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

篇1

本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出黑板报1块宣传图板6快,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遍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30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50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

(五)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一)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实际举措。

(二)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篇2

年献礼。

2011年重点是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着眼于新时期灾害预防和应急救助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抗灾减灾水平

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临时生活保障和冬春荒灾民生活救助,最大限度地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减灾防灾工作机制建设,精心组织好“5.12”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基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突发气象灾害下民政系统应急保障能力,确保民政服务对象生活安全,不挨饿,不受冻。巩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力争在城区和农村各创一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福利服务需求,进一步推进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四、着眼于深化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体系建设

深化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活动,新培育一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典型;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簿弱村”治理工作力度,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精心组织,全面完成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和第二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大力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和农村社区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创建活动,加大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积极探索农村社区设置、农村社区建设途径、步骤和方法。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和治安设施。着力完善城乡居民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解决群众缺乏读书、阅报、健身等活动场所问题。

五、着眼于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全面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列》和各项优抚政策。努力提高和落实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经费递增机制,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继续实施“关爱功臣”活动,帮助困难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完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全面推行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着力解决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抓好2011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

,努力探索通过经济补偿、自谋职业的途径开展安置工作,继续完善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提升安置工作水平。扎实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密切军民关系,巩固全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成果。加强优抚事业单位的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军休干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军休人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

、着眼于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依法合理审批。把好社会组织“登记关”,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及自身建设,指导社会组织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分类从严管理。要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依法取缔非法社会组织,查处和打击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督促服务大局。全面开展民非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把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与日常监督、绩效评估、信用建设、执法监察结合起来,推动形成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自主运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作用。

七、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管理

深化殡葬改革,逐步实施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制度,强化殡葬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殡葬管理所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进一步做好地名管理工作,发挥地名服务功能,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准确的地名信息。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日常管理。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探索建立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边界纠纷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婚姻登记管理规范化建设和收养登记工作,不断优化办公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

八、着眼于提高民政系统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篇3

(一)以“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智慧__建设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以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为目标,整合公安、消防、三防、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全面梳理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建设多媒体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突发事件多部门统一指挥调度。

(二)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继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__市“城市公共安全六大体系”建设思路,着力构建与平安__建设目标相适应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我区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

(三)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预防能力。继续推进《__市公安安全白皮书》贯彻实施工作,按照《__区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报告》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公共安全体系;继续执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会商制度,以确保“城区安全”为核心,加强对全区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风险预测和趋势研判,总结分析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部署相关预防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的原则,继续协调督促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和整改工作,积极开展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四)完善应急队伍体系及应急保障。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重点是以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为基础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全区各应急(民防)队伍进行整合、更新,建立台账,完善制度,并组织开展队伍骨干培训活动。结合“军事日”组织区应急专家队伍、应急宣讲团成员开展研讨培训活动。督促、指导区应急委成员单位,特别是重点行业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做好2016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继续组织开展“紧急救助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基层“紧急救助员”与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互配合的应急救援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支持志愿者应急队伍壮大和发展。

(五)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全区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做好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的修订指导、备案工作,建立台账。将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编制成简单明了的预案方便卡。协调指导区28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牵头举办一场区综合性大型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以演练锻炼队伍,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加强演练评估、预案修订工作,应急预案演练结束或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根据演练情况或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演练评估和预案修订工作。

(六)深化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和健全应急值守体系,全面加强我区应急值守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严格落实关于应急值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岗位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期领导在岗带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规范报送时间、报送内容和报送对象,杜绝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举办第三期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骨干业务培训,提升信息员信息报送能力。

篇4

关键词:CBD空间规划设计灾害特征防灾减灾挑战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CBD,是指一个城市或国家主要的进行商业活动的区域,同时这些区域一般为市中心。从20世纪末到现阶段,较多灾害的发生都与CBD有关,但是,CBD作为连接整个经济发展的金融中心和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在面临较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多的危害,因此,如何解决CBD灾害,是目前需要重视的最主要的挑战,且安全的防灾和减灾工作的进行及策略的分析,对我国未来CBD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分析CBD灾害的主要特征

