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精益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精益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经济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本身就有符合人类目的的价值,而道德不是某种消极的、外在于人的规范。从根本上说,道德是人们的一种内在的基本要求,有道德地活着才是人生意义的根本内容。在人的经济行为中,既要有“利”,还要合“义”。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才是正当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会特别注重道德因素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人们考虑到道德因素的积极意义,他们的经济行为将会变得更合理、更持久,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会更有效用价值。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道德问题是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但这个话题不只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也存在于古代社会中,可以说它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道德课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初期,有关经济和伦理的相关性议题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即所谓“义利之辨”。
一、义利观
(一)义利关系
义利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伦理范畴。“义”在广义上是对人们一切社会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的理论概括和抽象,它为规范和评价人们各种社会行为的是非善恶提供了道德标准。把这种广义的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与人们具体的利益关系相结合,形成对经济利益的获取与其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即义利关系。
在人们共同的社会中所形成的某种社会关系,必然会产生一种与个别人的个人利益相对并独立于个人利益之外,以普遍利益形式表现出来的共同利益,它以观念形态的“神圣力量”决定着、制约着人们的取利行为,用中国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来表述,这便是“以义制利”。在义利范畴中,“义”与“利”是一对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它们之所以相互矛盾和对立,是因为两者体现的是各自不同的利益;它们之所以有同一性,并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是因为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义利关系所体现的这种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目前与长远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二)中国传统义利观
关于义利之辨的话题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先秦诸子百家,中经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以至近现代的各种道德学说。儒家认为第一要务就是辩义务,别理欲,主张先义后利。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则强调仁义,不必谈利。荀子主张“隆礼贵义”,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王充则提出“礼义之行在谷足”(《论衡》)。西汉董仲舒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度制》)的观点,这些对宋明理学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程颢、程颐、朱熹等都持有这种观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义和利是相互排斥的。而墨家却主张义利合一,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法家则主张功利,反对空谈仁义。道家既不谈俗世的道德,也不讲世俗的利益,而是讲“绝仁弃利”。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这种“义利之辨”,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古典经济伦理,一种充满着中国古代道德智慧的经济伦理,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资源非常丰富,值得我们好好的温习和利用。
二、经济生活中的道德意义
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不断超越的目的性追求,因而经济生活本身不仅是合乎人类目的的,而且它也在不断地实现和提升着人类自身的目的。从合乎人类生活需求和价值目的的这一根本性意义来看,经济生活本身是合乎道德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富兰克林说过,追求财富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也是人应尽的义务。马克斯·韦伯发现资本主义精神的奥秘在于工作伦理的建立。因为,资本主义运动如果没有某种根本性的人力资本,特别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支持,仅仅依靠资本和技术的变革是无法实现的[1]。韦伯还发现,新教伦理精神诸如:勤俭、接生、敬业等等,实际上成为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得以启动的一种精神动力。正是由于这些观念的作用,使得当时的人们能够积攒资本,逐步形成强烈的追求更大财富的普遍社会心理和行为动机。同样,在谈到人类经济生活本身具有内在的道德目的的时候,也可以做类似的推理。就人类道德生活目的本身来说,并不排除也不应该排除人们的正当的经济利益。正当的经济利益追求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基本的道德权利,因而是合乎道德且应当也是道德所提倡的价值行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道德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生活的实践智慧或学问,是让人们过得更加幸福的生活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追求正当的经济利益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的价值基础。过去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道德学家们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一开始就站在与经济学相对立的立场上来谈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伦理学家不理解现代经济科学,甚至不理解经济生活本身。他们把道德看成是超越于经济生活之上的某种更高的价值层次,殊不知道德本身实际就体现在人类正当的经济生活之中,而不是悬空无着的精神幻觉。
三、经济伦理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经济伦理
“经济伦理”是一个组合名词。它是由“经济”和“伦理”两个词组成。“经济伦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出现迄今不过30年,最早是由德国人开始这方面的研究[2]。与经济学相比经济伦理大约是在20世纪后期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现代社会状况开始受到日益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的挑战时,逐渐从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地带脱颖而出的。经济伦理的研究不是一般地面对现代经济生活和现代经济学的各种问题评头品足。经济伦理研究不是也不能是现代经济问题的简单裁判,它必须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中间,能够成为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解释的一个基本要素。所以,它要为人类及其经济生活、经济行为达到一种既具有道德伦理的正当性,又具有合乎经济理性的有效性的理想状态,提供它独特的伦理价值分析和解释。经济伦理实际上就是在参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实践中,成为其合理有效运行的内在价值力量。
(二)经济伦理存在的重要性
在短短的20多年里,从伦理学者到经济学者都在关注经济伦理,且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能产生这么大的理论魅力,足以显示经济伦理的重要价值了。经济伦理之所以突显其重要性,大体有以下三个因素:第一,社会现实的生活,特别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使得经济伦理成为了一种时代性的普遍课题。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谈到,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往所有时代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财富。但他在惊叹以资本主义为先锋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的同时,也发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重大道德问题。诸如:自利最大化行为动机引发的利己主义,社会不平等状况下的价值剥削(“劳动价值说”“剩余价值论”);商品经济对人际伦理关系的冲击和侵蚀(人际关系的冷酷性)等等。
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经济问题凸显。经济生活的问题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性问题。所以经济问题也引发了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由于社会分配过度不公所引起的社会不安。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差别过大,那么这个社会的公正与秩序就是可疑的。由此,民众的普遍心理及其对社会环境的反应,包括对政府,乃至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态度就会是消极的,甚至是否定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经济问题当做纯粹的经济学问题来看,它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广,很复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经济伦理的概念就显得更为重要。经济作为一种价值,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意义,它要服从更高的目的性价值。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伦理学揭示了人生的终极目的:人应该如何活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的经济问题最终都必定导出或演化成一个更深刻、更复杂的价值问题。
