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部管理提升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管理部管理提升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综合管理部管理提升方案

篇1

在电力企业的工作中,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能够直接影响着电力工作的效益,而想要有效的提升电力工作的效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工作,从而在提升电力工作效益工作的同时,使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得到创新。而且,通过对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化,除了能够保障企业稳定发展,也能够促使电力企业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所以,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并将管理关键进行提升,从而使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1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现状

根据部分电力企业提供的资料来看,能够明显的看出点综合计划管理策略是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管理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自身的效益,以及实现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目的。而且,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体系也变得逐渐完善,不仅成为了社会上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也成为了提升居民生活的最大保障。而从电力企业的工作环节上来看,企业内部的工作部门也在不断的增加,使电力企业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不断完善。但是相对来说,工作部门的增加虽然可以完善工作能力,但是在计划管理方面却由于工作部门的众多而影响开展。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想要在顺应时展需求下实现提升,就必须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也就是综合计划管理,从而达到适应工作需求的目的。

此外,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则需要注意计划方案的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方案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企业经济利益能够得到提升。而根据对部分电力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实施管理时,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以及缺少优秀的管理人员,从而严重的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管理效果。所以,电力企业想要实现良好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摒弃原有的管理方式,通过采用综合计??管理的方式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而且,通过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的分析来看,不仅缺乏统一性,在管理工作实施中也相对分散,并不能对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提供帮助。但是企业想要获得对应的提升,就必须确保企业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并明确统一计划的管理方案,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2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改进策略

2.1 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工作需求

电力企业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社会以及居民对于电能的需求,而在开展管理优化工作时也同样需要以工作需求为主,从而有效的保证社会以及居民的用电状态。而且,在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工作需求,则必须实现综合管理计划体系的完善,并通过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目标管理等,从而经过优化使其形成一套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且满足我国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基础工作的要求。而在综合计划的构建过程中,则需要遵循分工明确、责任管理以及统一领导的原则,严令禁止私自行动、徇私舞弊的情况,以便于确保综合计划的涵盖范围,以及计划管理的专业、科学以及合理性,从而了有效额的对其进行优化。

2.2 发展策划体系完善

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方案优化就是为了能够在提升电力企业整理能力的同时,促使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中,必须保证发展策划体系的完善,或者另行根据电力企业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再策划出新的发展方案。而且,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展策划体系的建立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而这项工作则需要专业计划管理人员来设计,并且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做好综合计划方案的更改以及完善。

2.3 落实责任制度

电力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在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中加入明确的责任制度,通过明确的责任落实来对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行为动作进行限制,对于安排专业、专项计划制定、指标管理、工作实施等环节都需要将责任落实,从而保障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供电企业在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下,能够对自身工作部门的健全程度提供帮助,也能够保证企业自身能够健康稳定的实现发展。此外,在责任制度的开展中,则需要保障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责任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保障责任制度的制定能够有效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制,进而使供电企业整体的工作能力进行提升。

2.4 落实计划管理方案

在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开展中,必须落实相关的编制工作、执行工作、控制工作以及调整工作,尽可能的对计划管理方案进行掌控,并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从而对计划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而面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需要联系相关的部门共同探讨,并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若是计划管理方案需要做出改变,那么就必须向管理层进行汇报,在得到批准或者许可之后再进行实施。此外,为了有效的满足电力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对应的管理方案来执行自身的管理工作,并在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实现阶梯式的管理模式,从而使电力企业整体得到准确的管理。

篇2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建筑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审查

早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局限在小尺度范围内,随着城市的演进及国家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国土空间环境、人文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大城市空间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为保持空间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和战略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国土空间资源规划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战略,开展协调部署和战略式的管理。

1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1998年国务院改革机构,设置国土规划的专门职能部门,2009年,我国又启动了福建、重庆中部地区以及其他多个省份的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在此之后,2017年,我国正式颁布《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打开了崭新的局面。总的来说,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有土地空间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对完善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对领土领空领海的全面管辖和规划,既是对自然要素的规划,又是对人文要素的规划,作为社会空间发展的物质条件,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形成的过程是指向未来的,是面对全体国民整体的,因此其规划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必须在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统一调查、统一评价的基础之上,形成具体的规划纲要。

2建筑方案审查现存问题

2.1违反建筑设计规划的要求

建筑设计方案审查主要是对强制性、条件性及建议性的设计内容开展审查。但是,部分建筑方案不符合强制性规定,例如与地质条件不相符,容积率、绿化设计、日照、采光要求不达标等。建筑设计也需要符合地方性的法规和国家的相关管理框架。建筑院呈现的效果图,往往只注重建筑主要立面的呈现,缺少对建筑次要立面的呈现,如果审查不够全面彻底,就会丢失细节,影响审查的精准程度,形成“阴阳脸”的情况。

2.2建筑设计缺乏内涵

在进行建筑设计图纸设计时,根据建筑项目的内部情况、外部情况,通过审查的方法了解图纸设计的实现度。在未能真正投入之前,设计图纸只能是一种预期,因此需要对建筑设计效果的整体方案内容进行核查。目前,很多地区审查上报的建筑设计方案的过程不够民主,不够科学,涉及的建筑设计内容比较简单,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也影响了审查的规划和落实。

2.3建筑设计方案存在漏洞

当前法律框架制度不够完善、实际操作流程存在缺陷,现有的相关规章、框架、制度,对这些漏洞的修补作用还比较有限,因此影响了建筑设计审查工作的推进。部分建筑设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将规划审查员当成设计的“校对员”,缺乏自纠自查的能力,忽视设计当中的一些指标或者瞒报指标,存在侥幸心理,影响了方案的实际效力。部分审查部门人员流动性较高,有经验的审查人员较少,对于一些隐蔽性强的漏洞无法识别,也会影响综合审查的效果。

