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篇1

关键词:儒家知识分子;依附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儒家一直用“礼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为权力服务。虽然儒家试图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进行调和折衷:一方面,它主张统治者爱民如子,实行仁政,当统治者过于骄奢逸剥夺老百姓的利益时,儒家知识分子会上谏予以劝戒;另一方面,它要求被统治者视君为父,移孝为忠,安于自己的本分,不要有“心中贼”(王阳明语),“心中贼”就是造反的念头。但是,维护专制权力,维护作为“天理”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才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目的。从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到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甚至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赋予社会上层成员对下层成员生杀予夺的权力。可以说,儒家对权力的维护和逢迎到了极致。依附权力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认为,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层建筑中的体现。儒家思想对权力的依附性的原因在于儒家知识分子利益和地位的依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家知识分子没有独立的财产。在“礼制”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社会的财产都归天子所有,归皇帝所有。皇帝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和功劳分配财产。皇帝的亲戚们可以凭借与皇帝的亲属关系分得一部分财产,将帅士兵们凭借为皇帝打仗分得一部分财产。而儒家知识分子只有帮助皇帝进行管理社会的工作,出任各级官员,得到一份俸禄,维持体面的生活。

没有独立的财产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中国古代思想中没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社会的财产掌握在皇家手里,家族的财产掌握在家长族长手里。普通的个人没有掌握财产支配财产的权力。在实际生活中,家族的财产被权力掠夺也是常常发生的事情。所以,人们要想得到更多的财产,只有攀附权力,为权力服务。儒家知识分子也不例外。汉代的儒者叔孙通为刘邦制定礼仪,刘邦高兴地说:我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好处啊!如此为权力服务,得到当权者的赏识从而赚取相应的报酬,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能够做的事情。

第二,儒家知识分子往往没有实际的谋生才能。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意思是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固定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的事情,孔子称他为小人。对于生存的具体才能,儒家是不屑一顾的。他们除了多读了一些儒家圣贤的经典著作之外,并不比普通百姓擅长什么,而这些儒家经典著作除了给他们讲一番修身养性的大道理,并没有教给他们什么实际的才能。有一句老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这个现象。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黄金屋”、“颜如玉”,那是朝廷给的,是权力带来的。

虽然没有实际的谋生技能,但儒家知识分子往往自命不凡。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形象:穷困潦倒,没有谋生的技能却有自视清高。在古代,读书人要想不穷困潦倒,除了做官,没有其它出路。当然他们也可以去种田去经商,但这些都是他们所看不起的。何况孔子说过“学而优则仕”,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也教导知识分子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做官是读书的目的,做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做官是踏入社会上层的唯一途径,做官也是获得财富的最佳办法。

第三,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是不确定的。春秋时期的贵族分为四等,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士是贵族的最下层,他们没有世袭的领地和财产,随时可能滑落到社会的最下层。他们只有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为上层提供服务,紧紧巴结着权贵,才能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准。所以,依附权贵、为权贵服务,是士们的普遍特征,儒者也是如此。

孔子是一个儒者,儒在先秦的时候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专门给人相礼的。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周礼从官方散落到民间,儒者就是通晓礼仪掌握礼仪的人。他们为人们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从一般日常的婚丧嫁娶,到各个诸侯之间的外交仪式,都有他们活动的影子。这种工作相当于今天的礼仪公司所做的工作。在那个兵荒马乱、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里,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是没有必要也请不起儒者的,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穷讲究,所以就不需要请儒者。请儒者为自己服务的往往是大户人家、权贵人家。因此,社会的贵族才是儒者们的衣食父母,儒者注定是要为权贵服务的。

在社会权力统一的时代,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仍然是不确定的。他们如果不去做官,就与普通百姓无异,处于社会的下层。只有凭借着对儒家经典的掌握通过考试,他们才能封官进爵,从而进入上层社会,享受上层社会的特权。

第四,“大一统”的权力使儒家知识分子没有别的选择。如果说儒者是毛,权力是皮,毛是一定要附着于皮上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不是附在这张皮上,就是附在那张皮上。春秋时期天下大乱,诸侯争霸,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国君主为了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中谋求生存或霸权,不得不借助于士们的各项才能。吸引知识分子、吸引人才是各路诸侯都必须要做的事情。可以说,哪个国家能够吸引住人才,哪个国家就兴盛、强大,哪个国家留不住人才,哪个国家就贫穷、弱小。所以,士,在春秋时期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牛气,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架势。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不怕找不到饭吃。孟子甚至举起了“以德抗位”的大旗,来与权势抗衡。然而,士们的好景不长,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士们没有了在各种权势之间选择的自由。皮,只剩下一张,不能不依,不得不依。依附在这张皮上的知识分子们就丧失了先秦时期的相对独立和牛气。

