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优点

篇1

【关键词】国企 新入职大学生 思想教育

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完善进行的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离不开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企业做大、做强,那就要抓住竞争的核心。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新入职的大学生又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力量,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国有企业新入职大学生的流失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进行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首先就要对新入职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一、分析当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把握其在选择企业的心里状态

一是由于近年的就业压力大,很多大学生存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即在没有找到理想单位的情况下,先找到一个落脚单位再说,然后在工作中再慢慢地寻找合适单位。二是人才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规划认识不够,盲目就业。三是择业时易受家人、学校、朋友的影响。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深刻的认识,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二、分析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便于采取具体的思想教育措施

大致说来,新入职的大学生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上进心强,工作生活有激情。 二是应变能力强,适应能力较强,敢于有独特的见解。三是心高气傲,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四是理论知识稍差,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五是从学校到企业,可能出现不适应企业文化及企业一些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情况。六是学习力强,较容易沟通,容易接受新事物七是涉世不深,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诱惑。

了解新入职大学生思想特点以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但是这个“药”不能是一剂“猛药”。“药”下得太猛不一定就是好药,需要的是一整套,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上岗之前的引导培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次培训做得好与差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下一步的工作激情。因此在上岗之前,要树立新入职大学生正确工作观念,让他们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能马上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也就是可能出现的“现实冲击”引导培训最重要的目的就要将这种“现实冲击”的矛盾降到最低,就应该包括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介绍公司的文化理念,基本管理制度,再进行必要的沟通技巧演练,确实让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在具体工作中进行逐步引导

年轻人最怕闲,工作不忙,没事干便容易导致逆反情绪和消极情绪,我们公司一直提出来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有目的地让他们一步一步熟悉工作,然后真正做到得心应手,也可以避免由于工作任务一时过重导致的压力过重和不知所措,而且“具体”工作不仅仅是说有事可干,还应该包括有“责任”要担,一个人只有身上有担子,有责任才会更加仔细地去摸索,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会觉得是一种信任。

五、树立员工归属感

员工归属感是指员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公司要通过座谈会、举办各种活动、慰问等各种有效形式让员工有种家的感觉。愿意将自我价值和公司的价值连接到一起,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个体与企业的双赢。

六、随时注意工作过程中的思想动态

一般说来,刚入职的大学生首先都是安排在最基层的岗位轮换实习,基础岗位很重要,但相对说起来创造性不大,固定的、相对简单的操作较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后,很多人会开始出现厌烦情绪,而且会在整个团体中蔓延,如果控制不及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员流失。

七、“三多”―多沟通、多鼓励、多即时表扬

“沟通从心开始”,我们的沟通不仅仅应该有上下级之间的谈心式沟通,也应该有朋友般的聊天。朋友之间才能更好地敞开心扉,进行吸纳。另外,多鼓励、及时满足员工的成就感是很重要的。

八、建立健全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建立不同的发展通道,并通过纵向上的职务晋升、横向上的通道转换和向核心岗位的水平移动,为员工提供多重职业发展通道,使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最大限度地同公司的发展保持一致。让各类员工都能看到自己的晋升渠道。便于他们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为之努力奋斗。

篇2

关键词:先秦时期 儒家文学 人文哲学思想

一、先秦儒家文学作品的总体概述

先秦时期是儒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孔子是这一学派和思想的创立者和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在先秦时期,有关孔子的思想著述当中,主要包含在《论语》《大学》《中庸》和《易传》当中,这是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思想最为闪耀的依据。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中,涵盖着孔子对人文哲学思想的一些思考和观点,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庸”之道的人文哲学思想,这是孔子和有关孔子的著作当中,可以总结出来的有关他在人文哲学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思想。《论语》这部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是他弟子和再传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作出的努力的思想结晶,成为对后人影响非常深远的一部儒家必读书籍。先秦时期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就是孟子,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在《孟子》当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孟子》这本书是记录他本人言行的一部汇编,是他和自己的弟子一起努力编写成册的,主要记录的是孟子的语言和他在政治上的一些看法以及行动。在这部书当中,主要可以总结出孟子在思想上的性善论观点,这也是这部书和孟子本人的人文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先秦时期儒家学派还出了另外一位伟大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荀子,《荀子》这部著作是荀子思想的结晶,虽然在个别观点上和前面两位代表人物会有一些不同,甚至是对立,但是就整部《荀子》来看,其中的人文哲学思想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

二、先秦儒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哲学思想的总体概述

先秦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诞生和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三位代表人物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传承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孔子创立了这一学派,在其代表作品中,提出了他的有关人文哲学思想。孔子强调的是通过中庸之道来达到处世为人,这可以说是孔子人文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他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和弘扬上,也有不朽的贡献。他主张民贵君轻,极力反对发动武装、进行征伐,可以说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荀子虽然是比较另类的一位圣人,有别于孔子在人文哲学思想上的重视“仁”,也不同于孟子在这方面的强调“仁义内在”,荀子主张一切讲究客观的“礼”。

三、先秦儒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一)儒家的处世原则

在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文学作品当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人文哲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儒家的处世原则上。《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一个热爱真理的人来说,为了得到真理,即使是牺牲自己性命也是值得的,这种人文哲学思想很好地支持了那些为了真理不断坚持和拼搏的人们。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把追求真理放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一个人不追寻真理就是枉费生存,我们作为一个有行知的人,必须要保持着一颗不断追寻真理的心,只有不停地向真理靠近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哪怕是早上得到真理,在晚上死去也是可以获得永恒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信仰真理,维护真理,坚持去追求真理,才能不断地领悟到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其次表现在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上,从儒家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儒家所主张的是希望知识分子可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的是作为知识分子必须担负一定的历史责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自己应该有的奉献。最后表现在儒家还特别注重讲究个人的气节。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孟子》当中也有相关的论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对财富上的认识

我们在儒家经典文学作品当中,发现值得我们现在还要学习和继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对于财富的认识和态度。儒家表现的是对于财富的不在乎,甚至是摒弃和轻蔑,因此,儒家的先贤们都各个俭朴,言行一致。《论语》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作为老师,大加赞赏自己的得意弟子颜回所坚持的简单生活。《论语》还记录了孔子对于富贵的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将金钱财富看作过眼云烟一般的圣人态度,是我们这些后人的巨大财富。《孟子》中详细阐述了孟子关于财富的看法:“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就是孟子的直接表露。他认为,一味追求金钱,会使得一个人失去更为重要的仁德。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理解孟子在《孟子》一书当中阐述的这些有关人文哲学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准确对待财富,去享有一个完美而有价值的人生。在谈到社会公平的时候,无论是《论语》《孟子》,还是《荀子》,都有详细的解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这是《孟子》中记载孟子极为严苛地道出他对社会不公平的呼声。由于在我们的儒家思想内涵当中,先哲们都提倡的是积极地对待社会财富,这为我们后人在面临金钱选择的时候,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在崇尚节俭、强调社会公平的人文哲学思想下,我们应该接受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把这样正确地对待金钱和财富的观点,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去,以此达到人生境界的新高度,从而追寻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三)儒家对和谐的主张