对CBD灾害来讲,不仅包含有较多的自然灾害,还有部分的人为事故,另外,还有一些有人为诱发的公共卫生等的新灾害。通过实际勘察分析,CBD灾害的主要特征与物质的空间形态和社会经济功能具有紧密的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危害特征。

1.1灾难发生机制和种类的影响

对CBD中灾害发生机制和种类来讲,首先,需要高度重视CBD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开发,确保承压能力和安全系统;然后,高度密集的建筑群体,存在的空间形态,极易引起点状式灾害的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CBD瞬间失去功能;其次,信息技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增强CBD交易和商务等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另外,还有部分超生态安全问题的挑战,为城市的文化带来一定的“精神危害”。同时,众多的CBD灾害,会出现相互影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恐怖组织袭击、地震、洪水、火灾、信息病毒、交通灾难、流行病、社会安全等。

1.2受灾元素的分析

CBD功能具有相对集中物质形态的作用,对高度聚集的建筑物容易产生多元化的灾害发生方式。其中,立体化的结构建筑,如高层建筑容易收受到火灾、地震和恐怖袭击等灾害;而地下商场等易受到洪水和火灾等灾害的影响;信息化的高度密集区,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等。但是,这些危害的产生,为CBD的防灾和减灾工程造成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为受灾元素的重建带来一定的机遇。

2CBD空间规划设计中防灾和减灾面临的挑战

在CBD空间规划设计环节,通过分析灾害发生的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灾害发生的机率。因此,在防灾和减灾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易受灾元素的防护过程,困难的组织人员疏散过程,以及场地严重不足和安全容量过载的避难场所。

2.1易受灾元素的防护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CBD中由于技术事故引起的灾害正在慢慢的变少,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也逐渐提高,但是,对发生灾害进行设防却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复杂的受灾方式和灾害能够互相影响,例如,地铁、地下商场和高层建筑等具有复杂的空间构型和结构,产生较多的受灾位置,一旦受灾则会对任何部位造成危害,难以进行有效的设防;第二,新技术和新材料也会带来一定的灾害,例如,黑客攻击网络信息平台,节能保温材料致使火灾难以扑灭,以及高层建筑的设计等几个方面都面临的较大的技术挑战;第三,人为诱发的灾害逐渐增多,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一定的难以修复的灾难。

2.2困难的人员疏散过程

对出现人口流动较大的灾难现场,最有效的救援措施就是,及时疏散人员。首先,对高层建筑来讲,作为主要的物质载体,疏散过程中空地面积较小,导致人员到达安全场所的时间较长,建筑结构复杂使得疏散路线困难、逃生通道隐蔽难以发现、人员密集造成拥堵等,都是造成大型灾难的重要因素。其次,对城市中心来讲,由于CBD周围交通状况拥挤,很难使消防进入到施工现场,人员也难以疏散,如果出现CBD密集处的建筑倒塌,会造成严重的应急疏散通道的堵塞。

3采取措施降低和改善CBD空间规划设计中灾害的发生

在面临CBD灾害发生的特征和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挑战,需要采取一定的“突出重点、统筹设计、以防为本”等的改善措施,确保CBD救灾和防灾的应变能力。

3.1采取自救措施

在CBD的规划设计中,不仅需要有效的结合灾难的预防、抵抗、避难和救援等措施,还需要具有控制灾害和自我救助的能力。同时,CBD防灾规划设计环节中,还需要根据“防灾主体”进行防灾和减灾工作,加强重点灾难元素的分析和控制,有效的增强自身抗灾和应急自救的能力,熟练掌握救灾技术和自救系统的使用,在一定基础上有效的降低灾难带来的危害。

3.2符合空间设计的规划

CBD的高度密集,导致了严重不足的避难场所和过载的安全容量。因此,在防灾设计中,需要对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安全的规划和设计,将空间形态、结构形式、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合理的防灾布局,提高了避难场所的使用功能,避免灾害的二次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BD的安全容量,降低灾害发生机率。

3.3CBD防灾规划设计中的危机管理

在CBD空间规划设计中,公众在危机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环境元素的分析和设计,增强公民的安全防灾意识,减少CBD重点结构的受灾机率;然后,有效结合生态环境和人为模式,增强公民的防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其次,公众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也是降低和改善灾难事故的重要因素;再次,政府在防灾工作中的积极参与,能够有效的改善和促进危机的处理的规章制度,提高防灾和减灾能力。

