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篇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体用一元”或“体用一如”。小到昆虫,大到日月星辰,皆是体用之和合。人亦不例外。以此原则来探查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再分析古代教育阶段,有可能就会得出今天正确的教育观。

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

人的德行和智慧都在天性当中,不是外来的,人具备万物的一切。人人都有仁爱之心,为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有教无类”一种理解是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还有一种理解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人人都能教化好,因为人人都有和天相通的那个性,人人都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教无类”的思想不仅儒家奉行,佛家也一样。佛认为没有愚笨到不可教化的人,也没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孔子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又提出“因材施教”。“因”是遵循、顺应,“材”就是人,“因材施教”就是顺着人进行教育。人是教育的主体,人自身具有一切,是心物一体的,有光明无限的“本心”,然而此“本心”受制于眼、耳、鼻、舌、身、意的限制。教育就是要把制约人道德与智慧的“眼、耳、鼻、舌、身、意”屏蔽住,使人复于本性,从而德智双全。

仁、智、勇是统一的。仁爱心有了,智慧就高了,同时勇气也就提升了。其实“勇”也可以理解为浩然正气。我们现在的教育把仁、智与知识分离,德育就是德育,智力就是智力,知识就是知识,而且大部分是知识性的教育。电脑上也可以储存知识,知识不是智慧。而且,现在很多知识是和道德相脱离的,知识越多,道德则越低。我们讲全面发展一定是仁、智、勇相统一。佛教也讲慈悲、智慧与信愿三者统一。仁近于慈悲,智近于智慧,勇近于信愿,有真诚的信愿自然会生起勇猛精进的实际行为,由信而愿,由愿而勇进。孔子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合而为一。这是我们古代的教育思想。

概而言之,从传统文化层面上讲有两层:一是我们的智慧德就行在我们的本性当中,不是外来的,是向内可以求的。《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就是当我们向外面学习越来越多的时候,反而伤害了我们的天性。《老子》还提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仍然强调要向内求,而非向外求。二是我们要把仁、智、勇统一起来,追求全面发展,并且在仁、智、勇三者中,仁是根本,仁是德,也是做人。所以中国古代教育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道德与学会做人。会做人了,自然道德高尚;道德高尚了,智慧自然显现,其大勇也随之而来。

二、古代的教育阶段

(一)养蒙

既然人人皆是“体用一如”的,体在本心,体在仁爱,体在道德,并且体在天性中,所以保护人之“体”至关重要,而要保护人之体,幼童、少年之时对于人一生而言,如同树之根,根正则树正,根大则树茂。所以在古代教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叫“养蒙”。

古人认为养蒙教育一般在15岁之前。今天我们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在13岁之前记忆力最好,这与古人在15岁之前进行养蒙教育大致相同。养蒙是什么呢?养蒙就是养护我们的天性。前面讲了,智慧在我们的天性当中,我们如果把它摧残了,这个天性就被破坏了,我们最具竞争力的东西就没有了。所以,在15岁之前要养蒙。养蒙之法首先是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往,也就是玩,和大自然玩。玩什么呢?玩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在与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的交往中感受大自然的灵性,亲近自然中的生命和情感。

此外,在玩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之余,还要像唱歌一样,背诵一些国学经典,并且在此阶段不求理解。我们今天一听说死背硬记,就嗤之以鼻,岂不知对于一些经典的东西一定先要死背硬记、不求甚解。童蒙之时若硬性要求理解,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而会产生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会扭曲孩子的天性。对所背诵的经典不理解,无需着急,所背诵的国学经典会像蓄水池一样存于我们大脑中,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会有相应的理解。因此养蒙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今天我们的早期教育不是养蒙,是开发。就像今天的工业文明一样,把开发自然的手段用在了开发孩子的大脑上面。这是在自毁核心竞争力。

(二)博学笃行

B蒙之后是博学笃行。博学笃行阶段一般在15岁之后。“博学”就是通过读更多的书,来理解小时候背诵的经典,通过一百句话来理解一句话。“笃行”呢?就是要实践。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做人实践。做人实践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学会孝悌之道,在学校学会与同学共处。人和人之间能共处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对物质条件要求很高,譬如在学校一个人住单间房子,这不利于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共处一定要住集体宿舍。

佛教里讲“四摄”,“四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学会共处,学会团结。“四摄”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即布施、爱语、利行与同事。

先说“布施”。别人有困难时,把我们的钱掏出来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别人消极的时候,我们用心来鼓励他,让他积极进取;别人胆子小的时候,我们鼓励他放大胆子,给他勇气,让他没有畏惧感。

“爱语”,“爱”就是爱人,“语”就是言语。要做到爱语,不仅要有仁爱心,要用善去对待别人,还要说话和蔼、好听。

“利行”就是我们讲的照顾别人,使人得惠,急人所急,不能让别人吃亏,把方便让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事”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学会与人同甘共苦。吃简单的饭菜,穿便宜的衣服,和别人打成一片。做到这一条不仅对学生很重要,对教师更重要。作为教师,如果对物质条件要求很高,压力会很大。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恶衣恶食”就是不好的饭菜和不好的衣服。如果以吃不好的饭菜、穿不好的衣服为耻辱,那还怎么能“志于道”呢?“志于道”的人怎么对物质条件还有那么高的要求呢?孟子还说,作为一个常人,有恒产才有恒德。但是作为一个“志于道”的士是不能这样的。士即使没有恒产,也要有恒德。孔子还赞扬子路:“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意思是说子路穿着很破的衣服,但是与穿着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不觉得自卑。现在很多人穿得不如别人,吃得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卑,然后就开始动心思在物质方面去追求。物质方面追求得多了,精神追求就少了。所谓博学多行,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和同学共处、和家人共处。

笃行还有学会做事情的意思,做事情要领在于把握好“本末”,处理好轻重缓急。在笃行中消化所学,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与自己的身心相融合,久而久之,浩然之气会越积越多,充满身心,智慧也会日益提升,最后找到一种“最高原则”,也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阶段叫“博而返约”。

(三)博而返约

我们现在读的书很多,开的课程也不少,但难以通达。学了很多,比如说我们学了一万句话,老师说你能不能把一万句话总结成一百句话,我们做到了;老师又说你能不能用十句话把一百句话再凝炼一下,我们也做到了;最后,老师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十句话凝炼出来。这个从一万句到一句话的过程就是《老子》讲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过程,也是由多而少、由博而约的过程。

