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科普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知识科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知识科普

篇1

我对医学科普感兴趣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事情的开始,是一起偶然事件。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才二十几岁,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小知识分子,在苏州吴县斜塘乡当干部。一年春天,我要从斜塘回光福老家探望母亲,由于当时江南水乡交通很不方便,先要从斜塘乘车到苏州南门,再换乘小火轮去光福,需大半天的时间。为了旅途消磨时间,我从书摊上买了一本《医学急救常识》的小册子带在路上看,结果一下子被书的内容吸引住了,觉得书里的内容很重要,也很实用。下午二三点钟回到家中,正与母亲叙谈,却听到隔壁人家哭声一片,遂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告诉我是隔壁阿叔修猪圈时不小心从房顶上掉下来,被木头上的钉子割断了手腕上的血管,出血不止,人快不行了。我一听,心想:小册子上不正好讲到这方面的知识吗?不妨一试。我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跑到隔壁人家,只见脸盆里已流了半盆鲜血。情况紧急,救人要紧,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打开缠在病人手腕上的布条,不料,一下子血喷溅而出,直飙房梁。我知道这是动脉割断了,立即按照小册子上讲的,在手腕上方用布条捆扎起来,很快,出血止住了。我一面安慰病人不要着急,一面吩咐他的家人赶快备船送病人去光福卫生院救治,并再三叮嘱他们路上每隔1小时要松绑一次,以免时间过长引起坏死。后来,阿叔的生命得救了,全家人都来感谢我,说我是救命恩人,我说,这是医学知识救了阿叔的命。初试锋芒,大获成功,从此,我与医学科普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医学知识一发而不可收。

1982年,我时任常熟县县委书记。一次下乡搞调查,坐吉普车从常熟去支塘镇,在路过白茆镇时,见前方有几个人围着一个担架,看上去很着急的样子,还有人在哭泣。我马上请司机停下车来,一打听,原来是乡机械厂的一位工人在操作中由于不慎,一只手在手背上面二三寸处被生生地切断了,厂卫生员经过简单处理,急着要送苏州大医院进一步治疗。我马上就问,切下来的手呢?回答是还扔在旁边的地上。我吩咐他们立即把断手捡起来,注意保护,然后,叫司机将人与断手一起直接送往上海。因为,我知道上海一家医院显微外科断手再植早已获得成功,只要把断手保存好,在一定时间内接活的希望很大。后来,这位工人的手果然接活了,功能恢复得很好。

1998年春,我作为苏州市老龄委主任,到昆明参加一个全国部分省市老龄工作会议。会议临近结束的前一天,为了庆祝会议的成功,举行了一次晚宴。席间,彼此祝酒话别,兴味很浓。其中,有一位重庆市来的女同志,是会议的工作人员,她经不住人们的劝酒,多喝了几杯,哪知她不胜酒力,晚宴快要结束时,突然醉酒倒地,昏迷不醒,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她送往就近一家区级医院。我作为大会的负责人之一很不放心,隔一个多小时就派人去询问一下病情,但一直不见好转。深夜一点多钟,我再也坐不住了,亲自赶到医院,先询问护理人员病人的情况,说是已经打了3针解酒药,正在输第4瓶水,但仍昏迷不醒,院方已在打听病人家属的联系电话,准备发病危通知单。我一听就急了,一搭脉搏,脉细如丝,人也奄奄一息。又赶紧问:病人有无排泄?回答说既无大小便,也未呕吐。我想,坏了,这样下去,真要出人命!我立即掀开病人的被子一看,果然不出我的预料,病人肚子鼓鼓的像足月的孕妇。“是尿潴留,赶快导尿!”我朝身旁的年轻医生喊道,医生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后来,经过紧急抢救,尿导出来了,病人也很快睁开了眼睛,醒了过来。

篇2

摘 要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进行,创新成为改革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是体育课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此前,我国很多教学工作者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在分组教学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提出“异质分组”的教学方法。本人通过实践发现“异质分组”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异质分组”教学法的相关概述、异质分组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普修课中应用的具体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异质分组 高校篮球普修课 运用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之间的关系限制于教师的权威掌控,学生在集体学习的大背景下单独学习,并没有真正发挥同伴交往在增进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功能。事实上,笔者认为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集体性,而是忽略了集体课上同学间交流合作的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因此,如何在课堂中发挥集体的优势,成为各个学者争相讨论的新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分组教学逐渐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一般来说,分组教学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而单纯的同质分组教学往往使教师在情感上侧重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情绪,进步缓慢、厌学、成绩不理想等不良情况。随着近些年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高校篮球教学资源越发的匮乏,教师更加难以照顾到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教师跟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异质分组法能更有效率的改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同时能够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