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对策

3.1完善审查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处

(1)设计部门应以相关法律为基础进行框架的构建,开展有效的设计审查工作,在现有的工作框架之内,调整工作的流程,完善审查工作,此外,设计单位在内部也要强化监督机制的建设,促进审查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2)不断完善审查机制,使总体规划布局与用地类型、建筑物功能性质、经济发展等相适应,避免审查不够彻底而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损害合法权益者或扰乱市场的运行。例如,某地区在审查的过程中过于疏漏,造成用地性质改变,将原有的工业用地用作公寓住宅性项目,这种违规操作诱发的风险极大。针对此现象应进行清查,严肃处理审查不到位现象,对已经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公示,上传到综合信息平台当中,起到警示效果。(3)审查机制的完善,还要注重国土空间、公共空间的布局和配套措施的落地,例如建筑退缩和间距,应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相关要求;项目基础地区的规划条件和选址意见需要统一呈报,空间和景观设计的规划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整个规划的上传要满通组织的相关要求,完善约束机制,加强审查和落地配套。

3.2保障审查工作的公平、公正

(1)在建筑方案审查设计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查,保障当前的审查工作,接受公众的监督,发现建筑审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审查的效率。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要责令设计机构重新设计建筑方案。建筑设计需要做好公共空间的配套落实,在国土管制空间规划的背景之下,符合相关要素的规定,做好竖向设计,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2)完善审查条件,满足土地使用条件的要求之后,才能够对审查的内容进行下一步的管理,如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一系列的量化管理指标,项目的容积率和合同约定的条件也要符合上传的规定内容。我国目前在国土空间信息统一规划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各个地区全面落实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要求细节,但是一些建筑方案提交的步骤没有按照设计方案与管制指标的衔接及统一性要求进行,影响了规划的有效性。未来需建设更加完善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综合信息沟通效果,增强审查的一致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建筑设计方案的自动抓取、自动存储、自动分析,建设设计方案数据库,开展对比分析,了解设计方案当中不符合规定的细节。建设信息统一上传归口,方便不同地点的信息员统一录入信息,提升审查信息管理效率。(3)完善标准体系,坚持公平性、公正性和服务性的原则,在审查的过程中做到一视同仁,满足配套实施的条件,兼顾效率性和公平性,在设计方案审查时,要积极与原设计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推进项目的落地,提高系统覆盖的范围,尽可能完善现有的标准和体系。在国土空间管制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如何落实新时代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规划许可制度、保障必备环节能够与现有审查机制有效衔接起来,是各部门需要统一探讨和协调的问题。在强化体系构建的同时,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系统性,提升审查效率,建设良好的内部沟通体系。(4)国土空间管制规划背景之下,建筑方案审查面临的问题增多,要想推进曲线管控体系的建设,就需要深入结合新技术,尤其是物探技术、远程识别技术、数字化技术,要打破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对设计规划审查带来的问题,不断地提升技术,应用综合技术手段,提升建筑方案审查的精准性,降低成本,有效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开展细节导向的审查管理,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

3.3完善建筑审查相关法律基础

修补当前与建筑方案审查相关的漏洞,及时地解决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避免风险的发生,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强化有效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立法建设、司法建设和执法建设。(1)未来在建筑空间许可上,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审查机制,落实工作管理系统。建筑设计方案审查通过以法律、法规、条例、规范及规章制度作为有效的运行基础,各部门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相关法律、配套法规政策以及部门规章制度,落实法制监管方案和意见,做好方案审查工作的系统执行。一个地区在落实空间管制规划时,如何实施差异化的土地政策,如何配合精细化的财税制度,如何健全精细化的投资政策以及产业的政策,以改善营商环境,是各地区政府需要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在未来的审查管理上,重点协调该问题,强化多样化手段的联合应用,开展精细化审查管理,识别风险,强化协同性建设。(2)在审查上还要跟随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方向,应用新的技术,提升审查的效果。在数字化的管理运行上,保障监督机制的高效运行,受理范围、受理地点和办理依据的灵活调度,共同应用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提高综合审查的实际管理效果。规划设置条件也是需要各地区在执行国土空间规划标准时做好协同调度的一个主要问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底线管控”,提高三条底线的科学性。落实双评价,真正做好覆盖范围界定划、定时限和边界内容,处理好管控对象,但是各地区条件不同,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因此设置规划条件时不能一刀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综合管制规划背景下,建筑规划管理需要不断细化,以建筑相关法律机制为设计基础,保障建筑设计审查公平、公正。同时,完善审查管理机制,逐渐解决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违反规定条件或规定的设计标准存在漏洞的现象出现,提高管制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王兆明,郭云,刘云庆,等.水泥工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选择的策略与方法[J].水泥技术,2021(3):22-26.

[2]胡民,邓文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查和动态管理要点探讨[J].建筑经济,2020,41(S1):123-125.

篇3

一、总体思路

按照“政府主管、属地管辖、部门配合、居民主体、因地制宜”的总体思路,分期分批实施县城小区景观改造提升,以达到进一步提升我县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的“强身壮体”效果。

二、整治范围

今年实施整治的小区有:

三、整治内容

结合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水清、堤固、园靓、岸绿、路畅、房美”的总体工作目标,突出宜居,通过改造,达到水电畅通、道路硬化、园林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立面景观美化,小区配套设施完整,物业管理进一步强化,小区品位全面提升。具体有:

1、小区道路硬化:做好小区内道路畅通衔接,进行道路硬化,完善人行道铺设。管网设施完善,供、排水畅通,管线架设规范有序。

2、小区绿化:围绕建设绿色小区,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实施植树造绿和绿化改造,全面提升小区绿化水平。

3、小区亮化:做好小区内路灯、夜景工程建设,线杆架设井然有序,亮灯率达100%。

4、小区美化:①对小区内尚未实施外墙立面装修的房屋,督促按照规划要求完善装修。②对小区内临时搭盖等违章建筑进行拆除。③因地制宜建设居民文化、体育、健身场所;④在明显位置设置小区景观小品和标志牌。

5、小区净化:①完善小区环卫设施,添置垃圾桶,做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清运,全日保洁。②禁止小区范围内饲养动物。③因地制宜设置停车位,车辆停放有序。

6、健全物业管理体系,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对有条件成立物业管理的小区,要建立物业管理制度,实行物业统一管理,并完善安全设施,确保小区安全。

四、工作机构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县城小区景观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职责:

1、负责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工作;

2、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施工方案;