要做官就要迎合统治者,为统治者服务。这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维护专制制度,为既存的政权服务是它的一条不变的基本原则。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普遍患有软骨症,缺乏独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实在是因为他们没有可保障生存的财产。他们的财产、身份、地位、权力全靠统治者的赐予,所以向统治者提供知识与才能的服务,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中庸》 英译 研究现状

1. 引言

“四书”“五经”是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代表。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般认为《中庸》是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后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南宋时期,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成为“四书”并分别作了集注。《中庸》的中心思想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宋代程颐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主张个人道德修养乃政治成败的根本,依靠统治者的道的完善来实现国泰民安。

2. 《中庸》英译本研究

目前经典的《中庸》的英译本有《The Mean》( D.C.Lau),《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James Legge),《The Middle Use》(Arthur Waley),《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Gu Hongming)和《The Doctrine of Mean》(Charles Muller),其中比较著名的译本有两部:一部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辜鸿铭于1906年推出的译著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另一部是出自于19世纪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英译的五卷本《中国经典》中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这是外国译者《中庸》英译的经典之作。

截至目前,国外关于中国儒家典籍的翻译研究还没有涉及。而国内关于《中庸》英译的研究始于21世纪,《中庸》的英译研究在近十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各种研究的期刊和硕博论文的涌现。为全面的了解《中庸》英译的研究现状,笔者共搜索到与《中庸》英译研究的相关的不重复的论文共23篇:中国知网上17篇,万方上8篇(除去与中国知网上面的重复的论文)。其中核心期刊的论文2篇,硕博论文8篇。这些论文的发表时间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对《中庸》英译的研究始于21世纪之后,具体来说始于2004年以后。笔者将这25篇论文划分为四类,分别是译者及其翻译思想研究、翻译动机与策略研究、译文对比研究、文化方面研究等,并对重点论文进行评述。

表二:

由上面可见,国内外对于《中庸》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译者及其翻译思想研究、翻译动机与策略文化方面研究和译文对比研究这四大方面。

3. 结语

通过对搜集到的论文主要内容的研究,笔者发现虽然国内对于《中庸》等儒家典籍的译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这四大主要方面,但研究内容范围和深度有待扩展。首先,在翻译动机和策略研究的文章中,主要是从目的论,接受理论和异化归化翻译方法这几个角度去分析。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这几个方面,理论广度和深度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其次,对于译者及其翻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辜鸿铭这一个译者和他的归化翻译方法,分析研究已经比较透彻。其他译者的研究仅略有涉猎,分析评述较少,可以从理雅各,穆勒等译者及其翻译思想方面来扩展研究。

第三,文化研究方面以往的论文主要集中于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特定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论述,以往的研究仅浅尝辄止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笔者认为可以更深入的挖掘文化本质,如从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过滤机制等方面入手对比不同译者翻译时对文化方面的不同涉猎。

第四,在译文对比研究方面,目前所有关于《中庸》英译的论文中只有两篇文章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译文,而且这两篇文章出自同一作者,主要研究了两种和三种不同译文的语篇衔接机制和译者风格。对比的角度狭窄,而且对比的主要在书面和字里行间,没有触及到内容深度层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研究层面比较或者比较多个《中庸》英译版本,对比其翻译不同之处,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层面,研究空间很广。

【参考文献】

[1]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

[2]王东风.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 中国翻译, 2000.

[3]钱桂荣,刘畅. 《中庸》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10.

[4]张小波. 理雅各和辜鸿铭《论语》翻译的对比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3).

篇3

关键词 典雅 溯源 诗歌表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1“典雅”溯源

在甲骨文里,上面是“册”,下面是双手。要用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读的书,算典。清代段玉裁《文解字注》:“典,五帝之也。三五典左。从在丌上。尊之也。架也。以丌之也。”

《说文解字・丌部》:“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即所谓典,是三皇五帝留下来的经典著作。来自“册”,放在丌上,意思是恭恭敬敬地陈列在高台上。引伸为法则、制度。

“雅”之前的意思指一种鸦类,而“典雅”中的“雅”字的意思则正如《诗大序》所指出的:“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雅本身就有“正”的意思,古代文论术语有“雅正”。

典雅:有根且雅,多指文章写得规范,不粗俗。萧统《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辞典文艳,既温且雅。”刘勰在《文心雕龙・颂赞》 中谓“颂惟典雅,辞必清烁”。即要达到“典雅”,就应该效法儒家经典,绳墨儒家法规,即在审美意旨方面应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在语言表达方面应追求平实、典重,行文风格应像经典一样浑厚、醇雅,有深厚的审美意蕴。

