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儒家 忠恕 责任 道德 企业管理
引 言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儒学是否能与现代化相适应?这是现代新儒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马克斯·韦伯写了《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断言儒学不能适应现代经济,不具有促进市场经济的因素,因而对于现代化进程只有负面作用,而没有正面作用。他的结论遭到了现代新儒家的反对。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以大量事实反驳了这个结论。他指出,韦伯在新教伦理中找到的那些促进市场经济的思想要素如敬业、勤俭等等,在儒学中都可以找到”。于是,人们开始纷纷对儒家文化进行重释。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虽然《论语》亦有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一种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儒家对于道德情感所提出的方式是取譬于己,推及于人,也就是后儒大肆渲染的孔子的“忠恕”之道。关于忠恕的含义,南宋朱熹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也就是说,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在现代企业中,“忠恕之道”常被用来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以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达到企业的有序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依旧是某个家族的一员,依旧担当某种社会角色。“不论一个人所有底伦或职是什么,他都可以尽伦尽职。为父底尽为父之道是尽伦;为子底尽为子之道亦是尽伦。当大将底,尽其为将之道,是尽职;当小兵底,尽其为兵之道,亦是尽职。”所谓“忠”,就是忠于道,忠于德,忠于人。对人的忠诚,根源于对“道”对“德”的认同。一个人只有忠于道德了,他对其他人的忠诚才会更稳固、更长久。把“忠恕”之道落实到企业管理之中,就是要让企业成员忠于自己的企业理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竭诚为顾客服务。这是一个管理者工作中将企业理念贯彻落实到员工骨子里面必须思考的根本性问题。专业的技巧和筹谋的利润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种忠诚度。
1.忠于道德,忠于事业
1.1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代西方正在兴起的一种企业哲学伦理学,通常指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相联系,遵从法律,并尊重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一系列政策和实践。企业在发展自身规模,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忠于这样的一种社会道德,才能使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
1.2个人的职业道德
(1)尽忠尽职
干部和员工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能否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职业道德的第一要义便是“称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尽职,则能在企业的员工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从而使大家信服,同心同德为企业发展出力。企业的员工尽职,才能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用小的成功一点一滴积累企业的大成功。
(2)大公无私,赏罚分明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尽忠职守的概念,除了业务还有管理职能。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育积极创新的工作氛围,需要管理者建立公正公平的管理机制。在现代科学中,企业运用360度绩效考核来进行管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公正”。通过相对客观的评价,让员工信服,通过奖惩来实现推动,使得员工更好地实现岗位职责,同时开拓思维,创新理念,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1.3树立内心的道德标准
世上的标准纷繁复杂,真正的标准在何处,真正的“忠”体现在哪里?就儒家的观念来理解,真正的标准在于内心,所谓尽己之谓忠,此“忠”并非忠诚于外在的标准,或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内心的道德良知的判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人力资源都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在为选用人才而烦恼,中国有的是人,有的是大学毕业生,为什么没有人才呢?过硬的专业素质并非企业选用人才的樊篱,真正缺乏的是忠于企业的人才。服务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做好服务,这个标准并非在于与其他企业的对比,或者领导的说教,标准在于能否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在岗位工作的员工而言,往往以外在标准衡量自己,觉得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以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些便是对人才的最好诠释,每个人应该建立内在价值判断,并不断修正补足,当自己真正历练成为德才兼备的贤士,一定会被发现。企业只有帮助员工真正树立内心的道德标准,才能使员工克服焦躁的情绪,踏实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1.4正确的引导
不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产品的生产者,每时每刻都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想问题,这样,企业管理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笔者所在的公司近年来一直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除了强调“看得见的微笑,听得到的温暖”,也就是要求员工在服务时除了态度诚恳、亲切以外,还要求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将企业的“服务理念”深入员工内心,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并非始终贯穿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通过良好的专业素质,让消费更经济、更实用。服务企业在成长,消费者也在成长。现在的消费者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听到“您好,请,谢谢”的服务用语,而是希望听到“这个套餐的选择对于您来说更经济,这样的选择能够让您不必浪费,这项功能的优点和缺点在于什么”,如此一来,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心,让他们更快乐地消费。