3、负责项目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工作:每10天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研究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督促电力、通讯线路缆化、商业引导、施工期间交通管制等工作的落实;督促工程施工进度,加强工程招投标工作及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4、负责制定工程资金筹措方案及工程建设财务计划,严格按财务制度进行管理,做好日常财务工作;

5、负责组织路灯夜景、管网改造、绿化景观、人行道铺设、环卫设施、公共设施等项目的施工建设;

6、负责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及存在问题等综合协调工作。

五、工作分工

六、时间安排及工作步骤

各小区及各职能单位应从月份开始组织整治,7月份基本完成改造提升工程。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月日至6月30日)

1、月20日前各自完成整治方案。报送整治工作组办公室。

2、月日前完成各小区绿化改造提升。

3、月31日前完成各小区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

4、6月日前完成立面装修的任务。

5、6月30日前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体系,完成各小区文体配套设施等。

(二)考核验收阶段(2012年7月1日至7月15日)

领导小组组织对完成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的各小区进行综合考评、验收,并呈报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名次,拟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采用以奖代补方式给以奖励。对没有完成改造或改造效果不明显的小区,不予奖励并予通报。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作为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的切入点,各牵头单位要进一步细化方案,科学安排,有序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取得明显的成效。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标语、横幅、电视、报刊、板报等渠道,大力宣传城区小区景观改造提升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小区做好居民思想工作,发动小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春风,同时也使得建筑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就更加促进了建筑工程领域进行改革的必要性。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影响,势必会加强建筑工程领域的设计管理力度,使其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加强在建筑工程设计主体上的抗震化和多元化,更加合理的利用财力、物理与人力资源,从而大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它是将经济、技术、管理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的工程,这就规范了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本身拥有着相对独到的见解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投资与建设工作的实施重点。建筑设计方案的根本意义在于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整体效率来达到功能与效用共存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一定程度上也为消费者带去了本质的利益提升。因此,处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下,无论是建筑设计的目标体制、销售体制、材料选购还是设备要素都必须与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相适应,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进而形成最好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构,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缩减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2、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领域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1)勘察过程中落后的设计管理观念。目前在我国,工程勘察项目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认识不足,不能准确的理解设计的整体概念。一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老牌高知名度甲级院在政府体系勘察项目中反而会比较大的违反工程设计。使得他们在工程设计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比如没有完善的政策措施框架,无法实现全方位监督,不能规范实施,在工程设计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充分的动态管理等。

(2)较低的工程设计人员素质。现在我国的某些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事业的人员,并不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各专业之间无法相互配合。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学科,建筑工程设计同时也有着相对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质,具有着广泛的工程设计范围,但是某些工程设计师却专业技术知识不到位并且绘图意识匮乏。

3、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点

3.1、 体现建筑设计的综合性优化

建筑设计应从建筑工程的基本功能出发,体现出施工设计的规范性、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从科学实施的角度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代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周期、控制施工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此外,设计方案还应对建筑材料的进场与堆放进行合理安排。

3.2、重点分析设计方案中的质量管理内容

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应是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当中重点突出的内容。因此,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以建构质量管理的组织为基础,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协作下不断提升个人的岗位职责,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3.3、突出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人为操作因素

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必须是在人为操作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突出人在整体设计方案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无论是施工人员安排的优化、施工项目管理的优化还是组织系统的统筹优化,都必须与实际的操作程序相契合。在突出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强项的发挥,这是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关键。通过在职学习、实践交流等方式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策略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目的绝非仅仅是为了选出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选取最优方案只是优化目的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优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细化到工程的质量管理,缩减企业的成本投入,提升经济效益。在量化的过程中优化细节处理,破除以往传统设计观念的束缚,在动态管理的模式下建立全新的建筑设计规范,突出人在建筑设计与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应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具体的方案优化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4.1、将对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放在工作首位

当前,国内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往往是凭借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监督和各个咨询单位自身的自律,从而才能用专业知识学习来培养工程设计人员。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对于具体施工的全过程监督很难到位,采用手把手教出的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能独挡一面,需要设计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

4.2、在价值工程的指引下完善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的出现将建筑与经济紧密联系,其中的“价值”着重表现出运营成本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的制约作用。在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中,大可利用价值工程的定义来突出建筑设计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原理的指引下辅助自身的设计决断,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进步。

4.3、利用建筑设计招标的方式来竞选优秀方案

在网络、报刊等相关传播媒体的作用下,建筑企业可通过设计招标的方式来吸引社会人员参与自身的建筑方案设计,从中筛选最优设计方案。再针对具体方案的可行性来组织专家会审,本着经济、美观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对于方案的结构功能、节能环保以及空间构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筛选出最佳建筑设计方案。

4.4、提升标准化设计在具体设计方案中的所占比例

建筑设计当中的标准化设计是指一种通用的工程建设模式,无论是施工过程中的零部件使用、公共设施安排或是建材选择等都有一套标准的模式设计方案。标准化设计一般工程质量相对较高,能够尽可能缩减工程周期,节省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

4.5、注重限额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体现

在固有的投资限额下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不仅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更能处理好设计方案的肆意变更问题,是减少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在限额设计的控制下,建筑设计预算指标能够在标准化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协调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了设计方案的质量。

4.6、建设工程设计程序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对于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勘察设计技术人员客观存在的专业知识不扎实的问题,必须要组织各个设计单位的勘察设计执业人员进行认真的学习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总体提高,只有全体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并且将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同时的提高设计人员对绘图能力的执行规范与严格性。只有加强学习强制性条规,才可以得到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工程建设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完善工程设计管理的主导作用。合理的确定工程设计,对工程设计的管理进行宏观和微观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从充分体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做好法规建设体系来规范和调节工程造价管理主体的行为,加强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目标,对工程设施实施动态操控,以确保工程设计建设程序正常运行。

结语

从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它不仅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甚至对施工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更为关注。除了熟悉必要的施工技术与设备之外,一些基本的管理素养也应同时具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实践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体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在不断审核和优化的过程中提升方案设计的整体质量。此外,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交往也是极为重要的,有效的交谈必然是保证投资效益、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5

