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

篇1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阮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宋占美,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上海/)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 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对婴幼儿的教育极其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应对~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比如,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 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婴幼儿音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

         总之,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发展婴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增进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副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对婴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婴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婴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倾听

         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倾听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听觉是音乐体验和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婴幼儿各种生理器官都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因此给他们聆听的音乐应以优美、欢快、流畅的乐曲为主,还可以结合语言的发展学唱一些儿歌童谣。同时,对于婴幼儿而言,应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自然和谐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音乐,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音乐

         婴幼儿,特别是婴儿,主要是通过听音乐促进其听觉能力的发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和娱乐的愉悦感。听音乐可以配合孩子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进行。配合孩子一日生活活动听音乐,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适,玩得愉快,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无意识记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妈妈歌

         对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他/她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声音。妈妈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演唱能力有多少。母亲唱歌时,可将婴儿抱在膝盖上、怀抱里或陪着婴儿入睡。这样,既有肌肤的接触,又有母亲的体味包围,加上听到母亲的声音,促使婴儿一起感觉,对婴儿大脑产生极佳的影响。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学唱歌在教孩子学唱时,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着妈妈的歌声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领会内容,吐字清楚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婴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互动歌曲 

篇2

宝宝的睡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长发育

如果睡眠不足,就会使婴儿感到疲劳、精神不佳、食欲不振,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若睡不好,会使婴儿烦躁不安、哭闹频繁,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难于接受早期教育,进而影响到智力发育。

周岁以内的婴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活动持续的时间短,容易疲劳。出生后的第一年,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增长都需要能量。而睡眠是“节能”的最好办法,睡眠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都减弱了,肌肉松弛了,呼吸心率减慢了,脑组织消耗能量减少了,这时,大脑皮质处于弥漫性的抑制状态,这对神经系统起着保护作用,能量得以重新积累,弥补劳损而使宝宝的身体获得新的精力和体力。

宝宝长个子是在睡眠中进行的

人体的内分泌腺体中,有一个腺垂体叫脑下垂体。这个腺体分泌着各种激素。其中有一种在小儿时期分泌的生长激素,它可以促进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加速全身各组织的生长,特别是骨骼的生长。这种激素在睡眠时分泌特别旺盛,而在醒着的时候,会相对地减少,因此,睡眠充足才能保证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睡眠对婴儿的智力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婴儿进行看图、认物、学语、游戏等智力活动时,其活动的效率取决于大脑皮质有关区域是否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若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能提高活动的效率,使婴儿接受成人对他的启蒙教育,从而促进智力发育。若是婴儿睡眠不足,大脑就会感到疲劳而处于抑制状态,需要获得休息,在这种情况下宝宝怎能聚精会神地去看图、认物?怎能情绪愉快地和人交往学语?甚至连最喜欢的游戏也会无心去玩了。

由此可见,婴儿的睡眠是多么重要。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注意事项

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一、搞清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

(1)一个是义务教育,另一个是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2)幼儿教育属启蒙教育,小学教育是以教为主。幼儿教育除了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育外,还需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小学教育则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学要求。

(3)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关注点不同。幼儿教育重点关注幼儿最初需要的是对世界总体的最基本的认识,主要涉及的是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关注在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二、重点关注幼儿教育的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至6岁):在0~6岁的阶段要关注幼儿语言的学习,这一阶段是语言敏感期,在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能非常容易的学会母语,但成人后对学习语言则是件困难的事。

(2)秩序及感官敏感期(0至6岁):“对秩序和感官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他们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我们必须帮助构建一个易于学习的,吸引孩子充满探索欲望的环境,让他们得到全面培训环境。

(3)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往往能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这些微小事物。

(4)动作敏感期(0至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会走路,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带着孩子做多户外运动,使幼儿的身体全面、协调,促进幼儿左、右脑均衡发展。

(5)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小朋友、有着明显的群体活动倾向。这时的幼儿教育,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6)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这一阶段的幼儿书写和阅读能力有些迟缓,如果我们在这一阶段,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多选择读物,使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充足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

三、其他需要关注的教育事项

(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终身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等良好的习惯,这非常重要。

(2)养成在“游戏”是培养幼儿的方式。说教的方法不适宜培养幼儿,“游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幼儿们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

(3)在社会生活中随时教育培养。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孩子的潜力非常大,经常玩交通安全游戏的幼儿,会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

(4)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幼儿教育要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些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有针对性的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发展潜力?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5)要关注家长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幼儿的教育不能光靠幼儿园,家庭、社会都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他们很容易把在家庭和社会中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模仿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家长无论是说话,还是行动,实际上就已经在教孩子怎么做了。

(6)要关注出现偏差问题。很多偏差在幼儿期错过了再纠正就难了。有一部分人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以后长大了可以再慢慢再学。其实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懂得很多事情了。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如果错过了幼儿期的教育,形成了固定的行为习惯,以后再纠正纠偏就十分难了。

(7)要关注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家长们常常是口头上说很重视子女教育,但具体到小事上,就做不到,包办孩子的一切事物,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过于娇惯孩子,这样就养成孩子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不懂得谦让,走上社会就不能适应。

总之,幼儿教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从小抓起,才能从根本上见实效,需要我们从幼儿特点出发,抓住关键点、关键期,来实施针对教育,才能为幼儿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素质。

篇4

一、幼儿电子琴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的错误性认识

1.“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激进”社会思想的认识,认为孩子学琴越早越好

受现代社会压力的影响以及现在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或最多两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非常的高,因此,愿意让孩子能尽早地多掌握一门技能。但让孩子学习电子琴要以尊重他们的生理发育成长为前提,很多家长让孩子在三岁之前就开始学习电子琴是一种不科学的思想,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处于婴儿时期,他们的肌肉、骨骼、关节等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长期的按压键盘,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的健康成长。而四岁的孩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注意力不能够长期集中,因此,也是不适宜学习的。五岁及以后从生理和心理上是适合幼儿学习电子琴的年龄。因此,在五岁之前,可侧重对儿童进行音乐兴趣、感知力等的培养。

2.电子琴学习中,触键学习并不是重要甚至必要的训练内容和方向

由于电子琴和钢琴在触键上的不同,家长、孩子甚至教师存在着忽视触键学习的误区,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的初学埋下隐患。