3.4综合改善信息技术

CBD中的信息技术,是影响全球经济化的重要因素。在防灾和减灾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尤为突出。首先,对基础性的传统设施的建设,通过高科技和高的管理水平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减少新灾害的发生;然后,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对整体规划和设计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能够合理的控制空间布局,提高安全系数;最后,对急救站和消防站等重要救灾机构,进行有效的安全布局,和信息化的控制管理,及时掌握和处理发生灾难的区域状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小结

CBD空间规划设计中,防灾和减灾的工作是改善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面对防灾减灾中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的加强和改善CBD空间设计的灾害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人们综合防灾理念。

参考文献

[1] 姚海飞,刘建金,龙哲. 城市运行中防灾减灾的应急管理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9,(04)

[2] 易立新,陈世杰,王晓荣,郭家伟.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法研究——以廊坊市为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12) .

篇5

[1]汪雪.基于Web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8-11.

[2]周忠冉,合肥地区社区高血压防治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2:3-5

[3]钟淑玲,陈敏莉.健康教育在社区的开展方法方式[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8):89.

[4]张旭,社区终端战略[J].中国医药指南,2008,(1):16-17.

[5]卢春华,刘士英.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内容[J].社区学杂志,2009,7(11):80-81.

[6]陆江,林琳.社区健康教育[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3.

[7]王春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26-28.

[8]赵秋芬,面向社区的健康服务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36-37.

[9]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10]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3):190-192.

[11]王国辉,王易编着.JSP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72-75

[12]赛奎春.JSP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3-102

[13]胡皖玲,郑文学.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思考与建议[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x):4-6.周忠冉,合肥地区社区高血压防治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2:3-5

[14]成湘均.用Sping,Hibernate,Struts2组建轻量级架构[J].框架发展,2006,29(6):43~47.

[15]刘壮.基于Spring+Hibernate的开发方法研究及实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0-42.

[16]陈俊国,王燕,郭华等.建立综合型医院辐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模式的几点思考[C].重庆医学,2008,(1):41-42.

[17]王伟,牟冬梅,曹丹.基于Internet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4):56-58.

[18]陈刚.新形式下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与规章制度建设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科学出版社,2007,3:254-260.

参考文献二:

[1]陈龙,张春红等.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人民邮电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

[2]王先勇;移动IP技术及其安全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张晓亚,马慧麟,宋庆峰,弗达.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江东,钱永庆等.计费系统现状和下一代计费系统[J].2003年第10期

[5]李连样,刘晓亮.电信计费的内涵与外延[J].中国计费网.2003年9月10日

[6]魏园园,余颖,杨放春.计费帐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J].世界电信.2004.12:41-43

[7]陈新.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17?146

[8]范淑敏,陆宝华;谈建运营性的专业移动通信网[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船舶通信与导航分册)[C];1999年

[9]徐伟强;移动通信网话务量需求的混沌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杨(日韦);福建联通CDMA网络竞争策略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11蒋同泽.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4-3

[12尤肖虎.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发展展望[863特稿].通讯世界.2003.12

参考文献三:

[1]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黄润秋.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1):01-05.

[3]刘传正.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J].地质通报,2005,24(7):597-602.

[4]刘传正.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J].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5]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分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4):15-21.

[6]黄润秋.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3,23(6):640-647.

[7]黄润秋.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1):1-5.

[8]杨德龙,王洪辉,黄凡等.山区高速公路开挖边坡失稳监测预警系统研制[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5):54-56.

[9]刘传正,张明霞,孟晖.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26):175-179.