企业战略执行的误区与变革方向

随着商业环境的迅速变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的加剧以及客户期望值的增加,公司需要制定一套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战略并成功执行。问题在于,不少企业并不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缺乏的是如何将这些战略予以执行并取得相应效果。人力资源管理者同样面对类似的问题:绩效考核实施难、新的薪酬方案刚施行就怨声载道、要做工作分析了总是得不到直线经理的有效配合……HR经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里也有不少好的方案,就是找不到人来推行。

许多企业对战略制订工作高度重视,将公司战略管理的绝大部分资源都倾注在各级战略的策划和设计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战略执行方面的资源却往往投入过少。类似情况比比皆是:战略执行缺乏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保证、战略执行工作缺乏起码的计划性、战略执行操作的规范化程度很低,量化管理手段严重不足、战略管理周期结束时,又缺乏基本的战略执行评估……以上弊端常常导致企业的战略管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使许多凝结着战略管理者智慧结晶的卓越构想由于得不到有效实施最终被束之高阁或半途而废,甚至还因此给企业的声誉、利益以及未来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战略执行体系!

企业战略执行体系

企业战略执行体系是基于企业各级战略目标、指导企业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全过程活动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标准的方案系统。战略执行体系确定了各级战略执行者和相关人员在战略执行中的职责、权限(包括采取非常措施的职责权限)以及对战略执行者和相关人员的战略执行工作表现进行奖惩的依据。明确的、具有良好操作性的、以违规处罚条例为依托的战略执行体系使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能够了解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和具体期望,激发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履行战略执行相关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确保各级战略执行的理想效果。

企业战略执行体系由组织结构方案、组织文化方案、行动与控制方案、资源配置方案、冲突处理方案、障碍清除方案、战略执行评估方案等七类执行方案构成。

组织结构方案

组织结构方案是说明企业在竞争战略以及职能战略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组织形式的方案,是企业战略执行的“硬件方案”,也是其他战略执行方案的基础。在竞争战略层面,企业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态式与竞争对手展开行业竞争:一种是保守型态式、一种是风险型态式、另一种是分析型态式。保守型态式就是致力于维护老产品的现有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积极改善内部生产条件,通过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生产速度和安全度等方式巩固行业既有地位并伺机通过提升现有市场占有率和现有客户群体贡献率的方式赢得竞争优势。这种以成本和效率为中心的战略就应当采取职能式的组织结构方案,以充分发挥集权式管理刚性、统一的优势。风险型态式就是致力于充分把握宏观社会环境和综观行业环境中的一切有利条件,在现有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同时不断开拓新市场。通过强化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等方式提升行业既有地位并伺机对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进行蚕食鲸吞以赢得竞争优势。这种以市场和研发为中心的战略就应当采取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方案,充分发挥分权式管理柔性、灵活的优势。分析型态式是在致力于维护老产品现有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对保守型战略和风险型战略进行平衡/折中:在自身经营涉足的部分行业中采取巩固既有地位并伺机提升现有市场占有率和现有客户群体贡献率的策略,在另外一些行业中则采取提升既有地位并伺机对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进行蚕食鲸吞的策略。这种以成本/效率和市场/研发双中心为特色的战略应当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方案,充分发挥集权式管理与分权式管理各自的优势。

组织文化方案

组织文化方案是说明企业在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过程中所推行的工作理念和工作行为标准的方案,它需要与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由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调整能够彼此充分互动,且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调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原有的工作态度、激发人巨大的工作潜能,组织文化方案便自然成为企业战略执行的有力支撑。战略执行卓有成效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所具备的共同点是:都拥有别具特色、独领的组织文化,如沃尔玛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通过大力倡导、推行先进的组织文化,能够令人难以置信地改变全体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绩效、极大地增强企业在战略执行中的竞争优势。

行动与控制方案

行动与控制方案是说明企业各级战略执行者在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式/步骤及其直接上级对其进行控制的方式/步骤的方案。任何战略目标的达成都要确定行动与控制方案,它是战略执行具体行动的指南。行动与控制方案必须遵循SMARTER原则,即方案本身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现实的(Realistic)、有时间要求的(Time-based)、激动人心的(Exciting)和竞争性的(Rivalrous)原则,以便为战略执行者及其直接上级的相关活动提供明确导向。优良的行动与控制方案会将战略执行行动和直接上级控制方式/步骤的每一细节都进行了详实的阐述,最大限度减少了具体工作中的模糊点,显著降低了战略执行中一事一议、相互扯皮、顾此失彼的概率,从根本上提升各级战略执行的速度和质量。管理者接替方案就是人力资源职能战略中行动与控制方案的一种,它是激励/鞭策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不断提升的自身素质,消除、效率低下和业绩不振的一剂良方。在管理者接替方案中,以下七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接替方案的适用范围、管理者接替的条件、管理者接替候选人的确定、管理者接替候选人的培养、管理者接替的实施、管理者接替活动的评估、违规处罚条例。

资源配置方案

资源配置方案是说明企业在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过程中有关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配置数量、方式和时间的方案。资源配置方案能够确保企业的多种资源按照各级/各类战略目标的重要程度、优先顺序和具体特点进行高效、合理、恰当的配置,使企业在各级/各类战略执行的“主攻方向”上形成相对资源优势,为战略执行的最终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训资源配置方案就阐明了企业的培训资源向核心员工团队(即中高层管理职位及其他关键职位)倾斜的原则,实际上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培训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自身有限的培训资源,实现员工培训成效的最大化。企业培训资源配置方案一般包括培训资源配置方案的适用范围、核心团队的培训目标、核心团队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核心团队的培训时间、核心团队的培训师资配置、核心团队的培训设备/场地配置、核心团队的培训评估标准、其他人员的培训资源配置、违规处罚条例等内容。

冲突处理方案

冲突处理方案是说明企业在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过程中解决各单位/部门间发生的冲突的方式/步骤的方案。由于企业内部的各单位/部门在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有所不同、各级/各类战略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资源分配上的竞争,战略执行中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处理方案有助于对企业战略执行中出现的各类冲突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迅速做出准确判断,指导各级战略执行者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化解冲突。部门争议处理方案能促进各相关部门对战略执行中经常出现的矛盾即时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信任,共同转变工作视角,群策群力寻找最佳解决方法,在第一时间消灭内耗,从而大大提升了战略执行效率并明显改善了团队协作氛围。企业“部门争议处理方案”通常包括部门争议处理方案的适用范围、部门争议调解需求的确认、部门争议调解者的确定、部门争议调解的实施、部门争议仲裁需求的确认、部门争议仲裁者的确定、部门争议仲裁的实施、突况处理和违规处罚条例等内容。

