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比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林语堂;哲学翻译;半半哲学;翻译
0. 引言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重要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与哲学家。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少贡献。在西方,林语堂不仅仅是学者作家,更多得是被称为哲学家。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位于畅销书之首位。他向西方传播了孔孟老庄思想,向西方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哲学与形象。美国林语堂研究专家Timothy C. Huson在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评价林语堂时认为他提倡日常生活哲学,睡觉哲学,饮食哲学,在这些日常哲学中,含有深沉的哲理,他通过讽刺和幽默,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没有故意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他是一位很有独立人格的哲学家。
1. 林语堂是哲学家?
林语堂一生贡献卓著。作为作家,著述颇丰。作为语言学家,他研究了古代方言、探究闽粤方言之来源等,编撰《林语堂当代英汉词典》。作为发明家,倾尽家财发明出来明快打字机。作为翻译家,不仅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向西方译介了中华哲学的精髓——儒家与道家思想。因为他的幽默与闲适的生活哲学,他是一位哲学家。
1.1 为何林语堂是哲学家?
哲学是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讨论的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哲学家就是对哲学的深入研究思考的人。纵观其著作,从译著《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到英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传记《坡传》(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po)以及散文集中,体现出综合儒家与道家思想之所长,体现各种生活哲学。但是这种哲学与传统的儒道思想不同,融合儒道,使两者互补,是儒道的发展与升华。林语堂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一直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化哲学。这个哲学就是“半半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语堂是一位哲学家。
1.2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半半哲学”起源于儒家中庸传统,并以道家的眼光反观儒家思想。一开始,林语堂极力反对“中庸”,在后来受到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影响,重新审视了儒家“中庸”思想,至后来极力推崇。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分别抽取了儒家和道家中合理的部分,摈弃了其中的糟粕。但是“半半哲学”并不是指一半道家精华,一半儒家精华,林语堂从小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所受西洋教育很多。同时还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各方面的精华凝聚在一起形成其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半半哲学”是集众家所长,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哲学。“半半哲学”既是林语堂文化观的体现,也是其人生哲学的高度浓缩。
1.3 林语堂“半半哲学”翻译观
林语堂对自己文化哲学的构建在各类作品中都有不同体现。林语堂在谈论儒家与道家的区别时,认为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功利的,其本质是“都市哲学”;道家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对世界抱着否定嘲弄的态度,其本质是“田野的闲适哲学”。在他看来,这两种哲学思想是两种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还有许多中间可取的部分。最佳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不过分功利,有保持最崇高的理想,不完全逃避社会,同时有着充分的节制力。其人生哲学指导他的创作与翻译活动中所使用的策略都有一定的影响。
林语堂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不可翻译的;译者与作者地位平等,译者也是艺术工作者(熊宣东2006)。他说: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这是其“半半哲学”观的一方面的体现。而在其对于翻译中重视程度,在他看来,忠实可以分为四等,就是直译,死译,意译与胡译。死译是直译的极端,是译派中的国际档,反过来,胡译就是意译的极端表现,也是过激党。由此不难看出林语堂在“半半哲学”影响之下在忠实的标准上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2. 哲学翻译与哲学体现
2.1 哲学翻译
如同诗人译诗,哲学翻译也需要由哲学家来完成。正是这两部不朽的传统哲学引导着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林语堂作为哲学家才能传达出最真实的传统儒道思想。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中有儒家的思想精髓,也有道家的思想核心,还有其他西方思想精华。他相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而编译了《孔子的智慧》一书。因为他十分推崇道家的思想,编译了《老子的智慧》一书。
林语堂编译《孔子的智慧》中把翻译与编辑创作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为了传播儒家思想,在序言导读中对现代社会其所具有的价值。不同于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区别与对儒家思想的盲目褒扬,中正地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评价。书中深入揭示了儒家智慧的全貌。在翻译文本中,林语堂针对相同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翻译采取了灵活变通。如“礼”译
为“the principle of social order”,但是在设计个人行为规范时则翻译为“moral discipline”,在涉及个人行为原则时翻译为propriety以传达哲学思想内涵(冯智强2008)。
在《老子的智慧》中,林语堂提出“最好的翻译是愚蠢的翻译”。《道德经》在林译本出现之前就有9个版本的译文,自然优劣皆有。林语堂也从其中的一些版本中收益较多。林语堂使用“愚译”翻译《道德经》虽略显笨拙,但是却超出其他版本译文,展示了本真的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语言形式特点。例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ut of Tao, one is born;
out of One, Two;
out of Two, Three;
out of Three; the Created Universe.
虽然这种翻译会让西方读者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哲学。“Tao”不同于“way”,“way”不能完全表达出其中的哲学含义。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概念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可以纠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愚译在哲学概念的翻译中应该是最佳的翻译方法了。
2.2 “半半哲学”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
林语堂创作的小说有很多,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红牡丹》等。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儒道互补、中西结合式的哲学思想。
小说《京华烟云》中道家思想。《京华烟云》主要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林语堂本人在《关于》中说道“全书以道家精神贯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小说中第一卷的标题就凸显出小说将会描述到的道家思想,为“ 道家女儿”。林语堂通过对姚姓一家的人生遭遇以及人物性格的描写生动刻画了道家人生哲学思想。如姚父在丧子丧妻之后没有大悲,选择了云游四海,坦然面对。木兰作为“道家的女儿”完全集成了道家思想,她天真烂漫、胸怀开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林语堂本人极为推崇,曾言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其实就是将自己所推崇的哲学完全表现在木兰的人物性格上面。
小说《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 小说中诸多风俗习惯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木兰出嫁的描写中,那些中国式的风俗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敬茶、会亲戚、进合欢酒等。这些是儒家风俗习惯的体现。再有曾姓夫妇作为小说中的儒家思想代表,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与伦理,爱幼孝老。这是林语堂先生所认同的中国传统美德。但是针对看西方电影,曾文璞由开始认为是伤风败俗的态度转换为表面厌恶信中暗喜。这种刻画是对儒家思想中封闭一面的冲击。
曾文璞的尊儒与暗喜电影的对比显示出林语堂对儒家思想取精去糟。道家人物代表姚思安、木兰、孔立夫等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患;不满现实渴望变革的心态与他们以“仁”和“义”凝聚人心、以“礼”维持关系凸显了儒道思想的融合。
2.3 哲学观在散文中的体现
林语堂著有多本散文集,其中作为译创的典范《吾国吾民》。在书中林语堂对于传统的社会政治生活作了评说,对传统的儒释道作了宏观评价,还对国民的特性作了独到的分析。在《吾国与吾民》第四章“人生的理想”中阐述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宗教、中庸之道、道教与佛教。在其他章节中列举了中国人“最糟糕最昭著”、“最恶劣”的两个特点:消极避世与超脱老狡。暴露了中国人缺乏组织能力。“超脱老狡”是一种麻木不仁与自私心理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中国人的“知足常乐”表示了赞许。中国人能够随遇而安,在生活的辛酸或困苦中寻找快乐。
2.4 “半半哲学”在人物传记中的体现
林语堂所著传记有《坡传》(1947)、《武则天传》(Lady Wu1957)、《由异教徒到基督徒》(1959)、《八十自述》(1947)等。钱钟书曾言“为别人作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坡传》中苏轼的人生哲学其实就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坡熔铸儒、释、道思想精神于一身,这正与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不谋而合。林语堂在谈及著《坡传》的原因说知识个人比较喜欢坡。正式因为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林语堂所推崇的生活哲学一致才会产生共鸣,进而成为作传的动机。
以《坡转》为例,林语堂以真实史料为依托,展现了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哲学。《坡传》描绘了坡 60 多年的生活历程,重点着墨的是坡遭贬谪、流放时期。因其身处逆境,最能体现他“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豁达。第一章总论就以“独行其事”概括了坡超脱不羁的道家风度。林语堂描写坡祖父苏序高大英俊、慷慨大方、不慕钱财、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最喜欢携酒在青草地上饮酒高歌,以遣时光。这正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返归自然性情之美。坡身处狱中却鼾声如雷体现了坡准其自然、不惧生死与畅达脱俗。坡多入仕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不得不提的是,林语堂笔下的快乐自由的坡形象,与历史上亦有沉重、压抑、坎坷的一面的历史人物并非完全符合,这是因为林语堂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使他笔下的坡形象既融合了佛、道、儒的混合人生观,同时又兼具西方对“人”的重视,从而使坡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总结