2.推己及人,坦诚沟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个观点便是从“忠”推到了“恕”。在企业管理中,矛盾总是不断发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属、各级管理人员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的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对一些问题所了解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各种物质利益趋向的不同,各种所要达到目标的不同等等,对一些问题或对同一问题所作出的评价也就不同,由此而采取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不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不断解决持续发生的问题或矛盾。儒家的“恕道”对协调各种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生个人之间带有感彩的纠纷时,更是如此。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情况,各自多从自己方面反思反省,就可以求得共识,相互理解,宽容或让步。
2.1自我完善,不苛求他人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就是自己都做不到的,不能苛求他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总看到他人的缺点,对别人过于苛刻。在企业中,各个岗位分工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品评的标准也不一样。“恕”所指的,就是要求大家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将心比心,少一些挑剔,将重心放在自我的完善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于所管理团队成员的优点和缺点有正确的认知,善加调用,才能发挥整体的优势。有些管理干部未必是一个小团队中技术水平或专业素养最高的,但是他能发掘团队人员的优点,集中大家的智慧,激发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和谐群体关系,这是他的长处和优点,管理者要看到这一点。
2.2关爱员工,正确对待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儒家思想倡导对于他人的缺失,充分运用“恕”。当然,这个“恕”不是无边际的,但只要在法律底线之上,都可以用“恕”的道德标准来解决。员工犯错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因为创新犯错,应该在鼓励并善加引导;如果是因为工作倦怠,则需要管理者认真查找原因,这个原因有可能是来自于员工个人生活遇到的困难,需要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如果来自管理者有失公平或不善用人,则需要管理者自我检讨。
2.3注重沟通
突破内心的樊篱,舍弃苛刻和挑剔,坦率真诚地沟通,便是“恕”如果真正能以宽恕的心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企业为家,形成以处理“家庭关系”的宽容心理来处理企业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那么大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顺畅,从而避免因沟通带来的扯皮、互相牵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通过对“忠恕”思想的分析,以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种种体现,不难发现儒学的“推己及人”,其行为模式是以行为主体为原点、核心,以行为主体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而以此为行为取舍的标准。在此模式中,己只是行为的出发点、标准,而不是目的,行为的目的是利他的而不是利己的。现代企业管理中若能善用“忠恕”思想,无论对于企业内在管理修为,以及对外拓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整部《论语》的意义也便是在于此,对于现代社会,这种古典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教条的教育,而是在于一种入世的实践。由此也证明了冯友兰先生“由社会必有社会之理”的论断。
参考文献:
[1]《重释传统》,曹刚、唐凯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现代新儒学的走向》,宋志明,4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31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篇2
相关热搜: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与生活
一、引言
本文拟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专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学理论基础相关问题。由于伦理规范和伦理思想的形成,都有其长远的历史发展和深厚的理论意涵,不是速食面式的分析和讨论便能济事。因此,讨论专业伦理之时,厘清其伦理学理论依据,有时甚至要回朔中西哲学史上的学说,尤其是儒家伦理学和亚里斯多德与康德等人的伦理思想,都会很有助益。不过,伦理学理论众多,究竟何者与专业伦理教育较有关系?甚么理论比较适合当前职业伦理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几个主要的伦理学理论加以评析。
—般而言,英文的“Professionalethics”一词,中译为“专业伦理”或“职业伦理”皆妥,不过,也有人喜用“专业道德”一词。这是因为一般人常把“伦理”与“道德”混用,泛指个人或群体合乎行为规范和善恶评价之行为、规范和评价之标准,和人为了实现其本有善性所做之努力。在哲学上,“伦理”和“道德”在意义上虽然相关,但亦有别。这两个语词的意义需要加以辨明。
从西方哲学看来,在康德(Kant)以后,德国观念论的哲学家便将“伦理”和“道德”予以区分。例如德哲谢林(SchelUng)就曾指出,“道德”只是针对个人之规范要求,而且只要求个人达到人格的完美,但“伦理”则是针对社会规范的要求,并且要求全体社会遵行规范,藉以保障每一个人之人格。黑格尔(Hegel)亦谓“道德”涉及个人的主观意志,“伦理”则指体现于家庭、社会、国家中的客观意志,或称为“伦理生活体系’’(Sinlichkeh)。大体说来,“道德”关涉个人,而伦理则是涉及社会群体。
