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评价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评价案例分析

篇1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篇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应当在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多样化会计教学模式,以适应会计课程理论性强、分析方法众多、业务操作要领高的学科建设要求,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起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专业课程标准。在会计教学研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值得会计专业教师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重要性分析

在会计教学中,案例分析教学法以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前备好的会计案例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师生互动参与,分析研究案例背景、内容与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会计教学效果,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建设。

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主要特征为以会计教学案例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参与为基础,倡导案例情景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紧密结合职业院校会计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缩短会计专业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过渡期。

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措施研究

(一)加强案例选取的适用性研究

案例的选取,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会计教师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在案例来源、案例备课、案例内容和时效符合性等方面满足有效教学与专业建设的要求(案例选取因素见图1)。

1.案例来源。会计案例均应来源于实际,素材选取真实可信,才能让案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置身真实会计案例环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备课。会计教师尽可能进入案例实地去收集整理各种背景与现实资料,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进行素材资料的整理,结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备课,准备充分的备课是执行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

3.案例内容。会计案例内容需有效结合课堂教学目和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案例分析中心和主线,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案例内容选取应当坚持够用、易学为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且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

4.时效符合性。会计教学案例可能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规与会计准则的更新而变的内容过时、陈旧,而不适应最新教学要求,教师在案例选取上必须依旧案例的时效性进行选取,符合最新教学内容与大纲要求。

(二)案例分析教学应坚持全过程引导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挥棒,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程序与过程,对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引导管理,根据会计教学理论与岗位实际操作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与互动,积极参加角色模拟,切实感觉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

(三)坚持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

会计案例教学课堂分析评价取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课堂运用效果,学生参与度、认知度与课堂互动效果是课堂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会计教师坚持按照PDCA动态循环上进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评价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案例教学改革、丰富案例教学范围的重要保障(PDCA动态循环教学管理模式如图2示)。

图2中,P即计划(Plan),会计教师在实施案例分析教学前要做好计划准备工作;D为执行(Do),就是会计教师案例分析教学实施过程;C为检查(Check),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A是处理与调整(Action和Adjust),就是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实施中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有效改进和提高,继而完成一个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动态循环,从而达到持续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四)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

会计一体化实训室为学生模拟会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提供良好的场所,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当中,可有效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成效。

(五)开展“教、学、做、评”一体化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案例分析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项目为载体,结合实际操作,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学生自评、教师互评、专家评价等案例分析教学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物流课程;案例教学;高效应用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物流管理属于一门新课程,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均处于研讨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可增加课堂教学的具体性、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物流课程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择优选取案例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收集与选择是确保其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广开路径收集并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选择应当遵循实用、适用的原则,需要结合物流教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自身特点及社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对物流管理进行系统学习,了解物流工作程序、工作技巧及工作责任。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案例的积累与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物流管理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对学生职业素质、技能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学习“仓储管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相关视频演示让学生对仓库管理的基本流程、内容以及责任分工等方面充分了解。教师可将收集到与教育特点相符合的案例进行加工处理,在各个环节融入知识内容,使案例更符合教学,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确保所融入的知识内容同学生认知特点相匹配,提升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2引导讨论分析

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分析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需要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习知识技能,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尽快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理解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关重要。物流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了解,并逐步融入案例情景中,教师可适时对案例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利于学生对案例的系统了解,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按照不同角色进行问题讨论与回答,教师可对讨论的内容及其进度进行恰当控制。对于发言不积极或者夸夸其谈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给予他们鼓励或纠正,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完善优化体系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案例教学流程,并规划好各个环节或者流程的耗时。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或者选择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结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适当调整或者改进案例素材。以案例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情况,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所分析的结论,继而按照每个学生的特性对选择、呈现案例的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或改进。实事、新闻等均可作为案例的素材,及时调整案例素材可加深学生了解事物的程度,为学生及时掌握物流发展的新动态、掌握物流新技术提供保障。对于引导方式,教师可适当调整问题设置的内容、数量、顺序等。比如提问判断题、选择题的形式、频率等可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状态进行适当调整。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应用的时长、时段应当符合实际教学的进度、内容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案例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所以案例教学应当同理论教学、技能实践相结合,构建系统化的物流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教学质量分析有关案例导入的问题,优化案例分析、讨论、教师评价等流程,严控时长,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4科学民主评价