一、异质分组教学法的概述

异质分组教学就是按照确定关键属性的“质”作为分组依据,将性质不同的学生按一定标准混合编制成不同小组进行教学。在篮球课教学实际中,就是按照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篮球技术水平等标准进行划分,有意识的拉开小组成员之间的差距,将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机的联系在一组进行学。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异质分组所不同于同质分组的优势之一。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与学习后各项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和所处学习环境与知识构成的群体。异质分组实际上就是创造一个结构比较合理,主题明确的环境和群体,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练习。尽管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解决问题或者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负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展开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模式使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再是劣势,而是一种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当学生被认可的时候,必将从心理上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对于进步的渴望,也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主动找出自身不足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异质分组教学不止促进集体共同进步,也兼顾了学生的个别发展,衡量标准就是每个人同自己相比是否取得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原则和规律、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案,整体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的目的。

二、高校篮球普修课异质分组的运用

(一)分层-混合编组

异质分组的前提是始终以已有的班级为单位,并不重新组合班级,只是在班级内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并且不能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异质分组教学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因此,在分组之前,首先要根据各学科的学科性质和专业因子确定分组的依据,也就是所谓的“质”。对于大学生普修课篮球教学而言,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学生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和原有的参差不齐的篮球专业技术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分组,以保证每个小组内部成员所属不同层次,而非同一水平。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分层的科学性,应先通过确定好的指标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考核,将一个班级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可以假设,将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都偏好的学生归为甲层;将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二者中有一个较好的 归为丙层。而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归为丙层。当然,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局限于三个层次,教师根据实际人数和学生的水平差异特点,分成相应的小组。相关研究表明,异质分组教中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最佳。在高校篮球普修课中,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通常采用5人为一个小组的方式。其中既包括技术水平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也包括二中都相对较差的,还包括居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其中,水平较好的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榜样的作用,为水平较差的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和帮助。

(二)保证各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要求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能够体现整个班级的缩影,它是根据一定“质”的标准,将学生科学的分成不同层次而又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目的是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成员之间交流合作和互相帮助。由于划分层次的标准是同一的,那么分组后的结果,基本保证了 “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是从学习小组整体的角度来看,每个小组之间的总体水平相差不多,这是各个小组之间比赛公平性的基本前提。小组内部的异质性,连带产生班级内每个小组之间的同质性。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各有不同的作用:组内异质可以促进组内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组间同质则为整个班级内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基础。协作和竞争是矛盾统一的范畴,协作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竞争是提高整个学习小组整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小组成员分担学习任务

教师把每节课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配给学生练习任务,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目标,通过老师的知识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快速、准确并且快乐的掌握篮球知识技能,并形成学习篮球的技能技巧。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学习的效果必须依赖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的成功都依赖于其他人的成功,他们有很强的依赖性。任务驱动和适当分工可以保证小组成员积极投入,在篮球课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影响。

(四)小组成员担当一定角色并互换

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仅明确了每个组员的任务而且使他们体验到个人的价值,避免了某些组员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小组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教师由传统集体教学的“权威”角色向“顾问”、“同伴”角色转化。学生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增强,由对教师的被动服从向配合、协同转化,学生的自主程度得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关系,而学生进行角色变换,可以是发问者,可以是解释者,可以是协助者,可以是评价者。由于水平不同,一些学生也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帮助其他同组成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各个层次之间缩小差距,也可以因分享领导角色而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论

异质分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青睐。在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由于学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同质分组势必会有很多障碍,比如教师无法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中精力的分配问题,难免对有写同学“照顾不周”等。异质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够令教师解放更多的精力来调控整体的学习进程,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协作意识。并且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培养,从而提高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王红宇.教学组织的未来走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1).

[2] 潘前等.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3(2):54-56.

[3] 教学分组.教育技术通讯[J].2002(6)(总第十七期).

