属、地类、起源、林种、树种组成、郁闭度、年龄、胸径、树高、面积、蓄积、株数、材质等级、枯立木以及下木、植被、立地因子等;伐区是否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伐区所涉及的乡镇、村委会社会经济状况,营造林、采伐、木材销售等林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技术指标。

2.4调查等级及精度

调查等级为森林资源三类调查,其精度分别为:面积允许误差±5%;小班蓄积精度≥90%;小班株数精度≥95%;出材量允许误差±10%;龄级允许误差一个龄级;树种组成允许误差一成;郁闭度允许误差±01。

2.5调查方法

2.5.1调查使用工具与图纸

南方RTK、测高仪、角规、围尺、皮尺、计算器、合众思壮GPS、电脑等;采用图纸1∶25000的地形图。

2.5.2标准地设置

根据各乡镇采伐业主的采伐申请,以业主的采伐地块为小班编号,在小班内设置标准地,根据地形地貌、小班面积的大小等因素,避开林缘,不跨越河流、道路,随机或机械设置标准地,标准地的形状为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30m和20m,面积006hm2;小班标准地面积总和不少于小班面积的3%,采伐面积65421hm2,涉及业主43户,区划小班69个,全部为纯林,共设置标准地329块。所设置的标准地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所在小班内直干桉树种的分布状态和数量。

2.5.3标准地调查

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检尺距地面13m处的胸径,起测径阶为50cm。有坡度时在坡上部量测,胸径处有树包的不规整的树木,分别量测包上和包下部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在13m处以下分叉的视为2株树,分别检尺;标准地所有压界树均视为界内树检尺,计算平均胸径,胸径以c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选择具有代表平均胸径的三株测出平均树高,树高以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采用贵州科技出版社《立木蓄积与原木材积表》编制的桉树二元材积表中的计算公式,在Excel中根据胸径、树高直接导入v=000079541813×D19430935×H073965335进行计算,求得标准地蓄积。在标准地内分别对植被、土壤、林木等级、出材率等进行全面调查并记载。

2.5.4伐区小班因子的确定

权属以各采伐业主的林权证为准,确定伐区土地权属、林木权属;地类按国家林业局(2003年4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确定为有林地;起源为人工林;树种直干桉;林种依据《弥勒市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图》确定林种为用材林、亚林种为一般用材林;郁闭度按百分比现地调查确定;面积用南方RTK或合众思壮GPS沿小班边缘地形变换点采集坐标并保存,将采集的坐标点导入ArcGis10和ZWCAD12软件,实现点、线、面转换,从而计算各采伐小班面积,面积以公顷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根据标准地内调查计算结果,推算小班各项林木因子,蓄积量以为立方米为单位,标准地蓄积、单株林木蓄积、每公顷蓄积、小班蓄积保留2位小数。

2.6调查结果

2.6.1按权属、亚林种、地类等统计

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总面积74479hm2,株数1127206株,蓄积6026129 m3。采伐面积65421hm2,采伐株数723986株,采伐蓄积4129404m3,其中:皆伐面积38146hm2,株数595903 株,蓄积3031743 m3;择伐面积27275hm2,株数118887株,蓄积979649 m3;老326线修枝、封顶的行道树9196株,里程892km,采伐蓄积118012m3。均分乡镇、村委会、村小组、业主、小班等逐一统计。

2.6.2其它调查结果

伐区内无枯立木;无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木古树,未涉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2.7林木采伐报批量

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面积65421hm2,采伐蓄积4129404m3,出材量2313782m3,申请报批林木采伐量2313782m3。

3伐区设计

3.1采伐方式、采伐数量及采伐强度

采伐方式:皆伐、择伐两种。皆伐面积38146hm2,株数595903 株,蓄积3031743 m3,皆伐的小班株数和蓄积采伐强度均100%;对于择伐的小班,事先标记采伐木,择伐面积27275hm2,株数118887株,蓄积979649 m3,按规程蓄积采伐强度应小于40%。

3.2木材产品

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在伐区内直接生产原木,其规格为:长度22m材(即坑木),小头直径8cm以上。

3.3伐区剩余物利用

将不能满足造22m原木的采伐木和造材剩余的梢头、树丫收集后,满足三七种植业对小材小料木材的需求;另外细小枝叶提炼桉叶油,此时的枝叶出油率最高,达18%,桉叶油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市场供不应求。

3.4其它

伐区内通讯设施齐全,交通方便,能满足采伐运输的需要,所以在伐区内无须修林区便道与集材道,采伐结束后及时清理林地即可。但要在伐区附近配备提炼桉叶油设备。

4采伐作业前准备工作

4.1木材生产计划指标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云政发[2011]169号)批准弥勒市“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227000m3,其中商品林采伐177800m3。本次设计结果,申请报批的林木采伐量2313782m3,在此下达指标中解决。

4.2伐区划拨

由各采伐业主现场明确自家采伐范围,边界木标记确认,并经与四至界线相连村民认可,无异议后在伐区划拔单上签字,划拨单由业主自制。

4.3林木采伐许可证

业主在林木采伐前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

4.4伐前公示

采伐林木的土地所有权分别为:国有、集体,林木使用权为国有、个体,应进行伐前公示,在林业主管部门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后,方可采伐林木。

4.5采伐技能及安全培训

采伐前,由从事森工专业的技师对采伐人员进行采伐技能安全培训,培训合格的人员方能承担采伐作业工作。

5伐木内容

5.1伐区工艺流程与采伐时间

根据产品设计,采伐工艺按:伐木打枝(人力)油锯造材原木人力集材原木人力装车伐区清理原木汽车运输的流程进行。2013年12月31日完成采伐作业和伐区清理工作。

5.2伐木

采伐业主严格按《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面积、树种、采伐蓄积、木材产量和采伐期限进行采伐;采伐林木用油锯,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cm;采伐从靠近小班下部的林区便道边开始,最大限度地减少林木损伤,特别是择伐的小班,同时严格遵守伐木安全技术规程,为后续工序创造良好条件。