林语堂作为文学家、语言学家的光环太过耀眼,但是作为哲学家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林语堂独特的人文主义哲学观影响了其一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翻译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哲学。英文创作中的哲学人生观让西方人认识了真实可敬的中国人。散文传记生动刻画出中国儒道生活方式。他“行为尊孔孟,思想随老庄”,作为哲学家,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张振玉译. 坡传[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林语堂. 圣哲的智慧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冯智强. 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强. 浅析苏轼人生观念中儒释思想的互补性 [J]. 三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5]万平近. 评林语堂著《坡》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4年第二期
[6]王慧. 论林语堂的传记文学创作 [D].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4
[7]孙晓玲. 论传统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 [D].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高桂英.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及其矛盾性 [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9]张芸. 林语堂的道教观 [J]. 内蒙古师范大学 集宁师专学报 2005
篇2
一.文献综述
以婚礼作为语料而展开研究的文章书籍很多。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中国各个朝代的婚礼仪式、中国不同民族的婚礼特色、中国不同地域的婚礼特色等方面。国外有关婚礼的研究也很普遍,欧美婚礼的宗教性特点、法国的浪漫婚礼、丰富多彩的芬兰婚礼等方面。以上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以上研究,缺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婚礼比较研究;其二,这些研究缺少不同国家民族的婚礼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研究。为了弥补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以中国汉族婚礼和希腊婚礼为原型,从儒家、道家研究中国汉族婚礼,从清教、天主教研究希腊婚礼。这项研究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增强对欧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避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一味地崇拜国外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尴尬。
二.中国汉族婚礼及在中国文化的定位
“礼”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概念之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处处都以“礼”为重。“礼”为各种规范秩序注入了文化价值和理想精神,它体现人们的关怀,培养人们敬、诚的品格,起着教化人心、稳定秩序的作用。婚礼作为社会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中的“礼”无处不在。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结婚之前不得见面。此外,婚礼要讲求“门当户对”。“门户观念”体现在婚姻缔结之前男女双方对于彼此政治经济条件的衡量,即要求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门当户对”,早在西周时期,这样的婚礼形式就已经出现了,在汉代,甚至用法律来确保婚姻的门当户对(齐玲,2009:p80)。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认同并吸收儒家伦理的内容,作为自己的道德信条。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敬上爱下”、“孝为上第一”等道德要求。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汉族的婚礼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拜天地”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早期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概念在这一环节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拜天地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尊天敬祖的思想,在中国这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体现了人渴望与天和谐相处,与自然形成共同的生活原则,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整个婚礼过程中语言禁忌、摆放器物的禁忌很多,这些“不吉利”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不和谐”、“不圆满”,与道家所倡导的与天和谐相处的教义背道而驰。
三.希腊婚礼及其在欧洲文化的定位
清教徒被认为是最虔诚、最圣洁的教徒,清教徒主张禁欲和节俭。他们认为一切、享乐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限制,节省资本,投入到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虽然同属于欧洲文明的范畴,但是强调个体享受的希腊文化与清教徒的禁欲和节俭思想截然不同。在希腊,婚礼受到重视,婚礼场面盛大豪华,形式隆重。婚礼前,双方邀请左邻右舍帮忙为婚礼做准备,婚礼各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希腊婚礼复杂的准备过程与清教徒的节俭理念恰恰相反。此外,希腊的婚宴非常丰富,种类丰富,不仅有当地的特色食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国外菜色供来宾享用。婚宴结束后是狂欢时间,人们尽情歌舞,玩“摔瓷盘”的游戏,以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希腊婚礼的奢侈与享受是恪守节俭与禁欲的清教徒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清教徒眼中,希腊婚礼太过繁琐、喧闹、奢侈。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重要分支之一。天主教教导人们要顺从和忍耐,顺从掌权者,因为掌权者的权力是天主给的,顺从掌权者就是顺从天主;另外,人还要学会忍耐,人生而有罪,需要救赎才能脱罪,忍耐就是一种救赎方式。天主教对婚姻持严肃态度,“婚配”被纳为天主教的七项圣事之一。天主教对婚姻的重
转贴于
视与希腊相似,但是希腊婚礼的嘈杂、放纵是天主教所不能容许的。天主教的婚礼宗教性很强,婚礼主要环节包括诵读《圣经》、唱赞美诗、宣读福音、神父祷告、教堂捐赠、领圣餐等仪式。天主教婚礼的神圣、庄严、安静体现出天主教一切以宗教为先,顺从天主的教义。与天主教婚礼的安静、庄严形成对比的希腊婚礼主要以热闹、享受著称。希腊婚礼上,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极为重要,新人需要得到大家的肯定和祝福;另外,婚礼过程中的狂欢活动和“摔瓷盘”游戏也体现了希腊人对一场热闹、欢乐的婚礼的向往。
四.中国汉族婚礼和希腊婚礼的交融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3-02
PBL问题为本的教学设计,是为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和开启智慧。在此,以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
步骤1:图片对比,导入本课
春秋战国是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乐章。
PPT出示图片:
问题:两组图片的人物分别属于什么时期?哪个国家?
由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教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雅典涌现出众多大思想家。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派别分别从本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治国主张,也涌现出诸多的大思想家,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图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问题,运用已学知识对比联系、整合中外历史,下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从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东西方的先哲开始学习本课。
步骤2:分组学习,活动建构
教师:请根据必修一知识,分组思考是哪些因素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组: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社会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二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中解放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争霸事业使诸侯对人才渴求,更大为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一个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组: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四组:・・・・・・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是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百家争鸣”应运而生。
PPT出示表格:
教师:“百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同学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主要学派,每个同学就自己组对应学派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每一组活动后进行小结,在别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他们回答不全面或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指正,甚至诘难、批驳,注意取长补短。
问题1: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问题2:“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思想流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所处社会的历史背景以及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表格和问题,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儒、道、墨、法、兵等各家思想流派,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简要建构本课主要知识结构,运用表格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有效阅读;基于小组合作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又能学会交流合作,还能够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别人的方式方法,并且有利于健全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态度,使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建筑在活动建构基础上的升华过程。
步骤3:创设情景,突破重点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组活动简要建构本课知识结构后,还需要深入探究以突破本课重点。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PPT出示:
问题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全文10000多字,其中“仁”字出现了100多次。请指出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含义是什么?应该遵循什么途径来做到它?