在优秀的儒家文化当中,经典的儒家文学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蓝图。在《论语》中有具体的特征表现,在《孟子》中有详细的行为准则,在《荀子》中提醒人们注意发挥我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庸》中也有处理一些有碍于和谐的很好方法。儒家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中流砥柱,一直都是主张和谐,向往美好,这也是儒家留给后人的优秀的人文哲学思想的精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是《中庸》中阐述和谐的话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大也”,说的是世间彼此都是共生共存的,我们应该发挥我们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去帮助周围的一切,这样的话,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符合天地之间变化进步的规律,也是和衷共济的具体体现。《孟子》中的阐述更为具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美好社会的向往和真实表达,九州之内和乐温馨,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还补充:为社会进步,促进和谐的人,正是作为君子的条件,圣人们给我们描绘着美好的和谐社会,我们可以在这些先秦儒家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到答案,蕴藏在这其中的人文哲学思想,可以成为我们当今社会学习的榜样。 语

结语

在浩瀚的儒家文学作品当中,一些经典的文学所承载的人文哲学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光彩熠熠。在当今的社会,我们仍然强调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可以为我们的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支持,通过分析阐述在先秦儒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哲学思想,详细从《论语》和《孟子》等著作当中为大家挖掘出其中的优秀人文哲学思想,以供当下社会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3

继三年前访台后,史景迁、金安平夫妇再度联袂现身台北书展,向读者演绎两人的新书,并且进行罕见的对谈──变局中的儒家知识分子,让外界得以窥见这双爱智眷侣所激荡出来的灵魂火花。

携新书翩翩而来

史景迁的最新作品《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锁定了明代散文家张岱的一生。张岱出生于父祖家人均以考取功名、经世济民为首要之务的书香门第,却始终未曾中举。在他长达80余年的一生里,体验了改朝换代的局势下,知识分子内心的冲突、茫然以及思索。藉由这样一位中国文人的私历史,史景迁企图勾勒出大时代的全貌,也探讨儒家的传统,如何因受到政治递嬗影响而变化。

张岱不曾在明朝任官,以文学作品扬名,耗费后半生努力修纂明史。史景迁选择铺陈追索这样一位与他自己生命向度、心性都有些类似的中国文人,不仅饶富趣味,也颇具自况的意思。张岱文采非凡,观点卓而不群,写史不入流俗,史景迁恰恰同属此等人物,这使得书迷在读《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时,十分过瘾。最有趣的是,史景迁写作时,仍保持他一贯的谦逊低调与活泼顽皮,并不点破或明说,也让人有更多“张岱耶?史景迁耶?”的想象空间。

金安平新出炉的书则是《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台湾最古老也最兴盛的孔庙位于台南,在台南安平出生、成长至12岁的金安平,是如何看待这位千古以来被奉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伟人思想家呢?而庞大的、环绕着孔子所构筑起的儒家体系,在一位拥有台湾经验的华人女性历史学者眼里,又是怎样的一种哲学?

夫妻擂台头一遭

史景迁笑着透露,两人在写作研究时,经常是对方的第一个听众与读者,但公开在许多人面前提出对彼此的质疑,却是破天荒头一遭。他对金安平理解的孔子感到好奇,想知道在她的观察里,孔子是怎样取得所谓的“天道”的?此外,史景迁也对孔子长达13年离乡背井、充满危险艰辛的困苦旅程感到不可思议:“投入这样的旅行与磨难是必要的吗?对孔子的思想有什么影响?”而在治学方面,史景迁也注意到金安平新书的文献,多提及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学者的数据:“为何特别看重这些考证考据,而不想引用以直接诠释经典为基础的宋明理学?”

对正史之外的文本,向来怀抱极高兴趣的史景迁,也直接问金安平,除了《论语》等“官方”经典,孔子生存年代所遗留下来的竹简,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是否可以帮助她更加理解孔子其人与思想呢?主张写史不可尽褒无评,臧否笔下历史人物不遗余力的史景迁,更是对孔子的崇高地位提出挑战性的麻辣问题:“从早宋至以来,孔子的言行化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以至于文人的仕进、功名利禄与儒家思想画上等号。你觉得科举造成的独尊儒术,对于孔子的儒家哲学,究竟是帮助成就,还是贬低呢?”

拥有密西根大学数学学士学位的金安平透露,历史与数学的共通点就是“思考”,她因此非常享受与史景迁辩证、脑力激荡的过程。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许多孔孟老庄故事的金安平,长大后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孔子的“天道”,她认为是一种为学与做人密不可分之道,就像是孔子的教学与生活从未分割一样,“先秦甚至更早的哲学家,都深谙这个道理。”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旅程,金安平认为对他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至大,而且至关重要。“当世界处于混乱崩溃之际,孔子毫无选择必须离开他的家邦,他必须带着他的跟随者,也就是他的学生们,包括子路、子贡、颜回,沿路学习、相处,并且从中参悟天道。”金安平指出:“智慧与苦难相伴而生,虽然是看起来很老套的思考逻辑,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在别的文化里也适用。许多西方的圣贤或者哲人,同样会只身前往深山或荒野独处,以求思考透彻,体悟出人生之道。”

金安平说,宋明理学,多属朱熹等各家批注孔子言行,清乾嘉学者不厌其详、多元精细的考据,提供了不同的孔儒思维,不再只是“指南式”地理解孔子与儒家思想,而是帮助建构另一套,或者允许人们看见与宋明学者诠释截然迥异的孔子儒家哲学,“开放对孔子与儒家哲学的想象空间。”

对孟子、荀子也有深刻钻研的金安平甚至语出惊人地表示,她发现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儒家思想的分别其实并不明显,许多政治或道德上的议题,先秦诸子百家都是殊途同归:“到汉朝才出现分歧相左的学派。”金安平主张,融会贯通百家争鸣的主张,取其精华,是现代历史学者的艰巨责任也是挑战。关于中国千百年来崇孔儒成科举八股之术,金安平认为:“是两面刃的做法。缺点是让孔子儒家思想流于求官禄的形式与功利,优点是,至少养成了中国文人表面上都必须以孔儒经世济民为本的治学观与处世态度。情操虽有高低之别,但存乎每个读书人的心里,书生自己可以取决要往上或者往下。”

处乱世,天道是他面对的最大重担与危机,“那么张岱呢?”金安平问史景迁,像他笔下的张岱这样一个文人,所面临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最艰难的抉择又是什么呢?