5.3打枝与造材

林木伐倒后用斧头进行打枝,打枝工应在距离伐木工50m外工作,打枝一般由根部进行,顺着枝桠伸出方向紧贴树干打枝,直至树干梢端直径6cm处截断;造材采用油锯,弥勒市主要以坑木为主,造22m材,小头直径8cm以上,余下的为伐区剩余物,造材尺寸准确,对线下锯,杜绝躲包让节造材。

5.4集材装车运输

造材后采用人工集材搬运到林区便道旁进行装车,做到“不偏重、不超长、不超载”,确保行车安全,

5.5伐区清理

伐区清理与采伐同时进行,因剩余物枝叶要提取桉叶油;梢头、树丫等小材小料要满足三七种植业。

5.6采伐作业监督与检查验收

弥勒市林业局和各乡镇林业站,必须指派工作人员,现地指导采伐作业,对发现违规作业行为,应即时制止,耐心指导,直到采伐结束。采伐作业结束后,弥勒市林业局和乡镇林业站进行检查验收。

5.7伐区木材生产成本

伐区生产木材2313782 m3,总成本分别由采伐费用、造材费用、集材费用、装车费用、材料费用、清理费用、设计及不可预见费用等构成,计算依据为当地技术经济指标,

5.8采伐作业要求

严格按采伐许可证所规定的地点、范围、采伐树种、数量进行采伐,严禁易地超数量采伐;在采伐、集材和林地清理时,应注意保护现有的地表植被,避免因采伐、集材、林地清理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

5.9保障措施

弥勒市2013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是关系到林农的切身利益和交通安全,弥勒市林业局成立采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采伐中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督促等各项工作,强化采伐作业各工序管理,严格检查验收制度,确保项目高效率、高质量按期完成。

5.10伐区更新造林设计

根据《森林法》和《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的要求和伐区的实际情况,伐区林木采伐后,必须在采伐后一年内进行更新造林。伐区更新造林设计另见相关报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退耕还林;建设成效;做法;问题;建议;河南南召

中图分类号 F32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173-02

退耕还林工程在南召县已经实施10年,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大规模、大范围的退耕还林已告一段落,如何巩固成果,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的“三大效益”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对南召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情况及如何巩固成果、提高效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提出了对该项目的几点想法。

1 南召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截至2012年底,南召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82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面积分别为0.45万、1.09万、0.29万hm2,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工程涉及16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311个村2个林班[1-2],涉及退耕农户11 450户48 090人,国家累计投资14 084.3万元,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

(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南召县森林覆盖率增长了6个百分点,达到66.4%,活立木蓄积达到630万m3,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工程实施前的1 720.0 km2减少到1 538.3 km2,土壤侵蚀模数由2 500 t/(a·km2)减少到2 420.3 t/(a·km2),年侵蚀总量由730.0万t减少到709.9万t,鸭河口水库入库泥沙量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如今的南召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多年不见的白鹭等珍稀动物日益增多。2009年,南召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林业生态县”。

(2)林业产业结构有效调整。2002—2012年,南召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林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了以云阳镇桃树、小店乡辛夷、崔庄乡山茱萸、南河店镇柿树、乔端镇板栗、城郊乡花椒、白土岗镇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基地面积5 466.67 hm2;库区周围杨树速丰林基地3 533.33 hm2。林业生产结构的有效调整,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石门乡成功探索出林草、林药等产业并重的退耕还林模式,林下种植中药材800.00 hm2;白土岗镇依托退耕还林,探索出林下养鸡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3)生态旅游迅速发展。依托退耕还林,留山丹霞寺、云阳皇后辛夷路、鸭河口水库、乔端宝天曼等旅游景区、景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带动了乡村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丰富了城镇居民节假日的休闲活动。

(4)农民收入增加。一是调整结构增加收入。通过退耕还林,有效改变了过去林农薄坡地、疏林地、荒山、荒坡等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状况。全县优化培育辛夷、桃树、山茱萸、柿树、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基地和杨树速丰林基地,为退耕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政策性收入。全县争取退耕还林专项资金达14 084.3万元,除去种苗费,相当一部分成为退耕农户每年稳定的补助收入。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的劳务收入。退耕还林使一大批农民从单一的农耕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转向养殖、加工、劳务输出等行业,其中外出务工收入达1亿元以上[1-2]。

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机制。一是领导机制。坚持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制度机制。坚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业设计审批制、种苗采购招投标制、造林技术责任制、成效检查验收制、工程质量监理制、政策兑现公示制、查处反馈制等,使工程管理有章可循[1-2]。三是政策落实机制。监察、财政、林业、粮食、信用联社等部门层层建立政策兑现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工作顺利实施。四是资金监管机制。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五是执法监察机制。严格退耕还林工程的检查验收和核查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加强对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做到了件件有报告、事事有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和各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工程实施以来,南召县退耕还林工程被省林业厅7次、国家林业局4次抽中复查、核查,均达到质量要求。

(2)科学统筹规划。一是退耕还林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二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加快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旅游通道沿线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步伐,加强景区、景点周围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新的旅游休闲亮点,拓宽城乡居民的旅游休闲空间。三是退耕还林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加大治水改土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退耕还林与促进扶贫开发相结合。开辟新的致富门路,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1-2]。

(3)保障农民利益。一是从政策上保障,认真兑现补助资金“一卡通”的政策,坚持“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做到验收标准、验收结果、补助政策、兑现情况"四公开",防止暗箱操作[1-2]。二是从权益上保障林农的长远利益。2008年下半年开展林权证颁发试点,2010年全面推开。所有退耕还林地都及时依法办理了林权证。退耕还林地林权的落实,使“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有了法律保障。三是在林地的流转中保障农民的利益,既培育业主开发、大户开发,又防止借林地流转损害林农的利益。

3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后续管理问题。退耕还林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后关键在管理。目前南召的后续管理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地方工程质量较差。无论经济林还是生态林都存在树种选择不适宜当地的土质、自然等条件的问题。林木长势差的林地面积占全县退耕还林面积的15%左右。二是有的地方农户为了外出务工才参与退耕还林,这部分林地后续抚育管理较差,自然生长较多。三是缺乏对退耕还林地林木后续管护的实用技术指导,病虫害严重,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四是火灾隐患增大。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变大大增加了森林防火的难度,加之森林防火组织体系不完善,使森林防火形势严峻[1-2]。