在中国哲学里,“道德”通常亦指一个人实现其人性时的历程和成果,其中虽会涉及人伦关系,但总以道德主体本身为核心。至于“伦理”一词则强调社会关系和群体规范的意味较浓。近人黄建中曾证以《说文》:“许慎《说文》人部曰;‘伦、辈也。’羊部曰.‘群、辈也/伦与群均训辈,似伦亦可训群。”伦理就是荀子所言群道,荀子谓:“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可见,从中国哲学的观点看来,“道德”也是涉及个人,而伦理则是涉及群体。像儒家所言“诚意、正心、修身”属于道德;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伦理。两者虽密切相关,但层次有别。
从以上的分辨,我们可以肯定:道德关涉到个人作为行为的主体,以自由和有自觉的方式提升其人性的历程与结果;而伦理则关涉乎许多人,作为共同主体,在社会与历史中互动的关系与规范。伦理与道德皆本乎人性,但人性有几个特征:
1)特殊性: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之本质,是人与其他非人性存在(例如动物)的断裂之处。像在儒家哲学中的“人禽之辨”,便是为了突显人性此种特殊性与断裂性。
2)相关性:人性虽有其特殊性与断裂性,但又与其它人、其它生物,乃至宇宙全体有密切之关系。中国伦理思想一般认为人与一切有生命之存在物之间皆有内在关联。
3)发展性:人有向善之性,可以扩充发展,扩充之方向有二:一为对人的特殊性不断予以提升,一为在相关性中不断发展人性。
道德所著重的是提升人性之特殊性,伦理所著重的则是发展相关性时之规范。两者的关系是对比的,也就是既差异又相关,既连续又断裂。人之所以会有道德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性之自由与关系乃处于一种对比的情境。通常吾人将伦理与道德相提并论,其依据即在此一对比。
也因此,当有人用“专业道德”一词时,其用意是比较强调专业人员个人以自由和自觉的方式,遵守专业的行为规范,藉以提升其向善之性的历程与结果;至于用“专业伦理”一词时,其用意比较强调某专业团体的成员彼此之间或与社会其它团体及其成员互动时,遵守专业的行为规范,藉以维持并发展彼此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也因此在讨论时必须予以兼顾。
二、专业伦理与三种伦理学理论
为什么会有“专业伦理”的必要呢?这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促成了社会结构的改变,因而造成人与人互动模式的改变,也就是伦理关系之改变。伦理关系之改变形成人在其上进行的道德实践的崭新处境。其中最明显的现象是:社会的理性化与分工化,造成专业伦理的突出。
专业伦理规范必须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作为依据。若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为凭,行动时恐会鲁莽从事,甚至伤及所要对待的生命或社会。可见,专业科技所提供的客观知识和技术亦可做为专业伦理规范之支持。并且,专业科技对于某一系统(如生命系统、工程系统)的研究所提出的功能命题和演进命题,亦皆可以因著行动者或该系统本身的要求,而转化为伦理规范命题。此时,吾人若采取专业知识和技术所提供之某一规范来实现伦理价值(例如正义、仁爱……等)、和谐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采取某种伦理、道德的立场。这样一来,伦理、道德便能依照专业知识、技术、和人际关系的轨迹来获得实现。
就此而言,专业伦理教育可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用溶入式教学法,在涉及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课堂上进行,讨论如何将某一专业科技对于某一系统所提出的功能命题和演进命题,转化为伦理规范命题与实践方法,并分析各种专业案例。另一方面,可以专业伦理学方式进行,讨论伦理价值、规范、评析各种伦理学理论,在此也可以讨论各种伦理案例与实践情境。前一种方式较适合在专业科目中进行;后一种方式则较适合于在通识教育中进行。
从专业伦理学角度看来,专业的个人和团体对于伦理道德立场和价值的决定,通常都不自觉的地假定了某种伦理学理论取向。专业伦理教育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加以讨论,如此一来,专业人员才能更有自觉地了解、实践或改善其立场和价值观。
大体而言,我们可从各#伦理学理论里归纳出两种主要形态的伦理学:一种是“目的论的伦理学”,主张伦理行为是为了追求某些目的,不管是追求利益、幸福、人生全面的实现或德行的完成'都是根据目的来决定的伦理行为,此种主张称之为“目的论的伦理学”。
另外一种形态的伦理学是“义务论的伦理学”,认为伦理行为不应该追求任何目的,而应该为义务而义务,这样才能显示出伦理道德的高贵与尊严,纯粹是遵守伦理道德义务的行为。
在现存种种目的论伦理学里,有二种是最有影响力的:其一是“效益论”(Utilitarianism^英文的UtilitaHanism—词过去中译为“功利主义'但这在今天已被当成贬辞使用,用来骂人。“效益论”一词则比较中性,所以我主张将Utilitarianism译为‘效益论’。另外一种目的论则是重视人生的全面实现,这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孔、孟与西方的亚里斯多德。所谓人性全面的实现,亚里斯多德称为4幸福’。幸福并不只是快乐,而是人本有的好能力的全面屐开。为此,亚氏伦理学也被称为“幸福论”(Eudae-momsm)。今天我们改以另外一个语辞一“德行论”(VirtueEthics)来称呼它,因为人生的目的是人性本有的好能力的卓越化,以及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全面展开,而这两者也正是美德所在。
以下就将一一检讨效益论、义务论与德行论三种伦理学,藉以评价它们与专业伦理教育的关系,分析其优缺点,以确立专业伦理教育的需要,指明怎样的伦理学才是今天最应该在教育与社会上来推动与加强的。
三、效益论伦理学与专业伦理教育
首先谈谈效益论的伦理学,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效益”(Utility)认为区别一件事情的善恶依据,在于一个行为是不是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一个行为能达到最大的效益时就是善的,不能达到最大效益就比较不善,所以善恶是根据所达到的效益而定的。“最大效益”按照过去效益论的说法,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其实就是效益的最大化、充量化。效益论者所追求的“快乐”,其实就是“效益”,换言之,就是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的效益。效益论者假定了大部分的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事情,而避免苦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趋乐避苦。因此一件事情做出来能达到最大的效益,而且大多数人也都能够获利,这就是一件善事。效益论伦理学的论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就心理论证言,效益论认为所有人在心理倾向上都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