史景迁笑着回答:“其实,张岱所面临的,并不比孔子简单。”他指出,明朝灭亡时,张岱48岁。40岁以前,出身仕宦家庭的张岱衣食无忧,游山玩水,收藏古玩,谙园林布置、懂音乐、擅弹琴、制曲、品茗、赏戏,但在逐渐步入老年之际,张岱却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张岱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被各种竞逐的残暴、野心、绝望、贪婪力量所撕裂而土崩瓦解,蒙羞以终,其藏书逸毁,亲朋好友也四散,张岱的心里发出疑问:“文人对国家的忠贞是什么?效忠自己的国家民族,是不容抹灭的天性吗?”史景迁指出,张岱身旁的好友与亲人纷纷选择自杀,成了张岱在心头挥之不去的痛,以及永恒的拉锯命题:“应该在异族的统治下继续活下去?还是干脆了结性命殉国?”最后,张岱选择不入清为官,但在野编纂明史《石匮书》,以自由的笔,与明代遗儒的知识分子姿态,描述书写他所眷恋深爱的故朝家国,夺回并保住对于历史的诠释权。

史景迁过去专研康熙、雍正年间的清朝盛世历史,但这位史学家坦承,张岱提供了汉族与“异族”交替、朝代更迭的历史新着力点,让史景迁对明儒发生兴趣:“也帮助我去思索四百年前的生活与美学。”

“张岱嗜读历史,也着迷于写史,但他对历史始终抱持好奇怀疑的态度。”史景迁认为,张岱开始书写那些让他传颂后世的小品文学,是因为读史之余,他发现也意识到自己想解决历史中的问题,这应该也是张岱日后投身历史编纂与书写的重要动力。

关于张岱笔下的历史,史景迁说,原本是以350万字洋洋洒洒记述盛明,后来不禁写到明朝衰亡,张岱披头散发,不做满清人打扮,拖携着厚重的手稿躲到山林之中,足见其护史之志切。

史景迁坦言,史家仿佛天文学家,历史书写也犹如月相盈缺:“纵使月有圆缺,仍不妨人们对历史全貌的了解。”史景迁说,张岱非常清楚自己修史的动机,并且意识到知识就是一种诠释的权力,知识如何呈现永远是最大的难题。“但皎洁的明月终究会回来,史家不必刻意弥补史缺,就像历史小说不是被承认的正史,但每个朝代,这样的文学作品都能某种程度的填补历史的空白。”史景迁说,身为一位史家,甚至必须主动创造历史的空缺:“意识形态永远都会让历史有空缺与待填补的空间。”

关于文人学者与帝王两种不同的人物,史景迁如何描述他们的差异?他表示,这两种纪传,其实很容易区别,因为可供查考研究的历史来源南辕北辙:“譬如康熙雍正这样的皇帝,自然会有许多来自官方的资料。而妇人王氏,就必须参考许多当时的地方志、税赋、震灾、法制史与犯罪史。”史景迁说,但他试图从帝王身上找到人性的部分,这是为何他偏爱康熙雍正或乾隆的原因:“他们固然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但也都是很有天份的人。从他们创作的书法、艺术,甚至是以朱砂眉评批注的宫廷文件,都能观察他们的性格与行事作风。”史景迁透露,他只能透过山东地区的相关记载,得知当时的妇女死亡,仵作不得亲自验尸,必须透过地方上年长且具有公信力的妇女对尸体的观察转述,才能够判定死亡的原因。“对于王氏这样一个终生没有办法书写阅读的人而言,我根本无从得知她真正的感受,对于她被亲夫谋杀的原因也只能旁敲侧击的推测,想象空间很大。但是康熙雍正这些帝王,我不但能知道外界是如何看待、评价他们,还能从其闲暇逸趣之中,得知他们脑海里在想些什么。”

篇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中国 北京 100038)

【摘要】《白鹿原》是实先生用六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大作。这部小说是由肥沃的白鹿原文化土壤所孕育的。小说演绎了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传奇故事,以有着“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展示出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真实的再现出20世纪时期中国国民的生活状态。小说从头至尾都都蕴含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文化、宗法文化、民俗文化等,都给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关键词 白鹿原;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宗法文化;民俗文化

0前言

《白鹿原》在创作完成问世之际,引起了当时文坛的一时轰动,评论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至在当今文坛仍然有着无法阻挡的魅力。本篇文章的主旨就是通过《白鹿原》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出《白鹿原》中主要的几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以及在未来的前进方向上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明确的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该坚持和摒弃的地方。

1儒家文化

《白鹿原》所展示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全面而丰富的,几乎涉及到了中国各方面的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着漫长历史的儒家文化。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古老的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有着独到见解,也不难看出作者对儒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有着个人理解。

1.1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在《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个,第一是儒家文化的精神代表人物朱先生,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具有“灵魂”性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捍卫者,他是儒家理想、精神的象征。他饱读诗书、明达事理,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一直都遵从着儒家思想的教诲从不做超出儒家教诲的事情。朱先生始终践行着儒家的传统规律。但最后他也难逃悲剧的命运。他最终的命运就是儒家文化的命运。代表着儒家文化的衰落。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白嘉轩,在他身上既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局限性的表达,又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优秀儒家人格的赞扬。他是儒家传统道德的实践者。他虽然没有系统的接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却把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合于日常生活中,他用自己的行为给白鹿村的村民树起了楷模。他始终坚守着“耕读传家”的古训。他是儒家文化优点和局限的体现者,也是作品中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1.2儒家文化的表现

在《白鹿原》中儒家文化几乎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始终,主要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和一些情节安排以及事件的发生来表现。在这里我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仁义和孝道来看儒家文化。儒家道德的核心是“仁”、“义”。那么在作品中仁义的体现主要是在白嘉轩身上,他始终也以仁义宽厚的态度来对待白鹿村的村民,不论谁找他帮忙,他都不遗余力,他为民请命,带领村民共度难关,尽心尽力的为村民谋利益。以“仁义”对待每一个人,他的这些举动使得他在白鹿原上有着很高的威望。

从孝道这一方面来看儒家文化,这一点也体现在白嘉轩身上。儒家有云“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对白嘉轩来说,传宗接代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为传宗接代他娶了七房媳妇,又经历了这几个女子先后死去的痛苦,精神上饱受折磨,他也没有因此退缩,从而完成传宗接代。我想一直支撑着他的力量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吧。当然在作品中几乎无处不存在儒家文化,从而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以及对人的影响。

2宗法文化

宗法制度在中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中国传统的家族中几乎都有宗法制度的写照。有着宗法思想的白鹿原村民希望的是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繁衍后代的稳稳当当的生活。在宗法文化的影响下白鹿原上的这个大家族很团结,面对困难他们能在宗法下的大家长白嘉轩的主持下一起面对并且战胜困难。我们可以看到宗法文化下比较有利的一面,但是这种宗法思想阻碍了人民先进思想的发展,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发展,阻碍了时代的进步。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意图也可能是揭示在白鹿原中的宗法制生活方式的落后、愚昧,指出封建礼教对人的危害,对宗法制度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2.1宗法文化的代表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我认为宗法文化最具有的代表人物有两类。一是一直盲目的崇拜着宗法思想的白鹿原族长白嘉轩,二是发出反抗但最终未成功却被宗法文化所迫害的悲剧女性田小娥。《白鹿原》中,白鹿村就是一个大宗族,白嘉轩被立为族长,他始终遵从着宗法文化下的礼仪规范,行使着族长的权力、履行着族长的义务。他会自觉的维护着宗法文化中的各种礼仪规范。所以在作品中,他是典型的宗法文化维护者。