(2)林农增收问题。一是国家补助资金减少影响林农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第二轮补助资金有一半用作其他相关建设,林农补助大幅减少,部分地方农民增收难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因树种选择不当,影响退耕户增收。这些地方退耕还林已经5~6年,尚未见到经济效益,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生活。三是交通条件差的深山村退耕还林户增收难。这些地方,运输成本高,林副产品难以销售,林农收入少。四是一些全退户增收难。少数地方,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这部分中有些农户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退耕还林后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地区,因金融危机造成返乡的,收入问题更为突出。五是组织化程度差影响增收。林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少,林农大多千家万户面对市场,中间经营环节多,影响退耕还林户增收[3]。

(3)林业产业化问题。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从指导思想上看,在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上考虑得较多,而较少考虑通过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无法从法律、法规、政策、金融、科技方面对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致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成功模式不多[1-2]。通过组织林业专业合作社内联退耕还林户,外联市场、龙头企业的林业产业化机制培育明显滞后。

(4)合理开发问题。一是开发与林木改造更新换代的规划滞后。对于生态林、工业原料林与经济林的划分不尽明确和合理,不仅影响了一些经济林木的开发,而且影响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一些农户甚至提出只要国家没有补助,就要砍树。二是林权证的使用问题。尽管各方面都积极推进林权证抵押贷款,但由于对林地、林木的评估等问题影响,开发很难。三是林权、林地的流转影响开发。南召林权、林地的流转量不大,大多仍是散户,分户经营和管理,此外少数地方因林权、林地的转让合同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有损害退耕户利益的现象,利益关系处理不尽合理,引发一些案件,影响社会稳定[4]。

4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的建议

(1)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工程,要巩固这项工程的成果,其难度绝不比实施这项工程的难度小。因此,要实行政府首长行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对政府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加大投入,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和各项举措落实、群众(林农)稳定、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的督查内容。抓好退耕还林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对规划的实施要加强跟踪监督和跟踪调查,不适宜当地发展的规划要及时调整和完善。要用好、用活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

(2)分类指导和管理。合理划分生态林、经济林、原料林,实施分类指导和管理。对生态林,要切实加强保护工作,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但从政策和资金上要加大扶持力度,对退耕还林农户,人均土地200 m2以下,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经济林,要对一些同期性强的林果木,及时指导其更新抚育。对用材林,要做好开发抚育的规划,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3)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造林一生,毁林一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的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森林防火投入,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消防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落实 “专职巡山员制度”和“村民轮流值班制度”,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1-2]。

(4)抓好林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矛盾。一是科学分类。目前,市场对林木产品的需求量大增,林农生产积极性高涨,应抓住机遇,切实做好林业分类区划工作。二是为了推进林业产业化深入发展,应积极推进林权、林地的依法有偿转让,兼顾业主和林农之间的利益分配,支持和鼓励林权、林地流转。三是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加大农村金融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支持力度。四是大力发展业主经营、龙头企业联结商品林木基地、龙头企业联结林木专业合作社联林农、林企+林农+基地、林企+专业合作社+林农+专合组织的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商品林建设,推行林木产品合同订购[1-2]。

5 参考文献

[1] 贺文.关于全市退耕还林工作情况的报告[N].眉山日报,2008-04-26.

[2] 关于全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情况的调查报告[EB/OL].(2008-05-04)[2012-11-30].http:///dc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3.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3S技术;技术应用

引言: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事业,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森林资源是林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为我国国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森林资源调查则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开发了很多应用与森林资源调查的新技术,尤其是以“3S”为典型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把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管理方法进行了改革,加速了森林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本研究分析阐述了3S技术的具体实施和应用,为今后的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参考依据。

1.3S技术的概况

1.1 3S技术中的RS技术

遥感(Remote Sensing,缩写 RS)是从地面以上一定距离的高空或外层空间的人造卫星、飞机、气球等运载工具,即遥感平台上,利用光学、电子和电子光学的电磁波探测仪或传感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从远距离接收从物体辐射、反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和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并以一定的方式传输到遥感地面接收站,经地面接收站的处理制成不同形式的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一种现代技术。它具有观测范围广、多波段成像、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性重复和综合性、约束少、成本低等特点。随着传感器技术、航空和航天平台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遥感正由定性向定量、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拥有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已经将这种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中,使森林资源调查更加现代化、综合化、信息化,作为地球上的陆地主要资源,森林资源的生产周期相对最长,分布也很广泛,因此,准确时效地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三北防护林就是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在两年时间查清了占全国60%面积的三北地区森林、土地、草场等再生资源的数量,并对三北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再如:常规方法难以调查的自治区的森林资源调查也是利用RS技术来完成的。

1.2 3S技术中的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缩写 GIS)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录入编辑、存储、查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它还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的动态描述,通过时空构模,分析地理系统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GIS 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进步密切关联的一门信息科技。GIS在林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建立各种管理系统,例如:以森林植物群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高度、边界划分、面积、土壤类型、植物名称等建立森林植物群落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分析。

1.3 3S技术中的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GPS)是全球性的卫星定位和导航的三维测量系统,能提供连续、实时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具有观察方便、定位精度高和费用低等优点而被许多行业广泛地应用。GPS 以其全球性、全天候、准确、快速的定位功能在测绘,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在森林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主要是被用于林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林区道路的勘测,现在多被用来与RS技术联用,进行森林资源的统计、病虫害监测等,也常与GIS技术联用,建立了森林资源的管理系统。

2.3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2.1关于3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应用

根据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的不同应用范围和目的,研究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源作为基础数据源,依据它们各自不同的光谱观测波段和分辨率,采用最合适的遥感数据源结合地面抽样技术,并利用 GPS 对样地进行空间定位,最后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建立起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体系。绿色植被具有显著的、独特的光谱特征,不同的植被及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光谱特征不同。遥感作为森林植被调查的信息源,可通过植物的反射光谱来实现。GPS 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点直接对遥感图像定位,通过 GIS 的综合分析可对大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植物季相节律、植被演化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

