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

篇1

【关键词】商务沟通;案例教学;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21-0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这就要求人们不仅掌握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跨文化交往的技能。那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交流?《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授课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来诠释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此方能达到教学目的。

一、《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发现,《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理念落后。《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教学重视中西方语言文化知识的差异的比较,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构成以及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轻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跨文化商务沟通》课堂的副产品。

•缺少相应教师。有着商务经验的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

•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形式,学生缺少参与、讨论、体会异域文化的机会,这对培养和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的商务经历,学校提供真实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实践锻炼机会也是有限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商务沟通脱节,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含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而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是在1990年以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者传授知识者角色。

三、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把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有效防止了滥竽充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病之一是学生没有学习压力,另外教师在灌输陈旧、过时、空洞理论的时候,更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和压抑,导致学生学而生倦,学而生厌,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的想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案例分析法要求学生先阅读案例材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交流看法、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新的信息、新的结论和新的预测,形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分享的“思想平台”。如果每名成员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不按组长的统一部署参与讨论,讨论将会变的一团糟,明确的教学目的也会被打乱。此外,上课发言胆怯的同学可以在这个小集体里先演习一遍。所以,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慢慢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四、实施案例教学的步骤

•准备阶段

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准备是基础。一是明确教学目的,精选典型案例。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不仅仅要围绕教材的相关内容,而且案例的选择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否则,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所以,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真实性,以及生动性。比如,笔者在讲述非言语交际这一章时,通过观看美国历史频道的纪录片《身体语言的秘密》让学生理解中西方在非言语中的差异。二是制定讨论进程,组织学生自行准备。提前两周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生语言能力,性格等因素,把学生划分为由6人左右的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学生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生对案例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理解。不仅如此,每个小组还应设有组长1名,负责该小组的协调工作。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的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准备工作。注意这个步骤应该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学生如果没有准备充分的话,会直接影响整个案例教学的进度以及效果。

•实施阶段

每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陈述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应该有所控制,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对于提问者或发言者,询问是对该案例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聆听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而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导,积极主动的去陈述自己的观点。

•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教师也可让学员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生对此理论以及案例和案例的解决方式的理解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处理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跨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当前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利用平板电脑促进跨学科整合实践,实现高效课堂具有可行性。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率先开展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课程,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以《音乐中的数学》一课为例,利用iPad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课堂实践,对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平板电脑教学;跨学科整合;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1-0082-03

跨学科整合的理念

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课程综合化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清晰地看到,各门学科都把加强学科联系、实现多学科课程整合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鼓励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下进行课程整合方面的探索。这表明了各学科课程在经历了教育改革的洗礼后,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姿态来重新审视学科的发展,在拓展学科视野、拓宽教育途径方面迈出一大步[1]。

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汉弗莱(Humphreys)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跨学科学习是指孩子们广泛地探索与他们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科目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涉及多种领域——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音乐、美术甚至交流技巧。技能和知识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发现、发展和应用。”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舒梅克(Shoemaker)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的教学。跨学科的学习把教与学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反映相互联系的真实世界[2]。

没有哪一个学科是可以孤立存在的,将各学科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上述内涵的高效课堂建构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伴随着移动通信及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技术形态,并将带来对个人电脑的冲击。移动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形态的实践,成为推动当前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一轮力量,并将显著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将平板电脑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流程、打造高效课堂,深化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记忆、理解,提升学生对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深化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的教学效果,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迎来新一轮,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正成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时代诉求。平板电脑具有智能性、富媒体支撑的高体验性、商业模式支撑的丰富应用性、自然和谐的多模态交互性,以及面向终端一对一泛在化的普适性,其教育应用势不可挡。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有效地将这一技术形态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必然。开展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目前,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并分析平板电脑课堂教学的适用性,从教学应用及学习者身心发展等方面多角度思考;另一方面,要重视平板电脑进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设计研究,研究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深度问题,如支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及平板电脑融入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交互方式等。平板电脑中具有海量应用软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鉴于此,可与跨学科中的综合性相结合,从而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开展与设计。总之,平板电脑的深度教学应用,如何将其更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应用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实施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支撑北京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实践的研究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叠代过程中试图探究基于Pad有效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该课题与北京市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合作,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这一课题中进行了深入参与。自2012年底启动课题研究工作,团队在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方式、平板电脑教学学校层面的推进方式、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模式、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度的研究工作,笔者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学校进行了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教学的尝试。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基于平板电脑开设了跨学科校本课程《数字化科学探究》。《音乐中的数学》是该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涉及物理、数学、音乐三门课程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教会学生使用声音传感器采集钢琴第4个八度(C4-C5、E5、G5、C6)基音频率,重点是让学生探究乐音的基音频率组成,构建一个半音音阶数学函数。

(一)课程设计

音阶与数学是紧密联系的。课堂上学生利用电脑、数据采集器、声音传感器、iPad等硬件来模拟和记录钢琴的声音,并利用Graphical Analysis或者Logger Pro来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采集数据时,利用Logger Pro的FFT(快速傅里叶转换)对波形进行数学分析,得到声音的基音频率。学生们所要接受的挑战是:测量所有第四个八度的所有音阶基音频率,然后构建一个或多个数学模型。

iPad在本节课的作用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FingerPiano模拟钢琴进行声音全真模拟。二是利用GraphicalAnalysis进行基音频率序列函数拟合。可选数学模型有:Proportional(正比例)、Linear(线性一次函数)、Quadratic(二次函数)、Cubic(三次函数)、Power(幂函数)等数学模型。将采集得到的基音序列频率数据输入Graphical Analysis后进行拟合匹配,拟合度最好的就是我们要找的数学模型。

(二)课堂情况记录

表1为某组学生采集到的数据和利用GraphicalAnalysis @iPad拟合的结果。

将连续的基音频率输入Graphical Analysis后,所得到的二次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利用二次函数(Quadratic)拟合度很高,而且均方根误差(RMSE)也比其他函数模型要小。

除了基音序列的函数拟合之外,还可以根据数据记录表发现其他的数学规律。比如,某一基音与前一基音之差、之比,以及与C4基音之比。这些用来激发学生们对这些规律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兴趣。

在技术使用上,学生可以利用Pages软件记录数据和制作探究报告,并将Graphical Analysis得到的图形截屏粘贴到Pages探究报告里面,作为数据分析结果。当学生完成探究报告后,利用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分享功能将作业上传到Dropbox或者直接电邮给教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或课下批阅。

在课堂反馈环节,iTeach的使用比较灵活,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对这一节课进行总结。

问题1:第四个八度共有几个按键?