进行案例点评是教师鼓励、肯定学生问题分析结果的最佳方式,学生通过案例点评可回顾存在于案例中的知识点,并可总结、提炼高价值的知识点。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可评价每个学生所答问题的逻辑性、正确性。案例点评中,教师应当科学、民主地评判学生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对学生回答结果进行点评,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正确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最后对学生持有的观点进行总结。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嵌入式系统安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86-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出[1],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实践性较强,而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讲述理论模型,缺乏创新,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程授课目标无法很好完成。为此,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目标

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内容涵盖了安全体系结构/协议、认证技术、病毒与恶意代码、网络入侵、入侵检测与防火墙、嵌入式系统安全等内容。课程顺应嵌入式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速建立对嵌入式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全貌概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具体应对办法,独立学习与初步设计嵌入式系统安全方案,为今后应用嵌入式系统或从事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照顾到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逐步采取“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方法设计

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W.B.Doham推广,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3]。应用到本课程中,在每个技术专题的讲解过程中,采用“知识点铺垫+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实训总结”的教学模式展开试点教学。

四、实施方案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课程实际特点,笔者采用如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如在讲解网络攻击技术专题时,首先铺垫知识点。网络攻击分为三个阶段:预攻击、攻击、后攻击阶段。预攻击阶段要收集目标网络、目标主机的信息。如,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主机操作系统类别、开放端口和服务情况等。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必须辅以实际案例。因此,课堂中为学生演示信息收集过程。通过网络命令ping、tracert/traceroute、nslookup,或网络登录截取banner信息等,推断目标网络和目标主机的基本信息。这些都是学生日常使用网络和计算机中常接触的命令和操作过程,但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很少有人能够联想到这类操作可帮助黑客获取到如此重要的敏感信息。

完成了上述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接下来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课堂中演示用实际工具,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软件,获得目标主机的系统漏洞和开放端口/服务情况。通过案例解析,让学生从理论了解到实际操作,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在小组讨论阶段,老师可提出问题:“上述扫描工具的实施原理是什么?能否借助于之前学习过的网络知识、编程知识,自己设计实现一个类似的软件工具?”

鉴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留在课后完成。但教师需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给出具体任务。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转而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实训总结”,通常是以“作品展示+演说答辩”的形式进行。

五、评价准则

课程授课模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准则也要做出适当调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综合评价指标。如图2所示。

由于课程特点,授课内容是以专题展开的,教学过程围绕项目进行,所以评价标准也以项目为单位。评价表的评分标准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充分考虑“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新知识点理解、辩论/答辩”等阶段的学生表现,在评分过程中,教师评分和同学评分的比例也有所调整。该评价准则,涵盖了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中,结合课题特点,采取“知识点铺垫+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实训总结”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具有深刻的启发性,突出课程实践性特点,缩短了抽象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天宝.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49-53.

[2]案例教学[EB/OL].[2015-11-10].

篇5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方法;悟性

管理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讲授良好的管理学课程对学生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有莫大帮助。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及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规范课程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1.管理学基础概念的讲述。在这个层面上,主要要向学生介绍管理活动的形成、概念、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对象和环境等,并由此引出管理者的概念。此外,要向学生简单介绍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的社会责任,此部分课程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管理活动形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认识到管理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三是认识到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才是一个真正追求卓越的管理者。

2.管理思想发展的讲述。前人管理思想的形成对我们的后续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个部分的讲述是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形成的源远流长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力量。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上,应该按照管理理论从萌芽开始,发展到古典管理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时间发展脉络进行,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管理理论没有过时和现代之说,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之说。

3.管理职能的讲述。在这个阶段,重点要向学生讲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同时要向学生阐述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在讲课过程中将四大职能分开造成学生各个职能是割裂开来的错觉,要始终在课程中灌输管理学各个职能是一个系统的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总体和部分的哲学观。

将课程的标准规范起来,按照合理的顺序安排好管理学中涉及到的重要的几块内容,可以有效避免学科知识无法有效整合的可能,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深度把握管理学课程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1.根据管理学通俗性的特点实行疑问——自学——老师解惑授课过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即使他们还没有真正学习到管理的知识,但他们管理有自己的认识(虽然有一部分是错误的)。他们通过自己班级的管理、家庭的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开始对管理有了较高的兴趣,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处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管理问题。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和对管理学的认识,就可在课程安排中,首先提出一个他们本以为是正确的但实际却是错误的观点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课本中自己先寻找答案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刻的剖析和阐述,让学生通过疑问——自学——老师解惑这样的过程完成事半功倍式的学习。