2《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解读

玉壶,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典雅”一品写的是隐居“佳士”的形象。司空图把《典雅》篇设计得极其独特:通篇全用人和物取象,只在尾句隐约透露出有关诗创作的观点。那个“坐中佳士”,正寄托着理论家对典雅风格的美学理想。他载酒游春,茅屋赏雨,漫望白云幽鸟,静听雅琴飞瀑。这里只用简练的四联就将佳士的风度刻画出来:先是写他的悠闲动作,然后通过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篇末结语:“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杜黎均称赞“此句乃极写诗人典雅之神态”。古人评“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菊便象征一种人生境界,所以此处说“人淡如菊”。落花无言,幽寂可想;人淡如菊,萧疏可知。于无字句处体会,其味弥永。典雅情景无限,美不胜收,一下子点出了人的典雅;“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急转弯似的延伸到诗的典雅。

“本篇是二十四诗品中最富于文采的专章之一。”杨振纲《诗品解》引《皋兰课业本原解》:“此言典雅,非仅徵材广博之谓。盖有高韵古色,如兰亭金谷、洛社香山,名士风流,宛然在目,是为典雅耳。”“一觞一咏”的清韵赢胜了“娱目欢心”的奢欲。总之,“高韵古色”是主要线索。

司空图这里所说的“典雅”,和儒家传统所说的“典雅”是很不同的。比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典雅”,是儒家所推崇的“典雅”,故云“熔式经诰,方轨儒门”,即积极进取,寻求仕进,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人格风范,其和《诗品》中的道家隐居高土的典雅相去就甚远了。而《诗品》中的“典雅”,则颇像《世说新语》中那些“清谈名士”的风度、雅量,对人生看得极为淡泊,视世事若尘埃。

其实,能使人休息的“典雅”其实就是司空图的典雅。这里的创作主体已经消解了自我期待的紧张,自我和社会的紧张,自我和自然的对立,他可以全身心地放松,他返回了自然,可以体会到天地之间的大美。这也就是道家的“妙”的境界。

3“典雅”在诗歌中的表现

在诗歌实践中,典雅风格的最突出的代表当推孟浩然诗作。

孟浩然的思想是复杂的,儒释道思想融于一身。孟早年为仕而隐,晚年仕途不得志,而不得不隐。虽然仍心恋魏阙,但强烈的儒家思想被逐渐稀释。孟浩然对于不被用,虽有过激愤,但他逐渐内向,净滤心灵,淡化心中郁积的愤懑,使自己的心灵尽量归于旷达超逸。于是有意识地转向山水,凭借山水澄净忧心,澡雪心灵,充满典雅之趣。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烟渚,旷野低树,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清江月影,景物的选用就给人一派清旷,孤寂之感。诗人怀着特定的主观情感审视客观景象,将景象情感化,正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客观景物被移入主观之情,构成了具有移情作用的清旷冲淡的意境。尤其是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给人无穷回味的余地,正如严羽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胡应麟夸赞此诗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神韵绝伦”。

诗人心志淡泊,情怀旷远。如王世贞所言:“得超然之致”,又如谢榛言:“典雅冲穆(即冲和肃穆),入妙通云。”尽管诗人的这种心灵特征不会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但是正是这种心灵境界,极大地推动了完美的山水诗境界的形成。孟浩然的山水诗大都在一片清幽之中即景会心,将客观景物同主观情致相结合,开掘出被主观情志异化的自然美,以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韵味悠长。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悠远意境,形成了清幽典雅的风格。

总之,司空图并没有用逻辑的语言给我们界定什么是“典雅”,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图画,在对这些意象的玩味中,让读者体会什么是“典雅”。它是一种境界,是远离人间,接近自然,悠然从容地品位生活的乐趣。这接近于魏晋名士的“雅”,显出一种“妙”美。从司空图本意来说,他的这种典雅便是诗“品”。

篇4

关键词:儒家思想 诗章 社会 中国文化

Abstract:In view of Ezra Pound’endeavor to reinforce Confucian values in modern western thought,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hi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Canto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ield of Pound studies.This paper studies how Ezra Pound approached to the Confucianism,and how he,finally,constituted his own Confucian though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and how he illustrated his Confucianism in the Cantos.

Key words:Confucianism; Cantos; Society; Chinese culture

作为庞德的代表作,《诗章》展示出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困境以及庞德所认为的解决之道。庞德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完成的这部作品,晦涩难懂,而其中最难理解的主题则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本文通过对《诗章》中儒家思想体系的系统梳理来分析庞德理想中的儒家社会,分析研究作为诗人的庞德如何为处于混乱世界的人类寻求解脱的途经。

一、早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庞德的《诗章》以奥德修斯的故事为线索,对充满了神话战乱通奸和谋杀的古希腊历史进行了回顾,之后,在第十二章中,庞德却开始描写现代世界,而且把这种现代的社会比喻成平凡人类幸福生活的扼杀者:

统治者和以及高利贷通过公司,/教会执事,占有了财富,/这种化名为高利贷的事物的实质,/是变相的剥削劳动力(《诗章》 第十二章)