在作品中,生活在宗法文化规定下的女性都难逃脱悲剧命运的结局。田小娥,一个不幸的女性人物,被父亲包办婚姻,她没有尊严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她发出了反抗,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宗法文化对这个追求爱情和尊严的弱女子进行残酷的镇压。这明显的揭示出封建宗法文化的吃人本质,写出封建宗法制度对反抗之人的残害。

2.2宗法文化的表现

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宗法文化的第一个体现是祠堂。祠堂是宗法制度下的产物,族人们在祠堂内祭拜祖先、商议族事。作者就是通过对祠堂的详细描写来表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文化,从而更好的表现出《白鹿原》是一部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的小说。宗法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白鹿原中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乡约。在乡约的管理下白鹿村的村民感到安心,消除了他们的恐慌。可见宗法制度的强大和深入人心。

3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民间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白鹿原历史悠久,以农耕为生,有着自己数千年的原始信仰,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有很多方面,如婚俗、丧俗以及其他方面。

从婚俗角度来说。在小说的开头,就仔细的描写了白嘉轩七次娶妻的过程,白嘉轩娶了几房媳妇死了几房,她们的丧礼方式极其简单。而白秉德老汉的丧礼方式繁杂而又正式。从而可以看出其中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作品中作者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通俗的,因此能够受到民众的接受与喜欢。这是一部民族与通俗相结合的小说,带有强烈的民俗意味,充满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所以它对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所以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既不能一味的肯定也不能一味的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参考文献

[1]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60.

[2]实.实文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4.

[3]唐云.觅我所失:论《白鹿原》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和留连[J].小说评论,1995(1).

[4]郑万鹏.白鹿原研究[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李一蠡.漫说等级制、宗法制和家长制[J].炎黄春秋,2001(6).

[6]周循.《白鹿原》的关中文化特色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2(1).

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式;家具;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今天我们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说1840年中国在之前所创造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事物及人是内在修养,强调以人为本,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崇尚追求自然之美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有着水墨画含蓄、简洁、淡雅、形神兼备的风格,道家主张无为自化,得意忘言,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佛学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学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1]。尤其佛教在唐代流行,其时期的很多画作都表达了禅宗的“放下”理念。儒家重理,提出格物致知,提出了“用力少,见功多”的原则。早先未来学者HermanKahn称:儒家文化在东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甚至中国,都不可能如此快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2]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道德经》中论述的“恍惚”和“不存在而有”的宇宙观,与当今的混沌科学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它在早期人们认识世界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上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有时为了追求这种和谐又使人们在创新改造上产生了限制。

二、和式家具

1、和式家具的风格

和式家具,主要以纯净清新为主要基调,给人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随着装修风格的变化,和式风格的居室——和室,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很多家庭开始选择“和洋并用”的装修方式。“和”室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它可以表现出平和悠长的意境。从天花板到地板都是最天然最质朴的材料,多用原木、席、竹等,同时尽量保持原本颜色不加任何修饰。

2、和式家具的特征

特征一:中心结构在家具陈设方面,十分喜欢井字之类的九宫格布局,爱好回字家具摆放,鲜少用家具做隔断,追求一种空旷的美感。特征二:自然风格和式家具多用天然的材料,装饰上也是,就连景观等也用天然的材料。特征三:清新朴实的装饰色调和式家具多为中性色彩或是非常淡的饱和色来做点缀,大多都是不饱和的颜色。因为他们在设计中追求一股禅意,色彩太过跳耀则会丢失了原有想要寻求的东西。

3、和式家具的发展

1)传统的和式家具传统的和式家具设计,明显是多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具的设计不张扬,崇尚内敛与克制,常用简朴。不露锋芒的自然的材料,涂饰多保留木材原有的纹路,创作出小巧而纤细、平稳而沉静的美感,使得和式的传统家具设计中间充满了感染力。2)现今的和式家具日本的现代家具主要是简洁精干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出家具本身质朴的魅力,它比繁琐的堆砌一些以及毫无意义的人工做作的装饰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在家具的造型多采用非对称的造型,这种非对称的造型,在设计上更为自由与放松。他们试图打破一种规矩的形式,非对称被认为是和式设计艺术中独有的特质。和式家具设计,可以使人感受到日本设计艺术中纤细的个性和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和式家具的发展和创新日本是一个有着强大模仿能力的民族,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在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敢于大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与技术并以此激发本民族的创造性,最终以日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方式来展现给世人,这些方式让和式现代家具设计既保持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又发展了西方文化的特色,组成一派。由于战后日本科技的高速展开,受这股力量的推动日本特有的“HI—TECH”产品,其许多作品都科技感十足、造型夸张、构思精巧。还有一种家具是Q版类家具。最后也是最受大众追捧的回归自然类家具,这种是和式家具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有和式家具代表性的家具类型,在国际上也是和式家具的代表。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和式家具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传统家具的风格是吸收中国汉唐文化并结合自己本民族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在日本奈良时代,是学习唐风最昌盛的时代,而唐朝时期我国崇奉儒家思想,唐太宗更是尊称孔子为“至圣”,奈良时代基本上承袭唐朝的制度,由此可推测一定也是深为信奉儒家思想。

2、中国传统文化对和式家具影响的代表特征

在家具的造型上,一眼就能看出和式家具受佛教影响很深,大和民族也是个善于总结创新的民族,现今的和式家具上逐渐发展出了其特有的东方禅味。尤其在座椅的线条中,隐约可以发现好似枯山水感觉的弯曲线条,不多加繁琐的装饰,更重视家具本身实际的使用功能,深具禅味。日本的格子门窗是中国的宋朝时期传入过去的,而以直线为主的家具设计与和式建筑的室内装饰风格相统一,与建筑里面结构外露的木梁柱相互呼应和谐存在。在款式宽大而低矮的家具中,在有榻榻米的简约房屋中,在贴有纸的推拉门窗的空间中,你可以放松神经,席地而坐或随意而卧。

四、总结

篇6

[关键词] 城市规划;影响因素;规划思想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一座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居民区,更是天然的集生产、消费和服务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场所,交通运输的中途站,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建设场地,也是进行政治活动和政府管理的空间。

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型甚至特大型城市的土地资源集约发展的问题,还有中、小型城市的急速扩张以及在全国大规模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同时城市规划是要在经济文化、社会科技、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人口流动、空间安排等方面对城市未来的20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做出一系列的统筹规划,并依法执行,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长远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并尽量避免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原则性的重大调整[1]。