2.根据管理学抽象性特点实行提前预防授课方法。许多学生在学习管理学之前会以为管理学案例丰富,应是一门有意思的课程。而管理学由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必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加之管理无定法,这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给出学生标准答案的现象。但是因为学生心理准备不足,一旦面对抽象的东西就会降低对管理学的兴趣,开始怀疑学习管理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在遇到抽象的知识前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管理学面对实践时千变万化,才使管理学充满了魅力,而找到万象中的头绪正是每个管理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提前预防授课方法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正确使用案例教学法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学科,引进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案例常常来自于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有加强的真实感,另外案例分析中总是充满着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种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站在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分析和考虑问题,加之在案例分析时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环境中转化到主动参与的情境中来,这对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学科兴趣的培养都很有益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求能正确的使用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案例的选择要紧扣课堂内容。管理学的案例有很多,但是要找到紧扣课堂内容的案例却很难。授课教师不能因为案例不好寻找就选择一个贴切程度不高的案例,也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只寻找生动有趣的案例,因为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案例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一项艰苦的过程,授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从大量的案例中精选出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管理规律或原理的案例。如果寻找到的案例比较枯燥,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等的形式展现案例来增加趣味性。总之,案例的选择是一项繁重但是有意义的工作,授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坚持紧扣课堂内容的原则,然后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2.授课教师要为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工作。良好的组织准备工作是案例分析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充分考虑在课堂案例分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然后在案例分析中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永远站在幕后,但课堂讨论的氛围却一直在自己无形的控制之中。既充当教练,又是导演;既是顾问、又是联络员。当学生出现偏离案例分析目的情况时,应巧妙的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道路上来;在学生们观点独特、思维开阔的时候,又要无形中将这个氛围带到一个新的。总之,教师时刻不能忘记案例讨论的根本目的,通过自己合理的组织安排引导学生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3.注重案例讨论后的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是一个案例讨论画龙点睛的地方,有了这个步骤,整个案例分析的目的才会更清楚,学生才会学到更多东西。案例分析总结可采用小组报告的形式,先让学生通过内部讨论形成小组意见,然后由各个小组相互比较对方的总结报告,给出学生自己的评价,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分析结果重新思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也颇有益处。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案例分析的过程观察和结果分析进行最终评价。在最终评价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同时,要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最后,要进一步强化案例所要传达的信息,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案例分析对课堂学习的作用。

四、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喜欢一种“嬉皮”文化,他们热爱搞笑,但是希望这种搞笑的形式中蕴涵有某种社会现象。而笔者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按照课件讲授的话,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但是,如果能在课件中插入有意思的图片的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延长;而如果能在课件中插入跟课程相关的短小的动画或视频的话,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会延长更多。所以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如搜集到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短小的动画或搞笑视频,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的讲述中,使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对视频反应的内容进行思考,会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

笔者对“悟”的理解是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有悟性的学生会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入到课程知识中去,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情况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关键。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悟性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人的成功与否,到最后,往往不是由知识的多少决定的,而是由悟性的多少决定的。”在管理学的学习中同样如此,一个有悟性的学生往往得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

悟性是可以在课堂上培养的,这需要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来发展学生的右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在课堂上压力提问形成的,因为压力情景并不利于学生悟性的培养。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自由的环境中提出一些开放性而非结构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线性思维习惯向右脑及逆向思考习惯方面转化。起初这种教学方法对习惯规律性教育的学生可能会比较难,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悟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时刻谨记培养学生的悟性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就不会因为短期没有成果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笔者也相信,经过每个老师的努力,我们定能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初蓓.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无锡商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篇6