孔子和子贡有个对话,孔子问子贡说:“你认为老师的学问大,就是背得多,记得多吗?”子贡说:“然也,老师就是记得多、背得多。”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这是说他找到了一个“一”,用这个“一”把所学统领起来,用这个“一”还能解决好将来要遇到的新问题,也能对一些新事物进行一个大致的、差不多的解释。

博尔返约,“约”是什么,就是简约。用一句简单的话,就把我们所学的东西总结出来。古人还说“家藏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家里面的书藏了很多很多,但是那不是真东西,所有的书里面只有一句话是要领,如果你把那一句话学懂就够了。请大家注意,“真传一句话”,意思不是学懂一句话,而是将书中所学凝练为“一以贯之”的一句话。这句话你找到了、悟出来了,便是“博而返约”。

魏晋玄学讲“得意忘言”。“得意”就是得其“约”、得其“道”、得其“一以贯之”者,得其“不可言之常道”;“忘言”就是损之又损的过程。一旦“得意忘言”,我们就真正理解了学问的真谛,所以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其道而得之于天性者。《大学》还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致知”就是找到最根本的道理,也就是找到最高的原则,达到“一以贯之”的境界。方法在于修心、修德,去掉身上的物欲,使光明之本心得以彰显。

(四)通专合一

博而返约之后,就到了通专合一的阶段。一旦达到博而返约就通了,通了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才能所在或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选择。在孔门中有四科,即政事、文学、道德、辞令。喜欢政治,就可以学政事科;喜欢教书,就可以学道德科;喜欢整理文献,就可以学文学科;喜好外事就可以学辞令科。

我今天的教育只有专,没有通。学了什么专业就以这个专业的眼光看待一切,学习经济学的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学习政治学的认为所有人都是政治动物,学医的一看世上全是这种被解剖的东西,很可怕。所以古人说这个专一定要通,专要建在通的基础上。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可以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学科越多,假设就越多,一级假设就偏离了事物的本来,二级假设就偏离得更多。也就是说所研究的对象,由于假设,而与原本之物不同,成为无的放矢。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二种理解是学习应该是有度的学习,不能是无度的学习。不是说我们脑子里面装的东西越多智慧就越高,其实我们的大脑跟水杯差不多,杯壁要是越厚,杯子里面的空间就越小;杯壁越薄,里面的空间就越大。我们的大脑是由杯壁和杯子里的空间构成的。我们学的东西越多,如同杯壁越厚,里面的空间就越少,空间越少,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就没空间思考了。就是说你学的东西太多了,储存占用的空间太多,给思考问题留下的余地小。这样不仅没有增长智慧,反而降低了智慧。

试想一下孔子读过的书,我估计孔子最多也就读过四五本书而已,《诗经》《左传》《尚书》《易经》等。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周公读的书比孔子读的还少,再往前追溯,大禹读的书更少,继续往前,黄帝和炎帝也许就没读过书。那没读过书,他们当时能把天下统一起来,这个智慧从何而来呢?从天性而来。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具备了一切智慧(当然,这种智慧需要启迪)。孟子讲了一个故事:在人类很早的时候,没有土葬,人死了就随便扔到野地里。一次一个人在野外发现一具尸体,被狐狸、豺狼叼着肉、吮着血,走近一看,原来是他父亲的尸体。在此情景下,乍然就产生了悲悯心,马上就想到了土葬。炎帝情况大概与此相同,当时炎帝看着天下人没衣服穿、没饭吃,乍然间也产生了仁爱心,于是发明了农耕。依此类推,当黄帝、炎帝看到各部落经常处于纷争战乱的情景时,自然产生了要统一天下的智慧。所以我们讲德行智慧在我们天性当中,不是外来的。

通专合一正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一二年级重在通识。通识的关键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所学能达至“一以贯之”,从而通达,形成自己基本的人生观、宇宙观与方法论,格物致知,找到终极的真理,从而“明体”。“明体”就是知“无”、知“全体”、知“道”、知“天人合一”、知“心物一体”等。明体的方法,一在读圣贤之言,即“四书五经”等经史子集;二在“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学思合一。三四年级重在潜行专业学习。对于专业学习仍然要“学而时习之”,用另外一句话讲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总而言之,学思行要合一。

三、当下的教育应对

(一)树立“内圣外庸”信仰

“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尧舜。比如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在出租车司机这个岗位上,即使尧舜到这儿开车,他们的车技与服务态度和我也差不多,我便是出租车司机岗位上的尧舜。我今天是个小学老师,即使尧舜今天也在这儿当小学老师,他们的教育水平,他们对孩子那种爱心程度,也和我差不多,我便是教师中的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是说我们要成为帝王的尧舜,而是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

在各自的岗位上,人人都能成为尧舜,这样,人人都可以在精神上达到最高境界。古人讲内圣外王,我把它修改一下,叫“内圣外庸”。“庸”就是平常。在平常的岗位上,我的道德发挥到极致,我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就是“内圣”。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是正确的人生信仰。

(二)树立“但求耕耘,莫问收获”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耕文化。农民的思想就是我不管明年丰收与否,我必须把我作为农民的本分尽到,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除草的时候除草,尽我的努力,至于明年能不能风调雨顺那是天的事情。粮食的丰收一要靠勤劳,二要靠风调雨顺。勤劳是农民的本分,风调雨顺是天决定的,我只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即勤劳就可以了。这个思想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把这个思想变了一个说法,即“只求耕耘,莫问收获”。作为一个人来讲,他尽到自己的本分,就每天都快乐了。因为他不计较得失,他超越了得失。

(三)树立“无为而治”理念

“无为而治”基本的内容包括修己安人与组织建设。修己安人重在校长以身作则,正己正人,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温、良、恭、俭、让五德兼备的校长才可以作为我们的楷模。