2.2 关于3S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的应用

3S 技术在林火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它的实时监测与灾后评估上。林火实时监测的主要信息源是卫星影像,起火点的定位依靠 GPS 完成,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迅速的特点,利用 3S 技术不但可以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对灾后的损失进行评估。从观测频率上来讲,气象卫星AVHRR 影像是可以满足需要的。而从分辨率及掌握火区概况、火势发展趋向上来看,TM 卫星影像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林火实时监测时,通常采用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配合的方法,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3关于3S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的应用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森林植物自身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甚至是失去生命。因此,根据不同时相卫星植被指数的变化可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植物的反射光谱受季节、树种、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对比,可以及时发现林木病虫害的动态变化。3S 集成技术的应用,使森林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更趋现代化,其中GIS与RS结合可在宏观上对森林害虫进行有效监测,GIS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相结合可建立森林害虫治理决策模型和支持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研究工作者以1989-1990年夏季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毛虫大发生为背景,探索了利用气象卫星AVHRR资料进行大范围森林虫害监测的原理及方法。

2.4关于3S技术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应用

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少,生存环境复杂,人工实地调查难度大,效率低。利用GPS实时导航、准确定位功能寻找样带的起点,并根据输入的样带终点座标引导调查人员实地调查,保证样带的准确性。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景观类型的划分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监测,确定与野生动物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因子,利用GIS还可以方便地将野生动物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与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的状况关联起来,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并将结果以图形或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形成各种调查报告及图面材料,为管理决策提供具有位置准确性的直观的信息。

3.结语

森林资源是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森林资源调查是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先决条件。3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几种重要技术的联用为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规划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森林资源监测和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65-03

连锁经营作为商品服务等零售行业经营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每年不仅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经营模式具有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等特点,能将复杂的业务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因而成为不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选。学习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技能,树立现代连锁经营的理念,具备连锁企业基本职业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连锁经营管理是商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开设时间不长,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严重缺乏实践训练,不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企业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企业用工的需求特点,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培养和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对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1.体现基础性、通用性。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也是十分迅速,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学生个人理想的追求,为学生终生学习构建基础和平台,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离开学校后也能根据工作的需要,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动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要尽量体现基础性、通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适当增加案例讨论、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内容,推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突出课程的实用性。连锁经营管理是高职商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多,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对于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着力突出市场的定位、企业的营销、门店的开发、商品的管理、店铺的设计、物流的管理、企业的内部管理等连锁门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环节,对实际操作问题进行深入叙述,结合课程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要求,确定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3.内容具有实效性。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模式,连锁经营的发展迅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因此,连锁经营管理的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实效性,从而拉近课程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所学知识的价值。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或经营细节,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企业,可以选择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加盟创业投资少,见效快,成为不少人的创业首选,但是,加盟企业和项目鱼龙混杂,有些纯粹就是欺诈或变相的伪劣产品销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组织学生观看,然后进行讨论,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二)增加实践教学项目

连锁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实践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建设,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为此,笔者根据学院实际,结合学生特点,编写《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实训指导》。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前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入相关教学内容;对于连锁经营中典型的情况和问题,则以某些典型案例为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配合认知实训的目的,比如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则组织学生到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参观学习;连锁企业经营中所采取的措施、做法,往往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可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效地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简单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连锁经营管理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课程,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也决定了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关于教学方法的使用,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种教学方法,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选择,合理利用。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式,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下列教学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换位思考的运用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涉及的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基本规则较多,通常的做法是教师进行全面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然而,对于缺乏生活常识与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这些理论内容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日积月累,不能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换位思考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不仅使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而且学习以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学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客观分析问题。同时,教师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和深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连锁经营管理的课程教学中运用较为普遍。课程中的教学案例源自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各种案例的分析实际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经验的学习与总结。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学习,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学习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个人的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教学中的案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用于课堂教学,这类案例篇幅一般不长,主要以案例的学习和分析为楔子,引入课堂教学的内容,或者以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论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另一类则是一些专题性的案例,主要用于学生的分析讨论,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案例教学的运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案例都是直接介绍有关的事件或企业的运作,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或经营背景,容易出现无法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因此需要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查找资料,为学生做好案例的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对案例形成真实、全面的理解,正确分析案例,领悟案例分析的实际意义。

(三)任务驱动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涉及实际操作或应用方面的内容,学生难以凭想象去理解和认识,有关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训练。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院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配合相应的实训项目制定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学生或是个人或是分组进行,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网络信息等方式,完成相应的考察工作。笔者在常规的做法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要求学生在任务成果(如调查报告)形成后上台陈述,陈述内容以调研的过程为主,适当增加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以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通过学与做的相互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同时,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情况,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应用水平。

以连锁企业的促销调查为例。如今,门店促销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化项目,关于促销的意义和促销的方式,教材中介绍不少,但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促销方式对于不同类别的门店、不同类别的商品,效果究竟如何,则需要通过考察才能真正认识。第一,明示调查任务、目的和要求;第二,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考察工作;第三,每个小组以抽签方式决定调查对象;第四,小组成员根据要求制订调查方案,实地考察;第五,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第六,小组选派代表,在讲台上进行调查情况陈述,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学生、教师进行点评,共同学习和总结。整个任务的执行和完成,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实现。调查的进行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在调查报告中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感觉比较紧张的是课堂陈述,不仅要求流利的陈述调查过程,而且有关方面情况还需要进行现场分析,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点评。完整的陈述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锻炼也十分有效。

(四)角色扮演的运用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基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实践方法。教师随机选择数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其余学生必须注意观察,演示结束,由学生指出演示过程中各角色的演示所反映的问题,应该如何预防或如何解决,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角色扮演法主要应用于门店的营销策略和店铺管理的教学中,让学生以经营者、招聘者、应聘者等身份现场演示。通过模拟性的演示、切身的体会,认真领悟和学习有关知识。不仅对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将知识、技能的训练延伸到与今后工作息息相关的领域。