第二,现代经济生活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知识处理范畴,经济学本身无法独立处理这些问题。比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厉以宁教授提出所谓“三次分配”的理论。首先是市场分配;其次是政府调节(通过制度的安排来减弱贫富之间的差异);最后是道德分配。诸如:鼓励社会慈善事业,就像希望工程一类的措施[3]。无论是制度安排,还是道德分配,这些都不是经济学所能单独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的方式恰恰是一种非经济理性的方式,所以有的经济学者说“经济学不讲道德”。经济学的一些主张常常受到伦理学的批评。
第三,从价值角度看,经济问题本身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意义,因此,它的解决归根到底要诉求于伦理的价值解释。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价值解释。作为以“人应该怎样生活”为目的的伦理学,它所研究的价值主题,始终就有人生根本目的的意味,经济问题最终也必然会演化为经济的伦理问题。
四、结语
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要有“利”,而且要合“义”。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才是正当可行的。只有考虑到道德因素的经济意义,人们的经济行为才会变得更合理更持久。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用正确积极的道德伦理指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然而,经济生活只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不是全部。环境问题也是经济伦理研究要考虑到的。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构成了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部分是由于我们人类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手段,但仅仅靠经济的方式或手段是不够的。由此经济伦理就成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建立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也是经济伦理的一个新的维度。经济行为的环境代价问题一方面涉及经济本身的费用与成本,同时也涉及到经济生活所涉及的社会成本和社会费用。环境代价最终表现为社会的代价,因此这个问题也有待于我们的关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
篇2
[关键词]电梯制造;精益生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D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31-01
精益生产是指从产品开发开始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够进行较好的写作,最终能够得到用户的满意。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采用流水型、多批量的产品管理模式。企业对产品生产中的每个流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在精益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产品生产的准时、自动。精益产品的生产模式是将产品的开发中消费者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产品的设计中能够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生产准备是同步进行,产品开发人员与生产人员能够及时的沟通交流,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工作效率。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多批次的生产方式,对生产的各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把关。
一、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的意义
精益生产方式是适应时展的产物,通过精益生产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多样化以及高标准。电梯制造公司在英国开始流线式的生产方式,这也是制造业机械大规模生产的开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的发展,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也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开始向精益化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我国的电梯制造公司也发生了如此的转变过程,为此,在电梯制造的发展中要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的进行变革,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梯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在竞争力方面还有待不断的提升。电梯企业在管理中还是存在管理方面比较落后,生产成本略高的现状。这些方面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梯制造公司的发展。为此这就需要电梯制造公司能够结合精益生产模式,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生产管理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的实践探索
(一)生产均衡化
在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模式首先要能够实现生产均衡化,要能够实现生产均衡化就需要实现日产量的均衡化。要能够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应用的实际情况,根据生产线的模式,做好相应的生产计划,使得整个生产过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此外还要能够做到工序方面的同步,要对工序之间的不同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其加工工艺、工作人员等方面进行研究,要能够使得各个工艺进行平衡。此外,还要能够培养多技能少人工,使得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而能够提升其工作效率。
(二)生产准时化
在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要能够保证生产的准时化,要让生产能够真正流动起来,提高电梯生产效率并完善补货机制,使得电梯生产线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准时化为具体的提供了相应的标准,使得在生产中如果出现问题就能够通过时间显示出来。在电梯生产过程中通过看板管理方式来查看电梯制造中出现的零件、数量以及时间等问题。这就需要在电梯制造过程中对相关零件进行标准化的分析,并能够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方式。使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进行较好的沟通,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提升生产效率。随着在电梯管理中逐渐意识到精益生产管理对其的重要作用,在精益生产模式推行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产品用途多方面的业务等来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此外,还要能够进行自主创新,在技术层面进行不断的研究,提升其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电梯企业的发展。
(三)重视细节发展
在电梯制造精益化生产过程中要能够注重细节的检查,一定要把握细节质量才能够保证生产的科学性。对电梯公司来说面向消费者比较广泛,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为此,在电梯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注重细节方面的生产,考虑到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使得在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得到一定的知名度。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增高,电梯在应用广泛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电梯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详细的探究,能够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把关。在电梯精益生产过程中就要求每个环节都要能够紧密配合,并能够及时有效的沟通,以此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电梯的质量。
(四)注重实用效果
在企业生产中使得产能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才能够使得企业得到持续的发展。精益化生产模式在电梯制造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使得企业生产效能大幅度提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得生a周期能够得到改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科学化的管理和生产。此外,在管理模式上也要不断的进行改善,对生产线进行合理规划,在生产方式上不断降低其生产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完善相应的生产机制,使得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结语
制造企业的发展中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精益化生产在电梯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使得生产和管理更加科学化,提升其生产效率。在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模式首先要能够实现生产均衡化,要能够保证生产的准时化,要让生产能够真正流动起来,提高电梯生产效率并完善补货机制,使得电梯生产线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定要把握细节质量才能够保证生产的科学性。精益化生产模式在电梯制造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精益化生产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在细节以及管理方面更加完善、科学化,也能够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从而使得生产效能有所提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将精细化生产落到实处,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占文,荆树伟.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481-487.
[2]陈志远.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的实践研究[J].科技展望,2014,16:170.
[3]熊言福.电梯制造公司推进精益生产的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3:221.
[4]颜焱虎.浅析精益生产的推进实践[J].印制电路信息,2010,10:45-48.
[5].精益生产管理,更是一种理念与文化――谢勇谈现代生产方式下精益生产管理如何与现代生产接轨[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1,07:8-11.