1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站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角度上,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在经济上相互影响、并具有各种功能的集合体;不只是权力的集中表现,更是文化的集合[2]。

1.1 基地因素

基地作为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缩影,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包括气候、土地、水文、植物、地形、建设等多种要素[3]。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不好就会给一个城市的规划带来生活、交通上的不便,严重的更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由于未考虑山谷特殊地理条件致使汽车尾气在城市上空堆叠因而造成严重污染的美国洛杉矶市;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好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居住的方便、城市的美感,还会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1.2 政治因素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城市规划对于一定范围的利益选择往往不能顾及所有者的利益,通常是偏向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忽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规划的本质也就是政治上的选择。正确的政治选择可以给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例如,“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就给西部城市和东北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1.3 经济因素

城市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培育[4]。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城建最基本、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同时也是城建最根本的动力。一方面,经济是城市规划的外部环境,是实施规划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各种城建项目,尤其是房地产公司为追求最大利益化,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是以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而为城市量身定制的综合部署与发展计划。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与国民经济计划应该相协调一致。

1.4 文化因素

城市不仅是建筑的群集,更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形象的刻画,它以其特色的建筑物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组织形式,也即城市规划,综合反映其物质文化文明。由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历史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因而不同地区的城市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风格差异。当今的城市风格是昨日城市规划的体现,是各时期文化特色的积累的结果,同时,各时期的城市文化又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起指导作用,从而使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得以延续。总之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在其建筑的形式、色彩及其组织形式。不同的文化,其对建筑色彩的理解也不同,比方说,回族人崇爱象征活力代表生命的绿色,日本喜爱代表着旭日东升的橙色等。

2 城市规划思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理论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城市空间的发展走向成熟。诸多的规划思想在城市规划学中百花齐放,有百家争鸣之势,同时又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创新,继而形成了庞大的思想体系,例如:以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风水思想、师法自然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讲究的是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其一切建筑都要受礼的制约,例如宫殿、庙宇、府宅等,因而其城建以对称、整齐、四方以及等级为特点;在崇孝的主张下,出现了以二合、三合院为主、适合大家庭居住的合院式住宅。

2.2 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人合一”,即“方位自天”、“礼序从人”、“天人感应”的思想.我国古代以“四象”作为建筑方位的选取依据,比方说中国的合院式建筑就是以东南西北为正位,以坐北朝南为尊。除此之外,象征十二月加闰月的唐长安坊里、象征的皇城南面四行坊里等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3 风水思想

风水思想源自对地景的崇拜,通过赋予自然环境一定的象征意义,来达到建筑与环境结成有机整体的目的[5]。例如风水倡导的“三环水抱必有气”、“曲径通幽”思想,它所体现的自然观、世界观以及伟大的实践意义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中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4 “反规划”思想

“反规划”是指先将一个城市的生态基础元素――绿地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并在保证其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规划,即先规划城市的生态基础元素,然后再进行城建规划[6]。和传统规划方法不同的是,“反规划”的优点在于其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且并未对环境造成破坏,符合当今时代持续发展的要求。

2.5 “非确定性”思想

以往的规划思想都是通过对未来的人口、城市格局和城市发展方向等的预测来对现有城市进行规划。这些思想的缺点是其都忽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城市的复杂、开放性.“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是对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辨证发展,它并不否定城市系统的不确定性,而是通过“不确定性”的城市规划思想来赢得最大的城市规划效应[7]。

3 总结

以上所述的影响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制约、影响着城市规划,同时对城市规划者认清城市问题和城市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彤.浅析影响我国城市规划的因素与显著问题[J].城乡与环境.2012:487.

[2]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乔自成、庄继生.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地因素[J].规划设计.2012:94.

[4]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J].经济师.2012(3):48-50.

[5]于期事.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德育,韩本传统德育,特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98-02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指与现代道德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之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倾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指的是正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显著特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精神。它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的肯定。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型的,是“乐感教育”;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发奋图强的群体本位思想;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具体特色表现如下:

(一)强调伦理本位

所谓伦理本位,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情观念之上的,其以孝悌等伦理关系和封建纲常为原则,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

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一直就是伦理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也是道德伦理教育。具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伦理次序和规范的遵守。在此过程中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始终体现着和谐人生、稳定社会的基调。孔子德育内容博大精深,而核心则为“仁”与“礼”。仁,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孝是仁之人伦之根本,因此儒家伦理体系中最大特点是注重家庭,伦理始于家庭,由家到国,家国同构,十分注重国家和家族观念。

与此同时,儒家道德教育还强调礼教,所谓“克己复礼”。礼是指遵守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这样就把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把法律道德化,也把道德法律化了。使道德具有了政治与法律的强制力,使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念,成为治政、治国的政治指导。

(二)追求理想的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儒家的理想人格,强调培养具有“仁”和“义”的“内圣外王”的君子。所谓内圣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身养性;所谓外王主要是指为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内圣的目的和行为化。因此按儒家的人格设计,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本,知识是人的外化凭借,政治则是人由内通向外,用道德和知识来改造、美化现实社会的途径。因此,这种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的传统教育如何实现理想人格的达成呢?那便是克己修身。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的自省,反映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体现出道德必须通过人的内心信念来外化,是一种以自觉和自律为基础的要求。但如果这样自省的方式变成了硬性的约束,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碍性因素,成为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性、进取性的精神枷锁。

二、韩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韩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指从中国吸收而来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克服“非人化”,实现人的价值,培养世界公民精神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德育,对以后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忠诚”为中心的道德教育

忽视“仁”而强调“忠”,应该被认为是韩国儒学所独有的特征。“忠”和“孝”本来是儒教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但是中国和韩国的具体阐释和侧重点不同。中国儒家主张“忠”、“孝”两全,韩国虽然也将“孝”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但对孝的理解仅仅是孝顺父母。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下,孝是整个家族制度的基础,只有血缘关系才是相互协力和援助、至诚至意的基本对象。相反韩国的社会意识中对君主的义务就已经远远优先于血缘者的义务。百姓之间的以重视非亲族之间的协力被称为美德。

韩国的这种本土化的儒家思想,一方面与民族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强调对封建君主的顺从和忠诚;另一方面渗透进韩国传统的神道教之中,从小家上升到国家,强调对长者、天皇的孝顺和忠诚。这种思想已经成为韩国人的民族心理,对后世韩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形成忠诚集团意识,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二)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信仰教育

韩国是一个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精神推崇备至。儒学在韩国被称为儒教,韩国人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视为一种信仰,并深深地融入到民族精神的血脉,成为韩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古代韩国人的理想形象是“儒生”。“儒生”有三个特点:胸中有文墨,不然不能称其为文化人,但并非一定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要懂汉文,能够在言论中引用圣经贤传;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儒生”不仅要有学问,更要体现在行动中,重视实践;要有和谐的人格,要有优良的气质,把内在的质朴表现为外在的教养美,即文质彬彬。所以韩国力图教育国民成为“儒生”此外,韩国人非常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大小小的文化遗址都被保护起来,已经遭到破坏的,他们便尽快修缮,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习俗保护民俗艺术,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所谓“阁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