篇6

一、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学校保卫处、政教处、后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加大保卫科的力量和投入,本学期新增两名安保队员,添置了一批安保器械,增加两个监控探头,杜绝社会闲杂人员和车辆入校园,严格门卫准入制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二、制度保证 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目标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本学期又制定了《门卫值班制度》、《校园巡逻制度》、《安检制度》、《安全防范预案》。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三、齐抓共管 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公安、交警、卫生、城建、社区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今年3月学校进行了消防演练和疏散演练活动,4月聘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生动的讲解,鲜活的例子。受到了师生极大欢迎,师生受益匪浅。五月份学校聘请了两位安保队员,购买了一批安保设备,安装了视频监控器,做到了校园全方位全覆盖,总共投资31950元。

四、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溺水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聘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制教育和一次安全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队活动、活动课、安全教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前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告家长书及家长会,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自护能力,今年三月进行了消防演练和疏散演练,四月份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五月份结合“防灾减灾”月活动进行了防震教育,每班开展了主题班会一次,办黑板报一期,学校组织看安全专题片两期,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能力。

五、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对学生检查内容之一。开学初,学校对校舍和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学校饮食和疾病防治工作等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学校还对电线、电路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并认真记录安全日志。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写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整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我们在安全保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比较大,社会上的黄、赌、毒、非法出版的图书、音像及网吧和游戏室对学生的影响还非常大。

篇7

一、工作目标

在全县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按照“以乡建站,分村设点”的总体思路,依托各乡镇农业管理服务站,在乡镇(开发园区)建立农业保险服务站,在村(居、社区)设立农业保险服务点,明确服务站和服务点工作职责,规范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办理、查勘定损及赔款支付等服务,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保险工作水平。

二、工作步骤

(一)组建工作机构。一是落实办公场所。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及所辖村(居、社区)委负责为农业保险服务站和服务点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二是确定工作人员。立足我县实际确定乡镇(开发园区)农业保险服务站每站设工作人员(岗位)2名,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1名。服务站工作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择优推荐,经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支公司(以下简称县国元保险公司)考核后确定,并报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农险办)及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市直属公司备案。原则上站长由乡镇、开发园区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副站长由乡镇(开发园区)农业管理服务站站长兼任。村服务点工作人员由村(居、社区)委推荐一名村干部兼任。三是配发办公设备。县国元保险公司统一配送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档案柜、桌椅、统一标牌等办公设备和设施。同时明晰资产权属,办公场所土地及附着物产权归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及村(居、社区)委所有,办公设备和设施产权归县国元保险公司所有。四是统一建章立制。乡镇(开发园区)服务站和村服务点业务工作由县国元保险公司管理、指导。界定乡镇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工作职责(附后),制定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公开上墙。

(二)组织检查验收。县国元保险公司会同县农险办对乡镇(开发园区)服务站和村服务点组建工作进行验收,确保机构组建合理和运转有序。

(三)规范开展工作。乡镇(开发园区)村服务站点依据各自职责,规范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一是规范承保办理程序。采取集中投保方式的,村服务点开具保险经办机构专用收据,收取投保农户保费;填制农户投保明细表,在村内张榜公示;集中填制本村投保单,并将投保单、款项和公示情况报乡镇(开发园区)服务站。乡镇(开发园区)服务站对村投保单、款项及公示情况审核无误后,报县国元保险公司。县国元保险公司以村(居、社区)为单位出具保险单,并以适当形式告知投保农户。采取直接投保方式的,按农业保险有关规定办理。二是规范查勘定损程序。村服务点受理本村农户出险报案,填制报损清单,逐级报告县国元保险公司。接到查勘通知后,查勘人员应及时赶赴受损现场,查明受损原因,拍摄现场照片,核定受损数量,并与投保户沟通、确认,制作查勘记录。查勘人员要及时将查勘记录、现场照片等资料移交县国元保险公司。县国元保险公司审核确认后理算赔款,制作赔款明细表。三是规范赔款支付程序。村服务点将保险经办机构赔款明细表在村内张榜公示,向有异议的农户做必要的解释、说明或者提议重新查勘,并将公示情况逐级报告县国元保险公司。县国元保险公司将公示无异议的赔款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同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是保障该项民生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县里已成立以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开发园区)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通力合作,协同推进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县农险办要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抓好组织和调度。县农委要把这项工作与农业防灾减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升级。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要认真落实农业保险各项政策措施,在人员、办公场所及工作推动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县国元保险公司要切实担负站点建设主体责任,保障资金投入,制定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网络建设有序推进。