无论是奥德修斯的故事,还是Malatesta的传奇,抑或是对现代社会的诅咒,庞德的描述都毫无逻辑和紧凑性。这种嘈杂的叙述本身就映射出庞德的如同当时的西方社会一样,混乱无序的思想。这标志这庞德对西方社会能够自救的幻想的破灭。

出于对这种混乱无序社会的深深失望,庞德突然转向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了表示自己无以言表的尊敬,庞德把孔子称为Kung。

孔子经过大理寺,/走进松林墓地深处,/沿着小溪走出墓地,/陪伴他的颜回与冉雍,/同他低声谈论着(《诗章》 第十三章)

这是《诗章》第十三章的开篇,也是《诗章》中出现儒家思想的开端。这章描写的是圣贤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讨论问题的场景。他们在讨论如果帝王让他们提建议,他们应该怎么做。弟子们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孔子没有评价什么。随后,他们的对话变得更加有序,,人人能够互相尊重。总之,《诗章》的第十三章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儒家思想教义,庞德用这些理念与混乱的西方社会相比较。尽管没有更加细致的儒家思想的介绍,但这一章中的儒家理念已经可以让处于困境中的西方人民看到希望。

对于处于混乱和无序社会中的人民来说,只有在庞德用儒家思想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中才能看到一丝希望。儒学的思想则主要通过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交谈中体现出来。

二、中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庞德在《诗章》中也不是空泛的讲解和分析儒家思想理论。在《诗章》创作的第二阶段,他大量引用中国的传统故事和历史典故以论证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关注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庞德在第四十九章中对这种观念进行了阐述。

《诗章》的前几部分介绍了古希腊历史、中世纪欧洲历和美国史,之后从第五十二到六十二章被称为《中国诗章》,庞德介绍了很多中国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如果说儒家思想给庞德创造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那么中国历史则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有效性。

《中国诗章》描绘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从尧和舜到到18世纪的雍正时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那些繁荣的社会时期都有着深刻的儒家思想根源”。(Pound,197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庞德把介绍中国历史当作是介绍儒家思想,他认为当代西方人应以儒家思想中的人物为鉴,受到儒家思想启发和教育。

实际上,第五十二章大部分内容是从《礼记》的引述。庞德在第五十二章中描述这些祭奠以强调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然而庞德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是从第五十三章开始的。庞德从中国历史中学到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秩序”。首先个人要“有序”;其次,家庭会和谐“有序”;而最后,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儒家思想人为,只有在家庭和睦有序的情况下,人民才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国家而做出贡献。庞德描述中国历史意在让西方人以睿智的中国古代统治者为榜样,用儒家思想建立和谐、平静的世界。

三、后期《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二战中,庞德对法西斯的态度是扭曲的,他无视法西斯的各种毁灭性的、无人道的行径而疯狂地鼓吹对美、英进行打击,他认为法西斯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但随着二战的结束他的这种幻想被打破了。

《诗章》后期,儒家思想主要通过表意文字的方法展示出来,庞德使用了大约六十个汉字,他用这些汉字暗示了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以及处事原则。

庞德的经济观念是:“金钱本身没有价值,它仅仅是财富交换的有效工具,如果这种金钱用于流通而非囤积,就可以准确地衡量出一个国家的财富,这样的话分配就能达到平衡”。他在这段话旁边写了一个很大的汉字“道”加以说明,只有在经济体系正常的情况下,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繁荣,他对“道”的理解是“道的解释是,脚印和脚支撑着头,而头则指挥着脚的运动,使脚在智慧的指引下有序地行动。”(Pound,1971)。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庞德认为有“道”才能公正,有序。

《诗章》中反复出现的中国汉字以及引用的儒家经典著作的片段都表明了庞德想要构建儒家式的理想社会的迫切愿望。在《比萨诗章》的开篇,庞德写道:

我与世界争斗时,/失去了我的中心,/一个个梦想碰得粉碎,/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没有一个画好的天堂在其尽头。(《诗章》 比萨诗章)

而在《诗章》的结尾,庞德还写道“我试图建立一个乐园”(索,2003),这些都表明了庞德要在《诗章》的最后用诗歌构建一个“天堂”。对庞德来说,这个“天堂”是他的精神依靠,尽管他对政府很失望,他仍然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人类文明。为了逃离混乱无序的当代西方社会,庞德利用儒家思想,仿照古代中国的繁荣社会,在《诗章》中构建了自己理想中的“天堂”。

随着社会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从人类的物质生活转移到精神生活上,开始强调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寻求一种真正可以使人类获得解脱的方法。最终,人们关注到儒家思想。庞德是早期研究儒家思想的几个西方文人之一,分析庞德的作品对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互动是很有意义的。庞德,作为一个西方诗人,对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西方社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意义、人的价值等等,虽然最终庞德还是没能改变整个社会,但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Pound,Ezra.Personae.New York:New Direction,1971.