除了修己安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离不开组织文化,而就中国组织而言,一般都有一种“安和乐利”的文化。“安”就是安全、安心、安稳,“和”就有六和之义,“乐”就是快乐;“利”则是基本利益的保证。“安和乐利”离不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尽可能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校长给教师留空间,教育管理部门给学校留空间。因为这些教师绝大部分都是自觉性很高的君子,你不去考虑他的问题,他自己也在考虑他的问题。即使他在家里做饭的时候,都在思考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尽可能减少管理,减少监督,让教师在自我反省中达到温、良、恭、俭、让,成为学生的榜样。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精神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宝库。认真总结、分析并有选择性的吸收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历史财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内涵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关于“天人合一”,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是: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周易,传说中伏羲氏作八卦,八卦中的各卦都是不同的卦体,每个卦体由三个线段组成,每个线段有一个象征意义:上象征天,下象征地,中间象征人,称为天、地、人“三才”。“天人合一”思想被我国古代多数思想家所推崇和发展,是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的思想就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内涵。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对仁的解释在其著作中出现过多次,他在《论语・雍也》中解释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教育人们要勇挑重担,而不计较收获的多少,这样才能算作是有仁心的人。也就是说要敢于进行自我牺牲,要带着责任感主动承担利他行为,勇于担任道德主体的角色。孔子还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有仁德的人待人接物都会恭谨慎重,不会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对于国事也好,家事也好,都不会怨天尤人。总之,有仁德的人要有大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孔子将这种仁爱之心由对人扩展到了对自然界,他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体现了孔子对动物的仁爱之心。

孟子的思想更加强调民本和责任感,他一再劝诫君王实施仁政,使社会内部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和谐、温馨氛围。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要求人们在养育自己的孩子和赡养自己的老人的同时也要关爱到别人的孩子和老人,这样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孟子更进一步把这种博爱精神扩展到自然领域,他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6]可见,在几千年前,孟子就已经告诫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适度,要顺应其生长规律,根据具体的节气时令耕种、捕捞、砍伐,这样百姓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满了。

儒家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观点也饱含“仁”与“天人合一”的融合。荀子认为[7],草木开花长大的时候,斧头不进山林砍伐,这是为了不让植物的生命夭折。鼋鼍、鱼鳖、鳅@怀孕、生育的时候,渔网、毒药不入湖泽,这是不断绝它们的生长。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储藏,一年四季不耽误时节,百姓就有多余的粮食了。池塘、水潭、河流、湖泊,严格遵守每个季节的禁令,百姓就有多余的资财了。树木的砍伐、培育养护不耽误时节,百姓就有了多余的木材。所以还是要顺应自然,以爱护的角度适当索取,才能实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循环观点,老子认为万物都有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而人们就应该遵从规律,顺应自然,而不要轻举妄动,就可以达到与自然的统一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8]老子通过观察指出,世间万物都会经历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然后回归它们的根本,从而达到永恒,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就会成功,不懂得循环规律的人就会有灾祸。老子又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9]刮风刮不了一早晨,大雨下不了一整天,这都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连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老子认为,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人就能顺应自然,从而实现自身,所以人们要修养德行,尊重自然。

(二)“天人相分”思想

荀子是“天人相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所谓“天人相分”并不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说人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荀子在《王制》[10]中指出,水火虽然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虽然有生命但没有知觉,动物虽然有知觉,但不懂礼义。而人跟某些动物相比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健,但可以集群并相互协调,从而合理利用四季节气,使天下收益,所以人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荀子在继承前辈们“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后又具体解释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依据是要以人们自身的需要为尺度,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正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权利。他说:“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11]是说人们要会利用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来供养自己,顺应人的需要去做就是福,违背人的需要去做就是祸。这样人们就可以实现“天地官而万物役”恰到好处地役使万物了。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肯定过科技的重要性,他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12]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正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探索出自然的奥秘,从而产生了科学,人们进而创造出了技术来应对灾难,让自己摆脱困境,这些依靠的都是人类对能动性的合理发挥。

道家学说虽一直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附和顺应,但并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要人们适可而止,审时度势地合理发挥能动性,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走极端,以实现长久发展。“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 [13]伟大的成就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不凋敝;盈满的杯子好像中间有虚空,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最刚直的东西仿佛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人仿佛笨手笨脚,最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所以老子的本意只是告诫人们拥有了这些技能也应谦虚谨慎,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三)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

生态学家奈斯指出:“地球上的非人类生命的美拥有自在的价值。这种价值独立于它对人类的有限目的的工具意义上的有用性。” [14]

我国古代思想家们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达过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5]意思是说自然界虽不言不语,一年四季却运行不息,世间万物也生生不已,这种默然的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子贡在反驳叔孙武叔对仲尼的诋毁时也以日月为例说:“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6]在子贡看来,人类自身的损益对自然界来讲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日月星辰的运行不会因为人们的极端行为而有任何变化,人类在自然面前是看似微小的。荀子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更是在《天论》中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17]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即使是世间再伟大的英雄也无从改变,如果顺应其规律,人类就会有所发展,如果违背规律,就会遭殃。而后他又进一步具体说明:“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18]既然天地不会因人的喜好而改变自身规律,那么人也应依照自己的原则来做事。

道家学说以中庸、无为、善柔为特点,更是强调自然界的独立性和先在性。老子把[19]自然法则的玄妙程度视作高于人类语言表达能力的范畴,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规律,源于自然,都有一个产生、强大、衰落、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事物运行的具体规律是人类难以参透的。他进而又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意思是说世间伟大的东西有四种,而君王仅排第四,人取法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自然,自然才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尺度。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更是以其“万物一齐”的思想为核心要求人们尊重世间万物。庄子认为,那些试图把一己成见假托给客观事物而不愿顺应规律的人最终只是在做无用功;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广博、豁达地生活在均衡而又自然的境界里,不强求、不急躁,从容地接受和应对身边的事物,因为他们早已领悟到万物终将归为一体,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才最有益自己身心的健康。他在《齐物论》中对天籁的描述是“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21]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自身,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操控。所以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万物终将殊途同归。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中孕育产生的,是根植于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前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对于当代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而言,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要素。放眼世界历史,文明古国创造的伟大文明几近衰落、消失,唯有中华文明独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是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尊重自然”等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我们今天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所吸收和借鉴。

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明思想要求人们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平常心、安全感应用到人际关系中去,以关爱、诚恳、谦虚、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社会成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协调。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转变社会风气,转变人们价值观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很多人把环境破坏归咎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经济和科技本身,而在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古代先哲们告诫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本身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应用我们的能力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从而找到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方法。但对改造自然方面能力的发挥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因在对抗自然中的短暂胜利或对自然开发过程中所得到的短期利益而忘乎所以地对自然界进行无限度的索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早已远不及农业文明时期强烈,对自然规律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消减,以致污染、浪费、过度开发等现象甚嚣尘上。因此,传统思想中对自然环境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同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颇具时效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