问题2:核心思想运用到治国上,孔子提出什么主张?它和“仁”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孔子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对今天塑造理想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富有启迪;主张“为政以德”影响今天“依法治国”、“依德治国”的理念。孔子强调“仁”,是想通过和谐人际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但春秋是个纷乱时期,仅仅依靠爱心是不行的,所以,孔子还强调“礼”。
PPT出示:
问题1:孔子主张的“礼”实质上是什么?孔子主张怎样实现“礼”?
问题2:“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
教师: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规范,最终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恢复宗法制、分封制的秩序和规范,可以看出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实现。孔子想了什么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PPT出示:
问题1:孔子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材料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
问题2:请从我校“诚敬”的校训以及日常教学说说孔子教育思想。
问题3: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可在当时他的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了吗?为什么?
问题4:后来的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孔子的影响是否仅仅对中国而言?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对话教学、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孔子主张通过礼仪教化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国家,这些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PPT出示:
问题1:图中三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在儒学形成过程中,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问题2:“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统治者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大家所熟知的受影响最大的是谁?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知知识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儒家思想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家、法家、墨家和儒家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是谁?他可能代表哪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又有哪些典故能够反映他的辩证思想?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的思想对战国七雄里哪一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仁者,爱人”有什么区别?代表了哪些人的利益?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知知识,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正是“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突破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论语》等相关材料,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学习过的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以及熟悉的学校生活展开讨论,明白孔子对后世以及世界的影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导学作用;通过材料、系列问题与探究,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代表及其主要思想,与学生对话论道,深层解读百家争鸣。
步骤4:拓展延伸,认识感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李泽厚先生曾说:“即使广大农民并不读孔子的书,甚至不知孔子其人,但沉浸和积淀在他们的行为规范、观念模式、思维方法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主要仍是孔子和儒家的东西。”
教师:本课我们一起感悟了大师们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碰撞出的璀璨的思想火花,那么“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到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历史影响呢?
问题1: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
问题2: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拜诸子百家中哪个人为师?请阐明理由。
问题3:请大家各抒己见,谈一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讨论交流,或认真倾听,或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教师:一定的文化就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以人为本的思想境界,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拓展延伸部分问题探究,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及创新性思维因素,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于兴趣盎然间进一步认识诸子百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感悟其学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就课程目标本教学设计体现知识不是由外部灌输的,也不是由学生内部自发生成的,而是在问题探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的建构是由探究者自己围拢着问题自主完成的。PBL教学设计需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设计这些问题探究学习,不用可以吗?实施问题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分组合作与个人自学、教师引导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倾听、表达,提高整体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感受也很重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探究问题,以促进学生习得一定的知识,并使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观念和能力、态度与修养有所转化和提升,才能使历史学习为启迪智慧营造广阔的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篇4
目前,中国平面设计具备有特有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的平面设计中拥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平面设计起步较晚,尽管中国平面设计的独特性使其发展迅猛,但在此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一直秉承着一条重要原则———东西兼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中国文化精华的同时吸取外国文化的优势。中国的传统色彩对于发展特色中国和特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将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则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仔细观察和剖析当今中国平面设计,会发现运用中国传统色彩的案例并不多,同时缺乏对传统色彩的解读和贯通。简单地说,当代中国的平面设计只是追求创新化和世界化,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和传承,因而缺少了中国特色文化的蕴意[1]。因此,在中国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进行深入研究,体会其中蕴意,再融合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之精华与外国文化之优势,使中国的平面设计既保留中国特色文化,又富有创新化和世界化,提高中国平面设计水平。
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
(一)儒家的色彩体系———五色体系
中国人对传统美术色彩的观点包括在悠久历史形成过程中不断演化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与哲学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明确记载了青、赤、黄、白和黑五色,并传达了五色的概念、色彩的比对关系以及色彩和空间观、时间观之间的联系。在西周时期,中国古代五色体系正式形成,相比西方色彩体系成立早了一千多年。在中国古代,颜色都是在五色体系中衍生而来,同时将复杂的色彩符号化、秩序化以及图式化。中国古代传统的五色体系与西方国家的三色体系相比更加注重哲学的观念,儒家思想认为,正色是权威和尊严的象征,间色则是卑微的象征,色彩成为当时社会地位的一种符号,例如古代君王的衣冠都以正黄色为主视觉色,衣襟与腰封则以正黑为主,彰显了为君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二)佛家的色彩体系———三色体系
在中国佛教美术色彩体系中,以唐朝的佛教壁画为例,当时运用较广的仅有朱砂和青绿两色,主要是将冷暖色调进行对比,促使画面阴阳相调。而在中唐时期,还增加了土黄、土红与赭石三种色彩,外加金、白和黑三种色彩的调和,使画面更加绚丽辉煌,并更为温和。至此之后,中国传统美术领域便开始追求有关“和”的特色,中国传统色彩也对佛教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道家的色彩体系———无色体系
中国道家文化倡导“无为”,简单来说就是黑白两色的世界观念,主要体现于“有无相生”和“知白守黑”等方面[2]。道家认为世间的变化与发展都是由有和无进行不断的交替演变出来的,如果运用色彩将其进行表现,那便是仁爱的体现。
三、中国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象征以及应用
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都是由色彩所体现的,其心理属性也可通过色彩所窥见。色彩对观赏者而言,不仅带来了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引起观赏者的心灵感受,至此色彩便被人们赋予了精神情感和象征意义。无论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还是现代平面设计,色彩的运用都是经过联想被赋予某些特定的象征寓意的,创作者在运用色彩象征意义的时候还需对民族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的差异进行深入考量,其平面设计作品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一)色彩逐渐成为身份地位、性格和品质等方面的象征
1.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的思想受到五行观的影响,导致色彩的运用具有严格的程式和规范,隋唐之后,黄色便是帝王之家的专用色彩,平民百姓不能使用,所以黄色象征着国土和中央的政治权利,寓意着尊贵,代表着其威严和权势。如今,作为传统帝王之色的黄色依然运用于许多平面设计作品当中,如房地产金钻第一城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就以具有古代帝皇象征意义的黄色与黑色作为主视觉色,彰显了其楼盘的奢华与大气,也从另一方面给予购房者一种心理暗示,即入住此地便享有帝王般的待遇,更能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2.古代民间的戏曲面具也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遵守了约定俗成的原则,如红色代表忠义、黑色代表刚直等。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还将绿色定义为男性,红色界定为女性。至此,如唇膏、高跟鞋、化妆品之类的女性用品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常以具有女性形象象征意义的红色作为重要的视觉表现色彩,标志着产品的性别属性。