篇3

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工作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保健措施,是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捷径。有研究表明,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将医疗花费降到原来的10%。

医学科普要严把“科学”关

医学科普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传播医学科学精神。不科学的东西是要误人子弟的,我们现在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鉴别出哪些是假科普,因为有一些科普文章是为了帮助企业卖产品,不是真正的科普。为什么这些伪科学的东西能存在呢?就是因为老百姓不懂。比如:有的文章说,某种保健品很好,可以根治糖尿病;某种中药不错,可以迅速解决高血压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这些可能吗?如果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好,老百姓了解了疾病的一些基本情况,就有了基本的分辨能力,就不会上当受骗。我认为,这么多年来,《大众医学》之所以有这样好的形象和声誉,就是因为始终把握科学性这么一个前提,有高层次的专家作者队伍来确保科学性。

其次,在卫生防病、医疗保健、医学教育、卫生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卫生工作中,科学普及和健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医生应该成为医学科普的主要力量

我国有200多万执业医师。除了诊治病人以外,医生应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向老百姓宣传。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医学科普的主要力量,应视宣讲医学知识为自己的天职。因为医生对自己的专业和相关领域比较熟悉和精通,能够抓住要点和关键内容进行宣讲,使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播达到应有的效果。

医学科普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医学目的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完善医疗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2005年,我国正式设立了科普的科技进步奖。现在,很多科普文章跟医学科研一样,也可以获奖。希望各医疗机构的领导动员医务人员多写科普文章。

篇4

医患纠纷特点及原因

医学是缺陷性科学,不是所有疾病都有完美治疗方案,不是所有治疗方案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而这一特性必然导致医疗行为的局限性,甚至成为医疗纠纷最主要的产生原因。医患纠纷是医学产生发展的伴生现象,并不是一个新兴产物。但是,今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医疗纠纷影响恶劣,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现阶段医患纠纷具有以下几点特点并具有其产生的必然原因

1、个案事件社会影响力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面越来越广,使个案事件的社会影响力急速扩大。这种变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监控力量,这件事厉害性质本身就难以评估,而传媒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使社会议论的导向时有偏颇。在对个案性的医疗成功案例的报道上,一方面及时传递了医学研究的突破,一方面又有夸大性的以偏概全的暗示,使受众以为个案的成功意味着某种医疗行为的可推广性。而在医疗纠纷的报道方面,部分媒体罔顾职业道德的约束,采用扭曲事实、哗众取宠的报道方式博取高关注度,更加重了医疗纠纷个案的社会影响。个案实践的社会影响力扩大也加重了医患双方的冲突。

2、医患纠纷中经济问题突出。近年来,经济问题成为医疗纠纷最重要的起因和中心的问题。由于在医疗纠纷的责任鉴定方面采用医疗执业单位和个人实行举例反证原则,使得执业方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更倾向于采取庭外和解的方式,在不确定责任方的情况下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安抚患者和患者家属,已达到“减少麻烦”的效果。而在医疗纠纷起因的方面,经济问题也逐渐成为重要原因之一 。“就医贵”这一现象已引发了多次社会的发讨论,屡屡引得社会的关注,这一点也是“新医改”工作重点之一。但是这并不是单一的医疗体系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寻求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3、暴力事件频发。虽然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情况下甚至难以简单的将医疗纠纷的原因归因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原因。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已经上升为暴力事件,甚至有将社会压力转嫁的趋势。当然,这一现象并不是仅仅见诸于医患关系中,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现象的背景。

医学生培养对应要求。

虽然医患纠纷是一个多元原因的事件,但作为主体之一,医疗执业者能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为缓和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改善从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在医学生培养方面又有哪些是需要加强和注重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执业能力。尽管医患纠纷的起因有很多,但是让患者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莫过于因为医疗从业者因为执业能力不足也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危害生命的医疗事故。虽然,医学是一个缺陷性科学,但是任何一个医疗从业者都应该在客观条件允许下,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用现有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1]。因此,在医学生培养方面提高执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根本。

2、加强沟通能力。医学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沟通在某些时候对医疗行为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医患双发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情况,有利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效的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但是,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患者的医学知识甚至常识的匮乏,使医患沟通中,医生需要具备极强的沟通能力。

3、增加人文素养。纵观中外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医学一直以来都带着极强的宗教色彩。在社会认知方面,医生的执业行为更多的定义为“济世”。虽然,目前的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使医疗行为具有了很强的商业行为的色彩。但是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作为职业者,医生必须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能够体会患者之痛,在执业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3]。

4、培养科普意识。在医患关系中,信息的不对等也是医疗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导致社会普及度相对较低,但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医学知识的社会需求度相对较高,医学常识的科普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在这一点上,医学从业人员都有不能推卸的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应对策略。

在医学教育改革全面开展的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的保障。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的医学生的基础。在高等院校中,教师是最重要的知识传递者。为应对医患纠纷的新发展趋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有哪些侧重点呢?