三、中韩道德教育传统的共有特点

通过例举两国的道德教育在各自文化历史传统中体现出了各自特点,但在相似的东亚传统文化圈的影响下使得两者又表现出了很多共同的道德教育的传统:

(一)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

中国正是通过这种道德中介,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存续服务的。同样韩国由于受到中国儒教文化的影响,道德教育也自然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变化,但是重视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没有变。各国教育都在日益重视道德教育的今天,两国仍然应该把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加以具体分析并在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吸收、继承。

(二)群体主义的传统

中国特色的人本侧重点是在功能方面而不是在文化本体方面。儒家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儒家的伦理道德关注的是整体、群体的文化特质。这种群体主义传统对韩国而言亦是如此。韩国的群体主义更多地表现为集团主义的倾向,重视集团其他成员一起活动的意识。社会生产方式对个人的制约都是客观的,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甚至走向极端从而忽视个体的存在及其价值是中韩两国道德教育都存在的问题。

(三)道德教育政治化的传统

我们的德育侧重点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其优点是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文化的整合起了理论上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行为都受道德的约束。负面的意义是中国的政治关系主要是道德化的人伦关系发展而来,裙带关越发明显,导致了政治上任人唯亲的出现。韩国同样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中存在政治化倾向,如前所述,如皇国史观、神道国的信仰、武士道的精神都反映这一点。

四、文化视域下的中韩道德教育的差异分析

中韩道德教育的差异存在很多方面,笔者仅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对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及其成因。

(一)德育依据文化前提的相异性

中国自古就拥有独立的文化体系,具有原发性的特征。而韩国主要靠借鉴吸收先进国家的文化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相比较,韩国属于“低势文化”,其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显得很弱,而移植模仿的特征一直很突出。不仅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但是韩国不是单纯照搬,更多的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比如中韩两国的儒学就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中国的儒家强调“仁”,韩国重视“忠”。

(二)德育观念的相异性

中韩德育观念和思维也产生排他性和学习性的特征,韩国主要是岛国,很少有被外部征服的担心。对于中国的传统来说,中国周边的地区,往往是蛮夷之地,是总给自己带来武力威胁的地区。中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造成了民族自豪感,认为自己周边的文化都不如自己,最后思维局限化导致了封闭,影响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道德教育固守着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韩国由于并且善于学习,并加以吸收,最终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文化。

(三)德育现代化过程的相异性

由于中国文化的排他性特征,使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固守僵化。而韩国道德的学习化特征,使得与西方现代化文化相遇时尽力避免冲突并取其精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厚重,因此面临新文化时显得不自如,体现了稳重性。韩国历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很容易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吸收先进的文化,并加以改造,使之变成更适合本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具有鲜明的可变性。

(四)德育目的的相异性

韩国的教育形态是“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的教育形态。因为古代中国的教育是以科举为中心的,科举的目的主要是选拔人才,因而产生了教育也应以选拔为前提的思想,这种观念到现在一直存在。而韩国的教育目的正好相反,是普及、提高为目的的。韩国的教育已经融化于韩常生活之中,而且这种提高并不标榜很功利的目的,把受教育国身看作是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荣.当代中韩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5.

[2]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编.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4]宋春宏.比较德育新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本节课是《记承天寺夜游》的第二课,第一、二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已

经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了合作、探究。为探究主线让学生

在欣赏苏轼并从他的诗词看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的同时,探究其内容并能联系现

实生活实际,总体上,我自己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由于学生对苏轼的诗词涉

入极少,故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自主、启发、朗读、探究和自评的方法。

二、执教的过程

我在执教2012年6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记承天寺

夜游》―苏轼)(书193页)时,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表达了他壮志难酬,愤懑自嘲自解的难言之情,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五

个年头,虽有耕种田地可以自勉,也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却壮志未酬,心忧国事,

从他的“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快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无不

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那种高尚人生态度,真正通过描写把人代

入空明清蒸,亦真变幻,赏心悦目的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

人耳”,表达了作者被贬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的那种悲凉与

痛苦,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文中表

达了作者集儒、道、佛思想一生的人生态度。笔者又在执教该书的第25课诗词五首中

的第五首(《浣溪沙》―苏轼)(书206页)一文时,看出了苏轼自己被贬官黄州期间

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当时苏轼已经48岁了,但忽见泉水两流,激发起作者的不悲

自发,虽失意而仍然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但从他的首句“山下兰芽短侵溪”

到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特别是从末句休将自发唱黄鸡,看出作者虽老犹少的精

神壮志,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理想感情。从这首小令描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美景

,抒发了自己虽处困难,仍力求振作精神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因此我在语文课上指导

学生们,让他们正确去理解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和他所追求的人生态度。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看他不是成就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

苏轼几千年来美名为人们一直传颂,我认为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既敬且爱又喜,试

从《东坡乐府》一书分析他的艺术风格和人生理想,该书一共收集了苏轼词三百四十

余首,自然是苏轼在词作上的总结,世人已经公认这些词在总体上呈现出豪放、旷达

、飘逸的韵味,但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乐观、健康、进步、坦诚、向上、平静的人生

态度。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表达了苏轼用儒家思想自律,以佛、道

精神自解他的人生态度。“我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此词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他

那种求醉、求欢、求乐去达到心灵的自我平息,此词作于宋神宗宁九年(1076年),

时值苏轼任职于密州太守,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而对新法的拥护的那些人的排挤和打击

,在政治上难免有失落之感,加上这一时期,他的胞弟加最好的朋友苏辙七年未见面

了,在亲情上便难免有孤独之意。笔者认为:这首词实质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痛苦―

―幻灭――觉醒――期盼的情感调节,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的精神逼真地展示了

出来,于是他在词里慨然而歌“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观之,苏轼把他的人生情感和自然界的物联系到一起,运

用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平扶内心。

综上笔者可以看出:从苏轼的词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甚至每位读者读

苏轼的词作,都可发现:一、在苏轼的时代,词作为一种言情文学体裁,能够自由放

胆的宣泄内心的种种情感,有而排遣忧郁。二、苏轼的大部分词作,都应该说是他政

治生命的低谷中,其文学达到顶峰时期,具有人性、道、佛、儒的思想更显著,他正

是运用这些思想为工具来调整自己的。三、苏轼的词在其人生态度上以儒家思想贯通

一气,不屈抗争,积极用世,以进一步求取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积极生存的力量。

为苏轼著上了层层美妙的人格魅力。是苏轼给自己调配的一剂精神药方,也是他自己

调节性灵的一大补剂。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他的以豪放自称的千古名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作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谪居住黄州期间,从开篇大江东