篇3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精益管理;电力企业
作者简介:郭飞云(1987-),女,福建福安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助理讲师。(福建福州350009);居和敏(1981-),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城西分局,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23-02
安全是电力企业常谈常新的主题,安全文化是电力企业中个人和集体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将每位员工的热情都引入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去,积极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进而建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因此在电力企业开展安全文件建设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改善和创新企业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供电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均非常重视,将安全放在首位,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1]。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所减少,不过相当于其他行业来说仍是不少。究其原因与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的特性有一定关系,与员工个人的操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但也与公司在安全文化精神引导的投入不足有关。定期的员工常规安全培训、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知识竞赛,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但并没有让每个员工从自我意识上深入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目前的安全培训还不够系统,很多员工对日常生产工作方面的安全知识了解较多,但当员工面临应急事件时该如何处置方面的安全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难免出现问题,违章作业、违规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以及习惯性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供电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引进了不少先进科技技术、设备,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员工的安全,但在引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体系有所欠缺。
在电力企业工作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设备的安全投入和奖惩的力度逐年加大,为确保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通过对班组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一定层次的基本安全要求,要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目标,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不能再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
安全文化进班组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促进安全生产的新的工作基石。实践证明,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二、基于精益管理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精益管理简介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任何一个细节上的麻痹大意和管理上的疏忽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安全生产必须走精益管理之路,唯有求精、求细,才能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护航[2-3]。
2.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精益化建设的原则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根本,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其总体目标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最终形成安全生产的行为标准,实现持续的安全生产。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管理灵活性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管理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4]。精益管理的理念符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全员的精益管理意识。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领导层的认识和决心,更要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强化职工的主动性,让企业全员都成为安全管理的参与者。通过创建精益安全文化,形成支撑员工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创精益品牌,做精益人,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零浪费及面对应急事件处置时的快速反应。
(2)坚持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根本的效果,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过程,应该紧密围绕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分层、分步的实施。准确把握远景和近况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准确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做到全面统筹,准确把握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才能抓住根本和关键。从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抓起,点滴创建,点滴培育,循序渐进,积累经验,扎扎实实地把创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3)坚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直接为安全生产服务,因而必须在建设的形式和具体措施上体现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起到指导、规范职工意识、行为的作用。
(4)坚持注重应用、务求实效的原则。推行精益管理,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但关键还是要抓好应用,要在应用中牢固树立务实的工作态度,从空中落回实地,避虚就实,化思想为行动。力争取得实效,实现细化、量化和标准化,在安全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用细节说话,用数字说话。比如在对事故可测算、可量化、可对比的实际经济效益。避免纸上谈兵,生搬硬套,努力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公司的实际需求、业务特点和管理基础紧密结合,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提高,形成富有电网特色的精益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体系。
3.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精益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以精益管理理念实施安全文化过程教育。班组员工的电力企业基层员工,对其安全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文化进电力企业班组不仅仅是一种安全文化发展的趋势,更是一种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基础。班组安全文化是为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享受安全文化给员工带来的快乐和舒心。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而电力企业在经历事故的痛楚之后,便是教育、教育再教育,教育的成效可能是面对接二连三的事故。因此有必要注重员工的安全文化过程教育环节,从思想根源上解决无效的劳动。
首先,除了让员工学习必需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之外,重要的是增加自身的安全意识,具备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只有自己意识到人身安全最为宝贵,员工才会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其次,通过对事故过程的分析,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事故的责任者和防范措施,举一反三,对类似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提早作出预防对策。再次,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或过于自信,需按规程标准化作业,将操作过程控制到安全状态。最后,企业要关心员工,对于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分散心理的因素,从心忠诚于企业的发展。
(2)以精益管理思想标准化组织措施、规范化技术措施。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怎样去实践安全理念和完成生产工作。措施即是落实安全理念和具体工作的方法。
精益管理目标把缺陷及时消灭在每一个环节,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能照搬照套电业安全规程,而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性制定符合企业的组织措施,一个措施制度对应一个环节,把好每个环节也即是把好了组织措施的安全关口。
技术措施的标准化包括操作、巡视、检修三个环节的标准化。一是操作标准化要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有操作都执行标准程序,特别是对关键的步骤,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到场签字,保证从各方面督促操作标准化的实施。二是巡视标准化应着重体现在精细性、数字化、时间性和责任性。三是检修作业标准化着重以“事前分析、事后总结”为思路,实行现场作业标准化,纠正作业中盲目蛮干、习惯性违章等毛病,同时实行作业监督标准化管理,严把作业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
(3)以精益管理思想完善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精益管理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从公司到各生产部门、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通过建立组织、确立目标、落实责任、制定计划、开展活动、设计考核与激励机制、确立新的目标等一系列活动形成闭环管理,将精益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来。例如,运用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使安全文化建设体现于企业的组织、流程、政策之中,努力改善职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5]。
实行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和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通过对安全目标的分解,使每个责任人都明确职责和任务。比如在线路和设备管理过程中,划分设备责任人,建立设备台账,让每个设备主人了解自己负责的设备,熟悉其运行状况,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快速的事故抢修做好基础。
闭环流程中定目标、做计划都相对容易,关键环节是“开展活动”,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增加对精益管理的理解,从实际效果中感受精益管理的魅力。因此,要注重抓好培训和开展活动。
(4)以精益管理思想完善应急处置体系。精益管理注重提高质量,因此应急预案特别是电力企业重大活动仪式的保供电方案的制订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可能性,既要以常规预案为基础,又要从政治高度完善预案条款,增强电力人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使预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的实施不仅仅是对紧急事件的简单练习,需融入到各管理部门、职能部室、班组的日常培训工作中,通过实际演练及演练后的集中讨论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通过实际演练可以使应急人员和事故当事人了解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协调各部门等,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使事故中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结语
安全生产必须走精益管理之路,需要从实事、细事做起。唯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求精细、做到位、重实效才能真正地把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但实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精益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将是一条漫长的、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路。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勤于总结,善于思考,不断积极实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才能真正的让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安军.对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J].供电企业管理,2006,(3):40-42.
[2]连浩,赵向东,张东生.建设项目精益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64.
[3]艾嘉祥,冯浩.对电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06,(8):18-20.
篇4
近期,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学习,聆听了老师的授课.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识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细细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了解到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还提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现实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或平淡,或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每一个个体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就会出现100-1=0的现象.因此,在现代管理中细节决定实体发展的成败.