1、加强国际学科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体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想欧美国家学习的必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交流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愿意也有机会到国外知名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和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也有利于欧美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2、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实践能力。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基础阶段学习和临床阶段学习的两段式教育。一般按年制的不同,基础阶段的学习时间为2-4年不等,除了理论课的学习,还有实验课的学习,但是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一般没有安排于临床相关的课程,也就是说医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很难接触到临床相关的知识,这对医学生专业认知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外有些学校先行进行了一些医学教育改革上的尝试,在基础学习阶段,通过不同形式,如增加临床见习机会等,增加医学生的临床知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改革成果,对医学生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医学教育的改革还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青年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到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生。

篇5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采取“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的教育模式。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或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医生的摇篮,基础医学教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同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医学知识有限,学生和老师与患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在医患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既对获取医学知识正处于极度渴望的阶段,又苦于缺乏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他们与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医学生不同,不会涉及有关患者隐私等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们可以在医患之间构建医学知识和互信的桥梁,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途径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1.1构架知识的桥梁

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医学知识匮乏,不清楚医生的诊断,不了解医生的用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带着毕生积蓄,甚至是四处筹措的医药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对医疗期望值往往过高,由于不了解医疗风险,将责任归咎于医生。比如湖南湘潭市产妇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医疗意外,如果患者家属对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危险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目前医生接诊量巨大,任务重,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医学生肩负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可能的医疗风险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科普,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构架知识的桥梁,为医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充当医学知识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有助于解决医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面对实际问题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加快医学生的成长。

1.2构建医患信任的桥梁

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投入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医疗乱象”的发生,例如“收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患者不信任医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资历深厚或者自己熟识的医生,时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的医生为了规避医疗纠纷中的责任,也会相应的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放弃高风险手术、过度依赖医疗仪器、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关系的恶性循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生走进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长期接触,建立联系,关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防止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只见“病”、不见“人”,为以后医学生步入医生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医患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2.具体对策和方法

2.1建立健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

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它决定未来医生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必将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的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只注重临床带教,把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养成寄于临床实践阶段,忽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等现象,是很不可取的。在当前医患关系的新形式下,医学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伦理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学知识的课程比例,在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和政策课程基础上,增设沟通技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课程。要切实避免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生硬地进行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同时要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纳入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中及早地渗透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而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

2.2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单一以课堂讲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学模式,注意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综合模拟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拟病房和模拟医院等,加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用一切手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营造自主、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2.3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开创培养健康医患关系的新机制和途径

篇6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普法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了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

全民普法二十多年来,人民法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一是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群众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二是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要从侧重普及(来源:文秘站 )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上来;要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公民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尤其是要用现代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要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公民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必须不断创新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将普法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公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使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一是加大法制文艺的创作和演出。充分挖掘城市街道、社区民间文化资源,鼓励支持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具特色的法制文艺节目,让群众在日常文化活动中实实在在感受法律的存在。二是加强与现代媒体联手。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全力利用影视、报刊、网络和广告载体等资源,以法制主题词句、动漫图片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还可以尝试市场化运做的方式,组建法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编写拍摄播出法制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和组织舞台演出活动,编导有关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民生、法律与文化、法制史与社会发展等专题电视记录片,着力解决法制文化节的社会性、参与性。好的影视作品既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有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可以使法制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产生良性循环,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法制艺术影视作品。

篇7

1.1现状

当前,我国医患矛盾加剧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据卫生部统计,仅在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2006年前多了近7000起。2010年以后趋势并未缓解,各种医患纠纷、伤医甚至杀医等医疗事件层出不穷。仅2012年,全国公开媒体报道的恶性袭医事件高达22起。2013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1个部门启动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严打不是解决扭曲的医患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事实也是如此,据公开报道显示,2014年6月至8月三个月仅湖南省内就发生3起医患纠纷事件。医患关系严重扭曲一方面表现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甚至丧失理智;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医疗卫生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恐慌感,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他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成为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之前,就已经感受到“白大褂”的危险,这必将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1.2医患关系扭曲成因