以连锁企业店铺管理中关于从业人员的职责这部分内容为例。如果由教师将店长、理货员、收银员的职责逐一解释,不仅学生感觉困乏,教师也是费心费力不讨好。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招聘组和应聘组,应聘组按照店长、理货、收银的岗位细分为三个小组,每组学生要求事先查询有关招聘应聘的规则,招聘组需要准备好对应聘方的提问,应聘方需要认真阅读和熟悉有关岗位职责与要求。模拟过程中,应聘方需要按照礼仪要求参与应聘,针对招聘方提出的问题,应聘方需要作出相应回答。模拟结束,其余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同时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点评。整个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认真领会了有关岗位职责的规定,也学习了应聘的基本要求,个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三、考核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评价,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单纯的一份试卷的考核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仅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违背了现代教育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考核应实行考核方式多样化,加强对实践教学部分的考核,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将考核时间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考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6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陈述、实训表现、出勤情况等内容,贯穿整个教学全部过程,其中作业部分占比30%,以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作为考核内容,实训表现与课堂陈述占比20%,不仅考查学生参与各项实训活动的表现,也考查学生课堂陈述的质量和表现,出勤情况占比10%,这也是约束学生纪律的手段;期末考试成绩以理论笔试为主,主要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总之,连锁经营管理的课程教学,要根据课程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满足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琼,郑光财.对《连锁经营》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5(14)

[2]施玉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扬州职业大学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3]丁涛,黄春兰,曹基梅.能力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设计――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

[4]马明国,蒋建新.“生物质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9(4)

【基金项目】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201009A)

篇8

1 锌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 长沙市机械工程学会张海荣张屹 周惦武

2 工程机械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在线测试方法研究长沙市机械工程学会贺尚红 杨昀梓

3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创新发展状况分析 岳麓区科协 张双武李琳

4 油漆对机械制造工人健康影响的剂量-效应分析 长沙市医学会长沙市疾控中心 李继猛

5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长沙市医学会长沙市四医院 戴朝晖 刘启明 周胜华

优秀论文二等奖

1 Al沉积n型多孔硅表面钝化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长沙色谱学会 宋晓岚 张颖 吴长荣

2 基于高速磨床动态性能及改进变速磨削的实验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晓龙 张来希 陈根余

3 星座自主动态双向时间同步算法与链路性能分析 长沙学院 黄飞江 刘光灿 王应德

4 喷射沉积铝合金的新型轧制工艺 长沙学院 张昊 庞佑霞 陈振华

5 浏阳河中上游百里花木产业带发展现状与对策 长沙市林学会 赵光枚

6 油茶扦插苗造林试验小结 长沙市林学会 潘磊 粟粒果 柏承权

7 两用核不育系及两系超级稻研究 长沙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罗孝和 夏石头 罗珊

8 浏阳黑山羊舍饲圈养对增重与肉质的影响 浏阳市科协 苏铁 王斌峰

9 长沙市近60年暴雨变化特征及灾害年景评估 长沙市气象学会 陈勇 凡安清 尹娟

10 多供应商竞争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鲁棒生产计划 岳麓区科协 陈新林 张双武

11 网络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南大学 邓英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评价及实证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发改委 贺正楚 周震虹

13 长沙市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长沙市委党校 李丽纯

14 LAMP快速检测霍乱弧菌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疾控中心 张如胜 欧新华 宋克云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血中甲硝唑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长沙市药学会傅哲 彭智 肖志勇

16 扎那米韦血浆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长沙市药学会 胡咏华 刘卫平 李云贵

17 补肾宁心针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中医院 杜革术

18 QRS波宽度正常的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同步性研究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四医院 易娜

19 超声造影剂不同注射方法对乳腺腋窝淋巴结的显示情况对比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四医院 钟丽瑶 曹泽民 周平

20 前额叶1H-MRS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四医院 李玉芳 欧阳文

2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pelin与脂联素的相关性研究湖南农业大学李庆辉 杨天伦

优秀论文三等奖

1 多目标优化的蚁群遗传算法 长沙市计算机学会 伍爱华 李智勇

2 实时语音端点鲁棒检测 长沙市计算机学会 王景芳

3 研发新型比表面分析仪 长沙色谱学会 詹益兴

4 溶胶-凝胶制备Ni2+掺杂TiO2薄膜及亲水性能研究长沙学院张世英张向超 杨华明

5 贯流风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 长沙学院 庞佑霞 梁亮 唐勇

6 汽车机械增压器的研究 长沙市机械工程学会 刘厚根敖方源李成佳

7 加强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长沙市蔬菜学会 郝学荣

8 长沙县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长沙县科协 熊展 宋兴良 郑扩军

9 论长沙县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长沙县科协 周知辉吴秀娟

10 长沙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抗体水平监测与免疫效果分析 长沙市畜牧兽医学会 刘增再 王辉 郑姣妹

11 长沙地区肉品微生物安全与对策 长沙市畜牧兽医学会 唐爱明 王辉

12 浅析烟草行业对标工作难点及解决方法 长沙市烟草学会 彭舟

13 南方稻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探讨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蔡立湘 彭新德 纪雄辉

14 长株潭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院 张灿中

15 浏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分析——基于22个样本合作社的调查 浏阳市科协 柳辉林

16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系统 长沙理工大学 翟欢欢 贺正楚

17 湖南油茶GIS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长沙市气象学会 宋忠华

18 湖南浏阳“5·13”大暴雨过程气象服务案例分析 长沙市气象学会 陈朝晖 何登科 李春梅

19 长沙市绿色建筑认知度现状调查及分析 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汤伟 朱青松 竺钦军

20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创建低碳城市的战略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赵先超 周跃云

21 湖南省低碳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张汉文赖流滨

22 宁乡县中小学生专利申请现状和对策调查报告 宁乡县第十三高级中学 秦有才

23 长沙县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 长沙县科协 张新红

24 长沙县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长沙市林学会 黄建国

25 浅论长沙县经济林发展对策 长沙市林学会 王仲怀

26 浅论长沙县现代林业发展思路长沙市林学会 周海林

27 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与肺炎关系分析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疾控中心陈田木 张锡兴 刘如春