[2]Pound,Ezra.Confucious:The Great Learning.New York:New Direction,1973.

篇5

一、名著的类型

(一)有一种名著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是历史的奠基,历史的沉沦,历史的积累

比如《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源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看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史记》中有很多世家故事我们平时无从了解的世家故事,还描述了很多比较出名的名人列传,既丰富又真实,使得人们阅读完它之后,感觉得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使我们对古代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二)有一种名著里面包含着计谋、军事的运用,还有一些成功的秘诀

比如《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既是一部杰出的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精彩的哲学著作,是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中一份宝贵的遗产,它博大精深,曾培育出中国历史上众多杰出名人。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赞扬,在经济领域、领导方式、人生理想甚至家庭伦理等方面,都有着普遍的应用。

(三)有一种名著,里面有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人振奋,使人坚强,有励志作用

比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讲述主人公保尔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侵略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他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四)有一种名著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让人更加了解中华民族

比如《论语》,这本书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孔子的至理名言,往往读上几句就让人感悟良久。《论语》其实传递的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该宽容该谦让该理解该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选择有益的名著阅读

现在的学生那怕有时间也不太愿意读名著,因为名著晦涩难懂,他们往往喜欢看一些言情、武侠小说,还有漫画、恐怖的书籍、娱乐杂志等。因为这些看起来比较放松,不需要学生费劲地思考,连凤姐最喜欢的《故事会》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头之爱。并不是说看这些书不好,诚然每种书都有每种书的优点,像言情小说的故事性就会很强,文笔也很好,言辞也很优美,很多人都会喜欢看,但是看言情小说能收获到的东西很少,而且由于故事性太强,那些自制力不强的人很容易陷入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无论是上课还是上自习,都克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

小学生就该选择一些有益的名著来阅读,好的名著里面都会有一些处世态度,学习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好的名著还能教人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我们塑造人格;好的名著里面有一些经典的话语,把它摘录下来,读读背背,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笔;好的名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小学生可以读一下《童年》,这本书讲述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艰难的岁月。其间,他虽然得到外祖母的百般疼爱与照顾,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见识到外祖母的善良和美好,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相互算计以及外租父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管作品中描写了很多惨不忍睹的人性丑事,但是整部作品依然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难、困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击倒,他充满信心,奋勇斗争,打败种种不幸,不断追求新的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使《童年》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读这本书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很值得一读。

篇6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分化、大动荡、大冲突的时期,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的向往成了每一个人的梦想。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提出了自己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1、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

对人的关怀是儒家与其它学派相区别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儒家是最为重视君臣父子、尊卑高下的,而孟子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在这里孟子虽然是出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篇》)的政治上的策略性考虑,还是突出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

儒家对人的悲悯情怀还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这与许多宗教提倡苦行与禁欲,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主张压抑人的天性以实现某种精神理想或目标的教义是非常不同的,儒家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连头发都不忍心折损,由此可见儒家对生命的尊重珍视的程度。

其实,对丧礼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儒家的重生理念,“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荀子.礼论》),将逝者当作生人一样供奉,在儒家眼中,“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死与生一样重要,生死都能圆满,做人的道理才算完善了,对丧礼的这种谨慎的处理态度正是儒家重生的集中体现。

2、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理念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夏周时期,就有了诸如春禁伐木,夏禁捕鱼以及根据气候节令来规定打猎、伐木、烧荒的时间等等,到了儒家这里更进一步强调了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应与整个自然界圆融无间、共生共荣,天地万物只有做到“和”才能欣欣向荣的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战国时期人少地广,资源丰富,用不着担心匮乏的问题,然而儒家还是从保护环境、顺应天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超前了其时代几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了今日人类极端关注的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可见儒家在此问题上认识之深刻。

儒家的和谐观念与其仁爱观是分不开的,儒家认为万物和人皆由天地而生,人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和万物一体,也要泽被万物,要保护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万物并立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只有推己及人以及世间万物,才能万物竞长、生生不息,才能真正达到“和”的境界。

3、人世的和谐

篇7

 

《黄帝内经》为中医从业者所熟知,然“黄帝”即是传统文化中的传说的人物,足以表明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的,历代中医药名著的问世、中医理论的形成以及名老中医的培养,都是在汲取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对当时疾病的认识规律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收到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包含着古代哲学、军事学、气象学、历法学、自然观、儒家、道家、佛家等丰富的内容,其中尤以儒、道家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试从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简析如下。

 

1、儒家文化在中医学中的影响

 

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发展于孟子、荀子,历经各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创新发展,在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后,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启动了儒学思想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也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中医名家的成长均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俗语就有“儒不必医,医必须儒”,如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李时珍、陈修园等,均是一代“儒医”,儒家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模式,内化为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儒家学说作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其主要的思想内涵为“中庸之道”和“仁爱之治”。