在医疗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医患关系本应该是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医生为患者解除或者缓解病痛,从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患者向医生求助,并支付相关费用。目前导致医患关系严重扭曲的成因复杂,涉及患者、医生、医院与政府甚至媒体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但是调查提示导致医患纠纷的前3位原因仍然是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医患沟通障碍。医护工作是个“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职业的属性要求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大众对健康水平要求提高的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也提示医学教育应在调节医患关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除了少数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确实存在问题以外,医疗问题的专业性导致患者缺乏了解,对医护人员期望过高,另外医生相对短缺,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都制约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要想走出医患困境,必须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2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采取“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的教育模式。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或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医生的摇篮,基础医学教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同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医学知识有限,学生和老师与患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在医患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既对获取医学知识正处于极度渴望的阶段,又苦于缺乏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他们与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医学生不同,不会涉及有关患者隐私等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们可以在医患之间构建医学知识和互信的桥梁,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途径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2.1构架知识的桥梁

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医学知识匮乏,不清楚医生的诊断,不了解医生的用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带着毕生积蓄,甚至是四处筹措的医药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对医疗期望值往往过高,由于不了解医疗风险,将责任归咎于医生。比如湖南湘潭市产妇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医疗意外,如果患者家属对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危险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目前医生接诊量巨大,任务重,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医学生肩负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可能的医疗风险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科普,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构架知识的桥梁,为医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充当医学知识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有助于解决医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面对实际问题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加快医学生的成长。

2.2构建医患信任的桥梁

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投入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医疗乱象”的发生,例如“收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患者不信任医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资历深厚或者自己熟识的医生,时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的医生为了规避医疗纠纷中的责任,也会相应的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放弃高风险手术、过度依赖医疗仪器、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关系的恶性循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生走进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长期接触,建立联系,关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防止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只见“病”、不见“人”,为以后医学生步入医生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医患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3具体对策和方法

3.1建立健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

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它决定未来医生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必将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的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只注重临床带教,把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养成寄于临床实践阶段,忽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等现象,是很不可取的。在当前医患关系的新形式下,医学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伦理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学知识的课程比例,在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和政策课程基础上,增设沟通技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课程。要切实避免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生硬地进行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同时要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纳入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中及早地渗透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而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

3.2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单一以课堂讲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学模式,注意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综合模拟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拟病房和模拟医院等,加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用一切手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营造自主、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3.3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开创培养健康医患关系的新机制和途径

篇8

以下是我的一点人生感悟,希望能对残疾朋友有所帮助。

我早年毕业于医学院校,是临床行医20年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因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经CT、MRI及动脉造影均诊断为右侧颅内多发性血管瘤,于北京天坛神经外科医院做了血管夹闭手术,术毕后引起右侧肢体瘫痪(偏瘫)。原本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突然变成了偏瘫的“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整日卧于床上,心情非常沉痛,因而产生着一种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感,忧郁之情无法排解,时常发“无名之火”,并有轻生的念头,深感生不如死,一死了之。经长期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仍无济于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度日如年的日子里,我想了许多,如何战胜苦难?残疾人生也有快乐如歌吗?

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人生格言:“智慧、精神、加三个手指头,这已经足够了!”霍金他患有庐伽雷病,即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症,这种病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尽管他是全身上下仅有三个手指头能动的一位残疾人,霍金却能抛开“身体不好”的念头,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拄着拐杖去寻找工作,并且发愤攻读博士学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所研究的宇宙奥秘,终于以超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科普巨著 ――《时间简史 ―― 从大爆炸到黑洞》。此书已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张海迪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长年生活在轮椅上,却自学了大学本科文凭和研究生学位,并翻译和写作了大量的文章。还有那些残疾人运动健儿为了奥林匹克精神,为给祖国争光,勇敢挑战生命和生理的极限。和他们相比,向他们学习,我们应该端正心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我开始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医疗经验,写医学科普文章,为健康鼓与呼,告诉人们如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写着写着,我的医学科普文章在全国80多家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其中“医生应为健康鼓与呼”一文,曾获得安徽老年报“关于看病问题的讨论”征文一等奖。写着,写着,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好,真的感觉到了残疾人生也快乐。

(吕保平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

篇9

在国内这不是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谣传了。早在2001年,起始于天津又流传至北京等地的艾滋病病人用“艾滋病病人血液针筒扎人”就引起了各地的恐慌,以致津京两地有关部门不得不在公共场所守候和防范,以安抚人心。最后查出是有人以红药水冒充血液搞敲诈。

