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困境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困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化传播与媒介发展密切相关。媒介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必要手段。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构成了全新的文化传播体系,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困境和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信息不平衡。“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由于地域、教育、经济和种族差异,不同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电脑、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及分享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其实质就是一种因信息落差而引起的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亦可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①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东中西部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等的存在,造成传统文化传播的信息不平衡。新媒体提供了更大范围和更为便捷的文化传播渠道,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一定比以前更为有效。
二、新媒体时代使得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缺失。对于文化传播而言,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这些最为传统的传播方式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所包围,整天面对的是电脑和手机,通过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的机率大大减少。文化传播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言语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慰藉,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归属和维系。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由于历史承袭和渊源等各种原因,有些传统文化并不适宜新媒体传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等传统传播阶段。新媒体的发展由于技术手段的优势促使人们更易接受并选择新媒体,无形当中让部分不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面临无法传播的境地。
三、新媒体时代信息管制不到位。由于新媒体的发展过于迅速,我们还没有组建起完善的新媒体信息管理体系,加上新媒体的一些技术手段让目前针对新媒体的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管制存在漏洞和空间,致使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于新媒体上,甚至很多是虚假信息、负面信息。在信息大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真假难辨,有时甚至很难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真实的、所需的内容,新媒体这种畅通无阻式的传播势必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四、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隔阂。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自身的特点,世代传承延续,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世代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涵盖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层面,有着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形成了一种文化关系整体。传统文化本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依然躺在历史的沉静中静默,面对新媒体这种发展迅猛、突如其来的传播媒介,要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是现代技术的产物,对传统文化传播而言,有些方面是不适宜的。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隔阂。
五、新媒体的娱乐化、碎片性冲击着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满足受众群体的娱乐性需求。”②因此传统文化传播通过新媒体传播就不可避免地掺入娱乐性的成分。传统文化的严肃性自然大打折扣,对传统英雄人物的塑造、对传统价值观的确立、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宣扬等都将加入娱乐化的成分,出现改编、戏说、重塑,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伴随新媒体瞬间性、碎片性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简化、解构、快餐性消费,使得传统文化成为简单的文化符号复制,难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效果。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中华文化是历史的沉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③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首先要抓紧时间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宣扬自由自律和“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精神理念,提高受众素质。新媒体时代构筑起全新的语境时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人与人之间应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理念,自觉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主动传播正能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进步。“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的自由与自律及社会监管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自由为自律的出场创造了条件,而自律与社会监管恰恰是自由的保障。”④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受众的素质,提升文化的接受程度,削弱“数字鸿沟”的影响;通过新媒体的新兴媒介手段,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更为快捷方便有效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断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推陈出新打造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主动占领新媒体空间。时代在发展,新媒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人们的学习、阅读习惯正越来越向新媒体转变。传统文化传播者要主动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积极主动占据新媒体空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推陈出新打造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赢得受众的尊敬、信赖与重视,使传统文化自身在新媒体的空间中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四、加大对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开发与应用,构建文化传播产业链。“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激活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生产、发行、消费的整条价值链。”⑤科学合理地配置新媒体资源,使传统文化传播变得更为智能化,给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通过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服务传统文化传播。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使传统文化传播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积极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现代软件等高新技术,融合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文化服务功能,延伸文化传播的空间和辐射范围。
五、构建完善合理的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网络、手机等占有较强的优势,但文化传播渠道也不能全依赖新媒体。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同时,应以内容传播为基础,为社会大众提供有用的文化和信息,在内容上把好关。
总之,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机遇,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打造传统文化精品项目,构建文化产业链和完善合理的文化传播渠道,在宣传自由自律和“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精神理念下,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PY44。)(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注释:①孙英春:《跨文化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孔钰钦:《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编辑之友》,2013(8)。
③程 亮,颜复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探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4)。
篇2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当今部分大学生心灵脆弱、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倾向越来越突出,甚至做出了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面临的困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極为显著,然而当前高校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1.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个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和教师构成,其专业学识和文化素养在高校德育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由于高校辅导员缺乏思政专业知识,其德育理论及文化底蕴不足,因而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途径有待拓展
高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目前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缺少了解,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外化途径上遇到了阻碍。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
三、高校德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德育工作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是真正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的职责,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在高校德育中真正发挥应有的德育作用。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丰富的文化积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
2.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课程教学是高校的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当下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滞后于时展,德育内容缺乏说服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高校课程的设置,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选课程,以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另外,还可以在课外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课程为载体,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3.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在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中
篇3
关键词:桐庐;“传统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41—04
借助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深厚历史积淀,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注入地方乡土品牌元素,夯实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们专门组织课题组,以桐庐为样本,通过听取汇报、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13个乡镇街道、9个社区、15个机关单位以及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日益提高,“传统节日”正在农村各地逐步复兴。但从现实情况看,要有效推进“传统节日”发展并产生预期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却存在着不少共性以及个性的困难。概括地看,困境主要表现为:
1.认知上出现一定的断层,思想认识有待更新。首先是群众对传统节日的分布构成印象模糊,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能准确地判断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传统节日”的分别为93.9%、98.8%、97.6%、86.6%,同时分别有29.3%、17.1%、23.2%、17.1%的人把“元旦”、“春分”、“国庆”、“劳动节”认定为“传统节日”,混淆了节气、政治“节日”。在“传统节日”与历史人物、节日主题的搭配上,除“拜年”和“春节”、“屈原”和“端午”、“祭祖”与“清明”认知度相对较高外,其他认知度显得较为薄弱。其次是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年龄的相关度呈现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即“微笑曲线”,青壮年群体处于塌陷状态。
最后是认知与所处区域密切相关。一些新兴的村镇因聚居地变化、常住人口重新整合,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整体上较薄弱;非新兴村镇由于历史沿袭,常住人口联系度紧密,认知认同情况相对理想。根据走访了解,在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常见的传统节日里,从氛围营造、环境渲染、人员互动、活动参与几个方面看,新兴村镇与非新兴村镇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落差。非新兴村镇更重视整体上的推进,新兴村镇则个体活动有体现,两者在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比较明显。
2.主体上软硬不够平衡,关注程度有待提高。在目前农村基层,相对于基础设施、经济项目这些刚性需求,“传统节日”属于柔性范畴,在保护发展的操作上缺少动力抓手,仍然摆脱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弊端,特别是保护发展的操作主体——村镇“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发展”的思想还比较明显,上级职能部门帮助发展“传统节日”的热情经常会受到村镇干部的“冷遇”,“要我发展”还未进到“我要发展”。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围绕下一步城乡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大多数人选择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所占比例分别为81.7%、68.3%、50%,而认为应该考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则只占到30.5%、27.2%。发展主体上的软硬不平衡比较明显,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3.把握上略有厚此薄彼,位置地位有待加强。近些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普及率高,并逐渐由城镇向农村延伸。由于在物化支撑上有《阿凡达》、肯德基等一些强势文化载体的介入,渗透力比较强,有越来越多的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把“洋节”当做一种时尚。相比之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物化支撑显得比较单一,特别是青馃、月饼等节日产品的时效性比较强,节前节后的反差很大,吸引力明显较弱(见中外节日对比略表)。
另根据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近几年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的确有所提高,但在糅合地方特色的消化吸收以及发扬光大方面,存在不良倾向:首先是重形式轻内容,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不深,对其沿袭路径把握不清楚,简单套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走“短、平、快”的路子;其次是内容的淡化甚至异化,比如对于清明怀念先人这个传统,就加入了纸扎“小姐”、纸扎“相公”等庸俗内容。对于这些外在物化的发展,很多时候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使得 “传统节日”的发展“精华不精,糟粕很糟”。
4.人财上储备尚显薄弱,各类保障有待夯实。人力物力和“传统节日”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困扰着其更好更快地传承光大。首先在于人才储备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文化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民间骨干力量的年龄构成序列看,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多在50岁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则更在70岁以上,而且很多已经迁居到城镇,农村相对稀少。发展保护“传统节日”的人才青黄不接,未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梯次,“有人办事”较难。其次是经费来源上,受发展“传统节日”的经济效应受制于社会效应的影响,其财力保障的渠道较为狭窄,而急功近利的心理短视,又制约了村镇争取发展“传统节日”各项活动资金包括社会资金的积极性,要实现“有钱办事”还有一定距离。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政价值 应用原则
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以及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在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深入国人思维深处。
1.以“仁”为本,和谐共处 “仁”可谓是孔子精神的核心思想之一。“仁者,爱己。”说的是,爱自己的是“仁”;“克己复礼为仁”,这又说的是要做到“仁”就必须客服内心虚妄的意识,寻回“礼”所要求的境界和要求。孔圣人在这里还特别强调,“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人如果都能做到他所说的“克己复礼”,那么天下人也就都做到“仁”了。
2.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源于此。《周易》一书在精神与思想内涵上可谓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所谓天阳地阴,也就意味着国人在做事时要像“天”一样,努力进取,奋斗不息;而在对待事情时要像“地”一样,包容慈爱,滋养万物。谦谦君子,就该有着豪迈的情怀和博大的胸怀。
3.热爱祖国,团结一心
从古至今,爱国都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之日选择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又有多少草莽之辈,身居民间却心忧国事;还有多少他乡离人,国难之时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不管如何,真正的炎黄子孙,在国难之时都身怀忧患意识,他们往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他们愿意将个人的成败得失放在一边,为中华的崛起而贡献力量。
(二)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丰富的教育资源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前人的事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传统美德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经典的事例有利于激励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多样的教育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到好处的运用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有着重要作用。孔子倡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张言传身教和道德示范的教育方法;同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提倡“慎独”、“内省”的教育修养方式,中国传统教育还十分重视运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主张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困境
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面临着“整全性”价值的终结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分化现象。价值的分化使得人们难以确立一个普遍有效的、统一的价值规范,使得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确立时期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精神迷失”。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应该渗透到学生接触的各种文化现象中。面对当今各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学生很容易被这些新鲜亮奇的事物所吸引。正是这种情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让学生们立马产生认同感。
(二)高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漂浮”困境
所谓“漂浮”困境是指虽然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媒介对传统文化宣传,但仍然没有深入人心,甚至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漂浮于表层。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课程内容单调乏味,任课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而其中对于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的更是少有,教学中要么停留于照本宣科,要么花哨的形式大于内容,使得大学生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做“可有可无”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就业、感情、人际关系等的实用主义的追求。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恶性循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和创新。
(三)“90后”大学生的独特性带来的困境
当今大学已经成了“90后”的天下,大多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尤其关注自身发展,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将传统文化视为“古董”而束之高阁。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协作观念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的集体意识抛却无遗。他们的合作意识不够明晰,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但却缺乏独当一面的责任心和勇气,在实际操作中却畏手畏脚。这些当代“90后”大学生所特有的独特性为大学思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批判性的继承
在新的时代,文化模式也必须符合时代潮流。新的文化模式赋予了文化的个性创造。因此文化选择必须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新的作用,就不得不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的文化因素产生碰撞。那些保守陈旧的三纲五常要被摒弃,而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要慢慢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来。创新不仅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积极养分,还必须使传统文化的精华现代化,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发展就也必须着眼于世界先进的文化,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
2.针对性的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大学生明白他们是实现教育的主体,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受教育的积极性。这样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能主动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主动的进行自我反省和改造,使得其精神得到升华。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可以从中吸取有力的一面,得以进步和成长。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作为素材被我们纳入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有所针对的吸收和传播,这种“对症下药”式的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明白他们在受教育时扮演的是接受教育,实现教育的目标。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将传统文化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文化传承,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将传统的文化观念融合到新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与时俱进的改革之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只有坚持这一精髓,继承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才能突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2.将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教学
现在高校中的思想教育基本上是依靠“两课”―室内课堂和室外课堂。原始的灌输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课堂。事实上,思想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光靠几节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推崇“内省”,更是提倡“知行合一”。加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可以定期选派或聘请一些精通传统文化的专家或学者进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性讲座,或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发。
参考文献
[1]田广林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黄建烽.试论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文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第9期).