其次,从自身而言,通过学习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业必作"人"一样的系统,把总经理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很可能就是寸步难行.第三,就企业而言.认为应该加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就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种意识,观念,是种态度与文化.因此,在企业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企业在竞争中才能步步为赢!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班学习,使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精细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细化管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意义.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放眼未来,与广大同仁们一起,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原则
会计电算化从定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即利用会计软件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难以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广义上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代替人脑部分工作,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还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设,总之是指与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关的所有工作。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处于整个社会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大潮中诸领域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会计电算化极大程度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同时也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传统会计只要懂得计账、算账、报账等相关会计知识就可以胜任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从事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不但要精通基本的会计业务,同时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以及应用原理。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原理、又懂会计业务处理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那么对于这种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心理准备原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原则”。大凡我们做一件事情,若首先在心理上有个意愿和倾向,那么做起来就会觉得轻松愉快;反之如果学生在心理上有抵触的心理,那么做起来,就会觉得十分苦恼,十分吃力。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运用一些实际生动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有所期待,从而对所学学科产生不习动机和较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那样不但教师讲得会得心应手,就连学生也会学的轻松自如。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基本条件,是让学生愿意去工作或吃苦所得的经验。有时是与愉快极端相反的。因此教师在引起学生兴趣时要慎重,倘若以嬉戏娱悦为事,那就是放纵学生,有违教学的宗旨,造成贻误。
二、精益求精原则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精益求精区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十全十美”,它所指的是账目清晰、准确、无遗漏等。会计电算化不同以往任何学科,也就是说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同于其它工作人员,它在工作中每天都要与数字打交道,主要职能是保证会计信息也就是账目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性,为经济管理者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以精益求精的原则要求学生,并将这项原则贯穿到整个学习、生活中,以保证将来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
三、思想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原则
对于一名会计人员是与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直接相接确的人员,这就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自身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要求我们的教育部门与教师在安排和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能将思想素质教育摒弃,要时时刻刻贯穿在教育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精神,为人正派、光明磊落,遵守财经法律法规,不为利益所动摇。
四、实际 案例教学原则
这项原则是会计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也是重中之重的原则。“案例法”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教学方式。会计电算化在教学中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中学习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而与实践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员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员在分析、应用理论知识上都有很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上可以进行讨论,一些学员在热烈的讨论中就会将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时自主的进行完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找出更加完备的答案。这种方法尤其对一些独立工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中锻炼其自主工作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通过分析案例的同时,会不自主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总之,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只有遵循以上四项原则,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复合型电算化会计人才,只有一手抓思想素质教育,一手抓业务理论应用教育,才能培养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邸平.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
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张立.论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
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7).
[3]崔春鸣.浅谈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7).
[4]杨汝斌.浅谈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意