 

1.1 “中庸之道”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中庸之道”即中和,在《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到受“中庸之道”思想的广泛影响,中医学在理论体系和临床治疗方面,无不蕴含着“和”的思想。“中庸”一词出自于《论语 · 雍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准则,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要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及,和谐相处,反对处理人和事的极端化倾向。“和”的思想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治疗中均有体现。在理论上,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即要求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患病时即相互之间的不和谐关系表现出病理的变化;中医学的养生观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是在讲阴阳交感,化生万物,阴阳和合,方可健康长寿,中医学讲求阴阳的交感运动,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其实这就是“和”的思想;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才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状态,如若出现制约不及或制约太过,则就表现为病理状态,身体也就表现相应的症状,即“不和谐”的佐证。在临床治则上,追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其实也就是通过药物的调理达到机体的寒热、虚实之间的动态平衡;清代医家程钟龄把治法归纳为“八法”,其中就包含“和法”,即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医家戴天章《广瘟疫论》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明代张景岳把方剂分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不和”即人体生理功能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要以“和剂”治之,这些在治法或方剂的组成上都体现着“和”的思想。由此可见,中医学中从理论的形成到临床的治疗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

 

1.2 “仁爱之治”的中医学体现

 

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思想为“仁爱之治”,以仁爱之心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儒家追求的道德理想。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悲恻隐之心非仁人君子可有也?!先修的“仁心”,后才可操“仁术”,如此才可谓“苍生大医”;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苦,中以保身长全”,即不论是君王亲人还是贫贱百姓,亦或是自身,医术都是一种“仁术”,医者都要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以“仁术”救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已经被视为仁术,“仁”即儒家的道德思想,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说“医者,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仁人君子都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在人们观念意识里所形成的“圣人”,可见医为仁术突出了医者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些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医者的道德基础。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医生培养中的医德培养,鼓励成为“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仁”在中医学上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医者医德医风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故古人把医者的道德修养纳入医德范围。

 

2、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医

 

20世纪初,中医理论家恽铁樵提出“西方科学不是学术的唯一途径,东方医术自有其立脚点”的观点,细细思考,中医学的立脚点就是其所产生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进行高级中医药人才培养时,非常强调加强学员的国学修养,因为中医学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在研究中医理论时,要注重她的整体观,既不能脱离中医学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观”,也不能脱离其社会属性的“人文观”,因此在中医的发展与完善道路上,必须抓住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石,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熟读理解中医经典,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药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中医药的发展思路与理论基础,并且要学会中医研究,要站在中医的角度上出发去研究,而不是一味的用西医的标准来研究中医,脱离中医学的基点,产生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医学,要用一门医学的标准来验证另一门医学,这本身就没有科学性可谈。所以中医的发展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积极寻求中医的革新之路,在自己的土壤中再生,不断地汲取中外科技文化的精华,发扬广大,再创辉煌。

篇8

[论文摘要】鉴于频繁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为生命观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从传统文化角度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可行性途径有:①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进行生命观教育;②利用研习国学经典重塑健康充实的校园文化;③适当增加传统武术在大学体育课中的比重。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1.7%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自杀行为上," 16. 7%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因此,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祟尚生命、爱惜生命的人文价值,是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由之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倡关照生命和爱惜生命,从这个角度讲,传统文化有诸多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1传统文化:生命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1. 1敬畏生命

所谓敬畏生命是指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敬畏生命的人,只是处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会由于疏忽而伤害和毁灭生命。在他体验到救援生命和使他避免痛苦、毁灭的欢乐时,敬畏生命的人就是一个自由人。

事实上,敬畏生命的理念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就是自然界万物的神秘性所引起的人们对生命敬畏的表达方式。“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n [37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先要畏天命,然后是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家则认为世间万物均应法自然,而生命的存在是自然而生,因此尊重自然法则,也应尊重生命的存在,庄子甚至为此而作专著《庄子·养生主》篇。因此,韦伯说:“中国人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即重视自然生命本身,故而重视长寿,以及相信死是一种罪恶。”[4]

孝道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也是奉养父母的准则,而珍惜生命,养护身体又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珍重生命,爱惜身体,毛发肌肤不敢有所毁伤,这是孝敬父母的基础。生命的存在与身体的强健,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首要条件。《礼记·儒行》云:“爱其死以有待,养其身以有为。”儒家珍惜生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有所作为,能在有生之年创下扬名于世的功名业绩”。[s70因此,无论是尊敬父母,奉养亲人,还是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爱身知己,都始终应该摆在第一位。