笔者认为,早期的电子琴触键学习尤其对入门者是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通过触键学习——以断奏作为电子琴训练的开始,可以使少儿学会正确的弹琴手形,感受在断奏训练中怎样实现提腕的松弛方式和状态,实现肩、臂、腕、指的协调和自然放松。只有通过断奏学习,再把电子琴单音弹奏熟练掌握后,才有可能顺利地弹奏好连音,体会触键的落一弹一提及重心的转移,也只有将这些基本功练习和掌握好,才能为今后进一步更好地学习电子琴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由于家长缺乏对电子琴和钢琴常识的了解,而误把这两种琴混为一谈

由于电子琴外在以及丰富多样的音色、节奏、表现力等,人们常把电子琴看做是钢琴的“微小版”,误将两者的教学混为一谈,这是极不正确的认识。简单来说,钢琴作为键盘乐器,它注重弹奏技巧的训练,而电子琴则更侧重表现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充分让孩子感受到电子琴丰富的节奏、音色,悦耳的、自动的和弦伴奏,完美、具有感染力的旋律等这些特质,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这对于提高孩子对电子琴学习的兴趣、增强电子琴对孩子的吸引力,让孩子的基本功练习由枯燥乏味变为轻松、愉悦。

二、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对少儿开展电子琴教育

1.在学习初期,注重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建立和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幼教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应当建立和培养孩子对电子琴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形式提起少儿对电子琴音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电子琴的好奇和兴趣,才能为下一步对少儿进行相关理论、指法等相对枯燥的教学奠定基础。

2.在少儿电子琴教材的选取上要科学

好而科学的电子琴教材应当做到:教材内容简单生动有趣,安排科学合理;以少儿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因此,教师教材的选取要结合这两点进行有效选择,唯此,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应当选择具有五线谱及音符较大、图片丰富生动等特点的教材,既有利于少儿更好地识谱,又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年龄大一点的则需选择知识结构内容相对系统的,富有趣味性和能引导孩子探索的教材。

3.对幼儿的教育教学尤其要讲求方式方法

坚持从少儿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等出发,结合教材课程的特点,尤其对于一些相对枯燥乏味的电子琴教学内容,教师在内容的讲授的方式方法上,应当使语言富有趣味性、简明准确、生动形象,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寓教于乐,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和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少儿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提高,才能使幼儿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竞.青少年电子琴教学误区浅析[J].北方音乐,2012(12).

篇5

古代幼教;慈幼;家庭教育;游戏;启示

幼儿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们提出的许多关于幼儿教育的宝贵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以外的多种教育形式,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王孙贵族的宫廷教育,还包括幼儿游戏和神童教育等方面,其中最能体现幼教思想价值的是慈幼、家庭教育和游戏三个方面。

一、慈幼之道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建立在“慈幼”思想基础之上的。“慈幼”即爱护儿童,这既是儿童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韩飞认为,“慈母对于幼子所表现出的慈爱之情,体现为对于幼儿的某种期望,即‘务致其福’,期望幼儿将来身体健康、万事吉祥。”韩飞的这种思想在我的家庭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我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却深知慈幼的道理。小侄子旭涛一出生就由我的母亲带领,可谓既做奶奶,又做妈妈,总之都是做母亲。正如韩飞所说,慈母对于幼子的慈爱之情,体现为对幼儿的某种期望,母亲对旭涛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有时甚至还会有一些迷信的做法:每逢初一、十五到庙里烧烧香拜拜神,为孩子消灾保平安;立春的时候给孩子的帽子上戴个大红公鸡避邪等,不管这些做法有没有道理,但出发点只有一个,即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地长大,体现的都是慈母对于幼儿的致福之情。

二、家庭教育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成功者,十分注重子女心中父母的一致性。《家范辑要》中说:“人子之情,畏父亲母,又父远母近,故父母俱贤,子必遵义方之教。父贤母不贤,则庸之子,阳从父训,而阴奉母言,子之不肖,多由于此。”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教子当一致。儿童由于自己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很多时候缺乏主见,易于服从,所以,凡是在他眼中有权威的大人的话,都会被他认为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在家庭中,权威人士的意见一致,能强化教育的有效性;意见分歧,则会影响教育的权威性。例如,在小旭涛的眼里,最有权威的是他的奶奶。小旭涛自从会走路开始就展露出一副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亲手去摸一摸。他的这种好玩的天性和好奇心,是别人难以控制的,为了教育他哪些东西可以碰,哪些东西不可以碰,只有他权威的奶奶说的话他才听,才能让他的“无知”行为有“收敛”。可见,权威的力量在幼儿心中是不可撼动的。

(一)教育内容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道德、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等方面,而智育、德育又是其主要部分。

1. 智育——开启幼儿的智力。古代的幼儿智育主要是对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识字、习字教育,经学、史学、文学的启蒙教育。由于小旭涛现在还不会说话,对其能实施的教育还很有限,但有些方面的教育却是这一时期必须的,不容忽视的。读一些启蒙读物给他听,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播放一些启蒙的儿歌,还有就是经常给他播放一些中外经典名曲等,都是幼儿教育这一时期的必修课。通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观察,发现小旭涛很多时候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身体,而且晃动得很有节奏感。想必,音乐启蒙教育的效果见效了。

2. 德育——培养幼儿的礼仪素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素来以勤俭为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子女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小孩子爱吃零食,小旭涛吃零食基本上是吃一半丢一半,每当这时,他权威的奶奶会把丢在地上的捡起来再给他吃,这不是不讲究卫生,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育他勤俭节约。自立能力对于一个十四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几乎是没有的,但在无意中他已经习得了一些基本的能力,比如,在寒冬里,由于身上穿的棉衣比较厚比较多,胳膊不是很灵活,吃东西常常用手送不到嘴里,他经常会借助别的东西把食物送到嘴里。当然,如果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其生活自立的能力则会更强。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知书达理”是人们对贤人君子的高度评价。古人教育儿童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教他们说自己的名字和“唱诺万福安置”;孩子稍知事物,就教他“尊老爱幼”。小旭涛现在虽然还不会说话,但通过教育,他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摆手再见了。