一、行为导向式教学综述

行为导向的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学习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教学主题往往就是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实际的任务委托;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经验,强调合作和交流;学习者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行为导向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为了真实情境中的行动而学习、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来学习。其基本特征为: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以真实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二、行为导向式教学的综合运用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将抽象的、一般性的书本知识融人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从生动的、有代表性的个性中去理解书本知识,掌握必备的流程规则。教师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授课时,应当根据每章节和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编制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选择的案例既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很好地结合,又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联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知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些案例要涵盖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质量、出口包装、货物的运输、保险、货物检验、索赔、不可抗力等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当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应引导学生提前查找、仔细阅读相关资料。例如:在讲解“商品的品质”时,由于该节理论性不强,内容通俗易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上的案例材料,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又如:在讲“价格术语”一章时,由于内容繁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通过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对实际问题做出回答,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来讲述该章的案例分析题。讲到一种价格术语时,先把该价格术语的定义、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讲解清楚,然后即席引入一个案例,来说明以上所讲内容。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案例,例如:在讲授“出口合同的履行”时,由于内容综合,针对该章的案例分析也较复杂,这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章节的特点、重点、难点设计场景。从原来抽象的内容变为形象、具体的内容来演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通过把抽象化的概念设计成情景,其次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协作,共同模拟,加深概念的理解,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国际贸易磋商的环节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一讲授这些概念的特点、注意的要点等,但是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根据交易的具体商品进行贸易的磋商,此过程涉及如何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及合同如何签订、包装条款、支付方式、运输、保险等,在这个情景磋商过程中学生把所有学过的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演绎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互相协作能力等。学生情景模拟进口商与出口商的贸易磋商的过程,亲身体验如何询盘―发盘―还盘―接受。不仅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习了磋商,还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合同的签订、商品的包装条款、支付方式、运输等,在模拟过程中还涉及到商务礼仪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和纠正。例如:商品价格的核算是否正确,贸易条款的签订是否适当,学生的仪态是否大方等,详细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夯实基础。

篇7

关键词 案例课程 学生主导 驱动机制

一、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概述

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指由学生自行“备课”“授课”“组织课堂”以及“评分”的教学方式。该模式包括任务分配、案例开发、案例讨论、案例评价四个环节和一个驱动机制,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紧密衔接顺利进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激发出来。笔者所在学校的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四年级开设,学生已经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由于面临就业的压力,普遍表现出焦躁不安、学习积极性低的现象,而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该课程的授课。

二、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一)任务分配

任务分配是第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后三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该环节采取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包括分组、选题、教学进度安排以及评价机制的制定四个方面,该环节安排在开学的第一、二周,需用6个学时左右。

第一,分组。根据《物流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班级人数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一般2~3人一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避免了搭便车的现象。

第二,选题。教师根据专业设置与教学目标给出案例方向,所给出的案例方向一方面要涵盖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架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科的前沿性以及与实践相结合,一般设置16~18个案例方向。

第三,学时分配。笔者所在学校,本课程计划课堂学时72学时,实际有效学时大约在60学时左右,任务分配需要6学时左右,学期末课程总结需要4学时,剩余50学时,每个案例平均占用3小时的课堂学时。

第四,评价机制制定。制定评价机制的目的是督促学生认真、按时完成案例开发并参与课堂讨论。评价机制只有在学生全面了解并认可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激励、监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评价机制。

(二)案例开发

案例开发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案例内容是否完整、充实、恰当,课堂讨论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以及课程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开发。此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案例的编写,属于课外教学部分,不占用课堂学时。要开发出好的案例,就要对案例的含义、性质以及编写要求作出明确界定。

一般可以把案例分为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两大类。[1]描述评价型案例详细介绍了事件的全过程,包括前因后果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学生只需对案例中的做法进行学习,以及给出简单的定性的事后评价。分析决策型案例则只对事件进行完整的介绍,提出待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去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显然,后者在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上强于前者,对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非常适合使用决策型案例。

(三)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主要的课堂教学环节。该环节分为案例陈述和课堂讨论两部分。首先,由学生向全班同学陈述由本组开发的案例,然后组织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并最终得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基本不做干预,完全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这一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组织课堂,对学生的观点意见不做评论。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争执不下或难以解答时教师才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四)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是最后一个环节,属于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在案例讨论之后,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两部分。学生互评的具体做法是:在每次案例陈述前从班级学生中随机选出对此次案例进行评分的“评委”,评委的数量要合适,评委过多会导致评价时间过长而影响课程进度,评委太少会导致评价不够充分而影响评分的公正性,一般评委的数量大约占到班级人数的1/5,评委在评分时需说明评价的指标及标准。教师点评要做到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由案例引发的深层次的问题,指出有待改进之处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三、驱动机制

(一)驱动因素

设置驱动机制首先要找到驱动学生学习的核心因素。一般认为课程成绩会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毕业证乃至学位证的获取,是驱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所在学校,课程成绩由期末考卷成绩和平时成绩按7∶3构成,这种卷面成绩占比较高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短期行为。实际上学生平时的努力才是促使其知识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严格平时成绩的考评,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进而形成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因此,合理、具体、可量化的平时成绩是驱动机制的核心。