(二)色彩由于受到了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具备不同的象征寓意
在道家的思想文化中,黑白两色在五方色之中是两个极端颜色,黑色象征着“有”,白色象征着“无”,世间万物的颜色皆由黑白两色来体现。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关于黑白色彩的观念也对中国传统美术形成了较大影响,因此黑白两色不仅在古代艺术作品中得以广泛使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应用。中国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以其完美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水墨作品著称于世,在其“问道作品展”中,黑白两色的使用随处可见,肆意流畅的笔墨勾勒出实在的黑色线条,图案四周大面积留白沿用了水墨画中的“空白”手法,给作品更添深远的意境。这件“无中生有”“有却是无”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虽无法道尽其意义,却能感受到创作者致敬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心意,给人留下深思。尽管如此,在儒家的思想文化认为黑色和白色会给人一种庄严和悲凉的心理感受,寓意不详,而白色在中国佛家的思想文化中却是吉祥与纯洁的象征。中国古代色彩的象征寓意博大精深,现代平面设计者只有深入了解传统美术色彩的象征寓意,才能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将传统美术色彩向现代化迈进。
四、中国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以及应用
色彩在传统美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设计作品的装饰效果上,不但能体现出设计者对创作精神的追求,哲学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色彩通过关系的适宜和形式化将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在美术创作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在历史时间的迁移下,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比较丰富、统一对比
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色彩搭配时既具对比性,又备有和谐性。使用对晕与退晕的手法,转换传统美术作品的色彩。经过退晕,使色彩更加艳丽柔和,受佛教绘画的影响,传统美术作品运用白色、黑色、银色或是金色作为间隔色降低对比度,调和色彩和谐度,使整个画面更加华贵多彩。这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也被广泛的应用。由于现代色彩更为丰富,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摄入过多颜色的情况下,如果相邻色彩的色系相近则会互相融入,让观赏者找不到视觉重点。因此,现代作品中也会使用高对比度和高纯度的色彩作为间隔色勾勒图案,以突显主题。如图四,画面色彩使用较多,创作者在各种色块之间跳跃地加入了黑色和白块,使画面立体感更为强烈;此外,用白色粗体突出作品主题“NEVERHIDE”,立场更加鲜明;最后,在眼镜的外边框用黑白两色线作为间隔,勾勒出海报上真正的主角。
(二)色彩比较鲜明,具有较高的纯度
由于传统五色观念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开始流行传统的纯色,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色彩逐渐变得丰富,但仍未脱离传统纯色的基础,传统美术色彩所具备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较鲜艳明亮的高纯度色彩,且互为补色。所以,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应该运用传统美术色彩,将其装饰性灵活体现,让现代的平面设计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寓意,又包含其装饰性。
五、中国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程式化以及应用
中国设计平面中应用传统美术色彩已逐步向程式化迈进,色彩所体现的程式化既包括象征寓意上的程式化,又包括色彩搭配关系的程式化。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能尽可能体现作品的寓意,但作品之间的色彩关系不是设计人员随意搭配出来的,而是通过配色经验来完成的。
(一)色彩纯色之间进行搭配
中国民间传统认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所以“中国红”的概念也为世界所广泛所知。早在汉代,传统艺术工匠们就已经开始流行红黑搭配,这样的配色方式,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符合庄严隆重的时代环境。运用至现代平面设计中来,红黑两色的搭配依旧符合当代审美,且为配色的经典,例如雀巢咖啡的广告成功就是有赖于黑色的咖啡搭配红色的雀巢杯,在长此以往的平面视觉设计当中,红色和黑色的结合依然是不变的主视觉。
(二)色彩补色之间进行搭配
篇5
关键词:五色观、哲学思想、中国绘画、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彩黑暗的产儿。从史前时期开始,人类就运用色彩来表达意愿,以色彩来划分等级判断事物,这种表现形式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色彩构成运用更加多元化,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感受。虽然色彩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各个国家和民族都会赋予色彩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背景下,也形成了风格独具、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色彩体系。
中国传统色彩是由原始的“单色崇拜”逐渐发展到“五彩彰施”的。《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精,黑与青谓之敝。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在丰富的色彩中,惟五色独尊,五色为本源之色。
先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与理解,也与古代政治、道德、宗教、伦理等诸多因素相关联,在形成的过程中深受阴阳五行、儒道佛等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染和影响。
五色的朦胧意识虽萌生于人类原始的荒蛮时代,但真正在意义上赋予其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则主要是中国传统“五行”思想,可以说“五色”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哲学思想的衍生物之一。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建立的“五色观”,并非只单指这五种颜色,而是一个可以无限推进的色彩体系。间色可以按五行相生相胜的理论旋转又能得到再间色,色彩的明度和浓度也能无穷变化,《淮南子》云:“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由此而来的丰富色彩和西方色彩学的配色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显示出色彩一般的规律。“五行”最早被记载在《尚书洪范》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万物有“五行”,五色在五行中,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如图1所示。以此关联,在五行中蕴含着五色,世间万物也都彼此联系。这种搭配的观念被当时的阴阳学家们无限推广夸大,几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图1
“五色观”奠定了汉民族色彩观念基石,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色彩的源头。在汉代以前的壁画中,大多直接使用原色,到了隋唐五代时期,色彩占据了绘画的主导地位,色彩既是社会秩序的符号象征,又是宫廷富丽、生活多彩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五色观”的成熟与发展,以及最终形成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与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礼”教思想的影响,“五色观”被赋予了等级和尊卑的观念。孔子讲正色,是从五色,亦即青赤黄白黑。正色为尊,间色为卑,上下尊卑、官位等级、宗教祭祀等都要选配相应的色彩,也就是说色彩被纳入“礼”的范畴而具有了象征意义。长久以来,这种用色分等级的制度就自上而下的存在着。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将相各服其服。在官员的官服中,也用颜色来区分等级,不同官位等级配以不同颜色,绝对不允许混淆。在民间,不同色彩的衣着也是等级划分的标志。另一方面,“比德”亦是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主要特色之一,受其影响,在我国戏剧脸谱色彩中,不同色彩的妆容有其特定的寓意,表示着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品德,如红色表示忠勇,黄色表示刚猛,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奸诈阴险。
先人们对于色彩的追求,不只停留在对于等级与尊卑的限制当中,在多元化的历史进程里,宗教的介入更使色彩具有了扑朔迷离的神秘感觉,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性,对于色彩也有接近于图腾崇拜的教化。
道家对于色彩的追求极为简单化,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清淡素雅的黑白二色自然就成为老子对色彩的必然选择。另外,道家主张“玄学”,崇尚黑色,认为黑色是凌驾于其它任何色彩之上的颜色。由此,玄色从五色中的黑色升华出来,出于黑而别于黑。道家的“道法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的色彩观,特别是对后来的文人画家的色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唐代王维提出“山水之中水墨为上”的观点,就给文人画定了基调。张彦远云“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甩不带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
佛教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又带来了新的色彩应用。佛教的色彩深受佛教思想所影响,并被作为强化教义教理的手段。从“救世”的教义来看,佛教以白色和金色为主色的色彩象征。此外,佛教还崇尚黄色,并视红色为贵,这正是受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五色体系所影响。青色、绿色也为佛教所崇尚的颜色。北魏至隋唐时期,中国大量引进印度佛教雕塑壁画,壁画的色彩采用青绿等重彩,对比强烈,极具装饰效果。青绿山水色彩即是受到了佛教美术色彩的影响。
五色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用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五色的含义也在不断的被完善,从单纯的等级、宗教、风水崇拜,到对于世界观具象化的体现,五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诸多特点是其他色彩体系所不具备的。中国传统色彩“五色观”之纯粹的单一,风格的简约,与现代设计追求单纯、简洁、醒目的设计要求非常吻合。这在不少优秀的设计实例中皆有体现:
篇6