多年来,艾滋病的科学研究进展和艾滋病防治的科普宣传,使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不少了解。比如,大致都知道艾滋病病毒只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病毒脱离人体和湿润的环境是不能生存的,即使吃进病毒,也会被胃酸消灭,所以与艾滋病病人共同吃饭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卫生部曾过《2004年中国居民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研究报告》,调查对象为3240人,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太原、长沙7个城市,辽宁、河北,陕西、广东、河南、云南的6个小城镇以及小城镇下辖的6个农村地区。调查发现,对“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识上,农村居民是33%,城市居民是69.9%。也就是说,大部分城市居民现在都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然而,为什么今天还有人相信西瓜被注入“艾滋病人血液。会得艾滋病呢?这并非是科学知识不普及,而是整个社会陷入信任危机的一种表现。人们宁可相信艾滋病人出于报复或其他人出于商业竞争、勒索、敲诈等目的而将艾滋病人血液注入西瓜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美国社会学学者福山曾作过解释。他认为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及其他种种原因,美国、日本和德国属于高信任社会,而中国,意大利和法国则属于低信任社会。在低信任社会,人们的信任基本建立在三种关系之上,即人与人的亲密程度、人与人的熟悉程度和人与人的互惠程度。离开了这三种人际关系,人们对他人都是倾向于不信任的。甚至在基于人与人的熟悉程度的维度中,也会遭遇信任危机,比如商业行为中流行的“杀熟”现象。

篇10

根据上述重要意义、困难与问题,我们的工作计划与具体实施归纳如下。

(一)教学内容

根据幼托或小学生生长发育和疾病谱特点,精选下列内容系统讲授:

1.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各阶段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儿童各年龄段分期及其特征、儿童常见疾病分类简介、儿童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常见病护理要点和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

2.儿童各系统最常见疾病诊治基础,比较详细归纳与描述包括:①急性呼吸道感染;②腹泻病;③过敏性疾病;④头面部疾病(结膜炎、中耳炎、鼻炎、龋齿等)等临床表现、早期症状特征、隔离防护措施、就医前准备事项和住家治疗要点。

3.急性损伤与院前急救。急性外伤紧急处理原则与方法,心肺复苏规范方法步骤与转运前处置细则,应对灾害事件的科学自救措施等。

4.季节性传染病。在儿童期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学习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协助诊治技术,如春夏季的手足口病、夏秋季的细菌性痢疾、秋冬季的甲型流感等。

(二)教学安排

1.教师队伍。教研室组成以儿内科为主,包括小儿外科学和骨科学的,教学能力较强,具有讲师及以上(副教授、教授)资格职称的多名高年资临床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商讨教学目标要求、具体教学方法,并根据各位教师的临床专业,安排教学内容。

2.授课对象。为探索经验,并尽早使幼教单位受益,首批学员选择具有一定儿科医疗保健知识的,所属地区所有幼托机构和小学的卫生老师。此外,由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在生理和病理学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故将幼托机构教师和小学教师分成两批,在同样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针对幼托机构的学龄前期儿童和小学的学龄期儿童的特殊性分开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编写。以儿科学教材为基础,根据课程内容,编制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分别编写适合于幼托机构和小学老师学习与掌握的,儿内科与儿外科相关章节教材供参考学习与课后复习。

4.教学顺序。授课顺序为前述所列的:①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防治科普知识;②急性损伤与院前急救;③儿童各系统最常见疾病诊治基础;④在特殊时期的相关季节性传染病防治。以循序渐进,并前后呼应。

5.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包括:①理论教学:以理论大课形式,系统讲授各章节。②实践教学:采用我院模拟教学中心所备儿科学模具,开展各项急性损伤和心肺复苏等院前急救培训。③师生互动:以讨论的形式,解答学员关于教学内容和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消除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

6.考核方式。为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客观了解教学效果,培训结束前举行笔试考核,问题内容涉及课程中的关键理论问题和临床操作要点。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学员可参考讲义教材答题,以进一步提高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并熟悉教材内容分布,有利于提高今后参考阅读效率。在阅卷评分的过程中,也能使我们及时发现与解决共性问题,以利不断提高今后办班的教学质量。

7.后续工作。经过上述系统教学与师生互动,使我院儿科与学员单位建立必要的联系,以便随时解答学员在工作中所遇问题,也为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指导,以及各种形式的医校联动创造条件。