2)就善恶判准言,效益论者以是否合乎人类在心理上求乐免苦的倾向来作为善恶的判准。
3)就道德规范言,效益论者主张,道德规范是为了增益人群之乐,减免其苦。可见道德规范本身并无纯粹的义务性,而是以达至增乐免苦为其规范性的依据。
在工商业社会里许多人的伦理思想就是趋向于效益,比如生意能做到最好,赚最多的钱,就是善的;政策的决定能最有效、得到最大的效益,就是善的。在现代社会里,效益论其实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伦理思想,即使只是隐藏性、未明言的接受。
因此,在工商业社会中的专业伦理,尤其是商业伦理(BusinessEthics),往往是以效益论为其理论依据。既然各种专业训练皆有其应追求的效益,效益论的专业伦理也最容易受到欢迎。在工程伦理里面,工程的设计与执行对于品质的注重、安全设计、安全制造、节约资源、注重创新、和对公共福祉的重视……等等,其最后的理论基础,大体上皆是效益论,因为其所追求的目的,无非是效益的最大化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
不过,效益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往往最大的效益很可能是违反正义的。例如财团与官员结合炒热地皮,很多人会在这勾结中获益一得到最大效益,但这是违反正义的。因为金、权的结合所能达到的效益,虽然是非常高的,但同时就会有另一批人因此相对地被剥夺了权益,例如使物价提高,社会消费型态提高,造成其他人相对的贫穷化。所以追求最大效益的后果是有可能违反道德或伦理的。
另外,为了追求最大的效益,就要不断地算计,这样才可能在政策或投资上达到最大的效益。现代社会最大的困境是虚无主义,而效益论既然以追求效益为唯一的目的,心中又常在盘算效益,为此效益论只会加强这种虚无主义的倾向,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人所追求的若只是效益,所得到的效益只不过是些表面的东西,如存款上的数字,没办法提供人们心灵上值得奉献的理由。虽然企业获益,业务推展了,但没有理想,没有卓越感,伦理关系搞不好,也没做过什么好事,所以心灵上还是不满意。因此效益论无助于我们人类走出虚无主义的黑暗,反而助长了虚无主义的风气。
四、义务论伦理学与职业伦理教育
由于效益论的专业伦理教育有上述的缺点,以义务论伦理学为本的专业伦理教育便显示其优点和重要性。因为一方面义务论伦理学对于专业伦理所应遵守的规范,皆予以明确的规定。比较容易学习。例如各种守则、公约(像工程师守则),皆可在学会或专业团体中经由讨论、建立共识、订定完整规范,并经由活泼的教学法,例如溶入式教学、个案教学、情境教学……等等,让学生认知并习得这些规范。以工程伦理为例,诸如“不收取回扣、佣金”,“应妥善处理废弃物”,“应注重生态保育、环境保护”,“应守职业秘密”,“应注重公共安全”,“应注意公众的健康”,“应支持专业团体组织”……等等。这些都是出自义务论的要求。
另一方面,义务论伦理学也比较能兼顾道德的尊严。因为义务论要求不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守义务,却应该为义务而义务。而且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人应自律地遵守义务,而不是经由外力强迫才遵守义务。
但是,为了恰当了解和评估义务论专业伦理,我们有必要略为认识义务论的来源和要义。在西洋哲学里义务论可以追溯到康德。康德是个清教徒,认为为追求利益的行为就不是道德的,相反的,应该为道德义务本身而做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道德义务不是条件性的,而是绝对的,称之为‘无上命令’。康德认为道德义务是一种“无上命令”。他认为第一个道德原则在于一个人应如此做,使得其行为的格准能成为普遍法则,换言之,所做的行为应具有普遍性,而能使一般人都能够照著做。
当代德国哲学家谢勒(M.Scheler)曾批评康德这样的主张是形式主义,因为康德没有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只说人的行为应该使天下人都能够照着做。不过在我看来,康德的用意是在用“普遍性”来检査那些行为是合乎道德的要求的。例如明知自己借钱无力偿还,但为了借得到钱,却又答应借了要还,这种不诚实的承诺本身是不可能普遍的,也因此不是道德的。又如一个人历经不幸,厌倦生命之后可否自杀?康德认为自杀行为不可以普遍化,否则如果人人自杀,人类就要瀕临绝种了。康德举了四个类似的例子,并一一用普遍性加以检证。由此可见,康德的目的是在以普遍性做为道德行为的验证标准,其目的初不在主张形式主义。
不过,从自杀的例子我们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康德仍然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因为他并没有进一步去说明生命的可贵与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只是一味主张追求普遍的行为,而且他只是检查那些行为不合普遍性的要求,但是并没有说出那些行为才真的是普遍的。这是康德哲学的困难之一。
此一困难并未因康德的另一个原则一人格原则一而稍减。诚然,康德的第二个伦理原则:“你应如此做,使你的人格和别人的人格皆不会成为只是工具,而是目的。”康德“目的王国”的主张的确走出了义务论的窠臼。可惜义务论者并未就此加以发挥,转向目的论发展。不过,其最后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康德本人也将此第二原则视为无上命令,视为义务;此外,他也没有指出那些行为才是尊重人格的行为,其结果是我们仍无法得知究竟应该做什么,才算是尊重人格为目的。
在此要特别指出,康德在个人道德领域重视义务,而在国家的领域则提出“法治”的概念,即“法治国”(Rechtstaat)。“法治国”这概念是康德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在个人领域应该遵守道德义务,而在国家的领域则应该遵守法治。所以义务论包涵两个层面:一是道德的义务,一是法律的义务。义务论一直在现代社会延伸、发展,因为它能配合现代化与规范建立的需要。义务论在教育中也发挥作用,如从小教育生活公约与生活规范,尔后重视逐渐重视法治的教育,这些都是属于义务论的教育。
当代有些新儒家学者从义务论的角度来解释孔子或是儒家的思想,他们把儒家思想解释为义务论的伦理学,比如将孔子所说:‘三军可以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解释为重视意志的自律;又将儒家思想所谓杀生成仁,舍身取义,解释为人可以为了道德命令甚至愿意失去生命,因此认为儒家的道德义务是一种绝对的无上命令。
进一步在比较世界的伦理学时,这些学者认为儒家的思想是一种强调意志自律的伦理学,至于西方的基督宗教,则是他律的伦理思想,因为他们认为像十诫的颁布是由外在于人意志的上帝来颁定律则的。但是,无论是讲自律或是他律,都是从义务论的伦理学出发的见解。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儒家或基督宗教的伦理学都是德行论的伦理学。儒家重视人本有善性的卓越化,也重视人良好关系的满全。基督宗教也是,其诫律是在神人的关系中成为可能,例如十诫的颁布是神与人盟约的结果,而新约中的耶稣也说:‘你们如果爱我,就遵守我的命令。’可见爱的关系优先于义务命令的遵守。从自律、他律的观点比较儒家与基督宗教的伦理学,不但是自陷于义务论的窠臼,而且会失去儒家与基督宗教伦理学的真实本意。