中国传统美学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应从对立统一中寻求“和”与“美”。这种以“和”为美的思想就是要在曲直、疏密、虚实之间追求一种和谐与统一的生命形式,体现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在《道德经》中老子就认为,和谐美是对事物间关系的把握,是一种自然之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艺术境界。传统美学认为,艺术创作中应当注重整体原则,讲究各成分之间的均衡、对称与统一,崇尚自然,将艺术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不刻意追求规则,实现二者的和谐共荣,反对过分强调某方面,因而,冲淡、尚清、玄素等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追求。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器”之说,即只有将天、地、人、工等条件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各部分契合统一的优良器物。这种思想对现代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平面设计理应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和谐,真正实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气韵生动是古代艺术创作的审美追求,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谢赫在《画品》中就详细阐述了“气韵生动”的理论。国学大师徐复观认为,“气”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因素,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力度美;“韵”是内在精神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为一种外在的形态美;气韵之美就是精神气质由外及内的展现,是艺术表达的最佳境界。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作品应在描摹对象的生命活力时,展现出艺术家的精神气质,并最终展现出气韵之美。[2]气韵之美对现代平面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平面设计中既要注重作品形式与功能的提炼,还要注重内在精神、思想情感的传达,从而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北京香山饭店在设计时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既使得该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气息,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传统美学气韵。
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
平面设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宣传鼓动,它与油画、山水画等纯艺术形式有着较大差异,它要求画面简洁明了、简单易懂、特征鲜明,有较强的艺术冲击力,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因而,在平面设计中常将不同时间、空间中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体现出画面简洁夸张、色彩对比强烈、构图集中概括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学能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元素和思想,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心师造化、计白当黑、以少胜多等都可被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此外,传统美学注重意境表达、气韵生动的美学特点,可以使平面设计的内涵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生动。[3]如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就非常重视各种版面元素间的平衡、和谐,强调平面空间的虚实关系,力求每个区域都能传情达意。平面艺术是一种“瞬间艺术”,平面设计中应力求做到集中、简洁、概括,让人“一目了然”、“一见钟情”,使人浮想联翩,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含蓄、整体的理念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含蓄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意境和艺术表现方式,就是以简洁、概括的省略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含蓄中不仅包含着气质,也包含着神韵,含蓄不仅能使作品蕴涵着深远的内涵并产生感人的力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中国画中的留白带给人无限遐想空间,产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经常会用到留白手法,画面中的空白不是空洞无物,不是未完成的、有待填充的背景,而是画家有意留下的想象的空间,这种似与不似的意境,正是含蓄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此外,含蓄手法在我国许多建筑和传统设计中也多有体现,如西湖“三潭印月”中的石雕建筑,就是利用了虚实手法,营造了一种虚幻空间。含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多有运用。现代平面设计非常注重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常以简洁的图形来传达信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很喜欢以含蓄的手法来传达信息,吸引观众眼球。
传统美学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文化全球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深刻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走民族化道路,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中国传统美学就是可以借鉴、挖掘的重要因素。
(一)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今天,传统美学仍深刻影响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因而,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也深受传统美学的影响。对当代平面设计有着较大影响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一是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我国的许多思想家本身就是美学家,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如儒家思想中的和为美、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之美、佛家思想中空灵之美等。无论是先秦诸子还是其他时期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其理论思想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既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成分,也影响着国人审美观的形成。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就深受儒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总是将素雅、别致作为设计的艺术格调,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作为创作之道。[4]二是各类传统艺术中的美学思想。我国传统艺术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无论在建筑学、书法、诗歌中,还是在绘画、文学中都蕴涵着独特的美学思想,而且各类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具有共通性,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包含。传统艺术之间的共通性有利于现代平面设计更加深刻地接触传统美学的实质,设计大师吕敬人就将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融入书籍装帧设计之中,增添了作品的立体感。三是民间美学思想。古人认为“技近乎道”,即技与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强调从技艺的实际操作中总结出美的规律。因而,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也总结出许多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二)传统美学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篇7
【论文摘要】受儒、道思想的浸,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山水画家以林泉之心对待创作,寻找的是精神家园。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茫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不同的民族、地区,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活跃、最深刻的表现形式。作为重要画科之一的山水画,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
首先谈谈中国山水画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就认识到“比”、“兴”的艺术魅力,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说:诗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更深刻而又直观地感悟到有关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哲理。通过对比、兴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质来,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孔子“比德”观点予山水画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因为聪明人活跃、乐观,正像水一样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爱山,因为他沉静、高大、宽厚而长寿,故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之妙比。先贤们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上终于冲破了人与世界的纯物质的联系,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孔子在高扬人格美的同时,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人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验中的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这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融合的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说在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宗炳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于此,宗炳认为:山水之形象中蕴含着“道”,体现着“道”。道映于物,需要贤者静气、净心去体味。与宗炳同时代的王微也说:“本乎形者融灵……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王微同样认为,神和灵是与形不可分割的整体,神无所见,所以托于山水之具体形式上。这里“灵”其实就是指的“道”。看来山水画在萌芽时期就和“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受“道”的深刻影响,中国山水画才没有把追求形、色、体、光的逼真放在首位,而是把“澄怀观道”作为终极目标。
那么“道”为何物呢?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之物形,而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之因,是无所不在,不可言说的至理。正如老子所释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言传的则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名状的也不是恒常不变的事物,但“道”又的的确确存在着,正如老子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的“道”在美学上的体现就是一种含蓄、玄远的朦胧之美。也正是这“大象无形”之美赋予了山水画以无限生机。
从山水画的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山水不像人物、禽鸟那样结构严谨,比例精确。山石树木等的形体造型可以说不受太多束缚,无“常形”的山水画,正有利于完美体现“大象之美”。恽南田的一段论说更能帮助我们对山水画与“道”之亲和关系的把握和体悟,作为画家,“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不是树不是山也不是笔墨,是什么?是“道”的化身。
即使是最工整细腻的中国山水画,也是“写意”的,正所谓“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儒家“中庸”思想之影响所致。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他还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意是强调做人要把内在本质的人性,与外在言谈风范文采巧妙配合恰当、协调,才能成为君子,不可偏执一端。这对文艺创作更是影响至深至广,对中国山水画来说亦颇有启示:过分追求自然山水之形质,就会走入“媚俗”之自然主义的极端;相反,丝毫不顾自然山水之形态,一味追求笔墨技巧,搞表面游戏,势必陷入“欺世”的形式主义之窘境。这在音乐艺术上主要体现在对“中声”和“中和”的追求上,此不赘言。“中庸”作为美学思想强调的是“中和之美”、“敦厚之美”,“这不仅决定性地影响了我国艺术的内容;而且也影响着我国艺术的风格:偏重于柔美者多,偏重于壮美者少。”