篇5
关键词:《寒夜》;新女性;生存困境
五四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新女性形象,比如《伤逝》中的子君,《梦珂》中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女士等等。这些新女性“新”的表现之一就是她们改变了中国传统女性几千年的生活定式,纷纷与旧家庭决裂,从家庭出走,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和个性解放追求。20世纪40年代,巴金在《寒夜》中也写了女主人公曾树生从家庭出走,最后又回归家庭的故事。但是,曾树生此时面对的生存状态更加复杂。巴金通过塑造曾树生这一形象,体现了当时的新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些矛盾冲突中,她们有过挣扎,有过反抗,可最终仍冲不破这些矛盾冲突所交织成的围城。巴金通过曾树生这一形象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女性所面对的生存困境。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寒夜》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四十年代的一位新女性,她在上海上的大学,学的是教育,接受的是西方新文化,是一位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中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从根本上说,五四新文化是一种以西方理性精神否定传统伦理学的启蒙话语,其所推崇的新道德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体现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正义伦理。作为新文化共同体的一员,新女性认同正义伦理,肯定个人权利,追求恋爱自由。”[1]但是,人毕竟是环境的动物,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传统中国长大的女性,在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染下,肯定会或多或少受到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及性别隔离制度把妇女的角色定位在家庭内部,“家”成了女性全部的生活空间,家务成为女性的一生事业。[2]不仅如此,“三从四德”的封建礼规塑造了传统女性的价值取向。“在封建礼教的训诫之下,女性以极端柔顺为生活标准。女子不必学怎样做人,只应学怎样为媳、为妻、为母。”[3]作为新女性的曾树生,接受了西方的新教育,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并且,从小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无疑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双重影响,因而自身面对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曾树生和汪母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是曾树生自身的矛盾冲突。
婆婆和媳妇之间永不休止的争吵的根源在于两人所受的思想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曾树生主要接受的是西方新文化的教育,它追求个人的权利和个性解放,肯定自我的价值和尊严。而汪文宣的母亲主要接受的是传统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旧式文化。西方新文化与传统旧式文化之间的差异必然导致两人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隔膜和冲突。汪母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礼法和女性应重视家庭的观念。在汪母的眼中,只有请了媒人,举行了婚礼,才算是正式的结婚。相反,就是不道德的,不容于礼法。在文中汪母与媳妇争吵时多次提到媳妇不过是儿子的姘头,两人只是同居关系,并没有正式地结婚,还多次拿这两个字眼去讽刺媳妇。并且,在汪母看来,媳妇就是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孝顺婆母,不应该讲究穿衣打扮,打扮得“妖形怪状”,在外上馆子,参加舞会,过那种“花瓶”的生活。汪母实在看不惯儿媳的行为作风,总是想摆出婆婆的权威架子凌驾于媳妇之上,但她这种旧“家族长”式的权威则受到了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曾树生的严峻挑战。[4]曾树生接受的是西方新式教育,受到西方新文化的影响,她认为自己有权自己找丈夫,用不着媒人,两人只要真心相爱,志同道合,就可以在一起,而不必拘泥于请媒人,办婚礼等仪式。并且,曾树生生热闹,充满生命活力,喜欢过热情的生活,她认为女人有权在外自由工作和交友,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必局限在家中,做个贤妻良母,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而唯独没有自己。婆婆和媳妇之间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还体现在汪文宣病重,请大夫这件事情上的分歧上。汪母主张请中医,曾树生则相信西医。“中西医之争,冥冥暗合了五四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的冲突。争论的背后,彰显了汪母的中国文化情结,潜意识里暴露了她的自大自傲的心态。”[5]
实际上,曾树生在与代表封建传统文化的婆婆交锋的时候,自身潜意识中也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因子,这种传统文化的因子与曾树生所接受的西方新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最集中体现在曾树生的“去”与“留”之间的矛盾纠结中。处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新女性,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和现代的双重影响。中国的传统女性伦理道德要求女性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规矩和习惯牢牢地将女性限制在家的范围之内,女人生为女人,要结婚成家,结婚后,自己的一生都要为这个家操心,奉献出自己的一生,要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却惟独没有自己。而西方新文化强调的是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追求和价值,把“人”提高到非常高的地位,追求的是个性解放,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幸福,摆脱家庭的束缚和限制。处于这两种文化影响下的曾树生无疑会处于矛盾、纠结、两难的处境中,这一点儿最集中地体现在曾树生“去”与“留”的问题抉择中。《寒夜》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曾树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犹豫和迟疑。曾树生作为一个受到了中国传统女性伦理道德影响下的女人,作为一个媳妇、妻子、母亲,对自己的家庭负有责任,是不能够扔下生病的丈夫、年幼的儿子、年老的婆婆而独自一人去兰州,把他们祖孙三人扔在重庆的,这样是有违传统道德的。但是,曾树生知道,她留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家中,是不会有幸福的。并且,婆婆恨她,他们两人之间不可能和平的相处,永远是争吵和仇视。这种生活她厌倦了,这种不死不活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为了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她要走,要逃离这个会埋葬自己的幸福、青春的家。这两种思想和想法不停地撕咬着她,使她处于两难的境地,在犹豫中彷徨。从表面上看,曾树生好像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成为新时代的一位女性,但如果我们从更深一层看,她也并没有真正的完全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仍然背负着传统文化的重负。[6]曾树生去兰州后,在给汪文宣的一封长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这种矛盾心理。在信中,曾树生写道“我的确想过,试过做一个好妻子,做一个贤妻良母”“但是我没有能够做到,我做不到”“我曾经发愿终身不离开你,体贴你,安慰你,跟你一起度过这些贫穷日子。但是我试一次,失败一次”“我对你没有好处,我不是一个贤妻良母。这些年来我的确有对不住你、对不住小宣的地方,我不配做你的妻子,他的母亲……”虽然,最终,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的信念战胜了对家庭的责任。“然而个人的逃离并不能带来救赎,虽离开了令人绝望的家庭,但心中却受着良心的谴责,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始终无法挣脱。在她的骨子里,一面‘热恋’着现代,一面又‘暗恋’着传统,她精神上虽追求着自由、理想,内心深处却仍以传统的道德准则衡量自己。”[7]曾树生在此抉择过程中的矛盾纠结心理深刻体现了她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影响下的生存困境。
曾树生自身存在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还体现在独立与依附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曾树生作为一个新女性,她追求的是自己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过上幸福的生活,摆脱男性的权威。但是,在她的潜意识中,也有着中国传统女人那种寻求男人的保护的心理。中国传统女性遵从的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观念,她们在家相夫教子,没有收入,主要依靠丈夫或儿子生活。曾树生也有这种观念。她在写给汪文宣的长信中说道“但是你也要了解我的处境,一个女人也不免有软弱的时候。我实在为我自己害怕。我有我的弱点,我又找不到一个知己的朋友给我帮忙。”在她软弱的时候,她希望寻求到男性的支持和帮助,她多次抱怨汪文宣太软弱,太老好,实质上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给自己以依靠。文中写到曾树生和陈主任在街上走过胜利大厦门前时,眼前还浮动着门前的淑女贵妇们的面影,心中感到不平,觉得“她们都比我幸福”。这种不平的心理透露出曾树生对淑女贵妇们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在某种程度上说,曾树生选择跟陈主任去兰州,也有这种寻求男性保护思想的部分影响。这种寻求男性保护的思想与寻求自我独立思想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曾树生既想依靠陈主任,同时又没有答应嫁给陈主任的矛盾心理中。