今天两岸都正在积极推行法治,而且在伦理教育上也强调伦理规范,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与不应该做的等等,在专业伦理教育方面也强调义务论伦理学。这样的一个义务论的伦理教育究竟足不足够?诚然,在现代社会里的确必须强调法治、强调伦理义务,如此一来,专业规范才能逐渐的建立。就这点而言,义务论是有它的重要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的社会正处于虚无主义、规范解构的况状,处此困局,人心基本上追求的是自由、爱与创造,而不是规范与义务本身的尊严。
所以,我们若只是一昧强调规范、强调义务,便无法与现代社会之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创造配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强调义务不仅人心无法接受,而且会将人人皆推向无德的一边。例如,在专业工作里如果犯了规,没有被发觉,人往往内心窃喜,比如怠工而没被逮到,那他今天又多了一个小时的快乐。日常生活常常充满了这种小的快乐,其实是人性的扭曲;在道德上都变成了没有德性的人,逃过了规范就觉得快乐。主要原因是不觉得遵守规范与我人性的实现、能力的卓越化.关系的良好有任何关系。
篇3
在小学德育中,指导学生学习蒙学经典读物《弟子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今天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发挥其德育功用,同时做到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做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
弟子规;小学德育;功用;养成教育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是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与《论语》是源流关系,是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为纲展开成篇的。《弟子规》两句一韵,三字一句,360句,共1,080字,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全篇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与其他七个部分是总分关系。“总叙”章总领全篇,讲教育之道,提出弟子受教育应该学什么内容和学习的次序,提出了育人以德育为先的主张。“入则孝”章讲孝敬之道;“出则弟”章讲兄弟之道;“谨”章讲修身之道;“信”章讲为人之道;“泛爱众”与“亲仁”章讲处世之道;“余力学文”章讲学习之道。《弟子规》将厚重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和教育精神,用韵律优美、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非常符合儿童启蒙教育的特征和要求,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对于当下的小学生德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弟子规》在小学德育中的功用
《弟子规》在清代是儿童训蒙读物,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该努力修炼的113件事项。教给弟子的是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今天的儿童学习它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育者应充分发掘其仍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发挥其德育功用,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1.培养孝亲意识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起码做人本分,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善待,那么其他的一切善事都无从谈起。然而当今的孩子在宠爱中长大,大都缺乏孝亲的意识,只知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变得自私冷漠,缺乏爱的能力。孝敬之道是《弟子规》的首要内容,在孝敬父母方面提出了观点和方法。在“入则孝”章,提出了24件行孝事项。强调为人子女要对父母有一颗恭敬之心,要求孩子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要使其认识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等等,都是培养孝亲意识的好素材。
2.学会尊重他人
孟子云:“敬人者,人恒敬之”,道出人与人交往中互相尊重的必要性。《弟子规》“泛爱众”章的首句即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提出凡是人类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贵贱都要一视同仁,相亲相爱。在“出则弟”章里,“兄道友,弟道恭”,要求兄弟之间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境界;“长者先,幼者后”要求孩子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事诸父,如事父”,要求对其他长辈应该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尊重。最后,要求孩子将在与家庭内成员交往中养成的尊重意识,扩展到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去,做到以对所有的人给予一视同仁的尊重。另外,“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有会引起对方不快的不适当行为应立刻停止。“人有短,切莫揭”,“扬人恶,既是恶”,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要求对人的缺点不要苛责求全,应当顾及对方的自尊心,而给予宽容和善意的鼓励,这些都是尊重他人的好品质。
3.做诚实守信的人
诚信缺失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首要问题,所以诚信教育对于每一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诚信,“信”章首先说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里的“信”指的是诚实,要求孩子不说欺骗人的话,不说无根据的话,做到“惟其是,勿佞巧”,实事求是,不靠谎言投机取巧。又说道:“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对不确定的事不乱发意见,不随意传播谣言,这也是讲诚信的应遵守的准则。告诫孩子“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就是要认识到“承诺”的重要性,对不合乎道德规范或自己不适合承担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否则会陷入无论进退都是错的两难境地。
4.选择有正能量的朋友