另外,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还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代表山水画家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之宏大壮美感,但它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平和的静态之美,因为它所蕴含的运动及张力是内敛的而非张扬的,可以说是寓动于静的。这在范宽的《蹊山行旅图》中,我们能更清楚地感到这一美征。这大概也和儒、道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家知道,儒家讲“仁”与“德”等等,“仁”与“德”都是建立在“中庸”平和,甚至是“谦让”基础上的。可谓谦逊有加,这在整体心理上无不表现为无示张扬、不露锋芒而倾向于平静的。
荀子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认为,人必须靠心才能认识真理,因为心是人形神的主宰,它必须做到空灵、专一、不乱、即“虚壹而静”。做到虚壹而静,方可明察秋毫,体悟万物之理,从而也就认识了“道”。“虚壹而静”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上影响甚大,而且还深深地渗透到山水画创作中,致使它在整体上表现为偏于静穆的冲虚之美。此正如欧阳修所云:“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从两个“难”字上,我们不难看出欧阳修也是推崇绘画“冲虚、宁静”之美的。这和道家的某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显然,相比较而言,道家的一些思想对山水画趋于“阴柔”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影响更为深透。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水虽柔弱,但其恩泽万物而不与之争利,天下虽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事物了,但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些观点充分地体现老子注重“阴柔美”的美学思想内核。这在董源、巨然,尤其是“二米”萧散简远、平淡天真的山水作品里得到了较好的展示。
由“道”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面,而它们的调和却是以“宁静”、“冲虚”为前提的,这正和儒家中“德”、“仁”、“谦”、“让”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天地万物皆然,既然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观道”,那么山水画的创作欲合于“道”,达于“自然”,必戒火躁、硬实、刚猛之弊,而求静穆、阴柔、玄远之境。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历代绘画品评中得以印证,更可以从历代山水画代表作品的观赏中获取更真实的体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40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页。
[5]宗炳:《画山水序》。
[6]王微:《叙画》。
[7]老子:二十五章。
[8]《老子·一章》。
[9]《老子·二十一章》。
[10]陈传席:《陈传席文集》(1),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
[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55页。
[14]《荀子·解蔽》。
[15]杨大年:编着《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16]《老子·十六章》。
篇8
关键词: 哲学角度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
(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
(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
(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
[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
[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
[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
[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3-34.
篇9
关键词:大音希声 老子 稀声 望声 无声
一、作为音乐本体命题的“大音希声”
在这里,“大音希声”被理解为对一种具体音乐特点的描述,而这种音乐特点又随着对该词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多种样式:
1.“希声”为“稀声”
李槐子根据《道德经》中“希”的解释为“稀”,又以《乐记》中“大乐必易”的解释(“易”—简易)为佐证,认为“大音希声”也可以相同性质理解,意为“与天地同和的音乐,是旋律简单的音乐”。[1]这一解释有其合理之处,《老子》中多处出现“希”字,如“希言自然”“天下希能及之”“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等,全都解释为“稀少”之义。但是,如果这样解释“大音希声”,实际是肯定了“有声之乐”,与《老子》同时认为的“五音令人耳聋”“乐与饵,过客止”“听之不闻名曰希”相冲突,无法自圆其说。
2.“希声”为“无声”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无声”具有时间上的限定条件,是有声音乐中的短暂停顿,是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
持这一观点的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便说:“‘大音希声’……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庶几乎。聆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乐中音声之作与止,交织辅佐,相宣互衬……寂之与音,或为先声,或为遗响,当声之无,有声之用,是以有绝响阒响之静,亦有蕴响酝响之静,静故曰‘希声’,虽‘希声’而蕴响酝响,是谓‘大音’。乐止响息之时太久,则静之与声若长别久暌,疏阔遗忘,不复相关交接。《琵琶行》‘此时’二字最宜着眼,上文亦曰‘声暂歇’,正谓声与声之间隔必暂而非永,方能蓄孕‘大音’也。”[2]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到,钱钟书认为的“希声”是有限制的无声,是“此时”无声,这种恰到好处的“希声”才能胜过“有声”,称为“大音”。
针对这一观点,蔡仲德先生曾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加以反驳,蔡先生认为,如果照钱钟书所理解,这种“无声”实际还是存在于“有声”之中,乃人为造成,这时的“无声”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有声”,这种解释一方面与《老子》思想之“无为”相冲突,又与《老子》否定有声之乐的本意相抵触。
3.“希声”为“望声”
这种观点认为,“大音”义指“天乐”,“希”意指“望、看”,即用耳朵去“看”永恒和谐的“天乐”。周武彦在《揭开“大音希声”之谜》中从“五声”、“十二律”均来自“天象”这一考释入手,提出“以日、月、星、辰为音符,以天体的客观运行规律为调式功能,以四季轮回不息为曲式结构,从而形成一部永恒的和谐的庞大的‘交响’织体。然而,这部‘交响’织体却又是‘听之不闻’的‘无声’的仅有‘意象’的乐章”,认为“大音希声”指“仅有意象的无声的天乐”。[3]
但是,这种观点也存在提出反问的可能。《老子》中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以看出,“大音”与“大象”相对,“希声”与“无形”相当,则“希”应为与“无”相同的形容词词性,而不能作动词“望”讲。《老子》在第十四章说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因此,“大音希声”应解释为“听之不闻的无声之乐”,而并非“望”乐。
4.“希声”为“超越情感之声”
蒋永青在《“大音希声”辨》中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声”指音乐的情感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希声”则指对音乐情感之声的超越。[4]但这种观点似乎没有太多的支持者。
二、作为哲学命题的“大音希声”
部分学者认为,“大音希声”被认为是《老子》用来说“道”的。比如,殷克勤首先依据《老子》给“大”下的定义——“强为之名曰大”,提出“大”不是“美”的意思;同时还指出:“《老子》的‘道’在实际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空谈虚无的概念词,如果我们津津有味地把‘道’看成是产生万物之母的本源,那就和科学的人类发展史大相径庭。” [5]另外,王乐耕也指出,“大音”即“道之出言”,“声”在此作“宣扬”讲,“大音希声”应译为:“道之出言是听不到它的声张的”,即只有抽象思维才能把握“道”。[6]
三、作为音乐美学命题的“大音希声”
将“大音希声”理解为音乐美学上的一个命题,可以举出蒋孔阳、蔡仲德等人。蒋孔阳将“大音希声”视为《老子》思想体系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核心理论,并且认为《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最终是要消灭音乐艺术。[7]蔡仲德先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大音希声’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就‘道’本身而言,指出‘道’的一个特性——听之不闻而蕴涵至和;一方面是就合乎‘道’之特性的音乐,即理想音乐而言。前者是《老子》的本意,后者则是其蕴而未出的思想。而所谓理想的音乐,从全章、全书看,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此乐无声,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美至善,不会由美变丑,是永恒的音乐美,绝对的音乐美,故曰‘大音’。由此可以说,‘大音希声’即至乐无声。二是‘道生万物’‘有声于无’,无声之至乐,‘善始且善成’,是一切有声之乐的本源。”[8]
蔡先生的解释以《老子》全书的整体思想作为参照和前提,紧紧抓住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道”,指出“大音希声”本意在于指出“道”的一个特性——听之不闻而蕴涵至和;其引申的意义则是指合乎“道”的特性的音乐,作为有声之乐本源的无声之乐,即至善至美的音乐精神。笔者认为这种分析尽可能地做到了对原著本体的回归,但又没有脱离其整个哲学体系,从本质上揭示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内涵,令我们较完整地理解了《老子》“大音希声”的实质。
以上四种解释都是在《老子》思想内部,单独针对“大音希声”命题所提出的不同看法,有学者对于这种探究方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不应单单局限于《老子》思想本身,而应该进一步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在与之相近的思想对比之下,更宏观地把握“大音希声”的本质特征。这个参照物式的思想主要是指与《老子》思想的时间背景相近的儒家思想。于是便产生了如蒋永青《“大音希声”辨——兼论道家音乐与儒家音乐美学精神的异同》[9]、叶传汗《“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内涵——儒道两家早期音乐思想的比较》[10]等一系列文章。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之上,又有学者将视线进一步扩展,把论述的范围从“大音希声”本身继续加以扩大,展开了由这一命题引申出的思考。明言的《论“大音希声”研究中的“远化”及“本文”》、冯长春的《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关于“无声之乐”及其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便是这样的范例。前者从方法论角度入手,指出应注意对《老子》“本文”“元理论”与由之引发的各种不同理解的“远化”之间的尺度把握,将阐释学理论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后者则把截然不同的时空背景下的两种理念加以比较讨论,以探求其共同之处——“无声之乐”的本质和存在方式。这一类的文章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命题为出发点,与当下流行思潮紧密结合,在启发传统思维创新的同时,也体现着学科相互交叉、学术不断深化的整体研究态势。
通过上面一系列观点的阐释,回到“大音希声”这个命题本身,笔者认为,对于这个命题的正确把握,必须从《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出发。《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自然无为”,反对“人为”是它的本质特征,《老子》所希望建立的是一种“致虚极,守静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正如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揭示的,《老子》的思想实质是对人自身的否定。在这种整体思想的笼罩下,《老子》自然对音乐也持否定态度,所提出的“大音希声”实质也是否定音乐,其本意是体现“道”的特性之一——听之不闻而蕴涵之和;引申为具体音乐,再延伸至音乐教育的目的,则应是一种符合“道”的特性的音乐,应该是一种体现至善至美精神的“无声之乐”。