(二)平时成绩评价指标

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平时成绩由考勤成绩、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表现成绩三个部分构成。

考勤反映的是学生的出勤情况,可以用出勤率来衡量,当然出勤率高并不代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出勤率只是一个保障性的评价指标,即它只能促使学生来到课堂,单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作业成绩即对案例的评价,包括案例内容、案例讲解情况两方面,作业成绩由学生互评时学生评委给出。课堂表现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一般很难量化,通常来说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善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可以把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担任评委的次数作为量化学生课堂表现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

用F表示学生平时成绩,采用如下方式计算:

F=40%X+60%(Y-Z)

其中X为作业成绩,Y为课堂表现,Z为出勤率。满足如下限制条件:

0≤X≤100,Y≥0,Z≥0,

(Y-Z)≤100,0≤F≤100

作业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课堂表现和考勤成绩占平时成绩的60%,Y≥0表示学生课堂表现成绩没有上限,即不限制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Y-Z)≤100表示学生可以通过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来弥补由于缺勤带来的成绩损失,既起到督促学生出勤的作用,也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

四、结语

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包括任务分配、案例开发、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四个环节和一个驱动机制。除了任务分配环节,教学过程的其他三个环节基本由学生完成,学生既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是教学对象。该教学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对学生平时成绩的具体、可量化的评价,有效的平时成绩考核机制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从2013年起,笔者所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案例分析》课程的授课开始采取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至今已经连续实施了3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每堂课的出勤率平均达到98%以上,独立完成作业的比率达到100%;学生的演讲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李元辉单位为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林秋平单位为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李元辉(1977―),女,新疆人,硕士,讲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财经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0206。]

篇8

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案例式教学;创新思维;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52-02

一、前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是以零件几何精度设计为基础,对机械零件的设计标注进行完善,达到产品加工的标准。因此,本课程不但包含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包含必要的工程实践知识,是介于机械类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1,2]。目前,该课程普遍采用传统式教学法――灌输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参与较少,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3]。为适应湖南文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引入案例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二、案例式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案例式教学最早始于哈佛大学法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式教学已日趋规范。该教学法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根据教学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到典型案例的讨论中去,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5]。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式教学的设计

1.案例的选择。教师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采用案例式教学,采用接近实际或工厂现有典型案例是教学的重点和基础。案例与专业的契合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定制。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采用个性化定制案例。案例必须能够覆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内容主要的知识点,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对相关案例进行借鉴和参考并得到启示。(2)贴近工程实际。贴近实际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马上应用到实际中去,真实感受到本课程的实用性。(3)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大多数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譬如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减速器的设计,因此本课程在选择案例时,就以实验室现有的二级减速器为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减速器有更直观的了解,又方便后续课程的开展。针对案例的选择原则,设计了四个案例:

案例一:在涉及到尺寸公差与配合制等名词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以校实训中心现有的机械零件图为例,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实际的零件图有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随堂思考。

案例二:在讲解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表时,以实验室减速器中的输入轴为案例,对不同轴颈尺寸所对应的标准公差和极限偏差进行设计。

案例三:在讲解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时,以实验室减速器为例,分析滚动轴承与减速器主动轴和传动轴的配合关系以及与减速器箱体的配合关系,进一步完成对滚动轴承公差和配合的选择。

案例四:键与花键是传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用以传递扭矩和运动。因此,键与花键公差与配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同样以实验室现有的减速器输为例。首先让学生了解平键的功用,进一步学会选择平键的公差与配合。然后结合学生自己的分析,完成平键图样上的标注。

2.案例的导入。案例的导入可以在理论知识介绍之后,这样容易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譬如在介绍滚动轴承这章内容时,首先,给学生介绍滚动轴承的种类、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性质及轴和外壳孔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让学生对滚动轴承有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学生展示减速器中的滚动轴承。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式教学的核心。根据典型案例,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讨论方式通常采用两种:(1)小组讨论,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可以使讨论更深入、更全面,使学生提前体会到作为一个机械专业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4.案例的总结。案例分析讨论完以后,教师要进行总结。首先,对讨论过程进行评价,表现好的学生应当予以肯定。接着,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保持长期的关注和不断的思考。

5.案例式教学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案例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中“一考定全局”终结性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推进考试制度改革。

本课程案例式教学评价可规定学生课程最终成绩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满分40分=出勤成绩(满分10分)+案例式学习过程成绩(满分15分)+案例分析总结报告/几何精度设计大作业/学科竞赛(满分15分)。

四、结论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对案例式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案例式教学法由四个阶段组成: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导入、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案例的总结。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该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有了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公差与测量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廖辉,黄崇林.案例教学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改革,2013,(293):79-80.