问题2:这些按键的基音频率序列的数学模型是怎样的?

问题3:基音和它的泛音关系是什么?

问题4:C4和C5频率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5:请你预计C3、C7和D5等按键的基音频率。

(三)课例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终为始,鸟瞰全图;第二阶段,数据采集;第三阶段,数据分析;第四阶段,归纳总结,反思评价。本次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使用声音传感器和采集器进行声音采集,然后在电脑上利用Logger Pro工具合作探究,其中利用iPad作为钢琴模拟工具,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在教学中,借助平板电脑这一工具,以传感器等为辅助,让学生探究声音和数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乐音和函数的关系。平板电脑在跨学科综合课程中有以下优势。

1.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科融合

课例中借助平板电脑这一工具,以传感器等为辅助,让学生探究声音和数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乐音和函数的关系。平板电脑中的应用让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节课中,通过应用之间的调用与探究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管理。

2. 提高课堂效率

平板电脑中不同的应用能够提供不同的功能。课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音乐中的规律。在传统课堂中,由于缺少平板电脑的辅助,学生需要进行计算与尝试,从而找出音阶的函数关系,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课堂时间有限,也缩短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过程。而平板电脑中的应用能够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进行计算与尝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探究体验。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跨学科综合课程融合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本课为例,在课堂中,学生对音乐中的数学规律进行了充分的探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在探究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培养其探究精神和能力。

相关问题及思考

本研究基于《音乐中的数学》一课进行探究,平板电脑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跨学科课程涉及不同科目的学科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平板电脑中的应用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减轻认知负荷,将课堂重点放在探索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当前平板电脑在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如何将其更好地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教育教学服务,还有待教育者去探索。

注: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0101026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秋芳.探索有效教学之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篇3

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思路需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研究需要基于课程标准,实现教材、教学、考试、评价一致性的研究,因为课程标准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最基本依据。

研究的基础

2012年,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承担“基于学科能力的教学指南研究”项目,依据对现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研制了中小学各学科《北京市加强与改进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在此研究基础上,2014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中小学部分学科――中小学语文、中小学英语、初中科学类教学改进意见,部分学科改进意见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影响中小学所有学科。从中观层面,研制中小学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能力标准和教学指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标准》。学业标准的研发,成为北京市近10年学生学业监控的依据。从微观层面,梳理了与学科能力标准和学业标准对接的学科典型课例。

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学科能力的结构、类型及层次水平,从实践上探索了基于学科能力的教学指南以及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案例,在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为教师搭建了桥梁和缓坡,为学生有效学习构建了平台,成为北京市具有纲领性指向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南。例如,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水平描述,体现了对阅读素养的关注。运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不仅仅在知识层面,而是直接指向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层面,比如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结合前期研究的成果,本教学实验研究聚焦在各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上,通过教学实践,基于实验数据探索教学改进的有效策略,在提升教研员教学实验能力的同时,指导教师结合学科关键问题开展“同课异构”,或者针对所教平行班开展微实验的研究,切实解决学科教学核心素养融入教与学的问题,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研究内容和方法

梳理学科关键问题。为了获得有效的数据支撑,抓住各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开展研究。项目组重点研究了近10年教学改革层面积累的5种数据: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数据,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数据,小学近5万名教师、初中近3万名教师、以及高中教师基本功问卷数据,2013-2015年400节教学录像课分析数据,近万节常态教学分析数据。

对核心素养进行文献综述。项目组在联合国核心素养体系以及OECD、美国、新加坡、欧盟、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文献综述中发现,各国都高度重视和强调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虽然在体系构建上略有不同,但共性特点突出。主要聚焦在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内容上。这些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培养目标,需要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加以落实。

确定各学科研究问题。教学实验研究需要抓住学科关键问题,针对学科教学中的短板,短什么、补什么。比如中小学语文,学生阅读素养不容乐观,需要聚焦阅读素养的提升;中小学数学,学生几何学习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聚焦数学素养,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科学,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有问题,需要聚焦学会学习,提升学生概念理解进阶,发展科学认识;中小学德育,学生社会问题解决有困难,需要聚焦问题解决,提升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等等。

研究主要采取准实验与行动研究法。通过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班进行干预,从教师行为到学生学习行为。在实验学校进行前测―干预―后测,收集相关数据。控制学校通过前测―后测,不进行干预,预计2年时间完成。利用核心素养发展表现测试卷、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调查问卷等分析学生行为。利用教师教学行为调查问卷、教学录像课分析平台分析教师行为。运用中医式望、闻、问、切基于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与运用西医式基于录像课平台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数据的科学诊断,形成了基于数据的教学改进策略。

今后的方向

关注教与学改进。教学实验是一个收集完整数据的过程,也是一个观察教与学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因而数据的积累不在于实验本身,而是从教和学两个层面,基于数据在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层面开展教与学改进策略研究。

关注数据的科学有效分析。以往获得数据时为了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对数据进行的深度挖掘不够,特别是在对一些关键数据的分析与反思、应用与诊断方面。本次研究将中医式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的与西医式基于数据的分析与诊断做有效的链接,将对课堂教学优化起到重要作用。

篇4

关键词:经济学;跨学科;实证式;创新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与统一。从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环节看,需要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扩展学生的经济学视野、丰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从人才需求的市场角度看,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适应性。为此,我们以“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将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及内容纳入到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提高了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经济学理论发展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理性”和“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理论包含了两个强假设条件,一是作为行为人的个体完全理性,且所有行为人在认知上具有一致性;二是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人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和预测,且该预期不存在系统性错误和偏差。理性预期假设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教学模式的同质性

在理性预期假定范式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留下了十足的“理性预期”痕迹。传统经济学教学约定俗成地默认一个假设,即假定学生有一致的认知程度,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是同质、没有差异的。这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近乎不合理的完美要求,其教学模式必然忽略学生不同的初始禀赋和个人偏好,视学生为同质的个体、缺少体现学生知识差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将削减具有复杂性思维视域的学生从不同视角深入研读经济理论的兴趣,也可能造成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心理障碍。

2. 教学内容的模型化

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过度数量化与模型化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演进为一门充满数学思维的学科。现有“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沿着18世纪流行至今的自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行的,在教学中也兼有高度抽象化、数学化、模型化的倾向。模型化的教学方式虽然严谨地传授了经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复杂性,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经济理论内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性地重复“记忆知识”模式,而非市场需要的“运用知识”模式,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深入研究的志趣减弱。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具有体系的独特性和经典性,因此教学局限在经济学范畴,单纯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忽略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及非经济变量之间的制衡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孤立性、交叉性弱等特点。由于缺少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面对经济理论无力全面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困境,学生极易产生经济理论偏离实践的感知,造成知识——行为的差异和不一致性,减弱了学生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加强。