篇8

(一)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一是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重点抓好城乡低保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入户调查和坚持“公示制”,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完善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畅通“救助直通车”,完善应急救助机制;随着村改居工作的深入,逐步探索村民变市民后低保户过渡的有效办法。二是继续完善敬老院制度建设。加强区中心敬老院的管理,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三是创新城乡医疗救助方式。进一步减化程序,逐步探索“一站式”医疗救助模式,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预案。积极推进避灾设施建设,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充实救灾物资储备;加强全国第二个减灾日的宣传教育,搞好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五是继续抓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住房、医疗等专项救助工作;出台《区孤儿、流浪乞讨儿童救助办法》。

(二)不断提升社区建设工作水平。

实施社区建设提升工程,优化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新建、扩建、改建6处面积达6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社区,覆盖率达95%。二是提升社区管理层次。完善社区网格布局规划,深入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健全组织,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责任网格--楼组(单位)”三级管理体制,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社区地域架构体系;探索理顺“村改居”后的有效管理机制。三是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服务规范化。坚持“一居一品”工作原则,按照省“精品社区”标准,不断深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参与度;推进“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内容多样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服务、社会化运作等方式,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系列服务,实施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万家”为主题的“双进工程”。手段信息化。建立连接区、街、社区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格局。四是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建立完善社区干部队伍培训机制,每人每年培训不少于20小时,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推进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自然增长机制。五是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加强理论研究和典型推广,适时成立社区研究会,不断总结、完善、探索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经验和做法。

(三)强化基层政权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谐社会基础。一是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在工作实践中强化指导,在监督验收中务求从严,力争选举出一支作风正派、清正廉明、心系群众、有经济头脑的基层领导班子队伍。二是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居)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化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三是继续抓好村(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选树一批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进一步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全面落实和完善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保障和维护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一是深入开展“双拥进社区、军民共和谐”活动。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内容,年重点打造2--3处双拥社区。二是落实双拥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企业拥军、校园拥军,不断拓展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路子;继续做好春节、“八一”期间慰问活动;根据实际需要,努力为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提高优待抚恤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农村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城镇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模式。四是创新退役士兵安置方式。继续实行“重点安置,全面推进自谋职业”的安置改革办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加大自谋职业安置改革力度,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70%以上。五是切实抓好复退军人稳控工作。重点完善复退军人稳控工作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制和回访制度,随时掌握动态,积极做好上访人员的教育疏导工作,严格掌握政策,努力解决复退军人生产生活困难,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五)积极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一是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和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组织,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逐步形成监督管理和培育发展相结合,政府部门综合协调管理和民间组织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格局。三是指导全区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力求取得实效。

(六)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改善和提高孤老、孤儿、孤残人员的供养水平。一是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春晖园康老中心的运营,争取成立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按照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积极推进社区托老服务,年内设立2-3处社区托老服务场所。三是完善慈善机构网络建设。继续抓好“慈心一日捐”工作,建立1--2家企业募捐基金,形成党政干部捐款和社会各届捐款的良性互动;召开区慈善总会年会,进一步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慈善机构建设,设立40处社区慈善捐助机构。

(七)提高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上水平。

加强和改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婚姻登记工作。以创建全国规范化婚姻登记机关为契机,严格依法办事,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做好婚姻登记处搬迁工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编制完善全区地名规划。三是继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加强街、路、巷以及新建道路的命名和路牌设置工作;根据需要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出版新的《区行政区划图》。

篇9

一、坚持简政放权,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释放社会组织活力、充分激发社会组织创造力的重要举措,统筹规划,全力推动。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省民政厅组织开展了脱钩试点工作,首批参加试点的27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于2016年底前全部完成了脱钩试点任务,实现了与行政机关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管理、党建外事等方面“五分离、五规范”,86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参加了第二批脱钩试点,整个脱钩改革将于2017年全部完成。脱钩改革的顺利推进,厘清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职能边界,还原了行业协会商会作为社会组织的社会属性,有效地激发了行业协会商会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为行业协会商会成为依法成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法人主体创造了重要条件。二是大幅度取消前置行政审批。规定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三是下延管理登记权限。将异地商会登记权限、非公募基金会登记权限由省民政厅下延至设区的市和县级民政部门,取消全省性及跨市性社会团体筹备审批项目,取消全省性社会团体和地方性基金会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取消社会团体会费标准备案。四是允许登记备案。对暂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可由县级民政部门或授权社区备案。五是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同一行业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方式和服务类型设立行业协会商会,允许成立跨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