[3]李F.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3,(8):202-204.

篇9

【摘 要】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文章针对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案例分析法的实用价值,并从案例挑选,案例实施,案例教学评价及案例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论述,同时用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案例分析;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是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因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同时也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由于先期未开设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规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等相关课程,因此缺乏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储备。同时上述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均压缩成一章或一节且未设置实践环节,进而导致学生理解一些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很有难度。再加之教材中理解性、文字性的内容较多,所列举的国内外案例又较陌生,学生很容易感觉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另外因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时少而内容庞杂,教师大多采用以讲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是让学生易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为了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在讲授本门课时,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属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种,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的。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并逐渐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它通过学生在对案例分析过程中的思考、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去分析和理解事物,提高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的互动,使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提高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入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案例,并通过共同的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缩短规划理论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案例挑选

案例的优劣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败,所以挑选案例一定要认真严谨。获取案例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等途径。结合本专业特点,案例也可以是自己亲自参与规划设计项目,由于是亲自经历,更易于做到去粗取精、把握重点。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案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 熟悉

城市规划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所以应该选择学生所在的城市或熟悉的城市案例,这样才能引起共鸣,具有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陌生城市的发展历史与现在不熟悉,因此不容易产生亲切感,进而会丧失注意力。

1.2 新近

案例是近期发生的,学生的关注就会很高,对于早期发生的范例,学生会感到很陌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3 趣味

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好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密切联系,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活跃课堂气氛。

1.4 典型

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概括相应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原则,让所学理论知识尽可能体现在案例分析中。

1.5 创新

案例具有启发学生多视角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设立的问题具有引导性和创新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案例实施

教师在按上述要求准备好案例后,在教学中还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案例教学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具体实施:

2.1 案例引出

案例引出——这是课堂实施的第一步。通过教师用精辟的语言组织来介绍案例,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介绍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概况、基本的设计步骤与方法、设计的切入点以及为何从最初的方案走到现今的设计成果等,学生对比充满了好奇,非常感兴趣。

2.2 由例导理

通过案例来导出课堂知识点,并紧扣教材讲解基本理论、原理、思想和方法。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任务书,布置课下作业。

2.3 课堂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考验教师综合把控能力的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调

研结果展开分组讨论并由学生代表发言,集体交流,也可以在案例分析后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认真交流与探讨。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课程内容与案例的相关性,正确把握案例的特殊性与理论知识普遍性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分析案例。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扮演组织者、主持人、导演的角色,把控全局,同时要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如遇学生意见分歧大,讨论激烈时,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反应平淡时,要抛出问题,引出争论,而学生没有反应时,要善于打破僵局,给予点拨,当学生讨论偏离正题时,要正确引导。对有些同学较幼稚或偏激的意见,不要立即做出批评,否则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也不能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要有耐心,多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必要时可做简要记录。最初的发言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当大家讨论到一定程度,对意见比较等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进行重点讨论,对于讨论过程中引申出来的问题,教师也不能忽视,这可能是学生以往学习过程中的盲点或漏洞,应及时予以纠正和点拨。

2.4 总结评析

教师作总结归纳,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在总结发言时,要从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的思路出发,并不断提高深度,引导学生多层次思考问题,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 案例教学实例

3.1 案例一:结合贵州民族大学老校区校园规划建设,分析高校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一种,目的是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施工设计,也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衔接最为紧密的一个规划层次。而高校校园规划正是近几年全国大学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为了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我们以贵州民族大学老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围绕校园功能分区,校园建设空间规划、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校园环境及景观设计等内容进行调查与思考,一些同学通过分析、归纳老校区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能分区不明确,建筑形式太单一,道路交通组织不完善,人车混行状况明显,人文环境气氛不足等,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一些同学通过前期分析研究,认为大学校园规划必须首先满足学校使用者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人性化尺度和空间,营造人文环境,并以贵州民族大学老校区为例,撰写“大学校园——我的梦”的优秀调研报告。