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1,(5).
篇6
学习——就像人们的衣食住行一样贴近我们的生活,在参与"建设学习型班组"的过程中,以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学会自我超越,学会心灵的转换,学会建立共同的愿景、团体学习,学会用系统思考解决各种问题。五天的培训学习中,杨文库老师讲解的“精益管理理论知识及工具方法应用”使我认识到,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强迫员工服从,而是鼓励大家追求相同的目标。精益管理的本质:就是在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目标下,不断的消除浪费的一种思维模式,不断的使生产过程变瘦的一种精益理念。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以消除浪费为核心思想。学会使用5W即5个WHY分析法,通过不断的对问题问“为什么”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解决问题的信息,从而达成共识,使问题得以最终解决的管理工具。姜立松老师的“学习型班组创建报告”以亲身体会,生动的给我们讲解了,从班组长做起的经历,更是给我们每名班组长起到了巨大的激励。还有夏忠老师讲解的“如何创建学习型班组”、孙艳红老师讲解的“公司班组6S管理”、刘新玉老师讲解的“班组安全管理及标准化”等,都使我们受益匪浅。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指挥者也是监督者,更是一名领导者和直接生产者,起着一线的指挥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直接的结果。班组长要充分发挥全班组的积极性,保证安全第一,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降低成本,防止工伤和重大的伤亡,这是一名班组长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班组长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注意自我反思,要辅助上级,完成生产管理职责。
一、 观念的转变
学习型班组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他的创建首先是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态度决定一切"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学习型班组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检验团队的标准,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与工作中去,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学习型班组所强调的学习,并不是通常我们在学校所接受的那种灌输式学习,是自己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学习。"谦受益、满招损",我们首先得有谦虚的态度,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去发现新事物、新知识,这其实也是培养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学习型班组的学习讲究的是感悟,是主动的去撷取,去开拓未知的领域,达到创新,以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班组从准备培训资料起,把观念更新作为重头戏,初步拟定着重培育以下新观念:1.树立危机意识,变平淡度日为发奋进取;2.树立创新意识,变默守陈规为标新立异;3树立责任意识,变相互推诿为勇挑重担;4、培育拼搏精神,变自抱自弃为自我超越;5、培育团队精神,变各自为政为默契配合;6、培育奉献精神,变邀功请赏为任劳任怨;7.培养学习风气,变被动受训为主动钻研;8。培养科学思维,变个别关注为系统思考;9养心智摸式.变怨天尤人为反观自省。
二、融入学习型班组的要点
学习型班组的核心是创新,如果连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凡事都不能做好,更谈不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融入学习型组织的前提,首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胜任自己的本职岗位,掌握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熟悉设备工艺的基本参数,这样才有去追求更高目标的基础。
三、制定计划
每一个人针对如何融入到学习型班组的创建中去,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目前自已所达到的阶段,制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对自己来说具备可执行性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放在心里作为一种潜在的目标・也可写下来。有了计划坚持不解的去执行与实现。
四、快乐工作
快乐就是ー种心态,也是一种信心的体现。“今天我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不断的问自己、不断的总结,从心情的劳动中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我们才能去体会到一份成功的乐趣,从紧张工作中找到一种成就感;具有这种成就感,我们才能体会到工作、生活中的快乐。只有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工作,才能有清醒的头脑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才能能毫无喂惧的去面对挫折与困难,才能持之以恒、务实高效的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对标学习
在学习中,光局限在自己的领域中还不行,这样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停步不前。
所以我们还得为自己找到一个标杆,一个学习与超越的标杆。通过对标学习来充实自己,为自己所用。
篇7
关键词:精益生产;产品开发;并行工程;“七种浪费”;工程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178-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85
自日本丰田公司强势崛起、力压世界汽车巨头,成为汽车制造的霸主,精益生产模式成为全球学习热点,遍地开花。如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精益生产已相当完善和成熟,特别是在制造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带来的经济收益十分显著;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制造精细化、差异化的实现。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制造过程不再成为瓶颈,产品如何更好地更新换代满足客户的需要成为新的重点课题。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率先在产品开发中提出并应用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的理念,且卓有成效,于是CE迅速成为了研究和学习的热点。经查证,关于并行工程概念、特性及具体应用方面的论述已比较多,但鲜有结合精益生产思维阐述并行工程的优越性方面的文章。本文借鉴精益思维,定义了产品开发过程的“七种浪费”,力图从并行工程中寻求抑制浪费的措施。
1 精益生产思想及“七种浪费”简述
精益生产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自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大野耐一等人创立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重视及推广,在借鉴丰田生产方式(TPS)基础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改进建立了自己的精益生产方式,如通用全球制造系统(GMS)、德尔福制造系统(DMS)、福特生产方式(FPS)、法雷奥生产系统(VPS)等。尽管大家定义的名称不同、运用过程也存在差异,但其核心都是一致的,即实现及时制造、消除一切浪费。
简单地说,精益生产的就是要实现“5个精确”(或“5个恰当”)和“2个零”:将精确(恰当)数量的零件,通过精确(恰当)的包装和运输,在精确(恰当)的时间,送达精确(恰当)的位置,完成精确(恰当)的装配,生产过程“零缺陷”,按需制造“零库存”。实现“5精确、2个零”的精益生产过程,就是消除浪费的过程。