二、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作为一个健康的女人,曾树生的天性中有着对舒适、精致生活的向往。她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长得年轻、漂亮,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在外交际,生动、爱热闹。她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她需要过的是热情的生活。在大川银行做行员的工作,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有钱有势的人,看到别人过的那种舒适的生活,让她心生羡慕之情。文中写到曾树生和陈主任在街上看到胜利大厦门前的淑女贵妇们时心中感到不平,这一点透露出曾树生对淑女贵妇们生活的羡慕,她羡慕他们过的那种舒适、精致、安逸的生活,她们不用像自己一样在外辛苦工作,维持生计。并且,银行的年轻有为、相貌英俊的陈主任主动追求曾树生,请她吃饭、跳舞、喝咖啡、逛街,这对曾树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面对陈主任的追求,曾树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又害羞,又兴奋,可是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想到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
我们知道,对一个女人来说,家应该是心灵的港湾,是遮风挡雨的地方。但是,曾树生害怕回到自己那个寒冷的、没有温暖的家。丈夫善良、懦弱而又患病,在家中并不怎么和她讲话。夫妻之间本来是志同道合的精神伴侣,但是逐渐缺乏感情交流,彼此之间并不能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造成彼此的隔阂。在家中婆媳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婆婆经常和她争吵,“她爱儿子,爱孙儿,却不喜欢媳妇”。她说媳妇只是儿子的姘头,骂媳妇比妓还不如,不守妇道,交男朋友。看不惯媳妇的做派,“说是在银行办公,却一天打扮得妖形怪状”,上馆子,参加舞会。在丈夫生病的时候也不赶回家来看一下,不懂做太太的规矩。她看不起媳妇的工作,说她是做“花瓶”的,比当老妈子还下贱。婆媳之间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中,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曾树生与儿子汪小宣的关系也很淡薄。在丈夫汪文宣看来“她并不关心小宣,小宣也不关心她。他们中间好像没有多大的感情似的。”这对母子彼此并不关心对方,对儿子来说,这个妈妈不重要,对母亲曾树生来说,这个儿子老成、冷静,不活泼,不招人喜欢,也不可能阻止自己去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在这个家中“不知道做什么事好,没有人理她,连小宣也不过来跟她讲话。她感到厌倦,现在连眼光也似乎无处可放了”“没有人理她。在这个屋子里她是不被人重视的!她的孤独使她自己害怕”。“她忍不住这寂寞,这冷淡”。“永远是灰黄的灯管(不然就是停电时的漆黑,那样的时刻也不少),单调而无生气的闲谈,带病的面容。这样的生活她实在受不了。她不让她的青春最后的时刻这样白白地耗尽。”在这样的家庭中,她感受不到一点儿温暖,她不愿意在那古庙似的家中枯死。她要到外面的世界中去寻求自由和幸福。
由此曾树生陷入了物质和精神的困境中,在大川银行上班,有机会接触到有钱人的那种生活,自然心生羡慕之情,再加上陈主任的主动追求,这使得曾树生面对的物质的诱惑更大。同时,作为精神的皈依之所的家并没有给她以温暖,夫妻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丈夫患病,“在他的身上她看不到任何力量和生命的痕迹”;婆媳之间永远是无休止的争吵,让她厌倦,“永远得不到结果”,“没有和解,也没有决裂”;母子之间并不亲近,儿子也不关心她,不像一些小孩那样依恋妈妈。这种冷漠、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使得曾树生想逃离出去,同时她也面临着外界物质方面的巨大诱惑,由此陷入了物质和精神的两难生存困境中。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树生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在读大学期间,和丈夫汪文宣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的理想是毕业后办教育,办家庭化、乡村化的学堂。但是,抗战使他们的理想破灭。抗战爆发,上海失守,一家人从上海搬家到战时的大后方重庆。全国都在抗战,人们此时根本就无心于教育事业,一切社会资源首先服从于抗战的需要,曾树生与汪文宣的办教育的理想因而缺乏社会的土壤。同时,战时的大后方物资紧缺,物价飞涨,面对生存,夫妻二人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不得不放弃崇高的理想,跌进平庸的世俗生活,不得不去找工作,寻求谋生之道。曾树生去大川银行做行员,汪文宣去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出版公司做校对,辛苦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严酷的生存压力压抑了曾树生的理想,在文中她向汪文宣抱怨道“我一个学教育的,到银行去做一个小职员,被人欺负”。作为一个心高气傲、踌躇满志的大学生的曾树生,她并不甘心做一个小职员,只是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由此陷入对现实的失望中。当知道日军没有打到贵州时,曾树生高兴地说道等抗战胜利后,就去办教育,说明她心中并没有放弃自己当初的梦想。理想和现实的剧烈反差,使曾树生的灵魂在麻木无聊的生活中得不到安宁,转而,将理想转移到儿子身上,花钱、托关系让儿子小宣上贵族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为儿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曾树生的心中,办教育才是她的理想,现在这份银行职员的工作只是她的谋生之道,她并不喜欢自己这个“花瓶”式的工作,觉得这份工作并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为了家庭责任,为了谋生,不得不做这份工作,对工作的不满,体现了她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纠结。为了谋生,现实压倒理想。曾树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选择,体现了当时的新女性所面临的矛盾冲突。
巴金在《寒夜》中塑造的曾树生这位新女性,她一方面受到了个性解放、独立自由等西方新思想的影响,追寻着女性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家庭中,婆媳矛盾、夫妻冲突、母子关系不融洽使得她的心灵得不到慰藉,也面临着外界的物质的诱惑。同时,抗战爆发后,重庆大后方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得她放弃了理想的追寻,跌进世俗的深渊。由此,曾树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的三重生存困境。曾树生所面临的这三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新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参考文献:
[1]杨联芬.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10(5):206-224.
[2][3]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3):43-46,69.
[4][5]苏树杰.陷入三重困境中的曾树生[J].安徽文学,2007(11):14.
篇6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篇7
从中学思想课的定位来看,德育工作是其应有之义。但是从现实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许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政治课普遍不感兴趣,对于政治课所宣扬的一些道德教育更是不屑一顾,认为假大空,是骗人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跟应试教育有着莫大的联系。但是也跟我们选择德育的方式有关。过于强调教育的应试功能,无形中消解了知识本身的价值。由于高考的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因此前者不是本文所要涉及的问题;至于后者――本文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成效,渗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传统文化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有所创新的结果。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也不例外。
从必修1至必修4的课本结构来看,编者明显渗透传统文化于其中,我们可以以2009年人教版“经济生活”为例。
1.爱国