养生之道在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和中医理论中均多有提及。例如老子,他除了主张贵身、反对轻身(“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人主以身任天下而轻其身,则不足以任天下矣”,均见于《老子》)外,还对如何保爱生命有睿智的见解。人本来可以健康长寿,但是却走向了死路,老子认为原因在于“生生之厚”,即一味地沉浸在丁JI、华服、声色等享受中,以为乃长生之道,殊不料误人歧途,自取绝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因此,养生要义在于少私寡欲、谦卑不争、虚怀若谷、以柔克刚,保持平和心态,不被外物所拘,“鹤鹑集于深林,不过一枝,僵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1.3安贫抗挂

儒家十分强调在贫困中笑对人生,并能乐观行事,也就是“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儒家提倡“孔颜乐处”。孔子曾称赞自己的得意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颜之乐,并不是一种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与满足,是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6]0孟子则认为安贫是成就大业之前必须要经受的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君子固穷,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同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

逆境求生,抗击挫折,在中国传统武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武术既可以个人练习,通过表演锻炼自我,稳定心境,张扬个性,享受成功的愉悦;也可以多人集体演练,整齐划一的配合,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受到挫折的学生通过武术教学游戏和心理教育后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将挫折转变成了精神动力,并坚持锻炼身体,使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逐渐增强”0

2从传统文化角度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探析

从可能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笔者认为以下途径可供参考:

2. 1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进行生命观教育

《大学语文》所选篇目的作者很多都是命运多并而又矢志不移、具有祟高品格的人。他们生活境遇坎坷,但在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之间发生深刻矛盾的时候,他们并未让自己消沉、颓废从而走向自我毁灭,“反而在这种悲剧式人生境遇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崇高,保持着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和高贵的灵魂,表现出刚柔相济、卓然独立的大丈夫人格”。[8]0因此,在讲授相关篇目的时候,可适当增加对作者生平经历的介绍,让学生体会这些作者在颠沛流离或贫困潦倒或疾病交加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直面人生,并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

2. 2利用研学国学经典重塑健康充实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认识,基本局限于课堂、教材,属于被动接受。[9]因此,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根本没有接触经典的机会。在缺乏传统文化人文底蕴的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热衷的是上网聊天,晒情感、晒最新款手机、晒打游戏的水平,而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之根,却被他们不经意地忽视了。肤浅的认识、浮躁的心态很容易让人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迷失方向,丧失自我。

因此,高校在学生成立社团的时候不妨加以引导,成立国学经典研学社团或选修班,在读经诵典的过程中体验《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壮,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秀……当书香重新弥散于校园的时候,校园文化自然得到了荡涤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会重归健康与充实。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弟子规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96-01

一、《弟子规》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由孔夫子所创,至孟子时日臻完善,其核心在一字“仁”,“仁”字从人从二,谓二人一体为仁,即若能由自己想到别人,互助互爱之谓“仁”。然而,在大自然法则中,人类关系只有五种: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即五伦大道。要做到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核心在于“孝”。《弟子规》以“入则孝”为始,阐明为人子女所应尽的孝道,从始至终,进而讲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层次递进,是人们学习圣贤规范的最好老师。

二、学校如何开展《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

鉴于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学课堂上传授、落实《弟子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学校该如何在教育管理中实践《弟子规》。

(一)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学习和运用《弟子规》

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师能自觉运用了,才能使《弟子规》的教育有的放矢。我们可以请大师从《弟子规》的作者、渊源、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及必要性等方面讲述教师该怎样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弟子规》,增强教师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与自己成长的关系,使教师们能在理解掌握《弟子规》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二)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有力行,才能在实践中感受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之精华,才能用之以指导我们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师先学习和感受《弟子规》的前提下,然后在学生中进行《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影响家长的思想和行为。

1.将读圣贤书、做圣贤人作为师生的目标,并在楼厅中提示。人是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统领的,也是需要有正确的目标来追求人生价值的,所以我们提出的读圣贤书、做圣贤人,是一个能够得着的高度,而且很有意义,它也是在实践“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运用《弟子规》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弟子规》较以往的制度有其独特的效果,总结如下:《弟子规》的管理主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弟子规》的管理使人提高了素质,净化了心灵,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弟子规》的管理可以延续到被管理者的家庭、工作、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学校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所产生的作用

(一)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

《弟子规》有明确的指导:如“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等等,一则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二则很有实用性,三则陶冶人的情操,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省了劲,有了效果。

(二)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方面的作用

《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人来说,种善根,出善人;种恶根,出恶人。学习《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人扎善根,这个善根扎得越深,将来的成就越大。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就是从孝悌来入门,从《弟子规》做起。

(三)对家长的影响

在学校的带领下,家长也可以认识《弟子规》并开始学习,例如:两个孩子打架了,妹妹哭着向家长告状,母亲问清了原因后,对孩子说:“我们一起背《弟子规》,‘用人物’――”孩子说:“须明求。”母亲说:“倘不问――”,孩子说:“即为偷。”孩子不哭了并低下了头,母亲则笑着对她说:“过能改,归于无。”一场教育在和风细雨中进行着,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