参考文献:
[1]《大音并非无声——也解“大音希声”》,《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第73—74页。
[2]《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9—450页。
[3]《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1—2期,第49—55页。
[4]《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50—55页。
[5]《老子“大音希声”刍议》,《交响》,1996年第4期,第25—26页。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新译》,《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7]《评老子“大音希声”和庄周“至乐无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蒋孔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1版。
[8]《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43页。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身体训练哲学;武术训练;对比研究;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46-05 文献标志码:A
1.中西方身体哲学的差异
人类对身体认识比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更早,不同人类文明,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世界上各个民族五彩缤纷的灿烂文化,其根源应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同。对自然认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身体观,不同的身体观造就了身体训练哲学。身体训练哲学是指关于身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同时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身体训练哲学也是研究和指导身体训练的重要理论。
1.1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几近截然相反的自然观。何裕民先生指出,应当从哲学和医学的视角论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另q: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在认识自然世界视角方面,双方的出发点已经出现偏差。吕韶钧教授等从认识基础上深刻剖析: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分别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自然观的基础,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在形成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完全不同,可见,中西方对于自然的解释与认识是2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自然观。
1.2中西方身体观的差异
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交互过程,由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及历史的叠加,人们对身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一直在无形中被重视并且“敬身为大”。在儒家思想中,“孝”始于对生命身体的珍重,因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老子也有“贵以身为天下“以身观身”的观点。儒家的积极人世与道家的崇尚自然从不同层面对“身心一元论”的格局进行了印证。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身体与精神产生了对立,身体阻碍人类智慧提升。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相分离,认为离开灵魂的指引,身体本身是无法接近真理的;奥占斯则认为身体障碍了人类接近上帝;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不可信赖的因素,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正义和美德的障碍。传统的西方视角偏袒灵魂,而有意贬低身体。笛卡儿把身体解释为机器,可以被机械地理解并被灵魂所控制,这强化了身体作为纯粹物质的经验主义身体观。可见,西方传统将灵魂凌驾于身体之上,并始终将身体置于“身心二元论”的格局。
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思想家,是直接由人自身启发对宇宙思考,中国讲究“顺应天命,天人合一”;而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则是始于探索自然,最后回到人自身,崇尚“挑战极限,征服自然”。中西方身体观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理解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区别。中国依据“阴阳论”,逐步发展定型为。元气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精气神学说”;西方则摹霸素论”起步,然后定型为“原子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细胞学说”。
1.3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思想对身体认知的偏差,促使中西方对身体运动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由此而形成的身体文化,中西方身体运动形式截然不同,身体运动形式决定了身体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在2种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观,即中国的“精气神学说”和西方“细胞学说”,促使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同时也是训练的对象,分别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会相同。这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形成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还原论的“科学”之路。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与内心互为表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身体始终与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相互融通。身体感知外界的信息,同时身体表达了内心世界。身体是沟通自我与外界的渠道,认为身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完整性和对身体的尊重。在身体营养方面,孔子追求“食不厌精”;在身体的尊重方面,韩信视为“跨下之辱”;在身体的功能方面,王阳明则认为“万事皆备于我”。中国人对待身体从来都以身为本。可见,身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修炼的过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注重对身体的规训。在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依靠主观的感知与体会进行训练和传习,例如武术中的桩功要求心静、体松、气沉、凝神等练功要领,并都有阶段划分,功夫程序中要求由静入定、由定入空的功力层级划分,这些练功要领都是以主观感知来判断。虽然这些技术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层级划分,但是这些划分阶段、层级都是依据主观经验的提炼,在客观方面,无法对其主要标准身体指标上进行量化;因此,训练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方面很难有可操作的标准。例如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并不只是比武竞技的项目,而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存在,主要感受双方劲力的变化。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哲学思维催生了“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朴素哲学思想决定了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的基准,西医为西方身体训练理论解释范式上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使其趋向“科学”。其中,被公认为西方运动训练理论先驱的有3位,即运动医学之父赫罗狄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这3位古代学者是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构建了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主题框架。同样,古希腊奥运会则从身体实践方面总结出成熟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直至今天,西方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依然较广泛地借鉴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运动训练理论,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系统训练、充足睡眠,其中清洗肠道、出汗、放血是平衡体液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的引领下,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进入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中,这种人为的身心二元分离奠定了西方世界对于身体的理性思维,并促使对身体与性灵的认识,分属于不同的现代学科,进而建立了直观分解为基础的“身体观”,使身体成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灵的问题则隶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这种分解的“身体观”为西方现代体育学科范式的形成和理论认识奠定了学科基础。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仍然存有西方身w哲学的缩影,高度、速度、远度、重量、分数、点数等成为竞技体育量化评判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其优点是这种量化的思维和评判方式促进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公平和公正;但这种身体哲学却把西方体育引入了“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2.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2种文化背景下,身体训练哲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们相安无事、并行不悖地存在了近千年。随着近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二者得以谋面,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在与西方身体训练比较时,我们自身存在优势;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被排斥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能被世界所认知,就不可能被认同,更不能像西方体育的各种训练方法那样,被全世界所推崇。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不可能由别人来开发整理,必须认识到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任重道远,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者,每一个人都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然而,在近些年,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更新,国外的新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例如核心训练理论、悬吊训练法(SET)、肌筋膜训练理论、动力链理论、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这些新的训练方法被国内运动训练专家们顶礼膜拜。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发现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的训练理论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可见,这些被国人引进的西方训练方法似乎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找到影子。当中国教练员与中国学者对西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时,这也在倒逼我们去反思如何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势基因,挖掘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现代体育训练服务。这也正是吕韶钧先生呼吁的,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在内容上坚持传统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国际语境,建立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2.1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处惊人地相似。例如风靡一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深入对比之后发现,“核心力量”与中国人的“气存丹田”具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以不动之腰脊运动之”中,腰脊的“不动”,反映了在运动中核心区的稳定作用,“催”手足的运动则反映了核心力量提高运动效能的作用。中国人的训练关注于身体内在训练的“写意性”,而西方的“核心力量”更注重训练手段的“写实性”。