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应有之义。教材在第八课“国家财政与税收”中,通过讲述财政的作用、财政与税收的关系等,让学生明白,公民依法纳税是国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自觉纳税是爱国的具体表现;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通过介绍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等。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诠释爱国主义的经典;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在生死存亡之际,黄宗曦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喊。
2.爱人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因为有了竞争,价值规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优胜劣汰。经济学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效率,也要考虑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教材第一课的综合探究在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时,教育学生“把钱用到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第七课在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时,倡导人们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第九课在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时,强调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3.爱物
现代经济学十分强调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比如第四课强调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特别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比如,第三课在阐述“做理智的消费者”时,强调“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强调对地球资源的节约和可循环利用;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引述古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诫学生花钱要节制,用之有度;第七课讲效率时,指出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节俭。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俭是重要的一目。墨子则把俭约和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他说:“俭节则昌,佚则亡”。中国传统的节俭观经过各派思想家的宣传教育和倡导,“戒奢崇俭”成为中国历史上正统的消费伦理思想,“成由勤俭败由奢”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生活格言。
从经济生活的编排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处处渗透和体现了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也为中学思想政治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素材。
三、活用传统文化,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地移植传统文化。必须在善于借鉴和引用的同时,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之既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强调“实践+自省”的教育方式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除了外部的教化,自我反省、自我超越是最主要的途径。这跟传统文化提倡的“自省”是一脉相承的。《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主张引导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达到提升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体验感。
以2009年人教版“经济生活”为例。在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教材先是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的四种消费心理,然后要求学生树立四种正确的消费观。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即使从网上下载许多贴近教材的新闻、图片,制成精美的课件,也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有所触动,根本起不到德育的作用。相反,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参加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做一个有关中学生超前消费的问卷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相关的消费原则。
2.倡导“由小及大”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对政治不“感冒”,一提到爱国主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学生就反感,认为假大空,是骗人的。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是也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着莫大的关联。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我们是不是满口的官样文章?是不是把理想、道德标榜得很高?是不是把奉献、集体主义讲得头头是道而对个人的权利、利益闭口不谈?是不是总是一副正义凛然、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极为关注道德的提升,但是它强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而使得这种德育更真实,更具有可行性。比如苟子《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由小才能及大;再比如我们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还是以2009年人教版“经济生活”为例。整本教材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处理这一主题时,教材采用了由小及大的编写方式。比如第三课中倡导的勤俭节约消费原则、第六课投资理财时应该注意的原则――投资时,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于细微中具体感受、实践爱国主义。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结构变迁 时代价值 中国文化精神
一、中国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命运成为一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难题。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遭遇了整体的文化困境:传统文化在自己的整合方式难以发挥社会功能的条件下,日益面临一个自我秩序崩解的危险。近代中国社会的人心秩序与社会秩序,已经无法在既定的传统文化范式内加以整合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与制度安排、生活方式,展现着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而且挟其经济实力与政治强权,硬性楔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就带给中国社会以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模式。而且,从两种社会生活模式的类型来讲,具有内在的相斥性。于是,从近代中国以来 ,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就此形成一种僵化性的文化格局。这种社会文化格局 ,造就了相应的思想文化格局。
在社会学里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乡土社会与市民社会。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家天下”为基础的,家庭是社会稳固的基本单元,在社会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讲,伦理道德构成了它的内涵。这种伦理性的文化,在古典社会的范围内,与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交替的边缘状态上,发挥作用的方式具有重大差异。如果就前者而言,它还不能说是完全适应的话,起码也是基本协调的。但是就后者讲,它则是完全无法给社会运动过程以引力的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1)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文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出世的。(2)强烈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3)顽强的再生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最富于魅力并引起世人赞叹的,在于它在内忧外患之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来的顽强再生能力。(4)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这种思想方法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促使中国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点: (1)重道德而轻事功在德智关系上,儒家认为,人格远远要比知识重要。