4. 教改体系的滞后性

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求作为个体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包括涉猎其他专业、视野开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要求作为团队成员的学生要兼有一定的融合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的要求。但作为提供知识人才的大学教育以及课程设置却很少实现学科交叉,经济学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缺少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市场需求,面对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学教改体系反应滞后。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跨学科范式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改革模式。

1. 社会学“嵌入性”因素的引入

社会学最具特色的一面就是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强调社会构成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强调一种“嵌入性”思维模式。与此不同,经济学强调以个人行为为出发点及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经济学假定的是个人的理性模式。因此,社会文化演进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对“经济人”基于人性本质所产生的某些不可见的选择性理有着很好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强调,经济学也是关于人的选择的科学,研究如何使个人选择性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要考虑社会因子对人的影响。人的选择过程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也受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要使学生的自利行为和既定目标一致,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但要涉及“物的维度”,也要涉及“行为的维度”,即考虑非经济因素对人们做出选择的影响。

2. 心理学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作为前提假设进行研究,较少考虑现实中“经验人”由于心理因素不同所表现的某些非理。对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和强调心理因素是完善经济学教学的路径之一。个体经济活动一方面要受到资源稀缺性、未来性、效率、社会各种规章制度运行、理性经济行为等客观经济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经济活动还受到心理、自然、生物、选择性理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或影响。由于企业组织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也加剧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强调心理学因素在经济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经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三、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我们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分解为三个要素环节:外在认知、外在意识和认知情绪。上述三个要素环节具有内在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环节出现变化都将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环节的同步反应。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三者的互动,无意识地将三者独立或割裂,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通过跨学科方式整合三个要素,通过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情绪。

1. 外在认知差异性与学生“知识环”的构建

外在认知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对经济理论和体系的认识与掌握。学生的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上都基于不同的认知视野,或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或表现出感性的思维,将感性和理性思维统和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引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增强认知情绪。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知识环”,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从知识环的节点上找到突破口,以整合相关学科研究为基础,形成综合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推动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师提供的案例和学术研究论文,实现自组织、自学习的互动性、互适应性的演进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就在这种自主和自由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不断进化,最终选择出最优、最有价值的收获。

与此对应,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课件的编写与应用、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以及授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跨学科探索和应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问题,按照国际化高水平的经管类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规范和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梯队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2. 外在意识合理性与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

外在意识是学生对于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个人判断。在外在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外在意识的合理性,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教学过程尝试。

首先是引导阶段:基于“问题意识”,激发“知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经济知识的关心与兴趣,是“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问题意识”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存在有对现实经济生活各种问题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寻找头脑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有意识地与“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问题与理论互动过程中,教学小组在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中积极寻找令学生兴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内容,并及时展示高级微观经济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使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产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和内容的兴趣,进而对于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并自觉地寻求自身判断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偏差。

其次是参与阶段:基于“知识兴趣”,强化“主动学习”。受传统升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主要靠被动的“记忆”,而非主动的“理解”。面对大学阶段大量知识信息的灌输,学生们普遍感觉消化不良,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对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趋于高度数学化,而与之相对应的现实经济问题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与抽象的经济理论之间的断裂,使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主动性受到了影响。为此,课程教学小组借助“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供给与需求理论的讲授,在课堂学习和讨论中让学生扮演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种不同的角色,各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分析自身所采取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把握所充当角色的经济内涵,提倡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和博弈分析等手段对于另一方的角色进行分析,实现从掌握局部经济理论过渡到掌握整体经济理论的高度。

最后是提升阶段:基于“主动学习”,打造“行为意识”。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济知识的掌握,实现经济人合理的“行为意识”,通过这种微观个体的行为不断矫正和优化,最终达到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本阶段是在综合掌握“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合理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阶段。为了正确培养学生的经济行为,课程小组的教学环节分为经典理论导入和行为实践参与两个步骤。经典理论导入主要以体现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21个基础概念(核心关键词)为主,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行为实践参与主要是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了解,启发学生用正确的经济学观点给出问题的相应答案。为此,教学小组设计了逐次递进经济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规范学生经济行为的目的。这个过程使学生实现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自我价值。

3. 基于认知情绪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模式

认知情绪是学生对于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问题的兴趣程度。注意到学生的异质性,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是提高学生认知情绪的关键。带着现实的经济问题进入课堂,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依据科学理性要素,设计出教学的关联路径。首先是经济学的客观依据,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经典性的经济学理论和前沿论文;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怀疑阶段,结合学生本身禀赋,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的不完整性进行反思和思考,结合现实社会的经济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第三是多元思考过程,结合跨学科的思路,对经济问题进行多元的解读和阐释;第四是实践的检验,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破解和阐释。

教学实践表明,跨学科角度审视微观经济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表现,包括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到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社会科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结果,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和估计,并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在被问题困扰的情况下,能更早、更迅速地摆脱困境,所做的合理选择更能经受住时间检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齐红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1(09):53.

[2] Eugene Silberberg. 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二、具体收获:

1、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和“八荣八耻”,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结合本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2、学习了《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对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时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3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小学语文》,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主渠道,以“学校教育质量工程”、“达标课”、“教材教法过关”实践自我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以校本的培训和研修,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如上公开课、示范课;或确定研究专题,组织本学科或跨学科研讨活动;或参与优秀教案、案例、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参与各学科业务活动,切实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和新课程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常规;使课堂教学在尊重学生、开放思维、鼓励交流、优化过程、提高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人在2008年获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参与了地方课教材的编写。

4、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在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基础》培训考试工作的基础上,学习了《教育技术培训教程》,认真参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及课堂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科带头人。

,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考试。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从“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在培训中,我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培训,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二、具体收获:

1、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和

“八荣八耻”,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结合本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2、学习了《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对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时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篇6

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 ----校本层面的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模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素养”是学校层面落实“整合”实效性的能力保障,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层面推进“整合”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静态结构分析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时,是以其教育基本理论修养、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改进等其他一般性能力和素养为基础的,但除此之外, “整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的要求。信息技术整合素养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构成: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其中,第1方面是整个素养结构的知识技能基础;2、3、4是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中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第5方面是与整合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人文修养;第6方面是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动力系统。

二、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实践

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其自我职业发展的研究普遍发现,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教师的职前教育;(2)教师的校本实践;(3)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总结;(4)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同行交流、合作;(5)专业引领。除了职前教育外,其余因素均属于教师培训和自我职业发展的范畴。“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下述前后相继的行为链:“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在校本实践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并与同行进行交流研讨----新一轮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