28 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附128例报告) 长沙县科协叶枫 余瑾

29 圣尔康胶囊对链霉素肾病病活模型疗效的研究 长沙市药学会刘习明 宁联芳 刘卫平

30 天麻首乌片中天麻素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长沙市药学会 刘建存 方鸿 粟奕兴

31 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长沙市防痨协会 曹仕鹏

32 LF低摩擦力矫治技术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对安氏Ⅱ2非拔牙矫治病例牙弓宽度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 长沙市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协会 长沙市口腔医院 白明海 姜萃长 吴汉江

33 镍钛机用根管预备器械抗弯曲疲劳性能的比较 长沙市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协会 长沙市口腔医院 孙炜 侯本祥

34 布托啡诺及芬太尼单独和联合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PCIA效果观察 长沙市医学会 长沙市四医院 赵倩 方懿 彭毅梅

35 基底细胞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初探长沙市医学会长沙市四医院 吴志强 鲁建云 黎明

36 VIP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长沙市医学会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王卫东 刑一文 许小玲

37 红花酒精预防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观察 长沙市中医学会宁乡县中医院 罗盛林

38 广维消癌平片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 长沙市药学会 彭智 傅哲 刘卫平

39 平江白术多糖对肾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冯星陶美皊 邱细敏

40 生物发酵床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舍环境的影响 浏阳市科协 苏铁 陈文

篇9

关键词:城市林业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前言

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以人为主体并与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建立相互联系,以人类的技术和社会行为为主导、生态代谢过程为经络,受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所供养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城市680多座,建制镇1700多个,城市人口已约占总人口的50%,虽然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在没有强有力的控制的条件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的退化,各种环境困扰和城市病愈演愈烈。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大的生物群落。世界上象莫斯科那样直接在森林中建造的城市并不多,大多数城市是在人为活动剧烈的地域成型发展的,这样的城市往往缺少森林、更缺少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因此,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一、城市林业的概念及其内涵

“城市林业”第一次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这一偏向系统管理的概念主要为了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如何达到最佳结合点的问题。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先使用城市林业这一名词。1965年美国林务局向美国政府提出城市林业发展计划,同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en教授首先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指出“城市林业并非仅指城市树木的管理,而是指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整个地区所有树木的管理,这个地区包括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水域和供游息的地区,也包括行政上划为城市范围的地区。”

美国林学家协会于1972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其为城市林业下的定义为:“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林业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其范围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园林设计、地面污水再循环、树木管理和木质纤维的生产等。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手册》中把城市林业定义为: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业化分支,是对树木和森林进行培育和管理,以对城市社会居民的心理健康、社会福利和经济繁荣发挥作用的一项高尚事业。[3]

迄今为止,有关城市林业的重要研究来自北美,上述定义都强调了城市树木、森林的培育和管理是城市林业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9年中国林科院开始研究城市林业。1992年在天津召开了首届城市林业研讨会,1994年中国林学会设立了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我国林业工作者在城市林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城市林业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林业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城市林业是建筑在城市森林体系的资源基础上,以乔灌草为主要成分,与城市建设布局相适应的,支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体系。

城市林业是全方位为城市服务的林业体系,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点、块、带、网、片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4]

上述这些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强调城市林业是为城市服务的,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城市林业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森林,较侧重从系统角度下定义。

总结对城市林业的各种诠释,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四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补其之所短,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市区、郊区及近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作为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专门分支,是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生态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为一体的高效林业。它即是园林的扩大、又是林业的提高与升华。

二、城市林业的三大效益

1、生态效益

城市林业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生态效益来实现的。它具有调节气候、阻隔和销纳污染物、吸收和降低噪音、杀菌、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

2、社会效益

城市林业对人类的影响非常深远,其社会效益广泛。美化城市、活跃居民生活、疏通交通。城市林业在美化市容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果、冬天的枝,无不展示其丰富多彩、姿色秀丽,是居民心情舒畅。道路两旁的绿色行道树,调节光线并减少光线直射,使司机和行人减少疲劳。同时可以把树种的变化作为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

公园、街头绿地是居民、游客休息、锻炼、交谈、娱乐交流的场所,可以展示文化修养、风俗习惯、衣着款式、相互观摩、增进友谊。森林是绿色文明,能激发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科研人员思路活跃,产生创造灵感。有人观察发现:生活在广植树木花草地方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很少得癌症。科学家解释,由于花草树木周围空气特别新鲜、阴离子积累较多,人们经常在新鲜空气中活动,会得到更充足的氧气,对心肺功能很有益处。加之树木花草多为绿色,绿色能给人以温柔、舒适、宁静之感,可以镇静神经、降低血压、解除疲劳及增加精神欢娱作用。这样就会促进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或促使疾病自愈康复的效果。

3、经济效益

据美国林务局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从长远来看,在城市和郊区植树能节省大笔开支。报告还说,1991年,5000多万株树木消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空气中的颗粒物质,而给杜配奇县和库克县创造了920万美元的财富。他们研究发现,种植位置得当的三棵树每年可以为每位芝加哥的房主节省50-90美元的取暖费和降温费。例如,在房西侧和南侧植树可以遮荫降温。即使光秃树枝也能使太阳辐射降低30%-40%。另一方面,在北方寒冷地区,房屋北面和西北面树木则可以抵挡凛冽寒风,从而降低取暖开支。研究指出:在芝加哥地区中9.5万棵树的费用和30年的养护费共计约2100万美元,而可节省费用3800美元,即每棵树创造环境价值可获402美元。另外,在美国纽约周围有树木的房屋,房价提高5%;在公园、公共绿地附近的住宅价值可提高15%-20%。城市林业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如公园的门票、经济树种的果实等,为生产经营单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