(2)尚“义理”而鄙“艺器”。中国的科学研究长期得不到鼓励,并只是掌握在一些“匠人”之手,因而总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3)法经典而薄今世,尊“往圣”而抑个性。这种思维定势,必然妨碍自由争鸣风尚的普及,也必然会泯灭人们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儒家学派春秋时期提出的一个基本命题。认为自然与人应该和谐发展, 尊重自然, 不违反自然规律,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应该是和谐完美的统一。“天人合一”思想, 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 体现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思想。近代西方的一些学者, 在面临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时, 也开始向东方寻找答案, “天人合一”思想, 已开始被世人所瞩目,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的把这一思想与当今时代联系起来, 赋予时代意义, 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维系的基础, 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正是多年来积淀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这个国家生生不息并产生了灿烂的文明。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国际背景和国内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必须有忧患意识。还有像“精忠报国”、“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文化传统都蕴含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精华, 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下来, 对于当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个人的自我修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五方面的品质, 并提出了“慎独”思想, 这些无疑是我国古代关于人自身发展方面的精髓, 至今也具有积极的教育和指导意义。还有孝文化、俭文化、廉文化等, 这些古代优秀文化无疑对现代人在修身养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比较其他文化, 传统文化更符合现代中国人内在的思维特点, 对国人自身发展也就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转型时代。我们目睹了古老传统文化的碎裂以及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艰难,我们得在一个全球一体化以及思想多元化的世界中寻求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彭亚静.中西文化导论[M].2000
[2].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武术;中国属性
TheDeepUnderstandingofandReflectionontheChineseNatureofWushu
CHENNan
(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AnyangPolytechnicCollege,AnyangHenan,455000)
【Abstract】InordertomakepeopleunderstandtheChinesenatureofwushusoastoinheritandpromotetheheritageofwushu,thispaperresearchesintotheChinesenatureofwushubymeansofliteraturereviewingandlogicalreasoning.ItupholdsthatwushuoriginatesinChinaanddevelopsinthecontextofChina'suniqueregionalculture.Duetoitsprofoundculturalbearingcapacity,wushuhasbeencreditedasChineseMartialArts,nationaltraditionalsport,NationalSkill,andnationalquintessence.
【Keywords】Wushu;Chinesenature
武术在原始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生存斗争中萌芽,历经中华民族悠悠历史长河不断演进,逐渐走向成熟。中国武术向来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著称于世,从而成为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我们所谓的“国粹”、“国术”的时候,不难发现武术这一名副其实的中国符号,正在被淡化而走向弱势的边缘,武术发展现状的低迷与它所拥有的厚重中国属性正在失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武术自然又理所当然地被冠以“中国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的称号,因此它的中国属性也无可非议、顺理成章。正由于武术巨大的传统文化承载力和它典型的民族代表性,我们理应让其充分而现实地得以继承和发扬,让其在华夏子孙中薪火相传。鉴于武术发展现状的低迷,武术发展期待一次革命性的改进。笔者认为规范并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是发扬中国武术的关键。
一、对武术中国属性的深层理解
(一)武术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
武术“非武非术”,而是一个承载中华5000年古老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华夏文明的“活化石”,蕴涵了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社会的思考结晶,及中国人追求的完美的生命本根与人生境界。如中国武术历史研究者陆草所说:“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承载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伦理、中医理论和古典兵法思想等,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1〕。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向武术的渗透,使武术多数拳种都强调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动迅静定、虚实分明等。刚柔、动静、虚实相辅相成,寓于矛盾的统一体中,它们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这不仅丰富了武术的技法,而且也促使武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这也正是中华武术阴阳五行思想精华之所在。
以老子、庄子的学说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国武术中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尤为明晰。老子学说的主体思想是:“反者道之动”,并由此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挥,演绎出并列不当、虚实、动静、刚柔、曲直、强弱的辩证思想。而中国武术中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并济”等理论无疑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最好体现。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只有进入不受任何现实关系规定限制的境界,才能“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径而不能寒,疾需破山而不能切,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达到生死不惊,万物不介于怀的境界。庄子的这种思想恰恰是中国武学最高境界的真实写照,中国武学追求摆脱招式技能等的束缚,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除武技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修养和感受能力。
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武术中也有着深刻体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说:“有文事者,必须武备。”讲求“仁、义、礼”的儒家哲学,大大影响了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与核心。儒家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把德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武术则有尊师重道、未曾习武先练德之说,把武德、礼仪作为习武练技的基础与前提。
中医学被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之一,武术则与中医学同属于人体文化的范畴,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中医相对于西医来说其优点在于它的整体综合观与阴阳辩证观,以及由此演化出的“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相互依存。武术则将中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武术与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相互渗透、相辅为用,武术不少拳种就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练拳健身的,一些拳种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