[2]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

[3]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7

[4]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4

[5]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6

[6]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

[7]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7

[8]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8

[9]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52

[10]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6

[11]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0

[12]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24

[13]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98

[14]Arne Naess, “A Defence of the Deep Ecology Movement”, Environmental Ethics (Fall 1984)

[15]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6

[16]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3

[17]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09

[18]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1

[19]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8

[20]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57

篇3

笔者曾经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程度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只在幼儿园短时期接触过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也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期参加过县内推行的“经典诵读”活动,所接触的也只是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两个篇目,可见,如今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为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引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设计孝父母、养习惯、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爱生命、爱祖国七大模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接触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伟大。通过系统的接触学习,学生不但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且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受到了来自博大精深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道德思想及精神面貌随之有了较大的改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语言之中自觉不自觉的会带出一些古诗词名句,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也有了依傍和参照物。有一次,学生们为反复模拟练习而不能实际操作产生了厌烦心理,我只轻轻的说了一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们就会心的微笑并且继续认真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训练了。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品味经典之韵,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例如在教育学生语言文明的时候,我就引用了老子说过的“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告诉学生一个国家或许正是由于你的寥寥数语兴邦或者丧邦,由此提醒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在与社会交流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如何对待争端时,我告诉学生这句谚语“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因为这些东西经过了千百年的考验,他们的教育效果自然不是时下一些空洞的说教所能比拟的。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我注意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内容共同发生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学过程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读书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才艺展示活动,有意识地加入民族特色的元素,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同伴交流和互动中,了解他人,学会团结合作和关心他人;古诗词推介,让学生在获得同学和老师赞赏的同时,接受美得熏陶。如在讲授《宽容的力量》、《学会感恩》两课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以推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资深制片人陈大惠老师的论坛视频――《90后坏女孩》;在讲授《暴力让青春失色》时,我组织学生观看《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激发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感方面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尊重学生的世界,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充分体现孔子教育学生各因其才。孔子对学生的确切分析与把握是他长期观察学生、研究学生的结果,“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嗟,赐也达,求也艺。”

篇4

关键词:互动反馈技术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01-01

现代教学信息技术中的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已日趋成熟,如果合理、恰当地应用这种互动反馈技术,就能更好地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促进教学生成,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下面,我Y合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谈一谈互动反馈技术如何辅助教师实现智慧课堂。

一、互动反馈技术的作用

第一:互动反馈技术是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增加平台软件和教师遥控器、学生群组遥控器、遥控接收器等设备,利用群组红外遥控技术所构成的系统。运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媒体,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反馈设备设问质疑,引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遥控器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电子表态。系统通过接收器可以即时采集、收集、整理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过程中的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为实现思维的互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互动反馈技术系统中的挑人、挑组、抢答、抢权等功能不仅是对教学的一个反馈,也是对课堂气氛的一个调整,这一技术的运用在实践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互动反馈技术如何辅助教师实现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以培养学生的智慧为核心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目标是培养富有个性、崇尚智慧的灵动学生。总的来说,我认为“智慧课堂”至少体现高效性、共鸣性两个基本特征。下面,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课例,谈谈如何运用互动反馈技术使课堂达到高效性、共鸣性。

第一:高效性。智慧课堂的本质是高效,利用互动反馈系统优化教学环节,既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又要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反馈的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具体的应用有:通过前馈测查、诊断测查、终结性测查等实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避免现实教学中出现的教与学不同步的现象,既能克服传统课堂满堂灌、沉闷、消极的弊端,又能防止新课改后“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形式上热热闹闹,本质上高耗低效”的弊端。

例如:在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课例中,我运用了互动反馈设备先进行了前馈性测查。我设计了三个调查问题,具体如下:

(1)KFC和川菜,你更喜欢吃那个?

A、KFC B、川菜

(2)圣诞节与春节,你更喜欢过那个节日?

A、 圣诞节 B、春节

(3)韩国剧与大陆剧,你更喜欢看哪些?

A 、韩国剧 B、大陆剧

上课前,先出示这三个调查问题,学生根据设问进行电子表态。系统接收器即时将把采集到的信息反馈出来:65%的学生喜欢KFC,35%的学生喜欢川菜,60%的学生喜欢过圣诞节,40%的学生喜欢过春节,70%的学生喜欢看韩国剧,30%的学生喜欢看大陆剧。面对这个动态生成的调查结果,我继续追问学生:“调查结果反映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现状如何呢?”大部分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就能说出:“中华传统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这时,我立刻追问:“面对如此状况,作为中华儿女的你们,应该要强化一种什么观念呢?学生不假思索第大声回答:“要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由此可见,通过运用了互动反馈设备进行的前馈性测查,能够高效地利用动态生成的信息巧妙地导入新课。而且,在新授知识的环节中,还可以运用形成性测查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点,起到强化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作用。在课堂练习的环节中,还可以利用终结性测查来检查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总体测查。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中的“按按按”的操作模式参与教学内容,可以让教师高效地优化教学环节,使课堂焕发新的生命!

篇5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渗透。如文字:汉字沉积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古诗词等文学作品:小学语文中的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学生的文化韵味,陶冶其情操,提升其精神境界。艺术:《赵州桥》《藏戏》等文章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及文艺艺术的多样性。民俗节日:课本中的《北京的春节》《十二生肖》等涉及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文章可让学生铭记这些来自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避免了传统文化的流失。虽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一直在进行着,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教学形式单一,例如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背诵理解之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渗透较少,不能很好的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二是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更多的时候是教师的教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的体现。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有调查显示,随着年纪增大,人的记忆力不断下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逐渐降低。而传统文化学习需要熟记背诵,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所以在小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不但能较快的认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汉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学习汉语文就是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思想和精神,是民族文化主要的传播及学习途经。儿童从义务教育开始就应该学习传统文化,在学习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必要途经。古人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善若水”,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宝贵的文化对人性的陶冶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对于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知礼仪、知廉耻、知善恶、知是非,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成为德才兼备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下一代。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在汉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汉字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对于纯粹的教学而言,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利用图片的形式展示,鼓励学生仿写,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非常明显。古人的智慧及学习、生活、处事思想在古诗词中都有体现,这些古诗词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古人的氛围,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教学,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将古诗词作为故事来讲解,让学生身心放松,感受古人创作时的意境。在剧情化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除课堂讲授模式之外,教师还可将古诗文中的故事排练成节目,在排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及故事的精髓,在表演后引导学生学习及思考,不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图案;色彩;篆刻;书法;瓷器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广大炎黄子孙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符号已经逐渐演变成为能够充分反映我国文化特质风貌的重要标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承性,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平面艺术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与此同时,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也能对传统文化审美产生影响。如何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并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在丰富作品内涵的同时,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发挥传统文化强大的文化整合力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为此,本文将以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具体的应用价值与策略为研究对象,以期能给视觉传达设计者一些借鉴和启发。