笔者认识到古人所说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真正落实《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同时,教学相长,曾有老师很有感触地说:“是《弟子规》使我知道了育人的乐趣,爱人的力量。”如果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关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就可以真正落实,复兴中华的伟业必将成功。

【参考文献】

[1]弟子规.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篇10

关键词:儒家思想;日本;继承和发展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一样是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纵观儒学文化,体系非常庞大,包括了道德、修生、养性、治国、治家、哲学、艺术、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至汉朝时,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第一次被改造和融合,称为了中国最正统的符合封建王朝统治要求的思想。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影响。

日本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从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看,日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不厚重,但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学者都致力于发掘深层文化。日本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日本文化可以说就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兼容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承传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说“和”的思想在日本的传统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从中日语言文字学的角度上看,日本人自称为“和”族,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分不开的。

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董仲舒“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道文化业日益兴盛,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并未动摇,但是也受到了佛、道文化的极大挑战。这个时候,飞、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与生命力,在儒学文化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成熟的同时,日本的本土文化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

(一)儒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源头。

公元285年即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人王仁带着十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到达日本。这是儒学经典著作《论语》第一次到达日本,也是有史可靠的儒学第一次与日本的接触。王仁应该是在日本推行儒学文化的开路先锋。自王仁开始,日本贵族和僧人开始研习《论语》和《千字文》和汉语,全面学习中华文化。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和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是纯粹的汉语史书,有了儒家文化的初步影子。

(二)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

盛唐时期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据考证,日本遣唐使共派出12次,每次最多时300人到800人不等,中国先儒家文化思想及政治体制,均在唐朝时期由浅入深地被日本民族吸收。当时儒家思想影响日本国民的道德生活极深,自从圣德太子执政时期(593~621)奖励儒学以来,经过不断提倡,社会上很快形成好儒习汉的风气,儒家思想很快普及到日本各地。孝德天皇(749~757)在位时更是并效仿唐制,令全国每户备孝经一本,主张“孝为百行之先”。平安朝初期的文化继承了奈良时代学习唐代文化的遗风,汉文学特盛,约历时一个世纪之久,被称为“贞观文化时代”。这也是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时期。

(三)朱子学说在日本的统治地位标志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达到顶峰。

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朱子学传日本,经过350多年的传播,逐渐地兴隆起来,并被德川幕府奉为“官学”,成为江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随着中国阳明学和清代考证学的传入,日本又相继形成了阳明学派、古学派、考证学派等儒学流派,达到了日本儒学的鼎盛时期。

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的衍化和本土化,日益和日本本国结合,影响了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对日本民族精神的影响。

日本被称之为“大和魂”的民族精神,在日本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国家,这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和”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兼容天下、博怀的文化观念也使得日本文化对域外文化始终保持了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给日本国家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二)对日本宗教“神道”的影响。

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的精神产物。因此,它在日本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直至今日,神道在日本人的生活当中仍然无所不在。

日本神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作为原始社会里的民族宗教的原始神道阶段、带有“神佛融合”倾向的皇室神道阶段、以“神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近世神道阶段和国家神道、教派神道阶段。一是儒家文化思想的传入促使日本神道的“觉醒”和形成;二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启发了日本神道积极谋求自身的理论体系化的“意识”;三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客观上“庇护”和“扶持”了日本神道的发展;四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促使日本神道通过对教义、教理的参考、借鉴,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和学说的建设,比如说神道的祭祀以及以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为首的“神儒一致论”甚至“神主儒从”论, 无不透露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痕迹。

(三)对日本“武士道”的影响。

武士道是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是随着武家社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一方面武士道的产生是由社会条件的需要,适应主君、家臣、武士等社会关系的协调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相关元素吸收并包孕育而成的。日本的“忠”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忠君爱国” 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作为现达国家,“忠君”的思想即全体日本人民忠于天皇陛下的思想一直主导着日本的主流思想了。

(四)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当代日本社会,被融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思想之中。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日本的众多企业家。儒家文化思想的“和为贵”思想也被日本企业界吸取并加以改造,提出“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关系。日本很多的企业文化都认为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决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五 )对日本法制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内涵对日本的法制建设有着极大地影响。日本进入7世纪以后,当时的圣德太子进行了日本社会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十七条宪法》,虽然并非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但是却是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其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这简直就是直接把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和为贵”直接搬来适用。其第四条“群卿百寮、以礼为本。”也是儒家礼制的最大体现。其第九条“信是义本、毎事有信”也是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源于孔子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影响下产生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儒家文化思想通过在日本的不断传播、衍化和本土化,被日本文化大量吸收,影响了日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也势必日益深化。

参考文献:

[1]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2] 严绍璗.《日本儒学的近代意义》.《中日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0.

[3]崔景明,赵秀兰.“儒家文化圈”中的中韩日[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