(二)武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符号
对于我们本民族而言,社会的进步不应该是断裂的,文化的历史是不能够中断的,传统文化需要延续,这已经不是人们是否感兴趣的问题,而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一种抉择:与传统文化割裂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如上所述,武术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始终伴随着民族文化的更新而发展,它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已经为中华民族烫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武术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其文化内涵本身已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武术技术的存在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而对武术称之为中国武术的核心要义则是技术之外的文化。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大空间形成,历史赋予它的是中国文化载体的职责,因此中国武术应该是中国国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武术一直是公认的“中国符号”,在传播中华文化和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武术从李小龙开始借助于电影媒体,以四部半功夫片把中国功夫挂满世界荧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功夫片时代,从此功夫片这一受众人喜爱的片种便风靡世界,并借此向世界人们宣扬中国武术。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以动画的方式,借用中国武术的题材在全球范围内上映《功夫熊猫》,其居高不下的卖座率不仅仅是制作精良所致,更是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心中地位的有力证明。随着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接受并深入研究中国武术,黄发蓝眼的西方人开始源源不断地远赴中国习拳练武,近年来在各类武术比赛中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的出现已屡见不鲜,在他们眼中武术源自于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民族――中国。
不可否认,各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武技,他们民族的武技也都不同程度承载着他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不同民族的武技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一定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西方的拳击,泰国的泰拳,巴西的柔术等等。这也恰恰说明武术之所以称为“中国武术”的内在原因――它代表着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对武术中国属性的反思
(一)武术发展状况与其中国属性有失衡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遭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世纪初被西方现代性文化所中断,使得中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面临重重困境和总体危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一直困扰着20世纪的学术思想。”〔2〕对于中国武术这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言,它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文化发展上的困境。中国武术在冷兵器时代结束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地更换生存土壤,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西方强势体育文化残酷地冲击着原本纯东方文化特征的中国武术,中国人习武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均发生了转变。满载着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神圣的殿堂突然在短短几十年间被西方体育文化弥漫的环境近乎无情地摧毁,沦落到被冷落、置换、遗弃的境地。“跨过20世纪的门槛来到21世纪的今天,当中国人在追求西方奥林匹克的路上走了很远的时候,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武术的民族文化身份渐趋模糊起来,甚至濒临着‘丧失’的危险。”〔3〕中国武术今天的发展,近乎被边缘、被削弱到了乡土故园的境地,人们总在怀念着昔日中华武术的辉煌,也总是时而沉浸在对它的眷恋与叹惜之中。
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地球村的不断缩小,任何文化都无法回避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的惨烈碰撞中,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变局”,面临着近乎完全被“他化”的局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文化正在被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推向偏离传统的边缘,它所导致的认同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发展中最突出的时代问题。在众人对竞技武术的一片褒贬混杂的斥责声中,在对即将逝去的传统武术的扼腕叹息声中,中国武术已经处于茫然的生死抉择路口。国人面对武术“中国属性”流失所滋生的对这种文化的忧伤乃至焦虑则已经无法掩饰。历史的推进犹如一股无法征服的洪流,在摧枯拉朽的同时,也淹没了部分宝贵的文明。正是因为中国武术抗拒不了历史的变迁以及对“他者”效仿的命运,在与西方体育这个他者的碰撞中才渐渐地迷失了自我,使得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分裂,产生了深刻的身份认同焦虑。认同的危机,这是一种远比物质匮乏更为尖锐和深刻的生存危机。
(二)规范并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是发扬中国武术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塑造下一代的重要手段,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作为锻造人、发展人的学校教育,由于其广泛的普及性,它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自然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主要作用。
对于中国武术教育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对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并三令五申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武术教育”,让武术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教育在一个全面西化的体育教育场域里“惨淡经营”。“在学校教育层面上,武术教育还没有真正在学校实现普及……尽管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已列入学校教育当中,但武术教育却没有从根本上在学校扎根。”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武术教育现今的存在,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存在,并没有按文化教育的规律占取应有的体育教育份额。
学校教育通过塑造下一代,从而把握祖国的未来,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理应借助学校教育这一有利的平台切实得以继承和发扬。鉴于目前学校武术教育的弱势现状,我们应重新反思,扪心自问:除了极少数高校开设专业武术课程以外,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体育究竟缘何被外来的各式体育项目排挤、淡化、放逐,以至于徘徊于学校教育的门口,迟迟未能真正意义上进入我们的课堂?
三、结语
武术之所以被冠以“中国武术”、“国术”、“国粹”的头衔,完全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它在中国辽阔大地上土生土长,与丰厚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给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演化和发展,脉脉相传。武术已经历史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符号,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否认其实实在在的中国属性。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状况与其中国属性之间的失衡态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进行一次武术教育的革命,以充分发挥武术在育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栋.中国武术承载中国文化的活化石〔J〕.华人世界,2009,(3):40-41.