三、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实施流程

1、专家报告,专家----教师研讨。

采用专家报告、讨论等方式,系统地介绍有基本概念。结合案例分析,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关理论研究、应用模式、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避免的主要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讨和观念碰撞,理解整合的有关模式,引导并帮助教师从教师的视角理性、全面地思考和建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

本环节的关键是改变教师 “被动受训者”的角色,组织教师合作研讨、主动理解和建构有关理论和模式。

2、以教师为主体,合作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将有关 “整合”的理论和模式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 1)教学设计培训:以其他教师的课例为载体,采用案例分析法,向教师介绍系统教学设计应包括的所有环节、要素,各环节和要素应如何设计及其注意事项等;展示并讨论“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介绍“模板”的使用方法。

( 2)按领域/学科分组:每组由教育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代表组成,教师控制在10名左右。向小组成员布置明确的合作教学设计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如半天)内,经过研讨,合作设计出一堂或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准备案例展示材料。

( 3)选定教学主题、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并非所有的教学主题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因此,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适合的教学设计主题,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小组成员首先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备选的教学或活动主题(最好是近期计划教授的主题)。然后,对备选主题的价值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每组选定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为了便于操作,教师按学科/领域分组,但每个小组在选择和确定主题时要注意渗透课程综合化的思想,有条件的学科小组可设计一些跨学科或者综合化的主题单元,切忌由于按学科分组人为导致学科之间的相互孤立和脱节。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分析环节可渗透到主题选择阶段进行,主要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培养目标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 4)系统思考和讨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参照“教学设计模板”,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教学理念,选择或创造教学及评价方式,论证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选择合适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确定适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设计各环节(包括教学和学习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后)的具体教学和学习活动,重点考虑教学任务的设置、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论证教学活动对人力、物力、设备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等。

( 5)小组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后小组讨论教学设计方案并修改。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专家设计的课程成品,教师应由被动的课程“使用者”和“消费者”,转变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成为校本课程的创造性的“生产者”。[1]

3、展示、交流、评价教学设计方案

各小组向全体教师展示各自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专家和其他小组教师对各组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重点分析和学习各教学设计方案的优点;发现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4、制定校本方案,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校本研究

( 1)制定校本方案和实施计划:合作教学设计之后,教师根据小组设计的教学方案,结合当地/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教师、学生和设备的现状,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或调适,制定出在本地和本校切实可行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案,周密考虑并列出实施该教学方案所需的资料和资源。

( 2)在自然情景下实施校本实践和校本研究,形成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档案袋。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教学,并在本校的自然情景下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应全面翔实地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形成完整的 “教师教学档案袋”和“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教学档案袋包括教学方案(在教学实施后,教师应及时修改、补充教学设计方案,尤其是补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用的或自己制作的教学材料、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教学任务、教学组织方式、具体的评价量规或测验、教学过程中关键的教学处理策略等)和教学录像。学生学习档案袋包括:学习过程录像、学生作品和成果。

5、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自我反思、总结

教学活动完毕,教师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包括:分析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总结能有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比较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审视实际教学活动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审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设想。

通过第 4、5个环节,重在帮助教师通过校本的实践及反思,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逐步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员”的转变。[1]

6、案例展示与评价,经验总结与交流

组织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例,交流优秀经验。案例展示至少应包括 3部分内容: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展示教学录像,交流自己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反思总结。每个案例展示后,组织专家和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分析,总结出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可组织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教师展示各自的校本实践案例,交流校本教研经验。

教学设计环节是教师将整合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而本环节就是将各自的教学实践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论的过程。其间,要发挥专家,包括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特长,与教师共同总结适合当地特色的整合模式,考察有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实现条件,分析原有理论的缺陷或不足,提升理解和认识,总结能有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具有高度适恰性的 “个别化”理论。[2]本环节既是一轮“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的最后环节,也可以作为下一轮“专家-教师理论研讨”的起点,以此形成环环相扣的校本实践行为链。

四、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特点和实施关键

1、以教师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为目标: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为整合的有效推进提供师资保障。

2、在校本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足于本校或当地实际,将有关理论应用于本校的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模式和理论,弥合一般性的理论和模式于学校教学工作复杂性和各地巨大差异性之间的鸿沟。

3、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参与和实践:与传统的教师培训不同,教师在本模式的所有环节中都是实践的主体和主动创造者,培训者或专业指导人员只是教师的“协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同时,专业指导人员在帮助和引领教师的同时与教师共同学习和提高。[3]

4、重视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和校本实践习惯性的反思,可通过多重途径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使教师清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纵向发展轨迹,有助于确立自我职业发展的信心;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理论修养方面的缺陷,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新信息;发现自己具体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教学习惯及其消极后果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避免。

5、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在与各地区、各学科的同行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更多的视角和层次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良好的社会建构;同时,同行之间持续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各地、各学科的教师逐步建立研究共同体,以便分担压力,共享资源。[4]

6、重视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实现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果脱离专业引领和理论总结,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实践很容易陷入从实践到实践的低水平重复,学校的实践工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都难以提升。本模式的各个环节都重视专业引领的作用,组织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全过程对话,唯此,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持续推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整合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建明.(2002).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

[2]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综述[J].成人高等教育,2002.(5)。

篇7

一、构筑学科组的共同愿景,建设学科精神文化

在教育领域,“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和顶层设计,“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动力。学科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组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以及全体成员的共同生存方式。学科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与教师思想行为之间相互转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真实成长,而不仅仅是完成事务。

学科的精神文化是学科灵魂,是在与学校文化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学科结合自身实际而凝炼出来的共同发展愿景和文化理想。从学科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来看,它具有标识分界、整合凝聚、激励引导、延续增殖四大功能。标识分界功能指学科文化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科成员、学科组织予以区分的能力。学科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是揭示学科文化在对学科内部成员的学科理念、学科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协调与重组、凝聚与内化的能力。学科文化的激励引导功能是指学科文化对学科内部成员主体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一种教化引导作用,即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科内部成员在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并体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学科文化的延续增殖功能是指学科文化在传递过程中,通过社会继承机制,使学科文化得以流传、延续。

以天津市实验中学的地理学科精神文化建设为例,在实验中学“求真求实,思学思新”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地理学科组提出“天地明理”的学科精神文化,确立“建学习型组织,创研究型团队”作为学科组组训,确定“构筑臻思、敏行、务实、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和实践共同体”作为学科组共同发展愿景,以期真正提高学科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有效、高效研究的能力,合理开发与灵活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效使用各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策略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等。