二、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一)传统文化符号

通常来讲,凡是能够反映地域风貌、展现地区传统文化特征的符号均可以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现独特的地域特色。目前,从来源上,传统文化符号可以大体分为两大体系,即以人与天地为基础的自然之符号和人为化的人造之符号;从题材上,传统文化符号则可以被划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图腾、宗教符号等类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人民在生产劳动与改造世界实践中产生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精华。

(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图形、文字等视觉形象向接受者传达某种信息的平面艺术设计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视觉传达设计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标志设计等。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审美性特征;由于其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又兼具经济性特征;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视觉传达设计又具有个性化与民族化特征。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设计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魅力与特色,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成长发展的土壤。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尤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向世界呈现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才能具有成长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厚意蕴,并着力探究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点,才能创造出独具生命力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具有民族特色与鲜明地域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沉积与凝练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与纹饰。这其中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各种吉祥图案。这些吉祥图案最早起源于部落图腾,处于恶劣环境中的人们在面对各种灾难和疾病的威胁时,便将对于平安幸福的渴望和向往寄托于图腾之上。当深入人心的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发生碰撞之时,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此产生。例如,在传统文化中,牡丹是富贵、繁荣的象征;红色和祥云具有喜庆、吉祥之意;莲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气;竹则具有“凌惊风,茂寒乡,籍坚冰,负雪霜”的尊严与不屈风骨;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月圆是团圆的象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根据设计主题,充分借鉴传统吉祥图案,并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可以极大提升作品的意蕴及内涵。

(二)书法、篆刻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篆刻与书法是中国所独有的艺术门类,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民族符号,具有十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印代表权利,更是责任的象征,既是郑重的约定,更是对诚信的承诺。书法则以其独具动感与力量的线条和笔墨,向世人传达深远的意境。当他们被应用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时,极大地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传递着中国古老艺术的魅力。2008年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会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书法与篆刻两种古老艺术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其中,印章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寓意着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华夏古国对于世界的庄严承诺;字体则选择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将“京”字变化成为舞动的人形,潇洒飘逸,充满着张力;色彩上选择了极具喜庆吉祥意味的中国红,并且这也是国旗的颜色。这一设计集汉字、篆刻、书法于一体传递着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中国神韵。

(三)中国瓷器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瓷器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其优美的器形和精湛的技艺体现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伟大成就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中国瓷器,从隋唐时期便开始向外域流传,宋、元、明、清各代,瓷器都作为重要商品走向世界,为中国赢得了“瓷国”的美誉,完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当传统的陶瓷艺术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融合时,极致的美便就此产生。同样是在北京奥运会上,颁奖礼服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陶瓷艺术中最为经典和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青花造型淡雅但色彩强烈,极具民族风情和东方意蕴,青花瓷礼服极好地体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身姿和淡雅气质,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和掌声。

(四)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表现。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探究传统色彩符号的应用与融合,一方面可以橄执的视觉传达设计增加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传统色彩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古人对色彩的解读带有极强的人文主义特征。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万事万物,其中的青、赤、白、黑、黄所构成的五方正色则成为吉祥的象征,是传统艺术用色的基本准则和华夏审美的最高标准。五色同时与图腾化神o相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央黄色,与人格化神o相合即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玄帝、中央黄帝,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民族特征。中国国旗和国徽的设计在色彩上就采用了传统的大红色和金黄色,并合理相间,互为衬托,完美地表现出中国瑰丽的色彩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特征,成为传统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应用中的典范。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将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能够带来创新的理念和灵感。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融合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照搬,而是创造性的改造和借鉴,其本质还应是以设计为主体。同时,还应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考虑,才能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世界性的视觉设计语言相融合,共同引导现代设计艺术的潮流,中国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才能以新的姿态和文化意义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彰显中国风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海南;黎族舞蹈;黎族故事;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0-02

黎族传统舞蹈具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和娱乐健身等特性,并带有丰富的传统祭祀与节日文化色彩,极具民族特色。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体现了黎族同胞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民族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故事》以歌伴舞、以诗为画,以黎族人民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展现了海南黎族先民渡海迁徙、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呈现出一幅祖先们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历史长卷。该剧叙述了黎族祖先数千年寻求文明的辛勤、智慧以及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黎族故事》还汇聚了大量黎族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族的竹木器乐“鼻箫”等打击乐器、黎族民间歌谣“摇篮曲”和“舂米谣”等、黎族民间舞蹈、黎锦纺织与树皮衣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地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全景展示。

一、《黎族故事》体现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内涵

《黎族故事》分为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及尾声六个篇章。以“力神开天”拉开了表现黎族祖先“迁徙”和“恩山”的帷幕。剧中有表现黎族同胞天涯相认的“根山”;有开垦家园、祈求风调雨顺的“耕魂”和先民钻木取火、祈求光明的“取火”;有表现黎族特有的吹奏方式如山兰之灵的“鼻箫”;还有表现黎族民俗纺织、巧取树皮做衣的“树皮衣”和“黎锦”艺术等等,都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从纺线、织锦到“黎锦”的出现,更是凸显了黎族文化的灿烂与神奇。如在“黎锦”一幕中,一群黎族少女编织出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的黎锦图案,仿佛从天堂飘下的云彩,象征着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海南岛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在《黎族故事》中都有一定体现。如“大力神”“甘工鸟”“鹿回头”“夫妻树”等等,都是黎族同胞祭祀、劳动、娱乐与爱情等生活场景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也是黎族人民征服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写真。剧中“力神”象征着黎族同胞的保护神;唯美梦幻的“甘弓鸟”让观众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和别样风味;“鹿回头”尽情展示着黎族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热情奔放的爱情;“夫妻树”则表现两位黎族老人同甘共苦的美好愿望以及生死与共的情感共鸣。还有“船形屋”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无不透露出浓郁的黎族风情,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情感世界,将黎族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黎族故事》演绎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四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主要环绕五指山居住。五指山是黎族最早的发祥地,五指山地区号称“中国第一热带雨林”,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黎族传统舞蹈就是黎族同胞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经过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三亚、东方、乐东、陵水、昌江一带的黎族村寨,黎族祖先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祸、福。其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于家人。因此,黎族舞蹈受到黎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社交娱乐及生产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反映祭祀祖宗、祈安求福的“宗教祭祀舞蹈”,如“捉鬼舞”“五凤舞”等,祈求祖先的神灵庇佑;有反映风俗习惯的,如建屋迁宅、结婚生子的“生活习俗舞蹈”,如“祝福舞”“平安舞”等,祈求全寨黎民平安顺利、人丁兴旺;有反映农闲娱乐、鸣锣庆丰收的“娱乐喜庆舞蹈”,如“打柴舞”“猴子舞”等,模仿各种动物形态,是黎族人民最喜闻乐见及适合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还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收获季节、模仿人们劳动场景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反映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政权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勇斗争舞蹈”如“双刀钱铃舞”“打曲舞”等等。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舞蹈文化并世代相传。