障碍清除方案

障碍清除方案是说明企业在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执行过程中清除各类人为障碍的方式和步骤的方案,它属于“非常”战略执行方案的范畴。企业主要通过大力推行组织文化和其他“正常”战略执行方案、运用正向激励手段以及规范化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标准推进企业的战略执行。但当某些战略执行者或其他人员在理念和行为上拒绝接受组织文化和其他战略执行方案的要求,采取消极回避、拖延懈怠、拒绝合作甚至公开对抗等方式阻碍企业战略执行的正常推进时,以公司内部惩戒方案和即时解聘方案为代表的障碍清除方案就将充分发挥作用。其中,即时解聘方案是最为严厉的障碍清除方案。基于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劳动管理法规的即时解聘方案通常包含即时解聘的适用范围、即时解聘的具体条款和法律依据、即时解聘申请的确认、相关事实的调查核实、即时解聘的实施、突况处理、违规处罚条例等方面的内容。

篇6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采集终端;电能表;数据采集

0.引言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供电计量自动化基础之上的,目前很多供电部门已经建立了大客户负荷管理、低压集抄等子系统构成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根据需求的不同点能量采集的终端一般分为场站采集、专用变压采集和集中抄表终端几个类别。但是在点能量采集系统终端中由于生产设备多,而且涉及的厂家比较多,特别是各厂家在设备生产中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功能和接口,这就造成不同终端和电能表之间关联的复杂性。显然通过人工方式与计量自动化主站来进行数据对比是不可行的,因此通过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方式,直接与各类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终端测试台和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测试过程和获取的数据来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电能量综合管理的功能,实现全面的掌握各类型采集终端和电能表终端与主站之间的匹配情况。

1.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构成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是在传动的单一的电能量采集终端基础上建立的,综合管理系统采集各种终端的功能,并根据设备的运行的情况,确定采集内容、数据以及需要形成的管理报告和管理内容。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在构成中主要包含终端、电能表综合平台、终端综合管理平台,其中终端综合管理平台是能够与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进行通信的。

1.1终端/电能表采集构成设计

终端/电能表采集由控制主机、电源控制器以及表计体组成,终端或表计体采用模块结构,可以由多个计量端口以及多功能挂表位。

终端、多计量端口以及多功能表位功能分别如下:

(1)终端表位模块主要负责管理终端,可以挂接长站,还可以挂接采集器和集中器。每个终端上的表位可以若干网络通信端口组成,每个电能表为还有总线和通信接口。主要解决一系列的通信问题。

(2)多功能挂表为是连接单相表和三相表的,是电能计量采集的端口。

(3)每个端口还可以与若干电能表进行连接,是电能采集的进一步细化。

终端在实现对传统模式划分类型终端(厂站终端、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集中器及采集器)进行综合的采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练级的方式,将采集信息与管理系统控制主机相连接,形成计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终端的综合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是:

(1)能够通过平台控制主机获取终端/电能表的采集数据。

(2)平台的主机能够通过终端综合管理平台控制主机对电源进行控制,并能够控制终端采集电源的输出。

终端/电能表采集的知识样本库,能够模拟现场的情况,实现对现场各种连接方式的设备进行电能采集。

1.2终端采集平台的构成以及采集控制

采集综合管理系统主要有终端采集管理平台主机构成,包括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需要能够承担服务器构成的功能。采集综合管理系统通过SOCKET方式进行集成形成综合管理控制对象的电源控制功能,通过电流、电压、接线方式等参数的软件接口对综合管理系统输出进行控制和调节。

2.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设备信息管理、软件管理、采集方案管理、管理模块以及权限管理,还包含统计和查询输出等。

2.1设备信息管理

设备信息管理包含样本库设备以及采集信息管理,样本设备信息管理主要实现对采集对象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可以将设备信息管理设置查询、添加和删除功能,以及设备资料管理和配置信息管理,采集信息管理主要实现设备基本资料的管理,包含设备类型、设备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配置,通信协议,设备台账等资料的管理。

2.2软件库管理和采集技术规范管理

软件库管理师对采集设备通信程序和主程序软件进行管理,主要功能是可以批量导入和管理各类需要采集设备的通信规范,病可在采集开始后进行选择和调试。其次能管理保存各种被采集设备的软件程序,包含通信软件和主程序软件等,能够实现对采集设备软件版本的规范管理。

采集技术规范是对设备进行采集所应用的规范、规程以及操作程序以及表格记录的管理,主要功能是实现各类终端和电能表和通信采集记录管理,博阿含新增、删除以及记录采集的状态;能够实现各类设备采集规范管理,能够实现各类设备采集实验和调试的规程管理。

2.3采集方案管理

采集方案能够设置采集频率并在被测后能够重复调用,能够对采集设备的类型和规程版本,采集的内容进行设置,从而大大提高采集方案的配置效率。首先终端采集平台与终端电能表采集的接口,在调用采集用例的基础上实现采集方案的配置,如增加、删除以及修改操作,实现自动采集配置,自动生成采集方案。采集。其次采集方案的设置包含采集终端数量以及每个终端上练级的电能表的数量设置,但是每次采集电能表的总数是有限制的,对需要采集的每个终端都可以从相应的规范库中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采集。最后是单项采集的方案和采集总方案的管理,单项采集方案和采集总方案都可以作为一个采集方案被重复调用,并且采集总方案是有若干个单项采集方案按照序列形式构成的。

2.4采集综合管理系统的特点

采集信息与现场运行的一致性,能够采集现场设备的实际连接状况,方便设备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发现计量主站、终端以及电能表之间的运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采集数据包含实际运行的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成对比,能够确保采集的终端、电能表的组合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终端的采集平台是可以进行扩展的,实现多个平台的组合管理,大大提高采集的效率。这些平台能够进行采集信息数据分析,实现对现场设备异常运行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最后是统一性,采集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电能量采集和测试为一体,实现采集软件版本的统一,从而实现采集流程、方式以及操作方法的统一。

3.结束语

电能量采集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运行的系统主站来进行的,确保设备的互联状况,提升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采集效率,利用该系统,能实现对运行设备软件版本、参数以及接口情况进行统一管理,采集系统对设备采集运行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文志成.GPRS网络技术[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0-74.