三、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林业研究起步较晚,但城市林业的建设工作一直受到政府各方面的重视,并已取得了较大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城市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城市林业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城市林业的经济效益不像其他行业那样明显,所以许多地方都被投资到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高额利润的行业,城市绿化费所占的比例很小,致使有些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从而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林业的经营管理粗放

由于我国技术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人才,导致我国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良。粗放的管理水平使得城市森林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城区的内环绿网树木,由于在水分,尤其是在养分供给上受到限制,枯枝落叶被清扫、营养元素不能循环,又没有必要的施肥措施因而导致林地养分锐减,影响树木生长。同时,城市内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侵害也抑制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树木生长缓慢,更容易滋生病虫害,造成防护效益的下降。另外,由于我国城市林业尚属起步阶段,城市森林资源和经营管理尚未形成一套符合城市林业特色的法规和法令。特别是由于我国体制上的特点,城市林业涉及林业、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也给城市林业有序、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领导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将仅有的一点城市绿地也大搞开发区建设,使人口愈来愈多的城市,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不断下降,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

4、现有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城市林业缺乏合理的整体结构,以北京、杭州、桂林这些历史名城为例,由于兴建了为数不少的污染型工厂,一方面使城市的性质、规模、结构与布局失去控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城市林业的发展。[6]一些原有的城市绿地和都市森林被征占和毁坏,同时也对形成整体规模的城市林业规划建设带来困难,导致城市林业局部的结构松散,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各地开发区不断涌现,大中小城市市郊和建制镇的扩建使城市规划发挥不了作用,给城市绿化带来困难,尤其是对市郊林业建设影响更大。造成市郊森林结构松散,部分城市绿化覆盖率呈下降趋势,就全国而言,城市绿地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5、城市林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得滞后,我国城市林业总体质量不高,生态、社会及经济综合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还很有限。长期以来,用来衡量城市绿化的指标是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导致绿化工作错把手段当目的,盲目追求绿地数量而忽视质量,树种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的防护林体系,经济林建设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树种选配上的树种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充分发挥三大效益。

6、市民爱护环境认识不足

由于市民对森林的作用不甚了解,造成思想上不重视,从而出现各种破坏城市绿化现象。如采摘花草、践踏草坪、在行道上锭钉、拉绳晾衣等,使许多城市绿地遭到不幸。城市绿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减少,森林环境也不断恶化。[7]

四、发展城市林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城市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由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如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排放物已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建筑物以及财产设备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破坏性恶劣影响。除了大气污染外,城市中水污染、噪声污染也十分严重。水污染已是供水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供水中,地下水已成为重要水源,但地下水资源毕竟有限,加上不少城市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造成饮用水紧张。城市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噪声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健康、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所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人民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引起人民关注。

2、城市生物界的退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绿色的自然界正在退化。城市是砖瓦和泥浆的连接物,使钢铁和混凝土的堆砌物。人们运用先进的技术知识在城市里创造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却使城市中的生物界严重退化。在当今城市里,原始植物已面临绝迹,现在的绿色植物大多是人工栽培的。生物界的不断退化,说明城市环境对生物生存的不利,这个现象引起人们的警惕。

3、城市绿地普遍较少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中的建筑物与绿地的竞争非常激烈,使得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普遍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远远落后,这与现代化的都市发展是不相协调的。

五、我国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由口号变成实际行动的生态工程,也是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林业是城市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作为陆地生态环境主体的森林,一方面是自然界功能最完美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它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林业肩负着绿化城市环境与促进城市发展的双重使命,如何实现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呢?

1、合理规划、统一布局。

有关部门应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城市林业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而城市发展是对自然界绿色空间的最主要威胁,因此要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把城市林业纳入市政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贯彻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和绿视率;最后,要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规划的实现。

2、保护第一,开发利用第二。

因为原有森林是多年努力的结果,且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如不好好保护,将使多年辛勤成果付之东流,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扭转在城市建设中,有森林更好,没有森林也可以的旧观念;要研究当代人的生活规律,让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城市林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仅要把他们从重要性上深入理解,而且要从技术、实际知识予以掌握,成为既是城市林业的受益者,又是城市林业的设计者,树木花卉的种植和养护管理者,提高他们利用植物材料改善城市环境的能力;另外,要寓教于参观游览之中,以确定市树、市花、植树节绿化周等方式向全民普及城市林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意识。

3、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实行补偿使用制度。

城市林业的发展于城市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乃至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林业属于社会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以成为当代人民的普遍共识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8]为了把城市林业建设真正落到实处需要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增进后劲,要实行公益林补偿制度。要充分利用新森林法、保护天然林、,控制采伐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使生态林区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城市林业的发展。

4.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使改善城市环境,具体讲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行高标准的养护管理,集约经营。同时,要理顺体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园林部门管理城区、林业部门管理城外,而且分属两个管理系统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就容易解决矛盾,有利于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

5.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大专以上的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9]

六.对城市林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1、规划城市总统绿化目标

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城市,应有一定的绿地面积,以及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不能低于人们生活所需要的最低线,所以各城市在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中,应将城市绿地面积作为重要内容规划进去,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按城市实际财力分年度实施,使城市逐渐改变为“林中只城”。同时,把这项总体绿化工程作为领导政绩考核项目之一,作为文明城市或文明单位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进取。

2、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认识的不足,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对城市林业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对城市林业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10]

3、开展全民植树活动

充分利用每年的植树节期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让每个市民都参加到这项工程上来,增强市民的知绿、爱绿意识。开展一些纪念林、纪念树的栽植活动,还有结婚纪念树,学生毕业纪念林以及某些重大节日纪念树的栽植。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会的力量让市民自愿成立“文明护绿”“社区护绿”等自愿工程,开展多样化的植树护绿活动,人人懂得“人建设环境,环境陶冶人”的辨证思想,这样才能使城市逐渐绿起来,变成“房在林中,人在绿中”风景优美的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保证。

篇10

省扶贫开发局:

2018年,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由实施高峰期转入精细管理期,在省农发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省级各项目管理单位及早部署项目审查、下达批复;省项目办高度重视项目实施督查、问题整改;两市项目办主动抓项目协调、各县(区)项目办及项目执行单位主动抓项目具体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已按照年度计划安排稳步推进。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年项目投资概况