(三)教学管理

1.组织工作。所属区教育局牵头,经我院教学管理处下达,由儿科教研室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区教育局安排合适的时间,组织各幼托机构和小学教师参与学习。

2.质量管理。①学习质量: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将学员结业考核成绩与是否合格,均纳入教师执业技术培训计划之中。②教学质量:儿科教研室根据区教育局所收集的各单位学员反馈信息、课堂师生互动和结业考试成绩,了解教学质量,酌情改进教学计划与方法。③教学管理:由我院教学管理处督查教学过程,将教学质量纳入各位教师的年度工作业绩考核之中。

二、结果

1.显著教学质量

通过前述认真思考、计划落实和管理考核,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为期一年的幼教老师儿科学知识讲座和实践操作指导培训课程,总计学员近300人。幼托机构和小学卫生老师分班教学(分别为48学时),均获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体现在:①考核成绩:每次书面考核答题质量高,均能够得到100%的合格率。②后续效应:学员在此后工作中,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和协助医院诊治工作,并与授课教师保持联系,随时解决疑难问题。或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我们计划的下一届培训,为学员单位的儿童健康保健工作做出一定贡献。③科普宣传:部分老师课后邀请我科医生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家长进行科普宣传。④总结提高:根据结业书面考试和区教育局所收集的学员建议,获得教学质量的客观信息反馈,有助于不断促进教学方法改进与质量提高。

2.先进经验推广

通过本次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后续效应,使地方政府的教育局、卫生局、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和儿科学教研室均感受到,此项幼教老师的儿科学技术培训课程意义重大、具有显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值得继续开展,并可能在其它区县进行推广。

3.促进医学教育

在本单位举办针对于校外学员的高质量医学教育项目,也为在校学生或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高质量讲授与培训课程,充分展示科室的医教研综合实力,了解儿科学的重要地位与发展前景,使更多的学生关注儿科。以往我校医学院毕业生罕有选择儿科作为专业方向的不利局面,近年来得以明显改观,每年均有多名本科生立志报考儿科学研究生,或七年制和八年制的长学制学生选择儿科作为硕士或博士学位专科培养方向。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也有强烈的愿望继续留在本科室工作,加入到儿科临床医师行列。此外,通过促进医学教育质量提高,也使教研室成功申报高层次教学研究项目,并总结经验发表高质量教学论文。因此,成功举办高质量校外教育项目,也能有效促进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

4.后续工作计划

后续工作内容包括:①补缺:对于第一期未能出席培训者,举办第二期培训,以确保本区幼教老师儿科学教育全覆盖。②深化:与教育局相关部门协商,考虑对幼托机构和小学的非卫生老师岗位的骨干教师和管理者,进行适当儿科学知识宣传与普及的可行性与计划性。③提高:根据学员结业考试和学员对于教学过程与质量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④推广:儿童血液病诊治研究是我们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的临床特色之一,并于近期成功申报获批上海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儿童常见血液病诊治技术推广》。在此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也已借鉴本项目的一些共性经验。同时,也可在适宜技术在周边区县医院儿科推广过程中,介绍我们对于幼教老师儿科学教育的方法与成果,为周边地区开展类似教学项目提供经验。⑤研究:在我们儿科教研室完成目前在医学教育研教学研究项目过程中,将此类幼教老师培训内容与成果纳入其中,并总结经验申报有关幼教老师儿科学技术培训专题的教学研究课题。

三、总结

国家人事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文件已有近20年历史,此后卫生部也先后多次《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均有效促进了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然而尚未见有关由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科室或教研室开展对各级学校教师举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教育,尤其是对于幼教老师进行儿科学进修培训的经验报道。从本文前述意义与实践成果可见,开展此类医校联合的学校老师医学知识培训项目存在显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虽然,目前国内师范院校均设立必要的生理卫生课程,幼教机构卫生老师也具有一定的儿童健康保健与疾病防控专业知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生活质量提高,儿童疾病谱与社会需求将发生相应转变,常见流行性传染病(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株血清型变化与新型有效药物的问世,也将导致疾病在流行、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等特征发生改变。因此,不但在岗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接受教学医学教育,幼教机构老师也需要不断接受新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并且需要通过正规统一培训,以达到各级幼教机构教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基本统一。

虽然,儿科学具有各种特殊性、各单位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参差不起、医院与学校的工作性质存在差异,使此类教学活动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我们上述的思考与实践,均显示能够合理解决上述困难,并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