[3]姜开山.GPRS远程抄表系统应用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瑾,杜春晖.自动化软件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7

1.要正确处理工程进度与项目效益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施工企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严重,存在严重的“重进度、轻效益”,为了缩短施工时间不惜增加投入成本,这种情况在现实工作中十分常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第一,施工企业如果不重视效益管理,就是面临严重的经济亏损,彻底丧失生存机会。因此,企业必须要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开展工程进度管理。

2.注重提升施工技术来强化工程风险管理当前施工企业主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施工技术方案缺乏选择空间;另一个是工程造价师很少参与施工方案讨论,无从进行经济分析;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施工图纸与施工具体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时,不能及时修正。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也出现过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了有效应对这个问题,项目部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专门负责修正施工图纸工作,有效提升了相关工作效率。

二、健全工程经济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工程利润,降低工程风险,可以从健全和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着手。通过发挥制度长效规范性和约束性来强化工程经济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范来实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专门成立了制度执行监督小组,确保各项施工纪律贯彻落实,有效提高了项目制度执行力。

三、加强招投标管理

举办招投标活动之前,要组织专家队伍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和打分,剔除不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根据工程业主要求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开展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确保工程预算符合实际要求;要综合工程报价、施工企业实力来选定最佳承建企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成立了工程技术评审小组,在招投标之前对投标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审,并将其作为招标重要依据,有效规避了工程技术风险。

四、要加强施工人员业务培训和教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人力技术密集型建筑企业来说,人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企业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安全施工、科学施工观念和能力,要针对老员工开展各种专项施工技术培训工作,要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传、帮、带新员工,帮助新员工更快的掌握施工技能、更快的适应施工环境。要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将其视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会定期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开展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素质,有效降低了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风险。

五、材料设备控制方面

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效益。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材料的管控,确保进场材料全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因此,要建立专门的材料检测机构,同时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范来开展。

六、结束语

篇8

目的在于研究讨论如何改善提升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以及患者满意度,使之有方法可循。方法利用眼耳鼻喉科患者和护理的特点,通过实现医护联合查房,成立医护联系小组,开展多载体多形式的疾病健康教育,设计制作多种治疗护理操作安全提示,开设网站,发提醒短信给屈光及白内障门诊手术患者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相比2007至2009年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2010至2012年数字明显下降;且2009至2012年出院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护士收到的表扬信也由15封增加到393封。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内涵,自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患者满意度

0引言

众所周知,卫生部于2010年初在全国卫生系统正式启动了主题为“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就怎样使患者对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这个问题,初发的文件中对此提出了细节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优质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我院护理部自2010年4月开始在原有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实施了一套综合护理管理方案[1]。经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效果比较显著的主要在加强医护联合服务,提高护理安全,改进健康教育等方面,由此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安全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主要由门诊,急诊,手术室及病房组成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科专科医院。病房由眼科,耳鼻喉科和术后监护房分别构成,共有430张开放床位,306名临床一线护士。

1.2方法。

1.2.1综合护理管理方案的形成:

2010年4月,护理部科务会拟定了一场主题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活动,就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首当其次的任务是加强日常护理管理中的薄弱点。护理部基于多次临床调查和头脑风暴,确定并且统一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护理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制作质量护理操作安全提示等方案。另外,更要求各部门整合自身专科优势和特点制定符合主题活动的方案并推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护理部巧妙地结合了各个部门特点,互相帮助,多谋多虑,积极推进,及时吸纳适合于在全院推广的这一良策使之成为护理部的统一管理方案[2]。一年后,各部门总结活动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评出适合于全院推广的最优选。在这一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体如下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案:

1.2.2护理管理方案:

1.2.2.1实行医护联合查房。自从开展了优质护理,各病房责任护士跟随医生组查房的制度渐成气候。晨晚间医生查房时,责任护士向其汇报分管患者的生命体征,负压引流量,饮食睡眠等情况,在听取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与诊疗方法的同时了解最新医疗进展。截至目前这项措施已在全院各病房实施近两年。

1.2.2.2成立医护联系小组。眼底病成立了由医生和2名眼科资深专科护士组成的医护联系小组。为手术患者提供出院后延伸服务的是作为医护联系小组联系人的护士。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将发给患者2张联系单,主要内容为患者出院2周内的2次免费复查和2周后主刀医生专家门诊的时间。患者复查时,护士会及时联系眼底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于发现术后反应及时处理。若患者出院两周内发生剧烈眼痛或眼压高等不良反应,可直接联系医护联系小组护士为其安排住院和联系医生进行检查,紧急时联系主刀医生处理问题。

2结果

①两年多以来,眼底病医护联系小组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术后咨询和检查,及时处理术后2周内异常反应16例。②上报有关护理安全隐患的案例数量和质量逐渐提升,由2010年的146例上升至2012年的252例,其中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内容涉及护理安全,药剂发放,医疗行为,交接环节,医嘱,设备安全等各类隐患。③而各类不良事件例如发生跌倒,意外拔管,差错等问题也减轻了不少。④“声援会”网站现拥有注册会员130余人,发帖量近900篇,点击率已高达60余万人次。一些倍受网友好评的知识点被反复点击的次数超过400次。论坛的在线满意率测评显示近90%,获得“优秀医学人文案例奖”。⑤屈光和白内障门诊手术患者约有85%在收到服务短信后回复以示感谢。30%患者对在手术当天,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咨询的各类问题得到了护士的满意答复。该服务项目“1部手机+5条短信,在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备受好评。