那何为浪费呢?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浪费是指生产和生活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不合理使用的一种行为和现象;多表示由于管理和配置的失误,导致消耗的资源超出了完成某项活动本身所需要的资源数量。在精益思想中,制造产品过程中正向改变产品特性(符合客户需求和产品制造标准)的直接操作时间,称为增值时间;其他操作时间都称为非增值时间。非增值时间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了实现增值作业必不可少的辅助动作的操作时间,比如取放工具、工装安装时间等;第二类是完全不创造价值却又实际存在的操作时间,如步行、等待、管理工作等。所以精益生产中消除浪费就是缩短非增值时间的过程。图1所示为流水线上某工位循环往复的操作的8个步骤,只有步骤4是正向改变产品特性的,其操作时间为增值时间,其余均为非增值时间;1、3、6为第一类非增值时间,2、5、7、8为第二类非增值时间。
按生产过程中存在形式差异,精益生产将浪费归纳为七种,简称“七种浪费”,见图2。
第一,过度生产。指违反“及时生产”的原则、制造过多或过早造成的浪费,直观表现为带来缺件或溢库。假如客户需求产品1000件,却提前生产出1500件,造成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畅、生产不均衡等其他诸多问题,被称为“最大的浪费”。
第二,多余动作。表现为工位内布局不恰当、操作指导书设计不合理引起的操作员存在增值操作以外的动作,也包含员工未按标准化而自带的过多操作。
第三,物料搬运。表现有工序间距离过长,物料未按制定的路线运输、物料包装不符合标准、处理溢出物料过程等。
第四,等待浪费。包含工作不均衡、设备故障多而效率低、供货不及导致的人工等待,也包含设备闲置等待浪费,还有生产计划经常变动导致的换产等待浪费。
第五,库存浪费。包括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及成品库存,库存带来的有产品积压变质风险、占用仓储空间、造成先进先出等管理问题、产生不必要的搬运等系列浪费,所以精益生产将库存称为“万恶之源”,力求“零库存”。
第六,过多操作。是指在已满足产品质量标准(客户需求)之外提高特性所付出的额外操作,在已固定售价的前提下,这显然是客户所乐见的,但是对厂家来说却是资源浪费。
第七,返修浪费。即对不良品进行修正造成的损耗,包含人力、设备、耗材及交货延迟,精益生产崇尚“零缺陷”就是为了消除该类浪费。
七种浪费中,多余动作可能隐藏于任何操作员的所有工作中;其余的六种浪费之间则可能相互触发,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3所示:
2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七种浪费”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串联的过程,按顺序逐一完成上游工作再进入下一工序,除了相邻工作有联系外,各工作间几乎是独立的存在,与之匹配的各部门间也缺乏沟通交流。这必然导致工作团队沟通渠道不畅,目标不一致、相互需求不明确,进而引发各种冲突,甚至引发上游多项工作的返工,图4为各环节间常见的返工走向示意图。根据上一部分阐述,这就存在着极大的浪费。
那么是否可以将精益思想应用到产品开发中,归纳出相应的“七种浪费”呢?笔者尝试归纳如表1所示:
第一,计划异动。与正常的生产制造不同,产品开发属于项目、是非常规性的活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计划往往会随进度而调整。便于解释,引入正常的计划变动和异常计划变动概念,前者是整个团队开发效率提升、进程提前、前后工序均能正常衔接,利于目更快更好完成,而主动优化计划的活动;后者是由于某一环节突然延误而导致原定计划无法执行,被动调整计划的活动,譬如缺料、设备未按期到货、设计数据丢失、图纸交付滞后、产品性能需重大调整等。显然两种计划变动都会造成一定的消耗,但一般计划正常变动的消耗在可承受范围内并于其他方面给项目换来更大的价值,利大于弊;而计划异动所消耗的时间、人力、物力在整个项目范围内无法抵消,因此将计划异动列为产品开发的浪费之一。
第二,管理浪费。对应于工位布置或操作指导书不当,产品开发过程中沟通、协调、审批等管理活动更具普遍性,因此以管理过程的不良消耗作为一种浪费种类型。典型管理浪费包括组织机构不稳定人员频繁变动、团队职责定义不清晰、怠工不作为、审批流程繁琐、沟通渠道不畅、无效会议等低效、无效管理活动。与多余动作可能存在于生产制造的每一个过程,管理浪费也普遍隐藏于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不容忽视。
第三,转运浪费。有实物的非常规流动,如因计划调整而引发物料、设备、工具转移;也包含数据的异常流动,例如串行沟通渠道,数据更新后无法实现点对点交流,需要逐一传递,传输时间及风险增加。
第四,等待浪费。典型事例有:计划不合理出现上下工序衔接空档,上游工作滞后导致下工序无法推进,决策不及时,分工不均衡导致人或设备局部闲置等引发的浪费活动。
第五,库存浪费。主要指设备、工具、数据、人员等配置和材料、制品过多滞留库房。
第六,过多操作。泛指在满足产品标准之外的过度设计和多次加工。
第七,返工浪费。指不能满足产品标准或客户要求引发的返工,包含计划方案、图纸报告、工艺规划、设备安调、样品制造等修正过程。
同样的,产品开发过程的“七种浪费”也并非相互独立的,相互影响和转化关系更为复杂,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管理浪费可触发其他6种浪费,而其余的6种浪费活动都可能引起计划异动浪费,因此这二者是最普遍的浪费。
在传统的串联式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部门到点加入、独立运作,开发周期长,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就是缺失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目标不一致、相互需求理解有差,显然这些都容易引发“七种浪费”(图6),致使开发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并行工程的开发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3 并行工程简述
1986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所发表的R-338报告中,完整提出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的概念,即“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设计之初就全盘考虑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各环节,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的部门藩篱不良影响,强调参与者群体协同工作的效应,亦即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伊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产品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市场定位及用户需求),拉动企业内的各部门沟通明晰客户需求、明确相互制约条件及要求,避免后续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反复返工。因此,并行工程实际是通过在产品设计阶段即集中企业资源于规划阶段,多谋划以减少后续冲突,实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及用户满意度等目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从并行工程的产生背景及释义可知,它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第一,并行性:区别于传统产品的串联开发方式,并行工程需各部门产品开发工作同步开展(见图7),尽可能地减少前置任务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为了确保并行开发的有效性,产品数据需实现同步更新,确保实时唯一。
第二,一致性:一方面并行工程要求产品设计之初,集中各部门对产品市场定位、质量高度、成本控制、进度计划、制造策略等协商并达成共识,团队成员目标一致可有效为后续沟通减少或化解冲突;另一方面各区域基于同一产品数模工作,共用一个知识库及管理平台,数据信息一致。
第三,约束及继承性:各模块工作同步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规划、客户需求、质量要求等相互制约因素必然集中冲突在一起,所以并行工程要求产品设计之初建立约束条目,以应用于指导整个设计过程;而为了进一步的缩短开发周期和提高效率,已完成的约束条款将分门别类地形成知识库,供后续项目继承使用。
第四,集成管理:首先是项目团队人员集成管理,实现各部门、各模块负责人能快速响应,迅速消解冲突,推动领导决策,确保计划紧密执行;其次是信息的集成管理,建立适当的权限矩阵,确保数据唯一,同步更新,机密安全。
集成管理是并行工程重点和难点工作,良好的组织协调是促进和保障并行性、一致性、约束和继承性实现的基础。
4 并行工程能有效抑制浪费
下面从其特性出发,分析并行工程对于降低产品开发过程浪费的有效性,见表2。
表2 并行工程特性抑制浪费类型列表
特性说明 并行工程
特性 主要抑制的浪费类型
项目团队集成,组织稳定,高效沟通;数据集成,同步更新,统一 集成管理 管理浪费,等待浪费,转运浪费,计划异动
目标一致,数据&
信息一致 一致性 计划异动,库存浪费,管理浪费,等待浪费,转运浪费,过多操作