交朋友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孩子的判断能力一般较弱,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应当教给孩子识人的方法,关注孩子的交友对象,鼓励他们结交品行好有正能量的朋友。《弟子规》认为交友对象的确定要以“亲仁”为原则,指出了“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认为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应当谨慎辨别。告诉儿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要通过与具备“仁”的道德品质的人的交往,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减少行为过失。要求儿童要善于学习,做到“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自省”,学习其优点,避免其不足。
5.遵守礼仪规范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人若不守礼,就难以被被人们接纳被社会认可。《弟子规》对孩子应遵守的礼仪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要求孩子注重仪表,服装仪容应当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又说:“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认为穿衣以整洁朴素为重,不要讲究华丽、追求名牌,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也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弟子规》教导孩子注意自己的举止仪态,“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走路时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时要端正,问候他人时要真诚恭敬,身体不要歪歪斜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更不可以抖动,避免轻浮、傲慢的失礼举动。又要求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要注重时机,“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不要在对方不方便的时候打扰对方,设身处地为其着想,避免引起其反感。又强调了在交谈中,“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告诫孩子说话要忠厚正直,不奸诈取巧,要文明礼貌,不讲脏话粗话,不用街头粗俗无赖的语言。这些要求当对今现实中那些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者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弟子规》毕竟产生在几百年前的清代社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刻的封建烙印,如重视孝亲却过度强调了家长权威,重视礼仪却禁锢了儿童的思想,侧重强调了儿童的义务去函同有涉及儿童的权利。今天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们必须加以辨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指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弟子规》成为国学教育的新宠,从企业到学校,从领导干部到幼儿园里的幼儿都在学习它。作为小学德育教师,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注意以下问题。
1.忌机械诵读,不做甄别
许多老师在教给学生《弟子规》时,采取古代私塾背书的方法,本着“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原则,不作讲解,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学生机械诵读,不解其含义,造成很多误读情况。还有的地方已经举行或者在策划声势浩大的千人万人诵读活动。可以说这些做法对于正确理解经典,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是没用的。《弟子规》毕竟产生于封建社会,年代久远,“精芜并存”,有很多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内容。再加上现在出版市场比较混乱,出版商为获得利润,大肆出版各类版本的读物,由于出版时间短,版本多,一部分出版物粗制滥造,内容混乱。由于小学生们的辨别能力不强,教师必须先进行筛选(包括学习用书版本的甄别和学习内容方面的甄别)和必要的阐释。
2.忌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由于时代的局限,《弟子规》中的许多观点和要求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例如:“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在车水马龙快节奏的当下是行不通的;“亲有疾,药先尝”对身体有害不够科学,是愚昧的思想;“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是扭曲的亲子关系,是不应提倡的愚孝。我们今天学习《弟子规》要学习它“孝、悌、仁、爱”的核心思想,诚实守信等文明的礼仪规范,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
3.忌望文生义,片面理解
《弟子规》看似简单,确是儒家思想智慧的通俗表达,是与《论语》思想一脉相承的。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辩证、历史的看待它产生的背景,对古圣先贤的话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如,“有余力,则学文”不能理解为:有多余时间了,就去学习文化课程。正确的理解是:在身体力行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后,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就要学习功课和技能。这里的“文”不是我们所谓的文化课,而是指“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而且《弟子规》并不是忽视“学文”只重视“孝、悌、谨、信、爱和仁”等德行的,而是强调二者不可偏废。如,在《余力学文》章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几句话,讲明了“力行”与“学文”的辩证关系。另外,我们在理解时不能随意联想,不能为了证明当下的一些观点和道理,牵强附会地解释文本。
作者:于萍 单位:图们市第一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俊.传统蒙学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党瑞清,赵晓明.浅谈《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0(11).