(二)教育方法

1. 在活动中教育。王廷相在《雅述·上篇》中说:“儿童除食、视听是先天之性,不需学习之外,其余都是在接触外物,活动之中习得的。”必须使儿童尽早接触事物,在活动中学习。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儿童感知事物的能力,是发展儿童智力的重要方法。孔子就强调“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荀子也提出对幼儿教育要以“闻、见”为基础。王充更进一步提出感觉是认识的源泉。使幼儿经常接触外物,使之不幽闭,给予各种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儿童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人脑的细胞数目出生后六个月就基本不变了。用脑并不能使脑细胞分裂增殖,但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使脑细胞体增大,树突、轴突增粗,而且分枝发达,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可见,丰富的活动刺激是幼儿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小旭涛生玩爱动,才十几个月大自己就可以到处去窜门了,不但不怕陌生人,而且见了陌生人还要与之好好玩一会呢。经常带着小旭涛玩各种玩具、手机、电视机遥控器,还有一些真实的动物等。通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观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模仿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2. 以身示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榜样。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也十分重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感化作用,他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儿童最重要的教育环境是家庭,而父母不仅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也是其终身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为“楚”为“夏”。不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小旭涛就很会模仿,当他看到别人踢腿,就会跟着踢腿,看到别人敲碗筷,便伸手去敲碗筷等。既然儿童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那么,就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模仿一些好的方面,避免让其模仿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作风,这样才能引导其健康地成长。

3. 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这是贯穿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基本思想,是其精华所在。我国这种思想的提出比西方早两千余年,《庄子》中就曾用寓言的方式形象地阐述了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特点的道理。《庄子》中“有一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知道后便派人把它引到宫殿中去,给它奏乐,喂肉,可海鸟到第三天便死去了。”这种做法是“以己养鸟”,不是“以鸟养鸟”。这个寓言启示人们:不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虽出自好心,儿童却免不了要遭到像那只海鸟一样的命运。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提出教育幼儿的方法“不害其所长”,即顺应其自然不妨碍其成长。小旭涛生性好动、活泼,这是他的自然本性,顺着他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不害其所长,再施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

三、游戏

我国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然至日晚归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游戏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就始终是幼儿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一般分为智力游戏和生活游戏两种。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棋艺、拼图和其它涉及数学、几何等原理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最流行的智力游戏有七巧板、“伤脑筋十二块”、“包你迷”、华容道等;生活游戏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成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发现小旭涛非常热衷于玩皮球、捉迷藏等游戏,而且经常玩得不亦乐乎;捉迷藏时会把自己遮起来或藏在门后让别人找。大人们看来这些游戏或许很幼稚无聊,但小旭涛却玩得不亦乐乎,因为这是属于他生活中应有的游戏。小旭涛之所以会玩这些游戏,是因为模仿大人们并加以运用的结果。幼儿游戏不仅仅是模仿和学习的行为,而且是培植和滋润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萌芽的土壤,更是幼儿健康社会化最自然有效的手段。幼儿喜欢玩耍,不喜欢拘束,这就好比草木开始发芽时那样,自由自在地就会长得茁壮,人为地给它加压改造,就会使其扭曲不正。教育幼儿,要顺应其自然天性,让其自由健康的发展,切勿剥夺其游戏的权力。

参考文献:

[1]丁全忠,谷小龙,邬淑红.古代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02):46-48.

[2]马秋丽.我国古代早期教育思想的现代阐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6,(01):26-27.

[3]严贵香.继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338-339.

篇6

翻译:蔡小玥 翻译校稿:廖字辉

在历史的变迁中,德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通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受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想影响的美术教育,逐步巩固了其学科地位,并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体系中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德国美术教育概况

德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法西斯意识形态,将19、20世纪之交美术教育所取得的先进成果摧毁殆尽。

20世纪50年代,通识教育和美术教育以人权和民主为导向,开启了新篇章。

与当前的中国类似,当时的德国开始重拾历史中的积极因素,寻求适应时代的新方案。首先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艺术教育运动再度兴起。1900年前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了“教育从儿童抓起”和民主式自主学习,并由哈特穆特·冯·亨提希(Hartmut von Hentig)在比勒菲尔德实验学校付诸实践。在1914年的中国之行中,约翰·杜威还成功地向中国的高校和中学讲授了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

其次是建构主义感知理论再度受重视。该理论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由他自己建构出来的。虽然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建构主义感知理论间或中断,但自启蒙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以来,人类进入了个人主义的时代,美术教育也由此开始鼓励个体自我表达,以达到促进个体人格发展的目的。文学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美术教育的新内容:在政治背景下联系社会。

在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影响下,德国美术教育发展出了自己的教育学行动框架、方案、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时至今日,学校和培训机构所开设的美术课程的标准已基本可以确定,即:

在教师的引导和陪同下,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能够独立进行创作,创作富于创造性的个人作品,进行个体的个性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以自我调节为基础的个人实验、研究和思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既是帮助学生的陪同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与创作过程的主持者。通过精心的安排、目的明确的对话和方法,教师支持学生运用想象力和构想能力并动手付诸实践。

在这一创造性的创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既民主又艺术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和陪同。

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托儿所、幼儿园,以及青少年艺培学校里三岁以下的幼儿。它是进行感知促进、行为引导、创造力培养和教育民主化的第一步。正如马丁·多纳斯(Martin Domes)在其教育学理论中关于“有能力的婴儿”一例(1950年)所展示的那样,它特别有助于在美育项目中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使个体开始独立思考并促进个体的个}生化表达,最终使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五官感觉,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小小研究者和发现者。这就是“审美启蒙教育”,它将进一步发展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就是调动人的五感,促进感知过程,但其首要目标并非单纯培养艺术专业能力,还包括对人格的培养。

在童话剧和马戏等活动项目中,综合运用美术、音乐和游戏等元素;将表演、对话、绘画、素描、游戏和音乐等元素共同运用于整体教学中,使儿童的所有感官和能力都被调动起来,并根据成长阶段和发展程度得到培养。

在学前教育中,学生的参与是全面的,他们还不会接触到类似学校的严格专业划分。

学校分科课程的教学计划是依据并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而设置安排的。

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美术教育,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人格、发展创造力、引导学生行为、提高学生感知能力,以及实现学生在小组和团体活动中的社交目标。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进行消费和接受媒体信息时。

二、感知永远是第一步一审美教育中感知的发展

这个案例旨在为大家打开一扇小窗,共同看一下审美教育最基础的领域,以及孩童时期感知的发展。

与感知密切相关的是利用不同材料来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创作。“予印象以表象”—感知和创作,两者在艺术生成过程中会实现完美的转换和融合。同样与感知密切相关的还有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如果感知能力在一个人孩提时代的开始阶段就被重视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成长阶段中,他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会紧密结合,而不是彼此割裂:(1)在最初的几周或几个月之中对客观物体进行感知;(2)接下来对自身进行感知;(3)然后在学前或学龄阶段开始学会对处于某—社会团体或文化氛围环境下的自身特点的感知。