三、《黎族故事》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文化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舞蹈诗。在编创手法上,在保留黎族民间传统舞蹈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借鉴了现当代舞的表现手法,结合其他民族、其他舞种的风格特点,突出了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剧编导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和现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融合,运用LED灯光艺术科技给舞台营造出绚丽的3D立体画面效果,再结合真实布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剧中融合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原始道具为一体,传统的黎族民族服饰绚丽多彩,结合唯美动人的舞技,加上梦幻灵动的舞台空间,仿佛把观众带到了五指山下、回到先民生活的时代,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黎族故事》无论是“序幕”还是“源”、“魂”、“风”、“情”直到“尾声”,每一幕都令观众叹为观止,黎族同胞表达情感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尽情诠释。

四、让黎族传统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象征

海南岛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核心。而黎族文化就是海南独有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应大力弘扬黎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为国际岛打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记得曾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虽然作品也清晰地呈现了大海、阳光、沙滩、椰树等海南元素,其中的《红色娘子军》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经典文化。但如果作品中没有突出“红色娘子军”和“椰树”则可以看作是“印象青岛”“印象北海”等任何一座海滨城市。因此,《印象海南岛》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海南印象,却留给人们太多遗憾!这充分说明其缺少海南的本土文化特征。如果能够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锦、鼻箫、黎族纹身和“鹿回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传说,再加上黎族“椰壳舞”“打柴舞”等等,方能凸显海南民族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像《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那样成为贵州和云南的标志,让人过目不忘。但愿《印象海南岛》在海南国际岛文化建设中重新崛起、再创辉煌。让黎族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名片,让全世界对海南岛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好的印象!

五、结束语

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海南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文化魅力独特。

参考文献:

篇8

(成都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摘 要】当今城市化建设为人们提供优质便利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过度的拆迁改造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环境与特色。传承已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在城市化脚步中慢慢消失。一条小巷的旧貌新颜正是城市变迁的缩影。本文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总结,该项目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展现成都宽窄巷子的前世今生,通过建筑、风俗、饮食等方面的调研希冀唤起大众的共鸣,进而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保护。

关键词 城市化;传统文化;宽窄巷子

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大学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与拯救”(201411079007)结题成果之一。

1 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

成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国家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物质及非物质的文化渐渐消失。修建高楼大厦,完善城市交通,虽然给予了人们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也带走了一些本应被保护的东西。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化建设的高效与便捷,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找古朴安逸的生活状态。

宽窄巷子是成都保留较为完整的清朝街道,是北方胡同文化在南方的遗存,这里既是老成都的缩影,也是新成都的写照。2003年,宽窄巷子进行的全面的改造。转眼十余载,如今的宽窄巷子已成为新成都的名片之一。笔者置身其中,眼前依稀看到若干年前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军队的将士,杂货铺的老板,摆龙门的茶客…华灯初上,走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现代音乐从不同的店铺传出,传统川剧、金属摇滚、清新民谣…混杂其间,恍如梦境。现代商业的发展让宽窄巷子已然失去了曾经的味道。

2 “城市化”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长久以来,人们对“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有人认为,守旧过时的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互相矛盾,两者只能取其一,要么革新所谓的“传统文化”,要么就从此固步自封、不再创新。这种看法是极端狭隘的。在创建现代化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在此生孕育千百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并且还在持续地飞速发展,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做支撑。正是在这些充满了大智慧的文化润泽下,中华儿女才一代又一代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奇迹。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过去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和方式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脚步,城市化进程也是必然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盘摒弃所谓的“旧文化”。相反,伟大而智慧的中华民族拥有精巧的造物工艺,独到的处世思想,数不清的文化瑰宝。因为城市化进程,将这些沉淀了数千年的大智慧深埋在钢筋水泥之下,固然是不可取的。

3 用纪录片的光,照出成都的影子

纪录片来源于真实,能直观展现现实生活并引起观众思考。通过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等综合视听手段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纪录片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式,便于传播与保存。纪录片《宽窄新说》以宽窄巷子为出发点,通过外省大学生的视角,走访老成都的文化学者,新城市移民等,从被访者的口述中描绘出一个别样的宽窄巷子。该纪录片涉及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与拯救,通过被访者娓娓道来的小巷故事,展现宽窄巷子的历史变迁,从小巷进而辐射到一条街,一片地区,一座城市。纪录片旨在引起观众共鸣,深入地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怀念、对当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中,已成立了专业的保护机构和相关的保护体系。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场所正逐步健全。纪录片作为试听媒介打破了常规的传播思路,让我们更灵活有效地进行项目实践和宣传推广。虽然当下纪录片的地位略显小众,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已具有广泛关注度。通过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留存,旨在引起更多人反思当下的发展现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共鸣。

4 传统文化亟需拯救与保护

纪录片中,老字号饭馆的老板向我们讲述了他在这里生活的20年间目睹宽窄巷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建筑学者带领我们走街串巷去寻找遗留在角落中的蓉城味道;文化大家回忆自己儿时的少城,将我们想象中的锦官城勾勒得活灵活现…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眼前逐渐展现出旧时宽窄巷的图景,那时的生活气息,那时的文化潮流,那时的魅力成都。