3讨论

加强医护联合服务进一步促进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如医护联系小组的术后延伸服务,及时咨询并检查了术后患者最易发生的问题,能及时发现术后异常情况进而避免情况恶化。再如医护联合查房使护士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了解诊疗变化,从而避免了患者不满意医护意见不一致等状况,大大提高了护士学习医疗知识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之更加自信专业,获得信任和赞美。除此之外,护士更加了解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法,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生的错误,降低安全隐患。通过表彰更加鼓舞了护士积极主动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

总而言之,依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所实施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案,能够切合实际地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社会效应也令人较为满意[3]。

作者:王艳芳 王燕平 张蕾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

参考文献

[1]朱庆捷,窦英茹,宋静.护理管理改进对综合性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

篇9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 应用

一、引言

随着酒店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酒店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能否顺利赢得新经济形势下的巨大挑战直接决定着各酒店的兴衰存亡。在当前背景下,全面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水平对保持酒店综合竞争力继而赢得激烈市场竞争下的挑战而言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运用较广的先进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正确应用对于酒店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中的深入应用不仅标志着酒店经营管理思想与理念的转变,更是优秀管理方法在酒店经营过程中的全面体现。虽然目前大部分酒店都从思想上开始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盲区与认识误差,管理不科学、不甚全面等问题较为普遍,非常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水平作用的全面发挥。因而,酒店必须在推广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同时,要勇于更新思想观念,正确认识问题所在,只有这样,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在酒店经营管理中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酒店在其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筹划并预测其未来经营活动及财务管理成效,全过程监控预算执行,并持续对照预算目标与预算实际完成情况,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对策,以期有效帮助管理者进行酒店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顺利实现酒店的战略发展目标。可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是酒店实施战略目标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手段。

自上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通用、杜邦公司等应用以后,全面预算管理就以较快的速度成为众多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只有协调与计划功能到目前具备评价、激励与控制等诸多功能,全面预算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综合、从计划实现到战略发展的重要历程,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扮演着日益重要的关键角色。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顺应了信息社会对酒店财务管理所提出的现实要求,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切实提升酒店战略管理能力、高效利用酒店资源、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并利于监督考评、促进酒店成本的节约及收入的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了酒店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它通过财务信息与数据的形式明确提出经营计划指标,并综合考察计划期内酒店各有关资源的使用及来源情况。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十分注重快捷高效的双向沟通。将全面预算管理思想科学引入我国酒店管理实践之中,不仅有益于酒店财务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店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在酒店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1、充分明确全面预算目标

酒店在制定全面预算目标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酒店自身的发展战略,只有确定好了酒店的战略发展目标,才能据此制定酒店的全面预算目标,因为预算目标是酒店战略目标的进一步细分,全面预算管理是切实协助酒店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工具。酒店在编制全面预算时,不能将预算定位的过低,也不能将预算定的过高,过低则使得预算大大少于年底实际支出,预算目标很容易实现就无法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过高也不利于激发酒店经营管理者的预算执行积极性,预算目标偏离实际可能导致员工怀疑预算的适用合理性。酒店应该将全面预算目标看作是酒店战略发展目标在本年度预算的具体表现,在酒店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具体制定预算指标及目标。要完善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酒店首先要进行深入地市场调查以摸清酒店业经营环境,分析自身的经营优劣势,科学合理地定位自身经营管理战略及全面预算目标。

2、科学制定酒店经营预算指标

财务类类与非财务类经营预算指标是酒店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两大类评价指标,前者如费用、利润、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回收率等,后者如平均房价、客户出租率、市场份额等。酒店在制定全面预算指标时应当合理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充分挖潜原则。酒店在经营过程中至少要保证其资本报酬率大于或等于酒店业平均水平,为此,酒店必须深挖潜在的盈利能力,以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为准绳,最大程度地提升其资本报酬率,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二是措施配套原则。与落实预算指标有关的配套措施必须具体且有可行性,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落实措施,才能尽可能降低酒店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才能更好地完成全面预算目标。可参照行业标杆和内部标杆来制定酒店的经营预算指标,行业标杆指的是酒店业整体的各项经营指标,这是由市场决定的指标,先进平均数(行业排列前五的平均数)、行业平均数等,这些指标代表了一定的竞争实力,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酒店业需要不断努力。内部标杆相比行业标杆则更为偏重客观实际,实际也更为容易,它是以酒店以往的实际经营数据为基准,较易获得,但也有弊端,如酒店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可能无法被及时发现且容易逐步累积,使顽疾得不到根治;三是市场原则。酒店预算指标要建立在市场(包含产品市场、客源市场及劳动力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这是由于产品及劳动力市场制约着酒店所消耗的能源费用、食品原料、人力成本等,而客源市场则又制约着酒店的收入及其产品销售价格,其预测目标不能凭空臆想而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预算目标真正实现合理性与实用性。

3、规范全面预算编制程序提升预算适用性

按照“分级编制、上下结合、财务汇总、审议下达”原则科学规定预算编制程序,有效提升预算在酒店的适用性,在编制中要逐步实行零基预算制度,避免员工以个人经验为依据编制预算,要选择能给酒店带来最大效益的经费分配决策方案。酒店经营管理层要充分把握好预算编制各阶段的有关事项。

第一,在目标下达阶段,酒店销售部应在预算管理小组组长(如总经理)的领导下于酒店预算编制起始月份(如10月份)初步预测下年度经济形势,依据酒店本年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下年度销售目标,该目标将作为酒店制定下年度预算的直接依据。总预算目标确定后,将其层层分解至各有关部门及人员,使全员能够准确把握各自的成本控制指标及经营任务。

第二,在预算编制上报阶段,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下达预算编制具体要求及预算分项目标后,各有关预算执行部门及人员应向财务部门提交详细的本部门预算方案,方案的制定可参照本预算年度前几个季度及前几个年度的有关情况,利用平均数思想制定分解至月度的预算方案,对于费用项目应逐步分解至物品单价及其他明细科目。

第三,在财务部平衡汇总预算方案阶段,对于各预算执行有关部门交来的分项预算方案,财务部要认真对待,及时进行汇总与审查。对于与酒店整体管理目标相违背的分项预算,财务部要妥善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报酒店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及时将审批结果反馈至各有关部门,并与其共同协商,提出平衡综合的建议,说明修改的必要性及原因,以使其顺利接受预算调整,避免冲突,加强相互理解。