篇10
【关键字】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及现状;问题分析;可行性对策
我国一直大力推行道德文化建设,尤其在社会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功夫。但局限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许多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的冲击,造成了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探析形成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困境的问题所在。
一、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及现状
1、我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型期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走过了37年的岁月,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GDP排名和国家外汇储备衡量,1978年我国GDP为268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十五位,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13年我国GDP为8.3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经济的显著发展带来了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人民用上了自来水、家用电器,各种让生活变得更便利的产品层出不穷,我国人民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这37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间,但它却亲眼见证了我国首次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统治地位,并实现从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现在大半步迈入商业经济的巨大转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定地朝“四个现代化”目标前进,人民生活正变得日新月异。巨大的社会变化带来的不只有种种好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问题。这其中,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正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
2、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旧有道德迅速瓦解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美国旧有道德的垮塌时代。现代商业文明带来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与旧有社会道德文化观念的冲突令人瞠目结舌。有人说,猫王的扭胯扭掉了一代美国年轻人的道德,这并非无稽之谈。现在的美国人追崇猫王,事实上正证明了美国道德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是如此。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刺激下,各种良莠不齐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加之社会观念的巨大变化,对我国人民既有的道德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甚至在某些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6年南京彭宇案,让“碰瓷”一词走入人民的眼帘;2008年三鹿集团三聚氰胺事件,让多少幼儿从此告离健康;截止今日,多少食品安全案件层出不穷,让无数消费者胆战心惊。面对着这种种触目心惊的社会热点事件,不得不承认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正陷入困境。
二、当代道德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1、全社会的信任危机
现代商业文明在降低人与人沟通交流成本,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正使得心与心之间变得更遥远。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使得人们总有紧迫感,拜金主义肆意蔓延,吞没一切为之动摇的土壤。我国道德文化滑坡的一大表现是弥漫全社会的信任危机。自2006年南京彭宇案发后,尽管围绕着老人是不是被彭宇撞倒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显而易见的是,从那时起我国旧有的各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面临巨大的现实考验。时至今日,一些老人在外出时发病得不到救助的报道偶见报端,也出现过一些年轻人帮扶老人被讹诈的报道,直让人唏嘘不已。
需认识到的是,现在的信任危机已不仅仅出现在帮扶老人身上,而是已然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食品安全的阴霾一直徘徊不去,2014年10月央视曝光网上订餐乱象,为人们烹饪佳肴的厨房环境却是那般恶劣不堪,直让人怀疑网上订餐的可靠性;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假货事件进一步发酵,引发有关部门重拳出击,重点查处淘宝上贩卖虚假伪劣产品的店家;2014年12月,南京亿元银行存款不翼而飞,引发了不少银行储户的恐慌。
2、媒体的坏效应放大作用
在我国道德文化滑坡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新闻媒体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迫使他们必须寻找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新闻进行报道。南京彭宇案被新闻媒体关注本属正常,但盖棺定论的做法却有违媒体人公正客观的报道精神,因此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更为可怕的是,负面事件报道天然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将其代入自己的生活情景中,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警惕和焦虑。比如学校老师猥亵儿童案件屡见报端,这不能证明当事人的作为没有得到新闻报道的启发。诚然新闻媒体在推动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坏效应事件中却往往扮演着“放大镜”的角色。
3、知行不一的问题
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困境在于知行不一。尽管我国在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人们仍普遍存在道德方面的知行不一,随地扔垃圾、过路闯红灯、排队时占队现象屡见不鲜。上海、北京等地出台垃圾分类已有20年历史,至今仍止步不前。事实上,人们当然清楚这些行为的好坏,也知道社会倡导的是哪些行为,但他们就是不作为。知行不一,已成为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之所以有知行不一现象的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巨大的社会传统惯性思维。人们会做出各种不利于公众的行为,其出发点除了大家都这样做自己这样做也无妨的侥幸心理,还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些人抱有“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错误思想,更有人提出“人人为自己,就是人人为大家”的荒谬论断,并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有了生存滋长的土壤,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1、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现代文明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远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美德经典,“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直被人们谆谆教导,成为了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丢失。在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后,其实已经不少人自发性地倡导“复古”活动,比如穿汉服拍毕业照、把七夕节列为东方情人节等,并得到了社会大众一定的认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大片存活的土壤,它所缺少更多的是社会方面的大力弘扬与倡导。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适应社会环境与思维习俗的变迁,避免出现“埋儿奉母”式的宣传争议。
在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机结合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尤其注重个人素质方面的教育,日本在这其中有许多培养的社会习惯值得我们学习。要实现现代文明的个人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学校从小培养的实践性教育。事实上,在我国人民经济水平日趋富裕的现在,学校进行从小培养的实践性个人素质教育时机已然成熟,缺少的只是社会和政府方面的主导与配合。
2、加强宣扬好人好事,适当采用物质奖励
在应对媒体的坏效应放大作用方面,我国应加强宣扬好人好事,遏制新闻媒体恶性循环的无下限负面报道。我国一直有在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好人好事的努力,但效果却显得差强人意,这与现代社会人民的新闻媒体选择多样性密切相关。2002年10月,央视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迄今已进行过13次评选活动,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然而,央视的宣传渠道不可谓不广泛,但相对于社会风起云涌的各类传媒依然显得势单力薄。但在2014年这一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社交平台微博上一些好人好事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也不再单纯关注负面报道,说明了社会大众对待媒体开始呈现理性化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要扭转“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不良趋势,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着力发挥它们社会大众舆论阵地的作用,借此唤起人民群众对社会公众道德的信心,进而重塑当代道德文化精神面貌。
在必要的时候,还可借助物质奖励对好人好事进行宣扬。德国对拾金不昧有明确的物质奖励,为的是鼓励更多人实践拾金不昧;韩国推行子女孝敬父母可优先得到公租房政策,为的是宣扬传统文化的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当既有的激励手段失效时,采取物质奖励手段无可厚非,而且是适当的一种举措。
3、法治道德双管启下,以惩为主以防为重
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滑坡,其中一大原因在于法治贯彻落实不彻底。脱离法治单独给予道德谴责,这无疑是本末倒置。道德为辅法治为主,法治道德双管齐下,才能让社会秩序良好运转。以最近时见报端的“老人碰瓷”为例,一些愚昧老人之所以敢碰瓷,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廉。碰瓷这一现象要进行法律认定困难重重,因而给了一些愚昧老人可趁之机。不仅如此,食品安全问题、银行存款丢失问题究其到底都是违规违法问题,只是因为暂时的违法成本低廉或执法不力,这才给了违法分子可趁之机。
为此,我国首要应加快立法制度建设,缩短立法周期,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及社会问题,不予余力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巩固人民群众心中的道德文化打造一道坚实的屏障,为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保留一份厚实的土壤。
要有效实现法治道德双管齐下,关键在于以惩为主以防为重。以惩为主,惩治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才能让人民群众辨别一切魑魅魍魉的行为,才能树立人民群众对社会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以防为重,重点在于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从而挽回社会公信力,才能避免人民群众道德文化建设的坍塌,才能巩固人民群众对既有道德文化建设成果的充分认可。
四、结束语
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兴衰成败。尽管目前仍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应当看到前程是美好的,道路上是光明的,国家和社会有足够的办法和手段来摆脱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