二、形成学科组的共同行为方式,建设学科制度文化

学科制度文化是学科组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制度设计到制度执行的过程,构成了学科组全体成员的日常生存方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彰显学科行为文化和行为艺术。学科制度文化是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文化的重要标识和学科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理解和认识学科文化往往要从学校制度文化上去考量。从构成要素分析,学科制度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文本、体系、内涵、外延四个方面。制度文本是学科制度文化的介质载体,它用文字的形式,表达了制度的价值诉求和相关者的行为规范,一般指的是成段、成篇、成书的书面语;学科制度体系形成了学科制度文化的制度架构,它为学科机构及有关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提供了保障;学科制度文化的内涵指的是它的本质特征,其外延是营造学科教育秩序的观念和行为的总和。

以天津市实验中学的学科制度文化建设为例,学校学科制度文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日常活动制度、备课主讲制度、评课主评与分评相结合制度、课堂观察制度、课例案例研究制度、跨年级跨学科综合备课研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读书交流制度、奖励激励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等。其中,学校要求“备课、上课、评课制度”做到“五结合”。第一,备“课”与备“学”相结合,以实现文本和教学对象的真实有效对话;第二,评“课”与评“理”相结合,以实现学科组教师之间的理念互通、智慧共享;第三,“一课多案”与“一案多课”相结合,以实现梯队教师模仿再现、修改、内化、创新等多维重建;第四,“一本通”与“活动菜单”相结合,以实现学科教研活动常态化、日常化、精细化、自助式主动研究等;第五,“面对面教研”与“教、学、研、思一体化信息平台网络实时互动教研”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研究的实时无缝链接。

三、构建学科组独特的教学模式,建设学科教学文化

学科教学文化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科特色的教育教学课堂文化,它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开展的前提、背景和氛围,它是一种活动的文化、关系的文化、显性与隐融的文化,是一种持久成形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类型或范式,是学科教育教学背景下师生的课堂生活方式。

探明学科教学文化的发展状态,有利于从根本上找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首先,提升教师精神境界。教学文化建设在根本上立足于教师的内心世界,目的是有效激发能影响外在教学行为的教师心灵力量。其次,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教师的教学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即便是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技能,在面临复杂环境的时候也有雕琢与审视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心理上打破封闭与孤立。再次,强化教师职业价值认同。为师之道的神圣之处就在于从终极关怀的立场出发,以主体的价值体验和认知为中介,不断改善自身及他人的生活世界。

以天津市实验中学地理教学为例,地理学科组在深入研究地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和学科特性的基础上,提出 “学科教学整合化”,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整合的观念,用系统、整合、复杂的眼光考察与分析课堂教学的行为以及行为中的诸要素,使教学的各环节与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图式―探究―合作”特色教学模式的构建,地理学的知识容纳于各种图中,思维导图可以直观表达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深入开展“图式教学”,用“图”去引导学生发现天文、地理之美;用“图”去感受地间万物之变迁;用“图”去建构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营造学科组教学的基础环境,建设学科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在学科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学科文化要素的物质表现方式。学科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文化形态,是学科文化的外壳,奠定着学科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科文化“内核”(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学科的物质文化主要是通过学科的物理环境,诸如建筑、绿化、雕像(塑)、图片、教室布局等的创设来体现和发挥它育人的功效。学生在优雅的学科物质环境中会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心灵的感应,精神的升华,观念的更新,从而实现良好人格的塑造。

以天津市实验中学为例,地理学科组在学科物质文化建设中,精心布局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学科文化墙、可视可动的地理实验、天文研究室、地理园等,从而实现地理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显性体现,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物质实体环境。

总之,通过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科组成员形成教育教学的共同愿景,形成共同遵循的学科行为,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学和彰显学科特色的物质表达。从而使学科组成为主动探究、自我更新的团队,带着智慧参与创生信息的团队,有效提高对教育教学改革整体的意识和洞察力的团队,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研究方式,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专家评介:

夏恩伟老师是一位研究型教师,通过深入研究地理学科特点、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力、地理学科思维品质培养等问题,他构建了“图式―探究―合作”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并形成了“臻思、敏行、务实、创新”的教学风格。

篇8

(二) 情景性教学中所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情景性教学的好处已成共识,但不少老师苦于在教学中没有资料去用,这就涉及到资料的收集方法。

1、笔记摘录法。在阅读报纸、教参、刊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将一些有助教学的案例及时收集,做好笔记,必要时可写出提纲和心得。

2、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有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有的家长在某些法律方面是专家,如前言的实话实说“问问你的家长或亲友,他们在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和用到哪些法律?这些法律给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老师布置这一问题,就是学生与家长共同学法,共同提高的过程。有的家长是税务干部,可以帮助你提供法律打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典型案例,再如让学生调查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既可培养学生的参与实践的能力,而在学生调查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也一便解决,无需教师多言。

3、上网搜索。如新华网上就有许多经典的资料。

4、做好编辑和整理归档工作。可用卡片分类编号,分类排放,还可编制一个目录,做好索引;或利用电脑创建文件夹加以储存。这样可随用随取,也有利制成课件。

5、一则资料可以多次使用。有些资料是可以多次使用的。如第一课中的活动“法庭内外”中的‘张老汉的抚养问题’这一案例,我们可用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密切联系”、“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规定精神文明建设”、“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公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家庭生活离不开法”等框节,这样可大大减少了工作的强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会。

(三) 情景性教学中资料的运用方法

1、穿插资料,讲清原理,例证观点。资料的引用是证明一定的观点、辅助分析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展示资料前,应设计好资料呈现的时机和方法,可用资料引出本课知识;可用资料化难为易;可用资料总结提高。千万不可为了说资料而说资料,没有一定的问题是达不到目标的。资料提出后,要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总结结论,提出观点。

2、讨论资料、师生互动、合作研究。资料讨论一般4-6人一组。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其他补充。教师还要参与讨论,与学生融为一体,不可袖手旁观,要让学生围绕问题讨论,教师还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对有些问题允许学生提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资料的讨论应是师生的合作过程。有些讨论步骤如加上老师的活动会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如对禁毒活动在让学生说出警示语后,老师再说出一两句,会加强师生的融洽程度和合作程度,能达到合作中学,合作中提高,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目的。

3、创设情境、课堂演练、分析点评

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既定环境下将自身投入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增强真实感。而课堂演练就是一种较好的情境,可让学生在演练中领悟道理,增加感性认识。但老师要及时从学生的演练及对资料分析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当然,这种点评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学生分析的简单罗列,而是师生共同讨论下的分析后对问题认识的升华、创新。

4、同时案例也可用于课后作业、讲学稿、试卷中

总之,用好资料,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适应新课程的教改要求,展示学生个性、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益。

( 四)情境性教学应用

1、 情境设置

在讲授经济常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邻居家90年代末原有的一台彩色电视机“退休”后,由一台34英寸彩电取而代之,使用至今,图像清晰,色泽丰富,看得也蛮顺心。近年来,子女经常开导他们,现在还看34英寸彩电,多寒酸! 换大屏幕的!现代人的消费观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了,应该适应潮流,要学会享受生活。被他们这么一开导,老人感到有些困惑了。细细思忖,尽管经济上尚有换大屏幕彩电的能力,但换了以后,这台好好的34英寸彩电该如何处置?卖了吧,三文不值两文,可惜!不卖吧,让它躺着睡大觉,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尽其用,这算不算浪费呢?如果是属于浪费的话,那么与子女所说“适应潮流”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解决?