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与某一人生阶段中基础问题的提出有关:儿童们会更多地去关注那些在某个时间段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东西,其他所有的东西会被他们隐去,以避免过度刺激。审美这个词的词源“aisthesis”在希腊语中原本的意思就是用感官去感受,所以,我们也希望审美教育能够根据这样—个词源的要求,从感知之中去生根发芽。如果想要成功进行审美教育,就必须适应每个儿童自身的感知能力特点。感知能力的发展是持续性的,但也和其他任何一种发展一样,其过程中会有波动,会有小幅度的前进和后退。所以,要想适合每个儿童自身的感知能力特点,就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并制订正确的计划。

在开始这项工作之前,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儿童是以何种形式来从周围环境中汲取信息的?(2)在最重要的几个发展阶段中,他们对世界的印象是怎样改变的?(3)审美教育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儿童促进各种思维能力:最初是感知能力,接下来是具体想象能力,然后是抽象幻想能力和创造力。只要有适当的引导促进,在合适的时间,这些能力都是可以相辅相成地展开和发展,并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首先,我们回答第—个问题—一“外界的画面如何进入脑海里?”

1.外界的画面如何进入脑海里

儿童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去获取信息了。婴儿的完整知觉系统使得感知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可以实现了。

感官是人们接触外界的工具,它们只起到媒介的作用,而真正的感知过程是在大脑中通过加工处理感官刺激来进行的。在此,“加工处理”指的是:接受、挑选、汇总、整理、归类、储存,然后通过一些思维能力来对其进行命名。从思维过程来看,感知行为就是有创造性的思维的原型,是每个儿童都具备的能力。

原先很多人认为婴儿都是被动的,这种观点已经发生变化了。每个儿童都非常积极地参与着自身发展的过程,并且从第一天开始就在改造着自己。这种所谓的“主动的婴儿”需要的正是多样化的、给人带来实际的刺激的审美教育。实际的就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所有被感知的都是真实的。

下面将以纸张加工为例,具体展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一种在孩提时代进行的有意义的感知训练,尤其是在婴Ju阶段进行该训练的可能性。

纸是一种适用于各发展阶段的材料,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一页纸、—卷纸、—个本子、纸箱或者书。同时纸也有各种特性,适合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它或光滑或粗糙,或结实或柔软,或厚或薄,有时甚至是透明的。人们可以撕纸,可以剪纸,可以折纸;可以按压它,可以捅破它,可以揉搓它,可以敲打它,甚至用力去拍它;等等。

任何一种行为都能产生声音和噪音,沙沙作响,簌簌作响或是嘭的一声。飘飞的纸张落地时会和地面接触发出声音,撕纸和揉纸时也会产生特定的声音。这—切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另外纸还会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感,不同的纸盒造型;如果是礼品纸的话,有时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构造。需要包装的东西,人们—般会装在坚硬的纸箱或纸盒里,家务用纸往往及水性较好,蜡光纸则会有光亮的表面并具有拒水性。所以,对于审美教育来说,要想调动所有感官来全方位地进行感知,那么纸是—个非常值得开发的宝库。

感知训练可以有两种进行方式:一种是由相关负责人为儿童做成—个可供感知的物品;另一种是儿童自己创造—个全新的、可感知的物品。

对于第一种方式,有很多例子可选。如:(1)由彩色的坚硬的纸做成的模型,揉皱的彩色的纸或纸卷;(2)装有礼物,或是众多色彩斑斓的纸卷或小纸盒的大纸箱;(3)可供抚摸的丝质纸张。

那么,儿童该如何自己制作作品呢?

2.儿童如何自己制作作品

上文提到的第二种方式就又把我们的注意力重新带回了“有创造力的婴儿”上。可是,—个婴儿真的已经有能力来构建—个符合审美要求的物品了吗?

婴儿的感知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婴儿又是如何去构建物品的?这个问题将由下面的例子来解释。

图1展示的是由不同形状的塑料纸构成的物品。

一个5个月大、尚处于哺乳期的婴儿正躺在被子上,用自己的两只手把纸折弯。这张纸是—个新玩具,给他带来了全新的、充满乐趣的体验。他用双手来揉搓纸张,把它揉成各种形状(图2),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手舞足蹈,通过流口水和撕咬纸张,获得了很多乐趣。

婴儿会揉捏纸团并将其一端放进嘴里吮吸,时间长了之后,这张纸的中间部分就会又大又软,而边缘则会出现相对坚硬的角;而越是这样,他越会满怀热情地去吮吸边角,同时用手去揉搓纸张的其他相对较为柔软的部位。这样,他可以体会到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通过纸张可以让儿童感受到母亲胸部的感觉,并且将这些感觉通过手头的材料构建出来。感知与构造,这两者与个体的切身问题相融合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现出来。

这为我们展示了关于婴儿的感知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个具体的例子:从出生时开始,每个婴儿就已经具备了多种感知器官.通过不断地重复吮吸、品尝、伸手去抓、吞咽、看、听等行为,能够加深这些感官带来的印象。不断重复诸如吮吸、抓取、观看或感受等行为,能够带来舒适感和乐趣,而所有这些行为模式都可以不断地实施在新的对象上,就如同上面例子所提到的那些吮吸、抓起、按压、揉搓、旋转等。这些都是感知刺激带来的智慧的结晶。只要婴儿去接触—个物品,那么他就可以体验到该物品的多种特性。

皮亚杰称这种对世界的印象为形式认知,它还没有到在脑海中构想具体画面的阶段。

这种对世界的印象是行为内化的过程,还不是可视感知的余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还没有将不同的感官刺激糅合成一个整体:看,静静地听,抓取,感受,挤压,品尝和吮吸。对这样的—个阶段,皮亚杰将其冠名为“做中学”。

在下—个阶段之中,儿童就会征服在感知过程中遇到的材料和物品。他们到处爬,慢慢学会站起来,并非常自由地在他们的活动区域内玩耍。这是一种更独立的、不断去发现的过程,他们能够在接触不同东西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经验。儿童自己的新发现和新玩法,都会为他们开辟更丰富、更广阔的感知空间。