[3]杜维超,蔡志良.《弟子规》的儿童交往品质培养思想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4]冯天瑜.儒家“五伦说”辨析[N].人民日报,2014-05-30(7).
篇4
[关键词] 爱情;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51-2
一、引言
世界上的物质,大致分为两种: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人们认知日常事物,了解客观关系往往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就产生了隐喻性的表达方式。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解释另种一事物。隐喻涉及两个域:始源域和目标域(Lakoff & Johnson,1980)。Lakoff(1987)在其著作《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中提出始源域的概念是: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的概念。目标域的概念是:目标域是由另一个概念域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组织和认知的语义性的概念域(Lakoff ,1987)。始源域是概念隐喻表达式的来源,它是具体可解的,而目标域则是我们最终想要理解的事物,是抽象的,难理解的。例如,我们通常说把“人生”隐喻性的表述为“人生就是一场戏”。这里,“戏”是始源域,“人生”是目标域。始源域的诸多元素对应目标域里的相应元素。戏里的角色对应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戏里发生的情节就是个体一生经历的起起伏伏;戏有出场,有退场,亦如人生的出生和死亡。始源域中的元素通过映射,到达目标域,最终帮助人们理解“人生”这一抽象概念(F.Ungerer, H.-J.Schimid, 2008)。
二、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点
后,汉语的语言形式由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尽管时代变迁,历经战乱,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古汉语中很多爱情隐喻表达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保留至今并得到了发展。进入现代后,汉语产生了很多新颖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下文将详细分析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一)相似爱情隐喻
1. 爱情是丝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缫丝的国家。古代中国因丝绸制品而闻名。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制品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和欧洲。“丝”绵长而有韧性,就像人们期待的爱情一样久远而坚韧。另外,“丝”谐音“思”,所以“丝”经常被隐喻表达为“思念”、“爱情”之意。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驱尽,缠绵自有时。③妾似春蚕抽缕。④千秋岁,天不老,情难断,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 爱情是缘
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三支根脉,其中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佛教思想使得缘分和前世今生之说深入人心(张智彦,1996)。在爱情方面,中国人相信两个人的遇见和结合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①若说没情缘,今生偏又遇着他?②若说有情缘,为何心事终虚化? ③爱上你是我的缘。 ④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⑤千里姻缘一线牵。
3.爱情是永恒
西方人热衷冒险,而中国人追求稳定。中国人崇尚永恒而坚韧的爱情,忠诚而久远的婚姻。中国古代女性的忠贞不渝就是从一而终,即便配偶死亡,也要为其守身如玉,终生不再改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爱情方面的思维方式。《孔雀东南飞》中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就是坚韧忠贞爱情的代表。人们对新婚夫妇的贺词多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人们常用“海枯石烂”形容长久的爱情,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汉语,“爱情是永恒”这一隐喻表达随处可见,它已经内嵌进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4.爱情是成双成对
中国古代道家的阴阳学说认为:事物都有两面,阳面和阴面,有圆必有缺;有晴必有阴;有离必有合;有强必有弱;有明必有暗。阴多阳少则虚,阴少阳多则燥,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是阴阳两者的平衡。在古代,阴阳被认为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彼此补充,和谐相处,不可分割。人们认为万物的形成都是阴阳互动的结果。阴阳学说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不会太高调,也不会太卑微,他们尽量寻找一种平衡和中庸的状态。在爱情方面,男性为阳,女性为阴,阴阳结合、彼此相生、和谐共处、成双成对被视为完美配对与组合。中国的很多民俗也都体现出“好事成双”的心理:中国人的结婚嫁娶讲究选择吉日,吉日便是双数日;中国人婚嫁时随行的聘礼也是成双成对。中国人多用 “鸳鸯”、“连理枝”、“并蒂莲”、“龙凤”、“蝴蝶”、“双飞燕”、“凤凰”等来比喻爱情。这些双栖偶居、成双成对、比翼而飞的动物已经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词汇。
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②鸳鸯双起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③清河盖绿水,芙蓉批红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④我与君情,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常愿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共双丝娟,寝共无缝绸;坐必接膝,行必携手。如鸟同翼,如鱼比目,利断金石,密逾胶漆也。