在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全面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一是完善审批制度。制定发下《山东省社会组织登记、年检基本服务规范》,从审批条件、审批流程、格式文本等事项要素入手,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建立起标准化审批程序。编印社会组织登记“明白纸”,免费供申请人取阅,引导申请人按流程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建立社会组织管理政务大厅,社会组织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章程核准等12个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年度检查集中在政务大厅统一受理,实行行政审批事项从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制证、发证全过程“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完善相对集中审批管理制度,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并将各项规章统一格式上墙公示。三是实行行政审批网上运行。社会组织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采用线下预审、线上办理的审批形式,并按照要求实现与省政务平台实时数据交换。截至目前,网上运行行政权力事项网办率、办结率、满意率始终保持100%。四是推进信息公开。把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信息实效摆在重要位置,依托社会组织网及时向社会公开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审批信息、年检结论、行政处罚以及基金会募捐和公益资助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二、实行放管结合,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持续用力深化社会组织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监管手段,确保社会组织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发展。一是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失信“黑名单”制度。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在山东省政府网和山东省民政厅门户网站公开,并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对行政权力事项发生变化的,并及时填报省级行政事项动态管理系统。对存在多次失信或者严重失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社会组织,纳入“黑名单”管理,采取取消税收减免资格、降低评估等级、限制参与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项目等措施,加大惩戒力度,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二是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山东省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细则》《山东省社会团体开展合作活动管理办法》《山东省基金会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等,加强对社会组织专项监管制度建设,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三是强化年度检查。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自身建设、业务活动、财务管理等列入年检内容,及时发现和纠正社会组织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年检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社会组织提出整改建议。四是完善评估制度。研究制定包括基础条件、内部治理、业务活动、自律诚信、社会评价等方面的五级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定性量化,委托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等级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重要依据。五是强化行政执法。对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纠正,并依法严肃查处。2016年度办理执法案件137件。对137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行政处罚立案,其中,警告86家,撤销登记51家。

三、推进优化服务,促进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以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为着力点,促进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一是制定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通知》,全面落实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省民政、财政、编办、国税、地税等联合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意见》,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落实财税扶持政策、推动自身能力建设等作出具体规定,为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推动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山东省民政厅《关于确定具备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条件的社会组织指导意见》,及时具备条件的省管社会组织名录,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提供依据。近3年山东省财政安排7000多万元,支持各地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建设,实施公益慈善项目,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山东省民政厅机关从新建成的减灾中心大楼中拿出11层、共1.3万多平米,用于建设省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全省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达到106家。三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2015年11月起,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以提升服务效能、规范窗口服务为重点,推动社会组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实行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遵照民政部部署要求,及时改造升级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即时统计、同步信息传递,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将原来成立社会组织必须分别办理的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整合为一个加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登记证书。2016年,全省共赋码4.4万余个,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实现了与监察、税务、人社、纪检等相关部门数据交换,为推动信用中、信用山东建设和商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篇10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领导机构建设。根据省、市应急办要求,结合新一轮预案编修,对区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进行更名、调整,认真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结合新一轮预案编修、应急预案演练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强化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职能,确保关键时刻指挥得力、各司其职、协调有序。二是抓好办事机构建设。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值班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办、值班室合署办公和一体化运行制度,实现机构、职能和人员的优化整合;督导村居、社区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二、进一步强化综合规划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及实施。结合省、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编制区级“十二五”规划,并抓好实施工作;督导各镇(办)做好本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区政府应急办备案;督导区直有关单位做好本系统、本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做好市级示范项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创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一批区级示范项目,适时组织召开示范项目观摩会,宣传、推广先进经验。三是抓好应急经费保障。保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所需经费,将应急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三、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应急预案编修。结合省、市级总体应急预案修订情况,及时修订区级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启动区、镇、村三级第三轮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编修、审核、备案等各项工作,积极推广预案手册化先进经验,认真组织做好各级预案特别是基层单位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工作,重点突出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抓好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总结年度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制定《年市区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计划》,重点组织好防汛、森林防火、中小学校应急疏散等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强化预案宣传,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演练和观摩演练,不断增强预案宣传效果。