这里有一些由纸张做出来的物品可供参考(图3是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纸箱垒成的纸箱堆、图4是—件纸雕塑),用这些东西可以做各种试验:儿童可以去把纸卷成卷,可以去扔,可以去推这些物品,可以去撞它们,甚至把它们全部撞倒。有些纸片到处飞扬,四处飘落,有些纸卷滚得到处都是,有些小纸盒被推下桌子——这—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感知方式,全新的事实。这是第—次直观地去感受这些物品的物理规律:这些物品被推得撞在—起时,儿童可以去聆听碰撞的声音,或者是在被推倒时的各种杂音;儿童会将这些多样化的感官印象归类整理为简单的、物理性质的经历。如果一摞纸箱散倒,或者纸卷从桌上滚落在地,都会给儿童带来愉悦。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纸质材料都可以用来进行审美教育。

3.物品变成工具

随着环境及行为模式的不断发展,儿童们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将生活中的物品当作工具来使用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通过协调手、胳膊和肢体,通过自身的视觉感官,来对外界进行感知。

手眼协调使儿童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控制用勺子敲打餐具、用笔画画,以及用叉子来吃土豆等行为。最初可能只是为了享受行动的乐趣而随手画出了线条,那么现在就是有针对性地在眼睛的引导下去画线条、圆圈、之字形或是叉叉。在这之中,工具意识体现得尤为明显,即借助视觉感官的帮助来有针对性地完成单—动作,同时协调多个动作。借助这种手眼协调的能力,儿童得以通过绘画将自身活跃的思维展示出来。

接下来我们很快就要接触到感知能力的下一个阶段:儿童突然停止画画,满心欢喜地观察图画的某一部分并哇哇大叫。这说明儿童重新识别出了外界的图像,并且自己给它们进行命名。对于认知来说,这是—个小小革命的开始,是将自我认知的内容与图像相结合。现在情况很清晰了:儿童在脑海中的图像可以实际拿来使用,而这恰恰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第一步。那些偶然产生的图像会慢慢得到阐释,并被赋予富有想象力的名称。

4.创造力大爆发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那些幼儿园适龄儿童将迎来一次创造力的爆发期。对世界的想象将通过富有创造力的设想来实现。儿童会生活在童话世界中,在那样—个世界里,现实感知和想象力不会有很明确的区分。在这个时期,只要加以努力,就可以收获到思维的果实,因此,很有必要在审美教育和纸张处理之中,就如何使用工具对儿童进行引导:粘贴、发泡、裁剪、钉钉子、缝纫等,都能帮助儿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作品。

还可以对纸张种类进行简单的分类,比如描图纸、礼品纸、纸板纸等。比方说,在儿童的想象世界中,就非常适合用纸板纸和描图纸来制作那些充满创造性的发光物品。窗画、泡泡的闪光、发光的旋转木马等都可以激发他们想象力的翅膀。

如果儿童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那么,在学前直至学校期间,他们就可以学会对时间以及时间间隔的感知;学会对持续数天或数周的整体计划的耐受力和感知力;学会对集体思维共同性的感知和对个体差异的感知,比如“我的眼睛是蓝色的,而你的是棕色的”。在这个阶段,可以去计划一些持续数天的、使用不同工艺和不同种类纸张来进行的团队手工制作,如地区风貌或城市的模型、个人所喜欢的游乐场等。纸张和制作工艺可以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进行区别使用以及鉴别。

图5展示的就是—个地区风貌的例子,其中融合了儿童早期简单的手工工艺和较为复杂的制作过程:捏皱和拧拽纸张是婴儿时期的特色,撕裂、拉毛和粘贴是幼儿园学习的内容,裁剪、相互搭缝和搭配则是学前儿童的特色。

篇7

1.1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智力的可持续发展

智力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对智力本身的开发,而且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发现:精力充沛、情绪表现独立,有进取心和能积极探索环境的儿童,其智商增长较快;稍大一些儿童的智商增长与强烈的成就动机关系密切.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可以有效地促使智慧潜能转化为智慧行为,诸如,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影响智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人们认识自身和外部世界内驱力的大小和强弱.相反,缺乏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其智力潜能不可能被充分挖掘,甚至不良的非智力因素还会制约智力的可持续发展,如厌学,厌学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失去了认识奇妙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父母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既关注孩子早期智力本身的开发,又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有利于智力的可持续发展.

1.2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情绪情感的可持续发展

情绪情感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极大的影响.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构成了认知活动恒常的心理背景或者一时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良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则会阻碍问题解决,情绪情感成为影响认知过程的重要因素.情绪情感作为一种客观表现,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情绪情感以微妙的表情动作传递人的思想观点,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情感交流促使人产生同情,互相感染,甚至使人接近和依恋,情绪情感对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情绪情感是后天习得的,家庭教育与环境是一个人情绪情感形成的最初起点,尤其是家庭教育对情绪情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Bowlby)在1951年出版的《母亲照顾和心理健康》中强调,如果在关键期内没有和母亲建立密切的依恋,那么儿童的人际情绪关系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例如,儿童到2岁半以后才得到母亲的关爱,那这种关爱对儿童就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了.马塔斯等人的研究证实,在12或者18个月是安全依恋的儿童,到2岁时比那些当时是非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兴趣解决提供给他们的问题.对男孩来说,1岁的非安全依恋与6岁的行为问题或者适应不良有关.心理学实验说明,在婴儿期获得的依恋类型会持续地影响其日后生活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影响各种人际情感关系,包括幼儿期的同伴关系、儿童期的友谊关系、青少年期的恋爱关系、成年期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以及老年期的孤独感.由此可见,父母早期与孩子形成的情感依恋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家庭为孩子情绪情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3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人格的可持续发展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具有复杂的结构系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格是在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的稳定性源于孕育期,它经历出生、婴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以至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代的人格特征变得愈加巩固.由于人格的持续性,因而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的人格特征来推测其成人时的人格特征以及将来的适应情况;同样也可以从成人的人格中来推论其早年的人格特征.孩子心理的成长,实质就是人格的成长.一个人从小到大不仅仅是生理建构的过程,更是人格建构的过程,早期孩子的人格建构更为重要,因为它影响着人格的后期发展.早期经验理论研究证明,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体现出人格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早期经验在决定和控制后继人格和行为发展方面的作用.弗洛伊德(Freud)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论开创了早期经验的研究,他认为人格发展需要经过口腔期、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阶段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先后顺序,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问题,如果停滞和倒退,不仅使发展受到阻碍,而且会对人格结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影响后期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时期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一个人从出生之后长到6岁时,其人格的基本模式就大致形成了,以后一直保持到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新精神分析学派中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阿德勒(Alfred.Adler)也认为,个体出生后的头几年对成年后的人格形成是绝对重要的.个体是否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早期经验理论强调了儿童早期经验对其一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儿童时期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成人后的人格特征.这就是说,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如何做人,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知识可以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而人格形成后则难以改变,家庭对孩子人格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奠基性作用.智力、情绪情感和人格是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早期家庭教育只有重视心理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才能谈得上人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父母教育能力,促进孩子可持续发展