明确关联工序的需求,建立需求知识库供后续产品参考 约束及
继承性 返工浪费,管理浪费,等待浪费
并行开展工作 并行性 等待浪费,库存浪费
第一,集成管理性。产品开发开始即将不同部门的成员组成稳定的项目团队,分析产品的所有因素;分级确定协调管理负责人,响应机制,直至整个项目结束,可有效地抑制沟通不畅、人员变动、决策不及时等引发的管理浪费、等待浪费;统一的沟通平台,确保数据的同步更新和,可抑制信息的转运浪费,能集中分析、联动应对计划调整,降低产品计划异动,促进计划正向发展。
第二,一致性。项目初期,经过对拟开发产品各环节所有因素的讨论,已明确了产品概念、市场地位、质量水平、投产时间等基本信息,作为所有开发成员设计的基础,可降低过多操作和管理浪费;而后分解明确各阶段性工作时间节点,业务量,避免因时间点及业务量理解出入引起的计划异动和等待浪费;过程中数据、信息和计划一致,可减少无谓的会议(管理浪费),能针对性的备货,消除库存浪费和转运浪费。
第三,约束及继承性。约束性包括质量水平、投产时间等基本产品信息约束,还包括各工序、部门间相互之间的需求,比如销售对产品设计提出的客户需求、工艺装备能力对产品设计的限制、后工序对上游前置工作的时间要求等,以上约束信息提前相互确认、协商,能有效地避免返工、减少等待时间。将这些约束性条件及其他产品开发经验整理归档,后期产品开发继承使用,可以减少会议沟通、整理等管理动作,降低管理浪费。制造需求(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简称MR)就是目前汽车制造厂应用比较成熟的约束条件,它是在产品开发前期,制造工程师基于开发车型特点和工厂生产环境(设备能力、工艺需求、操作空间),整理出来的需求;前馈给产品设计工程师,作为产品开发时考虑的因素。MR建立数据库后,后续根据相应车型、平台、工装要求等进行筛选,实现继承应用,甚至固化成为生产工艺标准文件。
第四,并行开展各项工作,有效协调前后工作,能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抑制等待浪费,减少材料、设备、数据的仓储时间(库存浪费)。
综上,并行工程模式应用可以显著的降低产品开发中的浪费问题,减少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同时面向客户设计,相对于传统的串联模式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近年来其已成为制造业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及其附属产业,如今国际汽车巨头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等在并行工程的应用上已日益成熟、形成体系;尽管起步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并行工程开发技术也在国内各汽车制造厂中得到了普遍用,成为主流的产品开发模式。
5 并行工程支撑技术简介
经上所述,可知并行工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然而这些优越性如何获取或者能实现多少,取决于并行工程产品开发的水平。集成管理程度和灵活性越高,目标和数据一致性越好,信息同步性越佳,约束及继承性使用越顺畅,产品开发的并行性就越好,对应的抑制浪费及降本增效效果就越优。为促进并行工程的应用效果而使用的一些辅助方法和先进工具,称为并行工程支撑技术。
常用的并行工程技术有:
第一,组织重构。开发模式由串联形式变为并联,各部门由独立顺序作业变为集中工作,首先要重新构建符合并行工程的组织机构及相关运行机制,要指定专门的协调负责人、技术决策者、管理统筹者,并予以充分授权,以实现快速决策、及时协作和灵活响应。
第二,开发过程重构。依靠团队的力量,对原串行开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解剖分析,整理出关键工序清单、关联工序的前置及后续工作清单,理清每一工序的约束条件(客户需求、法规限制、设计能力、生产设备能力等)和时间周期,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分析、构建成最初的并行工程开发流程,后续实施过程中不断验证完善。
第三,计算机技术。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用于提高开发的效率及验证其正确性,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另一方面是基于计算和网络实施的协同环境平台,比如数据维护和系统、问题管理系统、电话会议系统、产品进度跟踪系统等,稳定的协同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集成管理,缩短数据的整理统计时间,确保信息一致和同步。
第四,反向工程技术。反向工程是指从模型(或事物)逆向分析出数据的方法,可以迅速地获得手工样品、对标产品的准确参数,作为产品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参考。
第五,互联网技术。并行工程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有环节,各部门、各环节同步开发,客户需求如何传递到正确的设计者、设计者之间需求冲突、管理者(协调者、决策者)如何快速获取并应对冲突点,这些问题应用适当的互联网相关技术可获得良好改善。
6 结语
因为明显的优势,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并行工程将获得更广泛应用;与时俱进,不断融合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及新思维,并行工程产品开发将获得长足的发展,更有效地削减浪费,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姚佐平.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2] 胡明.并行工程对制造企业加快交货期的作用及意义
[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2).
[3] 吕晶飞.并行工程在制造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现代制造技术及装备,2016,(7).
[4] 马玉敏,陈炳森,王晓强.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中的
应用[J].MECHATRONICS,1998,(5).
[5] 赵孝国.并行工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J].信
篇8
大家好!
我是人事部新来的,很荣幸来到贵公司,成为行政人事部的一员。在这里,我首先向大家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来自长沙大学中文与新闻系,是05届的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是贵公司接纳了我,让我更加树立要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只有这样我才能不辜负公司领导度我的信任。
人事部的工作繁琐但是很重要,它是公司正常运转的关键的纽带。在公司会议召开、活动组织、人员管理、工资定级、绩效考核、日常监督等许多看似简单实际关系公司发展的事情上,我的经验还不是那么丰富。但是,我相信,行政人事部领导的帮助和同事的关心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同时,在贵公司,我会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向周围优秀的领导和同事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步入社会,我会顺利完成从学生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相信我一定能适应公司的发展,跟上公司的步伐,把自己打造成为人事部合格的一员。计划变成行动,是个不断努力的过程,但是,我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更短。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理论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
现在学习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在理论学习上应该常学常思,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在理论的学习中,不仅仅要掌握政治理论,更要在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下功夫。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活学活用,把理论贯彻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
1 2 3(½ÓÉÏÒ³)¡¡²»¶ÏµÄÌá¸ß×Ô¼ºµÄÀíÂÛÐÞÑø£¬ÌáÉýÁ¼ºÃµÄÐÎÏó¡£ÔÚÈËʹÜÀí·½Ã棬¸úÔ±¹´ò½»µÀ£¬Ó¦¸Ã±¾×ÅÒÔÈËΪ±¾µÄÔÔò£¬¹ØÐÄÔ±¹µÄ·¢Õ¹£¬¼±Ô±¹Ö®Ëù¼±£¬ÏëÔ±¹Ö®ËùÏ룬×öºÃÔ±¹µÄ·þÎñÕß¡£Í¬Ê±£¬Ê÷Á¢×Ô¼ºÔÚ¹«Ë¾µÄÐÎÏó£¬ÈÏÕ渺ÔðµÄ×öºÃ×Ô¼ºµÄ±¾Ö°¹×÷£¬²»¹¼¸ºÍ¬ÊºÍÁìµ¼µÄÐÅÈΡ£