去到樯橹灰飞烟灭,他努力抒写了江山壮丽、人杰盖世的雄伟气概。苏轼曾经有千古

风流人物的理想,其他人能达到为何自己不能达到?现实政治人生的起伏沉落,戴罪

之囚的潦倒无奈,自然让他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所以,苏轼在此豪放让我们真真切

切的听到了铁板铜琶之声。假如苏轼没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就会在很多时候不会

有这种焦虑。词人短暂的人生如烟的功名都放到宇宙大我中去考察。难怪不得林语堂

先生称苏轼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因为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难怪不得

黄庭坚说:“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不然。彼其老于文章,

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我从《东坡乐府》中发现,苏轼的道、佛、儒思想可以说一直是词人用来排遣内心隐

忧的武器,或许说得平静一些是一种工具!而苏轼生活的时代,能将词写得那么豪放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苏轼的人生态度的真实表现!他的诗词内

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立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

诗词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文学强调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

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空灵秀逸,朴质清秀。如梨花香远益清。他

的思想具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老百姓疾苦,几次遭贬之后,更加崇尚

道家思想并回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大一解脱,具有平常心是道的思想真正地过

上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三、授课优点

1.结合苏轼不但在文学领域上是大家,更重要的是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画、

书、诗、文、词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

术天才,分析了人物形象,欣赏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巧妙地贯穿了该节课的主题。

2.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度量适当。本篇课文,也许对于城市和农村初中生来说,可能

两课时就够了。因为基于学生的素质和他们对唐诗宋词这些的了解太少,师生进入教

学的情景可能快得多!由于农村地域限制或学生本身对苏轼不了解而显得陌生感,所

以,可能教师在切入本文教学时,可能要费力得多,即便安排了他们充分的预习。因

此,我对本文的教学设计安排了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选阅读方式,理清故事情

节,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后教师归纳;第二课时,再结合已经熟悉的故事情节,让学

生分组讨论、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3.教学方法适当。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讲述、朗读、启发、提问、探究等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之法永无定法,我只是抛砖引玉,渴求各位同行赐教为谢!同时,我

篇9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称赞 谦虚词

中国与西方,在为人处事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由于中国受教育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骄傲自满是没有教养和礼貌的表现。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好谦虚,喜欢说客套话,以自谦为美德,信守“谦虚不为过”哲学,觉得啥时候谦虚也不为错。相反,英美人则崇尚自信,认为自信是优秀品德,是能力的象征,是情商的主要部分,是成功的基础,自信心使事业成功了一半。比较中国人和英美人日常会话、写文章,不难发现,中国人的汉语里有很多自谦词,英美人的英语里有很多自信词。总的来说,中国人对别人的赞扬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回答,表现出拒绝、否定、害羞或反问;反过来,英美人对于别人的赞扬是倾向于肯定和接受的,表现出自信、高兴、得意的态度。

例如,在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时,中国人则说:“本人水平有限,恐怕难以胜任,肯定有不对之处,到时还请大家海涵。”英美人听了这句话,则认为,这人信心不足,肯定无能,很难胜任以后的工作。反之,英美人在接受一项新职务时则说;“对于这项工作,毫无疑问,我是最佳人选。就我的能力而言,我相信,我一定能干好这项工作。”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改革开放时,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在国内某机场, 一位绅士派头十足的英国长者, 在即将离开中国回国之际, 为了感谢一位刚毕业的女导游的热情接待和精彩讲解, 特意拉起导游的手要吻她的手背,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姑娘很生气地说“No, Rascal!”(不, 流氓!)还甩开手要打人家的耳光, 幸好有人劝解, 才避免发生冲突,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

其实, 这位女士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紧张、生气,用地道的英语正确、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反对就行了。当他拉起你的手要吻时,你顺便说一句“Thank you, It’s not our cup of tea.”(谢谢!这不是我们的习俗)如果这样,外国绅士肯定会小心地放下你的手,后退一步,向你深深地掬一躬,表示敬意和感谢。这句话西方人很常用、很流行,主要用于对对方行为的委婉谢绝。造成以上不愉快的原因是两者对对方的文化不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

那麽如何巧妙回答别人的称赞和翻译中国的谦虚话(modest remarks)呢?当英美人赞扬你的时候,千万不要按照汉语的客气词来表达。否则,英美人会认为你在怀疑他赞扬你的诚意和判断力。如果别人称赞你长得漂亮或英俊,不要说:“哪里?哪里?”或“丑死了,不行,一般,差不多吧”。例如:“;――How beautiful /smart you are !”(你多美/英俊啊!)“――where, where.”(哪里,哪里)应说:“Thanks a lot”(多谢!)It’s very nice of you to say so. I’ glad to hear that.” 如果实在不好意思,可用反意疑问句: “Are you serious?”真的吗?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真的吗”?中国人往往翻译不好,容易错误表达,译成 “Really?”。“受宠若惊”、“不敢当”可译为“I’m honored. Not really.”“不好意思”可译为 “Is my face red?”。再比如,当有人夸奖你英语讲得好时,不要这样回答:“不好,差劲,哪里,不一定,你过奖了,你在抬举我,不行,水平低,差得远”等等诸如此类的答词。正确的表达应该是“Thank you very much.”(多谢!) 如果实在想谦虚,可以说:谢谢,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有待提高(Thanks a lot, but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另外,英美文化和汉文化在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的方式和表现形式方面也有差异。 汉文化的赞扬既包括上对下、长对幼的赞赏,如“这是个很好的姑娘”、“那个司机很能干”,也包括下对上、少对长的肯定,如“这是个好上级”、“多和蔼的老人”等,但赞扬的方面主要是人们的才能、人品、修养、道德等,并且多限于男性或上年纪的妇女。汉族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非常不习惯异性在公共场合中对自己的恭维。然而,英美文化中的赞扬却无所不至。年轻的女性特别喜欢别人在公共场合对自己的容貌或服饰的赞美,因此像“How beautiful your dress is!”“What the latest fashion hat you got!” 诸如此类的赞美词颇受女性欣赏而且她们也欣然接受。

然而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文化思维方式是螺旋形的,并非直接涉及到主题。赞扬大多采取先褒后贬、先礼后兵的模式,即先赞美对方,肯定对方的优点或成绩后再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你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同志,没料到在这件事情上,你这么较真”、“你是个有理性的人,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呢”等;与此相反,英美文化思维方式是直线形的,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理念。

总之,英美文化和汉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导致了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进行思辨、推理以及在跨文化交往中的遣词造句所带来的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加重视英、汉语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篇10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张家花园建筑群是传统庭院式民居建筑与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式样相结合的建筑典范,其装饰艺术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边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关键词 装饰;木雕;石雕;彩色

张家花园坐落于滇南建水城西团山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是团山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房屋建筑纵横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属滇南传统民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的建筑形式,其精细的木雕、石雕、梁坊彩绘以及大量的书画诗词,彰显滇南浓郁的地域民俗传统及建筑特征。