四、进一步强化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应急平台调度。制定《市区应急指挥系统调度管理办法(试行)》,采取“一周一调、一季一调”等多种方式,对各联网单位设备运行、值守应急及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调度,进一步充实演练脚本,并适时组织演示和观摩,全面实现市、区、镇三级互联互通。二是抓好应急平台管理维护。借鉴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维护模式,组建应急平台技术保障小组,建立联合巡检保障机制,做好应急指挥平台、移动指挥平台的技术保障工作,确保系统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五、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动态监管,定期对重大危险源、重点污染源、重大地质隐患点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加强与公安分局、安监局等单位沟通联系,强化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监测监控的时效性,努力做到实时监测、快速反应。二是抓好预警信息。加强区、镇、村(居)及基层企事业单位等预警平台建设,形成总体调度、上下结合、区域联动的预警信息体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相关专业系统等,提高预警信息质量和效能,增强综合预警能力,并利用公共通信短信系统、防空防灾警报系统,实现特殊情况下的全方位、大密度、立体式预警;进一步健全内部预警机制,将区、镇(办)两级党政领导及区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纳入范围,确保常规预警、决策预警、上级批示、领导指示等能够逐级传达、落实到位;督导各镇(办)及区直有关单位进一步规范本地区、本行业的预警工作,确保预警信息、调整和解除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进一步强化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督导各级各部门做好本地区、本行业应急物资储备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完整的物资储备规划体系。二是抓好规划实施。按照社会与专业储备、政府与商业储备、实物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对储备物资和储备能力实行动态管理,做好现有社会资源的普查登记和优化整合,科学布局基层应急物资储备,重点抓好生存必需品、生产必需品等物资储备及专业储备库建设,并结合季度考核工作,对各镇(办)、各行业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七、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队伍综合管理。严格落实《市区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运行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组织搞好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物资装备情况普查,切实抓好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二是抓好队伍能力建设。在综合队伍建设方面,按照“科学配备、综合管理、高效运用”的原则,逐步健全和完善区、镇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强化装备层次,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在骨干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与现役和预备役部队、民兵等队伍的常态联络,充分发挥其突击救援能力。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按照属地和系统管理的原则,重点加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配备及装备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组建或合建学校、村居、企业等基层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前期处置和事态控制能力。在专家队伍建设方面,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部分专家工作变动等情况,及时充实和调整区政府专家组成员,充分发挥其在常态科研、现场救援、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作用。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会同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慈善总会等有关单位,建立志愿者统计数据库。

八、进一步强化疏散避难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避难场所建设。积极配合市应急办、市人防办做好辖区内各类疏散场所的分类管理,整合各类资源,统筹疏散地域、疏散基地和疏散点建设。二是抓好应急疏散演练。结合“5.24”防空防灾警报试鸣,以中小学校应急疏散演练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疏散演练,增强公众紧急疏散能力。

九、进一步强化宣教培训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应急培训。制定《年全区应急管理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值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抓好应急宣教。利用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纪念日等,开展应急宣传活动,普及应急知识,督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维护好区政府网站有关应急管理的相关内容,重点做好应急知识宣传、预警信息等内容的更新。

十、进一步强化值守报告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日常值班。以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和学习《值班手册》为抓手,严格规章制度,加强督导检查,认真研究解决各级值班力量不足、制度落实不严、值班载体不全等问题,确保工作人员到位、设施装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全力构建更加畅通、高效的值班体系;以学习应急预案为抓手,加强对总体和专项预案的学习、研讨,加快推进预案电子化进度,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提供可靠的处置建议。二是抓好信息报告。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考核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报告标准,细化报告流程,严格报告时间,重点规范各镇(办)和区直有关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报告准确、及时、高效。

十一、进一步强化恢复重建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基础保障。督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市直部门沟通联系,强化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等生命线工程系统破坏情况快速调查和抢险能力,提高基础保障水平。二是抓好建筑抗灾。督导科技、住建等部门,加强城市新建工程抗震、防火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抗灾能力。三是抓好灾情评估和社会救助。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灾情评估机制,重点抓好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工作;督导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捐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救灾款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