¶þ¡¢Å¬Á¦×êÑÐÒµÎñ£¬ÌáÉýרҵˮƽ¡£
Ò»¸öÈ˵ÄרҵËØÖÊ£¬ÊÇËûÔÚÕâ¸ö¸ÚλÉÏÄÜ·ñÕæÕýÁ¢×ãµÄÏȾöÌõ¼þ¡£ÎÒÉîÖª£¬×¨ÒµËØÖʶÔÎÒÀ´ËµÒâζ×Ų»¶ÏµÄѧϰ£¬²»¶ÏµÄ½ø²½£¬²»¶ÏµÄÇóË÷¡£ÎÒ»áÀûÓÃ×Ô¼ºÔÚѧУѧϰµÄ֪ʶºÍÏÖʵÖй×÷½áºÏÆðÀ´£¬²»¶ÏµØ×êÑÐ×Ô¼ºÔÚÈËÊ·½ÃæµÄÒµÎñ¡£ÓÈÆäÊÇÔÚ¹«ÎÄд×÷ÕâЩ·½Ã棬¸ü¼ÓÒª¼ÓÇ¿Ö®¼äµÄ»ýÀÛ£¬²»¶ÏµØѧϰ£¬ÉîÈëµÄ˼¿¼¡£Ã¿´Î֪ͨ¡¢Í¨¸æµÈÓ¦ÓÃÎĵÄд×÷£¬ÎÒ¶¼»áÈÏÕæµÄ¶Ô´ý¡£
¹×÷ÖеÄÖ´ÐÐÁ¦ÈçºÎ£¬¸úÒ»¸öÈ˵ÄרҵˮƽÓкܴó¹Øϵ£¬Ö»ÓÐÌá¸ß×ÔÉíµÄרҵˮƽ£¬²ÅÄܸüºÃµÄÍê³ÉÁìµ¼½»´úÏÂÀ´µÄÈÎÎñ£¬°Ñ¹×÷×öºÃ¡£¶ÔÓھƵ꣬ÎÒÐèÒªÁ˽⣬Á˽â¾ÆµêµÄ¾Óª£¬Á˽â¾ÆµêµÄ¹ÜÀíºÍÖƶȣ¬ÉîÈëµ½¾Æµêǰ̨Ա¹ÖУ¬Ñ§Ï°£¬Í¬ÊÂÒòµØÖÆÒËÒòʱÖÆÒ˵ÄÌá³öÏà¹ØÒâ¼ûºÍ½¨Òé¡£
Èý¡¢¼ÓÇ¿½»Á÷¹µÍ¨£¬ÐγÉÁ¼ºÃ¹×÷·ÕΧ¡£
×÷ΪÐÐÕþÈËʲ¿ÃŵÄÒ»Ãû¹×÷ÕßÒªÈÏʶÿһλԱ¹£¬ÓëÔ±¹Ö®¼äÐγÉÁ¼ºÃµÄ½»Á÷ºÍ¹µÍ¨·ÕΧ£¬ÕâÑù²ÅÓÐÀûÓÚ¹×÷µÄÕ¹¿ª£¬·´Ö®Ôò»áÔÚ¹×÷ÖÐÔì³É±»¶¯¡£µ±È»£¬Õâ²¢²»µÈÓÚÒªÎÒÃǹÊÒâ¸úÔ±¹ÇøÅʽ»Ç飬¶øÊÇ˵ÔÚƽ³£µÄÉú»î¹×÷ÖÐÒª·¢ÑïÀÖÓÚÖúÈ˵ľ«Éñ£¬ÌṩͬÊÂһЩ·½±ã£¬°ïÖúͬÊÂһЩ½â¾öһЩÁ¦ËùÄܼ°µÄÊÂÇé¡£
ÉÏÒ»Ò³1 2 3 ÏÂÒ»Ò³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注重细节,注重生活中的礼节礼貌,才能赢得你的同事的信任。如何在交流中,理顺思路,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和实践。
四、听从领导安排,追求工作质量。
篇9
>> 加减乘除经营法则 加减乘除的来历与混合运算法则 多功能一体机的“加减乘除”法则 管理的加减乘除 爱情的加减乘除 人生的加减乘除 幸福的加减乘除 改革的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演绎现代男性健康新法则 以加减乘除法则整合人生 “加减乘除”法则――新员工成长加速器 亚运采编中的“加减乘除” 理财中的“加减乘除” 对联中的加减乘除 宝宝饮食中的加减乘除 生活中的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的幸福理财公式 谷超豪的“加减乘除” 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的投资理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汉英:。
4.参见系统。目前DPS编纂系统已具备对参见系统自动报错的功能。
5.生僻字、拼音、斜体的专项查核。
四、除法
做好“除法”指编辑在细节问题上,必须寻根究底,字斟句酌,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排除各类错误,包括语言性、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等错误。
1.关注中英文的语言是否正确、妥帖、规范。如:“安装队”释义为installation gang虽然说得过去,但gang一词含贬义,不如改成crew。
2.涉及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纪年的条目,务必仔细查证,要特别留意人物的生卒年、首都的变迁、括注中的时间和年号等。在修订版词典中要注意使用最新资料进行查证,有时还需要查阅不同资料交叉核查。如:“拉各斯”的释义Lagos(capital of Nigeria)应改为Lagos(former capital city of Nigeria),原因是1991年12月,尼日利亚首都正式从拉各斯(Lagos)迁到阿布贾(Abuja)。
3.词条例证即使在语法和用词上正确无误,也有可能存在知识性差错。例句:蹦极起源于新西兰(Bungee originated in New Zealand)的说法与事实是不相符的,应改为:蹦极起源于太平洋瓦努阿图群岛(Bungee originated in in the Pacificislands of Vanuatu)。
篇10
教育从本原上来说就是师生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教育的前提和取得成效的基础。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教师就应该成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专业特长的典范,犹如太阳,要照亮和哺育万物,自己就必须热情燃烧,发光发热,成为七彩绚丽的光明体。
职校教师热爱生活,是基于生命的独特性、平等性和生命旅程的不可逆转性,他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呵护生命,善于缔造、分享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份收获和美丽。
热爱生活的教师,在家庭中会精心照顾自己和家人,善于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他们准确自我定位,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会科学管理时间,让学习、工作、生活有条不紊;会制订家庭计划,经营管理家庭,创造温暖港湾。
热爱生活的教师,在社会中表现为尊重他人、热爱自然,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所以平等友善地对待他人;懂得责、权、利的不可分割性,所以敢担当,愿担责,尽己所能为社会出力;懂得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所以在积极亲近自然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保护自然。
热爱生活的教师,在工作中表现为对学生无偏差的爱和对职业的忠诚。他们知道每名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主人,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独特生命体,所以从不轻易放弃一名学生,用心地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搭建平台;他们知道“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所以把对学生无条件的爱作为工作的核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们知道人生就是不断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过程,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成长的途径,所以蹲下身子,用智慧和耐心去引导学生正视错误,将其中的经验教训化作成长的动力。
他们知道职业教育是要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的教育,所以教师就必须成为敬业、精业、乐业的榜样。他们博览群书、持续学习,只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永不枯竭的“知识水龙头”;他们潜心练习专业技能,细心雕琢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只是希望以精湛的工艺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学习动力;他们身体力行地到企业顶岗实践,将行业最新动态导入教学中,只是希望学生的素养和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他们细细品味着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只是希望通过这些经验的分享,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让人生少走弯路。
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教师也必然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定信念,正视困难,积极乐观地处理各种问题。他们不会找各种托辞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将压力变为动力,将遇到的一个个难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在脚踏实地的行动研究中,找到方法,破解难题,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 上一篇: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 下一篇:医疗纠纷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