2.1父母要树立孩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并理解孩子

发挥家庭教育职能,树立父母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关键.家庭教育必须以孩子为本,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注意孩子内在精神和支配知识、能力的人生智慧的培养,引导孩子走全面、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要尊重孩子,把孩子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追求的独立个体来看待.父母要了解和关注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不能一厢情愿地规划孩子的人生,把孩子当作自己愿望的实现者,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导致孩子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激情,自然也就失去了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正确认识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并非是孩子的特长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孩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健康愉快地成长.许多家长并不理解早期教育的真正含义,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计算、拼音等内容,或者不顾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学钢琴、绘画、舞蹈等,使孩子过早地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失去了好奇,惧怕学习,厌恶学习.父母以损害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代价换取了眼前的短期效益,在家长一时的满足中失去了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可能空间.

2.2提高父母自身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随意性和示范性,父母的每个言行,甚至每个表情,都会具有教育意义.家庭教育更多地体现出了隐性教育的特点,只有提高了父母的整体素质,父母才能营造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家庭教育氛围.一是高素质的父母可以增强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和有意性.一方面,父母会随时关注孩子,时时意识到孩子是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捕捉蕴藏在生活之中的事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言行是其内在素养的自然流露和外在表现,高素质的父母无意识不自觉的言行可以起到有意识教育的良好效果,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意性.二是高素质的父母可以随时成为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抚养和情感关系,使得子女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这决定了父母对孩子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再加之,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父母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示范作用.所以,父母作为孩子成长中的导师和灵魂的奠基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三是高素质的父母可以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容易形成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并不总是表现为主动接受和吸收父母的理性说教,家庭环境常常会以隐蔽的、间接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作用孩子,孩子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家庭环境所负载的各类信息,吸纳家庭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渗透性影响.提升父母自身的整体素质,可以营造民主自由、宽松健康的家庭氛围,增强家庭教育的自觉性,为现实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广阔的心理空间.

2.3父母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减少家庭教育的失误

篇8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心理健康;孤残儿童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74-02

孤残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都是寻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儿,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儿童患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残疾,让孤残儿童享有同正常儿童一样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福利机构的重要职责。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所受到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理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由于福利机构的儿童失去亲情母爱,生活在半封闭的环境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家庭的缺失及家庭价值的瓦解、自身价值的认同等使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内心缺少安全感、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机构中的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它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倾向、扭曲心理严重与自律道德差等。

一、福利机构特殊的教养环境对孤残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

1.机构养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机构照顾是一种封闭的团体式的照顾。虽然满足了儿童24小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但这种养育环境,客观上为儿童营造了一种比较淡化的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三班倒。对于机构中的儿童而言,就像有二到三组不同的父母。儿童的照顾者经常更换,无法为儿童提供持续性的照顾,造成角色缺位或角色冲突。因此机构中长大的儿童缺少家庭生活体验,缺少与他人正常的依恋关系,缺少感情交流,对儿童的身体、智力以及人格的社会化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有相关研究表明,早期失去母亲的儿童,且没有代替母亲的人,其身体发育、情绪发展,以及智力发展等方面会出现长期缺陷,这些孩子成人后常常因神经质而变的粗暴、冷酷、冲动等。

2.教养者自身素质对孤残儿童的影响:机构中的保育员、特殊教育老师等工作人员众多,受教育程度不同,自身的素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于家庭教养中父母“教”与“育”,但他们又集众多角色,既要担负着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情感照顾,又要担负着家长、朋友、教师等多重角色,而不同的教养人员教养方式与教育观念常会有分歧,易出现不一样的教养行为,从而使孩子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其心理素质不能健康发展。

3.儿童特点:福利院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基本上是入院有期,出院无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福利院的儿童在个体认同、同辈团体方面发生困扰,从而不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儿童福利院缺少实现社会化所必须的场合和舞台,儿童自身受生理、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人格特质所限,影响了儿童可能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了他们参与社会化的过程与质量,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也怪僻、孤独、自私和神经质,而培养不出社会规范的行为,扮演不成社会所期待的角色。

二、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的心理素质的方法

1.创造良好的机构教养环境:营造家文化。让孤残儿童享受到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呵护和关爱,让从事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必须做到:尊重儿童,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把被动的、单纯的工作责任,变为主动的、亲情的家长责任,从亲情的培养到孩子依恋情结的建立让每个孩子都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生活,在保育员的怀抱中长大。创设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卡通绘画装饰墙壁,在不同楼层、不同室区设计不同的主题,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区设置假山盆景、鱼缸、秋千椅,在楼道悬挂以孩子活动为中心的图片和孩子们的作品,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对“家”的认同感,体会到自己是儿童福利院的小主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豪感。

2.教养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言传身教”,教养者良好的文化素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时时刻刻浸透着孩子们的心灵,教养者要用良好的行为去带动、教化和影响孩子们,要培养他们稳定的心境、开朗的性格。要因人施教,教养者既讲民主,又不放纵,多放手、少捆缚,多鼓励、少责罚,当孩子的意愿与教养者不一致时,不要乱用权威,应以说服为主,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对孩子尊重但不放纵,关爱但不溺爱。要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结合孩子们兴趣、挖掘潜力,创造环境,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儿童自我实践,使孩子们从教养人员长期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3.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发挥机构社工专业心理辅导、纠正行为偏差,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培训专业人员开展新生婴儿早期抚触,利用义工资源开展模拟亲子的启蒙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小班化结构教育等让儿童在类似父母的怀抱中享受亲情,享受成人怀抱中的安全感,获得身体接触带来的,对培养孤残儿童良好的情商,降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机率。行为偏差,其根源可能更多的是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通过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介入是增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篇9

关键词:幼儿园;早教现状;发展趋势

早教,即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目前我国各大专院校的学前教育系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温州市区幼儿园早教的对象就是0~3岁的幼儿。