3.2 案例二:结合贵州民族大学教师宿舍区,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居住区实际上是有四大物质要素来构成,即住宅建筑、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地景观。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生活方便、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将上述要素进行合理、科学的组织与布局。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贵州省山区,缺少一定的生活体验与社会体验,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我们以贵州民族大学教师宿舍区作为调查对象,组织学生对宿舍区的规划布局形式、住宅空间结合、公建配套、道路交通组织及绿地规划设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以访问形式收集一些老师对宿舍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学生以为宿舍区的住宅组合形式比较单一,可识别性不强,公建配套不足,车辆随意停放,绿地面积不够等。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加深了学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三:结合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干户苗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析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未设置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课程,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因此在讲授本章基本理论后,布置学生课下查阅、收集有关西江苗寨的资料。在案例分析课上,首先教师对西江苗寨保护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内容进行精心的讲解,并配合图纸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的理解案例内容,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①规划中保护范围划定的依据是什么?②苗寨历史建筑利用除了规划中提到的方式之外,你认为还有何途径?③规划中建设高度的控制方法是否有合理,为什么?④试分析贵阳市的特色要素。由于学生曾在西江苗寨美术写生,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通过对以上问题的

析与讨论,学生对城市遗产的保护规划的方法和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

4 案例教学考核评价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对学生的考核,它是反映学生学习进步和学习效果的手段。针对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将学生课前准备、实地调研、课堂参与讨论情况等作为考核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的讲,主要根据学生掌握案例内涵的程度,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事物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学生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本人对案例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自己在其中的成长情况。

5 案例教学效果

笔者在通过教学中引入趣味性、现实性坚强的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氛围,以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我们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和完善,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避难场所规划;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69-03

一、引言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是防灾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涉及专业概念、规范与学科范畴繁杂,但属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课程。目前,采用的传统“理论+案例”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实操课时不足,灌输式理论讲解与模仿式实训环节,不能培养学生主观、独立思考的习惯,使知识体系被动强化接受,知识点易混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过度依赖教师讲授,既要顾及合适授课内容与深度,又需兼顾设计生动案例,而实训更要设计详细实验步骤,教学效果亦不佳。[1]

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本文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与授课特点,探讨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拟设项目导向,利用“任务驱动”结合案例分析教学,使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探索与小组协作,于“任务”实现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及细则。

二、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是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三年级主修专业课程之一,先期支撑课程为应急管理概论、灾害学原理、3S技术、管理运筹学,后期为防灾规划、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及项目管理等必修课奠定基础。故本课程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检验已学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本课程理论基础防灾设施选址优化,主要依托区域灾害背景与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对区域避难率做出估计并得出避难需求;同时,本着安全、适用、平灾结合、方便避难等原则确定合理备选点,于此基础上进行系统选址、优化,进而为区域避难场所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故该课程为实际调研基础上,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分析实践的典型课程,教学内容可分理论讲解和项目实践两部分。前者可包括:避难场所系统灾害背景调查、层次分析、网络分析、选址优化、配套设施与规范、效率评价等。后者则由灾害背景与脆弱性评价、避难需求提取、设施备选地确定、路网构建、效率评价、单体设计等环节组成。综上,本课程授课既需明确基本理论与方法重要性,更要重视项目任务主导下实践与协作能力培养。

目前,受“理论+案例”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教学以灌输式为主,实训仅按教师设计详细试验方案简单模仿,形式性较强。一旦面对综合、规范的际避难场所规划项目,学生掌握知识系统性不强,项目实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有学者对此进行有益尝试,或于理论教学中精心设计案例辅助讲解以增强学生对感性认知;或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或科研课题。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项目激励仅能保证少数学生受到系统培训,而忽略了大部分同学积极性,[2]案例分析法则仍突出教师主导地位,不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3]本文所采纳基于构建主义的“任务驱动”法,可立足于学生独立探索、团队协作,并能保证良好理论应用与实践效果。[4]

三、任务驱动法在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中流程设计

(一)学情调研与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法作为教师主导下基于任务的“以生为本”教学模式,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赋予了新涵意。该模式强调学生以自主探索方式独立或协作解决问题,就需要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学生状况,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确定学生能力范围内解决的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本课程针对本专业三年级学生于第六学期开设,学生已修完大部分支撑课程,且具备应用3S、管理运筹学知识解决选址优化决策与信息提取能力;另作为课程体系中首门综合应用型课程,学生积极性较高。

本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参考陈志芬主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规划模型与应用》[6]编写。紧扣大纲并结合学生知识储备与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设计共六章实验项目,即灾害背景调查、构筑物与生命线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与选址模型、避难场所选址与优化、系统效率与建设进度评价,单体规划与配套设施。并以表格(见表1,以第四章为例)形式分析知识点层次,并标识重、难点。