2、确定问题:请就这台34英寸的彩电究竟该不该换提出你的看法。

这个案例的主题是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可以说它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或者也是我们有些人亲身所经历过的,因而,这个的主题是真实的。在这个资料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家庭消费的内容,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等。同时,针对彩电究竟是换还是不换,有着一定的模糊性,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答案,而且,在这个案例中又蕴涵着传统与现代,节约与享受等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样就为学生在认知上形成冲突提供了条件。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针对学生目前的能力与素质的实际状况,先由一位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同学代表自己或小组进行发言,然后由其它同学或小组针对于这个发言提出补充意见或反对意见,也可以从其它方面另行分析,最后,由教师作小结。在讨论时我注意了下几个问题:第一注重对学生的的引导,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知识引导着,引导学生去探究案例中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性的问题,协助学习者进行讨论。第二,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多加以鼓励和肯定。讨论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愚蠢的问题”,关键是看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合理。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分析表示尊重,哪怕是分析问题的过程或结果都发生了错误,都给予了应有的鼓励。同学的发言不仅是学生,也是我们教师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也只有大家彼此尊重、倾听和沟通,增进团体合作,才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促进共同进步。

4、效果评价

运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几点感受:

(1) 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做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篇9

在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学应用模式和案例研究”中,参与课题研究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农远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案例。本文从这些案例中,根据不同地域和学科分布,选取了几个与教学应用模式研究相关的典型案例,试图透析出农远环境下教学应用和教师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在应用中悟道与发展

案例一:贵阳乌当区阿栗小学徐永胜在农远环境下教学应用的探索之路。

(一)案例背景

阿栗小学地处贵阳东北部的一个山区。2004年,这个村小有10名教师,其中8名教师是民办转公办的,平均年龄47岁。当时,全校双科及格率仅17%。徐永胜被委以重任派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兼语文教师。徐永胜到任后,正好赶上国家实施农远工程,他敏锐地把握住了“用信息技术改变山区教育面貌,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的机遇。亲自动手改造学校环境,安装卫星天线,下载卫星资源,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学校农远环境的建设和应用中。当时,学校仅有的一间农远教室的课表排得满满的。在农远教室用光盘上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二)案例发展

1. 用光盘资源上课,呈现丰富内容

用光盘上课,看上去好像是件简单的事,但是真要把课上好还是很不容易。徐校长用光盘上课,是光盘用得好,还是课上得好?事后,我们访谈过他。徐校长告诉我们:农远工程实施以后,他就一直用光盘资源开展教学,学生反馈较好。光盘资源已经较完整地呈现了一节课的内容,上课时,只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光盘播放设备的熟练把握和解决好教学重难点上。

由于电视里的师生与课堂里的师生双重互动,课堂逐渐呈现出丰富的知识内容及优质资源与农村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课上,徐校长并没有太多的语言,而主要是用好光盘资源。听他说得如此轻松,我们却深深感到:如果没有对光盘播放设备的熟练掌握和对光盘资源的熟悉,以及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这种利用小班化光盘教学资源的课是很难上好的。

2. 资源重新整合——改用多媒体教学

光盘资源是将农村教师的素质放在较低的视角来设计的,随着自己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利用光盘教学时总感觉自己的课堂缺失了“应有的风格”。在一些教学内容上,光盘中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应用起来有点“水土不服”。因此,他不再单纯地使用光盘教学,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及学生认知水平对资源进行重新加工整合,从而使得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一节不成功的课——被资源所困

2008年6月,我们又一次来到阿栗小学,发现学校已经建成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网络备课室,并接入互联网,教师可以多渠道获取资源。这次,我们听了徐永胜上的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虽然资源应用很多,看上去课堂也很活跃,但是,又显得有点忙乱,学生自读自悟少了,师生互动少了,学生表达展示少了。

课后,徐校长告诉我们: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网上有许多资源都很好,都有借鉴和参考价值,都难以割舍,但应用效果却不理想。徐校长认为在多媒体环境下,要实现资源与教学的有效整合,必须从被资源所困的窘境中走出来,能够整合资源、驾驭资源,让资源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资源所困。

4. 整合进行时——创新无止境

2010年,徐永胜承担的“农远环境下的资源有效整合与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时,总结形成了如何构建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资源,提出“抓住一个中心,坚持三个结合,遵循四个原则,把握五个环节”。即有效教学资源必须以优化语文学科教学为中心;坚持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资源应用遵循“想用不如能用,实用不如用实,好用不如用好,多用不如精用”的四条原则;收集资源时,注意海纳百川,选择资源时注意去粗取精,应用资源时重在因材施教,反思资源时需要对症下药,形成资源时做到水到渠成。

(三)案例分析

徐永胜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艰苦探索,在农远环境的建设和应用中成长起来,成为当地的名师和名校长。他的成长经历,带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第一,凡事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农村村小及以下的教学点,存在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和专业能力偏低的现象,在西部地区,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农远工程系统设计时,考虑把人教社等单位开发的小班化学科系列光盘等优质资源配送到农村去,通过光盘播放等形式,缓减学科教师短缺等现象,达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目的。应该说这种设计从全局范围看,已经大规模地实现了工程设计目标。

第二,坚持应用,在应用中追求卓越。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应用,这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工程成败的试金石。从微观上、农村学校层面上看工程的效果更是如此。没有应用就没有探索,更谈不到效益和发展。事实上,像徐永胜这样坚持应用探索,取得实效的案例很多。

第三,求新、求变、求发展,不断为自己设立新目标。徐永胜在农远环境下的应用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摸出了门道,掌握了方法,总结了经验。悟道和发展伴随着他,有成功,也有挫折。成功了不骄傲,挫折了不放弃。从基于技术层面的应用,到基于资源层面的应用,再到基于方法层面的应用;从初步应用,到中级应用,再到高级应用,这个过程也揭示了农远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二、 在研究中提高与创新

