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蒙教育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舟山市乡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背景、国家政策、相关理论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明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全球各国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必然趋势。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未来要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2]就舟山而言,小学英语教学对提高整个新区人民的素质、东部海洋的发展、国力的竞争有着重要的作用。
2001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W习英语的起始年级从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并逐渐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3]这些文件的颁布,为舟山市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切实的支持和依据。
在教育公平理论中,教育公平的内涵之一为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公平正义,而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基于语言心理学家莱尼伯格提出的临界假说理论,儿童语言习得的最优年龄为6~8岁,在这一时期,由于母语的影响还不是很深刻,使得儿童的语言学习习得特性的可塑性最大。[5]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一个人做出某一行为的直接推动力来源于动机。动机分为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因素。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语言习得具有关键期,发生于1至6岁间。一旦错过9至13岁这个时期,第一语言就难以习得。在中国没有英语使用的大环境,可见中国儿童几乎没有自然习得的环境,因此学校启蒙教学是必要的正式接触学习英语的渠道。
2 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的现状
舟山市乡村小学学生接触英语61.1%开始于三年级,58.3%来源于小学。在语言学习理论中,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发生于1至6岁间,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在八岁左右,而这段时期超过一半的学生无法接触英语。因此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舟山市乡村小学英语老师三年级教学时,54.1%使用多媒体教学;77.8%的学生认为三年级的上课方式生动形象、比较有趣,93.1%的学生对老师的三年级教学感到比较满意;86.1%的舟山市乡村小学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但仅有40.3%的学生在三年级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只有33.3%的学生有疑问时会主动询问老师直至理解;52.8%的学生不主动讲英语、害怕在讲英语中犯错误;38.9%的学生认为单词记忆是最大难点,19.4%的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是最大难点;在课后,43.1%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在半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33.3%的学生为半个小时;只有20.8%的学生经常通过读英语课外书、看英语视频来提高英语能力;84.7%的学生认为上英语补习班很有必要,却有38.9%的学生不喜欢上补习班。
30.6%的学生认为,三年级时家长并不是很关心他们的英语学习;只有50%的学生认为,家长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开放题中,有学生反映他们在英语启蒙学习中还有上课听不懂、不会翻译、英语课时间短、课堂纪律差、老师语速快、对话少、发音念不准听不懂、词句记忆难、对话少等问题。他们建议英语启蒙教学应更扎实、更轻松、更有趣,方式更生动多样。
3 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发音、翻译等不准确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教师缺乏教学理论知识,部分教师有体罚倾向,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有教无类;教师经验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课时偏少。仍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小学缺乏教学辅助设施以及使用的意识。但有些老师高频率使用多媒体仅仅用来放映文字,仍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提高课堂活跃度,反而加快了上课速度,使学生无法负担大容量信息。课时安排相较于语文、数学仍无法企及,且在课下较少开展英语学习活动。
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创新性。教学内容仍采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词句。教师不能顺应学生的兴趣改编教材,对话较少,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容易走神。
学生学习动机、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机还停留在好奇上,比较容易流失。农村小学学生普遍心理素质不强,害怕错误失败。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习惯不良。学生仍寄希望于通过记忆来学习,而忽略了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普遍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过于依赖补习班的不良习惯。
家长没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乡村学生家长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英语启蒙学习关心不够,也没有能力提供英语学习氛围。
4 关于解决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4.1建设师资队伍
4.1.1高度重视舟山市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设假期培训班来及时查漏补缺、夯实专业知识,通过函授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技能,通过听专家讲座、开展学校间联合教研活动以交换前沿信息、实用经验。
4.1.2恢复和重新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舟山“千岛之城”的地理特点和环境决定了舟山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学校散”、“班额小”、“条件差”、“交通差”等特点,受这些特点影响,市内外优秀师范生一般较少愿意到海岛艰苦地区任教。[6]浙江海洋大学是舟山市内唯一具有培养大量小学教育??资能力的高校。2016年,浙江海洋大学重新设置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并继续设置英语师范本科专业。因此,笔者建议浙江海洋大学应继续承担起此重任。
4.2改善教学设施
在教育公平理论中,教育公平的内涵之一为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舟山市城乡差距不容小觑。经过走访发现,例如主要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舟山市定海蓝天学校,仍存在严重缺乏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现象。笔者认为,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保证相对充裕的教育经费是解决乡村小学教学问题的根本落脚点。
4.3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4.3.1重点激发内部动机,开发内驱力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有意识的培养,然后根据每个学生需求的不同以及英语水平的差异,因势利导地增强其英语学习内部动机。[7]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是人们行动中关键的动力因素。[8]教师可通过安排中等强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以增强内驱力。
4.3.2充分利用外部动机,增强诱因
教师应及时、恰当地激励表现积极或良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可通过鼓励性的话语针对性地建立每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期望,使其转化为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极归因,切勿体罚或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应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自身的努力,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4.3.3行政部门的参与及管理
各级行政部门制约着外语教育具体政策的制定、师资的配置、教育经费的调拨、总学时数、起始年级、班级规模等。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领导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4.3.4家长及外界的重视及支持