1 雕刻艺术

雕刻艺术是传统古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段,古人应用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艺术来装饰住屋,使其绚丽多彩、别具一格,更适宜居。张家花园建筑雕刻装饰可谓雕梁画栋,精致绝美,檐梁斗拱、柱础石栏等构件装饰在滇南民居中尤为罕见。

1.1 木雕

我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呈现,所以木雕在古建筑中是应用得最多的装饰。木材因其材质硬度适中,富有韧性,适宜各类图案精雕细镂,被广泛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中。张家花园的木雕艺术主要应用于外檐梁坊、斗拱、雀替、挂落、隔板、门、窗等构件。

1.1.1 张家花园木雕艺术中的“儒”、“道”、“释”文化

张家花园木雕装饰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受传统儒家思想、本土道教及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其住屋装饰中运用各仙家法器图案作为木雕装饰题材,以满足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精神需求,达到祈盼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张家花园大门的三层檐坊、梁台斗拱上的雕刻内容所表现的“麒麟吐玉书”表现书香门地之家,“鲤鱼跃龙门”表现入世光耀门庭,“世代香火”表现福禄永至的人生愿望。这些内容正是张家主人“百忍”规制的家风核心,尊崇“孝道”、“忍让”、“中庸”等思想,提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张入世的儒家思想。

张家花园木雕装饰艺术中的“道”、“释”文化体现于图案题材中,内容以直接表现和暗喻的表现手法将仙人、法器等图案装饰于构件之上,达到护佑家人之目的,体现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花园正院一进院厅堂檐枋上雕刻有“八仙共寿”九个人物,表现道家八仙与寿仙贺寿的场景。三进院各厢房门扇雕刻有“暗八仙”图案及“长寿”篆字纹,“寿”代表长寿,“暗八仙”即各仙人手持的宝物,以八仙宝物借八仙之神力祝福家人生活美满长寿,这正是匠师构思的巧妙之处。佛家认为人生来受苦,只有以人为善,死后才能进入神秘天堂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成为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人们怀着虔诚和敬畏之心谨慎于世,在住屋上构件上雕刻佛家“八吉祥”的图案装饰,希望得到佛光普照,保佑家人庇护宅地平安。

1.1.2 张家花园木雕艺术的装饰技法

传统木雕装饰技法种类很多,有圆雕、浮雕、透雕、线雕、贴雕等,张家花园木雕艺术装饰中最为典型的技法有浮雕、圆雕、透雕等。据建筑构件位置及题材内容不同而使用不同雕刻技法。圆雕、浮雕、贴雕大多运用于梁头、斗拱、檐坊等位置,梁头檐板运用浮雕雕刻各类吉祥蔬果花卉,斗拱构件运用圆雕的手法雕琢 “龙”、“凤”、“象”、“麒麟”、“金鹿”、“宝瓶”、“喜鹊”、“佛手”等立体形象,檐坊运用贴雕手法表现坊心人物故事,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是滇南边地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装饰住屋必不可少的灵物,具有超凡的灵性和神力护主镇宅。透雕是张家花园中最具特色的雕刻装饰技艺,被大量运用于雀替、挂落、隔板、门、窗等建筑构件。其中最为精巧独特的是正院一进正厅堂的六扇核桃木门最为精湛,使用整木透叠三层交错缕空的雕刻技法,故事情节透叠雕刻,层层推进,纹样图案清雅玲珑,工匠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将自然景物与多个故事形象重叠组合在同一画面之中,获得多重寓意吉祥的图案纹样,增强了纹样造型形象的立体透视纵深感。

1.2 “砖”、“石”雕刻

张家花园的“砖”、“石”雕刻风格与形式具有滇南边地独特的文化特色,砖雕材质为表砖,石雕材质为本地特产的青石,青石质地细腻柔韧,易于表现各类精细入微的题材。图案内容多以“道”、“释”祥物及本土生长的瓜果花卉作为装饰题材,常用本土谐音、暗喻、借喻的手法将图案内容吉祥化,使之一目了然,一听就懂,形成“辟邪护宅”、“纳福吉祥”、“祈望崇敬” 的民俗寓意。张家花园的砖雕大多用于山墙墀头、照壁四角、槛墙两则等,其雕刻装饰线条流畅、细腻、纤巧、属于先雕砖坯而后再烧制的雕刻类型,这一类型比直接在青砖上雕刻的类型要精致秀雅,在古建滇南中较比普遍。

石雕是古建筑常见的装饰之一,它具有防水、防潮、承受重力的优点。张家花园的石雕根据房屋不同功用而运用不同的装饰布置石材的放置位置,其布置繁简相宜,充分体现屋主崇尚儒家“礼乐”规制的思想。花园祠堂台基上的大小石狮、水池围栏上的十二个吉祥栏柱柱头均采用圆雕、镂空雕刻的技法表现各物象特征,其吉祥题材多样、造形优美、刀法细腻,可谓石雕中之精品。特别是祠堂台基上的四尊精美础石,左右两尊柱础高80cm,形制呈三层组合式柱础,上层为杯形莲花,中层为压地隐起如意凹式灯笼圆鼓,下部由两对圆雕雌雄吉祥卧狮环于素平覆盆。中间两尊柱础高45.5cm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由卍纹装饰础头,础腹为压地隐起如意凹式灯笼圆鼓,下部各由两对圆雕雌雄如意卧狮环于素覆盆底。这四尊精美础石下共放置十六只憨态可掬的舞狮,狮子形态各异、或仰或卧,它们是报喜献瑞的祥物,是守卫门庭之灵物。

2 彩色

人之华美,靠衣着色彩来修饰,古建之华美丽,需彩色之缤纷来装饰。“颜色在各派建筑上所占有位置,没有比在中国建筑上还重要的。‘雕梁画栋’这句成语已足做中国古代建筑雕饰彩画发达的明证。” [1] 从梁思成先生对于色彩的总结足以可见彩色在古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建筑将彩色运用于住屋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随时展需要,隋唐时期开始大规模运用彩画装饰建筑,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张家花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彩画承苏式彩画传统,结合地方民俗民情,形成不拘泥于传统程式的地方彩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张家花园的彩画主要绘于梁、坊、斗拱、柱头、天花、壁板、雀替、窗棂、门扇等建筑木构件上。其中梁、坊、斗拱部位为最精彩。彩画主调为青绿色调。斗拱彩画应用群青、粉兰、白色、金色、黑色等撞色平刷,无过多苏彩技法,这样的色彩使用方式正是滇南彝族搭配色彩的方式。梁、坊间彩画分三段式,饰硬卡子,小包袱,包袱内饰精美字画。字画布局得体、秀拔优美,均是滇南知名书画家王永清、吕彬、武士麟所作。[2]

3 结语

建筑装饰艺术是古建筑建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时代经济、文化、民俗及人文思想意识。张家花园建筑装饰艺术从形态到特征都反映出晚清时期滇南地区的社会生活水平及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