《宽窄新说》在制作过程中一直努力在寻找那些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痕迹,遗憾的是,我们团队的力量还比较微小。放眼望去,浓雾笼罩下的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高楼耸立的钢铁丛林。我们未曾真正目睹过“天府之国”的魅力。“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乡愁理念,将历史与人文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纳入其中,确保人们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而不是怀着割断乡愁的遗憾入住水泥森林,从而成功跨越‘城镇化是埋葬乡愁的坟墓’的陷阱。”城市化改造使得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无奈的是,人们已经不能分辨自己的家乡到底和别的地域有什么不同,城市慢慢失去了原有的脾气与秉性。

笔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举措,重点应是“改造”而不是“重建”,“维护”而不是“推到”。我们每个人也应当是其中的一员,在建设中尊重传统文化,让城市存有历史的厚重底蕴和地域特色,减少因为商业利益发生的大规模拆迁重建,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文情怀,也是对前人智慧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历史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移风易俗的问题’,民俗的变迁需要具体的策略、方法。其中,行政力量的介入是不可避免地一个因素。”加强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是让这座充满回忆与过往的都城不失本色的重要举措。

笔者借纪录片《宽窄新说》找寻老成都的影子,唤起更多人的记忆和共鸣,使其关注到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我们家园的建设中,让成都就是成都的样子,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全书.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4-07-14.

[2]刘维维.城市化进程不能丢掉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24.

篇9

关键词:干部修养 廉洁教育 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反腐倡廉,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

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幸福指数却不能与之同时提升的现实,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日益引起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孔子热”、“老庄热”、“传统养生热”等就是生动的写照。我们应当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教育广大干部,提高他们的廉洁从业水平。

一、企业和社会现实带来的启迪

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有着较为完善的廉洁制度、监督机制,这既是企业需要,也是社会责任。但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机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廉洁教育光靠简单说教,治本力度也是不够的。与其在大千世界的理论瀚海中去寻觅廉洁良方,不如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瑰宝中去汲取精华,像中医治本一样直指人的心性,以明心见志,调养心灵。唯有从人的心灵深处着手,塑高尚人格,养浩然正气,才是廉洁文化之根本。扶正固本,治病于未起,防患于未然,才能筑起廉洁的心堤。

二、传统文化是领导干部汲取智慧、提高修养的重要教材

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为领导干部做事和决策提供智力上的指引和清醒气息。在中华民族正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价值回归的今天,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学习一点传统文化,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倡导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基础。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强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对于我们今天领导干部修身养德,保一方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很有裨益。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养心,滋补我们的精气神。阅读传统经典,等于与古代先贤在心灵上进行交流和对话,有利于缓解许多现代领导干部疲惫的身心。

传统文化由孝道开始,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使领导干部在孝的基础上培养出民本、尚公、仁爱、贵和、诚信的高尚品德,进而以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体现对企业、国家的忠诚。

传统文化可以警醒领导干部要慎独。传统文化讲“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要做到慎独。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境界。领导干部应把慎独作为悬挂在心头的警钟,作为抵御诱惑、阻止因而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

传统文化可以增强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领导干部,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再加之良好的内才和谈吐,自然会增强个人魅力,更好地带领和影响更多的人朝既定目标共同奋斗。

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是丰富思想,充实底蕴,提高修养,另外,还可丰富领导干部的业余生活,使之能官能民,自得其乐,消除单调和寂寞,“不用开门,明月自然来做客,无须会友,古今多少是同心”。

三、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的传承性,选择有效的路径,按照知行统一的目标,不断探索形成自身特色的廉洁文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明辨义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重义轻利”,从政为官崇尚廉洁清正为民。如彪炳史册的羊续“悬鱼”拒贿、子罕“以德为宝”、包拯铁面无私、海瑞刚直不阿等,他们因不受物质利益诱惑、立场坚定而受到万众拥戴。当代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明辨义利,洁身自好,杜绝贪污腐化。

二是要身正德高,常存公仆情怀。孔子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士大夫的最高政治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启示我们: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身正德高,才能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德高”才能“望重”,像焦裕禄、孔繁森一心为公、甘做人民公仆的精神,自然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信任。领导干部要常存公仆情怀,学习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为官一任,造福万民”为己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三是要淡泊名利,清廉自守。领导干部要学习传统文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面对名利,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却从不考虑索取,从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监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执好政。

篇10

(一)和合:国际关系准则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差异是存在的,通过互补互济,达到统一、和谐。“和合”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融和精神,台湾学者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最能调和,使冲突的各方兼收并蓄,并存共处。《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倡的旨在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它用和平方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人文社会的发展、提高。“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中国传统思想植根于中华和合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使然,和合文化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也表现于此。各国间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为现世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和指导思想,即在包容的基础之上追求自由、平等,它必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业,解决冲突、化解矛盾、实现稳定,塑造国际间祥和、包容的和合氛围。

(二)内圣外王:国家形象塑造的至高标准

从国家层面说,中国的政治传播是一个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而进行的持续的、渐进的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战略,它所提倡的个人梦、国家梦、世界梦由内而外、层层递进,国家形象的塑造尤其讲求以内养外,由此符合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的哲学意涵。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即“内圣外王之道”,但它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儒家学说,代表了儒家的核心精神。内圣外王是德性文化的体现,内圣是体,外王为用,内圣是外王的依据,具体来说,内圣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它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自觉,而外王是德性的外显。外王之道中蕴含深刻的内圣依据,两者从未被割裂。《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内圣讲求修身养德,外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修己治人的体系。“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仁”是内圣最高境界的体现,“圣”是“仁”的提升,则外王就是“成仁”、施行“仁政”,这样说来,内圣外王即仁德“内化”与“外推”的融合。圣王则天,德性本原于天,又复归于天,下落至人间则为德,内圣外王是“天人合德”的价值取向。如何抵达“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仁”的行为标准,求之扮己而不苛求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仁”存在于人的善性之中,善的积累可成就“圣”。“内圣外王”的中国传统智慧为当今时代的国家和组织形象塑造提供了一个至高标准,所谓“内圣外王”的国家,即实践“仁”的国家,它必将秉持人道、地道、天道,致力于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地的和谐,对内以德治国、秉持仁爱,对外推行仁德的价值观。《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基础,达人是归宿,在寻求自我修养的基础上由己及人,用内修去感化他人,使自己的言行作为价值标准起到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国家来说,于内凝聚民心、提升文化精神素质,于外彰显社会良好风气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士气。在公平与正义的政治框架下,建立新时代的道德标准,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和灵魂气质,开拓强国民福的景象,塑造一个拥有至高信誉的现代化大国形象。