通过对温州市区幼儿园开展早教的现状进行调查,有利于了解温州市区幼儿园的早教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现幼儿园开展早教情况的不足,及时调整,促进早教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借鉴温州市区幼儿园早教中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为社会上其他一些早教机构提供一些建议;有利于了解早教市场,判断早教的发展趋势,为其他未办早教的幼儿园提供一些数据。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温州市区幼儿园开展早教的概况,同时搜集到的资料有助于后面问卷的设计和访谈内容的设计。

2.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参加幼儿园早教的家长。问卷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婴幼儿家长对早教的认识,二是婴幼儿家长对早教机构的认识,三是婴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早教活动的评价。

发出问卷共360份,回收问卷350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为33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7.2%和94.3%。其中男108人,女222人;幼儿的父母280人,爷爷奶奶23人,保姆13人,其他14人;学历初中及以下52人,高中、中专99人,大专102,本科75,研究生及以上2人。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3.访谈法

本次访谈的对象有两类,分别是未办早教的幼儿园园长和未参加早教的幼儿家长。随机抽取了未办早教的20名园长进行访谈,了解园长对早教的看法,以及是否有办早教的意愿,并根据访谈记录统计数据。随机抽取未参加早教的50名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家长是否有意愿参加早教,以及现在未参加早教的原因,访谈结果为判断早教发展趋势做参考。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温州市区已办早教的幼儿园的早教开展情况

现温州市区幼儿园的早教班是依托幼儿园在环境、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以“园中园”的形式创办。早教班坚持以“家长为主体,孩子为中心,活动为载体”的原则,在尊重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与情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的教学课程,扩大婴幼儿的生活领域,在集体环境中促进其情绪、语言、动作、认知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早教班招收对象为1~3周岁婴幼儿,并按照12~18个月,19~24个月,25~36个月分为3个年级段。早教班一周上一次,一学期共12次,每次活动时间为2~3个小时。早教活动内容分为室内游戏指导、区域活动、亲子操和营养餐。有的幼儿园有时还会请早教方面的专家来开讲座,做专业的指导。

2.问卷调查结果

(1)被调查者对早教的认识

表1 被调查者对早教的重要性的认识(%)

表2 被调查者一年对婴幼儿早教的经济投入(%)(包括参加早教、购买书籍、玩具等)

分析:0~3岁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现在家长对幼儿的早教非常重视,生活中常常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言论”。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所说:在孩子出生后的前36个月,大脑的信息传递通道迅速发育,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动处于形成阶段。当孩子学习说话、感知、行走和思考时,他们用以区分好坏、判断公平与否的价值观也正在形成。毫无疑问,这是孩子一生中最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也是最需要社会关怀的阶段。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0~3岁的教育非常重视,家长对早教也是非常支持,对早教的经济投入也是毫不吝啬。超过90%的家长一年对孩子早教经济投入超过1000元。可见早教现在很受家长接受和支持。

(2)被调查者对早教机构的认识

表3 被调查者带宝宝参加早教班的原因(%)

表4 被调查者带宝宝参加早教班的目的(%)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带孩子去参加早教是因为认为早教很重要,而并非对早教机构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这说明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还有的家长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少数家长随大流。

对于带宝宝参加早教的目的,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教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交往和玩乐的环境,甚至还有家长认为早教是为了让孩子系统地学习知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早教的主要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由于参加早教的孩子年龄小,所以早教班一般都会以亲子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马上学会这个游戏,或者在这一次游戏中就获得巨大的发展,而是让家长学会游戏的方法,提高家长的早教知识,有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3)被调查者对幼儿园早教活动的评价

表5 被调查者对幼儿园早教的满意度(%)

表6 被调查者对幼儿园早教不满意的原因(%)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对早教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8.5%的家长对早教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早教活动内容方面和教师方面。由此可见,温州幼儿园早教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早教学费昂贵也是对早教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幼儿园早教一次的费用在七八十左右,比起一些洋早教是便宜很多了,但也有许多家长觉得价格还是偏贵。

3.访谈调查结果

通过与未办早教的幼儿园园长访谈,我们发现有60%的园长有办早教的意愿。他们认为,早教对孩子一生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进入幼儿园也起着一个铺垫的作用。而且,现在很多家长对早教也非常重视,也很舍得花钱在孩子早教上,所以早教是很有市场的。

通过与未参加早教的家长访谈,发现有68%的家长表示有参加早教的意愿,而之所以还没有参加早教,大部分家长都表示是因为幼儿园早教班名额已满,而社会上一些早教机构不是太贵,就是不正规。可见,早教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的。

三、建议与对策

1.充分认识到早教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教学方式影响儿童自我意识、情绪、行为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人的未来。《蒙台梭利早教全书》中提出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0~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3岁之前的儿童,内心有一个老师,他们以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方式进行成长和发展。因此,早教是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根基。

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也有利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与发展。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没有一种投资比投资儿童的大脑潜能开发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为实施一年的早期教育计划,可使儿童将来的工资收入提高2.5倍。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人才竞争的前沿领域,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甚至不在幼儿园,而是在3岁之前在婴儿的摇篮中。

2.树立科学早教观

首先,早教的教育对象不只是婴幼儿,还是父母与养育者。父母与养育者通过早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才能给与婴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其次,应正确认识早教的教育目的。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发展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不是它的目标。通过良好的环境设计和科学的活动安排使孩子们聪明、健康、安全、快乐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3.理性选择早教机构

应如何正确选择早教机构呢?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早教课程内容是否有体系。第二,早教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第三,早教机构的教师是否专业。第四,早教机构的环境。总之,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

4.早教水平有待提高

幼儿园的早教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有活动本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幼儿园环境的因素,幼儿园应针对具体的原因不断完善幼儿园的早教活动。特别要注意的是,幼儿园的早教活动模式应始终以亲子游戏为主。将这些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孩子的潜能不断开发出来,真正达到了早教的目的。

5.早教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早教现在处于上升阶段,处在供不应求阶段。随着家长对早教的认识和重视,想要参加早教的家长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早教市场潜在的消费群。

当然,现在温州的早教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要想早教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使早教朝着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鲍秀兰.0~3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4).