传统身体训练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理念随处可见,特别是武术的功法中有静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例如平衡动作功法、铁板桥功法、睡罗汉功等功法;有动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鲤鱼打挺、龙穿虎坐、端腹、栽碑、抢背等动作。与“核心力量”理论相比较,传统武术所强调的“整劲”“丹田”“以气催力”等概念确实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确实反映了武术前辈们的“先知先觉”,这些认知与理念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传统武术功法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相比较,二者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就是要求腰部力量的稳定性,胯部的松活,身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太极拳“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理中说的腰,包含腹前的丹田、腰后的命门所在的关键部位。许多相关的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这说明武术的身体训练早已经具备西方训练新发明的“核心力量”,从武术理论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代体能训练的角度将武术功法中腰功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认为2种训练都是针对脐下的臀、髋周围的核心区。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特征将其训练方法归为3大类:调整自身肢置使核心区肌肉受力的训练法、身体应对不稳定条件下维持核心稳定力的训练法、增强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肌肉作为主动肌时的训练方法。通过以上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对于核心力量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梳理,该学者引入了“腰马合一”理论、“丹田”理论和“三节”理论3个与核心力量有关的传统武术功法训练理论。在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中归纳了3大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是以调整自身肢置而训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卧虎功和面壁功;二是身体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的水中抗阻训练、一线穿、梅花桩等;三是变化外力使核心区稳定性与动力性增强的抖大杆、扎大枪等3套训练手段。当我们对核心力量进行整体认识之后,我们再回归到传统武术中去寻找我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发现129个拳种中无穷无尽的身体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身体训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动力链理论
人体运动动力链理论认为参与完成人体动作的组织结构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链条式结构,每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由肌肉链、骨关节链和神经肌肉链3种次级结构构成,肌肉链在神经肌肉链的控制和调节下收缩和舒张,为骨关节链提供机械运动的动力,3条链相互协同配合而完成目标动作。目前,在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中国武术“内三合,外三合”。因为武术更多地讲究的是劲,劲在身体内有清晰的劲路。“劲”就是动力的传导,“路”就是动力传导的路径。劲路与动力链理论有一种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不谋而合。例如,武术的劈挂拳讲究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动作特点,这些技术动作对现代体育项目的许多“鞭打”“蓄劲”有很强的启示,对于加发力的训练,提高动作效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都有积极的意义。其实用动力链理论就是巩固神经肌肉链对于动作模式、增强肌肉链的动力、提高骨关节链做功效能。又如太极拳拳谚说道:“劲起于根,顺于腰,达于稍,腰一发力,力达四稍。”其实质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正确,实现力量顺达,这“动力链”理论强调的动作模式极为相似。对于传统的太极拳的发劲,老拳师们一般不讲发的大与小,而讲发劲发的整。这里的整就是整体,不是注重局部的快慢,而是整体的协调与配合。集全身之力发于一点,才会显得威力无比。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太极拳平时对于“弓”的训练,就是改善动力“弱链接”的方法。
2.3中国传统身体训练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关注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追求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传递的效率与经济性、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长效性。笔者在张英波教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中亲身经历了专家们对运动员进行从前链到后链、从侧链到旋转链、从短链到长链的训练过程。中国武术注重整体。例如,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动作是三体式站桩,动作外形简单;但是讲究的是桩功的内劲,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通过意念反复地内视身体,理顺劲路(动作模式训练),达到出拳发劲时动力链的稳定与高效。这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在不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成为上下肢运动的支点,从而提供发力的动力,并使得其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机能状态,从而产生优异的运动功能效益。不论是体能方面还是技能方面,竞技体育中都有传统身体训练的身影。摔柔项目都把“听”劲作为其核心的技术训练,就引进了太极拳站桩功法,且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将桩功、拍打功、靠桩、太极推手、太极拳听劲等功法训练作为专项体能训练,为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寻求突破点。此外,传统功法中的眼功训练方法、泅水术的训练方法、硬功训练方法、轻功训练方法、导引养生功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与射击眼力训练、水上项目体能训练、格斗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完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做出贡献。
康复训练在对运动损伤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干预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训练始终贯穿于人体的康复过程。打破以往的先治疗再康复的理念,在损伤治疗于康复之前、之中、之后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国传统武术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例如《人身穴道并治疗法》《拳经》《少林寺伤科妙方》等著作,其中有大量阐述经络、穴位、脏腑、气血、导引等方面理论,对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治疗运动员损伤时,传统正骨理筋的手法来处理肌肉和韧带的局部撕裂、整治脱臼错位显得更便捷、更有效;因为传统正骨理筋手法,可以消除肌腱与健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分解人体组织中产生的结块,增强营养的输人与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组织的新旧交替,加快变性组织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应该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新的技术资源。
当今多赛制的竞技体育,已经让运动员在面对训练与比赛的矛盾时,难堪重负,许多运动员的损伤可能就意味着失去比赛的机会。预康复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受伤的部位与因子,进行提前训练以达到预防的作用,不至于等到亡羊再去补牢;而是通过提高固定肌的稳定性作用,提高协同协调作用,提高拮抗肌的放松作用,来巩固正解的动作模式,避免了运动的代偿与动作效能的流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损伤。这似乎与中医养生理念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不谋而合。从身体功能训练与中国传统武术比较发现,科学水平越高,越是发现东西方的人体科学惊人地相似,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是逐渐的弥合、趋近。目前,在运动损伤的诊疗中,己经引入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火罐、针刺等多种手段,但对武术伤科、气功、药功、按摩、正骨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许多学者慨叹的:懂传统武术的人不懂现代竞技体育,懂现代竞技体育的人不会传统武术。复合型人才可能会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当然这些需要这2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合。
3.结束语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肌筋膜训练法、悬吊训练法等方法不胜枚举,细细推敲这些“洋方法“洋手段”时,才发现有些是民族传统体育身体训练的某一个理论,或者是我们拳谚中要求的某一个口诀。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过程中,西方体育对中国身体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种文明孕育出的身体训练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如果把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整理,有着比西方训练理论更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上一篇:农业技术培训方案
- 下一篇: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