2018年度项目总投资约11273万元,占整个项目总投资70812.7万元的15.9%。按出资比例为IFAD贷款3804.2万元、政府配套3552.8万元(包含项目管理费708万元)、银行贷款1768万元、合作社和农户自筹共计2148万元。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下达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1月初,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2018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和《2018年度项目采购计划》获得国际农发基金“不反对”意见。省项目办以青农扶办〔2018〕2号文件下达了工作计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项目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采购计划要求,抓紧编制2018年度项目实施方案、采购方案并报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2.落实2018年度国内配套资金。省项目办根据国际农发基金批准的《2018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积极同各省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衔接,确定2018年度项目投资规模,落实国内配套资金2770万元(不包含各县区历年结余资金)。3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2018〕30号文件下达了国内配套资金。

3.持续强化项目督查检查。为保证各项目县(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省项目办多次联合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赴各地区进行项目督查检查。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今年3月27日至4月4日,省项目办会同省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厅等部门对我省2018年度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往年度项目遗留问题进行了排查,以青农扶办〔2018〕5号文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6月,省扶贫开发局盛宗毅副局长带队,联合省水利厅、农牧厅再次对项目实施管理、财务提款报账、项目档案归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督查,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项目实施管理、提款报账等工作,安排部署迎接2018年度国际农发基金项目评估检查团各项工作。

4.项目首款报账顺利完成。我省2018年度项目首笔报账申请于2月14日由省财政厅正式向国际农发基金总部提交,经审查、批准、转付等程序,3月13日报账资金回补到账,共历时18个工作日。省项目办主动配合省财政厅对各县(区)提交的报账资料实行了最高标准的严格审核,各类报账资料进行了至少3次以上的审查、补充和完善,确保各类项目报账信息完整、准确、有效。经国际农发基金审核后,所有报账资料一次性通过,各类报账信息通过率100%,为项目资金顺利回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笔报账共申请资金2652524欧元,实际到账资金2652524欧元,报账资金到位率100%。项目报账资金的到位,有效缓解了各项目县(区)资金短缺的压力,为全面完成国际农发基金要求的年度提款报账任务奠定良好开端,为各类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及时的资金保障。目前,即将实现向国际农发基金的第二次报账申请,报账金额约5000万元人民币。

5.完成项目年度审计。根据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建设的要求,省审计厅对我省国际农发基金2017年度项目进行了审计,这是我省农发项目按照外方规定接受的第二次年度审计。目前全部审计工作程序已完成,省项目办已根据审计要求回复了征求意见,待正式审计报告送达后,立即开展相应的整改工作。

6、开展中期调查评估。2018年我省项目将迎来国际农发基金的中期评估。为做好中期评估各项工作,省项目办下发了青农扶办〔2018〕7号文件,对中期调查、开展评估、迎接检查等各项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部署,目前中期调查工作已全面开展。预计6月30日前,中期调查报告、中期评估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监测评价报告等工作能够全部完成,按照国际农发基金要求的时间节点,按时上报各类报告报表。

7.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协调省财政厅落实了2018年度项目管理费128万元;二是赴湖北省进行了中期评估考察学习;三是新聘用工作人员2名,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管理

2018年,我省项目将由实施高峰期转入精细管理期,除抓好各类项目实施外,还要开展提款报账、赠款项目、金融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下一步省项目办将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工作。一是抓好2018年度各类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照年度计划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对个别县(区)以往年度未完成项目进行重点跟进,确保项目在2018年内全面完成并实现提款报账。

(二)做好项目年度检查工作

国际农发基金将于7月2日派出评估检查团来青,对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第三次年度检查。为做好迎接评估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省项目办将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意见,及早安排部署,力争2018年度检查获得“满意”评价,继续保持我省项目在国内在建项目中的领先地位。一是认真总结自2017年7月至今的项目进展情况,部署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迎检方案的制定;二是对照2017年项目检查团同我省签署的《备忘录》,逐条逐项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备忘录各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归纳;三是结合6月的督查工作,督促各县(区)项目办及项目执行单位着手对项目相关的文件、会议纪要、项目文本及批复、影像等重要文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四是要求各县(区)项目办衔接各执行单位,确定本地区项目检查地点、检查路线、陪同人员等,特别做好各项目点的准备工作。五是做好中期调查报告、中期评估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监测评价报告的完善,按时提交报告报表。六是根据同检查团签订的《2018年度备忘录》,提前部署各项工作、科学合理细化内容、及时下达工作任务、抓好工作开展落实,确保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二)做好审计整改相关工作。

根据审计工作程序,省审计厅于近日将正式向国家审计署和国际农发基金提交《2017年度项目审计报告》。省项目办将根据《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整改工作,按照程序和时间要求,向省审计厅审计组和国际农发基金北京办事处报告整改情况。省项目办将印发《审计报告》至各地各部门,要求认真对照梳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规范项目实施和管理。

(三)做好项目提款报账工作

根据我省项目实际进度,力争在2018年下半年能够实现两次提款报账工作,不仅完成国际农发基金给我省下达的7000万人民币的报账任务,更要争取全年完成13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回补量,充分解决各县(区)项目资金短缺的压力。一是督查各县(区)项目办财务账务处理情况;二是指导各县(区)项目办做好项目文件、资料、票据、凭证等报账资料的收集工作;三是协调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对各自“归口管理”的项目执行单位报账进度给予更多关注和督促。

(四)做好年度计划编制工作

根据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实施管理要求,省项目办将在10月份组织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各县(区)项目办、项目执行单位开展2019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省项目办将提前谋划、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制定2019年度的计划。一是结合2018年项目执行实际,在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各县(区)意见后,合理制定2019年度的项目实施内容、规模、资金投入等;二是结合2018年项目采购执行实际,在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各县(区)意见后,科学制定2019年度的项目采购方式;三是及早向国际农发基金上报编制完善的计划,在获得“不反对”意见后,及时印发至各地各部门,为各地各部门提前做好2019年项目前期准备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