二、彰显圆润通达的东方智慧

圆润通达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老子的哲学系统均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道既是形而上的实存者,又是一种规律。老子形而上的“道”,下落到经验界时,对人生及政治产生了重大意义,它为个体在政治社会秩序中如何获得理想状态提供了一套价值标准和原则性方法,作为东方智慧的“道”,呈现出“虚静”“、柔弱”的特征。

(一)“致虚守静”的政治准则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老子》十六章)。在他看来,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在纷扰的世事和复杂的环境中,做到“致虚守静”难能可贵,它具体表现为不成见、不自满、不急躁、不烦忧。“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虚”是空的状态,但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屈的,万物会随着运动而涌现出来、释放能量。老子常用“谷”形容“虚”,若用到人生方向则有“深藏”的意义,如“深藏若虚”、“虚怀若谷”。“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二十四章),老子看重“虚”,认为自满会产生很多弊病,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静”与“虚”相伴而生,“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的状态。“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十六章),“道”具有循环往复的规律,万事万物最终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本根则呈现出“虚静”的状态,对于人来说,人的清静状态即“无欲”状态,只有摒弃内心贪欲、过多的忧扰以及巧诈之欲才可修得,对于国家而言亦是如此。老子的“静”并非裹足不前,而是包涵“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哲理韵味的政治准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人们对“道”有所体认,继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所体现的必然之理,就转化为政治行为的当然之则。依道而行,修养内在的德性品格必将秉持“虚”、“静”原则。个人价值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可以从中国传统的道家智慧得到指导和借鉴。

(二)“柔弱不争”的政治态度

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为它的反面,即古语“物极必反”,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基于此,老子主张“处下”、“不争”,具体表现为不逞强、不自以为是。“柔弱不争”的价值观对现世人的为人处事以及国际关系都具有启发意义。“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柔弱但却无穷,不强制、不干涉,顺应自然。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政治方面,则是“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来说,“坚强”的事物因其显露突出,在外力逼近的时候大多首当其冲,对于人而言,锋芒毕露的人更易招忌甚至陷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二章),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却能水滴石穿、攻克最坚强的东西。老子所说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其中包含无比坚韧的性格,“柔弱”的生命价值:于柔静处下的人生背面,自有一刚大自主的人格。老子的“不争”观念,是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争端而提出的,“不争”并不是提倡自我放弃,相反它敦促人去“为”,顺应自然的情状去努力,“不争”是指不与他人争功夺名、不将人类的成果占为己有,老子的“为而不争”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利万物而不争,人生态度应如此,国际社会亦然。为着私自利益而争嚷不休甚至大动干戈、抢占人类成果的占有行动却屡见不鲜,“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有”,是老子“不争”思想的延伸,对国际社会的有序发展同样适用。

三、实施以防御为主的和平战略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与兵法互相渗透。中国的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沉淀与提炼,从本质上说,它是和平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应对多变、复杂的国际环境层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孙子兵法》已是战略理论的纯熟之作,它所揭示的一些战略哲学和生存哲学,其传播价值在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兵家的战略原则是国家政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的战略原则

若把《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归纳,可以形成以主动即“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原则体系。“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古代兵法讲求先、后,“致人而不致于人”表现的是谁主动与谁被动、谁能调动谁,主动的一方“致人”,被动的一方则“致于人”。主动与被动,除力量对比之外,还有心理的较量,一方的信念或价值主张若及早确立,人的思想就不会被轻易驾驭则行动不被他人所牵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古时战场虚实难测、瞬息万变,当今的国际形势也是同样。想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全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性战略原则。中国军事战略侧重防御,缘于中国政府推崇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倡导自由平等,是中华民族积极地、主动地为世界带来和平的呼声,它不仅不会造成大国威胁,还会促进世界和平。“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可意为避实就虚,战略防御不仅落实在实处,软实力也要打造好。国家政治传播也是塑造软实力的一种表现,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可谓“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政治传播中的民族特征是团结民众的无形力量,维护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是从根本上避免民族分裂、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中国政治智慧传播的意义所在。

(二)慎战:实现富国民福的和平原则

“慎战”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战略原则,在战略层面上,它主张从更高的理性和更深的道义内涵去认识和应用兵法,起到安国安民的目的。“慎战”的智慧是中国政治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以富国民福为宗旨,将强国战略用于和平目的,旨在将竞争导入理性约束范围之内。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场上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战争的残酷使交战双方都要谨慎对待。《孙子兵法》讲求先礼后兵,在战争中追求最和平的方式,暴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的手段。《论语•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阐述的是同样的道理,纵有千军万马可以消灭对方,但对方的坚定信念和意志难以磨灭,它将化作人最后的心里屏障,难以逾越。战争带来的是生命的践踏、人性的泯灭,绝不是意志的征服。中华民族注重仁爱和平精神,反对以力服人,讲求兼爱、非攻,所以中国传统重视战略防御,认为防御比进攻更强有力。当今时代,战争的残酷性与破坏性较之古代更为严重,“慎战”是世界各国必须坚守的和平原则。中国是“国家”与“个人”的结合,“国”和“家”是命运共同体。从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来看,只有推动世界和平,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望,每一个个体才有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中华民族的复兴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又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的政治智慧集民族意识、民族情怀、民族信念于一身,是一种最为朴素、浓烈的民族情感,“自信、忧患”的民族特征,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生存价值。中国的政治智慧传播,是中华民族求和平、促发展的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彰显,价值观一经被认可和认同,必将内化为人的自身信念,并随人的社会化行为扩散开来,以赢得和平、发展、共赢的目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全胜而取”和“不战而胜”,孙子讲求全胜,以最小消耗,换最大胜利。孙子尚谋,把谋摆在首位。“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中也提及到战争的不同境界,“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上兵伐谋”又称“攻心为上”,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理想状态。战争的特点是以力服人,它是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综合较量,去其力不够,破其谋也不够,关键是要屈其志,归根结底是要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国家政治智慧传播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本民族的价值观,消弭隔阂、促进融合。中国的政治智慧,是立足于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基础之上,是寄寓着国富和民福的强国理念,中国的政治传播旨在使世界各族同胞认识到世界和平、自由发展的美好愿景,使“求和平、促发展”的坚定信念与意志深入人心,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发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