案例二:陕西宝鸡市相庄中学物理教师南建校为什么会成为科研新秀。

(一)案例背景

农远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初中的面貌。陕西宝鸡市相庄中学是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农远工程实施以前,学校教学质量一般。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利用农远资源开展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学校开展的“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数学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课题,全面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南建校 是相庄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师,参与了“卫星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式发展。

(二)案例发展

1. 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4年前,作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南建校,信息技术能力几乎为零。此前他没有使用过计算机,更谈不上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西部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的影响,似乎还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生,学校仅有的几台计算机,只能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农远工程的实施,使他们有机会用信息技术来改变自己的教学。

2. 应该如何利用农远资源

2005年,农远工程为农村初中配发的计算机教学系统、卫星接收系统及相关资源陆续到了学校,教师们如获至宝,纷纷在教学中采用。在教学中使用优质资源,教师们变得轻松了许多。南建校初步结识卫星资源的感觉也是如此。2006年3月,他参加全区中青年教师农远资源微型课的说课比赛,事先通过卫星下载了许多相关资源,想在竞赛时一展身手,结果事与愿违,还没等他把课说完,评委就打断了他的陈说。南建校希望把精美的动画放完,遭到评委的拒绝。专家们问他平时如何用农远资源上课,他答道:主要播放资源。那学生干什么呢?主要看资源。这样的回答又遭到专家们的批评。比赛结果肯定是名落孙山。

事后,他感到初中教师使用农远资源,不是放放资源完事,而是要让优质资源为教学服务。那么,农远资源到底应该“怎么用”,卫星资源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南建校把这样的思索带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3. 研究需要针对现实问题

教学中,南建校发现物理课堂中应用农远资源存在四点困惑:第一,资源繁杂,教师不知道什么样的资源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需求;第二,教师对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呈现的时机把握不准;第三,教师对自己所用的资源以何种方式呈现感到模糊;第四,教师对课堂中所用资源的目的性不够清晰。针对这些问题,南建校开展教学研究,作不断尝试后提出了“三段、四环、五步、六过程”的应用方法,如图1~4所示。

(三)案例分析

农远工程实施后,南建校如饥似渴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技术方面的高手;他没有承担过科研课题,给了他一次机会,他就认真地去思考、设计、探索、做真研究,把一个农远环境下的研究课题做得有声有色,做得硕果累累。如果说农远环境下的应用是基础,那么研究中的发现是关键,研究的创新成果是灵魂,南建校在他的研究中都有较好的把握。

南建校在他的课题研究中,从发现农远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四点困惑开始,到提出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到实践中不断地应用、修正、提高、再发现,直到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从问题入手,到解决问题结束,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方法,南建校把握住了课题研究的一般规律。我们发现:南建校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几次遇到困难,但是,他对待研究认真执著的精神和追求创新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成果的诸多做法使他获得了成功,也影响了周边的许多学校和教师。

三、 在追梦中拓展与延伸

案例三: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魏店中心小学伏启在追梦中发展。

(一)案例背景

教师结构性短缺是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实施农远工程以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性覆盖农村学校,缓解或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是农远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种状况已经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从甘肃天水市秦安县魏店中心小学校长伏启少年时梦想的实现,可以窥见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状况得以改观的事实。

伏启2002年9月调到魏店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当时该校在校生786名,14个教学班,教师25名,艺术教师数量短缺,使得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十分严重,课程很难开齐开足,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学生也得不到全面发展。开展艺术活动难度大、效果差。学生和家长期盼新校长能够带来新变化。

(二)案例发展

1. 从小就种下当一名专业音乐教师的梦想

伏启出生在甘肃天水秦安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小学就没有学过歌曲,只会唱几段秦腔。上中学时,遇到一位民办教师上音乐课,他学会第一首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高兴万分,经常在操场上、在上学的路上入情入境地放声歌唱。自从他接触音乐以后,各科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从此,他爱上了音乐课,种下了长大后当一名专业音乐教师的梦想。

2. 到村小当上了语文教师

1985年伏启考入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在师范的四年里,他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会了初步的琴法,自学了笛子,参加学校合唱队,这为他后期当音乐教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是,毕业后伏启分配到一个偏僻乡村小学任教。村小只有100多名学生,5名教师(其中有3名民办教师),也不开音乐课,他带三个班的语文课,无奈之下,又去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村小教语文一直到他调离。

3.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2002年,伏启调到魏店中心小学担任校长至今。这期间,追寻少年时成为专业音乐教师的梦想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蓝图是他心中的双重目标。恰好此时,国家开始实施农远工程,学校建立了卫星接收与光盘播放系统。

伏启充分认识到国家实施农远工程对西部农村学校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他认真把握了每一次发展机遇。学校农远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是逐步推进的,从开始建立光盘播放点,到建立卫星接收系统,到网络进校园,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信息资源也不断丰富。

他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坚持开展“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校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校本培训,学校教师不脱产、不出门就能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坚持农远环境下的教学应用和研究活动,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了从有效到高效的跨越式发展。

4. 牢记校长重任,推进学校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校长,伏启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提高团队的专业素质,才能使学校在农远环境的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他通过自己和骨干教师的努力,带领其他教师不断实践,及时总结,共同成长。坚持用整个心去做校长,这就是伏启成功的奥妙!

5. 坚持“送教下村”,与村小教师共同成长

伏启所在的乡,有20多所小学,大多地处山沟里,交通不便,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年龄偏大,而且大部分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没有受过师范院校的专业训练,教学水平和能力相对较低。中心校从2006年开始,组织骨干教师骑摩托车,带着必要的设备,开展“送教下村”活动。

伏启深知中心校的示范带领作用,经常组织中心校骨干教师和村小教师同上一节课。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让村小教师充分认识到农远资源的作用,同时,把农远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传授给村小教师,激发他们运用农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村小教师进步很快,他们与中心校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三)案例分析