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儿童的母语定势干扰少。因此,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笔者建议家长时常关心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告诉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励孩子的进取心,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正规英语补习班课程的合理开设,也不失为一种满足学生对英语接触需求的渠道。而社会上公共标志物、广告等的正确英语标注,也应为提供英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68-03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当前社会就业群体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层。但是,随着最近几年高校逐年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也带来了我国进入求职市场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的现象,因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及高质量就业也就随之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就目前高校的就业整体教育方式而言,仍比较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严重缺位。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引导与组织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尤为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从一定对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而我们在大学期间所施行的生涯规划教育则是在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预期,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选择合适的道路。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面对严峻的当前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这对于学生自身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避免择业的盲从和失败,是很有必要的;对高校本身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社会进步与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将加速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这就提醒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本着个人的意愿,更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变化和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此,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才能明确人生目标,在繁杂的众多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少走弯路,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打破了旧有的“国家统包统分”就业模式。以“市场导向,政府监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主导的新的就业机制已经建立,并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学生就业面对着严峻的压力,也使得大学生择业、就业成为一个比较敏感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面对这一现实,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根据目标要求培养自身所需要的技能与素质,进而最终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之路。
(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多方面的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否良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人生理想规划、生活目标规划、学习目标规划和职业选择规划,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理想和目标。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这项工作,但在实际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高校还是学生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在思想上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家庭教育、中学教育的缺陷,以高考成绩为主导,遏制了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职业的自由性。因此,在很多在校大学生的意识中,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人不多。更不能清楚如何真正去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把未来的职业选择归之于外因。
(二)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期望值过高。在现实中,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等不良思想也悄悄侵入了校园。部分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途径时,常常定位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是收入、福利较高的单位,而不愿意去条件较差的地方或单位去;甚至宁愿为了一己的某点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此外,还有一些学生不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些培训班或者职业资格证书上,弃本逐末。
(三)缺乏基本的求职素养。在很多学生的就业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寻找求职信息、面试、就业礼仪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过多地依赖学校老师和家长等,很少主动寻找就业信息;求职准备不够自觉,求职不及时;在求职过程中,就业自主能力不够,缺乏求职技巧、方式不够有效;不懂就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差。另外,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不考虑职业前景与长远发展,等等。
(四)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宏观上,它涉及到家庭、高校、社会、学生等方面;从微观上,它涉及到高校的就业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以及学院、班级、学生等多个环节。鉴于以上这些因素,如果哪一个节点缺失,都会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不充分性。
(五)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校中学生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就目前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方面来看,此项工作的开展并不容乐观,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相对于高校以及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处于一个初始状态、一个新的领域;而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人员来源较广,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训练,无法对大学生四年的规划进行全程的监控。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也造成了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与组织
针对在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一)以辅导员与班主任为主,构建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属于大的就业指导范畴之内,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思想教育工作,按照一般的高校教育体制,辅导员、班主任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应该列为其日常工作考核中。作为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由于不是专业的生涯辅导员,很难运用非常专业的生涯心理辅导理论和工具为学生进行辅导。但是,辅导员、班主任可以肯定地说,应该是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职业生涯辅导主要的客体之一。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组织中的主力军作用,具体实施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定位、测评、跟踪、监测、咨询以及计划的修正与调整,做到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指导全程化、设计调整的科学化、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专业结合的针对化,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有效。
(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教学和早期教育。在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高水平的职业生涯指导师进行启蒙教育和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定位和规划设计。尤其是要做好大一新生的早期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拟定初步的职业方向。
(三)实施“走出去”策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我素质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去”;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寒暑假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专业的教学实习环节以及建立实习基地,等等,由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走向社会,亲身感受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这样,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才能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以分层次辅导为主。兼具个性化引导为辅。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中,一方面,依据不同标准,如年级、年纪、性别等,划分学生的层次性,注重对学生的进行分类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在进行个别辅导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在这基础上,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 上一篇:综合管理部管理提升方案
- 下一篇:建筑行业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