(二)新颖爱情隐喻表达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情隐喻像语言一样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进入现代,汉语语言形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影响,西方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情隐喻也出现了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
1.爱情是旅程
这一隐喻中,始源域里的“旅途中的人们”对应目标域中“爱情里的男女”;旅途中经历的各种景色与事件对应爱情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起起伏伏;旅程中的美好对应爱情中的甜蜜幸福时刻;旅程中的坎坷与颠簸对应爱情中的辛酸与冲突;旅途的长度对应爱情关系维系的时间长短。爱情和旅程相似度如此之高,所以人们常借助旅程来隐喻性的理解爱情。
①不管与你的路有多苦,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准哭。②这条路希望跟你走下去。③我们的爱情,像你路过的风景,一直在进行。
2.爱情是战争与对决
动物为了地盘和食物会打斗,一个国家为了疆土也可能会发动战争。爱情也是一样,恋爱双方为了使对方接受自己或自己的观点、信念、决定等也会使用一定的方法,最终赢得对方的认可。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战争与对决”中的双方对应目标域“爱情”中的恋人;战争武器对应恋人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战争有胜负,爱情也有输赢。
①终于你找到一个方式分出了胜负,输蠃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外表健康的你心里伤痕无数,顽强的我是这场战役的俘虏。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②怎么才能让我登上你的爱情诺曼底。③我是一个爱情的少尉,前来攻占你的堡垒。
3.爱情是毒药
“爱时如蜜,恨时似毒”也许就是“爱情是毒药”这一隐喻的来源。恋爱的初期,恋人之间总是看到对方的优点,总是互相欣赏。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之间互相熟悉,缺点暴露。双方之间会发生矛盾争吵,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像毒药一样折磨着恋人,让彼此痛苦不堪。有些毒性是可治愈的,过段时间,恋人就会和好如初。有的毒却是致命的,直接导致分手的结局。沉迷爱情不能自拔的恋人就像喝下毒酒痛不欲生之人。爱情带来的伤害如同饮鸩之痛,而伤害的程度对应毒药的毒性强弱。
①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②我宁愿喝下这杯爱情苦酒;③爱情是毒药,糖衣太美妙,你的诱惑我抗拒不了;④爱情是毒药,越甜蜜越致命;⑤你完美的爱情是致命的毒药。
4.爱情是火
冷热是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基本体验。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时我们会感到温暖,温度降低时我们会感觉寒冷。爱情和激情就像火焰,来时,你会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去时,你会感觉失落,心灰意冷。爱情初步燃烧,我们被它感动,感到温暖和美美的幸福,火势太大时我们又会有灼烧之痛。基于这样的身体体验,人们把爱情隐喻性的比作火。
①爱只剩下一团灰,曾经燃烧得很美。②可是我爱你就像那飞蛾扑向了火。
三、爱情隐喻表达异同的原因
上文已经详细描述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表达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变幻,两者还是有很多的相似或相同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尽管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播还是得以保留并发展。第二,历史上中国尽管经历了列强的入侵,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斗争赶走了企图奴化中国的豺狼,中国文化没有中断,也没有被颠覆,这为中国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提供了可能。
进入现代以后,汉语迎来了大变革,由文言文变为白话文,经历了从字、词、句、文法等语言形式的全面更新。爱情隐喻自然也呈现了很多新生的表达方式。现代的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开放、热烈和带有强烈情感气息的词汇来表达爱情。原因在于:第一,相对于传统的封建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更多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自由;其次,现代社会更加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带来了新思想,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第三,女子的受教育情况得到很大改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女子的贡献不可或缺。传统制度下,女子深居闺阁,眼界狭窄、词汇有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更是严重限制了女子表达婚姻意愿和自身情感的自由。进入现代以后,女性拥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掌握了更多的词汇,能够更灵活、传神的运用语言。另外,女性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开放,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勇气去表达自身细腻而微妙的情感,女性在语言方面的贡献丰富了爱情隐喻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爱情是丝”、“爱情是缘”、“爱情是永恒”、“爱情是成双成对”的爱情爱情隐喻表达。随着语言的变化,进入现代后,爱情隐喻也产生了很多新颖的表达,如“爱情是旅程”、 “爱情是战争与对决”、“爱情是火”、“爱情是毒”的表达。古汉语中的爱情隐喻之物更含蓄温婉而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更开放、直接,情感更为强烈而迫切。本研究为隐喻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证明了隐喻在话语表达和理解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也证明了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情感概念是体验性的。本研究对于汉语教学、汉语的传播与推广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F.Ungerer, H.-J.Schi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Lakoff, Mark Johnson.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