篇10

[关键词]PCK理论;EsP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121-03

一、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正在逐渐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ESP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师资,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但事实是,我国的教师发展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教师学习(teacher learning)亦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仍是个“未被研究的问题”,有关中国外语教师发展的研究更是鲜见。因此,如何从EGP教师转型为ESP教师以及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教育学领域的PCK理论能给ESP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成长和成熟的渐进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走向职业化的基石和源泉,是教师立足的根本保障。教育从业者若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需要通过接收专业训练或自身主动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解释。霍伊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哈格里夫斯和富拉恩指出:教师发展可以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自我理解和生态改变三个方面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词汇,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国内著名教育家叶澜则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朱宁波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人在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任教阶段和在职进修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地学习与研究,不断发展其专业内涵,逐渐达到专业圆熟的境界。虽然定义众说纷纭,但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即教师要发挥自主意识,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与专业发展有关的活动,不断学习,成长和完善的过程。正如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所日: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发展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末的美国,兴盛于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其中涌现了大量的理论学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福勒的教师教学关注阶段理论、休伯曼的教师生命周期理论、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叶澜的普通教师发展阶段说等。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勒是最早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系统研究的人,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鼻祖,其在1969年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成为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开始。福勒将师范生成长为专业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任教前关注阶段(pre-teaching concerns)。此阶段因为师范生尚未经历教学角色,没有教学经验,师范生仍然是大学生的角色,还没进行身份的转换所以只关注自己;第二阶段为早期生存关注阶段(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如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指导者的评价、同事间的接纳等;第三个阶段为教学情境关注阶段(con-cerns about teaching situations)。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教师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譬如如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正确地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第四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concerns about students)。教师开始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生上,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认知需求等。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休伯曼(Huberman)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教师职业周期中每个特定时期的发展主题,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归纳为5个时期:入职期(ca-reer entry),稳定期(stabilization phase),实验和歧变期(experi-mentation and reassessment),平静和保守期(serenity and conser-vatism)和退出教职期。我国学者叶澜提出了普通教师发展阶段说,认为教师发展一般可分为生存阶段、巩固阶段和提高发展这三个阶段。综观上述的教师发展理论,可以看出教师发展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三、教师发展的新视角-PCK理论

对教师专业知识及其性质和特点的认知,是决定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路径的前提与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不断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发展的大前提是我们必须搞清楚教师发展到底需要发展什么。美国著名教授李・舒尔曼首次提出了PCK理论,PCK理论阐述了一般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体系是由哪些知识类型构成的。美国在建国后短短300多年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世界一流大国,与其重视教育密不可分。二战以后国家的快速发展壮大以及争做世界霸主地位更亟须一批高质量的经济、军事和高科技人才,然而当时美国国家的教育质量整体处于下滑趋势,公众普遍对教育出现不满情绪,因此一场新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教授(Lee Shulman)进行一项名为“教师知识发展”研究项目,研究对象为一组科学、数学、社会科学和英语专业的教师,研究这些职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表于《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PCK概念,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1987年舒尔曼在《知识和教学:新改革的基础》一文中又重新定义了PCK。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指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应具有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同时需要了解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懂且易于接受的知识。他把教师专业知识分为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和关于教育目标、目的与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等七个方面。鉴于PCK理论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其理论内涵和外延。其中最为典型的格罗斯曼(P.L.Grossman)定义PCK由四部分组成,即关于学科教学目的知识、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特定课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他进一步继承和总结了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对于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给予了重要阐释。科克伦、德鲁特和金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应改为学科教学认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简称PCKg)。学科教学认识是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总是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仿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方法,维尔和马金斯特对不同文献中提到的PCK成分加以搜索归类,然后将PCK分为普通PCK(General PCK),学科PCK(Domain Spe-cifc PCK)和话题PCK(Topic Specific PCK)。

四、PCK理论对ESP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

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大多数高中毕业学的英语水平已基本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大学外语课程,特别是大学英语课程,已不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拓展英语知识和基本英语语言能力。ESP(EngI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正在逐渐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拓展。(蔡基刚,2004)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ESP教师是实现ESP教学的有力保障。研究ESP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如何实现从EGP教师向ESP教师的华丽转身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尝试了多种方式和策略,其中最常用的发展方式有以下几种,即工作坊、研讨会、教学指导和开设课程、行动研究(转引自董金伟,2012)下面将结合PCK理论探讨三种教师发展模式的途径和意义。

(一)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教师工作坊就是参加研修的教师不仅要听专家讲,而且还要讲给专家和同行们听;不仅要观摩别人上课,更要自己备课、讲课让别人观摩。通过个人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实践、评点反思等,让培训教师们对课本、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都有全新的认识。大学青年教师(简称为青椒)大多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在我国众多大学中青年教师承担着庞大的课程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迫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用于进一步钻研课程、教学、教材。为了生计和生存,他们大量重复地进行着基础教学工作,缺乏深入探究钻研的空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其学科知识很难有长足发展。中年教师较之于青年教师,由于教龄的增加和实战教学经验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和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骨干精英,对教学有了自己的一套“独门秘诀”。老年教师大多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付诸于教育事业,凭借他们执着、踏实和刻苦的精神大多已成为学院里面的学者和专家型人物,在学科领域里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因为他们渊博的学识,经常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给广大中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利用教学工作坊形式,老中青三代教师可以相互切磋教学内功和水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研讨会

研讨会,英文名为seminar,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它对于制定政策、发展战略、方法措施都有巨大作用。对于广大教师而言,经常参与的莫过于教学研讨会或科研研讨会。研讨会无疑有利于教师们开拓眼界,了解各领域的研究动态,对教师们的教学与研究起到启发和激励作用。但现实是,很多教师只是为参加会议而参加,参加完后就搁置一边不再继续后续关注。另外,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师大部分都主修语言,研究方向为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主流方向,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多数是文科知识背景结构,无法胜任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门用途英语或分科英语教学。因此,教育界要改变这种现状,重新认识研讨会的意义。广大中青年教师要利用好研讨会向专业教师学习和研讨,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涉及一些入门级的专业书籍,这样不至于上课时成为“门外汉”,犯专业知识上的低级错误。还可以成立教学小组、科研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拓宽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最终提高教师自身的各种素质和综合技能。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教师们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广大中青年教师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和挫折,登上教学和科研的高峰。

(三)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信念、知识及其实践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育实践理性,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行动研究,教师从课程的讲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策划者,转变传统的所谓“权威”角色,进而发挥引导者、辅导者的角色。在行动研究中,教师会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换句话说教师的学生知识会不断增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种种反映和反馈,及时调整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等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行动研究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PCK知识。

五、结语

PCK是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ESP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的PCK,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工作坊、研讨会、行动研究等方式均能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发展。ESP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育界和语言学界进行多维度的交叉研究。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A.(1995).Development and Desir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In R.Guskey&M.Huberman(E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pp.9-34).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2]Hoyle,E.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A].Eric Hoyle&Jacquetta Magarry.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Profession Development 0f Teachers[C].London:Kogan,1980.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4]董金伟.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策略――以G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14-22.

[5]顾佩娅.优秀外语教师成长案例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郭燕玲.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2012(6):86-90.

[7]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