篇10

[关键词] 舞蹈;舞蹈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传承文明的基本手段。教育的目标离不开社会发展对于人的素质的需求。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而素质教育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是组织实施素质教育、形成素质教育功效的良好途径之一。

一、舞蹈对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认识到乐舞、诗歌等艺术不仅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而且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认为舞蹈也是移风易俗最有效的工具。作为艺术品种之一的舞蹈,可供人们欣赏愉悦,进而陶冶人们情操。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培养观众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谈到,诗人、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能够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的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习惯于对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的厌恶”,“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当优秀的、积极的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一种内在深处的善良、高尚品质便会滋生蔓延,从而转化为主导动机,进而推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其中民间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经历代人民群众不断加正创造,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同各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通过这些民族的音乐,对于舞蹈的了解和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民间艺术、文化宝贵遗产,并且在老师指导与讲评申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精湛的艺术,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促进其爱国、爱家、爱民的思想情操的形成。

二、舞蹈对智力素质教育的影响

舞蹈艺术和其他的姊妹艺术一样,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内容所决定。远古时期,并没有舞蹈,后来舞蹈随着火的发明而产生,随着人们有了群居生活的条件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由原始社会的狩猎舞蹈、战争舞蹈、祭祀舞蹈、劳作舞蹈到奴隶社会的宗教仪式舞蹈、巫舞,再到封建社会汉代的“百戏”,北朝的“代面”,唐朝的“歌功” “颂德”“软舞”“健舞”,元朝的“元曲”等的演变,及至今天由众多舞蹈学者所收集、总结、编辑的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新风舞。这些反映社会、反映生活的文化无不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中了解过去和现在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了解无限多样的人生和无限多样的情感变化,从而以此为鉴,修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在师生双边教学中,学生必须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掌握其要领,储存记忆,并能连贯地用肢体表达出来。无形中,不仅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而且提升了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三、舞蹈对身体素质教育的影响

以舞蹈增强体质,健身祛病,我国古已有之。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记载:在远古阴康年代,天气阴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滥,人们的情绪忧郁,身体也逐渐衰弱,于是有人就创造了健身的舞蹈形式的不断发展,有与兵器相结合的武舞;有模拟飞禽、走兽动态的百禽戏与拟兽舞等。现代社会则有艺术体操、冰上芭蕾、体育舞蹈等等。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地传情达意,首先就要解决舞者身体的基础训练――形体训练。而这一训练要对学生进行身体各方面的练习,身体的站立形态、方向、舞蹈动作姿态,身体各部位运动幅度、速度、灵活性、身体控制的稳定感、协调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诸因素所构成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术技巧。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通过多年在美国的学习和考察,做出如下介绍:“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有些国家把舞蹈列入体育范畴内,或与体育相结合,可见舞蹈健身之功能。

舞蹈不仅是一种运动,而且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艺术化运动。参与者在旋律优美和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跳起舞蹈时,不但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还能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调适和发展。实践证明也是如此。

四、舞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舞蹈是人们自娱自乐、抒怀的一种形式。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就有欢悦的舞蹈。婴儿一出生就手舞足蹈,宣告自己成为一个小生命来到这大千世界。幼儿最喜欢舞蹈,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是跳舞唱歌,所以跳舞、唱歌成了幼儿园里老师们对少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手段之一。尽管由于教育思想的某些误差,至今普通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中绝大部分还没有设置舞蹈课,但是青少年们课余、节假日或是在兴高采烈之时总爱用欢快的舞蹈来抒发他们旺盛的青春热情。人到中年,进入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都相当大的“负重行军”期,可是即使如此,以舞蹈为乐者仍大有人在。如果问他(她):时间这样紧张,为何还来跳舞?回答却是:正因为紧张,所以才来松弛松弛,求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至于老年,更不消说,过去由于受到种种思想桎梏和经济情况的制约,可自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以后,情况大变,老年人也开始打破诸多清规戒律,披上舞衫,放开手脚,在舞蹈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也跳得这么“火”,老人们会说:“不为别的,就为乐呵!”《唐宋白孔六贴・舞部》曾十分精辟地概括“舞以达欢”,古人还说“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对于 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生活之余进行适当的舞蹈训练,舞蹈表演无不是一种调节、一种愉快意识的培养。

舞蹈的训练对学生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集体合作意识起着推进的作用。舞蹈的训练排练工作同时也是集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在训练中,不仅有老师的指导、鼓励、监督,也有同学间的互相学习帮助,甚至还能互相督促,培养组织管理能力。例如本人曾在艺术实践课上做过这样的实验:我将教学排练的内容分派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组织练习,开始还有点担心他们是否能胜任,可没多久就意识到自己的这份担心是多余了,因为在去检查的途中就已听到训练的口令声,看到整齐的身影,让我感悟到: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将会更优秀!在组织排练舞蹈时,更要求学生具有集体合作意识。如果把集体舞蹈比作一盘棋,每个学生就是上面的棋子,一旦一粒棋出错,就有可能全盘皆输。因此,必须调度好每粒棋子。每个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有意识地服从整体,克服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个人主义行动的伸展,而形成一种合作意识、集体主义思想。

舞蹈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坚韧意志的训练过程。舞蹈是人体造型上的“动的艺术”,而要使人体成为这一艺术的“工具”,离不开基本功训练。而要使基本功柔韧性达到要求,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血汗的浇灌。在演出的背后,有着学生们压腿开胯等练习的疼痛而不为所折服持之以恒的精神,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练功中,常常旁观者都会为之欷觑,而队员们却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只有泪水和汗水在脸上身上流淌。在练习中,一个个动作的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巩固又何尝是轻易做到的,而正是这些不容易磨炼了学生的意志、耐力,为他们具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五、舞蹈对审美素质教育的影响

舞蹈教育对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已成为共识。从早期的启蒙主义者到现代美育的奠基人再到后期倡导美育的代表人物都持这种见解。从王国维的“美育即情育”到的“美育是情感的性质”,现代美育家们更注重美育情感教育作用的现实效果。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美、创造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仅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更不意味着真正了解什么是美。因为要懂得什么是美,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的。舞蹈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自我美、认识自我美、创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种美育形式和教育方式。而且,舞蹈美育正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舞蹈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自我审美教育与活动。它是通过对舞蹈者的动作启发和训练来达到美育的目的。舞蹈美育使爱美天性从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提升,使之能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寄情于山水,融美于心田,可以说是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

我国老一辈舞蹈家胡果刚说:“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娱乐,使人的境界变得更美,鼓舞人们为着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对优秀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时也是一样。在教师的示范中让学生感受到形体美,学习美的动作、事物;在教师对学生错的动作的模仿时,学生不仅领会到动作要领,而且学会了鉴赏美的能力,更能促进他们表现美的能力。

因此可以说,舞蹈美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说,舞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环节。

六、结语