(二)任务设计与实施

作为本模式下教学工作主线,任务的科学合理设计,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于任务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加强知识与技能掌握与理解。故本课程任务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任务完成需要支撑学科范围内知识、方法,难度亦不宜过大,除保证专业知识针对性,还可保障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可行性。

(2)实用性:任务设计最终需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准绳,既要保证其本质为防灾减灾设施选址优化,不脱离教学内容与目标,体现知识点系统整合;又需尽量选择学生切身感受的社会问题作案例情境,确保完成任务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兴趣与信心。

(3)可控性:于教师布置任务并初步分析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如道路网络构建、优化模型编程等,需教师适当介入,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文献或思路;同时,为方便课程考核,需确定能体现学生工作量与能力的可度量指标,以确保对学习热情的激励,又能使学生在任务评价阶段自己总结出问题,进而深化重要知识点。

1.任务设计。本着我校高水平防灾教育的理念,及系统掌握现代应急管理、信息科学、灾害学基本知识,具备突发事件处置与辅助决策、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组织等能力的本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为:能在不同选址背景下,掌握避难场所系统选址、优化总体步骤与方法,分析各单体相对效率,明确避难场所位置、规模、责任区域等相关信息。

为实现各章知识点相互衔接,本课程采用美国沃顿“整合式教学模式”,确定以避难场所选址、优化为主线,系统组织各子任务,包括避难过程与场所层次性分析、选址模型构建、避难需求量提取、避难场所备选地提取、网络分析、优化选址等,在每个分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思索、揣摩,从而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2.创设情景,引入任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强,需创建较为真实而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可结合如场地资源紧缺、路网安全保障等级低、老龄化导致避难弱者增多等热点问题。如此可使后期任务设计,更加贴近现实,亦能使学生在预定案例分析中回顾重要知识点,进而以学生好奇心为抓手,适时提出分任务。本次前提情景为:都市周边卫星城镇人口迅速增长,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并未与城镇化同步,公共空间因人口扩容而急剧减少,且城镇人口单日内有大量迁移,避难需求分布不均衡;而道路及生命线系统保障等级并未达标情况下,进行避难场所系统选址与优化。假设情境贴合实际,且能体现出案例分析要点,实践性强,这就要求任务须注意知识环节衔接与整体性,才能使方案可行。

3.分析任务,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完成任务过程中,面对问题求助时,教师不应急于直接给出答案,集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总目标及问题所在分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数据,怎样获取数据,有哪些方法可解决目前问题,现任务进度问题或瓶颈如何,提示之前案例分析中有关要点有哪些,现主流参考文献或方法的获取途径如何等。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建议是教师辅助学生分析任务,解决问题的核心,既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又保障课程进度。如任务五(路网构建与信息提取)中,事先展示已建网络数据集与相应功能,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SHP数据构建研究区路网,进而可实现可哪些功能,而责任区划分应使用何功能,O_D矩阵怎样提取。经各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构建道路网络,进而完成距离信息提取,教师仅对关键步骤与关键思路进行辅助引导,使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任铡

(三)评价任务完成情况

分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应就作品讨论交流,对不完善地方修改;确定无疑问后,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组间汇报、交流,并由各组互相点评。最后阶段是教师对学生作品以及学生实训整体状态与表现进行整体打分。主要内容可从:学生是否能够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合理性、科学性如何,是否体现重点、难点理解;完成任务过程中,文献查阅、资料吸收、软件使用及组内相互协作能力如何;是否利用了最新索引方法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完成过程中存在何种问题需注意或改正,指出各组的可取与不足,最后通过班级投票与评分确定优秀作品,以树立学生信心并保障整体积极性。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出完成任务所涉及知识点与方法,对重点、难点强化讲解,以加深对整体环境的掌握和理解。实施结果证实,本教学模式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亦对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有较大促进。

四、结语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基于管理运筹学的理论、实践并重的专业性、综合性学科,尤其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恰当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情景设计,通过设计相应任务体系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除可较系统地掌握与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与软件操作能力,又能较全面提升学生的文献检索、思辨乃至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其教师引导作用又对教师整体知识面与知识量提出新要求,应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保障较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现代风险社会对公共安全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2]吴金星,王晓,王保东,等.教师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J].大学教育,2014,(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