第四,在预算方案审批阶段,财务部应依据调整后的各部门分项预算进行酒店总体预算方案的编制,对于分项预算中不符合酒店整体经营目标的事项,预算管理小组应督促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以调整,经过这个过程财务部编制出酒店总体预算终稿提交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后再报上级单位审批。

第五,在财务预算执行阶段,财务部负责将总预算指标逐步分解成明确详细的指标体系,结合酒店自身的考评办法,经酒店管理层审批后正式将预算目标下达至各有关部门加以执行。

4、加强酒店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过程监督

预算执行不仅要注重事后的差异分析,更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过程监督,使酒店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按预算计划顺利开展。因而,酒店不仅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等规章制度,还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完善酒店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执行过程监督,及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并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其为完善业务技术而出谋划策;三是实行预算执行“责任到人”制度,使酒店全员人尽其责;四是实施预算指标归口管理,监督职责由酒店财务部负责履行,其他各有关部门及人员是预算指标的归口管理者,也是监督人;五是源头控制酒店成本费用支出,采购须采用招投标及申报批准管理方法,严格遵循四比原则;六是遇事多进行民主决策,全体酒店员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此外,对酒店而言,收入指标在其所有预算指标中地位最为重要,这是由于销售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决定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酒店必须提前启动销售预测,做好市场调研,分析竞争形势,在确定本酒店市场地位后首先编制收入预算,以统筹指导酒店其他预算的编制。

5、深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健全预算执行考评机制

作为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的部门,酒店财务部除了要密切关注成本费用支出情况,更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预算执行偏差,并挖掘差异背后的原因,可在酒店的例行会议上给予通报并提出纠偏措施,甚至可以提请酒店预算管理小组对个别预算方案的调整进行审议。同时,要健全以考评预算指标为主的预算执行考评办法,严格兑现奖惩承诺。目前根据预算执行来考评酒店各部门的工作业绩较为普遍,为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必须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评密切结合起来。考评指标不应局限于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还需要其他一些如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员工创新能力等辅助考评指标,使酒店预算执行考评工作实现预期的效果。此外,考评要切实起到罚懒奖勤的作用,对部分超支费用要不奖只罚,以防个别部门的成本乱开、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只有深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进一步健全预算执行考评机制,才能有效提升酒店全员的预算执行积极性,提升酒店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全员凝聚力及酒店的综合竞争力,最终有益于酒店经济效益的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管玲芳:平衡计分卡在酒店全面预算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2(2).

[2] 顾绵清: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饭店现代化,2009(1).

篇10

关键词:病案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研究显示:医院病案管理作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当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这些问题使得医院对于病案资料的利用度较低,无法发挥病案资料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指导价值,故而导致了一定的不良事件产生[2,3]。特别是在当前新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促进之下,大量的医改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实,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所提出的研究更加的具体[4]。在这一背景下,提升医院病案管理工作质量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当前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比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与价值。

1.2方法

1.2.1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病案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意识上不够重视:当前绝大部分医院管理的中心为医疗服务,对经济的关注高于对病案管理工作的关注。病案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的科技型档案之一,没有在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相应的价值与功效,一定程度上造成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长;②病案质量低下,信息利用率低:一份完整的病例资料除需要涵盖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以外,还应当覆盖包括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以及疾病护理在内的相关内容,但当前部分病案在资料信息上不够详实,书写记录不够规范,甚至存在胡乱涂改的问题,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③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医院缺乏集中组织病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故障制度,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缺乏对病案管理工作的系统认知。

1.2.2 病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病案管理工作加以完善:①促进病案管理规范性的提升:病案作为能够直接反应患者疾病临床治疗干预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医师大多是通过借阅的方式展开对病案信息的研究。病案的借阅管理,在医学教学研究、公检法和保险等方面都有涉及,所以需要对病案的借阅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病案的借阅中,不能够把病案的原文本给相关部门。要借用一些扫描的文件。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建议医院方面购置专门的扫描仪和打印机设备仪器,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把病案带出病案室,一方面为患者保守秘密,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借阅的服务;②促进循环性监控工作制度的全面落实,推行基于三等级的循环监控机制:加强"三级循环监控"是加强责任落实的重要措施,即主治医师对住院医师、科主任对主治医师、职能部门对科主任的监控体系的建设,各级都要把握好质量关卡,积极加强监控和反馈,及时修改审阅病案,对病案的质量管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③引入质量管理理念的方法,提高相关病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病案管理中,有关医疗文书的书写、诊疗资料的记录等关键工作环节流程得到规范。特别是针对分类、等级处理后的病案资料而言,需要安排专人进行保管,严禁对这部分资料数据进行涂改、伪造、或窃取;④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改变被动的服务方式,提高病案信息资料开发的主动性,通过统计、归总等方式,定期面向医院领导、管理层人员提供阶段性的病案信息,拓展病案资料的利用途径,将病案信息的利用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包括医院管理、医疗保健、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科研等多个方面当中;⑤重视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医院方面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岗位,制定对应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特别重视对病案管理专门性人才的培训,定期在岗学习、专家讲学、外派参加学习班等均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将学习情况与晋升、与绩效挂钩,及时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更新相关人员的病案管理理念与知识。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当P

2结果

在医院落实相关病案管理措施后,病案质量完善率、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数据,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3讨论

在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数量迅速提升的背景之下,医疗卫生服务开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病案资料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完备性方面上来说,都取得了相当长足的进步。有关研究中指出:健全、有效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与措施有助于维护医院医疗环境的和谐、稳定,在降低医疗纠纷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过程当中,针对当前医院病案管理在思想意识、在信息利用度、在人员业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在重视对相关法规、标准的宣传与学习基础之上,促进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与病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融合,同时通过引入质量管理理念的方法,提高了相关病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加强对信息资源开发质量的同时,更进一步重视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在以上相关措施的引导下,病案管理措施实施后,病案质量完善率、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数据,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当前医院在病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通过对病案管理规范性的提升、推行基于三等级的循环监控机制、提高信息利用率、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提升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等多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锋,陈剑铭.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3):192-194.

[2]唐丽华,沈玉梅,朱崇光,等.质量控制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